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大全 > 電影雞同鴨講與市場營銷的關系

電影雞同鴨講與市場營銷的關系

發布時間:2024-08-19 03:18:54

① 老金說:好營銷不是靠錢砸出來的!

這是「投石2020年五問」系列的第三篇:營銷篇。

熱錢洶涌的時候,好的營銷,Bigidea就是砸錢。比如當年鋪天蓋地,包樓、包站、包街、包路的二手車家族,領頭的瓜子這么干,跟隨的人人車、優信、車置寶等等也都效仿著做。錢確實是個好東西,用錢可以砸出個從無到有,也可以炸出個從有到優。

但現如今,熱錢顯然已經不願在此駐足,都在大把大把地往晶元、操作系統行業轉移。秒失寵愛,財大氣粗不再的汽車行業漸漸落寞下來。

那是不是砸不起錢之後,營銷就沒有了生機?除了這種簡單粗暴的方式外,還有沒有聰明的營銷辦法?

答案當然是有的,那便是巧實力。

所謂「巧實力」,是指包括和不限於深入的市場研究和消費者洞察之後,在產品、渠道、產業鏈、市場、用戶體驗等方面,充分運用各種科學理論、工具和方法,巧妙地利用一切可用的「軟實力」和「硬實力」,藉助非凡的經營智慧、創新的競爭策略從而形成更強的「總實力」。

有的時候,我們老抱怨一些官員、學者「不講人話」,雞同鴨講,其實說到底就是「從群眾中來」但不「到群眾中去」。汽車行業的營銷也是如此,無論有沒有錢砸,長期以來車企已經不講人話慣了,你講人話反而成了一種「巧實力」,所以怎麼會說營銷已經撞到天花板了,還貼在地板上而已,離天花板還老鼻子遠呢!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市場營銷中大魚吃小魚,小魚該如何應對,如何解決

小魚吃大魚的核心是挑戰者品牌珠八大法則,這是挑戰者共同面對的一般市場困境後提專出的制勝原則:屬
法則一:與過去一刀兩斷
法則二:確立燈塔識別特性
法則三:假定你就是同行業的品牌領導者
法則四:創造重新評價的標志
法則五:做出必要的犧牲
法則六:超級承諾
法則七:視廣告和宣傳為高杠桿作用資產
法則八:超越肖費者導向,確立創意導向

③ 《營銷的本質》讀書筆記(第一章第一節)

【背景介紹:

自從2015年接觸到了包政老師、張林先老師、張興旺老師以及包子堂以來,我對營銷和管理理論的學習斷斷續續,不成體系,看起來書已經讀過幾遍了(具體數字沒有記錄),但對於內容的熟悉和理解程度仍不讓自己滿意,這主要反映在聽林先老師幫我們對該書進行拆書學習時,我時常感到自己無法有效地跟上節奏上。慚愧沒有用,惟有知恥而後勇。趁著這次21天共修的機會,我決定逼自己一次,無論如何都要在這三周內按照計劃再次精讀一遍《營銷的本質》,並寫出讀書摘要和個人筆記作為作業,希望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指點、幫助。】

==================================

第一章 營銷是一項商務職能

第一節 營銷是一項職能

在第一章開篇,包政老師介紹了德魯克始終一貫的思考「麻煩」的思維方式——回到事實層面,弄清楚事情及其性質。那麼,我們遇到了什麼「麻煩」呢?包老師說,我們現在遇到的麻煩,是「弄不清楚營銷是什麼」,因此我們「應該回到事實層面上,弄清楚營銷究竟是一件什麼事情。」

【我的思考:我們為什麼一定要解決「營銷是什麼」這個麻煩?包老師撰寫《營銷的本質》這本書,其用心是什麼?在我看來,這是因為:宏觀上來看,我們整個社會(無論東方還是西方)的經濟領域正面臨著困境——商業組織在銷售上、再生產循環上遇到了麻煩,以致於靠傳統的4P策略等手段(特別是廣告拉動和渠道推動,以及品牌策略、定位策略、競爭戰略等)來保持生存資格和競爭優勢變得越來越難以為繼。那麼,商業組織的出路何在?未來的商業趨勢到底在哪裡?微觀上來看,我們一般很容易將「銷售」當作「營銷」的近義詞乃至同義詞,以至於企業中的「營銷部門」功能缺位、錯位,出現了重視銷售而忽視營銷的普遍現象。任何理論構建和交流溝通都是構建於基本概念上的,「銷售」、「營銷」等概念理解不清、出現歧義,就會出現「雞同鴨講」的問題,導致我們很難正確地思考、分析一件事情,也就難以有效地解決各種問題。想要釐清概念,就需要回到事情開始的地方,看看究竟發生了什麼,以事實及其內在的邏輯關系來明確概念,最終構建起一套概念體系,以幫助我們真正掌握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工具和方法。包老師正是遵循著德魯克一貫的基於事實的思維方式,通過這本書來呈現他對這一問題的根本思考。】

==================================

包老師說:「在這個世界上,除了天地,還有人、物、事。」接著,包老師用排除法明確了營銷肯定不是「人之物」,於是「營銷只能是一件事情」。在企業中,任何事情都稱為「職能」。於是可以合乎邏輯地推出:營銷是企業中的一件事情,是企業的一項職能。

第一節的標題是「營銷是一項職能」,包老師從三個方面展開:「營銷是一件事情」,「營銷不是一種策略」,「營銷不是一種觀念」。

首先,由上面的論證可以看出,營銷是企業中的一件事情。隨後包老師說:「做任何事情都應該有觀念、策略和方法」,如果這一論點成立,那麼,「做營銷的事情,也應該有自己的觀念、策略和方法」。從「營銷」這個概念當中會引伸出「營銷觀念」、「營銷策略」和「營銷方法」,因此,「營銷」這件事情本身就不是「營銷觀念」、「營銷策略」和「營銷方法」,而是企業的一項職能。

其次,包老師幫我們有力地區分了「銷售的目的」和「營銷的目的」:既然「營銷」和「銷售」是企業中的兩件不同的事情、是企業的兩項職能,那麼,「營銷」和「銷售」就應該具有不同的目的——「既然銷售的目的是為了提高銷售業績,那麼營銷的目的就不是提高銷售業績。」

另外,我們經常會「一說到營銷,腦子里立刻反映出來的就是4P:產品策略、價格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銷策略」,把「營銷」視為了一種「策略」,一種「促進銷售的策略」,簡稱「營銷策略」。

【作為一名從事了多年《市場營銷基礎》課程教學的教員,對此我深有感受,同時也為自己曾經的淺薄、偏頗的認識而慚愧!】

行文至此,包老師已經幫我們揭開了「營銷的神秘面紗」的一角。既然營銷不等同於銷售,營銷的目的不是為了提高銷售業績,我們自然會產生疑問:那麼營銷到底是什麼呢?它和銷售的不同點在哪裡呢?營銷的目的是什麼?如何來評價營銷的成功呢?營銷和銷售之間有什麼內在職能結構和外在表現形態的關聯呢?……一系列的問題都由此引出來,讓人讀到此處出現了一種欣喜、期待之感。

接著,包老師辯證地分析了科特勒所認知的「營銷」。科特勒認為「營銷是一種觀念,一種市場導向的觀念」,這一認識很容易讓人誤以為營銷就是在「市場導向觀念」指導下做的任何事情,從而模糊了「營銷」這一概念的外延。正如包老師前面所說的,「營銷是企業中的一件事情」,而「觀念」是依附於「事情」存在的,故而「營銷觀念」也是依附於「營銷」這件事情而存在的,「營銷觀念」不能等同於「營銷」本身。

那麼,怎麼來理解德魯克所說的「企業只有一個恰當的定義,這就是創造顧客」呢?包老師引用德魯克的觀點說道:「創造顧客」、「滿足顧客需求」是企業的目的,是整個企業的事情(是多個事情的綜合),是企業各項職能活動的綜合,不是單獨一個職能部門的事情。在我理解,這也就是說,營銷作為企業中的一件事情、一項職能,當它落實在企業中的某個或某幾個具體職能部門上時,「滿足顧客需求」也不是營銷職能部門一個或幾個部門的事情。那麼,我們讀到這里很自然地會產生一個疑問:既然營銷只是企業的一項職能,營銷的目的就不是企業的目的(即創造顧客),那麼,營銷的目的是什麼呢?這個疑問會牽引著我們往下探索。

【不過,我不很明確的是:「創造顧客」的內涵是什麼?「創造顧客」和「滿足顧客需求」兩個概念之間是什麼關系?有待老師解答。】

最後,包老師用高度凝練的文字幫我們弄清楚了何謂「宗旨」,並強調了確立自己的「宗旨」(也可以理解為「組織原則」)對於企業形成一個整體的極端重要性,以及使自己的宗旨建立在不言而喻的真理基礎上,對於企業獲得可持續發展的極端重要性。在最後這一自然段里,包老師連續用了三個「必須」來強調了「宗旨」(或稱「組織原則」)的極端重要性,讀來讓人印象十分深刻。

【我的問題是:組織的一般宗旨和組織原則有哪些?是不是顧客原則、員工原則、合作者原則這三個原則呢?不同類型的組織(比如非營利性組織)它們的組織原則有沒有內在本質的區別或表現形式上的區別?】

在論證的過程中,包老師的文字環環相扣、條分縷析,具有強烈的美感,讓人贊嘆!(徐天坤,20160201)

④ 「華與華」教你快速讀懂營銷

本周看的一本書,這本書看書名可能誤以為就是講創意相關的事情,但不僅僅局限於創意。我們熟知的廚邦醬油曬足180天,葵花葯業小葵花形象,西貝莜麵村的「I♥莜」都出自華與華。本文略長,可以選擇一個比較長的不被打擾的時間段閱讀,你會發現這是值得的。

首先介紹一下這家奇葩的公司——華與華營銷咨詢公司,他們是做廣告公司起家的。兩個原因讓他們改變了方向:一方面不滿於廣告行業都是乙方跪舔甲方,一方面覺得廣告要先於產品,先把如何賣產品想好了再來做產品。用作者的話來總結他們公司做的事情:華與華=戰略咨詢公司+產品開發公司+廣告公司。他們從廣告這個門進去,同時又做到了產品的開發、產品結構的設計和企業戰略的制定這一系列的頂層設計。

書中作者思考的框架是基於古代的軍事智慧,以此來看待現在企業在市場上的問題,比如:克勞薩維茨、孫武、富勒等;另外也引用了一些語言學和傳播學上的,如:路德維希·維特根斯坦、哈羅德·伊尼斯、沃爾特·翁、王夫之、王國維等。他也說華與華方法,但都是基於前輩們留下來的理論。

下面就正式為大家分享這本書的內容:

看到書名中的超級符號,我首先能夠想到的是建立一個有別於其他競爭對手的識別系統,能夠讓受眾在市場上一眼就認出你來。作者給出的定義是:

就是說,我們並不需要創造出新的東西,我們只需要將這種「原力」嫁接到品牌上,就能瞬間喚醒消費者的的內心記憶,建立品牌偏好,激發購買決策。我們一直講品牌,那麼品牌是什麼?最開始「品牌」這個詞源於人們在牛上的烙印,用來區分不同人家的牛。這個烙印是什麼,不就是一個符號嘛。所以我們現在所說的企業要建立自己品牌,本質上來講就是建立自己的「符號系統」。品牌要麼始於符號,要麼成為符號,通常兩者都是。

再來看看宣傳,書中引用了《不列顛網路全書》的定義:

在此定義中,我們可看到,宣傳是使用一個符號系統。就國家的宣傳而言,這一符號系統包括文字、手勢、旗幟、紀念碑、音樂、服飾、徽章、發型、鈔票圖案、郵票,等等。品牌,也是一套符號系統,它和國家符號系統沒有本質區別。只是國家符號的功能是治國,品牌的功能是銷售。

人是符號動物,符號攜帶或明或暗的意義,深刻影響著人的行為,或者說符號控制了人的行為,是驅使我們消費的動力。我們必須學會深入地理解消費與符號的關系,看看身邊的消費品,你會發現符號無處不在。而且,它們深刻地影響你的購買行動。有些符號它生來就是符號,有些符號是在消費的過程當中演變、沉澱、進化為符號的。

強調一下,符號的定義很廣。這里講的符號不僅僅是指商標,或者企業logo、UI系統。這里所說的符號是指一切具有攜帶意義的視覺形象、聽覺符號、觸覺符號、味覺符號和嗅覺符號。

兩個例子:可口可樂的玻璃瓶,那個經典的形狀,一開始出現的時候,它是一個女人身體的符號所演變來的,它借用了那個符號,使人們喜愛這個瓶的形狀,但是當它成為全世界到處都有的第一品牌的時候,這個瓶子就進化成為符號。王老吉的紅罐已經進化成涼茶符號,後來加多寶被迫改用金罐也是無奈之舉。

既然超級符號那麼厲害,如何找到它,與品牌進行綁定?人有五大感覺: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這五大感覺,就是五條品牌符號化路徑。

①視覺第一

我們通常說的符號,大多是指視覺符號。 一般來說,品牌符號還是視覺第一,我們記得的品牌,多半都先有視覺印象。並且這個是可以被轉述的,比如說三道杠你就知道是阿迪達斯,說一個勾你會知道是耐克,但讓你描述下國內其他運動品牌的logo呢?

②聽覺不一定是第二

為什麼要提出「聽覺不一定是第二」呢?因為目前企業對聽覺標志的重視還遠遠不夠,潛力還很大。  聽覺可同時啟動受眾的耳朵和嘴巴,口耳相傳。 消費者之間的傳播,也就是傳播的傳。不是眼睛遞眼色,是嘴巴傳給耳朵。不是視覺在傳,是聽覺來傳。聽覺思維才是廣告創作的關鍵。

③嗅覺符號和味覺符號

關於這部分我能想到的一個很好的例子是前店後廠的麵包店,他們會專門把後面做麵包的香氣抽到店裡來散發,吸引更多的顧客。某些酒店、商場也是有特別的香味,在於喚起受眾的嗅覺記憶。還記得我在之前的《 品牌洗腦 》中提到過營銷者對於腹中胎兒展開的嗅覺聽覺和味覺的營銷嗎?( 點擊查看 )

④觸覺符號

有的語言學家認為,觸覺才是人類的第一語言,嬰兒一出生,就需要撫摸,而且能讀懂撫摸。我想,籃球運動在罰球中間,隊友們的相互擊掌,肢體碰觸也是起到肢體溝通和積極的心理暗示的作用。

綜上,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五大感覺都可以構建品牌的符號系統,根據你的產品的特點,來選你最突出的地方。至少,視覺和聽覺都不要落下。 視覺符號的選擇,標準是過目不忘。 聽覺符號的選擇,標準是耳熟能詳。 我們總說傳播,但華與華說應該是叫「播傳」,有播才有傳。「傳播」的關鍵在於傳,視覺只能播,聽覺播又傳。視覺設計成功的關鍵,也在於要做有聽覺的視覺,也就是可描述的視覺,能說出來的視覺。視覺傳達是要讓你設計的視覺元素能發動聽覺傳達。

符號的意義在於降低品牌的成本 ——被發現的成本和被記住的成本。被發現的成本就是跟大家走在一起你比較容易被發現。被記住的成本,一般來說,具象的東西記憶成本低。要記憶成本低,秘訣是視覺、聽覺二合一,能描述的符號容易記,比如上面提到的Adidas和Nike。

一句話說動消費者購買的話,就是品牌的超級話語。用兩個問題來檢驗一下:你能不能用一句話說清自己的業務?能不能用一句話說動消費者,讓消費者買我們的產品和服務?

說清是主觀的,說動是客觀的。說清是相對的,說動是絕對的。說清,是你認為你說清了,其實你可能沒說清。你認為你說清了,但你的同事們認為沒說清,所以大家在會議室里吵啊吵啊,怎麼把我們公司說清。所以說清、聽清,都是主觀的,不確定的。而說動是客觀的,是絕對的,他動了就是動了,沒動就是沒動。動,是心動,最終需要落實到行動。顧客來了就是來了,沒來就是沒來,買了就是買了,沒買就是沒買。

再展開一下講講說清和說動。 傳播學講說清、說服、說動三個層次,但這並不是說的三個階段。要說動,既不需要經過說清,也不需要經過說服。 說服是一個更糾結的追求,你不要老想說服消費者,你越想讓人「服」,人家越不「服」,憑什麼服你呢? 既然我們的目的是說動,我們就研究讓他「動」的方法,而不是讓他「服」的方法。 所以這里所說的超級話語的方法,是說動的方法,聚焦於「說動消費者」這個目的,探求一句話解決的方法。

以說清、說服為目標,我們就很難聚焦於說動這個目的。 目標和目的,是兩個層次,達到目標,是為了實現目的。目的才是關鍵,目標只是手段,達到目的,不一定需要經過你設定的那個目標。

華與華方法用是十二字方針來描述品牌超級話語的創作要求:「 一目瞭然,一見如故,不脛而走。 」從傳播來說,「一目瞭然,一見如故」是播的效果,到達的效果。「不脛而走」是傳的效果,傳達的效果——不花錢還傳得快、傳得廣、傳得遠。所以和超級符號一樣,超級話語也是通過直接使用人類的文化話語,激活消費者的記憶寶庫,得到本能反射,獲得「在一夜之間,讓一個新品牌,成為消費者的老朋友,並即刻建立品牌偏好」的效果。還要接著說「說動」的「動」:一動,是讓消費者聽到後沖動、行動;二動,是這句話本身能動,消費者隨時能想起,能運用,願意去說給別人聽,替我們做傳播者。除了兩動,還有第三個動,自己的員工要能動,員工會不會隨時把它掛在嘴邊?

所以,超級話語應該是怎麼樣的呢?首先它必須是口語,因為傳播是一種口語現象。在傳播上,我們可以說,書面語沒用,因為人們不會傳。 只有播,沒有傳,那就沒用。我們平時看到的很多文案都是犯了這個錯誤,晦澀難懂,故作高深。這樣的文案很難引起共鳴,更別說傳播了。我在台灣旅行的時候就發現,他們不光是能把平面海報設計得很好看,他們的文案也是很可愛,很口語化,而且真的會被打動。

在口語文化里,已經獲得的知識必須要經常重復,否則就會被人遺忘,因為沒有文字把它們記錄下來。這種固話式的、套話式的思維才是以人為本的創作。傳播學家沃爾特·翁給了口語套話准確的評價和熱情的贊揚:套話有助於增強語言的節奏感,有助於記憶。套話是固定片語,容易口耳相傳。套話在口語文化里不是偶爾發生的現象,套話紛至沓來,不斷涌現,構成思想的實質。

華與華說,營銷傳播,是「說話的語言學」。傳播的本質不是「傳播」,是「播傳」,要發動消費者替我們傳播。 品牌超級話語不是我說一句話給消費者聽,而是設計一句話讓消費者去傳給他的親朋好友。廣告語不是一句我說的話,而是替消費者設計一句他要說的話。所以,多使用「順口溜」的形式,正是因為這才是人類數萬年的原始本能!

前面說到超級話語要口語、要套話、要俗話、要順口溜,不要書面語。我們接著談超級話語要陳述句和行動句,要直接陳述事實和要求行動,不要空洞無物,或推敲矯情。品牌超級話語,要麼用陳述句,陳述一個事實;要麼用行動句,要求人行動。 要有具體內容,事實是什麼你就說什麼,說一件事也行,不要什麼事都沒說。想要人買啥你就說買啥,不要什麼要求也沒提。

超級詞語在華與華看來比超級話語還要高一個層次,從一句話打動人,變成一個詞打動人;從一句話征服世界,到一個詞就征服世界。書中用奧巴馬競選的例子,當時他採取的CHANGE詞語戰術,打敗對手希拉里。

產品命名、企業命名還有小孩取名字,都是一個超級話語的體現。

命名的第一原則是什麼?是成本,我們要成本低的名字。 怎麼才能成本低?傳達成本低,傳播成本低,使用成本低,營銷成本低。

命名的本質,一在低成本,二在召喚性、指令性。召喚,是詞語的能動性。它能將品牌的價值召喚出來,如陸地巡洋艦(豐田的一款SUV)能將其價值召喚出來,蘭德酷路澤不能;它能把顧客召喚來,如陸地巡洋艦能把顧客召喚來,蘭德酷路澤不能。成本,是它的記憶成本、傳達成本、理解成本都很低。如陸地巡洋艦這個名字成本很低,蘭德酷路澤成本很高。

命名必須是聽覺詞語。我們再次談到聽覺,還是因為那個道理,傳播是口語現象,是聽覺行為。無論是召喚性,還是低成本,都要求企業必須使用「聽覺詞語」,不僅要一看就明白,關鍵還要一聽就明白。

我們思考市場策略,要為自己的企業、品牌、產品,做一個定位。但是,在定位之前,有一個更基本的東西——定義,對你的企業、品牌、產品,先做一個名詞解釋。定義思維是一種思考的模式和表達的格式,就是假定你的公司名字、品牌名字、產品名字,被編進《現代漢語詞典》,按字典的格式,那條目你怎麼寫。現在做一個測試,列出公司的名詞清單,默想一下你們公司自己的名詞解釋,再請你的同事做出他心目中的企業名詞解釋。你們給出的定義一樣嗎?如果大家給出的定義都不一樣,那麼就相當於我們在開會討論的時候,我們每個人心目中,對我們使用的詞語的定義都是不一樣的。那就造成我們雖然使用的是同一種語言,但我們仍然是雞同鴨講,語言相通,詞語不通!我們的溝通成本就非常高昂,也不能指望會議能有成果。即便有了「成果」,也不能保證大家對那「成果」的理解一致,這就是90%無效會議的原因。這讓我想起公司來了一個新的市場總監,到分公司給我們講的都是公司很基本的東西,一直給我們強調公司主業務定義,我們的核心是什麼。而且時不時就會強調一下,發出去的東西都是要統一。只有大家都統一了相關的定義,才能在同一個頻道上面對話。

以上所說的——品牌超級符號、品牌超級話語、品牌超級詞語的方法,都圍繞一個理念:降低營銷傳播成本。可以說,華與華方法就是用創意降低成本的方法。華與華所有的思考,都圍繞兩個思維角度:成本和投資。這正是企業經營的思維角度。

這句話很棒,道出了我們為什麼要做創意。品牌的本質是降低企業、消費者、社會的營銷、選擇、監督成本。我們要學會從成本的角度來看一切企業經營的問題, 一切問題都可歸結到成本的降低。 生產成本的降低,營銷成本的降低,管理成本的降低,溝通成本的降低,研發成本的降低,人力成本的降低,戰略拓展成本的降低……

品牌也是一種成本機制。首先,降低企業的營銷成本。第二,降低消費者的選擇成本。第三,降低社會的監督成本。品牌成本論的認識論,目的是掌握「創意成本法」的方法論,懂得在每一個創意環節,圍繞降低成本這個理念去創作。 一切品牌設計和創意工作,都以降低成本為出發點,無論是品牌戰略、品牌命名、品牌標志、產 品包裝、廣告,都圍繞降低成本這個核心。

所以賣任何東西,你首先要考慮如何進入消費者的選擇序列。誰能降低消費者的選擇成本,誰就能降低自己的營銷成本。

標志的本質——降低成本——降低品牌識別、記憶和傳播的成本。標志和命名一樣,是為了降低成本而生的。標志是為了降低名字的成本。消費者有一個任務,一個記憶任務:要記住我們的標志對應的是這個名字。標志的設計應該幫助他完成這個任務,而不是把他的一個記憶任務變成三個記憶任務:記住這個名字,記住這個標志,記住這個標志就是這個名字。那就把消費者的記憶成本提高了。如果你提出一句口號,需要另一句話去解釋它的「內涵」,把那口號扔掉,直接用後面那句。如果你設計一個標志,需要寫一個標志釋義來解釋,把那標志扔掉,因為它連自己都解釋不了,還能解釋什麼?

包裝設計能降低什麼成本呢?首先是陳列成本:在貨架上被發現的成本。到賣場去,到貨架上去,是包裝設計流程的第一步。因為包裝設計的性質,不是設計這個包裝,是設計整個貨架。這貨架上其他地方人家已經設計好了,就剩咱們的包裝占的這一小塊設計權歸我們。我們要通過這一小塊的設計,讓我們的商品脫穎而出。你可以不看任何參考資料,但你必須去看貨架。因為你不知道100%里的99%是什麼,怎麼能開始設計這1%呢?這讓我想起前段時間去一個創業基地,與一個做包裝設計的創業者聊天。我好奇他設計的包裝怎麼看起來那麼普通,不像平時雜志看到的那麼新奇特,他只用一句話告訴我,我的包裝是實戰型的,是可以直接提高銷量的,如果不能帶來實際效果,設計得再好看又有什麼用呢?所以,國外設計書上的偉大設計不是標准,超市貨架上的設計才是標准。因為那些「偉大的設計」,往往沒能在貨架上生存下來,只能在書里睡覺。而貨架上的東西,才是大浪淘沙的贏家。

第一個層次是剛剛提到的在貨架上突出產品,第二個層次就是在包裝上如何組織符號和信息,提高包裝的銷售溝通效率。這也是通過包裝設計降低營銷成本的重要方法,華與華稱之為:讓產品自己會說話!

在包裝設計上,我們要有一個信念,一個堅定的信念:我沒有廣告,也沒有任何人聽說過我,但只要我的包裝擺上貨架,它就能自己說話和消費者快速溝通,把自己賣出去。如果我的包裝圖片放到網頁上,不用點擊大圖就能讓人心動! 這就把包裝的權能發揮出來了。這就能用包裝設計降低營銷成本。 所以包裝設計是最大的營銷策劃

現在的視頻廣告,大家拍廣告的時候,都是以30秒長度來做創意,然後剪輯15秒、5秒的版本,於是30秒是完整故事。華與華說這是不對的,他們認為現在是是15秒電視廣告時代。為什麼是15秒,因為15秒的播放成本是30秒的一半,1個億的投放費用,就能變成5000萬。如果你堅持要用30秒,就等於說你要多花5000萬——太貴了!必須一切以15秒為標准來思考,在15秒內解決全部問題。電視廣告不是「講故事」,是「耍把戲」,是「產品演出」。把戲是什麼?把戲是能讓你目不轉睛地看,一字不落地聽,全盤接收你傳達的意見,並傾向於接受你提供的結論!

一、讓人記住品牌叫什麼名字; 二、讓人記住商品長什麼樣子; 三、給人購買理由和沖動; 四、建立品牌符號和企業戰略優勢。電視廣告中,產品是一號主角。 一切廣告,一定以產品為主角,因為所有人來都是為它服務的,沒有它,其他都不存在。主角的標準是什麼呢?就是戲份最多。所以,創意不能搶產品的戲。我們投資廣告是為了賣產品,不是為了娛樂大眾。明星代言人也不能搶產品的戲。我們請明星是請他來襯托我們的產品,不是為了膜拜他。

華與華的企業戰略思想,深受孫子、克勞塞維茨、若米尼等軍事戰略巨匠的影響。

企業得以生存,不管是什麼商業模式,根本的原因在於企業對社會的價值,成為社會運行機制中有效率的組成部分,所以社會允許它生存。否則,社會就會淘汰它。

企業社會價值的三個層次:拳頭產品、權威專家、夢想化身。企業社會價值論,就是以企業社會價值為出發點去制定戰略,將企業社會價值分解成三個層面。

華與華提出一切行業都是咨詢業,一切公司都是咨詢公司,都是顧客的咨詢顧問。如果你是生產牙膏的企業,你是口腔健康咨詢公司;如果你是生產化肥的企業,你是農作物高產咨詢公司。B2B的企業更是咨詢業,甚至要為顧客承擔產品研發的責任,比如新口味的牙膏,大多是香精公司研發來提議給牙膏公司的,而不是牙膏公司研發的。香精公司做市場研究,開發出新的牙膏,把這個牙膏方案推銷給牙膏企業,達到牙膏企業向香精公司采購香精的目的。所以做客戶咨詢的公司,為客戶提供市場咨詢,為客戶做新產品研發,是B2B業務的秘訣。在這里,咨詢是免費的,但卻是產品成交的關鍵。

要用咨詢公司的思維方式來思考,你會重新認識自己的「產品」。你提供產品給顧客,也提供資訊給顧客。那麼,你提供的產品和資訊是什麼關系?人們常說顧客的黏性, 產品體驗是一個黏性,知識依賴是更廣泛更深刻的黏性。 在知識依賴方面,還有一個重要的思維角度,就是「成為可信賴的發言者」。即有沒有把「讓企業成為可信賴的專業發言者」,作為一個長期的戰略來規劃實施。

大學也學過調研課,學完就什麼都忘了,只記得學期作業就是做一張調研問卷。而華與華提出的調研是我之前沒有想到過的。

首先明確調研的目的是什麼,一是決策參考,二是創意啟發。找參考和找啟發,是我們調研的目的,而找「依據」不是我們調研的目的。 調研的成果中,最沒價值的就是調研報告。 看報告是得不到什麼東西的,得到的只是寫報告的人總結的東西。如果你自己不到現場,不養成有事沒事總愛泡在現場的習慣,你就不是一個合格的商人。調研的關鍵就是你要了解消費的故事,這個故事裡有時間、地點、人物、過程、情緒,所有的都能歷歷在目。因為對產品的策劃、營銷的策劃,就是編寫消費故事的劇本,如果你腦子里沒有故事,只有數據,你就什麼都不會。

調研要自己去,不能派一張問捲去。要下到基層去,到店裡去和店員談話。沒有什麼調研方式會比談話帶來的東西多,所以你一定要深入地和店員談。跟店員談話不要問「科學」問題,要問家常問題。事實上你跟任何人提問都不要問「科學」問題,要問家常問題。

除了我們日常所說的市場調研,華與華還提到一個行業競爭史調研。

一切學科都是歷史學,今日之認識,只是代表該學科的歷史。數學有數學的歷史,物理學有物理學的歷史。一個行業,也是從它的過去走到今天。這個行業里一代一代人的智慧、經驗、教訓,全部都在歷史里。所以我們面對任何一個行業,首先要看它的歷史。熟悉它的中國史是必需的,能更多地了解它的世界史就更棒了。你佔有的歷史資料越多,你的創意越多。 接下來把歷史的范圍縮小,縮小到本國市場,過去十年的競爭史。 行業競爭史就是這些年各個品牌都做了什麼,有什麼此消彼長的變化。把各品牌的舉措和市場競爭態勢的變化對應起來研究。 在2012年市場有些什麼,發生了什麼,在2009年的市場發生了什麼,2006年的市場發生了什麼,整合這幾年這些品牌的消長,要很仔細地去研究這個問題。

對於消費者,無論了解到什麼程度都不為過。華與華將消費者有分成四個角色,就是消費的四個階段,四個情景語境,四個不同的時間、地點、信息、反應、目的、方式、內容等等。 這四個情景語境是:1.購買前;2.購買中;3.使用中;4.使用後。對應的是受眾,購買者,體驗者,傳播者。

還沒掏錢的不能叫消費者,只能稱為受眾。把受眾從迷茫中喚醒過來,這是溝通的第一要義。如何喚醒他呢?首先是刺激。刺激,讓他作出反射。作出何種反射最有效的呢?作出本能的反射。所以,最高效率的溝通,是激發受眾的本能反射。就是要在第一秒鍾讓他發現,你要說的話和他有關,這是最重要的,是最高效的。你要找到他最能反射的那個點、那個詞,選擇你要他反射的那個點、那個詞。要讓受眾做出反射,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他立刻覺得這事和他相關,高度相關。

購買中,就需要決勝終端,到底在哪兒決勝? 產品包裝是最大的媒體。 用符號刺激購物者的本能反射。 把貨架當成廣告位用。把包裝文案,做成導購指南。 讓產品自己會說話,讓包裝成為導購員。包裝設計創造陳列優勢。用產品結構佔領更大櫃台,創造更多銷售機會。購物者對產品包裝的閱讀,是嚴肅、理性的。包裝上的所有文案,要指向你的產品價值,你要確信,包裝上的文案,值得消費者為之掏錢。用色如用兵,符號刺激本能反射,這僅僅是第一步而已,接下來,馬上跟他展開快速而嚴肅的溝通。

使用過程也是體驗的過程。服務業的體驗經濟方法論把消費分成三段: 來之前,製造期待。顧客是為期待而來。 來之中,製造驚喜。滿意的定義,就是超過了期待,所以對期待和驚喜都要進行精確的設計。這來之中的驚喜,還要設計整個時間過程節點的情緒高潮,像看電影一樣,三分鍾要有一個興奮點,當你在游樂場一個游樂環節結束,情緒達到最高潮的時候,下一個環節一定就是紀念品商店,因為這時候你最容易掏錢。

最後使用後也就是遊客走之後,想要一個回憶,樂於談論。同時一定要設計一個你會購買帶回去的「紀念品」。當我們在寫一個產品的文案的時候,不僅僅思考如何向購買者介紹產品,同時還要思考,如何讓使用後的消費者去傳播我的產品,如何讓消費者向別人描述你的產品時候,使用的語言和你使用的是一樣的。你要做什麼呢,你要做到你描述的語言是不可置疑的,是不存在誤解的,而且,這些語言、文案是最容易被記住的。

消費者的傳播者角色是華與華方法的一個重點,可以說,華與華的所有設計和廣告創作,都是立足於消費者自己如何去傳播它。消費者越能去傳播給他人的東西,我們就越能傳播給消費者。

總結華與華方法,關於我們的思想和我們的學術體系,我想用兩句話概括,一句是「人類文化原型,品牌超級符號」,一句是「品牌話語體系,市場的最高權力」。我們的學問就是「品牌符號學」和「企業話語學」。

華與華說,品牌頂層設計:所有的事都是一件事。產品的本質是購買理由,購買理由就是一句話,甚至一個詞。產品開發,就是你提出一個購買理由,然後用一個產品去實現它。或者說你提出一個詞語,然後用一個產品實現它。華與華方法是戰略營銷創意的方法,也是降低營銷成本的方法。華與華所有的思考,都緊緊地扣住「降低成本」這個基點,無論是超級符號、超級話語還是超級詞語,都最大化地降低了企業的營銷傳播成本。華與華方法就是用創意在企業戰略、品牌戰略、產品開發、包裝設計、廣告創意等所有環節全面降低成本的方法。

這本書的筆記很難去寫好,因為裡面提出來的理論很系統很全面,每一個章節都緊緊相扣,缺了哪裡好像都不完整。即便是有書中原文我也是整理了很久,生怕自己理解不夠寫得不夠好,不夠全面。這篇讀書筆記整理斷斷續續一共花了八九個小時,同時自己又溫習了一遍,總之這是值得再拿起來讀它幾遍的書。

handsome

閱讀全文

與電影雞同鴨講與市場營銷的關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教師期末工作結束培訓方案 瀏覽:721
教學培訓應急方案 瀏覽:3
雙十二機構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277
廣州1601電子商務時尚島 瀏覽:354
烏魯木齊天山區金中電子商務 瀏覽:657
教育培訓開業策劃活動方案 瀏覽:268
母乳喂養培訓方案範文 瀏覽:267
電子商務的深遠意義 瀏覽:521
網路營銷面試的問題 瀏覽:788
員工激勵方案策劃書 瀏覽:977
面膜市場營銷方案 瀏覽:954
潛伏網路營銷 瀏覽:822
網路營銷是文科嗎 瀏覽:883
2020年部門員工培訓計劃方案 瀏覽:597
地板磚營銷方案 瀏覽:10
公司安全生產培訓方案 瀏覽:146
寶潔賣品牌營銷現象 瀏覽:22
游戲品牌營銷計劃 瀏覽:704
超市促銷活動總結範文 瀏覽:845
高校教師培訓考核方案 瀏覽: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