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市場營銷學中有4P+2P即現在的6P策略是什麼
6P分別代表產品(Proct)、價格(Price)、渠道(Place)、促銷(Promotion)、公共關系(Public relationship)、政治權力(Political Power),與4P相比,6P具有時代性。現在講究的是國際化、全球化。了解政治、經濟政策的規定和變動,也是企業在營銷中應給以重視的問題。積極與政府配合,了解國家政策,可以根據現狀作出較快的決策聯部署。
(1)大市場營銷理論6P擴展閱讀
進入20世紀80年代,市場營銷學在理論研究的深度上和學科體系的完善上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市場營銷學的概念有了新的突破。1986年,菲利普·科特勒在《哈佛商業評論》(3~4月號)發表了《論大市場營銷》。
他提出了「大市場營銷」概念,即在原來的4P組合的基礎上,增加兩個P:「政治力量」(Political Power)、「公共關系」(Public Relations),他認為21世紀的公司還必須掌握另外兩種技能,一是政治權力(Political Power),就是說,公司必須懂得怎樣與其他國家打交道,必須了解其他國家的政治狀況,才能有效地向其他國家推銷產品。
二是公共關系(Public Relations),營銷人員必須懂得公共關系,知道如何在公眾中樹立產品的良好形象。這一概念的提出,是80年代市場營銷戰略思想的新發展。用菲利普·科特勒自己的話說,這是「第四次浪潮」。
1984年夏,他在美國西北大學說:「我目前正在研究一種新觀念,我稱之為『大市場營銷』:第四次浪潮。我想我們學科的導向,已經從分配演變到銷售,繼而演變到市場營銷,現在演變到『大市場營銷』」。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6P營銷理論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4P營銷理論
Ⅱ 市場營銷中4P,6P,10P理論是什麼
4P指代的是Proct(產品)、Price(價格)、Place(地點,即分銷,或曰渠道)和Promotion(促銷)四個英文單詞.
另外,目前理論界還有其他的說法:
6P:4P的擴展
6P與4P的不同,在於營銷學界的泰斗Kotler加上的兩個P:Power(權力)和PublicRelations(公共關系)。Kotler認為,企業能夠而且應當影響自己所在的營銷環境,而不應單純地順從和適應環境。在國際國內市場競爭都日趨激烈,各種形式的政府幹預和貿易保護主義再度興起的新形勢下,要運用政治力量和公共關系,打破國際或國內市場上的貿易壁壘,為企業的市場營銷開辟道路。同時他還發明了一個新的單詞——Megamarketing(大市場營銷),來表示這種新的營銷視角和戰略思想。
菲利普.科特勒的10P理論是:
1.Probing調察
2.Partitioning分割
3.Positioning定位
4.Proct產品
5.Price價格
6.Palace通路
7.Promotion.促銷
8.Personal人員
9.Politicalpower政治權力
10.Publicrelationship公共關系
Ⅲ 請問市場營銷中的STP,SWOT,4P(或者6P)是什麼意思呢
1、STP為市場細分(Segmentation)、目標市場(Targeting)、定位(Positioning),四者都是構成公司營銷戰略的要素,被稱為營銷戰略的STP。
2、SWOT分別代表:strengths(優勢)、weaknesses(劣勢)、opportunities(機遇)、threats(挑戰)。
3、4P是營銷學名詞美國營銷學學者麥卡錫教授在20世紀的60年代提出「產品、價格、渠道、促銷」,4大營銷組合策略由即為4P。
4、產品(Proct)、價格(Price)、渠道(Place)、推廣(Promotion)、政治力量(PoliticalPower)與公共關系(PublicRelations)是為6P。
(3)大市場營銷理論6P擴展閱讀
STP理論的優勢
1、有利於選擇目標市場和制定市場營銷策略。
市場細分後的子市場比較具體,比較容易了解消費者的需求,企業可以根據自己經營思想、方針及生產技術和營銷力量,確定自己的服務對象,即目標市場。針對著較小的目標市場,便於制定特殊的營銷策略。
2、有利於發掘市場機會,開拓新市場。
通過市場細分,企業可以對每一個細分市場的購買潛力、滿足程度、競爭情況等進行分析對比,探索出有利於本企業的市場機會,使企業及時作出投產、移地銷售決策或根據本企業的生產技術條件編制新產品開拓計劃,進行必要的產品技術儲備,掌握產品更新換代的主動權。
3、有利於集中人力、物力投入目標市場。
任何一個企業的資源、人力、物力、資金都是有限的。通過細分市場,選擇了適合自己的目標市場,企業可以集中人、財、物及資源,去爭取局部市場上的優勢,然後再佔領自己的目標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