❶ 關於康養產業調研報告(2)
一、樂山發展健康養老業的認識與定位
(一)我市健康養老產業發展的緊迫性。
樂山已高於全國平均水平提前進入嚴重老齡化社會,而養老機構的發展卻嚴重滯後。據統計,2013年底市縣兩級福利院僅10個,床位只有2549張,每千名老人僅擁有3.4張床位,低於全國7床 /千人的平均水平,出現一床難求的局面。高血壓、糖尿病、老年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等心腦血管疾病是60歲以上老年人中的常見病,單是高血壓的發病率在60歲以上的老年人中就達到11.38%,70歲以上的老年人中高達17%,心腦血管疾病極易造成截癱、偏癱、呼吸衰竭等,形成了一大批失能老人。而我市現有的養老機構中,能做到醫養結合的機構還是空白,亟待發展和新建,這是本屆政府急需解決且不可迴避的問題。
(二)“三期疊加”倒逼我市產業轉型,醫養康養業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目前中國經濟處於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疊加”帶來的經濟下行是各地政府面臨的巨大挑戰。一直以來,樂山的工業化程度較高,但隨著國內經濟形勢的深刻變化,第二產業吸納資源的能力特別是容納勞動力就業的能力正在下降,包括鋼鐵、水泥在內的部分製造業相對飽和,高能耗低利潤的嚴峻現實,客觀上為第三產業發展起到了“讓路”的作用。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持續攀升與老齡化社會的加速形成,與旅遊業相關聯的健康養生和老年產業潛力強勁。國際規律顯示,當一國人均gdp達到7000美元後,常規醫療升級為以享受型和保健型為主的養生、康養等,健康產品和服務消費市場將達到快速發展。2014年,我國人均gdp已經達到7485美元,預示著健康消費井噴時代的來臨。
目前,從國家到省級層面均高度重視康養業的發展,2013年國務院先後出台《國務院關於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等文件。2014年四川省出台《四川省五大新興先導型服務業發展工作推進方案》,並制定《四川省養老健康服務業發展規劃(2015--2020)年》,在全省構建以成德綿為核心的“一區兩片三帶”健康服務業戰略格局。從中央到地方正在緊鑼密鼓的出台健康服務產業的宏觀指導意見和落地政策支持,其目的是迅速挖掘並激發這一產業的發展潛力,形成新的經濟增長熱點。可以預見,健康服務業將迎來爆發式增長的戰略機遇期。
(三)大量社會資本正在瞄準健康養老業,為轉型升級開辟了重要的市場。
當前我國經濟處於下行期,不少社會資本苦於投資無門,大量閑散資本正在尋求出路。不少民營企業家、房地產商和民營醫院普遍看好醫養與康養這塊巨大市場,紛紛計劃投資養老產業。而樂山擁有世界級的休閑旅遊資源,是名副其實的旅遊資源富集區,集名山、名佛、名城、名人四位一體,是全國四處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遺產所在地之一,境內山水文化、遺產文化、民俗文化、佛禪文化、名人文化、以及美食文化交相輝映,其康樂資源品質一流,具有極高的發展健康養老服務業的旅遊價值。
目前我市康養產業面臨統籌規劃不清晰,工作協同不夠;政策出台不到位,執行落實欠力度;用地瓶頸制約嚴重,養老機構發展困難;康養服務業投資不足,供需矛盾突出;醫療衛生資源分布不均,專業人才欠缺等問題。樂山如何能在工業經濟向服務經濟轉變,傳統產業向新興產業轉變的過程中拔得頭籌,我們認為依託我市得天獨厚的優勢旅遊資源,變困難為動力,藉助政策的春天,把發展健康與養老服務業作為一號工程打造,必將成為樂山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突破口。只要政府因勢利導,即時出台鼓勵政策,則不難解決資金投入問題,這不僅會減輕政府財政壓力同時也會促進養老產業和第三產業同步發展的雙贏局面。
二、發展我市康養產業的建議
(一)力爭把樂山納入全省“一區兩片三帶”發展布局,成為康養產業重要試點市。目前,省政府制定的全省“一區兩片三帶”養老健康服務業發展格局是以成都為核心,由德陽、綿陽組成創新發展核心區,川南融合發展示範片和川東北融合發展示範片,攀西陽光康養服務業發展帶、秦巴生態森林服務發展帶、川西民族特色康養服務業發展帶為主構成。川內的都江堰、攀枝花包括眉山的洪雅在發展康養業上都走在了樂山的前頭,分別打出了符合各自區域特徵的康養牌,如都江堰的道教養生,攀枝花的攀西陽光城,洪雅的森林度假區等。建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樂山康養產業與省政府發展布局的對接問題,把康養產業定位為我市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的重要內容、促進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實現第三極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向省上爭取將樂山建設成為川南融合發展示範片和川西民族特色康養服務業發展帶中的試點市。以獲得給予我市發展康養產業能落地的政策、資金、土地和人才等支持。盡快研究試行康養產業指標體系,為我省完善康養產業發展規劃提供重要的參考和依據,推動國家有關康養產業的政策在我市大膽試驗創新。
(二)統籌規劃布局,准確定位樂山醫養康養業態,為我市發展健康養老服務業提供科學依據和支撐。一是在我市“十三五”規劃中統籌養老機構和醫療機構建設的規劃銜接,完善醫療、養老布局規劃;統籌醫療、養老設施規劃;科學布局醫養建設用地規劃。准確定位樂山養老業態,把居家養老、社區養老和鄉鎮養老網路服務平台作為一塊,再把醫養結合、康養結合機構作為另一塊,分別制定發展規劃。根據我國國情,居家養老在相當長的時期內仍然是養老方式的主體。因此如何盡快建立社區和鄉鎮養老網路服務平台,切實有效的為家居老人服務到位,這是當務之急,也是以政府投入建設為主體的發展方向。首先完善土地供應政策。將各類養老服務設施建設項目用地納入城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年度建設用地供應計劃。其次完善財政投入政策。各縣區按上年度戶籍人口中的老年人數,合理安排養老服務事業經費,列入同級年度財政預算並根據發展需要逐步加大投入;推行政府購買服務、購買崗位、購買專業和中介組織服務,對老年人居家養老必需的社會化服務實施政府全額或部分補貼。最後盡快制訂“全市民辦養老機構資助辦法”、“全市敬老院建設運營補助辦法”、“全市居家養老服務實施辦法”以及高齡、失能老年人補貼政策等 ,強化政策驅動,提供有力支撐。二是設計出我市健康養老服務業發展的“路線圖”和“時間表”。參考國外和國內康養業成功模式,無一例外都有自身區域特色的定位,如醫療養生之都瑞士的蒙特勒市,美容養顏之都韓國的首爾,退休療養之都美國的太陽城,國內著名的有三亞的山水龍城復合型度假社區。樂山應把健康產業作為整個服務業的“產業晶元”輻射養老產業,根據建設國際旅遊目的地的特徵,以打造區域性國際化健康主題新城、全域健康產業生態圈為目標,可以提煉為“佛禪靜修之都”。既立足於自身特色優勢,也區別於都江堰、攀枝花的養生主題。可以考慮在全域范圍內根據資源稟賦和特色分為中醫養生區、佛禪靜修區、田園休閑區、彝族風情區等。
(三)依託峨眉山中葯材的馳名度,把中醫葯養生作為我市醫養業的突破口。我市在醫葯發展方面本身具有良好的基礎,在康養產業中尤其要著重打好峨眉山中葯材這張區域品牌,大力發展中醫葯養生、佛禪靜修、教育培訓、養生居住、會議會展等健康服務產業集群。可以借鑒著名醫療養生名城瑞士蒙特勒的經驗,蒙特勒藉助羊胎素發源地之機,開發高端醫療養生旅遊項目,其抗衰老的羊胎素馳名全世界,每年接待近3萬人的高端人群,人均消費超過百萬瑞郎。中醫葯養生題材可以和生物醫葯創新研發基地相結合,大力發展中醫葯養生項目或中草葯種養植觀賞,發揮中醫葯在健康調理、亞健康恢復、慢病防治等多方面的優勢,以“抗衰老治未病”的推廣理念,積極開展中醫(葯)養生保健調理服務,為健康養老提供高端品牌中醫支持。建立葯膳養生養老產業研發基地。研發具有抗衰老、抗血管硬化、降脂減肥、益智、補鈣等功用的葯膳飲食、中葯飲片產品品種,大力發展葯膳食療養生產業。鼓勵研發以中葯為基礎的其他保健品、日用品、食品添加劑等綠色產品,形成綠色產業鏈,把峨眉山打造為中醫養生品牌區。
(四)積極推進醫養結合發展模式。醫養融合發展是健康養老產業發展的趨勢和重點,目前我市已有不少企業和民營醫院正在策劃實施。政府應大力支持建立符合我市實際的“醫養結合”康養產業發展模式。一是大力出台扶持政策,鼓勵和扶持“醫養結合”的護理型養老機構建設,同時繼續鼓勵醫療機構走進社區,建立社區康養服務中心;二是健全健康保險體系,將“醫養結合”的養老機構納入醫保范圍,由衛生部門確定“醫養結合”養老機構成為醫療機構,由民政部門確認其非營利性並將其納入醫保,鼓勵有條件的醫療機構提供多樣化養老服務,有力推動建立“醫養結合”體系;三是採取措施消除醫養融合發展的障礙。醫養融合發展的最大障礙是目前的醫保政策不支持養老機構內的醫療服務,按住院計費時間長、人均費用高行不通,按門診計費不報銷、個人負擔不起,應修改醫保支付政策,消除障礙,促醫養融合發展。
(五)加大康養產業資金支持,鼓勵社會資金參與。一是建議將養老醫療服務體系逐步納入社會福利建設專項規劃,增加財政投入,擴大康養機構規模,提高康養機構補貼標准;二是鼓勵民間資金進入康養產業,在參照國有康養機構提高補貼標準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用地、稅收等方面的政策優惠,形成競爭性、開放性的康養服務市場。鼓勵社區吸納民間資金共建康養服務機構,鼓勵樂山與省內其他地區共建康養基地,打造康養產業鏈;三是進行金融體制試驗和創新,探索建立“養老銀行”,實現養老與金融保險機構的合作,以更加開放和契合市場發展的金融體制,服務於樂山康養產業的發展。
(六)大力引進高端品牌康養機構,提升核心競爭力。都江堰在發展康養業中大手筆引進康體養生的重點項目,與奧地利合作抗衰老醫療、上海南方基因檢測、北京大基康明醫療設備公司簽約,先後打出“西部健康服務產業研發基地”、“世界醫療旅遊休閑度假目的地”等重量級的康養牌。再如海南三亞引入北京協和醫院、解放軍301醫院等,極大的推動了當地醫療健康旅遊市場的發展。建議樂山與川大華西醫院、省醫院等省內外一流醫院加強合作,通過建立分院或專家坐診等方式,引進先進的醫療設備和人才,提升康養服務水平。同時積極與國內外知名的康養企業開展招商對接,爭取有國際品牌的康養項目落戶樂山,必定會極大提升樂山康養業的核心競爭力。由於康養產業作為一項新興產業,所需人才涉及醫療、金融、旅遊、健康養生等多個專業和領域,建議鼓勵地方職業技術學院或大中專院校開設專門的“康養專業”課程,積極培育多層次、多專業的康養人才,切實增強專業人才儲備。同時,加大對現有健康服務從業人員的再培訓力度,提高醫療服務水平。
(七)創意體驗式、參與式旅遊業和康養產業相結合,將部分觀光型旅遊轉化為階段性住養和長期性住養。康養產業是“健康養老”,融旅遊、休閑、養生、養老為一體。受季節、氣候等多種因素影響,部分鄉村觀光旅遊業為短期的、一次性的旅遊。建議建設康養產業發展基地或康養機構,打造創意體驗或參與式旅遊,將部分觀光型旅遊轉化為階段性住養和長期性住養。如在打造康養基地時,加入可參與養殖、種植的項目或體驗,讓康養人員想長期留下來、能長期留下來。同時還可將城市社會保障資金用於康養基地的建設,以解決城市養老無地和無著力點的難題,以農村資源來解決養老問題。通過旅遊產業和康養產業聯動發展,共同提升,從而促進服務業的可持續發展。
❷ 康養旅遊的發展現狀和對策
根據GWI最新發布的全球健康經濟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健康經濟規模為4.2萬億美元,2018年為4.5萬億美元左右。其中,2017年,全球康養旅遊市場規模為6390億美元,預測到2022年將達到9190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為7.5%。
全球康養旅遊市場增速為旅遊業增速兩倍以上
全球健康研究所(Global Wellness
Institute,簡稱GWI)為國際健康產業權威研究機構。根據GWI最新發布的全球健康經濟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健康經濟規模為4.2萬億美元,2018年為4.5萬億美元左右。
其中,2017年,全球康養旅遊市場規模為6390億美元,預測到2022年將達到9190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為7.5%。
從2015-2017年,全球康養旅遊業年復合增長率為6.5%,是整體旅遊業增速的兩倍以上;國際康養旅遊遊客平均每次旅行花費為1528美元,比典型的國際遊客多53%;國內康養旅遊遊客每次旅行花費為609美元,比平均國內遊客多178%。
按照GWI的預測增速,2018年,全球康養旅遊市場規模為6869億美元,2019年為7384億美元左右。
——更多數據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康養旅遊行業商業模式創新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❸ 產業融合視角下的康養旅遊發展模式與路徑 (桃源仙谷康養小鎮)
關鍵詞:產業融合,康養 旅遊 ,發展趨勢,實施路徑
引言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 健康 旅遊 的需求越來越旺盛,「 健康 中國」戰略也將康養行業推向新的高度。而受2019年末和2020年初爆發的疫情影響,人們的消費觀念逐漸改變,更加關注 健康 養生 、文化 旅遊 、生態環境以及日常生活的身心 健康 等。疫情導致的出境 旅遊 受限使得國內度假 旅遊 進入了內循環狀態,龐大的國內遊客市場為國內的康養度假 旅遊 帶來了進一步發展的機遇,而具有高消費能力以及豐富出行經驗的遊客群體也使國內的康養度假產業面臨著新一輪的挑戰,單一的 旅遊 產品已不能滿足國內市場日益變化和增長的需求,產業+ 旅遊 ,多業態融合為項目持續賦能將成為未來康養 旅遊 發展的主流趨勢。
20年發展,我國主要的康養 旅遊 客群仍以出境接受更為先進的醫療技術的「康」 旅遊 (即醫療 旅遊 )為主,而在境內,側重養老及療養的「養」 旅遊 (即 養生 旅遊 )相關產業正蓬勃興起。目前,國內的康養 旅遊 發展有以下幾點發展趨勢:
(1)政策支持康養產業發展。 國務院在《「 健康 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指出,應積極促進 健康 與養老、 旅遊 、互聯網、健身休閑、食品融合,催生 健康 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
(2)需求動機促使康養產品迭代。 調查顯示,康養 旅遊 遊客出遊動機主要以期望 健康 、免除壓力、修身養性為主,分別佔到31%、26%、19%。
(3)自然、人文及康養元素植入推動康養 旅遊 產品元素的年輕化及多元化。 過去十幾年間,自然資源型的康養 旅遊 發展程度更高,但在身心 健康 獲得同樣重視的當下,如何把握新客群及其需求,結合文化軟實力及醫療保健元素成為下一階段康養 旅遊 的重點發掘並培育的賣點。
(4)不同年代人群對康養需求的變化及概念延伸。 60後以及70後更關注醫療康養類產品,80和90後更關注鍛煉和 健康 檢查類產品,00後則鍾情於健身休閑類產品。
(5)產品組合發展多主體聯合、多元化供應漸成趨勢。 伴隨著康養 旅遊 概念的豐富化,規模的擴大化,產品組合的復雜化,盈利來源的復合化,單一市場主體參與投資、建設、運營的康養 旅遊 產品或被「術業有專攻」的聯合體所取代。
綜合目前市面上的康養 旅遊 產品,可將當前國內的康養 旅遊 基本模式歸納為5種:
(1)森林康養。 中國山體 旅遊 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高,並蘊含高濃度負氧離子。現有181個城市榮獲「國家森林城市稱號」,881處國家森林公園分布於各省區。森林康養以山、林為依託,以森林浴、森林瑜伽、森林禪修為主題,以康養保健醫葯研發為產業拓展端,形成醫養結合產業鏈式發展,打造具有康養功能的國家級森林康養 旅遊 度假地。
(2)田園康養。 在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鄉村振興戰略,而產業融合也為鄉村振興提供了方向。將農業與 旅遊 相結合,發揮農業的基礎作用,以城市為圓心,以返璞歸真和懷舊為主旨,藉助高鐵、高速公路的通達性,形成兩小時高鐵 旅遊 經濟圈及生活圈,利用良好的生態環境、便利的交通、友善的鄰里氛圍以及閑置農房和土地資源,打造生態宜居的康養 旅遊 小鎮,吸引不同階層的消費群體體驗「旅居農趣」的生活。
(3) 體育 康養。 隨著老齡化時代的到來,新冠疫情的沖擊以及慢性病年輕化的特徵,政府、 社會 以及居民已意識到 健康 的重要性,全民健身理念深入人心,越來越多的人將 體育 運動作為疾病防控的首選措施之一。具體措施有依託山水 旅遊 資源可打造濱水騎行綠道、涉水步道,環山 旅遊 公路、環山棧道等觀光康體環道,開展登山、攀岩、滑翔、低空 旅遊 等專項運動。
(4)醫療康養。 老齡化增速加快,亞 健康 狀態人群增加,養老、醫療服務等需求旺盛,在依託中國現有醫療資源的基礎上,建設醫養結合旅居基地,融合中醫理念,創新保健 養生 類 旅遊 產品,打造樂活、輕簡的生活風尚。
(5)文化康養。 文化和 旅遊 產業均位列「五大幸福產業」,兩大產業的深度融合極大地提高了行業的生命力,在精神需求日益增長的當下,達成內心的富足與寧靜也成為了人們 旅遊 消費的目標,因地制宜開發文旅融合式康養 旅遊 產品,以傳統優良文化和新時代 社會 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依託,以地方文化為特色,展現文化的深度、廣度及厚重感,豐富 旅遊 者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修養層次,從而達到從養身到養心的層次遞進。
3.1 項目概況
項目地處於煙台市萊山區城郊,距離煙台植物園、塔山 旅遊 風景區、市政府、煙台海濱公園等都在10公里范圍內。基地以優美的海洋線為基礎,塑造仙境生活海岸濱海休閑度假品牌,海洋氣候為開發康養度假項目提供了獨特的資源,同時依託「仙境海岸,鮮美煙台」品牌發展度假康養 旅遊 。
3.2 策劃思路與理念
(1)市場導向與問題導向相結合,打造國際康養小鎮。深入分析國家經濟與政策導向,消費市場與 旅遊 市場發展現狀與趨勢,煙台 旅遊 與地產發展問題,堅持政策導向、市場導向、問題導向相結合原則,打造康養旅居度假小鎮。
(2)復合開發模式,構建國際康養小鎮可持續發展的新路徑。「 旅遊 +康養+文化」復合模式,利用 旅遊 、康養作為推動力,將輕資產與重資產結合,仙道 養生 與文化體驗結合,國際康養與 體育 運動結合, 旅遊 度假功能與景觀環境營造結合,實現項目的綜合發展,提升項目的綜合實力,構建項目可持續發展新路徑。
(3)打造賣點,以「康養+」統領五大核心主題賣點,延伸 健康 產業鏈條。基於基地優越的生態基底,以仙道文化為主題,以「 健康 」為出發點和落腳點, 融合傳統文化 養生 之理, 休閑度假產業為輔,以「康養+」統領仙道養心、文化體驗、國際康養、海洋理療、親子度假五大核心主題賣點,形成最具差異化和競爭力的康養度假產品體系,通過復合的主題賣點和 旅遊 形象與煙台單一的觀光 旅遊 形象形成錯位與升級發展。
(4)多元復合產品結構,樹立康養度假新生活方式典範。整合基地 旅遊 資源,形成仙道文化 養生 、國際康養、親子 娛樂 、 體育 運動等多元復合化的產品結構,構建康養度假綜合體,滿足疫後人們對「 健康 生活」,「文化生態」,」低碳環保」的高質量 旅遊 產品需求,樹立康養度假新生活方式典範。
(5)因地制宜,依山就勢布局康養度假產品。根據基地地質、地形、植被、景觀及用地條件,結合康養度假功能需求,因地制宜布局 旅遊 產品、設置服務設施,實現小鎮度假休閑化,景觀功能化, 娛樂 與二次消費一體化,產品生態化,以前沿設計提升項目吸引力,打造煙台 旅遊 新名片。
(6)高品質景觀,營造更生態、 健康 、休閑、文化的康養空間。聚焦高品質打造,將高品質景觀作為康養空間環境營造的重要突破點,以高標准實施景觀功能化、景觀人文化、景觀休閑化、景觀創意化,營造康養度假新生活方式下更生態、更 健康 、更休閑、更富文化內涵的康養環境。
3.3 項目的產業結構規劃
項目將場地劃分為三個板塊:仙道文化 養生 區、海洋文化度假區、桃源仙谷康養區。每個分區主題均融合了不同的地方文化元素打造特色主題產品,以「產業為依託, 旅遊 為紐帶,文化為特色, 健康 為亮點」;康復,以 養生 、療養為服務的核心;醫療產業、康養產業、 旅遊 產業、生態產業等多種業態融為一體,既是相對獨立,又會相互融合,以「康養小鎮」將其關聯起來。
3.3.1 仙道文化康養區
以煙台獨特的仙道文化為設計內涵,深入挖掘煙台區域仙道文化,以「 健康 」為出發點和落腳地,在內修、理療、膳食和益智教育等方面,深入產品細節設計,突出仙道 養生 功能與氛圍。整體布局以「仙道文化+文創中心,非遺文化街」、「仙道 養生 +道養七修」、「中醫 養生 +百香樂園」、「藝術創意+夢幻仙湖,藝術劇場」、「益智教育+綠野仙蹤樂園」五大仙道文化 養生 主題產品,構建集仙道康養、國學修養、文創藝術、益智教育、休閑度假、文化傳承創新等功能於一體的仙道文化 養生 深度體驗空間。
3.3.2 海洋文化度假區
本區以煙台海洋文化為設計內涵,以「海洋」為主題,以」海島避暑「為特色,傳統文化與 時尚 創意結合,因地制宜遵循自然生態,輕資運作為設計原則;面向城市家庭親子和都市年輕群體,把海洋元素融入產品設計中,打造「海洋文化+理療」、「海島+帳篷營地+雲朵樂園」、「海洋果園+萌寵營地」三大海洋文化主題產品,營造一種童趣純真、自由清閑的海洋文化創新度假體驗空間。
3.3.3 桃源仙谷康養區
本區以國際 健康 養生 養老為理念,以打造高端康養度假為目的,以國際抗衰老和 健康 養生 為賣點;整體布局以「醫療 養生 +社區生活+ 養生 公寓」、「秘境桃湖+ 體育 公園」、配套「隱賢山居、雲水山居、桃湖美居」等康養旅居,以 養生 綠道串聯整體小鎮的康養產品;文化深入產品細節,全方位的康療、 養生 養老設施及優質服務。
張輝[2]認為, 旅遊 既有產業屬性,也有空間屬性, 旅遊 要得到充分的發展,就必須以相匹配的空間和產業為載體。因此,產業與 旅遊 的融合對地方經濟以及項目地的可持續發展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並且在 旅遊 業日益高端化、內涵化、多元化的當下,產業與 旅遊 的融合將使得各產業具有更多的可能性,產業+ 旅遊 ,將當地的生態資源和優勢產業轉化為 旅遊 資源為項目持續賦能, 旅遊 業的可塑性將極大地拓寬各產業的發展邊界。而康養 旅遊 是未來 旅遊 業的重要發展方向之一,其所涉及的行業涵蓋了人們生活的各方各面,產業融合勢在必行,並將成為未來刺激經濟發展的重要推手之一。
國內的康養 旅遊 產業融合仍然處於 探索 的階段,本文僅對其進行了粗淺的探討,希望能拋磚引玉,為康養 旅遊 未來發展的相關研究與討論提供一些參考。
參考文獻:
[1]易慧玲,李志剛.產業融合視角下康養 旅遊 發展模式及路徑探析[J].南寧師范大學學報(哲學 社會 科學版),2019,40(5):126-131.
[2] 張輝,岳燕祥.全域 旅遊 的理性思考[J]. 旅遊 學刊,2016,31(09):15-17.
❹ 樂清太陽谷康養項目怎麼都停工了
關於社會養老服務工作情況的調研報告
樂清市人大常委會農業農村工委
(2019年5月20日)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員:
為加快我市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根據市人大常委會2019年監督工作計劃的安排,從4月份開始,由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方青帶隊,農業農村工委牽頭組織部分市人大代表和專業人士,對我市社會養老服務工作開展情況進行了調研。調研組視察了淡溪鎮皇景養老院、市福利中心、翁垟街道太陽谷養老項目等7個養老機構和項目,詳細聽取介紹,深入了解情況。組織召開座談會,聽取了相關部門的工作匯報。還邀請溫州市養老專家作專題講座,對相關人員進行了業務培訓。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近年來,我市出台了《樂清市養老服務業若干意見》等文件,養老服務工作制度初步建立。建成621個村(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9個鄉鎮(街道)養老服務中心和市社會福利中心,養老床位從2014年以前的不到900張增加到2018年的5000多張。養老機構開展了助餐、配送餐、生活照護等服務。民政部門向老年人免費發放老年手機、健康手環,提供一鍵通綜合服務;開展社會化運營和醫養結合的探索;培訓了一批養老機構管理人員和養老護理員。養老機構建設、養老服務形式和管理能力都有了較大進步。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人口老齡化形勢日趨嚴峻。截止2018年底,我市60歲以上老年人口達23.25萬,佔全市人口總數的17.77%。呈現出以下特點:一是老年人口增長快。我市老年人口正在以年平均3.9%的增速增長,隨著人口老齡化日益加劇,已形成一個重要的養老窗口期。二是高齡化傾向凸顯。80歲以上老人約佔全市老年人口的17.2%,比全國數據高近2個百分點,已形成了「高齡少子」的局面。三是失能、半失能老人比例偏高。全市失能、半失能、空巢老人約占老年人總數的8.52%,高於全省平均水平。
(二)養老服務供給嚴重不足。一是養老床位供給不足。由於2000年至2010年基本沒有新建養老機構,導致了我市養老服務工作底子薄、歷史欠帳多。現有的669家養老機構僅有養老床位5227張,還不足目標要求(每百位老人5張床位)的一半,部分養老床位還是整合醫療機構統計的數據。此外,養老資源浪費的現象也值得關注,調查發現部分養老機構沒有充分發揮作用,如市福利中心投資3000多萬,每年運行經費100多萬,卻只有17位養老對象入住。二是養老機構發展遲緩。前些年叫過一陣子的民辦養老機構「餘霞樂園」和「華儀翔雲福利院」已停建,「太陽谷」養老項目也因各方面原因處於擱淺狀態。目前仍有11個鄉鎮街道沒有建立養老機構,轄區內的三無、五保對象只能寄住到附近鎮街的養老院。三是養老服務設施嚴重落後。現有養老機構中有10家鄉鎮、街道養老院(原敬老院)都修建於2000年前,房屋陳舊,設備落後老化。鄉鎮街道養老服務中心和農村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大部分還只是概念性狀態,實體運行沒有實現常態化。大部分民辦養老機構通過住宅、廠房或農家樂等建築改建而來,普遍存在低小散現象,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三)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相對滯後。一是養老服務政策體系不健全。近幾年雖然出台了《樂清市老年服務設施布局規劃》和《樂清市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相結合實施方案》等文件,但還沒有一個養老服務的總體工作方案和與之配套的制度政策措施,沒有形成很好的政策合力,導致黨委政府引領性、部門協同性、鄉鎮重視性、個人認同性和社會共識性的不足。二是養老資金土地規劃保障不夠。自2016年以來,市財政除去省補資金,每年對養老工作的經費投入僅1000多萬元,相對我市龐大的養老服務需求只是杯水車薪。近幾年雖然安排了2個養老項目用地指標,但佔地209.5畝的太陽谷養老項目已被擱淺,實際用地效能幾乎為零。新建住宅項目還沒有1例達到國家法定要求的「養老設施四同步」。三是養老人才隊伍保障無力。目前,我市大多數從事養老管理服務的人員,文化水平較低,僅能提供買菜、燒飯和打掃衛生等服務,基本的護理知識和技能極為缺乏,其他各類專業人才更是嚴重短缺,難以滿足老年人日益增長的多元化養老需求。四是養老服務監管不到位。管理力量薄弱,民政部門只有3名事業編制人員專職從事養老服務工作,鄉鎮街道沒有配備專職人員;村級老協被整改取消後,部分村級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停擺,甚至出現關門停業情況。在大荊片區,小規模、小作坊式的非法民辦家庭養老院依然存在,安全隱患較為嚴重。此外,養老服務基礎信息掌握不全面、不精準,部門之間存在信息打架、數據共享渠道不暢通等問題。
三、意見和建議
(一)大力抓好養老服務基礎工作。一是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在各類媒體平台開辟養老服務專題,廣泛宣傳國家養老服務政策法規和我市養老服務產品,引導全社會關注和支持養老事業的發展,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切實轉變廣大群眾的傳統養老觀念,凝聚政府、市場、社會、個人等各方力量共同做好養老事業。二是及時修編完善養老服務規劃。深入開展調查摸底,掌握我市養老服務的需求側和供給側情況,根據老齡化趨勢特點,抓緊修編養老機構建設規劃,既要按照護理型、助養型和居養型分類要求,又要根據不同人群的需求,中低端和高端梯度配置,合理提前布局,尤其要在幾大集鎮布局幾個較大規模的養老機構,並整合資源和力量,制定年度建設計劃,加快規劃落地。
(二)大力加強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一是健全完善養老服務政策體系。根據國務院《關於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19〕5號)和《浙江省社會養老服務促進條例》等法規文件精神,制定出台推進我市養老服務發展的實施意見,使我市的養老服務工作和養老體系建設有據可依,有序開展,使國家政策盡早落地。二是健全完善養老服務保障體系。要較大幅度地增加養老資金投入;盡可能減輕養老服務稅費負擔;完善養老服務機構設施供地政策,保障用地供給;建立健全跨部門協同監管機制、失信聯合懲戒機制和養老服務工作獎懲考核機制。實施政校合作和崗位技能培訓計劃,在我市職業學校開設養老護理專業,打造專業化的養老人才隊伍。盡快啟動實施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為困難、高齡老人提供護理補貼。努力打通「堵點」,消除「痛點」,切實推動我市養老服務工作較快發展。
(三)大力增加養老服務的有效供給。一是實施養老機構和床位倍增計劃。養老機構和床位數是我市養老工作連續考核排名靠後的重要因素,必須花大力氣補齊這塊最短的短板。按照每個鄉鎮街道、每個行政村必須有1所公辦養老機構的任務要求,加大11個鎮街的公辦養老機構建設力度,實行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行政村全覆蓋並實現常態化運行;支持鼓勵整合利用教育、醫療、工業廠房等閑置資產,加快中高端護理型和公益性、普惠性養老機構建設,力爭到2020年養老床位達到12000張以上,重點解決好失能、失智、空巢、高齡老人的養老服務。同時加快民辦養老機構審批建設步伐,鼓勵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機構建設和養老服務。二是努力提高養老服務水平。引進高端養老機構開發、運營養老項目,帶動我市養老服務水平提升。大力推行醫養結合服務,推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醫務人員與養老機構和老年人家庭建立簽約服務關系,建立村醫參與健康養老服務的激勵機制。利用優美自然風光和康養資源,在淡溪、仙溪等鄉鎮探索創建「康養小鎮」,讓老年人更有獲得感、幸福感!
(四)突出做好居家養老服務工作。受傳統養老文化影響,絕大部分老年人將選擇居家養老(發達國家居家養老比重均在96%以上)。因此,居家養老服務工作是養老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要高度重視老年人生活環境的適老化改造,從老舊小區、特困老年人住房做起,進行安全性、無障礙和整潔性改造;有計劃地推進養老示範住宅小區創建。開展養老服務設施規劃建設情況監督檢查,嚴格執行新建住宅小區與配套養老服務設施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驗收、同步交付的法定要求,現有小區公共房屋要優先用於居家養老服務,或者周邊區域有空閑的公共服務用地,要用於建設居家養老配套設施;老城區內閑置的國有房屋優先考慮用於滿足養老服務需求。積極推廣「手機一鍵通」等智慧養老產品在我市的應用。二是要加強對農村、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的管理指導,使其規范運作,並積極發展社區嵌入式養老服務,為居家老年人提供生活照護、營養配餐、保健理療、康復調理、文體活動等服務,實行醫養融合一體化,讓老年人在社區內接受服務。三是探索「物業服務+養老服務」模式,支持物業服務企業開展老年供餐、定期巡訪等形式多樣的養老服務。積極引導開展「四合院」式的互助養老服務。
總之,希望通過我們大家的共同努力,在我市真正形成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全民關懷,惠及城鄉全體老年群體的養老服務體系,確保老年人「老有所養」,安享晚年。
❺ 未來十年健康養老產業前景及趨勢分析
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已達2.22億人,根據第四次中國城鄉老年人生活狀況抽樣調查成果,低齡(60-69歲)老年人口佔56.1%,達到1.25億。在全國2.22億老年人中,去除4063萬失能半失能老人以及3100萬高齡老人,全國至少有1.5億中低齡健康活躍老人。與高齡失能老人不同,健康活躍老人需求更加多層次、多樣化。
從老年人支出結構來看,城鄉老年人消費結構轉型升級已顯現。日常生活支出佔56.5%,非經常性支出佔17.3%,醫療費支出佔12.8%,家庭轉移支出佔9.0%,文化活動支出佔3.2%,其他支出佔1.2%。2014年,城鄉老年人人均消費支出為14764元。以此推算,老年人年度消費市場規模就可達到3.28萬億,其中僅文化活動支出就可達到1048億元,龐大需求市場蓄勢待發。
從2016年《「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葯法》等中央文件及黑龍江、四川、貴州已經出台的「十三五」規劃文件中可以發現,健康理念融入後的養老產業將迎來快速發展的契機。2017年,隨著互聯網在老年人生活領域的滲透和發展,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和支出結構還將發生新的變化。這種變化將進一步激發健康養老產業的發展潛力。
在醞釀老齡產業這一概念之初,中國老齡產業的市場剛性有效需求主要局限在保健、醫葯等少數領域。經過十多年的積累和發展,在上述領域繼續保持強勁勢頭的同時,老齡用品中的電子、助行、康復、護理器材等市場剛性有效需求呈現良好發展態勢,老齡服務中的老年病醫院、老年護理院以及居家服務機構成為老齡產業發展新的增長領域,老齡金融中的保險、理財和長期債券等領域也有了積極進展。
這主要歸因於兩個方面,一是日益增多的老年人口帶來了老齡產業的市場需求,二是包括老年人及其子女在內的居民整體收入水平有了大幅提高,同時,養老、醫療等社會保障制度建設也有了實質性的推進,從而使老年人口帶來的市場需求越來越多地轉化為有效剛性需求。隨著居民收入倍增計劃的實施和金融體制改革進程的加快,考慮到部分人口在60歲之前提前退休,尤其是中青年和壯年人口提前做好養老金融准備的意識增強。
預計到2020年前後將形成巨量中高端老齡產業有效剛性需求。產業的井噴取決於多種因素,但根本因素是中等收入群體的海量增長。據測算,到2025年前後,中國中等收入老年人群將海量增加,將佔到全部老年人口的6成以上,預示著中國老齡產業黃金井噴期的歷史性拐點在2025年前後。在此之前,發展老齡產業的全部努力可以視為迎接這一黃金井噴期的准備期。
第四次中國城鄉老年人生活狀況抽樣調查的相關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失能、半失能老年人4063萬人,占老年人口的18.3%;高齡(8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佔13.9%,達到3100萬。他們當前的養老服務需求已經凸顯,對養老設施、醫療、護理等一系列養老服務提出更高要求。預計到2026年,隨著上世紀四十和五十年代出生的低齡老人集體邁向高齡階段,我國養老產業界將形成空前的照護壓力。但是從我國老年照護體系的發展現狀來看,還相當薄弱,養老機構維持在以保障基本生活為主,以健康老年人為主,以保障貧困人口為主的傳統格局。
截至2015年底我國358.1萬張養老機構床位中,年末收住老年人214.7萬人,接收的失能半失能老人僅63.7萬人,占總體收住人數的比例僅為29.7%,說明護理型床位依然不足。同時,人才隊伍建設方面,全國僅30萬養老護理人員。
益養老平台認為,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提升養老服務質量的若干意見》(國辦發〔2016〕91號)等文件中有關「將養老資源向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傾斜,進一步擴大護理型服務資源」的要求,2017年,我國還將實施有行動力的老年照護服務體系建設推進方略,加緊建設以養老護理人員隊伍、養老護理教育培訓、養老護理技術標准、養老護理設施、養老護理政策、養老護理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為內容的養老照護服務體系,滿足符合老人身心特徵的護理需求。
❻ 康養醫院收益預測依據
《康養中心項目立項可行性報告》 《康養中心商業策劃書》 《康養中心資金申請可行性報告》 《康養中心項目建議書》 《康養中心融資可行性報告》
《康養中心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及投資前景預測》等報告課題,具體請咨詢中金企信國際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由於可行性研究報告屬於訂制報告,以下報告目錄僅供參考,成稿目錄可能根據客戶需求和行業分類有所變化。
第一章 康養中心項目總論 第一節 康養中心項目背景 一、康養中心項目名稱 二、康養中心項目承辦單位 三、康養中心項目主管部門 四、可行性研究工作的編制單位 五、研究工作概況 第二節 編制依據與原則 一、編制依據 二、編制原則 第三節 研究范圍 一、建設內容與規模 二、康養中心項目建設地點 三、康養中心項目性質 四、建設總投資及資金籌措
五、投資計劃與還款計劃 六、康養中心項目建設進度 七、康養中心項目財務和經濟評論 八、康養中心項目綜合評價結論 第四節 主要技術經濟指標表 第五節 結論及建議 一、專家意見與結論 二、專家建議
第二章 康養中心項目背景和發展概況 第一節 康養中心項目提出的背景 一、國家或行業發展規劃
二、康養中心項目發起人和發起緣由 第二節康養中心項目發展概況
一、已進行的調查研究康養中心項目及其成果 二、試驗試制工作情況
三、廠址初勘和初步測量工作情況
四、康養中心項目建議書的編制、提出及審批過程 第三節 投資的必要性
第三章 康養中心項目市場分析與預測 第一節 市場調查
一、擬建康養中心項目產出物用途調查 二、產品現有生產能力調查 三、 產品產量及銷售量調查 四、 替代產品調查 五、產品價格調查 六、國外市場調查 第二節 市場預測 一、國內市場需求預測
二、產品出口或進口替代分析 三、價格預測 第三節 市場推銷戰略
第四章 產品方案設計與營銷戰略 第一節 產品方案和建設規模 一、產品方案 二、建設規模 三、產品銷售收入預測 第二節 市場推銷戰略 一、推銷方式 二 、推銷措施 三、促銷價格制度 四、產品銷售費用預測 第五章 建設條件與廠址選擇 第一節 資源和原材料 一、資源評述
二、原材料及主要輔助材料供應 三、需要作生產試驗的原料 第二節 建設地區的選擇 一、自然條件 二、基礎設施 三、社會經濟條件 四、其它應考慮的因素 第三節 廠址選擇 一、廠址多方案比較 二、廠址推薦方案
第六章 康養中心項目技術、設備與工程方案 第一節 康養中心項目組成
第二節 生產技術方案 一、技術來源途徑 二、生產方法
三、技術參數和工藝流程 四、主要工藝設備選擇
五、主要原材料、燃料、動力消耗指標 六、主要生產車間布置方案 第三節 總平面布置和運輸 一、總平面布置原則 二、廠內外運輸方案 三、倉儲方案 四、佔地面積及分析 第四節 土建工程
一、主要建、構築物的建築特徵與結構設計 二、特殊基礎工程的設計 三、建築材料 四、土建工程造價估算 第五節 其他工程 一、給排水工程 二、動力及公用工程 三、地震設防 四、生活福利設施
第七章 建設用地、征地拆遷及移民安置分析 第一節 康養中心項目選址及用地方案 第二節 土地利用合理性分析 第三節 征地拆遷和移民安置規劃方案 第八章 資源利用與節能措施 第一節 資源利用分析
❼ 康養小鎮——如何走好「康養」這步棋
中國已經進入大眾 旅遊 時代,休閑度假成為了 旅遊 消費的主流。休閑度假在 旅遊 總人次中占的比例大幅提升, 旅遊 度假將成為未來的主流,持續高速增長。 旅遊 度假作為新時期的一種旅居生活方式,包含觀光、休閑及各種文娛體康養等消費,追求 健康 和精神享受,逐漸成為休閑生活主流。
「三避三養(避暑避霾避寒、 養生 養心養老) + 微度假」是對 旅遊 度假需求的集中詮釋,是 旅遊 度假發展的重要方向,也是 旅遊 休閑度假的核心市場,可以催生一系列新型業態和產業鏈,成為新時期經濟突破發展的一種新模式。
1
健康 與 旅遊 相結合,為康養小鎮發展奠定基礎
健康 與 旅遊 度假的加速融合,已成為現代服務業的新亮點, 健康 產業與 旅遊 產業的有機結合,也已經成為全球經濟發展新的經濟增長點。
世界醫療 旅遊 協會報告稱全球醫療 旅遊 產業未來年增速有望保持15%-25%的高增長率,2017年的市場份額預計將達到7000億美元。而國際傳統 旅遊 產業的增長率近幾年一種保持在3%-5%之間。數據統計顯示,以 健康 養生 為目的的 旅遊 消費者整體上比普通遊客多花費130%,收入效應遠遠大於傳統的 旅遊 產業及醫療產業。(數據來源於《2015年世界 養生 旅遊 白皮書》)康養小鎮可以 旅遊 產業為龍頭,通過 旅遊 的搬運功能,根據 旅遊 者、居民的消費需求,將 健康 療養、醫療美容、生態 旅遊 、文化體驗、休閑度假、 體育 運動、 健康 產品等業態聚合起來,實現與 健康 相關的大量消費的聚集。
2
國家政策支持發展康養小鎮
國務院在2016年發布的《「 健康 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指出,應積極促進 健康 與養老、 旅遊 、互聯網、健身休閑、食品融合,催生 健康 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發展基於互聯網的 健康 服務,鼓勵發展 健康 體檢、咨詢等 健康 服務,促進個性化 健康 管理服務發展,培育一批有特色的 健康 管理服務產業, 探索 推進可穿戴設備、智能 健康 電子產品和 健康 醫療移動應用服務等發展。培育 健康 文化產業和 體育 醫療康復產業。制定 健康 醫療 旅遊 行業標准、規范,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 健康 醫療 旅遊 目的地。大力發展中醫葯 健康 旅遊 。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和良性循環的 健康 服務產業集群,扶持一大批中小微企業配套發展。引導發展專業的醫學檢驗中心、醫療影像中心、病理診斷中心和血液透析中心等。支持發展第三方醫療服務評價、 健康 管理服務評價,以及 健康 市場調查和咨詢服務。鼓勵 社會 力量提供食品葯品檢測服務。完善 科技 中介體系,大力發展專業化、市場化醫葯 科技 成果轉化服務。
這對建設發展康養小鎮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支持。康養產業已經成為新常態下服務產業發展的重要引擎,在未來20年,必將迎來一個發展的黃金期。
3
康養小鎮發展的產業體系
適宜創建發展康養小鎮的地區,一般都有良好的生態環境和氣候條件,這是實現 健康 生活的一個重要基礎條件。在這個基礎條件上,根據當地不同資源,結合市場需求特點,可以發展融合不同產業體系的 健康 小鎮。
康養小鎮業態一覽表
生態 養生 為亮點: 即依託項目地良好的氣候及生態環境,構建生態體驗、度假 養生 、溫泉水療 養生 、森林 養生 、高山避暑 養生 、海島避寒 養生 、湖泊 養生 、礦物質 養生 、田園 養生 等 養生 業態,打造休閑農庄、 養生 度假區、 養生 谷、溫泉度假區、生態酒店/民宿等產品,形成生態 養生 健康 小鎮產業體系;
享老產業為亮點: 將醫療、氣候、生態、康復、休閑等多種元素融入養老產業,發展康復療養、旅居養老、休閑度假型「候鳥」養老、老年 體育 、老年教育、老年文化活動等業態,打造集養老居住、養老配套、養老服務為一體的養老度假基地等綜合開發項目,帶動護理、餐飲、醫葯、老年用品、金融、 旅遊 、教育等多產業的共同發展。
體育 產業為亮點: 依託山地、峽谷、水體等地形地貌及資源,發展山地運動、水上運動、戶外拓展、戶外露營、戶外 體育 運動、定向運動、 養生 運動、極限運動、傳統 體育 運動、徒步旅行、探險等戶外康體 養生 產品,推動 體育 、 旅遊 、度假、健身、賽事等業態的深度融合發展。
文化產業為亮點: 深度挖掘項目地獨有的宗教、民俗、 歷史 文化,結合市場需求及現代生活方式,運用創意化的手段,打造利於養心的精神層面的 旅遊 產品,使遊客在獲得文化體驗的同時,能夠修身養性、回歸本心、陶冶情操。如依託宗教資源,打造文化度假區、依託中國傳統文化,打造國學體驗基地等。
休閑農業為亮點: 葯食同源,是東方食養的一大特色。因此 美食 養生 可以說是 健康 旅遊 中至關重要的一項內容。 健康 食品的開發,可以與休閑農業相結合,通過發展綠色種植業、生態養殖業,開發適宜於特定人群、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生態 健康 食品,同時結合生態觀光、農事體驗、食品加工體驗、餐飲製作體驗等活動,推動 健康 食品產業鏈的綜合發展。
醫學產業為亮點: 康療 養生 產品的構成主要是以中醫、西醫、營養學、心理學等理論知識為指導,結合人體生理行為特徵進行的以葯物康復、葯物治療為主要手段,配合一定的休閑活動進行的康復 養生 旅遊 產品,包括康體檢查類產品。它是醫療 旅遊 開發中的重要內容之一。
度假產業為亮點: 居住 養生 是以 健康 養生 為理念,以度假地產開發為主導而形成的一種 健康 養生 方式。這種 養生 居住社區向人們提供的不僅僅是居住空間,更重要的是一種 健康 生活方式。除建築生態、環境良好、食品 健康 等特點外,它還提供全方位的康療及 養生 設施及服務,並為人們提供冥想靜思的空間與環境,達到在恬靜的氣氛中修身養性的目的。
國務院印發《「 健康 中國2030」規劃綱要》, 健康 特色小鎮迎來黃金發展期
隨著 社會 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 健康 意識逐漸增強。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 健康 中國2030」規劃綱要》,把 健康 推向一個新的高度,提出建設「 健康 中國」,為 健康 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新時期、新形勢下,特色小鎮建設遍地開花,為康養特色小鎮的開發建設指明了方向。
4
康養小鎮的概念
康養小鎮是指以「 健康 」為小鎮開發的出發點和歸宿點,以 健康 產業為核心,將 健康 、 養生 、養老、休閑、 旅遊 等多元化功能融為一體,形成的生態環境較好的特色小鎮。
康養小鎮可以根據 旅遊 者、居民的消費需求,將 健康 療養、醫療美容、生態 旅遊 、文化體驗、休閑度假、 體育 運動、 健康 產品等業態聚合起來,實現與 健康 相關的大量消費的聚集。
康養小鎮的特徵康養小鎮建設相關政策
康養絕非小事,它已經上升到國家層面,注重全民 健康 ,近年來,無論從中央到地方政府,與康養相關的政策頻出,致力於推進 健康 中國、 健康 產業的監督、管理與發展,為康養小鎮的發展提供支持、引導和推動作用。
5
康養小鎮的開發路徑
1、根據自身特色,確定小鎮開發類型
例如:景區或景區周邊有宗教文化基礎,適合作宗教文化型康養小鎮開發;有長壽文化基礎,倡導食養、葯養等 健康 養生 ,適合作長壽文化康養小鎮開發;有溫泉這一核心資源,適合作溫泉型康養小鎮開發等等。
2、無特色資源,植入相關特色與功能
對於無明顯特色資源的小鎮,要進入康養小鎮開發,通過 旅遊 的搬運功能進行特色植入。這類型一般僅適合長壽文化型、生態 養生 型,醫養結合型或養老小鎮型開發。
例如,生態 養生 型要求小鎮有較好的環境基礎,後期要改善和維護小鎮生態環境,同時培育和引導 養生 養老產業進駐,發展 養生 產業,進行生態 養生 型開發;醫養結合型需導入醫葯產業,形成醫葯種植產業鏈或形成醫葯產業園等。
3、強化 健康 主題,進行多元化開發
康養小鎮必須強化 健康 養生 養老主題,進行多元化開發。以 健康 養生 、休閑養老度假等 健康 產業為核心,進行休閑農業、醫療服務、休閑 娛樂 、 養生 度假等多功能開發。
4、進行整體運營管理
立足於小鎮自身特點,以市場化開發為主導,確定項目的開發主體、開發模式、招商及運營模式等,形成系統化的運營管理流程,推進 健康 產業鏈的高效發展,實現小鎮的經濟效益增長。
6
康養小鎮6種開發類型
1.>>>宗教文化 養生 型長壽文化 養生 型溫泉 養生 型醫養結合型生態 養生 型養老小鎮型
❽ 智慧養老的現狀及發展對策
行業概況
1、定義:科技賦能養老行業
智能養老是指融合應用健康醫療電子、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等信息技術和產品,採集人體體征、居家環境等數據,實現家庭、社區醫療機構、健康養老服務機構、專業醫療機構間的信息互聯互通和分析處理,提供智能化、個性化、多樣化產品和服務,滿足人民群眾日益迫切的健康養老需求。
根據工信部、民政部和國家衛健委三部門聯合發布的《智慧健康養老產品及服務推廣目錄(2020年版)》分類,我國智能健康養老產品主要包括:可穿戴健康管理類設備、攜帶型健康監測設備、自助式健康檢測設備、智能養老監護設備和家庭機器人五大類。
——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智能養老行業市場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❾ 小農生產調研報告
小農經濟這種經濟形式,在中國始於南宋,這跟北宋滅亡、人口大量南遷有直接關系。要下面是我整理的2017小農生產調研報告,歡迎大家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