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大全 > 市場營銷與有限理性

市場營銷與有限理性

發布時間:2021-10-29 13:20:16

1. 如何建立營銷渠道

內容摘要:營銷渠道的建立首先是選擇渠道成員,然後是爭取渠道成員,而爭取渠道成員的基本原理是根據渠道成員由短期利潤、預期利潤和風險計算期望利潤,並根據人的有限理性、信息不對稱與不充分的原理影響他們的決策。而對營銷渠道進行管理和控制的目標是爭取渠道成員的合作與支持、掌握渠道主動權,其基本手段是:溝通、利潤控制、庫存控制和營銷方案控制、掌握盡可能多的下一級中間商等。另外要通過對營銷渠道的設計和改進以加強對營銷渠道的控制,即對原來的渠道成員的地位和作用進行調整。 關鍵詞:營銷渠道 中間商 期望利潤 有限理性 主動權 營銷渠道是一個製造商的產品流向消費者的渠道,製造商對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和控制力度的大小,對該產品的市場佔有率的提高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每一個製造商必須加強這一方面的工作,特別是隨著加入世貿組織後外資企業的貿易權和分銷權的取得,營銷渠道的競爭會更加激烈。 一、在營銷渠道的設計既定的情況下,對營銷渠道的建立與控制 (一)建立營銷渠道 (1)渠道成員的選擇 選擇渠道成員應該有一定的標准:如經營規模、管理水平、經營理念、對新生事物的接受程度、合作精神、對顧客的服務水平、其下遊客戶的數量以及發展潛力等。 (2)爭取渠道成員的基本原理: 1)計算期望利潤 良好的中間商是各大製造商爭取的目標,他們一般正經營著某些競爭性品牌的產品。中間商是否經營一種產品主要考慮期望利潤的大小,而期望利潤又由以下因素決定:短期利潤、預期利潤、風險。 短期利潤:主要指經營該產品的毛利,毛利=單位商品的差價×銷量。一般來說,製造商剛開始經營目標市場渠道時,必須要給中間商以高的差價,因為這時的銷量是不確定的。日後,隨著銷量的上升,可以逐漸降低單位商品的差價。 預期利潤:當期的利潤並不是中間商決定是否加入渠道的唯一因素。中間商還要考慮製造商未來的發展狀況,即自己若成為該製造商的渠道成員後的預期利潤的大小。如果中間商認為未來會有大的銷量或高的利潤,即使短期利潤不高,他也可能會考慮加入。 風險:這也是中間商主要考慮的因素之一。利潤高,但風險高,中間商不一定加入。利潤低,但風險低,中間商也有可能加入。 因此,我們可以獲得一個公式:期望利潤=f(短期利潤,預期利潤,風險),短期利潤、預期利潤與期望利潤正相關,風險與其負相關。 2)影響期望利潤的各因素分析 短期利潤:中間商計算短期利潤時主要考慮差價的大小。差價的大小主要由製造商來制定,但應由如下幾個因素所決定:A、競爭對手的價差:一般不能低於競爭對手的價差。B、可能的銷量:而可能的銷量又要受競爭品的銷量,與競爭產品相比之下的優缺點,包括產品、價格、促銷、分銷,以及中間商所了解的該產品在其他地方的銷量、中間商對銷售該產品的信心等因素的影響。可能的銷量大,其價差可以小。製造商要確定一個合理的差價。 預期利潤:預期利潤是建立在製造商的經營管理水平、其他產品或該產品在其他市場的盈利能力、對中間商的扶持和優惠政策、信譽以及其業務代表的風貌、業務發展前景等基礎之上。當然,預期利潤的大小還與中間商的自身條件有關。 風險:風險要去降低。風險有兩方面的風險:一方面是市場風險,一方面是製造商政策風險和信譽風險。市場風險是指這種產品的盈利如何,是否存在產品向下遊客戶或消費者傳遞時的阻塞。製造商的政策風險是指製造商促分銷政策的設計是否有利於減少市場風險,如飲料製造商怎樣處理即期品,如何處理品種不適銷對路問題。若承諾可以調換貨,則無疑降低了客戶的風險。製造商的信譽風險是指製造商對中間商的政策承諾能否兌現。市場風險不是由單個製造商所能決定的,而製造商的信譽風險和政策風險卻是由其自身決定的。
(3)爭取渠道成員的方法 由以上可知,中間商要根據製造商和市場其他方面的信息進行決策,而這些信息又有很多是製造商及其業務代表提供的。根據人的有限理性、信息不充分和不對稱的原理,製造商及其業務代表要通過各種渠道不斷宣傳以上各種有利於中間商加入銷售渠道的各種信息,影響中間商的決策,促使其加入營銷渠道。 (二)對營銷渠道的控制方法和策略: 渠道控制的目標應是:渠道成員的合作與支持,在渠道控制中擁有主動權。其基本手段是:溝通、利潤控制、庫存控制和營銷方案控制、掌握盡可能多的下一級中間商等。 溝通:是指製造商的業務代表或其他成員要經常對中間商特別是對直接供貨的中間商拜訪。很多大製造商的成功的一個經驗就是定期拜訪中間商,其作用之一是加深了私人感情、中間商與製造商的感情,作用之二是使中間商對製造商的政策更為理解,減少對一些問題的分歧,並通過中間商了解市場信息,作用之三是對中間商進行業務指導,作用之四就是增大中間商進入其他製造商銷售渠道的壁壘。中國是一個受儒教影響很深的國家,普通人對人情看得較重,製造商與中間商保持良好的關系、業務代表與中間商的良好的私人關系,有助於在業務方面的合作與支持。 但是業務代表又不可能與中間商保持太密切的關系,否則要損害製造商的計劃執行與利益,這也是應該注意的。而我國的中間商大都由個體戶發展而來,自身文化素質不高,管理水平比較落後。隨著市場競爭的激烈,他們迫切需要提高自己的文化和管理水平,大製造商有這一方面的優勢,可讓業務代表不斷對其進行輔導,運用專家力量增強對其影響力和控制力。 利潤控制:利潤取決於銷量和差價,並且與這兩項正相關。若該中間商加入該銷售渠道時,當時既沒有社會平均利潤率又沒有高的預期利潤,那麼它就會有怨言,長期下去有可能會選擇退出渠道。因此最重要的應是想辦法擴大其銷量。而銷量小的原因有可能是中間商重視程度不夠即營銷資源投向別的產品,還有可能是經營不得法,還有可能就是沒有信心。對此一般有兩類辦法,一類是製造商幫助其分銷產品,如製造商可以幫助其發展下遊客戶,另一類就是動員中間商的銷售積極性和提高其銷售能力,如製造商可以幫助其制定分銷方案等等。 庫存控制和促銷方案控制:一個中間商一般經營很多品牌的產品,其把資金投入某製造商產品的水平,反映了其對該製造商的重視程度和積極性程度。而反映資金投入大小的一個重要指標就是庫存的大小,增大其庫存,就會促使其把更多的資源投入本製造商的產品,而這樣做的結果一方面促使其擴大銷售量,另一方面增大其退出該營銷渠道或加入競爭廠商的營銷渠道的壁壘。而庫存的多少又與促銷方案、銷售季節、中間商的庫存成本等因素有關。促銷方案力度大、市場銷售旺季、中間商的庫存成本低都會促使其擴大庫存,而其中促銷方案力度的大小是主要的。 促銷方案力度大,中間商銷售積極性高,就會使商品周轉較快,在新的促銷方案的作用下,又會使其更加增大其庫存,這樣周而復始,就會使該中間商的庫存越來越大。當然,如果處於市場淡季,應盡量減少中間商的庫存,因為這時商品周轉慢,庫存成本很高,不利於發展製造商與中間商的關系。但是如果製造商為中間商較大的庫存進行一定的補償,這時增大其庫存又是可行的。如雀巢製造商在入冬之前,就把大量的庫存轉向經銷商,但是這個時候的進貨價格特別低,另外還給予其他方面的優惠。總之,對庫存的適當控制,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中間商,但是要以盡量不損害中間商利益為前提。
掌握盡量多的下游中間商甚至於零售商:目前中國的法律不健全,通過合同契約根本無法約束中間商,因此製造商若想爭取主動,必須掌握愈來愈多的下游中間商,以及未來的可替代該中間商的其他多個中間商,這樣當遇到特殊情況時可以對其更換,而不會受其制約。因為渠道越長,可控性越差,如大的中間商對製造商的一些促銷資源發放不到位,政策執行時有折扣等,且向製造商索要的代價越高,同時有可能改旗易幟,加入競爭對手的渠道。 如果掌握下游中間商,若該中間商對製造商的合作與支持達不到要求,由於下游中間商都是該中間商的客戶,是該中間商的利潤之源,同時製造商又掌握了其他的可替代的中間商,那麼從中選擇一個可替代的中間商就很容易。因此,一方面掌握下游中間商,另一方面掌握可替代的其他中間商,就會在渠道管理和控制上佔有主動地位。而掌握下游中間商的方法主要靠該中間商的市場開發,當然製造商也可以去自主開發,而對可替代的中間商當然要靠製造商的開發。 二、為達到對營銷渠道管理和控制的目的,還要根據市場條件和製造商市場地位的變化,對營銷渠道不

2. 面向非理性消費應該採取哪些營銷策略

1.制定科學的產品組合

科學的產品組合是市場營銷的基礎

3. 市場對一個企業或公司的重要性如果對一家公司做一份關於該公司開拓新市場方面得調查,應該問些什麼問題.

市場調查方法
觀察法
分為直接觀察和實際痕跡測量兩種方法。

所謂直接觀察法,指調查者在調查現場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地對調查對象的行為、言辭、表情進行觀察記錄,以取得第一手資料,它最大的特點總在自然條件下進行,所得材料真實生動,但也會因為所觀察的對象的特殊性而使觀察結果流於片面;

實際痕跡測量是通過某一事件留下的實際痕跡來觀察調查,一般用於對用戶的流量,廣告的效果等的調查。例如,企業在幾種報紙、雜志上做廣告時,在廣告下面附有一張表格或條子,請讀者閱後剪下,分別寄回企業有關部門,企業從回收的表格中可以了解哪種報紙雜志上刊登廣告最為有效,為今後選擇廣告媒介和測定廣告效果提出可靠資料。

詢問法
是將所要調查的事項以當面、書面或電話的方式,向被調查者提出詢問,以獲得所需要的資料,它是市場調查中最常見的一種方法,可分為面談調查,電話調查,郵寄調查,留置詢問表調查四種,它們有各自的優缺點,面談調查能直接聽取對方意見,富有靈活性,但成本較高,結果容易受調查人員技術水平的影響。郵寄調查速度快,成本底,但回收率低。電話調查速度快,成本最低,但只限於在有電話的用戶中調查,整體性不高。留置詢問表可以彌補以上缺點,由調查人員當面交給被調查人員問卷,說明方法,由之自行填寫,再由調查人員定期收回。

實驗法
它通常用來調查某種因素對市場銷售量的影響,這種方法是在一定條件下進行小規模實驗,然後對實際結果作出分析,研究是否值得推廣。它的應用范圍很廣,凡是某一商品在改變品種、品質、包裝、設計、價格、廣告、陳列方法等因素時都可以應用這種方法,調查用戶的反應。

市場調查的內容
市場調查的內容很多,有市場環境調查,包括政策環境、經濟環境、社會文化環境的調查;有市場基本狀況的調查,主要包括市場規范,總體需求量,市場的動向,同行業的市場分布佔有率等;有銷售可能性調查,包括現有和潛在用戶的人數及需求量,市場需求變化趨勢,本企業競爭對手的產品在市場上的佔有率,擴大銷售的可能性和具體途徑等;還可對消費者及消費需求、企業產品、產品價格、影響銷售的社會和自然因素、銷售渠道等開展調查。
確定市場調查的方式
1、根據市場調查的內容範圍寬窄確定
(1)狹義市場調查是指對市場消費(包括企業生產性消費和個人生活消費)所進行的調查。其內容主要包括:

① 商品市場的銷售量、潛在需求量,分析企業的市場佔有率及變化。

② 地區市場的銷售量、最大需求量、地區需求消費特徵,分析開拓地區市場的可能性。

③ 消費者的愛好變化,分析新的目標市場。

④ 引起市場商品銷售變化的客觀因素。

⑤ 城鄉市場需求變化(特點及其變化規律)。

⑥ 不同收入水平消費者的商品需求結構,分析消費心理的變化。

(2)廣義的市場調查是指在狹義調查基礎上研究商品或勞務從生產者到消費者這一過程中的全部商業活動。主要包括:

①商品產銷結合的形式;

②商品購銷結合的形式;

③運輸與儲存;

④關於銷售人員;

⑤商品銷售費用、利潤,分析工商、農商、商商之間的經濟利益關系

2、根據市場商品消費的目的確定
(1)消費者市場調查

這里指以滿足個人生活需要為目的的商品購買者和使用者(即最終消費者)組成的市場。

(2)生產者市場調查

這里指為了滿足加工製造等生產性需要而形成的市場(也稱為生產資料市場)。又可細分為:工業市場、農業市場和服務市場。其他還有:中間市場、政府市場、國際市場等。

(3)消費者市場調查與生產者市場調查的區別:

商品購買對象不同(前者為個人或家庭,後者為生產性企業)
商品用途不同(前者為生活資料,後者為生產資料)
購銷活動自身的特點不同
(4)消費者市場調查與生產者市場調查的聯系:

生產者市場的購銷活動要以消費者市場為基礎,因為生產者采購的目的是為了生產出符合消費者市場需要的產品。消費者市場反映的需要才是真正的最終消費需要。因此必須重視消費者市場的調查分析,以消費者為中心。

3、根據市場調查信息目的確定
(1)探測性市場調查

(2)描述性市場調查

(3)因果性市場調查

(4)預測性市場調查

上述四類市場調查是為滿足決策主體不同信息需要而進行的。他們之間的關系是後者包含前者,後者總是在前者的基礎上提供更多的信息。

4、按組織市場調查的時間層次確定
(1)經常性市場調查(不定期)

(2)定期市場調查

(3)臨時性市場調查(一次性)

5、按組織市場調查的空間層次確定
按調查的地域空間層次,可分為:國際性、全國性和地區性市場調查。按地域空間層次展開調查,有利於企業了解不同地域的市場特點,把握不同的消費要求,發現新的市場機會,選擇最佳的目標市場和營銷策略,開拓和佔領新市場。

6、按市場調查的商品層次確定
(1)商品類型的劃分

按商品層次區分為不同的類型,如:日用工業品、食品、副食品等。每類商品還可以分為不同的小類(如日用工業品可分為:服裝、鞋帽、交電、鍾表、百貨等)。

(2)劃分商品類型的目的

市場調查劃分為各種不同的類型,目的是為了對各種市場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分析,便於針對不同類型的特點、功能,提出不同的調查要求,選擇正確的方法和技術,獲得好的調查結果。

7、按市場調查的信息來源確定
按市場調查的信息來源可分為:

一手資料:又稱為原始資料是指調查人員通過現場實地調查所搜集的資料。其特點是:針對性強,適用性好,但成本較高。
二手資料:又稱為間接資料是他人為某種目的已經加工整理好的資料。其特點是:獲取成本低,時間短適用性較差。
(1)一手資料的調查方法

詢問法:是以詢問的方式作為收集資料的手段。主要包括四種形式:①個人訪問;②小組訪問;③電話調查;④郵寄調查。
觀察法:是指調查人員直接到調查現場進行觀察的一種調查收集資料的方法。優點:可以比較客觀地收集資料,直接記錄調查事實和被調查者在現場的行為,調查結果更接近實際。缺點:觀察不到內在因素,調查時間長。該方法主要包括三種形式:①直接觀察、②店鋪觀察、③實際痕跡測量。
實驗法:是從影響調查問題的許多因素中選出一個或兩個因素,將它們置於一定條件下進行小規模的實驗,然後對實驗結果作出分析,研究是否值得大規模推廣。優點:可獲得較正確的原始資料。缺點:實驗市場不易選擇,干擾因素多,時間長,成本較高。該方法主要包括兩種形式:①產品包裝實驗、②新產品銷售實驗察。
(2)二手資料的調查的內容

二手資料主要調查以下內容:

① 企業內部資料(包括內部各有關部門的記錄、統計表。報告、財務決算、用戶來函等);② 政府機關、金融機構公布的統計資料;③ 公開出版的期刊、文獻雜志、書籍、研究報告等;④ 市場研究機構、咨詢機構、廣告公司所公布的資料;⑤ 行業協會公布的行業資料、競爭企業的產品目錄、樣本、產品說明書及公開的宣傳資料;⑥ 政府公開發布的有關政策、法規、條例規定以及規劃、計劃等;⑦ 推銷員提供的情報資料;⑧ 供應商、分銷商以及企業情報網提供的信息情報;⑨ 展覽會、展銷會公開發送的資料。

市場調查的內容與類型
由於影響市場的因素很多,故市場調查和預測的范圍很廣。凡是直接或間接影響企業營銷狀況的因素都可能北列入調查和預測的范圍。市場調查和預測的內容可以包括以下幾方面:

1、調查宏觀市場環境

宏觀市場環境調查的主要內容包括:政治法律、經濟、人口、社會文化和技術環境等方面。

2、調查市場需求

市場需求調查主要包括:市場商品需求量(市場需求總量主要關繫到6個因素:①產品;②顧客;③地理區域;④時限;⑤營銷環境;⑥營銷組合方案);需求結構(指對吃、穿、用、住、行商品的需求結構);需求時間(了解消費者需求的季節、月份以及需求時間內的品種和數量結構。)

3、調查消費者

為了准確把握消費者的需求情況,通常需要對消費者的人口構成、家庭、職業與教育、收入、購買心理、購買行為等方面進行調查,然後再得出結論。

4、調查企業自身經營的全過程

產品調查:主要包括:①生產者生產能力調查;②產品本身調查;③產品包裝調查;④產品生命周期調查。
銷售渠道調查:商品流通渠道的具體形式決定了銷售渠道調查的具體內容(一般為:①批發商;②零售商;③生產者自銷市場)。
促銷調查:具體內容包括:促銷形式、促銷活動有無創新特點等。
銷售服務調查:企業目前提供服務的網點數量、消費者的反映等。
5、調查競爭對手

對競爭對手的調查主要是了解:

競爭對手的數量,主要的競爭對手,是否具有潛在的競爭對手;
競爭對手的經營規模、人員組成及營銷組織機構情況;
競爭對手經營商品的品種、數量、價格、費用水平和營利能力;
競爭對手的供貨渠道情況和對銷售渠道的控製程度;
競爭對手所採用的促銷方式;
競爭對手的價格政策;
競爭對手的名稱、生產能力、產品的市場佔有率、銷售量及銷售地區。
[編輯]網上市場調查
1、與傳統市場調查的相同點

與傳統的市場調查一樣,網路市場調查,主要是探索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市場可行性研究
分析不同地區的銷售機會和潛力、影響銷售的各種因素
競爭分析、產品研究、包裝測試、價格研究
廣告監測和效果研究、企業形象研究
消費者研究;
市場性質動態變化分析。
2、網路市場調查的特點

網路市場調查可以充分利用Internet的開放性、自由性、平等性、廣泛性和直接性等特點,開展調查工作。與傳統的市場調研相比,網路上的市場調研具有如下特點:

(1)網路信息的及時性和共享性:

網路信息能迅速傳遞給上網的用戶,任何網民都可以參加投票和查看結果,保證了網路信息的及時和共享性。

(2)網路調查的便捷性和低費用:

節省傳統調查中所耗費的大量人力和物力。

(3)網路調查的交互性能和充分性

在調查時,被調查對象可以及時就問卷相關的問題提出自己更多的看法和建議,可減少因問卷設計的不合理而導致的調查結論偏差等問題。

(4)網路調查結果的可靠性和客觀性

被調查者是在完全自願的原則下參與調查,調查的針對性更強;問卷的填寫是自願的,填寫者一般都會對調查內容有一定的興趣,回答問題相對認真;可以避免傳統調查中人為錯誤所導致的調查結論的偏差。

(5)網路調研無時空和地域的限制:可以24小時全天候進行,這與區域制約和時間制約的傳統調研方式有很大的不同。

(6)網路調研可檢驗性和可控制性:網上調查問卷可以附加全面規范的指標解釋,有利於消除因對指標理解不清或調查員解釋口徑不一而造成的調查偏差;問卷的復核檢驗由計算機依據設定的檢驗條件和控制措施自動實現,可以有效地保證對調查問卷100%的復核檢驗;通過對被調查者的身份驗證技術可以有效地防止信息採集過程中的舞弊行為。

(7)互聯網調查的局限性:不可述信息(信息是未加碼的、不能用語言表達的。)與人的有限理性(生理上的局限和語言的局限)。

4、網上市場調查的主要手段

(1)誘導訪問者訪問

(2)利用電子郵件或來客登記薄詢問訪問者

(3)在企業站點上設計問卷調查

(4)網上德爾菲調查法

(5)利用企業站點搜集市場信息

(6)選擇搜索引擎

(7)利用資料庫

(8)互聯網上適合的市場信息調查內容

網路市場調研沒有空間和地域的限制,一切都是隨機的,調查人員無法預期誰將是企業站點的訪問者,也無法確定調查對象的樣本。即使那些在網上購買企業產品的消費者,要准確了解其身份、職業、性別、年齡等也是一個很復雜的問題。

因此,網路市場調查的關鍵之一是如何識別並吸引更多的訪問者,使他們有興趣在企業站點上進行雙向的網上交流。解決這一問題,可採取以下一些手段和策略。
市場調查報告的內容
市場調查報告的主要內容:
第一,說明調查目的及所要解決的問題。
第二,介紹市場背景資料。
第三,分析的方法。如樣本的抽取,資料的收集、整理、分析技術等。
第四,調研數據及其分析。
第五,提出論點。即擺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
第六,論證所提觀點的基本理由。
第七,提出解決問題可供選擇的建議、方案和步驟。
第八,預測可能遇到的風險、對策。

4. 消費者有限理性表現

我們對一個事物的認知一般分為三種情況,一是理性的認知,就是對事物搞清楚來龍去脈,得到抽象的一種理性認知;第二種就是感覺認知,憑直覺對事物做出認知。當然第三種就是從西蒙的管理學上借來的有限理性的認知。

我覺得有限理性最能客觀的反應消費者購買的本質。我們為什麼做不到完全理性?為什麼有限理性是認知的普遍現象?

一、信息的復雜性和多樣性。每一個事物的知識都可以寫成一本書,例如:蘋果。你能描述出什麼。蘋果的種類、顏色、口感、種植等等。蘋果的信息完全可以寫成一本書去描述它。但是我們作為消費者,卻不可能這么去做,因為成本大於收益。成本大於收益,我覺得這是消費者理性的表現。也是一種潛意識的表現。因為我們考慮做任何事情都是要求成本要小於收益,這樣才是不吃虧的。我們要去收集各種各樣的信息,這都是成本。為了一個蘋果去收集那麼多的事實,不值。但是,不去收集我們在選擇的時候就會面臨信息的缺乏和信息的篩選。

第二時間上不允許。時間是最貴的成本。當然對於閑人來說例外。我一直覺得時間是決策的最大的限制,因為時間有限,我們不可能做出理性的選擇,因為我們沒有足夠的時間去考慮我們的選擇是否理性,是否達到收益的最大化,消費者剩餘是否最大。我們必須在一定的有限的時間內做出選擇。

第三人的認知的有限性。我們不能要求每個人都能得到對事物本質的深刻的認識,我們的認知是從感性到理性的過程,但是對一個事物的認知有一個結束的限制。因為對認知有結束的限制,所以,我們的認知有時候是限制在感性的認知的基礎上的,沒有形成理性的認知。

從以上三個方面說明了消費者購買的認知,是有限理性,完全不理性的情況發生的情況很少,完全理性的情況發生的概率也比較低。大部分我們的購買是建立在有限理性的基礎上的。

購買的過程:

我們在做出購買的決定的時候,我們會去收集一些部分的信息,我們會去咨詢其他人,這種情況的前提是貴重物品,自己比較看重的物品,比如空調,車這類大件。我們的理性思維會占很大的部分,但是就像上文說的,我們知道的再多,也不能達到絕對的理性,我們也是依靠一些簡單的線索去發生購買,因為你不可能為了一輛車去思考認識一年的車吧,那樣成本就遠遠大於收益了。簡單的線索是什麼?一是朋友的介紹,因為我們相信朋友的認識,網上的評價,廣告,這些都是我們收集信息,最終,我們會在我們想要的和別人介紹的基礎上做出一個選擇。使自己做出這個選擇的,就是購買的線索。

當然不是所有的產品我們都會去收集信息,成本小於收益的基本認知就會起作用,你不會為了一顆針去收集半天的信息,你也不會為了買一瓶飲料去收集關於飲料的相關信息吧,我們可能會根據自己的直覺、也就是感覺,頭腦中的印象來選擇,而不會為了選擇去浪費時間。這就是廣告可以起作用的情況,因為不斷的在頭腦中告知哪個品牌,自己的潛意識就會去選擇購買,這個時候你的印象就是你購買的線索。

有限理性的實踐的意義:

因為人的認知是有限理性,我們就可以操控消費者的購買。其實這也是營銷者存在的意義。我們可以利用消費者的有限理性,利用消費者的某方面的無知,去講一些產品的好處,或者不購買產品的壞處,以及告訴消費者購買的一些線索。其實,我們一直都是這樣做的。因為消費者的有限理性,我們的說服購買才成為可能,如果消費者比我們懂的都多,比我們還要理性,你就只有聽的份了。因為你影響不了你的消費者。但是這樣的消費者很少,基本沒有,因為成本大於收益,除非你碰到了和你做一樣產品的營銷者。

選擇是一個痛苦的過程,到超市看到你想買的一個品類玲琅滿目,你真的不知道自己應該選擇什麼,一個人告訴你應該選擇這個,另一個人告訴你應該選擇其他,你會頭疼。當然對於小物件來說是無所謂,你寧願為了減少選擇的苦惱隨便選擇一個,但是在大件上,或者你認為重要的購買品時,你就會選擇信息,聽取別人的勸告,這些都需要成本,這就是選擇的成本,這時候如果有一個組織能幫助消費者消除這個選擇的煩惱,能夠很理性的幫助消費者作出選擇,我想消費者寧願多付一些費用去購買這種服務,因為他自己選擇的成本會更高,他寧願付出一份成本來減少自己選擇的成本。這種機構應該和中介結構不同,因為中介機構只是在消費者與購買者之間建起了橋梁,但是並沒有幫助消費者下購買的決策。我覺得隨著專業化的發展,消費者購買有可能向專業發展。有專業的人士去幫助我們選擇那些我們認為要花很大時間成本去選擇的產品,這樣就會大大的減少時間成本,也稱之為交易費用。

比如,你想買一輛十萬元的車,從常規的情況你需要去了解車市,去向朋友打聽,但是如果有這么一個組織,他對車非常的了解,你只要付出一部分費用,你就可以什麼也不管,就等著提車,這樣就減少了你選擇的費用,降低了你的時間成本,也就是降低了交易費用。

當然消費者的有限理性還有很多的實踐意義,需要不斷的去總結。

5. 消費態勢有哪幾種

一般而言,市場營銷管理遵奉著兩個最基本的依據,一是消費需要實際,二是市場營銷理論。然而,如果對此加以認真檢視,就不難發現已有的認識和知識都顯示出某種局限性和狹隘性,需要深化和拓展。市場營銷管理不能只孤立地研究消費需要本身,還必須選擇市場主體消費者作為視角,去研究影響消費需要的經濟、社會、文化、心理等內外因素,並去追蹤消費需要產生的前導和滿足後的延續過程。同時,不能只固守既有的市場營銷理論,要用新的知識和理論特別是相關學科的知識和理論武裝管理者頭腦,否則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難免要敗下陣來。為此本文提出——也僅僅是從一個新側面提出,要掌握和運用消費者行為理論這門新學科、新學問,全面、深刻地研究消費者及其行為,並以此指導市場營銷。

一、「消費者行為」不同於「消費」,它具有更深厚的內容和特點

消費者行為是個人在評估、獲取、使用和處置產品和服務時所作出的決策過程以及由此而產生的有形活動。為了更好地加深對這一范疇的理解,我們把它與「消費」作一比較分析。

1、從時間推進序列看,消費者行為是一系列階段的前後繼起, 而消費只是其中的一個階段。

消費和消費者行為都是一個動態范疇,是過程。消費是消費主體為滿足需要而使用的商品和服務。在貨幣經濟條件下,人們要滿足自己的需要,就必須有市場交易行為發生,即到市場上購買商品和服務。因而,我們可以說,消費是「使用」和「購買」。

而消費者行為的「過程」的涵義比這要寬泛得多。如消費者要滿足自己的需要,首先遇到的一個問題是,他的需要是怎樣產生的?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即消費者先要認知需要,之後他就要為滿足需要去搜集相關信息,並在此基礎上作出購買決策——購買什麼、何時購買、購買多少、到哪裡購買、用什麼方式購買等。決策過程付諸實施後,商品隨消費者退出了流通領域,進入消費使用過程。但問題並未終結,消費者在使用過程中,會對自己的購買決策和商品質量等進行評價,分析其中的得失,形成滿意或不滿意結果。為此可以總結出,一個完整的消費者行為要經歷這樣的幾個階段:問題認知——信息收集與評估——購買決策——購買後評價。從中可以看出,通常所說的消費只是其中的二個環節。而且,即使是消費中的「購買」也與消費者行為中的「購買」是不同的。前者是指流通過程中的g—w,強調的是貨幣與商品的互換,而後者主要指心理決策過程,強調的是消費者的精神過程。

2、從橫截面所涵蓋的內容看, 消費者行為由許多外顯行為和內隱行為構成,而消費只是外顯行為中的部分內容。

消費側重的是看得見的活動,是身體的動作。如消費者為滿足需要而准備消費品、享受消費品。稍廣一點,還包括選擇、購買等活動。總之,消費是一種外顯行為。而消費者行為除此之外,還包括許多看不見的心理、思維活動,它們屬於內隱行為。消費者行為是外顯行為和內隱行為的復合整體,而且更偏重於後者。

內隱行為主要有兩個方面,即消費者的決策過程及影響決策過程的個人特徵內部要素。後者又包括需要、動機、態度、個性和學習。需要是人體或情感上的一種渴求和欠缺狀態。動機是推動人們行動的動力源,使得人們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麼,並為滿足需要所做出的行動提供理由。個性是導致人與人差異的特質,人們滿足需要的方式緣此而不同。態度是人們對產品和行為等的基本定向,強烈地影響著人們的行為和反應,它還受到營銷人員勸說宣傳的影響。學習不僅指消費者記住產品的品牌,還包括學習判斷產品優劣的標准、選擇購買的地點、增強解決問題的能力、改變行為模式和形成偏好等。

3、從對消費者的設定來看, 消費者行為的分析把消費者當成「復合人」來研究,而消費的分析把消費者當成「經濟人」。

把人當成「經濟人」是建立在消費完全是收入的函數和滿足程度最大化基礎上的。它強調的是,人對消費客體(產品和服務)的利用。關心的是消費品的「人化」,即通過使用消費品使人的體力得到恢復和發展,使智力得到提升。同時,社會組織特別是企業也是完全地以滿足人們的物質性的、功能性的需要為導向,去生產和銷售產品和服務。這是從經濟學角度來研究消費者的。

而如果把人(即消費者)當成「復合人」來研究,情況就復雜得多。首先,消費者的需要體系會更加龐雜,除了物質性的、功能性的需要外,還有社會的、心理的和生態的需要。其次,消費者的行為受到的影響因素會更加多樣,收入、文化、亞文化、心理、社會階層、群體、家庭、人際關系等。最後,運用的研究手段和學科也會更加多樣。這至少包括關於產品的生產、交換和消費的經濟學;研究個人精神過程的心理學;研究個人怎樣影響群體及其被影響的社會心理學和研究人類與文化關系的文化人類學等。

4、從所提出的背景看, 消費者行為是人類行為的一個組成部分,而消費是社會再生產的一個環節。

消費是作為社會再生產的內在環節而提出來的。

而消費者行為是在人類行為這個大背景下提出來的,是與市場相聯系的人類行為。作為一般人類行為反映到消費領域,其主要特點有:

(1)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消費者利用盡可能少的花費購買盡可能多的消費品,最大限度地滿足自己的需要,達到消費的均衡。

(2)偏好和能力的多樣性。由於地理、人口、 心理和行為的差異,人們的偏好是多樣的,消費能力也是參差不齊的。盡管經濟學家對人的偏好能否得到顯示以及如何顯示存在爭議,但對偏好和能力的多樣性是基本肯定的。

(3)有限理性。西蒙把它描述為「有達到理性的意識, 但又是有限的」。人們在消費活動中總是力爭做到有理性,但由於環境因素和自身能力的制約,他們不可能知道關於未來活動的全部備選方案,不可能將所有的價值考慮到統一的、單一的綜合性效用函數中,也無力計算出所有備選方案的實施後果。

(4)機會主義傾向。 指人們藉助不正當手段謀取自我利益的行為傾向,如對未來消費的低估和沖動購買等。

二、消費者行為學與市場營銷學是既有密切聯系又有重大差異的兩門學科

1.產生:歷史與邏輯

對消費者行為的研究要比市場營銷晚得多。一般認為,市場營銷學初創於本世紀初至20年代,戰後進入一個重大變革的新時期。而這時,對消費者行為的研究才剛剛起步。二戰期間,參戰各國為了生產武器裝備,新技術、新工廠應運而生。戰後它們被迫轉向消費品和工業製品的生產,使得產品的種類和數量急劇增加,企業之間的競爭加劇。為了擴大市場,增加銷售,客觀上要求加強對消費者及其行為的研究。恰逢此時,以弗洛伊德為代表的分析心理學家開創了動機研究,加上新產品設計研究和調查研究等為消費者及其行為研究工作提供了初步的理論、方法和技巧。進入60年代,在一些代表人物及其著作如費伯(ferbor)的《動機與營銷研究》(1985),卡陶納(katona)的《有力量的消費者》(1960),霍華德(howard)的《營銷管理分析與計劃》(1963)的帶領與影響下,消費者行為成為一門獨立的研究領域和學科。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些研究都有一定的片面性,有如盲人摸象一般。改變這種分散局面,進行有效整合工作的是霍爾布魯克(holbrook),其代表作是《什麼是消費者研究》。

70年代後,對消費者行為的研究進入了成熟階段。消費者行為學在西方國家商業院校普遍得到開設,如今還設有博士學位。研究隊伍從原來的少數人而不斷發展壯大。1969年美國成立了「消費者研究協會」,會員逾四千。該協會每年舉行一次學術大會,並以《消費者研究新進展》匯集大會成果。研究消費者及其行為的論文也日益增多,出版的主要刊物有《消費者研究》雜志、《消費者事務研究》雜志。

從邏輯上看,消費者行為學應該是市場營銷學的前導。因為只有充分了解消費者及其行為,把握他們的需要、動機、個性、態度和學習等內在心理因素,掌握他們的購買決策過程以及分析影響消費者行為的外在因素,才能使市場營銷管理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上。而事實卻相反,這種邏輯與歷史發展的錯位,其實是不難理解的。因為在本世紀20年代至50年代,產品供應緊缺,企業奉行的是生產觀念和銷售觀念,「不管顧客需要什麼樣的汽車,我只有一種黑色的」,「我們賣什麼,人們就買什麼」。企業只要擴大規模,提高效率,加強銷售就行,不必也不會去研究消費者及其行為。二戰結束後,這種狀況就發生了革命性的改變。另外這種錯位也是符合人類認識發展規律的。人類對某一問題的認識總是不斷深化、細化和完整化的。消費者行為學也正可以看成是對市場營銷學的補充和深化。關於這一觀點,稍後論述。

2.切入:消費者與企業

消費者行為學屬於微觀學科,它的切入點是消費者。應該特別指出的是,消費者行為學里所涉及的消費者,與經濟學或一般文獻中所提到的消費者的內涵與外延是不一樣的。很多學者認為接受免費產品和服務,甚至某種理念、思想的人都算是消費者。這就使得消費者行為研究的意義更加廣泛,對政府決策也會產生重大影響。如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立法加強對消費者的保護,並提升消費者在評價產品和服務上的能力等方面都得益於對消費者的研究。

有了這種拓寬,對企業市場營銷管理也賦予了新的意義。70年代前,人們只強調市場營銷要以顧客為導向,以顧客滿意為最高宗旨,因而是一種純粹的經濟行為。70年代後,人們開始關注市場營銷的社會、倫理和生態等宏觀層面的問題。並認為,企業通過市場營銷除了滿足消費需要,實現企業利潤以外,除了被動地適應宏觀環境以外,還必須主動地遵守社會倫理,維護法律和保護環境。拓寬消費者含義與這種觀念和理念的轉變是相適應的,並有助於企業實踐這種轉變,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

還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理解消費者含義的拓寬,即消費者在整個消費行為中的不同角色。如當他決定哪些需要或需求沒有得到滿足並決定改變這一狀態時,就成為「發起者」。當他有意識或無意識地通過言辭、行為去影響購買決策,實現購買行為和對產品、服務的使用時,就成為「影響者」。當他實際執行選擇、采購行為時,就成為「購買者」,當他直接捲入消費或使用產品、服務過程中,就成為「使用者」。研究消費者行為時,如果只顧及其中一種角色,那是不完全的。但這並不意味著在任何情況下提及消費者都必須涵蓋上述所有的角色,也並不意味著研究消費者行為時,不可以只選擇其中一個或幾個來進行。事實上,「購買者」就是消費者中最主要的含義。

市場營銷學也屬於微觀學科,但它的切入點是企業,研究的是企業營銷管理,因而,與市場的關系可以表述為市場→企業營銷管理。即企業的市場營銷管理必須以市場為導向。而消費行為學研究的是消費者行為→市場。即消費者及其各種行為的構成的復合整體會影響市場的運行,甚至從某種角度來說,它構成(消費)市場本身。這樣,從聯系的觀點看,這二者的關系可以表述為:消費者及其行為→市場→企業營銷管理。市場自然成了聯系消費者與企業的中介與紐帶。

3.內容:補充與深化

市場營銷學包括兩大板塊,即市場機會的分析、目標市場的選擇和市場營銷組合。市場營銷學關於組合策略中的許多問題並沒有解決。如產品策略中,產品的規格、形狀和特點、包裝方式,對消費者而言哪方面服務最重要,應該向消費者提供什麼服務保證和計劃,提供哪些類型的附屬或相關產品等問題。定價策略中,消費者對相關產品的價格是怎樣認識的,對不同品牌之間價格差異的敏感度如何,在產品推介和促銷中,多大的減價幅度有助於消費者的購買,給付現的消費者以多大的折扣等問題。在渠道策略中,零售商應該經營企業的哪些產品,在哪些地區設立零售商,數目是多少,為了分銷產品,應與零售商做何種安排,企業在何種程度下必須擁有自己的分銷渠道或對分銷渠道嚴加掌握,零售商應樹立什麼樣的企業形象等問題。在促銷策略中,在不同的特殊情形下,運用何種促銷手段,為引起消費者的注意,什麼措施最為有效,什麼方法能最有效地傳遞預設信息,已播放的廣告應多長時間重播等問題。所有這些問題,市場營銷學顯然是難以回答的。而只有運用消費者行為學,研究消費者行為,才能作出成功的回答。

從以上分析,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市場營銷學與消費者行為學是關於市場營銷管理的聯系最為密切、內容最為根本的兩門學科,其它都是從中派生衍化出來的。

三、研究消費者行為學,對搞好市場營銷管理具有獨特而重要的意義

進入80—90年代以來,消費者行為學研究重心發生了根本性轉變,由注重理論系統的構建和完善,到注重發揮對市場營銷管理的指導作用。有的著作明確地以「對市場營銷管理的啟示」為副題,幾乎在論及每一個問題時都要指出這一點。為了說明這種趨勢,也為了論證本文觀點,這里擇其一端——以文化價值觀為例,談談消費者行為學對市場營銷管理的獨特而重要的指導意義。

1.物質與服務 根據消費客體的有形與否可以把人們的消費結構分為物質消費和服務消費。物質消費內部結構又可以分成三個層次,由低到高依次是,滿足人們生存需要的物質消費,到提高生活質量的物質消費,到象徵資格、顯示地位、愉悅心理和實現自我的物質消費。從總體上看,我國居民物質消費處於第二層級上,並與第三層級部分並存。

服務消費內部結構可分為滿足生存性服務消費,即與人們日常生活相關的服務消費,如飲食、理發、洗浴、交通等;享受性服務消費,如旅遊、娛樂、運動等;發展性服務消費,如教育等。目前,我國居民的服務消費需要主要處於生存性階段,享受性服務消費需要越來越強烈和迫切,並日益成為服務消費需要體系的中心內容。

物質消費與服務消費相比而言,前者將處於較為穩定的增長態勢,而服務消費需求將呈現強勁增長趨勢。這不僅是社會經濟條件所決定的客觀存在,也是人們所作出的一種價值選擇。這種價值選擇與文化觀念相聯系,具有一定的相對獨立性。物質消費內部結構和服務消費內部結構的層級選擇與定位也同此理。

對物質消費結構的現狀判斷和人們的選擇,給市場營銷管理的啟示是多方面的。首先,它要求企業調整產品結構,特別是產品層次結構。多開發、生產與經營能提高人們生活質量的產品。其次,促銷策略應有所改變。對提高生活質量的產品,促銷重點應凸現產品的品質、性能。而對滿足第三層次需要的產品促銷不應局限於產品本身,而必須運用cis理論,賦予產品以一定的形象與含義, 並使之與人們的文化價值觀念相一致,美國幾種品牌的香煙就是成功的例子。如「萬寶路」,它用「萬寶路男人」形象,具有粗獷、豪放、獨立的特徵。而「沙龍」則突出「分享精神」,強調寧靜、自然、溫馨。最後,在定價策略上,對提高生活質量的產品,應做到質價相當,可採用成本定價或競爭者導向定價法。而具資格象徵性的產品,則可採用心理或聲望定價法。

服務消費需要的增強則為企業提供了無限的商機。

2.工作與休閑 人類進入工業社會後,機器被大規模地運用,人們快節奏、高強度地工作,體力支出大大增加。信息技術的發展,減輕了人們的體力消耗,但心理上的緊張並未消除。因而,人們對休閑予以高度重視。

現代正確的主張是,一天時間應分為三大部分,即工作時間、非可自由支配時間和休閑時間。工作時間是取得收入的時間,非可自由支配時間是一些專項時間,如忙於家務、采購貨物、就醫和交通等。而休閑時間是剩餘的可自由支配的時間。

為了適應當今社會人們重視休閑的觀念變化,企業要做到兩點:一是提供一些有形的產品,能盡量減少人們非可自由支配時間的耗用。二是推出豐富多樣的休閑服務活動。具體措施有:開發速凍和方便食品、微波爐、洗碗機、速乾衣褲、一次性尿布等。還包括推廣家務勞動的社會化,要求更快捷服務或限時服務,合理布局商業網點,提高服務效率等。

3.人類與自然 全新的生態和諧價值觀認為:大自然中的所有部分——不僅僅是人,還包括其它物種和物質,都具有與生俱來的價值。人類有義務管理好地球,促進人類和地球的可持續和共同發展。

隨著這一生態和諧價值觀的形成和強化,人們的消費行為也發生了相應改變。最突出的有兩點。一是一部分人的物質佔有欲減弱,不再是追求更多、更大,而只求通過一定的資源消耗和產品佔用,來最大限度地滿足自己的需要。這一變化給市場營銷管理的啟示是,要由過去那種鼓勵人們大量購買和消費、人為淘汰「過時」產品來刺激人們的消費慾望的作法,轉向給消費者帶來「價值」。專家們認為,「價值營銷」已應運而生。它的精神實質是,提供能實際使用的產品;給消費者帶來比期望的更大的「價值」;加強產品銷售服務保證;去掉價格中不合理的費用;告知顧客有關產品的真實信息和事實;企業應與顧客建立良好的關系等。

另一方面的變化是,人們崇尚「回歸自然」,信奉「簡單的就是好的」。對接近自然界的產品易於接受,而對附加了太多的人工的、科技的因素的產品心存抵觸。這表現在產品的各個領域。如服裝要求自然的棉麻纖維;化妝品要求由草木植物提煉,具有自然芳香;醫葯要求成分簡單,沒有副作用;食物要做到健康、綠色;居室要求營造大自然的氣息等。

4.權利與責任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對外交流,包括消費者權利保護方面的交流加深,社會比較強調消費者的權利。今後,將發展成為強調權利與責任的統一,並對「消費者責任」這一問題予以相應的重視。目前我國社會佔主導的價值觀應是處於強調消費者權利階段。

面對社會消費者權利意識的覺醒,面對消費者主義運動的發展,企業管理者應採取一些相應對策。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建立消費者咨詢委員會。可由來自社會各界的顧客組成, 定期負責了解顧客對企業運作、產品開發和定價方面的看法,給顧客以反映意見的機會,傾聽他們對產品和決策的意見,聽取企業的匯報等。

(2)設立消費者事務機構。這是重視消費者權利的組織保證。 它的職責是負責與顧客的聯系與溝通;向使用本公司產品和服務的顧客提供有用的信息;與消費者組織聯通。

(3)傾聽消費者的意見並圓滿地解決問題。對消費者的意見、 不滿和投訴,企業絕不能置之不理,而應遵循著「顧客永遠是對的」的方針,把它們當作財富。具體辦法可包括在產品中附設意見回饋表;設立免費或被叫主付費電話;經常性地開展消費者調查等。

6. 在營銷領域,消費者的期望和滿意指什麼廣告對他們產生什麼影響

一般而言,市場營銷管理遵奉著兩個最基本的依據,一是消費需要實際,二是市場營銷理論。然而,如果對此加以認真檢視,就不難發現已有的認識和知識都顯示出某種局限性和狹隘性,需要深化和拓展。市場營銷管理不能只孤立地研究消費需要本身,還必須選擇市場主體消費者作為視角,去研究影響消費需要的經濟、社會、文化、心理等內外因素,並去追蹤消費需要產生的前導和滿足後的延續過程。同時,不能只固守既有的市場營銷理論,要用新的知識和理論特別是相關學科的知識和理論武裝管理者頭腦,否則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難免要敗下陣來。為此本文提出——也僅僅是從一個新側面提出,要掌握和運用消費者行為理論這門新學科、新學問,全面、深刻地研究消費者及其行為,並以此指導市場營銷。

一、「消費者行為」不同於「消費」,它具有更深厚的內容和特點

消費者行為是個人在評估、獲取、使用和處置產品和服務時所作出的決策過程以及由此而產生的有形活動。為了更好地加深對這一范疇的理解,我們把它與「消費」作一比較分析。

1、從時間推進序列看,消費者行為是一系列階段的前後繼起, 而消費只是其中的一個階段。

消費和消費者行為都是一個動態范疇,是過程。消費是消費主體為滿足需要而使用的商品和服務。在貨幣經濟條件下,人們要滿足自己的需要,就必須有市場交易行為發生,即到市場上購買商品和服務。因而,我們可以說,消費是「使用」和「購買」。

而消費者行為的「過程」的涵義比這要寬泛得多。如消費者要滿足自己的需要,首先遇到的一個問題是,他的需要是怎樣產生的?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即消費者先要認知需要,之後他就要為滿足需要去搜集相關信息,並在此基礎上作出購買決策——購買什麼、何時購買、購買多少、到哪裡購買、用什麼方式購買等。決策過程付諸實施後,商品隨消費者退出了流通領域,進入消費使用過程。但問題並未終結,消費者在使用過程中,會對自己的購買決策和商品質量等進行評價,分析其中的得失,形成滿意或不滿意結果。為此可以總結出,一個完整的消費者行為要經歷這樣的幾個階段:問題認知——信息收集與評估——購買決策——購買後評價。從中可以看出,通常所說的消費只是其中的二個環節。而且,即使是消費中的「購買」也與消費者行為中的「購買」是不同的。前者是指流通過程中的g—w,強調的是貨幣與商品的互換,而後者主要指心理決策過程,強調的是消費者的精神過程。

2、從橫截面所涵蓋的內容看, 消費者行為由許多外顯行為和內隱行為構成,而消費只是外顯行為中的部分內容。

消費側重的是看得見的活動,是身體的動作。如消費者為滿足需要而准備消費品、享受消費品。稍廣一點,還包括選擇、購買等活動。總之,消費是一種外顯行為。而消費者行為除此之外,還包括許多看不見的心理、思維活動,它們屬於內隱行為。消費者行為是外顯行為和內隱行為的復合整體,而且更偏重於後者。

內隱行為主要有兩個方面,即消費者的決策過程及影響決策過程的個人特徵內部要素。後者又包括需要、動機、態度、個性和學習。需要是人體或情感上的一種渴求和欠缺狀態。動機是推動人們行動的動力源,使得人們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麼,並為滿足需要所做出的行動提供理由。個性是導致人與人差異的特質,人們滿足需要的方式緣此而不同。態度是人們對產品和行為等的基本定向,強烈地影響著人們的行為和反應,它還受到營銷人員勸說宣傳的影響。學習不僅指消費者記住產品的品牌,還包括學習判斷產品優劣的標准、選擇購買的地點、增強解決問題的能力、改變行為模式和形成偏好等。

3、從對消費者的設定來看, 消費者行為的分析把消費者當成「復合人」來研究,而消費的分析把消費者當成「經濟人」。

把人當成「經濟人」是建立在消費完全是收入的函數和滿足程度最大化基礎上的。它強調的是,人對消費客體(產品和服務)的利用。關心的是消費品的「人化」,即通過使用消費品使人的體力得到恢復和發展,使智力得到提升。同時,社會組織特別是企業也是完全地以滿足人們的物質性的、功能性的需要為導向,去生產和銷售產品和服務。這是從經濟學角度來研究消費者的。

而如果把人(即消費者)當成「復合人」來研究,情況就復雜得多。首先,消費者的需要體系會更加龐雜,除了物質性的、功能性的需要外,還有社會的、心理的和生態的需要。其次,消費者的行為受到的影響因素會更加多樣,收入、文化、亞文化、心理、社會階層、群體、家庭、人際關系等。最後,運用的研究手段和學科也會更加多樣。這至少包括關於產品的生產、交換和消費的經濟學;研究個人精神過程的心理學;研究個人怎樣影響群體及其被影響的社會心理學和研究人類與文化關系的文化人類學等。

4、從所提出的背景看, 消費者行為是人類行為的一個組成部分,而消費是社會再生產的一個環節。

消費是作為社會再生產的內在環節而提出來的。

而消費者行為是在人類行為這個大背景下提出來的,是與市場相聯系的人類行為。作為一般人類行為反映到消費領域,其主要特點有:

(1)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消費者利用盡可能少的花費購買盡可能多的消費品,最大限度地滿足自己的需要,達到消費的均衡。

(2)偏好和能力的多樣性。由於地理、人口、 心理和行為的差異,人們的偏好是多樣的,消費能力也是參差不齊的。盡管經濟學家對人的偏好能否得到顯示以及如何顯示存在爭議,但對偏好和能力的多樣性是基本肯定的。

(3)有限理性。西蒙把它描述為「有達到理性的意識, 但又是有限的」。人們在消費活動中總是力爭做到有理性,但由於環境因素和自身能力的制約,他們不可能知道關於未來活動的全部備選方案,不可能將所有的價值考慮到統一的、單一的綜合性效用函數中,也無力計算出所有備選方案的實施後果。

(4)機會主義傾向。 指人們藉助不正當手段謀取自我利益的行為傾向,如對未來消費的低估和沖動購買等。

二、消費者行為學與市場營銷學是既有密切聯系又有重大差異的兩門學科

1.產生:歷史與邏輯

對消費者行為的研究要比市場營銷晚得多。一般認為,市場營銷學初創於本世紀初至20年代,戰後進入一個重大變革的新時期。而這時,對消費者行為的研究才剛剛起步。二戰期間,參戰各國為了生產武器裝備,新技術、新工廠應運而生。戰後它們被迫轉向消費品和工業製品的生產,使得產品的種類和數量急劇增加,企業之間的競爭加劇。為了擴大市場,增加銷售,客觀上要求加強對消費者及其行為的研究。恰逢此時,以弗洛伊德為代表的分析心理學家開創了動機研究,加上新產品設計研究和調查研究等為消費者及其行為研究工作提供了初步的理論、方法和技巧。進入60年代,在一些代表人物及其著作如費伯(ferbor)的《動機與營銷研究》(1985),卡陶納(katona)的《有力量的消費者》(1960),霍華德(howard)的《營銷管理分析與計劃》(1963)的帶領與影響下,消費者行為成為一門獨立的研究領域和學科。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些研究都有一定的片面性,有如盲人摸象一般。改變這種分散局面,進行有效整合工作的是霍爾布魯克(holbrook),其代表作是《什麼是消費者研究》。

70年代後,對消費者行為的研究進入了成熟階段。消費者行為學在西方國家商業院校普遍得到開設,如今還設有博士學位。研究隊伍從原來的少數人而不斷發展壯大。1969年美國成立了「消費者研究協會」,會員逾四千。該協會每年舉行一次學術大會,並以《消費者研究新進展》匯集大會成果。研究消費者及其行為的論文也日益增多,出版的主要刊物有《消費者研究》雜志、《消費者事務研究》雜志。

從邏輯上看,消費者行為學應該是市場營銷學的前導。因為只有充分了解消費者及其行為,把握他們的需要、動機、個性、態度和學習等內在心理因素,掌握他們的購買決策過程以及分析影響消費者行為的外在因素,才能使市場營銷管理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上。而事實卻相反,這種邏輯與歷史發展的錯位,其實是不難理解的。因為在本世紀20年代至50年代,產品供應緊缺,企業奉行的是生產觀念和銷售觀念,「不管顧客需要什麼樣的汽車,我只有一種黑色的」,「我們賣什麼,人們就買什麼」。企業只要擴大規模,提高效率,加強銷售就行,不必也不會去研究消費者及其行為。二戰結束後,這種狀況就發生了革命性的改變。另外這種錯位也是符合人類認識發展規律的。人類對某一問題的認識總是不斷深化、細化和完整化的。消費者行為學也正可以看成是對市場營銷學的補充和深化。關於這一觀點,稍後論述。

2.切入:消費者與企業

消費者行為學屬於微觀學科,它的切入點是消費者。應該特別指出的是,消費者行為學里所涉及的消費者,與經濟學或一般文獻中所提到的消費者的內涵與外延是不一樣的。很多學者認為接受免費產品和服務,甚至某種理念、思想的人都算是消費者。這就使得消費者行為研究的意義更加廣泛,對政府決策也會產生重大影響。如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立法加強對消費者的保護,並提升消費者在評價產品和服務上的能力等方面都得益於對消費者的研究。

有了這種拓寬,對企業市場營銷管理也賦予了新的意義。70年代前,人們只強調市場營銷要以顧客為導向,以顧客滿意為最高宗旨,因而是一種純粹的經濟行為。70年代後,人們開始關注市場營銷的社會、倫理和生態等宏觀層面的問題。並認為,企業通過市場營銷除了滿足消費需要,實現企業利潤以外,除了被動地適應宏觀環境以外,還必須主動地遵守社會倫理,維護法律和保護環境。拓寬消費者含義與這種觀念和理念的轉變是相適應的,並有助於企業實踐這種轉變,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

還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理解消費者含義的拓寬,即消費者在整個消費行為中的不同角色。如當他決定哪些需要或需求沒有得到滿足並決定改變這一狀態時,就成為「發起者」。當他有意識或無意識地通過言辭、行為去影響購買決策,實現購買行為和對產品、服務的使用時,就成為「影響者」。當他實際執行選擇、采購行為時,就成為「購買者」,當他直接捲入消費或使用產品、服務過程中,就成為「使用者」。研究消費者行為時,如果只顧及其中一種角色,那是不完全的。但這並不意味著在任何情況下提及消費者都必須涵蓋上述所有的角色,也並不意味著研究消費者行為時,不可以只選擇其中一個或幾個來進行。事實上,「購買者」就是消費者中最主要的含義。

市場營銷學也屬於微觀學科,但它的切入點是企業,研究的是企業營銷管理,因而,與市場的關系可以表述為市場→企業營銷管理。即企業的市場營銷管理必須以市場為導向。而消費行為學研究的是消費者行為→市場。即消費者及其各種行為的構成的復合整體會影響市場的運行,甚至從某種角度來說,它構成(消費)市場本身。這樣,從聯系的觀點看,這二者的關系可以表述為:消費者及其行為→市場→企業營銷管理。市場自然成了聯系消費者與企業的中介與紐帶。

3.內容:補充與深化

市場營銷學包括兩大板塊,即市場機會的分析、目標市場的選擇和市場營銷組合。市場營銷學關於組合策略中的許多問題並沒有解決。如產品策略中,產品的規格、形狀和特點、包裝方式,對消費者而言哪方面服務最重要,應該向消費者提供什麼服務保證和計劃,提供哪些類型的附屬或相關產品等問題。定價策略中,消費者對相關產品的價格是怎樣認識的,對不同品牌之間價格差異的敏感度如何,在產品推介和促銷中,多大的減價幅度有助於消費者的購買,給付現的消費者以多大的折扣等問題。在渠道策略中,零售商應該經營企業的哪些產品,在哪些地區設立零售商,數目是多少,為了分銷產品,應與零售商做何種安排,企業在何種程度下必須擁有自己的分銷渠道或對分銷渠道嚴加掌握,零售商應樹立什麼樣的企業形象等問題。在促銷策略中,在不同的特殊情形下,運用何種促銷手段,為引起消費者的注意,什麼措施最為有效,什麼方法能最有效地傳遞預設信息,已播放的廣告應多長時間重播等問題。所有這些問題,市場營銷學顯然是難以回答的。而只有運用消費者行為學,研究消費者行為,才能作出成功的回答。

從以上分析,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市場營銷學與消費者行為學是關於市場營銷管理的聯系最為密切、內容最為根本的兩門學科,其它都是從中派生衍化出來的。

三、研究消費者行為學,對搞好市場營銷管理具有獨特而重要的意義

進入80—90年代以來,消費者行為學研究重心發生了根本性轉變,由注重理論系統的構建和完善,到注重發揮對市場營銷管理的指導作用。有的著作明確地以「對市場營銷管理的啟示」為副題,幾乎在論及每一個問題時都要指出這一點。為了說明這種趨勢,也為了論證本文觀點,這里擇其一端——以文化價值觀為例,談談消費者行為學對市場營銷管理的獨特而重要的指導意義。

1.物質與服務 根據消費客體的有形與否可以把人們的消費結構分為物質消費和服務消費。物質消費內部結構又可以分成三個層次,由低到高依次是,滿足人們生存需要的物質消費,到提高生活質量的物質消費,到象徵資格、顯示地位、愉悅心理和實現自我的物質消費。從總體上看,我國居民物質消費處於第二層級上,並與第三層級部分並存。

服務消費內部結構可分為滿足生存性服務消費,即與人們日常生活相關的服務消費,如飲食、理發、洗浴、交通等;享受性服務消費,如旅遊、娛樂、運動等;發展性服務消費,如教育等。目前,我國居民的服務消費需要主要處於生存性階段,享受性服務消費需要越來越強烈和迫切,並日益成為服務消費需要體系的中心內容。

物質消費與服務消費相比而言,前者將處於較為穩定的增長態勢,而服務消費需求將呈現強勁增長趨勢。這不僅是社會經濟條件所決定的客觀存在,也是人們所作出的一種價值選擇。這種價值選擇與文化觀念相聯系,具有一定的相對獨立性。物質消費內部結構和服務消費內部結構的層級選擇與定位也同此理。

對物質消費結構的現狀判斷和人們的選擇,給市場營銷管理的啟示是多方面的。首先,它要求企業調整產品結構,特別是產品層次結構。多開發、生產與經營能提高人們生活質量的產品。其次,促銷策略應有所改變。對提高生活質量的產品,促銷重點應凸現產品的品質、性能。而對滿足第三層次需要的產品促銷不應局限於產品本身,而必須運用cis理論,賦予產品以一定的形象與含義, 並使之與人們的文化價值觀念相一致,美國幾種品牌的香煙就是成功的例子。如「萬寶路」,它用「萬寶路男人」形象,具有粗獷、豪放、獨立的特徵。而「沙龍」則突出「分享精神」,強調寧靜、自然、溫馨。最後,在定價策略上,對提高生活質量的產品,應做到質價相當,可採用成本定價或競爭者導向定價法。而具資格象徵性的產品,則可採用心理或聲望定價法。

服務消費需要的增強則為企業提供了無限的商機。

2.工作與休閑 人類進入工業社會後,機器被大規模地運用,人們快節奏、高強度地工作,體力支出大大增加。信息技術的發展,減輕了人們的體力消耗,但心理上的緊張並未消除。因而,人們對休閑予以高度重視。

現代正確的主張是,一天時間應分為三大部分,即工作時間、非可自由支配時間和休閑時間。工作時間是取得收入的時間,非可自由支配時間是一些專項時間,如忙於家務、采購貨物、就醫和交通等。而休閑時間是剩餘的可自由支配的時間。

為了適應當今社會人們重視休閑的觀念變化,企業要做到兩點:一是提供一些有形的產品,能盡量減少人們非可自由支配時間的耗用。二是推出豐富多樣的休閑服務活動。具體措施有:開發速凍和方便食品、微波爐、洗碗機、速乾衣褲、一次性尿布等。還包括推廣家務勞動的社會化,要求更快捷服務或限時服務,合理布局商業網點,提高服務效率等。

3.人類與自然 全新的生態和諧價值觀認為:大自然中的所有部分——不僅僅是人,還包括其它物種和物質,都具有與生俱來的價值。人類有義務管理好地球,促進人類和地球的可持續和共同發展。

隨著這一生態和諧價值觀的形成和強化,人們的消費行為也發生了相應改變。最突出的有兩點。一是一部分人的物質佔有欲減弱,不再是追求更多、更大,而只求通過一定的資源消耗和產品佔用,來最大限度地滿足自己的需要。這一變化給市場營銷管理的啟示是,要由過去那種鼓勵人們大量購買和消費、人為淘汰「過時」產品來刺激人們的消費慾望的作法,轉向給消費者帶來「價值」。專家們認為,「價值營銷」已應運而生。它的精神實質是,提供能實際使用的產品;給消費者帶來比期望的更大的「價值」;加強產品銷售服務保證;去掉價格中不合理的費用;告知顧客有關產品的真實信息和事實;企業應與顧客建立良好的關系等。

另一方面的變化是,人們崇尚「回歸自然」,信奉「簡單的就是好的」。對接近自然界的產品易於接受,而對附加了太多的人工的、科技的因素的產品心存抵觸。這表現在產品的各個領域。如服裝要求自然的棉麻纖維;化妝品要求由草木植物提煉,具有自然芳香;醫葯要求成分簡單,沒有副作用;食物要做到健康、綠色;居室要求營造大自然的氣息等。

4.權利與責任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對外交流,包括消費者權利保護方面的交流加深,社會比較強調消費者的權利。今後,將發展成為強調權利與責任的統一,並對「消費者責任」這一問題予以相應的重視。目前我國社會佔主導的價值觀應是處於強調消費者權利階段。

面對社會消費者權利意識的覺醒,面對消費者主義運動的發展,企業管理者應採取一些相應對策。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建立消費者咨詢委員會。可由來自社會各界的顧客組成, 定期負責了解顧客對企業運作、產品開發和定價方面的看法,給顧客以反映意見的機會,傾聽他們對產品和決策的意見,聽取企業的匯報等。

(2)設立消費者事務機構。這是重視消費者權利的組織保證。 它的職責是負責與顧客的聯系與溝通;向使用本公司產品和服務的顧客提供有用的信息;與消費者組織聯通。

(3)傾聽消費者的意見並圓滿地解決問題。對消費者的意見、 不滿和投訴,企業絕不能置之不理,而應遵循著「顧客永遠是對的」的方針,把它們當作財富。具體辦法可包括在產品中附設意見回饋表;設立免費或被叫主付費電話;經常性地開展消費者調查等。

(4)開展消費者教育。 企業應向消費者提供他們所需的知識和信息,使之成為一個聰明的有能力的消費者。這樣做,不僅對消費者,對社會有利,而且對企業也是十分有利的。它能幫助消費者形成對產品、服務的合理評價和預期,從而減少對企業的不滿;能提高消費者的滿意度,對企業形成良好的印象,從而使企業擴大銷售

7. 經濟學和管理學的區別是什麼

許多經濟類的雜志上象經濟研究,中國工業經濟、經濟學動態等有不少管理類的文章,而管理類的雜志象管理世界、會計研究等上有不少經濟類的雜志。所以許多人誤以為經濟學和管理學大同小異。事實上經濟學和管理學的區別是有很大區別的兩門學科。那經濟學和管理學學科的主要差別是什麼呢?個人有些想法,就貼出來和大家一起討論。 1、經濟學和管理學的人性假設不一樣。人在經濟學和管理學中都是行為主體,但作為獨立學科的經濟學和管理學並不研究每一個具體的、各不相同的人;而是根據各自的學科目的和研究對象,基於人們的一般的普遍的行為特點,對人作抽象化、概念化的假定,以便於分析。這樣得出的對人的認識就是行為主體的基本假定,這種基本假定是進一步分析的基本前提。因此對行為主體的不同認為或假定導致以經濟學和管理學的根本區別。經濟學的人性假設源於斯密老先生,在《國富論》中,斯密提出的自由競爭和經濟人假設一直是西方經濟學的兩大標尺,如果說自由競爭在20世紀由於張伯倫關於壟斷的專著出版,特別是由於凱恩斯的通論的問世,以及後來的信息經濟學的發展,而使得西方經濟學做了局部的調整,那麼經濟人假設實際上一直是西方經濟學的根基。盡管後來的哈耶克、西蒙等人對於經濟人的改進,但實際上整個西方經濟學還是建立在經濟人假設的基礎上來研究人類財富的增加問題的。而完全市場競爭理論也是衡量經濟效率的一把標尺。 經濟學以增加整個社會的財富為目標考慮規則的合理性,只能從大多數的一般行為出發進行分析,開始以節約成本、擴大產出、優化資源配置作為實現這個目標的主要手段,後來注重了政府的干預(對於政府在經濟運行過程中的作用,經濟學家之間還是有分歧的。比如凱恩斯主義者認為當出現有效需求不足的時候,政府需要有所作為,而貨幣主義者認為政府的干預短期是有效果的,長期是沒有必要甚至是災難性的)。所以假定人是經濟人、理性人,或者是具有機會主義傾向的人。那為什麼經濟學上要把人假設為經濟人呢?或者說經濟人假設對於經濟學學科的發展有什麼作用?經濟人假設基礎上是說,人的行為決策從自己的經濟利益了出發,通過收益與成本的比較使其凈收益最大化。這種最大化要從三個方面去理解,1是這種最大化是相對的最大化,只能是自己和自己比較,是在一定約束條件下的最大化,也就是說個人是理性的。2是要實現這個最大化的目標,所採取的途徑也應該是理性的,是通過個人理性選擇和市場交換來實現的。要做到利己不損人。也就是說人是自利的,而不是自私的。在博弈論中比較經典的5個歹徒分金幣的故事就說明了這個問題。3是這里的利益最大化我們一般把它量化成物質財富的形式,主要是便於度量。實際上人在追求最大化的時候,每個個體的判斷標準是不一樣的。比如一個富翁給一個乞丐100塊錢,從經濟利益的角度上講,它不是一個理性的行為,但是從更廣義的角度來看,它是一種符合自己價值觀的最優化行為。實際上,經濟人假設在一般情況下是能成立的。在商品經濟條件下,貨幣是一般等價物,而且具有可測性、可比性和客觀性,因而是衡量交易對象的價值和人(勞動力商品)的價值的難以替代的尺度。所以綜合利益的基礎當然是經濟利益,其衡量尺度也多用市場交易價值。經濟人假設藉助於可計量的貨幣作尺度,特別有利於定量化分析或模型化,但經濟人的假定的根本原因在於經濟學的目標,而不是為了計量和模型化。後來的經濟學各個學派實際上都是遵循了經濟人假設的。 在管理學科上,管理學以實現組織目標作為自己的目標,把激勵人的積極性、提高組織效率作為一種手段。必須兼顧多數人的一般行為和少數人的特殊行為,因為少數的特殊行為以對提高組織效率非常重要。正因為如此,經濟學堅守著經濟人(機會主義)假設,而管理學卻認為追求經濟利益雖然是人的基本需要,但在人的多種需要中屬於低級需要,因而管理學對人性的假設早已超越了經濟人假設,而有了復雜人、社會人、管理人等新理論,沿著這一方向,管理學從經濟學中分離出來並獨立發展起來。較早的管理思想中把人當作會說話的工具,認為人總是好吃懶做、好逸惡勞,毫無責任心,麥格雷戈把這種傳統稱為人性假設的X理論。以泰羅為代表的科學管理理論強調人追求經濟利益的本性,使管理學與經濟學的人性假設一度取得了共識。但不久後,梅奧從「霍桑實驗」中認識到除了對經濟利益的要求外,人們對社會和心理方面的要求也很重要,因而否定了經濟人假設,提出了社會人假設。其他行為科學理論的代表人物從不同側面強化社會人假設。其中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把社會人假設發展為一個經典又精緻需要模型。當代管理學學派猶如叢林,對對人性的假設也猶如叢林,其中有代表性的是1978年諾貝爾獎得主西蒙在他的決策理論中闡述的人性假設。他認為管理就是決策,並且組織中不同層級的員工都在做決策,所以都是管理人。從這個意義上,管理學的科學性是不如經濟學的。 2、管理學和經濟學他們的學術分工不一樣。經濟學的目標是在資源一定的情況下,為了實現整個人類或者說整個社會的利益,以及實現目標有的手段。象微觀宏觀經濟學,農業經濟學、國際經濟學、區域經濟學等,都是以地域或者行業的不同在實現財富最大化目標的。而象計量經濟學、博弈論則是經濟學分析工具的改進。而制度經濟學,家庭經濟學和公共選擇學派的出現,則是經濟學分析方法的延伸和改進,是從另一個角度去解釋經濟現象,把經濟學的分析方法延伸到社會學、政治學等其它學科。在斯密的理念中,通過社會分工,通過交換,通過市場競爭,就能依靠人的主觀為自己,客觀為他人的行為,實現整個社會的財富的增加。在經濟學的世界裡,行為主體之間是自由的、平等的。社會中的人是分層次的,但是在經濟活動中,則是平等的。當然經濟學發展到今天,實際上更多的是進行局部的改進,有些是涉及到根源問題,有些是對原來的理論作局部的完善。象今年的3個研究機制設計的學者,他們研究的實際上是如何在一個實現的組織中提高效率的問題了,不是那種傳統意義純粹的經濟學。 在管理學里,管理學是一門綜合性、強調實用的學科,旨在探索組織的管理活動、過程及其基本規律和一般方法,用於解決組織的管理問題、指導組織的管理實踐,實現組織的目標。為了對組織進行科學有效的管理,必須考慮組織內外的多種錯綜復雜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科學技術、心理等方面因素,針對組織中的各類管理問題,運用經濟學、數學、運籌學、工程技術、心理學、社會學、系統工程、控制論、資訊理論的等多種學科的方法和研究成果,對管理活動進行定性描述和定量分析。這就決定了管理學的研究方法的多學科移植交叉性。它研究的對象是組織,是在一個組織內的活動。經濟學是不研究中具體組織內的活動的。在新制度經濟學出現之前,企業就是一個很抽象的具有代表性的概念,它不是現實的企業,也不對企業內的行為進行討論。它只討論社會如何分工和交易,具體怎麼去實踐,經濟學是不考慮的。管理學上,研究的是組織的活動,內部的和外部的。內部的象組織結構的設計,戰略事實,人員管理,資源配置,研究開發,產品生產,制度規則,日常運行等;外部的市場營銷,競爭戰略,資源獲取,消費者分析,危機公關等等。管理學討論的對象都是很具體很實際的。象人力資源管理涉及到工作分析、職業規劃,人員培訓、招聘選拔、績效考核、薪酬管理等等,而在經濟學上從來不討論這些具體問題。在生產管理上,車間分配、工藝選擇、流程安排、質量控制等等,經濟學上不會具體考慮這些,而不是以一個成本最小來取代,經濟學不會考慮如何去降低成本,如何在具體的資源上去配置,是選擇A工藝還是B工藝。比如戰略管理、質量管理等等,這些都是實現一個具體組織目標的手段,是怎麼去做的問題。經濟學的魅力在於它的解釋力和一定的預見力。而管理學則具有很強的現實性和工作的指導性。根本原因在於經濟學是研究整個社會的,是宏觀的,就算是研究微觀層面的分支,也是抽象的。而管理學是研究實實在在的企業如何去做的問題。為什麼大家喜歡去念MBA,不喜歡去苦讀西方經濟學呢?就是這個道理。管理學對於個人而言,能很快的產生實實在在的收益,而這些,顯然不是經濟學能幫忙做到的。 3、經濟學為管理學提供理論指導,管理學為經濟學提供研究素材,兩大學科相互促進發展。這個在微觀層面很明顯。從學科發展看,經濟學和管理學是相互借鑒、互為促進的,一方面,經濟學微觀經濟學作為更一般意義上揭示經濟運行規律的科學,會給企業管理學提供基礎經濟理論支持,管理經濟學就是以此為己任的經濟學分支;另一方面,對管理學提出的實際問題的研究,有助於經濟理論的修正和發展,如西蒙通過對管理性組織的決策過程的研究,提出「有限理性」和「令人滿意准則」兩個決策理論的基本命題,對微觀經濟學的基本命題提出挑戰,促進了經濟理論發展。這種學科間的相互借鑒、互為促進無疑有利於各自的完善和發展。以幾個例子做一些說明。(1)產業組織理論和戰略管理的發展。我們都知道,現代經濟學發展已突破了適用完全競爭條件的阿羅和德布羅的競爭——均衡範式,開始著重研究不完全競爭市場的運行機制,增加了經濟學理論對現實經濟的解釋力。產業組織理論是在20世紀30年代在壟斷競爭基礎上提出來的,70年代產業組織理論引入非合作博弈方法以後發展迅速,其研究企業間博弈行為方面的成果對企業戰略分析極富指導意義。產業組織理論研究不完全競爭市場下的市場結構、企業間博弈行為和經濟績效,雖然其成果對企業戰略分析極富指導意義,其目的卻在於為政府制定與企業有關的政策服務,重點是反壟斷政策和直接管制政策,促進有效競爭,提高社會資源配置效率。同時,由於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企業為了生存和發展,更加關注企業外部環境和企業競爭戰略問題,企業戰略管理也成為企業管理學的重要分支。管理學對戰略的研究則是把企業戰略作為管理對象,以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為目標,探討企業戰略的分析、決策、計劃、組織和實施過程。在企業戰略問題上,經濟學和管理學的研究目光交織在一起。哈拂大學經濟學博士波特完成了這一偉大的工作。很多人知道波特的一個重要貢獻是把以降低進入門檻、保護自由競爭為目標的產業組織理論反過來為力圖建立進入障礙、維護超額利潤的戰略管理服務,但卻未意識到這兩者並非可以直接互相借用。(2)新制度經濟學(企業理論)與管理學中的組織理論的新發展。1930年代,科斯以及伯利和米恩斯等人的開拓性的貢獻表明經濟學家開始試圖打開企業這個「黑箱」,也標志著不同於傳統的新古典微觀經濟學的廠商理論的企業理論的產生。1970年代以來以嚴格數學模型為基礎的「信息經濟學」、「激勵理論」、「契約理論」、「委託——代理理論」等都可以歸屬於企業理論領域。企業理論旨研究企業的本質和界線、企業的資本結構、企業的所有權與控制權的分離和企業的層級組織的內部結構等問題。由於對這些問題的研究,「加深了人們對現代公司或現代企業的認識,以至於人們以為這是管理學的進展,把一些在這方面稍有研究的人看作是企業管理專家。」復旦大學的芮明傑教授認為管理學的一大研究內容組織理論完全可以吸納新制度經濟學的理論和方法,從而推出管理學在組織研究方面的新進步。則進行了傳統的非契約分析與新制度經濟學的契約分析結合起來,做了綜合形成新的組織理論的嘗試。

8. 如何建立與控制營銷渠道

在市場營銷渠道競爭激烈化的今天,企業必須要建立以及控制自己的營銷渠道,本文就來為您分析。 一、 在營銷渠道的設計既定的情況下,對營銷渠道的建立與控制 (一)建立營銷渠道 (1)渠道成員的選擇 選擇渠道成員應該有一定的標准:如經營規模、管理水平、經營理念、對新生事物的接受程度、合作精神、對顧客的服務水平、其下遊客戶的數量以及發展潛力等。 (2)爭取渠道成員的基本原理: 1)影響期望利潤的各因素分析 短期利潤:中間商計算短期利潤時主要考慮差價的大小。差價的大小主要由製造商來制定,但應由如下幾個因素所決定:A、競爭對手的價差:一般不能低於競爭對手的價差。B、可能的銷量:而可能的銷量又要受競爭品的銷量,與競爭產品相比之下的優缺點,包括產品、價格、促銷、分銷,以及中間商所了解的該產品在其他地方的銷量、中間商對銷售該產品的信心等因素的影響。可能的銷量大,其價差可以小。製造商要確定一個合理的差價。 預期利潤:預期利潤是建立在製造商的經營管理水平、其他產品或該產品在其他市場的盈利能力、對中間商的扶持和優惠政策、信譽以及其業務代表的風貌、業務發展前景等基礎之上。當然,預期利潤的大小還與中間商的自身條件有關。 風險:風險要去降低。風險有兩方面的風險:一方面是市場風險,一方面是製造商政策風險和信譽風險。市場風險是指這種產品的盈利如何,是否存在產品向下遊客戶或消費者傳遞時的阻塞。製造商的政策風險是指製造商促分銷政策的設計是否有利於減少市場風險,如飲料製造商怎樣處理即期品,如何處理品種不適銷對路問題。若承諾可以調換貨,則無疑降低了客戶的風險。製造商的信譽風險是指製造商對中間商的政策承諾能否兌現。市場風險不是由單個製造商所能決定的,而製造商的信譽風險和政策風險卻是由其自身決定的。 2)計算期望利潤 良好的中間商是各大製造商爭取的目標,他們一般正經營著某些競爭性品牌的產品。中間商是否經營一種產品主要考慮期望利潤的大小,而期望利潤又由以下因素決定:短期利潤、預期利潤、風險。 短期利潤:主要指經營該產品的毛利,毛利=單位商品的差價×銷量。一般來說,製造商剛開始經營目標市場渠道時,必須要給中間商以高的差價,因為這時的銷量是不確定的。日後,隨著銷量的上升,可以逐漸降低單位商品的差價。 預期利潤:當期的利潤並不是中間商決定是否加入渠道的唯一因素。中間商還要考慮製造商未來的發展狀況,即自己若成為該製造商的渠道成員後的預期利潤的大小。如果中間商認為未來會有大的銷量或高的利潤,即使短期利潤不高,他也可能會考慮加入。 風險:這也是中間商主要考慮的因素之一。利潤高,但風險高,中間商不一定加入。利潤低,但風險低,中間商也有可能加入。 因此,我們可以獲得一個公式:期望利潤=f(短期利潤,預期利潤,風險),短期利潤、預期利潤與期望利潤正相關,風險與其負相關。 (3)爭取渠道成員的方法 由以上可知,中間商要根據製造商和市場其他方面的信息進行決策,而這些信息又有很多是製造商及其業務代表提供的。根據人的有限理性、信息不充分和不對稱的原理,製造商及其業務代表要通過各種渠道不斷宣傳以上各種有利於中間商加入銷售渠道的各種信息,影響中間商的決策,促使其加入營銷渠道。 在市場營銷渠道競爭激烈化的今天,企業必須要建立以及控制自己的營銷渠道,本文就來為您分析。 一、 在營銷渠道的設計既定的情況下,對營銷渠道的建立與控制 (一)建立營銷渠道 (1)渠道成員的選擇 選擇渠道成員應該有一定的標准:如經營規模、管理水平、經營理念、對新生事物的接受程度、合作精神、對顧客的服務水平、其下遊客戶的數量以及發展潛力等。 (2)爭取渠道成員的基本原理: 1)影響期望利潤的各因素分析 短期利潤:中間商計算短期利潤時主要考慮差價的大小。差價的大小主要由製造商來制定,但應由如下幾個因素所決定:A、競爭對手的價差:一般不能低於競爭對手的價差。B、可能的銷量:而可能的銷量又要受競爭品的銷量,與競爭產品相比之下的優缺點,包括產品、價格、促銷、分銷,以及中間商所了解的該產品在其他地方的銷量、中間商對銷售該產品的信心等因素的影響。可能的銷量大,其價差可以小。製造商要確定一個合理的差價。 預期利潤:預期利潤是建立在製造商的經營管理水平、其他產品或該產品在其他市場的盈利能力、對中間商的扶持和優惠政策、信譽以及其業務代表的風貌、業務發展前景等基礎之上。當然,預期利潤的大小還與中間商的自身條件有關。 風險:風險要去降低。風險有兩方面的風險:一方面是市場風險,一方面是製造商政策風險和信譽風險。市場風險是指這種產品的盈利如何,是否存在產品向下遊客戶或消費者傳遞時的阻塞。製造商的政策風險是指製造商促分銷政策的設計是否有利於減少市場風險,如飲料製造商怎樣處理即期品,如何處理品種不適銷對路問題。若承諾可以調換貨,則無疑降低了客戶的風險。製造商的信譽風險是指製造商對中間商的政策承諾能否兌現。市場風險不是由單個製造商所能決定的,而製造商的信譽風險和政策風險卻是由其自身決定的。 2)計算期望利潤 良好的中間商是各大製造商爭取的目標,他們一般正經營著某些競爭性品牌的產品。中間商是否經營一種產品主要考慮期望利潤的大小,而期望利潤又由以下因素決定:短期利潤、預期利潤、風險。 短期利潤:主要指經營該產品的毛利,毛利=單位商品的差價×銷量。一般來說,製造商剛開始經營目標市場渠道時,必須要給中間商以高的差價,因為這時的銷量是不確定的。日後,隨著銷量的上升,可以逐漸降低單位商品的差價。 預期利潤:當期的利潤並不是中間商決定是否加入渠道的唯一因素。中間商還要考慮製造商未來的發展狀況,即自己若成為該製造商的渠道成員後的預期利潤的大小。如果中間商認為未來會有大的銷量或高的利潤,即使短期利潤不高,他也可能會考慮加入。 風險:這也是中間商主要考慮的因素之一。利潤高,但風險高,中間商不一定加入。利潤低,但風險低,中間商也有可能加入。 因此,我們可以獲得一個公式:期望利潤=f(短期利潤,預期利潤,風險),短期利潤、預期利潤與期望利潤正相關,風險與其負相關。 (3)爭取渠道成員的方法 由以上可知,中間商要根據製造商和市場其他方面的信息進行決策,而這些信息又有很多是製造商及其業務代表提供的。根據人的有限理性、信息不充分和不對稱的原理,製造商及其業務代表要通過各種渠道不斷宣傳以上各種有利於中間商加入銷售渠道的各種信息,影響中間商的決策,促使其加入營銷渠道。

9. 用經濟學原理,分析當前社會中的某一經濟現象。

基於經濟學原理的經營管理分析 1、在下列情形中,為什麼廠商可能從縱向一體化中獲益? (1)在鐵路終點站設置一個穀物升降機。 (2)某產品製造商具有全國品牌聲譽,它在地區市場上使用經銷商安排的廣告和促銷活動。 (3)一家生物工程廠商開發出一項新產品,並將由另外一家已確認的制葯公司來生產、測試和分銷該產品。 答: (1)因為廠商縱向一體化穀物升降機可以通過增加穀物升降機的數量和機械裝卸具有簡單重復性的特性形成穀物裝卸的規模經濟和學習經濟,同時可以節約購買使用穀物升降機使用權的交易費用和協調費用。 (2)如果製造商前向一體化使用自己的經銷商安排廣告和促銷活動,可以提高市場營銷的效率,降低使用獨立經銷商帶來的交易成本和協調成本。 (3)如果生物工程廠商前向一體化建立自己的制葯企業來生產、測試和分銷該產品,不僅可以減少使用獨立制葯企業帶來的交易成本和協調成本,最重要的是可以防止該新產品私有信息的外泄。 2、大學傾向於高度一體化:許多系都屬於同一個組織。不存在大學為什麼不通過契約將獨立的各系聯系在一起的技術原因,這有些類似於網路型組織獎各個獨立的業務部門聯系在一起的方式。你認為大學為什麼並且怎樣像這樣組織在一起呢? 答: 雖然縱向一體化廠商的內部部門之間會出現協調的問題,但更嚴重的協調問題卻往往發生在獨立廠商之間的市場契約交易之中。這主要是因為,在縱向一體化廠商內部進行某項活動時,可以通過集權控制達到協調;而在市場上,獨立廠商之間進行契約交易時,則不存在這種控制。協調尤其對於帶有「設計屬性」的問題尤為重要。設計屬性是指需要通過精確的方式相互聯系的屬性,這樣才可以獲得價值最大化。大學課程的內容和順序就存在設計屬性,下游廠商—各個系通常懂得各種輸入品(課程)和輸出品(教課效果)是如何相互聯系的。但是,各種輸入品(課程)的供應商(老師)可能不能充分地相互協調。各種輸入品(課程)之間不能達到正確的關系將會是耗費巨大的。所以,大學可以通過一體化所有重要的上游(老師)和下游(系)活動並依靠行政控制實現合適的協調,同時還可以共用一些公共資源(如:行政部門、財務部門等),以節約教育成本。 3、考慮下述各組情形。在每組中,哪一個情形更容易受到協調問題的影響? (1)由一家園藝公司負責維護某個家庭所擁有的草坪;由一家園藝公司負責維護一個足球場的草坪。 (2)設計一個裝工具的工具箱;設計一個安裝微型的硅晶元電線的晶片。 答: (1)因為維護一個足球場的草坪涉及的績效標准,如地下生物量、蓋度、草坪高度、色澤、病蟲侵害度、草坪彈性、草坪光滑度、草坪旋轉阻力、草坪平整度等都有一套完善而標準的規范,維護工作的績效易於衡量;而維護某個家庭所擁有草坪相對來講就沒有什麼統一的標准要求,個性化因素較多,因此維護家庭草坪的工作更容易受到協調問題的影響。 (2)由於設計屬性的問題,設計晶片涉及的多種精確方式的相互關系,如光刻技術、半導體技術、加工工藝等,比設計工具箱嚴格得多,更容易受到協調問題的影響。 4、一家鉛筆生產商設想後向一體化至菜油生產。菜油是生產形成橡皮的橡膠狀材料(叫做硫化油膏)的關鍵成分。菜油是在國際市場上銷售的,它的價格隨著供需情況的變化而波動。支持縱向一體化的觀點認為:「鉛筆生產是對利用程度非常敏感的,也就是相對於不完全開工的工廠來說,完全開工的工廠可以生產出單位成本更低的鉛筆。擁有我們自己的菜油供給來源可以使得我們不受短期供需失調的影響,也就使得我們具有比競爭對手更大的競爭優勢。」解釋該觀點錯誤的原因。 答: 鉛筆廠商這個觀點忽視了縱向一體化的一個隱藏的機會成本:在使用自己的輸入品(菜油)生產最終輸出品(鉛筆)時,它放棄了在開放市場上外部銷售輸入品(菜油)的機會。即對於縱向一體化的生產商,正確計算生產成本的方法是應用轉移定價法,即當內部生產的活動或輸入在外部存在高度競爭性市場時,縱向一體化廠商不同部門之間的內部價格應該等於外部市場價格。菜油是在國際市場上銷售的,它的價格隨著供需情況的變化而波動。如果以菜油的市場價格計算鉛筆廠商的生產成本,縱向一體化可能並沒有創造經濟利益。 5、有些契約非常長,例如市政當局與公路建造商之間的契約,條款要清楚地描述每個細枝末節。另外一些契約,例如咨詢公司與客戶之間的契約,卻是比較短的,在責任分工上模糊不清。什麼因素可以決定契約在長度和詳細程度上的這些差別? 答: 決定契約完備性—即在契約長度和詳細程度上差別的因素有:有限理性、詳細指定或衡量績效的困難、不對稱信息。 市政當局與公路建造商之間在有限理性方面,既在處理信息、應付復雜情形和需求理性目標中,具有較強的能力。對於公路建造過程中的詳細績效制定和衡量也相對容易,不對稱信息相對較少,所以市政當局與公路建造商之間的契約完備性較強,條款清楚地描述每個細枝末節。 而咨詢公司與客戶之間的契約由於咨詢業務本身的特性,使咨詢公司和和客戶在有限理性方面缺乏相應能力,也無法詳細指定和衡量咨詢的績效,因為咨詢報告的好壞沒有一個統一的標准,同時咨詢結果和給客戶帶來的績效之間不一定有直接和即時的關系。另外咨詢公司和客戶之間的不對稱信息很多,客戶出於保護自身商業秘密的考慮,不一定會向咨詢公司提供咨詢業務所需的詳細資料,所以咨詢公司與客戶之間的契約是不完備契約,比較短,而且在責任分工上模糊不清

閱讀全文

與市場營銷與有限理性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端午節策劃活動方案模板 瀏覽:170
美術培訓暑期招生活動方案 瀏覽:400
銀行產品創意營銷方案 瀏覽:276
全年服務禮儀培訓方案 瀏覽:103
廣州邦環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120
農產品網站策劃方案 瀏覽:648
成都建築設計方案培訓 瀏覽:913
開設文化傳媒公司策劃方案 瀏覽:573
跨境電子商務心得體會 瀏覽:601
惠普公司市場營銷管理 瀏覽:897
市場營銷spt 瀏覽:782
拉新推廣方案 瀏覽:83
醫療設備投標文件培訓方案 瀏覽:125
信息員講座培訓方案 瀏覽:807
醫院新員工培訓方案計劃 瀏覽:972
裝修公司回饋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91
朗誦比賽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365
百度網路營銷系統 瀏覽:553
晚會的策劃方案模板 瀏覽:557
促銷活動大全ppt 瀏覽: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