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銷售的歷史來源
美國市場營銷學自20世紀初誕生以來,其發展經歷了五個階段。
1.萌芽階段(1900~1920)這一時期,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經過工業革命,生產力迅速提高,城市經濟迅猛發展,商品需求量亦迅速增多,出現了需過於供的賣方市場,企業產品價值實現不成問題。與此相適應市場營銷學開始創立。
早在1902年,美國密執安大學、加州大學和伊利諾大學的經濟系開設了市場學課程。以後相繼在賓夕法尼亞大學、匹茨堡大學、威斯康星大學開設此課。
在這一時期,出現了一些市場營銷研究的先驅者,其中最著名的有阿切·W肖(Arch.W.Shaw),巴特勒(RalphStar.Bulter),約翰·B·斯威尼(JohnB.Swirniy)及赫傑特齊(J.E.Hagerty)。
哈佛大學教授赫傑特齊走訪了大企業主,了解他們如何進行市場營銷活動,於1912年出版了第一本銷售學教科書,它是市場營銷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出現的里程碑。這本教材同現代市場營銷學的原理、概念不盡相同,它主要涉及到分銷和廣告學。
阿切·W.肖於1915年出版了《關於分銷的若干問題》一書,率先把商業活動從生產活動中分離出來,並從整體上考察分銷的職能。但當時他尚未能使用「市場營銷」一詞,而是把分銷與市場營銷視為一回事。
韋爾達、巴特勒和威尼斯在美國最早使用「市場營銷」術語。韋爾達提出:「經濟學家通常把經濟活動劃分為3大類:生產、分配、消費??生產被認為是效用的創造」。「市場營銷應當定義為生產的一個組成部分」。
「生產是創造形態效用,營銷則是創造時間、場所和佔有效用」,並認為「市場營銷開始於製造過程結束之時」。這一階段的市場營銷理論同企業經營哲學相適應,即同生產觀念相適應。其依據是傳統的經濟學,是以供給為中心的。
2.功能研究階段(1921~1945)這一階段以營銷功能研究為其特點。此階段最著名的代表者有:克拉克(F?E?Clerk),韋爾達(L?D?H?Weld),亞歷山大(Alexander),瑟菲斯(Sarfare),埃爾德(Ilder)及奧爾德遜(Alderson)。
出版了《美國農產品營銷》一書,對美國農產品營銷進行了全面的論述,指出市場營銷目的是「使產品從種植者那兒順利地轉到使用者手中。這一過程包括3個重要又相互有關的內容:集中(購買剩餘農產品)、平衡(調節供需)、分散(把農產品化整為零)」。
這一過程包括7種市場營銷功能:集中、儲藏、財務、承擔風險、標准化、推銷和運輸。1942年,克拉克出版的《市場營銷學原理》一書,在功能研究上有創新,把功能歸結為交換功能,實體分配功能,輔助功能等,並提出了推銷是創造需求的觀點,實際上是市場營銷的雛形。
3.形成和鞏固時期(1946~1955)這一時期的代表人物有范利(Vaile),格雷特(Grether),考克斯(Cox),梅納德(Maynard)及貝克曼(Beckman)。
1952年,范利、格雷斯和考克斯合作出版了《美國經濟中的市場營銷》一書,全面地闡述了市場營銷如何分配資源,指導資源的使用,尤其是指導稀缺資源的使用。
市場營銷如何影響個人分配,而個人收入又如何制約營銷;市場營銷還包括為市場提供適銷對路的產品。同年,梅納德和貝克曼在出版的《市場營銷學原理》一書中,提出了市場營銷的定義,認為它是「影響商品交換或商品所有權轉移,以及為商品實體分配服務的一切必要的企業活動」。
梅納德歸納了研究市場營銷學的5種方法,即商品研究法,機構研究法,歷史研究法,成本研究法及功能研究法。由此可見,這一時期已形成市場營銷的原理及研究方法,傳統市場營銷學已形成。
4.市場營銷管理導向時期(1956~1965年)這一時期的代表人物主要有:羅·奧爾德遜(WraoeAlderson),約翰·霍華德(JohnA?Howard)及尤金尼·麥卡錫(E?J?Mclarthy)。奧爾德遜在1957年出版的《市場營銷活動和經濟行動》一書中,提出了「功能主義」。
霍華德在出版的《市場營銷管理:分析和決策》一書中,率先提出從營銷管理角度論述市場營銷理論和應用,從企業環境與營銷策略二者關系來研究營銷管理問題,強調企業必須適應外部環境。麥卡錫在1960年出版的《基礎市場營銷學》一書中,對市場營銷管理提出了新的見解。
他把消費者視為一個特定的群體,即目標市場,企業制定市場營銷組合策略,適應外部環境,滿足目標顧客的需求,實現企業經營目標。
5.協同和發展時期(1966~1980年)這一時期,市場營銷學逐漸從經濟學中獨立出來,同管理科學、行為科學、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等理論相結合,使市場營銷學理論更加成熟。
在此時期,喬治·道寧(GeorgeS.Downing)於1971年出版的《基礎市場營銷:系統研究法》一書,提出了系統研究法,認為公司就是一個市場營銷系統,「企業活動的總體系統,通過訂價、促銷、分配活動,並通過各種渠道把產品和服務供給現實的和潛在的顧客」。
他還指出,公司作為一個系統,同時又存在於一個由市場、資源和各種社會組織等組成的大系統之中,它將受到大系統的影響,同時又反作用於大系統。
1967年,美國著名市場營銷學教授菲力浦·科特勒(PhilipKotler)出版了《市場營銷管理:分析、計劃與控制》一書,該著作更全面、系統地發展了現代市場營銷理論。
他精粹地對營銷管理下了定義:營銷管理就是通過創造、建立和保持與目標市場之間的有益交換和聯系,以達到組織的各種目標而進行的分析、計劃、執行和控制過程。
之後並提出市場營銷管理過程包括分析市場營銷機會,進行營銷調研,選擇目標市場,制定營銷戰略和戰術,制定、執行及調控市場營銷計劃。
菲力浦·科特勒突破了傳統市場營銷學認為營銷管理的任務只是刺激消費者需求的觀點,進一步提出了營銷管理任務還影響需求的水平、時機和構成。
因而提出營銷管理的實質是需求管理,還提出了市場營銷是與市場有關的人類活動,既適用於盈利組織,也適用於非盈利組織,擴大了市場營銷學的范圍。
1984年,菲力浦·科特勒根據國際市場及國內市場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出現封閉市場的狀況,提出了大市場營銷理論,即6P戰略:原來的4大策略(產品、價格、分銷及促銷)加上兩個P——政治權力及公共關系。
他提出了企業不應只被動地適應外部環境,而且也應該影響企業的外部環境的戰略思想。
6.分化和擴展時期(1981~)在此期間,市場營銷領域又出現了大量豐富的新概念,使得市場營銷這門學科出現了變形和分化的趨勢,其應用范圍也在不斷地擴展。
1981年,萊維·辛格和菲利普·科特勒對「市場營銷戰」這一概念以及軍事理論在市場營銷戰中的應用進行了研究,幾年後,列斯和特羅出版了《市場營銷戰》一書。
1981年,瑞典經濟學院的克里斯琴·格羅路斯發表了論述「內部市場營銷」的論文,科特勒也提出要在企業內部創造一種市場營銷文化,即使企業市場營銷化的觀點。
1983年,西奧多·萊維特對「全球市場營銷」問題進行了研究,提出過於強調對各個當地市場的適應性,將導致生產、分銷和廣告方面規模經濟的損失,從而使成本增加。因此,他呼籲多國公司向全世界提供一種統一的產品,並採用統一的溝通手段。
1985年,巴巴拉·本德·傑克遜提出了「關系市場營銷」、「協商推銷」等新觀點。1986年,科特勒提出了「大市場營銷」這一概念,提出了企業如何打進被保護市場的問題。
在此期間,「直接市場營銷」也是一個引人注目的新問題,其實質是以數據資料為基礎的市場營銷,由於事先獲得大量信息和電視通訊技術的發展才使直接市場營銷成為可能。
進入90年代以來,關於市場營銷、市場營銷網路、政治市場營銷、市場營銷決策支持系統、市場營銷專家系統等新的理論與實踐問題開始引起學術界和企業界的關注。進入二十一世紀,互聯網的發展的應用,推動著網上虛擬發展,以及基於互聯網的網路營銷得到迅猛發展。
市場營銷學於20世紀初期產生於美國。幾十年來,隨著社會經濟及市場經濟的發展,市場營銷學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從傳統市場營銷學演變為現代市場營銷學,其應用從贏利組織擴展到非贏利組織,從國內擴展到國外。
當今,市場營銷學已成為同企業管理相結合,並同經濟學、行為科學、人類學、數學等學科相結合的應用邊緣管理學科。
西方市場營銷學的產生與發展同商品經濟的發展、企業經營哲學的演變是密切相關的。美國市場營銷學自20世紀初誕生以來,其發展經歷了五個階段。
銷售起源:
作為一門學科,營銷學開始於20世紀上半葉,那時主要是與分銷(尤其是批發和零售)相關的課程中。但是當時經濟學正陷於追求純理論的學術沖動之中,人們忽略了這門和經濟正常運行關系密切的新興學科。
供求曲線只是表明了均衡時的價格水平,卻沒能解釋從生產商通過批發商一直到零售商的價格鏈。因此早期的市場營銷學者填補了經濟學家研究的空白。
Ⅱ 浼佷笟鎴樼暐涓庤惀閿綆$悊
Ⅲ 服裝市場營銷畢業論文例文
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使得服裝市場的競爭日益加劇,服裝市場營銷尤為重要。下文是我為大家搜集整理的關於服裝市場營銷畢業論文例文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服裝市場營銷畢業論文例文篇1
淺論服裝市場營銷中消費心理特點
摘要:服裝消費是我國市場消費中佔比重較大的一項,因此,服裝市場營銷也成為市場營銷中的重點內容。本文首先對服裝市場營銷的發展進行概述,說明探討服裝市場營銷中消費心理特點的意義,接著對服裝市場營銷中的消費心理特點進行分析,最後根據這些消費心理特點,給出一些營銷策略和營銷手段建議,希望本文能夠為服裝市場營銷的發展提供幫助。
關鍵詞:服裝銷售;市場營銷;消費心理
在市場經濟發展中,促進消費成為企業和商家實現自身利益的必要手段,而市場營銷即是企業實現自身利益的主要途徑。服裝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消耗品,服裝市場的發展也驗證了人民生活水平的發展。在當今社會,服裝市場營銷該以怎樣的思路和方法進一步促進企業銷售目標的達成,成為每個銷售人員都必須思考的問題。
1.服裝市場營銷的發展概述
1.1 服裝市場營銷的理論
服裝市場營銷的理論基礎與廣義的市場營銷是相同的,即實現產品、價格和地點的統一,並用適當的方法銷售給盡可能多的顧客以實現銷售行為的經濟價值。但服裝市場營銷理論又具有其與眾不同的特點,即服裝市場的“客戶需要”並不一定是來源於客戶的,即時尚領頭者可能引導著客戶的需要走向;另外,客戶的需要有著十分明顯的群體特徵。
1.2 服裝市場營銷的策略
與其他產品營銷策略不同的是,服裝市場營銷很容易通過現實展示而達到營銷目的,這包括櫥窗中的模特展示和各地舉辦的大大小小的服裝秀。可以說,服裝營銷的產品展示是服裝市場營銷的主要策略,也是最有效果的策略。也正是服裝展示過程,使消費者對服裝產生相應的興趣和需求,因此,不同的服裝展示方式所帶來的銷售結果也是不一樣的。
1.3 探討服裝市場營銷中消費心理特點的意義
消費心理指的是人們在消費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心理特徵和心理活動,除了在消費當時所產生的心理狀態之外,還包括消費者的興趣、習慣、價值觀、性格和氣質等。消費心理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消費者對產品的態度,成為“買”與“不買”的關鍵。如今的服裝市場已經進入了白熱化的階段,消費者在購買時的心理狀態完全決定了服裝銷售的成功與否,因此,探討服裝市場營銷中的消費心理特點,對服裝市場營銷的發展以及銷售策略的選擇來說是十分重要的。
2.服裝市場營銷中的消費心理特點
2.1 消費心理的年齡特徵十分明顯
年齡並不是心理特徵的要素之一,但是年齡卻決定了一個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以及審美觀念,因此,年齡也決定了消費者對服裝消費的態度,這是服裝市場營銷中消費心理的重要特徵之一。不同年齡層的人對服裝消費有著完全不同的認識和解釋,這一點在我國大眾消費者中尤其明顯。出生於60年代的人群,因為兒童時期沒有十分豐富的物質資源,必須勤儉,因此這個年齡層的大眾人群對服裝消費的基本心理是“夠用就好”,這些消費者對服裝的材質要求很高,因為結實耐用的服裝材料能夠減少他們在服裝這一項上的花銷;而對於出生於70年代和80年代的人群來說,服裝不僅僅是衣服,更是他們社會地位和職業的象徵,因此,這個年齡層的人對服裝消費的基本心理是“符合我的社會形象”,他們很難接受標新立異的服裝,又對服裝有著較高的審美要求。
2.2 從眾和標新立異的心理
服裝消費者的個人性格特徵和所受的教育以及對審美的理解,決定了消費者在購買時的基本態度,其中有兩種十分明顯的心理特徵值得我們討論,即從眾和標新立異。從眾是大眾心理學的主要研究方向,研究的主要目的在於得出人們為什麼要從眾以及從眾心理的社會反映。在服裝市場營銷中,一款衣服或褲子賣得好,實際上就體現出了消費者的從眾行為。大多數消費者認為“大家都買的東西肯定有它的價值”,因此傾向於購買那些具有“賣得好”的特徵的服裝,認為那是符合消費潮流的消費行為;而另外一些顧客則比較討厭“賣得好”的服裝,他們在穿著搭配方面力求標新立異,以凸顯自己在生活品位或者審美觀點上的與眾不同。實際上,無論是從眾心理還是標新立異的心理,都是消費者們在著裝和穿搭過程中追求潮流的象徵,前者代表了“不出錯”的審美標准,後者則象徵著“求新求異”的潮流趨勢。
2.3 極簡主義與時尚心理
消費者的消費基本觀念決定了購買方向和購買過程,因此,消費觀念成為最具有特色的消費心理之一,在服裝營銷中,存在著兩種消費觀念值得我們注意。在現代社會,服裝不僅是人們遮蔽身體的工具,還是人們彰顯自己的社會身份的方式,從穿著搭配劃分人群,成為現代人們人際交往的手段之一。很多消費者力求通過服裝穿搭凸顯自己獨特的審美觀或者藝術范兒,即追求時尚,這是服裝消費中很普遍的一種心理特徵,擁有這種心理特徵的消費者會根據自己的穿搭風格隨時添置衣物,並且不在意衣物的質量,只求價格和樣式能滿足穿搭的需要;而另一類消費者在日常消費中以“環保”和“簡約”為中心,即現代社會所提倡的“極簡主義”風格。這些消費者對服裝的要求是既要滿足自己的審美需求,又要符合簡約環保的要求,他們經常有目標地購置衣物,並對衣物的質量和款式有極高的要求,反而對服裝的價格要求不高。
3.迎合服裝市場營銷中消費心理特點的營銷手段
3.1 重視品牌形象的塑造
對於服裝市場營銷來說,品牌形象就相當於服裝設計和銷售所針對的人群,因此,在營銷過程中應特別重視品牌形象的塑造。以大學生服裝消費為例,企業應該定期調研他們對於產品的意見與建議,虛心接受他們所提出的合理要求,這樣可以為服裝品牌樹立良好的形象。大學生群體的特點是追求快、新、奇,只要抓住他們的心理,讓他們感受到品牌文化與他們的個性需求相匹配,就會增加他們對品牌的忠誠度。美特斯・邦威的目標顧客是以20歲~25歲為主的年輕人,這個品牌的形象代言人是以周傑倫、潘瑋柏等港台明星為主的一群備受大學生喜歡的公眾人物,因此,這個服裝品牌也贏得了大學生消費群體的高度認同。 3.2 重視多渠道的宣傳以帶動潮流趨勢
現在是信息的社會,大量的媒體廣告每天都充斥在人們的生活中,讓人們在潛意識中對品牌產生印象,甚至直接產生忠誠度,同樣,對服裝潮流的接受和認同也可以藉助現代宣傳渠道來實現。以今年秋冬的服裝流行色:酒紅、墨綠為例,無論是服裝和時尚類雜志還是公交、地鐵廣告上的服裝主打顏色都是這兩種,人們在耳濡目染中就默認了這兩種顏色是秋季服裝的“潮流”,進而引發了很多人的購買行為。企業可以利用目標消費人群經常接觸的廣告網路進行服裝宣傳,為本企業所進行的服裝設計“造勢”,成為消費者眼中“潮流”的代表,以此滿足消費者的消費心理,擴大營銷影響力。
3.3 區分不同的風格以滿足不同人群的消費心理需求
考慮到由消費者的消費態度所引發的不同消費行為,在進行服裝市場營銷時,有必要區分不同風格,讓每種風格的喜愛者都可以在店面中找到適合自己的服裝,這也是利用消費者對服裝消費的不同理解以促進消費的一種營銷方式。企業在服裝賣場中設立服裝銷售區域的時候,可以在不同的樓層分別設置服裝銷售區,每個區的裝修風格可以大不相同,不同的配飾一搭配不同風格的衣服。另外,還可以將一個大品牌細分成不同的子品牌,每個有不同的風格適應不同的人群,像艾格女裝就分為艾格周末(Etam weekend)和艾格(Etam)以及艾格運動(ES)三部分,艾格周末和艾格運動,就比較適合以極簡主義為消費觀念的人群。
結語
綜上所述,目前的服裝市場發展需要企業把握消費者的消費心理以獲得營銷戰役的勝利,在服裝市場營銷中,消費者的心理有著十分明顯的特徵,不同的消費心理特徵使消費者對服裝購買形成了完全不同的觀念,展示出了完全不同的消費需要,進而形成了對服裝的不同消費模式。服裝市場營銷在把握消費者心理特徵的基礎上,可以從品牌形象塑造、潮流趨勢的帶動和同品牌產品不同風格的劃分三個方面來進行市場營銷,以取得更加明顯的營銷效果。
參考文獻:
[1]劉玉珊.基於大學生服裝消費心理的市場營銷對策研究[J].美術文獻,2014(2):115-117
[2]王秀.基於女性消費者心理的我國服裝市場營銷策略分析[J].對外經貿,2014(2):225-227
[3]張政.消費心理透視與市場營銷管理探討[J].現代經濟信息,2014(4):108-120
[4]孫肇倫.消費心理認同對市場營銷效率的影響探究[J].商業時代,2013(1):330-332
[5]喬良.基於消費心理與行為的市場營銷策略探析[J].企業技術開發,2012(12):116-118
[6]劉元傑.服裝市場營銷策劃――服裝模特表演商業活動策劃[J].中國商貿,2012(11):211-213
服裝市場營銷畢業論文例文篇2
談我國牛仔服裝企業國際市場營銷策略
【摘要】2008年以來發生的全球金融危機和歐洲債務危機對全球經濟產生了非常不利的影響,導致國際市場消費需求和投資需求大幅萎縮,我國的大多數牛仔服裝企業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損失。人民幣的不斷升值、國內勞動力成本和融資成本的不斷提高都成為企業出口的障礙,擺在這些企業面前的唯一出路就是要以新的思路和方法去開拓國際市場。
【關鍵詞】牛仔服裝企業;國際市場;營銷策略
全球金融危機和歐洲債務危機導致國際市場消費需求和投資需求大幅萎縮,我國的大多數牛仔服裝企業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損失。由於長期單一依賴於國際市場,疏於對國內市場的開發和管理,這些企業要想在短期內打開國內市場的銷路難度相當大,再加上人民幣的不斷升值,國內勞動力成本和融資成本的不斷提高使得這些企業面臨著“內外交困”的局面。目前擺在這些企業面前的唯一出路就是要以新的思路和方法去開拓國際市場,本文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不斷提高出口產品的質量
中國產品之所以在國際市場上具有競爭優勢,主要是因為我們的產品質量好並且價格便宜,“質優價廉”是中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最大賣點。我國出口企業必須不斷提高出口商品的質量,保證這一傳統優勢能夠得以延續。雖然出口貿易的利潤要大大高於國內貿易,但國外進口商對商品質量的要求也比國內經銷商高得多。所以,必須盡快建立和完善企業內部質量監管體系,完善產品質量監督管理制度,依靠規范、合理、完善的規章制度來管理企業,不斷提高出口產品的質量。
二、塑造出口產品自主品牌
目前,在大多數牛仔服裝生產企業的出口產品中,約有60%的產品品牌屬於國外進口商,企業擁有自主品牌的產品出口數量較少,只佔企業全部出口產品的約40%,企業主要是在為國外進口商做定牌生產,所以出口產品的利潤較低。從當前國際牛仔服裝市場行情分析,為國外進口商做定牌生產可以緊跟國際牛仔服裝市場的潮流和時尚,快速消化吸收國外先進的生產技術和設計理念,進而快速提高企業的設計、生產水平。但從長遠角度來看,企業對於國際市場的開發不能僅僅停留在這個層面上,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國際牛仔服裝市場行情波動較大,如果企業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到為國外進口商做定牌生產上,而不注重塑造自己的品牌,建立自己的國際市場銷售渠道,就很容易受到國際市場行情波動的影響,進而影響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全球金融危機和歐洲債務危機對我國出口企業造成的沖擊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第二、長期為國外進口商做定牌生產而不注重去塑造自己的品牌,會導致企業始終處於國際牛仔服裝市場產業鏈的下游,產品利潤中的絕大部分都被國外進口商掠走了,企業只能賺取微薄的加工費,企業很難有大的發展。所以,我國牛仔服裝企業必須要注重塑造出口產品的自主品牌。
三、加強國際市場銷售渠道建設
加強國際市場銷售渠道建設,最重要的一項舉措就是實施“走出去”戰略,直接在國外設立辦事處或銷售分公司,建立起企業自己的國際市場銷售渠道。
實施“走出去”戰略是黨中央、國務院從我國經濟發展全局出發做出的重大、戰略性決策,對我國企業的快速發展和拓展國民經濟發展空間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它既可以補充我國需要的資源,又可以帶動商品和勞務的出口,還可以培育我國的跨國公司和知名品牌。實施這一戰略有兩個目的:首先,通過在國外設立分公司或辦事處,可以直接面對更多的國外進口商,從而可以拓寬國際市場的銷售渠道;其次,由於自我國實行匯率改革以來人民幣對世界主要流通貨幣均呈現不斷升值的態勢,這對我國企業的出口非常不利,因為人民幣的升值嚴重擠壓了我國出口企業的利潤空間,使得出口商品的利潤不斷下降,甚至是低於生產成本。面對人民幣不斷升值的趨勢,我國大部分出口企業也只能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拿不出什麼解決辦法。但是,通過實施“走出去”戰略,在國外直接設立分公司就可以較好的解決這一問題。我們可以用銷售出口貨物所得的當地貨幣直接在當地購買國內需要的貨物,然後再將貨物運回國內銷售。這樣做不但可以降低人民幣升值對出口企業帶來的不利影響,同時還可以通過在國內銷售進口貨物為企業帶來額外的利潤,可謂是一舉兩得。
在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的同時,還應廣泛參加國內外各種大型和專業的展覽會,如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中國東盟博覽會、中國國際服裝博覽會等,如果資金條件允許,還可以直接到國外參加國際上知名度較高的展覽會。通過參加這些展覽會,可以結識更多的國外客戶,拓寬企業的出口渠道,提高出口量。為保證這一目標的順利實施,應加強企業外貿部門的力量,成立國際貿易部,招聘專業的人才。通過提高相關專業人才的工資待遇,改善其工作和生活條件,保證這些人才能引進來,留得住。同時,要充分的信任他們,給予他們足夠的許可權和發展空間,讓他們的專長有用武之地,從而確保企業的國際市場銷售渠道建設能夠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菲利普・科特勒,加里・阿姆斯特朗.郭國慶譯.市場營銷原理[M].清華大學出版,2007
[2]徐鼎亞.市場營銷學[M].復旦大學出版社.2011
[3]鄭銳洪,趙志江.分銷渠道管理[M].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09
[4]菲利普・科特勒.趙萌萌譯.市場營銷原理[M].機械工業出版社.2012
[5]馬丁・林斯特龍.感官品牌[M].天津教育出版社.2011
[6]菲利普・科特勒.營銷革命3.0[M].機械工業出版社,2011
[7]楊秀麗.營銷策劃[M].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10
[8]李永平.國際市場營銷管理[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猜你喜歡:
1. 服裝市場營銷畢業論文
2. 淺談服裝營銷論文範文
3. 淺談服裝銷售畢業論文範文
4. 服裝市場營銷策略論文範文
Ⅳ 市場營銷的定義是什麼
市場營銷(Marketing),又稱作市場學、市場行銷或行銷學,MBA、EMBA等經典商管課程均將市場營銷作為對管理者進行管理和教育的重要模組包含在內。市場營銷是在創造、溝通、傳播和交換產品中,為顧客、客戶、合作夥伴以及整個社會帶來經濟價值的活動、過程和體系。主要是指營銷人員針對市場開展經營活動、銷售行為的過程。
市場營銷是指以顧客需要為中心的思想下,企業所進行的有關產品生產、流通和售後服務等與市場有關的一系列經營活動(包括市場調查和預測,產品構思和設計,產品生產,定價,分銷,保銷和售後服務等內容。
一對多營銷是一對一營銷演變而來,一對一是獨立客戶對接,而一對多是客戶群體對接,最傳統的形式當屬「家庭銷售會」
定義
1、一對多營銷針對每個客戶群體建立個性化的營銷溝通,關鍵點在於客戶分類,建立互動、個性化的業務流程;
2、一對多營銷即單個營銷人員對一個顧客群體進行推銷或行銷,向一組有相同需求的購買者介紹、展示、推銷某項產品或服務的效能和特點,達到促其購買的目的。
根據市場需要組織生產產品,並通過銷售手段把產品提供給需要的客戶被稱作營銷。在具有不同的政治、經濟、文化的國家,營銷不應該一成不變。即使在同一個國家,在消費品行業、B2B行業(business to business instries)和服務業,營銷方式也是不同的。而在同樣的行業里,不同的企業也有著各自不同的營銷方式。營銷學是關於企業如何發現、創造和交付價值以滿足一定目標市場的需求,同時獲取利潤的學科。營銷學用來辨識未被滿足的困虧需要,定義、量度目標市場的規模和利潤潛力,找到最適合企業進入的市場細分和適合該細分的市場供給品。
。簡稱營銷,台灣常稱作行銷;是指個人或集體通過交易其創造的產品或價值,以獲得所需之物,實現雙贏或多贏的過程。它包含兩種含義,一種是動詞理解,指企業的具體活動或行為,這時稱之為市場營銷或市場經營;另一種是名詞理解,指研究企業的市場營銷活動或行為的學科,稱之為市場營銷學、營銷學或市場學等。 市場營銷學是研究經濟社會整個交易過程的,是交易所屬范疇都是營銷學研究的,請注意,我用的是市場營銷學,不是市場營銷,市場營銷學研究完了整個的交易過程,那麼應用這個研究成果為自己或者企業牟利就是市場營銷了。整個交易過程是很復雜的,這也衍生出來營銷中的研發,市場調研,策略,細分等等問題,所有這個過程是一個整體,要做好營銷必須要涉及的所有環節都做好,這樣才是完美的營銷。 其實市場營銷在現今有兩種不同的定義方式權威定義和新式定義。我們來一一解析一下。 一、權威定義美國市場營銷協會下的定義:市場營銷是創造、溝通與傳送價值給顧客,及經營顧客關系以便讓組織與其利益關系人受益的一種組織功能與程式。 菲茄春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下的定義強汪納神調了營銷的價值導向:市場營銷是個人和集體通過創造並同他人交換產品和價值以滿足需求和慾望的一種社會和管理過程。 Philop Kotler於1984年對市場營銷又下了定義:市場營銷是指企業的這種職能:認識目前未滿足的需要和慾望,估量和確定需求量大小,選擇和決定企業能最好地為其服務的目標市場,並決定適當的產品、勞務和計劃(或方案),以便為目標市場服務。 麥卡錫(E.J.Marthy)(於1960年也對微觀市場營銷下了定義:市場營銷是企業經營活動的職責,它將產品及勞務從生產者直接引向消費者或使用者以便滿足顧客需求及實現公司利潤,同時也是一種社會經濟活動過程,其目的在於滿足社會或人類需要,實現社會目標。(《基礎市場學》第1 9頁)。這一定義雖比美國市場營銷協會的定義前進了一步,指出了滿足顧客需求及實現企業贏利成為公司的經營目標,但這兩種定義都說明,市場營銷活動是在產品生產活動結束時開始的,中間經過一系列經營銷售活動,當商品轉到使用者手中就結束了,因而把企業營銷活動僅局限於流通領域的狹窄范圍,而不是視為企業整個經營銷售的全過程,即包括市場營銷調研、產品開發、定價、分銷廣告、宣傳報導、銷售促進、人員推銷、售後服務等。 而格隆羅斯給的定義強調了營銷的目的:營銷是在一種利益之上下,通過相互交換和承諾,建立、維持、鞏固與消費者及其他參與者的關系,實現各方的目的。 二、新式定義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郭國慶教授建議將這次的新定義完整的表述為: 市場營銷既是一種組織職能,也是為了組織自身及利益相關者的利益而創造、傳播、傳遞客戶價值,管理客戶關系的一系列過程。 推動重新審視和修訂AMA關於市場營銷的官方定義的主要力量之一是來自於AMA的CEO丹尼斯•杜蘭普。關於市場營銷的第一版官方定義是1935年由AMA的前身美國營銷教師協會所採用的,1948年被AMA正式採用。1960年,當AMA重新審視第一版定義時決定依然保持不變,不做任何修改。就這樣,關於市場營銷的最初的定義一直沿用了50年,直到1985年的時候被重新修訂了。修訂後的定義也就是當今見到的關於市場營銷最普遍的定義: 市場營銷是計劃和執行關於商品、服務和創意的觀念、定價、促銷和分銷,以創造符合個人和組織目標的交換的一種過程。 這個定義一直沿用至今,直到2004年夏天才被重新修訂。這次新定義是近20年來關於市場營銷定義的首次修訂,無怪乎引起了廣大營銷者的普遍重視。當然,引起大家關注的原因也還在於AMA的地位。因而,由她來做出如此之修訂,自然會引起各方面的關注。
旅遊市場營銷是以滿足旅 游需求和實現企業目標為目的, 以實現旅遊 產品交換為核心的營銷管理活動, 是管理旅 游需求、平衡旅遊產品供求的過程,是市場 營銷在旅遊業中的應用與發展。
旅遊市場營銷五個觀念:以企業為中心的 旅遊市場營銷觀念:生產觀念,產品觀念, 推銷觀念。 以消費者為中心的旅遊市場營銷觀念。
市場營銷(Marketing)又稱為市場學、市場行銷或行銷學。簡稱「營銷」,台灣常稱作「行銷」;是指個人或集體通過交易其創造的產品或價值,以獲得所需之物,實現雙贏或多贏的過程。它包含兩種含義,一種是動詞理解,指企業的具體活動或行為,這時稱之為市場營銷或市場經營;另一種是名詞理解,指研究企業的市場營銷活動或行為的學科,稱之為市場營銷學、營銷學或市場學等。
市場營銷 消費者 核心 客戶 客戶生命周期價值(CLV,Customer lifetime value) 客戶關系管理(CRM) 營銷組合 營銷導向(也稱作「關注客戶」、「營銷概念」) 可持續競爭優勢 核心競爭力 經驗曲線效應 營銷短視 市場區隔 目標市場 市場機會分析 商業模型 價值 價值鏈 價值遷移 市場 市場份額 規模經濟 終端使用者 競爭 競爭戰略 競爭優勢
市場營銷理論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初創階段。市場營銷於19世紀末到20世紀20年代在美國創立,源於工業的發展。這時市場營銷學的研究特點是:a. 著重推銷術和廣告術,沒有出現現代市場營銷的理論、概念和原則;b.營銷理論還沒有得到社會和企業界的重視。 第二階段:應用階段。20世紀20年代至二戰結束為應用階段,此階段市場營銷的發展表現在應用上。市場營銷理論研究開始走向社會,被廣大企業界所重視。 第三階段:形成發展時期。20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為市場營銷學的發展階段,市場開始出現供過於求的狀態。 第四階段:成熟階段。80年代至今,為市場營銷學的成熟階段,表現在:a.與其他學科關聯,b.開始形成自身的理論體系;80年代是市場營銷學的革命時期,開始進入現代營銷領域,使市場營銷學的面貌煥然一新。
市場營銷學架構
市場營銷學作為獨立的學科,它是市場營銷原理和市場營銷管理的結合,市場營銷學架構主要分為以下部分: 市場營銷基本理論 市場調研分析 營銷戰略 營銷策略 營銷組織與控制 營銷的應用與創新
市場營銷(Marketing)又稱為市場學、市場行銷或行銷學。簡稱「營銷」,台灣常稱作「行銷」;是指個人或集體通過交易其創造的產品或價值,以獲得所需之物,實現雙贏或多贏的過程。它包含兩種含義,一種是動詞理解,指企業的具體活動或行為,這時稱之為市場營銷或市場經營;另一種是名詞理解,指研究企業的市場營銷活動或行為的學科,稱之為市場營銷學、營銷學或市場學等。
營銷市場是指營銷過程中的市場情況,主要著重在市場兩個字上。
市場營銷是一個人或者一個群體通過創造,提供並交換有價值的產品,從中滿足各自需要的社會活動和管理過程,它不但重視銷售,更強調企業應該在充分認識市場和分析市場的基礎上,以滿足顧客的需求為中心,去規劃從產品設計開始的所有營銷活動,從而保證產品能夠順利銷售,迅速佔領市場。
市場營銷的目的:克服交換過程中的障礙,保障交易順利完成
市場營銷的特徵:以滿足顧客的需求為中心,注重長遠利益和戰略目標的實現,通過戰略規劃和團隊的整合營銷來完成最終目標。
市場營銷是計劃和執行關於商品、服務和創意的觀念、定價、促銷和分銷,以創造符合個人和組織目標的交換的一種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