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員工培訓與開發方向開題報告怎麼寫
有什麼不懂的地方可以問我,希望能夠幫到你?
提供一個開題報告範文範例,僅供參考,希望對你開題報告寫作能有幫助。
開題報告的撰寫方法
一、開題報告的含義與作用
開題報告,就是當課題方向確定之後,課題負責人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撰寫的報請上級批準的選題計劃。它主要說明這個課題應該進行研究,自己有條件進行研究以及准備如何開展研究等問題,也可以說是對課題的論證和設計。開題報告是提高選題質量和水平的重要環節。
研究方案,就是課題確定之後,研究人員在正式開展研之前制訂的整個課題研究的工作計劃,它初步規定了課題研究各方面的具體內容和步驟。研究方案對整個研究工作的順利開展起著關鍵的作用,尤其是對於我們科研經驗較少的人來講,一個好的方案,可以使我們避免無從下手,或者進行一段時間後不知道下一步干什麼的情況,保證整個研究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可以說,研究方案水平的高低,是一個課題質量與水平的重要反映。
二、寫好研究方案應做的基礎性工作
寫好研究方案一方面要了解它們的基本結構與寫法,但「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寫好開題報告和研究方案重要還是要做好很多基礎性工作。首先,我們要了解別人在這一領域研究的基本情況,研究工作最根本的特點就是要有創造性,熟悉了別人在這方面的研究情況,我們才不會在別人已經研究很多、很成熟的情況下,重復別人走過的路,而會站在別人研究的基礎上,從事更高層次、更有價值的東西去研究;其次,我們要掌握與我們課題相關的基礎理論知識,理論基礎扎實,研究工作才能有一個堅實的基礎,否則,沒有理論基礎,你就很難研究深入進去,很難有真正的創造。因此,我們進行科學研究,一定要多方面地收集資料,要加強理論學習,這樣我們寫報告和方案的時候,才能更有把握一些,制定出的報告和方案才能更科學、更完善。
三、課題研究方案的結構與寫法 課題研究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課題名稱
課題名稱就是課題的名字。這看起來是個小問題,但實際上很多人寫課題名稱時,往往寫的不準確、不恰當,從而影響整個課題的形象與質量。這就是平常人們所說的「只會生孩子,不會起名字」。那麼,如何給課題起名稱呢?
第一,名稱要准確、規范。
准確就是課題的名稱要把課題研究的問題是什麼,研究的對象是什麼交待清楚,課題的名稱一定要和研究的內容相一致,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准確地把你研究的對象、問題概括出來。規范就是所用的詞語、句型要規范、科學,似是而非的詞不能用,口號式、結論式的句型不要用。因為我們是在進行科學研究,要用科學的、規范的語言去表述我們的思想和觀點。課題就是我們要解決的問題,這個問題正在探討,正開始研究,不能有結論性的口氣。
第二,名稱要簡潔,不能太長。 不管是論文或者課題,名稱都不能太長,能不要的字就盡量不要,一般不要超過20個字。這次各個學校課題申報表中,我看名稱都比較簡潔,我就不再多說了。
(二) 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
研究的目的、意義也就是為什麼要研究、研究它有什麼價值。這一般可以先從現實需要方面去論述,指出現實當中存在這個問題,需要去研究,去解決,本課題的研究有什麼實際作用,然後,再寫課題的理論和學術價值。這些都要寫得具體一點,有針對性一點,不能漫無邊際地空喊口號。不要都寫成是堅持黨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等一般性的口號。主要內容包括:⑴ 研究的有關背景(課題的提出):即根據什麼、受什麼啟發而搞這項研究。 ⑵ 通過分析本地(校) 的教育教學實際,指出為什麼要研究該課題,研究的價值,要解決的問題。
(三)本課題國內外研究的歷史和現狀(文獻綜述)。
規范些應該有,如果是小課題可以省略。一般包括:掌握其研究的廣度、深度、已取得的成果;尋找有待進一步研究的問題,從而確定本課題研究的平台(起點)、研究的特色或突破點。 參考總課題報告。
(四)課題研究的指導思想
指導思想就是在宏觀上應堅持什麼方向,符合什麼要求等,這個方向或要求可以是哲學、政治理論,也可以是政府的教育發展規劃,也可以是有關研究問題的指導性意見等。對於范圍比較大,時間又很長的課題來講,大家在總的方面,有了一個比較明確的指導思想,就可以避免出現理論研究中的一些方向性錯誤。這里,我給大家介紹一下何老師在《佛山市教育現代化進程》研究方案里寫的課題指導思想里的一段話:「這一課題研究要依據黨中央和國家要求,依據廣東省委省政府的決定,依據佛山市委市政府的決定,結合國情、市情和佛山市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實際,……力求揭示佛山市教育現代化進程的規律及表現形式,為佛山市教育現代化實踐服務」。另外,還有一份供大家參考一下,廣東省教育科研「九五」規劃重點課題《學科教學與素質教育》研究和實驗方案裡面,課題指導思想這樣寫:「堅持以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從我國經濟領域實現「兩個轉變」和我省2010年基本實現現代化對基礎教育的要求出發,針對在中小學學科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的有關理論和實踐問題,開展全方位的改革實驗和理論研究,有效指導廣大中小學教師在學科教學中深入教學改革,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從而推進我省基礎教育事業向前發展,為把廣東建成教育強省作出貢獻 」。
(五) 課題研究的目標
課題研究的目標也就是課題最後要達到的具體目的,要解決哪些具體問題,也就是本課題研究要達到的預定目標:即本課題研究的目標定位,確定目標時要緊扣課題,用詞要准確、精練、明了。相對於目的和指導思想而言,研究目標是比較具體的,不能籠統地講,必須清楚地寫出來。只有目標明確而具體,才能知道工作的具體方向是什麼,才知道研究的重點是什麼,思路就不會被各種因素所干擾。
常見存在問題是:不寫研究目標;目標扣題不緊;目標用詞不準確;目標定得過高, 對預定的目標沒有進行研究或無法進行研究。確定課題研究目標時,一方面要考慮課題本身的要求,另一方面要考慮課題組實際的工作條件與工作水平。
(六)課題研究的基本內容
我們有了課題的研究目標,就要根據目標來確定我們這個課題具體要研究的內容,相對研究目標來說,研究內容要更具體、明確。並且一個目標可能要通過幾方面的研究內容來實現,他們不一定是一一對應的關系。大家在確定研究內容的時候,往往考慮的不是很具體,寫出來的研究內容特別籠統、模糊,把研究的目的、意義當作研究內容,這對我們整個課題研究十分不利。因此,我們要學會把課題進行分解,一點一點地去做。 基本內容一般包括:⑴對課題名稱的界說。應盡可能明確三點:研究的對象、研究的問題、研究的方法。⑵本課題研究有關的理論、名詞、術語、概念的界說。
(七)課題研究的方法
1、本課題研究是否要設定子課題。 各子課題既要有一定的相對獨立性,又要形成課題系統。作為省、市級課題,最好設定子課題。形成全校的課題研究系統。
2、具體的研究方法可從下面選定: 觀察法、調查法、實驗法、經驗總結法、 個案法、比較研究法、文獻資料法等。如要研究學生實踐能力的現狀必定離不開調查法; 要研究如何優化小學生個性宜採用實驗法;要研究如何對青年教師進行培養可採用經驗總結法;要研究問題家庭學生的教育對策可採用個案法等等。
3、確定研究方法時要敘述清楚「做些什麼」 和「怎樣做」 。如要用調查法,則要講清調查的目的、任務、對象、范圍、調查方法、問卷的設計或來源等。最好能把調查方案附上。
4、提倡使用綜合的研究方法。 一個大的課題往往需要多種方法,小的課題可能主要是一種方法,但也要利用其它方法。我們在應用各種方法時,一定要嚴格按照方法的要求,不能不三不四,憑經驗、常識去做。比如,我們要通過調查了解情況,我們如何制訂調查表,如何進行分析,不是隨隨便便發張表,搞一些百分數、平均數就行了。突出介紹行動研究法。
(八)課題研究的步驟
課題研究的步驟,也就是課題研究在時間和順序上的安排。研究的步驟要充分考慮研究內容的相互關系和難易程度,一般情況下,都是從基礎問題開始,分階段進行,每個階段從什麼時間開始,至什麼時間結束都要有規定。課題研究的主要步驟和時間安排包括:整個研究擬分為哪幾個階段;各階段的起止時間;各階段要完成的研究目標、任務;各階段的主要研究步驟;本學期研究工作的日程安排等。
(九)課題研究的成果形式
本課題研究擬取得什麼形式的階段研究成果和終結研究成果。形式有很多,如調查報告、實驗報告、研究報告、論文、經驗總結、調查量表、測試量表、微機軟體、教學設計、錄像帶等,其中調查報告、研究報告、論文是課題研究成果最主要的表現形式。 課題不同,研究成果的內容、形式也不一樣,但不管形式是什麼,課題研究必須有成果,否則,就是這個課題就沒有完成。
(十)課題研究的組織機構和人員分工
在方案中,要寫出課題組長、副組長、課題組成員以及分工。課題組組長就是本課題的負責人。一個課題組應該包括三方面的人,一是有權之士,二是有識之士,三是有志之士。有權了課題就可以得到更多的支持,有識了課題質量、水平就會更高,有志了可以不怕辛苦,踏踏實實踏實實去干。課題組的分工必須是要分得明確合理,爭取讓每個人了解自己工作和責任,不能吃大鍋飯。但是在分工的基礎上,也要注意全體人員的合作,大家共同研究,共同商討,克服研究過程中的各種困難和問題。
(十一)其他有關問題或保障機制
如課題組活動時間; 學習什麼有關理論和知識,如何學習,要進行或參加哪些培訓; 如何保證研究工作的正常進行; 課題經費的來源和籌集; 如何爭取有關領導的支持和專家的指導; 如何與校外同行交流等。
四、注意三點:
1、要學會搜集和獲取信息。處處留心皆學問(積累)。
2、要多學習,多借鑒。集思廣益開眼界(學習與借鑒)。
3、創新。登高望遠多創意(創新)。
2. 員工培訓計劃方案
摘要:為了較好地解決我國企業在進行員工培訓時出現的問題,文章運用系統論的方法,建立了一套戰略員工培訓系統模型,將培訓與企業的發展戰略相聯系,對我國企業員工培訓方案設計進行了完善。關鍵詞:競爭優勢;發展戰略;員工培訓;培訓模型隨著戰略人力資源管理時代的到來,員工培訓開發在提升員工技能和素質、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我國,員工培訓已逐漸在人力資源管理中成為一個不可或缺的環節。但是,我國企業在員工培訓方面由於起步較晚,還存在很多不足之處。一、企業員工培訓存在的問題(一)企業領導對培訓的認識不足目前,雖然我國多數企業管理者已經意識到培訓的重要性,但對培訓的認識還不夠,培訓僅僅停留在具體操作層面上,沒有意識到培訓的戰略意義,沒有將培訓上升到戰略的層面上,與企業的發展戰略聯系起來。企業發展戰略中無論是產品開發戰略、產業發展戰略、技術創新戰略還是組織結構戰略,都離不開相應的人力資源開發戰略。要使企業整體上升到一個新的水平,具備能同國內外一流企業抗衡的競爭力,沒有更高素質的員工隊伍作保證,也是不可能的。因而企業在制定發展戰略時,必須把員工培訓放在突出的位置,使之成為企業發展戰略的重要構成部分。 這樣,員工培訓就必須同生產、營銷、設計開發等經營工作同等看待,甚至應該視員工培訓比其它經營工作更為重要。而我國還有很多企業沒能做到這一點。(二)培訓工作缺乏系統性很多企業在具體培訓組織實施中苦於找不到一個正確的切入點,培訓方面缺乏科學系統的方法。企業員工培訓仍處於較低水平。主要表現在:1、培訓需求分析不全面、缺乏針對性。我國很多企業在培訓活動展開之前沒有進行科學的培訓需求調查和分析,完全按照上級的指令辦事或者僅憑自己或本部門員工的推斷,或者雖進行了培訓需求分析,但只注重崗位需求分析,而忽略了員工個人培訓需求分析和企業發展經營戰略需求,從而導致下一步的培訓工作難以展開,也就無法滿足企業培訓的需要。2、缺乏合理的培訓計劃。目前許多企業的培訓工作明顯缺乏科學合理的安排。企業往往缺乏短、中、長期的培訓計劃。2001年1月14日《組織人事報》公布了一項調查報告,結果顯示:有59.7%的被調查者認為本單位的員工培訓計劃「不完善」或「很不完善」,11.8%的人回答「本單位根本沒有員工在職培訓計劃」。只有1.3%的人回答本單位的員工培訓計劃「很完善」,另外有27.3%的人認為「比較完善」。可見,我國許多企業沒有明確完善的培訓計劃,常常是長期培訓、短期培訓一起上,缺乏系統安排。3、培訓組織實施缺乏科學性和規范性。我國很多企業培訓組織沿用傳統的方法,一般只仿照普通教育的模式設置的,教師專職授課,教務管理人員負責組織教學活動,班主任負責學員的日常管理工作,還有後勤人員負責生活保障工作,各環節相對獨立,彼此分離,沒能形成一個有機的管理體系。對培訓實施中的不確定因素估計不足,時間拖延,培訓工作虎頭蛇尾,時效性差,隨意性大,培訓管理缺乏規范。4、缺乏健全的培訓評估機制。目前我國很多企業的管理者僅僅關注員工參加培訓課程的數量,而不注重實際效果,主要表現在:對培訓效果的檢驗僅在培訓過程中進行,而沒有在實際工作中進行,造成培訓與實際生產服務脫節;評估記錄系統缺乏專業管理,大多數企業沒有完整的培訓記錄;考核結果的反饋不及時,考核後考核者與被考核者缺乏有效的溝通,不少員工對考核結果不認同。通過以上對企業員工培訓工作的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到了企業培訓方面存在的問題。為此,有必要針對企業員工培訓方面存在的問題,構建一個科學的培訓模型,以幫助企業解決培訓方面的問題,提升企業的整體素質,給企業構建持續的競爭優勢。二、企業員工培訓模型的構建為了使得培訓工作規范化、合理化,人們常常通過模型來體現方案設計的思路。由於研究者和設計者對培訓本身的不同認識,有關培訓的模型也多種多樣,但大多停留在培訓的具體操作層面上。隨著戰略人力資源管理時代的到來,員工培訓開發在企業中的地位和作用變得越來越重要,傳統的培訓模型已經難以適應企業發展的需要,需要做進一步的拓展和完善。針對我國企業對培訓的認識不足,培訓工作缺乏系統性的現象,為了加強企業領導對培訓的認識,使培訓的效果與企業的戰略目標一致,本文在傳統的培訓系統模型的基礎上對我國企業員工培訓方案設計進行了改善,採用系統論方法建立了一個戰略培訓系統模型。戰略培訓系統模型是對傳統培訓系統模型的進一步完善和優化,以下具體說明該模型的設計方法、設計思路、模型的特點以及模型的循環步驟。(一)模型的設計思路傳統的培訓系統模型雖然多種多樣,但整個系統在原理和構成上是相同的。本文同樣將整個系統分為了若干階段與若干過程,但又從自身研究的一些角度加以觀察,從宏觀(企業戰略)和微觀(企業培訓的具體操作)層面對整個企業的培訓加以設計,首先分析了企業戰略和員工培訓操作系統的關系,再具體介紹培訓操作系統的具體內容。其具體內容主要包括這樣幾大模塊:通過科學的培訓需求分析,確定培訓需求。科學設置培訓目標,提出預期要達到的具體目標和行動框架。周密擬定培訓計劃,明確具體通過哪些內容、方法、策略、媒體、師資、形式及過程等使得培訓目標有可能實現。精心組織實施培訓活動,按照設計與開發階段規定的方向和路徑有條不紊的組織實施。認真進行培訓效果評估,檢查實際結果與預期的結果之間是否發生偏差,憑借反饋不斷修正完善兩者之間的理想匹配。(二)模型的特點這個培訓系統模型的特點是以傳統的博伊代爾的培訓系統模型為基礎,將其具體化,同時將培訓上升到戰略的高度,將培訓與公司戰略相聯系和結合,實現了宏觀(企業戰略)和微觀(企業培訓的具體操作)的結合。任何一個組織開展培訓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促進組織目標的實現,具有組織中的戰略地位、建立了戰略意義的培訓目標以及相應的培訓戰略這樣三個特徵的培訓,稱之為「戰略培訓」。因此,這個方案稱為戰略培訓方案。這個模型將培訓提升到企業戰略的層面,讓培訓成為一項提升組織能力和支持組織發展的戰略,而不僅僅是開發員工能力和解決具體問題的活動。本文的戰略培訓系統模型如圖1所示。(三)模型的循環步驟1、確定企業的總體戰略。企業高層管理者通過分析組織外部環境(機會和威脅)和內部環境(優勢和劣勢)確定組織戰略。關於企業戰略的論述有很多種,但無論採取哪種戰略,其最終目標不外乎是滿足三方面的關系,這三個方面分別是:投資者、客戶和企業的員工。它們是促進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原動力。隨著現代企業管理理論的逐漸深入,人們發現,雖然滿足投資者和客戶的需求是企業孜孜以求的奮斗目標,但在投資者、客戶、員工這三者關系中有一個相對特殊的內在邏輯關系,即:企業若想滿足投資者不斷獲取更多投資回報的需求,便需要有一系列良好的經營業績予以保證;良好的經營業績來源於企業長久忠誠的客戶;長久忠誠的客戶又依靠優秀的員工予以維系。因此,從如上內在邏輯關系中可知,塑造優秀的員工團隊,提升人力資本的水準是企業競爭中最終的決勝之道。因此,要想最終實現企業的戰略,必須注重企業員工的培訓發展。2、根據企業總體戰略確定企業經營戰略、職能戰略及培訓戰略。企業總體戰略決定企業的經營戰略,企業的經營戰略是企業行動的指南,它決定企業的職能戰略,一切管理活動都要圍繞企業的經營戰略來執行。那麼人力資源的任務就在於針對相應的職能戰略,為企業提供和培訓執行經營戰略所需要的合適人選。包括適合生產、財務、銷售、市場、人力資源等各個具體職能部門所需要的人員。為了達到企業人員的合理配置和使用,企業的培訓部門必須首先調查企業現有的人員構成、素質狀況和能力結構,充分認識和了解企業既定的經營戰略,然後針對相應的職能戰略,制定出相應的培訓戰略,作為企業培訓的指導方針。通過制定符合企業發展戰略的培訓戰略,人員培訓從被動的反應模式轉向主動的戰略性培訓模式,超前為企業儲備所需的人才,培訓組織成員在未來必須具備的技能和知識。3、構建符合企業總體經營戰略的培訓操作系統。員工培訓是一項系統性的工作,要使員工培訓達到應有的效果,為企業的發展戰略服務,就需要根據培訓戰略,建立一個完善的員工培訓操作系統。這個系統包括培訓需要的確定、培訓目標的設置、培訓計劃的擬定、培訓活動的實施和培訓的總結評價這樣五大模塊,它們是企業培訓的具體實現途徑。正因為建立在同一平台上,所以各操作模塊不是相互獨立的,而是緊密相連的整體。4、反饋——培訓是否幫助實現了企業的戰略目標。培訓活動結束之後需要回頭看看:培訓給企業帶來了什麼價值呢?培訓效果是否與企業的戰略目標相符呢?有效的培訓可以解決企業的采購、生產、和銷售等環節的綜合問題,使企業產品和服務能在市場上獲得競爭優勢,從而最終實現企業的戰略目標。如果培訓的結果符合這些企業的總體戰略目標,則說明培訓符合企業的真正需要。綜上所述,我國企業可以根據企業的發展戰略,構建完善的培訓體系,針對培訓工作出現的問題,採取有效的措施來改善自身的培訓工作,從而提高企業的士氣、降低流動率、節約企業的成本,最終勝過競爭對手,贏得競爭優勢。
3. 員工培訓方案設計的原則是什麼急!!
(一)培訓需求分析
培訓需求分析是設計新員工入職培訓方案的首要環節。它由培訓管理人員採用各種方法和技術,對組織成員的目標、知識、技能等方面進行鑒別和分析,從而確定是否需要培訓以及培訓的內容。它是確定培訓目標、設計培訓計劃的前提,也是培訓評估的基礎。只有充分了解、分析培訓需求,才能設計合理的新員工入職培訓方案。培訓需求可從企業、工作、個人三方面進行分析:
首先,進行企業分析。先確定企業的培訓需求,以保證培訓方案符合企業的總體目標和戰略要求。大凡企業組織新員工入職培訓,就是要把新員工因知識、技能不足,不了解企業的概況、歷史、現狀、遠景規劃而造成的盲目性所產生的機會成本的浪費,控制在最小限度。如果企業不組織新員工入職培訓,新員工要花費比培訓多得多的時間掌握這些知識。新員工進入企業,面對一個新環境,不了解企業情況,不了解職位要求,不熟悉上司、同僚、下屬,不免感到緊張不安。為了使新員工消除緊張情緒,迅速適應環境,必須進行入職培訓。
其次,進行工作分析。工作分析是指新員工達到理想的工作績效所必須掌握的技能和能力。
接著,進行個人分析。個人分析是將員工現有的水平與未來工作崗位對員工技能、態度的要求進行比照,研究兩者之間存在的差距,研究需要進行哪方面的培訓來提高能力,達到員工的職務與技能的一致。但是,培訓不是萬能的,只有當新員工存在的問題是通過培訓能夠解決的時,則進行培訓。
(二)培訓方案各組成要素分析
新員工入職培訓方案是培訓目標、培訓內容、培訓資源,培訓對象、培訓日期與時間、培訓方法、培訓場所與設備、培訓紀律的有機結合,具體分析如下:
1.培訓目標。培訓目標應設置總目標和具體目標。培訓總目標是宏觀上的、較抽象的,它需要不斷分層次細化,使其具有可操作性。新員工入職培訓就是要把因新員工知識、能力、態度等方面的差距所產生的機會成本的浪費控制在最小階段,這就是企業新員工入職培訓的總目標。
培訓的具體目標是:
讓新員工感受到企業對他們的歡迎,體會到歸屬感,以鼓舞士氣;
讓新員工消除初進企業時的緊張焦慮情緒,很快適應新的工作環境,以便減少錯誤、節省時間;
展現清晰的職位分析及、企業對個人的期望。告訴他,他的職位是干什麼的,你希望他做到什麼;
培訓新員工解決問題的能力,提供尋求幫助的方法,提供討論的平台,幫助他更快地勝任本職工作;
幫助新員工建立與同事和團隊的和諧關系,減少員工的抱怨;
讓員工了解企業的歷史、現狀,讓他融入企業文化。不管他什麼背景、歷史、來自什麼樣的公司,用強化的方式讓他很快適應公司的組織文化,大家用同一個聲音說話。
總之,培訓目標是培訓方案實施的導航燈。有了明確的總體目標和各層次的具體目標,培訓的組織者和接受培訓的新員工才能少走彎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培訓內容。一般來說,新員工入職培訓內容應包括以下三個層次:
知識培訓,是入職培訓的第一層次。知識培訓有利於理解概念,增強對新環境的適應能力。新員工只要聽一次講座或看一本書,就可能獲得相應知識,簡單易行,但學後容易忘記。如果培訓僅停留在這一層次上,效果是難以保證的。
技能培訓,是入職培訓的第二個層次,錄用新員工不可避免地要走這一步。因為抽象的書本知識不可能立即適應具體的操作。即使新員工進入企業時就已擁有了優異的工作技能,他們也必須通過培訓了解本企業運作中的一些差別。很少有員工剛進入企業就掌握了所需要的一切技能,至於新錄用的會計師、工程師、經濟師、醫師、護士等專業人員也毫無例外應當參加新員工入職培訓。他們雖然已掌握本專業的知識和技能,但都只限於自己的專業,而與其他專業之間缺乏溝通和協調,對本企業更不甚了解。應當通過培訓,讓他們了解企業的情況,了解本企業他人的工作,促進各類人員之間的溝通和協調,使他們從企業整體利益出發共同合作。而且,他們還可以通過培訓更新專業知識,及時了解各自領域的最新知識及在本企業的應用,使之與社會經濟技術的發展相適應。
素質培訓,這是入職培訓的最高層次。素質高的員工有正確的價值觀,有良好的思維習慣,有較高的目標。他可能暫時缺乏知識和技能,而素質低的員工即使已掌握了知識和技能,也可能不用,甚至幫倒忙。如果因為招聘把關不嚴,錄用了素質低的員工,經培訓不改的,應及時清退,否則,飴害企業。
入職培訓實踐中,究竟如何選擇培訓內容,應從實際出發。如果錄用的員工是管理人員,應傾向於知識和素質培訓。如果錄用人員是一般員工,則傾向於知識和技能培訓。
4. 如何制定新員工培訓方案
隨著經濟的發展,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戰略已經逐漸轉向提升員工技能和素質、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等方面,並且在逐步發揮優勢。員工培訓慢慢成為人力資源管理中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因為我國企業在員工培訓方面比世界起步相對較晚,存在很多不足。
一、企業員工培訓存在的問題
(一)企業領導對培訓的認識不足
雖然國內很多企業都有意識到培訓的重要性,但是對培訓的基本認識還是很缺乏,培訓製作表面功夫,實際並沒有多大效果。這樣培訓與公司戰略發展就節節脫軌。
企業發展戰略應該把人力資源開發與企業整體發展提升在同一水平上,要具備與國內外一流企業抗衡的競爭力,只有高素質的工作團隊才能帶領企業走向發展前端。
(二)培訓工作缺乏系統性
很多企業在具體培訓組織實施中苦於找不到一個正確的切入點,培訓方面缺乏科學系統的方法。企業員工培訓仍處於較低水平。主要表現在:
1、培訓需求分析不全面、缺乏針對性。我國很多企業在培訓活動展開之前沒有進行科學的培訓需求調查和分析,完全按照上級的指令辦事或者僅憑自己或本部門員工的推斷,或者雖進行了培訓需求分析,但只注重崗位需求分析,而忽略了員工個人培訓需求分析和企業發展經營戰略需求,從而導致下一步的培訓工作難以展開,也就無法滿足企業培訓的需要。
2、缺乏合理的培訓計劃。目前許多企業的培訓工作明顯缺乏科學合理的安排。企業往往缺乏短、中、長期的培訓計劃。2001年1月14日《組織人事報》公布了一項調查報告,結果顯示:有59.7%的被調查者認為本單位的員工培訓計劃「不完善」或「很不完善」,11.8%的人回答「本單位根本沒有員工在職培訓計劃」。只有1.3%的人回答本單位的員工培訓計劃「很完善」,另外有27.3%的人認為「比較完善」。可見,我國許多企業沒有明確完善的培訓計劃,常常是長期培訓、短期培訓一起上,缺乏系統安排。
3、培訓組織實施缺乏科學性和規范性。我國很多企業培訓組織沿用傳統的方法,一般只仿照普通教育的模式設置的,教師專職授課,教務管理人員負責組織教學活動,班主任負責學員的日常管理工作,還有後勤人員負責生活保障工作,各環節相對獨立,彼此分離,沒能形成一個有機的管理體系。對培訓實施中的不確定因素估計不足,時間拖延,培訓工作虎頭蛇尾,時效性差,隨意性大,培訓管理缺乏規范。
4、缺乏健全的培訓評估機制。目前我國很多企業的管理者僅僅關注員工參加培訓課程的數量,而不注重實際效果,主要表現在:對培訓效果的檢驗僅在培訓過程中進行,而沒有在實際工作中進行,造成培訓與實際生產服務脫節;評估記錄系統缺乏專業管理,大多數企業沒有完整的培訓記錄;考核結果的反饋不及時,考核後考核者與被考核者缺乏有效的溝通,不少員工對考核結果不認同。
通過以上對企業員工培訓工作的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到了企業培訓方面存在的問題。為此,有必要針對企業員工培訓方面存在的問題,構建一個科學的培訓模型,以幫助企業解決培訓方面的問題,提升企業的整體素質,給企業構建持續的競爭優勢。
二、企業員工培訓模型的構建
為了使得培訓工作規范化、合理化,人們常常通過模型來體現方案設計的思路。由於研究者和設計者對培訓本身的不同認識,有關培訓的模型也多種多樣,但大多停留在培訓的具體操作層面上。隨著戰略人力資源管理時代的到來,員工培訓開發在企業中的地位和作用變得越來越重要,傳統的培訓模型已經難以適應企業發展的需要,需要做進一步的拓展和完善。
針對我國企業對培訓的認識不足,培訓工作缺乏系統性的現象,為了加強企業領導對培訓的認識,使培訓的效果與企業的戰略目標一致,本文在傳統的培訓系統模型的基礎上對我國企業員工培訓方案設計進行了改善,採用系統論方法建立了一個戰略培訓系統模型。戰略培訓系統模型是對傳統培訓系統模型的進一步完善和優化,以下具體說明該模型的設計方法、設計思路、模型的特點以及模型的循環步驟。
(一)模型的設計思路
傳統的培訓系統模型雖然多種多樣,但整個系統在原理和構成上是相同的。本文同樣將整個系統分為了若干階段與若干過程,但又從自身研究的一些角度加以觀察,從宏觀(企業戰略)和微觀(企業培訓的具體操作)層面對整個企業的培訓加以設計,首先分析了企業戰略和員工培訓操作系統的關系,再具體介紹培訓操作系統的具體內容。其具體內容主要包括這樣幾大模塊:通過科學的培訓需求分析,確定培訓需求。科學設置培訓目標,提出預期要達到的具體目標和行動框架。周密擬定培訓計劃,明確具體通過哪些內容、方法、策略、媒體、師資、形式及過程等使得培訓目標有可能實現。精心組織實施培訓活動,按照設計與開發階段規定的方向和路徑有條不紊的組織實施。認真進行培訓效果評估,檢查實際結果與預期的結果之間是否發生偏差,憑借反饋不斷修正完善兩者之間的理想匹配。
(二)模型的特點
這個培訓系統模型的特點是以傳統的博伊代爾的培訓系統模型為基礎,將其具體化,同時將培訓上升到戰略的高度,將培訓與公司戰略相聯系和結合,實現了宏觀(企業戰略)和微觀(企業培訓的具體操作)的結合。任何一個組織開展培訓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促進組織目標的實現,具有組織中的戰略地位、建立了戰略意義的培訓目標以及相應的培訓戰略這樣三個特徵的培訓,稱之為「戰略培訓」。因此,這個方案稱為戰略培訓方案。這個模型將培訓提升到企業戰略的層面,讓培訓成為一項提升組織能力和支持組織發展的戰略,而不僅僅是開發員工能力和解決具體問題的活動。本文的戰略培訓系統模型如圖1所示。
(三)模型的循環步驟
1、確定企業的總體戰略。企業高層管理者通過分析組織外部環境(機會和威脅)和內部環境(優勢和劣勢)確定組織戰略。關於企業戰略的論述有很多種,但無論採取哪種戰略,其最終目標不外乎是滿足三方面的關系,這三個方面分別是:投資者、客戶和企業的員工。它們是促進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原動力。隨著現代企業管理理論的逐漸深入,人們發現,雖然滿足投資者和客戶的需求是企業孜孜以求的奮斗目標,但在投資者、客戶、員工這三者關系中有一個相對特殊的內在邏輯關系,即:企業若想滿足投資者不斷獲取更多投資回報的需求,便需要有一系列良好的經營業績予以保證;良好的經營業績來源於企業長久忠誠的客戶;長久忠誠的客戶又依靠優秀的員工予以維系。因此,從如上內在邏輯關系中可知,塑造優秀的員工團隊,提升人力資本的水準是企業競爭中最終的決勝之道。因此,要想最終實現企業的戰略,必須注重企業員工的培訓發展。
2、根據企業總體戰略確定企業經營戰略、職能戰略及培訓戰略。企業總體戰略決定企業的經營戰略,企業的經營戰略是企業行動的指南,它決定企業的職能戰略,一切管理活動都要圍繞企業的經營戰略來執行。那麼人力資源的任務就在於針對相應的職能戰略,為企業提供和培訓執行經營戰略所需要的合適人選。包括適合生產、財務、銷售、市場、人力資源等各個具體職能部門所需要的人員。為了達到企業人員的合理配置和使用,企業的培訓部門必須首先調查企業現有的人員構成、素質狀況和能力結構,充分認識和了解企業既定的經營戰略,然後針對相應的職能戰略,制定出相應的培訓戰略,作為企業培訓的指導方針。通過制定符合企業發展戰略的培訓戰略,人員培訓從被動的反應模式轉向主動的戰略性培訓模式,超前為企業儲備所需的人才,培訓組織成員在未來必須具備的技能和知識。
3、構建符合企業總體經營戰略的培訓操作系統。員工培訓是一項系統性的工作,要使員工培訓達到應有的效果,為企業的發展戰略服務,就需要根據培訓戰略,建立一個完善的員工培訓操作系統。這個系統包括培訓需要的確定、培訓目標的設置、培訓計劃的擬定、培訓活動的實施和培訓的總結評價這樣五大模塊,它們是企業培訓的具體實現途徑。正因為建立在同一平台上,所以各操作模塊不是相互獨立的,而是緊密相連的整體。
4、反饋——培訓是否幫助實現了企業的戰略目標。培訓活動結束之後需要回頭看看:培訓給企業帶來了什麼價值呢?培訓效果是否與企業的戰略目標相符呢?有效的培訓可以解決企業的采購、生產、和銷售等環節的綜合問題,使企業產品和服務能在市場上獲得競爭優勢,從而最終實現企業的戰略目標。如果培訓的結果符合這些企業的總體戰略目標,則說明培訓符合企業的真正需要。
5. 員工培訓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一、直接傳授培訓法:主要正對員工的理論知識的前沿觀點進行的培訓。
<1、講授法:
a、灌輸式講授
b、啟發式講授
c、畫龍點睛式講授註:講課教師是培訓成敗的關鍵,務必選好培訓教師。
<2、專題講座:適用於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了解技術發展方向和當前熱點問題
<3、研討法:
a、以教師或受訓者為中心的研討
b、以任務或過程為取向的研討二、實踐型培訓方法:主要以技能培訓為主。
<1、工作指導法:適用於基層生產工人,也適用於各級管理人員
<2、工作輪換法:主要是為了誇大受訓者對整個企業的各個環節的工作的了解
<3、特別任務法:制定特殊的任務讓部分員工去完成,常用於管理培訓
<4、個別指導法:即通常所說的師傅帶徒弟的方法
三、參與型培訓方法:提高受訓者的積極性,使培訓者和受訓者雙方在互動中學習。
<1、自學
<2、案例研究法:雙向性交流的培訓方式,對培訓者和受訓者的要求都比較高
a、案例分析方法:
b、事件處理法:適用於提高學員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表達交流的能力,建立員工之間良好人際關系
<3、頭腦風暴法:操作要點:
a、只規定一個主題
b、參見者在一起無拘無束的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和方案
c、參加者和組織者都不能評議他人的建議和方案註:其關鍵是排除思維障礙和清楚心理壓力,讓參加者輕松自由,各抒己見。
<4、模擬訓練法:學習特定的工作行為和技能,提高處理問題的能力主要方式:
a、人與機器共同參與模擬
b、人與計算機共同參與模擬(假定的環境)
<5、敏感性訓練法(T小組法):適用於組織發展訓練、晉升前的人際關系訓練、中青年管理人員的人格塑造訓練、新近人員的集體組織訓練、外派人員的異國文化訓練等
採用方式:集體住宿訓練、小組討論、個別交流內容:問題討論、案例研究等
<6、管理者訓練(MTP法):適用於中低層管理人員掌握管理的基本原理、知識、提高能力
採用方式:專家授課、學院間討論等
四、態度型訓練法:
<1、角色扮演:在模擬真是環境中,模擬性的處理工作事務
<2、拓展訓練:模擬探險活動進行的心理訓練和人格訓練
五、科技時代的培訓方式:
<1、網上培訓
<2、虛擬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