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蘋果公司》戰略分析
《蘋果公司》戰略分析
蘋果公司是美國的一家高科技公司,2007年由蘋果電腦公司更名而來,核心業務為電子科技產品,總部位於加利福尼亞州的庫比蒂諾。下面是我為你帶來的《蘋果公司》戰略分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蘋果公司的公司簡介
蘋果公司由史蒂夫·喬布斯、斯蒂夫·蓋瑞·沃茲尼亞克和羅納德·傑拉爾德·韋恩在1976年4月1日創立,在高科技企業中以創新而聞名,知名的產品有Apple II、Macintosh電腦、Macbook筆記本電腦、iPod音樂播放器、iTunes商店、iMac一體機、iPhone手機和iPad平板電腦等。
2013年9月21日凌晨,蘋果公司正式發布了新一代的iPhone手機,這一代分為iPhone 5s和iPhone 5c兩個版本,在中國定價分別為5288元和4488元起。
2013年世界500強發布,蘋果公司排名第19位。在電腦方面,現已超過微軟(Microsoft)成為世界第一大桌面軟體公司。
北京時間2013年10月23日凌晨1點,蘋果公司在舊金山芳草地藝術中心舉辦新品發布會,推出新款平板電腦iPad Air、Retina iPad Mini新款13英寸/15英寸MacBook Pro Retina、新Mac Pro等5款硬體新品。此外,蘋果還在發布會上發布了正式版OS X Mavericks。
蘋果公司已連續三年成為全球市值最大公司(創下6235億美元記錄,現為4778億美元)。
二、蘋果公司現行的公司層戰略
公司層戰略,也稱總體戰略,是指一家公司在從事多種業務或在多個產品市場上,為了獲得競爭優勢而對業務組合進行選擇及管理的行為。它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是整個企業的經營范圍和企業資源在在不同經營經營單位上的分配。
根據戰略的進攻性可以將公司層戰略為穩定型戰略、發展型(進攻型)戰略、緊縮型戰略。其中發展型戰略和緊縮型戰略又有多種具體的戰略形式,形成如下公司層戰略的類型體系:
2.1 蘋果的發展型戰略
發展型戰略,也稱進攻型戰略,是一種快速增長的戰略。發展型戰略的特徵:
(1)增長速度比產品市場發展得更快;
(2)企圖消除其行業中價格競爭危險;
(3)不斷地開發新產品、開拓新市場、採用新技術等技術創新手段;
(4)利潤率高出行業的平均水平;
(5)通過創新來創造需求和影響環境適應自己。
2.2 蘋果的多元化戰略
蘋果的多元化戰略體現在五個方面:
(1) 硬體產品;
(2) 電子產品
(3) 個人數碼
(4) 軟體產品
(5) 其他產品
三、蘋果公司現行戰略的PEST分析
3.1 政治、法律環境(Political)
指一個國家的政治制度、體制、政治形式、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等方面。它包括了:
1.政治的穩定性、政策的連續性
2.有關經濟政策,有關對外貿易規定
3.有關勞動和廣告促銷的規定
4.對外企的規定,特殊的鼓勵政策
5.環境保護法等
蘋果電腦在我國所面臨的政治環境還是比較嚴峻的,我國政治的高度集權,政策的極度不連續。政策的出台是利益集團博弈的結果,前不久的惠普主板事件,也多多少少的說明了外企在中國的嚴峻挑戰,惠普公司的主板在很久以前就存在著一定的問題,但卻在今年受到了格外的關注,說明我國政府在變相的打壓外企。而蘋果電腦公司應遵循中國的經濟政策和有關對外貿易的規定,不破壞我國環境等,才能在中國這個巨大的市場上獲得高額利潤。加之中國關於盜版方面的法律還不太完善,導致山寨產品在國內的盛行,這嚴重影響了蘋果公司產品在中國的銷售與推廣。
3.2 經濟、金融環境(Economic)
企業經營過程中所面臨的各種經濟條件、經濟特徵、經濟聯系等客觀因素。 包括了:
1.GDP變化趨勢
2.通貨膨脹率、貨幣供應量
3.利息率、匯率的變動
4.工資物價水平、收入水平
5.產業結構變化、失業率
6.股票市場的動向
7.市場行情變化、原材料供應及成本
我國的GDP在逐年的穩步上升,通貨膨脹率在04.,07年有上升外,還比較穩定,貨幣供應量也在穩定的上升,收入提高,收入中的支出比例上升,這對於蘋果公司來說是一件好事,總的來說蘋果電腦在我國的經濟金融環境較好。
3.3 社會文化環境(Social)
社會文化環境包括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居民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宗教信仰、風俗習慣、審美觀點、價值觀念等。
文化水平會影響居民的需求層次;
價值觀念會影響居民對組織目標、組織活動以及組織存在本身的認可與否; 審美觀點則會影響人們對組織活動內容、活動方式以及活動成果的態度。 在我國這個以使用外國產品為高檔次的國家裡,蘋果公司不用擔心其產品在中國的推廣。
3.4 技術環境(Technological)
指一個國家和地區的技術水平、技術政策、新產品開發能力以及技術發展的動向。技術正悄悄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技術改變營銷環境,改變消費者行為,改變企業營銷及運作方式,技術還改變了營銷理論。
就全球而言,蘋果電腦的技術水平無疑是全世界先進的水平,蘋果電腦產品的開發,產品的庫存的提高了該公司在全球的地位,而我國的技術水平,技術政策都遠遠不及蘋果電腦公司,因而,這對以高科技、創新著稱的蘋果電腦來說是一個機遇。但是,在中國隨著筆記本核心技術的高速發展、成本大幅降低、部件模塊化的成熟,以及Intel和AMD等一些核心廠商對產品渠道的放寬等等,都讓山寨廠商擁有了絕佳的條件和資本去進入筆記本市場,蘋果也終究逃不過這股山寨風的來襲,不論是在手機行業或筆記本市場,蘋果是絕大多數山寨廠商模仿的
對象,能以較低的價格買到蘋果產品,對於中國的消費者來說是極大的好事,因此,蘋果公司面臨的盜版危機,也是不可避免的。隨著社會的發展,消費者從被動地接受營銷信息,變為主動地參與企業的市場營銷過程,因此,要提供更人性化的質量與服務,與消費者建立持久關系。
四、蘋果公司現行戰略的行業分析
4.1 產品的銷售情況
在2009年金融風暴後業界一片慘淡,蘋果公司穩居福布斯全球高績效公司榜單。回顧本世紀第一個10年,總裁喬布斯重返公司後,蘋果公司借力幾款明星產品銷售額迅速增長,終於走出了其90年代經歷的低谷,公司利潤率持續處於行業內高水平。主要的明星產品有:
過去的10年裡,蘋果公司借力這幾款明星產品銷售額迅速增長,公司利潤率持續處於行業內高水平。2004年以來,蘋果公司一直保持著兩位數的增長率,平均利潤率近32%。同時期,索尼公司的增長率最高為13%,最低為負增長,其平均利潤率近23%。
到2011年,蘋果產品銷量繼續增加:
4.2 蘋果發展走向——以iPhone與中國市場為例
如今的iPhone風靡全球,其勢頭完全蓋過老牌手機廠商——諾基亞和三星等,但一時的成功並不意味著永遠不會失敗,不甘心失敗的老牌手機廠商肯定會
發起反擊以奪回原有的市場,iPhone(更確切地說,蘋果公司的手機系列)該如何應對這一系列的挑戰,以及如何保持自身的競爭力?
下面通過舉例——iPhone與中國手機市場,運用企業戰略環境分析技術以及SWOT分析 ,結合例子來對蘋果公司和其手機產品iPhone有一個更加全面的了解。
通過運用企業戰略環境技術分析關鍵外部要素對蘋果公司的影響及其相互聯系(主要針對蘋果公司的手機業務,及其在中國市場的狀況):
註:企業的總加權分數最高時4分,最低是1分,平均數是2.5分。
從表格中可以看出,手機產品的發展趨勢是手機行業最重要的戰略環境要素,這就需要生產商對消費者的需求把握以及有著強大的技術支持,在這一點上,蘋果做得非常到位。蘋果公司的機會在於主要競爭對手(諾基亞)的戰略失敗,給了iPhone「可乘之機」。對於iPhone在中國市場最大的麻煩就是山寨機、水貨機和模仿機的威脅——這是由於中國大陸地區不成熟的產權保護制度造成的。蘋果公司的總加權分數是2.80,高於行業的平均水平。
五、波特五力分析和SWOT分析
5.1 波特五力分析
蘋果公司,以硬體技術和軟體設計技術為主要競爭優勢,波特的五力模型主要影響其生
5.1.1現有競爭者間的競爭
蘋果公司的時間表是嚴格按照其自身的經營策略和長期目標來制定的,其受市場態勢和競爭者狀況的影響較輕微,蘋果公司總能找到新的市場突破口,掌握主動權,適時推出新產品,占盡市場先機。在電腦硬體方面,主要的競爭對手有惠普、戴爾、聯想、宏基等公司;在電腦軟體方面,主要有微軟、谷歌等公司;在手機方面,有諾基亞、索愛、三星等品牌;在掌上娛樂終端方面,有索尼、愛國者等品牌。對於蘋果公司來說,競爭對手逐漸增加,這是一個不好的消息,它們都是實力強大的競爭對手,而且其發展速度都快,佔有很大的市場份額,是不容忽視的競爭者。
5.1.2潛在進入者
由於目前市場格局和技術的先進性,進入壁壘很高。資本的需求也很大。且不容易獲得技術和專業訣竅。新的進入者對蘋果的影響也不至於很大。但政府部門鼓勵IT行業的發展,將有更多的電子廠商出現,來瓜分蘋果的產品市場,這種時候,蘋果的及時跟進顯得尤為重要。
5.1.3替代品
對於替代品,蘋果不得不面對這方面的影響,作為最先進技術(如晶元、硬體、軟體等)的應用者和開發者,蘋果有很大的優勢。但如果替代品能夠提供比現有產品更高的價值比,這將對現有產品構成威脅,基於此,蘋果公司應加強對市場的考察和投入。如硬體方面,聯想、戴爾等公司都將電腦向薄和輕等方向發展,像聯想的樂pad;軟體方面,微軟一直是蘋果公司最大的競爭對手,如它的操作系統;在手機行業,諾基亞的崛起占據了大量的市場份額,它的銷售額逐年增長。
5.1.4供應商討價還價能力
蘋果公司主要的特點就是創新。它在加大投入研發的同時,不得不削弱具體部件的生產規模,所以產品的代工廠商的價格談判會影響到整體產品的價格。然而,蘋果產品代工所需的技術含量較低,供應商的變動率大,可供選擇的供應商多,而且,在與供應商的關系中,蘋果占據絕對主動。蘋果在電子行業內是出了名的要求苛刻的客戶,由於蘋果和喬布斯對於產品品質和保密性的追求,因此為其提供代工服務的各廠商往往為滿足這些標准而疲於奔命。例如蘋果一直把台灣廠商的利潤控制在一個比較低的范圍,像鴻海精密公司、富士康等。
5.1.5購買者討價還價能力
蘋果幾乎所有產品都基於統一的架構和風格,產品之間不會產生巨大的差別,當用戶購買了蘋果的一種產品,一般也了解其他的產品,在他們考慮付款購買其他產品之前就已經知道了他們將得到什麼樣的產品。新產品能夠很快的上手,而顧客在購買是猶豫也會更少。這樣就較少的出現討價還價的情況。在全球每一家Apple Store開業或新品發布時,都會有那麼一群人排隊,他們都是為了在第一時間買到蘋果的新產品。
5.2 蘋果公司的SWOT分析
STRENGTH(優勢):
蘋果公司的成功不言而喻。iPod音樂播放器的銷售商已使第二季度的銷售利潤增至320美元(2005年6月)。其良好的品牌形象也增加了旗下的Macintosh電腦(蘋果公司於1984年推出的一種微型計算機)的銷售量。這樣iPod讓蘋果公司獲得了一整個系列的新人群購買蘋果旗下的其他部分產品。另外蘋果筆記本產品的銷售也很好,佔了蘋果公司收入的很大部分。
品牌很重要!蘋果是世界上最成功、最健康的IT品牌之一,有著眾多忠誠的客戶熱衷於追捧這個品牌。如此強大的忠誠度意味著蘋果公司不僅可以吸引新的顧客,它還能讓他們成為「回頭客」。他們購買更多的產品或服務,而且公司也有機會引導他們購買其新產品,比如說iPod。
Weakness(劣勢):
據報道,蘋果出品的iPodNano的屏幕可能損壞。公司已經聲明有一批產品的屏幕在包裝中就已損壞,現在公司正在召回這批損壞產品。先前的iPod產品的電池也有問題,這又讓公司為顧客免費更換電池板。
這迫使蘋果增加銷售音樂下載文件的價格,從音樂產業本身。很多這類的公司在銷售iTunes上所賺的錢比銷售原先的CD要多得多。蘋果公司出售了大約2千2百萬台iPod播放器並通過它旗下的音樂商店出售了5億多首歌曲。這個數目佔全美合法下載的音樂總數的82%。蘋果公司很堅決,但是一旦它對音樂製作人屈服的話,這將成為該公司的一個商業弱勢。
2005上半年,蘋果公司宣布解除與長期戰略夥伴、其晶元供應商——IBM的合作關系,轉而向Intel投出橄欖枝。一些業界專家認為這種搖擺可能會使蘋果的`消費者感到困惑。
Opportunities(機會):
蘋果可以將它的iTunes和音樂播放器技術研發成手機的形式。Rokr手機就是由Motorola公司生產的。它擁有著彩色屏幕,立體聲揚聲器和先進的攝像系統。用於這款手機的音樂商店模式已被開發,這樣用戶可以管理儲存在手機上的音樂。音樂下載可以通過一個USB數據線,而且有軟體可以在有電話打進來的時候暫停播放音樂。新技術和戰略聯盟給了蘋果新的機遇。
為了方便聽眾,播客(可下載的廣播)可以從網際網路下載,然後在iPod和其他MP3設備中回放。聽眾可以免費訂閱播客,這樣最終的收益將從訂閱費用和其他下載資源的銷售中而來。
Threats(威脅):
對於蘋果這樣的IT公司,最大的威脅莫過於技術領域高水準的競爭。蘋果公司一直為了維持它的有競爭力的位置,蘋果也一直重視產品研發和市場。iPod和蘋果Mac機的受需求量是很重要的,可是一旦經濟衰退,需求量必將受到影響而下降。
另外,在這個不斷創新和快速IT消費品市場,產品的替代品效應很高。今天是iPod和MP3主宰的時代,但是昨天還是CD,DAT,以及Vinyl的天下。明天的技術必將大相徑庭。無線技術可能會取代今天對有形音樂播放器的需求。
在2005年,蘋果在一場強制博客博主提供預先透露的蘋果新產品的信息來源的訴訟中勝出。懷疑是蘋果自己的員工泄露了關於他們新產品—Asteroid的機密信息。被起訴的三個當事人都擁有自己的網站,是蘋果產品的忠實愛好者。這些博客出現在他們網站上,他們已經被勒令聲明這些信息的出處。這個判決商業機密遠比公民的言論自由權更重要。蘋果對傷害它的利益的機密泄露的預防很薄弱。
六、蘋果公司經營范圍和BCG矩陣分析
6.1 經營范圍
6.2 BCG矩陣分析
蘋果公司是「明星」業務,主要的明星產品有「iPhone」、「iPad」、「iPod」、「macintosh」等等,由BCG矩陣可得出如下圖表:略
由圖表可得,作為 「明星」業務的蘋果公司,可繼續採取增長型戰略。
七、蘋果公司的競爭戰略分析(業務層戰略)
一整套相互協調的使命和行動,旨在為客戶提供價值,並通過對某一特定產品市場的核心競爭力的運用獲得某種競爭優勢。
競爭的目的就是通過比競爭對手更好的提供顧客想要的東西,使公司能夠贏得某種競爭優勢,從而擊敗競爭對手。
7.1 業務層戰略的類型:
7.2 蘋果公司的差異化戰略
產品差異化 性能差異化 (操作系統)
差異化
渠道差異化 服務差異化
(1)產品差異化:以多點觸摸屏取代傳統手機鍵盤,在外觀差異化的同時,便利軟體開發者自由設定最符合軟體需要的觸摸按鍵位置。蘋果通過這一創新,不僅提供了一個軟體平台,還附帶了一個可變化的硬體平台。
(2)性能差異化:iPhone的配置遠遠高於競爭對手。128MB 的內存+ 專用圖形晶元(一般不會在智能手機上出現)+4- 8GB 儲存空間,使iPhone成為一台超小型電腦。
(3) UI(操作系統)差異化:iPhone與對手們最大的差異性體現在操作系統上。智能手機操作系統有windowsmoblie、symbian和plam,設計時均考慮了手機較低的cpu與內存條件,存在過於復雜,速度較慢和不穩定等一些問題。蘋果在iPhone上直接採用了經過界面優化的桌面電腦操作系統mac os x,使這一高配置的智能手機擁有了mac os x的所有優點:運轉迅速,界面華麗,操作簡便。不同於其它智能手機系統精簡後的辦公功能,iPhone有功能完整的email軟體和safari網路瀏覽器。
(4)渠道差異化:蘋果將Ipod+ 在線商店的差異化組合模式復制在其iPhone上。蘋果建設了在線軟體銷售渠道:App Store(以下簡稱AS)。AS 是一個設計理念與Itunes 類似的在線平台:軟體開發者可將由SDK 製作通過蘋果審核的軟體在AS 發布,無需繳納任何維護費用。
(5)服務差異化:2.0 版本系統對microsoft exchange功能的支持,使其成為功能強大的商務機:能無縫接入公司microsoft exchange網路,即時更新日程表項目、郵件、聯系人;自動檢索網路;遠程數據清除;擁有cisco安全維護等等。
八、蘋果公司職能層戰略介紹
職能戰略又稱經營戰略,它是企業各個職能部門在公司戰略和業務戰略的指導下制定的戰略,包括:
1、市場營銷戰略
2、生產經營戰略
3、財務戰略
4、研究與開發戰略
5、人力資源戰略等
8.1 採用「飢餓營銷」和「病毒營銷」
(1)飢餓營銷
「飢餓營銷」是指商品提供者有意降低產量,以期達到調控供求關系、製造供不應求的假象、維持商品較高的售價和利潤率的目的。還有蘋果公司每次推出新產品時總會大勢宣傳,使人渴望和期待著新產品的問世。
iPhone手機身上,蘋果把其在iMac電腦和iPod音樂播放器上修煉已久的「飢餓營銷」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
iPhone的飢餓營銷策略:
1) 蘋果公司就採用了嚴密的保密制度,這樣就控制了飢餓的強度。蘋果讓消費者和媒體對其信息極度渴望——從對於新產品外觀工業設計的臆想和猜想到其商業模式的實施。
2) 當新品推出後,由於用戶的飢餓感被引爆,iPhone在開始銷售的一周內已啟用了100萬部。這是蘋果公司計劃年度內的銷售計劃,實際上只用了6天時間就實現了在這個目標。
3) 在銷售渠道上也「飢餓」不堪,而用戶一次次上演了排隊等待的盛況。沒有哪一個品牌﹑哪一個型號的電子產品會得到如此高密度的關注。
(2)病毒營銷
通過用戶的口碑宣傳網路,信息像病毒一樣傳播和擴散,利用快速復制的方式傳向數以千計的﹑數以萬計的受眾。也就是說,通過提供有價值的產品或服務,「讓大家告訴大家」,通過別人為你宣傳,起到「營銷杠桿」的作用。在互聯網上,這種「口碑傳播」更為方便。由於這種傳播是用戶之間自發進行的,因此幾乎是不需要費用的網路營銷手段。
蘋果很好地利用了其忠實「粉絲」對其新產品資料的強烈需求作為新產品營銷活動的帶動者,iMac和iPod已經為蘋果攢了足夠的「粉絲」基礎,從而帶動潛在消費者的關注熱情。iPhone推出是這樣的,iPad的出現也同樣如此。具有出如此高的品牌忠誠度,也是競爭對手難以望其項背的。
8.2運用「拉式營銷」和「推式營銷」
(1)拉式推銷
拉式策略是企業針對最終消費者展開廣告攻勢,把產品信息介紹給目標市場的消費者,使人產生強烈的購買慾望,形成急切的市場需求,然後「拉引」中間商紛紛要求經銷這種產品。
例如 iTunes和iPod的無縫連接為公司帶來了巨大的利潤,iTunes音樂商店的成功運行,以合法下載各種音樂,以及其尖端的攜帶型音樂播放器特性,結果致使iPod的銷量直線上升。
(2)推式營銷
推式營銷是利用推銷人員與中間商促銷,建立同目標顧客的溝通渠道,向其直接傳達相關信息,用來促進銷售的策略。這一策略需利用大量的推銷人員推銷產品,它適用於生產者和中間商對產品前景看法一致的產品。推式策略風險小、推銷周期短、資金回收快,但其前提條件是須有中間商的共識和配合。
例如,百思買在線就有一個版塊名為「iPad和Tablet PCs」。它們的位置很獨特,而且都是單獨擺放的。蘋果公司喜歡零售商把他們的產品作為獨特的種類來銷售,而不是把他們的產品肩並肩地和競爭對手的產品放在一起,無論在商店貨架還是在線商店都是如此。而且商家也非常願意這樣做。
九、評論和建議
第一,技術進步和需求復雜化不斷地推動創新的革命,與此同時也帶來了產品和產業的融合。我們很難將行動電話定位於通訊產品,其身上融合了家電、通訊、計算機、娛樂等行業的先進技術。而蘋果的差異化組合迎合並進一步推動了這種融合。站在市場前面引導市場是蘋果成功的關鍵。
第二,在戰術上,蘋果從兩個角度與競爭對手拉開了距離。蘋果持續的技術創新使自己始終處於行業領先地位,蘋果的差異化組合形成的模仿障礙把對手擋在了後面,使自己的領先地位得以保持,為自己爭取到了獲取價值和開展下一輪競爭的時間。
第三,不斷創新和與對手的時間差,還為蘋果公司爭取到了培養消費群體,鞏固其品牌影響力的機會。接受了蘋果品牌精神的消費群體成為蘋果品牌的一個有機成份,推動並保護蘋果的創新和競爭。蘋果不再是一個公司,它已經成為一種需求。
第四,蘋果公司在中國市場上,需要對運營模式以及市場策略重新定位和把握,以便自身更好地發展。
拓展:
蘋果公司(Apple Icn。)是全球領先的高科技公司,同時也是20xx《財富》世界500強,20xx福布斯全球數字經濟100強第一位。
蘋果公司原名蘋果電腦公司,於1976年4月1日,史蒂夫·喬布斯等人在喬布斯的養父家的車庫里成立的。蘋果公司總裁兼CEO在20xx年發布了iPhone2G,喬布斯為消除在消費者眼中只生產電腦的形象,公司便改名為蘋果公司。蘋果公司迄今為止已經發布的產品五花八門,例如:iPhone,iMac,iPod,AirPods,iWatch等。每當他們推出時都會引發大家的購物狂潮。例如iPhone2G發布的前一天晚上,許多人甚至寧願露宿街頭,只為買到自己心愛的iPhone。直到今天,人們對蘋果產品的熱度也是只增不減,已有無數的用戶迷上了蘋果產品。那麼,為什麼蘋果產品能受到這么多人的青睞嗎?
首先是因為喬布斯他自己獨創的營銷模式。在任何一款蘋果產品發布之前,公司絕不會向外界透露任何一點兒信息,哪怕是家人也不可以,在發布會上也僅僅展示產品的一小部分功能。這樣就能吊起消費者的胃口,吸引越來越多的用戶。
其次,蘋果任意一款產品的營銷用語都引人注目。每一條營銷用語都是簡約而不簡單啊!例如iPod被譽為把1000首歌放進你的口袋,iPhone被譽為移動的革命性電腦,MacBook Air被稱作世界上最薄的筆記本電腦
最後,蘋果的售後服務也非常貼心,用戶可免費享受維修,退換貨等服務。但其實免費服務並不是免費的,之所以蘋果產品那麼貴,裡面就包含了維修費用,這一切的主意都是聰明的喬布斯設計進去的。
正是因為如此,蘋果才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蘋果公司將會邁上新的台階,與華為一起成為領先世界的電商品牌。
;B. 淺析飢餓營銷論文
淺析飢餓營銷論文
所謂“飢餓營銷”,是指商品提供者造成產品人為地短缺,吊足消費者的胃口,讓其購買慾望達到極點,以期達到調控供求關系、製造供不應求“假象”,維持商品較高售價和利潤率的目的。以下是我為您整理的淺析飢餓營銷論文,希望能提供幫助。
摘要: “飢餓營銷”是指商品提供者造成產品人為地短缺,吊足消費者的胃口,讓其購買慾望達到極點,以期達到調控供求關系、製造供不應求“假象”,維持商品較高售價和利潤率的目的。但是並不是所有企業都可以使用“飢餓營銷”策略,因為一旦企業使用條件不成熟,不但不會為企業帶來大量的利潤,還會讓企業一敗塗地,甚至無形象可言。一個企業要想使用飢餓營銷策略,必須滿足市場競爭不激烈、替代品少或者替代品性價比低、產品質量優異及有大量的品牌忠誠者。也就是說在企業實行飢餓營銷時,企業本身必須具有很多a別的同a類企業或替代品企業不存在的優勢。
關鍵詞: 飢餓營銷 應用
小的時候聽過這樣的故事:朱元璋在年少時家裡很窮,從沒吃飽過肚子。很小時,他的父母雙雙病死,無家可歸,被迫到家鄉黃覺寺當和尚,混口飯吃。但是,不久家鄉就鬧了災荒,寺中香火冷落,他只好外出化緣。在這其間他歷盡人間滄桑,常常一整天討不到一口飯吃。有一次,他一連三日沒討到東西,在街上昏倒了,後為一位路過的老婆婆救起帶回家,將家裡僅有的一塊豆腐和一小撮菠菜,紅根綠葉放在一起,澆上一碗剩粥一煮,給朱元璋吃了。朱元璋食後,精神大振,問老婆婆剛才吃的是什麼,那老婆婆苦中求樂,開玩笑說那叫“珍珠翡翠白玉湯”。後來,朱元璋投奔了紅巾軍,當上了皇帝,嘗盡了天下美味佳餚。突然有一天他生了病,什麼也吃不下,於是便想起了當年在家鄉乞討時吃的“珍珠翡翠白玉湯”,當即下令御廚做給他吃。可是御廚無論如何都做不出讓朱元璋滿意的嗎,朱元璋一氣之下殺了御廚。又讓人去找他家鄉的那位老婆婆,老婆婆又如法炮製了一份“珍珠翡翠白玉湯”,但是朱元璋吃起來卻不覺得好吃了。
這個故事包含的原理很簡單,就是當人處於飢餓狀態時即使粗茶淡飯也香甜無比,當人豐衣足食時,山珍海味也吃不出味道來。珍珠翡翠白玉湯的存在之所以讓朱元璋回味無窮,就是因為這個食物存在的時機十分恰當,當時朱元璋飢餓難耐、暈倒在地,生理需求達到最高點。
於是,一些聰明的商家把這種理論用於產品銷售中,提出了“飢餓營銷”之法。所謂“飢餓營銷”,是指商品提供者造成產品人為地短缺,吊足消費者的胃口,讓其購買慾望達到極點,以期達到調控供求關系、製造供不應求“假象”,維持商品較高售價和利潤率的目的。
人為地短缺即生產商或銷售商所採取的限量生產或限量銷售。本來並不短缺,卻人為地製造短缺,其目的無非是利用物以稀為貴的價值生成法則,激發消費者的購買慾望。當然,在目前商品日益豐富和愈來愈同質化的今天,人為的短缺是有一定風險的。所以,限量的前提必須是該商品具有其他同類商品在某種屬性上不可替代的優勢。
這就說明,“飢餓營銷”能否應用,應用後成功與否,與很多因素有關系,不是隨便哪個企業、哪個品牌都可以應用的。也就是說,在市場競爭不充分、消費者心理不夠成熟、產品綜合競爭力較強、品牌非常成熟的情況下,“飢餓營銷”才能較好地發揮作用,否則,廠家就只能是一廂情願。
一、市場競爭不充分
(一)細分市場內競爭的威脅水平低
如果企業細分市場內競爭激烈,應用“飢餓營銷”就有難度。因為在採取飢餓營銷時,消費者會轉移到其他競爭者那裡去。為了在激烈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企業就應該貨源充足,每出現一位消費者就直接促成其購買行為。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就不應該使用“飢餓營銷”這種策略。相反,如果企業細分市場內沒有競爭,或競爭程度較低,市場狀況為賣方市場時,這時企業處於主動地位,就可以採用“飢餓營銷”策略。因為即使企業供貨不足,消費者也不會轉而消費其他產品,只能加劇消費者佔有這種商品的慾望。
(二)新競爭者的威脅水平較低或新競爭者進入行業壁壘較高
企業除了現有競爭者的競爭之外,還有不斷湧入的新競爭者。當一個行業進入壁壘較低、預期利潤較高時,就會有企業不斷的大量湧入。一旦競爭者數量越來越多,帶來的威脅也就越來越大,這時不適宜採取“飢餓營銷”策略。相反,行業前景樂觀,預期利潤很高,同時,行業進入壁壘也較高,這就會攔截很多資金實力弱、經營水平一般的企業進入,企業的競爭者數量不會在短期內急劇增加。在這種條件下,企業可以有時間和精力應用“飢餓營銷”策略。
(三)替代產品的威脅水平低或替代品較少
替代品指能帶給消費者近似的滿足度的.幾種商品間具有能夠相互替代的性質,若其中一種商品價格上升,顧客們就會去尋求相較於這種商品便宜的,並且能帶來相似滿足度的另一種商品購買。
兩個處於不同行業中的企業,可能會由於所生產的產品是互為替代品,從而在它們之間產生相互競爭行為,這種源自於替代品的競爭會以各種形式影響行業中現有企業的競爭戰略。替代品價格越低、質量越好、用戶轉換成本越低,其所能產生的競爭壓力就強。
當一個企業的存在大量質優價廉的替代品時,不可以使用“飢餓營銷”策略。因為此時使用“飢餓營銷”策略,無疑是為你的競爭者銷售添磚加瓦。
所以,計劃使用“飢餓營銷”策略的企業,應該先通過調查,了解現有替代品競爭者的數量、替代品競爭者的實力以及替代品競爭者的生產能力、資金實力、產品結構均衡等問題。
二、消費者消費心理不成熟
(一)消費者購買動機不理性是應用“飢餓營銷”策略的心理基礎
消費者餓購買動機有求實、求安、求廉、求同、求新、求美、求名七種動機。使用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求實、求安、求廉動機是生理、安全等低層次需要的反映,求同、求新、求美是社會需要層次的反映,求名動機是尊重需要層次的反映。而能夠應用“飢餓營銷”並取得成功的動機主要有求同、求新、求美及求名這四個動機。
首先,“求同”動機。消費者求同心理的表現就是大家常說的從眾行為或者“隨大流”。從眾在中國是一種相當普遍的社會行為。比較典型的從眾行為包括 “人雲亦雲”和“趕時 髦 ”。就在2008年、2009年、2010年三年間,中國消費者突然興起“汽車購買熱”,大家不管自己是否真的需要汽車都跟風看車、購車,在這三年內中國消費者處於購車狂熱狀態。這時,汽車行業的“飢餓營銷”也應運而生。所以“求同”心理是企業應用飢餓營銷策略消費者心理基礎。
其次,“求新、求美”動機。
“求新”動機注重商品的新穎、奇特和時尚為主要目的的購買動機。“求美”動機是注重商品的欣賞價值和藝術價值為主要目的的購買動機。
這段時間,IPHONE4斷貨事件,有很多人懷疑是蘋果公司搞的飢餓營銷策略。原因無非是生產能力很強的企業發生斷貨有些讓人質疑,並且 IPHONE4這種商品本身具有產品新、奇、特的特點,會激發消費者“求新”、“求美”的心理。這種心理動機往往被企業利用進行“飢餓營銷”。
在這里,姑且不去討論iphone4斷貨事件到底是不是屬於“飢餓營銷”策略,但是,新、奇、特商品確實為應用“飢餓營銷”提供條件,而這種條件的更深層次機理是消費者具有“求新、求美”這樣的消費動機。
最後,“求名”動機。
求名動機是一種以追求名牌商品或仰慕某種傳統的名望為主要特徵的購買動機。這種求名的動機是與顯耀動機相結合的。即消費者在追求名牌的時候,其實體現出其執著追求地位、身份和財富勢力為主要目的的購買動機。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或從事消費活動時,不太重視消費支出的實際效用而格外重視由此表現出來的社會象徵意義,通過購買或消費行為體現出有身份、權威或名流的形象。
企業應用“飢餓營銷”成功的又一個因素就是消費者對某些名牌產品的執著追求,即“求名”心理作祟。消費者對名牌產品的執著追求表現為“現在斷貨的產品,可以等待,並且可以加價等待”,那麼這個等待的過程就是對企業“飢餓營銷”策略的推動。
總之,“求同”、“求新”、“求美”、“求名”本是消費者正常消費心理,但是消費者這種心理反應如果很容易被營銷者的任何策略牽著走,那就說明當前消費者心理狀態還不成熟,還不是靠理智來決定購買。而恰恰是消費者心理的這種不成熟狀態為企業實施各種營銷策略尤其是“飢餓營銷”策略提供了條件。
(二)企業善於誘導或刺激消費者購買慾望是“飢餓營銷”應用的先決條件
基於上面對消費者消費心理動機的分析,會發現消費者因為存在以上所有動機或其中之一,再加上企業採取廣告等形式的誘導,最後導致消費者購買慾望越來越強烈,到最後無法理智地去判斷商品的具體實用性和效用,以占為己有為快,這時消費者達到最大“飢餓”狀態。企業在這時適時推出“飢餓營銷”策略,消費者會毫不猶豫地配合。
三、產品綜合競爭能力較強
(一)產品質量水平高是企業應用“飢餓營銷”的物質基礎
購買到物美價廉、性價比高的商品往往是大多數消費者最普遍的想法。產品質量水平高,就會使消費者樂於選擇這種商品。一旦這種高質量的商品供不應求、價格又低於同類產品的時候,就會形成消費者的搶購。而消費者一旦開始對某種商品進行搶購,所有以前理智的購買心理都會消失,消費者在那一瞬間只會覺得以先購或得到為最終目的。此時企業及時使用“飢餓營銷”,也會為其帶來無法預料的效果。
而在現代企業里,質量意識越來越強,企業更加重視商品質量水平。在提升企業產品質量時,其質量經營戰略主要包括追求零缺陷、營造質量文化、開展質量教育與塑造質量形象等內容。這些都會為企業未來實施“飢餓營銷”奠定基礎。
(二)加強產品和技術創新
實行“飢餓營銷”策略的企業要經常加強產品和技術創新,只有不斷在變化發展中才能與競爭者的產品有差異,才會讓消費者對其產品趨之若鶩,即使產品供不應求,出現斷貨現象也能持續等待。
四、品牌成熟度、知名度和美譽度水平要求符合飢餓營銷的應用要求
各種品牌在市場上的力量和價值各不相同,品牌的成熟度、知名度、美譽度也各不一樣。但是,有一件事卻是相同的,即品牌成熟度高、知名度高、美譽度高的商品會被大多數的消費者喜歡,同時,這也是企業實施“飢餓營銷”的又一個不可或缺的條件。所以企業不要僅僅想著用各種策略去吸引消費者,更應該先從企業自身條件的塑造角度去滿足消費者最新的需求。
所以一個企業要想使用飢餓營銷策略,必須滿足市場競爭不激烈、替代品少或者替代品性價比低、產品質量優異及有大量的品牌忠誠者。也就是說在企業實行飢餓營銷時,企業本身必須具有很多別的同類企業或替代品企業不存在的優勢。
;C. 今天老師講了個飢餓的營銷方法,但是我沒聽的太懂,請問誰能給解釋一下啊.....
「飢餓營銷」這個詞也許很多人還很陌生。但是很多人,尤其是買車和買房者都已經成為了飢餓營銷方法的體驗者。比如人們去汽車4S店,在購車的猶豫期時銷售顧問經常會給予顧客這樣一個信息:「這款車僅剩一台,此時不訂,就被人訂走了。再有車的話得好幾個月以後了。」這樣的信息容易使顧客堅定現在買車的決心,促成成交。反而是車輛充足的4S店會遭到質疑,以為是車賣不出去。這就是飢餓營銷。其含義為:是指商品提供者有意調低產量,以期達到調控供求關系、製造供不應求「假象」、維持商品較高售價和利潤率的目的。
飢餓營銷的好處很多,但也要注意使用的條件以及方法。具體條件如下:
1、 要與同檔次其他品牌保持類似銷售策略。仍以汽車為例,假如其他同檔次品牌如寶馬、賓士、法拉利等均採用類似策略,則飢餓營銷的作用是比較大的,此時顧客會形成一個認識,整個市場都處在一個相對短缺的情況,那麼該經銷商並沒有欺騙顧客。而如果其他品牌均沒有採取此策略,那麼無疑自己品牌車輛的短缺會給對手造成佔領市場的機會。而且這種情況在中低端車型中更為多見,因為中低端車主通常比較在意價格,假如本品牌車缺貨,而其他同檔次品牌再來個優惠促銷,勢必本企業市場會有威脅。而高端車市場則相對來說飢餓營銷的作用更大。因為他們更加強調車的品質和服務,而不在於價格的問題。
2、 實行飢餓營銷的時機一定要把握好。在實行飢餓營銷時,最好社會輿論都偏重於市場短缺的宣傳。比如這些年的車市似乎都在給顧客以短缺的形態。而在銷售員具體的時機把握上,一定要在顧客確切表現對這款車的濃厚興趣,只是因為一些小原因而猶豫時,飢餓營銷的效果最為明顯。
3、 營銷最重要的還是產品的特點和質量適合人們的需求,所以不能過於在乎技巧而忽視產品本身。尤其是奢侈品方面,它的高附加值和專屬的特徵是別的產品無法替代的,因此飢餓營銷更加有作用,而且廠商則必須保證產品確實具有這樣的特點,因為如果達不到,高端產品的客戶的影響力也是較大的
D. 蘋果公司的營銷策略
蘋果公司的營銷策略主要分為兩點:
一、iPhone的飢餓式營銷策略
在市場營銷學中,所謂「飢餓營銷」,是指商品提供者有意調低產量,以期達到調控供求關系、製造供不應求「假象」、維持商品較高售價和利潤率的目的。飢餓營銷就是通過調節供求兩端的量來影響終端的售價,達到加價的目的。蘋果公司對iPhone的營銷並非簡單的飢餓營銷,而是極端的飢餓營銷,它們先是避而不談,只告訴市場,將有新產品iPhone面試,但是之後的很長時間對於iPhone的信息近乎沒有,等到市場極端渴望從各種途徑獲得產品信息時,再對iPhone進行簡單介紹。等到iPhone正式上市之後,其廣告便鋪天蓋地,通過各種形形色色的途徑讓你天天看到、處處看到。這種極度的反差,讓消費者猶如久旱逢甘露,突然間對iPhone產生了極大的興趣與購買沖動,從而獲得成功。
每隔一陣子才透露一點新信息的手法,使得iPhone的討論聲浪與人氣不斷維持及提升,各大討論版上不斷交換意見、比較信息,成功運用消費者的力量幫iPhone做免費的廣告。iPhone在展示時也刻意隱藏手機畫面上十二個圖示中的其中一個,不但製造神秘性,也引發外界不斷猜測這之下究竟隱藏著什麼新功能。最後才公布這一圖示具有瀏覽YouTube(編者註:世界上最大的視頻分享網站)和上傳、下載影片的驚喜功能。
二、iPhone的口碑營銷策略
蘋果公司的口碑營銷也是其主要的法寶之一,它通過對消費者進行文化認同的培養,逐步培育長期的客戶。有一個故事是關於「蘋果」超級愛好者的,說的是一個中國男孩在他五歲時,他的父親給他買了一台「蘋果」電腦,愛上「蘋果」的這名小男孩從此購買了關於「蘋果」的所有個人設備。後來他應聘到一家世界級頂級公司,在那個頂級公司里他只做一件事,就是用「蘋果」的電腦做PPT程序。再後來他回到中國,辦了一個個人的「蘋果」博物館,自願不拿工資推廣「蘋果」產品和文化,理由只有一個,就是喜歡。他喜歡「蘋果」所有的功能,因為這些功能都是極致的。所以,我們可以看出,「蘋果」產品出售的不僅僅是產品,而是一種「蘋果」文化,它代表著創新、酷設計、以人為本、簡單操作等等。
E. 簡述蘋果公司是如何採用飢餓營銷的
我覺得這種蘋果公司的話,他都是採取內部的政策去解決的
F. 什麼是飢餓營銷apple watch是飢餓營銷案例嗎
apple watch是飢餓營銷案例。
飢餓營銷就是指產品生產者或擁有者有意調低產品的生產數量,內以容期達到調控供求關系、製造供不應求的「假象」、並維持產品較高的售價以及較高的利潤為目標的一種營銷策略。
飢餓營銷就是通過調節供求兩端的量來影響終端的售價,並達到加價的目的。表面上,飢餓營銷的操作很簡單,定個叫好叫座的驚喜價,把潛在消費者吸引過來,然後限制供貨量,造成供不應求的「熱銷假想」,從而提高售價,賺取更高的利潤。但是,在這里我們還必須明白,飢餓營銷的最終作用不僅僅是為了調高價格,更是為了對品牌產生高額的附加價值,從而為品牌樹立起高價值的形象。
G. 蘋果公司的營銷策劃
一、iPhone的飢餓式營銷策略
在市場營銷學中,所謂「飢餓營銷」,是指商品提供者有意調低產量,以期達到調控供求關系、製造供不應求「假象」、維持商品較高售價和利潤率的目的。飢餓營銷就是通過調節供求兩端的量來影響終端的售價,達到加價的目的。蘋果公司對iPhone的營銷並非簡單的飢餓營銷,而是極端的飢餓營銷,它們先是避而不談,只告訴市場,將有新產品iPhone面試,但是之後的很長時間對於iPhone的信息近乎沒有,等到市場極端渴望從各種途徑獲得產品信息時,再對iPhone進行簡單介紹。等到iPhone正式上市之後,其廣告便鋪天蓋地,通過各種形形色色的途徑讓你天天看到、處處看到。這種極度的反差,讓消費者猶如久旱逢甘露,突然間對iPhone產生了極大的興趣與購買沖動,從而獲得成功。
每隔一陣子才透露一點新信息的手法,使得iPhone的討論聲浪與人氣不斷維持及提升,各大討論版上不斷交換意見、比較信息,成功運用消費者的力量幫iPhone做免費的廣告。iPhone在展示時也刻意隱藏手機畫面上十二個圖示中的其中一個,不但製造神秘性,也引發外界不斷猜測這之下究竟隱藏著什麼新功能。最後才公布這一圖示具有瀏覽YouTube(編者註:世界上最大的視頻分享網站)和上傳、下載影片的驚喜功能。
二、iPhone的口碑營銷策略
蘋果公司的口碑營銷也是其主要的法寶之一,它通過對消費者進行文化認同的培養,逐步培育長期的客戶。有一個故事是關於「蘋果」超級愛好者的,說的是一個中國男孩在他五歲時,他的父親給他買了一台「蘋果」電腦,愛上「蘋果」的這名小男孩從此購買了關於「蘋果」的所有個人設備。後來他應聘到一家世界級頂級公司,在那個頂級公司里他只做一件事,就是用「蘋果」的電腦做PPT程序。再後來他回到中國,辦了一個個人的「蘋果」博物館,自願不拿工資推廣「蘋果」產品和文化,理由只有一個,就是喜歡。他喜歡「蘋果」所有的功能,因為這些功能都是極致的。所以,我們可以看出,「蘋果」產品出售的不僅僅是產品,而是一種「蘋果」文化,它代表著創新、酷設計、以人為本、簡單操作等等。
H. 飢餓營銷與飢渴營銷的應用實例
(1)蘋果營銷案例
蘋果是最擅長飢餓營銷企業之一,由於iPhone4S的火爆,中國的消費者已經習慣了在貼有「近期iPhone沒貨」的蘋果授權經銷商處體驗產品,再去國美、蘇寧、運營商處以加價搶購的方式購得手機。蘋果公司在中國的這種「限量銷售」營銷策略大有玄機。《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了iPhone4S發售前後的市場情況,發現蘋果在中國市場大肆推行「飢餓營銷」策略,整套流程情節緊湊,恰似一出精心布局的大片。
記得蘋果平板電腦iPad剛上市很熱銷,有時斷貨,造成一些時尚人士找店長預留,甚至高價買水貨,這無形中更加加大了蘋果iPad的知名度和更多的人的購買欲。
從2010年iPhone4開始到iPad2再到iPhone4s,蘋果產品全球上市呈現出獨特的傳播曲線:發布會—上市日期公布—等待—上市新聞報道—通宵排隊—正式開賣—全線缺貨—黃牛漲價。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產能不足、飢餓營銷、黃牛囤貨」使得蘋果在中國市場的份額正一步步加速。從蘋果高級營銷經理位置上卸任的JohnMartellaro曾發文指出,蘋果一直在執行一項名為「可控泄露」的營銷策略,即有計劃、有目的地放出未發布新產品的信息。
(2)小米營銷案例
小米手機供貨緊張,在10月份只有一萬兩千人才能拿到真機。對於小米手機供貨緊張的問題,雷軍曾對外表示,大量高端定製器件在生產環節很復雜,一時難以滿足用戶們的需求。而對於小米手機供貨緊張,我們都知道這是雷軍的飢餓營銷罷了,要知道小米手機上市之初,按照小米科技之前發出的公告,首批成功預定小米手機的用戶將根據排位順序支付,完成支付-發貨-收貨流程。小米手機定價1999利潤不多,這個定價也只是為了吸引別人的關注。等大家都關注小米手機的時候,小米手機再來個供貨不足。當時,在小米論壇上很多網友在求預定號的相關貼子,這樣看來,飢餓營銷作用算是達到了,小米公司做好了前期的大肆宣傳,等大家有興趣想購買時,小米手機就宣布供貨不足。
總之,小米手機和蘋果的電子產品都有效的利用飢餓營銷,通過調節供求兩端的量來影響終端的售價,達到加價的目的。表面上,飢餓營銷的操作很簡單,定個叫好叫座的驚喜價,把潛在消費者吸引過來,然後限制供貨量,造成供不應求的熱銷假象,從而提高售價,賺取更高的利潤。 瑞士勞力士推出的限量版紀念手錶,世外茗源推出的限量版安吉白茶首天茶,遠卓品牌策劃公司推出的僅售給鋼構企業家和高層決策者的圖書《解剖勝利的力量》,新加坡檀香SPA會所推出的限量版翡翠卡,中華香煙的節日斷貨現象,茅台酒的不斷漲價等等,都是飢渴營銷的具體體現。
2007年4月13日,H&M在上海淮海中路開設內地第一家銷售店,市民徹夜排隊。2010年5月15日,優衣庫上海全球旗艦店開幕,南京西路上已是徹夜排隊的人群。2010年11月23日,Lanvin for H&M 限量款全球發售,H&M店門口排起長隊,眾人瘋狂搶購。[1]H&M淮海中路店開業前,保安就曾透露,其實有些人是組織來的,而昨天晚上H&M前排隊的人群再次證明,潮人是極少數。
I. 蘋果手機使用飢餓營銷為什麼成功
國人買蘋果大多為了面子。
J. 飢餓營銷效果如何,好處,壞處
利用飢餓營銷造成話題,起到品牌營銷的作用。另外一個則是造成市場緊張氣氛,抬高價格。
好處:
1、可以放大產品及品牌的號召力:當消費者看到周圍的人整天在排隊搶購、在談論甚至組成粉絲團與競爭對手的粉絲掐架的時候,這種宣傳的感染力是不可估量的。
2、可以強化消費者的購買慾望:飢餓營銷通過實施欲擒故縱的策略,通過調控產品的供求,引發供不應求的假象。
缺點:
1、實施難度高:飢餓營銷對產品、品牌、市場競爭和整合營銷等方面的要求很高,這決定了並非任何企業都適合採取這種策略。如果企業實施不當,就有可能得到事與願違的結果。
2、會消耗消費者的品牌忠誠度:飢餓營銷屬於短期策略,而品牌是長期戰略,如果每次都讓消費者費盡千辛萬苦買到夢寐以求的產品,就會對品牌進行消極評價。
(10)從蘋果的品牌實戰談飢餓營銷策略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產品再好,也需要有消費者的認可與接受,擁有足夠市場潛力,飢餓營銷才會擁有施展的空間,否則一切徒勞無功,不斷探究人的慾望,以求產品的功能性利益,品牌個性,組織品牌形象,自我表現,情感關系的打造要符合區域市場的心理,與消費者達成心理上的共鳴。
2、消費者的慾望不一,程度不同,僅憑以上兩個規則,還有些勢單力薄。慾望激發與引導是飢餓營銷的一條主線,因此宣傳造勢雖然已成為各行各業的家常便飯,但卻是必不可少。
3、新品上市,前期的軟硬兼施,電視廣告的普遍撒網,電台、報紙、雜志、電梯等媒體的重點培育,明星代言的眼球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