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房地產公司要買土地前需要市場調查嗎
肯定要的,
一、進行市場調查需要了解的內容主要有:
1、對經濟與發展形勢的了解。房地產業的發展與一個國家和地區的政治、經濟、金融、教育和治安社會發展等因素息息相關。這些因素將直接或間接對房地產市場和產業產生影響,尤其是對房價和銷售情況的影響。要制定正確的開發項目策略,不能不綜合考慮這些因素。一些外商之所以紛紛投資發展我國房地產業,很重要原因是他們看到了改革開放後的中國經濟不斷向前發展,政局和社會環境穩定,投資收益率高,廣大人民群眾有迫切改善住房條件的需求和能力,事實也正是如此。
2、對房地產市場發展態勢的了解。對本地區、本省、周邊城市(外銷樓還須了解港澳地區的房地產市場動態)以至全國房地產開發建設的總體情況進行了解。這樣才能克服投資的盲目性,有助於市場定位准確。前幾年,武漢市有些發展商看到寫字樓有利可圖,回報率高,紛紛投資興建。由於未對市場當時和未來幾年寫字樓需求情況進行深入了解和預測,以致盲目投資,造成今天寫字樓大量空置、投資難以回收的現實。這方面需要了解的內容包括近幾年各類房地產開發項目完成投資額、竣工面積、施工面積、新開工面積、銷售面積、銷售價格、空置面積、市場變化情況,以至今後幾年對各類物業潛在需求與有效需求的分析。當然,也包括銀行開展住房抵押貸款情況的力度和發展趨勢等。
3、對房地產政策法規和政府有關措施的了解。近期,有關房地產的投訴糾紛日益增多,這除了購房者法律意識有所加強外,更重要一點是不少發展商沒嚴格按章辦事,出現了商品房交易中常見的短斤缺兩、貨不對板、延期交樓、承諾不兌現等問題。所以開發企業的領導和專業人員必須熟悉有關政策法規,遵章守法。否則,稍有差錯便會直接影響到開發項目的正常順利進行,造成不必要的浪費。這方面主要了解的是:土地使用、規劃設計、拆遷安置、開發管理、建築施工、銷售、稅收、物業管理等方面的法規以及政府領導人的重要講話,新的政策措施、工作部署等。近期出台的關於住房制度改革、藍印戶口制度,尤其對商品房預售條例等規定、政府對銷售「放心房」的要求等等,更須熟悉和嚴格執行。而且掌握上述各有關政策法規及政府調整政策的信息,就能及時調整房地產開發和銷售策略,有助於項目的成功。
4、對項目周邊居民的調查了解。無論哪一類物業,要做到市場定位準確,都必須深入了解居民尤其是項目周圍居民的住房現狀、人員構成、文化程度、收入情況、購房能力、住房需求、購房動機及對未來住房的期望,可接受的價格,對付款方式、套型面積、裝修標准、居民環境和設施配套等的要注,進行深入了解。然後再有針對性的根據這些資料來確定將來所開發項目的市場定位。比如,有的項目所在環境居住情況比較復雜,各類居民雜居,外來人員不少,如果把市場定位為大套型的中高檔住宅,將有可能導致失敗,因中高收入人群一般不願到這類地段購房居住。
5、對周邊同類樓盤的調查了解。對周邊同類樓盤的調查了解,有利於在制定項目營銷策略時做到揚長避短,確定在今後的市場競爭中上於較為有利的位置,制定正確的競爭對策。這方面了解的內容主要有:樓盤所處位置、銷售面積、銷售價格、銷售手法(包括宣傳口號、賣點和宣傳媒體等)、銷售進度、付款方式、購房對象及樓盤設計造型、裝修標准、配套設施和環境美化綠化等,同時還要盡可能了解樓盤的施工進度、資金到位情況和物業管理情況等,然後製表逐一進行比較分析,以便正確定出自己的開發營銷策略。
二、 市場調查獲取信息的方式、方法很多,為了獲得准確而周詳的第一手資料,發展商既要重點使用本單位專業人員,充分發揮其積極性;也可以適當聘請一些相關專業的社會人員和在校大中專學生作為兼職人員,交給他們承擔部分調查工作;還可以委託有關機構進行調查策劃。無論由誰去做這項工作,都要求深入細致,堅持不懈。
『貳』 中國土地利用現狀分析
一、土地資源
根據土地利用變更調查結果,全國耕種的耕地面積為12339.22萬公頃,園地1108.16萬公頃,林地23396.76萬公頃,牧草地26311.18萬公頃,其他農用地2550.83萬公頃,居民點及獨立工礦用地2535.42萬公頃,交通運輸用地214.52萬公頃,水利設施用地356.53萬公頃,其餘為未利用地。與上年相比,耕地減少2.01%,園地增加2.70%,牧草地減少0.16%,居民點及獨立工礦用地增加1.03%,交通運輸用地增加3.30%。
全國凈減少耕地253.74萬公頃,人均耕地已由2002年的0.098公頃降為0.095公頃。其中生態退耕223.73萬公頃,包括退耕還林211.7萬公頃,退耕還草11.95萬公頃,退田還湖0.09萬公頃。生態退耕是耕地面積減少的主要因素。
新增建設用地42.78萬公頃,非農建設佔用耕地22.91萬公頃,比上年增加3.27萬公頃,增長17%。其中獨立工礦佔用耕地11.17萬公頃,比上年增加3萬公頃,增長37%;公路建設佔用耕地3.77萬公頃,比上年增加0.76萬公頃,增長25%。
農業結構調整減少耕地36.41萬公頃,增加耕地3.28萬公頃,凈減少耕地33.13萬公頃,比上年多6.27萬公頃。災毀耕地面積5.04萬公頃,低於往年平均水平。
耕地佔補平衡制度逐步完善,24個省(區、市)不同形式建立省級耕地佔補平衡目標責任制;26個省(區、市)實行補充耕地與土地開發整理項目掛鉤制度;27個省(區、市)建立耕地儲備庫;21個省(區、市)建立耕地佔補平衡統計台帳;城市建設用地補充耕地基本實現「先補後占」;逐步開展按建設用地項目考核耕地佔補平衡工作。土地整理復墾開發補充耕地31.08萬公頃,其中整理增加耕地6.44萬公頃,復墾廢棄地增加耕地3.25萬公頃,開發增加耕地21.39萬公頃。補充的耕地比建設佔用和災毀耕地多3.13萬公頃,2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補充耕地大於建設佔用耕地。
2001—2003年國土資源部共安排國家投資土地整理復墾開發項目731個,項目建設總規模47.39萬公頃,其中,土地整理31.43萬公頃,土地復墾4.01萬公頃,土地開發11.95萬公頃。新增耕地17.17萬公頃。
土地管理為經濟建設服務,重點抓好國家重大工程用地協調和報批:三峽工程淹沒用地在庫區淹沒蓄水前報經國務院批准;西氣東輸從陝西靖邊至上海白鶴鎮涉及河南、山西、安徽、江蘇、浙江、上海境內的永久性用地已經國務院批准;西電東送廣東、湖北等省境內輸電線路塔基、換流站用地已隨工程進度報國務院批准;青藏鐵路青海段工程用地已經國務院批准;南水北調江蘇、山東、河南等省境內控制性工程按有關規定辦理先行用地手續。
出台一系列耕地保護嚴格措施。基本農田實行「五不準」:不準非農建設佔用基本農田(法律規定的除外);不準以退耕還林為名違反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減少基本農田面積;不準佔用基本農田進行植樹造林,發展林果業;不準在基本農田內挖塘養魚和進行畜禽養殖,以及其他嚴重破壞耕作層的生產經營活動;不準佔用基本農田進行綠色通道和綠化隔離帶建設。非農建設用地實行「六不報批」:對土地市場秩序治理整頓工作驗收不合格的不報批;未按規定執行建設用地備案制度的不報批;城市規模已經達到或突破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建設用地規模,年度建設用地指標已用完的不報批;已批準的城市建設用地仍有閑置的不報批;未按國家有關規定進行建設用地預審的不報批;建設項目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不報批。
二、礦產資源
2003年初,全國有查明資源儲量的礦產共158種,其中,能源礦產10種,金屬礦產54種,非金屬礦產91種,其他水氣礦產3種。原油、煤等能源礦產,鐵等黑色金屬礦產保有的查明資源儲量不同程度下降。
第三輪礦產資源可供性論證第一期工作完成,摸清了45種主要礦產對國民經濟建設保證程度情況。《中國的礦產資源政策》白皮書發表。新一輪油氣資源評價工作正式啟動。
國土資源調查及地質礦產勘查新發現大中型礦產地157處,其中能源礦產15處,黑色金屬礦產4處,有色金屬礦產73處,貴金屬礦產34處,冶金輔助原料礦產2處,化工原料非金屬礦產11處,建材及其他非金屬礦產14處,其他水氣礦產4處。新查明(預測)礦產資源量:石油7.99億噸,天然氣5035.39億立方米,原煤51.95億噸,鐵7.02億噸(礦石),銅443.26萬噸(金屬)。
石油、天然氣等能源礦產開發取得重要進展,主要礦產品產量有所增加。我國最大的海上自營氣田東方1?1氣田一期工程順利投產。全國煤炭產量超過16億噸,生鐵產量超過2億噸,10種有色金屬產量超過1200萬噸。大慶油田在連續27年年產原油5000萬噸以後,降至4840萬噸。
全國礦產品進出口貿易總額突破1600億美元,貿易逆差進一步擴大。2003年礦產品進口量大幅度增加,其中原油進口9112萬噸,鐵礦石進口14813萬噸,錳礦石進口286萬噸,鉻鐵礦進口178萬噸,銅礦石進口267萬噸,鉀肥進口657萬噸。
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引進來」成效明顯。2003年有效的涉外勘查許可證108件,采礦許可證332件。加拿大TVI太平洋有限公司在湖南省常寧市成立首家外商獨立勘查公司。加拿大西南資源公司與雲南核工業209地質隊合作,在雲南東川拖布卡發現了規模較大、品位富的金礦。
礦產勘查開發「走出去」取得新進展。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在蘇丹發現了一個世界級大油田,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在伊朗卡山打出高產油氣井。
三、海洋資源
全國海洋經濟快速發展,海洋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進一步提高。全國海洋產業總產值首次突破一萬億大關,達到10077.71億元,增加值達到4455.54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3.82%。海洋產業結構調整發生積極變化,三次產業結構比例為28:29:4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302.8億元,增長6.4%;第二產業增加值1221.88億元,增長46.5%;第三產業增加值1930.86億元,下降3.8%,下降的原因主要是因「非典」影響造成了濱海旅遊業的負增長。沿海各海洋經濟區充分發揮區域比較優勢,實行優勢互補、聯合開發,開始呈現海洋經濟聯合的趨勢,區域海洋經濟初具規模,其中長江三角洲經濟區的海洋產業總產值最高,首次超過3000億元。
我國在海域使用管理工作中取得重大進展。全年共發放海域使用權證書6500多本,確定海域面積約19萬公頃,徵收海域使用金約2.5億元。開展了《海域使用管理法》執行情況大檢查及「海盾2003」專項執法活動。國務院批准發布了《省級海洋功能區劃審批辦法》、《報國務院批準的項目用海審批辦法》,海洋功能區劃審批更加規范化、程序化。
國務院批准實施《全國海洋經濟發展規劃綱要》,明確地提出了我國海洋經濟發展的指導原則與發展目標、主要海洋產業發展方向及布局、發展各具特色的海洋經濟區域、加強海洋資源與環境保護以及需採取的措施等。
四、土地市場和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秩序治理整頓
採取嚴厲措施治理整頓土地市場秩序。黨中央、國務院及時採取果斷措施,對治理整頓土地市場秩序做出一系列部署;五部委聯合組成10個督查組,對全國31個省(區、市)土地市場秩序治理整頓工作進行全面督查;先後就治理整頓工作下發5個通報,三次致函各省(區、市)人民政府,兩次召開全國省級土地市場秩序治理整頓辦公室主任會議;先後召開兩次新聞發布會,宣布對9起涉及嚴重違反土地法規的案件進行公開調查;通報治理整頓檢查驗收的標准及檢查驗收工作安排。
土地市場秩序治理整頓取得重要成果:各地停止審批設立新的開發區和開發區擴區;原有各類開發區6015個,已撤消3763個;各地發現土地違法行為17.8萬件,立案查處12.7萬件,結案12.4萬件,罰沒款12.2億元,收回土地面積5878.4公頃。有925人被依法給予黨紀政紀處分,132人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排查出違規出讓經營性土地使用權2822宗,有效規范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行為。
完善土地市場宏觀調控政策,土地市場建設取得明顯成效:國有土地有償使用制度全面實行,市場配置國有土地使用權范圍更加廣泛;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基本確立,政府對土地市場宏觀調控的力度不斷加強;土地市場運行制度和組織建設取得明顯進展,市場服務體系逐步形成;土地產權進一步細化和明確,土地權利體系日益完善。
全國出讓土地面積18.68萬公頃,其中招標0.62萬公頃,拍賣0.89萬公頃,掛牌3.68萬公頃。以招標拍賣掛牌等市場方式供地的比例由2002年的15%提高到2003年的28%。
整頓和規范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秩序工作全面深入開展,加強對治理整頓工作的領導和具體部署安排。進一步打擊非法采礦,關閉浪費資源、破壞環境和不具備生產條件的礦山。
印發《探礦權采礦權招標拍賣掛牌管理辦法》,取得明顯成效。共出讓探礦權采礦權26080件,出讓價款達到52.56億元。其中採用招標、拍賣、掛牌方式出讓探礦權采礦權11752件,出讓價款26.98億元。加強礦產資源執法監察,2003年共處理案件1.7萬件,罰沒款5942.69萬元。
五、國土資源調查和規劃
國土資源調查工作取得重要成果。完成地質調查實物工作量:1:25萬區域地質調查及修測72.3萬平方千米。1:5萬區域地質調查0.5萬平方千米。1:25萬水文地質、環境地質調查15.6萬平方千米。1:50萬環境地質調查151.8萬平方千米。1:20萬物化探遙感調查47.7萬平方千米。1:100萬重力23.4萬平方千米。航空遙感8.2萬平方千米。機械岩心鑽探12.6萬米。
農業地質調查全面部署,基本覆蓋我國東部和中西部主要農業經濟區,面積達108萬平方公里,目前已與浙江、四川等17個省(區、市)合作,簽訂了農業地質調查合作協議,2003年已完成調查面積14萬平方公里。
完成三峽庫區1:5萬航空遙感勘查面積達32000平方公里,全面覆蓋三峽庫區及周邊地區,記錄了三峽大壩蓄水前長江最低水位時庫區歷史狀態,為三峽庫區地質災害監測與防治、庫岸變遷、生態環境演化、監測、相關研究等提供了珍貴的基礎資料。
完成新一輪地下水資源評價。全國地下水天然資源量多年平均為9235億立方米,其中地下淡水天然資源為8837億立方米,地下微鹹水天然資源為277億立方米,地下半鹹水天然資源為121億立方米。全國地下淡水可開采資源多年平均為3527億立方米。
查明首都地區地下水資源總量、開發潛力及地下水環境質量,調查評價懷柔、平谷等5處地下水應急水源地;查清華北平原淺層和深層地下水位降落漏斗的空間分布及演化過程;完成西南岩溶石山石漠化現狀調查,並實施動態監測;西南岩溶石山典型流域地下水調查與開發示範在貴州大小井、雲南小江流域初見成效。在四川、重慶和雲南等省(市)的紅層地區,完成探采結合示範淺井868眼,在西北、東北缺水地區施工示範深井25口,直接解決了近11萬人的飲用水問題。
查明我國耕地後備資源數量、質量、分布等數據。國家級耕地後備資源734.33萬公頃,其中西部地區547.53萬公頃,中部地區65.40萬公頃,東部地區121.40萬公頃。
加強土地市場監控。建立土地市場動態監測制度,運行土地市場動態監測系統和城市地價動態監測系統,發布土地市場信息,創造公開、公平、公正的土地市場環境。加強土地市場動態監測分析,為政府適時制訂土地市場宏觀調控政策提供依據,保障土地市場健康、穩定、有序發展。
國土資源規劃體系進一步健全和完善。採取綜合措施,加強國土資源規劃實施管理。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的前期准備工作有序開展,12個縣級、14個市(地)級和2個省級規劃修編試點工作相繼展開。31個省(區、市)的礦產資源規劃全部發布實施;已有260個市(區)、705個縣(區)完成規劃編制工作。開展天津、深圳、新疆、遼寧國土規劃試點。國家級土地利用規劃管理信息系統和省級礦產資源規劃管理信息系統投入使用。
六、地質環境與地質災害防治
國務院頒布《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內容包括地質災害防治規劃、地質災害預防、地質災害應急、地質災害治理、法律責任等方面,為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
國土資源部和中國氣象局聯合建立了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制度。2003年汛期,共在中央電視台發布當日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信息56次,在國土資源部網站和中國地質環境信息網上共發布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信息109次。
在地質災害多發區開展縣市地質災害調查和群測群防工作,成效明顯。截止2003年底累計完成545個縣市調查,並建立了相應的信息系統和群測群防網路。建立國家和省兩級地質災害應急指揮系統及地質災害報告制度,全國成功預報地質災害697次,避免人員傷亡近3萬人。
全國共報告發生各類突發性地質災害13832起,造成743人死亡、125人失蹤、564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48.65億元。地質災害比較嚴重的有四川省、陝西省、湖南省等。
三峽庫區地質災害防治取得初步成果。組織完成對三峽庫區二期治理工程的驗收,確保135米水位蓄水前的二期工程治理和地質安全評估任務的完成。繼續抓好三峽庫區地質災害監測預警工程建設,對庫區136處重點隱患點和庫岸實施了專業監測,近1800處地質災害監測點納入群測群防體系,初步實現庫區地質災害監測數據和預警信息的網路化管理。壩前135米水位蓄水以來,已成功預警16處滑坡,其中群測群防系統預警10處,專業監測系統預警6處,使3000餘人的生命和財產得到有效保護。
加強地質遺跡保護工作。完成安徽黃山等8處世界地質公園的審查報批。完成對44個國家地質公園的審批。
積極推進礦山地質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和礦山環境恢復保證金制度建設。重點推進省級礦山環境恢復保證金制度的實施,江蘇省、浙江省取得實質性進展。組織開展礦山環境治理恢復工作,完成了河北省鹿泉市、江蘇省盱眙縣等18個典型礦山的生態環境恢復治理示範工程。
繼續開展全國地質環境監測站網建設工作。重點推進長江三角洲地區、華北平原的地面沉降監測工作。目前長江三角洲地區的上海市已建設基岩標30座,分層標組28組,GPS基準監測網點36座,地下水監測孔320個。
七、科技與信息化
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穩步推進非營利科研機構組建工作。開始制定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籌劃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時期國土資源科技發展戰略部署。承擔國家重大科學工程1項,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項目4項,高技術研究發展項目11項,科技攻關計劃11項,國土資源科技創新計劃重點項目27項,實施科技創新人才工程,新建6個部級重點實驗室。
組建國土資源標准化技術委員會和7個分技術委員會,制定了《國土資源標准化管理辦法》,發布《國土資源信息化標准化指南》和《農用地分等規程》、《農用地定級規程》、《農用地估價規程》、《耕地後備資源調查與評價技術規程》、《國土資源信息核心元數據標准》5項行業標准。
中國大陸科學鑽探工程的主孔已鑽至3665.87米,在超高壓變質帶研究、科學資料庫建設等方面取得多項重要成果。在遼西發現第二件初鳥類化石?東方吉祥鳥。首次應用深地震三維精細反射、流體地球化學示蹤、深穿透地球化學等高新技術,建立長江中下游大型礦集區深部三維成礦模型,形成探測深部成礦建造的新技術和方法。開發成功直接提取滑坡變形量的高精度快速GPS解算技術、新型多功能鑽孔傾斜儀、岩土體推力監測系統及光纖監測系統,已直接應用於三峽庫區專業監測工程。
開展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變化研究,建立了國家尺度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評價指標體系。集成「3S」技術和PDA技術,研製成功經濟、可靠、高效、高精度的土地調查作業系統。開發成功低空無人遙感監測系統,可直接應用於突發事件及土地利用現狀的高精度調查和監測。
國土資源信息化建設步伐加快。國家級建設用地審批管理信息系統投入使用,基本實現了審批過程的網上運行。國家級土地利用規劃管理信息系統運行,對全國、31個省(區、市)、81個重點城市(50萬以上人口)的規劃文本、規劃圖件、規劃控制指標數據綜合管理。礦業權管理信息系統在部機關及全國2400多個節點推廣應用,實現國家、省、地(市)、縣四級系統間遠程數據查詢和網上數據共享。制定出適合我國國情的土地信息數據模型和土地信息參考模型,形成一套完整的土地信息標准框架技術體系。
加強了基礎資料庫建設和數據的集中統一管理,數據中心運行環境得到完善,1∶50萬全國地質圖、礦產資源規劃、全國1∶50萬土地利用現狀、土地利用規劃、全國地質資料目錄等一批資料庫系統集中管理,並統一對外提供服務。
八、測繪管理與服務
測繪法制建設進一步完善。全面貫徹實施修訂後的《測繪法》,發布實施《重要地理信息數據審核公布管理規定》。完成了《測繪資質管理規定》等8部草案審議前的各項工作。地方測繪立法取得重要進展,已有3個省(區、市)出台測繪管理條例,13個省(區)的測繪管理條例草案已報當地人大或政府審議。
測繪管理與服務水平進一步提高。地圖市場整頓取得顯著成效,全國共查處地圖違法案件5000多餘件,沒收各類違法地圖製品150多萬件。
測繪市場監管進一步加強。全國6800多個測繪資質單位開展了質量自查,取消資質165個,降低等級36個,緩登36個。加大違法案件查處力度。
「數字中國」地理空間框架建設取得重要進展。發布實施2000國家重力基本網、全國1:5萬地名資料庫、全國1:100萬、1:25萬基礎地理信息資料庫。完成國家基礎測繪設施項目。
測繪科技創新取得新成績。《國家中尺度基礎地理信息工程與空間決策》、《遙感影像處理原型系統設計》等投入使用。
測繪系統對外提供地形圖約65萬張,大地成果約6.9萬點,航展成果約31萬片,數字地圖約7萬幅,數據量約為63TB;編制出版了各類地圖1572種、圖書454種,總印數1.2億多冊(幅)。
『叄』 編制一份土地一級開發可行性研究報告包括哪些主要內容
第一章 中國土地開發行業發展背景分析 21
1.1 土地開發的定義 21
1.1.1 土地開發的定義 21
1.1.2 土地開發行業的分類 21
(1)土地一級開發 21
(2)土地二級開發 22
1.1.3 土地開發流程綜述 22
(1)土地一級開發流程 22
(2)土地二級開發流程 24
1.1.4 土地開發基本原則 25
1.2 土地開發模式分析 25
1.2.1 土地一級開發模式 25
(1)政府獨立開發模式 25
(2)城市運營開發模式 26
(3)主題型項目帶土地開發模式 26
(4)一級開發招投標模式 27
(5)土地整備模式 27
1.2.2 土地二級開發模式 27
(1)公建配套開發模式 28
1)PPP(公私合營)模式 28
2)BOT(運營-移交)模式 28
3)TOT(移交-經營-移交)模式 28
4)PFT(私營機構融資)模式 29
(2)商品房開發模式 29
(3)工業園開發模式 30
第二章 中國土地開發行業發展環境分析 33
1.3 土地開發行業經濟環境分析 33
1.3.1 2015年國內GDP增長分析 33
1.3.2 2015年工業經濟增長分析 37
1.3.3 2015年固定資產投資分析 46
1.3.4 國家宏觀經濟預測分析 52
1.4 土地開發行業政策環境分析 55
1.4.1 中國貨幣政策分析 55
(1)2015年中國貨幣數據分析 56
(2)2015年中國貨幣政策分析 61
(3)房地產周期與貨幣政策相關性分析 74
(4)中國貨幣政策後期走勢預判 78
1.4.2 中國財政政策分析 83
(1)2015年中國財政政策分析 83
(2)2015年地方財政政策分析 85
(3)中國財政政策後期走勢預判 105
1.4.3 中國土地政策分析 106
(1)農村土地流轉制度改革 106
(2)城市土地出讓制度改革 107
1)土地儲備制度分析 107
2)土地出讓金制度分析 109
3)土地招拍掛制度分析 115
第三章 2010-2015年土地政策分析 116
1.5 土地開發行業社會環境分析 116
1.5.1 中國城鎮化進程分析 116
1.5.2 中國城鎮化現狀與規劃 117
1.5.3 城鎮化與土地開發需求分析 127
1.6 房地產行業開發運營狀況分析 131
1.6.1 2015年全國房地產開發景氣指數 131
1.6.2 2015年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分析 134
(1)房地產開發投資金額分析 134
(2)全國房屋新開工面積分析 135
(3)全國房屋施工面積分析 135
(4)全國房屋竣工面積分析 136
1.6.3 2015年全國房地產銷售情況分析 136
1.6.4 2015年全國房地產資金來源分析 137
第四章 中國土地開發市場供需現狀分析 139
1.7 土地開發市場供應現狀分析 139
1.7.1 2015年全國建設用地供應分析 139
(1)批准國有建設用地規模 139
(2)國有建設用地供應情況 144
(3)重點城市土地抵押情況 147
1.7.2 2015年全國住房用地供應分析 148
(1)全國住房用地供應數量 148
1)全國住房用地供應總量 148
2)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供應量 148
3)其他商品住房用地供應量 148
4)熱點城市住房用地供應分析 149
1.7.3 2015年全國商業用地供應分析 149
(1)全國商業用地供應總量 149
(2)全國商業用地供應趨勢 159
1.7.4 2015年全國工業用地供應分析 160
(1)全國工業用地供應總量 160
(2)全國工業用地供應趨勢 161
1.8 土地開發市場需求現狀分析 167
1.8.1 2015年全國土地成交情況分析 167
1.8.2 2015年全國土地成交均價分析 168
1.8.3 2015年全國土地成交地塊排名 169
(1)成交地塊總價排名 169
1)全國成交地塊總價排名 169
2)住宅成交地塊總價排名 170
3)商辦用地成交總價排名 172
(2)成交地塊樓面價排名 172
1)全國成交地塊樓面價排名 173
2)住宅成交地塊樓面價排名 173
3)商辦用地成交樓面價排名 175
(3)成交地塊溢價排名 177
1.9 2015年土地市場招拍掛分析 178
1.9.1 土地招拍掛出讓總體情況 178
1.9.2 土地市場招標出讓分析 181
1.9.3 土地拍賣掛牌出讓分析 181
1.10 2015年全國主要城市地價分析 182
1.10.1 全國地價總體分析 182
1.10.2 各經濟區域地價分析 185
(1)區域經濟地價總體分析 185
(2)長三角地區地價分析 188
(3)珠三角地區地價分析 190
(4)環渤海地區地價分析 192
1.10.3 各地理區域地價分析 194
1.10.4 主要城市地價分析 195
(1)北京市地價走勢分析 197
(2)上海市地價走勢分析 201
(3)廣州市地價走勢分析 202
1.10.5 當前土地市場價格形勢分析 204
1.10.6 後期土地市場價格走勢預判 208
第五章 中國土地開發行業區域市場分析 209
1.11 區域市場整體分析 209
1.11.1 京津唐地區 209
1.11.2 長三角地區 210
1.11.3 珠三角地區 211
1.11.4 成渝地區 212
1.11.5 武漢城市圈 213
1.11.6 長株潭地區 215
1.11.7 東北三省 216
(1)區域宏觀環境分析 216
(2)區域土地市場分析 217
1)土地供應總量分析 217
2)土地供應結構分析 218
3)房地產開發用地分析 219
4)工礦倉儲用地分析 221
1.11.8 山東半島城市群 221
(1)區域宏觀環境分析 222
(2)區域土地市場分析 223
1)土地供應總量分析 223
2)土地供應結構分析 224
3)房地產開發用地分析 226
4)工礦倉儲用地分析 227
1.12 京津唐地區分析 228
1.12.1 北京市 228
1.12.2 天津市 229
1.12.3 河北省 232
第六章 房地產及其他綜合性開發企業分析 236
1.20.1 招商局地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經營分析 236
(1)企業發展簡況分析 236
(2)企業組織架構分析 236
(3)企業土地儲備情況 237
(4)企業土地開發策略 237
(5)企業主要經濟指標 238
(6)企業財務狀況分析 243
1)企業盈利能力分析 243
2)企業運營能力分析 245
3)企業償債能力分析 246
4)企業發展能力分析 248
(7)企業經營優劣勢分析 248
(8)企業最新發展動向分析 249
1.20.2 金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經營分析 249
1.20.3 深圳華僑城股份有限公司經營分析 260
1.20.4 北京首都開發股份有限公司經營分析 273
1.20.5 南京棲霞建設股份有限公司經營分析 284
1.21 城市投資建設類開發企業分析 294
1.21.1 中國城市建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發展分析 294
(1)企業發展簡況分析 294
(2)企業組織架構分析 295
(3)企業土地開發策略 295
(4)企業建設工程分析 296
(5)企業招商項目分析 297
(6)企業發展優劣勢分析 297
(7)企業最新發展動向分析 297
1.21.2 北京城建投資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發展分析 297
1.21.3 雲南省城市建設投資有限公司發展分析 308
第七章 土地一級開發盈利模式與風險規避 320
1.22 土地一級市場開發成本分析 320
1.22.1 土地一級開發成本分析 320
1.22.2 土地一級開發成本構成 320
1.22.3 土地一級開發中涉及的稅費 328
1.23 土地一級市場盈利模式分析 330
1.23.1 城市區域開發項目價值鏈分析 330
1.23.2 價值鏈中各節點權力和利益點 330
1.23.3 土地一級開發的利潤來源分析 331
1.23.4 土地一級開發的盈利模式分析 333
(1)從一級開發本身獲利 333
(2)分享土地增值收益 333
(3)持有部分公共建築 334
(4)為二級拿地鋪墊 334
1.23.5 土地一級開發的盈利路徑分析 335
(1)如何取得土地一級開發名義 335
(2)間接獲取收益常規操作路徑 347
1)間接獲取土地的操作關鍵 347
2)間接獲取土地收益的模式 347
(3)直接獲取土地增值收益分析 348
1)兼顧融合各方參與者利益 348
2)成功開發模式的經驗借鑒 349
3)公私協議合作開發模式分析 350
4)整體公私協議合作開發模式 350
1.24 土地一級市場項目操盤分析 351
1.24.1 土地出讓市場營銷策略 351
(1)土地策略 351
(2)價格策略 353
(3)營銷渠道策略 356
(4)促銷策略 356
1.24.2 土地的招投標方案分析 358
(1)招標評標因素構成 358
(2)主要評標方法分析 366
1.25 土地一級開發市場的風險與規避 367
1.25.1 土地一級開發的特點 367
1.25.2 土地一級開發的風險 369
(1)政策風險 369
(2)融資風險 369
(3)政府行為風險 370
(4)征地、拆遷工作風險 370
(5)市場風險 370
1.25.3 土地一級開發風險防範措施 371
(1)融資風險防範措施 371
(2)拆遷風險方法措施 372
(3)外部環境風險防範措施 372
第八章 土地一級開發融資模式與行業趨勢 376
1.26 土地一級開發融資需求分析 376
1.26.1 現實融資需求 376
1.26.2 潛在融資需求 376
1.27 土地一級開發融資模式分析 376
1.27.1 土地儲備機構直接安排融資並承擔責任 377
1.27.2 一級開發主體與金融機構簽訂借款合同 377
1.27.3 一級開發主體融資並承擔責任與義務 378
1.27.4 項目公司融資,一級開發主體擔保 379
1.28 房地產信託模式分析 380
1.28.1 貸款型信託模式分析 380
1.28.2 股權型信託模式分析 381
1.28.3 權益型信託模式分析 382
1.29 土地一級開發融資渠道分析 383
1.29.1 土地一級開發主要的融資渠道 383
1.29.2 土地一級開發融資解決方法 385
(1)土地收益證券化 385
(2)城投公司模式的創新 387
1.29.3 中國土地開發未來發展趨勢預測 390
(1)土地獲取成本趨勢預測 390
(2)土地開發供給預測 391
(3)土地開發企業發展趨勢 394
(4)外資投資發展趨勢預測 395
圖表目錄
『肆』 房建項目分二期開發,可研,環評,方案設計等前期審批是否一期做
市計劃發展委員會投資處
(2)申報資料:①書面申請;②國家或省、市計委批復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4)辦結時限、建築退讓道路規劃紅線距離、建築後退基地邊界距離。 對房地產項目開發來說、環保、衛生防疫等部門的選址意見、核發通知一份、蓋有規劃專用章的核定設計范圍圖一份。
建設單位取得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後。
工程建設項目立項審批具體實施程序如下:
(1)承辦部門:市計劃發展委員會投資處
(2)申報資料:項目開發前期調研程序、項目立項過程程序前期房地產開發作業流程簡介
第一部分 投資立項
項目建議書(委託專業機構編制)
項目建議書的作用。征地是指項目選址用地為集體土地。
規劃部門核發的審批文件;依法必須招標項目的招標總體方案、建設面積、容積率、綠地率、建築密度,由主管行政部門轉報項目立項申報資料;通過劃撥取得土地使用權的臨時證件是建設用地批准書。
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是指國家將國有土地使用權在一定年限內出讓給土使用者,由土地使用者向國家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的行為.
(3)申辦程序、地形圖三份:申請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同時,取得政府批復(項目立項),使項目取得合法的開發建設資格,在本階段的主要工作是:起草並向市計委或市房地產開發管理辦公室報送項目建議書:建設單位填寫申請表;⑤房地產開發公司的資質證明。
(4)辦結時限:在收到申報資料後,5個工作日內予以批復可研報告。
通過出讓方式取得使用權的法律憑證是國有土地使用權證。
(5)收費標准,須繳納2元/,市計委予以批復;②提供資金落實證明;對提出的規劃要求要認真落實: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一份,方可辦理取得土地使用權的手續。
在現階段根據<<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的有關規定,房地產開發用地的取得方式有三種:一是通過國家出讓方式獲得(即通過土地一級市場取得);二是通過轉讓方式獲得(即通過土地二級市場取得);三是通過與當前的土地的使用者合作等方式(即通過土地三級市場取得),項目建議書批准後即為立項;
批准立項的工程可進一步開展可行性研究,實行備案制;無行政主管部門的開發商,為達到施工要求的場地條件,拆除建設用地上原有房屋及其附屬物,並對原用地者進行補償、安置的行為。根據國土資源部第11號令,房地產開發經營性用地均由土地儲備中心以招標拍賣掛牌等方式出讓,出讓的地塊均為熟地,不需要土地受讓方進行征地拆遷。若因特殊原因,必須進行征地拆遷的,該工作原則上是在國土資源局取得建設拆遷臨時用地許可證或土地使用權證即可提出申請。實際操作中只要與土地出讓方達成協議,即可進行拆遷。征地、拆遷都是項目開工前的重要工作。
二、實施程序
(一)國有土地使用權劃撥手續的辦理
1.承辦部門:國土資源局
2.申報資料:用地申請;計委批復的當年投資計劃;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用地規劃意見;用地范圍圖;土地權屬證明;工程項目總平面圖。
3.申辦程序:
審核有關申報資料(2個工作日);現場勘測定界(10個工作日);制定一書三方案(建設用地項目呈報說明書、農用地轉用方案、補充耕地方案、徵用土地方案)(15個工作日);繳納征地管理費、復墾費、新增建設用地使用費(2個工作日);依照規定辦理土地登記,領取土地使用證書。
4.收費標准:征地管理費、復墾費、新增建設用地使用費的收取標准參見附錄六土地開發費用一覽表。
5.應注意的事項:劃撥土地的范圍僅限於:1.國家機關用地和軍事用地;2.城市基礎設施用地和公益事業用地;3.國家重點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等項目用地;4.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用地。對開發商來說,可以通過劃撥方式取得的開發用地,主要是經濟適用房項目建設用地。
(二)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手續的辦理
國土資源部第11號部令規定:凡各類經營性用地(含房地產開發建設),均必須以招標、拍賣或者掛牌方式出讓。承辦部門均為:土地收購儲備中心。現分述如下:
國有土地使用權招標、拍賣或者掛牌出讓活動,是有計劃地進行的。國土資源局根據社會經濟發展計劃、產業政策、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城市規劃和土地市場狀況,編制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計劃,報經市政府批准後,向社會公開發布。
土地收購儲備中心根據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地塊的情況,編制招標拍賣掛牌出讓文件。招標拍賣掛牌出讓文件應當包括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公告、投標或者競買須知、宗地圖、土地使用條件、標書或者競買申請書、報價單、成交確認書、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文本。
土地收購儲備中心在投標、拍賣或者掛牌開始日前 20 日發布招標、拍賣或者掛牌公告,公布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宗地的基本情況和招標拍賣掛牌的時間、地點。
招標拍賣掛牌公告包括下列內容:
①出讓人的名稱和地址;
②出讓宗地的位置、現狀、面積、使用年期、用途、規劃設計要求;
③投標人、競買人的資格要求及申請取得投標、競買資格的辦法;
④索取招標拍賣掛牌出讓文件的時間、地點及方式;
⑤招標拍賣掛牌時間、地點、投標掛牌期限、投標和競價方式等;
⑥確定中標人、競得人的標准和方法;
⑦投標、競買保證金;
土地收購儲備中心對投標申請人、競買申請人進行資格審查。對符合招標拍賣掛牌公告規定條件的,應當通知其參加招標拍賣掛牌活動。、建築高度、基地主要出入口設置、建設基地標高等。
房地產開發項目立項
對房地產項目開發一般應遵循下列程序:在收到申報資料後,5個工作日內予以批復可研報告,應征詢消防。立項程序如下:
開發項目立項,需提供市計委上年度下達的年度投資計劃。
(3)申辦程序:有行政主管部門的開發商,由主管行政部門轉報申報資料;無行政主管部門的開發商,可直接上報市房地產開發管理辦公室,就是通過開發商對擬投資地區房地產市場的調查:有行政主管部門的開發商;有關部門對供電,只有在批准立項後方可對外開展工作。
項目建議書的編制、房地產項目經營程序,對集體土地及地上物等依法補償,將集體土地轉為國有土地的一種行為,申報資料由該辦轉報市計委。市計委在收到申報資料後進行審查,對符合條件的,屆時,如可行性研究報告未獲批准又未申請延期的,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自動失效。
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核發通知提出的主要規劃設計要求有:建設用地面積;環保部門的環評報告:建設地點選擇(可委託具備相應資質的規劃設計單位編制選址報告)、建設場地地震安全性評價(委託地震評價機構作出;③規劃部門出具的建設項目規劃許可意見;④跨年度建設項目、確定生產工藝(工業項目)。
研究經濟上的合理性:工程成本與利潤分析
研究實施方法:編制建設總進度(設計、選址論證報告、其他相關文件,附送經批準的項目建議書,並列入本年度固定資產投資計劃。(國家計委已取消了房地產項目立項制度,市計委予以批復,上報地震辦審批)、建設項目環境評價(委託環保部門作出,上報環保委審批),是房地產項目開發的第一步,即取得的政府主管部門(省市計劃發展委員會)對項目的批准文件。
對於房地產商來說:①書面申請,取得批准項目建議書的批復;依據項目建議書批復,編制可行性研究報告報計委審批獲准、供氣以及地震的審查意見。
2;
利用外資的項目。
拆遷是指項目選址在城市規劃區國有土地上:如在開發辦辦理立項。
第二部分 前期工作(土地取得到辦理好施工許可證)
第一小節 土地使用權證的取得
一、概述
開發商在項目立項通過後,須取得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平方米的開發管理費、施工、交付使用)
編制可行性研究報告
組織審查
上報審批獲得批准書(主管部門及各級計委)
可行性研究報告報請批准時、拍賣方式取得開發土地使用權後,憑《中標確認書》或《拍賣成交確認書》和《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與其它申報材料一起上報。市計委在收到申報資料後,根據具體情況,項目立項申報資料由該辦轉報市計委。納入土地收購出讓的項目,開發商在通過招標、資源調查。
方案選擇和技術可能性,可直接報市房地產開發管理辦公室:
1.項目開發前期調研
項目的前期調研程序:
國家選擇建設項目的依據,委託設計時注意事項;取得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後六個月內,持批準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向規劃部門和有關部門報送設計方案及有關文件、資料;③土地使用權證明;④由具有相應資質的工程咨詢單位編制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可行性研究報告應具有以下附件,搜集大量市場信息,來探詢投資的可能性,尋找投資機會的過程。
2.項目立項
項目立項就是上報項目建議書或項目可研報告、建設條件、協作關系和引進國別、廠商的初步分析;
投資估算和資金籌措設想
項目進度安排
項目建議書的審查
項目建議書的報批(主管部門及各級計委)
項目建議書通過批准獲得批准書後,即可進入可行性研究階段,並形成可行性研究報告供項目決策。
可行性研究報告(委託專業機構編制)
研究項目的必要性和現實性:市場調查:規劃部門對項目建設選址的初審意見;土地管理部門對建設用地的初審意見、項目規劃程序、工程建設程序。
項目建議書的主要內容:
建設項目提出的必要性和依據;
產品方案、土地使用權的取得程序、征地拆遷程序,進行現場勘察,對符合條件的、擬建規模和建設地點的初步設想;
資源情況、供水、供熱,按照法定的程序報請有批准許可權的政府機關審批以後。對屬上級發展計劃部門審批許可權內的項目,由市計委負責轉報,必須附有城市規劃部門的選址意見書。
選址意見書的申請流程.建設項目年度投資計劃審批
(1)承辦部門,立項階段主要工作為:委託咨詢單位、設計單位編制
『伍』 重慶房地產市場研究報告
重慶房地產市場研究報告
一 、重慶市宏觀市場分析
1. 重慶城市經濟概況
城市化率迅速提高。直轄7年來,重慶市城鎮化率從1997年的28%提高到2003年的38.1%,年平均提高1.7個百分點,高於全國同期平均水平0.3個百分點。城鎮人口從852萬人增加到1192萬人,年均增長5.8%。人口的增加必然會帶來住房需求的增加,從而促進房地產業的發展。
經濟快速發展。1996年,重慶人均GDP不足500美元,僅為北京的1/3,上海的1/4。但是,7年以後,重慶經濟翻開了新的一頁,2003年,重慶市GDP達到2250億元,人均GDP達980多美元。而且主城區內人均GDP還遠遠高於這一水平,像渝中區的人均GDP就已達到3085美元。根據GDP與房地產發展的關系,重慶市主城區房地產已進入快速上升階段,而且還會有幾年的高速發展時期。
2. 重慶自2001年以來的房價走勢
自2001以來,重慶房價一路飈升,2年多的時間里重慶房價已翻了一番,下面是各個時段的重慶房價對比。
2001年底:
重慶各類商品房銷售均價為1442元/㎡。
2002年:
重慶住宅銷售價格達到1415元/㎡,同比增長1.53%,非住宅銷售價格達到6369元/㎡,同比增長9.42%,人均住房面積為22.8㎡。
2003年秋季房交會:
重慶商品房成交均價為2098元/㎡。
2004年春季房交會:
重慶成交房屋11880套,成交面積近11萬㎡,成交金額近37億元,均價為3100元/㎡,其中商品住宅成交面積近85萬㎡,銷售均價為2540元/㎡。
3. 重慶房地產市場發展概述
1)總體房地產市場概述
確切地說,2002年7月是重慶房地產市場的一個分水嶺。在此之前,除了少數開發商如「龍湖」開發的樓盤銷售狀況較好以外,大多數樓盤的銷售都比較緩慢。由於重慶城市呈組團式分布格局,一個區域到另一個區域往往需要花費較長的時間,交通時間和交通成本的增長使人們不願意選擇到渝中區以外的其他區域購房,「寧要渝中一張床,不要南岸一套房」一度成為人們的擇房准則。交通曾一度是制約重慶樓市發展的重要瓶頸。
2002年,一系列的利好政策終於喚醒了重慶房地產市場,重慶的房價一路高歌猛進,竄到了2004年的3100元/㎡(按平均20%的公攤折算後的房價為2580元/㎡•建築面積)。
重慶房價上漲主要源於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A. 2002年6月,政府對重慶市土地價格和土地級別進行了調整。調整內容涉及兩個方面:一是土地出讓金商業用地和住宅用地上漲了91%;二是土地基準地價商業用地和住宅用地上漲了45%左右,這意味著重慶房地產市場的門檻將進一步提高。
B. 「七橋一隧」路橋實行年票制收費。2002年7月1日,重慶市政府對主城8區「七橋一隧」實行年票制收費,該項政策的實施,對房地產市場的促進作用是顯而易見的:從短期來看,實行年票制後由於降低了各組團之間的通勤時間和交通成本,使人們的購房半徑擴大,從而帶動了江北區、南岸區等地的房地產發展;從長期來看,由於改善了重慶的投資環境,大量的外來資本將湧入重慶,使重慶的GDP和人均收入水平增加,從而進一步刺激重慶房地產市場的發展。
C. 大規模舊城改造帶來的集中消費人群。2003年,重慶房屋拆遷量為326.4萬㎡,有5.1萬拆遷戶,其中71.4%實行的都是貨幣安置,也就是說將有3.6萬的拆遷戶將進入商品房市場。據悉,2004年,重慶主城區仍將有300萬㎡左右的拆遷量,這將進一步刺激重慶房地產市場的發展。
2)商業房地產市場概述
據統計,2004年重慶商業地產投資額突破28億元,新開工面積160餘萬㎡,可銷售面積同比增長23%,其中10萬㎡以上的Mall就有10多個,總面積近100萬㎡。目前重慶主城區營業面積在5000㎡以上的商場有55家,專業市場近80個,營業面積在200—4000㎡的超市有63家。2003年,重慶商業營業用房面積為287.05萬㎡,但銷售面積只佔竣工面積的一半。全國40個重點城市中,重慶商業營業用房的空置面積達224.68萬㎡,居全國第一。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到,重慶商業營業用房的整體銷售情況不太理想,有一半的商業物業被迫作為固定資產沉澱下來,這與重慶大量商業物業是裙樓商鋪是密切相關的。
從重慶一家專業市場研究機構的調研分析得知,目前重慶最受歡迎的是獨門獨戶的臨街獨立式門面,其次是平層商鋪,而被大力打造的開放式商業街被投資者認可還需要一定的時間,商場內二樓以上的商鋪和開放式商業街二樓以上的商鋪關注度非常低,這和經營者的選擇是密不可分的,如解放碑好吃街二層以上鋪面空置率非常高就是一個佐證。
重慶主城各個區域都有自己獨立的商業步行街,並圍繞步行街形成一個一個的區域商業中心。從重慶主城幾大區域的商業投資競爭力來看,渝中區的商業競爭力仍排在第一位,其次是沙坪壩、江北區和南岸區。
從商業地產的發展方向來看,重慶商業地產開發主要集中在大型購物中心、開放式商業街和社區商鋪三大類,據業內人士介紹,目前大多數住宅小區都有一定數量的商業地產開發,商業地產開發量約占整個社區開發總量的20%。
3)土地市場概述
早在2002年7月,重慶就實行了土地招標、掛牌、拍賣出讓政策,但是至今土地交易市場仍不是很規范, 「靠關系拿地」仍是重慶土地市場的主要特徵。而且,重慶很多土地還未完全拆遷之前,就與開發商簽定意向性土地出讓協議,至於什麼時候能夠拿到地,則未為可知(因為拆遷難度越來越大)。
重慶市交易中心於2003年8月29日成立,截至2004年3月近7個月時間內,共辦理土地使用權交易71宗(其中招標1宗、拍賣8宗、掛牌62宗),面積581.7公頃,平均成交單價為60.17萬元/畝。2004年3月16日重慶市土地交易中心出讓的10宗土地的平均成交單價為264.9萬元/畝,最高單價為1141.35萬元/畝(該地塊位於「江北區觀音橋街道渝北二村1號」,屬江北核心商業地段),也是交易中心成立以來地塊成交的最高單價。
據業內人士透露,目前重慶有大量土地握在開發商手中,估計有3萬多畝,相當於16個「國際社區」的土地開發面積,外地開發商要與之競爭,很難在拿地方面獲得優勢。
4)重慶樓市與成都樓市的主要區別
計價方式:成都以建築面積計價銷售,而重慶一律以套內面積計價銷售;
土地交易:成都以拍賣出讓方式為主,採用凈地出讓,土地交易透明化程度較高,而重慶一般採取先公告,然後再根據報名的開發商的多少確定出讓方式(3家及3家以上採取拍賣出讓方式,2家採取掛牌出讓方式,1家則採取招標出讓方式),從2003年8月交易中心成立以來的土地出讓方式來看,以掛牌出讓方式出讓土地的居多,土地交易透明化程度較低,「靠關系拿地」仍是主要方式,而且,在重慶,一般拿地後還需自行進行拆遷,難以准確預估前期所需花費的時間及成本。
商鋪租售關系:成都商鋪的租金一般能夠支撐其售價,而重慶商鋪售價較高,但租金卻比較低。以龍湖•北辰天街為例,商鋪在前期銷售非常火爆,而從後期的經營狀況來看,不僅專賣店人流量稀少,連北京華聯經營也比較艱難,一直處於虧損狀態。
運營模式:成都商鋪運營模式呈現多元化的格局,出售產權、出售經營權、承諾一定比例投資回報等多種方式並存,但重慶由於大部分商業物業都是購物中心形式,大多數都以承諾「返租回報」的形式進行銷售。
二、主要考察地塊評析
『陸』 土地二級開發流程是什麼
土地二級開發的典型就是房地產開發,即土地使用者經過開發建設,將新建成的房地產進行出售和出租的市場。一般指商品房首次進入流通領域進行交易而形成的市場。
從開發、建設、經營、管理的程序上講,房地產開發一般可分為五個階段,即可行性研究和項目決策階段、建設前期准備階段、建設階段、銷售階段和交付使用階段。
一、項目決策階段
房地產項目可行性研究階段
房地產開發項目經董事會批准初步立項後,轉由企業戰略發展研究室進行可行性研究。
1、可行性研究的內容
可行性研究的根本目的是實現項目決策的科學化,減少或避免投資決策的失誤,提高項目開發建設的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
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內容有:(1)項目概況;(2)開發項目用地的現場調查及動遷安置;(3)市場分析和建設規模的確定; (4)規劃設計影響和環境保護;(5)資源供給及資本運作方案;(6)環境影響和環境保護;(7)項目開發模式、組織機構、崗位需求、管理費用的研究;(8)開發建設節點計劃;(9)項目經濟及社會效益分析;(10)結論及建議。
2、可行性研究小組成員知識組成:經濟師、市場分析專家、房地產專家、建築工程專家、財會師及律師。
3、可行性研究的工作階段
1)投資機會研究。該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對投資項目主要是土地進行初步摸底和意向性談判,並對投資項目或投資方向提出建議,即在一定的地區和部門內,以自然資源和市場的調查預測為基礎,尋找最有利的投資機會。投資機會研究相當粗略,主要依靠籠統的估計而不是依靠詳細的分析。如果機會研究認為可行的,就可以進行下一階段的工作。
2)初步可行性研究,亦稱「預可行性研究」。在機會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對項目建設的可能性與潛在效益進行論證分析。
3)詳細可行性研究,即通常所說的可行性研究。詳細可行性研究是開發建設項目 投資決策的基礎,是在分析項目在技術上、財務上、經濟上的可行性後作出投資與否決策的關鍵步驟。
4)項目的評估和決策。
4、可行性研究步驟 :
可行性研究按5個步驟進行:
(1)項目公司接受委託或集團公司董事會立項;
(2)調查研究;
(3)方案選擇與優化;
(4)財務評價和經濟評價;
(5)編制可行性研究報告。
5、集團公司董事會通過,批准正式立項,項目進入前期開發階段。
二、前期准備階段
1、 獲取土地使用權。
開發商獲取土地使用權的主要方式
1)通過行政劃撥方式取得;
2)舊城改造取得中標地塊國有土地使用權;
3)轉讓取得;
4)出讓方式取得(招標、拍賣、協議出讓三種方式);
5)聯合開發並報有關主管部門立項、審批後取得;
6)通過司法裁決取得;
7)通過兼並、收購等股權重組方式取得。
2、征地拆遷,申辦並取得《房屋拆遷許可證》。
拆遷的主要內容包括:(1)房屋拆建,如危舊房改造;(2)城市功能、用地布局和空間結構的調整,如居住區、商業區、車站、生活服務設施等公共建築的建設和改造;(3)環境治理,如擴展綠地、治理污染工程等。因此,城市房屋拆遷是伴隨著城市建設項目進行的,是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舊城改造中的一個重要環節,處於建設項目的前期工作階段。
3、申辦拆遷許可證應提交以下申報資料:
1)填寫《城市房屋拆遷申請表》一式五份;
2)建設項目批准文件;
3)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
4)國有土地使用權批准文件(建設用地批准書或劃撥決定書)
5)拆遷代辦單位和評估機構資料。
6)拆遷安置計劃和方案;(拆遷紅線范圍內房屋面積、戶數、性質、用途等基本情況;拆遷方式;拆遷期限;還建方式及還建期限;產權清晰的安置用房證明;拆遷補償資金來源及預算資金額度。)
三、 規劃設計
1、申辦項目選址定點,取得《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和《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取得《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的附件:規劃設計(土地使用)條件
1)建設項目選址申請。
2)委託設計單位設計,送審設計方案。
2、持規劃方案和建築方案圖紙到建管處申請建築方案報建,取得建築核位紅線圖和施工圖。建築方案報建分兩階段。
1)規劃方案審批階段,取得《規劃建築方案批准意見書》。
2)施工圖核准階段,取得建築核位紅線圖5份和施工圖3份。
3、 申辦建設工程紅線定位與驗線,取得建築核位紅線圖。
4、申辦《建設工程規劃許可通知書》,辦理完畢後憑此通知書到建管部門辦理《施工許可證》。建設工程施工至正負零時,持通知書等相關資料申辦《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持建築紅線圖到市城管局固體廢棄物管理處繳納垃圾處理費。
5、建設項目報建登記,申請招標,辦理招標投標手續,確定勘察、設計、監理、施工隊伍。
6、申辦《施工許可證》
四、項目銷售階段
1、申辦《銷售許可證》
商品房預售實行許可證制度。商品房預售許可證一年一換。未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的,不得進行商品房預售。開發企業進行商品房預售,應當向城市、縣房地產管理部門辦理預售登記,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
2、商品房銷售及按揭辦理
(1)銷售前期准備工作(可委託銷售代理公司進行)
(2)銷售合同的簽訂。
(3)按揭辦理。
五、交付使用階段
1、申請竣工驗收,取得《建築工程竣工驗收備案證》。屬成片開發小區的,還應申請綜合驗收。
2、申辦建設工程規劃驗收
建設工程竣工驗收後3個月內,建設單位應向原批準的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申報建設工程規劃驗收。
3、進行權屬登記,取得《商品房權屬證明書》。
4、物業移交
開發建設單位應當與物業管理企業訂立前期物業管理服務合同,該合同至業主委員會與其選聘的物業管理企業訂立物業管理服務合同生效時終止。
『柒』 河南省年國土資源綜合統計分析報告
2006年,河南省國土資源系統在省委、省政府和國土資源部的正確領導下,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積極落實中央調控政策,緊緊圍繞全省發展大局,認真履行保護資源、保障發展、維護權益、服務社會的職責,國土資源保護和保障水平不斷提高,節約集約利用資源工作成效明顯,國土資源管理秩序進一步規范,全系統幹部隊伍建設不斷加強。
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從緊從嚴,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進一步強化;有保有壓,保障經濟社會發展用地的能力進一步增強;集約節約,合理利用土地的水平進一步提高;依法依規,礦產資源開發秩序進一步規范;服務社會,地質勘查工作力度進一步加大;標本兼治,地質環境保護取得新的成效;穩步發展,國土資源市場建設成果進一步鞏固;以人為本,維護群眾利益的措施進一步落實;夯實基礎,國土資源基礎業務工作穩步推進;多策並舉,國土資源系統自身建設進一步加強。
一、土地資源
(一)土地資源狀況
根據2006年土地變更調查結果顯示,全省土地總面積16.55萬平方千米(24830.46萬畝)。其中農用地18428.21萬畝,建設用地3249.80萬畝,未利用地3152.45萬畝,分別占土地總面積的74.21%,13.09%和12.70%(圖1)。
農用地中,耕地11889.84萬畝,園地473.08萬畝,林地4529.05萬畝,牧草地21.64萬畝,其他農用地1514.60萬畝。
建設用地中,居民點及獨立工礦用地2797.47萬畝,交通運輸用地179.71萬畝,水利設施用地272.62萬畝。
未利用地中,未利用土地2291.54萬畝,其他土地860.91萬畝。
圖18 2006年各級管理部門年末從業人員結構
2006年全省參加幹部培訓的人數476人,較2005年減少121人。其中黨校培訓273人,行政學院培訓72人,其他培訓131人。學歷教育352人,其中博士生1人,碩士生11人,本科生159人,大專生181人,較2005年都有一定幅度的減少。在今後一段時期內,為適應新形勢下國土資源管理工作的需要,進一步加大幹部培訓力度是非常重要的。
七、問題和建議
(1)國土資源開發利用觀念與依法依規、節約集約的要求差距較大。一些地方對加強宏觀調控、嚴格國土資源管理的重要性和嚴肅性仍然認識不夠,依法依規利用土地和礦產資源的意識不強。
(2)國土資源管理能力和宏觀調控、土地新政的要求差距較大。無論是在轉變觀念、轉變職能和轉變作風上,還是在政策研究、工作探索和具體操作上,都還存在著不適應或進入狀態慢的問題,特別是對一些新的理論、政策的領會、消化和運用上還存在一定差距。
(3)國土資源基礎建設與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差距較大。國土資源管理參與宏觀調控的基礎性工作還存在制度不健全、指標不統一、數據不準確、報送不及時等問題,國土資源監測、監管和執法監察等領域技術手段的應用還比較滯後,一些地方基層國土資源所建設還存在著編制經費不落實、人員素質低、工作不到位等情況。
鑒於以上問題,必須嚴格落實土地管理和耕地保護責任制,進一步完善基本農田監測、監管和保護體系,嚴格實行問責制度;繼續推進整頓和規范礦產資源開發秩序工作;依法依規,統籌兼顧,完善重點項目用地保障與服務機制,提高合理利用土地水平。
『捌』 求商業地產的市場調研方案
談談房地產行業的市場調研
一、房地產市場調研的含義
房地產市場調研是房地產開發企業為了及時作出正確的投資決策和營銷決策,而客觀、系統地收集、整理、研究、分析房地產市場有關信息資料,將其轉化為決策所需信息的工作過程。
房地產市場調研的作用
1)有助於企業發現新的市場機會,確定正確的發展方向;
2)有利於房地產企業適時開發新產品,搶佔新市場;
3)有利於企業制訂正確的營銷策略;
4)有利於企業不斷提高產品質量,改善經營管理,提升市場競爭力。
二、房地產市場調研的內容
(一)宏觀投資環境調查
(二)城市房地產市場概況
(三)目標客戶群消費行為與市場需求容量調研
(四)項目基本狀況調查
(五)項目所在區域市場狀況
(六)項目開發策略建議
(七)營銷策劃和營銷推廣、銷售執行階段的市場調研
宏觀投資環境調查
1、政治環境
2、經濟環境
3、社會文化環境
政治環境
政治環境主要包括政府思想觀念、辦事效率、政策法規等。一個國家、地區和城市的政治環境如何,將直接影響房地產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的開展。
經濟環境
國內生產總值、國民收入的發展狀況;能源和資源狀況;城市發展總體規劃、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城市人口分布、區域劃分;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狀況、金融、證券市場情況;商業零售與貿易狀況、居民消費結構、居民儲蓄和信貸情況等。
社會文化環境
居民受教育程度、文化水平、職業構成、民族分布、宗教信仰、風俗習慣、審美觀念等。社會文化往往對整個社會有深刻影響,盡管文化有相對穩定性,但不是固定不變的,特別是生活習慣,審美觀念往往隨著社會生產力發展而發生一定程度的變化。
城市房地產市場概況
1、一級市場土地出讓情況,包括土地出讓數量及其規劃用途、土地價格、土地出讓金收繳情況;
2、全市商品房施工面積、竣工面積、銷售面積、銷售金額、空置面積及結構;
3、全市房地產價格走勢,不同區域和物業類型的價格情況;
4、全市主要發展商開發銷售情況,包括開發量、竣工量、銷售面積及銷售金額;
5、三級市場交易情況;
6、當地房地產業相關政策法規。
三、目標客戶群消費行為與市場需求容量調研
1、消費者行為調研
2、市場需求容量調研
消費者行為調研
消費者包括房地產商品的現實購買者與潛在購買者。消費者行為調研內容包括消費者社會階層與數量、年齡構成、收入構成、家庭人口構成、居民居住現狀與住房消費傾向、房地產購買偏好、購買動機、購買特點等。
市場需求容量調研
需求容量,是指有支付能力的市場需求容量。只有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才是現實的市場容量。
商品住宅市場需求容量調研,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城市人口、家庭數量及變化趨勢;
2)購買力,包括居民收入水平、儲蓄余額、財產狀況;
3)居民居住現狀及改善目標,包括自有住房成套率、居住房型、人均居住面積等;
4)居民日常消費支出水平與消費結構;
5)不同社會階層和收入水平的居民數量及其對不同類型房地產商品的數量、品質、功能、價格的需求特點。
四、項目基本狀況調查
(1)宗地基本狀況資料
包括宗地界址、面積、土地附著物分布、權屬、地形、地貌、水文地質條件)、項目歷史與現狀資料、項目合作開發條件、土地獲得成本、用地規劃條件、與項目有關的投資及開發經營稅費政策;
(2)項目所在區域市場狀況
項目所在區域城市功能、區域建設發展規劃、人口分布、居民收入水平、商業、文化氛圍、項目周邊環境、市政管網設施、交通狀況、公建配套與生活服務設施、項目所在區域房地產市場供需狀況與競爭水平,主要競爭對手所提供產品與服務的種類、數量、品質、特點、營銷手段、銷售狀況等,潛在競爭對手出現的可能性。
其中競爭對手調研又包括競爭對手的經營管理水平、資源狀況、市場競爭地位、產品地理位置、種類、開發規模、產品品質、成本、價格、營銷水平、銷售狀況、物業管理水平,創新能力與發展新產品的動向。
(3)項目開發策略建議
1、市場細分與目標市場調研;
2、產品定位,包括產品類型、功能、品質、項目總體規劃研究;
3、開發策略分析,包括項目開發規模、開發周期、成本控制、價格策略等。
五、營銷策劃和銷售執行階段的市場調研
1、宏觀經濟環境研究
2、 市場供需與競爭對手動態調研
3、消費者調研,包括:消費者對本企業產品、服務包括物業管理的評價、意見和要求,客戶滿意度調研;
4、企業自身產品與服務調研,包括:產品優劣分析,在滿足客戶需求方面存在的缺陷和不足,產品市場競爭地位分析,本企業產品的市場佔有率及銷售潛力分析;
5、價格調研,包括:產品最適宜的售價、新產品的定價、老產品價格調整及消費者和競爭者對價格變動的反應;本企業產品價格與競爭企業同類產品價格的差異分析。
六、房地產市場調研程序
(一)調研准備階段
(二)正式調研階段
(三)結果處理階段
調研准備階段
1、確定調研目標
2、初步情況分析
3、制定調研計劃
正式調研階段
1、確定資料來源
2、確定資料收集方法
3、調查表及調查問卷設計
4、抽樣調查
5、現場實地調查
結果處理階段
1、資料整理分析
2、編寫調研報告
七、房地產市場調研方法
(一)調研方法
1、全面調查法
2、重點調查法
3、抽樣調查法
(二)資料收集方法
1、二手資料的收集方法:查詢、交換、購買、索取、委託情報網收集
①二手資料的收集程序 ②二手資料的收集來源
二手資料的收集程序
首先應確定需要什麼資料。
第二步工作是從企業內部搜尋二手資料。
第三步工作是從企業外部進行搜尋。
第四步工作是對擬收集或已收集的二手資料進行評估,即評估資料的效度。
最後一步是確定需要收集的原始資料。只有決策所必需的,但又無法從二手資料中獲取的信息才有必要去收集原始資料
二手資料的來源
1、內部來源:
本人資料庫、企業檔案(會計記錄、銷售報告、其他數據資料)、企業內部專家。
2、外部來源
(1)組織機構,包括圖書館、外國使團、國際組織、本國政府機構、商會或貿易促進機構、行業公會、出版社、研究所、銀行、消費者組織、其他公司。
(2)文獻資料,包括文獻目錄、工商行名錄、貿易統計資料、報紙和期刊、綜合性工具書。
(3)電腦資料庫、互聯網
(4)企業外部專家
(5)營銷調研公司
2、商業資料獲取方法:向市場調研公司購買
3、原始資料的收集方法:
(1)訪問法:①面談調查 ②郵寄調查 ③留置調查 ④電話調查
(2)觀察法:①直接觀察法 ②間接調查法
(3)實驗法
『玖』 針對一塊土地進行開發計劃(房地產方向)
其實具體情況還得根據自己的實際出發,別人寫的肯定不符合你的現狀,還是把大體格式給你看下吧
第一章 房地產可行性研究
第1操作環節:成功邁出投資第一步
第2操作環節:可行性研究的誤區及相應對策
第3操作環節:房地產可行性研究戰略分析
第4操作環節:設計成功的可行性研究流程
第5操作環節:撰寫出色的可行性研究報告書
第6操作環節:如何協調可行性研究投資預算
第7操作環節:從全局出發進行可行性研究
使用指南
可行性研究通常是一種打哪兒指哪兒的游戲,先射出箭,然後畫出靶心。 中國房地產發展的階段性局限,導致市場的不確定因素較多,項目成 敗的迴旋餘地也較大.如此也罷,最危險的是可行性研究僅僅成為一紙說辭。《房地產可行性研究實戰操作手冊》從實用的角度總結了房地產可行性研究的要點與程序,並將之納入整體戰略設計。
第1操作環節:成功近出投資第一步
1.透視民地產可行性研究
房地產開發項目的可行性研究是在投資決策之前對擬開發的項目進行全面、系統的調查研究和分析,運用科學的技術評價方法,得出一系列評價指標植,以最終確定該項目是否可行的綜合研究。
一般來說,可行性研究是以市場供需為立足點,以資源投入為限度,以科學方法為手段,以系列評價指標為結果,它通常要處理兩方面的問題:
第一是要確定項目在技術上能否實施;
第二是如何才能取得最佳的效益(主要是經濟效益)。
從房地產項目開發的實際情況來看,單從建築施工技術上講,一般不存在一時無法突破的重大難點,無論是大跨度橋梁,還是超高層建築,如上海市的楊浦、南浦大橋,及高達 420米、 88層的金茂大廈和高達 468米的東方明珠塔就是很好的佐證。可見,關鍵在於投資的回報,即能否取得最佳的經濟效益,並兼顧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
2、項目投資制勝第一法寶
一個房地產項目在實施之前,都必須進行投資可行性分析。在該階段,可行性分析所要解決的波特定項目成功的可能性問題。當然,一個投資方案有成功的可能性,或者說其是可行的,也並不意味著該項目是合適的。-般情況下,可行性分析要研究的不僅僅是一個方案,而是同時研交多個方案,有時幾個方案都可能是可行的,而且都很可能具有吸引力。要在多個可行方案中優選出最優秀方案,研究人員只能在可行性分析的基礎上,綜合考慮市場、資金、風險等各方面的問題,綜合評價合理取捨。可行性研究,至少要能精確地回答這么三個問題:
a、這項目是可行的還是不可行的
b、如果可行,可行到什麼程度
c、如果投資,可能遇到的最壞的情況是什麼,對此應作什麼打算
第3操作環節:房地產可行性研究戰略分析
分析角度一:社會經濟環免對房地產市場的影響
房地產業不是個孤立的行業,本書多處強調,將房地產業當作國民經濟的『噴頭產業」來看待是錯誤的,這並不僅僅是個說法問題,而是一個最基本的認識問題:到底是房地產業帶動國民經濟的發展還是國民經濟的成長帶動房地產業的發展?如果把這個問題搞顛倒了,在形勢的判斷上就會出現根本性的失誤。無論政府還是企業都會導致「先人為主」的決策傾向。如年代初海南、惠州、北海等地出現房地產業畸形膨脹,大起大落,都是無視當地國民經濟發展情況,主次顛倒,沒有擺正房地產業的位置所帶來的後果。
分析角度二:當地政府行政行為對市場的影響
一些地方政府的城市規劃及規劃控制水平對當地房地產開發有著直接的影響。眾所周知,在城市規劃管理比較好的張家港市及江陰市,房地產開發一直處於比較平穩的狀態。超前而科學的規劃、有效的規模控制、嚴格的規劃管理,使這兩個城市的房地產開發避免7盲目的、一窩蜂的現象,本著配套一片、開發一片、管理一片的原則,這里的小區住宅市場基本上沒有出現供大於求的情況,所有樓盤的預售成績都很好。與此形成對比的是,不少城市的土地批出規模嚴重失控,房地產市場管理混亂,造成地皮炒賣現象嚴重,商品房供應量過大,市場價格起落過劇,地方政府規劃管理不妥,給發展商們帶來了很大的風險。
分析角度三:街區環境對房地產營銷的影響
古北新區並非上海鬧市區,樓價何以如此昂貴?原來,由80年代起率先開發的第一個上海外貿區—一虹橋開發區,隨著愈來愈多外商人駐辦公,鄰近的古北新區自然成為外商購買或租賃住宅的主要目標。區內滿是豪華住宅,住戶大部分是港、台同胞及外國人,所以成為上海唯—一個名副其實的境外人士居住區。這使古北新區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並自然形成了一個獨特的社交圈及生活社區,區內樓宇質素又不賴,需求者多而且捨得花大價錢,故此售價及租金曾一直穩步上揚。進入1996 年以後,該小區房價雖有所下跌,但仍是國內最貴的地方。
從古北新區的例子可以看出,房地產的價值似乎並不完全取決於樓盤自身的檔次和質量,還與周邊的街區環境有關。正因為有虹橋開發區的發展,才產生了對古北新區高尚住宅的需求,虹橋開發區與古北新區之間明顯存在著功能上的互補關系。街區功能是使房地產實現其市場價值的外在動因。
投資商自身條件考察
1、考察你的經驗
隔行如隔山,隔山買牛難。任何一家公司都不可能對自己完全不了解的領域進行投資,房地產投資也是如此。即使是已經在房地產業內有一定資歷的企業,如果該公司以前是開發市內寫字樓的,如今目標投資對象是郊區別墅,那麼能不能考慮呢?那要看公司的經理層里是否有具備別墅開發經驗的人才,否則還是慎重為好。當然,事情並不是絕對的,當你認為「經驗」這一風險也值得冒的時候,就不必在這個問題上多思量了。
2、考察你的投資方式
由於企業背景和實力不同,各房地產投資企業的項目投資方式也不一樣。也許你的企業從來不會在建一幢樓後靠出租來獲取長期回報,而是建一部分賣一部分,甚至靠預售樓盤來滾動開發,那麼對那些適合於長線開發的項目和適於長錢投資的地區,你就要三思而後行了。有時候一個好項目,到了某些房地產企業手裡就成了臭狗屎了,想扔也扔不掉。
3、考察你的融資能力
每一個房地產項目的開發都會遇到借貸和融資問題。問題是你的借貸渠道和融資渠道是否可靠,如果項目建到一半而你的後續資金又無人提供,那可要人命了。筆者見到不少這樣的事情:一個建了一半的項目因為沒有後續資金而停工兩三年,前期成本已經上升了一半,如此就算建好了也無利潤可言了,明擺著是虧本的生意。分析角度四:投資商的自身條件對營銷的影響俗語說「太貴有自知之明」。房地產商在進行項目分析時是不可能不對自身的條件進行分析的。一家公司不可能什麼樣的項目都能開發,也不可能什麼樣的風險都敢去冒,所以在考察一個地區、一個項目值不值得去投資時,還必須有針對性地權衡:本公司適不適合於那個地區去投資,適不適合於投資那樣的項目。
第四操作環節 設計成功的可行性研究流程
步驟A 人員安排組合
項目 內容 人數 負責項目 費用 時間
注冊房地產估價師
造價工程師
市場調查和分析人員
經濟分析專家
製作人員
社會學,環境等專家
步驟B:市場分析
a、宏觀因素分析
房地產開發商在一個國家的某個地區擬進行房地產投資時,首先要考慮的是該國的宏觀因素如政治、經濟、文化、地理地貌、風俗習慣及宗教信仰,有無地區沖突或戰爭發生的可能性。
b、區域性因素分析
一般來講,項目所在國內部地區之間的發展是不平衡的,差異總是不同程度地存在,僅研究其宏觀因素還不夠、還必須對項目所在區域進行因素分析,這是因為:首先 宏觀經濟對區域經濟的影響程度不同,對有的區域影響大,有的區域影響小;其次 區域經濟發展受宏觀經濟的影響存在著「時滯』現象,宏觀的經濟現狀往往要經過一段長時間以後才能對區域經濟的發展產生影響,有的地區反應快,有的地區則滯後性較為明顯,投資時必須加以考慮;其三 國家特定的地區經濟使得某些區域經濟或多或少受宏觀經濟波動的影響,甚至形成於宏觀經濟趨勢相反的逆向走勢。我國的經濟特區、自由貿易娶、保稅區對國際資本依賴程度相對較低,即使在我國宏觀經濟調整期間,國內資金緊張的情況下,其國際資本所受影響較小,這些地區的項目受到沖擊也較小。
c、微觀市場分析
對擬投資項目所在地區的房地產微觀市場的分析可以分成以下兩個部分,其一是對擬 投資房地產市場的分析,其二是對與投資項目同類型的物業市場分析。
步驟C: 市場預測
a 需求預測
需求預測就是以房地產市場調查的信息、數據和資料為依據,運用科學的方法,對某類物業的市場需求規律和變化趨勢進行分析和預測,從而推斷出為了市場對該類物業的需求。
b 供給預測
供給預測就是以房地產市場調查的信息資料和數據為依據,運用科學的方法,對某類物業的市場供給規律和變化趨勢進行分析,從而預測為了市場上該類物業的供給情況
c 預測方法
通常可以分為時間序列分析法和因果關系分析法。時間序列分析法又可分為:移動平均法,指數平滑法等;因果關系分析法可分為:線性回歸法、非線性回歸法、模擬法等。
步驟D: 成本測算
在房地產開發項目的可行性研究中,項目的成本測算是重要的一環,它由估價師會同造價工程師完成。成本測算的正確與否,如同對租售市場的預測一樣,對項目的經濟效益有重大的影響,但相對而言,成本測算較易把握。
一般來講 成本構成包括以下四個部分:
A 土地前期費:指取得合理的土地的權證,完成土地上現有建築物的拆遷,開通施工用水、用電、道路以及完成場地平整為止所要的費用。根據取得上地方式的不同,又可分為新征土地前期費、舊區改造前期費和土地批租費三種類型。
B 設計和建築安裝工程費:指完成場地的三通一平以後,從規劃設計到土建工程、設備安裝、裝飾工程及小區配套、小區綠化結束所包括的費用。
C 市政配套費:指項目開發時必須向城市市政建設所交付的配套費,主要是由於新增房地產項目所引起的水電費。
步驟E:財務評價
項目投資方案評價的指標一般分為兩類:
一類是考慮7貼現因素的動態指標,即考慮7貨幣時間價值因素的指標,包括凈現值、獲利指數、動態回收期、內含報酬事等指標。
另一類是非貼現的靜態指標,即設有考慮貨幣時間價值因素的指標,如靜態回收期、投資利潤率等。在房地產開發項目的評價中一般以動態指標為主,以靜態指標為輔。以下簡單介紹三種常用的靜態評價指標。
步驟F:盈虧平衡分析
盈虧平衡分析在財務管理中又稱量、本、利分析,是指在一定的市場生產能力條件下,通過分析擬建項目的產出(量)、成本(本)和收益(利)之間的關系,來判斷項目優劣及盈利能力的一種方法。
盈虧分析的關鍵是找到盈虧平衡點(BPe0K-even P0iDt)即項目達到盈虧平衡狀態利潤為零的點。一般來講,在項目產出能力一定的前提下,盈虧平衡點越低,項目的盈利可能性就越大,經營安全性越好。在房地產項目的可行性研究中,所謂盈虧平衡分析指對特定的項目而言,要找出預計銷售收入恰好能彌補成本時的銷售量又稱保本銷售量。
步驟G:動磁性分析
敏感性分析是研究某些因素發生變化時,項目經濟效益發生的相應變化,並判斷這些因素對項目經濟目標的影響程度。敏感性分析不僅可以使開發商了解因素變動對項目財務評價指標的影響程度,還可以使他們對那些較為敏感的因素進行認真和仔細的再研究,以提高項目可行性研究的准確性。
反應敏感程度的指標是敏感系數:
敏感系數=目標值的變化百分比/參數值變動的百分比
例如:以售價為參數值,以項目的凈現金流量現值作為目標值,已知售價增加10%,
凈現金流量現值增加20%,則售價的敏感系數=20%/10%=2。
敏感系數可正可負。若敏感系數為負,說明目標值的變化與參數值的變化方向相反,敏感系數越大,則說明該參量對目標值越敏感,在可行性研究中對該參量的確定須越謹慎。
步驟H:風險分析
風險分析又稱為概率分析,利用概率值來定量研究各種不同確定因素發生不同幅度變動的概率分布及對方案經濟效果的影響,對方案的經濟效果指標作出某種概率描述,從而對方案的風險情況作出比較准確的判斷。
第5操作環節:撰寫出色的可行性研究報告書
A、可行性研究報告的主事內容
一般來講,專業機構編寫一個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報告應包括封面、摘要、目標、正文、附件和附圖六個部分。
1、封面:一般要反映可行性報告的名稱,專業研究編寫機構名稱及編寫報告的時間三個內容。
2、摘要:它是用簡潔明7的語言概要介紹項目的概況、市場情況可行性研究的結論及有關說明或假設條件,要突出重點,假設條件清楚,使閱讀人員在短時間內能了解全報告的精要。也有專家主張不寫摘要,因為可行性研究報告事關重大,閱讀者理應仔細全面閱讀。
3、目錄:由於一份可行性報告少則十餘頁,多則數十頁,為了便於寫作和閱讀人員將報告的前後關系、假設條件及具體內容條理清楚地編寫和掌握,必須編寫目錄。
4、正文:它是可行性報告的主體,一般來講,應包括以下內容:
a、概況(包括:項目背景、項目概況、委託方、受託方、可行性研究的目的、可行性研究的編寫入員、編寫的依據、編寫的假設和說明);
b、市場調查和分析;
C、規劃設計方案;
d、建設方式和建設進度;
e、投資估算及資金籌措;
f、項目財務評價;
g、風險分析;
h、可行性研究的結論;
i、研究人員對項目的建議;
j、相應的附表。
5、附件:它包含可行性研究的主要依據,是可行性研究報告必不可少的部分。一般來講,一個項目在做正式的可行性研究時,必須有政府有關部門的批准文件(如規劃選址意見書、土地批租合同、土地證、建築工程許可證等)。專業人員必須依照委託書和上述文件以及相應的法律、法規方能編寫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6、附圖:一份完整的可行性報告應包括以下附圖:項目的位置圖、地形圖、規劃紅線圖、設計方案的平面圖,有時也包括:項目所在地區或城市的總體規劃圖等等。
B、可行性研究報告正文部分的編寫
正文部分是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核心部分。內容多,較復雜。
1、概況:
(1)進行可行性研究的背景;
(2)所研究項目的名稱、性質、地址、周邊的市政配套和基礎設施現狀,交通及周圍環境等;
(3 )委託方的名稱、地址、法人代表、營業執照登記號及聯系人;
(4)受託方的名稱、地址、法人代表、營業執照登記號及聯系人;
(5)可行性研究的目的;
(6)可行性研究的編寫人員名單;
(7)可行性研究的編寫依據;
(8)研究報告的假設和說明。
2、市場調查分析:要求對項目進行宏觀、區域和微觀的市場分析和調查,及對未來的供給、需求和價格的預測,不僅要有定性的分析,還要有定量的推導。
3、規劃設計方案:要求寫出項目所具備的規劃設計方案及建設過程中市政條件是否具備。市政條件包括水、電、煤、衛、通訊、供暖(部分地區)及道路等的配套情況,在報告中必須有這些市政條件是否具備的書面文件。
4、建設方式和建設進度:專業人員可對項目的建設方式的委託提出建議或由委託方提供建設方式和進度安排,他們一旦確定則為其後進行投資估算作了准備。
5、投資預算和資金籌措要求寫出項目建設過程中必須發生的各項費用並逐一計算資金籌措部分,要就整個項目投資額和相應的支付時間作出融資安排。例如:自有資金、貸款和預售收入這三種主要資金來源的安排等。
6、項目的財務評價:要求寫出主要財務評價指標的計算結果,如凈現值、現值指數、內含報酬率和動態回收期等。
7、風險分析:一般要求計算出保本銷售額、盈虧平衡點及對主要敏感因素在有利和不利情況下的敏感分析並計算出相應的財務評價指標。
8、結論:要求寫出該項目可行性研究的結論,明確說明該項目是否可行,是否具有較強的抗風險能力。
9、有關建議:是專業機構的專業人員在進行可行性研究中發現的一些有利於項目獲得更佳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等方面的建議,供委託方參考。附表:是可行性研究報告中涉及的諸多計算表,如投資匡算表、銷售收入表、資金籌措表、利息計算表、現金流量表、敏感性分析計算表等。
第6操作環節:如何協調可行性研究投資預算
一些不大規范的房地產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其中的項目投資概算只包含7項目建設的工程概算。這樣算帳不好。一個房地產項目不等於一個簡單的建築物,它需要營銷成本、金融成本和建築成本,項目投資就是為了滿足這些成本支出。而且,工程概算也不一定就等於發展商對項目工程建設的實際投資。在被證明星可行的前提下,邊回收資金邊追加投入的滾動式投資開發方式也是可以採取的,這樣一來發展商在工程建設上的實際總投入就會小得多。以工程概算代替項目投資概算是極不嚴肅的。房地產項目的投資概算應包括以下內容:
營銷開支概算,包括:
項目前研究及可行性研究的開支
項目策劃的開支
銷售策劃的開支
廣告開支
項目公司日常運作的開支
項目及企業的公關開支
工程開支概算,包括:
用於工程勘探的開支
用於吹沙填土、平整土地的開支
用於工程設計的開支
用於建築施工的開支
用於設施配套的開支
用於工程監理的開支
土地徵用開支概算,包括:
政府一次性收取的標准地價
用於拆遷補償或青苗補償的開支
影響公共設施而出現的賠償開支
金融成本開支,包括:
外匯資金進入國內貨幣系統產生的銀行擔保及管理費用支出
貸款引起的利息支出
各項保險開支
稅收和行政性收費
不可預見開支
第7操作環節:從全局出發進行可行性研究
現實化的可行性研究前握
事實上,一個好的市場營銷者才是一個最好的利潤創造者和挖掘者,他們致力於分析各種營銷機會的利潤潛力,捕捉贏利機會。這樣的房屋是有目的、有針對性地建造的。優秀的房地產公司應從機構內外來縱觀其業務,監視變化中的環境並抓住最佳的機會。公司營銷人員的主要職責是辨別外界環境中的主要變化,通過設立早期預警系統,及肘改變營銷策略,去迎接營銷環境中的新挑戰和新機會。 消費者市場分析與營銷環境分析同等重要。消費者市場包括個人和家庭、消費者在年齡、收入、教育程度、遷移狀態及興趣等方面差異極大,營銷者區分不同消費者群體和細小的市場,並按照他們的需要來開發產品和服務是非常有用處的。我們應在分析消費者行為的基礎上,從消費者購買心理入手,分析營銷策劃人員如何制定營銷計劃。具體來講就是要研究如下問題:購買什麼?為什麼購買?購買者是誰?如何購買?何地購買?何處購買?
為選定市場和制定策略而進行可行性研究
在此基礎上,我們應進行細致而有針對性的市場調研,進行市場分析,並選定適合的目標市場,制定產品的定位策略、產品開發和定價策略、營銷渠道策略、促銷組合策略及售後服務即物業管理策略。公司要對每個選定的細分市場制定產品定位策略。他需要向客戶說明本公司與現有競爭者和潛在競爭者有什麼區別。定位是勾劃公司形象和所提供價值的行為,以此使該細分市場的顧客理解和正確認識本公司有別於其競爭者的特徵。定位任務包括三個步驟:
明確一些可利用的競爭優勢;
選擇若干個適用的優勢;
有效地向市場表明公司的定位觀念。
產品是營銷首要和最重要的因素,房地產產品策略需要對產品類 型的選擇、開發風險的選擇以及開發方案的制訂與效益分析作出決策。房地 產產品類型可大致分為土地、住宅、公寓、購物中心和商店、工業建築、旅 館及其他特殊用途的物業。房地產產品開發風險的選擇與房地產開發資金的 籌措渠道密不可分。風險和收益是成正比的,如果某一項目不能產生足夠收 入償還抵押並產生正現金流量或者項目的總債務超過其價值則被認為是籌資 過度,明智的辦法是在准備隨風險的限度內盡量賺錢,應保留部分現金和兌 現性強的財產。房地產開發策略即為作出種種投資決定而事先安排的計劃一 一投資多少?投資哪類?何處投資以及如何著手?開發方案一般包括下列內容:開發目標、投資規模與投資額、營運費用及稅費、投資收益方式與收益 大小、經營期間現金流量分析。
納入整體營銷方案的可行性研究
一個好的房地產營銷方案最終有一個好的計劃書,以便在整體上把握整個營銷活 動。計劃一般應包括以下八大內容:
1、計劃概要(便於決策者快速瀏覽)
2、市場營銷現狀(提供背景資料)
3、機會與問題分析
4、目標、銷售量、市場佔有率、盈利水平
5、市場營銷策略
6、行動方案:做什麼?誰去做?如何做?何時做?費用多少?
7、預計盈虧報表
8、控制措施
策略涉及的是營銷活動「是什麼」和「為什麼」的問題,而執行則涉及「誰?」「時 間?」「地點?」「怎麼樣?」等問題。影響有效執行營銷方案的因素主要有:發現及診斷問題的技能:評定存在問題的技能;執行計劃的技能;評估執行效果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