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市場營銷和營銷管理的區別是
在公司層面,市場營銷是為實現企業戰略目標進行的一系列經營活動,讓顧客以及企業上下游供應商認知企業的品牌和價值觀,購買/采購企業產品或服務;
以客戶為中心的市場營銷:
營銷中心:建立良好的客戶價值和客戶嘩皮關系;
市場分析:市場細分、目標市場、差異化攔蘆臘和市場定位;
營銷組合:4P(產品、價簡滑格、促銷和渠道)或4C(顧客解決方案、顧客成本、便捷和溝通)
2. 請問「市場營銷」和「市場營銷管理」的區別是什麼啊
(一)市場營銷的定義 �
Philop K otler於1984年對市場營銷下了定義:市場營銷是指企業的這種職能,「認識目前未滿足的需要和慾望,估量和確定需求量大小,選擇和決定企業能最好地為其服務的目標市場,並決定適當的產品、勞務和計劃(或方案),以便為目標市場服務」(《市場營銷管理》序言) 。
美國市場營銷協會(AMA)於1985年對市場營銷下了更完整和全面的定義:市場營銷「是對思想、產品及勞務進行設計、定價、促銷及分銷的計劃和實施的過程,從而產生滿足個人和組織目標的交換。」這一定義比前面的諸多定義更為全面和完善。
主要表現是:(1 )產品概念擴大了,它不僅包括產品或勞務,還包括思想;(2)市場營銷概念擴大了,市場營銷活動不僅包括贏利性的經營活動,還包括非贏利組織的活動;(3)強調了交換過程;(4)突出了市場營銷計劃的制定與實施。
(二)市場營銷的核心概念
市場營銷涉及到其出發點,即滿足顧客需求,還涉及到以何種產品來滿足顧客需求,如何才能滿足消費者需求,即通過交換方式,產品在何時、何處交換,誰實現產品與消費者的聯接 。可見,市場營銷的核心概念應當包含需求及相關的欲求、需要,產品及相關的效用、價值和滿足,交換及相關的交易和關系,市場、市場營銷及市場營銷者。因此,市場營銷涉及如下核心概念:需要、慾望和需求,產品,效用、價值和滿足,交換、交易和關系,市場,市場營銷與市場營銷者。
1.需要、慾望和需求 �
需求指消費者生理及心理的需求,如人們為了生存,需要食物、衣服、房屋等生理需求及安全、 歸屬感、尊重和自我實現等心理需求。市場營銷者不能創造這種需求,而只能適應它。欲求指消費者深層次的需求。不同背景下的消費者欲求不同,比如中國人需求食物則欲求大米飯 ,法國人需求食物則欲求麵包,美國人需求食物則欲求漢堡包。人的欲求受社會因素及機構因素,諸如職業、團體、家庭、教會等影響。因而,欲求會隨著社會條件的變化而變化。市場營銷者能夠影響消費者的欲求,如建議消費者購買某種產品。 需要指有支付能力和願意購買某種物品的欲求。可見,消費者的欲求在有購買力作後盾時就變成為需要。許多人想購買奧迪牌轎車,但只有具有支付能力的人才能購買。因此,市場營銷者不僅要了解有多少消費者欲求其產品,還要了解他們是否有能力購買。�
人類的需要和慾望是市場營銷活動的出發點。需要是沒有得到某些基本滿足的感受狀態。慾望是想得到基本需要的具體滿足物的願望。而需求是對於有能力購買並且願意購買的某個具體產品的慾望。人類為了生存,需要食品、衣服、住所、安全、歸屬、受人尊重等。這些需要可用不同方式來滿足。人類的需要有限,但其慾望卻很多。當具有購買能力時,慾望便轉化成需求。將需要、慾望和需求加以區分,其重要意義就在於闡明這樣一個事實,即:市場營銷者並不創造需要;需要早就存在於市場營銷活動出現之前;市場營銷者,連同社會上的其他因素,只是影響了人們的慾望,並試圖向人們指出何種特定產品可以滿足其特定需要,進而通過使產品富有吸引力,適應消費者的支付能力且使之容易得到,來影響需求。
2.產品 �
人類靠產品來滿足自己的各種需要和慾望。因此,可將產品表述為能夠用以滿足人類某種需要或慾望的任何東西。
產品包括有形與無形的、可觸摸與不可觸摸的。有形產品是為顧客提供服務的載體。無形產品或服務是通過其他載體,諸如人、地、活動、組織和觀念等來提供的。當我們感到疲勞時,可以到音樂廳欣賞歌星唱歌(人),可以到公園去遊玩(地),可以到室外散步(活動),可以參加俱樂部活動(組織),或者接受一種新的意識(觀念)。服務也可以通過有形物體和其他載體來傳遞。實體產品的重要性不僅在於擁有它們,更在於使用它們來滿足我們的慾望。人們購買小汽車不是為了觀賞,而是因為它可以提供一種叫做交通的服務。所以,實體產品實際上是向我們傳送服務的工具。如果生產者關心產品甚於關心產品所提供的服務,那就會陷入困境。過分鍾愛自己的產品,往往導致忽略顧客購買產品是為了滿足某種需要這樣一個事實。人們不是為了產品的實體而買產品,而是因為產品實體是服務的外殼,即通過購買某種產品實體能夠獲得自己所需要的服務。市場營銷者的任務,是向市場展示產品實體中所包含的利益或服務,而不能僅限於描述產品的形貌。否則,企業將導致「市場營銷近視」,即在市場營銷管理中缺乏遠見,只看見自己的產品質量好,看不見市場需要在變化,最終使企業經營陷入困境。�
3.效用、價值和滿足 �
在對能夠滿足某一特定需要的一組產品進行選擇時,人們所依據的標準是各種產品的效用和價值。效用是消費者對滿足其需要的產品的全部效能的估價,是指產品滿足人們慾望的能力。效用實際上是一個人的自我心理感受,它來自人的主觀評價。
例如某消費者到某地去的交通工具,可以是自行車、摩托車、汽車、飛機等。這些可供選擇的產品構成了產品的選擇組合。又假設某消費者要求滿足不同的需求,即速度、安全、舒適及節約成本,這些構成了其需求組合。這樣,每種產品有不同能力來滿足其不同需要,如自行車省錢,但速度慢,欠安全;汽車速度快,但成本高。消費者要決定一項最能滿足其需要的產品。為此,將最能滿足其需求到最不能滿足其需求的產品進行排列,從中選擇出最接近理想產品的產品,它對顧客效用最大,如顧客到某目的地所選擇理想產品的標準是安全、速度,他可能會選擇汽車。
顧客選擇所需的產品除效用因素外,產品價格高低亦是因素之一。如果顧客追求效用最大化,他就不會簡單地只看產品表面價格的高低,而會看每一元錢能產生的最大效用,如一部好汽車價格比自行車昂貴,但由於速度快、修理費少、相對於自行車更安全,其效用可能大,從而更能滿足顧客需求。這就涉及到價值的概念。
價值是一個很復雜的概念,也是一個在經濟思想中有著很長歷史的概念。馬克思認為,價值是人類勞動當作商品共有的社會實體的結晶,商品價值量的多少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來決定,而「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在現有的社會正常的生產條件下,在社會平均的勞動熟練程度和勞動強度下製造某種使用價值所需要的勞動時間。」(《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52頁。)而邊際效用學派則認為,消費者根據不同產品滿足其需要的能力來決定這些產品的價值,並據此選擇購買效用最大的產品。他所願支付的價格(即需求價格)取決於產品的邊際效用。這一論點最先由19世紀後期奧地利學派代表人物龐巴維克提出。龐巴維克為了反對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系統地發揮了門格爾和維塞爾提出的邊際效用價值論。按照他的理論,所謂邊際效用就是指最後增加的那個產品所具有的效用,產品的價值取決於其邊際效用。由於消費者收入是有限的,為了從有限的花費中取得最大的效用,消費者必須使其花費在每一種物品上的最後一個單位貨幣所產生的效用相等。這一理論叫做戈森第二定律。戈森是法國經濟學家,邊際效用價值論的先驅者之一,他曾對邊際效用理論的基本原理進行了數學探討,從而推動了數理經濟學的發展。�
4.交換、交易和關系�
交換是一個過程,而不是一種事件。如果雙方正在洽談並逐漸達成協議,稱為在交換中。如果雙方通過談判並達成協議,交易便發生。交易是交換的基本組成部分。交易是指買賣雙方價值的交換,它是以貨幣為媒介的,而交換不一定以貨幣為媒介,它可以是物物交換。交易涉及幾個方面,即兩件有價值的物品,雙方同意的條件、時間、地點,還有來維護和迫使交易雙方執行承諾的法律制度。交易營銷是關系營銷大觀念中的一部分。關系營銷可以減少交易費用和時間,處理好企業同顧客關系的最終結果是建立起市場營銷網路。市場營銷網路是由企業同市場營銷中介人建立起的牢固的業務關系。下面,我們將詳細討論各個概念。
交換是市場營銷的核心概念。當人們決定以交換方式來滿足需要或慾望時,就存在市場營銷了。一個人可以通過四種方式獲得自己所需要的產品,交換是其中之一。第一種方式是自行生產。一個餓漢可以通過打獵、捕魚或採集野果來充飢。這個人不必與其他任何人發生聯系。在這種情況下,既沒有市場,更無所謂市場營銷。第二種方式是強製取得。一個餓漢可以從另一個人那裡奪取或偷得食物。對另一個人而言,除了可能未被傷害之外,毫無益處。第三種方式是乞討。一個餓漢可以向別人乞討食物。除了一聲謝謝之外,乞討者沒有拿出任何有形的東西作回報。第四種方式是交換。一個餓漢可以用自己的錢、其他物品或服務與擁有食物的人進行交換。市場營銷活動產生於第四種獲得產品的方式。� 所謂交換是指通過提供某種東西作為回報,從別人那裡取得所需物的行為。交換的發生,必須具備五個條件:�
(1).至少有兩方。�
(2).每一方都有被對方認為有價值的東西。�
(3).每一方都能溝通信息和傳送物品。�
(4).每一方都可以自由接受或拒絕對方的產品。�
(5).每一方都認為與另一方進行交換是適當的或稱心如意的。�
具備了上述條件,就有可能發生交換行為。但交換能否真正發生,取決於雙方能否找到交換條件,即交換以後雙方都比交換以前好(至少不比以前差)。�
交換應看作是一個過程而不是一個事件。如果雙方正在進行談判,並趨於達成協議,這就意味著他們正在進行交換。一旦達成協議,我們就說發生了交易行為。交易是交換活動的基本單元,是由雙方之間的價值交換所構成的行為。一次交易包括三個可以量度的實質內容:�
(1).至少有兩個有價值的事物。�
(2).買賣雙方所同意的條件。�
(3).協議時間和地點。�
關系市場營銷可定義為:企業與其顧客、分銷商、經銷商、供應商等建立、保持並加強關系,通過互利交換及共同履行諾言,使有關各方實現各自目的。企業與顧客之間的長期關系是關系市場營銷的核心概念。交易市場營銷能使企業獲利,但企業更應著眼於長遠利益,因而保持並發展與顧客的長期關系是關系市場營銷的重要內容。建立關系是指企業向顧客作出各種許諾。保持關系的前提是企業履行諾言。發展或加強關系是指企業履行從前的諾言後,向顧客作出一系列新的許諾。關系市場營銷與交易市場營銷存在著一定的區別。例如:在交易市場營銷情況下,一般說來,除產品和企業的市場形象之外,企業很難採取其他有效措施以與顧客保持持久的關系。如果競爭者用較低的價格向顧客出售產品或服務,用類似的技術解決顧客的問題,則企業與顧客的關系就會終止。而在關系市場營銷情況下,企業與顧客保持廣泛、密切的聯系,價格不再是最主要的競爭手段,競爭者很難破壞企業與顧客的關系。再如:交易市場營銷強調市場佔有率。在任何時刻,管理人員都必須花費大量費用,吸引潛在顧客購買,取代不再購買本企業產品或服務的老顧客。關系市場營銷則強調顧客忠誠度,保持老顧客比吸引新顧客更重要。企業的回頭客比率越高,市場營銷費用越低。關系市場營銷的最終結果,將為企業帶來一種獨特的資產,即市場營銷網路。 �
所謂市場營銷網路是指企業及其與之建立起牢固的互相信賴的商業關系的其他企業所構成的網路。在市場營銷網路中,企業可以找到戰略夥伴並與之聯合,以獲得一個更廣泛更有效的地理佔有。這種網路已經超出了純粹的「市場營銷渠道」的概念范疇。藉助該網路,企業可在全球各地市場上同時推出新產品,並減少由於產品進入市場的時間滯後而被富有進攻性的模仿者奪走市場的風險。市場營銷管理也正日益由過去追求單項交易的利潤最大化,轉變為追求與對方互利關系的最佳化。其經營信條是:建立良好關系,有利可圖的交易隨之即來。
5.市場 �
市場由一切有特定需求或欲求並且願意和可能從事交換來使需求和慾望得到滿足的潛在顧客所組成。一般說來,市場是買賣雙方進行交換的場所。生產商到資源市場購買資源(包括勞動力、資本及原材料),轉換成商品和服務之後賣給中間商,再由中間商出售給消費者。消費者則到資源市場上出售勞動力而獲取貨幣來購買產品和服務。政府從資源市場、生產商及中間商購買產品,支付貨幣,再向這些市場征稅及提供服務。因此,整個國家的經濟及世界經濟都是由交換過程所聯結而形成的復雜的相互影響的各類市場所組成的。�
市場營銷學主要研究作為銷售者的企業的市場營銷活動。即研究企業如何通過整體市場營銷活動,適應並滿足買方的需求,以實現經營目標。因此,在這里,市場是指某種產品的現實購買者與潛在購買者需求的總和。站在銷售者市場營銷的立場上,同行供給者即其他銷售者都是競爭者,而不是市場。銷售者構成行業,購買者構成市場。�
市場包含三個主要因素,即:有某種需要的人、為滿足這種需要的購買能力和購買慾望。
用公式來表示就是:�
市場=人口+購買力+購買慾望�
市場的這三個因素是相互制約、缺一不可的,只有三者結合起來才能構成現實的市場,
才能決定市場的規模和容量。例如,一個國家或地區人口眾多,但收入很低,購買力有限,
則不能構成容量很大的市場;又如,購買力雖然很大,但人口很少,也不能成為很大的市場。只有人口既多,購買力又高,才能成為一個有潛力的大市場。但是,如果產品不適合需要,不能引起人們的購買慾望,對銷售者來說,仍然不能成為現實的市場。所以,市場是上述三個因素的統一。市場是指具有特定需要和慾望,而且願意並能夠通過交換來滿足這種需要或慾望的全部潛在顧客。因此,市場的大小,取決於那些有某種需要,並擁有使別人感興趣的資源,同時願意以這種資源來換取其需要的東西的人數。� �
6.市場營銷者�
由上述分析可知,我們可以將市場營銷理解為與市場有關的人類活動,即以滿足人類各種需要和慾望為目的,通過市場變潛在交換為現實交換的活動。在交換雙方中,如果一方比另一方更主動、更積極地尋求交換,則前者稱為市場營銷者,後者稱為潛在顧客。所謂市場營銷者,是指希望從別人那裡取得資源並願意以某種有價之物作為交換的人。市場營銷者可以是賣主,也可以是買主。假如有幾個人同時想買正在市場上出售的某種奇缺產品,每個准備購買的人都盡力使自己被賣主選中,這些購買者就都在進行市場營銷活動。在另一種場合,買賣雙方都在積極尋求交換,那麼,我們就把雙方都稱為市場營銷者,並把這種情況稱為相互市場營銷。
<P>
(三)市場營銷管理 �
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必須十分重視市場營銷管理,根據市場需求的現狀與趨勢,制定計劃,配置資源。通過有效地滿足市場需求,來贏得競爭優勢,求得生存與發展。
1.市場營銷管理的實質
市場營銷管理是指為創造達到個人和機構目標的交換,而規劃和實施理念、產品和服務的構思、定價、分銷和促銷的過程。市場營銷管理是一個過程,包括分析、規劃、執行和控制。其管理的對象包含理念、產品和服務。市場營銷管理的基礎是交換,目的是滿足各方需要。 �
市場營銷管理的主要任務是刺激消費者對產品的需求,但不能局限於此。它還幫助公司在實現其營銷目標的過程中,影響需求水平、需求時間和需求構成。因此,市場營銷管理的任務是刺激、創造、適應及影響消費者的需求。從此意義上說,市場營銷管理的本質是需求 管理。企業在開展市場營銷的過程中,一般要設定一個在目標市場上預期要實現的交易水平,然而,實際需求水平可能低於、等於或高於這個預期的需求水平。換言之,在目標市場上,可能沒有需求、需求很小或超量需求。市場營銷管理就是要對付這些不同的需求情況。
營銷理念是指導企業開展經營銷售活動的態度、觀點和思想方法。就世界部分發達國家的企業而言,其營銷觀念的變化大體經歷了生產導向、銷售導向和市場導向三個時期,先後出現了生產觀念、產品觀念、推銷觀念、市場營銷觀念和社會市場營銷觀念。
生產導向時期始於19世紀末,延續約50年的時間。這個時期產品供不應求,市場屬於賣方市場,企業通過增加產量、降低成本來獲取巨額利潤。這個時期先後形成了「生產觀念」和「產品觀念」。「生產觀念」認為,企業應該以生產為中心,生產什麼賣什麼,生產多少賣多少,只求產量高,根本無須考慮產品的花色、式樣、品種及其他質量因素。當生產逐步發展,產品日漸豐富,消費者在相同價格下選擇質量好的商品,迫使企業的營銷觀念發生了變化,出現了「產品觀念」。「產品觀念」認為,企業應當以產品為中心,在增加產量、降低成本的同時,還必須不斷提高產品質量,而且企業管理的重點應放在後者。
本世紀30年代起,隨著生產力的發展,進人了銷售導向時期,企業形成了「推銷觀念」。「推銷觀念」認為,只有大力開展宣傳推銷活動,才能把產品銷售出去,實現企業的贏利目標。這時期企業是「我賣什麼,顧客就買什麼」,不間消費者需要,不擇手段地把自己的產品推銷給顧客。這種觀念與前兩種並無本質區別,只是強調了推銷。
20世紀50年代以後,由於科技進步推動了生產力的飛速發展,產品普遍供過於求,市場由賣方市場完全過渡到買方市場,營銷觀念也由銷售導向進入了市場導向時期,企業形成了「市場營銷觀念」。這種觀念認為,企業必須以顧客為中心,以滿足顧客需求和慾望為出發點,通過開展整體營銷活動,在滿足顧客需求的過程中獲利。這種滿足顧客需求的活動貫穿於市場調研、產品開發、渠道選擇、定價。促銷和提供全方位服務的過程中,不斷收集顧客反饋信息,改進企業經營策略。這是經營指導思想的一次大轉折,使營銷理念發生了質的變化。
到了20世紀70年代後期,由於在企業大搞市場營銷的同時,出現了浪費資源、污染環境,甚至消費者的健康和長遠利益受到損害的情況,市場營銷觀念受到了挑戰,「社會市場營銷觀念」逐步形成。這種觀念認為,企業為顧客提供產品和服務,不僅要以顧客為中心,以滿足顧客的需求和慾望為出發點,而且要兼顧顧客、社會和企業自身三方面利益,在滿足顧客需求、增加社會福利中獲利。這就要求企業承擔社會責任,協調企業與社會的關系,求得企業的健康發展。 生產觀念、產品觀念和推銷規念,都是在賣方市場中以企業自身為導向的觀念,可稱為舊觀念。而市場營銷觀念和社會市場營銷觀念,是在買方市場中以消費者需求為導向的觀念,可稱為新觀念。
新舊兩種觀念,在經營重點、手段、目標三方面是完全不同的。舊觀念的經營重點是產品,經營手段是銷售和推廣,目標是通過銷售獲利。新觀念的經營重點是消費者,經營手段是整體營銷活動,目標是通過滿足顧客需求、增加社會福利來獲利。
3. 市場管理和市場營銷有什麼異同
一、市場營銷又稱為市場學、市場行銷或行銷學。簡稱「營銷」;是指個人或集體通版過交易其創權造的產品或價值,以獲得所需之物,實現雙贏或多贏的過程。它包含兩種含義,一種是動詞理解,指企業的具體活動或行為,這時稱之為市場營銷或市場經營;另一種是名詞理解,指研究企業的市場營銷活動或行為的學科,稱之為市場營銷學、營銷學或市場學等。
二、市場管理:市場管理哲學,就是企業在開展市場管理過程中,在處理企業、顧客、社會及其他利益相關者所持有的態度、思想和觀念。
有四種互相競爭的哲學對企業的營銷活動產生強烈影響,這些哲學通常被稱為生產觀念、銷售觀念、營銷觀念以及社會營銷觀念。
4. 如何理解市場、市場營銷、市場營銷管理三個概念 之間的聯系和區別
市場:狹義上的市場是買賣雙方進行商品交換的場所。 廣義上的市場是指為了買和賣某些商品而與其他廠商和個人相聯系的一群廠商和個人。市場的規模即市場的大小,是購買者的人數。
市場營銷:是指個人或集體通過交易其創造的產品或價值,以獲得所需之物,實現雙贏或多贏的過程。指企業的具體活動或行為,這時稱之為市場營銷或市場經營。
市場營銷管理:是為了實現企業目標,創造、建立和保持與目標市場之間的互利交換關系,而對設計方案的分析、計劃、執行和控制。市場營銷管理的本質是需求管理。
5. 市場營銷學與銷售管理學的區別
1、概念不同
市場營銷(Marketing)又稱為市場學、市場行銷或行銷學。簡稱「營銷」,台灣常稱作「行銷」;是指個人或集體通過交易其創造的產品或價值。
《銷售管理學》從一線銷售經理和銷售人員的角度出發,闡述了銷售工作的基本職能,提出了全新的銷售工程師的概念,對銷售人員進行了嚴格分類,對銷售管理程序與方法進行了深入研究,建立了系統的銷售管理學理論體系。
2、專業工作內容
市場營銷指企業的具體活動或行為,稱之為市場營銷或市場經營;指研究企業的市場營銷活動或行為的學科,稱之為市場營銷學或市場學等。
管理銷售合同、協議和商業後勤,確保對外基本銷售文件的標准化,記錄賬目並管理重要的銷售文件,避免銷售信息的遺漏。負責訂單以及各類報表的製作和管理,根據銷售訂單處理流程,核對、接收訂單。銷售人員考勤統計及薪資結算。
3、發展途徑和就業前景
市場營銷本專業畢業生可以從事市場調研、營銷策劃、市場開發、營銷管理、廣告策劃、推銷服務和教學科研等工作。市場營銷人員是各個企業、特別是大型企業不可缺少的人才。
營銷管理中的銷售部門一直是一個企業的核心部門,做一個銷售管理專員的發展空間非常大。管理是對內的營銷,營銷是對外的管理,營銷管理對於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的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6. 市場營銷和(市場)營銷的區別
市場營銷和營銷管理的區別:
1、市場營銷和營銷管理的目的不同:版
市場營銷是為了滿足顧權客需求;營銷管理是為了實現企業或組織目標,建立和保持與目
標市場之間的互利的交換關系。
2、市場營銷和營銷管理的主要行為本質不同:
市場營銷主要行為是營銷,是在創造、溝通、傳播和交換產品中,為顧客、客戶、合作
夥伴以及整個社會帶來價值的活動、過程和體系。主要是指營銷人員針對市場開展經營活動、
銷售行為的過程。企業信用網的營銷管理主要行為是管理,是指為了實現企業或組織目標,
建立和保持與目標市場之間的互利的交換關系,而對設計項目的分析、規劃、實施和控制。
3、市場營銷和營銷管理的內涵不同,市場營銷包括營銷管理:
市場營銷的研究內容有:
1、營銷原理:包括市場分析、營銷觀念、市場營銷信息系統與營銷環境、消費者需要
與購買行為、市場細分與目標市場選擇等理論。
2、營銷實務:由產品策略、定價策略、分銷渠道策略、促銷策略、市場營銷組合策略
等組成。
3、營銷管理:包括營銷戰略、計劃、組織和控制等。
4、特殊市場營銷:由網路營銷、服務市場營銷和國際市場營銷等組成。
7. 如何准確理解市場、市場營銷、市場營銷管理這三個概念之間的聯系和區別
市場是簡單的靜態市場
就是有需求和購買能力組成的,比如:有一定的消費群體現在需要購買摹寫產品或者服務,並且他們又走的支付能力,那就會形成一個市場。
市場營銷是比較全面的。傳統的市場營銷由4ps組成,產品
渠道
價格
促銷現在隨著社會的發展市場營銷涵蓋的領域越來越廣泛。
市場營銷管理,顧名思義是對市場營銷的管理了。指的是對組成市場營銷的各個部分的統一協調的管理,分階段的提出重點來管理.
是為了實現企業目標,創造、建立和保持與目標市場之間的互利交換關系,而對設計方案的分析、計劃、執行和控制。市場營銷管理的本質是需求管理。具體的我也不太懂。你可以查閱一些資料
8. 市場營銷和市場營銷管理有什麼不同
市場營銷管理的任務,就是為促進企業目標的實現而調節需求的水平、時機和性質;其實質是需求管理。根據需求水平、時間和性質的不同,市場營銷管理的任務也有所不同。
1、負需求(改變):當絕大多數人對某個產品感到厭惡,甚至願意出錢迴避它的情況下,市場營銷管理的任務是改變市場營銷。
2、無需求(刺激):如果目標市場對產品毫無興趣或漠不關心,市場營銷管理就需要去刺激市場營銷。
3、潛伏需求(開發):潛伏需求是指相當一部分消費者對某物有強烈的需求,而現有產品或服務又無法使之滿足的一種需求狀況。在此種情況下,市場營銷管理的重點就是開發潛在市場。
4、下降需求(重振):當市場對一個或幾個產品的需求呈下降趨勢狀時,市場營銷管理的就應找出原因,重振市場。
5、不規則需求(協調):不規則需求是指某些物品或服務的市場需求在一年不同季節,或一周不同日子,甚至一天不同時間上下波動很大的一種需求狀況。在不規則需求情況下,市場營銷管理的任務是對該市場進行協調。
6、充分需求(維持):假如某種物品或服務的目前需求水平和時間等於預期的需求水平和時間(這是企業最理想的一種需求狀況),市場營銷管理只要加以維持即可。
7、過量需求(降低):在某種物品或服務的市場需求超過了企業所能供給或所願供給的水平時,市場營銷管理應及時降低市場營銷。
8、有害需求(消滅):有害需求指的是市場對某些有害物品或服務的需求。對此,市場營銷管理的任務就是要加以消滅。
市場營銷作為一種計劃及執行活動,其過程包括對一個產品、一項服務、或一種思想的開發製作、定價、促銷和流通等活動,其目的是經由交換及交易的過程達到滿足組織或個人的需求目標。
市場營銷是指在以顧客需求為中心的思想指導下,企業所進行的有關產品生產、流通和售後服務等與市場有關的一系列經營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