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國際市場調研的國際市場場調研的新思路
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市場及市場競爭的范圍已擴展到了全球。因而國際市場調研已經成為市場營銷理論與實踐中十分重要的內容,然而,國際市場調研與國內市場調研存在著很大的差別,這種差別來自於對象環境及方法等各個方面。盡管營銷學特別是國際市場營銷學對國際市場調研有過不少的論斷,但他們在解決國際市場調研所面臨的問題時常常會陷入困境。因此.在進行國際市場調研時需要有新的思路。 國際市場營銷調研的內容不僅廣泛,而且極其復雜,因而比國內市場營銷調研遇到的問題更多,更特別。從總體上講,國際市場調研面臨三方面的問題:
1、必須收集多個市場的信息情報。有時多達一百多個國家,而每一個國家的營銷情報需求又千差萬別,這樣導致調研成本和調研難度增加,由於對各國的調研不能採取統一的模式,在作各國替代性研究時,調研人員可能會出現各種偏差。
2、必須利用二手資料。有些國家的二手資料較多,而大多數國家的二手資料普遍缺乏,又由於統計概念在各國的解釋口徑不一樣,再加上收集的數據精確性程度不同,以及二手資料的提供者態度是否客觀公正,這些都影響了二手資料的有限性與不可比性。
3、必須收集和利用原始資料。國際市場調研人員在收集原始資料時經常會遇到諸如語言,各個國家社會組織多樣化,市場有效反映率低,商業及通信的基礎設施局限等問題,而且收集費用昂貴,其難度則不言自明。 那麼,如何克服上述困難?如何把握國際市場環境的共性?如何結合調研結果和營銷決策?國際市場調研的新方法論——比較分析模型,有助於提高調研數據的質量,可以向調研者提供不同於傳統觀念的解題新思路。
比較營銷調研源自海格勒(T·A·Hagler)1952年提出的比較研究方法。此方法著眼於整個營銷市場管理系統。
1、營銷是環境的函數
比較營銷分析強調營銷過程和環境的關系,營銷過程被視為環境的直接函數。
營銷決策變數=F(營銷環境變數)
一旦環境因素變化,營銷決策和營銷過程也就隨之變化。比較營銷分析具體運用的是「對偶國家」 分析方法。它先研究一國的環境和成功的營銷過程,並根據環境的變化做一定調整。
以麥當勞的案例解釋這一理論。麥當勞在美國的營銷組合內容具體有:
1)產品/服務設計。它注重高標准化、高而穩定的質量,快速的服務和較長的營業時間。
2)價格。採取低價策略。
3)分銷。在城鎮居民集中居住地區設店。
4)促銷。以消費導向型廣告為主動。尤其針對青年人,主要依靠電視媒體。
憑借這樣的營銷組合,麥當勞在美國大獲成功。20世紀70年代初,麥當勞准備開拓海外市場,這就需要首先對可能的目標市場進行評估。傳統的理論認為,麥當勞在美國的成功來自於其有效的營銷戰略和麥當勞自身的努力。
而比較分析模型認為,麥當勞的成功是由於環境變數使得營銷組合(環境的函數)獲得成功。兩種理論的差別在於:比較分析模型認為麥當勞首先應利用現有的機會;而傳統方法認為麥當勞的努力直接導致成功。比較分析模型強調營銷組合是現有環境的函數,現有的環境能使既定的營銷組合成功。這種觀念的重要性在於,成功並不單由營銷組合決定,公司首先應該考慮如何利用環境而不是從自身出發制定營銷組合。因此,必須分析環境因素。
2、營銷環境要素(變數)
最重要的環境變數可分為: 自然、社會、經濟和法律法規四種。
1)自然環境變數
這類變數主要指特定市場對產品使用量的自然約束,包括人口、人口密度、地理位置、氣候,以及產品使用的自然條件(環境、空間等)。人口變數直接影響絕對市場容量,它和氣候一樣會隨時間而發生變化;產品使用條件涉及產品在各種環境下的功能。
反觀麥當勞的案例,麥當勞的成功離不開自然環境要素。
2)社會環境變數
這類變數涉及與市場環境中社會、人文有關的因素,包括文化背景(種族、宗教、習俗和語言)、教育體制和社會結構(個人角色、家庭結構、社會階層和參考群體)。社會環境對購買者的期望有重要的影響,它不以自然環境的不同而有所區別。
由於國內營銷者在決策營銷組合時往往會下意識地一味去迎合當地的社會文化價值觀,所以在國際營銷中可能會疏忽這一點,另一方面,必須排除一部分營銷管理者自覺或不自覺的文化偏見。這就需要客觀、公正地考察社會文化環境。在麥當勞的案例中,同樣有許多使其成功的社會文化因素。
美國文化中有一種很重要的價值觀:時間價值觀念。快餐正是迎合了這種在戶外能隨時隨地、方便用餐的需求。另一個文化社會因素便是美國普遍的家庭結構和主要以年輕人作為導向的文化趨勢。由於孩子們常常是戶外就餐的決定者,所以麥當勞的廣告為順應這種潮流而主要以兒童和青少年為主要目標。美國典型家庭主婦的社會角色也發生了變化,她們越來越多地出去工作,這種變化也增加了在戶外用餐的市場。
此外,是漢堡包在美國飲食文化習俗中的地位。事實上,漢堡包是美國傳統食品的代表,這一事實在麥當勞出現之前已經存在。可以說,麥當勞產品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選擇了這種已經存在並十分受歡迎的食品,美國的社會,文化環境為麥當勞的成功作好了鋪墊。
各類社會文化互相結合,形成了社會文化模式。比較分析模型要求在考察別國的社會文化環境前,先要理解本國當前國家社會文化模式的本質,即社會文化模式對營銷組合的影響。
3)經濟環境變數
這一類環境因素不僅包括宏觀上的,也包括微觀上的。如國民生產總值、人均國民生產值、價格水平、收入分配,以及競爭產品的服務的價格。經濟因素對絕大多數消費購買決策產生影響。由於各國收入水平的差異,理性消費者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含義也不同。即使收入水平相同,不同的物價水平也會改變顧客的購買行為。
國際營銷管理人員可先從單獨分析收入的水平和價格入手,然後把兩者結合起來分析,以考察其對產品、服務成功與否的影響。這種方式也可稱為經濟模式。
比較分析方法認為,經濟模式與營銷成功的關系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借鑒國內的情況。在麥當勞的案例中,影響麥當勞成功的經濟變數有收入水平和美國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情況,這些因素使得美國人經常光臨麥當勞成為可能。雖然在麥當勞就餐要比在家中自備晚餐貴一些,但麥當勞食品和美國傳統飯店的菜餚相比具有比較價格優勢。這些因素結合起來,使得去麥當勞就餐成為美國社會的一種經濟現象。
4)法律環境變數
法律法規不會直接刺激對某一類產品、服務的需求,它們只是表示: 「可以或不可以」 。公司必須清楚地了解與營銷決策有關的法律,這在國與國之間可能差別很大,將直接影響公司的營銷決策。法律環境對營銷的影響在麥當勞的案例中也可得到證實。麥當勞對兒童的電視廣告促成了它的成功。但在許多其它國家,尤其在歐洲一些國家(如德國),此類廣告是完全被禁止的。
3、分析環境變數
比較分析方法對環境變數的分析與傳統的方法不同。無論是羅伯特·巴特爾斯(Robert Barrels)還是瓦倫·金根(Warren Keegan),他們都是在特定的國家、市場考察了環境因素後,試圖讓營銷組合去適應環境。而比較分析法強調其間的共性,它通過環境因素的分析,要找出對產品、服務成功至關重要的環境變數,而這在任何一個國家都是相同的。此類變數可稱為「成功因素」。
從傳統觀念來看,營銷者往往把成功因素看成是在自己控制之下的。而比較分析法把成功因素看成是環境的函數,即是由許多外部不可控因素組成的特定環境的函數。營銷者之所以成功正是充分利用了成功因素的正面效應,即機會。因此,人們只有在發現環境中的機會時才可能成功。這一觀點啟發當事者盡可能地對環境變數作詳細的研究、分析。它對營銷的意義變得十分重大,可防止傳統的、高估管理者自身優勢的行為。
比較分析模型提供了一種研究企業現有市場營銷組合和環境之間函數關系的方法論。比較分析也提供了一種單獨分析關鍵環境變數的方法,這些變數(成功因素)成為國際市場營銷調研的焦點。
比如在麥當勞的案例中,成功因素包括:人口、人口密度、家庭結構、母親的角色、收入水平,以及獲得兒童廣告媒體的可能性。在考察另一個國家的環境時,企業必須著重研究這些成功因素,並適當調整自己的營銷組合。 上面講述的是一種市場調研的思路,它在實際運用中仍要處理好一些均衡性的問題。若調研者忽視這些均衡性問題,則在調研中進行的分析會變得「貌合神離」 。下面就這些問題概括地進行討論。
1、模型結構的一致性
就各國在社會、文化、經濟、政治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差異,及由此所構造的調研模型也會由內因的不同而無可比性,這就會影響模型的有效性。因此,模型構造的各相關因素必須可比、一致。一般而言,與模型結構相關的要素可歸納為如下四部分:
1)行為感知
這是指各國消費者對某種消費行為的感知是否可比?舉例說明,在美國,給客人遞上一杯咖啡完全是出於禮貌,客人可以拒絕;而在沙烏地阿拉伯,這種敬咖啡的行為被賦予某種社會暗示意義,客人的拒絕可能是一種冒犯。消費行為一般可以從三方面進行考查:行為內容;行為客體;行為名稱。
2)定義變數
比較分析模型中的變數在各國會有不同定義,這會造成搜集的數據缺乏可比性,而使模型產生偏差。
例如,在英國和法國,套餐的主食後一般還附有甜點,而在中國,套餐中並不一定包括甜點。
3)時間
市場調研在各國可以同時進行,也可以連續進行或獨立進行。而絕對的同步調研是不可能的。這就會給數據造成時間差異。
例如,季節、經濟周期、通貨膨脹等都會給同一變數帶來時間差異。
4)市場結構
對市場結構的分析特別需要市場結構化程度和市場發展階段等因素。因為不同的分銷渠道、廣告覆蓋率、替代品和競爭激烈程度都會影響比較分析模型的函數關系。
2、測量
測量的結果與模型的構造有十分密切的關系。但不能認為模型的構造均衡可以自動保證數據測量的均衡。可以考查以下問題:
1)定性標准
如產品質量、安全性、等級在各國會有不同的標准。調研者要識別國別間的差異,並盡量使用國際標准。
2)翻譯
即使所構造的模型本身較為完善,但當使用同種語言進行分析時,則會產生翻譯問題從而有損模型的精確性。翻譯問題包括語言翻譯和非語言翻譯問題。在這方面可以廣泛借鑒社會學調研方法,如雙向翻譯法。
3、抽樣調查
調研中廣泛使用抽樣的方法。但在國際市場調研中,抽樣會面臨兩個問題:
1)分類定義的標准問題
人口抽樣根據人口資料的分類,但分類標准各國相異。
例如, 「社會地位」 ,在美國主要根據對象所擁有的財產;而在英國,則主要根據對象所處的家族、黨派在社會中的地位。
2)樣本范圍和代表性問題
調研者在樣本范圍和代表性之間要作出權衡。
例如,在對包含習慣進行調研時,可以選擇年齡、收入、教育、職業等一般化標准以便於分別比較。但若是在我國,則還有別一個具有代表性的標准:南方人或北方人。後者不屬一般化標准。
從表面上看,比較分析模型與傳統的營銷環境因素分析十分相似,但由於二者對於環境因素(環境變數)的認識存在本質上的區別,因而同樣的資料所得到的結果就完全不同。當我們面臨國際市場調研實施中的種種問題時,比較分析模型的優越性就顯現出來了。
❷ 國際市場營銷與國內市場營銷有什麼區別,請以某中國企業為例說說你的看法。
聯系:國際市場營銷與國內市場營銷他們的基礎理論與框架基本是一樣。從營銷原理和方內法上看,容他們有著相通之處,企業在國內開展的一系列活動如 營銷調研 市場環境分析 目標市場選擇 4P戰略 以及營銷活動的管理
區別:營銷環境不同 國際的比國內要復雜和困難的多 不管是環境的分析還是適應都難
營銷組合策略不同 可以依次從4p來分析
營銷管理過程不同 由於國際營銷比國內營銷活動要復雜 所以國際營銷的管理過程涉及國外
❸ 誰能介紹一下國際市場營銷產品策略的主要內容及各種策略的優缺點拜託各位大神
進入國際市場的包括四種產品觀念:整體產品的觀念、產品的組合觀念、產品的周期觀念、創造開拓的觀念。進入國際市場的產品策略有:固有產品策略,產品更改策略,機會牽引策略,聚力開發策略,專門產品策略,尾隨跟進策略。 一、進入國際市場的四種產品觀念 1.整體產品的觀念。市場營銷學所研究的產品就是整體產品。整體產品的概念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即實質產品(又稱核心產品)、形式產品和延伸產品。實質產品就是產品的基本需求效用;形式產品是指產品的實體外在形態,包括品質、特徵、式樣、包裝、商標和廠牌等;延伸產品則是針對產品本身的商品特性而產生的各種服務保證。市場營銷學的產品價值觀就是消費者的需要,產品的整體概念就體現著以用戶為中心思想,正因為這樣,國際營銷學者在營銷過程中,就應不折不扣地考慮產品的各個方面適應消費國的顧客需要,否則在策略的運用上便有失策的可能。 2.產品的組合觀念。所謂產品組合,即指企業所經營的全部產品的有機構成,或者是各種類產品的數量比例。國際市場營銷要求每一個國家或企業,一定要根據國際市場的需求和自己的資源、技術條件來確定產品的經營范圍及產品的結構,這是任何國家面對國際市場必須要解決的問題。如果一個國家不能根據國際市場情況充分發揮本國優勢(避開劣勢)確定產品的出口結構,它就不能利用國際經濟為本國的建設發展作用。所以,出口什麼產品是自家長處,縮短和發展什麼產品對已有利,營銷者必須心中有數。 3.產品的周期觀念。產品在市場上出現到消失的過程就是產品的市場生命周期。就同類性質的產品而言,大類的產品與大類的某種產品以及某個牌號的產品的生命周期是不同的。從一個國家或一個企業來說,向國際市場提供的產品一般都是某種產品或某種牌號的產品,這就要求產品的經營者不僅要考慮到個自產品的經營周期,還要考慮到該種產品及該類產品的周期。企業的市場營銷戰略必須適應產品的這種周期變化並符合各種類型產品周期間的內在關系,這是企業在動態的市場上求得生存和持續發展的關鍵 4.創造開拓的觀念。國際市場不僅是市場營銷的新領域,而且也是競爭創新最廣闊場所,不創造就沒有前途,就企業的自身條件來看,開拓精神是企業最大的潛在精神力量。國際市場經營者,必須多動腦筋,經常保持頭腦清醒,多創新意,不斷採用新的科研成果和技術,不斷開辟新的生產領域和服務領域,不斷生產獨特新穎的產品,去爭取顧客、影響市場、開拓市場、創造市場,使自己在國際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二、進入國際市場的產品策略 1.固有產品策略。以本國或本企業原有的產品直接打入國際市場,即為固有產品策略。運用此策略的產品范圍是有限的,並不是任何固有產品都可行銷國外,凡可直接銷往國外的產品,一般都具有某種需求共性。下述三類產品可用於此策略;傳統產品,如景德鎮瓷器、法國葡萄酒、美國的可口可樂;礦產品及某些原材料產品,如石油、煤炭等;某些已暢銷國內市場的產品。由於此策略大大方便了營銷者,諸如無需另行研究開發和可以降低成本等等,所以此策略很具有吸引力。 2.產品更改策略。這是基於改變整體產品要素的思想之上而產生的產品策略。國際市場的需求與國內市場的需求是有很大不同的,很多產品在某些方面必須作出相應的改變,才能適應國際市場的需要。當然,更改整體產品的哪個部分和如何更改,需要根據國際市場情況而定,也正因如此,在變化無常的國際市場上,在產品的「個性化」方面,該策略顯示了很高的靈活性。一般產品的更改著眼於下述五個方面: 功能的更改。這是一項能給消費者提供更多利益的產品更改內容。如空調車等。 外觀的更改。這主要是對式樣的顏色進行更改。更改的原因是因為產品使用國的條件特殊和文化環境不同。如廚具的大小和衣著的色彩、款式等。 包裝的更改。包裝的更改與銷售地的自然狀況和產銷兩地的運輸距離有直接關系,但國際市場營銷特別強調包裝,是因為消費國的風俗習慣和消費水平更為重要。 商標、廠牌和標簽的更改。在這方面的更改,除有不同的文化要求以外,消費國的法律也有這方面的規定。如加拿大要求商標必須用英、法兩國文字書寫其內容等等。從營銷學的角度來說,商標畫面的設計必須要有藝術性和吸引力,要與個性化的包裝及產品相呼應。 服務的更改。做好產品的服務工作(如保修、供應零配件等),對保證產品的銷售十分重要。作為整體產品的一部分,良好的服務可以增強用戶的購買信心,提高產品的聲譽,打開市場、擴大銷路。 3.機會牽引策略。這是一種以市場機會為導向的產品開發策略。該策略要求國際營銷者樹起「全方位天線」,正如雷達的天線對准天空360°旋轉一樣,在任何方位遇有反射波就可以確定周圍環境中某種產品的潛在市場存在,之後便據此提供產品。這種策略主要有五種形式: 創造新產品,開創新潮流。 依據或創造新的消費形式,提供產品。 找出外國公司忽略或服務不周的產品和市場,提供產品。 把握消費特點轉變的機會,提供產品。 研究競爭者的產品,再提供自己的產品。 4.聚力開發策略。新產品在按著嚴格的管理程序生產並打入市場以後,企業不再對這一產品項目小的改動,而是把改進的思想法積累起來,運用到下一代新產品的設計中去。 目前,產品的生命周期大大地縮短了。在美國新開發的產品,經過2~3年就要退出市場,在我國有些產品經過3~5年的時間也會失去原有的市場地位。因此,在已經縮短的產品生命周期內,企業保持產品的相對穩定性是極為重要的。從消費者的方面來看,一件新上市的產品,企業經營宣布產品有所改進,會在顧客當中留下一個設計不成熟、質量不可靠的印象,人們會等待著產品的全面改進。就企業方面來說,頻繁的對產品的某些部分進行變動,會增加企業的生產費用和管理費用,給生產部門帶來麻煩,甚至在企業還沒有收回成本與合理的利潤以前不得不退出市場。不僅如此,企業還會因為在平時過於分散精力,而延誤了下一代新產品的開發。很顯然,在新的形勢下,企業放棄那些無關緊要或華而不實的零星小改,而集中力量大改,是非常明智的,運用這種策略不僅有利於企業,而且也有利於消費者。 5.專門產品策略。這種新產品策略不主張開發普通的大眾化產品。這種策略不僅可以及時設計與投產新產品適應新興的市場需要,而且還充分反映了市場的細分化的觀點。一般性產品生產批量大、品種少、市場面大,方便企業的生產,但應變性差,一旦在競爭中被淘汰,就會招至重大損失。因此,在新技術革命條件下,國際上從經營一般產品轉向經營專門化產品已成潮流。 目前,我國的一般化產品還有很多,這是相應於我國現實經濟水平與消費水平的現象,但是有些大眾化產品已開始失去它的市場。很簡單,這種產品適應需求的硬度太大,勉強了消費者,時間一長,消費有所提高的顧客以及需求偏好有差異的顧客,就會對一些專門化的產品產生需求。所以,有的企業生產了一般化的產品,就要想著開發專門化的產品。有的新興企業,從一開始就應著眼於專門產品。 6.尾隨跟進策略。這是一種企業著眼於發展剛剛被某家企業開發出來的新產品策略。在現代社會,由於市場信息系統和各類情報網的建立,先進廠家花大力氣首創的新產品,不難被很快學到手。所以,先進者不一定很成功,而緊跟者卻受益不少,緊跟者可以節省大量研究費用,縮短發展時間,及時跟上先進水平,甚至會超過首創者。 以日本索尼公司為例,它在家用電器方面推陳出新可謂世界前茅,但由於競爭激烈,它的新產品往往很快被普及開,因此所獲利益越來越少。拿盒式錄像機來說,1983年它的盈利額還大幅度下降。而著名的國際商用機器公司卻是一個成功的緊跟者,它在中央處理機和微型機這兩個重要產品方面都是後發制人,後來居上的。這種情況可以使後進企業把研究和開發戰略的重點放在仿製、引進和學習上,而不是最先進的產品上。 這一策略對於我國具有更為現實的意義。可以說它更符合我國的國情,我國要在最短的時間內趕超世界先進水平,這一策略當推為首。這並不是反對獨創和發明,獨創和發明是更偉大的戰略,資力雄厚的企業可以著眼於此,而國家也該集中力量在某些重要方面獲得自己的領先地位
滿意請採納
❹ 國際市場營銷中的主要競爭策略有哪些
一、國際市場產品策略
二、國際市場價格策略
三、國際市場渠道策略
四、國際市場促銷策略
五、國際市場權力策略
❺ 國際市場營銷產品策略有哪些
固有產品策略,產品更改策略,機會牽引策略,聚力開發策略,專門產品策略,尾隨跟進策略。
❻ 多選題國際市場營銷策略包括
ABD
答對了告訴我
❼ 在國際市場營銷中,品牌決策策略有哪些
品牌跟隨者、領導者、挑戰者、補缺者
1、市場調查
2、現狀和背景(市場情況內,產品狀況、容分銷情況,競爭態勢、經濟形式)
3、問題和機會分析
4、目標市場選擇和目標確定
5、營銷戰略確定(目標市場戰略、組合戰略4P、定位)
6、戰術確定
7、損益分析
8、營銷計劃控制
❽ 國際市場營銷產品策略的主要內容及各種策略的優缺點。
進入國際市場的包括四種產品觀念:整體產品的觀念、產品的組合觀念、產品的周期觀念、創造開拓的觀念。進入國際市場的產品策略有:固有產品策略,產品更改策略,機會牽引策略,聚力開發策略,專門產品策略,尾隨跟進策略。
一、進入國際市場的四種產品觀念
1.整體產品的觀念。市場營銷學所研究的產品就是整體產品。整體產品的概念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即實質產品(又稱核心產品)、形式產品和延伸產品。實質產品就是產品的基本需求效用;形式產品是指產品的實體外在形態,包括品質、特徵、式樣、包裝、商標和廠牌等;延伸產品則是針對產品本身的商品特性而產生的各種服務保證。市場營銷學的產品價值觀就是消費者的需要,產品的整體概念就體現著以用戶為中心思想,正因為這樣,國際營銷學者在營銷過程中,就應不折不扣地考慮產品的各個方面適應消費國的顧客需要,否則在策略的運用上便有失策的可能。
2.產品的組合觀念。所謂產品組合,即指企業所經營的全部產品的有機構成,或者是各種類產品的數量比例。國際市場營銷要求每一個國家或企業,一定要根據國際市場的需求和自己的資源、技術條件來確定產品的經營范圍及產品的結構,這是任何國家面對國際市場必須要解決的問題。如果一個國家不能根據國際市場情況充分發揮本國優勢(避開劣勢)確定產品的出口結構,它就不能利用國際經濟為本國的建設發展作用。所以,出口什麼產品是自家長處,縮短和發展什麼產品對已有利,營銷者必須心中有數。
3.產品的周期觀念。產品在市場上出現到消失的過程就是產品的市場生命周期。就同類性質的產品而言,大類的產品與大類的某種產品以及某個牌號的產品的生命周期是不同的。從一個國家或一個企業來說,向國際市場提供的產品一般都是某種產品或某種牌號的產品,這就要求產品的經營者不僅要考慮到個自產品的經營周期,還要考慮到該種產品及該類產品的周期。企業的市場營銷戰略必須適應產品的這種周期變化並符合各種類型產品周期間的內在關系,這是企業在動態的市場上求得生存和持續發展的關鍵
4.創造開拓的觀念。國際市場不僅是市場營銷的新領域,而且也是競爭創新最廣闊場所,不創造就沒有前途,就企業的自身條件來看,開拓精神是企業最大的潛在精神力量。國際市場經營者,必須多動腦筋,經常保持頭腦清醒,多創新意,不斷採用新的科研成果和技術,不斷開辟新的生產領域和服務領域,不斷生產獨特新穎的產品,去爭取顧客、影響市場、開拓市場、創造市場,使自己在國際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二、進入國際市場的產品策略
1.固有產品策略。以本國或本企業原有的產品直接打入國際市場,即為固有產品策略。運用此策略的產品范圍是有限的,並不是任何固有產品都可行銷國外,凡可直接銷往國外的產品,一般都具有某種需求共性。下述三類產品可用於此策略;傳統產品,如景德鎮瓷器、法國葡萄酒、美國的可口可樂;礦產品及某些原材料產品,如石油、煤炭等;某些已暢銷國內市場的產品。由於此策略大大方便了營銷者,諸如無需另行研究開發和可以降低成本等等,所以此策略很具有吸引力。
2.產品更改策略。這是基於改變整體產品要素的思想之上而產生的產品策略。國際市場的需求與國內市場的需求是有很大不同的,很多產品在某些方面必須作出相應的改變,才能適應國際市場的需要。當然,更改整體產品的哪個部分和如何更改,需要根據國際市場情況而定,也正因如此,在變化無常的國際市場上,在產品的「個性化」方面,該策略顯示了很高的靈活性。一般產品的更改著眼於下述五個方面:
功能的更改。這是一項能給消費者提供更多利益的產品更改內容。如空調車等。
外觀的更改。這主要是對式樣的顏色進行更改。更改的原因是因為產品使用國的條件特殊和文化環境不同。如廚具的大小和衣著的色彩、款式等。
包裝的更改。包裝的更改與銷售地的自然狀況和產銷兩地的運輸距離有直接關系,但國際市場營銷特別強調包裝,是因為消費國的風俗習慣和消費水平更為重要。
商標、廠牌和標簽的更改。在這方面的更改,除有不同的文化要求以外,消費國的法律也有這方面的規定。如加拿大要求商標必須用英、法兩國文字書寫其內容等等。從營銷學的角度來說,商標畫面的設計必須要有藝術性和吸引力,要與個性化的包裝及產品相呼應。
服務的更改。做好產品的服務工作(如保修、供應零配件等),對保證產品的銷售十分重要。作為整體產品的一部分,良好的服務可以增強用戶的購買信心,提高產品的聲譽,打開市場、擴大銷路。
3.機會牽引策略。這是一種以市場機會為導向的產品開發策略。該策略要求國際營銷者樹起「全方位天線」,正如雷達的天線對准天空360°旋轉一樣,在任何方位遇有反射波就可以確定周圍環境中某種產品的潛在市場存在,之後便據此提供產品。這種策略主要有五種形式:
創造新產品,開創新潮流。
依據或創造新的消費形式,提供產品。
找出外國公司忽略或服務不周的產品和市場,提供產品。
把握消費特點轉變的機會,提供產品。
研究競爭者的產品,再提供自己的產品。
4.聚力開發策略。新產品在按著嚴格的管理程序生產並打入市場以後,企業不再對這一產品項目小的改動,而是把改進的思想法積累起來,運用到下一代新產品的設計中去。
目前,產品的生命周期大大地縮短了。在美國新開發的產品,經過2~3年就要退出市場,在我國有些產品經過3~5年的時間也會失去原有的市場地位。因此,在已經縮短的產品生命周期內,企業保持產品的相對穩定性是極為重要的。從消費者的方面來看,一件新上市的產品,企業經營宣布產品有所改進,會在顧客當中留下一個設計不成熟、質量不可靠的印象,人們會等待著產品的全面改進。就企業方面來說,頻繁的對產品的某些部分進行變動,會增加企業的生產費用和管理費用,給生產部門帶來麻煩,甚至在企業還沒有收回成本與合理的利潤以前不得不退出市場。不僅如此,企業還會因為在平時過於分散精力,而延誤了下一代新產品的開發。很顯然,在新的形勢下,企業放棄那些無關緊要或華而不實的零星小改,而集中力量大改,是非常明智的,運用這種策略不僅有利於企業,而且也有利於消費者。
5.專門產品策略。這種新產品策略不主張開發普通的大眾化產品。這種策略不僅可以及時設計與投產新產品適應新興的市場需要,而且還充分反映了市場的細分化的觀點。一般性產品生產批量大、品種少、市場面大,方便企業的生產,但應變性差,一旦在競爭中被淘汰,就會招至重大損失。因此,在新技術革命條件下,國際上從經營一般產品轉向經營專門化產品已成潮流。
目前,我國的一般化產品還有很多,這是相應於我國現實經濟水平與消費水平的現象,但是有些大眾化產品已開始失去它的市場。很簡單,這種產品適應需求的硬度太大,勉強了消費者,時間一長,消費有所提高的顧客以及需求偏好有差異的顧客,就會對一些專門化的產品產生需求。所以,有的企業生產了一般化的產品,就要想著開發專門化的產品。有的新興企業,從一開始就應著眼於專門產品。
6.尾隨跟進策略。這是一種企業著眼於發展剛剛被某家企業開發出來的新產品策略。在現代社會,由於市場信息系統和各類情報網的建立,先進廠家花大力氣首創的新產品,不難被很快學到手。所以,先進者不一定很成功,而緊跟者卻受益不少,緊跟者可以節省大量研究費用,縮短發展時間,及時跟上先進水平,甚至會超過首創者。
以日本索尼公司為例,它在家用電器方面推陳出新可謂世界前茅,但由於競爭激烈,它的新產品往往很快被普及開,因此所獲利益越來越少。拿盒式錄像機來說,1983年它的盈利額還大幅度下降。而著名的國際商用機器公司卻是一個成功的緊跟者,它在中央處理機和微型機這兩個重要產品方面都是後發制人,後來居上的。這種情況可以使後進企業把研究和開發戰略的重點放在仿製、引進和學習上,而不是最先進的產品上。
這一策略對於我國具有更為現實的意義。可以說它更符合我國的國情,我國要在最短的時間內趕超世界先進水平,這一策略當推為首。這並不是反對獨創和發明,獨創和發明是更偉大的戰略,資力雄厚的企業可以著眼於此,而國家也該集中力量在某些重要方面獲得自己的領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