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運用swot分析淺談zara公司競爭中的差異化戰略分析 1000字的論文
1、摘要中應排除本學科領域已成為常識的內容;切忌把應在引言中出現的內容寫入摘要;一般也不要對論文內容作詮釋和評論(尤其是自我評價)。
2、不得簡單重復題名中已有的信息。比如一篇文章的題名是《幾種中國蘭種子試管培養根狀莖發生的研究》,摘要的開頭就不要再寫:「為了……,對幾種中國蘭種子試管培養根狀莖的發生進行了研究」。
3、結構嚴謹,表達簡明,語義確切。摘要先寫什麼,後寫什麼,要按邏輯順序來安排。句子之間要上下連貫,互相呼應。摘要慎用長句,句型應力求簡單。每句話要表意明白,無空泛、籠統、含混之詞,但摘要畢竟是一篇完整的短文,電報式的寫法亦不足取。摘要不分段。
4、用第三人稱。建議採用「對……進行了研究」、「報告了……現狀」、「進行了……調查」等記述方法標明一次文獻的性質和文獻主題,不必使用「本文」、「作者」等作為主語。
5、要使用規范化的名詞術語,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號和術語。新術語或尚無合適漢文術語的,可用原文或譯出後加括弧註明原文。
6、除了實在無法變通以外,一般不用數學公式和化學結構式,不出現插圖、表格。
7、不用引文,除非該文獻證實或否定了他人已出版的著作。
8、縮略語、略稱、代號,除了相鄰專業的讀者也能清楚理解的以外,在首次出現時必須加以說明。科技論文寫作時應注意的其他事項,如採用法定計量單位、正確使用語言文字和標點符號等,也同樣適用於摘要的編寫。摘要編寫中的主要問題有:要素不全,或缺目的,或缺方法;出現引文,無獨立性與自明性;繁簡失當。
9.論文結構要清晰,重點突出自己的思想和內容,不要把別人的工作和自己的工作混淆在一起,一定要有自己的東西在裡面。
10.嚴格按照碩士論文書寫規范進行論文撰寫。論文的整體風格,編排要整潔清爽。
論文常被用來進行科學研究和描述科研成果的文章。它既是探討問題進行科學研究的一種手段,又是描述科研成果進行學術交流的一種工具。
論文格式封面論文常指用來進行科學研究和描述科研成果的文章。它既是探討問題進行科學研究的一種手段,又是描述科研成果進行學術交流的一種工具。它包括學年論文、畢業論文、學位論文、科技論文、成果論文等,總稱為論文[1]。論文格式就是指進行論文寫作時的樣式要求,以及寫作標准。直觀的說,論文格式就是論文達到可公之於眾的標准樣式和內容要求。
結構
論文一般由題名、作者、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附錄等部分組成,其中部分組成(例如附錄)可有可無。論文各組成的排序為:題名、作者、摘要、關鍵詞、英文題名、英文摘要、英文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附錄和致謝[2]。
題目
1.題名規范
題名應簡明、具體、確切,能概括論文的特定內容,有助於選定關鍵詞,符合編制題錄、索引和檢索的有關原則。
2.命題方式
簡明扼要,提綱挈領。
3.英文題名方法
①英文題名以短語為主要形式,尤以名詞短語最常見,即題名基本上由一個或幾個名詞加上其前置和(或)後置定語構成;短語型題名要確定好中心詞,再進行前後修飾。各個詞的順序很重要,詞序不當,會導致表達不準。
②一般不要用陳述句,因為題名主要起標示作用,而陳述句容易使題名具有判斷式的語義,且不夠精煉和醒目。少數情況(評述性、綜述性和駁斥性)下可以用疑問句做題名,因為疑問句有探討性語氣,易引起讀者興趣。
③同一篇論文的英文題名與中文題名內容上應一致,但不等於說詞語要一一對應。在許多情況下,個別非實質性的詞可以省略或變動。
④國外科技期刊一般對題名字數有所限制,有的規定題名不超過2行,每行不超過42個印刷符號和空格;有的要求題名不超過14個詞。這些規定可供我們參考。
⑤在論文的英文題名中。凡可用可不用的冠詞均不用。
摘要
摘要是文章主要內容的摘錄,要求短、精、完整。字數少可幾十字,多不超過三百字為宜[3]。
摘要的規范
摘要是對論文的內容不加註釋和評論的簡短陳述,要求扼要地說明研究工作的目的、研究方法和最終結論等,重點是結論,是一篇具有獨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可以引用、推廣。
關鍵詞
關鍵詞是從論文的題名、提要和正文中選取出來的,是對表述論文的中心內容有實質意義的詞彙。關鍵詞是用作計算機系統標引論文內容特徵的詞語,便於信息系統匯集,以供讀者檢索。每篇論文一般選取3-8個詞彙作為關鍵詞,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題詞是經過規范化的詞,在確定主題詞時,要對論文進行主題分析,依照標引和組配規則轉換成主題詞表中的規范詞語。(參見《漢語主題詞表》和《世界漢語主題詞表》)。
1.關鍵詞規范
關鍵詞是反映論文主題概念的詞或片語,通常以與正文不同的字體字型大小編排在摘要下方。一般每篇可選3~8個,多個關鍵詞之間用分號分隔,按詞條的外延(概念范圍)層次從大到小排列。
關鍵詞一般是名詞性的詞或片語,個別情況下也有動詞性的詞或片語。
應標注與中文關鍵詞對應的英文關鍵詞。編排上中文在前,外文在後。中文關鍵詞前以「關鍵詞:」或「[關鍵詞]」作為標識;英文關鍵詞前以「Key words:」作為標識。
關鍵詞應盡量從國家標准《漢語主題詞表》中選用;未被詞表收錄的新學科、新技術中的重要術語和地區、人物、文獻等名稱,也可作為關鍵詞標注。關鍵詞應採用能覆蓋論文主要內容的通用技術詞條。
2.選擇關鍵詞的方法
關鍵詞的一般選擇方法是:由作者在完成論文寫作後,從其題名、層次標題和正文(出現頻率較高且比較關鍵的詞)中選出來。
論文正文
要點
⑴引言:引言又稱前言、序言和導言,用在論文的開頭。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寫出作者意圖,說明選題的目的和意義,並指出論文寫作的范圍。引言要短小精悍、緊扣主題。
〈2)論文正文:正文是論文的主體,正文應包括論點、論據、論證過程和結論。主體部分包括以下內容:
a.提出問題-論點;
b.分析問題-論據和論證;
c.解決問題-論證方法與步驟;
d.結論。
為了做到層次分明、脈絡清晰,常常將正文部分分成幾個大的段落。這些段落即所謂邏輯段,一個邏輯段可包含幾個小邏輯段,一個小邏輯段可包含一個或幾個自然段,使正文形成若干層次。論文的層次不宜過多,一般不超過五級。
㈡ swot分析如何幫助zara的門店經理
swot分別代表:優勢、劣勢、機會、威脅
1、優勢與劣勢分析,由於優勢和劣勢被歸類為個人或組織分析的內部因素,機會和劣勢被歸類為個人或組織分析的外部因素,因此在使用SWOT模型時,首先需要分析內部因素。 結合qcddms五項管理要素分析內因Q品質、C成本、D 效率設計、M天賦/裝備/材料/方法/工具、S 銷售與服務
2、機會分析,機會分析應使用二次分析模型——PEST分析法。P 政策和法律、E. 經濟發展社會環境、技術水平
3、威脅分析,我們還將使用二次分析模型——「波特五力」模型。現有競爭對手、潛在競爭者、繼承人、顧客、供應商
1、優勢機會(so)戰略是一種充分發揮企業內部優勢,利用企業外部機會的戰略。事實上,所有企業都希望自己的企業處於這樣一種境地,能夠利用自己的內部優勢,抓住和利用外部環境變化所提供的機會。當然,事物的發展過程是曲折的。企業通常需要經歷wo\ST或wt策略才能採用so策略。足夠的耐心、不作為和准備是企業的戰略素質。
2、劣勢 -機會 (WO) 策略的目標是通過利用外部機會來彌補內部劣勢。適用於該戰略的基本情況是存在一些外部機會,但企業內部的一些劣勢使其無法利用這些外部機會。面對這種情況,一方面可以找到更合適的合作夥伴共同發展,利用他的技術優勢把蛋糕做大。另一方面,我們可以堅決進行內部轉型調整,組建專項團隊,招聘和培養人才,齊心協力,使其具備把握機遇的條件和能力。
3、優勢威脅(st)策略是利用企業的優勢來避免或減少外部威脅的影響。當然,威脅可能來自第三方跨界搶劫,也可能是新產品、新材料、新技術對原有企業的潛在沖擊。企業如果要利用好現有優勢,制定好應對策略,總能找到新的藍海。
4、劣勢威脅(WT)策略是一種防禦策略,旨在減少內部劣勢並避免外部環境威脅。在這個階段,企業處於危險之中。一不小心,就可能面臨並購、收縮、宣告破產或清算。所以,現階段,他們應該用死的決心去戰斗。果斷減法、裁掉多餘人員、摒棄無利可圖的業務、關閉虧損門店等,只保留最強點,休養生息,整頓經營和經營,等待機會。
㈢ zara的成功是如何闡述戰略管理的
第一方面是准確的品類管理,快時尚的主要目標是採用一種非常具有成本效益的方式快速地開發並生產滿足客戶需求的產品。作為品牌商,需要分析並發現自己最擅長、最易於滿足客戶需求、利潤最好的品類。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需要協調市場營銷部門、開發部門和外部的合作夥伴及時地掌握和分析銷售數據。因此,必須有一個靈活高效的信息化系統來支撐,讓全體參與方基於一個統一的高效溝通和協作平台,准確快速地開發和管理利潤率貢獻高的品類。
第二方面是快速反應的供應鏈,快時尚的重點在於「快」,同時也必須做到「快」而不亂。存在兩類供應鏈:敏捷供應鏈(Agile)和精益供應鏈(Lean);敏捷供應鏈的原則是和供應鏈上的全部合作夥伴實時共享信息和技術,通過緊密協作減少庫存;精益供應鏈的核心特徵是在正確的時間交付正確的產品。快時尚的供應鏈需要把兩者有機結合在一起,形成「精敏」供應鏈(Leagile)。於是,必須改善和簡化從產品概念、設計、開發、打樣到生產、物流配送的整個流程。經過流程的改善和簡化以後,快速反應的供應鏈就實現了價值的增加和成本的減少,同時對客戶的需求變化得到及時地反饋。要實現「精敏」供應鏈,必須採用當前先進的軟體技術以支撐整個業務流程的順利運行,從而保證流程和數據的准確、實時地執行,不遺漏、不延遲任何一個流程和數據的細節。
第三方面是供應商關系管理,快時尚品牌需要和供應商建立良好並且廣泛的合作夥伴關系。供應商需要和品牌商一起緊跟市場需求和時尚潮流,並且需要在產品設計和開發階段參與進來。為了保證溝通順暢和緊密協作,最好有一個統一的溝通和協作平台,然後合作各方基於平台高效運行每一個業務流程和准確記錄每一個數據細節。
第四個方面是內部關系,和保持良好的外部供應商關系一樣重要的是必須要有協調一致的內部關系。很多組織架構是根據不同的職能部門進行劃分,如市場營銷、設計、采購、生產、質檢等,並且各職能部門之間的溝通協作和信息共享總是不盡如人意。要高效執行快時尚商業戰略,必須要有緊密的關系和快速的市場反應能力。這就要求必須有一個統一的信息化系統來確保溝通的及時和協作的緊密無間。
㈣ 研究案例,分析研究zara能夠戰勝競爭對手主要依靠的是什麼戰略
一個比較例子、Zara和H&M的營銷策略對比[摘 要]西班牙的ZARA和瑞典的H&M,目前為國際上兩大成功的服裝零專售品牌,兩家屬公司的成功得益於其獨特營銷策略的運用。本文旨在總結歸納兩家公司營銷策略上的異同點。為中國零售企業提取一些可借鑒的經驗。
㈤ zara的經營策略分析
zara的不打廣告、不打折獨特營銷策略是怎麼一回事呢?我來為你介紹一番。
zara的經營策略分析
1.差異化市場定位策略
ZARA品牌定位能成功區隔市場,其關鍵在於能貼近消費者需求以及充分整合區域資源。ZARA是“中低價位卻擁有中高級質量”的國際性流行服飾品牌,以中高消費者為主要客戶族群,讓低價服裝也可以像高價服裝一樣入時好看,以滿足消費者追求流行不需要花大錢的心理需求。
2.全球運籌營運策略
ZARA運用西班牙、葡萄牙廉價的生產資源以及鄰近歐洲的地緣優勢,大幅降低產品製造與運輸成本、提升貨品上架時效並掌握JIT的及時流行趨勢,是其能提供消費者所喜愛的物美價廉的產品的關鍵原因。
3.創新營銷策略
ZARA以“歐洲製造”為主要營銷策略,成功切入消費者內心對“歐洲製造”等同於高級流行服飾品牌的意向,其以市場需求驅動之營銷策略是成功打入市場的關鍵之一。
4.供應鏈系統
實際上至關重要的環節是ZARA的靈敏供應鏈系統,大大提高了ZARA的前導時間。(前導時間是從設計到把成衣擺在櫃台上出售的時間)中國服裝業一般為6~9個月,國際名牌一般可到120天,而ZARA最厲害時最短只有7天,一般為12天。這是具有決定意義的12天。ZARA之靈敏供應鏈所展現出來的韻律,使得有“世界工廠”之稱的中國相形見絀。
一些國際服裝品牌巨頭明知ZARA厲害,就是學不來,模仿不了。為什麼?
ZARA一年中大約推出120000種時裝,而每一款時裝的量一般不大。即使是暢銷款式,ZARA也只供應有限的數量,常常在一家專賣店中一個款式只有兩件,賣完了也不補貨。一如郵票的限量發行提升了集郵品的價值,ZARA通過這種“製造短缺”的方式,培養了一大批忠實的追隨者。“多款式、小批量”, ZARA實現了經濟規模的突破。
一般分析ZARA成功的原因大致是:顧客導向;垂直一體化;高效的組織管理;強調生產的速度和靈活性;不做廣告不打折的獨特營銷價格策略等。
㈥ 作為快時尚品牌的Zara仍然一枝獨秀,為何Zara能長盛不衰
Zara在快時尚日漸沒落的今天依然能夠占據服裝市場的的一席之地,不僅僅是因為它獨特的營銷策略以及服裝的設計和質量,也是因為它懂得隨著時代潮流積極地改變自己,逐漸優化自己的經營結構來適應電商的崛起。它作為快時尚品牌的界的大佬之一穩居高位並不是沒有原因的。
最後,Zara能夠順應電商時代的銷售趨勢,積極開拓新的營銷領域。雖然電商仍然是其規模較小的渠道,但是,Zara電商的客單價已經超過實體店,今年上半年集團11%的同店銷售增長,Zara電商的貢獻是無疑的。Zara在全球120家店鋪中引進了虛擬現實技術,對實體店進行改造。消費者通過手機選擇產品讓模特試穿,然後通過店內感測器投射在AR購物窗,吸引了更多年輕用戶進店消費。
㈦ ZARA模式成功的關鍵在哪
ZARA模式成功的關鍵在哪? 在高速運作的系統中任何局部的瓶頸都可能導致整個Zara模式的失敗。有人認為ZARA模式成功的關鍵在於其快速的模仿能力和強大的模仿團隊;有人認為在於其快速生產模式消除了整個紡織服裝產業供應鏈的瓶頸;有人認為在於其高效的物在高速運作的系統中任何局部的瓶頸都可能導致整個Zara模式的失敗。
有人認為ZARA模式成功的關鍵在於其快速的模仿能力和強大的模仿團隊;有人認為在於其快速生產模式消除了整個紡織服裝產業供應鏈的瓶頸;有人認為在於其高效的物流配送體系;有人認為在於其高頻、人性化的信息系統與溝通機制;有人認為在於其龐大的營銷網路和快速銷售能力概念宣傳和「服裝超市」模式;有人認為是其雄厚的資金實力支撐;也有人認為是其高度整合的垂直供應鏈和運作模式……
我們認為,任何成功都是系統的、全局的成功,在高速運作的系統中任何局部的瓶頸都可能導致整個模式的失敗,ZARA的成功也不例外。經過仔細研究後,A企業從2006年8月起加入學習ZARA的行列,並為此專門成立了ZARA模式快速項目部,開始了各環節的ZARA模式改造征程。
供應鏈各環節的改造
產品的快速組織與開發除了原開發團隊外,組建了專業的買手團隊,專門從香港、深圳、廣州等時尚信息比較集中的地點去採集當季最暢銷的款式。還制定了相關的激勵措施,集團內部幾千名員工、獵手、OEM工廠、所有對時尚有興趣的社會人士都可以提供相關資訊,提供的信息或樣衣若被採用則會有相應的獎勵。除了直接提供樣衣外,還可以根據酒吧、演唱會、街頭等拍攝回來的照片、國內外專業刊物等處獲得的時尚信息進行模仿。
對相關的款式進行改款、打版之後,交由商務團隊進行下單決策。商務團隊比較龐大,既包括有豐富營銷經驗的一線內部市場人員,也可以是競爭對手的營銷人員,還包括有品味、有眼光的時尚人士或消費者。
審完款後把選中要投產的款和前幾周的產品混合搭配,拍好照片,進行掛桿陳列和模特陳列,並寫清楚各款陳列的順序,以便指導店面標准化陳列,並且可以發到網上,讓加盟商進行訂貨。
產品快速生產商務團隊進行選款決策後,由供應鏈經營團隊根據銷售預測、鋪底量、適銷周期、配送周期、生產周期、生產成本、目標庫存結構和控制量等進行綜合決策,以銷定配,以配定產,計算出各款的生產量,交給采購與生產團隊進行采購和生產。內部工廠、外協工廠在同一起跑線上,圍繞質量、交貨期、成本、服務、柔性等方面開展競爭。通過這一步也逼著內部工廠不斷提升自己的競爭能力。
其中一些外協工廠為了更好地配合公司,還專門聘請了相關的版師,直接根據照片進行打版、確認、生產,現時也可更好地把握版型,大大提升了設計質量,壓縮了大貨生產前的准備周期。
產品快速配送大貨生產入庫前,采購生產人員已經與供應商聯系,得知大貨的最終確定生產量。供應鏈經營團隊根據實際入庫量對預分配計劃進行相應調整並生成配貨計劃,倉庫在收到大貨後進行掃描驗證確認,根據配貨計劃進行揀貨分貨,然後交由第三方物流進行運輸。若收貨方為加盟商,則相關費用由加盟商承擔。
銷售與反饋銷售終端除了自營專賣店、商場外,還有特許加盟商、網路營銷等,還可以是代理一樣,任何有渠道或關系的個人都可「兼職」利用業余時間和渠道幫助銷售 ZARA模式的產品。由於買手、商務團隊、內外營銷人員的利益都與銷售業績掛鉤,他們都會充分利用其所有關系、激發其潛能,變「潛能」為現實,讓所有參與者能受益。
供應鏈持續優化
在大家共同努力下,經過一個月的運行和探索,ZARA模式的總體框架已經基本搭建好了。從設計理念到上市平均只需要10~15天,而傳統運作模式下的服裝企業需要6~9個月甚至更長時間;以前每年只出2次款,現在是每周都有新貨上,不斷更新店面形象和產品,更好地服務顧客、提升品牌形象;以前一般下單量都是數以千計,現在100多件就能下單生產(若為追單則可更小);以前門店不是積壓一堆庫存就是想要的貨補不上,高庫存和高脫銷並存,現在每周都有新貨上,再也不用擔心貨不夠;
整個供應鏈「看上去」挺流暢的,但仔細分析發現細節上太「粗糙」仍存在不少問題,總結分析出問題後,接下來就是進行有針對性地持續優化!總體來說,要加強事前計劃、事中監控、事後評估;要抓住時間、成本、質量、服務、柔性等KPI進行優化,尤其是瓶頸環節;要去掉那些不增值的活動;簡化不必要的流程;合並或同步一些非關鍵路徑流程;重組一些崗位流程使流程更通暢、智能化。
打造「無邊界」企業
客戶」的簡單線性關系。à零售à物流配送à生產廠à供應鏈從學術角度來講,是一個錯誤或至少不太精確的詞,更應是「需供網」,是一個復雜的系統,是一個開放的系統、是一個網路系統、而不是一個簡單的鏈條。從上面的分析不難發現,整個運營過程中,每個環節都可能是多重身份、多種角色,既可能是客戶、樣衣提供者,也可能是營銷人員、協作生產廠等,企業邊界被徹底打破,決不再是「原材料供應商
西班牙ZARA靠自己企業的密集型投資實現「集群」效應,A企業通過整合各種閑置資源,變潛能為現實,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集群效應,為廣大中國服裝企業探索出一套成功的模式,通過「無極」供應鏈打造出無邊界企業。
關鍵詞
敏捷性(Agility) 不是強者生存,而是適者生存,市場需求、消費者需求變化太快,適應變化者生存,因此一定要有敏捷的適應能力。
可靠性(Availability) 在如此高速運轉的系統中,任何一個環節的不穩定或隨機因素的干擾,都會對整個供應鏈造成干擾或致命的影響,所以一定要提高供應鏈上各環節的可靠性和無縫集成。
利益分配機制(Alignment) 一個客戶原理,最後銷售好大家才有得分,不只是關注自己的下遊客戶,還要關注客戶的客戶,而且一定要有誠信,這個游戲才能玩下去,而且才能將餅越做越大。如產品推向市場非常暢銷,將會吸引越來越多的加盟商或人員參與自適應體系,進行自我造血,形成和諧共生的森林體系。
溝通 (Communication) 要有基本的運作層的操作系統,商品基本資料維護、供應商基本資料維護、采購管理、配送管理、銷售預測、庫存管理、銷售管理等外,還需要動態監控,整個供應鏈透明。除了強大的正規系統外,更重要的是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要提供溝通平台,如BBS、POPO群組、電話、傳真或會議、面談等。
來源:《牛津管理評論》
Zara近年來最為成功的時尚服裝品牌之一:每年消費者會去它的店面17次左右,行業平均水平為3-4次;知名時尚品牌經營的基石之一是在各類時尚雜志上投放精美的廣告,而Zara很少打廣告,它成功地讓所有人談論它,就像星巴克一樣。
Zara的成功在於它變革了快速服裝行業的經濟模式。服裝行業可簡單地劃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LV、古奇、范思哲這些頂級奢侈品品牌,它們位於高價值的一端,其核心資產是品牌;一種是諸如美國的Gap、國內開店很多的班尼路等。Zara在這兩者之間創造出了一種奇特的混搭:在品牌形象上它們更接近於前者,而在經濟模式上卻和後者一樣獲得了規模經濟效應。所不同的是,Gap的規模經濟效應是基於「款少、量多、廉價」路線,而Zara的規模經濟效應卻是基於「快速、少量、多款」路線。Zara每年推出上萬款服裝,並且款式與時尚同步,定價也更接近高檔品牌的模式。
觀察Zara模式,重要的是看「快速、少量、多款」背後的運作體系。在服裝業有個專業詞彙叫做「前導時間「,指的是一件服裝從設計到出售所需的時間。 Zara大大縮短了前導時間,前導時間最快為12天。對比而言,Gap單是設計醞釀期就達兩、三個月。
服裝貶值很快,每天貶值0.7%,計算機產品為每天 0.1%。因而縮短前導時間有多重好處:對市場潮流反應快,減少服裝貶值,服裝公司不用預先做好大量成衣,減少存貨費用和存貨風險;避免生產出不受顧客歡迎的服裝,從而避免服裝公司因估計錯誤而令服裝囤積,並可以避免以折扣來促銷所導致的損失。
Zara沒有試圖做時尚潮流的創造者,而是努力做時尚潮流的快速反應者:在流行趨勢剛剛出現的時候准確識別並迅速推出相應的服裝款式,從而快速響應潮流。
快速反應模式需要有快速的供應鏈:Zara采購的布料都是未染色的,而是根據實時需求染色。Zara選擇讓自己的工廠僅做高度自動化的工作,用高科技生產設備做染色、剪裁等工作,而把人力密集型的工作外包。
為了快速反應,Zara的采購和生產都在歐洲進行,只有最基本款式的20%的服裝在亞洲等低成本地區生產。Zara擁有高科技的自動物流配送中心,在歐洲用卡車兩天內可以保證到達。而在美國和日本,Zara甚至不惜成本採用空運以提高速度。
對 Zara這些公司而言,零售是整個經營鏈條的重要一環。Zara的零售是處在一個「進貨快與銷貨快」自我強化的正循環之中:分店每周根據銷售情況下訂單兩次,這就減少了打折處理存貨的情況,也降低了庫存成本;款式更新快加強了其新鮮感,吸引消費者不斷重復光顧;快速更新店面里的貨品也確保了它們能符合顧客的品味。
郎咸平教授在其新著《模式:零售連鎖業戰略思維與發展模式》中預測:未來時裝業將朝著「Zara模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