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大全 > 有關利基市場營銷文章

有關利基市場營銷文章

發布時間:2023-04-26 12:29:12

Ⅰ 利基市場營銷管理哪一章

第六章。
利基營銷,經濟學術語,菲利普·科特勒在《營銷管理》中給利基下的定義為:利基是更窄地確定某些群體,這是一個小市場並且需要沒有被服務好,或者說"有獲取利益的基礎"。散茄利基沖拆察市場營銷又稱「縫隙營銷」或「補缺營銷」,又有稱為「狹御神縫市場營銷」.

Ⅱ 何謂利基市場營銷,怎樣理解與應用

利基市場營銷:企業通過調查研究,發現適合企業資源條件的市場利基,進而在該細分專市場上開展營銷活動,屬以樹立競爭優勢並獲取經濟利益。國內有的學者也把利基市場營銷叫做「縫隙市場營銷」或「補缺營銷」。
利基市場的特點:①具有明確的或潛在的市場需求;②該市場必須是空白的或被競爭對手所忽略的;③需求必須足夠大,以保證小企業從中經營可以獲利;④小企業所掌握的資源必須能與該市場的需求相適應,保證小企業可以及時、有效地為其潛在顧客提供滿意的商品或服務。
利基市場營銷戰略的實現途徑:①其產品或服務必須嚴格指向一個或少數幾個利基市場;②重點必須放在小企業所掌握的資源最具優勢的一種產品或服務上;③集中力量創造產品或服務優勢;④鞏固並發展已有的市場優勢;⑤不斷尋找、發現或創造新的利基市場,保證企業保持長期的競爭優勢,免受競爭的巨大沖擊。
利基市場營銷必須具備的條件:①一套高效、准確、靈敏的營銷信息系統;②准確的市場定位;③戰略決策實施的有效性;④市場促銷與推廣活動的有效性。

Ⅲ 大連發現王國市場營銷組合策略是什麼,有什麼優缺點七百字

市場營銷品牌策略有:一、從外部特徵入手,比如包裝、品牌名是品牌整體素質的外化,而合理的定價則為品牌確定一個檔次。
二、從內在品質入手,主要是以品牌社會價值的實際含量。比如:技術先進性、市場佔有率、特有功能、社會美譽度,對上述的品質進行綜合概括和藝術提升來進行品牌營銷
三、從精神價值入手,這就是通過智慧而擴充出來的新價值,具體方式有開展一些發自內的公益活動及有分寸的公益廣告以及具有一些精神價值的形象廣告,等等市場營銷具有以下優點: 1、運用利基市場營銷的企業目標市場較小且單一,便於企業進行市場研究。市場研究的目的在於為企業的決策提供有關市場變動的確切可靠的依據:這些依據的取得,有賴於市場信息的收集和科學的分析法。由於狹縫市場營銷關注的是細小的市場情況,就大大降低了有關目標市場調研的復雜性;市場研究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展開,企業為此支付的成本也較小,諸如在產品線狹窄、目標市場地域分布單一、市場購買行為一致性較強等多方面容易取得優勢實現,調研目標實現把握較大。對於這些營銷的決定因素的有效分析,有利於企業透徹了解市場,從而採取「短、平、快」的行動,迅速進入市場,降低促銷成本。 2、運用狹縫市場營銷,便於企業加強客戶服務管理。在對目標市場研究的基礎上,企業可以掌握目標市場行為和消費者的切身需要,深刻意識到客戶的需要正是企業必須滿足的。這樣,企業可以有針對性地就客戶的要求進行產品開發和業務調整。又因為狹縫市場營銷活動集中在小塊市場上,即使企業對客戶的要求不遺餘力地提供服務,對企業的整體營運成本也不會造成很大的提高。因此狹縫市場營銷成為大多數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競爭優勢的有力武器。 3、運用狹縫市場營銷的企業,易於掌握營銷目標。企業的營銷目標不是越大越好。在一定時期內,它必須與企業的內部資源相匹配,而有利於企業對營銷目標和發展方向的控制。企業對自身營銷目標的控製取決於其在市場上的力量和位置。包括;企業產品的市場佔有率,顧客的品牌忠誠度、企業信息系統的狀況等涉及企業產品立足市場的核心要素。由於利基市場營銷有利於企業的市場研究和對市場信息資源的掌握,以及對目標市場的有效服務所建立的品牌忠誠感,企業有理由對其產品在市場早的佔有率抱有信心。企業對營銷目標的把握和對內部資源的比較、權衡之後形成的取捨策略,使得企業與市場密不可分,實現了營銷上的上佳境。

Ⅳ 一篇關於市場營銷相關的論文5000字

企業誠信營銷初探

【摘 要】 本文探討了企業開展誠信營銷的必要性,並從找出我國企業誠信營銷方面存在的問題與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等方面對誠信
營銷實施進行了專門研究。
【關鍵詞】 誠信;誠信營銷;策略
一、我國企業誠信營銷發展的必然性
1、誠信營銷是社會進步的必然要求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的道德水準也不斷提高,目前人們普遍認識
到,市場營銷道德的最根本的准則應是維護和增進全社會和人民的長
遠利益。而要做到這一點,貫徹誠信營銷又是核心環節。為了最大限
度滿足消費者的需要和社會長遠利益的需要,也為了企業自身的生存
和發展,企業實施誠信營銷是時代進步的必然要求。
2、誠信營銷是企業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必然約束
企業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實施誠信營銷是其中十分有效的途徑。
通過實施誠信營銷,迫使企業時刻從消費者身心健康出發,盡最大限度
重視消費者的健康,同時力求減少和避免環境污染,充分注意自然生態
平衡,保護和節約自然資源,維護人類社會的長遠利益。由此可見,實
施可持續發展戰略迫使企業必須實施誠信營銷。
3、誠信營銷是市場競爭規范化的必然結果
由於生產力的飛速發展,生產效率的快速提高,市場出現了買方市
場,因而市場競爭異常激烈。在這樣激烈的競爭中,尤其是我國處於建
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初期,法制建設還不甚完善的條件下,各個企業為
了求生存爭發展,在市場上爭佔一席之地,在營銷中紛紛使出渾身解
數,甚至採用了如請客、送禮、回扣、賄賂、搭售、竊取商業情報、蓄意貶
低競爭對手的廣告宣傳等不正當競爭手法。
4、誠信營銷是企業佔領市場的有力武器
任何一個企業都可能把市場佔有率最大化作為自己的營銷目標之
一。然而,企業如何提高自己的市場佔有率呢?不同的企業有不同的
招數。在當前市場競爭異常激烈的情況下,消費者有更多的選擇餘地,
隨著消費者越來越理性、成熟,加上家庭收入和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
優選信譽好、講誠信的經營者必將成為一種趨勢。
二、我國企業誠信營銷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及其原因分析
1、我國企業誠信營銷存在的一些問題
(1)企業沒有樹立符合市場經濟要求的誠信觀。一部分企業見利忘
義,急於致富,不受商業倫理道德的約束,拋棄了誠信經商的傳統,不擇手段
地追求利潤,致使商業行為中出現了種種損害消費者利益的欺詐行為。
(2)產權不明晰。產權不明晰,企業無需對自己的行為承擔責任,
其行為必然短期化,自然也就不再重視誠信。
(3)信息不對稱。在擁有信息方面,消費者是弱勢群體,而企業可
以利用這方面的優勢從事損害消費者利益的活動。
(4)政策多變,地方保護主義嚴重。一些相關政府部門,尤其是一
些地方政府出於地方保護的需要,直接以行政手段干預企業的行為,公
開袒護本地企業的失信行為,助長了企業失信。
(5)法律環境不完善。目前我國法律環境的現狀是:對不講信譽的
企業監督和處罰力度小,有法不依,執法不嚴,客觀上縱容了企業的失
信行為。
2、我國企業誠信營銷缺乏的原因分析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誠信問題越來越為人們所重視,且現實的經
濟生活中有些企業存在著大量的誠信問題。我國企業誠信營銷缺乏的
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市場經濟發展還不成熟:市場經濟以物質利益作為人們行為的
驅動機制,是趨利經濟,容易滋生欺詐經營。利大大幹,利小小干,無利
不幹,是市場經濟趨利性的本質表現。因此,市場經濟有其積極的一
面,也有其消極的一面。
(2)道德容易失控:道德是行為規范的總和。企業為社會提供的是
產品,產品的品質和數量與人民身心健康休戚相關。為社會提供更多
更好的產品,必然要求組織成員樹立以人為本的觀念,將外在的道德原
則內化為自己的道德品質和自我需求。
(3)企業對短期利益追求過火:事實證明,巨額廣告投入確實能帶
來「驚天動地」的效果。然而任何成功的品牌都要有較高的知名度和忠
誠度來支撐。企業短期的大力宣傳只是提升了品牌的知名度,而沒有
提升品牌的忠誠度,品牌的忠誠度需要歷史的沉澱,它是長時間的結
晶、長過程的升華。
(4)信息不對稱造成企業失信:在信息不對稱的條件下,單個經營
企業堅持誠信可以看作是一種風險。也就是說,在信息不對稱的有限
博弈中,任何一方都沒有誠信的動力。騙一把就跑是信息不對稱有限
博弈狀態下常見的現象。只有信息通暢、重復博弈才能建立起誠信營
銷的機制。
三、實施誠信營銷的策略
1、政府應採取的策略
誠信營銷的環境建設要從道德基礎和制度建設保障兩個方面著手
解決。具體如下:
(1)樹立企業的誠信意識。誠信可以為企業贏得更多的合作者,創
造更多的商機和經濟效益。只有以消費者的利益為中心,企業才能誠
實守信,不做欺騙消費者的不乏行為。
(2)明晰產權制度。產權制度的基本功能就是提供一個穩定的預
期和重復博弈的規則,所以產權制度是建立誠信的基礎和保障。
(3)建立信用和信息傳輸系統。要改變目前企業誠信環境差的局
面,就要建立通暢的信用和信息傳輸系統。通過公開誠信信息,使不講
誠信的企業失去市場,最終被淘汰出局。
(4)規范政府行為,打擊地方保護主義。要使企業對未來形成穩定
的預期,就要加快政府職能的轉變,實行政企分開,避免政府介入直接
交易行為。
(5)完善法律法規,加大懲罰力度。當企業不講誠信損害到消費者
權益時,消費者可以用法律討回權益,讓不講誠信的企業付出代價。
2、企業應採取的策略
(1)產品誠信。從產品的廣義角度看,產品包括有形的實體和無形
的服務,產品的質量是企業的生命,因此要求產品的性能、壽命、安全等
指數都符合國家技術標准或行業標准。
(2)價格誠信。價格是企業贏得市場的有效武器,也是一把雙刃
劍,運用得好,可以促進企業的發展,運用得不好,使企業迅速陷入困
境。在市場競爭激烈的時代,不少企業利用各種虛假的優惠價、折扣
價、處理價、甩賣價、出口轉內銷價欺騙消費者。
(3)分銷誠信。企業具備了知名度、美譽度和忠誠度,也就打開了
產品的銷路,但要實現正常的銷售還離不了渠道管理的暢通,因此企業
不僅要與消費者搞好關系,還要與分銷商建立長期良好的合作關系。
產品在流轉過程中,生產企業要與流通企業(經銷商)建立長期良好的
夥伴合作關系,這種關系的建立需要誠信來維持。
(4)促銷誠信。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企業的促銷
—55—
企業誠信營銷初探經營管理《新西部》2009.02期
活動十分活躍。但是,一些企業的促銷活動也存在一些不規范的行為,
主要集中在五個方面:一是不實宣傳;二是價格欺詐;三是限制消費者
合法權益;四是缺乏安全管理措施;五是違反商業道德,操作有違社會
善良風俗的促銷活動。
3、員工誠信
員工誠信是指企業的員工,包括企業的高層,都要按照誠信的要求
做事,參與到企業的誠信建設中來。企業領導和全體員工都要不斷學
習,牢固樹立誠信的思想,並把誠信思想化為具體的行為:一是要提供
誠信產品和服務,對企業不符合誠信的行為進行堅決的抵制,並積極進
行上報,不生產、銷售劣質產品,不污染環境,不提供虛假證明等。二是
對於本企業的產品、服務等都要親自購買、親自使用,特別是企業的管
理層,要先將自己塑造成企業的忠誠客戶。
4、加強營銷道德建設,構建營銷誠信文化
誠實守信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之一,要求人們誠善於心,言行
一致。孔子曾指出「與朋友交,言則有信」、「信則人任焉」。在當代中國
背景下,誠信是一種特別稀缺的資源,能夠提升企業的競爭力,樹立良好
的企業形象,有效地吸引顧客。因此,企業在營銷過程中,應該加強職業
操守的修煉,忠於職守,誠信待人,誠信服務,建立一種誠信理念,構建企
業營銷誠信文化。然而誠信文化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
能建成的,需要假以時日,長年累月地堅持下去,以人為本,視誠信重於泰
山,對人民負責,對國家負責。在營銷誠信文化建設中,要特別重視企業
一把手的誠信及誠信意識的培養,樹立誠信經營的觀念。
四、結論
任何企業不重視誠信營銷,就不會有持久的原動力。而一個企業
若不造成自己的誠信優勢,則不能形成持久的競爭力。在此同時,由於
社會的進步,企業生存和發展的要求,以及過剩經濟的來臨與市場競爭
的加劇,加之消費者自我保護意識的加強,企業經營者樹立誠信營銷理
念和制定與其相適應的相關政策,並以此來指導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
就成為一種必然趨勢。
【參考文獻】
[1] 林祖華.市場營銷十大新趨勢[J].商業時代(理論版),
2005.17.12-15.
[2] 陳向軍.論企業誠信營銷[J].商業時代,2004.20.22-26.
[3] 劉衛東.誠信是企業發展的根基[J].時代汽車,2005.7.1-4.
[4] 郝淵曉.轉軌期我國營銷環境與企業誠信營銷[N].西安郵
電學院學報,2006.4.2.18-22.
[5] 劉金鋒.論誠信營銷產生的必然性[J].商業時代, 2004. 12. 7
-14.
[6] 尚愛英.淺談誠信與企業發展的關系[J].沿海企業與科技,
2006.9.15-17.
[7] 劉輝.培植企業誠信文化探索[N].河北經貿大學學報,
2005.9.5.28-30.
希望對你有用處@

Ⅳ 有關市場營銷的論文

消費者購買行為與營銷策略制定

摘要:對消費者購買行為的研究是營銷者必做的功課之一。通過對消費者購買行為類型的研究,准確分析影響消費者購買行為的因素,進而制定適當的營銷策略,這對營銷者掌握市場營銷的主動權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購買類型 營銷策略 購買行為 購買決策

一、什麼是消費者購買行為
消費者購買行為是指消費者為滿足其個人或家庭生活而發生的購買商品的決策過程。消費者購買行為是復雜的,其購買行為的產生是受到其內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的相互促進交互影響的。企業營銷通過對消費者購買的研究,來掌握其購買行為的規律,從而制定有效的市場營銷策略,實現企業營銷目標。
二、消費者購買的類型及針對其的營銷策略
阿薩爾(Assael)根據消費者的參與程度和產品品牌差異程度區分為以下四種類型 :
1、復雜的購買行為。如果消費者屬於高度參與,並且了解現有各品牌、品種和規格之間具有的顯著差異,則會產生復雜的購買行為。復雜的購買行為指消費者購買決策過程完整,要經歷大量的信息收集、全面的產品評估、慎重的購買決策和認真的購後評價等各個階段。
營銷策略:
(1) 、製作產品說明書,幫助消費者及時全面了解本企業產品知識,產品優勢及同類其它產品的狀況,增強消費者對本企業產品的信心。
(2)、實行靈活的定價策略。
(3)、加大廣告力度,創名牌產品。
(4)、運用人員推銷,聘請訓練有素,專業知識豐富的推銷員推銷產品,簡化購買過程。
(5)、實行售後跟蹤服務策略,加大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親和力
2、減少失調感的購買行為。是指消費者並不廣泛收集產品信息,並不精心挑選品牌,購買決策過程迅速而簡單,但是在購買以後會認為自己所買產品具有某些缺陷或其他同類產品有更多的優點,進而產生失調感,懷疑原先購買決策的正確性。
營銷策略:
(1)、價格公道、真誠服務、創名牌,樹立企業良好形象。
(2)、選擇最佳的銷售地點。即與競爭對手同處一地,便於消費者選購。
(3)、採用人員推銷策略,及時向消費者介紹產品的優勢,化解消費者心中的疑慮,消除消費者的失落感。
3、尋求多樣化的購買行為。指消費者購買產品有很大的隨意性,並不深入收集信息和評估比較就決定購買某一品牌,在消費時才加以評估,但是在下次購買時又轉換其他品牌。轉換的原因是厭倦原口味或想試試新口味,是尋求產品的多樣性而不一定有不滿意之處。
營銷策略:
(1)、採取多品牌策略,突出各種品牌的優勢。多品牌決策是指企業在相同產品類別中同時為一種產品設計兩種或兩種以上互相競爭的品牌決策。此策略為寶潔公司首創,今天寶潔公司的洗發用品品牌眾多,如飄柔、海飛絲、潘婷等。飄柔突出優勢是柔順頭發,海飛絲突出優勢是去頭屑,潘婷是護理、營養頭發。寶潔公司憑借強大的企業實力,多方位的廣告宣傳,使其品牌深入到消費者心中,創造了驕人業績。:
(2)、價格拉開檔次。
(3)、占據有利的貨架位置,擴大本企業產品的貨架面積,保證供應。
(4)、加大廣告投入,樹立品牌形象,使消費者形成習慣性購買行為。
4、習慣性的購買行為。指消費者並未深入收集信息和評估品牌,只是習慣於購買自己熟悉的品牌,在購買後可能評價也可能不評價產品。
營銷策略:
(1)、產品改良,突出品牌效應。即增加產品新的用途與功能,保質保量,創立名牌。
(2)、價格優惠。
(3)、在居民區和人口流動性大的地區廣設銷售網點,使消費者隨時隨地購買。
(4)、加大促銷力度。利用銷售促進吸引新顧客,回報老顧客;在廣告宣傳上力爭簡潔明快,突出視覺符號與視覺形象。如生產綠茶的企業可以針對消費者綠色減肥,補充微量元素的心理特徵,在廣告宣傳上突出綠茶的減肥功效,促銷綠茶。
三、影響消費者購買行為的內在因素
影響消費者購買行為的內在因素很多,在此主要分析影響消費者購買的心理因素。消費者心理是消費者在滿足需要活動中的思想意識,它支配著消費者的購買行為。影響消費者購買的心理因素有動機、感受、態度、學習。
(一)動機
1、需要引起動機。需要是人們對於某種事物的要求或慾望。就消費者而言,需要表現為獲取各種物質需要和精神需要。馬斯洛的「需要五層次」理論,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會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需要產生動機,消費者購買動機是消費者內在需要與外界刺激相結合使主體產生一種動力而形成的。
2、購買動機的類型
動機是為了使個人需要滿足的一種驅動和沖動。消費者購買動機是指消費者為了滿足某種需要,產生購買商品的慾望和意念。購買動機可分為兩類:
(1)生理性購買動機。生理性購買動機指由人們因生理需要而產生的購買動機,如飢思食、渴思飲、寒思衣,又稱本能動機。包括:
①維持生命動機;
②保護生命動機動機;
③延續和發展生命的動機。
生理動機具有經常性、習慣性和穩定性的特點。
(2)心理性購買動機。心理性購買動機是指人們由於心理需要而產生的購買動機。根據對人們心理活動的認識,以及對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動過程的研究,可將心理動機歸納為以下三類:
①感情動機。指由於個人的情緒和情感心理方面的因素而引起的購買動機。根據感情不同的側重點,可以其分為三種消費心理傾向:求新、求美、求榮。
②理智動機。指建立在對商品的客觀認識的基礎上,經過充分的
分析比較後產生的購買動機。理智動機具有客觀性、周密性的特點。在購買中表現為求實、求廉、求安全的心理
③惠顧動機。指對特定的商品或特定的商店產生特殊的信任和偏好而形成的習慣重復光顧的購買動機。這種動機具有經常性和習慣性特點,表現為嗜好心理。
人們的購買動機不同,購買行為必然是多樣的、多變的。要求企業營銷深入細致地分析消費者的各種需求和動機,針對不同的需求層次和購買動機設計不同的產品和服務,制定有效的營銷策略,獲得營銷成功。
(二)感受
消費者購買如何行動,還要看他對外界刺激物或情境的反映,這就是感受對消費者購買行為的影響。感受指的是人們的感覺和知覺。
所謂感覺,就是人們通過感官對外界的刺激物或情境的反應或印象。隨著感覺的深入,各種感覺到的信息在頭腦中被聯系起來進行初步的分析綜合,形成對刺激物或情境的整體反映,就是知覺。知覺對消費者的購買決策、購買行為影響較大。在刺激物或情境相同的情況下,消費者有不同的知覺,他們的購買決策、購買行為就截然不同。因為消費者知覺是一個有選擇性的心理過程。(1)有選擇的注意。(2)有選擇的曲解。(3)有選擇的記憶。
分析感受對消費者購買影響目的是要求企業營銷掌握這一規律,充分利用企業營銷策略,引起消費者的注意,加深消費者的記憶,正確理解廣告,影響其購買。
(三)態度
態度通常指個人對事物所持有的喜歡與否的評價、情感上的感受和行動傾向。作為消費者態度對消費者的購買行為有著很大的影響。企業營銷人員應該注重對消費者態度的研究。
消費者態度來源於:
(1)與商品的直接接觸;
(2)受他人直接、間接的影響;
(3)家庭教育與本人經歷。消費者態度包含信念、情感和意向,它們對購買行為都有各自的影響作用。
1、信念。指人們認為確定和真實的事物。在實際生活中,消費者不是根據知識,而常常是根據見解和信任作為他們購買的依據。
2、情感。指商品和服務在消費者情緒上的反應,如對商品或廣告喜歡還是厭惡。情感往往受消費者本人的心理特徵與社會規范影響。
3、意向。指消費者採取某種方式行動的傾向,是傾向於採取購買行動,還是傾向於拒絕購買。消費者態度最終落實在購買的意向上。
研究消費者態度的目的在於企業充分利用營銷策略,讓消費者了解企業的商品,幫助消費者建立對本企業的正確信念,培養對企業商品和服務的情感,讓本企業產品和服務盡可能適應消費者的意向,使消費者的態度向著企業的方面轉變。
(四)學習
學習是指由於經驗引起的個人行為的改變。即消費者在購買和使用商品的實踐中,逐步獲得和積累經驗,並根據經驗調整自己購買行為的過程。學習是通過驅策力、刺激物、提 示物、反應和強化的相互影響、相互作用而進行的。
「驅策力」是誘發人們行動的內在刺激力量。例如,某消費者重視身份地位,尊重需要就是一種驅策力。這種驅策力被引向某種刺激物——高級名牌西服時,驅策力就變為動機。在動機支配下,消費者需要作出購買名牌西服的反應。但購買行為發生往往取決於周圍的「提示物」,的刺激,如看了有關電視廣告、商品陳列。他就會完成購買。如果穿著很滿意的話,他對這一商品的反應就會加強,以後如果再遇到相同誘因時,就會產生相同的反應,即採取購買行為。如反應被反復強化,久之,就成為購買習慣了。這就是消費者的學習過程。
企業營銷要注重消費者購買行為中「學習」這一因素的作用,通過各種途徑給消費者提供信息,如重復廣告,目的是達到加強誘因,激發驅策力,將人們的驅策力激發到馬上行動的地步。同時,企業商品和提供服務要始終保持優質,消費者才有可能通過學習建立起對企業品牌的偏愛,形成其購買本企業商品的習慣。
四、影響消費者購買的外在因素
(一)相關群體
相關群體是指那些影響人們的看法、意見、興趣和觀念的個人或集體。研究消費者行為可以把相關群體分為兩類:參與群體與非所屬群體。
參與群體是指消費者置身於其中的群體,有兩種兩類:
(1)主要群體是指個人經常性受其影響的非正式群體,如家庭、親密朋友、同事、鄰居等。
(2)次要群體是指個人並不經常受到其影響的正式群體,如工會、職業協會等。
非所屬群體是指消費者置身之外,但對購買有影響作用的群體。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期望群體,另一種是游離群體。期望群體是個人希望成為其中一員或與其交往的群體,游離群體是遭到個人拒絕或抵制,極力劃清界線的群體。
(二)社會階層
社會階層是指一個社會按照其社會准則將其成員劃分為相對穩定的不同層次。不同社會階層的人,他們的經濟狀況、價值觀念、興趣愛好、生活方式、消費特點閑暇活動、接受大眾傳播媒體等各不相同。這些都會直接影響他們對商品、品牌、商店、購買習慣和購買方式。
企業營銷要關注本國的社會階層劃分情況,針對不同的社會階層愛好要求,通過適當的信息傳播方式,在適當的地點,運用適當的銷售方式,提供適當的產品和服務。
(三)家庭狀況
一家一戶組成了購買單位,我國現有24,400萬左右的家庭,在企業營銷中應關注家庭對購買行為的重要影響。研究家庭中不同購買角色的作用,可以利用有效營銷策略,使企業的促銷措施引起購買發起者的注意,誘發主要營銷者的興趣,使決策者了解商品,解除顧慮,建立購買信心,使購買者購置方便。研究家庭生命周期對消費購買的影響,企業營銷可以根據不同的家庭生命周期階段的實踐需要,開發產品和提供服務。
(四)社會文化狀況
每個消費者都是社會的一員,其購買行為必然受到社會文化因素的影響,文化因素有時對消費者購買行為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企業營銷必須予以充分的關注。

結語:消費者市場是消費品生產經營企業市場營銷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點,也最終決定著工業品生產經營企業的市場需求水平。各類企業特別是消費品的生產經營企業要充分滿足消費者需求、提高市場營銷效益、實現企業發展的願景,就必須深入研究消費者市場和消費者購買行為的規律性,並據此進行市場細分和目標市場選擇,有的放矢地制定市場營銷組合策略。

Ⅵ 利基市場的利基市場戰略

利基戰略是指企業為了避免在市場上與強大的競爭對手發生正面沖突而受其攻擊,選取被大企業忽略的、需求尚未得到滿足、力量薄弱的、有獲利基礎的小市場作為其目標市場的營銷戰略。
利基戰略是適用於弱者/中小企業的成功戰略,凝聚了以下戰略思想與原則:
(1)避實擊虛——不與大企業/強者展開硬碰硬的直接競爭,而是選擇其忽視、不願做或不會全力去做的業務范圍為「戰場」。
(2)局部優勢——堅持「單位空間內高兵力比」原則,集中全力於某個狹窄的業務范圍內,在這個局部形成相對於強大者的優勢,努力成為第一。
(3)集中原則——分散是戰略的大忌,利基戰略要求集中於利基業務,集中於戰略目標,集中於建造壁壘。
(4)根據地原則——在某地域市場獲取第一並鞏固之後,再向其它地域市場擴展,集中全力成為第一之後再擴展,如此持續下去,最終由各地的根據地組成一個大的根據地。
實行利基戰略的主要意義在於,在整個市場上佔有較低份額的公司可以通過靈活巧妙地拾遺利基,見縫插針,從而實現高額利潤。克利弗德和現伍納兩人曾詳細研究了二十多家非常成功的中型企業以及它們各自成功所依賴的因素。他們發現這些公司幾乎都可以說都是市場利基者,兩位專家還發現這些經營有方的中型公司的另外一些共同特徵,即:提供高品質產品,收取附加費用、創造新的經驗曲線以及建立良好的企業文化和企業形象等。
實施利基戰略所以能給企業帶來巨大收益的根本原因就在於進行市場利基的公司事實上已經充分了解了目標顧客群,因而能夠比其他公司更好、更完善地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並且,市場利基者可以依據其所提供的附加價值收取更多的利潤額。總之,市場利基者獲得的是「高邊際收益」,而密集市場營銷者獲得的只是「高總量收益」。 美國學者從不同視角對利基戰略進行了研究,這些研究是我們利基戰略理論的主要思想資源,同時,他們的理論與我們的利基戰略在研究視角、適用范圍、核心內容等方面又存在較大的差別。
營銷大師菲利普·科特勒從市場營銷角度界定的利基戰略是通過市場細分、再細分,選擇一個未被服務好的利基市場進行營銷,同時他還指出,在一個競爭性市場中,總是存在一定數量的市場利基者,它們的戰略與該市場中的領先者、追隨者有所不同。科特勒並未提及利基戰略的適用范圍,但從內容來看,市場營銷的利基戰略適用於所有的企業,不同的是地位和作用。其核心思想是「在市場中找到一個利基,然後在利基中做大市場」。
戰略大師邁克爾·波特從競爭戰略角度提出的三個基本戰略之一——集中/聚焦戰略,包含有利基戰略思想,也有人認為(例如安索夫),集中/聚焦戰略本身就是利基戰略。他還研究了衰退行業的戰略選擇,認為利基戰略是戰略選擇之一——放棄其它業務,專注於某個有競爭力的狹小業務。在波特的戰略框架中,利基戰略的核心思想是選擇一個相對狹窄的行業/市場,然後集中資源於這個市場,並在這個市場中採取低成本或差別化的競爭戰略。
大師中的大師彼得·德魯克從創業戰略角度,把利基戰略分為收費關卡戰略、專門技藝戰略和專門市場戰略三大類型,並針對這三類戰略,探討了各自的基本要求、局限性和風險。德魯克的利基戰略更加重視其生態意義,對利基戰略內容的分析最為全面,但主要針對創業階段的創新,而未涉及企業生命周期的其它階段。
與三位大師的理論相比較,我們提出的利基戰略有以下特點:
(1)適用於弱小者企業。科特勒和波特未提及具體的適用戰略主體,德魯克主要針對創業企業,一般也屬於弱小企業。
(2)企業的整體成長。科特勒局限在市場營銷領域,波特是在競爭戰略層面,兩者都只是企業整體成長的一部分。德魯克的利基戰略是針對創業企業整體的。
(3)整個企業生命周期。德魯克重在創業階段,波特專門論述了衰退階段,科特勒對不同階段未做明顯的區分。 我們所講的利基戰略,主要內容有選擇一個合適的利基業務,確立中國乃至全球市場冠軍的目標,採取切實有效的戰略行動等。
(1)起點:選擇某個狹窄的業務范圍——利基業務
某類業務,如果符合以下標准,就可界定為利基業務:產品范圍狹窄,在某個四位數行業內;市場規模不大,大企業不感興趣;市場競爭程度一般,無壟斷者;技術變革速度一般,研發投入不大;客戶需求穩定且有一定的增長;產品在全球范圍內具有通用性。
萬向集團早在1980年選擇進口汽車維修用萬向節,並專注該業務,於1983年成為中國第一至今,已有23年的歷史。格蘭仕在1992年選擇家用微波爐為單一業務,1995年成為中國第一至今,已有10多年的歷史。
聚龍集團在1998年選擇指甲鉗為新業務,現已成為中國第一、世界第三的指甲鉗生產商。
他們所選擇的業務,基本符合利基業務的標准,並且與企業自身的資源和能力相稱,是合適的利基業務,成為利基戰略成功的起點。
(2)目標:以全球單項冠軍為最高目標,以某地域市場佔有率第一為戰略目標
弱小企業必須選擇狹小的業務范圍,因為在較大的業務范圍中,存在許多強大的競爭對手,弱小者希望通過硬碰硬的方式取勝,幾乎是不可能的。
在利基業務范圍內,以不同地域市場冠軍為階段性目標,最終實現全球冠軍目標,是利基戰略的目標要求。
冠軍目標本身擁有較多的優勢,弱小企業在一個狹小業務范圍內成為冠軍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其原因在於:由於業務狹小,市場規模不大,強大企業不會涉及或者不會全力投入。而弱小企業如果全力投入,即可在局部形成絕對優勢,在與強大企業競爭中取勝。
好孩子集團1989年以童車為利基業務,1992年明確提出「做第一」的目標,1993年成為中國市場冠軍,1999年成為美國市場冠軍,並一直保持至今。
聚龍集團的梁伯強在決定進入指甲鉗市場的同時,就確立了「全球指甲鉗第一品牌」的目標,並且通過多種方式,將目標在全公司廣為宣傳,成為全體員工的共同目標。從目前的狀況看來,聚龍集團實現全球冠軍目標指日可待。
中集集團是全球集裝箱冠軍,2002年開始尋找新的利基業務,經過兩年多的調查、分析和研究,最後決定進入半掛車業務,同時確立了3-5年成為全球半掛車老大的冠軍目標。我們有理由相信,中集集團的新利基業務同樣可實現其全球冠軍目標。
(3)主要戰略行動:地域市場的不斷擴張和多種途徑建造競爭壁壘
利基戰略專注於某個狹小的利基業務,其市場變化的風險較大。因此,利基戰略實施者都把地域市場的開拓作為規避市場風險和企業追求成長的主要戰略行動。通常的地域市場拓展順序是:本地市場、全國市場、周邊國家市場、多國市場,最後是全球市場,其中海外市場的開拓是困難最大的戰略行動。中國利基企業進行了許多探索,例如好孩子以聯合品牌方式進入歐美市場,珠江鋼琴通過收購知名品牌進入歐美市場,格蘭仕以自有品牌和OEM方式進入國際市場等。利基作為一個合適的位置,主要是針對其中的利基者而言,含有獨占的意思。為了鞏固自己的利基位置,不讓其它人進入,利基戰略要求通過多種途徑來建造競爭壁壘,把其它競爭對手拒在利基之外。
中國企業在建造壁壘方面也有許多探索,例如中集集團、格蘭仕集團以擴大生產和營銷規模為主要途徑,好孩子、飛躍集團以專利技術建造技術壁壘,聚龍集團、天海同步器以壟斷業內專業技術人才的方式建造能力壁壘,譚木匹則主要以文化建設來構建壁壘,等等。
(4)專注與創新:長期、執著地集中全力於利基業務,並把創新作為日常工作的中心
選擇了利基業務,確立了冠軍目標,在採取有效的戰略行動時,必須專注,必須有所創新。利基戰略的專注主要包括專注於利基業務和專注於冠軍目標,這對中國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是一個嚴峻的挑戰和考驗。因為,20多年的中國企業成長史,基本上是一部「游擊戰」的歷史,中國企業尤其缺乏專注的精神和專注的能力。在這方面,中國企業應以德國的隱形冠軍為榜樣,幾十年如一日地專注於某個利基業務,毫不動搖,堅持不懈。
當前,全中國都在倡導自主創新,其實,中國利基戰略實踐者們早就如此。它們把創新作為日常工作的中心,不斷改進產品和開發新產品,在技術、管理、文化、制度等方面都有許多創新的行動。例如,以集裝箱起重機為利基業務的上海振華港機,把GPS技術應用到集裝箱起重機上,使其長了「眼睛」,新產品迅速佔領市場。以手機充電電池為利基業務的比亞迪,在生產設備工藝創新上,反向思維,把現代化的生產線改造為最大使用勞動力的生產線,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前提下,大大地降低了生產成本。
據我們的初步統計,利基戰略實踐者的專利件數遠高於其它企業,這個指標充分表明它們不僅高度重視創新,而且創新卓有成效。

Ⅶ 市場營銷案例3篇

在全球化競爭和買方市場的壓力面前,幾乎所有企業都將新產品開發放在自身發展戰略的突出位置,而市場數據以及由市場數據進行深層次分析得到的結論都是企業開發新產品的重要指導因素。那麼下面是我整理的 市場營銷 案例3篇,就隨我一起去看看吧,希望能夠有所幫助。
市場營銷案例一:
水果營行:燒錢催不熟生鮮電商

自2014年10月開設第一家門店,僅一年多,號稱要做「水果業內的阿里巴巴」的水果營行就在全國20餘個一、二線城市,開設了300多家實體店。然而在2015年12月,幾乎一夜之間,這個迅速膨脹的水果王國轟然倒塌,廣州、深圳、東莞、杭州、南昌等城市的門店大量關門,12月16日,水果營行CEO易德更被警方帶走……

水果營行,成為O2O死亡名單里的最新登陸者?它的破滅是否預示著生鮮電商走向頹敗?或許,結論恰恰相反。

逆向O2O:

理念正確下光鮮的壞水果

在水果營行的泡沫破滅中,大量的輿論將關注點投放在它的融資模式——「合夥人眾籌」和「會員預付卡」。

尤其是前者,據水果營行一份單店投資協議樣本顯示,直營店投資人為公司有限合夥人,不參與門店經營、不擁有門店股份,只參與分紅。直營店投資人自完款第45天起,將獲得每月銷售額10%的回報,直到取得投入本金的2倍為止。同時還獲得投資額10%的原始股權的長期收益。而媒體亦測算,按照水果營行宣稱的單店月銷售額50萬元計算,眾籌參與者的年化投資回報率將高達30%左右。而通常認知下,年化收益率超過10%的產品風險已然極高。

但這並不屬於本文所要討論的重點,因為由始至終,水果營行所打造的生鮮電商模式,都如同劉伯溫那篇《賣柑者言》所寓意的那樣,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從理論上來說,水果營行提出的專注線下服務,將人才配置和質量管控放在第一位,夯實基礎後再進軍線上的路數,是當下許多浮在網路之上、過度依靠網購模式而缺少實體店推進的生鮮電商所缺失的。但在實際運作過程中,這僅僅是一個正確的理念,沒有切合到地面經營理念之上。

反之,從它的許多專注線下的行動中,可以為生鮮電商以及其他生活化服務O2O提供反面參考。

遠離社區的專賣店不叫小業態

在水果營行2015年11月對外發的一篇軟文中,可以看到這樣的詞句:「7-11、全家等便利店,競相跑馬圈地以便利店、專賣店為主的小型社區零售店,組成小業態 商業模式 ,大有取代大型商超的態勢。毫無疑問,水果營行趕上了小業態商業崛起的時代大勢。」

顯然,水果營行把自己的線下門店定位為小業態。而媒體披露其「門店選的都是城市黃金地段,租金較高,還要支付工資,不可能達到高利潤,有時還會虧損」。這種布局黃金地段的思維,與當下立足社區的小業態模式並不相符,反而頗為接近早年的專賣店形態。拋去其或有意為之,以彰顯實力雄厚,好招攬合夥人的可能不說,這樣的開店方案,歷來均是電商實體店或O2O門店所摒棄的。

理由很簡單,無論何種電商形態,均是以最大化的扁平 渠道 、降低運營成本為贏利之源,而位於鬧市的門店則加大了這些成本,更直接處於商超商圈的輻射范圍內,極不利於競爭和拓展。

更為致命的是概念的混淆導致的運營理念的錯亂。在水果營行的早前報道中,其總不忘提及「通過線上下單、門店配送,輻射單店周邊3公里范圍,實現1小時內極速送貨上門,解決水果配送最後一公里的難題」。

然而這一「互聯網+小業態」的運營模式,在當下的社區O2O門店試點中,也不可避免地遭遇到運營費用昂貴、社區需求挖掘不足的難題。早前耗資10億元、依託順豐強大的物流體系和財力布局社區的「嘿客」亦難以為繼,而開設在鬧市、按水果營行早前介紹開店成本動輒百萬元的線下體驗店,若真只按運營思路輻射3公里范圍,其收回成本的難度將高出太多。

何況,它還只賣水果……

生鮮電商先從爆款玩起

在水果營行眾多的正面、負面消息中,有一個信息一直很缺位,即水果營行的水果到底有怎樣的優勢。

或許造成這一困擾的理由更奇葩,一直號稱是生鮮電商的水果營行根本就連一個像樣的電子商務平台都不存在。直到2015年下半年,水果營行在對外宣傳中,依然還在說「待電商系統完善後……」。

一個線上平台徒有其表的生鮮電商,其線下的門店只能也只有各自為戰。所謂逆向O2O,最終走向了傳統的水果加盟店模式,只不過是披上了一件「互聯網+」的皇帝新衣而已。生鮮電商,其實不是單行線,而是線上線下同步發展,就像一個蹺蹺板,輕了哪頭,都會接不上地氣。

但這並非解除生鮮電商迷局的關鍵。至關重要的是,走線下體驗店的水果營行並沒有和周圍商超中的水果櫃台有太多的區別。

這都不是早前輿論批判的水果營行不懂水果經營之道,損耗大、價格高、標准化難所能概括的,盡管這是許多生鮮電商創業者不可避免觸碰到的問題。但核心競爭力的缺失則是更加致命的。

「我必須知道,我為何非要選擇在你這里購買水果?」對於消費者而言,這個疑問句式里的「水果」二字可以換成其他任意商品種類。但對於生鮮電商而言,僅僅一句「相較於銷售低端水果的菜市場和中低端水果的商超,生鮮電商主要銷售特色、中高端水果」這樣模糊的定位並不足以解惑。

之前多個生鮮電商用行動來解答了這個問題,尤其是水果這種消費者更樂意於眼見為實的商品,在線下體驗店輻射力度不足的大背景下,成功崛起的生鮮電商平台往往都以爆款為強化消費者體驗的突破口。

如順豐、京東、天天果園和本來生活等電商在2013年打得火熱並延續到2015年的海外直采車厘子大戰,對此,天貓電商平台喵鮮生負責人樂覺就曾表示,生鮮電商花精力去推1―2款主打商品,是從帶來關注度的角度考慮,基於價格和體驗度,消費者會主動傳播,就能為網站帶來新的用戶。

更重要的是,這可以彌補線下體驗店不足的缺陷,「奇葩」的水果會更容易形成消費者的購物黏性。由此,再將口碑拓展到其他常見品類之上,逆轉消費者「眼見為實」的習慣。

燒錢擴大規模不一定能增強黏性

在整個O2O死亡名單中,一個普適性的死亡規律就是燒錢燒到資金鏈斷裂,而燒錢的主要流向均在盲目擴大規模,意圖以規模覆蓋足夠多人群來獲得黏性和長尾。

在水果營行案例中,一年內擴展出300家實體店,覆蓋20餘個城市,並計劃在未來3年開設1萬家實體店。如此強度的店面擴張,必然帶來人員儲備、運營模式上的不適應。須知,知名水果連鎖百果園,從2002年起,用了8年時間僅開出了100家門店。之後又用5年時間,才將規模提升到1000家門店。

即便是在「互聯網+」的極限擴張下,指數級增長的實質,也須完成從0到1的蛻變,或言先種好試驗田,才能將成熟的模板進行復制,實現從1到N。

一個產品特色不足的生鮮電商或O2O,最終會滑向另一面,即再次通過燒錢的方式,用補貼和特價來吸引消費者「貪便宜」的心態,從而塑造虛假的黏性。而在水果營行身上,各種「會員預付卡」真正對消費者的吸引力,也就在於「充1000送300」,甚至「充5000送3000」的優惠力度上。若運營狀況正常,這類促銷本無可厚非,但一旦本身就是強行在虧本賺吆喝,這樣的預付卡除了吸納資金這一個用處外,更會因為一個店面的崩塌,而形成銀行式的擠兌風潮。這一幕,在水果營行落幕時,已然得到了證實。

一個忽略了消費者,沒有真正買方市場想法,只是描述了一個好聽的 故事 ,卻無法和周邊的商超、菜場的水果攤點形成差異化競爭格局的生鮮電商,其不敗也難。

此外,還有幾點教訓值得一點:

一是生鮮電商和O2O依然要用輕姿態來扁平化渠道。如在線上紅火的本來生活網,目前進軍線下的生活O2O項目「本來便利」就是採取和當地水果店合作,而非重新建店。而更多的生鮮電商要突圍,或可採取一個城市一個中心體驗店+若干合作自提點的方式,實現有效擴散和覆蓋。最終的客流入口,依然是在線上,而非體驗店。

二是使用線上平台建立大數據體系,至少做到能夠預測某一城市對某一品類水果的預期。這樣的大數據分析,才可以將電子商務所拓展出來的超長尾巴,變成一個核心數據源,可以確保發往某個城市的水果,不至於過少或過多,徒增損耗或難以滿足需求。這才是區別於各自為戰式的傳統水果店的關鍵。

三是不斷地差異化自己的特點。生鮮電商要成功,其實就應該按照電商的模式,用商品的長尾來滿足長尾末端的用戶需求,人有我有不是特色,人無我有哪怕只是一個人有需求才能成功。當然,越特色、越稀缺、越小眾的水果賣得貴點,將預訂、眾籌等互聯網模塊落在消費者層面上,而非融資層面上,意義更大。
市場營銷案例二:
大品牌產品升級引發的經銷商壓貨血案

2015年,老高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看報表。

看著越來越糟糕的數據,老高越來越膽戰心驚。

老高是某著名快消品(本文稱為A企業)的經銷商,在別人看來,在省會中心地帶,擁有數千平方米大院自有產權,前邊四層辦公樓,後邊大片庫房,近百台車,200多人的團隊,生意夠大夠土豪。

可事實上,老高從這家品牌身上掙得的利潤卻是一年不如一年。2015年下半年,算完人力成本和市場成本,每月七八百萬元銷售額,利潤不足10萬元!這還不算固定資產折舊、銀行融資成本!起早貪黑,鬧心憋屈,掙這幾個錢,不是廠家的裝卸工是什麼!

與老高一樣,A企業的多數客戶,正面臨著一個普遍難題:銷售額提高很多,卻時不時虧損?

但即便如此,2016年來自廠家的巨大增長壓力依舊沒有放鬆的跡象。

終於,在看到鄰省省會經銷商老劉與A企業「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之後,老高堅定了退出的決心,要知道,老劉一直是這個廠家的大區級標桿客戶,配合好,執行強,可因為連著幾個月壓貨都沒有完成任務,就被廠家拆分了,這讓老高感到刺骨的寒意。

逼迫在花樣翻新

2013年到2014年,A企業持續高速增長,年均增長率達到了30%,但增長動力是一樣的:密集分銷,核心是「加車加人」「密集鋪市」和「促銷投入」。

但越來越明顯的是,靠密集資源投入換得的擴張性增長格局,已經不可能無限期成為拉動這家企業增長的源泉了。

首先,擴張越來越困難,能鋪的網點都鋪了,渠道越來越飽和;

其次,競爭越來越激烈,為了搶占份額,價格戰成為常態,利潤越來越薄。

2015年初,面對董事會要求年度增長40%的目標,營銷高層提出「轉型」戰略,要點是「產品升級」「管理復制」和「費用檢核」。

其一,開發、推廣幾只高端產品,毛利高,讓經銷商有錢賺,同時優化公司產品矩陣、利潤矩陣;

其二,強硬要求經銷商復制廠家管理模式,經銷商要建立巡查隊伍,要參照廠家業務工資體系,對配送員工資進行改革,實行專車專送,用「排他性」條款高效佔用配送資源;

其三,加大促銷檢核力度,費用必須專款專用,必須100%落地,避免經銷商截留,錢要花到市場上,從而壓出渠道銷量極限來!

在營銷高層看來,「轉型」成功的關鍵就是「費用檢核」,費用只有和目標量完美掛鉤,才能有效確保目標達成。為此,他們設計了如下流程:

1.任務分解

任務自上而下分解,總部分給大區,大區再分給區域。為確保完成,每個層級都有自己的小算盤,就是在自己領到的基數之上再加幾個點。而層層加碼後,經銷商領到的任務要高出「增長40%」的目標不少。

2. 合同簽訂

要求業務人員簽訂年度和月度銷量責任狀,為確保新產品推廣成功,還要單獨簽訂新產品銷量責任狀,輔以銷售提成,目的只有一個,把業務人員和經銷商捆綁在一起,逼出各自的極限來!

由於是大品牌,加上各種威逼和利誘,老高們雖然很有意見,但最終還是被迫簽了合同。

3. 費用逼迫

首先,將公司產品進行梳理,將數只佔銷量半壁江山的產品,實行隨車搭贈,但拿到這筆費用是有條件的:以經銷商月度任務為標准,按照銷售額達成率進行補貼,完成95%,費用全額補貼,低於95%,分坎級扣除一定比例,要是低於70%,那一分也沒有。設置70%,那是要確保2015年銷量至少不會負增長。

其次,單獨申請的促銷活動要和規劃量以及月銷售額掛鉤,只有規劃量和月銷售額都達標,才能拿到全額費用,否則將按照坎級扣除一定比例費用,但月銷售額達成率最低是70%,低於這個數,促銷費用只能報銷50%。

最關鍵的是,A廠家要求嚴控價格和經銷商毛利,執行的促銷活動,要限定供貨價和出貨價,老產品,經銷商毛利不得超過10%,新產品,毛利不得高於20%。目的是讓消費者能夠獲得產品紅利,進而持久拉動消費。

最後,大區、銷售部、集團三級巡查隊伍要對各類促銷活動進行高頻次檢查,一旦查出問題,除扣除該項費用之外,還要重罰。

過度逼迫引發的「血案」

2015年,老高被綁架了:因為促銷費用是自己墊付的,所以為了掙出費用和開銷,老高只能壓貨。不單老高,A廠家多數經銷商,也都被迫選擇壓貨。

問題是,壓貨之後,麻煩才剛剛開始:

1.因為壓貨,老高銷售節奏被打亂。當月前20天都在處理上個月庫存,到了月底,為了拿到費用,不得不繼續沖量,如此反復循環。這樣,扭曲的壓貨做法導致扭曲的銷售節奏,扭曲的銷售節奏又要求進貨繼續扭曲,否則就難以為繼。

2.壓貨壓多了,產品新鮮度自然就差,為了處理舊貨,廠家的辦法是,只管高端產品處理,而且要集中回收清點,費用嘛,按照到岸價,你一半,我一半!至於返貨成本,以及低端產品處理,廠家壓根就不管。於是,老高的毛利空間被狠狠咬掉了一大塊。

3.頻繁處理舊貨,不僅給消費者留下了這個廠家一直在處理舊貨的印象,而且還佔用了新鮮貨齡產品的售賣位置和機會。

4.再看「產品升級」策略,為了做大新產品,由大區牽頭,自上而下為經銷商規劃了很高的計劃量,考核經銷商的進貨活躍度和環比增長率,也就是限定經銷商的單月進貨次數和單次必達進貨量,如果未完成計劃,就予以強配。這樣,在新品尚未被市場接受、形成良性流轉的時候,老高又被壓了一堆庫存。相反,總部從人為拔高的銷售報表中得出了虛假信息,於是繼續逐月增加任務,而且廠家各級業務人員為了拿到新品激勵,接著再壓。

5.雖然後來,A廠家要求,當月前七天的訂單量不低於上月後七天的70%,否則即視為壓貨,要對區域予以重罰。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一線常用的辦法是:要不在當月23日壓一批大單子,要不就在下月的7日再壓。因為在更短的時間跨度內集中進貨,這無疑放大了老高們的銷售、資金和利潤風險,要知道,A品牌的相當部分產品貨齡只有幾十天,為了不砸到手裡,老高只能平進平出,甚至低價拋售,這不是虧損是什麼!

老高很快力不從心了。2015年11月,老高費盡氣力,依舊還有3個月的任務沒有完成,A廠家大區經理周新(化名)很不高興。他把老高和責任業務主管叫到大區,要求述職,並且強調,那三個月欠賬,年底必須補齊!除了要老高表態「必須完成」外,還要落實到紙面,簽訂責任狀!否則,就考慮市場拆分!

老高很生氣,說來說去,還不是強行壓貨嘛!年底補齊欠賬,擺明了不是關心你們年終獎嗎!至於壓來的貨以及高庫存,還不是我自己去想辦法?

隨後的事,讓老高更加不爽。因為未完成任務,周新對老高的市場檢查立馬多了。各種檢查結論層出不窮,什麼鋪市率不足啦,什麼終端表現弱啦,總之,意圖昭然若揭,那就是你老高的市場基礎建設弱化,這嚴重影響了任務達成!嚴重拉了大區後腿!而且,周新還不時來老高這視察,夾槍帶棍,威脅要搞市場拆分!

比老高更悲催的是老劉。

兩年前,老劉積極響應周新號召,砍掉了代理的大多數知名品牌,專心做A品牌的「專營」代理商,而且還開設了不少終端「專營」店。周新大加贊賞,大會小會表揚之外,總部來了人,都往老劉那裡帶。

這兩年,周新用老劉這個標桿去逼迫其他客戶,效果很不錯。拿2014年來說,老劉率先任務撞線,可誰都知道,老劉是壓貨壓出來的。到了2015年,因為2014年基數高,老劉拼了大半年老命,還是沒能完成任務,而且很明顯,隨著欠賬隨來隨多,老劉肯定是完不成全年任務了。

標桿沒有起到標桿的作用,這嚴重影響了所在大區,所以,2015年10月份,周新拆分了老劉。

因為自廢武功,手頭沒有幾個知名品牌,面對周新的霹靂手段,老劉不得不忍氣吞聲。

老高想,任務年年增長,總有一天,今天的老劉,就是明天的自己。

與其投入巨大成本,忍受日益高昂的利潤侵蝕,以及並不明朗的經銷前途,還不如趁早退出。

於是,2016年3月, 春節 剛過,老高就不幹了。

拿逼迫保增長,前提是不能過度損害經銷商的利潤空間

在經濟下行、人口紅利和渠道紅利減少的背景下,在更困難地培育全新增長模式,和更簡單地、更便捷地把壓力傳遞到渠道中間,包括大品牌在內的很多品牌選擇了後者。而大多數營銷管理人員也支持這一選擇,他們更喜歡用「短、平、快」的打法,快速壓出渠道的極限來,而經銷商便是承載和釋放他們壓力的最重要節點。

至於許多廠家強調的「轉型」,不過是換了個馬甲,本質上還是原來逼迫的路子。拿老高的遭遇來說,所謂「產品升級」,以產品活躍度和訂單必達率的形式,重新走上了壓貨的路徑依賴;再看「費用逼迫」,可能短時間內壓出了銷量,可從更大的尺度來看,只會越來越加深產品動銷和庫存這對矛盾,直到崩盤。

老高放棄代理時,周新還說:「我們企業2015年增長率領跑行業,你去哪再找這樣的生意?這樣的品牌?再堅持一下,把市場基礎做好了,那還不是數錢數到手軟?」

可是A品牌完全搞錯了。問題不是它品牌力有多強,不是增長率還在高位運行,而是這種增長模式是以過度犧牲經銷商利潤空間為代價的,是靠壓貨來拉動的,而這註定不會長久。

反思 :面對大品牌的壓貨式高壓,經銷商如何拯救利潤?

1.要多元化經營,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

像老高那樣自願退場是一種選擇,但前提是,你得有退路。如果像老劉那樣,為了迎合廠家,自己自廢武功,踢掉其他同類品牌,專心搞什麼「專營」代理商,搞什麼終端品牌「專營」店,那隻會成倍放大經營風險,到最後,只能被迫接受廠家設計。

經銷商要有品牌群組合概念,哪些品牌外表光鮮,里子稀爛,利潤稀薄,甚至以過度侵蝕自己及渠道利潤來獲得增長?哪些品牌牌子、利潤都不錯?在此之下,還要考慮品牌內部產品群定位構建,哪些是跑量性產品?哪些是高毛利產品?哪些是狙擊性產品?

經銷商要有優質的經營結構思想,經銷商要對自己代理的品牌群和產品群進行梳理,明確產品定位、產品組合、產品層次,確定適合自己的品牌群和產品群組合,提高產品組合盈利水平,提升抗風險能力。

只有多元化設計,才能有效對沖廠家侵蝕利潤的潛在風險。

2.聚焦渠道分類管理建設,不要「貪多求全」

對快消品企業來說,鋪市率是考核經銷商的一個極有用手段。你說任務高,我就檢查鋪市率,如果鋪市率低,說明市場空間還很大嘛!如果鋪市率符合標准,那麼單店庫存夠嗎?能不能和行業老大看齊?甚至會說,和產品稍有點聯系的渠道,能不能鋪貨?!

但問題是,有些網點,或剛開業,或人流量不足,或為獲得銷售費用而過度囤貨,或不適合該類產品售賣,等等。不顧這些門店消化能力,「貪多求全」,「過度鋪市」,只會是鋪市率、陳列有了,可最終多數返貨,只好再掏費用去處理。不知不覺中,經銷商便遭受了隱性虧損。

因此,經銷商應和廠家確定符合地區經濟環境的「有效鋪市率」界定,不能不管什麼終端,只要能賣,就大量鋪貨,要警惕無效、低效網點的過度鋪貨。

終端網點台賬不應是建了檔案就完事,也不是簡單地按照營業面積等硬體去劃分類型,而要逐步建立基於銷量劃分終端類型的模式,再明確不同終端類型的基礎鋪市品項,每類產品的大致周轉天數,單次鋪貨底數,以及單店單位時間內應留存的庫存件數,最終聚焦優質網點,提高終端網點質量。

3.經銷商要管好自己的倉庫,同時關注價值和數量變化

很多大品牌業務人員,甚至管理人員,喜歡把經銷商的倉庫當作自己的倉庫,很多時候,不經經銷商同意,直接替經銷商下單,或者是強行配貨。這種只管完成任務、卻不考慮區域不同消費特性的行為,最令人不齒。為了完成任務,結果把公司的庫存變成了經銷商的庫存,把區域不適銷的產品硬生生變成了經銷商的庫存。

經銷商要管好自己的倉庫,對不同產品的走勢、動銷、庫存要有清晰的判斷,不能將產品的訂貨權拱手讓人,要關注庫內產品的月庫存周轉率和月產品動銷率,用價值變化和數量變化判斷,來減少自己面臨的庫存風險。這樣,在廠家不合理配貨時,才能有理有據予以反擊。

4.優化內部管理,規避不合理的管理復制,減少隱形管理成本支出

經銷商要對管理體系進行梳理,各個崗位要進行定量分解,在管理環節和渠道建設上要導入投入產出分析,減少隱形管理成本支出。

尤其要注意,一定要規避不適合自己的管理復制。拿A廠家要求的配送員工資改革來說,該方案設定了基本工資、品項工資、市場基礎建設工資和銷量提成工資,而且限定人員只能是專職配送員,老高這個省會城市,基本工資每人2000元,一輛車兩個人,而這家品牌平均毛利不足15%,那麼「一月一車要多增加近3萬元銷售收入,才能對沖基本工資的成本支出」,再加上運營成本不能被其他品牌分攤的「專車專送」,以及其他細分考核和產品提成,運營成本十分巨大。因此,在渠道越來越飽和的背景下,當廠家企圖嵌入「高大上」管理制度時,經銷商一定要警惕,因為這很可能大量侵吞你辛苦賺來的利潤。

Ⅷ 利基營銷的關於利基市場營銷的一個悖論

認為利基市場營銷是中小企業的專利,這其實是一個似是而非的悖論。先看幾個例子:
強生公司的強大,遮蓋了人們注意到它也在尋找利基中的利基的思路與策略。事實上,第五任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拉森的任職史,就是強生公司內部業務不斷強化和優化整合的歷史,他使得各個下屬公司的業務更加細分和專業化,並且對市場的針對性也更強,強生公司變成了若干個針對利基市場開展業務的公司的總和。
可口可樂公司在日本圍繞罐裝茶葉和咖啡建立起了很大的業務。這些產品是通過售貨機來出售的,在夏天時提供冰鎮咖啡,而在冬季則提供熱飲罐裝產品。為了加大市場的發展,可口可樂公司將其在美國市場出售的領先品牌喬治亞罐裝咖啡飲料也引入了日本。
事實上,依靠利基市場而給一些專注其中的中小企業帶來高速成長的現象,市場利基者利潤高、增長快、核心競爭力強的特點,都早已引起了許多原先對利基市場輕視的大公司的注意。越來越多的大公司在競相劃小業務經營單位去服務於各類利基市場,乃當今市場一景。因此,中小企業在享受利基市場帶來的好處時,還要時刻准備如何保護自己開發出來的利基市場。如果盲目樂觀地將利基營銷視作自己的專利,那麼,距離滅頂之災恐怕也就不遠了。

Ⅸ 什麼是利基市場能否用一些實際的例子來說明如何找到和定位企業的利基市場

利基市場的含義:

指那些被市場中的統治者/有絕對優勢的企業忽略/放棄的某些細分市場。

找到利基市場的方法:

從Google搜索開始,開始集思廣益利基創意的最佳地方是了解其他在線零售商,在產品類別或特定受眾群體中銷售什麼。通過基本的Google搜索開始您的利基選擇,這是獲得成功的好方法。

舉個例子:

1,自然利基市場:對於大型企業來說,少品種+大批量的生產方式能夠更好地實現規模經濟效應,在這樣的情況下,一些難以涉及的「夾縫地帶」就成為了自然利基市場。選擇這些自然利基市場的中小企業,能最大限度地避免與大企業產生競爭,從而迅速經營成長起來。

2,協作利基市場:為了使利潤最大化,生產復雜產品的大型企業會盡可能避免「大而全」的生產體制,這就意味著他們不會把控每一道工序,而是將部分工序交由外部企業進行協作,一些中小企業就依靠著這樣的協作關系得以生存,也就形成了協作利基市場。

3,專利利基市場:當一些企業擁有專利發明時,就可以運用知識產權防止其他企業通過侵權使用他們的專利技術來向產品市場滲透,這樣在法律保護下逐漸形成的就是專利利基市場。


總結如下:

利基是更窄地確定某些群體,這是一個小市場並且它的需要沒有被服務好,或者說 「 有獲取利益的基礎 」 。通過對市場的細分,企業集中力量於某個特定的目標市場,或嚴格針對一個細分市場,或重點經營一個產品和服務,創造出產品和服務優勢。

Ⅹ 什麼是長尾理論什麼是利基市場營銷它有什麼特點

長尾理論就是網路時代興起的一種新理論,由於成本和效率的因素,當商品儲存、流通、展示的場地和渠道足夠寬廣,商品生產成本急劇下降以至於個人都可以進行生產,並且商品的銷售成本急劇降低時,幾乎任何以前看似需求極低的產品,只要有賣,都會有人買。

利基是更窄地確定某些群體,這是一個小市場並且它的需要沒有被服務好,或者說"有獲取利益的基礎"。

「長尾」實際上是統計學中冪律(Power Laws)和帕累托分布(Pareto distributions)特徵的一個口語化表達。

過去人們只能關注重要的人或重要的事,如果用正態分布曲線來描繪這些人或事,人們只能關注曲線的「頭部」,而將處於曲線「尾部」、需要更多的精力和成本才能關注到的大多數人或事忽略。

例如,在銷售產品時,廠商關注的是少數幾個所謂「VIP」客戶,「無暇」顧及在人數上居於大多數的普通消費者。而在網路時代,由於關注的成本大大降低,人們有可能以很低的成本關注正態分布曲線的「尾部」,關注「尾部」產生的總體效益甚至會超過「頭部」。

例如,某著名網站是世界上最大的網路廣告商,它沒有一個大客戶,收入完全來自被其他廣告商忽略的中小企業。安德森認為,網路時代是關注「長尾」、發揮「長尾」效益的時代。

閱讀全文

與有關利基市場營銷文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學校食品安全宣傳培訓的方案 瀏覽:167
雙11購物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436
農產品網路營銷量 瀏覽:119
書店網路營銷策劃活動 瀏覽:177
2016電子商務政策法規 瀏覽:11
北京方圓品牌營銷機構概況 瀏覽:695
慈善促銷方案 瀏覽:406
德芙的品牌營銷策略 瀏覽:813
網路營銷調查問卷實訓報告 瀏覽:669
市場營銷需要的素質 瀏覽:365
濟南網路營銷培訓哪裡好 瀏覽:183
火鍋店培訓計劃方案 瀏覽:128
銀行活動策劃方案總結 瀏覽:842
應急業務工作培訓方案 瀏覽:680
縣師德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27
電子商務地區差異 瀏覽:499
學校食堂工人培訓方案 瀏覽:766
訥河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 瀏覽:484
星巴克具體營銷戰略和方案 瀏覽:722
電子商務認證法律制度 瀏覽: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