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市場營銷專業適合什麼樣的人學畢業以後做什麼高考志願填報
市場營銷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市場營銷及工商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內,受到營銷方法與技巧容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分析和解決營銷問題的基本能力。
市場營銷專業就業方向:市場營銷畢業生可以從事市場調研、營銷策劃、廣告策劃、市場開發、營銷管理、推銷服務和教學科研等工作。
市場營銷專業就業崗位如下:
1、企業的銷售部門的業務員或主管崗位;
2、零售企業或批發企業的促銷員、推銷員等崗位;
3、企業營銷部門的市場調查、信息統計、售後服務等崗位
4、企業的營銷策劃、市場預測人員;
5、各類咨詢公司的相關崗位.
市場營銷專業就業前景:市場營銷專業是經濟管理類專業中比較實用的類型,在市場經濟逐步完善的今天,對於作為獨立經濟實體的企業、公司,如果沒有專業的市場營銷人才,以科學、現代化的營銷手段來"做生意",肯定無法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生存。市場營銷人員是各個企業、特別是大型企業不可缺少的人才。
Ⅱ 中國建築500強之中建五局
中國建築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建築地產集團、世界500強前100強——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的骨幹成員企業,至今已有近50年的歷史。
中建五局崛起於新世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近十年。2003年以來,五局沿著「樹信心、定戰略、用幹部、抓落實、育文化」的「十五字路線圖」,通過一年一個主題年活動,推進「強心、換血、搬山」,使企業浴火重生,實現了由困境到新生的跨越式發展。
(2)中國建築市場營銷篤誠守信擴展閱讀:
企業的優勢
中建五局崇尚科技進步和技術創新,在深基礎施工、大面積砼無縫施工、超高層建築、大型公共建築、大跨度橋梁、超長隧道、高速公路、高速鐵路、節能環保等方面形成了較為明顯的技術優勢,獲省部級和國家級獎勵科技成果30餘項。
中建五局關注顧客,精心施工,質量持續改進,2001年通過質量管理體系認證,2003年通過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整合認證,2007年導入卓越績效模式,獲「湖南省質量管理獎」,2008年被授予「中國質量鼎」。
累計獲省部級以上優質工程獎300餘項,其中多項工程獲魯班獎和國家優質工程獎、詹天佑土木工程大獎、全國用戶滿意工程等國家級獎項。
Ⅲ 中國建築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的公司宗旨
中國建築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秉承「為業主創造更大的價值」的經營理念,堅持「更快、更好、更強」的企業宗旨,以誠取信、追求卓越,為業主和客戶提供一流服務,竭誠報答社會各界的支持和幫助。
中建二局以完善制度文化為保證,以深化企業理念、行為形象、視覺形象和品牌形象為重點,以豐富載體為手段,以加強隊伍建設為基礎,創新和推廣企業文化理念,把「為業主創造更大價值,為員工謀求更大發展,為出資人謀取更大回報,為社會提供一流服務」作為二局的企業理念和經營宗旨。
二局(滬)堅持以「誠信和執行力」為特徵和主要載體的企業文化建設,加強公司的凝聚力和親合力。以科學、完善、統一為特徵,以品牌戰略為先導,創新、推廣企業理念,著力建設制度文化,發揮企業文化的滲透作用,促進企業文化與企業發展戰略、市場營銷和專業管理有機結合,與管理制度深度融合,實現制度與文化理念的對接,打造有利於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企業文化。
二局(滬)積極實施品牌戰略,強化 C I識別系統,進一步優化企業環境,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把項目文化建設作為企業文化建設的重點,營造好的文化氛圍,樹立正氣,增強企業凝聚力和向心力,為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形成強有力的文化支撐。
Ⅳ 洛陽建築行業核心競爭力是什麼
洛陽市建築行業的核心競爭力
____建築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提要:建築行業是一個宏觀的概念,要了解其核心競爭力就必須將其分解為行業內若干個部門(企業),而建築企業則是整個建築行業的核心部分;所以以下內容將是圍繞洛陽市建築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來展開討論.
關鍵詞: 工程總承包;環保建材;走出去,引進來;綠色建築;經濟效益,環境效益,社會效益;建築理念;人物景和諧
正文:洛陽市建築企業屬於中國建築企業的一個個性,中國建築企業所存在的問題,洛陽市建築企業也同樣存在,只是深度與廣度稍有區別而已,同時在某些方面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在經過調查分析之後洛陽市建築企業存在以下的問題: 一,市場投資不規范,導致建築市場的投資較為混亂;二,某些民營企業結構不合理,管理水平低,社會責任履行不完善;三,工程建設的全過程上,市場化`專業化`系統化等方面的運作水平還比較低;四,在信息化水平,工業化水平,產品的科技含量水平和企業管理水平上有些不足;五,建築經營理念不明確,行業創新觀念滯後.
隨著社會經濟、社會文化的進一步發展,洛陽市建築企業的發展方向又有了一個新的要求:一方面要健全建築企業的內部經營結構和管理機制,確保在各項建設中系統有序地進行;另一方面要使其在建築理念、知識技術構成、創新能力等方面優化升級;再次要加強政府部門的宏觀監管引導,確保建築企業健康有序的發展;最後要加強無論是思想、技術還是理念的全方位的對外交流,積極地「引進來」、「走出去」,從整體上強化自己的能力,打造自己的品牌形象,同時要加強對產權的自我保護和對社會責任的履行。
從洛陽市建築企業在發展中所存在的問題和在發展上的方向可以得知,洛陽市建築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是指:擁有其他建築企業所沒有或不完全擁有的核心能力;在社會影響、技術、市場、資金、管理和資源等方面處於行業的領先地位,並擁有保持這種領先地位的可持續發展能力。所以洛陽市建築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應當是一種整合各要素以達到效益最大化的能力。其三個涵義是:①市場營銷能力,②項目管理能力,③服務創新能力;三個特徵是:①提供了進入多元化市場的潛力,②對它所服務的客戶體現出的價值,③是競爭對手難以模仿。
通過進一步地對建築企業核心競爭力中各要素的剖析,能夠使人更進一步地了解何為洛陽市建築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以下是對組成其核心競爭力的各要素的進一步分析。
一,社會影響上,建築企業應注重自我品牌、形象、信譽的塑造,給公眾和個人留下一個「為社會進步添磚加瓦」的好形象好映像。
在這里首先了解一下品牌;在建築品牌的范疇中,品牌涵蓋了企業規模、業績、施工質量、工程質量、企業信譽、跟蹤服務、業務范圍、產品宣傳、社會效應、文化價值等各方面,並且這是一個系統的持續的、長期的、瑣細的工作。品牌的塑造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第一、樹品牌「不等於」做廣告,除了做廣告,建築企業仍有大量的事情要做,比如全面提高品牌知名度,美譽度和忠誠度;第二、樹品牌「切忌盲目跟風」;第三、品牌塑造不只是營銷管理的組成部分,而是企業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該從企業戰略的高度進行品牌塑造和管理;品牌塑造的具體表現不只是營銷、廣告、傳播,而是由內往外的企業綜合力量的持續傳遞,它應包含建築企業的一切內外行動因素;而且品牌塑造是協調與平衡建築企業自身的發展戰略與看法,具體做法和客戶看法的管理工具和商業系統,能幫助建築企業定位的落實、控制、持續、平衡與發展。
通過對建築企業品牌的塑造,一方面提升了企業的知名度,有利於建築企業的健康經營,另一方面象徵了建築企業的整體綜合素質的提升,有利於建築企業以此為契機走向省內、國內乃至國外,參與國際競爭。
二,技術上,可以形象的說誰掌握了技術誰就掌握了戰略的主動權,尤其是核心技術的控制與佔有。技術上的突破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對原有技術的改進優化升級;二是對其他先進技術的引進吸收、消化,創造出新的內涵和效益的技術能力;三是完全徹底的自主創新。在這三方面中更應注意自主創新,前提條件是建築企業有能力創新。隨著開放程度的全面化,各項建築業上的創新也是日新月異,加強自主創新有利於引領行業潮流,有利於建築企業的競爭能力的強化。
三,市場上,洛陽市建築企業應該加強營銷能力,不能單靠傳統的傳染擴散方式的影響,面向市場的好處是,企業能夠第一時間了解市場的動態,第一時間將自己推銷出去。通過面向市場一方面可避免信息的不完全化和分散化,有利於收集可靠的信息;另一方面是提高項目的上崗量,為企業工程創造更多的機會。在這里建築企業應注意培養一支強有力的營銷隊伍,一方面利用這支營銷隊伍開拓市場尋找目標顧客增強投標招標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強與顧客的聯系,搞好工程後服務,留下好的口碑。
四,資源上,講究的是經濟、時惠、環保、節能,以有限的資源最大限度的創造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建築企業在開發利於新材料、新能源時,一方面降低了原料采購成本和單一需求風險,另一方面有利於環境的保護和社會資源的充分利用。這是21世紀最理想的資源開發理念。以下就是對建築資源的某些新理論、新材料的概述。
建築材料可分為直接使用的進場材料和現場進行二次加工後使用的材料兩大類;對這兩大類的需求必須從安全牢固、節能、節地、節水、節材、環保和防火、防震為標准,加強施工、監督、質量監督的控制,以需求引導供給,引導建築資源的生產良性循環發展,以達到資源與環境的和諧。
綠色建築是指為人們提供健康、舒適、安全的居住、工作和活動空間。同時子建築全生命周期(物料生產,建築規劃,設計,施工,運營維護,及拆除回用過程)中實現高效地利用資源(能源、土地、水、材料),最低限度地影響環境的建築物、綠色建築是用節能有效利用資源的方式,建造低環境負荷情況下安全、健康、高效及舒適的居住空間,達到任及建築與環境共生共榮、永續發展。節能建築具有了綠色建築的成分,綠色建築是節能建築的發展方向。
發展完善現有節能指:保溫材料、設備、保溫門窗、熱計量表等,推動太陽能熱水器、地緣熱泵和水源熱泵應用技術,開發在建築上應用高新技術產業:如太陽能興電;太陽能製冷;太陽光纖照明;推動節能燈具;風力發電裝置煤層瓦斯在建築上的應用;加強廢物資源化綜合利用;鼓勵使用粉煤灰、灰渣、生產磚砌塊和外牆磚;嚴禁使用實心沾土磚,為新型牆體材料的推廣創造有利的條件。
通過對建築企業新概念的了解,有助於企業在資源的選擇上有針對性,從而使整個建築在物資的需求上能夠順應時代要求,滿足顧客的心理感受。
五,資金上,通過各種集資途徑和融資方式,為企業的發展籌集資金,這有利於建築企業集中力量辦大事,為建築企業的投標增加砝碼。
建築企業可通過發行股票、債券匯集社會上的閑散資金,投資於企業內部的技術創新、機構改進、人員培訓、材料采購、市場營銷、人才引進等方面,從而整體上為建築企業創造生機和活力。
六,管理上,一個有效、科學、合理的管理能夠使企業健康、系統、有序地運行。一個建築企業要想取得發展,必須要重視管理,管理分為物資管理,財務管理,人才管理,戰略管理,內部結構管理,企業文化管理承包、分包、投標、招標管理,環境管理等方面。
管理的目的是使整個系統實現程序化和制度化。承包是建築業普遍採用的管理方法,建築企業在探索「設計—施工—采購」三者之間的協調方法,豐富完善適合建築業現狀的工程總承包項目管理體系,實現保證工程質量,縮短工期,投資收益好的目標時,應注意採用各種不同的承包方式。
總承包商往往已經適應了專業工程施工承包,習慣於單價合同,按圖預算,按圖施工,缺乏對總承包合同責任,總承包管理目標和管理體系的管理性研究總結,從而使其在運作的過程中顯得有些機械死板缺乏活力。
業主不直接干預具體的管理,業主對工程的管理可以通過委派業主代表或委託咨詢公司作為項目管理者,提出業主要求,對承包商文件進行審查。對工程的實施進行監督和質量驗收,組織並參與竣工備案制驗收。總承包商可以全部或部分獨立完成工程項目,也可以姜工程項目的設計、施工、供應工作進行分包。
業主或委託咨詢公司提出招標文件→總承包商提出投標文件→商簽總承包商合同→方案設計和施工圖設計→工程進度規劃→設備采購計劃和選擇專業分包→工程施工→竣工交付。
以上為管理在承包項目上的表現,同時建築企業在方案設計優化;工程進度規劃→勘察設計、分承包商的招標、材料和設備供應商的選擇、施工進度計劃、竣工驗收工作安排等;分包商的選擇和管理→其責任義務、權利的明確;質量控制;費用控制;各方滿意→平等、友好、信任、統一價值觀念、平衡各方利益,最終實現共贏上也應實現系統化和制度化,以確保管理的有序發展。
對承包方面的分析只是對管理解釋的一個方面,其實管理在一個企業中的地位是相當重要的,日本的企業界曾經盛行過這么一句話「企業的發展『成也管理,敗也管理』」。可見管理的重要性,也可以這么認為管理是一個企業的神經中樞。
洛陽市建築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並不能專門指某一要素、某一方面,而是從其整體系統中達到各要素、各部門的協調統一發展,以達到整體效益最大化;各要素、各部門是建築企業生產價值鏈上的不可分割部門,只有將各部門、各要素有機組合、整合方能使洛陽市建築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在整個價值鏈中應形成一個觀念,並將這一觀念上升為價值觀導向,使建築企業在發展中能夠有的放矢、有條不紊的發展。這一觀念應當是以人為本,建築業的發展應以服務並適應人類的長遠利益為目標,以達到建築、人、自然的和諧共處。
參考文獻:{建築企業核心的特徵和內涵}—— 葛書良
{洛陽市建築企業的管理及組織機構}——謝玲玲
{建築企業的品牌形象}——趙瑩瑩
{建築企業的工程承包及融資}——李軍偉
{河南六建的相關建築實例}——李惠
{未來建築企業的核心理念}——李攀博
{建築業的相關核心競爭要素}——楊志勇
{建築,人,環境的和諧發展}——王鵬
{建築企業存在的問題}——朱玉煥
Ⅳ 中國未來建築信息化發展將形成以什麼為核心的產業革命
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我國建築業得到了持續快速的發展,建築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支柱產業地位不斷加強,對國民經濟的拉動作用更加顯著。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建築施工企業面臨著激烈的市場競爭。加入世貿組織,在給中國建築業帶來難得的發展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不可避免的沖擊和挑戰。將來要直接面對國際承包商的競爭,國內建築市場以及參與國際工程承包市場的競爭將會愈發激烈。
管理信息化是傳統產業獲得新生的必由之路。我國建築企業能否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關鍵在於企業能否為社會提供質量高、工期短、造價低的建築產品。充分運用信息技術所帶來的巨大生產力,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應用水平和管理水平,應該作為提升建築行業競爭力的重點,這也是國外優秀建築企業發展過程中的實踐總結。
建築業具有土地壟斷性和不可移動性等特點,建設工程產品的生產具有單件性、流動性、地域性、周期長和生產方式多樣性、不均衡性,以及受外部約束多等特點。隨著建設工程項目的類型和特徵的日趨復雜化,建築產品的精益化,工程服務方式的多樣化、市場化的進程,使得建築企業對建設項目管理的精益程度要求也越來越高。
二、建築行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
建築行業在國民經濟各行業中所佔比重僅次於工業和農業,對我國經濟的發展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同時,作為勞動密集型行業,建築行業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因此建築行業運行的良好與否對中國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實際上,工業發達國家在國民經濟核算和統計時均採用了「狹義建築業」的概念,而在行業管理中均採用了「廣義建築業」的概念。「廣義建築業」涵蓋了建築產品以及與建築業生產活動有關的所有的服務活動,同時涉及到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內容,在WTO中《服務貿易總協定》(GATS)中包含了建築服務貿易的內容。
根據國家統計局2003年5月頒布的《三次產業劃分規定》,建築業屬於第二產業。建築業在國民經濟各行業中所佔比重僅次於工業和農業,而高於商業、運輸業、服務業等行業。根據建築業歷年統計數據,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增長,固定資產投資率逐年提高,建築業增加值平穩上升,扣除價格因素,年均增長12左右。建築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從50年代的3增加到2002年的6.68,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建築業的發展帶動和促進了國民經濟其他部門的發展,同時也吸納了大量的勞動力,2002年全行業從業人員數量為3893萬人,比解放之初的20萬人增加了195倍,比1978年的854萬人增加了4.6倍,2002年全行業從業人員的數量佔到全社會從業人員數量的5.28。建築業利稅總額增加明顯,1992年-2002年年均增長速度為30,建築業為我國國民經濟增長發揮了重要作用。
但是,隨著入世過渡期的結束,我國履行WTO承諾,逐漸消除外資建築企業進入國內市場的壁壘,我國建築行業的競爭必將進一步加劇,同時各種內外部因素將會在不同程度上影響我國建築企業的發展,尤其對國有建築企業造成的沖擊更為嚴重。如何面對問題,靈活應變,尋找解決辦法,是我國建築企業不能不思考的戰略性問題。
三、我國建築行業的質量標准
1.對加強建築業質量管理的新認識
建築業是國家重要的產業部門,國家每年固定資產投資額巨大。百年大計、質量第一,這是建築業的基本工作方針。總結歷史的經驗教訓,每當出現建設高潮的時候,工程的質量就容易出現問題。特別是市場經濟帶來的競爭雖是促使質量管理上新台階的有利條件,但市場還有消極的一面,當它還處於發育階段,會帶來商品生產的盲目性,一些企業為利潤所誘惑,容易忽視質量。現在有的建築企業質量管理走下坡路,組織不健全,人員素質低,質量管理名不符實。有的建築企業故意偷工減料,粗製濫造,弄虛作假,以次充好。近年全國發生工程倒塌事故雖是個別的現象,但性質嚴重,後果是不堪設想的,這就要求企業要提高認識,加強管理。要求政府主管部門要強化市場管理,強化政府的監督職能,完善相應的約束機制。
企業受到來自市場多方面的壓力,如有的產品未經質量認證不得出口,不得進入某某省市,未取得ISO9000質量體系認證證書的企業不得參與××工程的投標或不得進入××市場都是企業面臨的壓力。我國一些省、市的建設企業正在積極推行ISO9000系列標准,爭取盡早取得ISO9000認證證書。雖然目前建築企業受到的這種市場壓力還不大,但是這種壓力將是建築企業實施ISO9000系列標準的原動力,這種真正的原動力必然推動ISO9000系列標准貫徹實施。我國的建築業必將在實施ISO9000系列標准中,把質量管理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實施ISO9000系列標准,進行質量體系認證,是一個更新觀念的過程,過去我們單純的以符合設計圖紙作為質量好壞的衡量標准,即只強調符合性。這種觀念要更新,要強調產品的適用性,產品質量要以用戶滿意為標准,包括建築產品從設計、施工到使用和服務全過程的質量。最根本的是獲得用戶的滿意評價,如日本的一些企業強調產品要具有魅力,叫作「魅力質量」或「無缺陷產品」,我們要博採世界各國之長,為我所用,使我們的產品和工程質量能與世界的名優產品和
國際工程的質量相媲美,這也是參與國內外建築大市場競爭的需要。
四、我國建築行業的品牌策略
誠信對於建築行業、建築企業和建築執業者來說都非常重要。特別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斷發展的今天,誠信更加地重要。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建立健全社會信用體系,增強全社會的信用意識。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是整頓與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的治本之策。建立符合現代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社會信用體系,是完善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內容。如何建立規范健康的市場信用體系,在建築行業已經引起了各方廣泛的關注。
中國建築市場的不斷發展,促使中國建築業逐漸進入品牌競爭時代。一方面,品牌展示了企業的綜合形象,具有不可估量的市場價值,它的形成始終貫穿於企業發展之中,另一方面,品牌是又一個建築企業綜合素質的標識,它不能被企業的規模和業績所替代。綜觀現代建築企業的成功與失敗,無一不與其品牌塑造的成敗密切相關。因此可以說,品牌已經成為建築企業生存與發展的重要支柱,以及建築企業參與國際競爭的利器。甚至可以說,品牌必然是未來建築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明確三個品牌觀念因受一些先入為主的觀念影響,建築企業決策者可能對品牌存在一些誤解,因此,為了有效地塑造建築企業品牌,建築企業決策者需要確立正確的品牌觀。
第一,「樹品牌」不等於「做廣告」。有些建築企業的決策者認為,塑造品牌就是做廣告,於是企業就不停地做廣告,其結果是知名度大大提高了,但提高的不是在目標消費群體之中,而是在大部分與建築消費無關的群體之中。實際上,廣告更多的是建築企業進行品牌維護工作的必要手段。建築企業塑造品牌盡管在一定程度上離不開廣告,但又不能只有廣告。換句話說,除了做廣告,建築企業仍有大量的事情要做,以全面提高品牌知名度、美譽度和忠誠度。
第二,「樹品牌」切忌盲目跟風。由於中國建築企業的品牌塑造尚處於起步階段,沒有成熟的系統的理論可供參考,所以許多企業不僅塑造品牌的方式盲目跟風,連做廣告也盲目跟風,致使大量的廣告費「打水漂」不說,更嚴重的是影響了企業的品牌塑造進程。
第三,應該從企業戰略的高度進行品牌塑造和管理。品牌塑造的具體表現不只是營銷、廣告、傳播,而是由內往外的企業綜合力量的持續傳遞,它應包含建築企業的一切內外行動因素;而且品牌塑造是協調與平衡建築企業自身的發展戰略與看法、具體做法和客戶看法的管理工具和商業系統,能幫助建築企業定位的落實、控制、持續、平衡與發展,增強建築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大幅提升建築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第一步:精準的進行品牌定位建築企業要塑造品牌就必須給品牌一個合理、明確、獨具個性的品牌定位。全國建築業企業大約有五萬個,如果建築企業沒有自己明確的、獨具個性的品牌定位,人雲亦雲,便很難在這個行業內發出自己的「聲音」來。「話語即權利」是個真理,「聲音即權利」對於品牌來說同樣是個真理。建築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如果沒有自己的「聲音」,就會一步步被其他建築品牌的「聲音」淹沒,淹沒的結果只能是企業市場份額逐年降低,並漸漸退出建築市場。品牌定位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更不是企業領導者主觀上的某個想法,它需要結合企業現狀和企業戰略遠景、行業現狀以及社會發展的總體趨勢來進行綜合分析。
第二步:精細地進行品牌傳播一方面,越來越多的建築企業開始投入大量資金做品牌;另一方面,由於信息過剩,社會處於注意力緊缺時代,大量資金投入下去之後,品牌卻未見明顯的起色,品牌傳播的難度也越來越大。這就意味著,粗獷的品牌傳播方式已經不適合建築企業塑造品牌的需求,換句話說,建築企業要成功塑造品牌,其品牌傳播就必須精細化。而建築企業品牌傳播的精細化操作又需要在精準的品牌定位之後,從五個方面來具體實施:
一是實施「全員品牌管理」。建築企業的品牌塑造,不僅需要卓越的銷售,優秀的設計,精良的製造,也需要優質的施工和真誠的服務。因此,只有在每一個環節都有強烈的責任心和自覺的品牌意識基礎上,一個企業才能最終塑造出良好的品牌。換句話說,品牌塑造必須以優異的工程(產品)質量和真誠的客戶服務為基礎,所以說品牌塑造需要全體員工的全程參與。
二是識「勢」造「新聞」。建築企業塑造品牌的關鍵是做公關,而不是做廣告。這一點已經逐漸得到許多建築企業的共識。創造並發布新聞又是建築企業公關活動必不可少的關鍵環節。因此,創造合適的新聞就自然成了品牌塑造工作的重中之重。
三是重視傳播細節。建築行業是一個必須重視細節的行業。要做到建築品牌的精細化傳播,就必須在制定完善的中長期戰略和行之有效的短期策略基礎上,注意品牌傳播過程中的細節,尊重歷史文化,實事求是,盡量避免品牌傳播中出現常識性錯誤,以減少對品牌受到的傷害,否則「千里之堤,潰於蟻穴」絕對不是危言聳聽。因此建築企業在品牌的精細化操作中必須高度重視品牌傳播內容中的細節,以在客戶心中留下良好的的品牌形象。
四是精心打造「活廣告」。作為建築企業的市場前線人員,銷售員是建築企業品牌「著陸」的關鍵,品牌傳播的精細化堅決不能忽視銷售員的「活廣告」作用,考慮到品牌塑造的主要目的還是為了實現銷售,因此可以說建築企業品牌傳播的成功與否,一半以上要依靠銷售員這群「活廣告」。因此銷售員切忌把自己的品牌吹得
「天花亂墜」,以欺騙的手段來贏得客戶的認同和「歡心」。俗話說,「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吹牛皮總有「露餡」的一天,其結果可想而知――必然會對品牌造成巨大的傷害和沖擊。
五是確定媒體組合及排期。要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正確有效的媒體選擇和組合。這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媒體選擇的恰當與否直接影響到廣告效果的優劣。建築企業廣告的受眾應該是具有一定社會地位和影響力的企業中高層領導,因為他們的意見直接影響究竟選擇哪一家鋼結構企業為公司服務。因此投放廣告時,要重點考慮目標受眾經常與哪些媒體接觸,主要受哪些媒體影響,然後從中選擇主要的幾種載具進行投放。
第三步:在持之以恆中進行「品牌微調」建築企業塑造一個強勢品牌要比引進一套先進的設計軟體困難得多,它需要建築企業的決策者在戰略上深謀遠慮,在實踐中持之以恆,並在企業自身狀況和企業生態環境發生變化時進行必要的「品牌微調」,讓品牌始終能夠引領建築企業的發展。可以說,唯有這樣,建築企業才能藉助品牌來一步步掌控市場主動權,成就一個卓越的品牌。
五、我國建築行業中建築企業的問題及其對策
我國建築企業,特別是國有建築企業主要存在七大類問題,這些問題如何及時解決,如何解決到位,將關繫到相當一部份建築企業今後幾年的發展趨勢和市場生存。
1.社會職能難以擺脫,員工整體素質不高
我國國有建築企業的社會職能長期以來難以徹底擺脫,離退休人員逐年增加,企業統籌外支出絕對數額居高不下,企業需要分流的人員,特別是富餘人員數量偏多,合理的人員流動機制沒有真正建立起來;員工隊伍規模偏大,整體素質普遍不高;計劃經濟條件下的管理方法和經營理念沒有真正樹立起來,沒有真正確立端正的市場觀念,危機意識、競爭意識普遍不強。
2.技術創新相對滯後
目前國內眾多建築企業在同一層次競爭,企業技術水平檔次差距不大,技術特點、特色不明顯。目前,知識資源是技術創新的第一要素,傳統的生產要素(勞動力、土地、資本)已逐漸失去主導地位,前沿科技成為創新競爭的主要焦點,高新技術群中的前沿科技是世界矚目的制高點。對建築業來說,通過降低材料和勞動力成本來提高建築產品競爭力的發展空間已經在逐漸縮小。強化以技術創新為核心的市場競爭力,才能提高競爭層次,形成獨具特色的競爭優勢,提高建築生產的附加值,與高新技術接軌,己經成為建築業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3.融資能力普遍較弱
沒有融資能力和資金實力的企業,必定會影響建築企業的發展速度和發展水平,融資能力將決定企業的發展後勁。從景氣調查資料來看,自建立景氣調查制度以來建築業流動資金景氣指數始終處於不景氣區間。隨著建築業對外開放和運作的國際化,對開展國際工程承包更要求承包商要有雄厚的資金作後盾,按照一般的國際慣例要求出具銀行保函或一定數量的保證金,並在工程初期墊付使用。而我國建築企業在向金融機構提出申請開具保函時,往往由於企業的財物狀況不佳,或企業產權不清,無法得到銀行保函,錯失良機。
提高企業的融資能力的主要途徑:(1)尋求銀企合作的辦法,通過企業與銀行建立夥伴關系,解決企業資金問題;(2)開展企業合作,使資金得到有效地運用;(3)通過優勢企業上市等辦法,向社會籌集資金;(4)有條件的企業應積極操作BT、BOT等方式,通過滾雪球的辦法提高自己的資金運作能力。
4.市場開拓能力不強
企業的市場開拓能力取決於企業所提供產品的品質、顧客滿意度、拓展市場的戰略、策略,所提供產品、服務的技術創新含量。通過優良的質量、誠信的經營,贏得用戶的信任,服務於特定的客戶群,持久穩定地佔據著市場份額;通過了解業主的特殊需求並加以滿足,給業主提供的服務組合,佔領既有市場;通過鍥而不舍的努力,追蹤項目,進行市場營銷,開辟新市場,以一個項目為原點,輻射周邊市場;通過企業收購、兼並重組進入或拓展新的市場;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國建築企業主動加入「走出去」的行列,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更高層次上參與國際經濟合作與競爭,通過對國際市場的分析,確定主要專業市場和區域市場目標;培養企業的國際工程承包人才;轉變企業機制,使之適合國際化企業的運作規律;學習國際商務經驗,更靈活地駕馭國際工程承包市場。盡管許多建築企業在上述各個方面已經取得了一定的經驗,但市場開拓能力的提升仍有很大空間。
5.工程總承包實施能力不高
建築企業間的競爭長期以來都建立在低層次的價格競爭上,技術差異普遍不大。未來隨著建築行業格局的重組,大型工程公司逐步向工程總承包方向轉移,主要依靠綜合技術能力,進行差異化競爭,提升競爭層次。工程總承包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體現在獨創的工藝設計、設備采購以及對施工安裝分包企業和土建設計的協調管理上,其融資能力的提升也是發展的重點。實施工程總承包要求企業集團的總部能有效進行職能轉變,從鬆散的行政管理轉向專業的業務管理,發揮統一指揮、調配等作用。
6.綜合管理水平亟待加強
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經營機制轉換、人力資源管理體制、項目管理機制等方面的改革滯後,仍然是制約建築企業提高競爭力的關鍵性、深層次原因。全行業的統計分析表明,國有企業或國有控股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優勢正在失去,而且呈現加速狀態。因此,在現有改革基礎上繼續實施深化改革,調整產權結構,建立科學有效的公司治理結構,變革經營模式和機制,徹底改變傳統的人事、用工、分配製度與政策,提高總分包機制下的項目管理與控制的綜合水平,是提高企業競爭力不能迴避的重要任務。
7.品牌管理重視不夠
建築企業長期不重視公共宣傳的作用,只是在施工項目現場懸掛標語和標識進行小范圍的營銷,或者制定了品牌戰略,也大多華而不實。根據企業發展需要,建築企業應提倡全員營銷理念,提高企業知名度,樹立企業品牌,擴大市場佔有率。保證在建工程質量、遵守合同承諾、改變維修服務的被動做法,主動回訪客戶,提供優質服務、建立承包商的信譽、重視企業形象的創立,積極開展企業形象建設和管理,研究制訂企業形象戰略對企業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問題解決對策:不論是外部因素還是內部問題,作為建築企業來說,切不可眉毛鬍子一把抓,所有問題想一下子都解決了,奢望著一勞永逸,正如中醫治病,病體各種疾病表象復雜難辨,關鍵要找到病灶,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通俗地說,就是要善於抓住牛鼻子,要找到問題的關鍵,從根本上解決影響或制約本企業發展的關鍵問題。
我國建築企業只有盡快適應行業結構調整和未來發展趨勢的要求,積極塑造關鍵競爭要素,提升核心競爭能力,才能在新的形勢下求得生存和發展。目前,我國建築企業需要重新審視自身的發展並制定科學的戰略規劃,幫助企業順利地跨越內外部障礙,避免企業出現重大的方向性錯誤,通過合理整合企業內部各種經營和管理活動,提高精細管理能力,面對不斷變化的外部環境做出及時有效的反應,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一席之地,增強企業的競爭實力,實現企業的發展目標。
首先,要理性判斷企業目前的市場地位,明確企業的戰略發展方向,明確闡述企業的發展目標是什麼,如何實現這種目標,如何讓企業絕大部分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知曉、理解和接受企業今後的走向和發展的途徑。
其次,根據組織調整對人的需求,企業需要制定人力資源需求規劃,及時進行企業人力資源調整。人力資源調整主要有三種方式:內部培養、現有部分人員分流、社會人員招聘。但必須強調的是,不管現有人員分流還是外部人員招聘,應當以人員與崗位的適應性作為參考或評價標准。
最後,要做到人盡其才,企業就必須調整現有人力資源管理辦法和相關政策,切不可說一套,做一套。企業作為各種人力資源人生或事業發展的平台,企業應當建立起一套能夠吸引人、留住人的人力資源政策,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人力資源激勵與考評辦法,形成企業內部相對公平的競爭機制,塑造新型的文化氛圍,最終實現企業內部人員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人面前自豪地說:「我是這家企業的員工!」總而言之,我國建築企業亟待轉變管理行為,變傳統企業管理為現代企業管理,從管物轉變到管人上來,即從重視對物的分配、調度、安置、收入、支出轉變到重視人的管理上來;變傳統人事管理為現代人力資源管理,重視人的素質、人的協調、人的激勵、人的控制,重視人力資源合理配置,重視人的潛能開發,真正實現「以人為本」的企業管理境界。
綜上所述,我國建築企業變革應將影響或者制約企業發展的關鍵問題作為一個完整體系,進行系統性思考。在轉型或變革過程中,企業應當以戰略管理提升為核心,以組織調整為突破口,以人力資源調整為重點,以企業文化重塑為支撐。
六、建築行業的發展趨勢
採用社會化大生產方式來建造最終建築產品的方式就是建築工業化,即從傳統時以手工操作為主的小生產方式逐步向社會化大生產方式過渡,使勞動生產率、建設速度、主要建築產品的數量等各項技術經濟指標跨入世界先進行列,形成現代化。
21世紀的前10年是我國建築業振興和發展的關鍵時期建築業將會有一個較大的發展。「九五」期間,我國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13萬億元以上,年增長10,這些投資的60以上需靠建築業完成。今後較長時期國民經濟生產總值年增長率在9-10,建築業將高於整個國民經濟2-3個百分點的速度增長,2000年,建築業當年完成總值5000億元以上,到2011年,建築業當年完成增加值達到10000億元以上,使建築業真正成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為此,不可能依賴手工操作的小生產方式來完成,必須依據社會化大生產方式,走建築工業化、現代化道路,極大提高建築生產力,出色完成建設任務,更好滿足人們物質文化生活的需要,為國民經濟創造雄厚的物質技術基礎。
其工業化的內容包括:採用先進、適用的技術、工藝和裝備,科學合理地組織施工,發展施工專業化,提高機械化水平,減少繁重,復雜的手工勞動和濕作業發展建築構配件、製品、設備生產並形成智謀的規模經營,為建築市場提供各類建築使用的系列化的通用建築構配件和製品,制定統一的建築模數和重要的基礎標准,合理解決標准化與多樣化的關系,建立和完善產品的標准、工藝標准、企業管理標准、工法,不斷提高建築標准化水平,採用現代管理方法和手段,優化資源配置,科學的組織和管理。
以上部分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建築行業並購重組趨勢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Ⅵ 中建城市建設發展有限公司是中建六局的分公司嗎
中建城市建設發展有限公司是中建六局的分公司。公司具有房屋建築工程施工總承包壹級資質及市政、機電安裝、地基與基礎、鋼結構、建築裝飾等五項專業資質。公司主要從事工程施工總承包、代建管理等業務。
公司在「誠信、求實、創新、爭先」的企業文化指導下,所承建的項目曾榮獲北京市結構長城杯、北京市優質工程、北京市文明安全工地等多個獎項,並獲得「質量管理規范單位」、「重質量守信用」、「質量AAA級單位」、「誠信企業」、「質量卓越單位」等多項殊榮。
(6)中國建築市場營銷篤誠守信擴展閱讀
現狀:
中建城市建設發展有限公司擁有豐富的工程施工總承包管理經驗及專業人才隊伍。注冊建造師100餘人。公司近年來承建了中國建築文化中心、國家地震緊急救援訓練基地、西單新一代大廈、中國民航博物館、西安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院和國家低壓電器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南省政府辦公樓、海南省委辦公樓、北京肛腸醫院德勝社區服務中心、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住宅、天津於家堡還遷房、沈陽米其林輪胎廠房等一批有影響的工程,這都是中建城市建設發展有限公司在建築行業濃墨重彩的一筆。
在新的歷史時期和條件下,中建城市建設發展有限公司將堅持科學發展觀,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充分利用資源,抓住機遇,發揮工程施工總承包壹級資質優勢,以市政、機電安裝、地基與基礎、鋼結構、建築裝飾為依託和支撐,與時俱進,努力把公司建設成為承載「中國建築」厚重文化的卓越企業。
Ⅶ 如何基於財務管理來提高建築企業核心競爭力
建築施工企業有一定的特殊性,核算的工程多,往來賬款單位多,合同多,參與工程核算的明細科目多,集團子公司多,因各單位核算的工程名稱不盡一致、掛賬單位的名稱不易管理,工程跨年度累計成本難確認。除此之外,付款也是一個管理難點,合同付款執行進度難管理,同一個施工單位參與多個項目,同時承包集團多個子公司的項目,各個維度交叉核算非常復雜。
1.建立健全財務管理制度。
有著良好完整的財務管理制度是進行一切事務的關鍵要求,如果沒有配套的制度作為參考,那麼整個建築行業就如「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是經不起推敲和檢驗的。財務管理制度要細化到每一個線下環節,例如,財務記賬本的完整度,成本預算,資金流動支付,工程預付款等方面都要有詳細的規章制度,如果在這些小方面不做注意,那麼就會對整個公司造成更大的危害性。除此之外,財會人員還要負責每一個款項的去處,將每一項原材料花費、項目購置費細心記下,做到心中有數,只有清楚了每一筆款項,整個公司才能在不斷地發展中做到「開源節流」。
2.提前預估項目施工成本。
在建築行業的財務管理中,項目成本是財務管理的主要方面,也對整個施工項目有著關鍵性的作用。只有明確了施工成本,才能夠相對應的進行施工的材料購置和後期投入,如果在成本方面馬虎大意,很有可能會增大後期工程的開銷。一般來說,成本預估是要結合市場交易情況、施工項目的困難度、人員安排等多個因素來考慮的,單純的考慮一個方面,會使得成本預估出現或大或小的誤差。
3.強化施工項目中的資金管理。
資金管理存在於一個施工項目中的各個環節,如果一個環節出現了差錯,那麼會對整個項目資金造成管理混亂。想要有效地強化施工項目中的資金管理問題,那就要在施工之前對整個項目做出長遠規劃,包括工程項目的實施時間,施工過程中的各項支出,以及投標等種種問題,這些問題都需要詳細的規劃和布局,而不是大約的估算,每一個資金支出都需要得到「回報」,在後期工程結束後,需要保證每一個款項的應用率。
以上提到的這些解決方案如果僅僅依靠財務人員的手動統計與核算,往往會因為數據量大導致數據不夠精準,後期還要反復核查,導致效率低下。1m築造工具箱中有媲美專業財務會計軟體的工具,可以大幅減少財務手工賬,避免收付款錯漏,避免反復對賬。讓系統代替記賬會計的工作,可從根本上解決建築行業的財務管理難題。
Ⅷ 建築業的發展與經濟宏觀調控政策的關系
1
2019年建築業發展回顧
一、行業總體表現
1.發展規模增速連續下滑
2019年,建築業新簽合同額增速不容樂觀。前三季度建築業實現新簽合同額18.7萬億元,同比增速為4.38%,不及2018年三季度(7.46%)。按歷史均值估算,2019年有望實現建築業新簽合同額28.8萬億元,同比增長5.4%,較2018年同期下降1.8個百分點。
2019年,建築業總產值和增加值同比增速持續走低。前三季度完成建築業產值16.2萬億元,同比增速為6.7%,不及2018年三季度(9.38%)。按歷史均值估算,預計2019年全年實現建築業產值24.7萬億元左右,同比增長5.1%,較2018年同期下降4.8個百分點。前三季度建築業實現增加值4.5萬億元,同比增速為9.3%,不及2018年三季度(11.2%)。按歷史均值估算,預計2019年全年實現建築業增加值6.7萬億元左右,同比增長9.0%,較2018年同期下降3個百分點。
2.行業集中度持續提升
從中國建築、中國中鐵、中國鐵建、中國交建、中國電建、中國能建、中國中冶7大建築央企年度新簽合同額占建築業全部新簽合同額的比例可以看出,7大建築央企市場份額自2014年後持續提升,至2019年三季度達到31.44%,一定程度上表明建築行業的市場集中度持續提升,建築央企所佔的市場份額越來越高,馬太效應愈加明顯。
3.PPP延續高質量發展
從財政部PPP項目管理庫入庫情況看,2019年1-11月,管理庫凈入庫項目745個,投資額1.1萬億元。凈增項目數量和投資額均不足2018年同期的50%,但落地率和開工率明顯提升。截至2019年11月,管理庫項目落地率為66.1%,較2018年底提升11.9個百分點;開工率達58.2%,較2018年底提升10.5個百分點。2019年下半年以來,PPP項目退庫情況較上半年有明顯減輕趨勢。前述情況表明,PPP項目質量不斷提升。
4.對外承包工程市場緩慢復甦
2019年1-11月,我國對外承包工程累計完成新簽合同額2085.2億美元,實現營業額1349.7億美元,分別為2018年全年的86.2%、79.8%。對外承包工程市場下半年緩慢復甦,截至11月新簽合同額同比增速提升至12.5%;營業額同比增速自5月起持續走低,截至11月增速為-2.2%。「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表現良好,2019年前11個月累計新簽合同額同比增速達41.2%,占對外承包工程比重高達61.2%,佔比持續上升。
二、細分市場表現
1.鐵路建設投資保持穩定
2019年,全國鐵路固定資產計劃投資8000億元,實際完成8029億元,與2018年投資完成額(8028億元)持平,完成計劃投資額的100.36%,鐵路固定資產投資總體表現平穩。根據2020年全國交通運輸工作會議精神,2020年全國鐵路固定資產投資計劃完成8000億元。
2.公路建設投資小幅回彈
2019年我國公路建設投資規模小幅增長,增速相較上年略有回升。2019年前11個月,我國公路建設累計完成投資20242.14億元,同比增長1.89%,已實現從2018年低點觸底回升,但增幅不及2012、2013年度。從月度數據來看,2019年同比增速從6月份開始轉好並保持穩定,但環比增速與2018年同期相比持續上下波動,2019年我國公路建設累計投資大概率回暖,但增長幅度有限。
3.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穩步推進
據不完全統計,2019年全國新增城軌運營里程達1100公里以上,實現大幅增長,共涉及36個城市,前一輪城軌建設高峰期的成果逐步顯現。全年新開工建設的線路里程超過1100公里,同比大增110%以上,總投資規模達到7600億元以上,表明我國城市軌道交通市場在經歷包頭地鐵事件後,仍然保持著快速發展。在城軌規劃建設審批方面,2019年國家發改委僅批復了5個城市的建設規劃,分別是武漢市四期規劃、鄭州市三期規劃、西安市三期規劃、成都市四期規劃、北京市二期規劃調整,批復建設總長度約885公里,總投資約6268億元,表明政府有關部門在城軌規劃審批方面繼續保持審慎態度。
4.水務環保建設高速發展
2019年,在基礎設施投資增長緩慢背景下,水務環保市場依然保持高速增長態勢。截至11月份,生態環保與環境治理投資累計同比增速高達36.3%,高於同期基礎設施投資增速(4%)32.3個百分點;水的生產和供給投資累計同比增速高達18.2%,高於同期基礎設施投資14.2個百分點。根據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發布的《中國環保產業發展狀況報告(2018)》顯示,2020年我國環保產業營業收入總額有望超過2萬億元。
5.房屋建築市場趨於穩定
2019年,房屋建築施工面積在波動中保持增長態勢。房建施工面積的穩定與房地產市場的韌勁足有很大關系,前三季度房地產施工面積累計同比增速為10%。房地產市場的穩健發展得力於因城施策的進一步深化,各地政府堅持實施定向微調、保障合理住房需求,行業運行制度更趨完善,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房地產市場的穩定。2019年前三個季度,房屋建築業新開工面積增速為-7.5%,已連續兩個季度為負增長。其中,地產類新開工面積增速為8.6%,表明除地產以外的其他房建新開工情況堪憂(如公共場館、工業廠房建築等)。從地產類土地購置面積來看,2019年累計同比增速持續為負,後續可能影響到房地產新開工面積和施工面積的增長。
三、代表性企業表現
1.經營業績增速回升
2019年前三季度,七大建築央企新簽合同額、營業收入增速較上年明顯提升,增速多在兩位數以上,明顯高於同期全國建築業新簽合同額增速(4.38%)、總產值增速(6.7%)。由此可見,建築央企的市場拓展能力和逆周期調節能力較強,建築央企訂單加速增長,行業集中度持續提升。
2.凈利潤增長與費用管控效果顯著
2019年前三季度,七大建築央企中,中國建築凈利潤為440.54億元,投資凈收益最高為32.39億元,均遠高於其他企業;中國中鐵的凈利潤增速高達26.7%,遠高於其他企業;除中國能建(5.5%)、中國交建(6.4%)、中國中冶(9.2%)以外,其他建築央企凈利潤增速均超過10%。對比2017年和2019年前三季度的數據發現,各大建築央企的毛利率變動方向不一致,凈利率變動不明顯。近三年來,除中國建築和中國能建外,其他建築央企的三大費用率明顯降低,其中中國交建降幅達3.38個百分點。
3.央企收現比明顯改善
從收現比(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營業收入)來看,近三年來,除中國交建、中國中冶、中國能建外,其他建築央企收現比明顯改善。從現金流來看,工程施工企業的商業模式往往為前三季度現金凈支出,第四季度現金凈迴流。近三年,各大建築央企前三季度的經營性現金流普遍為負值,其中,中國建築、中國中鐵、中國交建、中國電建2019年的現金凈流量負值進一步擴大。
4.壓降「兩金」效果逐漸顯現
建築業供給側改革背景下,建築央企積極壓降「兩金」,效果初步顯現。2017年以來,各大建築央企「兩金」周轉率結束下降趨勢,從2018年開始提升。從「兩金」規模來看,除中國電建外,其他建築央企「兩金」總額都有所降低;從相對值來看,除中國電建和中國能建「兩金」周轉率變動不明顯外,其他建築央企「兩金」周轉率都有明顯提升,其中中國交建提升幅度最大。
5.戰略活動日益頻繁
2019年建築央企及其子公司、代表性地方國企及優秀民企戰略活動日益頻繁。主要表現為以下七個方面:
一是加快推進產業轉型和產品結構調整,主要集中在裝配式建築、投資運營、房建、水務環保等領域,如中建一局和中建科技投資建設全產業鏈服務的裝配式建築智慧工廠,中建四局成立首個裝配式建築設計中心,中國鐵建成立中鐵建公路運營有限公司,中國交建明確將超高層建築和裝配式建築作為兩個重要提升方向。
二是持續加大國內區域經營力度,中國建築、中國中鐵、中國鐵建、中國交建、隧道股份、上海建工等企業紛紛瞄準粵港澳、長三角等熱點區域。
三是海外市場成各大建企布局重點,如中國鐵建成立了國際投資公司,並於2019年在阿聯酋先後成立了5家分公司;中交二航局設立了東南亞、中東、南美、東非、南亞、東歐六個區域中心,並全部投入運營;中國建築先後成立土耳其有限公司、喬治亞分公司,進軍西亞市場。
四是國企並購重組步伐加快,如中建六局並購天津振津工程集團70%股權,拓展水利水電業務;中國交建所屬中國城鄉控股集團收購北京碧水源科技公司10.18%的股份,成為其第二大股東;中國中鐵收購山西建投集團51%股份;中鐵四局全資收購安徽宏源水利水電建設公司。
五是數字化、智慧化成為轉型升級引擎,眾多建築企業以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為契機,在數字化轉型方面開展了大量探索與實踐,如中國交建、北京建工、隧道股份等。
六是持續推動企業管理升級,如中交三航局、中建四局開展管理標准化體系建設,中建一局發布《基本管理大綱》,中建五局發布工程總承包管理「651」行動綱要等。七是大力加強企業技術與管理研究,中建八局、中交三航局、中建四局、中鐵建工、中鐵上海局、中交二航局、中國化學工程集團相繼成立了設計、技術與管理方面的研究機構,致力於開展技術與管理研究。
2
2020年建築業發展展望
一、宏觀經濟形勢展望
1.宏觀經濟仍存下行壓力
2019年,經濟下行壓力貫穿全年,貿易摩擦加劇、市場風險升溫,二季度以來經濟明顯放緩,年內GDP呈現「高開低走」態勢。2020年是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攻堅年、十八大確定的「實現國內生產總值比2010年翻一番」目標的收官驗證年,雖然經濟仍將面臨不少困難,但預計政策逆周期調節的力度將會持續加大,綜合經濟各項指標表現,預計2020年全年保持6%左右的增長速度。
2.財政政策定向發力、精準施策
2019年以來,為應對經濟下行壓力,財政政策加力提效,重大財稅政策加速落地。2019年前三季度公共預算收支差額29934億元,較2018年同期增長約1萬億元,全年地方政府新增專項債額度2.15萬億,較2018年增長8000億。
2020年,圍繞穩增長的目標,國家將繼續推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定向發力,精準施策。
財政支出方面,預計支出規模將繼續擴大,更加關注財政支出結構優化,向重大基建項目和民生項目傾斜,以保證財政資金使用的有效性。
債券發行方面,預計2020年專項債發行規模將超過3萬億元,2019年專項債大部分用於棚改、土儲兩大領域,並未形成有效的基建投資,按照國務院精神,2020年專項債不得用於上述兩個領域,重點用於交通、生態環保、職業教育等10個領域,將有效撬動基建投資。
3.貨幣政策逆周期調節將持續發力
2019年以來,央行堅持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合理利用降准等政策工具,以永續債發行為突破口完善銀行一級資本補充渠道,啟動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形成機制改革,適度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
2020年,經濟增長動力缺乏,企業投資意願不高,貨幣政策仍將採取逆周期調節方式,根據實體經濟與金融環境運行情況的需要,實行相機抉擇和動態調整。
同時,在穩增長的要求下,央行可能會通過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引導金融機構將信貸資源向製造業、基建、民企等領域傾斜,預計基建、製造業領域中長期貸款需求將上升。
4.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存在不確定性
2019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從4月開始小幅回落,由3月的階段性高點(6.3%)一路下滑至11月的5.2%,減少1.1個百分點。但是,較2018年最大降幅(2.6個百分點)而言,降幅明顯收窄。
2019年全年固定資產投資區域分化顯著,表現為中部地位維持高位、西部地區緩慢提升、東部地區平穩發展、東北地區增長乏力。
分行業來看,房地產投資增速雖小幅回落,但仍是2019年固定資產投資的最有力支撐;
製造業投資驟降後有趨穩跡象;
基建投資增速上漲較慢。鑒於國家逆周期政策調節持續發力,2020年基建投資大概率呈現溫和回升態勢,但預計房地產投資增速將溫和下行,製造業受制於需求不足、短期難有明顯起色,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提升將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二、建築行業形勢展望
1.建築業將保持穩定發展
一是基建投資溫和回暖。
隨著基建補短板政策陸續出台,基建投資增速觸底反彈,自2018年9月起保持弱復甦態勢。
2019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要求堅持穩字當頭,預計宏觀經濟政策逆周期調節下,基建將繼續發力。
2019年9月國家提前下達部分2020年新增專項債限額1萬億元,且明確規定不得用於土地儲備和房地產相關領域,全年投向基建的專項債佔比有望提高至60%,疊加項目最低資本金比例由25%下調為20%,專項債可作資本金參與項目投資等規定,基建投資增速將得到提升。交通和市政仍是核心發力點。
2019年道路、鐵路、公路運輸建設投資的增長促進了基建投資的復甦,下半年國家發布《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交通強國建設綱要》等重大政策,預計2020年交通運輸投資建設仍將是重點。公共設施管理業占基建投資的比重達40%,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將引導資金投向供需共同受益的民生建設等短板領域,加強市政管網、城市停車場、冷鏈物流的建設,預計2020年該領域投資將迎來新機遇。
二是城市群+新基建為建築業發展帶來新機遇。
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邁入中後期階段,城市群作為新型城鎮化主體形態的輪廓更加清晰。
2019年4月國家發改委印發的《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和12月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均對城市群和中心城市建設做出重要部署。在中心城市承載能力提升方面,重點關注民生工程「補短板」、公共服務類項目的建設、人居環境的打造,以及一、二線城市的新區建設和特大工業鎮的發展;在城市群內部連接網路完善方面,重點關注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京津冀等區域的城際軌道交通網建設。
目前,數字經濟進入快速發展階段,需要一套完整的數字化基礎設施作為支撐。在龐大的應用需求和國家政策的支持下,新基建未來建設前景廣闊。以5G為例,2019年11月工信部印發《「5G+工業互聯網」512工程推進方案》,未來5G的產業支撐能力將顯著提升。
三是PPP進入規范化、高質量發展階段。
在經歷了近兩年的政策調整之後,PPP已開始由理性回歸逐步向規范化方向發展。一些以融資為目的的PPP項目和變相包裝的「偽」PPP項目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清理,符合PPP模式運用本質特徵的項目、綠色環保和惠民類項目的比例顯著增加。隨著宏觀政策逆周期調節持續加碼,國家明確支持專項債可做項目資本金,主管部門也在積極探索PPP與專項債的有機結合,力圖撬動更多的社會投資,發揮對國民經濟穩定增長更強的拉動作用。
四是對外承包工程機遇與挑戰並存。
當前,我國對外承包工程行業正由高速增長轉向中低速增長,邁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國際經濟環境變化、區域沖突等諸多不確定因素,雖然將影響國際基礎設施投資與建設,但部分地區仍有巨大建設需求,如亞太、非洲、拉美等地區。2019年9月,商務部等19部門印發《關於促進對外承包工程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了行業向高質量發展的目標。未來傳統EPC和施工總承包模式將逐步向「投建營一體化」轉型,行業的發展將由成本驅動型向創新驅動型轉變,合作創新、融資創新和技術創新將成為行業發展新的推動力。
2.鐵路建設市場仍有較大空間
「十三五」目標任務進展順利,中長期鐵路建設仍有較大空間。根據國鐵集團消息,截止2019年底,全國鐵路營業里程將達到13.9萬公里以上,其中高鐵3.5萬公里。對照「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到2025年,全國鐵路營業里程要達到17.5萬公里左右,其中高鐵3.8萬公里左右。意味著,2020-2025年每年的新線投產里程需達到6000公里,其中高鐵500公里,鐵路建設仍有較大空間。
高鐵、城鐵成規劃建設重點。從計劃及儲備開工建設的鐵路項目來看,高速鐵路項目多、投資佔比大,是鐵路建設的重點。當前國家高鐵骨幹網已經形成,鐵路投資建設的主要任務將有所轉換,中西部的高速鐵路、各大城市群內部的城際鐵路將成為下一步的發展重點。老舊鐵路升級改造的需求將越來越大。近年來全國鐵路升級改造步伐加快,2019年先後有京通鐵路、成渝鐵路等改造工程啟動。目前我國開通運營達70年的鐵路有2.18萬公里,達60年的有3.23萬公里,超過50年的有4.17萬公里,未來改造需求將越來越大。
此外,國鐵集團不斷加大負債控制力度,其基建投資占資金運用總額的比例持續下降,地方和社會資本投入鐵路建設的資金增多。近兩年各地先後成立了濟青高速鐵路公司、重慶鐵路投資集團等一批合資公司,地方合資鐵路項目資本金的出資轉為地方或民營企業控股、國鐵集團參股,越來越多的地方和社會資本進入鐵路建設市場。
3.公路建設市場穩定發展
公路建設投資區域差距逐漸縮小。2019年我國公路建設區域投資格局保持不變,中部地區與東、西部地區差距進一步縮小。從投資規模來看,西部最高、東部次之,中部較低。從投資增速來看,中部地區公路投資從年初開始發力,以60.4%的增速開啟2019年的趕超步伐,2019年11個月平均增速達到16.4%;東部地區為6.0%、西部地區為-2.0%。2020年,中部地區或將進一步加大投資力度。見圖18。
多項規劃推動公路建設發展。2019年國家及地方陸續發布公路建設規劃,地方層面的規劃以高速公路建設為主,國家層面重點推進的內容是城際道路、與機場港口等基礎設施的聯通道路、高速公路建設以及既有道路的改擴建等,如《交通強國建設綱要》提出完善城市群快速公路網路,《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提出進一步提升省際公路通達能力。
公路維養市場發展可期。全年多項公路領域政策頒布,從提質增效、資金安排到農村公路建設,均在內容上與維養市場高度關聯,結合未來建築行業專業化市場培育的趨勢熱點,公路維養市場未來發展可期。
4.城市軌道交通市場前景廣闊
城軌市場空間廣闊,規劃建設更趨理性。截止2019年底,全國已開通里程和在建里程合計超過300公里的城市僅14個,國家發改委批復的43個城市中,大多數城市還未形成完善的城軌網路,尚不能滿足城市公共交通的現實需要。
2019年,青島、天津、合肥、徐州、無錫、濟南等城市已上報了新一輪城軌建設規劃,遵義、桂林、威海、邯鄲、天水、淮安、嘉興、湖州等一大批城市已完成近期建設規劃及開工建設准備工作。但是在規劃建設審批方面,國家及地方發改部門始終保持審慎態度。
地鐵、市域快軌、有軌電車是城軌建設的主要形式。從2018、2019年新增運營和新開工建設的線路制式結構來看,均是以地鐵為主,市域快軌、有軌電車為輔。未來地鐵是超大、特大型城市的主要選擇,有軌電車是一般大中型城市的主要選擇。隨著國家城市化進程、都市圈建設步伐的加快,市區與郊區、城市與城市之間的交通需求越來越大,市域快軌將成為主流形式。
「融合發展」成為城市軌道交通未來趨勢。國家提出要打造「軌道上的都市圈」,促進城市軌道交通與城市融合發展,未來城市軌道交通一方面將與其他交通運輸體系深度融合,另一方面也將與城市相關產業發展深入融合。因此,城際和市域軌道交通建設,以及以TOD模式為代表的城市綜合開發將成為熱點。
5.水務環保建設市場高位運行
城鎮污水處理進入提質增效階段,農村污水處理能力亟待提高。2019年5月,住建部等部門聯合發布《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三年行動方案》(2019-2021年),此後各省市也相繼發布各地的提質增效三年行動方案。
2020年我國農村污水處理率為30%,遠低於城市和縣城,近年來我國村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不斷提速,未來建設前景廣闊。
垃圾分類加速,促進固廢產業發展。2020年作為垃圾分類各地政策落地和執行關鍵之年,46個重點城市將持續推進垃圾分類相關制度及立法的建設,以及前端收運及末端處置產能的落實。垃圾分類制度的落實,將對廚余垃圾資源化和垃圾焚燒業務產生巨大影響。
政策終考期促進流域綜合治理。隨著「水十條」和「十三五」規劃終考年來臨,區域性綜合環境整理熱度不減,以長江流域為例,《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總體方案》的出台,疊加長江大保護,長三角區域的生態環境建設有望進一步釋放環保需求。9月,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提出要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未來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有望迎來增量空間,其相關9省區域生態板塊有望受益。
國企入股環保上市民企,重塑市場格局。2019年,國資入股民企現象頻繁出現,如中建集團入股環能科技、中交集團入股碧水源,國資入股可以幫助民企改善財務情況,助力民企投資與業務發展,且「國民組合」更易打造具備資金+技術雙重優勢的企業,未來更有望培育成為環保產業真正龍頭。
6.房地產投資大概率下行
2020年房地產投資大概率溫和下行。2019年1-11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長10.2%,其中土地購置費同比增長17%、建安投資同比增長7.15%。近年來,房企拿地不斷收縮,2019年1-11月,土地購置面積同比增速為-14.2%,土地成交價款同比增速為-13.0%,預計2020年土地購置費增速將進一步回落,將造成房地產開發投資溫和下行。
目前支撐房地產開發投資的主要是建安工程投資。2019年建築施工面積處於高峰期,主要得益於存量項目的建設,2020年將迎來交房竣工高峰。在竣工高峰和「住宅建築應全裝修交付」政策雙向作用下,將對下游的建築裝飾業形成利好,建築裝飾業迎來良好機遇。從房屋建設增量來看,調控政策短期沒有放鬆跡象,且銷售疲軟,房企拿地和新開工意願較低,整體來看,2020年房建市場將趨於平穩。
老舊小區改造成為關注熱點。中國城市發展逐漸從增量模式轉為存量模式,城市更新是存量時代下的必然產物,蘊藏著巨大的空間和機遇。同時,我國城市更新更加註重精細化、微更新,重點關注老舊小區改造。住建部預計舊改的整體投資規模超過4萬億元,住建部在廈門、廣州等15個城市啟動了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試點,各地已陸續出台老舊小區改造三年行動計劃。舊改最大的特徵是「改造」,可以帶動裝修、公共配套設施建設等市場的發展。
7.建築行業進一步加大治理力度
2019年,我國在加強建築業治理管理方面繼續發力。在發包承包方面,住建部印發《建築工程施工發包與承包違法行為認定查處管理辦法》;
在工人實名制管理方面,住建部和人社部聯合印發《建築工人實名制管理辦法(試行)》;
在保證工程質量品質方面,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住房城鄉建設部關於完善質量保障體系提升建築工程品質的指導意見》;
在市場監管方面,住建部市場監管司2019年工作要點明確提出深化工程招投標制度改革、完善注冊執業制度、推進建築師負責制試點等;
在材料供應管理方面,工信部、國家發改委等聯合發布《關於推進機制砂石行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等。
同時,國家大力推進工程總承包和建築產業工人隊伍的建設。
2019年,住建部印發《關於推進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發展的指導意見》《房屋建築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總承包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等,加快培育和發展工程總承包、工程建設全過程咨詢企業。住建部批准江蘇、浙江、廣西三地開展「建築產業工人隊伍培育試點」,發布《關於完善質量保障體系提升建築工程品質的指導意見》,提出完善專業分包制度,大力發展專業承包企業,陝西、四川等地也在積極推動專業作業企業的發展。當前,培育工程總承包、全過程工程咨詢企業,發展專業作業企業已成為重要趨勢,國家鼓勵工程總承包或專業承包企業擁有一定數量的自有技術工人,壯大建築產業工人隊伍,進一步細化行業分工,推動我國建築業高質量發展。
Ⅸ 目前中國的建築裝飾行業發展狀況如何
總體來講,我國建築裝飾行業經歷了起步期(1978-1988 年)、震盪期(1989-1993年)、穩步發展期(1994-2004年)和快速發展期(2005年至今)。近年來,受北京奧運會、廣州亞運會、上海世博會、深圳大運會等國際大型活動的帶動,以及我國城鎮化及固定資產投資的拉動,包括公共建築裝飾行業及住宅在內的建築裝飾行業保持高速增長。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建築裝飾行業已從不被重視的傳統小行業逐步發展為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生活起著重要作用的行業。
隨著政府投資力度的加大和廣大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築裝飾行業迎來了快速發展期。根據中國建築裝飾協會統計數據顯示:我國建築裝飾行業總產值由2003年的8,500億元提升至2012年的29,000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到14.61%。2008 年下半年,受到金融危機不斷向實體經濟蔓延的影響,全球經濟形勢不容樂觀,我國建築裝飾行業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為此,國務院公布了拉動內需的4萬億經濟刺激政策,加大了對基礎設施建設及改造的投入。2011年受房地產調控政策影響,國內房地產市場的發展速度明顯放緩,住宅裝飾裝修行業受到國家調控政策影響較為明顯。
根據瑞銀證券2012年5月17日發布的《中國建築裝飾行業》研究報告,預計至「十二五」末在公共建築裝飾和住宅裝飾裝修雙輪驅動下,我國建築裝飾行業總產值或將達到3.8萬億元,其復合年均增長率為12.6%,每年新增工程規模約為3,400億元。隨著行業集中度不斷的提升,預計至2015年全國建築裝飾百強企業收入占行業總收入比例將達到8%左右。
參考:中國商情網--2014年中國建築裝飾行業發展概況分析
http://www.askci.com/news/201406/26/261621214115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