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大學生創業或就業調查報告應從哪些方面著手
1.大學生就業形勢空前嚴峻。金融危機發生以來,用人需求大量減少,大學畢業生的供給量卻比往年攀升。到目前為止,受調查的幾所學校畢業生簽約率在20%左右。有的近百人的專業只有1-2人簽約。高校盲目設置專業帶來的學生就業困難更加突出,一所工科大學的生物科學76人中只有1人找到工作。畢業生的工資普遍下降10-30%。
2.就業市場混亂,用人單位和中介機構侵害學生利益。一些企業先以優厚的條件去吸引學生,簽約時和上崗後又以各種借口降低待遇。河北科技大學市場營銷專業今年有兩名畢業生在招聘會上應聘某食品公司,企業承諾1500元月工資,但到單位後真正拿到手的才500元。石家莊一個教育機構要求應聘者提供300名高中畢業生名單和資料就算通過面試,實際上是變相讓求職學生為它找客戶。
3.實習難成為就業難的前奏;一些學校超前謀劃教育教學改革取得效果。目前,「有一年以上的相關崗位實踐經驗」成了許多單位招聘的首要條件,成了大學生就業必須邁過的門檻。用人單位希望新員工一上崗就能幹活,但是一些學校沒有提供實踐機會。一所學校參加座談的21人中只有3人在校期間參加過一般性實踐活動。河北省一些學校積極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在促進就業方面發揮了培養模式的優勢。河北師范大學從2005年開始的頂崗實習支教啟動了培養模式變革和教學領域的全面改革,拓展了學生素質,使畢業生在就業市場上具有較大競爭優勢。資源與環境學院師范專業的供求比例目前為1?1.67。石家莊職業技術學院按照辦學定位全面改革培養模式,各工科和管理類專業都外聘有實際經驗的教師講課,實訓課把車間和市場變成課堂,考試由答卷改為直接動手操作,學校的設備學生都能摸得到,到了企業就能上手工作。石家莊學院計算機系爭取北京一家公司以學生直接實訓的方法取代廣告宣傳,使全系280個畢業生全部免費參與校外實訓五天。河北科技大學計算機專業組織學生參加火炬計劃,免費實習五天,學生就業感到有了底氣。
4.畢業生面臨種種矛盾沖突。一是理想與現實沖突。一般畢業生工資期望值在800元以上,但實際上大都在600元左右。企業說,現在的大學生給一件小事都做不好,卻天天想干大事,掙大錢。石家莊職業技術學院機械設計專業的一位學生說,沒找到工作的畢業生焦慮,找到工作的畢業生也很難受,感到自己是廉價勞動力,處於社會的最底層,而上大學家裡花了五萬元。二是長遠發展與現實沖突。石家莊職業技術學院一名畢業生說:「我們不能回農村。農村孩子上大學就是為了離開農村,享受城市生活。」大部分學生離校前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會接受低水平就業,在城市游盪,就業的穩定性差,對未來生活的預期不樂觀。三是內心價值觀與社會不良現象沖突。石家莊學院政法系70%左右的專科生以及其他學校的很多同學能夠找到的都是中小醫葯和酒業廠家的推銷工作,有的產品是低成本高售價,一盒成本價4元的葯品要賣到400元,主要是賣給老年人;有的是質次價高。學生一方面想堅守道德底線,時時感到內心良心博弈,另一方面又難以找到其他工作。
5.大學生選擇自主創業比例小;自主創業同學的特點是價值理念進步,實踐能力強。有創業意向的同學不到10%,真正開始創業的同學在各高校都是個別典型,面向農村需要創業的畢業生更少。選擇自主創業的同學大都從事與自己專業相關的行業,其顯著特點是價值理念進步,實踐能力強。石家莊學院應用計算機專業的徐兵兵兩年前開始自主創業,畢業前夕用自己掙下的六萬元創立了一個基於第三代通訊系統的智能辦公服務公司。他認為「有知識」的大學生自主創業不應該再是「小本買賣」模式,抓住了互聯網暴利的最後一塊蛋糕,以一種先發制人的盈利模式在互聯網上開辟自己的事業。石家莊學院楊凱同學從自己網上購物受騙的經歷中萌生創意,要結合自己的動畫專業開設一家讓別人不再受騙的購物網站。大學生自主創業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創業培訓不足、創業氛圍較差、創業意識不濃、市場經驗缺乏、技術積累薄弱、資金籌集困難、貸款擔保難尋、注冊資格受限。
6.促進大學生就業政策實施的效果有待提高;就業指導與服務標准低,信息公開不到位。一是就業政策實施的影響力小。畢業生對政府促進就業的政策文件知之甚少並心存疑慮。由政府選拔的選調生和三支一扶項目在政策上有保障,報名踴躍,但名額有限,且不惠及近年擴招人數最多的專科學生;國家的就業政策管不了用人單位的土政策;許多大學生對於到基層就業政策的保障性和延續性持保留和觀望態度,寧願留在城市底層,也不去農村基層。二是就業指導與服務標准低,信息公開不到位,大學生的政策知曉率低。就業信息網的相關政策文件內容不夠完善;政策文件解讀宣講沒有進入高校就業指導課。50多個學生參加三所高校的座談會,只有3個人表示分別從報紙、手機報和公交車廣播上知道有就業優惠政策。畢業生主要是通過互聯網來了解就業政策,但是,我們於3月19日對網路上的就業政策信息進行檢索,網路等商業搜索引擎能夠提供的政策文件極少,且分散不易查找,點擊後大多隻是新聞報道中涉及的文件名或是文件號。政府相關部門和一些高校的就業網站提供的信息不完全或者是鏈接無法打開。燕山大學的就業網站信息較為全面,訪問量較高。(
⑵ 就業工作調查報告5篇
【 #報告# 導語】在想要了解某一情況或某一事件時,我們務必要去搞清背後真相,並最終形成調查報告。以下是 無 整理的就業工作調查報告,歡迎閱讀!1.就業工作調查報告
一、基本情況
略
二、勞動力市場供求狀況
從就業崗位與求職登記情況看,我區就業崗位不能滿足失業人員求職需求。
三、創業促進就業工作進展情況
截至5月份,xx區創業培訓人數累計完成263人,成功創業105人。據統計,xx區注冊個體工商戶共計4435戶,從業人員6003人,其中:2021年新增743戶,注冊私營企業330戶,從業人員6352人,其中:2021年新增39戶。
2021年9月,我區工商行政管理部首纖門已取消登記費、手續費、工本費等費用,並對失業人員創業的給予減免工商行政管理的其他費用。但就個體工商戶及私營企業新增速度及開展創業培訓工作來看,失業人員創能力較差,發展速度較為緩慢。
四、就業形勢分析及存在的問題
從目前情況看,用人單位招聘意願明顯下降,使各類失業人員就業問題更加尖銳,直接影響就業局勢的穩定。同時,由正遲於企業裁減人員的現象還在蔓延,就業轉失業人員和零就業家庭將進一步增加,者清仿長期失業者、各類困難人員和殘疾人就業將更加困難。
五、失業人員就業難的原因分析
(一)個人方面原因:
一是對就業和薪酬的期望值過高。對自己的定位不清,目標不明。對工作要求一步到位,理想化,導致部分失業人員就業難。薪酬期望值高出社會現實水準,導致部分失業人員有業不就。二是部分失業人員的就業觀念陳舊。近幾年,我區第三產業發展較快,新增不少就業崗位。但餐飲、洗浴等服務性崗位及居民小區物業保潔、綠化、環衛保潔等崗位被認為是不體面崗位,當地人不願在當地做,而是去外地做。我區的這些崗位也大多是外地人、或離退休人員來做。特別是新生勞動力做事眼高手低,不願從事苦臟累的工作,缺乏吃苦耐勞精神,比較愛面子,怕從事底層的工作被朋友親戚看不起。三是缺乏專業技術成為就業的門檻。一些失業人員尤其是就業轉失業人員,過去在崗位的技能單一,轉崗後自身的技能得不到發揮,而用人單位對應聘者的實際操作能力、適應工作環境變化的能力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制約了失業人員就業。四是缺乏自主創業的意識。失業人員對創業的認識不全面,甚至存在明顯的缺陷,其中重要的一點就是缺少管理經驗,對行業缺少深度認識,對市場和營銷缺少深入了解。還有部分失業人員總想到正式單位、大企業就業,即使已實現靈活就業也隱瞞不報,隱性就業現象普遍。
(二)社會方面原因:
一是失業人員就業渠道不暢。目前的就業渠道無非是職業介紹機構推薦、熟人介紹和社會的招聘等,並且一些特殊的崗位只適用於特定人群,對大多數失業人員來說,職業介紹機構推薦及招聘會才是最主要的就業渠道。目前企業崗位的缺乏,遠遠不能滿足失業人員的需求。
二是企業用工制度不合理。部分私營企業用工制度極不合理,拒簽勞動合同,不為員工繳納社會保險的現象屢屢發生,另外,目前企業招聘起薪較低,升幅不大,並伴有苛刻的罰款制度,同時,用人單位還設置經驗、性別等障礙拒絕一些技能單一的失業人員。
三是失業人員就業就業成本較高。礦區居民由於居住地偏遠,如去工業園區或城區打工,其每日往返交通費、午餐費等構成了他們的就業成本,佔去其收入的近一半。而礦區婦女就業成本更高,特別是30-45歲的婦女,除以上開支外,還要附加孩子的託管費等,收入基本所剩無幾。
(三)當前就業的主要關注點:
從勞動力供給方面分析,就業壓力依然不容忽視。隨著城鎮化的穩步推進和農村勞動力的進一步轉移,及各級各類學校畢業生的增多,城鎮新增勞動力的規模將會進一步擴大。加上2021年未實現就業的人數及轉移勞動力,隱性就業人員對就業崗位的觀望,2021年城鎮勞動力供給總量將會有較大增長。但是,另一方面,又普遍缺乏有技術和專業知識的熟練操作工,造成了用工的結構性矛盾。
通過對全省1萬戶用工監測企業人工成本情況、在崗職工工資報酬情況進行調查,調查對象涵蓋住宿和餐飲業,製造業,批發和零售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等18個行業門類的勞動者。通過對勞動者薪酬進行系統統計分析,最終測算出去年廣東勞動力工資指導價位。
2.就業工作調查報告
了解各企業設置哪些會計工作崗位,各會計人員的學歷水平,職稱及工作年限等。作為一名合格的會計人員需要具備哪些基本條件。以便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進行改進。
二、調查對象和范圍
主要在xx市區和星沙地區,設有會計崗位的各大中小型企業和事業單位。
三、調查內容
主要調查各單位的性質和會計工作崗位設置情況,會計人員的學歷水平,會計職稱,會計年限,所學專業,性別,以及對會計就業前景的看法等
四、調查方法
通過現場試書面問卷調查和現場交流了解近50名會計從業人員相關情況以及他們的主要看法。共發放問卷25份,收回16分,本調查問卷分為單選題和多選題(詳見調查附表)。
五、調查結果和分析
從調查結果看,我們調查的企業類型比例如下:
(1)從表一看,大專學歷占的比例較大,其次是本科。這說明會計專業對學歷的要求相對還不是很高。大專生在這一領域競爭力相對較強。男女比例方面,男女比例為2:3。可以看出,女性佔了大半江山。但男性擔任會計主管的要多,而女性擔任出納和一般會計人員的較多。工作年限方面,一年的很少且基本都是擔任出納,2-3年的所佔比例較多,其次是3-5年的。其中,會計年限越久一般擔任的崗位級別越高。這印證了那句「會計越老越吃香」。職稱方面,一般會計人員和初級職稱較多,中級次之,高級和注會較少,這反應出當今社會還是缺乏高端頂尖人才和工作經驗豐富的人才。另外,從表五可以看出,會計專業還是一個比較對口的專業,在這些被調查的會計人員中有百分之六十以前是會計專業的。因此,同學們以後從事會計的可能性還是較大的。
(2)調查中,會計人員在實際工作中會計業務處理能力應用是異常突出的,而其它的經濟業務處理能力、稅務業務處理能力、統計分析能力、審計能力等相應地應用較少。它們的應用比例如下圖所示:
(3)在調查問卷中問到會計在部門經濟管理活動中的地位這一題時,很多人在比較重要這一項打鉤,這說明,我們會計人員還應具備一定的分析經濟形勢,經濟決策的能力。另外,有45%的人認為會計專業前景為較有前途,15%的人認為無前途,13%較無前途,20%的人認為因人而異。10%認為很有前途。在會計工作穩定方面,有55%的人認為會計工作的穩定性為一般穩定,15%的人認為不穩定,30%的人認為因人而異。
(4)通過對會計人員的交流,他們認為在任職的基本要求中,專業知識和職業道德是比較重要的,其次就是專業的從業資格證以及誠實守信客觀公正的態度,由此可以說明,現在大多數的會計從業人員中,都是具備了職業道德和專業知識為主的。下面是對會計知識結構的總結。
六、調查體會
1、總結
作為一名合格的會計人員需具備以下幾點:
(1)一定要具有良好的專業素質,職業操守以及敬業態度。
(2)要有嚴謹的工作態度。
(2)牢固的財務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把基礎理論知識學扎實
(3)廣泛的知識面要堅持學習。但不能只學習和會計有關的知識,還要學習與經濟相關的知識。
(4)掌握會計電算化,不斷提高英語水平
(5)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良好的綜合素質。
2、對學院教學的建議
培養適合社會需求,理論 功底與實踐能力較強、綜合素質較高的復合應用型人才。強化電算會計,專業課每門課程配套模擬實訓,與企業聯合辦學。
3.就業工作調查報告
一、當前大學生的就業現狀
大學生存在就業困難,總的原因是高校畢業生總量逐年增長明顯,就業市場需求卻增長不快,導致今明兩年大學畢業生就業的前景不容樂觀,形勢嚴峻。
二、大學生就業問題的看法
據對50名大學生的調查表明:96%的被調查者認為當前大學生就業困難,對就業前景感到悲觀,只有少數的大學生不為自己的就業前景但憂,認為就業形勢是正常的,竟爭是必然的。
根據調查,個人能力不足已成為制約大學生就業的一個根本性問題。就業能力與一般意義上的能力概念有所不同,其特指大學生進入人才市場所需的社會實踐能力、求職技巧等。此次問卷調查顯示,高達46%的大學生將「缺乏社會經驗」視為最困擾大學生就業的因素。有38%的學生表示個人能力不足而成為制約成功擇業的首要問題,另有12%的學生認為求職技巧的缺失是求職過程中最為頭痛的問題。
問卷調查結果顯示:70%的在校生表示在校做兼 職、家教或擔任學生幹部職務等是增加自身今後求職成功的途徑。而已踏上工作崗位的畢業生則認為,在校生應該多進行與自己所學專業相關的社會實踐,那才是提高自己求職成功的途徑。這是在校大學生對社會實踐存在的誤區。
三、高校教育與市場需求脫離
調查中大學生大部分認為目前的高校教育不能完全適應市場需,高校教育與市場需求脫軌,以致大學畢業生就業時在選擇單位與職業過程存在困難。從目前情況看,高校專業結構設置落後於市場發展。99年擴招使大學生數量急增,但擴招專業相對集中,高等教育大眾化,但專業相對集中、促使某些專業人才供大於求,造成了大學生就業存在一定困難。
四、大學生就業意向現狀分析
從調研的情況來看,大部分大學生對當前的就業形勢表示擔憂,就業壓力較大。據調查問卷的調查顯示,有58%的大學生認為當前找工作困難較大;12%的大學生認為,無所謂;有20%的大學生對當前就業形勢持樂觀態度。6%的同學認為就業壓力過大,毫無希望。
1、由於就業壓力大,30%的同學畢業打算考研究生,以此增加競爭力;24%的同學打算畢業就選擇單位就業;8%的同學畢業打算主張自主創業;4%的同學畢業打算出國;14%的同學不知道如何選擇;20%的同學畢業有其他打算。
2、在擇業時,大家比較注重自己在單位的未來發展、並且要求職業符合自己的規劃,大多數同學把就業看成一輩子的大事,認為「一次就業定終身」,精神負擔很重,往往不能正確定位就業期望值
3、大家對薪水的要求較高,普遍希望在3000元以上,大多數同學對薪水過高的要求忽略了自身條件、個人專長發揮和今後的成長。畢業生不能根據自身的情況給自己合理定位,不能適當地向用人單位展示自己的長處,從而錯過機會,影響了自己的就業。
4、較多數同學已經做過職業規劃。28%的同學自己做過職業生涯規劃,24%的同學通過學校老師做過職業生涯規劃。14%的同學通過校外咨詢機構做過職業生涯規劃。16%的同學沒有做過職業生涯規劃。
五、對大學生就業問題的意見和建議
1、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大學生的就業是越來越不容樂觀。大學生要在大學里提升自己的就業能力,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就很多畢業生而言,與其說就業困難,不如說是就業迷茫,不知道自己應該從事什麼樣的工作。對自己的未來發展缺乏科學的規劃,這往往成為他們面對就業壓力時感到手無足措的一個重要原因。做好自己的職業規劃是提升就業能力的基礎。
2、在校求學期間,不能只注重專業知識,而忽視了心理質的情況。在求職過程中,有些學生一旦遭遇失改,便一蹶不振,這也是大學生就業難的一個原因。大學生應該注意鍛煉自己的堅忍不拔的性格,在求職中充分了解就業信息,覺著、冷靜應對所有遇到的困難,用積極的的心態掃除成功路上的障礙。
3、正確的擇業心態,轉變就業觀念
(1)首先,要極積、主動尋求就業,而不能被動的「等、靠、要」。很多大學了生把就業寄託於在社會關系資源上,或是企求學校解決就業問題。事實上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國已經實現用工制度的雙向選擇,大學生主動推銷自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實現就業途徑,因為能否勝任還得靠實力說話。
(2)其次,要破除傳統就業觀念,實現多元化就業。大學生在擇業時往往會受到來自社會和家庭中傳統觀念和傳統心理的壓力。不少人選擇大城市、「鐵飯碗」,還有外企,很少人選擇西部和基層。這就使就業成了過「獨木橋」。大學生在這時應該改變一下就業觀念,面對現實,就能較快的找到能夠以揮自己特長的工作。
(3)最後,避免盲目追求,正確認識自我。我國高等教育現在正向「大眾教育」轉變,一些大學生缺乏危機意識,「眼高手低」,盲目追求就業中的高層次,高薪酬,在擇業類型和擇業區域上出現「扎堆」現象,造成了供求脫節,這也是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之一。大學生只有改變以前的「精英就業」觀念,樹立人職匹配的「大眾化」就業觀,才有可能實現就業。
4.就業工作調查報告
一、調查目的
1、了解人們對工作的要求和滿意度。
2、了解人們在選擇工作時的價值取向。
3、了解人們對大學生就業的看法。
二、調查方式
主要以問卷的形式對調查對象進行了解,獲取其對於求職、待遇、工作等方面的態度和看法。共發放問卷98份,回收有效問卷96份。
三、調查結果分析
(一)對調查對象的分析
在所有被調查者中,其中在18—25年齡層的佔80%,26—35年齡層的佔14%。年輕人成為了我們此次調查的主要對象。在調查中,有35.4%的人期望獲得1000——2500元的月薪,29%的被調查者對2500——3500元的月薪認為滿意,21%的被調查者希望得到3500——5000元的報酬。由此可以看出在被調查者當中,多勞多得、勤儉節約意識較強,對工作待遇問題有自己的原則與追求。由於調查地點的選擇,此次調查的調查對象文化水平比較高,有75%的被調查者掌握英語,有一人掌握英、法、俄,三種語言;三人掌握第二外語。值得注意的是,在調查中僅占被調查總人數5%左右的中年人(36周歲以上)基本都是畢業以後通過學校分配獲得工作,現在擁有3500——5000元的月收入,這些情況的出現與教育改革和政策的調整有著密切的聯系。
(二)關於就業等問題的分析
首先值得一提的是,有高達九成的被調查者在4個月內找到自己的第一份正式工作,這說明大部分留京工作的畢業生都是在短期內找到了工作,這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當代大學生就業的趨向,即盡快找到工作(這和外地人在畢業生中所佔的比例有關),想留京發展就要盡快站穩腳跟。
在整個調查中,被調查者在回答大學生就業的問題時,有28%的人表示樂觀、有45%覺得大學生就業存在一些困難,有14%的被調查者認為大學生就業前景令人擔憂,這說明當代大學生就業已不像以前那樣輕松,但也沒像有些人說的那樣艱難,要有好工作還得自己多努力啊。調查中還發現,願意在私人企業工作的人佔29%,位居第一,其次是外企佔到27。1%,國企以21%位居第三,政府機關以10%居於第四位。以往的「鐵飯碗」思想在人們腦海中已經沒了蹤跡,取而代之的是多勞多得、能者多得。關於工作後所學專業的應用情況,83%的被調查者認為用得到所學的知識。其中15%的被調查者從事其本專業工作,68%的人表示在工作中需要用到相當一部分專業知識。所以學好專業知識和起到基礎作用的公共課都非常有必要。
調查顯示在工作的待遇問題上,有近四成的被調查者對當前的待遇不滿,而僅有12%的人對現在的工作待遇表示滿意,半數的被調查者表示比較滿意,看來大部分的年輕人都很難找到一份稱心如意的工作,但從這些數據能看得出,當代大學生並不像有些人所說的眼高手低,從基層干起以是一種共識。調查還顯示,在選擇工作時,58%的被調查者以個人喜好作為第一參考,18%的人選擇待遇較好的工作崗位,18%的人更傾向輕松的工作環境。由此可見大部分人希望找到一份合乎自己興趣的工作,在工作中找到樂趣這樣才會長久,干勁也更足,但如此感性的選擇也有其弊端,是找自己喜歡的工作,還是將能力運用到所需要崗位,其中的輕重還得多權衡權衡。畢竟盲目求職是無法在當今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上站住腳的。
四、活動總結
在調查中我們看到了形形色色的工作者,也大體了解了他們的求職就業情況,以及他們對求職就業的看法。他們所做出的每一個選擇,對於我們在校大學生來說都是重要的參考,透過這些問卷、數據,我們能學到不少有關求職就業等方面的經驗。而且,在這些回答問卷的人當中,他們都給人以平和、開朗、熱情的感覺,即使有些是80年代的大學畢業生也對我們的實踐活動表示出了支持與理解。
在這個科學技術就是第一生產力的社會條件下,大學生們應當多了解社會,把握機遇,早做准備,最重要的還是在大學里學好知識,提高能力,如此才能不懼挑戰,在社會上站穩腳跟。有一身真本領才能胸有成竹的面對未來!
5.就業工作調查報告
隨著20xx年我校XX級大二同學的實習生涯拉開帷幕,各種各樣的就業情況也擺在了我們面前。針對這一情況,特作出一份畢業生就業情勢分析報告。
二、調查目的
對這一情況進行調查,從而使畢業生能夠看清當前社會的就業現象、認清自己,擺正自己的位置,在找工作的時候能有所准備,很好地應對各種情況。
三、調查方法
1、調查地點:校園內
3、調查對象:淮北職業技術學院XX級實習生及在校生
4、調查方法:抽樣調查
四、調查內容
今年3月份剛來到學校就已經感覺到那種就業的氣氛了,學校開始向我們介紹一些以前我校畢業生的實習單位並且零星的有一些企業來我校招聘了。但一開始的招聘會最終被招走的人很少。通過了解原因有以下幾點:
(1)那時候的我們大多數其實還是沒太在意的,反正知道了這學期就要出去實習了那就在學校多呆一些日子吧,而且也從上屆學長、學姐那裡聽說不管在哪,後來都覺得還是在學校。所以,就多享受一下當學生的好吧。
(2)開始的'招聘會對於我們來說只能像是一個對以後找工作所做的一個鋪墊吧,知道找工作是怎麼回事,漲點找工作的經驗。
(3)對於校園招聘,其實很多時候我們從一些人口中知道,其實是把沒有一點工作經驗的我們當苦力,根本學不到一點東西。所以,我們都在等,等有好一點的工作。就像買東西「貨比三家」一樣。
(4)還有的是因為家裡面可以幫忙找到工作、或是嫌遠,還有的就是要有一些考試等。
介於這些種種,學校最終留下的人還是比較多的。
之後,一次算是比較大型的招聘,在我校財經系就招走了六七十人,可能這時候大家覺得這是一次很好的機會了吧,而且和自己的專業或多或少都有一點聯系,算是專業對口吧。招聘的人是以前的學長,可靠,且有他的成長經歷可以有動力去那裡拼搏!
而4月25號我校組織的一場擁有154家大小企業參與招聘的招聘會為我校學生提供了大量的就業崗位,60%~70%當時沒有找工作的都去參加了,其他同學也都去奔赴各大人才市場。在五月中旬XX級的我校學生基本上都有了實習單位。
⑶ 我學的是市場營銷專業,不喜歡在外面跑來跑去,除了做銷售,還能做什麼
市場營銷跟市場還是分不開的。如果不跑市場的話是沒辦法得到最新鮮的市場反應的。大學學的更多的都只是理論,實際工作中,基本是重新學起,只是有理論指導的話會更容易上手了,畢竟對這方面有些思索的積累么。
有個做這塊的同學大學理論學得不錯,自己也讀了很多課外書。後來憑著大學得到的知識獲取渠道,不斷用理論案例武裝自己,可以做出別的一般人難想到的方法來。畢業一年就已經有6個手下了,而且很多年齡都比他大。
另外像廣告方案策劃什麼的也行做啊。畢竟畢業了一切從零開始。我有好些同學後來就是做這一塊的。大學學的東西不能直接用上,但它會在你考慮問題的時候給你個方向,會讓你與直接學廣告的人做出來的東西有不同來。
還有就是專業的營銷咨詢公司,做市場調查,市場戰略策劃什麼的。不過這種的可能要更多的實踐經驗才行的吧。而且這種公司現在市場上不多。最上面介紹的那個同學正往這方面努力。
我還有一個同學,自己去當老闆了,不過他好像大學並沒怎麼認真學理論的東西。在學校就開始賣東西。最早是電話卡,然後是網游點卡,還有幫人配電腦什麼的,現在做出門道來了,自己開店。聽說做得很好,現在都有兩家實體店了。
還有兩個同學,同一個地方的。他們那的人家庭似乎都是做生意的,畢業後兩人一起跑到北京去做鋼材生意了好像。呵呵,感覺他們還是挺敢闖的。
另外還有些專業不是特別興趣,別的也沒有什麼特別愛好的同學,這類的好像女生居多,很多都是家裡安排就業的,有做外貿的,銀行,郵政,電信服務員的,還有做……什麼的都有。反正就是那種經過一小段時間培訓就能上的工作。不過到現在好像有幾個做不怎麼下去,(我知道的中有一個已經改行了,移動公司上班的。)。做外貿跟單的不錯,英文可以的話,只要用電子郵件發來發去就行不用外面跑,做這個的都似乎比較穩定。
還有幾個同學也挺有意思。有一個去當飛行員了,還有幾個是考公務員的,有個帥哥當空警去了。
主要還是看興趣了。說不定改到極不相關的行業也有可能,我有個朋友專業學得也不錯,但也很喜歡畫畫,大學時老在書畫社呆著。本來想出來做營銷方面工作的,但不擅長跑市場。最後的選擇去做動漫遊戲方面的去了,由於一直喜歡這個,經過曲折的努力後來還是終於找到了理想的公司。
綜上,最後還是看你個人的興趣點,個人意向,和大學時的經歷了,另外家庭背景也會有挺大的影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