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大全 > 市場營銷的基本職能

市場營銷的基本職能

發布時間:2020-12-06 09:29:21

❶ 現代市場營銷管理的基本職能和任務是什麼

按照現代市場營銷環境的要求,現代市場營銷的職能和任務包括商品銷售、市場調查研究、生產與供應、創造市場要求和協調平衡公共關系五大職能。
(1)商品銷售
美國市場營銷協會定義委員會1960年曾發表過這樣一個定義:「市場營銷是引導商品或勞務從生產者流向消費者或其使用者的一種企業活動。」定義中市場營銷包含著銷售,也包含著對商品銷售過程的改進與完善。商品銷售對於企業和社會來說,具有兩種基本功能,一是將企業生產的商品推向消費領域;二是從消費者那裡獲得貨幣,以便對商品生產中的勞動消耗予以補償。商品銷售是生產效率提高的最終完成環節,即通過這個環節把企業生產的產品轉移到消費者手上,滿足其生活需要。在另一方面,通過商品銷售,讓商品變為貨幣,社會可以為企業補充和追加投入生產要素,而企業因此也獲得了生存和發展的條件。

(2)市場調查與研究
市場調查與研究又稱市場調研,指企業在市場營銷決策過程中,需要系統客觀收集和分析有關營銷活動的信息所做的研究。企業銷售商品的必要外部條件之一是該商品存在著市場需求。只有存在市場需求,商品才能銷售出去。因此,為了有效地實現商品銷售,企業營銷經理需要經常地研究市場需求,弄清楚誰是潛在顧客,他們需要什麼樣的商品,為什麼需要,需要多少,何時何地需要,研究本企業在滿足顧客需要方面的合適性,研究可能存在的銷售困難和困難來源,並且對應地制定滿足每一個顧客需要的市場營銷策略。這就是市場調查與研究職能的基本內容。

(3)生產與供應
企業作為生產經營者需要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經常調整產品生產方向,藉以保證生產經營的產品總是適銷對路的。這就是說,要爭取利用每個時期的市場需求來保持企業銷售收入的穩定和增長,爭取利用每個所生產經營商品的盈利機會。在市場需求經常變動的條件下,企業的這種適應性就來自於企業對市場的嚴密監測,對內部的嚴格管理,對變化的嚴陣以待,對機會的嚴實利用。所有這些職能在企業經營管理上成為生產與供應職能。

4)創造市場需求
不斷提高社會生活水平的社會責任要求企業努力爭取更多地滿足消費者需要。這就是說,僅僅向消費者銷售那些他們當前打算購買的商品是不夠的。消費者普遍存在著「潛在需求」,企業既要滿足已經在市場上出現的現實性顧客需求,讓每一個願意購買企業的商品的顧客確實買到商品,也要爭取那些有潛在需求的顧客,提供他們所需要的商品和服務,創造某些可以讓他們買得起、可放心的條件,解除他們的後顧之憂,讓他們建立起購買合算、消費合理的信念,從而將其潛在需求轉變成為現實需求,前來購買企業的商品。這就是「創造市場需求」。

(5)協調平衡公共關系
公共關系活動早就有之。企業作為一個社會成員,與顧客和社會其它各個方面都存在著客觀的聯系。改善和發展這些聯系既可改善企業的社會形象,也能夠給企業帶來市場營銷上的好處,即增加市場營銷的安全性、容易性。商品銷售只是企業與顧客之間營銷關系的一部分。事實上,他們之間還可以發展經濟的、技術的和社會的聯系和交往。通過這些非商品交換型的聯系,雙方之間就可以增進相互信任和了解,可以發展為相互依賴、相互幫助、同甘共苦的夥伴關系,讓企業獲得一個忠實的顧客群,還可以將過去交易中的煩瑣談判改變為慣例型交易,節省交易費用。這種「關系營銷」的思想同樣適合於發展和改善企業與分銷商、供應商、運輸和倉儲商、金融機構、宣傳媒體以及內部職工的關系,使企業在市場營銷過程中,都可以找到可以依賴、可予以幫助的戰略夥伴。協調平衡公共關系需要正確處理三個關系,即商品生產經營與企業「社會化」的關系,獲取利潤與滿足顧客需要的關系和滿足個別顧客需要與增進社會福利的關系。

❷ 市場營銷渠道的職能有哪些

從經濟理論的觀點來看,市場營銷渠道的基本職能在於把自然界提供的不同原料根據人類的需要轉換成有意義的產品組合。市場營銷渠道對產品從生產者轉移到消費者所必須完成的工作加以組織,其目的在於消除產品(或服務)與使用者之間的分離。市場營銷渠道的主要職能有如下幾種:
1.研究。即收集制定計劃和進行交換所必需的信息。
2.促銷。即進行關於所供應物品的說服性溝通。
3.接洽。即尋找可能的購買者並與之進行溝通。
4.配合。即使所供應的物品符合購買者需要,包括分類、分等、裝配、包裝等活動。
5.談判。即為了轉移所供物品的所有權而就其價格及有關條件達成最後協議。
6.實體分銷。即從事產品的運輸、儲存。
7.融資。即為補償渠道工作的成本費用而對資金的取得與支出。
8.風險承擔。即承擔與渠道工作有關的全部風險

❸ 為什麼說市場營銷和創新是企業的基本職能

信息時代企業營銷管理的創新

在信息時代,信息傳播的速度與廣度使得企業營銷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企業在以往經驗上積累的營銷理念和營銷技術都將受到巨大挑戰。無論是市場的領導者還是新加入者,在全新的網路市場上都處於同一起點,每個競爭者都有同等的機會,因此,無論過去多麼輝煌,無論過去默默無聞,每一家企業都必須在營銷理念、營銷方式、營銷策略、營銷手段上進行相應的變革與創新,以適應信息時代的要求、才能獲得持續的生存和發展。

一、營銷理念創新:不斷追求顧客價值

在買方市場條件下,營銷理念註定只能以消費者為中心,以滿足消費者需求為出發點。但是,在不同歷史階段,消費者的需求,特別是核心需求,往往是不相同的,因而,營銷理念的內涵也應隨之變化。目前,國內消費者已經完成了由「產品購買者」向「需求滿足者」的歷史轉變,到信息時代,消費者又由「需求滿足者」向「價值創造者」轉變,構築信息時代的營銷理念,自然應該以這一轉變為基本的出發點。
傳統營銷管理的經濟學理論基礎是廠商理論,即企業利潤最大化,實際的決策過程是市場調研——營銷——戰略——營銷策略——反向營銷控制這樣一個單向的鏈;沒有把顧客整合到整個營銷決策過程中去,它是將廠商利潤凌駕於滿足消費者之上。傳統經濟體系中的消費者,只能以購買企業生產的產品的方式,來實現需求的滿足,盡管這一產品是經過廠家市場調查後開發的,但並不是對每一個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的設計,因而消費者的這種滿足,只是一種約束條件下的滿足。
在信息時代,消費者掌握選擇的主動權。他們可以在極短的時間,以低廉的費用,與網路空間中的任何一個企業進行雙向、全面的信息溝通。這是傳統經濟體系所無法涉及的。消費者不是在企業能夠生產的產品和勞務中作出取捨,恰洽相反,企業應該生產經營什麼產品,是以消費者的選擇為取捨。消費者有足夠的便利條件,將他們對人生、世界的認知,情緒與情感的體驗,以及道德觀念與價值取向,融入對產品、購買行為以及消費方式的選擇中。在虛擬的網路世界,消費者不是在購買產品,甚至也不只是純粹的謀求需求的滿足。在一個允許充分展現自我的時代,消費者已經把購買視為體現自己的價值准則、實現價值追求的重要途徑。因而面對信息時代的「價值追求者」,籠統意義上的滿足需求,已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只有立足於顧客價值這一中心,幫助他們實現其價值追求,企業才能有效地迎合顧客千差萬別的需求,最終求得企業自身的發展。
隨著信息時代的來臨,網路即時互動的特點使顧客參與到營銷管理的全過程成為可能,這就迫使企業必須真正貫徹以消費者需求為出發點的現代營銷思想,將顧客整合到營銷過程中來。為此,企業就必須將顧客的需求和利益最大化放到同等的位置,以追求顧客價值實現為出發點,形成信息時代企業營銷的整合模式。在這一模式下,通過企業和顧客的不斷交流,清楚地了解每個顧客的個性化4C(顧客的需求和期望,顧客的費用,顧客購買的方便性,顧客與企業的溝通勘)需求後,在這個基礎上作出相應的使企業利潤最大化的4P(產品,價格,渠道,促銷)策略決策。

二、營銷方式創新:關系營銷的倔起

信息時代,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和普及,一種被稱為關系營銷的概念正逐漸稱為營銷新熱點。根據瑞典營銷學者的觀點,所謂關系營銷是指:企業通過自身的努力,建立、維護和鞏固與其利益相關者之間的關系,以成熟交換及履行承諾為主要方式,使企業的營銷目標在與各方的協調關系中得到實現。關系營銷理論是建立在系統論的基礎之上,系統論的觀點是:系統是由若干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賴的要素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整體。對於每個系統來說,它必定從屬於一個更高級的系統,即與一定的環境發生聯系。一方面,系統會受到環境的影響和制約,要適應環境;另一方面,系統又具有相對獨立性和能動反映性,能反作用於環境,改造環境。僅就單個企業而言,中間商、消費者、供應商、競爭者、政府及社會組織等利益相關者共同構成了影響和制約企業的外部社會經濟環境,企業不但要適應外部環境,而且還應不斷地改善外部環境。根據這一理論,關系營銷將營銷視為一種關系、網路相互動行為,並由此導出結論:驅動市場的不僅是競爭,更是合作。
合作意味著所有團體都要積極地承擔責任並使關系和網路發揮功能。在此理念下,營銷市場上的成功不僅僅依賴於營銷和銷售部的努力,而更需要整個組織的緊密結合,以及與外部相關機構所建立的長期的合作關系。在關系營銷中,消費者、供應商、競爭者乃至政府相關職能部門都通過無往不至的網路和企業緊密相聯,這種格局模糊了企業與其外部環境之間的界限,使企業能更好地溶入自己為之服務的社會中。
在前信息時代,人們給予競爭的關注遠遠超過了合作。因為就一個企業而言,可供運用的資源有限,活動的市場空間有限,企業與企業、企業與消費者之間只能進行有限的信息溝通,能夠為各企業分享的利益也是有限的。前信息時代缺乏充分分享資源、信息和利益的機制。撇開超經濟力量的影響,企業不得不最大限度地調動一切競爭因素,以謀取相對有利的市場地位。攻擊性廣告、競爭性定位、對消費者的信息封鎖,諸如此類的競爭行為,都源於此。
而在信息時代,網路的無限空間充分突出了合作的重大意義。網路使得任何企業可以在全球開展業務活動,但任何企業僅憑自己的力量是無法實現這一交易功能的。如果沒有高效的物流通道,不充分藉助企業外部的力量和資源,企業不可能將產品直接送到世界上任何一個角落的消費者手中,交易也就根本無法實現。信息時代,一個企業通常只執行具優勢的職能,非優勢的職能則交由其它企業負責。既然企業只執行優勢的職能,非優勢的職能由別的企業負責,那麼企業就必須通過外部合作的方式,擁有為自己所需要的全部職能,並在此基礎上,最終實現對各項職能的有效整合。
信息時代的關系營銷還體現在企業內部之間的合作以及與外部各有關機構的合作上。傳統的企業營銷各環節原先由不同部門和人員負責,這種分工固然能減少重復勞動帶來的資源浪費,但同時增加了部門之間信息的傳遞和協調成本。對大型企業而言,這種成本是十分高昂的。然而,網路使分工和合作得以有效結合,可以將市場調研——產品設計與生產——價格變動——銷售——服務融為一體,營銷各職能、營銷和其它部門之間能保持持久的合作,從而充分、有效地發揮營銷的功能。

三、營銷策略創新:4P新整合

1.產品策略:消費者個性需求的滿足
傳統營銷中,企業在通過市場調查後,便根據統計結果中出現頻數最高的需求特徵來設計、生產產品,最終將產品通過廣泛的銷售渠道推向各個細分市場。這種狀況的形成一方面是由於技術水平的限制,企業無法了解也無法滿足顧客的獨特需求;另一方面也是由於傳統消費者的需求還停留在較低的層次上,沒有形成或意識到自身的個性需求。然而在信息時代,企業所面對的消費者與傳統的處於被動商品接受者地位的消費者有本質的區別,他們要求自己在市場中處於主動地位,要求供應商提供給他們個性化的商品,要求企業按照他們自己的意願來設計、生產產品。由於網路使得消費者不僅可以接受信息,而且可以發出信息,形成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充分的雙向信息交流,從而使生產者可以為消費者「度身定做」。

2.價格策略:消費者接受為底線
在前信息時代,由於信息的不完全性和不對稱性廣泛存在於傳統商品市場中,人們活動范圍的局限性及人們對信息了解十分有限,一般僅從有限的媒體中獲得商品信息或自己進行實地搜尋。如果搜尋是沒有成本的,消費者會不斷地搜尋直到他們發現最便宜的價格為止,但事實上,這種情況在信息溝通有障礙時是不會發生的,因為消費者的搜尋是有成本的,其搜尋行為也是有限制的,這就使得同一商品的不同價格策略得以存在。在信息時代,由於網路突破了傳統媒介在信息傳播中的時效性、地域范圍和容量上的局限,基本解決了傳統交易過程中買賣雙方間存在的非對稱信息問題,消費者可以在網路上漫遊、搜尋,直到最佳價格顯示出來,並據此作出理智的購買決策。因此,多樣化的價格策略在網路上難以實施,消費者對價格的敏感性大大增強。因此,要求企業以盡可能低的價格向消費者提供產品和服務。

3.渠道策略:方便顧客的購買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消費者外出購物的時間越來越少,迫切要求快捷方便的購物方式和服務。在這樣一個交互性的信息時代,企業怎樣才能抓住和吸引顧客的注意力?很簡單的一個方法是為他們提供方便使他們保持忠實,而最方便的購物莫過於網上購物了。無庸置疑,網路交易的產生對於企業現有渠道結構將是一大挑戰。互聯網直接與消費者建立聯系,將商品直接展示在顧客面前,回答顧客疑問,並接受顧客訂單。這種直接互動與超越時空的網路購物,無疑是營銷渠道上的革命。每個企業的成功取決於它形成能夠重復購買的忠實顧客群體的能力,顧客往往是因為他們感興趣而回頭,而不願去嘗試培養另外一個供應商。

4.促銷策略:強調雙方的溝通
傳統大眾傳媒的促銷方式如人員推銷、廣告等,其信息流動是單向的,且流動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受制於有關物理媒介的空間移動速度,在信息發送與反饋之間存在較為明顯的「時滯」。網路的實時性則為企業與顧客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溝通方式,幾乎所有傳統的促銷方式都能在網上找到實現的方式。在網路上提供與產品相關的專業知識進一步服務消費者,不但可增加產品的價值,同時也可提升企業形象。網路促銷除了將企業產品的性能、特點、品質以及顧客服務內容充分加以顯示外,更重要的是能以人性化與顧客導向的方式,針對個別需求作出一對一的促銷服務。所有這些活動和目的在於加強企業與消費者的深入溝通。

四、營銷手段創新:傳統與現代的融合

傳統的營銷手段莫過於在信息媒體上進行大量的廣告轟炸,或配之以名人效應、上門推銷等加強手段,並依賴於層層嚴密的分銷渠道,來贏得消費者的注意力。這些方式,無論是從企業成本的角度出發還是從消費者滿意度出發,都存在多種多樣的缺陷,而且,它的營銷成本在今天看來已成為無法負荷的奢侈。在未來,人員營銷、市場調查、廣告促銷、經銷代理等傳統營銷手法,將與網路營銷結合並充分運用網上的各項資源,形成以最低成本投入,獲得最大市場銷售量的新興營銷模式
網路營銷目前已經受到人們的普遍關注,這是因為它具有傳統營銷所不能比擬的優勢。這個優勢在於能夠將產品說明、促銷、顧客意見調查、廣告、公共關系、顧客服務……等各項營銷活動通過的文字、聲音、圖片及視汛等手段有機整合在一起,進行一對一的溝通,真正達到整合營銷所追求的綜合效果。正因為網路營銷具備諸多的優點,它一出現便對傳統營銷方式構成了強大的沖擊。每一個希望自身業務持續發展的企業都必須重新審視營銷活動的各個方面:從廣告宣傳、銷售策略、合同簽訂、貨物發運、付款方式到售後服務,並考慮將營銷戰略的重點轉移到互聯網上。
當然傳統的企業營銷手段不可能完全被新興營銷手段所替代。而且任何一種創新性營銷,都要經過一段相當長的發展期,才能找到真正的市場威力,廣播、電視是如此,網路營銷也是如此。因此,企業在涉足網路營銷時,更重要的是改革現有營銷方式,使之能發揮傳統與現代的綜合優勢。

❹ 什麼是市場營銷為什麼說市場營銷是企業的核心職能

市場營銷是指企業通過科學的制定產品、價格、促銷、渠道等策略(也就專是4P策略)從屬而把企業自己所生產的產品第一時間推向消費的過程,從而達到消費者滿意,企業收受的一處過程,這是企業的核心功能。

在市場營銷這一概念中,包括了一系列的核心概念,即需要、慾望和需求,產品,價值、成本和滿意,交換,關系營銷和營銷網等基本要素。MBA、EMBA等經典商管課程均將市場營銷作為對管理者進行管理和教育的重要模塊包含在內。

(4)市場營銷的基本職能擴展閱讀

營銷步驟

1、分析市場機會

2、選擇目標市場

3、確定市場營銷策略

4、市場營銷活動管理

(1)市場營銷計劃。既要制定較長期戰略規劃,決定企業的發展方向和目標,又要有具體的市場營銷計劃,具體實施戰略計劃。

(2)市場營銷組織。營銷計劃需要有一個強有力的營銷組織來執行。根據計劃目標,需要組建一個高效的營銷組織結構,需要對組織人員實施篩選、培訓、激勵和評估等一系列管理活動。

(3)市場營銷控制。在營銷計劃實施過程中,需要控制系統來保證市場營銷目標的實施。營銷控制主要有企業年度計劃控制、企業盈利控制、營銷戰略控制等。

❺ 農產品營銷的基本職能

農產品營銷作為一種活動,有如下四項基本職能:
1.發現和了解消費者的需求。
現代市場營銷觀念強調市場營銷應以消費者為中心,農業企業和合作社也只有通過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才可能實現企業的目標,因此,發現和了解消費者的需求是農產品營銷的首要功能。
2.指導企業決策。
農業企業和合作社決策正確與否是企業成敗的關鍵,要謀得生存和發展,很重要的是做好經營決策。通過市場營銷活動,分析外部環境的動向,了解消費者的需求和慾望,了解競爭者的現狀和發展趨勢,結合自身的資源條件,指導農業企業和合作社在產品、定價、分銷、促銷和服務等方面作出相應的、科學的決策。
3.開拓市場。
農產品營銷活動的另一個功能就是通過對消費者現在需求和潛在需求的調查、了解與分析,充分把握和捕捉市場機會,積極開發產品,建立更多的分銷渠道及採用更多的促銷形式,開拓市場,增加銷售。
4.滿足消費者的需要。
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與慾望是農產品市場營銷的出發點和中心,也是市場營銷的基本功能。企業通過市場營銷活動,從消費者的需求出發,並根據不同目標市場的顧客,採取不同的市場營銷策略,合理地組織農業企業和合作社的人力、財力、物力等資源,為消費者提供適銷對路的農產品,搞好銷售後的各種服務,讓消費者滿意。

❻ 市場營銷的職能是什麼

清華大學營銷執行經理高級研修班 1934年美國全國市場營銷教師協會定義委員會提出,市場營銷的職能包括商品化、購買、銷售、標准化和分級、風險管理、集中、融資、運輸和儲存等9項,它們又被歸納為三類,即交換職能(購買和銷售);物流職能(運輸和儲存);輔助職能(融資、風險承擔、溝通和標准化等)。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市場競爭的激烈化,市場營銷實踐也在不斷創新。一些市場營銷學者通過總結實踐經驗,又提高了若干新的市場營銷職能。例如,1942年克拉克(FredE.Clark)提出,銷售要以創造需求為先。50年代末霍華德(JohnA.Howard)提出,市場營銷應當能夠讓企業「創造性地適應」動態環境。進入80年代以後,「內部市場營銷」、「關系市場營銷」又先後被提出來,大大地豐富了市場營銷的職能體系。 一、商品銷售 研究市場營銷職能,經驗的做法是從商品銷售入手。美國市場營銷協會定義委員會1960年曾發表過這樣一個定義:「市場營銷是引導商品或勞務從生產者流向消費者或其使用者的一種企業活動。」這個定義雖不承認市場營銷就是銷售,但是認為市場營銷包含著銷售,也包含著對商品銷售過程的改進與完善。許多學者認為這個定義過於狹窄,不能充分展示市場營銷的功能。然而,不論其是否恰當,這個定義清楚地揭示了市場營銷與商品銷售的關系。 商品銷售對於企業和社會來說,具有兩種基本功能,一是將企業生產的商品推向消費領域;一是從消費者那裡獲得貨幣,以便對商品生產中的勞動消耗予以補償。企業是為了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而採用先進生產組織方式進行社會化生產的產物。在資源短缺的現實經濟中,它通過在一定程度上實現資源集中和生產專業化,能夠利用規模經濟規律來提高生產效率,創造和傳播新的生活標准。商品銷售是生產效率提高的最終完成環節,即通過這個環節把企業生產的產品轉移到消費者手上,滿足其生活需要。在另一方面,社會選擇市場和商品交換方式,在企業轉讓產品給消費者的同時,通過讓企業獲得貨幣,是因為社會需要保持企業生產經營的連續,以便更多地獲得提高生產效率的好處。通過商品銷售,讓商品變為貨幣,社會可以為企業補充和追加投入生產要素,而企業因此也獲得了生存和發展的條件。 商品銷售十分重要。企業需要盡最大努力來加強這一職能。其具體的活動包括:尋找和識別潛在顧客,接觸與傳遞商品交換意向信息,談判,簽訂合同,交貨和收款,提供銷售服務。然而,進行商品銷售是有條件的。要順利進行商品交換的有關條件包括:(1)至少有兩個主體,他們分別擁有在自己看來是價值相對較低、但在對方看來具有更高價值的有價物(商品、服務的貨幣),並且願意用自己所擁有之物來換取對方所擁有的有價物;(2)他們彼此了解對方所擁有的商品的質量和生產成本;(3)他們相互之間可以有效地進行意見溝通。例如洽談買賣條件,達成合同;(4)交易發生後他們都能如意地消費和享受所得之物。但是常常發現,這些條件不是處處成立的,因此企業經常會面臨銷售困難的局面。為了有效地組織商品銷售,將企業生產的商品更多地銷售出去,營銷部門就不能僅僅只做銷售工作,還必須進行市場調查研究、組織整體營銷、開發市場需求等活動,而且要等到後面這些工作取得一定效果以後,才進行商品銷售。 二、市場調查與研究 企業銷售商品的必要外部條件之一是該商品存在著市場需求。人們把具備這個條件的商品稱為是適銷對路的。只有存在市場需求,商品才能銷售出去。某種商品的市場需求,是指一定范圍的所有潛在顧客在一定時間內對於該商品有購買力的欲購數量。如果某種商品的市場需求確實存在,而且企業知道需要的顧客是誰,在哪裡,就可以順利地進行商品銷售。 由於生產分工和商品生產本身在不斷地創造著市場需求,因此,籠統地講,潛在市場需求總是存在的。問題在於人們現實需要的商品是不是市場上供應的商品。經常存在的商品銷售困難的根源在於市場上供應的商品不是人們現實需要的商品,或者說,市場上的商品與人們的現實需要(期望)之間存在著差異。這個問題一方面造成了商品銷售困難,而另一方面造成部分顧客的需要得不到滿足。 理智的生產者和經營者當然不會生產經營那些沒有人需要的商品。要選擇生產那些有人購買的商品。然而問題在於,一定范圍的市場對於某種商品的需求量是經常變動的。有許多因素會對潛在顧客的需求產生影響。例如,居民收入的增長會使人們逐步放棄對低檔、過時商品的消費,隨之將購買力轉向檔次較高、新穎的商品;一種商品價格過高是許多人認為消費它不合算而很少購買它,但當它的價格下降時,人們就會產生消費合算的念頭,願意多購買、多消費。潛在顧客對於一種商品的購買慾望從來就是不穩定的。購買慾望的變化必然影響購買力的支付方向,導致市場需求的變化。對於這種變化,生產者和經營者可能缺乏信息,因而在變化發生以後,處於被動狀態。 為了有效地實現商品銷售,企業營銷經理需要經常地研究市場需求,弄清楚誰是潛在顧客,他們需要什麼樣的商品,為什麼需要,需要多少,何時何地需要,研究本企業在滿足顧客需要方面的合適性,研究可能存在的銷售困難和困難來源,並且對應地制定滿足每一個顧客需要的市場營銷策略。這就是市場調查與研究職能的基本內容。不難發現,市場調查和研究不單純是組織商品銷售的先導職能,實際上是整個企業市場營銷的基礎職能。 三、生產與供應 如何把已經來臨的市場銷售與盈利機會並將它充分有效地加以利用?如何對即將來臨的市場需求的變化靈活適應?關鍵在於內部是否進行著生產和銷售、內部與外部之間兩者協調的管理。企業作為生產經營者需要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經常調整產品生產方向,藉以保證生產經營的產品總是適銷對路的。這就是說,要爭取利用每個時期的市場需求來保持企業銷售收入的穩定和增長,爭取利用每個所生產經營商品的盈利機會。在市場需求經常變動的條件下,企業的這種適應性就來自於企業對市場的嚴密監測,對內部的嚴格管理,對變化的嚴陣以待,對機會的嚴實利用。所有這些職能在企業經營管理上籠統地成為生產與供應職能。這個職能名稱實際上是沿用傳統的說法。在現代市場營銷理論中,這個職能被稱作整體營銷。 整體營銷是由企業內部的多項經營職能綜合來體現的。要讓銷售部門在每個時期都能向市場銷售適銷對路的產品,市場調研部門就要提供准確的市場需求信息;經營管理部門就要把市場需求預測資料轉變成生產指令,指揮生產部門生產和其它部門的協作。要讓銷售部門及時向顧客提供他們需要的產品,就要讓生產部門在顧客需要來臨之前將相應的產品生產出來;為了讓生產部門能夠做到這一點,技術開發部門就要在更早的時候完成產品設計和技術准備工作,能夠向生產部門提供生產技術;財務部門就要在更早的時候籌集到資金,提供給生產部門進行生產線或機器設備的調整,提供給采購部門進行原料、材料、零部件的采購和供應;人事部門也要在更早的時候對工人進行技術培訓和崗位責任教育,激發職工提高生產勞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要讓銷售部門能夠迅速打開銷路,擴大商品銷售數量,公共關系部門就應當在此之前在顧客心目中建立高尚的企業形象和企業產品形象,擴大服務顧客的聲勢和信譽傳播范圍;廣告宣傳部門就要在此之前有效地展開廣告宣傳攻勢;促銷部門要組織對潛在顧客有吸引力的促銷活動;銷售渠道和網路管理部門要在此之前爭取盡可能多的中間商經銷或代銷企業的商品。這樣,各個部門相互之間協同作戰,共同來做好市場營銷工作,就是整體營銷。 實行整體營銷需要對傳統上各個職能部門各自為政的做法加以改變,甚至需要改變某些職能部門的設置。在市場營銷中,要讓技術開發部門根據顧客的需要開發人們願意購買的商品;讓財務部門按照市場營銷需要籌集資金,供給資金,補充「給養」;讓生產部門在顧客需要的時間出產顧客需要的產品,保證銷售部門及時拿到合適的產品、採用顧客喜聞樂見的方式,向存在需要的顧客進行銷售。這樣技術開發部門、生產部門、財務部門和銷售部門就結合起來了,共同為促進商品的銷售而運作。這樣才能形成整體營銷的效果。 四、創造市場需求 不斷提高社會生活水平的社會責任要求企業努力爭取更多地滿足消費者需要。這就是說,僅僅向消費者銷售那些他們當前打算購買的商品是不夠的。消費者普遍存在著「潛在需求」,即由於某些原因,消費者在短期內不打算購買商品予以滿足的需求。例如,對於目前市場上某種商品的質量水平不滿意的消費者,即使存在需要,也可能不去購買這種商品;對於目前市場上價格相對較高、人們認為多消費就有些奢侈的非生活必需品,消費者即使存在需要,也可能不去購買,或者很少購買;有些消費者因為某種後顧之憂,把一部分錢儲蓄起來,不用於目前的生活消費,會形成「潛在需求」;另外一些消費者雖然有一定的生活收入來源,可是由於目前手持貨幣數量的限制,不能購買某種他所需要的商品,也形成了「潛在需求」。當然,還有相當多的顧客拿著錢買不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因此形成「潛在需求」。潛在需求的客觀存在是由消費者生活需要的廣泛性和可擴張性決定的。潛在需求實質上就是尚未滿足的顧客需求,代表著在提高人們生活水平方面還有不足之處,也是企業可開拓的市場中的「新大陸」。 企業既要滿足已經在市場上出現的現實性顧客需求,讓每一個願意購買企業的商品的顧客確實買到商品,也要爭取那些有潛在需求的顧客,提供他們所需要的商品和服務,創造某些可以讓他們買得起、可放心的條件,解除他們的後顧之憂,讓他們建立起購買合算、消費合理的信念,從而將其潛在需求轉變成為現實需求,前來購買企業的商品。這就是「創造市場需求」。例如,通過適當降價,可以讓那些過去買不起這種商品的消費者能夠購買和消費這種商品,讓那些過去覺得多消費不合算的消費者願意多購買、多消費,真正滿足其需要;通過廣告宣傳,讓那些對某種商品不了解因而沒有購買和消費的消費者了解這種商品,產生購買和消費的慾望;通過推出新產品,可以讓那些難以從過去的那種商品獲得需要滿足的消費者有機會購買到適合其需要、能讓他滿意的商品;通過提供銷售服務,讓那些覺得消費某種商品不方便、不如意、不安全因而很少購買的消費者也能盡可能多地購買和消費這種商品,創造市場需求可以使市場的現實需求不斷擴大,提高顧客需求的滿足程度;也可以使企業開創一方屬於自己的新天地,大力發展生產;同是使企業在現有市場上可進可退,大大增強對市場需求變化的適應性。 五、協調平衡公共關系 公共關系活動早就有之。本世紀初美國還出現過專業公共關系咨詢公司。企業管理理論界在30年代就承認了職工關系、顧客關系的重要性。然而,在存在落後的生產觀念、銷售觀念的條件下,公共關系沒有作為市場營銷的一個「內在職能」。到60年代再次爆發保護消費者權益運動之後,公共關系職能才得到廣泛的重視。在80年代,人們不再把公共關系看作為企業的「額外負擔」,而是把它當成了市場營銷的一種職能。1981年,葛郎儒(ChristianGronroos)提出了「內部營銷」的理論;到1985年,傑克森(BarbaraB.Jackson)提出要開展「關系營銷」。這些新觀點,綜合起來,就是認為需要在市場營銷職能中增加一個新項目:協調平衡各種公共關系。 企業作為一個社會成員,與顧客和社會其它各個方面都存在著客觀的聯系。改善和發展這些聯系既可改善企業的社會形象,也能夠給企業帶來市場營銷上的好處,即增加市場營銷的安全性、容易性。按照傑克森的觀點,商品銷售只是企業與顧客之間營銷關系的一部分。事實上,他們之間還可以發展經濟的、技術的和社會的聯系和交往。通過這些非商品交換型的聯系,雙方之間就可以增進相互信任和了解,可以發展為相互依賴、相互幫助、同甘共苦的夥伴關系,讓企業獲得一個忠實的顧客群,還可以將過去交易中的煩瑣談判改變為慣例型交易,節省交易費用。這種「關系營銷」的思想同樣適合於發展和改善企業與分銷商、供應商、運輸和倉儲商、金融機構、宣傳媒體以及內部職工的關系,使企業在市場營銷過程中,都可以找到可以依賴、可予以幫助的戰略夥伴。協調平衡公共關系需要正確處理三個關系,即商品生產經營與企業「社會化」的關系,獲取利潤與滿足顧客需要的關系和滿足個別顧客需要與增進社會福利的關系。

❼ 市場營銷部的主要職能有哪些請簡短的介紹一下

讓企業持續不斷的贏利是營銷的本質,職能就是做好市場策劃,市場分析,市場專細分,定位,屬目標市場選擇,給管理者提供一套市場進入與穩步成長的參考依據。其次做好客戶管理,分類,維護,已經促銷,推銷工作,還有銷售員培養,市場方向和市場計劃。

❽ 市場營銷渠道的職能有哪些

從經濟理論的觀點抄來看,市場營銷渠道的基本職能在於把自然界提供的不同原料根據人類的需要轉換成有意義的產品組合。市場營銷渠道對產品從生產者轉移到消費者所必須完成的工作加以組織,其目的在於消除產品(或服務)與使用者之間的分離。市場營銷渠道的主要職能有如下幾種:
1.研究。即收集制定計劃和進行交換所必需的信息。
2.促銷。即進行關於所供應物品的說服性溝通。
3.接洽。即尋找可能的購買者並與之進行溝通。
4.配合。即使所供應的物品符合購買者需要,包括分類、分等、裝配、包裝等活動。
5.談判。即為了轉移所供物品的所有權而就其價格及有關條件達成最後協議。
6.實體分銷。即從事產品的運輸、儲存。
7.融資。即為補償渠道工作的成本費用而對資金的取得與支出。
8.風險承擔。即承擔與渠道工作有關的全部風險

❾ 市場營銷包括哪些方面

市場營銷的十大方面就是以傳統的6p(產品、價格、促銷、渠道、公共關系、職責)+新4p(調研、區隔、優先、定位)的組合

具體如下:

1.產品(Proct)質量、功能、款式、品牌、包裝;

2.價格(Price)合適的定價,在產品不同的生命周期內制訂相應的價格;

3.促銷(Promotion)尤其是好的廣告;

4.分銷(Place)建立合適的銷售渠道;

5.政府權力(Power)依靠兩個國家政府之間的談判,打開別外一個國家市場的大門,依靠政府人脈,打通各方面的關系,在中國所謂的官商即是暗含此理;

6.公共關系(PublicRelations)利用新聞宣傳媒體的力量,樹立對企業有利的形象報道,消除或減緩對企業不利的形象報道;

7.調研(Probe)即探索,就是市場調研,通過調研了解市場對某種產品的需求狀況如何,有什麼更具體的要求;

8.區隔(Partition)即市場細分的過程。按影響消費者需求的因素進行分割;

9.優先(Priorition)即選出我的目標市場;

10.定位(Position)即為自己生產的產品賦予一定的特色,在消費者心目中形成一定的印象。或者說就是確立產品競爭優勢的過程。

(9)市場營銷的基本職能擴展閱讀:

營銷方法

整合營銷傳播

整合營銷傳播(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s ):指將一個企業的各種傳播方式加以綜合集成,其中包括一般的廣告、與客戶的直接溝通、促銷、公關等等,對分散的傳播信息進行無縫接合,從而使得企業及其產品和服務的總體傳播效果達到明確、連續、一致和提升。

資料庫營銷

資料庫營銷(DATABASE MARKETING):以特定的方式在網路上(資料庫或社區)或是實體收集消費者的消費行為資訊、廠商的銷售資訊,並將這些資訊以固定格式累積在資料庫當中,在適當的行銷時機,以此資料庫進行統計分析的行銷行為。

網路營銷

網路營銷(Internet Marketing):網路營銷是企業整體營銷戰略的一個組成部分,是為實現企業總體經營目標所進行的,以互聯網為基本手段營造網上經營環境的各種活動。網路營銷的職能包括網站推廣、網路品牌、信息發布、在線調研、顧客關系、顧客服務、銷售渠道、銷售促進八個方面發展。

直復營銷

直復營銷(direct marketing):是在沒有中間經銷商的情況下,利用消費者直接(consumer direct,CD)通路來接觸及傳送貨品和服務給客戶。其最大特色為「直接與消費者溝通或不經過分銷商而進行的銷售活動」,乃是利用一種或多種媒體,理論上可到達任何目標對像所在區域--包括地區上的以及定位上的區隔,且是一種可以衡量回應或交易結果之行銷模式。

關系營銷

關系營銷(RELATIONSHIP MARKETING):在很多情況下,公司並不能尋求即時的交易,所以他們會與長期供應商建立顧客關系。公司想要展現給顧客的是卓越的服務能力,顧客多是大型且全球性的。他們偏好可以提供不同地區配套產品或服務的供應商,且可以快速解決各地的問題。當顧客關系管理計劃被執行時,組織就必須同時注重顧客和產品管理。

綠色營銷

綠色營銷是指企業為了迎合消費者綠色消費的消費習慣,將綠色環保主義作為企業生產產品的價值觀導向,以綠色文化為其生產理念,力求滿足消費者對綠色產品的需求所做的營銷活動。

社會營銷

社會營銷是基於人具有「經濟人」和「社會人」的雙重特性,運用類似商業上的營銷手段達到社會公益的目的;或者運用社會公益價值推廣其商品或商業服務一種手段。

與一般營銷一樣,社會營銷的目的也是有意識地改變目標人群(消費者)行為。但是,與一般商業營銷模式不同的是,社會營銷中所追求的行為改變動力更多來自非商業動力,或者將非商業行為模擬出商業性賣點。

病毒營銷

病毒營銷是一種信息傳遞策略,通過公眾將信息廉價復制,告訴給其它受眾,從而迅速擴大自己的影響。和傳統營銷相比,受眾自願接受的特點使得成本更少,收益更多更加明顯。

危機營銷

危機營銷

(一)、適當延長產品經營線。

經銷商在代理經營製造商的產品時,在盡可能的情況下,適當延長自己的產品經營線,以分化因製造商的危機而帶來的風險。以某區域的經銷商老王為例,其經營的產品線過於單一,主打產品就是樂百氏和匯源系列,結果在此次的風波中,損失很大,雖然也採取了一些補救措施,但對其所造成的影響,在一定的時期內卻是災難性的。

(二)、加大對終端網路的建設和維護力度。

作為一個成功的經銷商來講,產品多樣化經營是必要的,但主要依靠的應該是終端網路來生存而不是某一兩個產品。只有這樣,才能在發生危機時,快速的調整經營的產品及策略,充分利用自己所掌控的終端網路,以降低風險性。

(三)、加強與製造商的合作。

一般情況下,企業承受風險的能力要遠遠大於經銷商。當製造商危機來臨的時候,經銷商應該觀察一段時間,不要立即把貨退回去給製造商,那種非常沖動的經銷商,當企業危機過去的時候,他自己的損失是最大的,企業也不會再和這樣的經銷商合作,這些一般都是些沒有實力和眼光的經銷商的表現。

(四)、提高自身的經營能力。

在現代商業經營中,機遇和風險是並存的。要想成為一個優秀的經銷商,就應該學會未雨綢繆,要時刻樹立危機的意識,時時關心廠家、產品和市場的動態,合理把握自身資金流、庫存、網路、配送的關系,強化內部管理,吸收先進經驗。同時注意行業信息的收集,為危機做好規劃,知道自己准備好之後的力量,才能與命運周旋。

❿ 市場營銷的基本社會職能是什麼

市場營銷基本社會職能:適時、適地、以適當價格把產品從生產者傳遞到消費者手中,求得生產與消費在時間及估價上的平衡,從而促進社會總供需的平衡。
能起到該職能的相關原因:
1、生產者與消費者在空間上的分離
工業品比較集中,而農產品比較分散,由宏觀市場營銷機構執行市場營銷職能,把產品從產地運往全國乃至世界各地,以便適時適地將產品銷售給廣大用戶。從此意義上講,市場營銷創造了地點效用 。
2、生產者與消費者在信息上的分離
隨著商品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市場隨之不斷擴大,生產者與消費者在空間上的分離加深,市場信息的分離也隨之擴大。由於市場范圍突破了原來狹窄的地區交換,擴大至全國乃至世界范圍,生產者與消費者從原來的直接交換變成通過中間商的間接交換,生產者與消費者已不能直接相互了解和掌握自己所需產品的市場信息。這種生產與消費信息的分離,要求宏觀市場營銷機構進行市場營銷調研,並通過廣告媒體傳遞市場信息。
3、生產者與消費者在產品估價上的差異
消費者則多半從產品的經濟效用及自己的支付能力來估價產品。這樣,生產者與消費者對產品估價差異性較大,存在著生產者對產品估價過高及消費者對產品估價過低的矛盾。
因此,除了企業通過改善經營管理,提高技術,降低成本及合理定價外,還需要宏觀市場營銷機構通過廣告媒體宣傳,改變消費者的估價觀念,縮小生產者與消費者對產品估價的差異。

閱讀全文

與市場營銷的基本職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市場營銷的對策 瀏覽:251
與電子商務會計有關的書 瀏覽:885
php開源電子商務系統 瀏覽:574
中國電信電子商務部 瀏覽:632
電子商務網站下載 瀏覽:561
幼兒園教師培訓活動育人方案 瀏覽:606
亞朋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765
橘子促銷活動 瀏覽:438
品牌營銷及公關 瀏覽:605
策劃葯品上市的方案 瀏覽:882
幼兒教師急救常識培訓方案 瀏覽:177
電子商務創業書 瀏覽:605
電子商務創業計劃書格式 瀏覽:346
賣衣服網路營銷軟文範例 瀏覽:480
招生宣傳與品牌營銷建議 瀏覽:862
辦美甲培訓班方案 瀏覽:119
務工人員培訓方案 瀏覽:6
醫療市場品牌營銷的方法 瀏覽:336
關於創新創業的策劃方案 瀏覽:617
證券網路營銷案例 瀏覽: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