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奇瑞汽車的營銷環境分析
宏觀可以看兩個一個是短期市場一個是長期市場。
短期市場預計:
1、政策方面:2010年之後短期內(特指2-5年)國家整體調控將以擴大內需,促進人民消費為主,對汽車行業的支持與拉動仍將持續,奇瑞股份奇瑞銷售公司主營的中低端車在未來5年會有更為廣闊的市場環境。奇瑞股份麒麟銷售公司主營的中高端車型受其國產化與技術日趨成熟化在未來5年將有可持續發展的動力,奇瑞股份開瑞主要以微車為主,打拚2、3、4線市場,在五菱的強大攻勢下搶占市場份額,壓力相對較大,但仍會持續增長。奇瑞股份國際公司主要針對海外市場隨著國際經濟形勢的復甦,2010年之後也會有所佳績。所以在未來的3-5年仍是汽車行業的火爆年份。
2、奇瑞自身:隨著2009年奇瑞年銷量接近50萬的滿園飄香,奇瑞的資產在2009年也得到了復甦,先後建立了重卡,電動車等等項目,准備走多元化的路線了,這對一直以做好過車的奇瑞老說,應該是開創了一條新的征程,在未來的1-2年的建設之後再3-8年將是創造收入的時期。
微觀方面:
1、隨之國際社會對環境污染的重視,傳統的汽油機很有可能在將來被替換,但這個日期很難說大概在5年之後吧(2012世界末日就除外了),到那時奇瑞股份的三家國內銷售公司、國際公司可能都會對新的能源系統進行全面銷售(據說現在奇瑞現在在研究新能源的項目呢),至於5年後奇瑞是否能研究的完全,是否能超越的了其他廠家,那就看奇瑞的努力了。
2、奇瑞內部管理問題:據N多在奇瑞工作過的朋友反映了一些問題,比如:流程過長、工作推諉、員工福利等問題,隨著社會的發展,城市人民的生活資本將會越來越大,工資、工作環境將嚴重影響到企業的留人能力,人員更新換代和組織機構的不健全也將危機到這樣的企業。
以上是個人的拙見,時間比較短就寫了這些,有事大家多交流哦呵呵。
㈡ 影響汽車市場的宏觀環境和微觀環境有哪些
宏觀環境:汽車相關廠商逐漸增多,競爭大,汽車目前在大幅度增多,會有一定的飽和度
微觀環境:汽車多了的話,加重了污染、交通擁擠,國家會出台相關政策法規限制汽車的增長
目前10年,對汽車營銷影響最大的就是各銷售商之間的競爭,要提高競爭力就要制定獨特於其他的營銷方案.
㈢ 一個新的汽車產品投入目標市場前需要考慮哪些宏觀環境
經濟、社會、政治的環境。
從政策的角度,無論是國家十三五規劃還是汽車產業規劃,都明確了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及節能汽車將成為重要的發展方向。
從經濟的角度,宏觀經濟的穩定及居民收入的增長,仍將為汽車市場穩定增長提供支撐。從社會的角度,城鎮化的推進,人口及家庭架構的變化將促進汽車市場增長及車型結構的調整。
介紹
宏觀環境對於汽車市場發展至關重要。中國經濟,社會,環境發生的諸多重大變化,將深刻影響汽車市場的發展。
宏觀環境是企業賴以生存的基礎,對宏觀環境的正確把握不僅會影響到企業發展的一般性問題,更是影響著企業發展方向的戰略問題。
㈣ 汽車營銷的宏觀環境因素包括哪些方面
影響最大的國民生產總值、經濟周期和汽車企業所處的市場模式三個方面。
(一)國民生產總值。
國民生產總值,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整個國民經濟生產產品和提供服務的年總價值。
它是衡量國民經濟狀況的最佳指標。因此,汽車企業應當特別注意每年國民生產總值的變化和發展情況,以便為汽車企業的正確決策提供可靠的依據。
(二)經濟周期。
20世紀以來,世界各國(特別是經濟發達國家)的經濟連續發生波動,其一般規律是經濟狀況好轉一段時間之後又下降,大約經過半年到一年的時間之後又上升。整個國民經濟這種起伏變化情況,稱為經濟周期。經濟周期持續時間長短的變化一般都在一年以下,但也有例外,如美國20世紀30年代的經濟大危機和60年代的經濟蕭條,都延續了幾(合誠潤滑脂www.hcrhz.com)年的時間才慢慢地得到恢復。
宏觀經濟的上升或下降,使汽車企業在應對經濟環境的問題上面臨相當大的困難。但是,汽車企業只要能夠經常保持對全國(或全世界)的各種經濟問題進行分析和研究,仍有可能在復雜多變的經濟環境中做出較為可靠的、有益的預測。
(三)市場模式。
一般來說,大多數汽車企業都是在競爭的市場環境下從事生產和經營活動的。汽車企業應當完全了解自己生產和經營活動所處的外部市場環境和類型。在分析市場環境時,必須詳盡地考查市場的類型,也就是需要認真地去研究市場的基本模式。
㈤ 試述汽車營銷的宏觀環境
汽車市場營銷微觀復環境是制指能影響整個微觀環境和企業營銷活動的廣泛性因素。一般地說,汽車企業對宏觀環境因素只能適應,不能改變。宏觀環境因素對企業的營銷活動具有強制性、不確定性和不可控性等特點。主要包括:
①人口環境。指一個國家和地區(企業目標市場)的人口數量、人口質量、家庭結構、人口年齡分布及地域分布等因素的現狀及其變化趨勢。
②自然環境與汽車使用環境。自然環境是指影響社會生產的自然因素,主要包括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汽車使用環境是指影響汽車使用的各種客觀因素,一般包括氣候、地理、車用燃油、道路交通、城市建設等因素。
③科技環境。指一個國家和地區整體科技水平的現狀及其變化。科學與技術的發展對一國的經濟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④經濟環境。包括能夠影響顧客購買力和消費方式的經濟因素。包括消費者現實居民收入、商品價格、居民儲蓄及消費者的支出模式等。
⑤政策與法律環境。指能夠影響汽車企業市場營銷的相關政策、法律及制訂它們的權力組織。
⑥社會文化環境。指一個國家、地區或民族的傳統文化(如風俗習慣、倫理道德觀念、價值取向等)。
㈥ 請幫忙舉例分析一個企業的市場營銷環境(宏觀和微觀)
1東風汽車公司內外部營銷環境分析
1.1外部營銷環境分析
1.1.1宏觀環境分析
自2001年以來中國汽車工業總體上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2007年銷量水平比2003年翻了一番,中國汽車工業已連續九年增幅保持兩位數增長。
2007年我國汽車產量888.25萬輛,比2006年凈增160.27萬輛,同比增長22.02%。從乘用車看,2007年乘用車產量為638.11萬輛,同比增長21.94%;其中,基本型乘用車(轎車)產量479.77萬輛,同比增長23.99%;多功能乘用車(MPV)產量22.47萬輛,同比增長15.42%;兩驅SUV產量17.49萬輛,同比增長49.25%;四驅SUV產量18.51萬輛,同比增長53.12%;交叉型乘用車產量99.86萬輛,同比增長7.29%。2007年我國商用車產量為250.13萬輛,同比增長22.21%。其中最大的功臣應該歸功於重卡。2007年重卡累計生產48.99萬輛,同比增長61.36%。
2007年中國汽車銷量879.15萬輛,同比增長21.84%,比2006年凈增157.6萬輛。2007年我國汽車總銷量大致為2003年的一倍,短短的4年間翻了一番。乘用車2007年銷量達到629.75萬輛,同比增長21.68%,增幅較2006年有所減緩,但總體保持穩定增長的基本態勢。截至2007年底,商用車銷量達到249.40萬輛,同比增長22.25%;與2006年相比增幅提高8.02個百分點,且高於全行業增幅0.41個百分點。
2008年1-7月中國汽車產量593.2萬輛,同比增長16%;2008年1-7月中國汽車銷量584.9萬輛,增長16.7%。2008年1-7月中國汽車產銷率為98.6%,產銷平衡趨差。但相對於2007年同期的產銷率98%,2008上半年總體產銷處於更好的狀態。2008年1-7月,乘用車產銷419.69萬輛和409.93萬輛,同比增長15.71%和15.79%;商用車產銷173.52萬輛和174.97萬輛,同比增長16.69%和18.76%。
「十一五」以來,隨著「節能和新能源汽車」戰略的明確提出,國家投入新能源汽車項目的預算為11億元,結合地方政府和企業的投資,預計「十一五」期間國內在新能源汽車方面的投入將超30億元。作為發展中國家,我國面臨的挑戰比發達國家會更加嚴重,我國政府高度關注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和產業化。在能源和環保的壓力下,新能源汽車無疑將成為未來汽車的發展方向。
中國汽車行業前景廣闊,預計2009年汽車產量將達到1,273.7萬輛,2010、2011年將持續保持增長,預計增長率在19%至20%之間。2009年中國將成為世界第一汽車生產大國,同時中國汽車消費量佔全球總消費量比例已達12%,在2015年左右國內汽車銷售也有望超過美國,成為第一大汽車消費市場。到2020年,中國本土汽車產量將達到2000萬輛左右,其中兩成產品將進入國際市場。
(1)經濟環境
經濟環境作為構成市場的要素之一,是市場分析必須研究的問題,在市場營銷策略的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國務院研究發展中心市場研究報告預測今後10年,中國經濟每年的發展速度將達到8%:近五年內,固定資產投資總量將達到15000億美元,中國將成為世界最大的消費市場。在2004年,中國GDP人均超過4000美元的城市已超過28個。按照國際經驗,人均GDP4000美元左右,就到了汽車進入家庭的時候,這是發達國家進入汽車私人消費時期具有普遍意義的規律。在我國汽車市場的運行情況與經濟發展密切相關的今天,經濟發展的這種趨勢無疑給汽車市場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空間,使汽車需求具備了快速增長的宏觀基礎。我國2003年— 2005年是汽車進入家庭的成長期,在2005年我國全面入關,2006-2010年將是我國汽車消費的爆發期。
當前的國際市場日漸成熟,有效需求增長放緩的時候,中國汽車市場卻一枝獨秀,需求強勁;當發達國家市場上汽車製造商的利潤只有2-3%的時候,中國市場上的汽車製造商們卻正享受著20-30%的高額利潤。對汽車的強勁需求和高額利潤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資本投資到中國汽車市場。像任何競爭性行業一樣,中國汽車市場在不遠的將來也將迎來產能過剩激烈競爭的慘烈局面。
同時,我國的人均GDP上升迅速,由此產生的消費刺激讓人欣喜。但是我國的人均收入相對其他西方發達國家來說仍處於低水平。
(2)人口環境
眾所周知,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現在經濟發展越來越快,人均收入也有很大提高,人們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對家庭轎車的需求量越來越大。人們對高效生活的不斷追求,隨著手中熱錢的積累,日益完善發達的交通網路,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人們對家庭轎車的需求。
1.1.2行業環境和競爭對手分析
而在近期,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風暴席捲了包括中國在內的整個地球,鋼材價格飛速上漲,能源、人力資源等生產成本不斷增加,再加上投資者資金回籠,汽車市場陷入動盪,甚至萎縮。與此同時,工廠採取的大規模減薪減停產、減員裁工,使得中國的中低收入者不得不慎而又慎地消費。居高不下的國內市場油價又加大了居民消費壓力。國內汽車市場陷入空前低迷狀態。
人們對汽車的要求越來越高,舒適性、油耗、排放、外觀等等,關於汽車的一切。人與人之間的相互攀比心理,使人們更多地關注自己的「門面」——車。
在過去的一年,中國的汽車市場異常活躍。廠商之間相互壓低價格,不斷推出新車型。
1.2內部營銷環境分析
1.2.1公司資源情況分析
東風汽車公司(前身為中國第二汽車製造廠)始建於1969年,是中國汽車行業三大集團之一。主營業務覆蓋乘用車、商用車、發動機、零部件、裝備和汽車水平事業。經過近四十年的發展建設,公司擁有實力強大的研發體系、製造體系和覆蓋范圍廣泛的分銷和售後服務網路體系,形成了「立足湖北,輻射全國」的事業布局。主要業務分布在十堰、襄樊、武漢、廣州四大基地。除此之外,公司還在上海、廣西柳州、江蘇鹽城、四川南充、河南鄭州、新疆烏魯木齊、遼寧朝陽、浙江杭州、雲南昆明等地設有分支企業。現主要由汽車、鑄造兩個分公司,皮卡、工程車、海外等三個事業部,東風康明斯發動機有限公司、鄭州日產汽車有限公司、東風裕隆汽車銷售有限公司、東風襄樊旅行車有限公司等控股公司組成。
公司主營業務是設計、製造和銷售東風系列輕型商用車、東風康明斯發動機及相關零部件。東風輕型商用車已形成東風小霸王、東風金霸、東風多利卡、東風之星、東風金剛、東風皮卡、東方快車等多系列上千個品種。產品結構覆蓋輕型卡車、輕客、客車底盤、皮卡、SUV等車型,是中國最大的輕型商用車生產基地。
2007年,公司在冊職工12.1萬人,產銷汽車113.7萬輛,實現銷售收入1648億元,國內汽車市場綜合佔有率為12.94%。綜合實力位居中國企業500強第20位和中國製造業500強第5位。2007年,公司中重型商用車市場佔有率位居國內第一;中型客車位居國內第一;輕型商用車位居國內第二;SUV位居國內第二;轎車位居國內第三。
2007年,公司輕型商用車產銷將挑戰15萬輛;2009年,公司成立10周年之際,產銷挑戰20萬輛,銷售收入突破160億元;2011年產銷實現30萬輛,銷售收入將達到250億到300個億,最終將公司建設成為一個專業化、規模化、國際化的輕型商用車公司。
1.2.2企業管理能力分析
東風汽車公司是20世紀60年代末至70年代末期全國各方力量採取「聚寶」的方式大力支援下建立的。建立之初受國家計劃經濟的制約,公司發展受到限制。但經過三十餘年,尤其是九十年代改制以來,在高素質領導團隊的帶領下,公司員工不斷開拓進取、努力奮斗下,公司終於踏上高速發展道路。
東風公司在不斷的生產時間活動中,不斷改革創新,管理團隊日趨完善,更加科學合理,管理能力不斷提升。
㈦ 良好的汽車營銷環境指的有哪些
一般汽車營銷的環境可以劃分為宏觀環境和微觀環境兩種類型。宏觀環境是指那內些對於企業來說是外在的、容不可控制的環境因素,主要包括:政治和法律環境、經濟和市場環境、自然和人口環境、文化和科技環境等;微觀環境是指那些對於企業來說是內存的、可以控制的環境因素,如企業的經濟實力和經營能力等。環境對企業的影響可以是積極的,我們稱之為機遇,即影響企業市場營銷的有利因素;也可能是消極的,我們稱之為風險,即影響企業市場營銷的不利因素。
㈧ 宏觀分析不可忽視的PEST模型,看它如何分析汽車市場
在市場營銷模型中有多種分析方法,常見的有6種方法,如PEST、5W2H、SWOT、4P、邏輯樹、AARRRR。他們的作用分別為:
PEST :從各方面把握宏觀環境的現狀及變化趨勢,主要用於用戶行業分析
5W2H :主要從為什麼、誰、什麼時候等7個邏輯因素分析業務用戶行為專題
SWOT :主要用於分析企業顳部優劣勢和外部機會和威脅
4P營銷 :主要是以市場為導向進行策略營銷
邏輯樹 :主要是考慮問題可以通過樹型結構更完整
AARRR模型 :更多用於電商的用戶生命周期分析
當我們無論身處於哪一個行業,要想從宏觀到微觀,從市場到業務都需要有一定的順序和邏輯,才能更好的全方位的了解一個行業或者企業,因此,PEST是我們從更高的視角了解一個企業或者行業的最佳方法。
PEST在實際的職場中更多的是領導層和戰略部門或者咨詢部門會更多的使用和了解,作為一個螺絲釘的分析師可能接觸的不多,但是如果要想要更高的視角深入了解PEST模型是非常有必要的。
今天我們就通過PEST模型分析汽車市場來了解一下汽車市場的現狀和發展情況,讓我們通過這種方法對固定行業可以有快速全面的了解。
1、PEST模型理論
PEST,是指從政治(Politics)、經濟(Economy)、社會(Society)、技術(Technology)4個因素了解宏觀環境的現狀及變化趨勢,主要用於行業分析。
對於宏觀環境因素分析時,由於不同行業和企業都有自身特點和經營需要,分析的具體內容會有差異,但是一般都應對政治、經濟、技術、社會這四類影響因素進行分析。
政治環境:政治體制、經濟體制、財政體制、稅收政策、產業政策、投資政策等
社會環境:人口規模、性別比例、年齡結構、生活方式、購買習慣、城市特點等
技術環境:折舊和報廢速度、技術更新速度、技術傳播速度、技術商品化速度等
經濟環境:GDP及增長率、進出口總額及增長率、利率、匯率、通貨膨脹率、消費價格指數、居民可支配收入、失業率、勞動生產率等
2、汽車市場PEST分析
當前汽車市場也是在快速發展,尤其是新能源車更是越來越盛行,智能駕駛技術也在趨於成熟,尤其是國家為了環保的目的而有明顯的政策扶持。詳細的情況是如何讓我們從4個因素從宏觀逐一來看。
(1)政治因素
環保政策促進新能源車飛速發展
「2018年6月27日,國務院印發《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
隨後各地一系列環保行動計劃出台,體現了各級政府環保的決心。直接引導老百姓綠色出行,同時由於監管的加強推動淘汰老舊車輛,重點區提前實施國六排放標准,這些都推動了新能源車的未來勢不可擋。尤其是新能源車綠牌一路通行更是推動老百姓更傾向選擇新能源車。
(2)經濟環境
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發布過的2020全球經濟展望報告顯示,中國仍將是2020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預測今年全球經濟將萎縮4.2%,而中國經濟將增長1.8%;2021年,在疫苗接種等利好因素推動下,全球經濟有望增長4.2%,中國經濟增速預計將達到8%。可以說,中國經濟持續恢復,領先全球,無疑將為汽車工業的發展提供良好的宏觀環境。
」2021年3月30日,小米發布會上,雷軍宣布了一個激動人心的消息:小米正式進軍智能電動汽車領域!他親自帶隊負責該項目,未來10年將投入100億美元,初期投入100億元人民幣「
要知道小米可不是腦子發熱一沖動才進入電動汽車領域的,必定是做了大量的調研,如果不是電動汽車市場會顛覆汽油市場,怎麼可能孤注一擲。
(3)社會環境
隨著每個城市的公共交通的飛速發展,同時國家人口紅利已經趨於飽和,汽車出行的人數必然會出現一個長期的穩定期或者呈現一個穩步下降的趨勢。
隨著年輕人的多元化思想,未來的汽車必定更加多元化,創新化,智能化,對我國的年輕人來說,汽車不僅僅是一個工具,未來也可能像手機和智能家居一樣成為帶來多元生活的一種產物。過去巨頭的時代也會逐步被挑戰,就像短視頻一樣,能給不同的用戶帶來不同的體驗感就會有新的品牌出現。
因此,未來汽車在多元化的道路上勢必還有很多創新的空間和機會。
(4)技術環境
說到汽車行業的技術環境,就不得不說說這4種技術趨勢代表了,首先是純電動和插電混動汽車,前幾年純電動車還沒有,現在已經非常普遍了,如今插電混動也已經都有了。
越來按流行的中控大屏智能控制技術也已經越來越好了,就像我們的手機一樣,未來的大屏會越來越受歡迎,讓更多的小白可以更好的享受到智能大屏的樂趣。
自動駕駛已經不遠了,雖然現在還不存在真正意義的自動駕駛,但是隨著未來政策和交通法規已經大環境的條件成熟,自動駕駛也是必然。一旦自動駕駛開始勢必對汽車行業進行質的變革。
3、總結
基於PEST對汽車市場的分析可以有更多深入的探索,通過政治、經濟、社會、技術4個方面我們了解後可以有明顯的感知,這是一個逐步上升發展的方向態勢,如在實際企業分析中補充實質的數據作為支撐,可以很好的推斷市場的方向為企業戰略做決策。
--END--
㈨ 汽車行業的宏觀(國際)環境分析
一 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政策》與20世紀50~60年代日本的汽車產業政策具有可比性</STRONG></P>
<P> 1.經濟高速增長20年左右,汽車消費需求急劇增加。</P>
<P> 日本和中國都經歷了一個經濟高速增長的時期。戰後重建的日本,經濟年均增長率(1950~1970年)達到了10.2%。從1978~2004年,中國GDP年均增長率超過9%。隨著國民收入的增長,居民消費結構不斷升級,汽車需求量日益增加。</P>
<P> 2.汽車產量迅速增長,供給能力增強。</P>
<P> 出於居民汽車消費需求的拉動,汽車的生產供給迅速增加。以轎車為例,日本在1960年、1965年、1970年生產和出口轎車分別為16.575輛、0.7萬輛、69.9萬輛和10.1萬輛、317.975輛、72.675輛,表現為1965年前汽車產量增長緩慢,1965年後汽車產量迅速增長。中國2001~2003年轎車產量分別為70.475輛、109.2萬輛和202.0175輛,年增長率分別為16.0%、55.1%和84.99%。1964年,日本汽車產量達到140萬輛,超過法國,居當時世界第4位;中國2003年汽車產量為444.1萬輛,也超過了法國,居世界第4位。</P>
<P> 3.國內市場經過保護後開始對外開放,面臨巨大的外部競爭壓力。</P>
<P> 20世紀60年代中期以前,日本對進口汽車徵收高額關稅和進口配額等保護措施,其汽車工業開放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日本在1955年加入GATT,1960發表了《貿易自由化計劃大綱》,1964年成為OECD和IMF成員,1971年實現資本自由化,汽車進口關稅降到10%,汽車產業開始全面開放。中國2001年加入WTO,貿易自由化趨勢不可逆轉,國際競爭迫在眉睫。2005年1月,中國取消汽車進口許可證和進口配額的限制,2006年7月汽車整車進口關稅將調整到25%,汽車零部件關稅降至10%。這意味著中國入世以後,中國汽車工業將面臨外國汽車工業對國內汽車市場、汽車生產商、零部件生產商和貿易流通網路等多方面的沖擊。</P>
<P> 4.以幾家汽車企業集團為主的寡頭壟斷競爭格局逐步形成。</P>
<P> 20世紀60年代,日本汽車產業以日產、三菱、豐田集團為主導企業。目前,中國汽車產業逐步形成了「3+9」的競爭格局,即一汽、東風、上汽三大集團加上廣州本田、重慶長安、安徽奇瑞、沈陽華晨、南京菲亞特、浙江吉利、哈飛、昌河和江鈴等九個獨立骨幹轎車企業。其中,一汽、東風、上汽三大汽車集團約佔全國汽車產量的50%左右,另外9個獨立生產商的汽車產量合計約佔中國汽車產量的40%。</P>
<P> <STRONG>二 中日汽車產業政策的比較分析</STRONG></P>
<P> 1.中日汽車產業政策內容分析。</P>
<P> (1)產業政策目標。</P>
<P> 中日汽車產業政策都致力於通過對汽車產業的保護和扶持,推進汽車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增強本國汽車產業競爭力和供給能力,使本國汽車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P>
<P> (2)產業結構政策。</P>
<P> 中日汽車產業結構政策主要體現為產業保護政策和產業扶持政策。</P>
<P> A.在汽車產業保護政策方面。</P>
<P> 兩國的相同點:兩國都比較注重本國汽車產業參與國際貿易的保護。日本從20世紀50年代初就開始採取了保護性關稅,物品稅,外匯配額,外匯限制等嚴格的措施,直到1964年以後才有所放寬,其限制汽車進口的保護性政策取向相當明顯,保護時間比較長,保護程度也比較深。中國2001年入世時,進口汽車關稅高達80%以上,也有汽車進口配額限制,但根據入世議定書的規定,中國將逐步放棄進口汽車配額和許可證制度,實現與國際市場基本接軌。</P>
<P> 其不同點在於:中國汽車產業保護期限只有5年左右時間,遠遠低於日本近20年的保護期限。因此,中國汽車產業面臨的貿易自由化壓力更大,面臨的國際競爭更加激烈。</P>
<P> B.在汽車產業扶持政策方面。</P>
<P> 兩國相同點:中日汽車產業政策都比較注重對汽車零部件生產的保護和支持。日本的汽車產業扶持政策包括:(1)由政府系統金融機構提出低息貸款;(2)提供補貼;(3)特別折舊;(4)免除所需設備的進口關稅等。</P>
<P> 不同點:(1)日本汽車產業扶持政策詳實且具有可操作性,《中國產業發展政策》雖然指出要支持汽車零部件企業的發展,要培養汽車產業產品開發能力,但在《中國產業發展政策》並沒有具體的措施。(2)中國汽車產業結構政策更注重汽車產業內部結構的協調和合理。一方面,其要求將內部配套的零部件生產單位調整為面向社會、獨立的專業化零部件生產企業;另一方面,鼓勵汽車生產企業和金融、服務貿易企業借鑒國際上成熟的汽車營銷方式、管理經驗和服務貿易理念,積極開展汽車服務貿易,建立完善的售後服務體系,推進汽車產業向兩高端延伸發展,形成完整的汽車產業鏈各項業務的運營能力,實現汽車產業內部結構的高度化。(3)產業組織政策。相同點:兩國都側重促進產業競爭能力的形成和獲取規模經濟效益。為了增強市場集中度和發揮規模經濟效益,日本政府先後提出了「國民車構想」和「集團化」設想。中國汽車產業組織政策立足於解決中國汽車產業中的低水平重復投資與建設的問題,促進大的汽車集團的形成,優化產業組織結構。不同點: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政策》還從准入管理、退出機制、新建項目准入方面對企業行為進行了管理,以增強汽車產業競爭力。(4)產業技術政策。中日都比較注重引導或影響汽車產業技術進步的政策。日本採取了高額補貼、特別折舊和技術引進等措施、制定嚴格的汽車排氣和安全標准等多項技術進步政策。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政策》鼓勵發展節能環保小排量汽車,發展新型燃料、汽車電力、混合動力、節油和再生材料利用等技術與產品,實現手段依然是引進產品與自主開發相結合,並對於符合技術政策的研發活動給予稅收政策支持。</P>
<P> 2.中日汽車產業政策績效分析。</P>
<P> 實踐證明,日本汽車產業政策成效明顯。(1)日本的汽車貿易保護政策為本國汽車工業的發展爭取了時間,對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的扶持使國內形成了厚實的中小企業層和眾多零部件生產商並存的格局,零部件生產商之間的激烈競爭構成了實現產業水平上規模經濟的原動力,也使日本形成了今天日本汽車產業獨具特色的整車企業與零部件企業間的承包協作供應體系。(2)日本實施的汽車產業技術促進政策和嚴格的排氣、安全標准,為日本在第一次石油危機之後,日本汽車登陸歐美市場和躋身世界汽車工業強國之列做好准備。但是,日本政府提出的「國民車構想」和「集團化」設想卻因忽視了市場機制和得不到國內汽車生產商的支持而歸於失敗。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政策》從2004年5月頒布實施至今,整體效果雖然還不明顯,但在自主品牌方面的效果已有所體現。根據全國乘用車信息聯席會的數據顯示,2005年上半年天津一汽、奇瑞汽車和吉利汽車3家自主品牌轎車企業進入前10名,自主品牌轎車的市場佔有率從去年的18%上升到今年的24%以上。</P>
<P> <STRONG>三 中日汽車產業政策比較分析的啟示</STRONG></P>
<P> 1.政府對汽車產業的扶持和保護具有時限性,汽車工業的發展應置於一個開放和競爭的經濟環境中。</P>
<P> (1)貿易自由化的潮流不允許任何WTO成員國對國內產業實施長期的保護。從第一部分的分析可知,中國汽車工業自2001年入世到2006年7月實現關稅與國際接軌,前後只有5年時間,汽車產業保護只是暫時的。</P>
<P> (2)在開放的經濟環境中,只有參與國際分工,融入國內國際競爭,才能真正建立強大的汽車工業。在面臨國外汽車巨頭的激烈競爭的情況下,雖然對汽車產業一定時間的保護是必要的,但更多的是汽車產業自我再生產能力和競爭能力的培養。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現實和汽車產業「後過渡期」的到來,也使中國汽車產業不得不直面外國汽車工業的沖擊。從日本經驗來看,日本政府對汽車產業的扶持在20世紀60年代後逐步減少、對汽車產業的保護也在20世紀60年代後期逐步放開。</P>
<P> 2.汽車產業政策應通過作為市場微觀主體的企業在開放、競爭的市場環境中的自主選擇得以實施。</P>
<P> 產業政策的有效性受到資源結構、決策者動機、產業發展目標、企業行為、地方政府行為、市場機制完善程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企業是產業政策的直接執行主體,政府的產業政策是否正確,必須經過企業自主選擇的檢驗。企業對政府行為的約束不僅發生在汽車產業政策制定之前,而且發生在政策實施之中。日本「國民車構想」和「集團化」設想的失敗,都反應了上述思想。當時,政府並沒有強迫企業進行合並,也沒有限制其他企業進入汽車產業,而是採用誘導和協商的辦法,充分調動企業的競爭活力,主動權則掌握在企業手中。日本的體制被西方學者稱為「官民協調」體制,事實就是民(私有企業)對官(政府)之需求與官對民之供給的一種均衡。中國自1978年以來,政府宏觀經濟管理部門一直試圖以行政手段、經濟手段加速汽車工業的集中化進程,以獲取規模經濟效益,但是政府的這種集中化策略被認為是基本失敗的產業組織政策。因此,日本經驗和中國過去失敗的汽車產業政策告訴我們,產業政策的實施應由企業在開放、競爭的市場環境中自主選擇。</P>
<P> 3.新的《汽車產業發展政策》需要更多具體和細化的措施。</P>
<P> 雖然《汽車產業發展政策》涉及的內容廣泛、全面,但仍然有需要進一步細化的地方,這需要在政策實施的過程中得到體現。比如:新政策在許多地方都涉及支持零部件企業的發展,但沒有提出任何具有可操作性的措施。在第十二條專門把支持汽車電子產業發展單列出來,對其是一個很大的鼓舞,但並沒有提出具體的支持措施,究竟會對企業帶來怎樣的利好,還要等配套規定出來之後才能判斷。再如:對於國內零部件企業關心的零部件進出口問題,新產業政策雖然對進口特徵認定進行了較為細致的規定,但業界原先期望的對零部件進口構成整車特徵的徵收整車關稅等規定並沒有出現。只有將《汽車產業發展政策》進一步細化和明晰,才能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
㈩ 何為營銷市場的宏觀與微觀環境分析
制訂營銷戰略決策之前,要對營銷市場的宏、微觀環境以及其對制訂營銷戰略決策、實施營銷活動的影響進行分析。
1.宏觀環境
宏觀環境是指影響市場營銷活動的一切自然和人文環境,主要包括如下六個方面內容。
(1)政治法律因素
政治法律環境,是指國家和政府的方針、政策及各種法令、條例,以及國外有關法規與政局的變化,政府人事的變動,意外發生的戰爭、罷工、暴亂等可能影響本企業的諸多因素。政治、法律環境對市場需求有很大的影響。例如,在經濟快速增長時期,市場需求倍增;經濟處於調整和鞏固時期,市場需求則疲軟。
(2)經濟環境因素
經濟環境因素是指影響消費者的購買能力和支出的因素,衡量這些因素的經濟指標有國民生產總值、國民收入分配、儲蓄與投資變化、私人消費構成、政府消費結構等。經濟的發達程度影響著該地區消費者的收入水平,而消費者收入水平是購買力的主要標志。
(3)社會文化影響因素
社會文化環境是指企業所處的社會結構、社會風俗和習慣、信仰和價值觀念、行為規范、生活方式、文化傳統、人口規模與地理分布等因素的變動。
(4)競爭環境因素
競爭環境因素是指企業所需要或受到營銷活動影響的不同的競爭環境,其中包括產品形式競爭、品類競爭(具有類似特徵的產品和服務之間的競爭)、屬類競爭、預算競爭四個層面。
(5)科學技術因素
科學技術因素是指科技發展過程中新動態、新工藝、新技術的研發狀況對企業造成的影響。科學技術新發明促進了新產品的出現和現有產品的改進,同時也對市場營銷產生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6)人口統計因素
人口統計因素是指人口的特點,包括人口數量、人口結構、人口分布與增長情況等。由於市場是由人群所構成的,所以營銷員對人口統計特徵因素特別感興趣。
2.微觀環境
微觀環境是指與企業密切關聯,直接影響企業營銷的各種參與者,其中包括原料供應商、營銷渠道中的企業、同行業競爭者、客戶、社會公眾等。
1)在價值鏈上游的主體
在價值鏈上游,主要因素就是原料供應商,它與生產商是一個利益整體,對營銷有很大的影響。原料的質量直接影響成品質量,同時原料隨生產的進行而消耗,需要持續購進,因而生產企業與原料供應企業的關系大多是相對長期的。
2)在價值鏈中游的主體
在價值鏈中游的因素主要是指營銷渠道的中間企業,主要包括四種:
①產品中間商,包括代理商、經銷商等:
②促進產品流通的企業如物流公司、倉儲公司等:
③營銷服務機構如營銷管理咨詢的市場研究公司等:
④財務中介機構,如銀行、信貸機構等。
3)在價值鏈下游的主體
在價值鏈下游,影響企業的微觀環境因素包括以下三種。
(1)消費者因素
消費者是企業的目標市場,是企業服務的主要對象,是企業進行營銷活動的出發點和最終歸宿點。在不同的市場類型下,有不同的消費者,市場類型大體可分為五種。
①消費者市場,即個人和家庭購買商品及勞務以供個人消費的市場:
②工業市場,是指組織機構購買產品與勞務。供生產其他產品及勞務所用的市場:
③中間商市場,指組織機構購買產品及勞務用以轉售,從中贏利的市場;④政府市場,指政府機構購買產品及勞務以提供公共服務的市場;⑤國外市場,即國外購買者所構成的市場。
(2)同行業競爭者
同行業競爭者的營銷決策和活動對企業有一定的影響。其中包括以下四類:
①願望競爭者,也就是滿足消費者相同需求、慾望的競爭者:
②平行競爭者,亦稱類別競爭者,是指生產相同類別產品的競爭者:
③產品形式競爭者,是指通過產品的不同形式以滿足消費者需求的競爭者:
④品牌競爭者,即通過不同品牌以及品牌效應滿足消費者需求的競爭者。
(3)社會公眾因素
指對企業的營銷活動產生一定影響的社會組織、機構和企業,主要包括以下五種類型。
①政府機構。政府制定的政策、政府購買行為影響企業營銷活動。
②媒體機構。媒體機構對企業產品信息的發布、廣告的投放產生一定影響。
③金融機構。企業的信貸業務、收支業務都要受到金融機構的影響。
④社會團體。企業為樹立公眾形象與社會團體聯合策劃活動。
⑤一般公眾。一般公眾都有可能成為企業產品的潛在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