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某地區鋼材市場調研報告怎麼寫,調研那些內容呢
前期抄工作(信息採集)
踩點鋼材襲市場(初步找出有實力經銷商)
有針對性地制定詳細調查方案,訪談內容
開展針對性調研(調研有實力經銷商)
確定最終重點調研對象
重點調研潛在客戶
統計分析結果
撰寫書面調研報告
完成調研報告並提交
『貳』 關於唐山市豐潤區正達鋼鐵廠調查報告
唐山市豐潤區正達鋼鐵有限公司 建店時間:2008-12-15 公司簡介 公司佔地3000
畝,是集燒結、煉鐵、煉鋼、軋鋼為一體的大型鋼鐵企業!
公司地址:唐山豐潤新區東馬庄工業圓區
『叄』 誰能提供汽車結構用鋼及鍋爐及壓力容器用鋼相關的市場調研報告
鋼是含碳量在0.04%-2.3%之間的鐵碳合金。我們通常將其與鐵合稱為鋼鐵,為了保證專其韌性和塑性,含碳屬量一般不超過1.7%。鋼的主要元素除鐵、碳外,還有硅、錳、硫、磷等。其它成分是為了使鋼材性能有所區別。
『肆』 2008年下半年的鋼鐵市場價格走向分析以及報告!
四、國際鋼材市場價格上升原因分析 2008年上半年,國際市場鋼材價格高位上行的主要動力是全球鋼材資源偏緊,亞洲市場新興國家鋼材需求旺盛;鋼鐵生產成本大幅上漲以及通貨膨脹壓力等都是構成國際鋼材價格走高的重要因素。 1、世界經濟增長放緩,但仍保持較快增速,新興國家經濟發展強勁,拉動鋼材需求增長。今年以來,受美國經濟影響,全球經濟增長放緩。但中東地區、東南亞、獨聯體和南美洲以及中國等新興國家經濟增長仍呈較快發展態勢,拉動鋼鐵需求增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新預測,2008年全球經濟率為4.1%,比前期預測提高0.4個百分點。美國經濟增長率上調至1.3%,提高0.5個百分點;歐元區經濟從1.4%上調至1.7%;日本增長率也上調0.1個百分點至1.5%。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仍保持高速增長態勢,預計今明兩年增速分別為6.9%和6.7%。此外,石油價格暴漲推動了石油輸出國、特別是中東地區國家的經濟增長,預計今年經濟增長6.2%,是全球唯一高於上年經濟增長率的地區。經濟增長率的上調,說明全球經濟保持較快增長,拉動鋼材需求增長。 2、全球鋼材需求旺盛,資源供應偏緊。國際鋼鐵協會預測,2008年全球鋼材表觀消費量將達到12.79億噸,比2007年增長6.8%,扣除中國後表觀消費增長4.4%。1-6月份全球粗鋼產量增長5.7%,扣除中國後產量僅增長3.5%。從供需增長速率看,全球粗鋼生產增速低於需求(表觀消費量)增長約1個百分點,國際市場鋼材資源相對偏緊。 全球鋼鐵市場需求的增長,主要來自新興經濟體強勁需求的拉動,而發達國家鋼鐵消費基本保持在上年水平。獨聯體、亞洲、非洲預計鋼材消費增長在8.7-9.5%之間,分別高於全球粗鋼表觀消費增速1.9-2.7個百分點。預計2008年全球粗鋼產量超過14億噸,增長5%左右。 3、國際市場高成本推動全球鋼材價格持續走高。今年上半年美元大幅度貶值,對全球通貨膨脹帶來巨大壓力。美元匯率由年初5.25%下調到目前2%,從而影響其他國家貨幣大幅度升值,使美元計價的出口產品換匯成本大幅度升高,推動了國際市場初級產品如石油、煤炭、鐵礦石和糧食價格大幅上漲。世界原油價格從年初上漲,到7月11日最高達到147美元/桶;國際鐵礦石在2007年價格基礎上,巴西礦上漲65-71%,澳大利亞礦漲幅高達79.88%和96.5%;煤炭價格也大幅上漲,焦煤價格由每噸98美元漲至300美元,漲幅近兩倍;國際廢鋼價格暴漲,廢鋼價格指數6月末比年初上漲106.2%,同比上漲115.5%。美元貶值、國際市場初級產品價格大幅上漲,推動國際鋼鐵生產成本高漲,帶動全球鋼材價格高位攀升。
『伍』 鋼鐵行業產能過剩調研報告500字
鋼鐵行業供給過剩 需求拉動不足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4-2018年中國鋼鐵貿易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分產品來看,2013年,我國粗鋼產量7.79億噸,同比增長7.5%,鋼材(含重復材)產量10.7億噸,同比增長11.4%。據統計,我國已形成熱軋產能9.9億噸、煉鐵產能9億噸,煉鋼產能9億噸的規模。
從需求來看,我國經濟增速穩中趨緩,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有所放緩,下游的房地產、造船、汽車、機械、家電等行業發展緩慢,尤其2014年以來,除汽車、造船等行業表現較好外,房地產、機械等出現增速放緩跡象,這導致對鋼鐵需求拉動不足。2012年,粗鋼表觀消費量為6.65億噸,同比僅增長2.29%,鋼材表觀消費量為9.11億噸,增速比上年有所下降,2013年我國鋼材的表觀消費量約為9.35億噸。
前瞻網鋼鐵貿易行業報告顯示,近年來,鋼鐵價格不斷下滑,2013年國內鋼材平均價格與2012年相比下降約8.5%;另外,鋼鐵生產的原材料之一——鐵礦石進口價格處於較高水平,鋼鐵企業生產成本處於高位運行。從而導致鋼鐵行業整體盈利水平處於較低水平。通過對我國部分領先鋼鐵生產企業調查發現,2013年絕大部分的鋼企銷售利潤率處於較低水平,其中韶鋼松山和八一鋼鐵的銷售利潤率僅為2.63%和3.93%,企業盈利情況堪憂。
鋼鐵貿易困境分析
前瞻產業研究院分析師祝建梅認為,在鋼鐵產能過剩,行業運行低迷的情況下,鋼鐵貿易行業發展前途堪憂,國際市場面臨國外貿易保護的侵襲,國內市場面臨貸款難的融資困境。
(1)國外貿易保護
近年來,國際市場為保護本國鋼鐵市場,對我國鋼鐵企業發動反傾銷調查,我國鋼鐵出口遭遇的反傾銷呈現越演越烈的趨勢,僅2013年前10個月境外對我國鋼鐵企業發起的貿易救濟措施調查就達17起,這些國家包括歐盟、美國、巴西、馬來西亞、泰國等,這對我國鋼鐵出口造成極為不利的影響。
(2)融資難
2012年以來,鋼鐵貿易行業爆發信貸危機,導致銀行不斷收緊對鋼鐵貿易企業的貸款,同時集中加大對鋼鐵貿易企業訴訟討貸,據調查,2013年上海浦東新區法院受理鋼貿類貸款糾紛達2500件。這進一步加大了鋼鐵貿易企業融資難的問題。作為資金密集型行業,鋼鐵貿易沒有將貸款舉步維艱。
針對當前日益惡劣的內外部環境,鋼鐵貿易企業只有不斷提高服務品質,掌握更多的客戶和銷售渠道,創新營銷模式,發展電子商務,進一步提高品牌知名度等,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
『陸』 求鋼材市場調研報告
建議你去中國產業信息網(chyxx _com)上面找下吧,也有相關的免費報告及行業資訊,希望能夠給你帶來幫助的。
『柒』 求鋼材進出口市場調研報告
鋼材行業市場調查報告範文
進口產品大兵壓境 鋼材產銷體系受沖擊
從1998年下半年開始,隨著買方市場的出現及內需市場需求不旺局面的影響,我國鋼材行業的產業、產品的結構不合理的現象逐漸暴露出來。我國鋼材產量大、生產企業多、產品結構失衡造成的直接後果是鋼材總量大大超過市場的需求。價格直線下滑,企業普遍開工不足,生產能力嚴重過剩。然而,讓國內鋼廠和鋼材行業雪上加霜的是,大量國外鋼材不斷進入國內市場,沖擊了我國鋼材的產銷體系和鋼鐵企業。
根據海關統計資料顯示,1999年一季度鋼材進口的增長幅度較大,幅度之大是近幾年少見的,l~3月總進口量達358萬噸,價值 16億美元,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 41%和 15.5%,其中一般貿易進口212萬噸,8億 4千萬美元,分別增長 2.4倍和 1.6倍,占進口量的 59%及進口值的 52.5。進口鋼材目前主要來源為日本、韓國、台灣地區(主要為H型鋼),三者合計為 204萬噸,占總進口量的 57%。其次是俄羅斯、哈薩克等東歐國家,佔36%。進口的品種主要集中在熱軋板、冷軋板、小型材、盤條、不銹鋼等品種,占進口總量的 84.7%,這種進口來源和進口品種相對集中的趨勢已引起業內人士的高度重視。
有關專家對目前鋼材進口量大增的現象,普遍分析認為國外鋼鐵企業正看好中國鋼材市場的潛在容量。尤其是去年我國增加了基礎建設的投資,在鐵路、公路、電力建設等方面確定了一批新的建設項目,勢必帶來鋼材需求量的增大,國外廠商想抓住這個機會搶占我國市場。
此外,我國現有的鋼材生產種類嚴重不合理,部分產品如冷軋板,尤其是1毫米以下的薄板無論是產量還是品質都不能滿足需求,這無疑為國外鋼材進入市場留下了空當。
再者,國產鋼材的價格不合理,售價普遍比進口鋼材高。如國內生產的3毫米以下的冷軋板每噸為3100元,2.5毫米的熱軋板為 2300元左右;而品質相似、規格相同的俄羅斯每噸僅2700元,熱軋板l900元;鳥克蘭產冷軋板為2600元,熱軋板為1850元,品質優於國內產生的冷軋板每噸也只有 3100元。這種價格上的懸殊,一方面說明國產鋼材的成本過高,另一方面也可能是韓國、俄羅斯等國家為削減其國內鋼材庫存而不計成本本文由論文聯盟http://www.LWLM.Com收集整理向我國低價傾銷。
今年初,國家為了調整鋼材生產結構而提出了限產措施以調節市場,即在去年鋼產量1億1千萬噸的基數上壓縮10%,即1100萬噸。早在 1994年,我國鋼鐵行業就確定了「以產頂進」的政策,但鋼材大量進口,特別是國內產量大、供過於求的普通鋼材也大量進口,使「以產頂進」的政策作用大打了折扣。如今年一季度進口普通條桿和小於3毫米的熱軋板 837000噸,占鋼材進口總量23.4%,是去年同期的1.3倍。這種趨勢如繼續發展下去,勢必使「以產頂進」的政策落空。
國外鋼材進口量大幅增加的直接受害者是國內鋼鐵企業,由於國外鋼材大量沖擊市場,造成了目前國內鋼材市場處於價格倒掛的狀態。鋼廠生產成本高於鋼材出廠價,鋼廠出廠價又高於市場成交價。如在廣州鋼材市場上,1一2毫米的鞍鋼冷軋板每噸為 3100元,太鋼、鞍鋼 2.5毫米至 3毫米每噸為2300元,比去年4月份的保本價下調了近10%,但仍無人問津。價格倒掛造成企業越生產越虧本,但若不生產讓產能閑置不但使成本上升,而且造成資產增值率的負增長,於是陷入了越生產越虧本,越虧本越生產的怪現象。為促進鋼鐵行業盡快走出低谷,冶金行業開始實行鋼材限產和控制進口相結合的措施,將加工貿易進口量也納入總量控制,並制訂相應的政策規定;對於進口價格奇低的俄羅斯、烏克蘭、韓國等鋼材實行反傾銷調查,並盡快立案,遏止低價進口鋼材沖擊我國市場,改變目前鋼材產品結構失衡的局面。
為優先消化國內生產的鋼鐵產品,有關部門最近對核發進口許口證(即批文)審核較嚴。根據有關業者的最新鋼鐵商情資訊顯示,為避免進口過多的進口鋼材,影響國內鋼廠所生產的鋼材銷路,以及為減輕員工失業問題入過去主要管制型鋼、不銹鋼等進口,變為對核發鋼筋、線材、小鋼坯等的進口批文也開始從嚴。
根據進口鋼材的貿易商透露,有關部門已規定今年二季度的鋼筋,線材進口量限制在5萬噸的水準,並決定審核准量將不會超過前次的噸數,如果被發現並沒有獲得許可證而進口,將被視同走私而造重罰。
另一方面國家正考慮採取一些行政措施,以控制所有鋼品進口,尤其是國內本身已能自給自足的鋼品。例如,熱軋鋼卷,目前也正嚴密觀察中,已有計劃限定今年熱軋鋼卷進口量在 700萬噸的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