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農場包圍城市的市場營銷的營銷渠道
依託根據地積累發展革命力量,隨著革命戰爭、人民武裝和根據地的發展,逐步造成農村包圍城回市的答戰略態勢,最後奪取全國勝利。
營銷渠道是指某種貨物或勞務從生產者向消費者移動時,取得這種貨物或勞務所有權或幫助轉移其所有權的所有企業或個人。
2. 急需一份農場品營銷計劃書
.農產品營銷策略 主講:鄒一鳴 講師(岳陽職業技術學院經濟貿易系)
【引導案例】 一個年輕人致富的故事
兩個青年一同開山,一個把石塊兒砸成石子運到路邊,賣給建房人,一個直接把石塊運到碼頭,賣給杭州的花鳥商人。因為這兒的石頭總是奇形怪狀,他認為賣重量不如賣造型。三年後,賣怪石的青年成為村裡第一個蓋起瓦房的人。
後來,不許開山,只許種樹,於是這兒成了果園。每到秋天,漫山遍野的鴨兒梨招來八方商客。他們把堆積如山的梨子成筐成筐地運往北京、上海,然後再發往韓國和日本。因為這兒的梨汁濃肉脆,香甜無比,就在村上的人為鴨兒梨帶來的小康日子歡呼雀躍時,曾賣過怪石的人賣掉果樹,開始種柳。因為他發現,來這兒的客商不愁挑不上好梨,只愁買不到盛梨的筐。五年後,他成為第一個在城裡買房的人。
再後來,一條鐵路從這兒貫穿南北,這兒的人上車後,可以北到北京,南抵九龍。小村對外開放,果農也由單一的賣果開始發展果品加工及市場開發。就在一些人開始集資辦廠的時候,那個人又在他的地頭砌了一道三米高百米長的牆。這道牆面向鐵路,背依翠柳,兩旁是一望無際的萬畝梨園。坐火車經過這里的人,在欣賞盛開的梨花時,會醒目地看到四個大字:可口可樂。據說這是五百里山川中惟一的一個廣告,那道牆的主人僅憑這座牆,每年又有四萬元的額外收入。
90年代末,日本一著名公司的人士來華考察,當他坐火車經過這個小山村的時候,聽到這個故事,馬上被此人驚人的商業化頭腦所震驚,當即決定下車尋找此人。
當日本人找到這個人時,他正在自己的店門口與對門的店主吵架。原來,他店裡的西裝標價800元一套,對門就把同樣的西裝標價750元;他標750元,對門就標700元。一個月下來,他僅批發出8套,而對門的客戶卻越來越多,一下子發出了800套。
日本人一看這情形,對此人失望不已。但當他弄清真相後,又驚喜萬分,當即決定以百萬年薪聘請他。原來,對面那家店也是他的。
問:為什麼這個年輕人比同村的人致富快?
分析:我們不是缺少致富的機會,而是缺少的是營銷的知識和技能!
只有種的好、賣得俏、銷得多、才能收入高!
一、當前農產品營銷中存在的問題
1、市場營銷意識淡薄
只根據自身的條件來決定生產什麼,生產多少,而不關心市場需求。
過時的觀念:生產什麼,賣什麼
現代市場營銷觀念:市場需要什麼,我就生產什麼
解決之道:市場需求在哪裡?
要賺城裡人的錢——要研究城裡人的需求
要賺外國人的錢——要研究外國人的需求
優質、新奇、干凈、鮮嫩、自然、綠色、品牌(核心內容)
2、不能准確獲得市場信息
難及時、准確獲得信息;
面對信息不知如何分析、鑒別、利用;
解決之道:如何收集信息
多看電視:中央七台,《致富經》、《每日農經》
學會上網
多與大學的老師、專家聯系,可以採取技術入股的形式。
3、缺乏市場細分和准確的市場定位
沒有特色,隨大流!
解決之道:要分析消費者的需求,進行市場細分和市場定位
4、產品策略問題
產品結構不合理:四多四少
產品質量不高:農葯、化肥、添加劑
品牌意識淡薄:沒有品牌
產品包裝不受重視:包裝簡單
解決之道:產品策略重新設計
案例:老外買柿子
美國的一個攝制組,想拍一部中國農民生活的紀錄片。他們來到中國某地農村,找到一位柿農,說要買他1000個柿子,請他把這些柿子從樹上摘下來,並演示一下貯存的全過程,談好的價錢是1000個柿子給160元人民幣,摺合20美元。
這位柿農很高興地同意了。於是他找來一個幫手,一人爬到柿子樹上,用綁有彎鉤的長桿,看準長得好的柿子用勁一擰,柿子就掉下來。下面的一個人就從草叢里把柿子找出來,撿到一個筐里。柿子不斷地掉下來,滾得到處都是。下面的人則手腳飛快地把它們不斷地撿到竹筐里,同時還不忘高聲大嗓地和樹上的人拉著家常。在一邊的美國人覺得這很有趣,自然全部都拍了下來。接著又拍了他們貯存柿子的過程。
美國人付了錢就准備離開,那位收了錢的柿農卻一把拉住他們,說你們怎麼不把買的柿子帶走呢。美國人說不好帶,也不需要帶,他們買這些柿子的目的已經達到了,這些柿子還是請他自己留著。
天底下哪有這樣便宜的事情呢?那位柿農心裡想。於是他很生氣地說:我的柿子很棒呢,質量好得好,你們沒理由瞧不起它們。美國人聳聳肩,攤開雙手笑了。他們就讓翻譯耐心地跟柿農解釋,說他們絲毫沒有瞧不起他這些柿子的意思。
翻譯解釋了半天,柿農才似懂非懂地點點頭,同意讓他們走。但他卻在背後搖搖頭感嘆說:沒想到世界上還有這樣的傻瓜!
那位柿農不知道,他的1000個柿子雖然原地沒動就賣了20美元,但那幾位美國人拍的他們採摘和貯存柿子的紀錄片,拿到美國去卻可以賣更多的錢。
那位柿農不知道,在那幾個美國人眼裡,他的那些柿子並不值錢,值錢的是他們的那種獨特有趣的採摘、貯存柿子的生產方式。
那位柿農不知道,一個柿子在市場上只能賣一次,但如果將柿子製成「信息產品」,一個柿子就可以賣一千次一萬次甚至千千萬萬次。
啟示:光會種柿子,只知道柿子值錢是不夠的,要想致富,要拓寬思路,找到產品真正有價值的賣點。
5、價格策略問題
主觀定價,缺乏價格等級
解決之道:定價策略
6、分銷渠道策略問題
重生產、輕流通
解決之道:渠道策略
7、促銷策略問題
宣傳力度不夠
解決之道:促銷策略
案例:老蜂農蜂蜜成功秘訣
老蜂農品牌蜂蜜的創業者,在幾乎沒有任何自有資金、沒有任何廣告推廣、沒有自己建立銷售網路的情況下,只是靠產品策劃的創造力而產生內在源動力,純靠自然銷售而螺旋上升、自我滾動發展。創業者投入50萬元銀行貸款,5年來不僅獲得了500萬元純利潤的創業回報,而且創造了一個讓競爭對手出價1000萬收購的中國蜂業知名品牌。
老蜂農案例價值在於,由於它完全不同於充斥市面需要大量資金、以廣告推廣為第一推動力的產品成功案例,只是靠產品定位的品牌魅力作為產品銷售的第一推動力,從而成為農業小產品領域的小型創業者可復制或可借鑒的案例。
隨著我國農業產業化、商品化的興起,越來越多的農產品精品擺上了超市櫃台,營銷手法也開始越來越多應用於農業產品領域。國外先進農產品營銷成功的典型案例有紐西蘭奇異果,其由營養成分和中國獼猴桃差異不大的水果被成功的營銷包裝,其他還有新奇士橙、美國提子(大葡萄)、泰國香米等。他們大多都是當地政府相關部門通過市場化運作,為農產品建立相應的品牌營銷系統而使農產品增值。
可是擺在中國許多農業小產品領域小型創業者面前的現實是:除了當地的農產品資源優勢,如當地有好品質的蜂蜜、皮蛋、蓮子、獼猴桃、大棗等,創業者們幾乎沒有多少創業資金,也就沒有錢做廣告推廣、沒有錢建立銷售隊伍,進入入場費很高的大型賣場他們連想都不敢想。他們覺得國外農產品類似紐西蘭奇異果成功案例讓他們覺得經典但不好借鑒;他們在教科書上看到的寶潔、沃爾瑪等經營成功案例讓他們覺得遙不可及;國內營銷雜志上充斥著大量保健品、化妝品等行業靠廣告推動市場的成功案例,對他們來說也幾乎沒有多少現實的參考價值。
大多數農業創業者的夢寐以求的就是:我將農產品進行深加工出來後,就有人進貨,然後擺在商場超市,不作任何推廣,就有人不斷購買我的產品。投入少,產出大,自我滾動發展。
所以我一直在尋找農民朋友身邊的「投入少、產出大」農產品創業成功案例:實實在在和他們大致相同條件起步創業,又實實在在賺錢並發展的例子。有一段時間,我從沃爾瑪、家樂福、百佳等大型賣場看到了令人眼睛一亮的老蜂農蜂蜜產品,品牌名稱和包裝一看就是經典之作,一個來自井岡山山區的農業小產品能夠擺在這些超大型賣場本身就是成功,而且經我觀察其從來沒有做任何推廣,我便直覺這是一個對農產品行業成千上萬小型創業者有價值的案例。後來我剛好有一個機緣與老蜂農的品牌創始人之一的陳泰之先生,以及老蜂農品牌包裝的設計者――中國著名的品牌設計機構廣東黑馬廣告公司的黑馬先生,一起深入探討這個案例,於是有了以下營銷對話:
選擇能自然賣貨的項目
龔文祥:老蜂農蜂蜜項目的成功一半應該歸功於項目選擇的成功,你當初是如何考慮進入蜂蜜這個傳統農業項目的?
陳泰之:首先是井岡山地區蜂蜜資源豐富,很多農民靠養蜂為生,這里環境沒有受到多少污染,井岡山本來就有八百里「綠色銀行」的美譽,我便想到就地取材創業。其實江西許多保健品、葯品公司的老闆都是靠賣蜂蜜起家的,如著名的匯仁集團老總,生產美媛春口服液的江西廣恩和制葯公司最初也是賣蜂蜜的。蜂蜜行業起點低,適合沒有多少資金的人創業,另外這個小產品的行業也不被人注意,競爭也相對其他行業弱很多。與保健品一定要廣告推動才能賣貨,由於蜂蜜產品的功能已經不需要教育推廣,總能自然的賣一些貨。
小型創業者不可能進行正規的市場調查,但好的商業直覺與判斷成為創業者成功的起點。我與另外幾個朋友於1998年創業進入蜂蜜市場,主要考慮當時中國保健品行業正處於從頂峰開始下滑的轉折期,以三株為代表,整個保健品行業處於信譽危機時期,相當一部分人已經對概念型保健品不再信任,必將有相當部分消費者會回歸到傳統保健食品,如在中國有千年保健傳統的蜂蜜、人參等。另外整個中國蜂蜜市場沒有真正的領導品牌,雜牌林立,簡單低層次,而中國僅有的幾個百年歷史蜂蜜品牌如上海冠生園,廣州寶生園,其品牌形象做的也不是很到位。這些都給了我們機會。
龔文祥:中國人口多,市場大,市場切入點也很多,很多小型創業者因為資金等原因,相當部分走上了簡單模仿與跟風這條路,還有一部分人走上了假冒偽劣這條路,如現在出現的「假奶粉事件」就是例子。有一些有一點資金的創業者,走上了投入的路線,即通過大規模廣告推廣啟動市場獲得短期利潤。老蜂農沒有走以上創業的路線,而以產品源製造作為企業發展的第一推動力而發展壯大,象蜂蜜這樣 「小產品、大市場」類型的產品,你們是如何切入這塊蛋糕的?
陳泰之:我們創業的最初考慮就是,要走一條尋找市場的空白點並進行創新而獲得成功之路。創業項目啟動前,我看了許多蜂蜜產品的包裝,罐是癟的,字是歪的,顏色是不討人喜歡的,甚至可以說整個中國蜂蜜市場沒有一個成功的包裝,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大的機會,我一定要投入最大的力量做中國蜂蜜行業最好的包裝。另外當時我到廣州發現大型商場基本很少看到蜂蜜產品進入,還有當時也蜂蜜市場還沒有細分的產品,如沒有針對白領階層並為他們接受並喜歡的蜂蜜品牌。我敏銳感到這些都是市場的切入點。
龔文祥:發現了好的商機,那麼你們是如何解決啟動資金問題的?
陳泰之:一般人創業都是籌措了資金再進行產品策劃與生產,而我們是倒過來,有了好的產品策劃,有了最好的包裝後再找資金。我們將前期僅有的不到十萬元資金全部投入到了包裝設計中,將我們對於這個產品的策劃思想全部凝聚在這個包裝中。然後我們拿著包裝樣品去找銀行貸款,談市場前景,談當地大量蜂農的蜂蜜銷售不出去的艱難處境。因為政府部門十分支持農業產業化項目,加上我們幾個股東一貫都是好人的信用,最主要是銀行的人一看這個包裝也喜歡的不得了,認為一定會好賣,在我們沒有任何擔保、抵押的情況下破例貸了50萬給我們。
與那些大談革命奮斗史的有著奇跡般經歷的成功企業不同,我們一切來的順理成章,很自然,甚至很輕松:我們靠這個能夠自然賣貨的產品包裝,自我滾動發展,從負債50萬元,發展到現在有了凈資產500萬元,從一個小作坊,發展成為佔地20畝的現代化的標准廠房。營銷就是賣貨,賣貨就是硬道理。如果一個產品不靠廣告促銷推動賣貨,而是靠產品自身的魅力放在商店就能賣貨,就不會出現資金問題,企業就能生存、發展與持續成功。
能自然賣貨的產品定位
龔文祥:據我調查身邊的朋友,發現購買老蜂農的大部分都是白領女性,而且回頭客很多,可不可這樣說,你們的目標客戶就是大中城市的白領女性。
陳泰之:與其說是我們不自覺的把白領女性作為我們主要的消費者,不如說這些白領女性主動的選擇了我們的產品,而且成了老蜂農蜂蜜忠誠的顧客群體。與那些商家策劃的「熱點」、「流行」不同,我們沒有策劃任何產品概念,也沒有大肆宣稱蜂蜜的任何功能好處,但我們的產品迎合了這部分人群的根本需求,所以是有市場生命力的,也是能夠自然賣貨的。
龔文祥: 迎合白領女性根本需求的背後因素是老蜂農是中國蜂蜜市場第一個將蜂蜜產品從功能物理層面提升到心理文化層面的品牌。在老蜂農沒有出現以前,這部分挑剔的顧客對於蜂蜜消費的心理精神層面是完全沒有滿足的,她們一看那些土裡土氣的沒有任何審美情趣的包裝,就知道這不是她們想要的產品。而當老蜂農一出現,她們會驚喜的感覺到這才是她們需要的產品,這才是能夠滿足她們快樂情感與精神體驗的品牌。所以老蜂農的成功看似輕松簡單,其實是必然:因為它是中國蜂蜜市場第一個滿足顧客高層次精神需求的產品。而且這個精神層面的感覺不是通過廣告宣傳體現,而是通過單一的傳播形式體現,就是老蜂農產品本身精美的包裝陳列。老蜂農雖然只是創造了一個新包裝,但卻是改變了整個蜂蜜產品的格局並確定了老蜂農的市場定位。
我想證實一下,除了產品包裝,其他營銷手段如渠道、價格、促銷是否也基本針對了白領人群的產品定位戰略?
陳泰之:老蜂農蜂蜜的主要渠道就是大商場,以前蜂蜜產品只是屈居在小賣部、小超市銷售,我們決定開拓大型賣場這個領域。你也許會問,商場那麼高的入場費,我們怎麼承受的了?由於我們耳目一新的產品定位與包裝,經銷商都看好我們的銷售前景,願意投資開發大型商場渠道的費用。當然我們價格走最高端的路線,我們的價格比那些百年老牌蜂蜜價格還高出20%到30%,這就給了經銷商較高的利潤空間。我們基本沒有做什麼廣告推廣,產品陳列就是最好的廣告宣傳。因為我們精美包裝陳列在沃爾瑪,就有香港的經銷商主動找上門來要求開拓香港市場,通過其代理,現在我們每年在香港有60萬港幣的穩定銷售;因為精美包裝陳列在沃爾瑪,國外一些麵包品牌與主動找上我們合作推廣蜂蜜麵包,因為他們覺得在中國只有老蜂農的品牌形象才與他們外資品牌形象相匹配;而在廣州,新品牌老蜂農以其「百年蜂蜜」品牌的形象進入了百年老牌涼茶店――黃振龍涼茶店這個渠道。
龔文祥:看來高檔形象產品、大賣場渠道、高價位、令人心動的陳列都是針對了白領顧客的價值取向與策略。一個有魅力的產品會永遠受到顧客歡迎,我們前面的談話中一再提到了老蜂農包裝的巨大作用,下面請黑馬先生談談如何通過包裝設計來創造產品魅力與推動銷售的?
能賣貨的形象包裝
黑馬:
當時整個中國蜂業處於品牌意識陳舊、營銷手段落後的背景下,我們決心讓老蜂農品牌形象的出現成為整個行業的亮點與風景線,並給整個行業帶來興奮點與清新氣息,並讓設計產生直接的銷售力,我們是有這個志向並有這個能力做到。首先 「老蜂農」這個品牌名稱用於蜂蜜本身就是一個經典,這個名稱是陳泰之先生在火車上苦思冥想後睡夢中蹦出來的。品牌包裝設計就從老蜂農這個個性化、人性化的名稱形象著手。
我們設計背後的策略是體現以下幾點,來樹立產品魅力與推動銷售。
信賴:
現有主流的蜂蜜產品,如寶生園的包裝形象只是用了一個「寶」字來作為溝通的主要元素,但這種形象認知是有距離感的、表面化的,說明不了歷史。就算你在包裝上寫明牌號成立於 「18ûû」字樣,也不一定能取得消費者的信任。我們通過一個神態自若的老蜂農的形象,讓消費者感受與體驗「老蜂農」是來自深山老林的,可信賴的。信賴會產生購買。就像人們去買菜,人們更願意買那些菜農打扮的人賣的菜,感覺到新鮮、原汁原味、便宜。這是老蜂農能夠讓消費者產生買貨認同的主要原因之一。
人性化:
蜂蜜產品是感性產品,消費者習慣看到包裝後產生即興購買的慾望。我們決定用圖形形象這種人性化溝通方式,而非用文字語言和消費者溝通。我們遍尋了古代養蜂人的形象,並從水滸傳的人物形象中獲得靈感,創造了老蜂農這個人性化生動形象。為了體現蜂蜜的直接關聯性,我們讓這個形象代言人拿了一個蜂巢,而沒有象其他眾多品牌直接表現蜜蜂的形象。蜂巢的形象,與「深山藏古寺」中僧人的意境有異曲同工之妙,給消費者留有想像空間,也符合陌生產生驚喜的設計原則。
設計也是銷售力,消費者喜歡老蜂農這個人性化形象,他們就會喜歡老蜂農蜂蜜這個產品,就會產生購買慾望。
時尚:
古老形象的產品也要體現時代的氣息,迎合現代年輕人的審美而變化。我們在設計老蜂農這個標志形象時,摒棄了中國傳統白描的手法,而採用了德國版畫的表現形式。包裝瓶外形設計,我們從一個非常符合老蜂農風格的日本咖啡瓶設計中得到啟發,成為中國市場第一個用咖啡瓶來包裝蜂蜜的產品。為什麼一個看似古老形象的產品會讓年輕人喜歡,就是因為時尚的號召力。
細節:
細節產生產品魅力,現代人購買產品時,看到產品或包裝的細節做的很到位,就會認為這個產品全部都是好的,「窺一斑而知全豹」,他們是以感性的方式感受一個產品。而最能打動顧客的就是一些扣人心弦細節。如老蜂農三個字我們就請以圓潤秀麗著稱的麥華三書法研究會會長呂志強先生所書。又比如老蜂農三個字的拼音我們採用了古代注音的格式這種創新的表現方式。這些設計細節會讓消費者體驗到老蜂農的品牌文化與內涵,從而提升整體品牌形象。
事實證明老蜂農形象與包裝不僅能夠賣貨,而且得到設計界廣泛認同,獲得一系列的榮譽,包括:香港設計雙年展銅獎、中國之星設計大賽銀獎、第6屆中國廣告節評委提名獎,98廣州日報中國報紙優秀作品獎銀獎等。
二、果樹種植案例分析
案例1:段振的蘋果七十二變
分析:賣蘋果難一直是擺在果農面前的現實問題,段振從蘋果的外形上入手,來增加蘋果的價值,通過艱辛的努力終獲成功。
能否規模化生產是段振今後急需解決的問題。
蘋果還可以被深加工成各種蘋果醋、蘋果罐頭、蘋果酒等產品,發展蘋果加工業是保持蘋果生產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案例2:一個西瓜能賣118元
分析:又好看又好吃的西瓜才受市場歡迎。
品牌意識很強,尋求權威部門的質量鑒定,通過權威部門的認可使得消費者容易接受新式西瓜。價格不菲決定了目標消費人群的數量有限,因此市場宣傳變得尤為重要。
三、淡水養殖案例分析
案例1:西部黃鱔大王的致富傳奇(視頻)
分析:成功之處在於,迎合現代人對健康的需求,深挖黃鱔的營養價值。不斷摸索研究提高黃鱔的產量。
科研、生產、加工一體化是現代商品生產的必然趨勢,將科技成果、技術專利直接與生產加工相結合必然可以創造巨大的利潤。
案例2:就養不值錢的魚(視頻)
分析:成功之處在於,選擇的產品品種是市場需求量大的產品,雖然便宜但可以薄利多銷,而且成活率高,即使遇到一些問題,也損失不大。
但是這種盈利模式容易被模仿,如果沒有品種的創新,市場也會被侵蝕掉。
如果能夠雜交出新品種滿足消費者的獵奇心理,將有助於降低市場風險,獲得更大的收益。
可以成立專門的推廣協會,對市場進行統一協調,宣傳先進的養殖技術和產業發展理念。往中高端品種發展延伸。
四、鄉村旅遊案例分析
案例1:快樂賺錢的老頑童(視頻)
分析:成功之處在於,將目標消費人群定位在小朋友,圍繞城鎮小朋友游樂的需要,依託農庄富有特色地提供農業勞動、農業餐飲、農具展示、農田出租、農產品銷售等多方位的農家樂旅遊活動。在電視台等媒體的幫助下,農庄人氣旺。
人無我有、人有我特、人特我先、在競爭中領先。
案例2:泡的就是「山吧」(視頻)
分析:成功之處在於,將營銷對象定位在都市年輕白領,以城市年輕遊客的喜愛為導向,設計出既回歸自然,又時尚時髦的遊玩項目。
鄉村旅遊是人們回歸自然、放鬆身心、體驗鄉村生活,進行休閑娛樂的主要方式之一,鄉村旅遊的特色就要在於「土」,淳樸的自然風光是鄉村旅遊的基礎,在此基礎上住宿、飲食都要符合消費者的需求,不求高檔但要簡單、精細。
總結:農產品營銷首先要發現市場需求,根據需求來安排生產。目標消費群體要明確,針對目標消費群來設計產品、定價、宣傳。同時要樹立品牌意識,改善包裝設計。
3. 某農場種植一種綠色蔬菜,若在市場上直接銷售,每噸利潤可達1000元;經粗加工後銷售,每噸利潤可達4500元
1)方案一:將蔬菜全部進行粗加工;
方案二:盡可能多地對蔬菜進行精加工,版沒有來得及進行加工的蔬菜權,在市場上直接銷售;
方案三:將部分蔬菜進行精加工,其餘蔬菜進行粗加工,並恰好15天完成;
(2)方案一:獲利為4500×140=630000(元);
方案二:15天可精加工6×15=90(噸),
說明還有50噸需要在市場直接銷售,
故可獲利7500×90+1000×50=725000(元);
方案三:可設將x噸蔬菜進行精加工,則(140-x)噸進行粗加工,
依題意得:,
解得:x=60.
故獲利:7500×60+4500×80=810000(元).
因此:選擇方案三獲利最多.
4. 美國為什麼能成為世界第一農業大國
美國是當今世最發達的現代農業國。加利福尼亞州近50年來始終是全美食品及農業第一大州;加州農業年產值達到270多億美元,出產350多種農作物及產品,多種特有產品如杏仁、洋薊、棗、無花果、奇異果、橄欖、柿子、開心果、西梅、葡萄乾、車軸草及胡桃,產量均佔全美總產量的99%以上。加州農產品的20%出口海外。美國農業也是最大的產業之一,總資產達11000億美元,是工業總資產的70%左右,農業年生產總值約占工農業生產總值的16%,美國農業勞動生產率很高,每個農戶平均佔有耕地450英畝,最多者可耕種2000多英畝,每個農業勞動者平均年創產值6~7萬美元,可供養120~130人、90年代與70年代比較,農作物單產提高了60%左右,100斤飼料生產的肉雞由34磅增至50磅,單雞年產蛋由170個增至230個。生產管理一畝水稻只需16~17個工時。科技成果轉化、推廣的速度很快,以精確農業為例,全國僅用5年左右時間就基本得到推廣,現在美國有85%農業區域已實施了精確農業。美國農業人口佔美國人口的2%,約 400萬,為農業生產服務的人口佔全美15%,包括科研、推廣、教育、生產設備和生產資料的生產經營、市場營銷等等,成為農民的強大後盾。聯邦政府每年投向農業科研、推廣、教育的經費是20億美元,且以年平均8%的比例逐年增長,這些經費相當大的部分直接撥給大學。同時美國鄉村初高中都設有農業教育課程,甚至在幼兒園也開設一些與農業有關的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