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市場營銷案例分析
編者按:這個觀點是正確的。它符合企業營銷活動必須以顧客為中心,以消費者需求作為營銷出發點的觀點。作為經營者,必須時刻牢記“顧客永遠是正確的”這條黃金法則。
市場營銷案例分析:舊上海有一家永安公司,以經營百貨著稱。老闆郭樂的經營宗旨是:在商品的花色品種上迎合市場的需要,在售貨方式上千方百計地使顧客滿意。商場的顯眼處用霓虹燈製成英文標語:customers are always right!(顧客永遠是對的!)作為每個營業員必須格守的准則。
為了攏住一批常客,公司實行了這樣一些服務方式:
一是把為重點顧客送貨上門訂為一條制度,使得一些富翁成了永安公司的老主顧。
二是公司鼓勵營業員爭取顧客的信任,密切與顧客的關系,對那些“拉”得主顧客的營業員特別器重,不惜酬以重薪和高額獎金。
三是公司針對有錢人喜歡講排場、比闊氣、愛虛榮的心理,採取一種憑“摺子”購貨的賒銷方式,顧客到永安公司來購物,不用付現款,只需到存摺上記上賬。。
四是爭取把一般市民顧客吸引到商店裡來。如此四策的實施,使永安公司成為這樣一家特殊商店:無論上流社會和一般市民,只要光顧這里,都能滿意而歸。整個商場整天擠得水泄不通,生意格外紅火。
日本著名的大倉飯店,是世界上獨具一格的高級飯店,是真正的“家外之家”,大倉飯店有一條不成文的信條,“顧客永遠是正確的。”大倉飯店的職工受到嚴格的訓練,必須誠心誠意地接受每個顧客的意見和建議,使顧客的要求盡可能得到滿足,成為名副其實的“顧客之家”。
“顧客是永遠正確的”這個觀點對不對?
這個觀點是正確的。它符合企業營銷活動必須以顧客為中心,以消費者需求作為營銷出發點的觀點。作為經營者,必須時刻牢記“顧客永遠是正確的”這條黃金法則。
一般人咋聽起來,似乎頗感“顧客永遠是正確的”這句話太絕對了。人無完人,金無足赤,顧客不對的地方多著呢。但從本質上理解,它隱含的意思是“顧客的需要就是企業的奮斗目標”。
在處理與顧客的關系時,企業應站在顧客的立場上,想顧客之所想,急顧客之所急,並能虛心接受或聽取顧客的意見或建議,對自己的產品或服務提出更高的要求,以更好地滿足顧客只需。事實上顧客的利益和企業自身的利益是一致的,企業越能滿足顧客的利益,就越能擁有顧客,從而更能發展自己。
但顧客與企業並非沒有矛盾,特別是當企業與顧客發生沖突時,這條法則更應顯靈,更需遵守。當顧客確實受到損害,比如買到的是低質高價假冒偽劣商品,服務不夠周到,甚至花錢買氣受,違反消費者利益等等。此時,即使顧客採取了粗暴無禮的態度,或者向上申訴,都是無可非議的;當顧客利益並未受到損害,比如顧客自身情緒不好,工作或生活遇到不順心的事,抑或顧客故意尋釁鬧事。
此時,企業當事人應體諒顧客之心,給與耐心和氣的解釋,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做到有理有節,既忍辱負重又堅持原則,一般情況下,顧客是會“報之以李”的。即使對蠻不講理的人,營業人員最好也不要與之頂撞,應送保安部門處理。
日本大倉飯店的這種企業精神,充分體現該店高度重視顧客利益,把顧客放到至高無上的位置,是“顧客就是上帝”的又一體現。企業經營者應該記住:尊重顧客就是尊重自己,尊重顧客就是獲取利潤。
『貳』 市場營銷案例分析-可口可樂營銷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可口可樂的營銷
面對紛繁復雜的營銷市場,很多市場營銷者忘記了一個最根本的概念,營銷的任務是把東西賣出去,而不是招攬無數雙各式各樣的眼球賣雜耍。在產品的成熟期,營銷並不需要去創造品牌形象,沒有任何一個企業和產品是孫悟空,越多的形象最終會讓消費者模糊了對你的認知。一旦分不清誰是妖怪誰是真身,就不要再去怪消費者眼不尖參不透你營銷的禪機,轉而投身到其他人的懷抱中。
形象的樹立,是為了讓受眾知道你、認識你,而這也並不一定就等於對方一定會購買你的商品。但相反,越是嘩眾取寵的營銷越只能夠等來一場似是而非的笑話。在感興趣和購買之間,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美國教授唐·舒爾茨於1993年在《整合營銷傳播》一書中首次提出整合營銷的理論,並且迅速引發了市場營銷觀念的變革。其將整合營銷傳播定義為:“整合營銷傳播是一個業務戰略過程,指制定、優化、執行並評價協調的、可測度的、有說服力的品牌傳播計劃,這些活動的受眾包括消費者、顧客、潛在顧客、內部和外部受眾及其他目標。”這個定義看起來非常教科書,理解起來似乎也有很大的困難。還好美國廣告公司協會給整合營銷下了一個簡單明了的定義:“整合營銷傳播是一個營銷傳播計劃概念,要求充分認識用來制定綜合計劃時所使用的各種帶來附加值的傳播手段(如普通廣告、銷售促進和公共關系),並將之結合,提供具有良好清晰度、連貫性的信息,使傳播影響力最大化。”用一句更為通俗的話概括總結就是,整合營銷其實就是東北大鍋燉,看起來好看,吃起來好吃,但想要做好,沒有幾兩火候還真掌不了大廚的灶。
如果要在全球范圍內找一個能夠把整合營銷玩得轉的品牌,可口可樂無疑是首選。可口可樂公司成立於1892年,是全球最大的飲料公司,並且擁有全世界軟飲料48%的市場佔有率,可樂的單品銷量排名第一。此外,可口可樂旗下的飲料品牌多達數十種。這樣一個飲料業巨頭,其營銷套路必定會是一套復雜的組合拳。
營銷套路一:再好的品牌和質量,也永遠都比不上好的營銷更吸引人。
只有在情感上打動人的營銷才是真正走心的營銷。看不到人心的故事就不是一個好概念、好產品、好品牌,更不要去企求會有好市場。
可口可樂有著百年的品牌歷史,但公司從創立之初,便一直圍繞著感性化訴求做推廣,再配以當地化的表現,其全球征程一片坦途。以至於如今一提起可口可樂一詞,已不再是一款簡簡單單的飲料,而是躍升為美國文化的一大代表。
剛進入中國市場的時候,可口可樂一直奉行的是典型的美國風格。甚至直到20世紀末,公司總部才意識到如果可口可樂想要在中國飲料市場上占據霸主的地位就必須融合中國文化。於是1997年,可口可樂第一次選擇在中國拍攝請中國明星代言的由中國廣告公司設計的純中國廣告,這則廣告以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春節”為契機,在接下來的.五年時間中可口可樂每年都會拍攝春節賀歲廣告,並且將中國傳統文化藝術、對聯、木偶、剪紙等富有濃重鄉土氣息的元素運用其中。其想要表達的內容只有一點:過中國年,只有喝可口可樂才有味道。
因地制宜的營銷策略,並不是向本地文化低頭。再偉大的產品也終究離不開消費者這一窮爹媽,不能站在消費者角度去欣賞的營銷,永遠只是作為銷售者看的營銷,和消費者根本就沒什麼關系,也就會淪落為金錢絕緣體。而可口可樂廣告片中使用到的各種傳統元素既與消費者的情感達成了共鳴,同時也很鮮明地闡釋了其品牌的獨特特徵。並且這一特徵在全球范圍內都保持著一致性。“給你帶來舒爽的感受”,可口可樂從一開始就在強調這一點,不論在什麼地區和國家。唯一,才是不變的招牌。
保持品牌的獨特性,是保證營銷賣得動產品的關鍵點。
營銷套路二:始終保持一定的曝光度才能在消費者的記憶中保有新鮮感。
即便如可口可樂這樣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大品牌,其在廣告投入上也絲毫不敢懈怠。保持一定的曝光度,不單是在提醒消費者該品牌的存在,其更像是對競爭對手下的戰書。營銷是一個競爭的過程,也許你並不曾懈怠,只因為對手比你更努力,才讓一波波的大浪淹沒了你自己。
可口可樂最被人津津樂道的,是通過贊助各種體育活動來推廣自己的品牌。自可口可樂重返中國大陸後,迄今為止已經贊助了幾十項知名的體育活動。參加每一屆的奧運盛典已成為可口可樂的一大傳統。2008年奧運會時,可口可樂也以頂級贊助商的身份晉升為奧運會的唯一飲料供應商。
可口可樂與奧運會的合作也使其品牌成為自由、活力、拼搏的象徵。當品牌形象和體育盛會融為一體時,消費者記住的也將是品牌的無限延展性。再提可口可樂,認知度瞬間被提升。
而可口可樂對中國足球的贊助更在廣大球迷和非球迷中間掀起軒然大波。可口可樂不再是簡單的運動、奔放、向上的代表,更意味著這家企業同中國球迷跳動著同樣的心。
當把情感營銷做到如此地步,受眾購買可口可樂甚至已經成為情感上的升華,這遠遠要超過一罐可樂所能夠帶來的感官享受。
營銷套路三:再大的品牌也要在消費者面前低下高昂的頭顱。當你願意走進群眾中間時,群眾才願意張開懷抱接受你。
可口可樂公司始終注重的是與消費者建立起情感上的互通。時代在變,其營銷方式也在不斷長進。當傳統媒體對年輕人的吸引力大大下降的時候,可口可樂早在2000年就建立了自己的中文網站。它不只是一家企業的官網,更是集游戲、活動和娛樂為一體的可口可樂大本營。可口可樂還曾和暴雪公司旗下的魔獸品牌合作,啟動了“可口可樂要爽由自己,冰火暴風城”活動,攜手在最火熱的游戲中推廣自己的品牌概念,這是緊跟時代潮流的典範。
可口可樂不僅僅是把自己的目光限定在娛樂上,除了進行商業性的廣告宣傳外,可口可樂公司還大力熱心公益事業。興建希望小學、資助貧困家庭、設立可口可樂獎學金……在可口可樂身上體現的更多的是一家良心企業的社會責任感。在信息泛濫的年代,這些看似最愚蠢的行為反而最能夠打動人心。
不管新媒體還是公益,又或者是融匯了本民族文化內涵的廣告宣傳,或者更多千奇百怪的營銷套路出現,可口可樂始終沒有離開自己的品牌內涵,這也是其經久不衰的原因所在。整合營銷傳播要始終圍繞一條主線,即“一個聲音”進行傳播。以情感訴求打動消費者,形成獨特的消費主張,樹立品牌形象,提升品牌價值。雖然我們最終的目的是要把東西賣給消費者,但賣出之後的反饋如何才是衡量品牌力量的標准。
『叄』 成功的市場營銷案例分析_市場營銷經典案例分析
市場營銷 (Marketing)又稱為市場學、市場行銷或行銷學。簡稱“營銷”,台灣常稱作“行銷”;是指個人或集體通過交易其創造的產品或價值,以獲得所需之物,實現雙贏或多贏的過程。以下是我分享給大家的關於成功的市場營銷案例分析,供大家閱讀!
成功的市場營銷案例分析1:張裕用心良苦做市場
煙台張裕集團有限公司的前身煙台張裕葡萄釀酒公司創辦於1892年,至今已有107年歷史。她是中國第一個工業化生產葡萄酒的廠家,也是目前中國乃至亞洲最大的葡萄酒生產經營企業。主要產品有白蘭地、葡萄酒、香檳酒、保健酒、中成葯酒和糧食白酒六大系列數十個品種,年生產能力8萬余噸,產品暢銷全國並遠銷世界20多個國家和地區。
一、百年張裕 歷經坎坷創輝煌
1892年(清光緒十八年),著名華僑巨商張弼士先生在煙台創辦張裕釀酒公司。張裕之命名,前襲張姓,後借“昌裕興隆”之吉。經過十幾年的努力,張裕終於釀出了高品質的產品。1915年,在世界產品盛會——
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上,張裕的白蘭地、紅葡萄、雷司令、瓊瑤漿(味美思)一舉榮獲四枚金質獎章和最優等獎狀,中國葡萄酒從此為世界所公認。
改革開放後,社會經濟環境為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張裕產品憑借其卓越的品質,多次在國際、國內獲得大獎,成為家喻戶曉的名牌產品。然而,名牌不等於市場,金字招牌對於張裕來說是一個極大的優勢,但是,這個優勢卻不足以使張裕在市場上所向披靡。在改向市場經濟的頭兩年中,由於市場觀念差,企業缺乏適應市場競爭的能力,盲目生產,等客上門,受到了市場的懲罰:1989年,張裕的產值較上一年下降了 2.5%,產量下降了26.2%,6 條生9 線停了4條,1/4 的職工沒有活干,近一半的酒積壓在倉庫里,累計虧損400多萬元,生存和發展都面臨著嚴峻的挑戰。關鍵時刻,張裕人並沒有躺在歷史上顧影自憐。在積極 反思 失敗原因,努力摸索市場規律,下功夫鑽研營銷後,公司樹出了“市場第一”的經營觀念和“營銷興企”的發展戰略,實現了2個根本性轉變:一是企業由“銷售我生產的產品”轉變為“生產我銷售的產品”,一切圍繞市場轉;
二:是由“做買賣”轉變為“做市場”,從“推銷”變成“營銷”。這兩個轉變使企業的經營不再是單純的生產和推銷問題,而是以市場為導向的調研、決策、實施、監控的有機結合,在滿足消費者利益的同時為企業創造最佳效益。在正確營銷觀念的指導下 1997、1998 連續兩年產銷量、銷售收入和市場佔有率均高居同行業榜首;在 1998 年度全國產品市場競爭力調查中,榮獲消費者心目中的理想品牌、實際購買品牌和1999年購物首選品牌三項第一。
二、群雄逐鹿 紅酒市場競風流
葡萄酒具有多種保健養生功能。葡萄發酵時能產生十幾種人體所需的氨基酸,可以緩解氧化反應、清理動脈、防止動脈粥樣硬化和其他心臟疾病。同時,葡萄酒還有助於消化,並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B2、B6、B12和多種礦物質,可以使人容顏豐潤。
近幾年來,隨著國人飲食健康觀念的增強,葡萄酒也因其本身所具有的多種保健功能倍受青睞起來,其消費驟然升溫,成為酒類市場的新寵。10多個國家的100多個洋品牌和400多個國內生產廠家和品牌在我國市場匯聚,一競風流,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目前,國內葡萄酒生產年產量達萬噸的企業已經超過 20 個,稱得上葡萄酒生產巨頭的企業只有張裕、長城、王朝 3 家。據統計,實力雄厚的 3 個企業的市場佔有率分別為:張裕19.35%、長城16.09%、王朝15.57%。消費者對3個品牌的熟悉程度分別為張裕73%、長城35%、王朝30%;消費者最常喝的葡萄酒品牌張裕佔43%、長城佔19%、王朝佔15%。其中我國馳名商標張裕葡萄酒是消費者最熟悉又最常喝的品牌。
在經歷了一場與洋酒的生死較量後,國產葡萄酒尤其是國產干紅憑借其優良的品質和低廉的價格取得了實質性的勝利。據統計,1996年國內干紅酒的消費近4萬噸中,國產干紅超過2萬多噸,而洋品牌酒只有約 1 萬噸。自 1998 年起,張裕、長城、王朝三家就占據了 60%左右的市場份額,而野力、龍徽等十幾種品牌則成長第二梯隊,占據了剩下的絕大多數市場份額。雜牌洋酒組裝廠家、小企業、小作坊則生存艱難,幾乎沒有市場。1998—1999年,倒閉葡萄酒廠上百家。
三、培育市場
張裕用心良苦 1998 年底,張裕營銷公司的市場調研部,在分析全國各地反饋回來的市場信息時發現沿海地區和中西部城市的葡萄酒的終端消費者結構存在較大差異。沿海地區葡萄酒個人消費比例很高,市場銷量比較穩定;內地城市主要為公款消費(占 70%以上),市場銷量起伏也較大。同時對終端消費者的心理調查表明:沿海地區消費者看重的是葡萄酒的保健功能及 文化 品位,而內地消費者則看重的是身份標志和時尚。這表明沿海地區的葡萄酒進入理性消費階段,步入速度減緩的市場成熟期,而內地城市則處在感性消費階段,處在市場上升期。但因為我國葡萄酒的主要消費區域在沿海地區,故而可以推測:1999年的葡萄酒市場增長速度將放慢,張裕公司必須相應調整營銷的策略,加大市場培育和開發的力度。
張裕很清楚:與啤酒、白酒比,葡萄酒的市場規模實在太小,整個產業的市場規模充其量不到 100億元。現在平均每個中國人葡萄酒年消費量只有 0.3 升,世界平均水平的 1/20。而國人以白酒為主的酒類消費習慣是歷史發展中逐漸形成的,是中國飲食業的一大特色,短期內很難改變,引導消費須下大功夫。假如每個中國人每年消費兩瓶葡萄酒(1.5 升),那麼就需要 195 萬噸葡萄酒,市場規模即可達到 780億元。這表明中國葡萄酒市場還存在著巨大的發展空間,關鍵在於市場的培育和開拓。
為了培養消費者,張裕著力於“溝通”。受價格因素限制,經常性的葡萄酒消費者,主要是中高收入階層,另外,行政管理層人士也是不可忽視的主流消費群;偶爾性消費者,則以年輕人為主。張裕溝通的主要對象就是這些人,即將經常性消費者鞏固下來,讓偶爾性消費者逐漸轉向經常性消費者,同時開拓新的大量新生性消費者。針對不同的消費層次,它們採用了不同的溝通方式。
對經常性消費者而言,張裕通過一系列目標明確的整合傳播,主要展示葡萄酒的健康、自然及其文化內涵——葡萄酒的品味和格調。它們通過對經常性消費者主要的信息來源,如高品位雜志、體育節目、酒店等,進行“潤物細無聲”的文化滲透,提高葡萄酒在這些消費者心目中的親和力,同時通過一系列品牌策略,樹立起張裕東方紅酒經典形象,以“傳奇品質,百年張裕”作為主題,也使對葡萄酒的系統傳播得到了較好的效果。
對偶爾性消費者而言,張裕則側重於訴展葡萄酒本身的時尚色彩,通過對大眾傳媒的控制性傳播,傳達各種葡萄酒的時尚資訊,營造出一種氛圍,即把葡萄酒作為一種身份的象徵進行推廣,使其成為時尚潮流中一部分。如在報紙上開辟醒目的葡萄酒消費專欄,在電視台黃金時間插播葡萄酒的各類專題,舉辦各種葡萄酒知識講座等。通過日積月累的滲透式傳播,讓消費者開始樹立這么一種心態:選擇葡萄酒就是在選擇一種更好的生活方式。事後的調查表明:很多消費者都受到了這種傳播的影響,並逐漸喜歡上了葡萄酒。
從 1998 年起,張裕通過一個聲勢巨大的全國性活動,為其找到了很多新生性消費者:這就是它近兩年在全國各地舉行的“中國葡萄酒文化展”。百年張裕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中西合璧的張裕在市場開拓中越來越強調一種文化認同,即強調自己的東方個性。基於中國 傳統文化 的“中國葡萄酒文化展”,利用大量的圖片和史實,詳細介紹了中國葡萄酒 2 000多年的悠久歷史。
新千年,張裕對 1999 年市場的預測得到了證實,葡萄酒開始進入消費平台期。但整個張裕仍然保持了很好的發展勢頭,銷售收入超過 13.61億元,比 1998年上升了 36%。在 2000年張裕的營銷策略中,最核心的部分仍然是:培育市場,培養消費者,且一如既往“用心良苦”。張裕表示:這種培育市場的工作他們將一直做下去,力爭在未來兩年內把銷售網路延伸到縣一級,市場佔有率再提高 10個百分點。
成功的市場營銷案例分析2:香港銀行信用卡業務的營銷策略在香港,有“銀行多過米鋪”的說法,這並不誇張。香港作為僅次於紐約和倫敦的國際金融中心,在不足1100平方公里的彈丸之地,雲集了來自世界40個國家的數百家銀行,其中包括全世界100個最好的銀行中的80個國際性大銀行,368個授權機構和地方銀行代表和以及近1500家支行。香港11.6%的人口從事與金融機關的工作,每一個香港人的生活都與銀行、金融密不可分。一張小小的信用卡就足以體現這種聯系。信用卡為香港人普遍接受並廣泛使用,在其生活中佔有重要的地位,信用卡業務也自然成為商家必爭之地。香港信用卡市場潛力大但競爭者眾,為求得生存和發展,各銀行積極展開促銷手段,金融創新層出不窮。
匯豐銀行是香港分支機構最多的銀行之一,它擁有相當完善的硬體設施。持有匯豐銀行的信用卡,可在遍布全球的420萬家商戶消費,在世界9000部環球通自動櫃員機及全球20萬間特約服務機構提款。為了吸引更多的用戶,匯豐銀行的信用卡還附帶了3種額外服務:第一,30天購物保障。使用信用卡所購之物如有損壞、失竊,可獲高至3000港元的賠償。第二,全球旅遊 保險 。持卡人在旅遊期間享有高達200萬港元的個人意外保險,包括行李遺失賠償,法律支援、保障及意外醫療津貼。第三,全球緊急醫療支援。持卡人只要致電就近熱線,可獲醫療咨詢和轉介服務。同時,持有信用卡可亨受租車與有多家名店消費的折扣優惠,還可通過積分計劃換取香港多家名店和餐館的現金禮券。所謂“積分計劃”,是指每簽賬或透支現金1港元,對應某一分值,在銀行規定的時間段中,憑累積的分數,可免費或以優惠價換取禮品、旅遊或獎金。另外,匯豐銀行還針對不同的消費群體,以及各個時期的 熱點 採取不同的策略和不同的卡種。比如,為了爭取學生這一消費群體,匯豐銀行對大學生信用卡採取的策略是免繳首年年費,申請時贈送小禮品。在’98世界盃 足球 賽期間,匯豐銀行利用這項全球矚目的體壇盛事針對球迷推出了“世界盃萬事達卡”。這張信用卡上印有’98世界盃足球賽的標志,並邀請球王貝利為其作 廣告 宣傳。另外,申請該卡可享受三種優惠;得到現金100元的體育用品名店購物券3張;憑卡在3家特約體育名店消費,享受九折優惠;獲取最新的體育咨詢。同時也享有30天購物保障,可參與積分計劃等。所以,該卡一推出,就得到廣大球迷的歡迎。
東亞銀行是匯豐的強勁對手。在香港地區,東亞推出“世界通”信用卡。持有“世界通”,可在全球有“Visa nterlink”標志的商戶直接購物,手續費全免,還可方便地轉賬給海外的親友。而在香港大學校園內,東亞銀行採取了與匯豐不同的營銷策略。東亞銀行推出專門針對香港大學生及教職工的信用卡業務;港大智能卡和香港大學信用卡。港大智能卡(HKU Snart Card)最特別的功能是:兼作大學學生證和教職員證。在智能卡上,印有持卡人的照片,在港大校園內及所有Visa Casb商戶付賬時,持卡人無須簽名和輸入密碼,在校外的自動櫃員機上也可方便地進行各種操作。東亞銀行還針對學生價格彈性大的特點,對學生卡實行在校期間年費全免及積分優惠計劃等鼓勵 措施 。另外,東亞還與港大合作,為持卡學生提供數項與在港大生活、學習密切相關的優惠:如持有東亞卡,可直接申請體育中心會員證,免繳大學學生會終身會籍會費800元;可在辦理圖書證時節省500元押金;申請港大某計算機中心的電腦網路服務年費可獲折扣優惠等。為表明銀行與港大的相互支持,他們還聲明將香港大學信用卡每月簽賬額的0.35%轉贈港大“教研發展基金”,以後每年年費50%亦撥入該基金。這樣,東亞銀行便樹立起支持 教育 和與港大水乳交融的公眾形象,贏得了港大師生員工的信賴。
香港的其他銀行也採取各種措施來推銷他們的信用卡。比如,花旗銀行迎合香港人中“追星一族”對“四大天王”的崇拜心理,邀請郭富城推出系列廣告。只要申請花旗信用卡,除免交首年年費外,持卡可獲贈“98郭富城演唱會門票”2張以及“郭富城”腕錶一隻。這一促銷自然得到了“郭富城迷”的熱烈反應。而大通曼哈頓銀行的信用卡則以優先訂票(演唱會、體壇盛會、舞台表演)和復式積分(積分採用復式計算)及長達7O天的免費還款期來吸引客戶。
總之,在信用卡促銷大戰中,消費者們看到的是精美的卡片,誘人的優惠條件、豐厚的禮品和動人的廣告詞,然而隱藏在其後的卻是高超的營銷策略和巧妙的金融創新。
一)、價格策略
即銀行通過降低信用卡這種商品的價格來吸引顧客。顧客用於購買信用卡服務的價格構成包括發卡費、信用卡年費、轉賬手續費、透支利息、資金沉澱及掛失補卡費等等。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各銀行都紛紛降低甚至免交各種手續費用來爭取客源,最典型的是免費辦卡、豁免年費、免費轉賬等,因此,這部分收入在銀行信用卡業務利潤構成中的比例有減少的趨勢。而降低價格的策略成為最基本的信用卡營銷策略。為鼓勵消費者的長期消費行為,各銀行又推出低透支息和優惠積分計劃等措施,以便獲得長期穩定的利息收入。更重要的是,藉此增加顧客在特約商戶的消費,提高商戶傭金這部分收入。這樣,商戶的傭金在銀行信用卡業務利潤構成中的比重將會增大,成為銀行信用卡業務的利潤增長點。
二)、服務策略
即銀行通過完善信用卡基本服務和增加信用卡附加服務來打動顧客。信用卡的基本服務有透支便利、存取便利等特點。在信用卡大戰的初期,銀行往往在提高基本服務質量上下功夫,如提高ATM通存通兌的便利性,增加商戶POS聯網的范圍,完善開銷戶、授權、掛失、補卡服務。但當競爭發展到一定程度後,服務策略就轉向增加信用卡附加服務上來,如信用卡附帶購物保障、旅遊保險、全球醫療緊急支援、優先訂票及諸多商戶的打折優惠。完善信用卡的各種服務,不僅能使持卡人體會方便快捷的消費感受,還能使持卡人獲得信用卡帶來的諸多優惠和安全保障,體現了銀行對持卡人的全面照顧。這種富有人情味的服務創新,更能引起顧客的好感,受到市場的青睞。
三)、產品策略
即銀行通過開發針對細分市場的異樣化產品,佔領特定的細分市場。針對持卡人年齡、職業、收入、 愛好 等特點,可劃分出不同的細分市場,推出具有特殊服務功能的卡種來贏得消費者。如為球迷推出世界盃足球卡,為某一大學的師生推出大學信用卡,為歌迷推出明星卡,這些產品創新都能更確實具體地滿足細分市場中的消費者的特定需要,所以更能被這一市場的消費者接受。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商品的個性化要求會愈來愈高,因此,金融產品的設計也必須從面向諸多存在共性的消費者的大市場轉而面向具有鮮明個性和特殊需要的少數甚至個別消費者的小市場,這是金融產品創新的必然趨勢。
香港社會的經濟發達程度遠高於內地平均的經濟水平,其金融市場也因自由和法制的社會特質而得到充分競爭和全面發展,因此,香港的金融在世界上占據了一席之地。對內地而言,香港的回歸帶來了兩地金融的交流與學習機會,借鑒香港銀行業在金融創新上的成功 經驗 顯得更為現實和具有積極意義。
香港銀行信用經典成功市場營銷案例點評:
有比較才能知道差距。香港銀行推銷信用卡的手段可謂五花八門,與內地相對沉寂的市場比較,實有天壤之別。這固然有系統等硬體設施的差距,但更多的是觀念。現在的商家應著力開發市場,只有使潛在市場變成了現實的消費市場,才有利可圖,且是大利。內地的市場開放策略應從推銷型向營銷型過渡。
成功的市場營銷案例分析3:顧客就是上帝-卡特皮勒公司成功之道卡特皮勒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基建和礦山設備製造商,同時在農用機械和重型運輸機械領域也佔有相當地位,目前公司的價值已超過160億美元。回顧卡特皮勒所走過的道路,其首席執行官Donald V.Fites認為公司的競爭優勢在於有一個無與倫比的產品分銷系統。在全世界,卡特皮勒公司有186個獨立經銷商,他們出售公司的產品並提供產品支持和服務,成為架起在公司與顧客之間的橋梁。除了對一些國家新開放的市場、原始設備製造廠和美國政府外,卡特皮勒公司的產品都是通過獨立經銷商來經銷的。這種現象在其他競爭者那裡是看不到的。Fites認為,在當地找經銷商要遠比自己企業設立經銷機構有利。因為卡特皮勒的經銷商都是在當地有一定歷史的企業,他們已深深地融入當地的社會中,他們對當地顧客的熟知程度和因此而建立起的與顧客的親密關系,值得卡特皮勒在這上面花錢。另外,卡特皮勒的產品都是高價值的固定資產,它們的折舊期較長,但它們通常都是在建築工地、礦山這些環境惡劣的地方作業,就是最好的產品也要發生故障,而一旦發生故障,就會給使用者帶來經濟損失。通過經銷商,卡特皮勒公司形成了世界上最快捷、全面的零件運送和維修服務系統。公司承諾對於在世界任何地方的卡特皮勒產品,都可以在48小時內獲得所需的更換零件和維修服務。
但是,僅有一個形式上完善的分銷體系並不足以使卡特皮勒在激烈的競爭中站穩腳跟,卡特皮勒和經銷商的關系遠勝於一紙合同上所註明的權利義務關系,他們之間更是一種家庭式的親密關系。經銷商不僅僅是卡特皮勒的產品運到顧客手中的一個 渠道 ,而且還是將顧客的意見反饋回來的一個渠道,這樣經銷商的職能也不僅僅是銷售產品和提供售後服務,而且還能促使公司生產出更符合顧客需要的產品。
例如,卡特皮勒在80年代初期推出了D9L式履帶 拖拉機 。這種機型採用了一些新的設計方案,因而被認為可以提高使用效率,相應地,該機型的價格也要高於傳統的機型。但是當D9L在世界上賣出幾百台之後,一場滅頂之災悄然而至。一些拖拉機在工作到2500小時之後,就開始出現故障了,這表明D9L遠沒有當初所設想的那麼好。這一問題足以動搖卡特皮勒在行業中的霸主地位從而讓競爭對手有機可乘。為了挽救公司,各地的經銷商都紛紛行動起來,他們幫助公司制定了一整套的補救措施,如迅速 修理 已出故障的機器,及時檢查那些一時還沒有發生問題的機器。各個經銷商之間也充分合作,如一個英國的經銷商派出人員來幫助在沙特的經銷商處理這類問題,而有的經銷商為了對顧客負責,日夜服務,隨叫隨到。終於,一年以後,所有的D9L機型都得到了檢查和維修,用戶的停工待修時間被壓縮到最短,大大減少了可能有的經濟損失,顧客的抱怨消失了。同時,公司的設計人員也及時更改了設計,從而D9L產品成為在市場上受歡迎的產品。
這種與經銷商之間的夥伴關系的建立並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達到的,它是卡特皮勒執行一貫的原則和努力的結果。Fites所提出的下面幾條處理與經銷商關系的原則用值得管理者們借鑒:
不對經銷商進行壓榨。許多企業所犯的一個毛病就是當發現市場不景氣時,就開始壓榨他們的經用商以保證自己的利益;而一旦發現有什麼有利可圖的生意時,就馬上越過經銷商,把生意拿來自己做。這樣,雖可以獲得一時的利益,卻會長久損害與經銷商之間的關系。例如在70年代,有一次,阿拉斯加的企業要求卡特皮勒直接將產品賣給他們,否則他們就購買競爭者的產品。但卡特皮勒並沒有讓步,而是堅持讓對方從其經銷商處購買。因為經銷商可以為產品提供優良的售後服務。卡特皮勒認為,如果繞過經銷商,就等於在自斷臂膀。
這一原則在整個行業都遭受到不景氣的沖擊時,效果更為明顯。如在墨西哥的經濟蕭條期,卡特皮勒的5個經銷商都渡過了難關,而其競爭對手的經銷商卻是全軍覆沒。當經濟環境好轉後,卡特皮勒成了惟一的供應商。
向經銷商提供除產品及零部件以外的其他東西。除了提供產品和零部件外,卡特皮勒還幫助經銷商向顧客提供分期付款等信用擔保,同時在存貨管理和控制、物流、設備維護工作程序等方面給經銷商予以支持。例如,公司每年都要印刷多種書面技術材料提供給經銷商的技術人員作為參考,並隨時按照經銷商的需要向他們的員工提供培訓服務,其中包括如何制定企業計劃、如何預測市場、如何管理電子信息系統、如何進行營銷、廣告等方面的管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卡特皮勒正在建立將全部經銷商和公司總部、公司的供應商和倉庫相互聯接起來的龐大復雜的全球電子聯絡系統。這個系統最終要達到的目的是要能做到對所賣出的產品進行遠距離監控以及在公司的經銷商、公司、生產廠家之間實行零部件的庫存分享。所謂遠距離監控就是指要做到無論一台機器在世界的哪個角落,經銷商乃至公司總部都能隨時了解其運行的情況。
與經銷商經常深入而又坦誠的交流。Fites認為在卡特皮勒和其經銷商之間不存在什麼秘密。經銷商對卡特皮勒公司的信任度是非常高的,他們提供給公司自己的財務報表和關鍵的營業數據,如果兩者之間不是高度信賴的話,是很難做到這一點的。同時,卡特皮勒公司也最大限度地開放了自己的信息資源。所有公司的雇員和經銷商的工作人員都能從電腦中得到關於銷售趨勢及預測、顧客滿意的調查數據等即時信息。每年,卡特皮勒公司的高層管理人員都要與經銷商的高層管理人員舉行一些地區性的會議。在會議上,他們就每一個產品線的銷售目標以及為了達到這一目標雙方各應該做些什麼進行討論。另外,公司還定期邀請所有的186個經銷商在Peoria總部所在地)進行為期一周的會議,主要是對公司的戰略、產品計劃和營銷政策進行全面的回顧。
卡特皮勒公司的各個層次的人員與經銷商的人員之間都有著許多日常的接觸。在較低的層次上固然每天都要進行溝通,經銷商的主管人員和公司的高級職員一周談幾次話也並不是件稀奇事。特別是在過去的s年中。卡特皮勒公司有意識地增加了員工與經銷商之間的接觸。1990年所進行的重組使過去的職能部門轉變為一個個利潤中心,從而使得公司中的每個人從最年輕的員工一直到首席執行官都與經銷商主動接觸。這種頻繁的互動關系使得公司更多、更快地了解市場第一線的情況。
把經銷商留在卡特皮勒大家庭中。卡特皮勒公司通常更願意與家族企業打交道,因為他們認為家族企業比公眾企業在管理政策上更具有一貫性。之所以強調這一點是因為卡特皮勒公司的產品壽命周期一般在10-12年左右,有些高達20-30年。而在公眾企業中,首席執行官的任期一般最多隻有5-6年,從向顧客提供一貫性的服務這一點來說,公眾企業有可能不如家族企業那樣穩定。
卡特皮勒還通過組織各種活動讓經銷商的子女們從小就對卡特皮勒公司發生興趣。公司的想法是讓他們認識卡特皮勒、讓他們對這一行當發生興趣並讓他們能夠與自己的同輩也就是未來的工作夥伴相識。他們參觀卡特皮勒的工廠、親自操作機器。同時,卡特皮勒也鼓勵經銷商將他們的孩子從小納入到企業工作中去。他們時常為經銷商的孩子安排一些暑假工作,當他們大學 畢業 後,就安排一些全日制的工作。有時還會建議經銷商先讓他們的孩子干兩年的零件銷售工作,然後到工程部門干一陣子,最後再來管理產品支持業務。
卡特皮勒公司經典成功市場營銷案例點評:
企業的生命之源在於使顧容滿意。由於科技的進步,經濟的發展,市場競爭的加劇,已使今天的顧客不同於以前的顧容,今天的市場也不再是昨天的市場。現在,市場的主導權已由廠商轉向了顧客手中。
卡特皮勒公司的營銷策略歸根到底其實只有一點:貼近顧客,拉近顧客與自身的距離。這樣做的結果顯而易見。
>>>下一頁更多成功的市場營銷案例分析
『肆』 市場營銷案例分析範文
市場營銷 作為一門應用性極強的學科,案例教學在市場營銷教學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和作用。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市場營銷案例分析 範文 ,給大家作為參考,歡迎閱讀!
市場營銷案例分析範文篇1:希爾頓的微笑服務
美國“旅館大王”希爾頓於1919年把父親留給他的12000美元連同自己掙來的幾千元投資出去。開始了他雄心勃勃的經營旅館生涯。當他的資產從1500美元奇跡般地增值到幾千萬美元的時候,他欣喜而自豪地把這一成就告訴母親,想不到,母親卻淡然地說:“依我看,你跟以前根本沒有什麼兩樣...事實上你必須把握比5100萬美元更值錢的東西:除了對顧客誠實之外,還要想辦法使來希爾頓旅館的人住過了還想再來住,你要想出這樣一種簡單、容易、不花本錢而行之久遠的辦法去吸引顧客。這樣你的旅館才有前途。”
母親的忠告使希爾頓陷入迷惘:究竟什麼辦法才具備母親指出的“簡單、容易、不花本錢而行之久遠”這四大條件呢?他冥思苦想,不得其解。於是他逛商店、串旅店,以自己作為一個顧客的親身感受,得出了准確的答案:“微笑服務”。只有它才實實在在地同時具備母親提出的四大條件。從此,希爾頓實行了微笑服務這一獨創的經營策略。每天他對服務員的第一句話是“你對顧客微笑了沒有?”他要求每個員工不論如何辛苦,都要對顧客投以微笑,即使在旅店業務受到經濟蕭條的嚴重影響的時候,他也經常提醒職工記住:“萬萬不可把我們的心裡的愁雲擺在臉上,無論旅館本身遭受的困難如何,希爾頓旅館服務員瞼上的微笑永遠是屬於旅客的陽光。”
為了滿足顧客的要求,希爾頓“帝國”除了到處都充滿著“微笑”外,在組織結構上,希爾頓盡力創造一個盡可能完整的系統,以便成為一個綜合性的服務機構。因此,希爾頓飯店除了提供完善的食宿外,還設有咖啡廳、會議室、宴會廳、 游泳 池、購物中心、銀行、郵電局、花店、服裝店、航空公司代理處、旅行社、出租汽車站等一套完整的服務機構和設施,使得到希爾頓飯店投宿的旅客,真正有一種“賓至如歸”的感覺。當他再一次尋問他的員工們:“你認為還需要添置什麼?”員工們回答不出來,他笑了:“還是一流的微笑!如果是我,單有一流設備,沒有一流服務,我寧願棄之而去,住進雖然地毯陳舊,卻處處可見到微笑的旅館。”
請認真閱讀上述案例,回答下面的問題:
微笑服務體現了一種什麼觀念?希爾頓之所以能留住顧客僅僅是靠微笑服務嗎?
簡要回答:
體現了顧客為中心的市場營銷觀念。
微笑服務吸引了顧客,但之所以能夠留住顧客決不僅僅是靠對顧客微笑。微笑只是一種形式。其含義是非常豐富的。它體現了一種觀念、一種心態。一種把顧客利益置於中心位置的經營理念。在這種理念的支配下,為了滿足顧客的要求,希爾頓“帝國”除了到處都充滿著“微笑”外,在組織結構上,希爾頓盡力創造一個盡可能完整的系統,以便成為一個綜合性的服務機構。飯店除了提供完善的食宿外,還設有咖啡廳、會議室、宴會廳、游泳池、購物中心、銀行、郵電局、花店、服裝店、航空公司代理處、出租汽車站等一套完整的服務機構和設施,使得到希爾頓飯店投宿的旅客有一種“賓至如歸”的感覺。這才是留住顧客的根本原因。
市場營銷案例分析範文篇2:強生公司如何應對危機
強生公司生產的泰樂諾膠囊是一種止痛葯,1981年就銷售43.5億美元,占強生公司總銷售額的?%,占總利潤的17%。1982年9月末的一天,一位叫亞當·傑努斯的患者服了一粒葯後當天死亡;同一天,另一對服了泰樂諾的夫婦,也在兩天後死掉了。消息迅速傳遍了美國。強生公司在止痛葯市場上的份額一度從35.3%下跌到不足7%,公司面臨巨大危機。強生公司迅速做出反應:
第一步,調查並澄清事實。
(1)公司迅速收集了有關受害者的情況、死因、有毒泰樂諾的批號、該葯的零售點、葯的生產日期、送往分銷網的途徑等,為此,公司特別請了100名聯邦調查局和州的偵探,追查了2000條線索,研究了57份 報告 。
(2)求助媒體,希望他們提供准確及時的消息,以避免恐慌。通過調查,得出報告:有毒的膠囊是有人從葯店買了成品後摻入硫化氫又退回商店所致,並不是強生公司生產中出的問題。強生公司把這個消息傳達給客戶和媒體,僅電報費就花了50萬美元。
第二步,評估並遏止事件的影響。“泰樂諾中毒事件”使強生公司損失過億美元,但最主要的是對其商標本身的影響。強生公司事後進行民意調查,發現49%的人回答他們仍會使用這種葯,於是,強生公司又把葯擺到了貨架上。
第三步,使泰樂諾重振雄風。強生公司為實現這一目標,採取了“穩住常客,滲透新顧客群”的策略,具體步驟如下:
(1)請開發此葯的麥克奈爾實驗室的葯學博士托馬斯.蓋茨在 廣告 中向使用該葯的美國人民致謝;
(2)鼓勵膠囊的使用者去試用泰樂諾葯片;
(3)公司承諾在“中毒事件”發生後扔掉泰樂諾的客戶,只要打一個免費電話,就可得到2.5美元的贈券;
(4)公司設計了一種新型的防破壞的包裝,增強人們的信任感。
強生公司通過一系列周密的計劃和行動,僅用了8個月就使公司重新贏得了35%的市場份額,並一直維持到1986年,為強生公司贏得了巨額利潤。
請分析:
(1)強生公司遇到如此嚴重的環境威脅,卻能在短短的8個月後就將危機化解,重新贏得市場。請用有關企業對環境營銷的對策的原理對此作出分析。
(2)從這起事件中我們能得到什麼啟發?
本題分析應包含以下要點:
環境包含機會和威脅兩方面的影響作用,分析環境的目的在於發現機會,避免和減輕威脅。
企業對於環境不是無能為力的,企業在分析環境的基礎上,可以增加適應環境的能力,避免威脅,也可以在一定條件下改變環境。
本案例中,強生公司面對威脅,採取了減輕策略,重新贏得了消費者的信任。
市場營銷案例分析範文篇3:肯德基及時處理蘇丹紅事件
2005年3月15日,上海市相關部門在對肯德基多家餐廳進行抽撿時,發現新奧爾良雞翊和新奧爾良雞腿堡調料中含有“蘇丹紅一號”成分.16日上午,百勝集團上海總部通知全國各肯德基分部“從16日開始,立即在全國所有肯德基餐廳停止售賣新奧爾良雞翅和新奧爾良雞腿堡兩種產品,同時銷毀所有剩餘調料。”
3月16日下午,百勝發表公開聲明,宣布新奧爾良雞翅和新奧爾良雞腿堡調料中含有“蘇丹紅一號”,並向公眾致歉。百勝表示,將嚴格追查相關供應商在調料中違規使用“蘇丹紅一號”的責任。
肯德基中國公司的部分產晶,含有蘇丹紅事件在經歷了近兩周的檢測和調查後,肯德基所屬的中國百勝餐飲集團總裁蘇敬軾2004年3月28日正式公布調查結果:經過各級政府在不同城市對不同原料進行抽檢,確認所有問題調料均來自扛蘇宏芳香料(崑山)有限公司供應給廣東中山基快富公司的兩批辣椒粉。中國百勝餐飲集團向全國消費者保證,肯德基所有產品都不含蘇丹紅。
肯德基公司此次由於蘇丹紅問題遭受了重大打擊。蘇敬軾稱,針對蘇丹紅事件的教訓,中國百勝餐飲集團決定採取三項 措施 防範部分食品生產供應商不能嚴把食品安全關帶來的隱患:一是將在過去的基礎上加強原有的檢測能力,投資200萬元建立一個現代化食品安全檢測研究中心,對所有產品及使用原料進行安全抽檢,井對中國食品供應安全問題進行研究。二是要求所有主要供應商增加人員,添購必要的檢測設備,對所有進料進行食品安全抽檢。三是強化選擇上游供應商的要求標准,嚴防不能堅持食品安全的供應商混入供應鏈。
請認真閱讀上述資料,回答以下問題?
1.面對“蘇丹紅一號”事件給肯德基帶來的環境威脅,百勝集團都採取了哪些對策?試用市場營銷學的有關原理評價這些措施。
2.通過這起事件,你認為企業的營銷活動在與其營銷環境的適應與協調過程中應注意哪些問題?
回答本題應包含一下要點:
1.環境包含機會和威脅兩方面的影響作用,分析環境的目的在於發現機會,避免和減輕威脅。
2.企業對於環境不是無能為力的,企業在分析環境的基礎上,可以增加適應環境的能力,避免威脅,也可以在一定條件下改變環境
3.本案例中,百勝集團面對威脅,採取了以下措施:
(1)停止銷售含有蘇丹紅的產品,銷毀剩餘調料;
(2)公開致歉,追查責任;
(3)公布檢測結果,並保證其所有產品都不含蘇丹紅,
(4)制定措施,消除隱患。
上述措施均屬於減輕策略的范疇,通過這些措施,企業逐步消除了事件的影響,重新贏得了消費者的信任。
4.在錯綜復雜、動盪多變的營銷環境中,企業必須不斷打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增強應變力,隨時把握環境動態,及時發現問題,迅速、妥善地解決問題,才能夠避免和減輕環境威脅,使企業健康發展。
市場營銷案例分析範文相關 文章 :
1. 市場營銷案例分析範本
2. 市場營銷案例分析的範文
3. 市場營銷案例分析範文
4. 市場營銷案例分析範例
5. 市場營銷案例解析範文
『伍』 10個典型市場營銷案例分析
做好企業營銷工作必須有好的營銷戰略,才能提高企業的競爭力。為此由我為大家分享10個典型市場營銷案例分析,歡迎參閱。
營銷案例一、農夫山泉“買一瓶水,捐一分錢給奧申委”
農夫山泉推出“再小的力量也是一種支持,從現在起每喝一瓶農夫山泉,您就為申奧捐出了一分錢”的公益形態的商業廣告,搭奧運車,揚品牌名。
營銷案例二、北京申奧成功:也是事件營銷案例的成功
北京申奧雖然不是商業活動,但它的確是一個非常成功的案例。申奧活動制定了“人文奧運、科技奧運和綠色奧運”的主題,確立了“新北京,新奧運”的口號,選定了“五環太極”標識,拍攝了申奧宣傳廣告。同時與多家世界知名公關公司合作,積極開展國際公關活動。
營銷案例三、諾基亞8250藍色魅力推廣:展現另類生活品位
利用諾基亞8250產品的獨特賣點“藍色屏幕”,定位於注重生活品位的時尚一族。以“走進藍色魅力”為主題,引申出一種與眾不同的品味及生活模式。
營銷案例四、深圳海王沉寂多年東山再起三大產品強勢出擊
深圳海王在沉寂多年之後,相繼推出海王銀得菲、海王銀杏葉片、海王金樽等三大產品,通過強勢的市場攻勢,一舉打響海王品牌。
營銷案例五、娃哈哈非常茶飲料周星馳影迷會
娃哈哈借周星馳的人氣推廣其非常茶飲料系列,以影迷會的形式開展與消費者的互動,換取直接的銷售效果,在茶飲料市場中分得一杯羹。
營銷案例六、百事可樂廣告新星大賽:引領年輕時尚
擁有百事可樂和百事流行服飾的百事公司鎖定年輕一代為目標人群,與華納唱片公司攜手,在全國開展首屆百事廣告新星大賽反響不俗。
營銷案例七、借勢《笑傲江湖》名人智能王由第二變第一
在商務通一統天下的時候,中山名人選擇李亞鵬主推新品名人智能王,並做笑傲江湖貼片廣告,一炮打響,同時今年兩次降價,新品迭出,占據市場老大的位置。
營銷案例八、別克·賽歐上市:千呼萬喚始出來
6月8日,別克·賽歐千呼萬喚始出來,其精心策劃的上市廣告,為人們長久的期待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同時,對於中國的轎車市場,賽歐的問世牽制了部分中低檔轎車生產企業向高檔轎車市場進軍的步伐,在策略上邁出了相當成功的一步。
營銷案例九、選秀效應與立體傳播:婷美的國際化之路
婷美內衣今年啟動進軍日本、東南亞的計劃,展開大規模的“代言人評選”活動,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最終,確定中野良子(真由美)、張柏芝為婷美內衣的國際代言人。分別針對不同年齡的市場,以實現品牌的立體傳播。
營銷案例十、“老虎”泰格·伍茲來華深圳觀瀾湖出盡風頭
11月9日至11日,“老虎”泰格·伍茲揮桿深圳觀瀾湖高爾夫球會,除大批中外球迷外,還吸引了上百家中外媒體。觀瀾湖高爾夫球會的營銷案例通過此項比賽奠定了自己在亞洲以及世界的球會地位,向世人展示了觀瀾湖高爾夫球場以及高爾夫球社區形象。
『陸』 品牌營銷策略的案例分析
在確定營銷計劃之前,應先進行案例分析,以免做出不切實際的預測。那麼下面是我整理的,就隨我一起去看看吧,希望能夠有所幫助。
一:
七波輝總裁·CEO陳錦波:求實務實的品牌發展之道
偏愛鮮艷色彩,一身潮人打扮的陳錦波,顛覆了人們印象中「商界領袖」的嚴謹形象,打造了屬於他自己的風格。28年來,他以驚人的膽識和智慧,帶領七波輝成為青少年鞋服行業龍頭老大。他堅持「固守穩健,謹慎行事,絕不投機」的經營理念,也深知企業不在一時高速增長,而在能否持續;他強調品牌的價值,致力於青少年專屬領域的產品研發;他也從不涉及與青少年無關的產業,立志把七波輝打造成全球青少年行業第一品牌。
紮根——「螞蟻精神」 夯實基礎穩中求進
1988年,陳錦波兄弟幾人開始走上自主創業的道路。
從一開始,陳錦波就不甘只是做一個小作坊。他和其他幾個兄弟早早地便規劃了明確的分工,建立起了基礎的生產流程和團隊協作機制,而這種團隊意識和管理,是奠定七波輝能夠穩步向前發展的根基。對於創業時期的總結,陳錦波用「螞蟻精神」做了概述:「企業創立的初期,不可能一蹴而就。想要取得更大的成功,就要求團隊必須像螞蟻一樣精誠協作、鍥而不舍,向著共同的目標一步一步地扎實邁進。」
兄弟們的團結協作,對市場和行業科學、合理的判斷,在「合適的時候做合適的事情」;對產品品質的執著追求,不斷提升品牌和經營模式,正是七波輝在數次轉型拓展期能夠「立於不敗之地」的根本原因。
夯實,再出擊。20世紀90年代的七波輝適時地向批發銷售模式轉型,並開始著手進行銷售渠道的建設。甚至在當時,七波輝便已經進行過「訂貨會」的嘗試,這一如今在鞋服行業中極為普遍的形式,在那個年代幾乎是不可想像的。
飛躍——「甘蔗定位學」 長遠謀劃尋找新藍海
到了21世紀,品牌時代全面來臨,鞋服品牌高速發展的黃金十年也正式開啟。
在這個階段,陳錦波領導下的七波輝,並沒有隨波逐流,選擇「粗放式」的跑馬圈地發展道路。他富有先見性地預測到了,只有精準定位,走向細分市場才是品牌的可持續發展之道。於是,七波輝進行了大規模的市場調研,將目標市場定位在青少年這一細分群體,從而成功開辟出一片市場新藍海。
「選擇什麼樣的品牌定位,就像是選擇甘蔗的部位一樣:接近土裡的甘蔗根部糖分最多,但是比較硬;最靠近葉子的部分水分最多,但甜味卻大打折扣;而中間那一段則中和了頭尾兩段的優劣,硬度和甜味恰到好處。選擇『哪一段甘蔗』,與選擇細分市場和品牌定位是同一個道理,實際上就是要找到『最好』的那一段。」當時,陳錦波的這個「甘蔗定位學」理論,也與後來被引入中國的「特勞特定位理論」不謀而合。
在有了精準的市場定位之後,七波輝開始構建「青少年專屬」的品牌核心價值體系,延展出由「專屬版型、專屬面料、專屬工藝、專屬色彩」四大模組構成的完整品牌體系,真正確立了七波輝品牌的發展方向。
自此,找准方向的七波輝以破竹之勢走上了一條圍繞品牌、產品、渠道三條主線全面推進的發展道路:簽約當紅歌星孫悅、人氣偶像李宇春等形象代言人;拓寬產品品類,開啟「鞋服一體化」工程,進一步深化「青少年專屬」概念;CCTV少兒廣告十幾年的持續投放;成立七波輝商學院,大力度輸出營銷服務,加強終端競爭優勢等等舉措,推動著品牌一步一步地邁向行業「制高點」。
邁進——求實務實,鞏固行業領軍地位
「在品牌28年的歷程當中,有一批又一批忠誠的消費者熱愛著七波輝品牌,所以我們才能走到今天。而且我們在市場當中的口碑、美譽度、忠誠度也都保持著較高的水準。但在網際網路+時代,要應對新的挑戰,就要從品牌自身再去調整,去做『減法』,保持求實務實的態度,以『簡單化』的思維處理復雜的問題。」在陳錦波看來,傳統鞋服品牌想要利用網際網路抓住消費者,更應當找准「出手的點」,而非貪求一劑猛葯解決所有問題。
跨入網際網路新時代,借勢網際網路實現品牌的再升級成為現如今的行業大趨勢。而與網際網路時代行業普遍浮躁以及投機性的經營心態不同,陳錦波秉持了求實務實的心態,引領七波輝在這個新浪潮中走出了自己的步伐。
近年來,持續在央視少兒頻道進行壟斷式投放的同時,七波輝聯合國家部委,建立了青少年之家大型公益網站,給予青少年群體全方位的關愛。隨著「青少年之家」走進校園系列活動的逐步落地,七波輝也在行業中開創了線上平台、線下活動及門店終端相結合的創新公益模式,真正打造出了屬於自己的「網際網路+」生態系統,實現良性迴圈。這一切努力使得七波輝的品牌競爭優勢得以不斷增強,行業「制高點」的地位越發鞏固,2015年,七波輝榮膺「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
在擁抱網際網路趨勢,持續進行品牌塑造的同時,陳錦波對於產品及終端的夯實與提升,也給予了同樣的重視。
2015年,是七波輝「三年品質升級」計劃的開端。在未來的三年當中,七波輝將秉承「開發要精緻、製作要細致、采購要品質、生產要無微不至」的理念,從四大專屬的核心產品定位進行不斷深挖。將工藝和生產流程進行全盤的重新升級、優化,同時引入智慧生產裝置,在引領青少年時尚流行趨勢的同時,促使七波輝青少年專屬產品更趨人性化,更為貼合青少年成長的需求,讓七波輝的產品能夠持續走在行業的最前沿。
而在終端層面,七波輝後續將秉承「全國一盤棋」市場戰略,對市場全域性進行重新梳理,從各市場區域的實際情況出發,在旗艦市場樹立標桿、在重點市場集中突圍、在潛力市場深度挖掘,並切合各區域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幫助各市場區域終端實現制度化、資料化、規范化運營,從而實現各區域終端的全面優化及市場優勢地位的全盤鞏固。
可以看到,在陳錦波清晰的戰略思路指引下,能夠把握先機、勇於創新而又保持求實務實的態度,七波輝的百年名企之路,也走得越發扎實。
二:
新日領跑世界的秘密
德魯克說過,企業有且只有兩項基本職能,就是營銷和創新,這也是新日電動車多年來領跑世界的秘密。簡單的道理誰都懂,可並非人人都會做,我們來看一下對於這兩項職能,新日具體是怎麼做的。
開放流程和心態,
創新不能閉門造車
無論是德國的「工業4.0」、美國的「再工業化」,還是中國提出的「中國製造2025」,其指導思想都是一樣的,就是從「製造」向「智造」的工業化升級。
作為身處製造業一線的企業,新日對於這輪變革風潮早就捕捉到了。在2013年,新日電動車就率先研發出了行業第一輛智慧電動車。隨後,新日電動車便一發不可收,在電動車智慧化上不斷取得突破性進展。2014年,新日電動車建立了業內首個智慧化生態供應鏈系統,同時還將智慧電動車推進至「智慧3.0」階段。2015年,新日自主研發的新一代智慧電動車MIKU再次顛覆了人們對智慧電動車的認識,運用了一鍵檢測、電量精算、遠端控車、緊急救援等多達20項全球頂尖的智慧技術,一舉奪下中國工業設計領域的最高獎項之一——「太湖獎」特等獎。
誰都知道創新是企業建立起競爭區隔和相對優勢的唯一途徑,可如何創新?產品創新的方向在哪裡?對於這個問題,當下越來越多的中國製造企業卻陷入了迷茫。我們看到太多這樣的案例,比如李寧、美特斯邦威、娃哈哈等企業,為了適應新的市場消費群體的需求,拋棄了原來的定位,產品也不斷推陳出新,可結果卻是「熱臉貼上冷 *** 」,消費者根本不買賬,問題出在哪裡?
他們最大的問題就是「自說自話、閉門造車」,心態還不夠開放。相比之下, 新日電動車的做法就很值得借鑒。新日電動車在產品研發上的開放性表現在三個方面:
1.廣泛與國內、國際高校和科研院所開展產學研合作。比如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荷蘭阿姆斯特丹卡弗研究所以及來自以色列、日本的頂尖研發機構和企業的技術合作,還直接從國外引進優秀人才,例如以前就職於日本雅馬哈公司的資深工程技術專家高田,便是新日引入的「外援」之一。
2.不局限於一般技術研究,進入基礎研究領域。比如與麻省理工學院MIT美國工程院院士吉姆領銜的團隊一起研發的磁通切換電機,這種融合最新科技的電機一旦面世投產,將可能帶來電動車電機的一場革命。
3.向目標使用者開放研發、生產的全過程,讓他們直接參與進來。都知道小米的成功來源於「參與感」,可真正做到的企業很少,製造企業中則更少。上文提到的獲得「太湖獎」特等獎的新日MIKU就是由一群來自江南大學的「90後」學生設計的。據了解,為了鼓勵更多「90後」加入創新的行列,新日電動車設立了開放的電動車設計平台,每年有百餘名高校學子與新日電動車研發人員和工業設計人員展開深度交流、融合,每年設計的新車型達數十款。
創新是建立在充分了解使用者需求的基礎上的,而充分了解使用者需求的最佳方式就是讓使用者親身參與其中。
營銷娛樂化,
拉近與使用者之間的距離
除了產品上的創新,新日營銷上的大膽突破也引人注目。在2015年12月17日第十三屆中國營銷盛典上,新日MIKU「晶彩」系列產品一舉斬獲「年度最佳產品營銷創新獎」,大會給出的獲獎理由是:新日電動車全新MIKU「晶彩」系列產品,打破了傳統電動車產品給人的固有印象,在營銷方面積極地貼近消費者,與《爸爸去哪兒》《最強大腦》等衛視王牌節目強強聯手;出席金雞電影節,電動車「走」上紅毯;邀請黃曉明成為品牌全新代言人……一系列舉措讓新日電動車的品牌形象大幅度提升,使消費者真正記住了新日電動車。
「進軍時尚界」是新日2015年貫穿全年的一個營銷主題,尤其是在第24屆金雞百花電影節上的「紅毯秀」,贏得了廣大明星及媒體的關注,為新日MIKU「晶彩」系列產品贏得了足夠的曝光和支援率。據統計,短短一周時間,新日MIKU晶彩系列產品即登上了新浪、鳳凰、網易、搜狐等幾大主流入口網站,報道、轉發的媒體達50多家,曝光人次超過1000萬,評論數超過2000條,轉發量超過1萬次,僅網路相關搜尋就達8000多條。
當然,新日邁向時尚界的腳步遠不止這些:2015年年初,新日MIKU與眾多藝術圈、娛樂圈、模特圈、設計界一線大咖同時亮相「2014網易時尚年度跨界大賞」;2015年5月,在《快樂大本營》錄制現場,新日小龜王——風雅19代化身為顏值爆表的鮮肉楊洋的坐騎,當紅導演徐崢騎電動車夜行,顛覆了傳統的冠名模式,成功闖進「80後」「90後」的視野;同年,新日科技時尚中心揭幕成立,成為行業唯一的國際級專業科技時尚製造基地,並斥資2000萬元打造最強時尚產品顧問團,由國際殿堂級著名造型師李雲濤、中國新銳時裝設計師劉璐、新生代時尚T台女王游天翼等擔任顧問,為產品注入了時尚、年輕的基因。
新日新聞發言人、總裁辦主任陳開亞說,對於未來的商業世界,財經作家吳曉波曾總結了四大趨勢,其中之一就是「一切消費都將娛樂化」,那麼,站在企業營銷的角度,也必須順應這股潮流,新日的時尚跨界便是踐行營銷娛樂化的一種演繹。
『柒』 市場營銷案例分析
針對消費者心理重新細分下市場,包裝成兩個品牌滿足客戶需求。這就有點像中國移動旗下的神州行、動感地帶和全球通,其實賣的都是手機卡,不過收費價格不同,塑造的品牌內涵不同,給人的感覺就成了不同的三種東西,各層次的用戶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一款。葡萄酒嘛,禮盒裝和便裝同時擺在貨架上,價格也拉開一些,然後廣告再強調一下新的市場定位,也就自然區別開了。如果還有種說法是物以稀為貴,那就再包裝一些什麼限量版,或者搞點有明星在盒子上簽字的什麼珍貴版本。
『捌』 市場營銷設計案例分析
市場是企業的方向,質量是企業的生命。做全國性市場,一定要先做一個試銷市場,要一點點來,快不得;做成了,真到做全國市場時,要收集好案例進行分析。那麼下面是我整理的市場營銷設計案例分析,希望能夠有所幫助。
三個案例告訴你悲情營銷怎麼玩
開春的寒流不時掠過街角那位衣衫襤褸的失明老人的身體。老人面前有一塊牌子,上面寫著“自幼失明”。路人行色匆匆,皆無動於衷,無人施捨一點給這位可憐的老人。英國詩人拜倫經過,看到這一幕,他輕輕蹲下,用粉筆在牌子上添了一句話:“春天來了,我卻看不見她。”詩人離去後,奇跡出現了,人們紛紛把錢施捨給這位老人,讓老人十分驚訝。
“春天來了,我卻看不見她。”這句話激發了人們的同情心,讓人們紛紛伸出援助之手。
《孟子·告子上》曰:“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看見他人痛苦,就像自己受苦,同情心驅使我們去幫助別人。古時候,人們防範災難的能力低下,在巨大的災難與痛苦面前,人們經常產生畏懼與絕望的情緒,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同舟共濟、相互關心,分擔別人的痛苦和不幸,幫助別人渡過難關。這樣,同情就逐漸發展成為人類的一種內在美德。
同情心是人類道德的基石。美國教育家威廉·貝內特(William J. Bennett)在《美德書》里指出,如果說勇氣是當別人面對困難時與他站在一起,那麼同情就是當別人感到悲痛時與他站在一起,同情是一種認真對待別人的現實,不僅是他的生活境況,還有他的內心世界、他的感情。它是一種與處於困境或不幸中的人結成夥伴,支持他,為他分憂的積極態度。
同情的生理基礎——催產素
神經生理學家發現,人類大腦分泌的催產素是一種與建立情感聯系、共情有關的激素,能夠安撫神經系統,讓人產生積極的情緒。科學家讓受試者觀看一則身患癌症的小男孩的故事,在觀看過程中,檢測到受試者的大腦都釋放了催產素,並且產生量與受試者的悲傷程度相關。
共情,又稱同理心、同感等,是指能夠設身處地地理解別人、體驗別人內心世界的能力,這是現代心理咨詢師的一項基本技能。
催產素不僅能提升人們的同情心、共情心和情感共鳴,還能讓人們更慷慨、更寬容、更信任別人,減少恐懼,幫助人們維持健康的人際關系。科學家通過實驗發現,與對照組相比,受到催產素影響的實驗組給慈善組織的捐款明顯增多。如果這種化學物質在某人身上被抑制,他就會更多地顯示出自私的性格。
如果企業的營銷活動能使人們的大腦釋放催產素,人們就會覺得品牌或產品比較可信,從而容易建立信任關系。
悲情營銷案例集
經營同情心的方法較多,加多寶的“對不起”體、微信收費事件、蒙牛崛起等案例都很精彩,值得學習參考。
案例一:加多寶的“對不起”體
加多寶花費10多年時間將租借來的“王老吉”商標打造成國內馳名的涼茶品牌。由於商標使用權到期,所以要將其交還廣州葯業集團。將商標交還廣葯之後,為了延續此前在消費者心中的形象,加多寶通過文案技巧向消費者暗示,現今的加多寶涼茶就是從前的王老吉涼茶,但是這種打“擦邊球”的模糊說辭遭到廣葯的起訴。2013年1月,法院判決加多寶停止使用“王老吉改名為加多寶”“全國銷量領先的紅罐涼茶改名為加多寶”等宣傳用語。
眼見大勢已去,加多寶的營銷團隊該怎麼做呢?
傳統做法不外乎是:從輿論上痛斥廣葯不正當競爭,玩文字游戲改廣告詞繼續宣傳,從法律上反訴廣葯壟斷霸權,聲明要上訴等。但是,老百姓無所謂誰是誰非,也不關心市場競爭——這些事情太無聊了!
2013年2月4日14時,加多寶官方微博開始“淚流滿面”,連發4條哭訴微博,以“對不起”體表明自己的立場。每張“對不起”圖片上都有一句話,每幅圖片中都有一個哭泣的小寶寶。
對不起!是我們太笨,用了17年的時間才把中國的涼茶做成唯一可以比肩可口可樂的品牌。
對不起!是我們無能,賣涼茶可以,打官司不行。
對不起!是我們出身草根,徹徹底底是民企的基因。
對不起!是我們太自私,連續6年全國銷量領先,沒有幫助競爭隊友修建工廠、完善渠道、快速成長……
加多寶的這4幅“對不起”圖片,調侃對手,正話反說,表面上是道歉、自嘲,實際上是喊冤、抗議,這種向公眾示弱,向對手示強,笑著自揭傷疤示人的風度,立刻博得了大眾的同情。不到2小時,“對不起”迅速成為“刷屏王”,被轉發4萬多次,獲得評論1萬多條。
加多寶這次“喊冤”微博的配圖堪稱經典,含淚哭泣的小寶寶們充滿了委屈,讓人瞬間產生憐憫之心,不少網友喊出了“寶寶,加油!”的口號。
加多寶推出“對不起”體後,廣葯推出了“沒關系篇”,可口可樂推出了“都怪我篇”,百事可樂推出了“別鬧了篇”,網友推出了“無所謂篇”等,熱鬧非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案例二:“微信收費”事件
微信要吸引用戶,就需要具有市場熱度,讓大眾持續關注、不斷談論。怎樣才能達到這一目的呢?製造一個“微信收費”的話題,就會有很多人反對,就會議論紛紛、熱熱鬧鬧,就有媒體免費傳播,必定能吸引大眾的關注。
2013年年初,騰訊製造的“微信收費”話題,似乎“地球人都知道了”。在微信朋友圈、QQ群、微博、論壇等場合,到處都是關於微信要收費的傳言和討論,很多人都在痛斥通信運營商,力挺微信,運營商成為眾矢之的,而騰訊則從昔日互聯網行業的“公敵”變成了需要同情和保護的弱者。
事實上,從沒有哪家通信運營商說過要對微信收費,只是騰訊自己“擔心”運營商要收費。用戶已經向運營商交了移動數據流量費,運營商絕對不可能再向用戶收取“微信費”;即使收費,也是由運營商向騰訊收取,或者由騰訊向用戶收取。但是,騰訊就是不說明“到底是誰要收費”和“是否要向用戶收費”。騰訊高管表示:“微信作為基礎服務,不應該有額外的收費,因為用戶已經在流量上付了最基礎的費用。”其實,這種說法可能會誤導大眾,讓人覺得騰訊不想收費,有人逼著騰訊向用戶二次收費。這樣一來,公眾的認知變成:運營商要收用戶的錢,大家要團結起來,與運營商大幹一場,阻止運營商收費。
騰訊通過“示弱”將運營商推向公眾的對立面,吸引大量憤憤不平的用戶替自己反對運營商;而自己作為“弱者”,收獲了大家的同情。無論是否真有其事,能否維權成功,廣大用戶與騰訊共同反擊“壟斷魔頭”的難忘經歷將大大增強雙方的感情,使微信的用戶量迎來又一撥爆炸性的增長。
案例三:蒙牛向對手“示弱”
1999年,牛根生創立了蒙牛。當時,內蒙古乳品市場的第一品牌是伊利,蒙牛名不見經傳。要想提高蒙牛的知名度,只能出奇制勝。蒙牛把標桿定為伊利,打出“爭創內蒙古乳業第二品牌”的口號,使消費者通過伊利知道蒙牛,產生“蒙牛似乎也很大”的印象。
1999年4月1日,呼和浩特市市民一覺醒來,發現呼市主要街道上的300多塊廣告牌全是蒙牛的廣告:“向伊利學習,為民族工業爭氣,爭創內蒙古乳業第二品牌!”一石激起千層浪,“蒙牛”成了呼市市民熱衷談論的話題。人們記住了蒙牛,也記住了蒙牛是“內蒙古乳業第二品牌”。5月1日,就在老百姓討論“蒙牛”的余熱未散之時,呼市的300多塊“蒙牛”廣告牌卻在一夜之間被砸得面目全非,此案最終也未能告破,但蒙牛卻利用這一事件再次吸引了全社會的關注。
廣告牌可以被砸,但是把廣告印在產品包裝紙上,對手應該無可奈何了吧。於是,蒙牛在冰淇淋的包裝上打出“為民族工業爭氣,向伊利學習”的字樣。
牛根生白手起家,受盡競爭對手的刁難和打壓,他硬生生地捆綁行業老大,借老大之勢,同時以“弱者”之姿博得輿論的同情,在重重圍剿之中殺出了一條血路。
水塔:做“離消費者最近”的品牌
廚房中的安琪忙得不亦樂乎,朋友們平時各自顧著家庭工作,難得在周末時間聚到她家,她准備展示一下新近學會的菜品。各種調料齊全,需要五香粉的,需要醋做個小調理的……“ang”,手一滑,整瓶新醋掉落地上,霎時一股酸氣彌漫滿屋。朋友紛紛過來打探,看到略顯滑稽的安琪,笑成一團。“快快,趕緊去樓下便利店,再買上一瓶,少了醋可不行”。盡管無甚大障,女主人安琪的好心情,還是跑了。
這場景似曾熟悉,很多廚房小主遇到過,從產品生產者角度,那個500毫升直立的傳統醋瓶子,對安琪這樣的使用者來說,確實“壯”了些。
如何讓消費者了解好產品品質什麼樣?如何讓消費者在產品使用過程中更好把握、不易掉落、輕重適宜?怎樣能讓消費者隨時隨地隨需購買?如何能讓消費者感覺到產品的溫度進而親近?這就是山西陳醋品牌水塔一直在研究的問題,他們力圖探索產品使用過程中的消費心理細節,為安琪們減少煩惱。
在陳醋這個連品類名稱聽起來都比較“老”的行業中,水塔比競爭者更早地意識到了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的直接關聯度,這種關聯不是單純依靠廣告告知來實現,而是通過理解消費者行為來獲取。他們正在做的,是離消費者近些,更近些。
好品牌必須通過消費者口碑與體驗來實現,尤其在一個互聯網發達、評價隨意交叉的時代。
未來的主流市場,一定是品牌導向與品類導向雙行,但無論是哪個方向,消費者主導都是必然。廚娘安琪的問題將很快得到解決,因為水塔這樣的企業正在默默升級產品,與消費者們建立連接。
誰懂消費者的心?
想連接消費者,就要拿出好東西,這是頭等重要的大事,尤其是食品。在水塔,好產品也是最基本的目標。這個在業內以質量穩定性著稱的企業,給消費者提供的最大價值就是“綠色食品醋”,在健康食品領域,是相當高的等級。有機食品醋,則作為下一個目標,有待實現。這是一個產品質量不斷升級的過程,跟隨市場消費需求的變遷,引領、同步。
只不過同其他行業相比,陳醋行業的引領,要付出更多努力。
因為大多數消費者對於醋的認知,停留在調味品層面,這也難怪,幾十年不變的味道和包裝,有限的市場教育,對於整天面對各種變化的消費者來說,實在太單調。只有少部分人知道這個產品,除了能讓你神清氣爽地品嘗美味以外,還能傳遞“健康”流。比如減少內臟脂肪,比如讓血壓正常,比如延緩血糖升高速度……從這個層面來講,食醋市場無限廣闊。
教育市場的周期略顯漫長,可以作為這個行業領先者未來幾年十幾年的目標。就當下而言,解決廚娘安琪那個問題最直接的辦法,就是調個重量,或者換個瓶子。
一瓶醋,對於現在的安琪們來說,就是調味品。今天,傳統醋品類受詬病的,除了味道,恐怕還有那幾十年不變的瓶型——說主流方瓶有點兒“傻、大、粗”,似乎也並不為過。過去,傳統企業特別是山西企業,大多注重容量,500克居多,但在水塔對消費者的調研資料中發現,這個品類的主流產品如果想做全國市場,還是應該以350克到420克最為合適。這是因為,除了山西本地,消費者目前對醋的使用量還沒有那麼高,500克容量以上,一個月如果用不完放到第二個月,就已經不利於保鮮。所以,三口、四口之家,最好能在一個月內用完一瓶醋。
這個調研結果,使水塔更加堅信,從實用性角度考慮,將現有主力產品從500克調整到420克,能給消費者帶來更多的新鮮度,使用起來也更便捷。
今天的品牌,絕不僅限於是個產品的售賣者,更多是產品與消費者之間的連接者,當你更關心消費者本身而不是買賣本身,你的機會自然就來了。
實際上,傳統陳醋產品忽略消費者使用體驗,還有一個表現,就是對瓶形的設計。單就這一點而言,同樣使用外包裝的白酒、葡萄酒以及飲料行業,做得好很多。包括廚娘安琪遇到的問題:這個瓶子為什麼不那麼容易拿住?除了重量,也與醋瓶的外形有關。水塔提取了目標消費者的使用需求,發現,其實消費者對醋瓶的直徑、手感、高度、克重,都有比較准確的判斷,尤其在直徑和把握度方面的需求,與人體工學原理息息相關。這成為水塔新瓶設計的重要理論依據,而此後在社群中的調研證明,即便與競品放到一起進行盲測實驗,消費者也能從手感、設計以及使用度方面輕易識別出水塔品牌。
現代消費者,面對眼花繚亂的市場,審美水平已經急速提升。品牌若想靠近他們(尤其是女性消費者),美是非常重要的一步。陳醋,本身帶有極強的文化標簽,既要傳承,更要創新。傳統陳醋主張醒目,在圖標使用和包裝上更多強調大紅大綠。這與70、80後主流消費者的審美有些出入。如何在不失傳統的基礎上融入新元素?既拿著老祖宗的金字招牌又能符合現代審美?是水塔面對的一個嚴肅課題。今天我們能夠看到的新圖標,紅色依然醒目,加入燙金,色彩上強調平衡感,而細節上運用的卡通式休閑式繪注,強化的是滿滿的現代氣息。
最好的渠道鏈接
互聯網電商呼聲越來越高的時候,消費者正越來越多地走進實體店。
心理學家常用鍾擺效應來形容選民心理引發的一些政治現象。當某一陣營在選擇中大勝之後,大敗的陣營更容易在下次選舉中收復失地,猶如鍾擺來回擺動。鍾擺效應似乎也開始在實體商業領域顯現。消費者在選擇購物渠道的過程中開始更多地考慮到否便利,某種程度上講,今天便利店的火爆也是因為它順應了消費者的觀念變化,對於實體店而言,“非常方便”的優勢將越加顯現。
這是日用快消品的好消息,醋品類也一樣。水塔沒有錯過這個最恰當的相遇時機。全國連鎖賣場、區域連鎖賣場、連鎖便利店、社區店,在成為水塔新品最佳陳列位的同時,也成為最好的活動合作夥伴。
無論是互聯網公司,還是傳統企業,接近消費者的“地推”都是至關重要的一環。品牌認知、購買、體驗、二次購買,必須通過這樣的流程才能實現。
水塔太原市場的“十一”品牌大戰,正是本著與消費者深入接觸的目標而來。
當太原五一路零售端最後一箱陳醋被消費者搬到車上之後,推廣部經理王磊發現,斷貨了!而負責調貨的業務人員帶回來的消息是:其他店有貨也不願意調過來,水塔的節日活動,正為門店聚集大量客流。太原所有大終端同時啟動的買贈活動,在這個中國陳醋消費量最大的城市,迅速成為傳播話題,進而帶動了更多銷售。合作中的各個零售終端,作為友方,也更加願意為水塔提供優質資源。
一場消費者、零售商、品牌商多方受益的活動,給水塔帶來了更多的消費人群和市場反饋數據。隨後,在太原當地各連鎖便利店以及小型社區店中,水塔新品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與咨詢。這為企業即將啟動的社區美食家服務提供了巨大支持。
水塔看得到的未來,並未在喧囂的互聯網上,而是在線下實體店,以及與消費者更近的社區和“便利店”中。對於有即時消費特性的、物流配送難度大的、客單價不高的陳醋來說,這就是最好的渠道鏈接。
分享誰的“調性”給你?
產品扎實了,渠道給力了,是不是消費者就喜歡了?未必。今天的消費者,對品牌要的是個感覺,這種感覺要麼是個個性,要麼是個調性,要麼狂放不羈,要麼溫文爾雅。
選擇適合的品牌形象代言人,是讓消費者找到感覺的一條“捷徑”。
水塔與蔣雯麗,相互看中了。
從2015年4月到6月,繁忙中的蔣雯麗經紀團隊曾數次抽身前往水塔,了解工廠,了解產品,了解這個企業真實的供應鏈。對他們來說,選擇一個品牌的風險在於,企業的真實度與可信度,這其中包括產品的品質和人的品質。
水塔看中的魅力,則是蔣雯麗的品質所在:一位生活健康獨立、見解卓而不群的知識女性。
就品牌調性而言,正面、健康、獨立、剛毅,是二者內在最為相符的部分。對於70、80後整天平衡事業與家庭關系的廚娘們來說,平和、獨立、韌性,是他們當下最為需要的力量。
正如水塔營銷總經理邊江所說,透過品牌代言人,加大與消費者之間的溝通,不僅希望消費者記住“水塔”這個品牌名稱,還要傳遞品牌一直希望帶給消費者的健康、幸福的生活方式。
細分領域中的新消費群
與消費者走得越近,越會發現,他們的需求變得越來越細分,特別在一個始終大容量大品項同質化的陳醋領域。其實,消費者的需求都是潛在的,只要給他一個暗示,他就會跟進。
在細分市場與消費者無限接近,正是水塔的發展思路之一。
● 山西老陳醋,經久不變,代表一種傳統文化,但現在已經開始融入現代氣息。
● 山西陳醋,在全國使用量最大,度數比較低,更多體現的是現代氣息加上傳統意識。
● 風味醋,比如餃子醋、涼拌醋,基本上以現代氣息為主。
未來市場要拼的,不是那些嚴重同質化的產品,而是一個個細分市場。A品牌陳醋與B品牌陳醋到底有何不同?消費者是很難品出來的。但是,你是吃餃子用,還是拌冷盤用,從功能上,很容易做出判斷。產品細化,品類細分,才是未來市場的主流方向。
當然,可能未來每個家庭都有兩瓶醋:一瓶陳醋,炒菜通用型;一瓶風味醋,特用型。至於適合南方朋友的海鮮醋,適合伊斯蘭教朋友的伊斯蘭醋……也在細分之列。
如果還有人說,南方人對陳醋的消費量不大,水塔給的答案是:南方市場將以風味醋為主,打白醋、米醋,陳醋在那裡起輔助作用。
看起來,做了40年陳醋的水塔,品牌理念還是蠻新,正在不斷變化的市場中做全面調整。而這樣的品牌升級,需要的是一套成熟的支持體系,比如供應鏈和團隊,它也並不像我們看到的那樣簡單。從一個調味品製造商,轉變為一家引領健康生活的服務商,路還很長!
『玖』 市場營銷成功案例詳細分析
案例分析是以提高營銷效益為目的,依據一定的理論原則,採用科學 方法 ,有組織、有計劃地收集、整理和分析市場信息資料,提出解決問題建議的一種科學方法。那麼下面是我整理的 市場營銷 案例分析3例,就隨我一起去看看吧,希望能夠有所幫助。
市場營銷案例分析一
黃太吉:從「煎餅果子」到「外賣」,3年3變為哪般?
時間定格在2012年7月。
定位白領一族的黃太吉,在北京建外SOHO西區12號樓一層較為偏僻的位置開了第一家「煎餅果子」店。
挑選較差位置的原因有兩個:一是房租便宜,二是線上引流。希圖借力互聯網工具解構餐飲居高不下場景成本的黃太吉,就這樣踏上了創業的征程。
互聯網餐飲風口,加上出身互聯網行業的黃太吉創始人赫暢出手不凡,短短數月,就令黃太吉的「煎餅果子」火爆大江南北,讓紮根餐飲行業多年的眾多傳統餐飲品牌在愕然之下,多的是自嘆弗如。
黃太吉的成功雖然短暫,但其在營銷模式和互聯網上的創新,都對傳統餐飲業帶來巨大沖擊,特別是「國八條」出台後,傳統餐飲業舉步維艱的這幾年。而隨後聲名遠播的雕爺牛腩、西少爺們再一次震動了傳統餐飲業。
傳統餐飲人從不屑一顧,到按捺不住關注、學習、應用互聯網,甚而四處尋找「靈丹妙葯」,主動尋找互聯網的入口,餐飲業的競爭迅速從線下轉移到線上,並逐漸走向立體化競爭。
餐飲業的主動求變,火了大眾點評、美團等團購平台,也催熱了網路外賣、餓了么、口碑、美團外賣,在百舸爭流的移動互聯網時代,逐漸沉寂的黃太吉再次出擊,豎起「外賣」大旗,攜資本青睞以求一博。
煎餅果子
從「街邊攤」到「大雅之堂」
2012年,中國互聯網行業正在被新浪改寫,一個叫「微博」的自媒體平台顛覆了中國,所有人趨之若鶩。
這種點對面的開放模式,極具互動性的營銷價值,將微博推向高峰。
黃太吉能在微博時代迅猛崛起,第一要素在於赫暢的從業經歷,使其對互聯網行業發展趨勢有著精準把握,以及對 廣告 設計的精通,對營銷的熟稔,給予了他藉助新媒體平台,以創意的手法與消費者互動的機會。
新奇的餐廳設計,持續不斷的話題製造,當然少不了眾多的炒作:外星人、美女豪車、特斯拉……一步步將消費者帶入輿論的旋渦中心不能自拔。
不管是打著好玩的旗號,亦或與跨界的結合,還是對 熱點 的抓取,赫暢成功引爆了各種話題,各種新奇的手法,讓粉絲們自動在微博上轉發,赫暢更是身先士卒與每一個留言的粉絲互動……讓煎餅果子從「街邊攤」走進「環境優美的餐廳」成為現實,黃太吉的品牌知名度在中國聲名鵲起。
從「產品矩陣」到「品牌矩陣」
黃太吉演繹了一個神話般的 故事 :從「煎餅果子」起步,到多元化品牌矩陣的布局,黃太吉只用了短短的兩年時間。
這當然是一個神一樣的傳奇!我們拋開那些玩得極為花哨並被炒爛了的營銷手法,去重新審視它的品牌戰略。
「煎餅果子」是黃太吉的戰略大單品,承接的是產品功能和品牌功能,以此吸引資本的輸入,以創新的互聯網營銷得以快速品牌化。
從自身發展需求,以及市場多元化的角度出發,黃太吉開始圍繞煎餅果子打造產品矩陣:五花肉卷、風味卷餅、豆腐腦、豆漿、油條、自家秘制肉、涼面、鹵汁、蓮藕豬骨湯、南瓜羹、蓋世蘇泊湯、麻辣個燙等,酸甜苦辣可謂樣樣俱全,以此應對單一產品的功能和利潤局限性。
然而20平方米左右的小店難以承載如此立體的產品布局,消費者的體驗較差,相比麥當勞員工每人每小時5單的業務量,黃太吉員工只能做到每人每小時0.7單。
巨大的差距,想必讓赫暢吃驚得閉不上嘴。
關鍵是,黃太吉快速擴張的野心並不在此。
赫暢開始拋掉對標的麥當勞,喊出百麗來擋槍,為的就是品類多樣化下的多品牌運作,而這較能獲得資本的青睞。
於是,黃太吉以類百麗模式為借口,迅速多元化,想以品牌圍剿的形式,將商圈人流一網打盡。
2014年6月,赫暢的眾多子品牌布滿了商圈的各個角落:「從來」餃子館、川渝風味的「大黃瘋」小火鍋、主打燉菜的「牛燉先生」以及「叫個鴨子」「幸福小冒菜」……黃太吉神話繼續,短短一年多時間,連鎖發展40多家。
潮水退去方知誰在裸泳,幾個月後,餐飲形式突變,投資熱逐漸降溫,黃太吉也走在了關店的道路上。
不是事與願違,而是事物都有其自身的本質和發展規律,餐飲也不例外。為人類提供食物是餐飲的本質要求,而食物的第一鐵律就是「好吃」。
以互聯網切入餐飲並迅速成功的黃太吉,似乎忽略了這個常識,也許是無意,也許是力有不逮:打著產品主義旗號的黃太吉,在要錢有錢、要人有人、要名有名如日中天時,卻沒有去認真研究如何彌補自己在產品上的短板,而是繼續在自己擅於傳播的長板上不斷狂飆。
長板越長,短板越發顯短。知名度越來越高的黃太吉,使大家對其產品的心理期待也越來越高。然而,名不副實的結果是顧客下次不願意再買單,黃太吉慢慢從高峰跌向谷底。
黃太吉公布投身「外賣」那天,宣告了它徹底走下神壇。
赫暢難解「多品牌矩陣」
下的困局
「我確實敗了。」赫暢曾公開承認之前的黃太吉已經成為過往。
黃太吉打著產品主義的旗號,卻並不能將產品做到極致,而是更多地去塑造概念和炒作,被蓋上了過度營銷的大檐帽,深陷其中難以自拔。
但僅這一點,也不足以搞垮這個互聯網煎餅果子之王,有大量資金支撐的黃太吉,有的是時間和實力提升產品。
可惜的是,此時它卻又走向了多品牌運營之路。作為一個新崛起的餐飲品牌,選擇聚焦一個品類來實現競爭破局是不錯的戰略,黃太吉也得以快速實現品牌的成長。
但消費者對黃太吉的認知,恰恰是建立在煎餅果子這一品類上,而多品牌的運營,讓消費者無所適從,極大地稀釋了黃太吉辛苦建立起來的品牌認知。
從黃太吉的擴張角度看,多品牌戰略有著強大的強盜邏輯,這也許是黃太吉追逐資本的無奈選擇。邏輯沒錯,但選擇的時機可能錯了。在贏利能力上,開的店越多,邊際成本越高。然而,快速的直營躍進,資金回籠速度緩慢,根本跟不上開店的步伐。
赫暢一直對外念叨,「產品=製造+認知」,事實是,黃太吉眼花繚亂的營銷告訴我們,它一直游離在產品製造之外來談認知。消費者不是傻子,短期會為你的營銷概念買單,時間長了呢?
如果將單店效率與規模發展速度進行有效結合,或許黃太吉不會這么快倒下。打著產品主義的旗號,卻行平台戰略的構思也沒有錯,但只是一味地玩概念,消費者就一定會拋棄你。
平台戰略:
「黃太吉外賣」要去向何方?
2015年10月,沉寂數月的黃太吉,突然對外宣布獲得B輪融資1.8億元,它再次被輿論推到風口浪尖,但這次卻已面目全非,徹底與過往南轅北轍。
這次重生,黃太吉看到了自己的產品短板,選擇聯手產品生產方打造餐飲外賣平台:開放中央廚房—吸引品牌餐飲產品合作—在黃太吉的中央廚房對各品牌的半成品產品進行加工—集中從中央廚房工廠店進行配送。
這種以供應鏈為入口的模式,背後的邏輯仍然是改變餐飲業居高不下的成本結構:利用外賣送餐,解除傳統餐飲成本結構中最大的一環—餐廳場景,以中餐品牌企業產品為核心,形成工廠集中生產模式,並以黃太吉自建的配送團隊,進行3公里以內的30分鍾快速配送。
相比網路、美團外賣等,黃太吉外賣在模式上有新意。網路、美團等外賣對合作餐飲企業的品質把控以及配送效率上都比較差,也解決不了餐飲企業場景成本太高的問題,而且場景還在移動化過程中。
黃太吉模式則希望擊中這一痛點:品牌餐飲企業負責解決品質和口味問題,黃太吉負責解決銷售和配送問題。雖然都是幫助餐廳做增量,但黃太吉想做的是,真正利用餐飲的剩餘產能,而網路外賣類則會與在餐廳就餐的顧客搶生意。
理論上,善於發現機會的赫暢又找到了一個市場風口,目前已經有不少品牌加入黃太吉的外賣平台上,如傳統早晚餐品牌「凈雅」「新加坡媽媽烤包」……黃太吉外賣還與網路外賣、餓了么、美團外賣、口碑等達成合作,借用它們的平台資源,形成立體的入口。
然而,另一個困難又擺在了赫暢面前,配送團隊的高成本和效率要求,以及物流管理需要的高度系統、高度精密的運營體系,是不是擅長概念思維的赫暢所能把控的?如果力有不逮,他是否找到了能與他互補的合作團隊?
一切都有待時間檢驗……但不管未來如何,赫暢與黃太吉的創新精神,仍然值得餐飲人學習。
在不確定的時代,我們需要讓改變發生。
市場營銷案例分析二二線城市生鮮電商養成記
菜籃網於2014年8月上線,經過一年的發展,注冊用戶達到8萬人。2015年7月24日,菜籃網宣布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刷高了河南生鮮電商的顏值!
菜籃網並不是姜曉宇的第一個 創業項目 。事實上,早在2009年,他就成立九合科技,專注於互聯網項目,先後建立服裝、電子產品等電商平台,後來轉戰團購,與騰訊QQ團購合作,經歷「百團大戰」的硝煙。在電商界幾年的摸爬滾打之後,他瞄準了被號稱電商的最後一片藍海的生鮮。
與一線城市主打高端附加值的有機菜、半成品凈菜不同,菜籃網從一開始瞄準的就是普通大眾的餐桌,每天都會推出一款特價爆品,比如,一元錢一個冬瓜,一元錢一盒豆芽,一元錢一塊豆腐??再加上最具誘惑的不限定消費金額的免費包郵,很容易吸引家庭主婦去嘗試購買。
贏利點不在於生鮮
近兩年,生鮮的萬億市場規模和不到1%的電商滲透率,吸引各路資本不斷湧入,助推生鮮電商爆發式增長。但與此同時,一個不爭的事實卻是:全國3萬家涉農電子商務平台贏利者寥寥無幾。
「我們的贏利點並不在於生鮮!」姜曉宇直接說。
菜籃網所售賣的都是餐桌上的日常時令果蔬,其中70%從鄭州周邊的蔬菜基地採摘。根據當天C2B的訂單,以及利用大數據計算出來的歷史平均值,下午採摘,晚上進行分揀、包裝、入庫,第二天早上送到消費者手裡,整個流程不會超過24小時,以保證果蔬的新鮮度和口感。
「我們的果蔬定價方法,是參考河南一級批發市場的菜價,再上浮15%—20%,而按照傳統果蔬銷售模式,到達消費者手裡的果蔬價格通常是翻了兩三倍的。」
在讓消費者吃到新鮮實惠的果蔬外,菜籃網還致力於幫助農民解決農產品滯銷問題。姜曉宇向我們講述了菜籃網一次次第一時間解決河南尉氏葡萄,受災青蘋果、中牟油桃等滯銷農產品的事例,讓勞動者勞有所得是他們的目標。
菜籃網這種基地直供,一站送達的方法確實解決了傳統商貿模式農產品流通環節多、損耗大的弊端,徹底解決了菜農和消費者兩頭叫苦的問題。
但在我們對這種打破傳統商貿模式,剝去種種環節鏈條的變革歡呼雀躍之餘,冷靜思考一下消費者的習慣就會發現:消費者特別是年輕人做飯具有隨機性,在生活設施比較完善的區域,例如鄭州市金水區,就有很多大型的菜市場、社區菜店,甚至有些菜農、果農會直接拉著蔬菜瓜果來這些成熟的生活區域售賣,價格也相當便宜。顯然,在這種替代性、選擇性比較強的小區,這樣的消費環境就不利於培養消費者網上預購果蔬的習慣,自然購買頻次也不會太高。
「生鮮只是菜籃網的一個流量切入口。未來生鮮與其他品類的銷售比例將是1∶2。」姜曉宇一語道破天機,他看重的是生鮮用戶很強的黏性。在姜曉宇的辦公室里,陳列著一排貨架,上面擺滿了菜籃網上架的糧油副食、酒水飲品、休閑食品等商品,原來醉翁之意不在酒。
如何實現用戶增長
以生鮮帶動其他品類銷售看似是個不錯的主意,但由於菜籃網的低價策略,就需要靠規模、靠走量來贏得利潤。菜籃網的目標是佔到鄭州生鮮市場消費額的10%,期望達到100億元以上的規模,平均日單量達到20萬單。
如何實現用戶規模的增長?畢竟,菜籃網現在的知名度並不高。
菜籃網的重磅拳就是反向O2O模式,希望通過線下完成對線上的導流。目前,菜籃網有200家加盟店,計劃到2016年年中,要在鄭州開到2000家加盟店,覆蓋整個鄭州區域。這些加盟店多是社區的果蔬店。姜曉宇把聚劃算的模式引入這些加盟店裡,要求加盟店開辟出兩三平方米的地方,菜籃網每天提供低價爆品來吸引人氣,宣傳菜籃網的品牌。同時,每個加盟店會有一個二維碼,店鋪可以從通過掃描二維碼關注菜籃網的客戶消費額來獲得分成。
這種通過天天打爆品的方式來為線下加盟店引流的方式無可厚非,對於菜籃網,最大的作用就是品牌宣傳。但有個現象不得不考慮:為了省幾毛錢,排隊買爆品菜的基本都是老年人,年輕人少有時間、精力和熱情去參與這種活動,而老年人顯然不是菜籃網的目標客戶,能否帶來線上的引流等待考驗。
菜籃網的另一個動作就是:每個配送員每日只送60單,目的是將他們打造成顧客的家庭私人助手。
姜曉宇說,經過反復測試,60單是一個家庭私人助手最合適的配送單數,即使以後用戶大量增加,配送單數再多,他也不會增加每個私人助手的工作量,只會增加私人助手的人數。
菜籃網的每個家庭私人助手都會有固定的配送小區,甚至當客戶密度足夠高的時候,一個私人助手只負責某小區里的某棟樓。60單的配送量,如果都集中在一棟樓里,其實在兩三個小時內就可以完成。其餘時間姜曉宇讓配送員跟顧客交朋友、聊天,甚至可以幫顧客個小忙,倒垃圾、換個燈泡啥的,以求通過這種高頻次的見面來建立和顧客的黏性。刷臉頻次高了,和顧客成為朋友了,那辦儲值卡、介紹新客戶就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情。聽著有點像海底撈的服務味道,真正地把顧客看作上帝。
這事兒真能成嗎?
首先,這在一定程度上需要考驗私人助手的積極性和熱情,同時也是對菜籃網員工管理的考驗。除了需要適當的物質激勵,更需要精神鼓勵。顯然,菜籃網也意識到了這一點,私人助手從剛 入職 ,就會受到相關的 企業 文化 培訓。
其次,還有一點不容忽視。順豐嘿客砸了十億元的失敗教訓告訴我們,不要為顧客著想,要站在顧客的角度思考問題,一切為顧客著想的畫蛇添足都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現在城市裡住著的都是來自四面八方不同背景的人,現在社會人的戒備心理都很強,特別是年輕人,都有很強的個人空間意識,所以才涌現出大批的宅男宅女,住在對面的鄰居幾年可能都不曾打過一次招呼,這些顧客憑什麼要去和一個來歷不明的配送員聊天,更別說闖入私人空間換個燈泡這種事情了!
菜籃網所推崇的私人助手式配送的確是本著為顧客著想的好意,但你為顧客著想,他未必就會買你的賬。這種方式同樣需要考驗。
挑戰也許不止一面
「我們馬上要啟動A+輪的融資。」志在必得的神情寫在了姜曉宇的臉上。
在談到目前遇到的最大挑戰時,他略微沉思了一下說:「最大的挑戰來自人工,倉儲還有配送這塊都不太容易招人。」
也許除了人工,姜曉宇還面臨著更大的挑戰!
2015年8月7日,京東宣布43億元入股永輝超市,強力看好永輝超市在O2O和生鮮供應鏈領域的發展。3天後,也就是8月10日,阿里和蘇寧宣布互為參股。「未來30年,互聯網企業的機會一定在線下,傳統企業的希望一定在線上。」馬雲在雙方合作的發布會上表示。
這傳遞出什麼?大佬們已經開始在行動了。他們已經意識到:未來,不是誰顛覆誰的問題,而是線上與線下企業融合,才能一起創造未來!
其實,菜籃網的模式並不難模仿,而且據菜籃網透露,已經有顧客在體驗了十幾次後,開始搭建相同模式的平台,只是做生鮮電商前期需要的是砸錢,這位模仿者未必就能像姜曉宇那麼有魅力能夠融到錢!
但是對於那些不差錢的主兒呢?
一切也只存在於假設!目前還沒有一位大佬模仿這種模式,姜曉宇還有時間去完成自己的版圖,爭分奪秒地去提高市場份額和滲透率。移動互聯網時代,一切拼的都是速度和資本!
生鮮這場大戰,遠未結束!
>>>點擊下頁進入更多市場營銷案例分析相關內容
『拾』 經典品牌營銷策略案例分析
在確定營銷計劃之前,應先進行案例分析,以免做出不切實際的預測。那麼下面是我整理的經典營銷策略案例,就隨我一起去看看吧,希望能夠有所幫助。
經典營銷策略案例一外婆家:移動網際網路時代能否逆勢突圍
游西湖,一定要在飽覽湖光山色之後,吃一頓外婆家的醉魚,西湖之行才算圓滿。
西湖醉魚,食客們想必耳熟能詳,算得上是杭幫菜中的代表菜品之一。為何偏愛外婆家?味道夠正宗,更重要的是實惠!
近兩年,隨著行業競爭加劇,門店、人員成本節節攀升,餐飲行業整體蕭索。然而,外婆家的營業額卻還在以每年30%—40%的速度攀升,更是出現「店店排隊、餐餐排隊」的現象。不可不說,外婆家是近些年來餐飲行業的一個傳奇。
平民化定位
自成立之初,外婆家的定位便非常符合大眾需求:居家路線、聚餐場所。雖然這個在當時不是行業主流的想法,卻在無意之間吻合了大眾餐飲興起的這一潮流。大家原本總是故意設定好一個請客的局面,而外婆家就是要撇開商務的概念——到外婆家,就是隨便吃個飯。
據統計,目前在我國餐飲行業3萬億元的營業額中,大眾化餐飲約佔80%。但是在發達國家的餐飲行業里,大眾化餐飲則能佔到95%左右的份額。隨著消費日趨理性,中國的大眾餐飲仍有進一步擴大的空間。所以,外婆家的傳奇還將延續。
作為主打杭幫菜的外婆家,在前期市場拓展的區位選擇上,以江、浙、滬為本。因為江、浙、滬三地之間的交流頻繁,口味相近,對於杭幫菜的接受程度高。
另外,發展之初資訊傳播的效率遠沒有今天這般發達,地緣上的集中也意味著品牌傳播和品牌接受度的集中。
這三地市場的深耕,為外婆家積累了深厚的品牌沉澱。
餐飲ZARA風
外婆家創始人吳國平認為,獨特的餐廳會給顧客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人性化的用餐環境,獨到的設計手法,都會提升顧客對於餐廳的滿意度,而裝修正是外婆家綜合因素里的主打因素。
走進外婆家,食客們最先感受到的是視覺上的沖擊。外婆家的裝修風格可以概括為「平民時尚」,不追求時髦做洋人、半洋人的空間設計,而是根植於平民,落地繁衍。
比如西溪天堂店,與普通餐廳暖色調的氛圍截然不同。店內放眼望去均是做舊的選單,吱呀的小船,陳舊的木凳,將中國古代的院落展現無遺。
設計精美的同時,裡面的布局也非常科學合理:出菜口設定在餐廳居中的地方,使得服務員拿到菜品後抵達各個區域的時間大致相同,避免了人工的空白等待,提高了勞動效率。
裝飾用的擺件和綠植從地面上抬高到了牆上,既節省了地面空間,又形成了外婆家自己的裝修風格。同時,店內還將用於放置備用碗筷和紙巾的落櫃嵌入牆內,以進一步節省空間,增加台位。
面對精緻的裝修,店內的服務員總是被問:「3元錢一份的麻婆豆腐能賺錢嗎?」
吳國平曾將外婆家與服裝品牌ZARA和H&M進行類比,外婆家算是餐飲行業里的快時尚品牌。其呈現在消費者面前的低價,本質上是通過供應鏈優化、生產和程式化管理,並將一部分價值讓給消費者而形成的最終結果,而價值的讓渡是這個模式中最為關鍵的一步。
同時,消費者也要對應地讓出一部分利益,具體的表現就是等待的時間,其作用在於提高運營的效率,最終讓顧客能夠在富有設計感的餐廳內吃到低價位又可口的菜品。
可以說,外婆家的設計不僅達到了美學與經濟學的完美平衡,而且,也提升了「逼格」,維持了低價原則,完美迎合了「 *** 絲群體」的消費心理,這對大眾餐飲消費者有著莫大的吸引力,也就迅速打響了外婆家的知名度。
CBD里的機會
2003年前後,隨著中國城市的發展和人們生活需求的多樣化,購物中心業態應運而生,並在全國迅速發展,成為居住在城市裡的大眾消費者日常休閑購物的首選場所。從2012年下半年開始,外婆家關閉了一些尚有不錯贏利能力的路邊門店,全面投入知名商業綜合體的懷抱,開始與現代的消費模式全面融合。
而在這個轉型期,恰逢購物中心開始縮減購物零售業態佔比,增加餐飲與體驗業態的風潮興起。外婆家以其優秀的聚客能力,成為各大購物中心所極力拉攏的香餑餑。
吳國平曾經這樣描述在購物中心做餐飲的優勢:「綜合體內人流量大,購物消費能力強,年輕人多,停車方便,就算在門口排隊等號,也有夠大夠好的空間,客戶體驗哪裡是路邊店可以相比的?」
同時,強大的品牌資產和規模效應賦予了外婆家與供應商之間強大的談判能力。這種優勢體現在價值鏈的每一個環節:在原材料及食品加工服務供應端,能以很低的價格采購原材料及服務;在門店租賃成本方面,考慮到外婆家強大的引流能力,外婆家開始與城市綜合體聯姻,共享流量帶來的利潤;同時,很多商業地產商給予其極大的租賃讓利,其門店的爆炸式增長也正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
擁抱網際網路變化
從整體上說,外婆家對於網際網路的運用相比於競爭對手並沒有很大的亮點,其始終停留在網際網路營銷的層面上。在O2O浪潮下,外婆家與線上團購、點評網站的合作並沒有什麼獨到之處,多以線上引流、推送促銷活動為主。
但不可否認的是,對於積極擁抱網際網路的姿態,在第一時間得到了傳統行業網際網路化所帶來的品牌傳播、市場營銷以及物流配送等方面的紅利,也是外婆家近幾年得以在全國甚至在國際上快速擴張的保障。
運用社會化媒體打造「6·2外婆節」,是外婆家對網際網路較為出彩的運用。在節日到來之前,其通過微博、微信、論壇、各大點評網站推動節日促銷資訊,用免單、打折促銷等方式鼓勵消費者與外婆家互動,在提升消費者活躍度、參與感的同時,大大地提升了品牌的認知度和美譽度。
對於O2O,外婆家相對來說還是比較理性,主要側重在品牌宣傳維護上,不盲目砸團購搞大動作,但也不守舊落伍,順勢而為。2005年,大眾點評進駐杭州,外婆家成為杭州區域的第一家簽約商戶,也是較早引入微信支付的餐飲企業,還曾和美食社交APP「去哪吃」等進行過新品試吃合作。
後吳國平時代的新挑戰
對於外婆家而言,後吳國平時代有兩個層面的含義:一是吳國平在自己50歲的時候宣布退休,將外婆家的接力棒交到了年輕的裘曉華手裡;另一層含義則是網際網路對餐飲行業的進一步滲透,外婆家面臨著新的外部環境。
在這個背景下,外婆家將面臨新的危機與挑戰。
一是來自內部的危機——新舊接班人領導風格的差異與外婆家固有文化之間的沖突。有這個顧慮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外婆家一直沒有實現經理人管理的機制,掌門人的個人風格對於品牌的影響深遠。
吳國平時代的外婆家處處都是吳國平的烙印,外婆家像是他的一個孩子,體內流淌著他的工業化思維和對於快時尚餐飲價值訴求的把握。但以裘曉華為首的新領導班子對於這筆「遺產」能否自如地駕馭甚至青出於藍,還有待時間驗證。可構建經理人管理機制,是家族式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經之路。
二是網際網路餐飲行業的挑戰。最近幾年,一大批效仿者如雨後春筍般涌現,外婆家的價效比模式最終可能淪為競爭策略,陷入價格戰的泥沼。
競爭對手帶來最大的沖擊,可能是低價模式的破產。正如吳國平所說,一旦顧客不再願意花時間排隊,那這個商業運營模式就將破產,客流量少的餐館把菜價定得如此低必然會虧錢進而關門。從客戶體驗的角度看,等待不是一個好的現象,門店前面長長的隊伍可能是很好的故事素材,卻是以破壞使用者體驗為代價的,未免太過昂貴。
網際網路對餐飲行業來說,不再僅僅具有營銷、拉新的功用,還可以成為餐飲行業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工具,也可以在餐飲行業經營管理的全過程,從點菜、支付、采購、庫存管理、供應鏈管理到外賣、線上訂單接收等各個環節發揮作用。
綜合來看,餐飲行業的網際網路化也正在走向深水區,而外婆家能否在新的浪潮中活得更好,這仍需時間的考驗。
經典營銷策略案例二吉人樂妝:發掘家居行業的「快樂」藍海
獨特的商業模式,就是最有價值的核心競爭力
價值,曾經更多地被賦予有形資產,可能是一條生產線,一座倉庫,或者是一棟辦公大樓……然而今天的商業世界,規則已經改變,無形資產的價值遠遠超過了這些有形資產。
蘋果的成功,讓大家發現,極致的「使用者體驗」居然價值上千億美元;小米的橫空出世,憑借獨特的商業模式和玩法,成就核心競爭力;海底撈的火爆,讓「變態服務」和「快樂」都成其獨門利器!
仔細分析這些案例,你就會發現,它們都遵循著一條「情感帶動,引領需求」的法則。產品傳遞給使用者的,是產品攜帶的附加意義,是思想的傳達,情感的流露,是產品帶給使用者那種超出他期望值的愉悅。
「吉人樂妝」,同樣是這樣一家以創新商業模式引領消費需求的企業,它以「快樂營銷」和「創客模式」為兩翼,開創「家居化妝品」這個全新消費品類。
從情感的觸點來說,「吉人樂妝」的品牌調性正是新興的消費人群85後、90後年輕一族所期待的,他們喜歡有個性的東西,新奇、有趣、有想像空間成了他們判斷產品是否有價值的重要依據。
市場的變化總是風起雲涌,有人認為創新需要顛覆,有人認為創新來源於傳統行業的升級,升級產品的功能又將開辟產品的藍海市場。
未來企業的對手將不僅僅是同行業的競爭,還有可能來自於跨界的顛覆。不管如何,吉人樂妝創始人王同筱認為:「消費者成為未來商業的中心已成為不爭的事實,不管是滿足消費者的需求還是創造消費者的需求,也不管是物質上面的還是精神層面的,能夠觸動消費者心理的品牌必將成功。」
生產快樂的「創客」團隊
明星企業的背後,一定有一位功力深厚的高人。如果用金庸的武俠世界來比喻商業世界,吉人樂妝創始人王同筱就屬於黃老邪這樣的「鬼才」,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王同筱在塗料行業擁有16年的工作經驗,被評為中國塗料工業百年「突出貢獻人物」,以鮮明的個性、可圈可點的作為獲得業內頗高的聲譽,他服務的品牌無一不在其任期內成為行業黑馬,天馬行空而又能落地執行的營銷手法一直為同行所欽佩。
王同筱麾下,擁有一支前所未見的創客團隊,其管理制度和組織文化高度濃縮為一部《快樂基本法》,「快樂大本營」是辦公中心;市場、電商、品牌、營銷四大中心分別命名為東邪、西毒、南帝、北丐;管理中心化身中神通!好一個自成一統的小江湖!團隊中的每個人,都是吉人樂妝的創業合夥人,他們不僅用無窮的創新點子快樂自己,更要愉悅客戶,愉悅使用者。
如何用這個充滿熱情和快樂的創客團隊,點燃客戶,並最終感染消費者?
在經銷商的選擇上,王同筱嚴格遵守天地人的理念——認可吉人樂妝;跟得上時代步伐、願意同吉人樂妝一起玩嗨新模式、共同愉悅使用者成為合作的首要條件。
當然,如果只是單方面的要求,經銷商肯定不買賬,為此,總部也為經銷商提供了更有吸引力的獎勵和如何有效開展快樂營銷的指導。王同筱認為,吉人樂妝會提供一套大眾化標准藉以參考,但合作夥伴不必拘泥於此,應該根據本地的實際情況靈活應對,創新快樂體驗。
吉人樂妝也會為那些有創新的組織和個人提供學習的機會,標准化是一半,關鍵還是要靠另一半的創新來迎合趨勢、適應未來。對於那些能力強的合作夥伴,可能會成為吉人樂妝的股東,分紅持股,打造事業合夥人。
想人所不敢想,做人所不敢做
吉人樂妝不僅擁有完備的、新型的經銷商管理方案,更有令使用者咋舌的體驗環境。因為在王同筱看來,要想在大眾市場樹立差異化、個性化形象,變態式服務是關鍵,和使用者走得最近,所以要服務得最好。
就像三隻松鼠稱消費者為主人一樣,吉人樂妝將經銷商稱為「爺」,注重經銷商被稱為老大的感受或者被尊重的感覺,突出服務的「變態」。吉人樂妝的店長和導購分別叫作大小S、美人顧問,施工師傅叫美容師,增加與消費者的親切感,將牆面人格化。
家居行業的產品目前大部分還停留在環保、健康、耐用的基本物質滿足層面,王同筱卻認為這些功能是基本的保障,一個企業必須盡到的義務,並且在這個同質化的紅海里不能給消費者帶來真正的樂趣,因此,要想在紅海里開創一片藍海,增加精神層面的價值成了企業未來的重中之重。
試想一下,牆面上粉飾著你愛的顏色、喜歡的東西是否會給你的生活帶來更多歡樂的色彩;根據屬相、血型、星座、風水等的私人定製牆面圖案是否會給家人帶來更多的情趣和歡樂;刷上萌寵,給小孩子創造漂亮的房間是否會促進親子互動、開動腦筋,帶來更多的想像力呢?
吉人樂妝的產品稀奇古怪,有噴上去還能撕下來的彩膜、根據溫度改變顏色的溫變膜、松軟可愛的彩棉牆體衣,以及各類牆妝乳和潤木水等。產品種類眾多,符合使用者多樣性需求的表達,產品創造的畫面會帶來更多新的想像空間。
帶動這種消費是需要強大的精神支援的,那就是的吉人樂妝的一套快樂營銷方案:每一個員工都成為美妝的一部分,他們接受快樂模式的培訓,將快樂傳遞給顧客。在創客機制里,整個鏈條上的人員,分別通過創客、眾籌、期權、股權等快樂管理體系,讓優秀者各得其所,進而將快樂精神傳遞給更多的人。
未來的商業模式是產品與使用者之間會產生快樂情緒的連線,使用者購買產品不再是僅僅參考產品的基本屬性,未來的商品會跟使用者產品場景連線,為使用者帶來快樂的精神屬性。
正如美國前副總統戈爾在一次演講中所說,未來世界將屬於具有高感效能力的另一族群——有創造力、有同理心、能觀察趨勢、能為事物賦予意義的人。
王同筱和他吉人樂妝,就是這樣一群正在改變世界的人。
吉人樂妝點評1:
需求掘金時代來臨
《銷售與市場》
商界傳奇,無不是「思路決定出路」。近年,「跨界」則成為思路創新的主流方向之一。
從蘋果重新定義手機,開創智慧硬體時代; 到王老吉重新定義涼茶,催生百億飲料大單品;再到海底撈重新定義餐飲,服務變態到讓同行都看不懂——這些企業之所以能在原本異常「膠著」的行業競爭中脫穎而出,取得巨大的成功,就是因為它們回歸原點,換了一種操作思路,發現了需求的新大陸!
吉人樂妝,這個賦予傳統塗料「快時尚」定位,用賣化妝品的方式去賣家居化妝品的新品牌,將同樣改寫人們對漆乃至對家居的認識,成為下一個受市場和媒體追捧的商界傳奇。
使用者需求是成就顛覆者的「天時」,吉人樂妝的顛覆性創新,早了會成為先烈,晚了會淪為跟隨者。只有在這個新需求成熟的時候,吉人樂妝應運而生,才有機會成功。
這個新需求包括全新的客群80後90後,全新的應用場景不局限於家裝牆面,全新的訴求點從滿足功能性需求到滿足時尚,成就快樂;而唯有吉人樂妝最早洞察到了這些需求的變化,率先研發出了能夠滿足這些新需求的跨界產品。
正如創始人王同筱所言, 「誰挖掘了這個需求,誰就能成為下一個潮流的引領者。」2016年,吉人樂妝即將走向全國市場的復制,數以百計的首輪事業合夥人正在接洽落地中,共同享有基於O2O下的快樂互動營銷,探求家居市場的巨大價值。
吉人樂妝點評2:
「高人、怪人、奇人」王同筱和他的吉人
尚域咨詢機構董事長/郭成林
享譽中國塗料行業的「塗料王子」王同筱,2015年又幹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他以使用者需求為導向設計出了一套足以顛覆家居行業的新模式,這一模式也被業界稱為「2015年最具共享價值商業模式」。
王同筱其實沒有心思去顛覆行業,他顛覆的是他自己。時勢造英雄,路數各不同。
首先,王同筱重新定義了家裝行業,那就是不再是簡單的販賣產品,而是販賣快樂的生活態度。「樂妝」二字,不但重新定義了家裝產品,更是融入了快樂情感。
其次,王同筱重新定義了企業和經銷商的關系,提出「創客平台和事業合夥人」新模式,經銷商也被王總重新定義了,雖然這些經銷商感覺變化和幸福來得有些突然,但都非常興奮能和王總結成「同志關系」。
再次,也是最最重要的一環,顧客認可王同筱的「樂妝」嗎?其實,誰也不用替王同筱操這個心。他考慮這個樂妝商業模式的出發點就是顧客體驗。王同筱說,吉人不會拚命去賣笑取悅顧客,而是讓顧客因為和吉人樂妝 *** 而獲得發自內心的快樂。比如,一個顧客在吉人樂妝店,笑的聲音大小和打折優惠程度成正比,越開心笑的聲音越大,給的優惠力度越大。估計這種非人類的點子,只有他王同筱能想出來,的確有點「變態」!不過,諸君想想,是不是很好玩啊,你是不是情不自禁地會心一笑啊,對,你就中招了!
鬼才王同筱的確是一個高人,也是一個怪人和奇人,總是能想出別人想不到的東西,總是能締造奇跡!相信,吉人樂妝在這個不按常理出牌的傢伙手裡,一定會大放異彩,給中國家居行業的轉型打造出一個成功的樣板。
其實,轉型不難,關鍵看氣質。
>>>點選下頁進入更多經典營銷策略案例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