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國際市場營銷中通常採用營銷策略:(1),產品策略;(2),定價策略;(3),分銷渠道策略;(4),促銷策略。
2,國際市場營銷:是指商品和勞務流入一個以上國家的消費者或用戶手中的過程:是企業通過計劃,定價促銷和引導,創造產品和價值並在國際市場上進行交換,以滿足多國消費者的需要和獲取利潤的活動。
3,國際市場營銷基本類型:
(1)被動的國際市場營銷;
(2)偶然的國際市場營銷;
(3)固定的國際市場營銷;
(4)完全的國際市場營銷。
『貳』 在國際市場中,企業應該如何把握正確的營銷導向
總結來說,這個問題無法用既定且具體的回答,即便以歷史案例來說也存在著太多的主體差異性。但把握營銷導向必須從戰略層面著眼遠望,同時也要在自身和客觀市場上做好相應的分析與規劃,面對立體的市場,絕對不能以點、線、面的思維方式來思考。
應該更加全面的利用立體營銷思維制定營銷戰略與戰術。只有這樣,而不是一廂情願或以點蓋面的做好市場,才能真正的去把握好營銷導向。國際市場的營銷導向非常復雜,個人建議從區域性文化為核心、充分了解區域性政策,隨後開展細分市場的綜合性分析。
比如英國與國內市場,文化特徵在很多地方都有著明顯的中西文化差異性,另外,英國近年來政策上也有很多微妙的變化,比如大家都知道的歐盟、歐洲經濟和金融市場影響等。
現代營銷學之父的菲利普科特勒提出的6Ps理論,國際市場既要在營銷戰略層面打造適宜的營銷環境,也要在戰術層面做到有效且符合實際的營銷策略。
我比較信奉「理論不是萬能的,卻是通往成功的導向標」這句話,其實理論可以被視為底層邏輯和方法論。
營銷戰略和戰術都是決定最終成敗的關鍵要素,所以營銷導向也會被劃分為戰略和戰術不同層面。
如果制定導向的人對目標區域有十分清晰而透徹的了解,能夠十分精確的把握市場動向,能夠充分掌握關鍵契機,就很有可能通過經驗與實時信息等,制定出正確的策略或相應的調整。但如果僅僅是能夠背誦市場數據和趨勢,估計就有很大比例是在賭運氣吧。
很多發達國家早已經歷過多次,國內市場所謂的「動盪期」,快速的市場需求變化同樣存在規律性,而其中最大的差異往往來自於區域性文化的影響。比如,國內的「國潮」就可以看作是文化與時代的碰撞,而在美國、英國、日本等國家在上世紀就有類似情況。
要重點說的是,我們不是在作比較,而是要知道,每個國家的市場成長發展過程中都有極其相似之處,但同時也有很多差異之處存在。
能夠影響區域性文化的力量是什麼呢?相信大家都很清楚,就是6Ps中添加的兩個重點。如果企業影響力足夠大,在一個立體市場中的某些地方是能夠做到「創造」契機,並把握住擴大影響結果。相反則充分利用既定風向制定策略,做到順水行舟同樣可以獲得相當好的結果。
顧客的需求導向,雖然會對戰略產生很大影響,但從相應較高的宏觀層面來看其對戰術的影響遠遠大於戰略。所以,做到細分市場規劃的同時也要做好目標顧客的分析工作。
不得不說的一個案例「可口可樂的CGO和CMO職位更替事件」跨度可能有些大,但究其原因不僅僅是職能和需求問題,更多的信息可以從6Ps進行全面分析。
『叄』 國際市場營銷產品策略的主要內容及各種策略的優缺點。
進入國際市場的包括四種產品觀念:整體產品的觀念、產品的組合觀念、產品的周期觀念、創造開拓的觀念。進入國際市場的產品策略有:固有產品策略,產品更改策略,機會牽引策略,聚力開發策略,專門產品策略,尾隨跟進策略。
一、進入國際市場的四種產品觀念
1.整體產品的觀念。市場營銷學所研究的產品就是整體產品。整體產品的概念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即實質產品(又稱核心產品)、形式產品和延伸產品。實質產品就是產品的基本需求效用;形式產品是指產品的實體外在形態,包括品質、特徵、式樣、包裝、商標和廠牌等;延伸產品則是針對產品本身的商品特性而產生的各種服務保證。市場營銷學的產品價值觀就是消費者的需要,產品的整體概念就體現著以用戶為中心思想,正因為這樣,國際營銷學者在營銷過程中,就應不折不扣地考慮產品的各個方面適應消費國的顧客需要,否則在策略的運用上便有失策的可能。
2.產品的組合觀念。所謂產品組合,即指企業所經營的全部產品的有機構成,或者是各種類產品的數量比例。國際市場營銷要求每一個國家或企業,一定要根據國際市場的需求和自己的資源、技術條件來確定產品的經營范圍及產品的結構,這是任何國家面對國際市場必須要解決的問題。如果一個國家不能根據國際市場情況充分發揮本國優勢(避開劣勢)確定產品的出口結構,它就不能利用國際經濟為本國的建設發展作用。所以,出口什麼產品是自家長處,縮短和發展什麼產品對已有利,營銷者必須心中有數。
3.產品的周期觀念。產品在市場上出現到消失的過程就是產品的市場生命周期。就同類性質的產品而言,大類的產品與大類的某種產品以及某個牌號的產品的生命周期是不同的。從一個國家或一個企業來說,向國際市場提供的產品一般都是某種產品或某種牌號的產品,這就要求產品的經營者不僅要考慮到個自產品的經營周期,還要考慮到該種產品及該類產品的周期。企業的市場營銷戰略必須適應產品的這種周期變化並符合各種類型產品周期間的內在關系,這是企業在動態的市場上求得生存和持續發展的關鍵
4.創造開拓的觀念。國際市場不僅是市場營銷的新領域,而且也是競爭創新最廣闊場所,不創造就沒有前途,就企業的自身條件來看,開拓精神是企業最大的潛在精神力量。國際市場經營者,必須多動腦筋,經常保持頭腦清醒,多創新意,不斷採用新的科研成果和技術,不斷開辟新的生產領域和服務領域,不斷生產獨特新穎的產品,去爭取顧客、影響市場、開拓市場、創造市場,使自己在國際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二、進入國際市場的產品策略
1.固有產品策略。以本國或本企業原有的產品直接打入國際市場,即為固有產品策略。運用此策略的產品范圍是有限的,並不是任何固有產品都可行銷國外,凡可直接銷往國外的產品,一般都具有某種需求共性。下述三類產品可用於此策略;傳統產品,如景德鎮瓷器、法國葡萄酒、美國的可口可樂;礦產品及某些原材料產品,如石油、煤炭等;某些已暢銷國內市場的產品。由於此策略大大方便了營銷者,諸如無需另行研究開發和可以降低成本等等,所以此策略很具有吸引力。
2.產品更改策略。這是基於改變整體產品要素的思想之上而產生的產品策略。國際市場的需求與國內市場的需求是有很大不同的,很多產品在某些方面必須作出相應的改變,才能適應國際市場的需要。當然,更改整體產品的哪個部分和如何更改,需要根據國際市場情況而定,也正因如此,在變化無常的國際市場上,在產品的「個性化」方面,該策略顯示了很高的靈活性。一般產品的更改著眼於下述五個方面:
功能的更改。這是一項能給消費者提供更多利益的產品更改內容。如空調車等。
外觀的更改。這主要是對式樣的顏色進行更改。更改的原因是因為產品使用國的條件特殊和文化環境不同。如廚具的大小和衣著的色彩、款式等。
包裝的更改。包裝的更改與銷售地的自然狀況和產銷兩地的運輸距離有直接關系,但國際市場營銷特別強調包裝,是因為消費國的風俗習慣和消費水平更為重要。
商標、廠牌和標簽的更改。在這方面的更改,除有不同的文化要求以外,消費國的法律也有這方面的規定。如加拿大要求商標必須用英、法兩國文字書寫其內容等等。從營銷學的角度來說,商標畫面的設計必須要有藝術性和吸引力,要與個性化的包裝及產品相呼應。
服務的更改。做好產品的服務工作(如保修、供應零配件等),對保證產品的銷售十分重要。作為整體產品的一部分,良好的服務可以增強用戶的購買信心,提高產品的聲譽,打開市場、擴大銷路。
3.機會牽引策略。這是一種以市場機會為導向的產品開發策略。該策略要求國際營銷者樹起「全方位天線」,正如雷達的天線對准天空360°旋轉一樣,在任何方位遇有反射波就可以確定周圍環境中某種產品的潛在市場存在,之後便據此提供產品。這種策略主要有五種形式:
創造新產品,開創新潮流。
依據或創造新的消費形式,提供產品。
找出外國公司忽略或服務不周的產品和市場,提供產品。
把握消費特點轉變的機會,提供產品。
研究競爭者的產品,再提供自己的產品。
4.聚力開發策略。新產品在按著嚴格的管理程序生產並打入市場以後,企業不再對這一產品項目小的改動,而是把改進的思想法積累起來,運用到下一代新產品的設計中去。
目前,產品的生命周期大大地縮短了。在美國新開發的產品,經過2~3年就要退出市場,在我國有些產品經過3~5年的時間也會失去原有的市場地位。因此,在已經縮短的產品生命周期內,企業保持產品的相對穩定性是極為重要的。從消費者的方面來看,一件新上市的產品,企業經營宣布產品有所改進,會在顧客當中留下一個設計不成熟、質量不可靠的印象,人們會等待著產品的全面改進。就企業方面來說,頻繁的對產品的某些部分進行變動,會增加企業的生產費用和管理費用,給生產部門帶來麻煩,甚至在企業還沒有收回成本與合理的利潤以前不得不退出市場。不僅如此,企業還會因為在平時過於分散精力,而延誤了下一代新產品的開發。很顯然,在新的形勢下,企業放棄那些無關緊要或華而不實的零星小改,而集中力量大改,是非常明智的,運用這種策略不僅有利於企業,而且也有利於消費者。
5.專門產品策略。這種新產品策略不主張開發普通的大眾化產品。這種策略不僅可以及時設計與投產新產品適應新興的市場需要,而且還充分反映了市場的細分化的觀點。一般性產品生產批量大、品種少、市場面大,方便企業的生產,但應變性差,一旦在競爭中被淘汰,就會招至重大損失。因此,在新技術革命條件下,國際上從經營一般產品轉向經營專門化產品已成潮流。
目前,我國的一般化產品還有很多,這是相應於我國現實經濟水平與消費水平的現象,但是有些大眾化產品已開始失去它的市場。很簡單,這種產品適應需求的硬度太大,勉強了消費者,時間一長,消費有所提高的顧客以及需求偏好有差異的顧客,就會對一些專門化的產品產生需求。所以,有的企業生產了一般化的產品,就要想著開發專門化的產品。有的新興企業,從一開始就應著眼於專門產品。
6.尾隨跟進策略。這是一種企業著眼於發展剛剛被某家企業開發出來的新產品策略。在現代社會,由於市場信息系統和各類情報網的建立,先進廠家花大力氣首創的新產品,不難被很快學到手。所以,先進者不一定很成功,而緊跟者卻受益不少,緊跟者可以節省大量研究費用,縮短發展時間,及時跟上先進水平,甚至會超過首創者。
以日本索尼公司為例,它在家用電器方面推陳出新可謂世界前茅,但由於競爭激烈,它的新產品往往很快被普及開,因此所獲利益越來越少。拿盒式錄像機來說,1983年它的盈利額還大幅度下降。而著名的國際商用機器公司卻是一個成功的緊跟者,它在中央處理機和微型機這兩個重要產品方面都是後發制人,後來居上的。這種情況可以使後進企業把研究和開發戰略的重點放在仿製、引進和學習上,而不是最先進的產品上。
這一策略對於我國具有更為現實的意義。可以說它更符合我國的國情,我國要在最短的時間內趕超世界先進水平,這一策略當推為首。這並不是反對獨創和發明,獨創和發明是更偉大的戰略,資力雄厚的企業可以著眼於此,而國家也該集中力量在某些重要方面獲得自己的領先地位
『肆』 國際市場營銷中的主要競爭策略有哪些
1、選擇適銷對路的產品策略是實現有效出口營銷的關鍵之一,我國中小企業應結合自身的條件與特點,避開與強大競爭對手的直接抗衡,根據目標市場的需要開發適銷對路的產品,調整企業產品項目的寬度、長度、深度。
2、出口產品還需要注意產品的差異化策略,利用其小、快、靈的特點,生產滿足顧客特定需求的產品。
如溫州人做徽章的精細工藝,起初做小校徽,逐步擴展到國外的大生意,連美國的警徽都在溫州定做。
(4)國際市場營銷重點擴展閱讀:
競爭策略一般戰略
波特認為,「當影響產業競爭的作用力以及它們產生的深層次原因確定之後,企業的當務之急就是辨明自己相對於產業環境所具備的強項和弱項」。據此,他提出了可應用於任何性質及規模的企業,其涵蓋面甚廣的一般競爭戰略。
較低成本
較低成本戰略(Lower Cost):面對龐大的市場、消費者眾多,企業可考慮採用成本領先(cost leadership)戰略去建立競爭優勢。
此種戰略的要訣是通過規模經濟以減低平均支出,同時借大量生產(mass proction)取得專業化的工作效率,使整體成本下降,產品價格得以定位於較同業低,競爭優勢由此產生。
差異化戰略
差異化戰略(Differentiation):利用匠心獨具的構思,先進的科學技術和施工程序,新奇奧妙的原料配方,別具一格的服務形式,企業可以設計出一種與眾不同的產品,即使產品本身並無稀奇之處,通過廣告及包裝也能樹立產品的獨特品牌形象,達到差異化的效果。
差異化戰略可實施於廣闊范圍市場或狹窄范圍市場。在狹窄范圍市場的情形下,差異化戰略付諸實行的對象是一小群有特別需要或嗜好的消費者,所以有稱為聚焦式的差異化戰略。
應當指出,雖然採用一般戰略可以幫助企業建立競爭優勢,但此種優勢能否有驚無險地長期維持下去,都不是絕對可以如願以償的。
原因是唯妙唯肖的模仿能夠打破差異化的優勢,而低成本的優勢也會因技術轉變而煙消雲散。因此,要獲得持續性的競爭優勢,企業應密切注視競爭對手的一舉一動和產業中的各種變化,結合實際情況,有的放矢。
日本式
大前研—是著名的日本管理學者和資源企業管理顧問,在日本享有「戰略先生」(Mr.strategy)的雅號。他鑽研日本的企業競爭戰略多年,對其運作過程及精義所在了如指掌。他認為日本企業之所以在世界各地商業競爭中取得空前的成功,實有賴於日本企業家的獨特戰略思考模式。
說得簡單一點,日本企業家非常重視與競爭對手比較在市場上的競爭地位(competitive position),因此,日本企業的經營方針無一不以增強本身的競爭地位為依據。從這個大方向演繹出一套完整的競爭戰略。
一、強化企業的經營職能性差異(Intensity functional differentiation)
集中稀有的寶貴資源重點出擊,使之用於某一關鍵性的經營職能,是此項戰略的核心指導思想,一家企業,即使其人力、物力與競爭對手相差無幾,也可獲得競爭優勢。
辦法就是事先確定什麼是提高市場佔有率及盈利能力的成功要素,然後明智地將資源重新調度分配,藉以改進在該成功要素方面的表現。一般來說,在不同的產業領域中,成功要素分別維系於競爭者如何發揮最具決定性的經營職能。
二、利用對手的弱點(Exploit competitor』s weakness)
如果在同一產業領域中,所有競爭者都懂得分析成功要素,努力施行強化經營職能性差異的競爭戰略,那麼結果將會是沒有任何競爭者可以取得相對優勢,因為同等的活動會互相抵消,使各競爭者無法凸顯其獨特優勝之處。
在這種情況下,企業應盡量看準對手的弱點,乘弱而入,才有建立競爭優勢的機會,要清楚掌握對手的弱點,企業務必將自己的產品與競爭對手的產品作一詳盡的比較,這樣做可以提供線索,為企業定價和成本構成方面奠定競爭優勢的基礎。
『伍』 國際市場營銷的任務是什麼
國際市抄場營銷(International Marketing)襲
其實和市場營銷(Marketing)差不多, 只不過一個是本地,一個是國際的。
簡單來說還是4Ps,也就是產品(procts),價格(price),分銷(place),促銷(promtion).
但重點就是在於國際市場營銷人員將面臨的挑戰是國際化的,這里不僅僅是要求語言程度,還有對目標國家各個方面的了解,以便更好的將產品打入國際市場。比如說,目標國家的大經濟環境,政治體系,基礎建設,目標客戶群的行為喜好,國家政策法令法規,文化背景,等等。
『陸』 國際市場營銷中的 3C 4P 5M 都是什麼請詳細的解釋一下
傳統的網路營銷觀點認為:網站的流量影響著媒體的價值和廣告營銷的效果,其精確計量單位已經進化到平均頁面逗留時間、用戶瀏覽行數,甚至使用月平均瀏覽網站的忠實用戶。這些曾經是毋庸置疑的事實,從而使人們對大流量網站形成了近乎偏執的信任。針對不同流量類型的網站,易觀國際結合實際研究利用一個3C模型(如下圖)對網站流量對應的網站價值作了分析。
模型圖表明,網站按流量的大小可以分為三種類型:
第一種是內容型(Content)網站,內容的廣泛性帶來絕對的流量和廣泛的用戶群,以新浪為代表,此類網站以品牌廣告收入為主要營收。
第二種類型是社區型(Community)網站,網站流量來自於為不同的細分人群提供不同的服務,針對性強但絕對值少於內容型網站,以淘寶、攜程等網路社區類網站為代表,此類網站以廣告收入和增值業務收入為主要營收。
第三種類型是電子商務(Commerce)型網站,網站靠用戶群的持續購買行為或對購買行為施加持續影響產生流量,網站流量最小但商業價值最高,以阿里巴巴為典型代表,網站靠在線營銷和代理交易獲取收入。
從網站所實際獲得的交易規模來看,第二、第三類型網站交易規模遠比第一類網站大得多。其中的影響因素由不同類型網站用戶附加值的差異所決定。這與傳統的網站流量大,價值一定高的觀點相悖。顯而易見,與門戶類網站相比,產生持續購買行為的電子商務網站用戶,不僅能夠為網站交易做出有價值的貢獻,(對廣告主)還具有更高的商業營銷價值。
經典4Ps 4Ps(產品、價格、渠道、促銷)營銷策略自20世紀50年代末由JeromeMcCarthy提出以來,對市場營銷理論和實踐產生了深刻的影響,被營銷經理們奉為營銷理論中的經典。而且,如何在4Ps理論指導下實現營銷組合,實際上也是公司市場營銷的基本運營方法。
4P指代的是Proct(產品)、Price(價格)、Place(地點,即分銷,或曰渠道)和Promotion(促銷)四個英文單詞。這一理論認為,如果一個營銷組合中包括合適的產品,合適的價格,合適的分銷策略,和合適的促銷策略,那麼這將是一個成功的營銷組合,企業的營銷目標也可以藉以實現。
5M,就是制定廣告方案所需決定的五項主要決定:
任務(mission):廣告的目標是什麼?
資金(money):要花多少錢?
信息(message):要傳送什麼信息?
媒體(media):使用什麼媒體?
衡量(measurement):如何評價結果?
5M管理是生產現場管理非常有效的管理方法之一,是生產現場管理者必須熟練掌握和應用的技法之一。5M分別代表MANPOWER(人力)、MACHINE(機器)、MATERIAL(材料)、METHOD(方法)、MANAGEMENT(管理)。簡稱為「人機料法管」(多數企業還叫作「人機料法環」,環境代替了最後一個M的「管理」)。筆者經過多年的營銷實踐,把生產現場的5M管理成功地嫁接到營銷終端活動的管理上,同樣開花結果,屢試不爽。
對於成功策劃、組織、實施終端活動的5M管理是什麼呢?這5個M只是稍有變化,分別是MANPOWER(人力)、MACHANDISE(商品)、MATERIAL(物料)、METHOD(方法)、MANAGEMENT(管理)。其中的兩個M發生了變化,機器變成了商品,材料變成了物料。5M管理,從某種程度上講,是確保一個終端活動,特別是現在使用頻繁、大行其道的終端促銷活動成功的不二法門。
第一個M是MANPWOER,就是人力資源。簡單講,一個終端活動的實施肯定離不開人手。人力包括人員的多少、人員的具體分工、人員的培訓、人員的激勵等內容。越是大型的終端活動,人員越多,組織難度越大。需要提前策劃和調配好相關的人力。
第二個M是MACHANDISE,商品或產品。商品永遠是活動的主角,需要精心梳洗打扮的。活動期間的商品管理主要包括商品組合、商品陳列、商品價格三項主要內容。商品組合是指要確定參加活動期間的商品品種和數量、重點推介商品、上量商品、利潤商品、形象商品等。對這些商品進行有效地組合,才能達成活動效果。商品陳列是指活動期間商品如何擺放、如何展示、如何布置,才能達到突出商品的賣點、形象等,以吸引消費者的眼球。商品價格是指活動期間對商品價格的調整,如統一的折扣、個別優惠、特價等。
第三個M是MATERIAL,是活動物料。活動物料可分為三大類:一是活動宣傳物料、活動現場物料、活動贈品物料。宣傳物料主要達到宣傳活動信息和活動造勢使用的,常用的如海報、單頁、DM單張、夾報、戶外廣告、宣傳車輛等。活動現場物料是滿足活動現場需求的,在活動的不同區域:產品區、舞台區、洽談區、收銀區等擺放和布置不同的物料。活動贈品物料是每次活動必不可少的一項,根據活動性質、活動規模等,靈活多樣地采購各種促進銷售成功的贈品。
前三個M都是硬體,後兩個M都是軟體了。
第四個M是METHOD,方法。一個活動要成功,必須要有成功的方法。最重的的方法是掌握好活動成功的「三點式」。第一點是焦點。現在是注意力經濟的時代,有眼球才有人氣,有人氣,才有銷量。活動成功的第一點就是要讓這個活動成為目標受眾的焦點,否則活動很難成功。第二點是賣點或利益點。把人氣聚集過來了,如何展示,如何打動目標顧客,如何讓顧客有購買的沖動。第三點是售點。就是最後的「臨門一腳」,如何打消顧客的疑慮,如何讓顧客現場掏錢,這里邊可是有大學問,在這筆者不多講。
第五個M是MANAGEMENT,管理。活動的管理主要包括活動目標管理、預算管理、流程管理、人員管理等主要內容。目標管理是對活動目標的設定、分解、管控。預算管理主要是對活動產生費用的合理預算和把控。流程管理主要是對活動整個流程的梳理、分解和現場的有效把控。人員管理包括對人員的招聘、培訓、激勵等內容。
5M管理的一硬(前三個M)和一軟(後兩個M)是保證一個現場活動成功的必要五要素。對一個終端活動,5M管理不是萬能的,但沒有5M管理是萬萬不能的。掌握和使用5M不能保證活動個個成功,但沒有5M管理的終端活動是絕對不會成功的。
『柒』 國際市場營銷學課程講什麼內容
《國際市場營銷學》是一門應用性較強的課程,主要介紹企業在國際市場中開展跨國營銷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巧,內容包括:國際市場營銷的定義、環境,國際市場的細分、選擇、定位,國際市場營銷的戰略和組合,國際市場營銷的產品、品牌、價格、渠道以及促銷策略等。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可使學生充分認識國際市場營銷在當今世界經濟與貿易關系中的重要性,以及在我國企業涉外經營管理活動中的地位和作用,並在全面掌握國際市場營銷基本理論和方法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更好地為我國對外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服務,促進企業對外經濟交往,提高我國企業在國外市場的營銷活動能力。
『捌』 國際市場營銷人員的主要任務是什麼
國際市抄場營銷人員的主要任務如下:
國際營銷人員是具有國際營銷管理職責與實地從事推銷的人員,包括總公司人員、臨時人員、海外營銷經理和國外銷售隊伍。總公司人員包括直接對國際營銷活動負有責任的人員,從事廣告、包裝、分銷以及產品開發的工作人員。臨時人員是一支負責解決特殊問題和開辟新戰場的別動隊,哪裡需要建立新點,哪個地方的駐外機構失去了關鍵人物或遇到了管理困難,總公司就派他們到那裡去;海外營銷經理以及負責中間商事務的入,這些人可以是外國人,也可以是本國外派人員;國外銷售隊伍包括在國外工作的外派銷售人員,在本國為一外國公司工作的外派銷售人員,在本國為一外國公司工作的外籍銷售人員,跨國銷售人員(這是一些在不同國家工作的特殊的駐外人員)。
國際營銷人員應具備的素質:在市場營銷方面的技術性技能;關於國內外環境因素差異,特別是文化差異的領悟力;在國內或國外,運用其知識和技能協調員工共同開發和完成合理的營銷計劃的能力。
『玖』 國際市場營銷戰略規劃的主要步驟是什麼
國際市場營銷戰略規劃的主要步驟是
.經濟全球化與國際營銷戰略
推動經濟全球化的根本動力是社會生產力的高速發展,各國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使得企業把目光從國內轉移到國外,進而在整個全球范圍內尋找發展機會。推動經濟全球化的具體因素:一是貿易迅猛發展。這是經濟全球化的重要源泉。國際貿易的發展使各國、各地區之間的經濟交往日益緊密,它帶動了資本與生產的國際化,推動全球化的快速發展。二是金融一體化。國際金融是在國際貿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國際金融的發展又會推動國際貿易的發展,國際金融一體化的迅猛發展推動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三是高速發展的現代化技術。信息技術革命將世界帶人了信息化時代,它在更深層次上推動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互聯網的發展使全球經濟的聯系更為快捷、廣泛。四是跨國公司的發展。據資料顯示,跨國公司以及國外分支機構的迅猛增長,極大地推動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
所謂國際營銷戰略,是指企業對於國際化進程較為長期的總體打算及其實施的原則意見。國際營銷戰略要回答的問題是企業關於國際營銷的目標和實現目標要採取的策略和原則,如有關國際化的進程、市場擴展與定位、國際競爭等戰略。它對於一個企業在市場上的生存和發展具有決定性的意義,也是擬定短期或年度國際營銷策略的根據之一。
2.國際市場營銷環境分析
2.1社會文化環境。文化是一個復合的整體,包括人類的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風俗以及作為社會成員而獲得的其他方面的能力和習慣的總和。它不僅體現出我們自己的行為,也體現出我們對他人行為的要求,包括文化的個性、文化的共性、文化的成分(物質文化、社會機構、宗教、審美學、語言)3個方面。文化滲透於營銷活動的各個方面,國際營銷者的活動又構成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市場營銷成果的好壞深受文化的裁判。
2.2經濟環境。一是經濟發展階段。它包括傳統社會、起飛前夕、起飛階段、趨向成熟和高度消費時期。因為一個國家所處的經濟階段不同,居民收人高低不同,消費者對產品的需求不同,從而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到國際市場營銷。以消費品市場來說,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國家,在市場營銷方面強調產品款式、性能及特色,大量進行廣告及銷售推廣活動,品質競爭高於價格競爭;在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的國家,則偏重於產品的功能及實用性,其推廣主要靠口頭傳播和介紹,價格因素比產品品質更重要。二是市場規模。企業在進人某國市場時,首先關心的是該國的市場規模,即可接受的商品及服務總量,或者市場擁有的購買力總量。一般來說,大多數產品及服務的市場規模都與人口和收人密切相關,甚至可以認為是由人口和收人決定的。三是消費結構。開展國際市場營銷,必須了解影響消費者儲蓄的多種因素,以便分析、判斷消費者需求、支出和消費水平的變化,包括收入水平、通貨膨脹和物價上漲因素、市場商品供給狀況和消費偏好、儲蓄動機差異等。
2.3政治法律環境。有時政治環境能夠對營銷活動產生直接影響,法律和規章則起到鼓勵或限制企業營銷活動的作用。企業首先是一個經濟組織而非政治組織,但企業進行市場營銷時,經常要受到政治因素的影響。國際營銷法律主要由國內法律、國際經濟法律、東道國法律等構成。從事國際營銷的企業要與不同的國家和地區打交道,採取適當方式公平合理地解決爭端,這也是國際營銷順利進行的重要保證。
2.4技術環境。在知識經濟時代,工業和農業增長並不是由於資本的投入和勞動力增長所引起的,更主要的是由於生產率的提高、勞動者知識水平和素質的提高,以及新的科學技術應用和推廣所引起的。
3.我國企業面對國際市場的機遇和挑戰
3.1機遇。首先,進入國際市場已經成為我國企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國際市場規模巨大,發展迅速,這給我國企業以現實的吸引力。隨著國際政治形勢趨於緩和,我國與世界其他國家關系不斷改善,經濟聯系更緊密,這為我國企業走向國際市場提供了良好條件。其次,我國政府積極創造條件,鼓勵企業進人國際市場。
3.2挑戰。明確界定產權、進一步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是我國企業國際化的前提;科技水平落後、人才匱乏是我國企業進入國際市場的又一大障礙;世界貿易保護主義的泛濫和區域一體化發展,使我國處於不利地位,其他發展中國家、獨聯體及東歐國家的經濟發展將給我國企業以巨大壓力。
3.3任務。一是調研國際市場。只有掌握了國際市場的脈搏,才能找出我國企業進入國際市場的切人點。企業的國際調研需要大量詳細且涉及范圍面廣的信息,如目標市場的文化、經濟、教育水平、目標消費人群接受新事物新品牌的能力等。二是分析企業自身的競爭優勢和劣勢。制定企業的營銷目標,做出相應的國際營銷戰略規劃,找出與原計劃的差異,制定相應的規章,組織監督部門,給予相應的權力,以保證預定的國際營銷目標順利進行。三是分析目標市場消費者。了解當地的消費觀念,從目標市場的消費習慣、消費群體的特徵等影響因素分析,從而細分市場,找到適合企業進入的市場,並分析這一細分市場的潛力及培養空間。四是分析目標市場國的經濟政治法律等政策。分析當地的經濟狀況,以分析企業在當地銷售產品的可能性,著力疏通與當地政府、社會團體及新聞媒體的關系。防止企業因為外力因素而終止現行的企業計劃。五是分析競爭對手、供應商及分銷渠道。熟悉當地的環境,分析來自各方面的壓力及動力,培養良好的競爭環境,這有利於企業降低成本。六是建立以企業為中心的企業文化氛圍。培養當地市場,讓更多消費者了解企業、信任企業,並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為進一步拓展更為廣闊的目標市場,進人其他國家市場鋪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