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弘揚國學教育的計劃
雅言傳承文明,經典浸潤人生──國學經典誦讀」學習活動,是一項以普通話和規范漢字為載體,誦讀學習國學經典的活動。在學習與背誦中親近國學經典,在親近中熱愛中國文化,在熱愛中弘揚中華文明,在弘揚中整合創新。
一、誦讀國學經典的意義
一是能讓學生吸收具有傳統價值的國學經典,自幼陶冶情操,讓學生敦厚好學,通達事理。
二是增強學生的記憶力,注意力集中,0—13歲是記憶力最強的時期,小學階段90%的記憶力形成,如果在小學階段注重開發,可一輩子終生受益。
三是培養學生的讀書興趣,記憶一些永恆的國學經典作品,將會對他的一生產生極其重要的作用。
四是形成濃厚良好的校園氛圍,形成良好的學風。
二、開展國學經典教育活動的重點工作
全學年緊緊以「讀優秀經典國學,行中華傳統孝道,做現代文明使者」活動為主線開展好國學教育活動。
一是加強宣傳,營造氛圍。對樓道走廊教室進行美化。體現莊重、典雅、系統,有明顯的古風古韻。
二是對學校的上下課鈴聲、大課間樂曲、午餐前的播音進行美化,使之配以合適的古詩詞。
三是示範教學,教師開展國學示範研討活動,提高國學課堂教學效果。
四是開設課程,計劃學習
(1)國學教材與校本教材相結合。組織經典詩詞每周一誦活動,每學年舉行一次國學經典誦讀展示活動。
(2)制定科學的教學計劃。要求每一節課除了讀准原文讀音,引導少兒誦讀之外,還要增加「故事」和「拓展」兩個環節。「故事」部分講述課文相關典故,「拓展」部分著重課外延伸,主要是與學生良好品德形成結合起來,與學校開展的各項德育活動及日常要求的德育常規結合起來。
(3)思想品德課要加入國學啟蒙教育內容。學習內容依據學期總體教學計劃,由任課教師選擇《弟子規》中的相關內容,擴大品德課的教育影響。教學重點放在明理和導行上。
(4)拓寬國學課類型,根據學生年齡特點,開設誦讀指導課、國學故事課、國學欣賞課、誦讀匯報課等。
(5)主題活動:利用升旗儀式、班隊會、學校藝術節、報告會、家長會等途徑,開展多種多樣以國學經典文化為內容的主題教育活動。
(6)社會實踐活動。利用假日、傳統節日、重大紀念日開展社會服務活動,引導學生在實際生活中了解傳統美德,認識國學內涵,傳播優秀文化,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並努力探索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模式。
三、國學教育常規工作的評估與考核
一是將國學教育課納入到學校日常教學計劃中,統一備課要求,統一教學進度計劃,按照要求將國學教育工作落到實處。
二是學校加強對國學教育活動的考核,堅持對每周詩詞一誦活動進行多種形式的評估,根據各班領誦情況評估學生誦讀效果,並以加分考核的方式記入語文教師綜合考評中。
三是規范對國學教育總體開展情況進行評估。學校將根據巡課情況、日常教學開展情況、國學教育活動開展情況,每學年組織一次學生國學學習效果考核,每學年以展示活動的形式進行國學教育情況總結表彰。
學習誦讀國學經典意義很大,是一項細致、復雜、長期的教育活動,需要我們堅持不懈、有耐心、有信心、有計劃地按照學區、教體局的要求落實好每項工作,為學生「塑造高深靈魂,奠基幸福人生」打下堅實的基礎。
❷ 教師如何上好一堂國學課
一、善用語言巧表述 好的語言,能夠讓一節課熠熠生輝。有了優美動聽的教學語言,學生在國學課堂中也是一種高尚的享受,有了恰當好處的教學語言,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喚醒學生奮發向上的心靈,使得國學課程更好的開展。 1、解釋文本的q語言 國學課中的很多內容都是用文言文所寫,這就造成了今人在閱讀和理解上的困難。不但是學生,就連老師,對於很多生僻的字,年代久遠的文章都很難看懂和理解。針對這一問題就需要教師在課堂中,會選用合適的現代語言來向學生講授文章內容,讓學生能夠明白古今義的差異,並能很好的理解。就像易中天品三國一樣,易老選擇了很多很q很現代的語言來幫助我們的理解。比如說「曹操第一個官職是洛陽縣北部尉,相當於副縣級公安局長」。我們對於「北部尉」這樣一個官名十分陌生,但是與現在的副縣級公安局長對比著來說,相信大家都理解了吧?這就是新語釋舊詞的對比性解釋運用。在我們的小學課堂上,這種方法尤其適合。因為教師面對的是一群古文底子薄弱甚至是空白的學生,教師語言的選擇就顯得尤為重要。如果教師選用的課堂語言生動活潑且貼切形象,學生可以很直觀的了解教師所講述的內容。 如《弟子規》中的第三課有「冬則溫,夏則」這樣一句話。生活在優越物質條件下的孩子們卻很難理解,教師可以採用形象的比喻說:「黃香對於父親的作用,就相當於我們現在的空調。黃香就是一台小空調。」因為孩子對空調很熟悉,可以深有體會的感受到黃香孝行對父親的作用,同時也讓孩子很直觀的學習到有關「孝」的道理。 2、形式多樣的鼓勵語 國學的課文內容相對來說比較枯燥復雜,孩子們很難理解和從中獲得學習的快樂。教師應充分注意觀察學生的上課表情和反映。可多採用鼓勵性的語言去激勵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上國學課的積極性。教師的鼓勵語言應該是多種多樣的,而不是簡單的很棒、你真棒等。教師要抓住一切機會,找出學生在課堂上的閃光點,及時的、有針對性的鼓勵。孩子在得到教師的認同之後,會對教師所表示的認同表現出更多的興趣和關注,而興趣則是最好的老師。 比如說,在班上有一個孩子很喜歡認字,並在學習中學會了很多字。老師發現之後,高興的誇獎他為「小字典」,而不是簡單的「你真棒」,老師在孩子的眼中發現了驕傲,比簡單的一句「你真棒」更有效果。針對不同個性的學生,採用形式多樣的鼓勵語言,做到有的放矢,也可以讓學生感受教師對學生的尊重和了解。當然,教師課堂上的鼓勵的形式也可以是多種多樣的,比如是口頭表揚、實物獎勵、優勝者特權等等。 二、濃厚生活氣息的課堂 1、要將理論與生活實際相結合 縱觀《弟子規》這本書,主要教授的是「為人父母怎麼做」、「為人子女怎麼做」、「為人朋友怎麼做」、「為我怎麼做」等問題,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學《弟子規》最現實的一個目的是為了指導我們如何做人,並在此基礎上了解我國深厚的文化歷史傳統。如何去貫徹這一目標?如何讓我們的學生學有成效?關鍵是將課堂和生活結合起來,善於抓住生活中典型事例,結合課本與學生共同剖析文本內容。比如在《弟子規》中的第五課中,有這樣的一句話「德有傷,遺親羞;身有傷,遺親憂」。我們可以結合調皮搗蛋的學生的例子來加以講解,讓調皮的孩子自己來說說其中的見解和感悟,讓其有切身體會,同時也明白,原來生活中處處皆國學。並適時的將德育和安全教育貫穿其中,達到一石二鳥的效果。 2、實際生活情景的模仿 《弟子規》中著重講的是「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我們要善於將課本知識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而在課堂上實現結合的最好辦法就是情景模擬。通過情景模擬,可以將課本內容直觀、形象的體現在學生面前,同時也可以檢查學生對課本的理解程度。在上《弟子規》第九課的時候,老師讓學生表演情景「見到老師時(路上、下課後)」,有些同學的表現差強人意。但是當老師第二天早上來學校上課時,卻發現到了一個很大的變化:很多學生主動跟老師問好,並讓老師先進校門。下課的時候,改變了蜂擁而出的陋習,而是等著老師先出去,他們才走出教室。通過情景模擬,省去了老師辛勞而又無用的說教,讓學生自己去明白:什麼是真善美,什麼是假惡丑。情景模擬,讓學生發揮出了自己的主動性,參與到課堂中來,成為了課堂的主體。同時,也加深了對國學課堂上所學知識的認識,並將其內化為自己的行動,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三、課堂形式的多樣化 在課堂上,我們可以依據教學內容,採用多種形式來完成我們的教學任務。對於兒童來說,國學相對枯燥無味,教師需要採用不同的方式去刺激學生、培養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引導學生熱愛國學。針對這一階段的兒童的心理和身理特徵,我們需要將相對枯燥無味的國學課上的有聲有色所必須的法寶就是講故事。教師在充分理解課文意思之後,利用書籍或者是網路資源查找與文章相關的小故事,也可以作為作業布置學生搜集查找,在課堂上進行總匯,以師生共同講故事形式來上國學課。不但讓學生在聽故事中學到了國學知識,同時還培養了學生的表達能力、語言組織能力和自己動手的能力。除了在課堂上可以採用講故事的形式外,我們還可以選用經典誦讀、知識問答、你做我說等多種形式來上好一節課,保持學生的對國學好奇心和新鮮勁。再比如單就誦讀這一項來說,也可以採用多種形式,像開火車讀、分組讀、男女pk讀,詩句接龍讀、問答式讀……盡量做到課堂實現形式的多樣化,不斷的刺激學生,以達到我們國學課的要求。 當然,除了學校課堂之外,我們還有家中、社會課堂。孩子能不能學到國學知識,能不能學好國學,很關鍵的一點就是在於家長和周遭的社會環境。我們的課堂不應該只是局限於學校里的課堂,更應該把國學教育普及到孩子生活的點滴之處。作為國學教師,就更應加強學校課堂與家中、社會課堂的聯系,平實多布置一些讓家長、社會中人能共同參與的活動。家長應是國學教育有力的後備軍和實施者。在課堂外,家長應積極響應學校、教師的號召,同孩子一起感悟經典。通過學校學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三方面同時著手,讓我們的孩子在誦讀經典之後,將知識內化為行動,內化為氣質。 四、發揮總策劃的作用 國學教育的主陣地在課堂,課堂的關鍵在教師。在小學生的心目中,教師的作用是無可比擬的,他們由「媽媽說」轉變為了「老師說」。教師對於他們來說就像是黑暗中指引光明的火炬。教師在課堂上的表現,直接關繫到學生對這門課的喜愛程度。很多孩子在剛開始並不是討厭某門課程,而是因為討厭課程的任教老師才不喜歡某門課的。作為一名國學教師,我們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國學素養,身體力行,做好學生的表率,用自己的行動感召學生,做好國學課堂上的總策劃。只有我們自己有一桶水的時候,才能給學生一瓢水。我上課時一般將課堂分為六個環節,即看看(文章包括哪幾個部分、有什麼故事、插圖)、讀讀(圈出不認識的生字、通讀全文、了解全文主要內容)、想想(有什麼不懂的、值得學習的地方、批判的地方)、議議(交流自己的想法、評議是非;師總結性評價、講故事)、背背(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練練(聯系生活實際,學以致用),全方位的發展孩子的能力。教師在課堂上只是起引導學生的作用,讓孩子自己去品讀、去發現。並在課堂上對學生特別強調的一點是:我們要以「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批判精神去看待《弟子規》。 教師作為總策劃者,在備課、上課的時候應充分的考慮到學生的特點,因人施教、因條件施教。立足於生活這個大背景,將國學教育貫穿於其中,讓學生在無形中感受到經典的魅力。
❸ 國學走進校園,國學走進課堂,有沒有更好的方案和建議
近幾年,越來越多的學校開始關注國學教育。校園「國學熱」持續高溫,成為不容忽視的社會現象。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國學進課堂」在全國很多地方都成了一種普遍做法,但具體該怎麼進課堂?卻一直有著不同的看法與理念。隨著各地中小學有關中華文化經典誦讀活動的推廣開展,這個話題得到了更多的關注與爭論。
不久前,山東省教育廳下發通知,要求中小學在開展經典誦讀活動時不可「不加選擇地」向學生全文推薦《弟子規》、《三字經》等,將這種關注與爭論推向了新的高潮。記者由此對我省部分小學的國學教育開展情況作了調查,經驗、教訓、困惑、建議,受訪的學校、家長、學生各抒己見……
共識:
現代的孩子應該學點「國學」
成立於2005年的鄭州市二七區春暉小學,建校伊始將「國學」教育定位為自己的辦學特色。校長胡建玲說,當年「拍板」時還真下了點決心,也聽到了些不同的聲音與質疑。
5年過去了,越來越多的學校開始關注國學教育、引進國學教育。「國學進課堂」在全國很多地方都成了一種普遍做法,校園「國學熱」持續高溫,成為不容忽視的社會現象。
在專家、學者的眼中,「國學」是一門浩瀚、高深的學問。而在廣大校長、家長眼中,他們所說的「國學」,更多的是特指中華文化的傳統經典。被提及最多的,是小學生即可涉獵的啟蒙讀物《弟子規》、《三字經》、《千字文》,還有《笠翁對韻》、《論語》、《大學》……
漯河市實驗小學副校長田平認為,學「國學」可以育人、啟智,並能從誦讀中感受到中華傳統經典的魅力與博大精深。
漯河市受降路小學校長趙文清認為,學「國學」可以提升孩子們的道德素養、豐厚他們的人文素養,還有提高記憶力的「額外」功效。
受訪的家長、孩子們,也對學「國學」表示出了一致的認可與響應。春暉小學前不久作了一個相關問題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100%的家長支持學校繼續開展國學教育。
鄭州市的某小學生家長李姍說,現時期對孩子的「誘惑」太多了,「獨二代」的成長環境又存在諸多問題,學「國學」可以修正孩子的一些不良習慣,還可以讓孩子「沉下心」來,對其綜合素質的提升和性格養成都有很大幫助。
一位年逾花甲的老先生告訴記者,他覺得,現代的孩子都該學點國學:「以前的學校教育對國學重視不夠,一段時間國學教育甚至出現了斷層和缺失。現在與國際接軌就更不應忘記自己的『根』。」
他認為,學「國學」的目的除了上述校長、家長提到的,還有重要的一點,是要「在學中親近中華經典,在親近中熱愛中國文化,在熱愛中弘揚中華文明,在弘揚中整合創新」。
爭議:
「國學」該怎麼進課堂
雖然「國學進課堂」不是什麼新鮮事了,但國學到底該怎麼進課堂,卻一直有著不同的看法與理念。
近兩年,隨著各地中小學有關中華文化經典誦讀活動的推廣開展,這個話題得到了更多的關注與爭論。
熱議或者說是爭議,主要來自三個方面:
爭議一:學「國學」應該讀「原著」還是「刪節版」?
去年年底,山東省教育廳下發通知,要求中小學在開展經典誦讀活動時不可「不加選擇地」向學生全文推薦《弟子規》、《三字經》、《神童詩》等,因為擔心「帶有糟粕性的內容」會「扭曲了學生的價值觀念,腐蝕了中小學生的心靈」。而湖北省也有部分學校專門對《三字經》等經典文本進行了刪節,然後重新編排後再發給學生學習。
消息刊出,一石激起千層浪。廣大網民在網上展開了激烈論戰,而記者在采訪中發現,許多校長對此「不敢苟同」。
鄭州市眾意路小學校長馬靖表示,讀經典就該讀「原汁原味」的。至於何謂糟粕與精華,應該交由學生來判別,學校的工作是「引導」而非硬生生地將原著刪節、塗改。
胡建玲也認為,孩子學「國學」在記憶時應保證傳統經典的完整性,而在實踐中,當然要有所甄別。
家長郭曉玲認為,傳統經典因為其產生的時代背景和認識水平等,有糟粕和落後的一面很正常,學經典應該與時俱進,關鍵在引導和教給孩子看問題的方法,而「禁止」絕對不是個好辦法――
「一方面,現在的孩子都很有主見,不要低估了他們的辨別力;另一方面,如今的信息很發達,如果孩子們以後接觸到了完整版的經典讀物,會對已成型的認識造成沖擊甚至顛覆,效果反而適得其反。」
爭議二:學「國學」學的是什麼?
校園「國學」風越刮越熱,一些天價「國學」班應聲出籠,有的民辦學校甚至將「國學」作為自己的主要教材開設,在學習中則要求孩子穿古衣、戴古帽、行古禮。
以在《百家講壇》上講解《弟子規》聞名的錢文忠,曾在公開場合表達過他的憂慮:全按《弟子規》、《三字經》的標准培養出來的孩子,到社會上90%會吃虧的。
由此引出一個話題:「國學」該怎樣與現代社會、現代孩子「接軌」?
胡建玲認為,這是一個學習理念問題。去年聖誕節前夕,他們學校熱熱鬧鬧地排演聖誕節目、給孩子們發聖誕帽,有人質疑:你們的辦學特色不是「國學」嗎,怎麼過洋人的節?她回答,任何一種現代化的學校都應該做到兼收並蓄,不會把孩子禁錮到一種理念上,也不該在孩子的成長中加上人為的條框。
基於這種理念,胡建玲認為,學「國學」應該學習幾千年文化傳承下來的基本的做人道理、行事規范,汲取其中博大精深的精神內涵與文章精粹,這是古今相通、永遠不會過時的。以《弟子規》為例,學《弟子規》重在「踐行」,而踐行需要有選擇地接受、批判地繼承,而不能拘泥於教條,更不能將其「神化」,生搬硬套到現代社會。
爭議三:學「國學」會不會增加學習負擔?
鄭州市聚源路小學已經開展了四年「國學」教育。該校校長助理丁倩認為,學「國學」會不會增加學習負擔,學習內容和方法很重要。
雖然該校有專門的「國學」課,但「國學」並未列入正式的考試項目中,也沒有苛刻的背誦作業與標准,目的就是為了不增加學生負擔,讓孩子在輕松的氛圍中感受「國學」的魅力。
在「國學」教育開展較早的學校,「寓教於樂」正在成為他們普遍採用的教學方法。這些學校認為,學「國學」、進行中華經典誦讀,都需結合學生心理、生理特點,循序漸進,不可「一刀切」,搞統一的驗收模式;更不能急功近利,逼著孩子去背經典。
「特別對於低年級的孩子,我們要求以誦為主,不認生字,加上簡單的講解,追求的是『潛移默化』的熏陶。每天利用晨讀的時間跟著老師誦讀10分鍾,時間長了,自然就記住了」,丁倩說。
現狀:
很多學校都在「摸索」中前行
采訪中記者發現,各個學校開展「國學」教育的內容、教材版本等並不相同。相關校長、老師們告訴記者,雖然有關部門要求推進傳統文化教育,但另一方面,教什麼、怎麼教、誰來教?並沒有一個統一明確的要求。
這種現狀使得很多學校都在「摸索」中前行。
「首先教材的選擇就頗費周章」,胡建玲說。作為鄭州市開展「國學」教育最早的學校之一,沒有成熟的經驗可供借鑒,只有向外省市學習,加上老師的心得,遴選出教材的內容。「現在的學校基本上都循著這樣的思路選教材:低年級《弟子規》、《三字經》、《千字文》,易讀易記;高年級《論語》、《大學》、《中庸》等。」
而隨著國學熱的興起,各種版本、各種「專家」、「學者」注釋的經典充斥書市,其中對同一個字的理解、注音都不盡相同,甚至大相徑庭。
「比如『出必告』中的『告』,就有的版本讀『gao 』,有的讀『gu』。」胡建玲說。丁倩也告訴記者,從眾多版本中選擇最「權威」、最「准確」又適宜學生閱讀的那一本,絕對是個「腦力加體力活兒」。
「國學」教育中遇到的另一問題是師資。大多學校的「國學」老師是由語文課老師兼任的,而這些語文老師多是80後,之前自己就很少接觸過「國學」經典原著,對其中的理解也往往只知皮毛,難以談上准確、深邃。
聚源路小學的海彩麗老師是為數不多的專職「國學」老師之一,教授該校的「國學」課已有4年。可盡管如此,她坦承自己壓力很大:「雖然以誦為主,但總要講解一些,這時就覺得專業知識還很欠缺,怕誤人子弟。」
令海老師遺憾的是,學校間的「國學」教育橫向交流很少,遠形不成體系,相關的培訓也幾乎沒有。碰到不懂的問題,她的方法一般都是翻閱大量的資料,或到網上找答案、請教老教師等。海老師時刻關注著有關「國學」教育的新聞,如果哪裡有相關的大家講座,只要條件允許,她總會跑去聽,學校也支持她。
而六年級的《論語》是語文教師出身的丁倩自己帶的。她說這門課比較難教,她不敢放手給資歷還年輕的老師們。而丁倩的憂慮,也是開展「國學進課堂」的很多學校都會遇到的一個問題
❹ 教師如何上好一堂國學課
一、善用語言巧表述
好的語言,能夠讓一節課熠熠生輝。有了優美動聽的教學語言,學生在國學課堂中也是一種高尚的享受,有了恰當好處的教學語言,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喚醒學生奮發向上的心靈,使得國學課程更好的開展。
1、解釋文本的q語言
國學課中的很多內容都是用文言文所寫,這就造成了今人在閱讀和理解上的困難。不但是學生,就連老師,對於很多生僻的字,年代久遠的文章都很難看懂和理解。針對這一問題就需要教師在課堂中,會選用合適的現代語言來向學生講授文章內容,讓學生能夠明白古今義的差異,並能很好的理解。就像易中天品三國一樣,易老選擇了很多很q很現代的語言來幫助我們的理解。比如說「曹操第一個官職是洛陽縣北部尉,相當於副縣級公安局長」。我們對於「北部尉」這樣一個官名十分陌生,但是與現在的副縣級公安局長對比著來說,相信大家都理解了吧?這就是新語釋舊詞的對比性解釋運用。在我們的小學課堂上,這種方法尤其適合。因為教師面對的是一群古文底子薄弱甚至是空白的學生,教師語言的選擇就顯得尤為重要。如果教師選用的課堂語言生動活潑且貼切形象,學生可以很直觀的了解教師所講述的內容。
如《弟子規》中的第三課有「冬則溫,夏則」這樣一句話。生活在優越物質條件下的孩子們卻很難理解,教師可以採用形象的比喻說:「黃香對於父親的作用,就相當於我們現在的空調。黃香就是一台小空調。」因為孩子對空調很熟悉,可以深有體會的感受到黃香孝行對父親的作用,同時也讓孩子很直觀的學習到有關「孝」的道理。
2、形式多樣的鼓勵語
國學的課文內容相對來說比較枯燥復雜,孩子們很難理解和從中獲得學習的快樂。教師應充分注意觀察學生的上課表情和反映。可多採用鼓勵性的語言去激勵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上國學課的積極性。教師的鼓勵語言應該是多種多樣的,而不是簡單的很棒、你真棒等。教師要抓住一切機會,找出學生在課堂上的閃光點,及時的、有針對性的鼓勵。孩子在得到教師的認同之後,會對教師所表示的認同表現出更多的興趣和關注,而興趣則是最好的老師。
比如說,在班上有一個孩子很喜歡認字,並在學習中學會了很多字。老師發現之後,高興的誇獎他為「小字典」,而不是簡單的「你真棒」,老師在孩子的眼中發現了驕傲,比簡單的一句「你真棒」更有效果。針對不同個性的學生,採用形式多樣的鼓勵語言,做到有的放矢,也可以讓學生感受教師對學生的尊重和了解。當然,教師課堂上的鼓勵的形式也可以是多種多樣的,比如是口頭表揚、實物獎勵、優勝者特權等等。 二、濃厚生活氣息的課堂
1、要將理論與生活實際相結合
縱觀《弟子規》這本書,主要教授的是「為人父母怎麼做」、「為人子女怎麼做」、「為人朋友怎麼做」、「為我怎麼做」等問題,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學《弟子規》最現實的一個目的是為了指導我們如何做人,並在此基礎上了解我國深厚的文化歷史傳統。如何去貫徹這一目標?如何讓我們的學生學有成效?關鍵是將課堂和生活結合起來,善於抓住生活中典型事例,結合課本與學生共同剖析文本內容。比如在《弟子規》中的第五課中,有這樣的一句話「德有傷,遺親羞;身有傷,遺親憂」。我們可以結合調皮搗蛋的學生的例子來加以講解,讓調皮的孩子自己來說說其中的見解和感悟,讓其有切身體會,同時也明白,原來生活中處處皆國學。並適時的將德育和安全教育貫穿其中,達到一石二鳥的效果。
2、實際生活情景的模仿
《弟子規》中著重講的是「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我們要善於將課本知識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而在課堂上實現結合的最好辦法就是情景模擬。通過情景模擬,可以將課本內容直觀、形象的體現在學生面前,同時也可以檢查學生對課本的理解程度。在上《弟子規》第九課的時候,老師讓學生表演情景「見到老師時(路上、下課後)」,有些同學的表現差強人意。但是當老師第二天早上來學校上課時,卻發現到了一個很大的變化:很多學生主動跟老師問好,並讓老師先進校門。下課的時候,改變了蜂擁而出的陋習,而是等著老師先出去,他們才走出教室。通過情景模擬,省去了老師辛勞而又無用的說教,讓學生自己去明白:什麼是真善美,什麼是假惡丑。情景模擬,讓學生發揮出了自己的主動性,參與到課堂中來,成為了課堂的主體。同時,也加深了對國學課堂上所學知識的認識,並將其內化為自己的行動,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三、課堂形式的多樣化
在課堂上,我們可以依據教學內容,採用多種形式來完成我們的教學任務。對於兒童來說,國學相對枯燥無味,教師需要採用不同的方式去刺激學生、培養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引導學生熱愛國學。針對這一階段的兒童的心理和身理特徵,我們需要將相對枯燥無味的國學課上的有聲有色所必須的法寶就是講故事。教師在充分理解課文意思之後,利用書籍或者是網路資源查找與文章相關的小故事,也可以作為作業布置學生搜集查找,在課堂上進行總匯,以師生共同講故事形式來上國學課。不但讓學生在聽故事中學到了國學知識,同時還培養了學生的表達能力、語言組織能力和自己動手的能力。除了在課堂上可以採用講故事的形式外,我們還可以選用經典誦讀、知識問答、你做我說等多種形式來上好一節課,保持學生的對國學好奇心和新鮮勁。再比如單就誦讀這一項來說,也可以採用多種形式,像開火車讀、分組讀、男女pk讀,詩句接龍讀、問答式讀……盡量做到課堂實現形式的多樣化,不斷的刺激學生,以達到我們國學課的要求。
當然,除了學校課堂之外,我們還有家中、社會課堂。孩子能不能學到國學知識,能不能學好國學,很關鍵的一點就是在於家長和周遭的社會環境。我們的課堂不應該只是局限於學校里的課堂,更應該把國學教育普及到孩子生活的點滴之處。作為國學教師,就更應加強學校課堂與家中、社會課堂的聯系,平實多布置一些讓家長、社會中人能共同參與的活動。家長應是國學教育有力的後備軍和實施者。在課堂外,家長應積極響應學校、教師的號召,同孩子一起感悟經典。通過學校學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三方面同時著手,讓我們的孩子在誦讀經典之後,將知識內化為行動,內化為氣質。 四、發揮總策劃的作用
國學教育的主陣地在課堂,課堂的關鍵在教師。在小學生的心目中,教師的作用是無可比擬的,他們由「媽媽說」轉變為了「老師說」。教師對於他們來說就像是黑暗中指引光明的火炬。教師在課堂上的表現,直接關繫到學生對這門課的喜愛程度。很多孩子在剛開始並不是討厭某門課程,而是因為討厭課程的任教老師才不喜歡某門課的。作為一名國學教師,我們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國學素養,身體力行,做好學生的表率,用自己的行動感召學生,做好國學課堂上的總策劃。只有我們自己有一桶水的時候,才能給學生一瓢水。我上課時一般將課堂分為六個環節,即看看(文章包括哪幾個部分、有什麼故事、插圖)、讀讀(圈出不認識的生字、通讀全文、了解全文主要內容)、想想(有什麼不懂的、值得學習的地方、批判的地方)、議議(交流自己的想法、評議是非;師總結性評價、講故事)、背背(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練練(聯系生活實際,學以致用),全方位的發展孩子的能力。教師在課堂上只是起引導學生的作用,讓孩子自己去品讀、去發現。並在課堂上對學生特別強調的一點是:我們要以「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批判精神去看待《弟子規》。
教師作為總策劃者,在備課、上課的時候應充分的考慮到學生的特點,因人施教、因條件施教。立足於生活這個大背景,將國學教育貫穿於其中,讓學生在無形中感受到經典的魅力。
❺ 教師應該如何學習國學
1、自己對國學要有濃厚的興趣愛好,並能鑽研一到兩部國學經典。
2、熱愛專教育事業,喜歡屬和孩子們在一起。
3、熱愛朗誦,為人風趣幽默,善於表達,能將國學中深奧的道理結合現代生活實際形象生動地交給孩子!
4、環抱理想,並堅持它。世界會為有理想的人讓路!
5、只要堅持自己的理想,加上踏實的行動,一定能找到崗位,並成為優秀的國學老師。
6、如果還沒有發現伯樂,那就再拼搏一下,讓自己開國學班,開創自己的國學事業。
加油,我也很熱愛國學,需要有志青年去傳承弘揚!
❻ 小學語文教師國學培訓應培訓哪些內容
童蒙以養心為本,心正則聰明。一曰孝親。二曰弟長。三曰尊師。四曰敬友。……一曰誦讀。二曰字畫。三曰詠歌。四曰習禮。馬浮老曰:心之專直為志,言之精純為詩,行之節為禮,德之和為樂。
詩 教
教立志,用吟誦的方式把《千家詩》中的詩篇分類成狀元詩、宰相詩、才子詩、聖賢詩、狀元詩。把唐詩的時期、名篇、名人綜合成唐詩十家。與藝術結合化開成琴棋書畫的入門課程。
分類選詩,用吟誦的方式教學生五倫之教【教明倫】:父子【教孝】、君臣【教忠】、夫婦【教義】、兄弟【教悌】、朋友【教信】,學校【正心術】、立身【教氣象】、惻隱【教仁】、讀書【教立志】、憫農【教儉約】、知止【教謙退】、知足【教懲忿窒慾】、戒貪【教廉潔】、戒淫【教剛正】、戒殺【教仁】、戒爭斗【教智慧】等。
樂 教
用音樂及孔子詩教的用詩傳統學習《詩經》等經典,國 風【用詩傳統】教祝福、教贊美、教勸誡、教懷鄉、教交友等。
禮教
把家文化與禮、家訓結合成中華十大家訓選,孔子家語與孔氏家訓、朱文公家訓、錢氏家訓、范仲淹家訓、三大姓家訓等。把孝文化與女德文化結合成中華優秀孝文化七種精選,《論語》、《孟子》、《莊子》、《詩經》、《禮記》 經書講孝,《孝經》、《女四書》等。擇選經典內容分為胎教、修身、慎言、謹行、節儉、積善、遷善、崇聖訓、母儀、睦宗族、慈幼、立身、學禮、事父母、訓兒女、營家、待客等。
❼ 學校怎樣開展國學教育
【「中華國學」來團】這個問題源有點兒復雜。
簡單點說吧,首先是師資的培訓,老師沒有過硬的基本功,只能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了。
其次是有針對性的選擇教材內容,能自己編寫校本課程更好。
第三,要有合適的時間和場地。
第四,在中考和高考指揮棒的揮舞下,要做好家長和學生的思想工作。
就這樣吧!不知滿意否。
❽ 求國學經典活動方案一套
匯賢雅國學 做了很多國學活動,你可以去他們的網站找找。
我找到的:
國學活動策劃
匯賢雅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於傳統文化的研究、教育和活動交流的大型綜合性公司。公司下設少兒國學課堂,並承攬國學講座和傳統文化活動的策劃與實施。公司依託卓越的國學教育師資團隊,傳遞先賢理智的為人處事之道,傳播古為今用的管理智慧,營造和合互敬的團隊氛圍。公司現已成功組織各類國學講座和傳統文化活動,為企事業單位的人力資源培訓提供了優質的服務,獲得良好的口碑。
服務項目
1. 國學主題講座的策劃和實施;
2. 傳統文化主題活動的策劃和實施;
3. 經典誦讀主題活動的策劃和實施;
4. 傳統節日主題活動的策劃和實施;
5. 傳統文化與和諧團隊建設主題活動的策劃和實施;
6. 社區精神文明建設與和諧共建主題活動的策劃和實施;
7. 傳統文化主題廣告的策劃和實施;
8. 傳統文化主題的國際文化交流與展示的策劃和實施等。
優秀案例
一、 匯賢雅國學啟蒙課堂;少兒國學夏令營;化身觀音,慧心永續,體悅安然,通絡易經,天問,等大型國學活動。
二、 招商地產「當代社區的精神家園」——聖訓典禮;孝為先; 禮之行;禪之心;國學系列活動。
三、 招商局招商地產「尊師重道」——師之技;師之道;師之魂;教師節國學特別策劃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