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澳大利亞農業特點,主要的農產品是什麼
二、澳大利亞主要的農產品是什麼
1、澳大利亞的主要農作物是小麥,主要出口的農產品是小麥、羊毛。
2、澳大利亞盛產羊(被稱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牛、小麥、蔗糖,而且還依靠長期出口農產品、礦產資源賺取大量收入,因此它還是世界上重要的礦產資源生產國、出口國。
㈡ 澳大利亞達令盆地的地域類型和主要農產品是什麼其農業地域類型的優點還有其農業生產的限制因素和解決辦
1,既有大牧場放牧業,也有小麥種植業。(其實這是澳洲的小麥——牧羊帶)
2,農產品主要是;小麥
3,優點:地形較平坦,土壤肥沃,氣候條件好,草場豐富,生態環保。牧羊與小麥種植結合在一起,是一種較為生態,較為合理的農事安排。(利於農事時間的安排,冬天剪羊毛,春天種小麥;利於農產品的集約化與商品化;利於與國際市場接軌,保持市場的開放度)
4,限制:處於大分水嶺的「雨影區」,也就是指其背風坡,降水少,農業用水會出現短缺現象
5,解決方法:實行「東水西調」,也就是將大分水嶺東側迎風坡一面豐富的水資源調往該處,來解決缺水問題。
㈢ 農貿市場的調研報告
農貿市場的調研報告範文(通用6篇)
隨著個人的素質不斷提高,越來越多人會去使用報告,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涵蓋報告的基本要素。一聽到寫報告馬上頭昏腦漲?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農貿市場的調研報告範文(通用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自改革開放以來,農貿市場應運而生,市場商品豐富鮮活,購銷兩旺,極大地拉動了城鄉居民的消費,並在解決就業方面發揮了非常積極的作用。但其中也存在著市場設施簡陋,管理粗放等問題,尤以「臟、亂、差」現象最為突出。因而,如何對現有的農貿市場進行有效的改造,並努力提升其品位,是一個值得關注的課題。
一、現有農貿市場存在的問題
當前,在各農貿市場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一是市場業主對市場經營的認識不到位。認為農貿市場設施如何無所謂,只要市場有人來,能產生效益就可以了,沒必要掏腰包來改善基礎設施。二是經營者素質參差不齊,時不時會發生短斤缺兩、以次充好、強買強賣等不誠信經營行為,對自身的經營行為缺乏正確的認識。三是保潔不到位。有的市場業主為了節約經營成本,減少開支,減少保潔人員,造成市場垃圾隨意堆放,衛生狀況極差(尤其是水產、分割活雞鴨、肉類等交易區);另外,經營熟食的攤位,對衛生要求也不注重,經營者普遍不穿戴相關的工作服和工作帽,防蠅措施沒有做好,經營場所衛生有待改進。四是存在無序性的流動經營人員。這些經營者隨意性強,往往今天到這個市場亂設攤,明天又去那個弄堂亂吆喝,今天賣蔬菜,明天賣魚貨,打一槍換一個地方,逃費又逃稅。五是存在拉客的現象。表現在個別經營戶為了一筆生意採取各種手段,讓顧客購買其商品,同行之間經常會發生口角,爭吵不休甚至打架斗毆,導致市場交易秩序混亂。六是超范圍搶生意。在市場經營中,經常有經營戶為了搶生意而超越經營范圍,導致爭吵不斷,管理工作難度增大。七是部分經營戶對租賃的攤位存在認識上的不足。他們錯誤地認為,攤位已經買來或租下了,只要自己稅費交足誰也管不著我。八是市場管理不到位。認為市場內不出大事就沒關系,對亂佔道、亂設攤缺少有效的管理和教育,致使有的市場攤位成了倉庫,貨物堆放過多,又不夠整齊,車輛任意停放,影響市場的總體經營環境。
二、「臟、亂、差」的根源及成因
上述僅是農貿市場普遍存在的種種現象,要想有效地對農貿市場進行改造,就得深入了解這些問題產生的深層次原因,事在人為,經營環境和品位上不去,經營人員的素質不高是一個很大的原因。
目前,農貿市場的經營戶成分復雜,有農民、下崗工人、待業青年、社會閑散人員、外來流動人員、退休人員、殘疾人員等等,其文化程度普遍較低,初中和初小程度的佔了大半。
市場內的這些經營戶小市民意識普遍較濃,法制觀念較為淡薄,文明經商意識欠缺,除了自己的經營小場所,不顧及消費者及其他經營戶的購銷活動。對這些經營戶來說,要求他們整理干凈攤位周邊的垃圾,非常困難。其次,造成臟、亂、差的現象,與市場整體規劃欠缺也有一定的聯系。部分市場在規劃、建造時沒有安排停車場,市場內通道普遍狹窄,擁擠不堪。另外,有些農戶和城鄉居民為了節省入場經營的攤位費用,迫於生計,不得不每天販些小魚小蝦、蔬菜在市場周圍銷售。沒有一個固定的攤位,整天和市場管理人員兜圈子,給市場管理工作帶來一定的難度。
三、對農貿市場改造提升的幾點看法
本人認為只有加大硬體投入,加強對市場業主、經營者的教育力度,做好經營管理,才是提升市場經營環境、提高市場檔次,滿足城鄉居民生活、便利購物的根本所在。在具體的可行性操作上,可以從以下幾點來改造提升現有的農貿市場。
首先,市場業主要增強責任感、緊迫感和危機感。時代在發展,不進則退是永恆不變的自然規律。市場業主應該認真學習有關法規和浙江省工商局《關於推進農貿市場改造提升的意見》,按照有關法規和《意見》進行自查,對上述存在的現象和問題以書面形式列出整改意見書,專人落實責任,確保整改到位,不要流於形式。
其次,要加強市場內經營戶的素質建設。每個經營戶都是直面消費者和外來顧客的小小窗口,往小處說,體現的是一個市場經營環境的好壞,往大處講,體現的是一個城市文明經營的程度。正因如此,對經營戶進行深入的教育是一項重中之重的工程。既要加大宣傳力度,使經營者從根本上認識到誠信經營、合法經營、有序經營的重要,也要讓他們逐步認識到自己對市場經營所能產生的影響,讓他們意識到自身經營會對社會產生的正反面影響。
再者,要加大市場投入,改變現有的臟、亂、差面貌,切實提升市場的檔次和品位。市場的硬體要向人性化的改造過渡,舍棄過去簡陋至極的市場硬體,要達到整潔、美觀、有序、實用的要求。這方面可以借鑒超市功能的設計經驗,科學設置市場設施。如蘭溪在今年北門菜場的改造中,投資了30多萬元,對水產品區,家禽區、蔬菜區等經營場地進行了改造,相應的照明設施也進行了改造,大幅提升了市場內的經營布局狀況,環境衛生也有了很大的改善。
另外,要加大農產品的檢測力度,營造「放心菜」工程。市場業主是市場經營者管理的「第一責任人」,要加強市場的日常管理,建立質量管理制度。這其中,建立農產品檢測機制非常重要。每天在農產品進場時,要有針對性的對農產品進行定期、定量、定標的檢測。對於不合格的農產品要立即退出市場、銷毀,清除「污染食品」才能使廣大消費者買得放心、吃得放心,從根本上保障消費者的健康。
最後,還要強化市場內部的管理,進一步健全並落實好管理制度,加強對各項制度的考核和監督。農貿市場的改造提升是一項新的工作,市場管理者要從原來陳舊的管理模式下解脫出來,用新的眼光、新的容貌、新的方法來管理好市場。市場管理人員要有明確的職責;市場內的保潔人員也要落實好具體的保潔工作;市場內的消防人員也要人人明確責任;市場內的值班人員也要設立相關的制度。有了相應完善的配套制度,還要把這些制度作為細則來落實,作為市場管理和服務人員定期考核量化的指標。
城市農貿市場建設直接關繫到市民日常生活的質量,是城市良性發展的重要一環。近年來,我市中心城區規模不斷擴大,人口迅速增加,城市發展速度大大加快。在城市化過程中,其城區內農貿市場布局建設、經營狀況如何?怎樣進行改造升級,以適應中心城區的發展,城市品質的提高?最近,,市政府牽頭,聯合組織物價局市工商局等部門組成聯合調研組對中心城區農貿市場進行了全面的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我市城區農貿市場的現狀及特點
1、投資主體多元化。市場的發展需要多種生產要素的合理流動,市場的建設更呼喚多種投資主體的加入。
2、經營方式多樣化。與農貿市場投資主體多元化相適應,農貿市場所有者權益實現形式也出現了多樣化,即經營方式多樣化。
二、農貿市場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對農貿市場的管理是多方面多層次的。商貿部門管市場的規劃布局和產業政策,而這種管理往往太宏觀而使管理職責虛置;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對市場經營活動進行監督,開展行政執法,管經營資格、欺行霸市、摻雜使假、短斤少兩,但開展經常性巡查不夠,主動對市場經營活動監督少;特別是農貿市場的業主本應負責組織市場經營活動,為經營者維護和創造安全、衛生的經營環境。
但目前政府和有關部門並沒有拿出一個規范農貿市場業主管理許可權與責任的政策,受利益驅使這些業主往往注重收攤位費而忽視管理,致使市場的經營環境和經營秩序比較亂。工商部門和街道辦事處曾經是市場的主要開辦主體。目前和同類型的菜場比,我們的菜場攤位費偏低。尤其是「工商兩費」取消後,市場服務中心的困難更大,收入沒有增加。
三、農貿市場管理對策
1、建議制訂《市農貿市場管理暫行辦法》
突出明確業主對市場的管理職責,包括要求業主制訂市場內管理公約;協助工商部門查驗營業執照;進行進貨查驗,票證留驗;制止場內經營戶經銷假冒偽劣商品,並及時向有關部門舉報;維護場內清潔衛生;建立先行賠償制度;協調經營者之間,經營者和消費者之間的糾紛;督促劃行歸市等,使農貿市場業主承擔起場內秩序管理主體的責任,從而促進農貿市場的有序經營。
2、建立市場管理的網路機制
長期的工作證明,市場管理單靠突擊整治是不行的,必須建立市場管理的長效機制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市場內要建立和完善市場內打假扶優維權網路和管理人員監督舉報網路。這些網路是各種制度是有機結合與運作,一旦建立將充分發揮互動、連動的作用,大大提高管理工作效率。
3、完善市場內打假維權網路
建立、推行名優企業、市場主辦單位、執法部門以及消費者協會等多家參與的打假維權聯系制度。由執法部門和市場主辦單位共同協商聘請消費者監督員,共同參與打假扶優、維權工作。將名優產品廠家引入市場,設立名優產品專櫃。結合工商部門投訴電話,對投訴問題多的市場、商品展開專項整治。完善消費者舉報獎勵和為舉報人保密制度。
4、完善上市商品的渠道認證制度
為保證進貨渠道的合法,創建安全的消費環境,改變市場內商品渠道不清的情況,對農產品市場上銷售的豆製品、熟肉製品進行試點,要求經營者提供合法的進貨憑證。在試點的基礎上,對市場內經營的商品全面推行索證制度。結合索證,對場內商品的廠家進行考察備案。
農貿市場與居民生活息息相關,在促進經濟繁榮、方便人民生活等方面也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於各種原因農貿市場在發展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需要加以解決。為全面、准確的掌握市區農貿市場的基本情況,以及存在的主要問題,以便針對性地提出解決措施,我對菜零售市場進行了一些調研,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農貿市場的現狀
農貿市場是主要用於銷售蔬菜同時兼營蛋品、家禽、熟肉製品、小水產、豆製品、調味品等多種農副產品的經營場所。在農副產品供應渠道多元化的進程中,農貿市場這種傳統的業態仍然顯示出獨有的優勢,市民在購買蔬菜、水產、雞蛋等商品時,依然首選農貿市場,選擇率在一半以上。這是因為農貿市場經營方式靈活,蔬菜、水產等商品新鮮程度遠遠高於超市。農貿市場設施簡單,租金低,勞動力成本低,降低了商品的成本,蔬菜、水產不容易產生像熟肉、豆製品和調味品等商品的假冒偽劣情況,而且根據農貿市場的特點和農副產品自身特點,這種主導地位還將延續下去。
二、農貿市場的經營狀況
所調查的農貿市場,80%以上鮮菜主要是市區周圍種菜農民自產自銷。十字街農貿市場銷售的蔬菜大部分品種,基本都有本地蔬菜補充。
(一)蔬菜批發環節的經營形式
據我們了解,農貿市場中的所有的經營戶從產地收貨、運輸、批發形成了一條龍式的經營形式,十分有利於他們掌握產銷兩地的消息,有利於很好地解決各個環節的矛盾,有利於形成利益共同體,利益分享,風險共擔。
(二)蔬菜的消費趨勢
隨著城市規模的擴大和人們膳食結構的改善特別是農民蔬菜消費行為的巨大變化,即由過去供應城市蔬菜到今天的蔬菜靠城市供應的變化,城市蔬菜的消費量連續在擴大。同時人們對蔬菜的質量、品種的要求也在不斷提升,應運而生的超市洗凈菜,綠色無公害蔬菜、農超對接、產地直銷的蔬菜不斷被人們看好。
三、蔬農貿市場存在問題
(一)市場設施檔次普遍偏低,購物環境差
大部分市場多年來投入不足,市場設施簡陋、功能單一,「臟亂差」現象嚴重。一是市場開辦單位對市場經營業戶的後續管理不夠。二是缺乏完備的'給排水系統,致使禽類、水產宰殺經營場所污水橫流,雜物遍地,氣味難聞。三是垃圾清運不及時,蔬農貿市場產生的大量垃圾不能及時清理,亂堆亂放,隨意丟棄,形成許多垃圾死角。四是一些市場既是經營場所又是居住場所,出入通道行人與車輛不分,交易高峰時擁堵不堪。五是保鮮設備使用率低,大部分生、熟肉攤點都是案板晾賣,根本達不到防塵、防蠅要求。
(二)農貿市場價格相對較高且不穩定農貿市場菜價高由來已久。初老百姓反映特別強烈,時間長了也沒有得到解決,這是其一。其二是價格不平衡,一個不大的市區的價格不都一樣,超市、農貿市場、早市的價格不平衡。有差價是應該的,但差價太大就是不合理了。
四、蔬農貿市場存在問題的原因淺析
(一)規劃滯後,先天不足
蔬農貿市場建設長期處於無規劃狀態。與城市建設不能同步推進,形成脫節,導致蔬農貿市場數量少、規模小及布局不合理。現有的蔬農貿市場大多因為缺乏相關標準的約束,造成了市場建設起點低,硬體設施落後,功能不完善,購物環境差等先天缺陷。
(二)蔬農貿市場盈利水平低
蔬農貿市場具有盈利性弱、公益性強的特點,投入大收益小,屬於微利行業。受盈利水平低的影響一般的投資者投資建設蔬農貿市場的積極性不高。
(三)相關部門對市場的支持引導、監督約束不夠
一是有關部門對農貿市場發揮的作用認識不到位,在前期規劃和城市建設的同時沒有預留蔬農貿市場用地,小區建成後,想建市場基本沒有合適地方。二是政府對蔬農貿市場建設的扶持力度不大,缺少優惠政策及配套扶持資金的支持。三是對蔬農貿市場的監管力度不夠,缺乏長效的監督約束機制。
五、發展蔬農貿市場的建議
農貿市場的建設和改造,必須以規劃為指導,通過規劃手段引導農貿市場建設。蔬農貿市場的建設是保證老百姓「菜籃子」供應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很強的社會性、公益性,是完善城市服務功能,提升城市品位的必然要求。政府應在政策和資金方面給予大力支持。一是制定優惠政策,涉及農貿市場的規劃、土地、建設、驗收、管理、經營等方面要給予全方位的政策優惠。二是嚴格按照有關規定留足商業用地面積。三是建立蔬農貿市場建設專項扶持資金,並制定相關的資金使用辦法,嚴格按照相關程序,加強對農貿市場建設招標、驗收、使用等全程的監督和竣工驗收,確保政府資金發揮最大的效益。
近段時間來,我委經常接到老城區農貿市場周邊居民和經營戶的反映,說農貿市場周邊環境混亂,經營場地不夠。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對此我委商議城環工委一道,於20xx年2月16日對群眾反映的問題進行了調研。現將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農貿市場始建於1993年,由當時的工商局引進台商與共同出資建成,佔地4000餘平方米,市場建築面積10000餘平方米,其中有商業城四樓一底8000餘平方米,耗資3800餘萬元,其中向財政,銀行等借資1700萬元.該市場建成後,在解決城區居民生活之需,方便農產品交易等方面都起到了積極作用。
1999年因金融機構整頓,農貿市場所借資金無力立即按時償還,由當時分管財貿的副縣長同志主持,將農貿市場商業城三四樓抵償還給銀行,二樓以140萬元抵償給了縣財政局,現在僅剩底樓用於農產品交易,致使目前在城市人口不斷增多的情況下,農貿市場擁擠不堪,群眾反映強烈。
二.存在問題:
1.場地不足,經營人員和城市居民意見很大。由於本應用農副產品交易的商業城2,3,4樓抵債改變了用途,大大減少了農副產品交易場地。加之近幾年長壽城市人口不斷增士,導致農貿市場周邊所有交通要道佔道經營現象非常嚴重,原老城上半城的主要人行通道鄧家巷子人行困難,消防通道嚴重堵塞。如果發生火災,人們完全無法及時疏散,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
2.多頭管理,周邊環境臟、亂、差。農貿市場現在的業主單位為「某市市場經營管理有限公司」,但該公司只能對市場內環境進行管理和整頓,對周邊的場地和通道無法干預,導致周邊環境混亂,車輛行人通行困難,經營戶運輸貨物極為不便,意見很大,周邊居民也很反感。
三.建議:
1.建議區政府是否將1999年財政局抵債收回的農貿市場商業城二樓,特殊續還給農貿市場現在業主單位「某市市場經營管理有限公司」,用於市場肉、禽蛋類經營,增加農貿市場場地,將現佔道經營者收回商業城一樓,解決人行困難和消防通道嚴重堵塞的問題,消除可能隨時發生的安全隱患。
2.建議區政府責成區商務局會同區防疫站,房管局,地稅局等在鄧家巷子擁有房屋產權的有關單位,將現在出租的商業門面環境整治,衛生清潔等授權給「某市市場經營管理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徹底解決周邊環境臟、亂、差的問題,為我區創建衛生城市消除死角。
3.建議區商務局、公安、工商、市政等職能部門加強對農貿市場周邊的經營品類進行劃行歸市管理。
按照省、市《關於開展創建「平安縣(區)」活動的實施意見》要求和縣政法委的工作安排,由縣綜治辦、縣工商局、寧州派出所三名幹部組成調研組,於xx年4月1日至5日分別對縣城寧榮市場、寧陽商城、寧陽綜合農貿市場、木材、燃料市場、大牲畜交易市場、廢舊物品回收市場等7個市場的治安狀況進行了調研及創建「平安集市」征詢意見。調研組圍繞各個農貿市場在維護市場秩序和安全方面,成功的經驗和做法是什麼?下步在開展創建「平安集市」工作和「平安華寧」工作中,切實改變縣城治安狀況,集貿市場應該怎麼辦等方面展開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縣城農貿市場的現狀
寧榮市場:是由5個村民小組和寧州鎮政府6家入股的股份有限責任公司,佔地面積70畝,有190個攤位,管理人員10人(綜合管理人員4人、門衛2人、收費員4人),主要經營土雜、肉類、蔬菜、糧食、飲食等。
寧陽市場、寧陽商城:是寧州鎮祭祀堂村民小組投資建設的集體企業,有198個攤位,現有管理人員6人(綜合管理人員3人、協管員3人),主要經營水果、飲食、木具、百貨等。
寧州綜合農貿市場:屬於國有企業,有140個攤位,現有管理人員7人(綜合管理人員3人、門衛2人、協管員2人),主要經營土雜、肉類、蔬菜、飲食等。
木材和大牲畜交易市場:是由城關社區第五村民小組投資建設的集體企業,已承包給私人管理,主要經營小豬、木材、大牲畜等。
廢舊物品回收市場:是由兩戶個體戶投資建設和租賃場地經營的個體企業,主要經營廢舊金屬。
二、調研的方式
調研組採取找市場開辦方負責人個別交談,召開座談會、走訪個體戶等方式,共找市場負責人交談6人,市場管理人員20人,召集市場管理人員和市場服務中心負責人座談5次23人,走訪個體戶(含食品、水果、肉類、蔬菜、雜糧等)48戶55人,個體商販(含牲畜、燃料)20人,菜農11人涉及市場的村民小組幹部8人、協助市場管理的工商幹部3人。
三、經驗和做法
一是市場管理人員配備到位。每個市場都有專人管理和維護市場秩序,寧榮市場、寧陽市場、寧州綜合農貿市場的管理人員(含門衛)不少於6人。
二是市場管理制度健全規范。建立了市場管理與治安聯防措施相配套的管理制度。寧州綜合農貿市場、寧陽市場、寧榮市場建有各項制度12個,每個制度裝框掛在辦公室牆上,做到職責明確、責任到人。
三是市場管理人員採取多種形式維護市場秩序。首先與個體工商戶簽訂攤位租賃合同時,規定市場經營戶必須尊章守紀、依法經營。如寧州綜合農貿市場對違反市場管理規定的經營者,經多次教育不改的採取出板報通報,戴紅袖套執勤一個小時等措施,使違規經營者懂得管理市場的難度,警示其他人引以為戒,促進了市場秩序的好轉。違規人員經調研組走訪,都能接受這樣的處罰。其次加強巡查及時排除隱患。每個市場除聘請門衛(保安)人員維護市場秩序外,市場管理人員經常在市場巡查,發現不安全隱患和不穩定因素及時進行處置。因此,多年來縣城市場內未發生影響較大的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
四是防範意識普遍增強。由於XX年開展了聯攤聯防活動,攤位經營者之間的相互協作較好,重大節日共同出錢聘請人員看守市場貨物,發現有違法、犯罪行為的人和事,都能主動制止和撥打110報警。
四、存在的問題
一是市場個體戶反映:目前在崗的市場管理人員,多數是村民小組幹部,有的文化較低,短期思想行為嚴重,工作方法簡單粗暴,未能對管理好市場進行合理安排,隨意變動個體戶攤位,群眾找不著買。
二是市場管理員和個體戶反映:市場管理的各職能部門,執法力度不夠。街道亂擺、亂放得不到有效治理,導致市場內生意難做。由此引發部分個體戶也跟隨著到街面亂擺攤設點,市場內秩序混亂。
四是市場負責人和管理人員認為:政府對市場管理不規范,布局較散,市場內不活躍,缺泛竟爭力。如寧榮市場和寧陽市場,趕街的人少,推位空的較多,市場蕭條。大牲畜市場存在農戶承包,相關部門管理脫節,導致牛馬交易不進市場,在環城公路兩邊交易,阻礙交通,影響市容。
農貿市場的明碼標價既是價格管理的重點之一同時也是難點。多年來,各級價格主管部門一直在為這個難點而不懈努力。但是,由於種種原因,農貿市場明碼標價始終無法長期堅持,標價行為與價格法律法規的要求仍有不小的差距,總體情形令人堪憂。而農貿市場明碼標價要實現依法依規治理、建立長效的管理機制還任重道遠。
目前德清縣有市場名稱登記的農貿市場共有20家,總面積達18.3萬多平方米,經營戶2856戶。
一、我縣農貿市場明碼標價現狀
1、我縣農貿市場標價主體是經營者。由農貿市場管理單位製作統一格式的標價牌,具體標價工作由經營者完成。
2、我縣農貿市場提供服務和銷售的種類主要分為蔬菜、水產、肉類、家禽蛋、豆製品、熟食及副食品等七大類。
3、隨著我縣農貿市場改造提升工作的有序推進,明碼標價工作也逐步得到普及。
二、我縣農貿市場明碼標價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
農貿市場銷售的農副產品和其它商品絕大多數是市場調節價,經營者有自主定價權,不少經營者對市場價格的形成及規律和運行機制認識不清楚,往往存在某些模糊與偏見。自主定價權絕不是任意隨意的,必須受市場供求關系的支配,只有把自主定價權與市場結合起來才具有實際意義,單個經營者無能力決定市場價格。但經營者在思想上無此認識,對待明碼標價就會持消極的、不主動的、不負責的態度,認為農貿市場主要是「菜籃子」,農產品價格波動大,早晚價不同,問價還價,標價意義不大,作用有限,因而常常出現賣的價與標的價有差異等等。的確,這些都是農貿市場的特點,明碼標價即是買賣雙方問價還價、逐步建立相互信任的平台,同時也體現了市場公平、公開、公正的價格秩序。
三、規范農貿市場明碼標價的意見及建議
1、要求各農貿市場管理單位必須做到:
①建立市場明碼標價規章,做到有章可循、有規可守;
②與業主簽訂租賃合同應有明確的明碼標價內容,違反明碼標價的應承擔哪些的責任;
③農貿市場應有專職或兼職的價格員負責本市場明碼標價的督促和日常檢查工作;
④抓典型,選擇幾個有規模、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大中型農貿市場作為明碼標價示範試點,以點帶面,以明碼標價市場典範帶動全市各農貿市場價格行為。
2、在推進市場明碼標價的過程中,各級職能部門要各盡其職,各施其責、形成合力,努力提高個體經營者誠信經營、遵守價格法規政策的自覺性,為消費者與經營者之間搭建一個誠實互信的平台,從而提升農貿市場的經營服務質量,依法依規地推進農貿市場明碼標價,從而開創農貿市場明碼標價的新局面。
;㈣ 農產品市場調查的內容包括哪些
1店址調查
2可行性分析
3投資預算分析
4市場的環境投資分析
5市場開業前周邊競爭調查。等
㈤ 急!!求一篇關於農產品的調查報告。
我國加入WTO已超過八周年。隨著入世保護期和後過渡期的結束,我國農產品市場已成為世界上最開放的市場之一。加入WTO對我國農業的影響和挑戰逐漸呈現,面臨國際競爭非常激烈。農產品進口貿易的壓力明顯加大,出口貿易的壁壘日益增多。在貿易自由化趨勢下如何進一步發展農產品進出口貿易,如何提高農業對外貿易質量和水平,是我國發展農業經濟亟待解決的課題。本文就我國農產品市場開放的現狀及其進一步發展對策問題作一粗略的探討。
關鍵詞:農產品市場;開放現狀;發展對策
一、入世後我國農產品進口貿易的作用及其影響
農業問題是世界貿易談判的焦點問題之一。烏拉圭回合將農產品貿易全面納入世界多邊貿易體制,多哈回合使農產品貿易自由化獲得實質性進展。多哈回合後,我國堅持兌現農產品市場准入的承諾,突出的標志就是大幅度降低關稅。
入世前,農產品關稅平均為23.2%。2001年入世後大幅度降低關稅,20D2年降到15.8%,2005年降到15.3%,2006年降為15.2%。在人世後5年的過渡期內,關稅從23.2%降到15.2%,降幅為8個百分點,其幅度之大是世界少有的。現在,我國農產品關稅水平已遠遠低於世界農產品平均關稅62%的水平,成為世界農產品平均關稅水平最低的國家之一,為國外農產品湧入我國市場打開了方便之門。據統計,2005年,我國農產品進口總額為271.8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7.7%。
國外農產品的進入對增加國內市場供應和發展我國農業有一定的積極作用。正由於農產品進口的增加,解決了國內市場一些產品供需的缺口,填補了一些市場空白。例如,近幾年,我國一些大宗農產品如棉花、大豆、小麥等存在較大的供需缺口,進口這些農產品對滿足國內市場的需求是必要的,僅廣西口岸2006年進口食用植物油就達12.1萬噸,價值5335萬美元,比2005年分別增長13.1%和15.7%。同時,一些農產品的進口也促進了市場競爭。由於發達國家農產品具有先進技術和現代化規模等優勢,迫使我國進行農業技術改造,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集約化、現代化進程,努力提高農產品技術含量和經濟效益。這有利於我國調整農業產業結構、轉變農業增長方式、提高農業技術水平、提高農產品質量和國際競爭力。
但是,農產品關稅下降也使我國農產品面臨著巨大的競爭壓力。這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發達國家農產品由於補貼,使其具有價格優勢。據統計,進口小麥、玉米、大豆、棉花等農產品的到岸價格,比我國國內市場價格一般要低20%~30%,這些農產品進口使我國農產品顯然處於不利的競爭地位;另一方面,外國農產品進口,增加了市場供給,直接影響了農民收入和農民就業。據農業部測算,如國產大豆717.8萬噸被進口大豆替代,替代面積為5790.73萬畝,由此減少827.25萬個農民就業機會,總收入就損失111.34億元人民幣。
還必須看到,隨著農產品進口加快,還會直接增加農業貿易不平衡。鑒於我國農產品供需結構和農業資源稟賦的實際狀況,農產品對外依存度比較高,今後對農產品進口增加還不可避免。糧食、棉花、食糖、羊毛、棕櫚油等農產品的關稅配額數量還維持在較高水平上,配額使用率會提高,進口仍呈擴大趨勢,農產品貿易逆差可能經常發生。僅2004年農產品貿易逆差就達83億美元。
綜上所述,人世以來由於關稅降低提高了我國農產品市場開放程度。外國農產品進口既對我國市場保證供應、填補空白、促進競爭等方面起著積極作用,又對我國農業帶來較大的沖擊、加大市場風險等嚴峻挑戰。對此,我們要充分認識、正確對待。不能把我國農業面臨的某些困境歸咎於農產品進口,相反,它提示我國農業加快調整產業結構、提高科技水平、深化農業改革,提高農業國際競爭力的緊迫性和重要性。
二、入世後我國農產品出口貿易的發展特點及其原因
1.農產品出口貿易發展的特點自入世以來,我國農產品出口在面臨國外技術壁壘影響和生產成本上漲壓力的環境下,由於發揮了其特有優勢,使之增長迅速,呈現如下特點:
第一,農產品出口保持較快增長勢頭,據統計,2006年1月~10月,我國農產品出口達245.6億美元,同比增長12.7%,全年達到300億美元。
第二,農產品出口結構進一步優化。目前,蔬菜、水果、淡水魚類、園藝產品、畜禽產品等出口增長較快。2006年,深加工出口額已佔農產品出口總額的47%。
第三,農產品出口市場格局出現新變化。對歐盟、美國、東盟、韓國、中國香港市場出口保持較穩定增長,對中東、俄羅斯等新興市場的出口也有一定發展。
第四,農產品出口價格穩定上漲。商務部質量監控的30種出口商品中,2006年有19種產品價格上升。2006年1月~10月農產品價格指數比上午同期上升4.8%。
2.農產品出口貿易發展的原因近幾年我國農產品出口貿易,出現上述特點,主要原因是:
第一,國家近幾年連續出台支持農業生產、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有關農產品出口的優惠政策,為農產品出口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第二,各有關部門,積極提供農產品公共信息服務。例如,推出歐盟等6個市場指南,茶葉等4個產品指南,啟用「農產品貿易專題」的新網址和標識,形成以商務部政府網站為平台,以政策發布、市場指南、產品指南、進出口統計數據、行業預警、海外快訊、市場動態為主體,以駐外機構、多地商務部門、行業組織、科研單位等渠道的農產品出口信息服務體系。
第三,各有關部門,行業組織和出口企業主動應對國外技術壁壘和貿易爭端,積極發揮四體聯動應對機制,建立農產品貿易預警機制,加強政府、行業協會及其農戶間的信息溝通,做好貿易摩擦和預警工作,積極拓展新興市場。
第四,各地加快改變外貿增長方式,推動農產品出口,例如,加大科技投入,推廣先進農業技術,增加農產品技術含量;大力調整產業結構,減少穀物、食用油、棉花等土地密集型不利於產品出口的種植面積,增加市場前景較好有利於出口的農作物種植面積;在東南沿海地區發展資金、技術密集型、附加值高的農產品生產,推動農業產業化、集約化、現代化進程,從而擴大了農產品出口。
三、入世過渡期後我國農產品貿易面臨的新環境及其對策建議
(一)我國農產品貿易面臨的新環境
隨著我國人世過渡期的結束,農產品市場開放程度的提高,發展農產品貿易面臨著既有利又不利的新環境。
1.發展農產品貿易的有利環境從國際看,世界經濟貿易將保持平穩增長時期,世界農產品貿易將保持較快增長。據各經濟組織預測,今後世界經濟增長率將保持在4%左右,世界貿易量將增長7%左右,這顯然有利於農產品貿易。
從國內看,政府為解決「三農」問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制定了一系列促進農業現代化的政策措施,各部門也先後出台支農惠農政策,商務部近年來研究制定了農產品出口發展規劃及其配套措施,這對發展農產品貿易是十分有利的。
2.發展農產品貿易的不利環境從國際看,發達國家對農業高補貼、高保護所形成的不公平的國際農產品貿易的環境沒有改變,而我國已承諾對農產品不再使用出口補貼。這在農產品進出口成本和價格上面臨著巨大的競爭壓力。同時,國外貿易保護主義抬頭,技術壁壘制度化,反傾銷不斷出現,也加劇了我國拓展農產品出口貿易的難度。
從國內看,分散的小規模的傳統農業經營方式和農業技術低在短期內難以改變,農產品出口成本由於化肥和勞動力等價格上漲而上升,影響競爭力和出口的效益。
(二)發展農產品貿易的對策建議
發展農產品貿易是我國發展農村經濟、帶動農村就業、增加農民收入、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推動農業現代化建設的重大舉措,對解決「三農」問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有重大意義,必須採取有效措施,推動其又好又快的發展,建議採取的對策措施主要有:
1.充分合理利用WTO農業規則,加強對農產品進口的調控由於我國農產品存在供需結構矛盾,今後農產品進口貿易依存度還會提高。為增強農產品進口的有效性,避免盲目性,做好農產品進口的宏觀調控工作十分必要,這就需要充分合理利用WTO農業協議中關於市場准入的規定,嚴格農產品質量安全市場准入制度,調整農產品關稅結構,完善進口關稅配額管理。2006年國家對進口關稅配額作了一定調整,如取消豆油、棕櫚油、菜籽油3種農產品的關稅配額,對凍雞等產品繼續實行從量稅、復合稅,並根據進口平均價格的變化適當調整從量稅。通過對關稅配額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實現農產品進口調控,使之既保證國內市場需要,又保證它穩定健康發展。
2.充分運用惠農支農政策,提高農產品國際競爭力加大農業支持力度,符合WTO農業協議規則。我國農業支持力度要進一步加強,深化和拓寬惠農支農政策。主要包括:(1)繼續加大農業投入,對關鍵區域和主要產品生產給予補貼,重點支持;(2)繼續推進「公司+基地」的生產經營模式,鼓勵農產品企業加強自有基地建設,實現農業產業化、專業化,標准化,全面提高出口產品質量安全水平;(3)加大農業技術投入與開發,提高農業科技推廣與應用的支持,不斷提高科技創新能力;(4)鼓勵龍頭企業充分利用國外農業資源,開展跨國投資經營,制訂海外營銷支持計劃,積極開拓國際市場;(5)建立和完善農業保險制度,擴大農產品出口信用保險的承保范圍,探索農業保險與出口信用保險相結合的風險防範機制。
3.認識和正確把握國際農產品市場狀況,積極調整和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我國農產品出口的國際競爭力要受多種因素影響。其中,國際市場上農產品供求狀況是一個重要影響因素。據預測,小麥、粗糧和大米貿易今後將有一定增長,水產品、園藝、生鮮蔬菜和畜禽產品出口雖存在技術壁壘和質量安全問題的障礙,但前景總體看好。從我國實際看,糧食雖不是我國比較優勢產品,但糧食生產不能放鬆,要積極調整其結構,增加優質品種生產。在不放鬆糧食生產的同時,要積極發展農業優勢產業的優勢,培育我國比較優勢產品,可以適當減少穀物生產,增加蔬菜、園藝、水果、水產、畜禽等產品生產,在優化農產品出口結構上下工夫。同時,要發展農產品深加工,增加出口產品附加值,增加深加工產品和名牌品牌產品出口。
4.充分發揮公共信息服務體系作用,提高服務助農水平要使我國農產品貿易持續健康發展,有必要建立和完善農產品出口信息服務體系,並充分發揮它的積極作用。這就需要整合信息資源,跟蹤監測重點市場動態,建立有效的信息發布機制,及時發布市場指南、產品指南、進口的統計數據,行業預警、海外快訊等信息。同時,要繼續加大投入,豐富信息內容,不斷提高公共服務水平,更好地為農產品貿易服務。
5.利用和熟練掌握WTO有關條款,積極應對貿易爭端入世以來,我國農產品出口不斷受到有關國家或地區的貿易救濟調查。據統計,至今有11個國家或地區共發起15起調查,涉案金額約5億美元,占同期總案件數和總涉案金額的比例分別為5%和6%。隨著國際農產品貿易的日益發展,競爭日益加劇,各國從自身利益出發,採用反傾銷和各種貿易壁壘來限制進口的爭端還會增加。應對日益嚴重的農產品爭端,政府部門要充分利用已建立的四體聯動機制,發揮農產品預警機製作用,加強政府,行業協會和農戶之間的信息溝通。同時,建立WTO農產品要求的質量標准體系,安全體系和認證體系,實施市場多元化戰略,堅持以質量取勝。此外,出口企業要積極協助政府部門收集貿易爭端信息,參與商會,協會組織應對貿易爭端,提升應對能力。
對外貿易是發展對外經濟關系的核心,農產品貿易是發展對外貿易的重要內容。我國一定要抓住機遇,發揮農產品貿易具有的自身比較優勢,沖破國外設置的各種貿易壁壘和障礙,使我國農產品市場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穩定健康地發展,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作出積極貢獻。
㈥ 有機農產品市場調查報告
市場調查是讓我們對一件東西或是一個行業的重新認識,所以在開拓一片領域時,市場調查就尤為重要。為此我為大家整理了關於,歡迎參閱。
篇一
一、 前言: 國際市場對我國有機產品的需求促進了我國有機產業的起步和發展,而我國國內有機產品市場於2000年後才真正出現。據預測,2015年我國國內有機農產品將達到600億元的市場規模,我國將成為第四大有機食品消費大國,有機食品有望佔到整個我國食品市場的1%—1.5%。國內有機產品主要以有機食品為主,其種類主要包括:大米、豆類、穀物、蔬菜、肉類、蛋類、牛奶和食用油等。由於受到生產規模、技術、銷售場所和渠道等條件的限制,有機食品的成本和價格與普通食品相比較有所提高,一些穀物和肉類有機食品的價格是普通食品價格的3倍左右,而一些有機蔬菜的價格則是普通蔬菜價格的10倍之多。
1.2. 調研概況描述:
調研過程的主要工作是確定調研主題、制定調研計劃、設計問卷、把握進度、各調研小組互相協助並采訪調查、處理資訊和分析結果。
二、客戶需求調研
2.1. 客戶的需要與慾望***Needs & Wants***分析
2.2. 客戶需求資料解釋
2.3. 客戶購買行為分析 2.3.1. 決策者分析
***1***我們的決策:是團體討論做出決定的。 ***2***影響著整體的決策是:董事長和市場總監。 ***3***客戶的決策方式***如下表***
5
***4***典型購買者:年齡越大,受教育程度越高的高收入群體。
***5***影響者***職位順序***;董事長-市場部總監-市場部門經理-部門主管。 ***6***決策流程:A形成決策問題,包括提出方案和確定目標;
B判斷自然狀態及其概率; C擬定多個可行方案; D評價方案並做出選擇
2.3.2. 購買行為分析
***1*** 客戶產生類別需求: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個人消費需求的領域將不斷擴充套件,內容會更豐富多彩,消費者就會產生類別需求。銷售商會影響客戶產生類別需求。
***2***客戶了解供應商及其產品包裝/服務的渠道有:A、電商渠道,直接上
網了解。B、實地了解,到供應商基地進行采訪里了解。C、打供應商客服電話進行了解。
***3***影響客戶購買的驅動力是:有機蔬菜安全性高,無農殘,食用營養價
值高。
***4***影響客戶購買的障礙是:有機蔬菜成本高,所以相應的價格也比較高。 ***5***客戶認為的出局標準是:蔬菜不新鮮,有農葯殘留,有蟲害。
2.4. 客戶價值轉移分析
***1***在供應商提供的產品的所有要素中,客戶最關註:有機蔬菜質量。 ***2***客戶關注的首要***2~3項***的偏好是:質量、價格、品牌。 6
三、客戶情報調研
3.1. 客戶分類
***1***客戶細分的思路大概有以下幾類
1***生理資訊:性別、年齡、民族
2***家庭資訊:婚姻狀況、生育狀況、家庭人數
3***社會資訊:職業/行業、職位、收入、教育、宗教、置業情況、
價值取向
4***消費資訊:喜愛品牌、消費頻率、消費額度、消費結構
3.2. 客戶情報分析
***1***願景使命
堅信安全是基本權利,民以食為天,安全的食品是一切美味的前提。 堅持追尋健康,讓食物原汁原味,健康才是食物最基本的味道。
倡導綠色與有機,我們崇尚健康有機的食品理念,返本歸真的生活態度,將致力於推廣並普及科學的種養殖手段,提倡綠色環保和自然農法,依循大自然法則,維護生態和環境,減少乃至拒絕化料、農葯、生長催進劑,讓大家能吃到有機健康的食物。 ***2***業務戰略
1.樣板市場區域是公司絕對佔領的區域,對樣板市場,公司必須確保投入,
7
將營銷分支機構建立盡量下圧到縣級甚至鄉鎮市場,進行深度分銷,牢固佔領終端網路,對區域市場進行精耕細作。
2.根據地市場區域是公司絕對控制的區域,對這類區域公司應該重點投入,通常以直營模式,對銷售渠道進行深耕細作,有重點、針對性地與競爭對手開展競爭。
3.游擊區域市場是公司還沒有客戶基礎的市場,對這類區域公司沒有必要投入人財物力,採取現款現貨的營銷模式,控制好風險即可。但有銷售潛力的區域應該重點培養,在經銷商選擇和渠道的建設方面亦應該為下一步市場細化做准備工作。
4.在確定了區域市場角色後,再綜合考慮行政區劃、人口數量、消費水平、交通條件、客戶分布、政策投入等相關因素,將一個區域進一步細分為若干個分割槽。並具體確定每個分割槽的市場開發和產品推廣進度、目標任務***含銷售數量和銷售金額***、目標市場佔有率、目標經銷商和零售終端等分銷客戶的名稱。
***3***面臨的業務問題:
A、業務不達標,推廣費用大,資金緊張。 B、地區發展不平衡,導致有機蔬菜利潤差異。 C、供應有機蔬菜的效率問題。 D、有機蔬菜的保鮮問題。 ***4***購買趨勢:
以前人們大都吃普通蔬菜,現在隨著有機蔬菜的推廣,逐漸成為主流蔬菜。 ***5***說明當前客戶資料庫的狀況,增加客戶資料庫有哪些渠道或來源?
我們公司一般通過以下四個渠道來獲得客戶資料: 1、原始客戶積累 主要是公司多年的經營積累下來的,這部分資料主要是公司通過做廣告或渠道開發,老客戶介紹等途徑積累的,是企業生存的根本。這部分的資料的優點是真實性高,對公司的認知度高,但缺點是:數量少。對大面積開發市場作用不大,我這樣說可不是否定這部分資料的價值,這部分資料真正的價值我在後面的講座中會體現出來。
2、網路搜尋獲得,這部分資料主要是人工或通過一些軟體搜尋獲得的,主要是通過一些搜尋引擎:網路,谷歌等,也用通過一些行業網站:阿里巴巴,慧聰等,這樣獲得的資料優點是量可能比較大,也沒有費用,但仔細分析起來的話其實缺點還是很多的,人工去網路上搜索,資料質量可以保證,但數量不好保證,人工的費用還是很高的,並且,有很多人在這樣搜尋,你能找到的比人也能找到,這樣的公司的騷擾率會很高,對電話銷售等方式有本能的排斥,很難做成訂單。利用軟體搜尋可以降低人工的成本,但資料的准確性就會很差,且行業,區域等劃分會更不準確,給後面的營銷造成了很大的障礙,同人工找的一樣你能找到的比人也能找到,這樣的公司的騷擾率會很高,對電話銷售等方式有本能的排斥,很難做成訂單的問題。
3、參加展會收集:這樣來源的資料准確度高,也符合目標客戶定位的要求,但這樣來源的資料的缺點只有一個,就是成本太高,數量太少,也對大規模的資料庫營銷專案左右不大
4、資料公司購買 這種方式的優點是:一次能拿到打大批量的資料,且由於資料公司本身的專業性,會對你的目標客戶群體做一定的定位,拿到的資料一
篇二
重要客戶分析
***1***重點客戶:合作過的客戶、高收入群體客戶。
***2***核心客戶:在企業廣泛與大量客戶進行接觸的基礎上,通過CRM系統分析所有的客戶資訊,識別客戶的一些基本資料,建立客戶信用檔案+再對核心客戶的購買資格進行確認,即從以往的交易歷史分析出客戶對企業的貢獻,然後再分項進行分析和評估,排出先後名次。可根據企業內部情況設定活躍客戶標准,然後從活躍客戶清單中選擇貢獻率最大的20%,辨識出為企業創造大部分利潤的核心客戶。
***3***這樣做的目的:一是收集核心客戶的資訊,建立企業核心客戶資料庫,對核心客戶進行風險分析,更便於未來對核心客戶的產品或服務提供進一步的支援;二是使核心客戶對企業產品或服務產生深刻的印象,以激發核心客戶多次購買的慾望。要准確定位核心客戶,必須知道企業和核心客戶之間的關系是什麼性質,還必須對核心客戶進行差異性分析。不同核心客戶的差異性主要表現為對企業商業價值和產品需求兩方面的不同。對核心客戶進行差異性分析可以辨識核心客戶的種類,詳細需求和價值取向,使企業清楚地知道其利潤形成所主要依賴的經營業務范圍,核心客戶對企業的依賴動力以及核心客戶的分布情況。在此基礎上,企業能更好地配置各種資源,不斷地改進產品和服務,提高客戶的滿意度,從而建立牢固的客戶關系,牢牢把握最有價值的客戶資源,以期在最小成本的情況下實現企業利潤最大化。
四、競爭情報調研報告
4.1. 主要競爭對手概況
9
4.2. 競爭對手的業務分析
惠州添信有機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有機農產品生產為主的大型公司,在深圳、廣州、惠州、雲南等地擁有多個基地,位於惠州良井鎮矮光村的基地,距惠州市中心、深圳和廣州車程分別為30分鍾、60分鍾、90分鍾,交通順利。佔地面積700多畝***大棚種植蔬果150畝、露天種植400畝、果園150畝、山茶花30畝***。公司長期與省農科院和深圳農科航天育種中心共同進行技術研發,技術力量雄厚。主要經營有機品種有:彩椒、青椒、西紅柿、西葫蘆、西瓜、南瓜、甜瓜、青瓜、苦瓜、香瓜、紅葉生菜、油菜心、水東芥菜、白茄、太空茄等。產品主要銷往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
4.3. 不同細分市場的競爭力分析
10
11
五、渠道/價格調研 5.1. 中間渠道概況
⑴型別:傳統營銷渠道:批發商、代理商、零售商
新型分銷渠道:連鎖經營、特許經營、生產企業自營銷售組織、網上直銷 ⑵層次: 零階渠道 製造商 → 消費者
一階渠道 製造商 → 零售商 → 消費者
二階渠道 製造商 → 批發商 → 零售商 → 消費者
製造商 → 代理商 → 零售商 → 消費者
三階渠道 製造商 → 代理商 → 批發商 → 零售商 → 消費者
製造商 → 批發商→專業批發商 →零售商 → 消費者
⑶結構:1、 長度結構***層級結構***
營銷渠道的長度結構,又稱為層級結構,是指按照其包含的渠道中間商***購銷環節***,即渠道層級數量的多少來定義的一種渠道結構。通常情況下,根據包含渠道層級的多少,可以將一條營銷渠道分為零級、一級、二級和三級渠道等。
2、 寬度結構
渠道的寬度結構,是根據每一層級渠道中間商的數量的多少來定義的一種渠道結構。渠道的寬度結構受產品的性質、市場特徵、使用者分布以及企業分銷戰略等因素的影響。渠道的寬度結構分成如下三種類型:①密集型分銷渠道;②選擇性分銷渠道;③獨家分銷渠道
3、 廣度結構 渠道的廣度結構,實際上是渠道的一種多元化選擇。也就是說許多公司實際上使用了多種渠道的組合,即採用了混合渠道模式來進行銷售。 ⑷本公司使用的是尋找零售商銷售和網上直銷方式,採用零級渠道和一級渠道以及混合渠道模式來銷售產品。而添信有機農業開發有限公司使用的是生產企業自營銷售組織和網上直銷方式,,採用零級渠道和寬度結構。在未來的發展中,網上直銷方式會顯得尤為重要,隨著網際網路的不斷發展,網上商店的逐漸成熟,越來越多消費者很享受網上購物帶來的便利。
分析本公司主要競爭對手的定價策略、價格分布、客戶的價格期望及敏感性分析
13
替代品越多,消費者的價格敏感度越高,替代品越少,消費者的價格敏感度越低。替代品是指能夠滿足消費者同樣需要的產品,即無機農菜和有機農菜為相互替代品。產品越重要,消費者的價格敏感度越低。當產品是非必需品時,消費者對這種產品的價格不敏感。產品價格越容易與其他產品比較,消費者價格敏感度越高,比較越困難,消費者價格敏感度越低,在農產品銷售方處,產品的標簽一目瞭然,擺放在一起的同類產品包括無機農菜和有機農菜使消費者更易進行價格比較,此時無機農菜誘人的價格可以引發消費者的購買沖動。
隨著人們膳食結構的改善,人們對蔬菜的質量、品種的要求也在不斷提升,應運而生的有機農菜、農超對接、產地直銷的蔬菜不斷被人們看好。有機生產前期規模較小,人力投資大,風險成本及運輸成本也相對高昂,因此有機產品售價自然比較貴。但是,常規農業並沒有將長期環境成本如污染、泥土肥力下降等損害計算在內,如果將環境成本反映在價格上,常規農菜和有機農菜的價格會相若。
篇三
六、產品/技術調研
6.1. 競爭產品包分析
描述本公司產品包與主要競爭產品包在功能/效能等方面的對比:
有機蔬菜被人們稱為「純而又純」的食品,從基地到生產,從加工到上市,都有非常嚴格的要求。有機蔬菜從生產到加工的諸多過程絕對禁止使用農葯、化肥、激素、轉基因等人工合成物質,不使用基因工程技術,同時還必須經過獨立的有機食品認證機構全過程的質量控制和審查,允許使用有機肥料,主要用於基肥。不用化學農葯,而用防蟲網或生物農葯及其他非化學手段防治病蟲害。在生產和加工有機蔬菜時必須建立嚴格的生產、質量控制和管理體系。與其他蔬菜相比,有機蔬菜在整個生產、加工和消費過程中更強調環境的安全性,突出人類、自然和社會的持續協調發展。
14
6.2. 技術分析
15
6.2.2. 核心技術分析
描述哪些關鍵技術屬於本公司的核心技術,並作出分析: 核心技術是栽培有機農菜的肥料使用技術。
有機蔬菜生產與常規蔬菜生產的根本不同在於病蟲草害和肥料使用的差異,其要求比常規蔬菜生產高。 1.施肥技術
只允許採用有機肥和種植綠肥。一般採用自製的腐熟有機肥或採用通過認證、允許在有機蔬菜生產上使用的一些肥料廠家生產的純有機肥料,如以雞糞、豬糞為原料的有機肥。在使用自己漚制或堆制的有機肥料時,必須充分腐熟。有機肥養分含量低,用量要充足,以保證有足夠養分供給,否則,有機蔬菜會出現缺肥症狀,生長遲緩,影響產量。針對有機肥料前期有效養分釋放緩慢的缺點,可以利用允許使用的某些微生物,如具有固氮、解磷、解鉀作用的根瘤菌、芽孢桿菌、光合細菌和溶磷菌等,經過這些有益菌的活動來加速養分釋放養分積累,促進有機蔬菜對養分的有效利用。 2.培肥技術
綠肥具有固氮作用,種植綠肥可獲得較豐富的氮素來源,並可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一般每綠肥的產量為2000kg,按含氮0.3%0.4%,固定的氮素為68kg。常種的綠肥有:紫雲英、苕子、苜蓿、蒿枝、蘭花籽、箭苦豌豆、白花草木樨等50多個綠品種。
3.允許使用的肥料種類
有機肥料,包括動物的糞便及殘體、植物漚制肥、綠肥、草木灰、餅肥等;礦物質,包括鉀礦粉、磷礦粉、氯化鈣等物質;另外還包括有機認證機構認證的有機專用肥和部分微生物肥料。 4.肥料的無害化處理
有機肥在施前2個月需進行無害化處理,將肥料潑水拌溼、堆積、覆蓋塑料膜,使其充分發酵腐熟。發酵期堆內溫度高達60℃以上,可有效地殺滅農家肥中帶有的病蟲草害,且處理後的肥料易被蔬菜吸收利用。 5.肥料的使用方法
***1***施肥量:有機蔬菜種植的土地在使用肥料時,應做到種菜與培肥地力同步進行。使用動物和植物肥的比例應掌握在1∶1為好。一般每畝施有機肥3000-4000
追施有機專用肥100公斤。
***2***施足底肥:將施肥總量80%用作底肥,結合耕地將肥料均勻地混入耕作層內,以利於根系吸收。
***3***巧施追肥:對於種植密度大、根系淺的蔬菜可採用鋪肥追肥方式,當蔬菜長至3-4片葉時,將經過晾乾制細的肥料均勻撒到菜地內,並及時澆水。對於種植行距較大、根系較集中的蔬菜,可開溝條施追肥,開溝時不要傷斷根系,用土蓋好後及時澆水。對於種植株行距較大的蔬菜,可採用開穴追肥方式。
6.2.3. 技術發展對客戶需求、市場容量的影響
隨著現代人對食品安全的要求越來越高,無污染、無化肥農葯殘留的有機農菜受到更多市民喜愛。栽培有機農菜需要更密集的技術,精耕細作,有機蔬菜遠離污染,品質高,具有自然本色,已成為禮品菜需求的時尚。有機食品被譽為「朝陽產業」,具有廣闊的市場。聯合國糧食和農業組織發表的一份報告分析表明,在過去的10年間,在一些國家的市場上,有機農產品的銷售額年遞增率超過20%。這與一些常規食品市場的停滯不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有機農菜的種植講究的是安全、自然的生產方式,有機農菜栽培技術的不斷發展可以很好地促進和維持生態平衡。有機蔬菜無化學殘留,口感佳,而且已被證明比普通蔬菜更具營養。人們對安全食品的需求日益強烈,有機農菜的栽培技術日益成熟,客戶需求量和市場容量將日益增大。
七、總體分析及建議
7.1. 產品包策略分析及建議
產品包裝是整體產品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絕大多數產品都要經過包裝後生產過程才算完成。在現代市場營銷中,對商品包裝的要求越來越高,早已不再拘泥於過去的那種保護商品,方便攜帶的功能。心理學研究表明:在人類接受的資訊總和中,由視覺器官獲得的佔83%,聽覺佔11%,嗅覺佔3.5%,觸覺佔1.5%,味覺佔1%。因此,通過包裝設計,激發顧客的購買慾望,提高農產品市場競爭力,是農產品營銷者必須高度重視的問題。現在發達國家的農產品是一流的產品,一流的包裝,一流的價格。而我國的農產品則是一流的產品,三流的包裝,三流的價格。新加坡進口的中國農產品與美國農產品包裝有明顯的差距,他們是印製精美的標准包裝箱,而我們的則是蛇皮袋、麻袋之類的原始包裝,價格差距可想而知。所以我們公司的有機農產品也會加大在包裝這方面的投入。
目前,新鮮蔬菜從運輸到銷售幾乎沒有包裝,因而運輸和銷售過程中損耗很大。零售時給蔬菜淋水的做法又會使蔬菜失去原味。令人可喜的是,近幾年城市悄然興起了凈菜市場,即將蔬菜去掉變黃、變壞部分,然後洗凈、切好,再定量包裝銷售。消費者買回家就可以直接上鍋,節省了許多時間。因此,凈菜市場一出現便深受歡迎,前景看好。要全面提高蔬菜種植業的經濟效益,就必須從包裝抓起。
我們公司的有機產品採取的包裝的建議:
1.突出商品農產品形象的包裝策略:
突出農產品形象,是指在包裝上通過多種表現方式突出該農產品是什麼、有什麼功能、內部成分、結構如何等形象要素的表現方式。這一策略著重於展示農產品的直觀形象。
2.突出商品農產品形象的包裝策略
突出商品農產品用途和用法的策略是通過包裝的文字、圖形及其組合告訴消費者,該農產品是什麼樣的產品,有什麼特別之處,在哪種場合使用,如何使用最佳,使用後的效果是什麼。這種包裝給人們簡明易懂的啟示,讓人一看就懂,一用就會,並有知識性和趣味性,比較受消費者歡迎。
3.注重產品在運輸過程的包裝
首先,蔬菜的運輸尤其是中、遠途運輸,應該進行包裝,目的是防止運輸途中壓壞蔬菜造成損失。
總而言之我們的產品首先在在色彩上是以綠色和透明包裝為主,並且在包裝上註明有機蔬菜字樣,說明有機產品的特點:無污染,無公害,有機化肥。包裝應當簡易,能有效防止擠壓,且能重復使用,包裝成本低。其次在運輸車箱上專門設計安裝隔層,將蔬菜一層一層放置,層與層之間距離不能大,這樣能達到防擠壓的目的。最後加快發展凈菜市場,在蔬菜種植基地搞凈菜加工,採用先進技術進行包裝,實現產業化,是提高蔬菜種植業經濟效益的基本思路。
現在使用的凈菜包裝,基本上是用泡沫塑料托盤,再包一層聚乙膜。泡沫塑料造成白色污染,使用受到限制,而且這種包裝保質期短,所以在包裝材料的選擇上必須改進。所以我們公司對了當天能銷售的凈菜,叮以用紙漿模瓔齜舊輔之以聚乙烯膜包裝。如果要求保質期長一些如3—5天,則可採用氣凋包裝或真空包裝,並低溫***4℃左右***冷藏。這樣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包裝的安全無害。
7.2. 渠道策略分析及建議
有機農產品是純天然、無污染、安全營養的食品,也可稱為「生態食品」。它是根據有機農業原則和有機農產品生產方式及標准生產、加工出來的,並通過有機食品認證機構認證的農產品。現代生活中人們越來越重視食用有機食品了,人們可以在商場、超市、網上等很多渠道購買有機農產品。下面對現如今的有機農產品銷售渠道進行了分析。
目前有機農產品主要有3種銷售渠道,分別是商場、超市和專賣店***62%***、禮品市場***16%***、直銷與網路銷售***15%***,其他銷售渠道的比例僅為7%。
1、商場、超市和專賣店
商場和超市是針對個人消費者的主要渠道,發展前景良好。在大型連鎖超市,如家樂福、沃爾瑪等,許多有機農業品牌設有專門的銷售櫃台。
2、禮品市場
禮品市場是有機農產品最重要的銷售渠道之一,這些作為禮品的有機農產品往往需要進行專門包裝,主要通過直銷或專門的分銷網銷售。
3、直銷與網路銷售
在發展過程中,無論是農場直銷還是網路銷售都未成氣候,僅占總收入的很小一部分。然而,企業通過不斷提升產品知名度並為消費者提供一手資訊的方式成為企業的整體推廣策略的一部分。 本公司使用的是尋找零售商銷售和網上直銷方式,採用零級渠道和一級渠道以及混合渠道模式來銷售產品。本公司目前採用的是與大型超市合作以及網上銷售的模式。
***1***對於大型超市我們會與惠州市各大大型超市取得合作。企業客戶:企業餐廳——大型企事業單位餐廳、銀行證券公司餐廳、軍隊後勤。星級酒店——星級酒店業發展迅猛,目前五星級酒店就有康帝、凱賓斯基、富力萬里等。此外,在周邊羅浮山、西湖、巽寮灣等景區的高階度假酒店、會所也是我們的客戶群。高階餐飲——中高階餐飲更為注重食材選擇。很多高階餐飲和會所都樂意選用有機農產品作為食材以此提高自身菜品品質。西式快餐連鎖對有機蔬菜的需求巨大,如肯德基、麥當勞的生菜。企業原料供應——食品加工業企業甚多,他們也在不斷研發自己的高階產品,推出有機加工食品。惠州航空食品供應商也是我們的企業目標客戶之一。
***2***網上銷售模式我們會與國內著名的網際網路平台淘寶商城,京東等合作。在其網站上公布產品資訊,接受網上訂購。披露生產經營的情況,推廣環保、有機生活方式。
7.3. 價格策略分析及建議
有機蔬菜價格的主要特徵是反映環境成本,即有機蔬菜通常包括與環境保護及改善環境有關的成本支出。因此,一個企業及產品的綠化程度將影響其成本構成。許多種情況會引起綠色價格上升。例如,引進對環保有利的原材料:用有利於環保的裝置替換污染環境的裝置:實施環保法也會增加費用:為推行有機蔬菜營銷而改變公司組織結構及行政管理方式等等。同時,有機蔬菜價格亦可能由於其他因素的作用而降低,如由於產品及包裝原材料的節約而降低費用。
㈦ 澳大利亞畜牧業的特點是什麼
發達
澳大利亞農牧業發達,素有「騎在羊背上的國家」之稱。農牧業產品的生產和出口在國民經濟中佔有重要位置,是世界上最大的羊毛和牛肉出口國。農牧業用地4.4億公頃,佔全國土地面積的57。要農作物為小麥、大麥、棉花、高粱等,主要畜牧產品為牛肉、牛奶、羊肉、羊毛、家禽等。
澳大利亞農牧業產品的生產和出口在國民經濟中佔有重要位置,是世界上最大的羊毛和牛肉出口,2015/2016財年,澳農牧業產值952.8億澳元,占同期GDP的5.7%。
(7)澳洲農產品市場調查分析擴展閱讀:
澳大利亞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2013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全球排名第12,人均生產總值達到67742美元,排名世界第5,在2000萬人口以上的國家中排名第一,遠高於美國,英國等其他主要英語國家。
澳大利亞長期靠出口農產品和礦產資源賺取大量收入,盛產羊、牛、小麥和蔗糖,同時也是世界重要的礦產資源生產國和出口國。澳大利亞資源是很多國家極為羨慕的。
英語中甚至有一個片語專門形容澳大利亞「Theluckycountry」,意思是說澳大利亞的氣候、歷史、生活方式各方面都比較幸運,國民不需要太辛苦勞動,只要讓牛羊隨便吃草,在地上挖礦就可過高水平的生活,而且沒有受到兩次世界大戰戰火的侵擾。農牧業、采礦業為澳傳統產業。
澳大利亞的高科技產業近幾年有較快發展,在國際市場上競爭力有所提高。
㈧ 農產品國際市場營銷調查一般包括哪些內容
農產品進入國際市場之前,要首先了解國際市場供求發展的歷史與現狀,找出發展規律,尋求進入機會。一般的市場調查包括以下內容:
(1)世界上對某產品的市場需求情況。
(2)世界潛在市場的份額和開發潛在市場的可能。
(3)競爭者的情況和競爭情況。
(4)國際市場經營的機會情況並與國內的機會做比較。
這些資料可從實地考察獲得,也可從聯合國資料、國際復興開發銀行、世界貿易組織(WTO)、統計局以及行業記錄等資料中尋找。
㈨ 現在疫情期間可以吃澳洲谷飼牛嗎
近期,歐美多家肉製品廠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頻發,更是引發國內消費者對進口肉產品的憂慮。
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專家稱,國內外尚未發現通過食物傳播新冠肺炎的案例,但不排除低溫冷藏食品、食品外包裝作為病毒載體造成新冠病毒污染環境引起傳播的可能。
國外疫情還在蔓延,國人還能放心購買進口農產品嗎?
一
「德國暴發肉類新冠危機!」德國《商報》6月21日稱,德國最大的肉類生產企業滕尼斯公司聚集性感染疫情持續發酵。截至當地時間6月20日晚,該公司的新冠肺炎聚集性感染已造成1029人確診。
英國肉類加工廠也未能逃過厄運。6月18日,英國威爾士公共衛生部證實,位於威爾士蘭蓋夫尼市的一家肉類工廠發現58例確診病例,560名員工將全部接受新冠病毒檢測。目前該工廠已停產並關閉。
今年早些時候,美國、加拿大也已發生多起肉類加工廠聚集性疫情:
4月上旬,全球最大的豬肉加工商史密斯菲爾德食品公司位於美國南達科他州蘇福爾斯的豬肉加工廠有230多名員工感染新冠肺炎。
4月中旬,加拿大阿爾伯塔省Cargill公司曝出該肉類加工廠和新冠肺炎相關病例已達1167人,2名工人死於新冠肺炎。
5月初,美國泰森食品公司旗下鮮肉公司有1031名工人確診,占員工總數的37%。《華盛頓郵報》稱,截至5月25日,美國多家大型肉類加工企業已報告新冠肺炎確診員工1.1萬余名。
逾千名員工確診新冠肺炎的美國泰森食品公司。圖源:新華社
伴隨物流和消費渠道的打通,近些年,海外農產品紛紛走上中國消費者的餐桌,澳洲谷飼牛肉、紐西蘭羔羊肉、德國純肉香腸……不一而足。「吃貨」們的青睞,直接促使進口量攀升。
據海關總署數據,2019年中國進口豬肉210.8萬噸,同比增加75%;進口牛羊肉205.2萬噸,同比增加51%。
目前中國主要從歐盟、北美和南美進口豬肉,歐盟委員會數據顯示,2019年前9個月,歐盟已出口近337萬噸豬肉,其中46%都出口到了中國。中國的進口牛羊肉則主要來自巴西、阿根廷、澳大利亞、紐西蘭。
這幾年,中國的海鮮進口規模也日漸龐大。據海關總署統計,2018年中國海產品進口額達到119億美元,同比增長43.6%。中國產業信息網預計,中國對進口海鮮的需求量將在2020年達到1000萬噸。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0年1-4月中國已進口水海產品147萬噸,較去年同期增長4.5%。
二
便捷的冷鏈物流將生鮮肉食品運送上門,但會不會將病毒同步攜帶?
今年6月,北京新發地市場突發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經查,在切割進口三文魚的案板上檢測出新冠肺炎病毒。此後,中國疾控中心多位專家及北京衛健委發布調查分析,均認為市場內所售貨物受到病毒感染為可能原因之一。
病毒會不會寄生在食物內或通過外包裝傳播?對此,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微生物實驗室主任李鳳琴回答稱:「目前國內外尚未發現通過食物傳播新冠肺炎的案例,若新冠病毒污染了食物或食物的外包裝,並不會在食品和外包裝上繁殖,常溫下存活的時間也比較短。」
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馮錄召指出,新冠病毒主要通過近距離呼吸道飛沫和接觸傳播,尚未發現通過食用包括海鮮產品在內的食物經過消化道感染的證據。
即便如此,李鳳琴提示:「在低溫下新冠病毒存活的時間較長,不排除低溫冷藏食品、食品外包裝作為病毒載體,從而造成新冠病毒污染環境引起傳播的可能。」
北京某超市。圖源:人民網
三
為阻斷病毒可能的傳播路徑,海關總署加大了對進口農產品的新冠病毒監測力度。
6月18日,海關總署官方網站發布公告稱,6月11日至17日,全國海關已對進口肉類、水產品、蔬菜、水果、水生動物、短時或低溫運輸工業品等貨物及其包裝和操作環境取樣實施新冠病毒監測。
海關總署共檢測樣品32174個,其中貨物樣品8274個,內外包裝樣品20833個,環境樣品3067個,結果均為陰性。
海關總署6月20日發文稱,近日英國某禽肉企業確診58例新冠肺炎病例,經確認英國禽肉尚未獲得中國准入,不能向中國出口。
同時,海關總署已要求英國主管部門嚴格落實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世衛組織聯合發布的《新冠肺炎與食品安全:對負責國家食品安全控制體系主管部門的指南》(簡稱《指南》)。
英國主管部門已確認其在華注冊的8家豬肉企業和2家牛肉企業已嚴格按照《指南》做好安全防護,嚴防新冠病毒污染輸華肉類;如有企業出現新冠疫情,將立即向中方通報。
此外,由於美國泰森(Tyson)公司注冊號為P5842的禽肉屠宰企業近日發生員工新冠肺炎聚集性感染,海關總署宣布自6月21日起暫停該批禽肉產品進口入境,已到港或將到港產品,海關部門全部予以暫扣。
作為普通消費者,該如何做好防護?還能正常購買進口農產品嗎?李鳳琴給出專業建議——
居民可以正常購買和食用進口肉類等食品,但要注意防範;
清洗生肉時,可將其放在盆內,防止直接沖洗發生飛濺;
處理生肉等生鮮後,用肥皂和潔凈的流動水洗手;
外出購物接觸生鮮後,不要揉眼睛、摳鼻子;
儲存、處理食物時要生熟分開、及時冷藏,防止交叉污染;食物必須徹底加熱後食用;
若買回生食,可在放入冰箱前做好分割、按照一次食用的量分裝。
㈩ 澳大利亞的食品安全標准究竟有多高呢
澳大利亞十分注重食品安全標准化。
無論是在農場,還是在農貿批發市場以及企業生產現場,澳大利亞對初級農產品、食品生產加工以及銷售全過程都嚴格執行相關標准。
對於初級農產品,政府指定專業技術人員到各農場牧場生產現場免費進行技術指導,使其施肥用葯符合標准,嚴格控制農殘葯殘指標,確保農產品達到標准要求;所生產農產品一律進專業農貿市場銷售,並由專人對農殘指標抽查和檢測,檢測不合格農產品堅決處理並追究責任。對於食品加工環節,政府嚴把原材料進貨質量關,檢查官員來檢查時,經營者要能提供原料的供應商資料及檢測合格證明,嚴格按照生產工藝規范進行生產加工。對於產成品,政府嚴格控制運輸過程,銷售場所的環境衛生,特別是溫度指標。由於整個鏈條都能嚴格執行標准,食品質量有了可靠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