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大全 > 跨界營銷品牌不足與對策

跨界營銷品牌不足與對策

發布時間:2023-01-29 08:21:00

㈠ 跨界營銷需要注意什麼營銷思維

跨界營銷是當下比較多的被提到,當然這證明跨界營銷是有它的好處,至回於跨界營銷需要答注意些什麼?個人有以下幾點認識:
1、既然是跨界,首先應該注意的是對「產品」本身的認識和了解,不能盲目和只以為是的判斷市場需求。
2、了解並掌握原有「產品」市場情況,結合原有「產品」市場情況進行二次耕耘(這樣更有說服力和基礎)
3、跨界營銷更多考慮的應該是如何整合輸出「服務」其次才是產品本身的提升。
如上僅是個人的一點認識,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㈡ 什麼是跨界營銷

跨界營銷是一種營銷方式。「跨界」代表一種新銳的生活態度與審美方式的融合。跨界合作對於品牌的最大益處,是讓原本毫不相乾的元素,相互滲透相互融合,從而給品牌一種立體感和縱深感。
首先,跨界營銷,意味著需要打破傳統的營銷思維模式,避免單獨作戰,尋求非業內的合作夥伴,發揮不同類別品牌的協同效應。跨界營銷的實質,是實現多個品牌從不同角度詮釋同一個用戶特徵。

其次,跨界營銷策略中對於合作夥伴尋找的依據,是用戶體驗的互補,而非簡單的功能性互補。可以肯定,跨界營銷和逐漸盛行的用戶為中心的營銷理念暗合,並非偶然。
其三,跨界營銷面向的是相同或類似的消費群體,因此企業在思考跨界營銷活動時,需要對目標消費群體作詳細深入的市場調研,深入分析其消費習慣和品牌使用習慣,作為營銷和傳播工作的依據。
其四,跨界營銷,對相互合作的企業而言,在營銷能力上提出了很多挑戰。以往企業的營銷戰略,只需要考慮如何使用好企業自身的資源,而由於聯合,企業需要考慮如何通過戰略上的修正,在與合作夥伴的互動中,獲得資源利用上的協同效應。
最後,需要注意的是,當品牌成為目標消費者個性體現的一部分的時候,這一特性同樣需要和目標消費者身上的其它特性相協調,避免重新注入的元素和消費者的其它特性產生沖突,造成品牌印象的混亂。

㈢ 茶葉企業品牌營銷存在的問題與對策論文

茶葉企業品牌營銷存在的問題與對策論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論文,肯定對各類論文都很熟悉吧,論文是學術界進行成果交流的工具。相信寫論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的茶葉企業品牌營銷存在的問題與對策論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摘要:本文介紹了中國茶品牌營銷現狀,分析了造成當前中國茶品牌營銷問題的根源,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如下:轉變觀念,聯合發展;提高產品品質;加大對品牌的投入;營造企業文化。

關鍵詞:中國茶葉企業;品牌營銷;問題與對策

「品牌」一詞是個舶來語,最早源自北歐的挪威,但當時這個單詞的本義為「灼燒」,是一個廣泛應用於從古到今畜牧業的傳統行業手法———將灼燒至足夠燙的金屬符號烙印在牲畜的皮膚上,以此確認此牲畜為xx人所有。這其實是一種劃分所有物的通行作法,因此當社會發展到了手工業的階段時,在手工作坊里生產出的產品上也會出現類似的符號或文字,例如中國古代的制瓷匠人往往在瓷器的底部刻上諸如「江西景德鎮」或「xx制」的紋樣。PhilipKotler(美國營銷學家)對「品牌」的定義為「所謂品牌,就是一個稱謂、名字、符號、設計等,抑或是以上的集合。」製作品牌的目的在於使自己生產的產品能夠區別於其他的同質競爭者。

1中國茶品牌營銷現狀

1.1品牌雖多,卻不夠大

中國作為茶的原始產地不僅擁有世界上已知的幾乎所有的茶葉品種,而且茶葉年產量近世界四分之一,更是有著「十大名茶」的優勢,茶葉種類囊括了白茶、綠茶、花茶、紅茶、青茶、黃茶、黑茶等全部類型。但是,中國年出口茶葉卻常年維持在世界約10%左右,甚至落後於非洲的肯亞和東南亞的斯里蘭卡。不僅如此,中國茶在世界茶產品市場的銷售價位也與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地位極不匹配,中國茶在國際市場的均價僅為肯亞茶產品均價的一半,是印度與斯里蘭卡茶產品均價的三分之二。在中國國內的茶產品品牌多如牛毛,僅在「龍井」一個品牌下就衍生出「西湖龍井」、「獅峰龍井「、「杭州龍井」等若干分支,目前中國國內茶產品品牌數量已經突破一千,完全算得上「繁花似錦」。可就在這樣「亂花漸欲迷人眼」的茶品牌陣列中,卻難以異軍突起足夠數量能襯托中國強勁經濟實力的國際品牌來。比如一提到紅茶的品牌,無論中國還是外國消費者頭腦中總是率先浮現出「立頓」的品牌,可這個品牌卻是由國內根本不自產茶葉的英國創立,不能不說是對中國這個茶的「老祖宗」的一大諷刺。

1.2品牌營銷措施不力

國內茶產品品牌在推廣營銷時明顯缺乏高屋建瓴的戰略統籌眼光,各家茶企對自家茶葉品牌的推廣策略幾乎無一例外都「歷史悠久、源遠流長」的茶文化。然而如此眾多同質化的品牌營銷手段中卻又難得見到能夠與其他同類產品有明顯差別的品牌內涵,消費者面對大量似是而非的茶產品品牌時猶如霧里看花,只恨不能「借一雙慧眼」來把這些堆砌的茶品牌看個真切、明白。久而久之,在無法清晰地劃分出各個品牌的本質分界線後,國內消費者只能棄品牌而轉向實物,曾有研究人員統計,當前國內茶產品消費者選擇某一類型或品牌茶葉的途徑中近四成是通過親友的介紹,其餘渠道則是商場促銷或各類廣告等不一而足,茶企全面和系統的品牌營銷則被排在靠後的位置。

2造成當前中國茶品牌營銷問題的根源

2.1茶產品自身品質問題

營造一個知名品牌的前提條件是產品質量的可靠性和穩定性,比如「可口可樂」,盡管現在幾乎人人都將其劃為非健康飲品的行列,但不可否認的是,可口可樂憑借其神秘配方和始終如一的質量監控體系從其誕生之初至今仍然保持了相同的品質與口感,成為國際飲品市場上截止目前仍然很難被撼動的知名飲料品牌。而茶葉作為農產品的特性卻決定了品質難有保障的缺陷,從客觀條件上講,不同地區氣溫、降水、日照、土壤營養成份、酸鹼比例、病蟲害類型以及茶樹品種的本質差異等都決定了茶作為農產品而很難維持一個相對恆定的品質標准;從主觀條件上講,我國幾千年來種茶、制茶的傳統既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茶產品生產製作的小規模、小作坊、不定的標准等模式,也讓國內茶生產者多數維持在家庭式、小集體式。如此主客觀條件的局限決定了我國茶產品生產過程中存在著種種影響質量與品質的不當環節,也就使我國的茶與世界先進的茶生產標准化要求之間產生了難以逾越的鴻溝,影響了國內茶產品知名大品牌的構建。

2.2生產經營者的問題

從前面提到的「龍井」一個品牌下出現若干分支品牌的問題不難看出,國內茶企在品牌營銷時也時常陷入與其他行業品牌建造類似的怪圈———「內斗」嚴重之中。中國同類產品企業之間相互競爭十分激烈,只想著如何將對手置於死地,很難考慮與競爭對手聯盟合作將品牌做大做強。也有茶企投資品牌意識不足,認為國內的茶消費市場已經是個足夠大的市場,自己企業的茶產品能夠占據其中小小一點份額已經足夠生存。於是「小富即安」,隨即不思進取,滿足於在一小片區域中穩定少量的消費群體,缺乏創立一個世界性大品牌向國際市場開拓進軍的.野心和勇氣。另一方面,產品品牌的建立、發展、聞名的過程是一個投入多、風險大的現實問題,當前中國不少茶企自身規模、資金、人、財、物等遠遠達不到維持一個國際知名品牌需要具備的雄厚實力,因而也有不少茶企處於「有心無力」的困境中無法開展確有成效的品牌營銷戰略。

2.3茶葉消費者的問題

國內茶產品品牌客觀存在的現實問題和當前我國多數消費者的茶產品消費體驗停留在初級階段猶如一片樹葉的兩面。消費者對自己國家流傳幾千年的傳統飲料已經處於「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境界」里,由於太過習慣和熟識而很難跳出思維慣性、對茶產品形成品牌意識。絕大多數習慣於飲茶的國內消費者日常購買茶產品基本上都維持著「去一個去慣了的地方,買自己喝慣了的茶」的循環中。對年長的消費者而言,幾十年喝茶的經驗很難改變,年輕的消費者則往往受到家中長輩的影響而延續老一輩人購茶、選茶的習慣,因此茶產品的品牌營銷在一個消費慣性過於強大的市場中也常常陷入步履維艱的境地。

3解決問題的對策

3.1轉變觀念,聯合發展

營銷品牌的前提首先應當是茶產品生產經營者能夠從意識深處認同品牌價值的重要意義和作用,尤其是創立一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知名品牌對於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決定性影響。國內茶企應當勇於突破現狀,主動打破因循守舊、隨遇而安的消極經營思想。市場化經濟歡迎的是國際競爭、是開拓進取,而不是知足常樂、見好就收。國內茶企在品牌營銷中應當站在歷史發展的高度,聯合一切可以聯合的力量,走一條「無內耗、同發展」的大品牌營銷道路。

3.2提高產品品質

品質是品牌安身立命的根,營銷品牌的出發點仍然是質量,當前國內茶產品品質難以適應國際標準的缺陷也是大品牌營銷困難的局限之一。分散式、小集體式生產經營和相對落後、陳舊的生產工藝、設施設備都使我國茶產品品質與國外規模化、集團化大企業生產茶產品質量存在著不小的差距。就拿東南亞發展中國家印尼為例,印尼國內年產茶1500噸的茶企用工數量僅僅26人,而我國同類型茶企用工數量是印尼的三倍。這說明了一個相當現實的問題———用工數量少意味著機械化、程序化的普及,意味著標准化、現代化生產方式的應用,也就意味著產品品質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因此,提高茶產品品質是國內茶企應當時刻牢記的生產經營根本理念,加快茶葉生產的現代化、標准化是營銷品牌的前提與先決條件。

3.3加大對品牌的投入

「放長線、釣大魚」既是俗語,也是營銷品牌必須經歷的過程。從品牌創立到消費者形成牢固記憶之間有著一條漫長而艱巨的道路,茶企需要為之有足夠的投入和耐心的經營。急功近利對於一個國際知名品牌的產生與維護並不適用,縱觀當今國際各大品牌商品走過的成長道路無一不是經歷了「積少成多、水滴石穿」的過程,持之以恆的投入和經營猶如「春生」與「夏長」,只有經過了耕耘,才能獲得「秋收」與「冬藏」。對於茶葉生產企業,尤其是眾多民營企業來說,「酒好不怕巷子深」的傳統觀念在現代市場經濟營銷中已經過時了,再好的「酒」也需要大張旗鼓地宣傳才能讓別人知道。正所謂「有舍才有得」,沒有投入就沒有產出,缺少投入就無法營銷出具有足夠影響力的大品牌、好品牌。茶企在不斷提高品牌意識和產品品質的同時更要有一雙敏銳的市場的眼,隨時觀察市場出現的機遇與縫隙,抓住一切有利時機宣傳、推廣自己的品牌,創新營銷渠道與手段,不斷強化企業和消費者之間的交流與溝通,通過對消費者持續的強化刺激加深其對企業品牌的消費記憶,而當品牌記憶在消費者群體中相對固化之日,也就是一個知名品牌從此為世人矚目之時。

3.4營造企業文化

表面上看「文化」這種理念似乎與崇尚實際的生產經營風馬牛不相及,但沒有「文化」的企業即使能有一時的繁榮,卻終會因為內核的鬆散而窮途末路,相反,有「文化」的企業是有向心力的企業,哪怕前進路途中遭遇挫折,也會因為有這樣內在的「力」而使企業獲得重新聚集和振作的機會,比如「蘋果」的創新,「大眾」的嚴謹等。文化是能夠持續滋養企業這棵「大樹」的土壤,文化作為精神層面的養料對人的創造力、能動力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而人則是現代企業最具活力的資本。優秀的企業文化在凝聚人心的同時也如同燈塔照亮品牌前進的方向,使企業「內力」得到可持續發展的同時讓品牌得以茁壯成長,實現企業與品牌的同生共長。

4結束語

中國茶企的品牌營銷在現代市場經濟中與國際同行存在著一定的差距,這是多年傳統式生產經營慣性的影響。在商品消費已經轉入「品牌」這一范疇的時候,加強品牌營銷並不只會單純地對茶葉銷售起到促進作用,而是對茶企未來可持續發展產生決定性影響,這應當引起國內各茶葉生產經營者高度的重視。

作者:蔣思

單位:濰坊科技學院

參考文獻:

[1]龔永新.弘揚茶文化,推動茶文化產業建設[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6(4):97-99

[2]范增平.茶文化在茶葉經濟活動中的地位及意義[J].農業考古,2006(2):22-25

;

㈣ 企業品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摘要] 企業間的競爭將不僅僅是國內企業間的競爭,而是更大范圍的競爭,競爭的焦點也會集中到品牌上來。品牌延伸作為一種重要的戰略,在許多國家已被廣泛使用。然而,我國企業全面參與市場競爭的時間尚短,以及體制上、認識上、經營水平上等多方面的原因,國內企業界的品牌意識、對品牌營銷的認識和品牌經營的時間尚處於探索階段。本文從我國品牌的現狀入手,針對我國品牌發展過程中的問題,特別是中國企業的品牌戰略中的很多不足之處進行分析,探究其原因,並給予建議和意見。

[關鍵詞] 品牌品牌戰略品牌定位品牌個性

經濟全球化趨勢的不斷增強,新經濟風起雲涌,以信息技術和網路技術為主要特徵的「新經濟」使現代品牌的內涵和外延都發生了質的變化,它被賦予越來越豐富和廣泛的含義,成為一種復雜的信息標識系統。它代表企業的產品、企業重要的無形資產以及企業的形象。而品牌之所以有力量,主要表現在它是建立在質量、科技含量和先進文化的基礎之上,仗著這種技術和文化的優勢,品牌產品與消費者建立起熟悉和親切的聯系,從而擁有較大的市場並可以獲得比非品牌產品高得多的利潤。

一、我國品牌發展現狀

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企業逐步意識到品牌在市場競爭中的重要作用。我國企業已逐步進入品牌競爭時代,品牌競爭在我國出現了質的飛躍:我國最有價值品牌,已經實現了由產品品牌向企業品牌的過渡。但在我國的品牌發展現狀不容樂觀,與世界品牌還有很大距離。

1.中國品牌與世界品牌的差距。品牌是一個企業的一項重要的無形資產,品牌體現的質量,附加價值,成為消費者購買的重要原因。中國品牌與世界品牌的差距很大,表現在:首先,世界名牌已處於市場壟斷地位,但仍然保持高水平基礎上的高增長。其次,世界品牌營業利潤穩定增長,我們利潤增長遠遠滯後於銷售收入的增長。再者,世界品牌收入主要來源於海外,我國主要限於國內。很典型的例子就是服裝行業。在國際市場上90%的服裝是中國生產的,但是我們沒有著名的品牌,只能賺取加工費。中國雖然已經成為無可爭議的製造業大國,許多產品的產量、質量都已經具備了全球競爭力,但大量的企業為國際名牌做OEM,在國際市場上中國貨等同於廉價低質的總體印象並未有根本性的扭轉,品牌競爭力偏弱的狀況也沒有根本改觀。

2.我國品牌的現狀。第一,缺少高層次、高質量、產品規模大的國際知名品牌。我國經濟迅速發展,相當分一部分產品的產量已居世界前列,但所創造的價值卻排在其它出口大國的後面,究其原因就是知名品牌太少。產業組織規模代表著企業的國際競爭力,並通過產業或產品集中度來反映,即市場上某產業最大的幾個企業的產量或要素投入量占整個產業要素指標的比例,集中度越高,品牌競爭力越強。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和深化,品牌日益集中,從近幾年統計結果來看,我國知名品牌規模越來越大。

第二,國產品牌在國內市場呈現弱勢競爭。20世紀90年代以來,幾乎所有世界著名跨國公司都湧入我國,這些大公司憑借自己的品牌優勢、資金實力和雄厚技術,在我國商品市場正長驅直入,毫不掩飾地對我國企業和品牌發起正面攻擊,其市場佔有率每年均以10%左右的速度急劇遞增。在國內市場上,來自發達國家的國際名牌充斥著市場的每一個角落。外資在中國市場上的競爭,實質上是品牌在市場上的競爭,中國品牌正在受到嚴峻挑戰。中國大多數企業和商品品牌沒有來得及採取必要的保護措施就被擠掉了,還有一些企業正在掙扎,越來越多的中國品牌正從市場上消失,淪陷在自身的家園。之所以如此,主要在於國有企業品牌觀念淡薄,對外國產品大規模進入和佔領我國市場沒有採取必要的防範措施。國產品牌面臨具有技術先進、質量可靠、知名度高、時尚性強的國外品牌的巨大沖擊。

第三,品牌流失和假冒侵權現象嚴重。外商在我國企業品牌保護意識淡薄的.情況下,在境外大肆搶注我國出口品牌商標,阻礙真正的中國產品的進入,同時享受中國品牌帶來的收益,造成我國品牌流失嚴重。另外,國內一些假冒品牌商品的泛濫,使中國企業和品牌缺乏信譽。使國人對國貨不放心,品牌流失現象之嚴重令人瞠目結舌,使我們失去了進入市場的通行證,失去了企業在市場的長期開拓和保護以及品牌形象的樹立。

第四,品牌戰略的概念模糊。不具全面成熟的品牌戰略觀念,把品牌的創建看做打廣告而已,單純追求品牌知名度而忽視了品牌在其它甚至更重要方面的建設與管理。把品牌資產僅僅看作是品牌的知名度。只注重品牌知名度,而忽視了品牌的美譽度,一味藉助廣告來揚名,無異於緣木求魚,即使吹出了名,也會像肥皂泡一樣,膨脹和破滅只是很快的事。

二、我國企業品牌危機現狀的原因探究

1.我國企業品牌意識淡薄。在中外合作過程中,許多企業貪圖眼前利益,不願自己創牌子,寧願出錢租用別人的品牌,許多國外企業就憑這種策略,使其品牌在中國市場上逐漸走入百姓家庭中。而我們的企業無形中就在宣傳別人的品牌(如可口可樂)。我們已生活在一個品牌時代,但中國還有太多的企業依然停留在產品觀念上,而忽視品牌的創立,品牌經營的「門外漢」還大有人在。許多企業普遍認為做品牌是個漫長的過程,投入也是為人做嫁衣,等不到收獲的那一天,品牌意識的淡薄,導致企業只能賺取少而又少的一點加工費。2.把品牌戰略作為短期行為,缺乏長遠戰略規劃。品牌的建設是一個較長期的過程,需要持之以恆的培育。但由於人事任用機制的原因,經營者在任期內便想在短時間追求較大的經濟效益,不願在品牌建設上作長期的投資,結果是欲速則不達,給企業造成不可估量的或潛在的損失與後患.在這種機制下品牌的發展前景可想而知。

3.品牌競爭靠以打價格戰為主,忽視提高自身核心競爭力。我國的品牌中,大多數企業依靠價格戰,並演化成惡性競爭。企業由於利薄,技術難以創新,質量難以提高,產品難以更新換代,品牌價值在一輪又一輪的價格大戰中急速下跌,最終導致許多馳名品牌在無序的市場競爭中敗下陣來。真正的品牌不是靠降價創立的,它的生命力也不是靠降價來維持的。相反,成功的品牌很少在價格上出現頻繁波動。高質量才是創世界知名品牌的根本保證,質量是品牌的生命,是競爭力的源泉。

4.缺乏科學而有效率的品牌管理。已有名牌產品的企業不重視鞏固名牌市場的地位,缺乏保護產品質量和聲譽的優勢,導致名牌地位下降,外資品牌趁虛而入。中國企業缺乏營銷功能和能力,營銷組織結構殘缺,推廣產品品牌缺乏必要的營銷手段,不注重利用廣告來提高品牌的知名度。況且許多產品缺乏新意,而現有的名牌產品只是在過去基礎上的延伸。

三、品牌戰略對中國企業的啟示及建議

1.實施品牌戰略是市場競爭對中國企業發展的必然要求。對於中國企業而言,迴避和忽視品牌戰略都是不明智的。沒有世界品牌不僅僅會使企業缺乏競爭力,更嚴重的是最終會使整個國家的經濟喪失競爭力。世界發達國家對中國的經濟定位至今仍是把中國看作廉價的組裝車間和銷售大賣場。如果不抓緊時間成長為世界級品牌,我們可能連給世界做加工車間的機會也會被剝奪。

2.借鑒國際商業品牌的成功經驗,積極探索適合自身發展的品牌戰略。想世界品牌學習先進經驗是必然的,但是我們也不能完全照搬,畢竟中國的國情決定了中國企業的發展。中國企業也應該在學習其他國家先進經驗的同時積極探索和尋找適合自身發展的品牌戰略。

3.把戰略管理納入到企業管理的重要。我國的品牌企業雖然在管理過程中為提高管理效率也曾採取過許多的措施,但是大部分都是在企業內部或企業的部門內進行,沒有從整個經濟資源聯盟體的角度去考慮。多數企業還不理解聯盟體企業的管理,更不了解國外現狀,企業內部的傳統的部門職能已經不能適應當前的商業環境,急需從管理理念上進行改革。

4.勇於進行品牌創新,走中國特色的品牌發展之路。品牌創新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只要社會經濟環境在發展變化,人們需求特徵在趨向多樣化,社會時尚在變,就不會存在一勞永逸的品牌,只有不斷設計出符合時代需求的品牌,品牌才有生命力。品牌價值是跟文化有高度相關的一個部分,中國的智慧、中國文化中的精粹部分如果注入到品牌價值中,我們就會有價值連城的效果。中國文化元素中能不能轉化成中國品牌的價值,這是一個重大的挑戰,但是這是一個非常值得去嘗試和非常值得去做的重要戰略目標。品牌打造中一定要把中國最有價值的東西變成品牌資產,從而在世界上變得我們是獨一無二,我們有自己個性。我們要從中國的老字型大小轉向國際有競爭力的國際品牌,這個路徑我們選擇既要學習西方重要的專業方法和重要的管理經驗,我們也要運用中國的功夫。如果這樣做的話,我們才能超越,我們才能夠致力於世界民族之林。

總之,我們從對中國企業品牌發展情況的分析發現,中國企業對品牌的認識與理解還僅僅停留在感知階段,要想真正與世界級的品牌「航母」們並駕齊驅或超越他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畢竟品牌的成長與成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時間和經驗的累積,也更需要借鑒和學習。

參考文獻:

[1]游維莉:《品牌戰略的理論層面和實踐層面》,《市場周刊?商務營銷》,2004年第4期

[2]邁克爾·波特陳小悅譯:《競爭戰略與競爭優勢》.華夏出版社,1998年版

[3]劉海峰:《中國營銷20年:猛葯催熟的青春期》.中國營銷傳播網,2005-01-14

[4]翁向東:《中國企業品牌戰略缺失的根本原因》.中國營銷傳播網,2004-12-31

[5]鄧德隆高劍鋒:《中國企業品牌戰略誤區及其「定位」診治術》.《新營銷》,2004-12-23

㈤ 德芙跨界營銷存在的問題

德芙跨界營銷存在的問題如下:
一是企業將跨界營銷簡單的理解為聯合促銷,單純的認為兩個不同行業品牌聯合;二是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沒有對雙方品牌、產品、消費群體等數據。
跨界營銷最大的好處就是通過不同行業之間的碰撞整合,增加品牌立體感和深度感,提升雙方品牌知名度,擴大消費群體,最終實現雙贏或共贏。因此,做好跨界營銷,將成為企業發展現有品牌及開拓新市場的最好選擇。

㈥ 跨界營銷如何促進品牌推廣

跨界營銷促進品牌推廣必需遵守以下七點要求。
1、資源匹配
所謂資源相匹配的指的是兩個不同品牌的企業在進行跨界營銷時,兩個企業在品牌、實力、營銷思路和能力、企業戰略、消費群體、市場地位等等方面應該有的共性和對等性,只有具備這種共性和對等性跨界營銷才能發揮協同效應。
2、品牌效應
品牌效應疊加就是說兩個品牌在優劣勢上進行相互補充,將各自已經確立的市場人氣和品牌內蘊互相轉移到對方品牌身上或者傳播效應互相累加,從而豐富品牌的內涵和提升品牌整體影響力。
3、消費群體
每個品牌都有一定的消費群體,每個品牌都在准確的定位目標消費群體的特徵,作為跨度營銷的實施品牌或合作企業由於所處行業的不同、品牌的不同、產品的不同,要想是跨度營銷得以實施,就要求雙方企業或者品牌必須具備一致或者重復消費群體。
4、非競爭性
跨界營銷的目的在於通過合作豐富各自產品或品牌的內涵,實現雙方在品牌或在產品銷售上提升,達到雙贏的結果,即參與跨界營銷的企業或品牌應是互惠互利、互相借勢增長的共生關系而不是此消彼長的競爭關系,因此這就需要進行合作的企業在品牌上不具備競爭性,只有具備不競爭性這樣不同企業才有合作的可能,否則跨度營銷就成為行業聯盟了。
5、互補原則
非產品功能互補原則指進行跨界相互合作的企業,在產品屬性上兩者要具備相對獨立性,合作不是對對各自產品在功能進行相互的補充如相機和膠卷、復印機與耗材,而是產品能夠本身相互獨立存在,各取所需,是基於一種共性和共同的特質,如基於產品本身以外的互補如渠道、品牌內涵、產品人氣或者消費群體。
6、品牌理念
品牌作為一種文化的載體,其代表特定的消費群體,體現著消費群體的文化等多諸多方面的特徵,品牌理念的一致性就是指即參雙方的品牌的在內涵上有著一致或者相似的訴求點或代表有相同的消費群體、特徵,只有品牌理念保持一致性,才能在跨界營銷的實施過程中產生由A品牌聯想到B品牌的作用,實現兩個品牌的相關聯或者在兩個品牌之間在特定的時候劃上等號。
7、用戶中心
企業的一切營銷行為都從過去圍繞企業和企業產品為中心向以消費者為中心的轉變,從過去關注自身向關注消費者轉移,解決銷售只是一種手段,而關注消費者需求,提供消費所需才是企業真正的目的,企業更多強調消費者的體驗和感受,因此對於跨度營銷來講只有將所有的工作基於這一點上才會發揮其作用。

㈦ 異業聯盟和跨界營銷的優劣勢

異業聯盟是合作,跨界營銷是藉助別人,優缺點如下:
一是:降低營銷成本。異業聯盟聯合促銷的費用一般是由雙方和多方共同投入,相當於各雙方一你進行一定程度的免費促銷,企業影響擴大了,銷量增加了,促銷費用減少了_營銷成本降低了。
二是:區隔競爭,封殺競爭者。讓優勢資源更更強勢,強勢至競爭者不可超越,在實際中並不容易做到。異業間的深度合作可以在相當長一段時期內擠占區域內可利用的稀缺資源,讓競爭者只能望洋興嘆。比如手機賣場與通訊運營商的合作,在賣場購手機的同時入某一網就可以得到額外的優惠。運營商讓利於商場,促進了商場的銷售,同時商場也利用消費者購買手機的機會在第一時間跟運營商爭取到更多的潛在客戶。這種合作有很強的排他性,賣場只能和一個運營商聯盟。
三是:提高促銷效率,擴大品的可接觸范圍。品的形成的鞏固需要不斷的通過各種媒介展示來傳遞品信息,而利用其他品已建立起來的營銷傳播渠道進行宣傳,無疑是突破傳統的一種新渠道,這相當於彼此搭借快車,雙方的邊際成本幾乎為零,收益卻很大。
四是:使消費者利益最大化。就是要使消費者盡可能多的得到實惠,這是聯盟的生命力所在。異業整合的實質是將分散的各大利益主體共置在一個公共的平台上,在這個平台上,各方均能在共同願望的達成中實現自己的利益。很明顯,各方利益的實現是以願景的達成一前提的,而願望是一個關乎最終消費者利益的問題,要實現願望,就必須實現消費者利益的最大化。

㈧ 珀萊雅跨界營銷策略有什麼缺點

現象級爆火綜藝《乘風破浪的姐姐1》強勢出圈,除了讓30位姐姐再次紅了一把,節目中多次出現的廣告語「無懼年齡就要贏,姐姐都塗梵蜜琳」,也將新銳國貨護膚品牌梵蜜琳順勢推向了大眾視野。
《浪姐1》的爆火,無疑是一場品牌與IP雙向成就的優秀案例。橫觀整個市場,品牌與IP合作的案例很多,但真的能互相成就的卻寥寥無幾。作為國內第一梯隊的衛視頻道,湖南衛視收視率和市場份額近年來一直都很亮眼,其強大的路人盤以及高度曝光率對品牌的影響力不言而喻。
縱觀梵蜜琳品牌冠名和贊助的IP,不難發現梵蜜琳品牌其實有意識地在尋求與自身品牌理念相關的IP進行合作。梵蜜琳品牌深知「她經濟」下的主要消費人群的心理,再結合「跨界」這一潮流玩法,既讓品牌擁有了更高的知名度,也讓社會進一步地關注了女性價值,女性力量,引領女性發現更好的
圖片
梵蜜琳作為新銳國貨品牌,她的成功並非一場「意外」。「跨界潮」帶來的紅利,終究會有消耗殆盡的一天,優質的產品才是品牌長青的源泉。梵蜜琳品牌深知這一點,自2008年就開始籌備科研實驗室,梵蜜琳科研與國際知名科研技術企業RAHN集團正式簽約並達成戰略合作關系。梵蜜琳品牌成立護膚科研中心,目的就是研發更多優質的產品,讓美變得更加簡單。
梵蜜琳之所以能成為現如今這種炙手可熱的護膚品牌,與品牌「順勢而為」的營銷戰略布局,產品的研發實力,以及強烈的社會責任感都是相掛鉤的。在當下護膚品行業中,品牌想要真正做到「出圈」。除了要學會尊重市場,洞察市場,利用市場規律,合理營銷布局打入市場,最重要的還是要將自身產品做「精」,才能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中站穩腳跟。

㈨ 跨界聯名營銷的利與弊

在一切產品供大於求的時代,各大品牌都在通過各種營銷方式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近年來,品牌之間的跨界聯名掀起一股新概念營銷浪潮,從市場趨勢來看,似乎只要跨界聯名,一切都能夠顯得高大上了。

但是任何營銷方案都有兩面性,運營得當對雙方品牌都有非常好的帶動,反之,則帶來負面效應。

利處:對於一個品牌想要不斷創新是非常有難度的,所以跨界聯名營銷可以說能夠帶給消費者意想不到的新奇,給雙方品牌也會帶來提升銷售量及美譽度。

例如去年5月,五芳齋與拉麵說聯名推出的「粽有面子」禮盒,提出了「拉麵+粽子=給個面子」的新概念。

禮盒中還放有面子支票等創意定製類系列活動,在達到引流及收益增加的同事,對雙方的品牌及粉絲帶來了新的福利。

例如奧利奧也選擇了跨界聯名營銷合作,與美妝品牌聯名合作之後,打造了一款聯名產品——奧利奧餅干氣墊,也贏得了很多消費者喜愛。

弊處:預熱時間不足、聯名內容和受眾群體不符合,容易導致聯名失敗,並引起消費者認為品牌不務正業的看法,或降低品牌的美譽度。

前段時間,某某基與國產游戲《原神》合作推出聯名款,用戶在活動期間購買指定套裝,可以獲得風之翼裝扮【饗宴之翼】限定款在內的【原神異世尋味禮】。

另外,在某某基部分門店購買指定套餐,對店員說出口令,還可以獲得獎勵一對聯動款的徽章。

活動在二次元圈層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大量《原神》玩家湧入某某基門店購買聯名款套餐,導致很多門店的產品銷售一空,還有的玩家提前12個小時排隊,因為出現的脫銷現象,引發了大量活動玩家的不滿。

由於現場非常火爆,也或許某某基沒有想到游戲玩家的消費熱情,上海和杭州某某基兩家門店因疫情防控要求,導致活動被臨時取消。

這次活動的倉促結束,讓很多玩家消費者感到失望,後續如果處理不當,勢必容易引導消費者為了泄憤而去到同行店裡。

跨界聯名不是為了聯名而聯名,而是為了吸粉,聯名可以發揮出單一品牌無法達到的雙倍效果。

可是如果只是噱頭大,而消費者沒有得到實惠,很容易消耗品牌的知名度而得不償失。

如今的市場營銷沒有固定的營銷模式,所以品牌營銷的成敗,不是因為跨界聯名就一定能夠成功。

而是因為跨界聯名了,可以做引起關注度的事件營銷才能更吸引人了。

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有利與弊,如果擔心過多,勢必畏手畏腳,唯有結合實際情況,做好整合營銷細節工作,用心感受消費者的感受,才有機會做好跨界聯名營銷。

沒有一成不變的市場,只有一成不變的思維。

唯有突破思維枷鎖,才有可能突破品牌發展的屏障。

思考:

跨界聯名營銷對你的啟發是什麼?

㈩ 跨界營銷成功與否應具備哪些關鍵性因素,在跨界營銷過程中應注意哪些問題

跨界營銷是一種營銷方式。「跨界」代表一種新銳的生活態度與審美方式的融合。回跨界合作對於品牌的最答大益處,是讓原本毫不相乾的元素,相互滲透相互融合,從而給品牌一種立體感和縱深感。
可以建立「跨界」關系的不同品牌,一定是互補性而非競爭性品牌。這里所說的互補,並非功能上的互補,而是用戶體驗上的互補。
需要注意的是,品牌印象並非品牌形象,而是基於品牌本身與目標消費群體特徵的聯系,形成的一種整體印象,它有別於品牌形象。由品牌可以聯想及消費群體特徵,由消費群體特徵聯想及品牌。

閱讀全文

與跨界營銷品牌不足與對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子商務法律法規案例 瀏覽:812
常州智享匯電子商務 瀏覽:64
美國市場營銷教學方法 瀏覽:239
電子商務類型有 瀏覽:393
市場營銷推廣合同要交印花稅 瀏覽:269
市場營銷src是什麼意思 瀏覽:877
長沙水果批發市場營銷群 瀏覽:643
4s店營銷經理考核方案 瀏覽:653
京東農村電子商務 瀏覽:374
日用品供銷社營銷方案 瀏覽:602
奧運會促銷活動主題 瀏覽:597
海外人員培訓方案 瀏覽:765
教師網路知識培訓方案 瀏覽:626
街道組織規章制度培訓方案 瀏覽:303
酒店市場營銷的差異性 瀏覽:40
文體競賽方案策劃 瀏覽:55
貧困戶農民技術培訓方案 瀏覽:652
山西跨境電子商務問題 瀏覽:98
長勛電子商務 瀏覽:921
在市場營銷競賽的發言稿 瀏覽: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