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大全 > 市場營銷與策劃的書籍讀後感

市場營銷與策劃的書籍讀後感

發布時間:2021-10-23 04:00:29

Ⅰ 營銷心裡學讀後感1000字

營銷心理學的10大原則
1、錨定效應

自然學家康拉德洛倫茨發現,剛出殼的幼鵝會深深依賴它們第一眼看到的生物(雖然一般情況下來說,那個生物就是他媽)。但是事情的轉折來了,某一次洛倫茨無意在一次實驗中被剛出殼的幼鵝們第一眼看到,它們從此就緊跟著他直到長大。

由此,洛倫茨就證明了幼鵝不僅根據它們出生時的初次發現來做決定,而且決定一旦形成,就堅持到底。洛倫茨把這個現象叫做「印記」。(說白了就是第一印象)

這個效應在經濟中體現得很明顯,行為經濟學有個詞叫「錨」,大致意思就是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某個商品,第一眼留下印象的價格(或我們第一次決定用某一個特定的價格購買某一樣特定的商品時的價格)將在此後對購買這一產品的出價意願產生長期影響,這個價格,就是「錨」。

黑珍珠產自於一種黑邊牡蠣,在上世紀70年代時即使價格低廉,也還沒什麼市場,經過一位具有傳奇色彩的寶石商人的「策劃」後,才終於大放異彩。

他將黑珍珠放置於紐約第五大道的店鋪櫥窗展示、並標上令人難以置信的高價,同時在一些印刷華麗的高影響力雜志上刊登廣告,廣告中黑珍珠在磚石、紅寶石和綠寶石映襯下,熠熠生輝。他還把黑珍珠戴在了紐約當紅歌劇女星的脖子上,在曼哈頓招搖過市。

就這樣,原來不知價值幾何的東西,一下子成了稀世珍寶。這位精明的商人就是一開始把黑珍珠與世界上最貴重的寶石「錨定」在一起,此後它的價格就一直緊跟寶石。

價格本身就是一種品牌定位,它絕非是理性的僅僅由供給和需求兩種獨立力量取得平衡進而共同決定的。消費者的購買意願,是很容易被操縱的。也就是說,不是消費者購買意願影響市場價格,而是市場價格本身反過來影響消費者的購買意願。

2、互惠原則

在《影響力》一書中,羅伯特·B·西奧迪尼博士介紹了「互惠」概念。對他人的某種行為,我們要以一種類似的行為去加以回報。

西奧迪尼在書中寫道,當服務員遞給顧客賬單時不給薄荷糖,顧客將主觀地依據服務水平給小費。而如果服務員給了一顆薄荷糖,小費則增加3.3%;如果給了兩顆,小費則破天荒地增加約20%。

營銷中有許多方式利用互惠原則,你不需要贈送貴重的東西,小禮品就很好。運動衫、電子書、甚至像手寫便條這樣簡單的東西都能長久地建立互惠關系。切忌還沒贈與他人免費品,就考慮相應的回報。

「拒絕——退讓」這個策略是一個很高明的策略,這個策略其實是互惠原則的延伸:如果第一個要求和第二個要求提得恰當,那麼對方會認為第二個要求是你做出的讓步,因而覺得自己有義務做出相應的讓步。

比如:如果你想買套房子,對方出價為150萬,你的心理價位是120萬,那麼你絕不能出120萬。基本上在談判中,彼此都會預設一個空間,如果你的第一出價是120萬,那麼對方會認為你的底線在130萬或更多。這個時候,如果死咬住120萬,那麼很可能談判就會告吹。所以合適的做法是,先出個100萬,看看對方的反應,然後慢慢讓步。

但羅伯特·B·西奧迪尼也提到,使用「拒絕——退讓」策略有一個注意點,就是你的第一個要求必須合理。一旦對方覺得你的第一個要求不是真誠的,那麼它就無法起到應有的作用。比如這個case里,你說你要5萬買這房子,對方可能直接拂袖而去……

3、社會認同原則

大部分營銷人員已經意識到這個概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社會認同指人們會採取他們喜歡或信任的人的觀點和行動,也就是從眾效應。

比如在募捐的場所,如果我們看到裡面已經有錢,我們就會更有可能往裡面放錢;如果裡面沒有錢,我們反而更不可能往裡面放錢。

這背後的心理活動就是:裡面有錢時,我們會告訴自己,別人也覺得這個東西該捐錢,我不如也捐;裡面沒錢時,我們會告訴自己,這個東西別人都不捐,估計不靠譜。

商家營造並炒作「熱銷」假象,往往就會造成真正的熱銷結果。製造熱銷的現場感,是常見的方法。另外也可以通過對熱銷的宣傳,增加「火上交油」的效果,比如廣告上常用的「累積銷量XXXX」、某飲料「環繞地球XX圈」、「連續N年銷量第一」等等。

即使沒有具體數據或數字,還可以通過廣告畫面中呈現無數人在某場景下,同時正在使用或追捧某品牌產品來暗示產品的受歡迎程度,王老吉、可口可樂等很多品牌廣告都長期使用這種暗示手法。

這種「羊群效應」的影響,不僅僅只發生在排隊現場和接觸廣告的那一刻,這種體驗或印象被我們記憶存儲後,以後在消費同類商品時,我們往往還可能再次選擇使用羊群效應技巧的品牌。

4、誘餌效應

在價格模型中常見此效應,其中一個價位故意來吸引人們選擇最貴的價位。丹·艾瑞里曾做過一個著名的TED演講:「我們控制自己的決定嗎?」,其中有個《經濟學人》雜志訂閱的廣告案例:

①電子訂閱:59美元。

②紙質訂閱:125美元。

③電子和紙質訂閱:125美元。

訂閱電子和紙質雜志的價格和只訂閱紙質雜志的價格一樣,他們為什麼會提供這樣的選擇?這正是艾瑞里考慮的問題,他聯系了《經濟學人》的內部人士,但沒有從他們那裡得到直接回答。因此他決定親自實驗,找出答案。他給100名麻省理工學生提供了上述價格表,詢問他們購買的選擇。當三個選項都在時,學生選擇了混合訂閱;當去掉125美元的紙質訂閱選項時,學生選擇了最便宜的選項。

這意味著中間選項不全是無效的,它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參照,他們通過對比會發現混合訂閱非常劃算,從而刺激他們花更多的錢訂閱雜志。

對價格而言,相對的百分比,比絕對的金額更容易產生激發行動的誘惑力。這就是我們消費行為中常見的相對論,憑相對因素做決策是我們自然的思考方式。

5、稀缺原則

西奧迪尼提出的稀缺原則概念:機會、內容或產品越少,其價值就越大。

機會越少,價值就越高。可能會失去某種東西的想法在人們的決策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甚至可以說,害怕失去某種東西的想法,比渴望得到某種東西的想法對人們的激勵作用更大。

短缺原理在商業上的應用就更多了,比如告訴顧客某種商品數量有限,不能保證一直有貨。值得注意的是,「時間」也是一種資源,所以「截止日期」、「搶購」、「秒殺」等等銷售手段,同樣能刺激顧客的購買慾望。

同樣的道理也可以解釋留學界那句振聾發聵的名言:「Deadline是第一生產力。」

為何短缺原則會產生這樣的效果?原因有兩點:

①人類習慣於用獲得一件東西的難易程度來判斷它的珍貴程度,一件東西越難獲得,它的價值往往也就可能越高,因此,短缺性會刺激我們對其奮力爭取。

②當某種原本唾手可得的東西變得越來越難得,我們就失去了一部分選擇的自由。人類都有一種維護既得利益的願望,於是這種不自由的可能性使我們產生了強烈的抗拒心理,從而主動做出某些行動,以避免失去這件東西。

8、捆綁損失原則

為什麼經常看到很多商家會說「買3999元電腦,送耳機、送高檔滑鼠墊、送免費1年上門維修」,而不是把耳機、上門維修等價格都包在3999元裡面?同樣是花3999買了這一堆產品和服務,為什麼要把某些部分說成是「免費」的?

這是因為人對損失和收益的感知並不是線性的,假設你獲得100元能得到某種快樂,而想得到雙倍的快樂可能需要400元,而不是200元。同樣,損失100元受到的某種痛苦,可能要損失400元才能感受到雙倍的痛苦。

所以,如果把所有的成本折到一起,給用戶一個總價,讓用戶一次支出3999,而不是感覺到多次支出(為電腦支出3000,為耳機支出200,為維修支出200……),用戶就覺得付出這些金錢沒有那麼痛苦。

所以,無數商家會說「買3000元電腦,包郵」,而不是說「總共3000元,其中電腦你花了2995,郵費5元。」

這就是為什麼中國移動傾向於用「月套餐」讓用戶一次性支出一大筆,而不是每次電話簡訊流量都要重新付費。這也就是為什麼健身房一直堅持年費會員而不是按照次數收費,用戶覺得年費會員比每次都花50元更加優惠,但是實際上他們高估了自己將來的使用程度。

同樣,如果把「好處分散」,用戶感知到的「好處」也就會增加。

所以商家不會說「賣給你了一大推套裝,其中包括電腦滑鼠等」,而是說「買電腦,送滑鼠耳機,送高檔滑鼠墊和維修」。就像泰勒在《營銷科學》雜志中發文說的:「別把聖誕禮物放在一個盒子里」。

總之,為了讓你覺得你受到了優惠,商家們會千方百計地捆綁損失,同時分散好處。

7、折中效應

如你去買橙汁,下面有兩種橙汁可以供你選擇:A橙汁,600ml,12元;B橙汁,600ml,25元。結果顯示,各有50%的人選擇了A和B。

下面看另一種情況:A橙汁,600ml,12元;B橙汁,600ml,25元;C橙汁,600ml,58元。此時,選擇B的人大大增加了,大約有70%的人選擇了B,20%的人選擇了A,10%的人選擇了C。

這個現象就是「折中效應」,當人們偏好不確定的情況下做選擇時,往往更喜歡中間的選項,因為中間的選項看起來更安全,不至於犯下嚴重的決策錯誤。

很多時候我們買東西的時候都喜歡選取中間的價格,因為太高的,我們自身消費能力有限,太低的吧,又看不上。這就要求你對自己的人群需要把控好,精準的去進行定價。

折中效應還體現在餐館的菜單上。我們發現很多飯店往往前幾頁的東西非常貴,常常是幾百甚至幾千的奢侈菜品,但是你繼續往下翻,看到中間幾頁時,心裡的石頭稍稍落地了。因為你看到不少雖然價格很高但是仍然可以接受的菜,例如98元的羊排,80多元的燒鵝等,你再往後翻翻往往會發現二三十元的家常菜。

這個其實也是折中效應,如果你請人吃飯,你肯定會想點二三十的太沒面子了,但是幾千的又太貴,還是點八九十的吧,不太貴但是又有面子。

8、預期效應

我們對事物已有的印象,會蒙蔽自己觀察問題的視線。而對一件事物的預期,會影響到我們對其的態度和體驗。如果我們事先相信某種東西好,那麼它一般就會好,反之亦然。

國外的一個實驗證明,將同樣的咖啡放在高檔次的器皿和一般的器皿中,人們會普遍覺得高檔次器皿中的咖啡味道更好些。一件產品的包裝形式和設計,也會營銷到人們對包裝內產品的品質認知。

另一個研究是用加了醋的啤酒做的實驗,當參與者們被事先告知酒中加了醋時,因為有了預期,他們就始終不覺得這啤酒好喝;而另外一組在喝完酒後覺得味道不錯,在被告知酒中加了醋後,評價還是正面的。事實上,事後知道真相的參與者與根本不了解實情的人對加醋啤酒的喜愛程度是一樣的。

這表明,預期的確會影響人的行為乃至知覺。一些餐飲店在菜名前加一些帶點異國情調的、時髦的詞語,比如「阿拉斯加鱈魚」,我們還沒有吃到,就似乎已感覺到這菜要比普通的鱈魚味道要來得更鮮美些!

預期不僅影響人們對於視覺、味覺和其他感官現象的認知與體驗,還能夠改變人們的主觀甚至客觀體驗。

我們常見的另一種預期導致的偏見與價格高低有關。有一個實驗:同樣的飲料,分別以正常價格和正常價格的一半售賣給不同的實驗者學生,然後讓參與者答單次組合題。結果是「價格決定成績」,喝了正常價格飲料的學生平均答題要高於買半價飲料學生28%。尤其是當在飲料瓶上標示出明確的「改善思維功能」的信息提示後,與價格威力相加,其威力更加強大。

事實上,質量也是個主觀概念,價格也是質量象徵的一部分。即使是同品類、同質量的產品,如果價格偏低,就會讓人把它看得差了,最後,它也就真的差了。對醫葯、軟飲料、化妝品和汽車等消費品來說,預期價值可能成為真正價值。所謂「便宜沒好貨」,就是我們對低價的一種無意識的反應。

廣告等品牌傳播手段的核心目的就是塑造人們對某產品、服務乃至企業組織的正面預期。這種預期一方面原因品牌本身的承諾,另一方也源自熟悉、口碑和信任。甚至說的更本質一些,廣告就是在塑造一種認知預期的偏見。

9、損失規避

損失規避指一旦人們擁有某物就非常不願意失去它,人都是害怕損失的。這是因為比起收益帶來的快樂,我們更在意損失帶來的不快樂。

假如你是一名醫生在一個小村子裡工作,現在村子裡有600人同時患上一種致命的疾病。目前有兩種療法供你選擇:採用A療法你只能救活200人;採用B療法,那麼有1/3的幾率你可以救活所有人,2/3幾率一個人也救不了,你怎麼選擇?大部分人選擇了A療法,因為他們更願意救活數量一定的一群人,而不願意冒所有人都死去的風險。

同樣的小故事,我們接下來換個說法試試:

假如你是一名醫生在一個小村子裡工作,現在村子裡有600人同時患上一種致命的疾病。目前有兩種療法供你選擇:採用A療法一定會死400人;採用B療法,那麼有1/3的幾率你可以救活所有人,2/3幾率一個人也救不了,你怎麼選擇?這時候大多數人又選擇了B,因為他們不願意看到400人就這樣死去。

同一個問題的兩種邏輯意義相似的說法會導致不同的決策判斷,當消費者認為某一價格帶來的是「損失'而非「收益」時,他們對價格就會非常敏感。

當決定自己的收益時,人們傾向於規避風險,都有風險厭惡症。而當人們面對損失時,一個個都變的極具冒險精神,都是尋求風險的冒險家。

運用損失規避原則可以增加人們對免費產品的後續增值服務的使用。例如,你可以在一段時間內免費開放產品的特定功能,到期後,顧客已經對該功能產生依賴,最終只能通過付費來享受這個功能。

再比如通過搶購和限時優惠營造的「稀缺感」,讓我們覺得如果不參與這個促銷,我們就失去了一次機會。而這種「失去感」激勵我們想盡辦法迅速下單購買。

10、心理賬戶

為什麼現在電商越來越多地說「滿1000減200」而不是「1000元後,打8折」?「滿減策略」為什麼大行其道?

首先假設這2種情境:

1、你某天因不小心剮蹭,修車花了1000元;心情不好,回到辦公室,發現抽獎中了200元。

2、你某天因不小心剮蹭,修車花了800元。

這兩種情境下,你覺得哪種情境你會心情更好?我想大部分人會猜是第一種,而實驗結果也是這么證明的。

為什麼呢?這是因為我們往往會為收益和損失設置不同的「心理賬戶」,並且往往用不同的方法來看待不同的「心理賬戶」。

修車花費是在我們心裡的「意外損失賬戶」里,這時800和1000差異沒有那麼大,給我們帶來的損失痛苦差不多。而「中獎」是在我們心裡的「意外收獲賬戶」里,200元比0要多很多,可以給我們帶來很多快樂。

同樣,滿減策略也是用了這個原理。一件商品打8折,1000元的東西付出800就能買到,差異貌似沒有這么大。但是如果是滿1000減200,感覺是自己已經付出了1000塊,(和800差異不大),然後又額外收獲了200元(200比起0差異很大)。

更有甚者,很多商場採取滿額返券的方式(比如滿1000元,送你200元現金券,可以買任何東西),這更加強烈了區分了兩個不同的心理賬戶,讓消費者覺得自己獲得的優惠更多。

其次,每個人都有一個心理賬戶,你要別人買東西,其實就是要給他一個購買的理由來滿足這個賬戶。可以先分析了解目標用戶主要存在哪些心理帳戶,普遍捨得在哪個帳戶上花錢,然後運用情感化設計來突出強調,也就是為用戶找一個冠冕堂皇的花錢理由,從而減少花錢的心理愧疚,促成購買。

例如同樣一件標價為2千元的衣服,如果是給自己買可能覺得貴,捨不得買,但如果是送給心愛人的生日禮物,可能就會毫不猶豫地買了。這是因為用戶把這兩類支出歸到了不同的「心理帳戶」,衣服買給自己的是「日常衣物支出」,但是買給心愛人則會歸為「人情或情感維系支出」,顯然大多用戶會更捨得為後者花錢。

市場營銷最經典的書籍都有什麼那些書比較實用,而且有營銷案例

《羊皮卷》,《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消費心理學》,《營銷回策劃於分析》,雜答志《演講與口才》在錯綜復雜的社會里,面對生活水品的提高和滿目琳琅的商品,我們不局限於櫃台式銷售,而更多的要去研究消費者的需求和心理活動,善於總結和鯨魚分析,能夠抓住顧客的要害和弱點,也就說明要提高自身修養和能力,面對眾多商品,一個善於表達和能夠抓住重點和注重說話技巧必不可少,看看《羊皮卷》和《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將祝你在銷售的道路上越走越寬。交友創意的策劃和手段也將祝你里成功更近一步。本人市場營銷於電子商務專業

Ⅲ 跪求營銷類書籍讀書筆記要求1500字!!

《市場營銷原理(深層營銷分析案例版)》讀書筆記

第一章 市場營銷概論

市場:用來描繪買方、賣方及各種營銷行為的一個抽象概論,簡而言之,就是人,是商品的購買者和潛在購買者。

市場營銷的全部,就是圍繞市場營銷環境、消費者和企業進行的。營銷環境限定消費者、製造商和銷售商的活動;企業或銷售者則需要針對消費者復雜的購買行為,設計相應的營銷策略完成自己的銷售。

第一節 市場營銷的概念

一、市場營銷的定義

1985年美國市場營銷協會定義:市場營銷是指對設計、產品和服務的定位、促銷和分銷進行計劃並加以實施的過程,其目的是完成交換並實現個人及組織的目標。

二、市場營銷的基礎條件(四個必需)

Ø 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個人或組織各自有著未滿足的需要

Ø 這些人或組織有願望得到商品或有能力提供給對方所需要的商品

Ø 雙方有交流與交換的途徑

Ø 有商品進行交換

三、市場營銷的內容

Ø 要收到各種各樣的環境因素的影響,包括宏觀和微觀

Ø 需要了解消費者或客戶的需求的狀況,要求企業很好地了解消費者和客戶的行為

Ø 包括企業營銷時使用的各種營銷策略(六個)

市場細分策略,不同的產品有不同的目標市場,所有目標市場都需要促銷策略來推動銷售;

產品策略,根本性意義的一個因素

價格策略,企業在自己的定價目標下,選擇適當的價格銷售產品

分銷渠道策略,產品必須通過合適的分銷渠道到達消費者手中

促銷策略,廣告、人員推銷、營業推廣和公共關系

國際市場營銷策略,各國法律不可避免地變成最重要的環境因素,多國企業有強競爭力

Ø 需要依靠准確的決策基礎,市場營銷研究

第二節 消費者需要與市場營銷的聯系

滿足消費者的需要的途徑:

1. 影響企業滿足消費者需要的因素:可控因素和不可控因素

可控因素:產品、價格、分銷和促銷

不可控因素:社會、技術、經濟、競爭和法律

2. 營銷方案的決定性影響

第三節 企業經營目標與市場營銷的聯系

1. 企業的戰略管理

企業的戰略管理和營銷管理是最為重要的部分

企業的目標:

利潤、產值或銷售額、保持或擴大市場份額、企業的生存或成長、多樣化、社會責任

企業的機會:

Ø 要明確在現有的環境及資源條件下,企業有可能做些什麼

Ø 消費者需要什麼

Ø 根據企業的人力、競爭者狀況,明確能使企業在競爭中取勝的產品

2、企業營銷戰略的制定與實施的全過程

確定營銷目標的步驟

Ø 細分市場

Ø 發現營銷機會

「市場滲透」:廣告、人員推銷、營業推廣、公共關系、調整價格、產品多樣化

Ø 選擇目標市場

選擇目標市場

在對一系列潛在的目標市場加以分析之後,企業需要確定一個或幾個的目標市場,作為企業的主攻方向,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讓新的產品的目標市場擠掉過去的目標市場里的消費群體。

制定營銷策略

營銷策略包括銷售組合和銷售預算。

營銷組合也被稱作營銷組合策略,包括決定產品、制定價格、考慮銷售渠道以及選擇促銷手段四個方面。選擇促銷手段指廣告、人員推銷、營業推廣和公共關系。營業推廣包括代金券、有獎銷售、附小禮品銷售、邀客品嘗、商場演示等手段。考慮銷售渠道的工作包括決定倉儲水平及運輸的問題,主旨是如何通過更為有效的途徑和方法,把產品送到用戶手中。

營銷預算

包括生產和銷售

執行營銷計劃

企業營銷活動的控制機構

Ⅳ 有關市場營銷文章讀後感的文章(大概500字左右)

菲利普

Ⅳ 求一篇學習營銷策劃的心得體會

首先由衷的感謝老師提供給我們這樣一個鍛煉自己的機會,經過這兩周的學習,本次課程設計即將結束,總的來說,,經過這門課的學習收獲還是相當大的。回顧這段時間的課程設計,至今我仍感慨萬分。的確,從選案例到開始製作,從理論到實踐,在兩周的課程設計日子裡,可以說是苦多於甜,但是可以學到很多很多的東西,同時不僅可以鞏固了以前所學的知識,而且學到了很多在書本上所沒有學到過的知識。
經過兩個星期的實習,過程曲折可謂一語難盡。在此期間我也失落過,也曾一度熱情高漲。從開始時滿富盛激情到最後汗水背後的復雜心情,點點滴滴無不令我回味無長。生活就是這樣,汗水預示著結果也見證著收獲。勞動是人類生存生活永恆不變的話題。通過實習,我才真正領略到「艱苦奮斗」這一詞的真正含義。
做好本次課程設計,首先要有良好的認識素質,包括觀察的客觀性,觀察的全面性,觀察的敏銳性。再次,還要有足夠豐富的營銷理論知識和營銷實務知識。包括:市場調研、營銷策劃程序、營銷整體策劃、營銷戰略策劃、產品策劃、定價策劃、渠道策劃、廣告策劃、公關策劃等。房地產營銷策劃是房地產開發公司以企業經營方針目標為指導,通過對企業內、外部經營環境資源的分析,找出機會點,選擇營銷渠道和促銷手段,經過創意將物業與服務推向目標市場,以達到佔有市場、促進和引導房地產開發企業不斷發展目的的經濟行為。從某種意義上講,房地產營銷策劃是在對市場的深刻理解的基礎上的高智能的策劃。它蘊含在企業生產開發經營的全過程,由市場調查、方案制定和建築總體設計、價格定位、廣告中介服務、售後服務以及信息反饋等組成。使開發的房地產商品適應顧客的需要,從而促進商品房的銷售,增加利潤,加快資金周轉。因此,房地產開發一定是首先強調「以人為本」的營銷策劃。企業的一切經營活動,都必須圍繞消費者的願望、需求和價值觀念來展開,這是房地產營銷策劃的根本所在。
經過老師的細心講解和對這門課程的15周的學習,才真正發現,營銷策劃不是一種把戲,不是一時的欺騙,不是暫時的高額利潤,不是一種單純的活動。房地產市場營銷策劃雖然只是短短的九個字,而裡面的學問確實需要我們久久的去學習體會的。通過對房地產市場營銷的學習,了解到了新的營銷管理知識,懂得了實踐中積累經驗的寶貴。是的,營銷策劃是一個系統工程,是一個科學過程。市場營銷策劃擁有一種力量,這種力量可以穿透人的心智,同時還渾然不覺,卻產生了奇特的功效,很難用言語形容。市場營銷就是連接市場需要和住宅產品開發建設的中間環節,是開發商將潛在市場機會轉化為現實市場機會,從而實現企業自我發展的有效手段,從某種意義上說,房地產營銷策劃是關系房地產開發經營成敗的關鍵。
通過這次課程設計使我們更加懂得並親身體會到了理論與實際想結合的重要性,只有理論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只有把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際想結合起來,從實際中得出結論,才能真正為社會服務,從而提高自己的實際動手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在設計的過程中遇到很多問題,可以說是困難重重,並且在設計的過程中發現了自己的很多不足之處,發現自己對之前所學過的知識理解的不夠深刻,掌握的不夠牢固,有待加強。
老師為我們安排此次課程設計的基本目的,在於通過理論與實際的結合、人與人的溝通,進一步提高思想覺悟,尤其是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實際工作能力,以便培養成 能夠主動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高素質人才。在這兩個星期的課程設計之後,我們普遍感到不僅實際動手能力有所提高,更重要的是,通過對房地產市場營銷策劃流程的了解,進一步激發了我們對專業知識學習的興趣,並能夠結合實際存在的問題在專業領域內進行更深入的學習。通過課程設計,復習和鞏固我們所學的專業知識,培養了我們綜合運用所學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的能力。學會分析解決一般成本經濟的設計、賬面的編制中的實際問題,並熟悉其工程成本會計方案編制中的一般程序、方法。通過本次課程設計,目的是培養我們獨立思考和解決實際工作的能力。在老師指導下,獨立完成所分擔的課程設計任務。讓我們獨立完成資料的收集、熟悉,掌握設計的基本要求和方法,掌握工程成本會計的基本要點;熟悉賬目規范;確定工程成本核算項目,編制明細賬,填寫多欄式賬目,計算有關造價及技術經濟指標、填寫編制說明等工作。
作為整個學習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課程設計的一個重要功能,在於運用學習成果,檢驗學習成果。運用學習成果,把課堂上學到的系統化的理論知識,嘗試性的應用於實際工作中,並從理論的高度對設計工作的現實中提出一些有針對性的建議和設想。檢驗學習成果,看一看課堂學習與實際工作到底有多大距離,並通過綜合分析,找出學習中存在不足之處,以便為完善學習計劃,改變學習內容與方法提供實踐依據。
關於本次課程設計,我的設計雖然還不夠完善,許多功能因為時間和本身的知識水平有限無法實現,不過,至少在平時的學生基礎之上已經有了很大的提高,我堅信它必將會對我們的未來走上工作崗位產生積極的影響。
在此次課程設計中,學到了很多課內學不到的東西,比如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出現差錯的隨機應變能力,都受益匪淺,並且使我們的動手能力得到了很到了很大的提高,對以後的工作、學習都有非常大地幫助。對我而言,只是上得收獲固然重要,但是精神上的豐收更加可喜,挫折是一種財富,經理是一種擁有,這次課程設計必將成為我們人生旅途上一個非常美好的回憶!

Ⅵ 求關於市場營銷策劃方面比較實用的書

一、對復於新手而言,建議先制看下菲利浦.科特勒的《營銷管理叢書》,營銷界的經典之作,熟悉下營銷用語及常用片語;
二、接觸深一點的話,可以考慮選擇某一方面的知識來深入學習,比如《渠道管理》、《直復營銷》、《營銷調研及策劃》、《運營管理》、《廣告》等。這些也是大學基本都要涉及的理論課程;其他一些知識點可以課外涉及下,比如《國際貿易》、《經濟法實務》、《商務禮儀》、《人力資源管理》、《宏觀|微觀經濟學》等,這些是輔助性的知識點。另外,課外的書籍也可以參閱下,比如鄧德隆的《2小時品牌素養》,理論加案例解說,還是蠻不錯的,其次,課外雜志性的《市場營銷》也還是蠻不錯的,有助於理論學習。畢竟,市場營銷學生要求的就是那種能信手拈來的案例來解釋當前情況的。
三、市場營銷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專業。實踐操作中,對個人的綜合素質與理論要求比較高,其中諸多涉及到渠道、終端、消費者行為學等,更高要求的可能會運用到戰略營銷、SWOT分析、運營及風險管理等方面的知識,可以多方面涉及下。
本人也是市場營銷科班畢業的,這是我們學習的經驗,望參考!

Ⅶ 關於市場營銷之類的書籍的讀後感!!!!急急急急急!!!!!

營銷人員《影響力》讀後感

《影響力》這本書的作者是美國人,羅伯特.B.西奧迪尼,全書分為8章,分別講述了營銷人員常用的一些技巧和陷阱,包括:1影響的武器,2互惠,3承諾和一致,4社會認同,5喜好,6權威,7短缺,8立即生效的影響力。其中有許多東西是我們平日里經常可以看到的,還有一些是我們雖然見過,但是迷惑不解的,我想這本書還是很不錯的,它解答了我的一些疑惑,並且讓我突然覺得,社會科學其實也是很深奧的。希望我的老師原諒我,雖然我是學經濟方面的,但是我原先的興趣還是在自然科學方面,總覺得社科的東西有些華而不實。通過作者的研究和分析,讓我看到了在社會學和心理學方面的博大精深的體系,原先我總是搞不懂他們是作甚麼的,更重要的是我沒有看到在經濟方面它的實用性,這也可能是因為我對過於理論化的東西有種很難說明的排斥感。

影響是一種行為,而「影響力」則是一種去影響他人行為方式的能力。每個人在各自的生活環境中,早已形成了自己的「固定行為模式」,而過往的經驗,也早已在腦中形成屬於自己思維構架的「圖示」,這些經驗都會不自覺的去抵禦外來影響,想要改變,談何容易?也許,《影響力》的魅力恰恰在於從生活中的細微之處透析宏偉哲理,反向推之,驗證哲理的例子又俯手皆是,也許你正經歷著,也許剛剛經歷過,每每看到《影響力》書中得出的結果,不禁恍然大悟:「哦,原來如此」,「哦,我說怎麼會這樣呢?」,等閱盡所有文字,最後,才信了。

不過現在我的觀念轉變了,我看到了在社會學方面,科學規律就像物理學中的萬有引力定理和經濟學中的看不見的手一樣悄無聲息的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只是我一直沒有看到而已。這種規律來自與我們所受的教育和生活環境,以及人們共有的觀念和生活經驗。現代社會太復雜了,接受到的信息也太龐雜,要想自由自在的活下去真的不太容易。有時看似我們是自由的作出抉擇,其實早已身不由己,善於利用這種規律的人輕松的掌握他人的動向,透過人們內心的負債感或是文化上的觀念給人們以壓力,迫使他們按照自己的需要進行活動。從這個方面來看,要想保持清醒的頭腦,保持判斷力,或者說不被人欺騙,實在是有些困難,因為有時就算知道被騙,人們仍然踏進圈套,僅僅是因為希望遵守承諾,被人尊重,或是為了償還一點點小小的人情,文化的習慣要求我們這么做,於是我們這么做了,可是卻被騙了,但是沒有辦法,我們必須這么做,否則就將面臨自我巨大的心理壓力。

當我將這本書中描述的情形與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事情做比較時,事情一下子豁然開朗了,原來是這樣的!記得以前看《蘇菲的世界》時,裡面有一章講存在主義的,說人生來就是不自由的,當時我不太明白,現在我也許有些明白了。人總是自以為自由的做著自己的選擇,決定自己的人生,其實早有了潛在的規律,操縱著一切,人的意志只是嚴格的執行著它的決定而已,人並不擁有絕對的自由。突然想起這個道理初中的政治課就講過了,不過當時只是談到了人不能因為自由而隨心所欲的做事,必須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那時這實在是說教氣味太濃厚的一句話,也就沒有在意。現在想想也就那麼回事,生活就是如此。

而對於我來說,從書中受益的不僅僅是知道了「喜好、互惠、社會認同、權威、承諾和一致、短缺」這六條原則是怎樣在生活中一次次的把我們捉弄。更重要的是,我需要重新審視我的工作模式,思考怎樣運用這六種「武器」更好的服務於工作,既能「皆大歡喜」也能提高效率。作為市場營銷人員,我們時刻在「影響」和「被影響」中輪流角色,怎樣做能將「效果最大化,成本最小化」,怎樣做能讓權威的嘴幫我們說話,怎樣做能讓我們的產品獲得最多的「社會認同」,怎樣做能讓我們在「互惠」的同時成為這個過程中最大的贏家?巧妙的開啟「火雞媽媽」身體里的磁帶,能給我們帶來額外的關懷;「將欲取之,必固與之」的「互惠原則」告訴我:給予以後的索取更能幫助我們順利的拿到想要的資料,打造其他公司不具備的競爭能力,為客戶的維護和資源的互換打下良好的基礎。例子甚多,舉不甚舉,只怕是說多了,簡單的事情就變得細碎而煩瑣。只要稍加留心,你就會發現心理游戲的樂趣。

現在,我似乎明白這本書為什麼要用「蒙娜麗莎的微笑」作為封面,也許它意味心理學的神秘源自於人豐富的內心;也許,它預示著當「心理學」與「經濟學」相遇就變得微妙迷離卻又兩者相宜。而這二者的結合,恰恰成就了《影響力》,只要是看過,以後在生活中就難以避免的要給某某事情對號入座。難怪,這本書要以「社會心理學著作」示人而非「銷售技巧」。「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懂得了,學會了,才能在關鍵時刻幫助抵禦那些看似光鮮卻暗藏玄機的心理陷阱,不要太大的實惠,僅此一點,足矣!

Ⅷ 市場營銷的書的讀後感

做夢呢你 老夫縱橫網路這么多年,美見過這個東東 你自己寫吧 寫了放網路上 你就成開山祖師了

閱讀全文

與市場營銷與策劃的書籍讀後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子商務的生命周期 瀏覽:717
小學體育老師培訓計劃以及方案 瀏覽:684
疫情個人防護與消毒知識培訓方案 瀏覽:915
志願組織培訓一對一督導方案 瀏覽:155
銀行元宵節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892
籃球策劃方案怎麼寫 瀏覽:134
電子商務與傳統製造業 瀏覽:704
微信營銷怎麼面試 瀏覽:743
職業學校專業教師培訓方案 瀏覽:596
技能培養培訓方案百度文庫 瀏覽:200
品牌營銷管理教案 瀏覽:13
順德飛魚電子商務 瀏覽:498
廈門品牌營銷策劃 瀏覽:663
微信營銷溝通技巧 瀏覽:215
活動促銷的本質是什麼 瀏覽:886
電子商務扶貧項目 瀏覽:497
方案策劃職責 瀏覽:412
2017商場營銷活動方案 瀏覽:455
心理美文策劃方案 瀏覽:659
別克汽車促銷活動 瀏覽: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