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大全 > 茶行業品牌營銷落後

茶行業品牌營銷落後

發布時間:2023-04-06 03:00:14

1. 茶葉產業發展工作總結

時光如流水般匆匆流動,一段時間的工作已經結束了,經過過去這段時間的積累和沉澱,我們已然有了很大的提升和改變,這也意味著,又要准備開始寫工作總結了。那麼工作總結的格式,你掌握了嗎?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的茶葉產業發展工作總結,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xx年,xx縣按照市委、市政府推進農業農村生態文化旅遊融合發展的工作部署和「3+N」特色走廊建設的總體要求,立足xx茶葉產業資源,結合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求,推進全縣茶葉產業發展,促進全縣茶葉提質增效。現將20xx年茶葉產業發展情況總結如下。

一、茶葉產業發展情況

按照「打破界限、連片發展、統防統治、整體推進」的工作思路,以「基地標准化、運作產業化、產品品牌化、服務社會化、利益風險一體化」為基本要求,堅持政府引導、企業主導,通過集成技術、集約項目、集中力量在天鳳鄉、寶峰彝族鄉、民建彝族鄉、烈士鄉等鄉鎮的高山有機茶產業環線上,採用

「補天窗」方式新種植茶葉1000畝。深入「綠色植保」理念,推行「統一防治時間、統一葯劑葯量、統一防治人員、統一植保機械、統一安全間隔期」工清仿作模式,採用「統一茶園管理標准、統一配送農業投入品、統一防控措施、心得體會統一原料採摘標准」的「四統一」管理措施,推動產業環線及全縣茶葉發展方式轉變和經營方式創新,促進全縣茶葉產業上檔升級。全縣建立標准化示範基地20000畝,應用殺蟲燈、黃板等綠色防控措施開展綠色防控60000畝(投產茶園的92%),開展茶園機剪、機修面積20000餘畝,改造低產低效茶園11000畝,申報有機茶園3000畝。全縣態正腔茶葉總產量達0.39萬噸,比上年增長3%,總產值1.8億元,比上年增長15%

二、工作措施

(一)強化技術培訓,提高茶葉產業管理水平。將新型農民職業技能培訓、實用技術培訓等與技術扶貧、農業項目實施培訓等有機結合,著重在全縣茶葉發展鄉鎮,重點是以茶葉產業為主導產業的貧困村開展茶葉種植管理加工等相關知識培訓。截至目前,共舉辦各類技術培訓40餘場次,培訓人員2800餘人次,發放各項技術資料6000餘份。

(二)強化戰略實施,增強茶葉產業發展動力。一是實施機制創新戰略。堅持「扶大、扶優、扶強」的原則,落實五個規范為要求,以協會(合作社)為扶持政策的承接主體,集中力量打造產業帶和示範基地。今年「圍繞四大主導產業,打造三條特色環線,建成百萬畝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的工作思路和目標,啟動了茶葉產業環線打造工作。

二是實施大品牌戰略。構建以政府和行業組織為支撐,規模企業為主導,認證機構做補充的區域茶葉品牌孵化單元,合力打造以區域公共品牌為基礎結構、企業自主品牌進行有效填充的產業品牌綜合體系。20xx年,積極組織農產品生產企業、合作社參加各類展會,大力提升特色區域品牌的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在第六屆國際茶博會xx杯鬥茶大賽上xx滎泰茶業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瑞吉隆興」牌「芽細藏茶」和「古道紅」茶喜獲金獎;xx縣塔山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塔山」牌觀音仙茶入選中國茶葉博物館「中國茶樣庫」。

三是實施基地輻射示範帶動戰略。鼓勵支持企業與茶農共同組建茶葉專業合作組織,建立規模化種植、標准化生產、品牌化銷售、規模化經營的現代茶業發展模式和穩定可控的原料基地。目前,已在全縣茶葉重點鄉鎮民建、滎河、寶峰、天鳳建立了有機茶葉標准化生產示範區,在五憲建立了綠色食品標准化生產示範區。

四是帆衫實施農特產電商戰略。整合資源,以電商示範縣建設為契機,建立企業、協會大產業鏈運作模式,實現產品到商品由行業協會把關運作,建成xx茶葉、天麻等優質商品暢銷的'知名窗口。目前,四川xx塔山茶葉有限公司、xx縣五憲獼猴桃合作社等企業均在網上建立了農產品銷售平台,初步形成了線上線下同步拓展的產業銷售鏈條。

三、存在的問題

(一)建設管理滯後

xx茶園分布海拔較高、較分散,配套基礎設施薄弱,加之部分種植戶或觀念轉變不及時,或技術欠缺、管理不到位,或對「生態」概念認知有誤、粗放管理,茶樹長勢弱,產出量低。

(二)品牌建設薄弱

範文內容地圖一是處於原料供應商地位。xx茶長期扮演「原料供應商」角色。名優茶品牌銷售比例低下,絕大多數鮮葉初制加工後運至名山、樂山、浙江等地貼牌銷售,處於茶產業價值鏈低端,沒有自己的主導品牌。二是茶葉銷售議價能力低。大部分茶農、茶企觀念滯後,各自為陣,個體式經營,家族式管理,不能夠抱團發展,聯合營銷,開拓市場,導致品牌集聚效應低,品牌銷售渠道栓塞。

(三)茶企競爭力低

一是全縣茶葉加工企業絕大多數是以初制加工為主的個體茶廠和家庭作坊。由於初制加工企業的經營理念傳統、生產管理粗放、設施設備落後、惡性低價競銷,干擾市場正常秩序,大量茶企在低水平上重復競爭,嚴重製約品牌宣傳、市場拓展、資源集約化利用等。二是企業實力普遍較弱。茶企單個規模小,實力弱,難以突破茶葉精深加工、品牌營銷、市場渠道建設等固有的資金密集和技術密集的門檻,進一步降低xx茶產業競爭力。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及措施

按照一年探索,兩年成型,五年成業總體目標,以抓實五個統一規范(規范種植管理、規范採摘加工、規范質量標准、規范品牌包裝、規范等級體系),實施機制創新、大品牌、基地輻射示範帶動、農特產電商、文化、生態旅遊「六大戰略」為抓手,全力推進全縣茶葉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2. 茶葉行業面臨的威脅

茶葉行業面臨的威脅一、茶葉企業面臨的挑戰

1.同質化競爭帶來的挑戰

一是越來越多的茶葉企業感受到了同質化競爭帶來的一系列麻煩,就是不管什麼樣的創新,都會有很多模仿者,而且模仿的速度越來越快,這就導致企業的產品生命周期越來越短。

二是廠商博弈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廠家和商家的關系不斷深化,取得的效能非常低。傳統的競爭方式導致渠道的價格和終端的門檻越來越高。

三是市場機制很薄弱,很多市場起來得快,死得更快,能連續火上三年的品牌和產品已經不多了。

四是營銷的門檻越來越高,對營銷隊伍的要求越來越高,這使得很多企業的營銷運作和執行要求越來越高。而現在的營銷骨幹大多吃不了苦,也缺乏韌性。

2.消費主體的變化

很多人驚呼國際休閑食品和飲料行業簡直就是一個時尚業,因為休閑食品和飲料的消費主體都是80後、90後,他們年輕、時尚,不講經典也不講歷史,憑的是感覺。所以現在整個茶行業面臨的問題是,如何發掘新的年輕人去消費你的產品。

還有就是大部分消費茶葉的人員都是男性居多,怎樣能吸引女性購買茶葉就是一個問題。

3.營銷手段單一,市場維護度提高

越來越多的茶葉企業營銷手段單一,資源消耗過大。資源的消耗使很多企業很難受,以前投錢搞一個新產品五六十萬就能啟動,現在沒有五六百萬根本啟動不了區域市場,更別說全國性市場了。

另外,市場的維護難度提高了,大家都想做終端,經銷商的選擇越來越多,因為選擇太多,除非是很強大的品牌,有足夠的消費者控制力,否則難以控制渠道。

二、茶葉企業面臨的機會

1.消費理念的變化

一方面,經營成本在提高,行業管制在加強,導致的行業集中度越來越高;

另一方面,消費者發生很大變化,吃出健康、穿出品位成為大部分人的消費習慣和訴求,所以現在的創新更多強調的是在精神層面的創新,消費者體驗的創新。

價值的趨向更趨於多元化和個性化,尤其是消費者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80後、90後現在成為新的消費主體,尤其在飲料和食品領域里他們更是主體,他們的價值觀和消費理念跟60年代和70年代的人有本質的差別,新一代的消費者在處在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只篩選那些他們感興趣的東西。

2.城鄉一體化趨勢

需求環境在變化。城市裡流行的東西跟農村差距越來越小,城鄉一體化的趨勢會越來越明顯。因為終端渠道現在都是一體化覆蓋,兩元結構現在被打破,市場變成一元結構,所以中心造勢、中間復式的模式被越來越多地採用。

3.行業規則的變化

行業規則在變化。想做好一個產品,那麼品牌、產品、渠道推廣投入一個都不能少,總體門檻在提高。所以僅僅有一個VI或者僅僅做一個投放,找一個形象代言人忽悠一下,這種時代已經結束,必須有全案策劃,只有系統的組織保障和隊伍的執行力,才可能有所作為。

現在已經到了終端演示時代,終端的體驗性、演示性、展示性、情境化成為發展的趨勢。企業賣的是一種感覺,尤其是80後、90後,他們的感覺就是活在當下,活出感覺,所以要傳遞這種感覺給他們。

三、行業機會給經銷商的沖擊

1.對經銷商的職能越來越高

由於市場越來越理性,門檻越來越高,行業越來越整合,帶來機會的同時也使經銷商的市場空間和利潤被壓縮。越來越多的經銷商發現做名牌產品痛並快樂著,比如:青島啤酒的經銷商曾說,賣啤酒就是搬運工,掙的是搬運工的錢,乾的是搬運工的活,還要賒賬,沒錢掙,但是不做青啤,沒生意你更慘。很多老闆說「我做青啤能夠把網路鋪開,把隊伍養住,然後我再做兩個二線產品掙錢」,所以做名牌產品對經銷商的職能要求越來越高。

2.經銷商兩級分化

這幾年大的經銷商越來越大,小的經銷商舉步維艱。現在出現了年營業額幾億的大經銷商,跨區域能夠覆蓋市場,純粹就是一個企業,有信息化管理,有人力資源,有後勤服務,有培訓指導,有專門的KA部、餐飲部、團購部,甚至有一個老闆到什麼程度,所有的業務員、所有的車,全部是GPS定位,天天看屏幕,每個車在什麼地方,每個業務在哪條線全明白,而且都是電腦下單,刷卡訂貨,這種運作越來越厲害。

同時,也有一大批經銷商有很大的困惑,尤其是那不上不下的,往前跨一步舉步艱難,捉襟見肘,不光是資金問題,管理、人員、上游產品資源都是制約要素。而現實的形勢對經銷商的能力要求,比如掌控終端、市場推廣、業務能力、後勤支持這一系列的要求越來越高。這就使得這類經銷商處境很尷尬。

四、企業知道經銷商需要什麼嗎?

經銷商需要三點:第一合作要愉快;第二短期能掙錢;第三長期能發展。

大部分經銷商在這方面做得不到位,理念很陳舊,模式比較單一,還是坐地批發,靠拼差價掙錢,錯誤論價而且多品牌操縱。很多經銷商的倉庫跟超市一樣,N個品牌,而且沒有一個品牌賣干凈的。另外,很多經銷商有一個特點,以我為主,等、靠、要思想很嚴重,缺乏那種我的地盤我做主的思想,對網路的要求,對區域市場的操作,對隊伍的建設不重視,總希望掙快錢,掙省心錢,什麼都想靠廠家做,但是短期有錢掙,哪天廠家一撤,你就死定了,你永遠沒有話語權。

經銷商在廠家能夠有發言權談判的手法是什麼?錢已經不是競爭力了。能談判的籌碼是有多少網路,能覆蓋多少區域,經銷商一定要理清這個思路。

市場突破的思路:

一、轉變思維方式

首先要改變幾種思維方式,現在的企業一定要從產品導向慢慢轉向品牌導向,要有一個很好的品牌;

從價格導向要轉向價值導向,不是你貴不貴,而是你值不值,給一個消費者購買的理由;

從簡單的銷售導向要轉向顧問導向;

從單點運作導向要轉向整合運作導向。

二、營銷創新的三個方向

1.倍增顧客價值

商業社會惟一的原則就是價值,不是貴不貴而是值不值,給一個消費者使用產品的理由。

2.深化廠商關系

大部分中小型茶葉企業,仍然是渠道為王,終端決勝,這樣的以地面戰為主體的營銷模式,大規模的廣告運作和概念炒作,使得投入越來越高,效果越來越差。事實上,要在局部市場,通過地面運作,以區域為核心做整合營銷突破,以比較低的成本啟動市場。

3.領先半步

對於模仿已經無法避免,那我們就盡量做到比別人快一點想問題,我突破比你快,我追跑比你快,我產品轉化的結構比你快,我淡季比你生意好。跨越一步太快,領先半步正合適。要看明白趨勢,不管是在產品的口感上、價位上還是在渠道的銷售方式上,過寬和過快的區域關系很容易失調,因此要掌握好尺度。

3. 中國的茶產業有發展前景嗎

目前我國的茶類主要可分為紅茶、綠茶、白茶、黃茶、黑茶、烏龍茶。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茶葉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前瞻》,2012年,在全國各類茶葉產量中,綠茶茶葉產量最大,達到了124.78萬噸,佔比為69.72%;其次是青茶,產量為21.79萬噸,佔比為12.17%;紅茶和黑茶產量佔比分別為7.40%和4.46%,其他茶葉產量佔比相對較小。2012年全國分茶類茶葉產量結構如下圖所示。

紅茶產區方面:目前我國紅茶的主要生產地集中雲南、福建、湖北、湖南、廣西、河南、江西、安徽、四川、重慶、江蘇、浙江、廣東、貴州和海南等地區,其它省(區、直轄市)也有少量生產。2012年,我國雲南地區紅茶產量最高,達到了3.07萬噸,佔全國的比重約為23.21%;其次是福建省,產量為2.74萬噸,佔比為20.67%;湖北、湖南以及廣西省產量分別為2.17萬噸,1.59萬噸和0.87萬噸,佔比分別為16.42%、12%和6.59%,其他地區產量佔比相對較小。

綠茶產區方面:目前我國綠茶的主要生產地集中雲南、四川、浙江、湖北、福建、安徽、貴州、湖南、河南、陝西、廣西、江西、廣東、重慶、山東、江蘇等,其它省(區、直轄市)也有少量生產。2012年,我國雲南地區綠茶產量最高,達到了19.98萬噸,佔比為16.01%;其次是四川省,產量為17.16萬噸,佔比為13.75%;浙江省和湖北省產量分別為16.87萬噸和16.50萬噸,佔比分別為13.52%和613.22%,其他地區產量佔比相對較小。

烏龍茶產區方面:目前我國烏龍茶的主要生產地為福建省,2012年,福建省烏龍茶產量達到了17.27萬噸,佔比為79.26%;其次是廣東省,產量為3.01萬噸,佔比為13.83%;其他地區產量相對較小。

根據調查結果顯示,2012年百強企業中有87%的企業已開展了電子商務,上述百強企業2012年的電子商務銷售額為19.46億元,佔百強企業2012年總銷售額的5%,較2011年電子商務銷售額增長53.67%,明顯高於百強企業綜合銷售額和其他銷售模式的年度增幅。另外,電子商務企業2012年的總投入為4.94億元,較2011年增加0.9億元,由此可見,電子商務作為一種新興的產品銷售平台和渠道模式,具有低成本,高收益的特點,盡管目前其整體規模還不大,尚未發展成為企業銷售的主要支點,但發展潛力巨大。

4. 「星農觀點」楚茶大業:英山茶業品牌營銷突圍的五大路徑

作者:傅惟德

楚茶五大產區:奠定逆勢飛揚的基礎

因疫情全球擴散導致各項出口業務受阻之際,國家統計局發布了一組數據:2019年,我國茶葉產量280萬噸,增產7.2%。除了200噸內銷和36.66噸外銷,還有40幾噸的庫存。

湖北省商務廳和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於2020年9月25日在武漢舉行2020年促進楚茶國際市場開拓會公布消息:2020年前8月,湖北省茶葉出口實現逆勢增長,出口額達10.4億元,同比增長23.1%。

中國是世界第一大茶葉生產國,茶葉出口量位居全球第二。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副會長、國際茶葉委員會副主席於露介紹,近幾年,中國茶葉出口省市向中西部轉移趨勢明顯。2020年上半年,安徽、福建、湖北省茶葉出口實現逆勢增長,出口量位居全國前列。

湖北是中國最古老的產茶區之一,產茶 歷史 悠久,茶文化底蘊厚重。19世紀,國際茶葉貿易興盛,全國各地的茶匯聚漢口,沿「萬里茶道」一路北上西進,銷往世界各國,使漢口成為當時中國最大的茶葉集散地,全球茶葉貿易中心。

近年來,湖北通過項目扶持、技術推廣、結構調整等舉措,推進茶產業迅猛發展。目前全省茶葉種植面積達500萬畝,已形成 鄂東大別山茶區、鄂西武陵山及宜昌三峽茶區、鄂西北秦巴山茶區、鄂南幕阜山茶區、鄂中大洪山茶區五大優勢茶區 ;擁有超100萬畝備案出口茶基地,四個國家級茶樹良種資源,兩個國家級茶葉特優區。與此同時,湖北也成為中國日益重要的茶葉出口大省,出口茶葉以綠茶為主。

楚茶三大挑戰:英山茶業一枝獨秀

湖北是茶聖陸羽的故鄉,青磚茶的發源地,萬里茶道起點,茶葉種植面積全國第三,流存至今有赤壁青磚茶、武當道茶、恩施玉露、宜紅等品質一流的傳統老牌茶,是名符其實的茶葉大省。

湖北茶業面臨三大挑戰: 第一:在政策層面,八項規定、從嚴治黨,茶禮不興;第二:在產業層面,種植面積越來越大,產量越來越高,產區(品種)越來越多,成本越來越高;第三:在市場層面,傳統茶葉消費人群老齡化,在新型茶飲沖擊下,年輕消費者對傳統茶葉的消費越來越少,在網路的沖擊下,價格越賣越低。越來越多的茶企持續生存能力堪憂。

2019年,英山縣新建良種茶園3200畝,改造老茶園7160畝,新建無性系良種繁育基地20畝,出圃良種茶苗300多萬株。使全縣茶園總面積達到26.2萬畝,產量2970萬公斤,產值22.31億元,均價75.12元/公斤,與去年同期相比,增產2.77%,增收5.19%,均價增長2.32%。

英山縣茶葉辦全力做好高端抹茶產業化開發和應用、萬噸出口茶生產、大別山生態名茶產業園、茶樹工藝品及茶文化產業園等項目的跟蹤服務工作,引進湖北大別茶訪茶業有限公司開工建設大別茶訪茶旅創意產業園,湖北淦德智能 科技 有限公司成功簽約英山間 養生 茶谷項目。

2019年,「畢升」「慶山春」「雷店」「高陶九品」4 個品牌的英山雲霧茶,參加第十九屆中國武漢茶業博覽交易會名茶評選,榮獲中國好茶葉最受消費者喜愛的品牌。烏山春牌英山雲霧茶榮獲農業農村部舉辦的「第二十二屆中國農產品加工業投資貿易洽談會「優質產品」。大別茶訪牌英山雲霧茶榮獲湖北省地理標志大會暨品牌培育創新大賽銀獎。英山雲霧茶參評2019中國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價值評估,品牌價值19.9億元,品牌價值再創 歷史 新高。經申報評審,英山縣榮獲「2019中國茶業百強縣」。

楚茶崛起:英山茶業突圍的五大路徑

隨著茶葉的消費需求越來越多元化、理性化,茶企面對的市場更加復雜多樣化,那麼,英山茶企到底應該從哪些方面進行突圍,在大眾消費市場上搶先一步?

在楚茶產業發展遭遇困局之時,筆者結合英山茶業的發展情況,建議從以下八個方面進行突圍:

英山茶業突圍路徑之一:品牌年輕化

品牌和人一樣經歷著成長的焦慮,都害怕跟不上新的消費潮流而被時代所拋棄。近幾年,品牌年輕化、品牌升級已經成為茶行業的熱門關鍵詞。那麼傳統品牌茶企如何才能在這個競爭日益激烈的時代俘獲現代年輕人的心?品牌年輕化的出路在哪?

很多人對「年輕」定義會往年齡小上去理解,認為品牌年輕化,就是迎合年齡小的消費者,但這往往會帶來模糊的概念,多少歲才算年輕?

筆者認為,我們更應該從廣義上去定義「年輕」,它與年齡無關,而應該是一種充滿活力的思維方式和年輕心態。而品牌年輕化,恰恰就是需要品牌具有過硬的品質、鮮明的性格、有活力的傳播模式。

更確切的說,市場環境和市場需求的變化需要茶企實施品牌年輕化策略,來突破禁錮自己的過時想法與市場要素,在年輕化的過程中,清晰傳達你的品牌內涵與價值。

縱觀英山茶企推出的系列產品,無論是包裝、還是宣傳的品牌故事,都是傳統性的產品,都只是單純的茶,而並沒有改變由茶而衍生的社交、 養生 、 時尚 的生活理念與方式,因此,在品牌年輕化策略之下,必須推出符合年輕人喜好的諸如杯茶、喜茶、喪茶等新式茶飲,重新定義茶的飲用方式與功能,這樣才能真正將厚重的中國茶文化深深烙印在年輕人的心理與消費習慣上。

英山茶業突圍路徑之二:品類創新

中國的消費者對茶葉品類的認知度遠高於產品品牌,甚至可以說混淆了兩者的區別。一直以來,外界盛傳中國的茶業「有品類無品牌」。因此,英山的茶業需要在茶葉的品類上進行創新。英山雲霧茶這一區域公共品牌給外界的形象是綠茶這一個品類,但是,在綠茶這個品類的江湖上,英山雲霧早已成為楚茶吳牌的典型代表。湖北茶葉特別是高山地區鮮葉,由於生態環境好、生長周期長,受到越來越多的外省茶商青睞。他們紛紛來湖北搶購鮮葉資源,作為製作本省品牌茶葉的原料。全國的十大名茶之中,包括西湖龍井、江蘇碧螺春、信陽毛尖、黃山毛峰在內,多數都采購湖北原料,再打上自己的牌子銷售。

因此,英山在繼續維持綠茶優質原材料供應的江湖地位之餘,要推陳出新,推出自己的紅茶、黃茶、黑茶、白茶、青茶。雖然,英山早已有茶企推出自己的這些品類,但是,在英山雲霧茶品牌宣傳的官方文稿中並未見重點推介這些品類,一直將其視為小眾的存在,但是,恰恰這些在英山人看來的小眾的品類不可忽視,這些小眾品類可能代表一個階層,代表一個圈層,所以,我們要從重視這些品類開始,外國人、中國的年輕人,白領階層可能比較喜歡這些品類。

除了這些茶的品類之外,還應該開發出茶的衍生品,尤其是在茶工藝品的開發上,是一個新的方向,將夏茶、秋茶製作成裝修用的磚雕,或者擺件,既能起到裝飾的作用,同時也可以作為活性炭起到吸附空氣中有毒物質的作用。


英山茶業突圍路徑之三:傳播創新

消費者對茶葉的喜好要求在變,茶葉的市場格局以及傳播環境都在發生改變,這對英山的廣大茶企來說是一個大挑戰,也是一個自身調整的大機會。

筆者建議傳播創新圍繞三個方面做文章:一是品質展示,即,必須生動展示茶葉品質及相關產品;二是顧客增加,即,必須快速增加並穩定客戶的總體數量;三是員工成長,即,必須保持員工團隊穩定,促進員工能力持續提升。

中國缺的不是好茶,而是好茶的認知標准:如何讓消費者便捷簡單地買到真正的好茶,從源頭開始嚴控茶葉的質量,制定從採摘到加工以及包裝都要有一套嚴格的標准,打造強大的品控、品牌、運營、渠道、服務等體系,把好每一個關口,從根本上保證每一泡茶的品質。同時,要將這個過程生動地展示給消費者才是關鍵。好品質來自於對過程的把控與傳播,如果只有過程的把控,而沒有過程的傳播,這對於品牌營銷來說是失敗的。你做得再好,沒有人認知,就不會有認同,更不會有認購。傳播的過程是對消費者吸引、教育與再教育、直至佔領消費者心智的過程。

我們所有的一切營銷都是為了贏得更多的消費者,所有,快速增加並穩定客戶的總體數量是一個長期的目標,需要日積月累,需要持續,認知的顧客越多,認同與認購的才會越多。

保持員工的穩定,持續性的培訓員工,使其忠誠,並發自內心為企業工作,讓其價值得到最大體現,是一個企業內生動力的關鍵。

做好這三個方面的文章,傳播的創新才有可能。英山縣每年都舉辦茶葉文化 旅遊 節,這個活動也應該創新,能否嘗試一下,讓所有來參加這個活動的人都學會唱一首英山的茶歌,都吃一次終生難忘的茶宴,喝一次讓人醉生夢死的茶酒?

英山茶業突圍路徑之四:模式創新

模式不對,一切白費!天福茗茶憑借體驗模式快速崛起。龍冠龍井以G20的國家背書,讓世界品味中國茶。湖南安化黑茶依靠直銷模式創造銷售神話。更多創新型的消費模式正推動茶產業多元化發展,比如近兩年風靡消費者禮品清單上的小罐茶,將買茶送禮這個需求簡化,打通質價透明的消費痛點,成為近年來茶葉創新的代表;江蘇省將茶葉文化與鄉村 旅遊 結合,推出茶鄉 旅遊 路線,讓消費者通過親身的採茶制茶體驗感受茶文化,以 旅遊 推動當地茶產業發展也成為茶品牌推廣的創新方式;在年輕大眾消費市場端,燃起排隊熱潮的網紅代表喜茶,以其特殊的社交屬性成為吸引年輕消費群體的新式茶飲……這些與茶產業相關的新形式正推動著「茶經濟」不斷發展。

英山茶業需要在茶旅融合、茶葯融合、茶果蔬融合、茶康養融合上進行創新,設計出符合英山的消費模式。但不可忽視的是,英山需要花大力氣打造茶消費場景,目前,多元化的茶消費場景對於英山來說是一個短板。

英山茶業突圍路徑之五:產業聯姻

做農業沒有捷徑,最大的捷徑就是選對路徑,不走彎路,找准自己的根與魂! 在產業上,做減法,做聚焦,從產業鏈到價值鏈,成為產業生態圈不可替代的價值鏈條!因此,筆者建議,英山的茶業應該與其他相關的產業進行聯姻,借船出海。

在西北流行喝八寶茶,這個八寶茶中除了一些水果乾果外,就有茶葉,如果將英山的茶葉與西北的八寶茶結合起來,這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思路。同時,甘肅、寧夏、青海、新疆都盛產枸杞,如果將英山的茶葉與四個省的枸杞結合起來,做一系列的康養產品,也許能起到驚人的效果。湖北勁酒公司每年采購寧夏枸杞3000噸用於釀造勁酒,如果寧夏每年采購英山3000噸茶葉用於製作八寶茶,這種產業的聯姻是否會展現出更大價值與魅力?

產業聯姻的最大價值在於資源的互換,在於價值的提升,英山茶業可以藉助其他地方的一些產業而唱響自己的品牌之歌。

總之,茶葉產業規模化是趨勢,品牌突破是關鍵。中國的茶葉行業理念仍然相對落後,「茶二代」及新一代的茶葉經營者推動茶葉市場在向集約化、品牌經濟、電商經濟等方向發展,有望開辟全新的茶葉市場格局。 筆者認為,以往的中國茶葉產業以小農經濟思想,無法進行統一標准規模化生產是一個弊端。而產業規模化不僅可以有效降低成本,並且可以通過統一生產標准提高茶葉種植和生產質量,開拓全方位銷售渠道,形成科學種植,增強市場競爭力。

中國茶葉市場缺少品牌經營理念,消費者在進行茶葉消費時缺少品牌意識。面對激烈的市場爭奪,茶企業應注重品牌塑造,通過提升品牌形象維護消費者的忠誠度。隨著「茶二代」和新一代經營者的出現,茶行業將通過全新的經營方式出發,開辟全新的發展路徑。而楚茶大業,需要每一個茶農,每一個茶企堅定不移地為品質而戰,為品牌而戰。

5. 為什麼茶會缺少世界競爭力

中國的茶葉產品尚未進入真正的品牌時代。
目前,中國的茶葉產品尚未進入真正的品牌時代。受中國茶葉歷史與傳統的影響,中國茶企更喜好以茶文化為依託,在局限於傳統茶文化的思想理念下,中國的眾多茶企紛紛陷入了茶文化的營銷誤區。由於忽視了悉陪茶葉品牌的品牌戰略規劃,對茶葉的價值沒有深挖,品牌定位不清晰,再加上茶葉企業在品牌塑造、營銷、廣告宣傳等方面投入不夠,如今,眾多茶葉品牌混戰江湖,文化概念雖層出不窮,但無一讓人記憶深刻,中國茶葉企業一股腦的掉進了同質化競爭的漩渦。
我國茶產業整體上仍停留在產品營銷階段,茶企只想做產品,品牌經營意識普遍薄弱。現代隱帆企業中負責品牌營銷的兩個重要部門--銷售部和品牌推廣部,兩者必須相互配合。銷售部構建營銷管道,品牌部推進品牌傳播,提高知名度和美譽度,才能為茶葉品牌建立起順暢的快銷管道,而這兩個關鍵部門恰恰是中國茶企尤其是中小茶企的軟肋。在營銷界早就流傳著一句話:「一流企業做標准,二流企業做品牌,三流企業做產品。」紅茶標準的大旗早已被立頓所掌握,
如今紅茶在國外的消費量每年在150萬噸以上,成為最受歡迎的睜攜蠢茶葉品類。紅茶暢銷全球的部分原因是立頓做了一個紅茶的標准,被全世界所接受。除了品茶的行家,真正懂茶的人畢竟是少數,大多數人辨別茶葉優劣的唯一的途徑是價格。立頓的成功恰恰在於,它以快銷品的標準定義了茶葉,沒有「傳統文化」的立頓能夠稱雄全球,至少說明它滿足了一點:同一的定價,方便快捷的獲取。
中國茶行業始終沒有出現有影響力的大品牌,一定程度上也暴露了政府在茶行業管理與引導上的缺位。江西省政府下文支持重振江西茶葉輝煌,逐步將全綠茶整合為一個統一品牌--江西綠茶,
以實現統一商品名稱、統一商標注冊,培育成為全國乃至世界具有影響力的知名品牌,此舉讓中國茶行業與關注中國茶產業發展的人們重新拾回了中國茶振興的希望和信心。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您。

6. 中國茶葉在世界市場銷量不好的原因是什麼

我國是茶葉的發源地,也是茶文化和茶道及茶藝的發源地,作為世界上的產茶大國,沒有陪褲行世界級知名品牌的茶葉,這是中國經濟界的悲哀。

縱觀外國茶葉,「立頓」、「立亨」、「阿薩姆」、「PCTips」、「TeiIy」和「Typhoo」國際品牌茶的熱銷,很大純告程度上取決於經濟水平和品牌化優勢,台灣的高山茶(烏龍茶)成功的蘆嘩打入世界市場,同樣是台灣經濟水平和品牌化的體現。當今世界的三大飲料中,茶葉品牌首推英國立頓。中國作為茶葉的發源地,卻沒有在國際上叫得響的茶品牌。

由於缺乏品牌效應,七萬家中國茶廠在總體實力上竟難敵一家英國立頓,立頓茶業年產值相當於中國茶業年產值的七成。中國茶何時才能叫得出響當當的品牌?"中國茶長期品牌缺失丟失了大市場,中國七成多茶產值僅相當於英國一家立頓茶業,中國茶亟待國際化品牌建設。"這是中國茶葉流通協會常務副會長王慶在最近於廣州舉行的2008年中國國際茶業博覽會上指出的。

中國茶缺乏的是國際知名品牌,品牌缺失已成為中國茶產業的薄弱環節,業內人士將這一現狀稱之為"有種類、有名茶、無名牌的'有名無姓'時代"。這也正是目前中國茶葉的悲哀。總之中國茶葉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7. 現在茶葉市場好做嗎

近期的茶葉市場相比早幾年,顯然較為低迷,這裡面有自身的原因,也有外界的原因。

自身的原因,茶藝的傳承是一項枯燥,需要時間沉澱的事情,現在很多年輕人沒有辦法靜下心上,無法做到全身心投入在打磨技藝明粗裡面,很多老一輩制茶人的手藝都漸漸失傳,機器制茶取代了傳統的手工藝制茶,這裡面,是傳統文化的丟失,但也無可奈何,畢竟花費大量的時間學制茶,不一定賺得到錢,這也導致大量失去風味的茶葉流向市場,引起了市場的不滿。

外界的原因,就是品牌渠道化以及電商的沖擊,淘寶上面大量的品牌化茶葉對實體造成了巨大的影響,有廣告渠道的店殺死了沒有廣告的農家好茶,就拿我家來說,很多從我家批發茶葉的人,在淘寶上面搞品牌,投廣告,最終以數倍於原價的價格銷售,這也搶走了很多潛在客戶。

還有一點就是,煙酒茶本來是節假日用來送禮的良品,國家大量打擊貪腐,收禮問題後,現在很多人都不買茶葉送禮了,這也導致茶葉銷量的下滑,不過這對整個國家倒是好事

我國茶葉行業發展不利因素

1

茶葉銷遲生產資源消耗度高

如在茶葉生產加工中,清潔能源普及度低,部分地區仍以燒柴燒炭為主,能耗高、污染重。

2

生產方式制約,資源利用率偏低

茶葉生產仍以名優茶為重點,原料側重細嫩茶青,造成生產資源部分浪費,茶葉單產偏低而茶價偏高,國際市場競爭力不足;對勞動力依賴度高,茶葉機械化生產連續性差、全程覆蓋率低,階段性勞動力短缺現象嚴重;茶園現代化管理技術水平不足,缺少統一規劃,生產效率低、成本高、資源利用率也低。

3

產業延伸有限,結構單一

仍以常規茶葉產品銷售為主要產出,而產品附加值高的深加工以及服務業規模有限、延展不足,虧槐李另一方面產能過剩,緩解能力有限;現有的生產資源未能完全實現生產支撐向服務支撐的轉化;行業之間生產跟風問題普遍,產品同質化嚴重、內部競爭激烈、區域間差異化不明顯,現有資源優勢開發和市場預判不足。

4

經營方式落後,社會化生產融入不足

經營模式未能跳脫行業局限,另外社會綜合生產資源引入力度不足、對產業提升貢獻率低,對新資源、新技術、新模式的採納和利用相對偏低。茶葉品牌影響力和拉動作用有限,缺少專業化營銷服務機構支撐,品牌價值釋放度低。

我國茶葉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1

多元化挖掘茶葉資源

飲茶方式、茶文化、茶舞、採茶戲表演等都成為茶葉資源發展中的重要內容。在現代茶葉科學的推動下,將茶葉中的各種有益成分進行萃取和提煉所形成保健葯品,以及開發食品等,充分挖掘茶葉的資源,實現茶葉資源價值鏈條的有效延伸,以及應用價值的最大化。

這一點,對於解決產能過剩、庫存積壓問題而言,是一個很好的思路。

2

一帶一路」帶來戰略機遇

「一帶一路」市場空間巨大,將促使關聯地區(中西部地區等)硬體條件改善、未來出口通關更加方便快捷,將會給我國茶葉產業帶來極好的戰略機遇。

3

「互聯網+」行動提供計劃機遇

「互聯網+」的概念相信大家早已不陌生,它甚至能對產業起到顛覆性的變革作用,從而延伸出了很多新的商業模式、銷售模式等。比如某新式茶飲的玩法之所以能夠成功被當作典例,很大程度上在於深諳互聯網的優勢,並充分發揮其作用。

運用互聯網、大數據來研究消費者的需求和變化,以此調整企業的決策,如運用互聯網大數據來精準定位目標客戶,來調整發展規模、產品方向和創新內容等,從而能夠提供到精準服務,並以精良的服務實現與客戶的密切互動,不斷改進產品質量、推動產品創新。

8. 中國缺少世界級茶品牌,為什麼至今未能改觀

是由於大家在這方面並不是特別重視,只是自己喜歡喝茶而已,所以就沒有改觀。

9. 怎樣才能讓茶業走進電商行業

茶業的電商化是茶葉銷售的重要補充,也是茶業發展的趨勢和方向,茶葉是傳統的行業,特別是銷售渠道和模式,是比較落後或滯後的,但茶葉以什麼形式進行電商,是像現在很多茶企成立電商部門?還是在模式上改進和升級,比如茶葉新零售?這都是的確探討的,《深度微觀茶》—微觀茶·大視界,一直在關注茶行業的營銷和模式,關於茶段稿業如何電商化,我們的觀點是:

1.首先是建立品牌,茶行業沒燃緩沒有品牌或沒有叫得響品牌,這是茶行業的現狀和基本現實,正是基於此,才更應該建立品牌,並且這個階段也是比較容易建立品牌,如小罐茶,在2-3年的時間內就打造出了品牌,這在其它行業是很難的。

2、傳遞清晰的認知標准,其實品牌就是解決這個問題的,如果沒有品牌就建立產品清晰的認知標准,就是讓你產品的價值清晰可見並顯而易見。

3、對線下的專賣店、加盟店進行改造升級,加大對消費者的培育和體驗,建立消費者對產品的認知和對品牌的體驗,進而形成廣泛的口碑傳播。

4、加大對茶知識、茶文化的傳播和培訓,要想使電商有消費者黏度或能持續購買,就要讓消費者能清晰的感枯模知產品或品牌的價值,物有所值或物超所值。

5、注重數據的收集和整理,深刻了解或理解消費需求,並不斷根據消費需求優化產品,這樣才能慢慢建立消費者的認知並得到他們的認可。

茶業的電商化前途是光明的,現在很多茶企特別是新式茶創新茶都在做電商的實踐,這對傳統茶企是很好的經驗總結和模式探索,茶業的電商也一定會有未來了。

10. 中國茶企發展真正面臨的問題有哪些

中國茶企發展真正面臨的問題有:有類無品、有牌無品、有禮無品。
有類無品
什麼是"有類無品"?不是有品類無品牌的問題,而是有品類無產品。即當我們說喝某品類茶的時候,每個消費者腦子里浮現出的茶產品都是不一樣的。
中國茶這個大品類有兩層含義:第一層是與日本茶、立頓茶相區隔的一個茶的大品類。日本茶及其茶道雖然源自中國,但茶道的核心是日式抹茶,即將茶葉研磨粉碎之後的品飲方法,立頓茶起源於英式下午茶,以紅茶及其各式花色調配茶為主,中國茶則講究產地、原葉、原泡,色香味形融為一體的品飲方式。三類茶品飲方式的不同,顯示了三種茶品類的本質差異,這種差異所針對的消費者利益及體驗(即驅動力)是完全不同的,也意味著這三類茶營銷模式必然不同。
第二層含義是中國茶大類下由近千種地方性小品類構成,具備較高知名度的茶品類有300種之多,這是中國茶文化的基本屬性,也是茶作為凝聚天地水氣之靈物的本質屬性,怎麼能參照立頓模式去輕易否定呢?這是中國茶文化之根,不是中國茶的問題,恰恰是中國茶的優點所在。
為什麼會出現有類無品?原因有二:一是缺乏強勢的(高銷量份額)品類細分產品品牌,即高認知度的明星產品;二是每個品類里沒有形成口味、品級、價格、包裝等元素都穩定的代表性產品。
消費者只能選擇喜歡的品類,如黃山毛峰、西湖龍井、君山銀針、信陽毛尖等,不僅僅是他們真的只偏好某一種茶,而是沒有選擇的機會以及選擇的成本或風險很高,所以造成消費者喝茶的"品類地方化"現象。對此問題缺乏認識,說明對中國茶的產區、品類、消費特點都缺乏足夠的了解。在任何一個細分品類里,沒有一個標桿性的、占據高市場份額的產品品牌,也沒有可以代表品類的標桿產品,消費者還能怎麼選擇?只能出現選品類不選品牌(即品牌對應的產品)的消費與市場局面。
能不能出現一個品類代表性的品牌呢?答案是:能。但要靠產品在細分品類里的市場份額,而不是靠所謂的品類定位。沒有市場份額,企業自己的品類定位有什麼用?在任何一個中國茶的細分品類里,無論綠茶,或是紅茶、普洱茶,甚至白茶、黑茶這些小茶種,只有一個品牌是不可能的。在這種多企業、多品牌競爭的格局下,靠一個品類定位(某種傳播說辭)就成了品牌,未免太浪漫了。
靠搶先佔位式吆喝是否能建立品牌在品類市場中的"心智地位"呢?如果還是有牌無品式經營,這樣的"搶先"策略並不會有多大的收效。
有牌無品
什麼是"有牌無品"?把聚光燈集中在前100家中等規模茶企身上,會發現茶企的品牌意識已經很強:精心設計的品牌LOGO、大牌明星做代言人、品牌連鎖專賣店等。但消費的茶客不難發現,去這些茶企門店,同一品牌下每年的產品都不同,包裝在不斷變換,同一價格的茶品級、品味也不同。
在這種產品狀態下,品牌知名度再高,對產品銷售的作用也是有限的--市場還沒妨礙企業銷售,茶企產品自身卻變成了消費者選擇的障礙,尤其是購買過程的復雜化。消費者要通過復雜的現場品嘗過程,才能確定究竟買什麼產品,這是目前茶企在銷售模式上存在的普遍問題。竹葉青茶部分解決了這個問題,其用靜心、品味、論道等區隔產品等級,取消了散茶,也成為茶葉品牌專賣店的通常做法。但終究還是有其形而無其神:一是茶企普遍有通過包裝(如單包克重、單盒數量等)不斷漲價的經營習慣;二是茶企不能堅持在同一包裝、同一價格上的產品等級統一,消費者每年都要重新選擇或尋找自己喜歡的那個口味產品。
茶企產品的復雜化給漲價提供了方便,卻將消費者的選擇過程復雜化。從營銷角度上看,這造成了客戶流失以及客戶維持成本的增加。品牌知名度高,產品標准化程度低,產品穩定性低,意味著投資做品牌的營銷費用里賺吆喝比賺銷量的成分多。
通過"大明星、大廣告"的方式只會賠錢賺面子,在央視亮相的茶葉廣告,大都露個臉就收攤,廣告拉動不了多少銷量。消費者可以受廣告(媒體、代言人等)影響優先選擇品牌,但他們掏錢購買的是產品,品牌與產品之間的斷層,只會讓做品牌變成做知名度,而不是做銷量。
有禮無品
品類之路難走,是否可以採用"使用用途"路線如禮品化殺出一條血路呢?從現有茶企的實際做法看,多是將禮品訴求作為提升品牌形象或檔次的廣告說辭,而不是真正的禮品化戰略,有禮無品是中國茶企的第三個困境所在。
什麼是"有禮無品"?茶葉消費是中國人交際禮品的重要選項,禮品消費是茶葉銷售的主要渠道之一,眾多小茶行就是靠維護幾十個"機構老主顧"獲取豐厚利潤的,但真正成為禮品符號的茶葉產品(及品牌)一個也沒有。
所有的茶葉都在做禮盒包裝,都在訴求送禮。天福茗茶也好、八馬茶葉也好、徽府茶行也好,不是茶企宣稱定位在禮品就能變成"禮品符號"的--企業要佔住這個定位,不要說獨霸,即使形成"品牌與品類對位"心智關聯,要花多少"心智的成本"?定位禮品的茶品牌如何從上萬家都宣稱做禮品茶的品牌里跳出來?靠明星代言、央視砸廣告可以搶先佔位嗎?如果產品沒有禮品化,僅靠品牌的禮品訴求,一樣不會有真正的效果。
能否出現定位禮品的茶葉品牌呢?所謂禮品化,即品牌及產品的專業化,意味著一種新的商業模式,不是一個廣告訴求那麼簡單,不僅需要"舍棄"很多傳統的茶葉產品,而且對茶企的運營能力要求也很高。史玉柱的黃金酒可以定位在送禮產品上,中國還有哪個酒廠可以這樣做呢?
產品及品牌的禮品化,要求品牌及產品與特定的禮品符號之間要形成的"單一對應"關系,中國禮品的特點是"禮分檔次"(等級),送給什麼人禮,價值等級是不能亂的,這是中國式禮尚往來的核心與常識。絕大部分生產商品牌、渠道品牌、產品品牌都不具備這種單一對位性:如果一個品牌符號下涵蓋各種價格檔次的產品,這個產品顯然不具備禮品符號的基本特性。品牌的禮品定位,不過是一個提升產品形象的廣告說辭,不是"禮品化"的品牌及產品戰略定位。
每當看到業內人士說我們的茶產品很好,只是實力、資本、品牌弱的話時,表明說這類話的人根本沒有搞明白中國茶市場與消費的問題所在。一個資源(茶園基地)不缺、品牌血統(悠久歷史)不缺、消費人群及消費習慣不缺甚至背景不缺(國字型大小企業)、資本不缺的行業,卻沒有一家企業做成規模化品牌,缺的一定是市場的關鍵要素--產品,即企業沒有解決產品與消費者的溝通代碼問題。
品類、品牌、禮品的交集是什麼?是茶產品本身。本固才能根深,根深才能葉茂。產品力不再造,茶企的品牌戰略就是無源之水,必然行之不遠。

閱讀全文

與茶行業品牌營銷落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怎麼能查到酒店的促銷活動 瀏覽:642
教研電教培訓方案 瀏覽:871
翼支付線下推廣活動方案 瀏覽:414
學市場營銷學心得體會 瀏覽:525
市場營銷研究哪些內容 瀏覽:904
市場營銷學吳健安業務戰略 瀏覽:9
學校食品安全宣傳培訓的方案 瀏覽:167
雙11購物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436
農產品網路營銷量 瀏覽:119
書店網路營銷策劃活動 瀏覽:177
2016電子商務政策法規 瀏覽:11
北京方圓品牌營銷機構概況 瀏覽:695
慈善促銷方案 瀏覽:406
德芙的品牌營銷策略 瀏覽:813
網路營銷調查問卷實訓報告 瀏覽:669
市場營銷需要的素質 瀏覽:365
濟南網路營銷培訓哪裡好 瀏覽:183
火鍋店培訓計劃方案 瀏覽:128
銀行活動策劃方案總結 瀏覽:842
應急業務工作培訓方案 瀏覽: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