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稅務部門的內控機制包括那些內容
稅務局查賬一般查哪些,分兩種情況:一種是國稅查帳,另一種是地稅局查帳,這兩者查帳內容有所不同,各有側重點的。
一、如果是國稅局來查帳的,主要檢查增值稅的計交情況:
查賬具體內容包括:
(1)本年度的銷售收入
(2)銷項稅額分月總計
(3)進項稅額分月總計
(4)進項稅額轉出數的分月總計
(5)是否有留抵稅額
(6)本年度應交增值稅
(7)本年度已交增值稅
(8)是否有欠交現象
(9)每個月的進項抵扣聯、表
(10)每個月的使用明細表
(11)每個月的應交增值稅申報表
(12)計算一下本年的稅負率(本年應交增值稅÷銷售收入)
(13)看一下去年全年的稅負率
(14)如果今年稅負率低於去年的稅務率,應該考慮一下原因,並准備一個書面的說明書
二、如果是地稅局來查賬,主要檢查所得稅和其他小的稅種的計交情況:
查賬具體內容包括:
(1)根椐《所得稅稅前扣除辦法》對照一下自己的財務情況,主要有這么幾種問題:
A、是否有計稅工資已提未發現象?(如有會讓稅務局貼作利潤而補交所得稅)
B、臨時工工資問題:按照人數與工資同口徑計算;
C、向非金融借款時的利息率是多少?(稅務上的標準是6.39%,低於這個標准可按實列支)
D、供銷人員實行費用包乾的,按工資50%、差旅費30%、業務費20%的比例進行分解並分別進行稅前扣除
E、提而未繳的工會費,不得稅前扣除(對沒有設工會組織的,可憑工會專用憑證按標准按實列支
F、業務宣傳問題:沒有廣告專用的廣告支出,不能稅前扣除
G、勞保用品:勞保服裝按照不超過500/年、人的標准,現金發放勞保一律不予認可
H、業務費開支是否超過標准?
I、人均工資支出是否超過當地稅務部門的統一標准?
J、其他應付款和預提費用科目中是否有多計成本費用的現象。
K、其他當地稅務部門作為重點檢查的內容
(2)其他小稅種的計交情況:
包括城建稅、教育附加、代扣代繳的個人所得稅、土地使用稅、車船使用稅、印花稅等
總之,無論是國稅還是地稅查賬,都要准備好資料,做好准備之後,就不會到時手忙腳亂了。
2. 企業稅務風險內控機制如何建立
加強大企業稅務風險內控機制建設特提出以下建議:
一、完善大企業稅務風險內控機制的制度規范,要制定相關法律法規。目前,我國企業稅務風險內控機制建設方面的法律還是空白,有關部門應盡快將稅務風險內控機制建設納入國家法律范疇,使大企業在處理內部稅務風險時有明確的法律依據,稅務機關在開展對大企業的稅務風險管理工作時有明確的執法依據。
二、提升大企業稅務風險內控機制組織化、科學化、精細化水平。對於行業跨度大和涉稅事務復雜的大企業設立相對獨立的稅務管理部門。對於經營行業比較單一、涉稅事務較復雜的大企業成立稅務風險管理組,隸屬於財務部。對於經營行業比較單一、涉稅事務較簡單的大企業設置稅務總監或者稅務管理崗位。
三、積極發揮稅務機關在大企業稅務風險內控機制建設中的作用。在自願、平等、公開、互信的基礎上,稅務機關與企業簽訂稅收遵從協議,共同承諾稅企雙方合作防控稅務風險。稅企雙方確定稅收遵從協議簽訂意願後,依序進行共同磋商、起草協議文本、簽訂協議等工作程序。稅務機關通過掌握公司治理結構、機構設置、人員分工、內部審計等不同崗位職責,幫助企業了解稅收風險相關知識,並通過對人員培訓,使其熟悉潛在稅收風險及如何應對。
3. 在稅務風險內控測試方面需要稅務機關提供哪些幫助
稅務風來險主要包括兩方源面:
一、的納稅行為不符合稅收法律法規的規定,應納稅而未納稅、少納稅,從而面臨補稅、罰款、加收滯納金、刑罰處罰以及聲譽損害等風險;
二、經營行為適用稅法不準確,沒有用足有關政策,多繳納了稅款,承擔了不必要稅收負擔。
4. 如何建設稅務部門"不願腐,不敢腐,不能腐"機制
全面推進內控機制信息化升級版建設,對發現的廉政風險和腐敗案件,及時制定堵塞漏洞的制度措施,建立健全「不能腐」的制度機制,打造覆蓋稅收整體工作的「立體防護網」。
國家稅務總局局長王軍指出,要堅持用制度和科技管人、管事、管風險、強稅收,進一步提高稅務系統依法治稅和隊伍建設的信息化、科學化水平。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各級稅務機關要緊緊圍繞「兩覆蓋、兩優化、兩提升」的工作目標,扎實推進內控機制信息化升級版建設。實現內控軟體推廣應用立體化,解決好「兩覆蓋」問題。明年上半年實現全國所有地區、所有層級、所有執法領域的全覆蓋,明年底前首先在面上從執法領域延伸至財務管理領域,2017年逐步拓展到其他行政管理領域。對發現的廉政風險和腐敗案件,要及時制定堵塞漏洞的制度措施,建立健全「不能腐」的制度機制。
此外,實現流程制度標准化、業務軟體改進持續化,解決好「兩優化」問題。今後,各級稅務機關出台各項管理和工作制度,都要遵循內控規范的指引,使制度從一開始就成為防控稅收風險的防火牆和規范權力運行的鐵籠子。開發和設計新的稅收業務軟體,都要將內控理念融入其中,做到有流程規范、有預警要求、有糾錯措施、有責任追究。
據了解,稅務總局還將盡快搭建一個全國統一的具有內控工作監督與運行狀況評價功能的內控管理信息平台,逐步對各地內控情況進行實時監控評價,並引入納稅人對稅務幹部廉潔從稅情況的評議,提升內控管理科學化水平。到2017年初,實現內控機制信息化與金稅三期工程要高度融合、渾然一體,使金稅三期工程內控功能更加強大和完善。
5. 作為一個財務基層管理人員,如何增強稅務籌劃、資金運營、內部控制、財務管理等能力。
這四個方面涉及面非常廣,作為基層管理人員,只有專攻其一,才能有專所為。
就目前而言,作稅屬務籌劃最容易出成果;作資金運營最容易出成績;內部控制需要的是全面了解企業運營,作為新手,不好參與,但可以通過流程、規章制度先了解;至於財務管理就比較籠統了,其實除了傳統的會計業務,其他與財務有關的業務都可以稱為財務管理的一部分
6. 從內部控制的角度淺談如何加強增值稅管理
深化內控管理制度改革,是新時期企業改革發展的著力點。特別是在稅務制度改革的當前,如何更好地適應新的環境,直接關繫到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目前我國全面推行「營改增」已有一段時間了,這不僅是稅種的調整,稅率的變化,也是要求企業重塑內控的流程,防範稅務風險。因此,如何更好地適應新的稅務制度,提高增值稅管理,十分重要,針對目前企業增值稅管理的不足,提出幾點建議
一、完善以內控管理為目標的制度建設
根據企業內部控制原則,要求規范制度管理和流程再造。國家對增值稅發票的管理有嚴格的制度,在發票的開具上有一整套完善的稅控開票系統,這是外部環境。因此,對於現代企業而言,應基於內控管理為目標,不斷地完善制度建設,夯實良好的內外環境。一方面,新的稅制制度,強調現代企業要適應新的制度要求,強化增值稅管理;另一方面,要重視制度建設,依託制度強化內控管理。
從內部環境來說每個企業都需要有一整套,針對增值稅發票開具的內部管理制度。首先,企業組織人員進行「營改增」的內部培訓,修訂完善業務管理流程,編制稅收管理指引,增設增值稅管理崗位和人員,及時接受稅務機關的指導。其次,規范增值稅發票的取得、保管、開具、存檔、繳銷管理;明確涉稅事項的計算、申報、認證、抵扣、和申報等工作,確保增值稅發票合規合法。
二、合理運用稅收政策,加強票據的內部控制環節
國家將徵收營業稅的企業改為徵收增值稅,這是國家給企業的優惠政策,如何運用好這個政策也是需要我們思考的問題。企業「營改增」後,一般納稅人依據當期銷項稅減當期進項稅後,有餘額則需繳納增值稅,因而銷項稅發票的開具和進項稅發票的取得就成為重要的控制環節了。也就是說,合理運用稅收政策,是加強票據內控管理的重要途徑,更是企業適應營改增改革的有力保障。
因此,企業能否夠取得進項稅發票對企業稅負影響是很大的,這樣就要求企業在材料采購、對外服務時,要選擇能夠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的公司,同時還要注意進項稅發票取得時的時間,避免出現集中抵扣或無抵扣的現象。
企業要根據內部控制制度的要求,在增值稅發票開具上制定了嚴格開票機制,設計出符合本單位內容流程申請表,明確開票手續。特別是要加強增值稅發票的退換管理。增值稅發票是由稅務機關提供的防偽稅控系統開具的,因此,退換增值稅發票的手續十分繁瑣,所以要建立起嚴格的內控管理制度,對已開出的增值稅發票無正當理由、手續不齊全、超過180天的不得退換、特別強調未經稅務部門批准不得重新開具增值稅發票。這樣才能從制度上規范增值稅發票的管理,從而降低稅務風險。
三、根據內控要求建立健全稅務管理系統,優化業務流程
企業要建立增值稅票據管理系統,以信息化為手段,按內部控制的要求,優化業務流程,將增值稅發票的管理,合同收入的確認,銷項稅額的計算結合起來,把進項稅發票的認證、抵扣、應納稅額的計算及涉稅的支出結合起來,實現票據、采購、核算、納稅的信息化管理與服務,提高財務核算的准確性,減少稅務風險。建立增值稅信息管理系統,實時控制增值稅業務流程,實現財務、稅務、業務的協同管理,進而實現更加科學有效的增值稅管理。
四、以「營改增」為契機,進一步完善稅收籌劃
企業稅負的減輕,從不同程度上增強了企業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推動了技術的創新,從長遠的角度看,「營改增」關繫到企業的戰略決策,為企業的發展奠定基礎。
「營改增」具有很強的導向性,應當合理地利用相關政策,結合銷項稅、進項稅、抵扣時間等實際情況,制訂出最優稅收籌方案,從而達到進一步減輕稅負的目的。
如高校或科研院所可以按照科研項目進行值增稅的管理,因為科研項目在立項時就已經確認是否需要開具增值稅發票,是否可以抵扣,因此,在建立科研項目時就將能否抵稅的標識嵌入到科研項目名稱中,這樣使得項目管理人員可以根據科研項目信息來判斷是否是抵稅,從而為以後的財務核算和稅收籌劃奠定基礎,做到科研項目納稅與抵扣相匹配,降低企業稅負,提高資金的利用率。
對企業來說增值稅發票管理要形成真正的一套有力的內部控制體系,實現全方位的控制,同時,風險管控的手段要與時俱進,要關注到發票控制的每一個關鍵節點,切實做到全過程式控制制,即內部控制的原則要貫穿於內部控制的始終,這樣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風險管控應確保全面性、有效性,為增值發票管理創造良好的內部環境,並且科學規避風險,提高生產經營的穩定性。
總而言之,基於內部控制角度,談增值稅管理,強調管理內控機制的建立,強化對營改增稅制改革的適應。從建立健全稅務管理系統入手,從完善稅收籌劃出發,搭建更加良好的管理環境,建立更加完善的內控制度,確保科學有效的增值稅管理。
7. 怎樣加強稅務會計的內部控制制度管理
一、內部控制制度不能等同於會計控制目前,不少事業單位的管理人員對內控制度的認識存在一些誤區,對內部控制制度的設計停留在內部會計控制上,參與內控管理的也僅僅是財務人員。其實,內部控制從管理結構上來看,可由會計控制和管理控制兩個方面構成。會計控制主要是對財產物資的安全性、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完整性及財務活動合法性的控制;管理控制則是為保證方針、決策的貫徹執行,促進業務活動經濟性、效率性、效果性以及業務目標的實現進行的控制。內部會計控制是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的核心層次,而內部管理控制是單位內部控制的框架層次。這兩個方面相互依託,縱橫交織,相互制約,形成了有效運行的單位內部管理的控制網路。在實際工作中,會計控制對單位的業務活動開展以及管理的各個環節進行指揮、調節、約束和促進,以使單位實現效益最大化的目標。但如果得不到管理層的有效執行,只能使內控制度形同虛設。為此,內控制度的建立,必須注意管理各層面權力配置合理、責任明確;建立有效的激勵、監督與制衡機制,以保障內控制度的有效運行,從而實現單位的總目標。二、建立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任何單位的控制活動都存在於一定的控制環境之中,控制環境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單位內部控制的遵循和執行,以及奮斗目標、整體戰略目標的實現。因此,管理人員必須樹立現代管理觀念,設立並遵守內控制度。同時設立合理的組織機構,確認相關的管理職能和報告關系,為每個組織劃分責任許可權,明確建立授權和分配責任的方法,因事設人、視能授權、責任到位,且責任與權利對等,以增強組織的控制意識。靈活運用計劃控制、目標控制、預算控制、定額控制、規章制度控制等各種管理控制方法,重視控制點和控制措施。只有建立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才能保證制度的真正落實,才能真正達到內部控制的目的。三、構築嚴密的內部控制體系一個單位的內部控制體系,具體應包括三個相對獨立的控制層次:第一個層次是在業務的全過程中融入相互牽制、相互制約的制度,建立以「防」為主的監控防線。第二個層次是設立事後監督,即在會計部門常規性會計核算的基礎上,對其各個崗位、各項業務進行日常性和周期性的核查,建立以「堵」為主的監控防線。第三個層次是以現有的稽核、審計、紀律檢查部門為基礎,成立一個直接歸上級主管部門管理並獨立於被審計部門的審計委員會。審計委員會通過內部常規稽核、離任審計、落實舉報、監督審查企業的會計報表等手段,對會計部門實施內部控制,建立有效的以「查」為主的監督防線。以上三個層次構築的內部控制體系對單位發生的經濟業務和會計部門進行「防、堵、查」遞進式的監督控制,對於及時發現問題、防範和化解經營風險將具有重要的作用。四、強化內部控制制度的事後控制力度目前事業單位內控制度的方法似乎都側重於事前和事中控制,而對問題出現後的處置很少涉及。一個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應該是全過程的。事前控制的目的在於作出正確的決策,制定切實可行的目標;事中的控制則是讓單位活動按照一定的決策方向、目標運行;而事後控制則應側重於分析結果形成的原因,考核並作出評價、落實獎懲,找出存在的弱點及隱患,進而達到對單位內控制度有效性的評估,並對欠妥部分作出相應的調整,從而為管理者提供製定未來計劃標準的依據。因此,必須加強事後控制,使單位及時、順利克服各種困難,以實現單位的最終目標。總之,內部控制是衡量一個單位管理的重要標志,是一個單位管理的重要手段。有控則強、失控則弱、無控則亂。李金華審計長要求加強管理,完善內部控制,的的確確是每個單位的當務之急。
8. 財政局、證監會、審計署、銀監會、保監會、國家稅務總局,()沒有參與《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的制定
國家稅務總局沒有參與《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的制定。
《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由財政部、證監會、審計署、銀監會、保監會聯合制定,於2008年6月28日發布,自2009年7月1日起施行。
9. 大中型企業如何進行稅務自查
最新稅收政策解析與稅務稽查應對策略及企業內部控制與內部審計實務高層研討會(北京)主題:
企業內部控制與內部審計實務操作
一、企業內部控制制度與要求
1.中國關於企業內部控制的制度:國資委的規定、財政部、審計署、證監會、保監會的規定、證券交易所的規定;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企業內部控制應用指引、企業內部控制評價指引、鑒證指引
2.中國企業完善內部控制應該堅持的原則案例:
內部控制失敗導致的企業失敗
二、企業內部控制框架的構建與具體實施——由救火式的制度彌補到基於風險的制度建設
1.描述與完善企業內部控制環境
2.設定內部控制的一級目標
3.內部控制目標的細化分解
4.常見導致企業風險的不利事項
5.常用的識別風險事項的方法
6.評估風險事項的風險程度和損失程度
7.常見的風險應對方法有哪些?
8.風險控製程序的描述、評價、優化和固化
9.內部經營活動的控制:
(1)銷售及收款環節
(2)采購及付款環節
(3)生產環節
(4)固定資產管理、存貨
(5)貨幣資金管理
(6)關聯交易
(7)擔保與融資
(8)投資環節
(9)研發環節
(10)人事管理
(11)計算機信息系統的的內部控制
10.公司其他重要事項的控制:
(1)對附屬公司
(2)對重大投資、對外擔保
(3)對關聯交易
(4)募集資金使用與管理
(5)信息披露
(6)其他專項風險的內部控制
11.內部控制的控制點流程圖、流程文件12.內部控制的缺陷匯總、評估和改進案例:
某企業銷售與應收業務內控目標的確定與分解案例:
某企業應收賬款回收事項的風險評估策略與應對方法案例:
某集團公司風險控製程序的描述、評價、優化與固化三、企業內部控制框架的運行與監督
1.流程管理要求內部控制必須有一個牽頭負責部門
2.內部控制部門的功能定位
3.流程考核的方法
4.相關部門中內部控制監控崗位的設置
5.內部控制檢查監督的項目、時間、程序及方法;
6.內部控制檢查監督計劃的必備事項7.動態修正風險事項、控制流程
8.內部控制檢查監督工作的激勵制度
9.形成年度內部控制報告案例:
某上市公司的內部控制部門設置案例:
某企業財務部門的流程考核辦法
四、內部控制評價
1.內部控制評價應該堅持的原則
2.內部控制評價的內容
3.內部控制評價的方法
4.如何評價內部控制的有效性
5.工作成果: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報告
6.撰寫年度《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報告》的關鍵點
五、內部審計
1.企業內部審計的組織2.內審的程序與實用文書
3.內部審計控制的重點內容
4.內審的技術方法與實戰技巧
5.內部審計實務指導
10. 國家稅務總局 兩覆蓋兩優化兩提升是什麼意思
全面推進內控機制信息化升級版建設的工作目標是:實現「兩覆蓋、兩優化、專兩提升」。「兩覆蓋屬」即內控機制既覆蓋稅務總局、省稅務局,又覆蓋市、縣稅務局;既覆蓋稅收執法全過程,又覆蓋行政管理各領域。「兩優化」即優化流程制度,優化稅收業務軟體內控功能。「兩提升」即提升內控監管能力,提升內控整體效能,促進廉潔從稅和依法治稅,助力稅收現代化早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