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市場營銷學產生與發展的四個階段、市場背景及標志是什麼
一、場營銷學發展的階段:
1、初創階段:19世紀末至20世紀30年代,是市場營銷學的初創時期。
2、形成階段:從1931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是市場營銷理論的形成時期。
3、發展階段: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到60年代末期是市場營銷學的發展階段。
4、完善階段:又稱成熟階段。20世紀70年代至今,市場營銷的研究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二、市場背景
市場營銷(Marketing)又稱為市場學、市場行銷或行銷學。簡稱「營銷」,台灣常稱作「行銷」;是指個人或集體通過交易其創造的產品或價值,以獲得所需之物,實現雙贏或多贏的過程。
它包含兩種含義,一種是動詞理解,指企業的具體活動或行為,這時稱之為市場營銷或市場經營;另一種是名詞理解,指研究企業的市場營銷活動或行為的學科,稱之為市場營銷學、營銷學或市場學等。
三、標志
1、威斯康星學派
本世紀初,威斯康星大學成為激進的自由經濟思想的論壇。當時,該校著名學者有 W.A. 約翰 ·R· 康門斯 (Tohn R.Commons) 、理查德 ·T· 埃利 (RichardT.Ely) 和 H.C. 泰勒 (H.C.Taylor) 。
2、紐約學派
盡管哥倫比亞大學和紐約大學對早期市場營銷文獻沒什麼突出貢獻,但也做了一定的奠基工作。 在此之前,他已具有多年的教學經驗,並成為日後該地區最早的市場營銷思想家。
20 年代,尼斯托姆和 RS 亞歷山大也到紐約地區教學。他們與當地其他市場營銷學者的主要區別在於,其成就是從科學研究機構取得的。
3、哈佛學派
對早期市場營銷思想發展起到了重要影響的是哈佛大學商學院和經濟學系。哈佛大學不但培養了自己學校的人才,也為去那裡暫時就讀的學生的日後發展助益甚大,該校對市場營銷的貢獻是傑出而又獨特的。
早期在哈佛大學對市場營銷思想作出貢獻的先驅有:切林頓 (Cherington) 、肖 (Shaw) 、科普蘭 (Copeland) 、托斯德 (Todal) 、威德勒 (Weidler) 、梅納德 (Maynard) 、、博頓 (Borden) 和韋爾 (Vaile) 。
4、中西部學派
盡管早期市場營銷課程大多在中西部的大學里講授過,但除了威斯康星大學以外,其他大學對市場營銷思想的發展並未作出太大貢獻。雖然這些學校也有一些著名的經濟學家,但並不像威斯康星大學和哈佛大學那麼集中。
然而,隨著對市場營銷興趣的不斷增大,在明尼蘇達、密執安、伊里諾斯及俄亥俄,個別學者也曾作出一些有價值的貢獻。其中包括韋爾德、克拉克、艾維、鄧肯、康沃斯、韋爾勒、梅納德及貝克曼。
(1)市場營銷知識進入期擴展閱讀
研究內容:
營銷原理:包括市場分析、營銷觀念、市場營銷信息系統與營銷環境、消費者需要與購買行為、市場細分與目標市場選擇等理論。
營銷實務:由產品策略、定價策略、分銷渠道策略、促銷策略、市場營銷組合策略等組成。
營銷管理:包括營銷戰略、計劃、組織和控制等。
特殊市場營銷:由網路營銷、服務市場營銷和國際市場營銷等組成。
『貳』 導入期的市場特點及營銷策略有哪些
首先感謝您對市場營銷的熱愛.
導入期的(引入期或介紹期)的市場特點:導入期即新產品剛剛進入市場時期.這一階段,消費者或用戶以及經銷商對新產品缺乏了解,常常不願意改變以往的習慣去購買,因而新產品銷售增長緩慢.而且由於新產品生產批量小,產品設計未定型、工藝不成熟,一些技術問題尚未解決,因此生產成本高,推銷費用大,銷售量小,企業往往發生虧損。新產品如果度過了這個階段,市場銷售量接會逐步上升,若不能度過這個階段,它的市場生命也就夭折了。
導入期的市場營銷策略:1.高格調策略。即高價格高促銷策略,也鏈肢握稱快取脂策略或快速掠取策略。2.選擇性滲透策略。即高價格低促飢豎銷策略,棚慶也稱慢取脂策略或緩慢掠取策略。3.密集滲透性策略。即低價格高促銷策略,也稱快滲透策略。4.低格調策略。即低價格低促銷策略,也稱慢滲透策略或低格調以廉取勝策略。
回答完畢。
『叄』 試述引入期和成熟期的市場特點及營銷策略。
(1)導入期的特點:銷售量小,單位成本較高;未有理想的營銷渠道和高效的分配模式;價格決策難以確立;營銷費用開支較大;技術、性能不夠完善;利潤少、風險大。市場營銷策略,一般區分為:快速掠取策略,緩慢掠取策略,快速滲透策略,緩慢滲透策略。
(2)成熟期的特點:消費者對產品已經熟悉、銷售量增長很快;大批競爭者加入、競爭加劇;產品已定型、技術工藝較成熟;營銷渠道較理想;生產價格趨於下降;促銷費用略有提高但占銷售額的比率下降;單位生產成本迅速下降、企業利潤迅速上升。營銷策略有三種基本策略可供選擇:市場改良、產品改良和營銷組合改良。
『肆』 市場營銷觀念是如何演進的
市場營銷學(Marketing)於20世紀初期產生於美國。隨著社會經濟及市場經濟的發展,市場營銷學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從傳統市場營銷學演變為現代市場營銷學,其應用從贏利組織擴展到非贏利組織,從國內擴展到國外。當今,市場營銷學已成為同企業管理相結合,並同經濟學、行為科學、人類學、數學等學科相結合的應用邊緣管理學科。西方市場營銷學的產生與發展同商品經濟的發展、企業經營哲學的演變是密切相關的。美國市場營銷學自20世紀初誕生以來,其發展經歷了五個階段。
1.萌芽階段(1900~1920)
這一時期,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經過工業革命,生產力迅速提高,城市經濟迅猛發展,商品需求量亦迅速增多,出現了需過於供的賣方市場,企業產品價值實現不成問題。與此相適應 市場營銷學開始創立。早在1902年,美國密執安大學、加州大學和伊利諾大學的經濟系開設了市場學課程。以後相繼在賓夕法尼亞大學、匹茨堡大學、威斯康星大學開設此課。在這一時期,出現了一些市場營銷研究的先驅者,其中最著名的有阿切·W·肖(Arch.W.Shaw),巴特勒(Ralph Star.Bulter),約翰·B·斯威尼(John B.Swirniy)及赫傑特齊( J.E.Hagerty)。哈佛大學教授赫傑特齊走訪了大企業主,了解他們如何進行市場營銷活動,於1912年出版了第一本銷售學教科書,它是市場營銷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出現的里程碑。 阿切·W·肖於1915年出版了《關於分銷的若干問題》一書,率先把商業活動從生產活動中分離出來,並從整體上考察分銷的職能。但當時他尚未能使用「市場營銷」一詞,而是把分銷與市場營銷視為一回事。 韋爾達、巴特勒和威尼斯在美國最早使用「市場營銷」術語。韋爾達提出:「經濟學家通常把經濟活動劃分為3大類:生產、分配、消費……生產被認為是效用的創造」。「市場營銷應當定義為生產的一個組成部分」。「生產是創造形態效用,營銷則是創造時間、場所和占 有效用」,並認為「市場營銷開始於製造過程結束之時」。 管理界的一代宗師彼得·杜拉克在其1954年寫成的《管理實踐》中認為,「關於企業的目的只有一個有效定義:創造消費者。」他指出,「市場是由商人創造的.,而消費者的需求只是理論上的。」杜拉克的管理思想進一步促使了市場營銷理論與實踐者,從以企業為核心向以消費者為核心的轉變。 這一階段的市場營銷理論同企業經營哲學相適應,即同生產觀念相適應。其依據是傳統的經濟學,是以供給為中心的。
2.功能研究階段(1921~1945)
這一階段以營銷功能研究為其特點。此階段最著名的代表者有:克拉克(F.E.Clerk),韋爾達(L.D.H.Weld),亞歷山大 (Alexander),瑟菲斯(Sarfare),埃爾德(Ilder)及奧爾德遜(Alderson)。1932年,克拉克和韋爾達出版了《美國農產品營銷》一書,對美國農產品營銷進行了全面的論述,指出市場營銷目的是「使產品從種植者那兒順利地轉到使用者手中。這一過程包括3個重要又相互有關的內容:集中(購買剩餘農產品)、平衡(調節供需)、分散( 把農產品化整為零)」。這一過程包括7種市場營銷功能:集中、儲藏、財務、承擔風險、標准化、推銷和運輸。1942年,克拉克出版的《市場營銷學原理》一書,在功能研究上有創新,把功能歸結為交換功能,實體分配功能,輔助功能等,並提出了推銷是創造需求的觀點, 實際上是市場營銷的雛形。
3.形成和鞏固時期(1946~1955)
這一時期的代表人物有范利(Vaile),格雷特(Grether),考克斯(Cox),梅納德(Maynard)及貝克曼 (Beckman)。1952年,范利、格雷斯和考克斯合作出版了《美國經濟中的市場營銷》一書,全面地闡述了市場營銷如何分配資源,指導資源的使用,尤其是指導稀缺資源的使用;市場營銷如何影響個人分配,而個人收入又如何制約營銷;市場營銷還包括為市場提供適銷對路的產品。同年,梅納德和貝克曼在出版的《市場營銷學原理》一書中,提出了市場營銷的定義,認為它是「影響商品交換或商品所有權轉移,以及為商品實體分配服務的一切必要的企業活動」。梅納德歸納了研究市場營銷學的5種方法,即商品研究法,機構研究法, 歷史研究法,成本研究法及功能研究法。 由此可見,這一時期已形成市場營銷的原理及研究方法,傳統市場營銷學已形成。
4.市場營銷管理導向時期(1956~1965年)
這一時期的代表人物主要有:羅·奧爾德遜(Wraoe Alderson),約翰·霍華德(John A.How ard)及麥卡錫(E.J.Mclarthy)。 奧爾德遜在1957年出版的《市場營銷活動和經濟行動》一書中,提出了「功能主義」。霍華德在出版的《市場營銷管理:分析和決策》一書中,率先提出從營銷管理角度論述市場營銷理論和應用,從企業環境與營銷策略二者關系來研究營銷管理問題,強調企業必須適應外部環境。麥卡錫在1960年出版的《基礎市場營銷學》一書中,對市場營銷管理提出了新的見解。他把消費者視為一個特定的群體,即目標市場,企業制定市場營銷組合策略,適應外部環境,滿足目標顧客的需求,實現企業經營目標。
5.協同和發展時期(1966~1980年)
這一時期,市場營銷學逐漸從經濟學中獨立出來,同管理科學、行為科學、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等理論相結合,使市場營銷學理論更加成熟。 在此時期,喬治·道寧(George S.Downing)於1971年出版的《基礎市場營銷:系統研究法》一書,提出了系統研究法,認為公司就是一個市場營銷系統,「企業活動的總體系統,通過訂價、促銷、分配活動,並通過各種渠道把產品和服務供給現實的和潛在的顧客」。他還指出,公司作為一個系統,同時又存在於一個由市場、資源和各種社會組織等組成的大系 統之中,它將受到大系統的影響,同時又反作用於大系統。 1967年,美國著名市場營銷學教授菲利浦·科特勒(Philip Kotler)出版了《市場營銷管理:分析、計劃與控制》一書,該著作更全面、系統地發展了現代市場營銷理論。他精粹地對營銷管理下了定義:營銷管理就是通過創造、建立和保持與目標市場之間的有益交換和聯系,以達到組織的各種目標而進行的分析、計劃、執行和控制過程,並提出,市場營銷管理過程包括分析市場營銷機會,進行營銷調研,選擇目標市場,制定營銷戰略和戰術,制定、執 行及調控市場營銷計劃。 菲利浦·科特勒突破了傳統市場營銷學認為營銷管理的任務只是刺激消費者需求的觀點,進一步提出了營銷管理任務還影響需求的水平、時機和構成,因而提出營銷管理的實質是需求 管理,還提出了市場營銷是與市場有關的人類活動,既適用於盈利組織,也適用於非盈利組織,擴大了市場營銷學的范圍。 1984年,菲力浦·科特勒根據國際市場及國內市場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出現封閉市場的狀況,提出了大市場營銷理論,即6P戰略:原來的4P(產品、價格、分銷及促銷)加上兩個P ——政治權力及公共關系。他提出了企業不應只被動地適應外部環境,而且也應該影響企業的外部環境的戰略思想。
6.分化和擴展時期(1981~)
在此期間,市場營銷領域又出現了大量豐富的新概念,使得市場營銷這門學科出現了變形和分化的趨勢,其應用范圍也在不斷地擴展。 1981年,萊維·辛格和菲利普·科特勒對「市場營銷戰」這一概念以及軍事理論在市場營銷戰中的應用進行了研究,幾年後,列斯和特羅出版了《市場營銷戰》一書。1981年,瑞典經濟學院的克里斯琴·格羅路斯發表了論述「內部市場營銷」的論文,科特勒也提出要在企業內部創造一種市場營銷文化,即使企業市場營銷化的觀點。1983年,西奧多·萊維特對「全球市場營銷」問題進行了研究,提出過於強調對各個當地市場的適應性,將導致生產、分銷和廣告方面規模經濟的損失,從而使成本增加。因此,他呼籲多國公司向全世界提供一種統一的產品,並採用統一的溝通手段。1985年,巴巴拉·本德·傑克遜提出了「關系營銷」、「協商推銷」等新觀點。1986年,科特勒提出了「大市場營銷」這一概念,提出了企業如何打進被保護市場的問題。在此期間,「直接市場營銷」也是一個引人注目的新問題,其實質是以數據資料為基礎的市場營銷,由於事先獲得大量信息和電視通訊技術的發展才使直接市場營銷成為可能。 進入90年代以來,關於市場營銷、市場營銷網路、政治市場營銷、市場營銷決策支持系統、市場營銷專家系統等新的理論與實踐問題開始引起學術界和企業界的關注。進入二十一世紀,互聯網的發展的應用,推動著網上虛擬發展,以及基於互聯網的網路營銷得到迅猛發展。
編輯本段發展史上的典型人物與事件
時間或年代 代表人物 營銷典型事件 營銷觀點
1923年 A.C.尼爾森 創建專業的市場調查公司研究食品雜貨店的貨架,計算貨物的流動 理性營銷時代的開始
20世紀50年代 霍華德和P·科特勒 《營銷管理》一書出版 營銷管理從經濟學母體中分離
20世紀50年代以後 鄧白氏營銷信息服務公司
市場研究發展為專業服務產業
1956年 溫德爾·史密斯 市場細分 市場細分不應停留在產品差異上
1960年 J·麥卡錫 產品、價格、通路、促銷理論 4Ps理論
20世紀50年代初 雷斯 UPS理論 獨特的銷售主張
20世紀60年代 大衛·奧格威 品牌形象理論 描繪品牌形象比強調產品差異更重要
20世紀70年代
社會營銷觀或道德營銷觀 營銷要兼顧企業和社會的利益
1969年 科特勒和西德尼·萊維 廣義的營銷 營銷學不僅適用於產品和服務,也適用於組織、意識形態、政府、學校、政黨、政治等
20世紀80年代 日本 顧客滿意度 企業營銷應追求「整體顧客滿意」
20世紀80年代末 大衛·A·艾克 品牌資產 通過品牌忠誠、品牌知名度、心目中的品質、品牌聯想和其他資產構築
1983年 西奧多·萊維特 全球營銷 呼籲跨國公司向世界提供統一的產品、並採用統一的溝通手段
20世紀90年代
4Cs理論 營銷從請顧客注意到請注意顧客
20世紀90年代 《整合營銷傳播》一書出版 整合營銷傳播IMC 整合各種營銷工具
1985年 巴巴拉·本和德·傑克遜 關系營銷——回歸到人 營銷的人文性
20世紀90年代末
網際網路營銷
本文來自網路
『伍』 導入期的市場特點及營銷策略有哪些
導入期是指產品首次投入市場後的最初銷售階段,一般銷售增長率結余回0%-10%之間,產品普及率效答率5%。這一階段的主要特徵是:產品技術、性能不夠完善;生產批量小,試制費用大,產品成本高;用戶對產品不太了解,銷售量少,需做大量廣告,推銷費用較大;企業利潤較少或無利潤,甚至虧損;市場競爭者較少等。
導入期的市場營銷策略:
1、高格調策略。即高價格高促銷策略,也稱快取脂策略或快速掠取策略。
2、選擇性滲透策略。即高價格低促銷策略,也稱慢取脂策略或緩慢掠取策略。
3、密集滲透性策略。即低價格高促銷策略,也稱快滲透策略。
4、低格調策略。即低價格低促銷策略,也稱慢滲透策略或低格調以廉取勝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