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案大全 > 校本教研方案設計培訓體會

校本教研方案設計培訓體會

發布時間:2022-04-25 13:51:55

1. 如何開展幼兒園園本教研心得

園本教研是以幼兒園為本位的日常教學研究,它是以園長和教師為研究主體,以幼兒園存在的教育問題為研究對象,以改善和提高幼兒管理和教育質量,促進教師發展為目的的教育研究探索活動。

園本教研活動組織的形式有哪些呢?一般包括:游戲式、解惑式、案例式、磨課式、集體備課式等,形式多樣。
1、游戲式的教研方式
教研並非一定要是講道理、單一和枯燥乏味的,它可以是實操、生動和充滿情趣的。在教研培訓中加入游戲的方式和靈活多變的方法,教師就可以不斷地保持研究的熱情,充分地享受研究的快樂。
2、解惑式教研
教師在教研教學中會出現種種問題,有些問題是個別性的,有些問題是集中性的,可進行先收集問題,再制定教研主題,最後集體解惑答疑。
如:「繪本教學的示範與講評」、「繪畫活動中如何引導幼兒進行創造力的表現」等。
3、案例式教研
在教師的教育實踐中,一些問題經常會是教師的常見工作難題,因此進行案例式的教研工作有著很大的幫助。幼兒園可每月進行一次案例教研,在教師中徵集研討案例,然後組織教師查找資料,進行集體教研研討,對幼兒的年齡特點、心理特徵進行分析,對症下葯,尋找解決的正確方法。
4、磨課式教研,一般是青年教師自薦式上課與邀請式聽課
磨課式教研有時我們叫「一課三研」,是選用相同的教材,讓不同教師進行多次上課,同組教師全員參與聽課、評課的活動。
其主要流程:組內教師集體備課——第一次課教學展示——全園教師聽課評課研討、專家指導——第二次教師行為改進課堂教學展示——全園教師聽課評課研討——第三次教師課堂教學成果展示——聽課評課研討,總結,形成最優化的教案。
(註:因為主題開展的行進因素,一般一次磨課的周期控制在3周之內。)
還可以有哪些教研活動開展方法呢?
集體備課式教研(新教師、青年教師)
「師帶徒」傳幫帶式

園本教研分為兩種:
1、常規教研(研討、觀摩、理論學習、經驗交流、教學成果匯報分享等)
主要過程:
問題——設計——行動——反思(循環往復、螺旋上升)
2、專題教研
活動過程:
學習階段、研究階段、實踐階段、總結反思階段
園本教研的基本過程
1、活動准備:
學期初教研組長與年級組長根據上學期教研情況和本學期保教工作計劃,制定本學期教研主題和教研計劃(時間、主題內容);
2、根據教研計劃確定教研時間、內容、參加人員和教研方式(教研活動一般為隔周一次,利用中午時間,所有教師崗人員參加);
3、教研活動前一周將教研活動安排內容通知相關人員,引導教師提前思考或准備相關資料;
4、學習資料、材料、教研會議記錄表(專人進行記錄)等。

常規教研活動開展流程(根據不同教研主題和參加對象選用不同的教研方式):
1、主持人介紹教研活動主題、內容(或案例分享),拋出問題引導教師進行思考,教師展開討論話題;
2、教研組長引導教師展開討論話題,在討論中及時進行總結歸納,並拋出下一個問題,使討論循序漸進;
3、教師集中討論並提出問題的解決方案,由教研組長梳理歸納,記錄人及時進行詳細記錄;
4、教研組長小結討論結果,同時提出下次教研主題,老師們做好准備。
觀摩課活動開展流程:
1、觀摩活動前,教研組長下發觀摩活動教案,提出所要觀摩的要點;
2、觀摩當天下發聽課記錄表,要求教師做好觀摩記錄;
3、課後組織教師進行座談、研討,圍繞觀摩主題談自身感受;
4、教研組長進行總結歸納;
5、每位教師寫觀摩後反思(結合自身業務水平技能)。

教研組長組織理論學習活動開展流程:
1、根據教研計劃中學習的內容,組織教師進行培訓、學習;
2、對所學內容提出問題,組織討論,幫助教師理解;
3、組織教師談學習後感受,從中了解教師對學習內容的理解;
4、引領教師總結歸納本次活動的收獲;
5、每次教研活動都需要做好認真詳細的記錄。
經驗交流活動開展流程:
1、組織教師分享個人經驗,其他教師談感受和收獲;
2、引導教師及時將優秀經驗內化,舉一反三想出新的方法和手段;
3、教研組長引領教師及時進行歸納和總結,並運用到實際教育教學工作中;
4、教研活動中及時進行詳細記錄。

2. 如何寫教學培訓心得

在近一年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認識到作為推動教育事業發展的主體—教師肩負著光榮和神聖的歷史使命,必須具有強烈的責任心和良好的師德素質。
現今社會中,有悖師德的現象屢禁不止,如教師急於求成,往往口不擇言,傷害了學生的自尊,遲到就不讓進教室,做錯事就罰打掃除等變相體罰學生,認為將學生分為三六九等,優生笑臉相迎,差生橫眉冷眼等等,這樣肯定不利於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在推進素質教育倡導新教育理念的同時,要求教師提高自身素質,有良好的師德表現,我認為需作到以下幾點:
1 鑽研教材,在新課程新課標下認真備課,上課,「要給學生一碗水,教師要有一桶水」,這樣才能教好課,高質量完成教學任務。
2 轉變教育理念,從以往應試教育轉為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注重學生全面的發展。
3 以身示範,以情感人,德高為師,身正為范。我們要求學生不能怎樣,自己就先要做到。教育過程中,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要以情感人,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改正不再犯,這一過程需一定的方法,

3. 1.校本研修的途徑 2.結合教學實際談談你如何實施校本研修

1.校本研修的途徑
校本研修又名校本培訓,是基於學校,為了學校,發展學校的研修。要切實開展在綜合教育改革背景下的校本研修,需要多角度、多方面地整合力量,創造良好的校本研修生態環境,讓教師在專家引領、同伴互助、個體反思實踐中實現專業發展。基本途徑是:
(1)教師不脫離工作崗位,轉換角色,就在學校接受全面的研修。
(2)因校制宜地制定校本研修的方案、計劃,建立校本研修的管理制度、評價制度、激勵機制,從而保證校本研修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3)貼近學校的教育教學實際,有常規性的全員研訓模式和非全員性個別化的研訓模式。

2.結合教學實際談談你如何實施校本研修。
從事教育工作的老師需要不斷地學習,以適應社會的需求。要從自己的教學實際出發,不斷養成自我學習與自我反思的習慣,從自己的教學中尋找突破口,促使自己的教學工作再上一個新台階。(1)要按時參與校本研修活動,並做好記錄,並認真撰寫心得體會,在學習中不斷充實自己,提高自己的理論素養。要開展有效課堂教學研究,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認真開展有效備課,有效課堂教學、有效作業設計和批改的研究,發嚴格要求自己,在每周聽一節課之後,與同組的老師共同討論分析,取長補短,發表自己的見解,使自己不斷走向成熟,給課堂注入更多的活力,取得更大的效益。
(2)要經常進行自我反思。反思,是教師提高教學水平的一種有效方法,反思自己的備課;反思上課時遇到的問題,自己是怎樣處理的;反思自己本節課有哪些比較滿意的地方或者有哪些不足。經過不斷的反思與積累,自己確實掌握了很多「第一手材料」,悟出了一些道理,豐富、完善了自己的課堂,最大限度的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3)參加多種研修模式,全面提升自我素質。積極參與遠程研修活動,認真聆聽專家的指導,多看看同行們對於課堂教學改革的認識和思考,並對自己感興趣的話題發表評論,及時與各位溝通交流,增長自己的見識,開拓自己的視野,使自己能夠更及時的了解外面的世界。同時進行自主學習模式。我學習教學理論、自我反思,找出自己在某一方面的不足,然後制定計劃,並實施計劃,以彌補自身不足,提高自身能力。

4. 如何在教學,教學改革中開展研究,感悟與收獲

推進課堂教學改革已成為我市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和提高教學質量的主抓手。市局組織校長培訓班,給我們校長們帶來了強烈的思想沖擊和視覺沖擊,為推動課堂教學改革創造了良好的氛圍。目前,全縣許多學校正在不遺餘力地推動或嘗試著課堂教學改革,掀起了一股學思洋模杜郎的熱潮。學校課堂教學改革是否能形成燎原之勢,而不自生自滅。我認為,校長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面對這樣重大而全新的改革,校長肩負著神聖的使命和重大的責任。校長的認識水平、思想觀念、意志品質和管理方法無不直接關繫到學校課堂教學改革的成敗。作為一名校長,就應成為推動學校課堂教學改革的決策者、組織者、參與者和實踐者。 一、校長應成為課堂教學改革的理念先知者 推進課堂教學改革,不僅要樹立符合當代課程與教學發展的理念,而且還要真正地、徹底地實踐著新課程的核心思想。 作為一名校長,首先必須要自覺領悟新課程理念,掌握新課程標准,全面而深刻地認識新課程改革的背景、目的、意義,認識新課程改革的目標、內容、方法及要求,更重要的是在認識的基礎上,逐步樹立現代課程觀、現代教學觀、現代教師觀、現代學生觀和現代評價觀。其次,推進課堂教學改革需要新的理念來支撐,作為校長不僅要注重自身的學習與提高,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而且還要影響引導全體教職工自我充電,把提高自身素質的學習轉化為內在的需求,使之成為自覺行為。再次,推進課堂教學改革是一項充滿挑戰性的工作,作為校長,要打破以往的思維方法,在先進的思想和理論指導下,大膽嘗試,不怕困難,抱定目標,堅持到底。大魄力,硬手腕,立足本土,先做後說,抓住核心,一步到位,層層推進。善於總結經驗教訓,逐步走出一條符合本校實際的改革之路。只有這樣,才能正確引領全校的課堂教學改革,才能成為改革的先知者。 二、校長應成為課堂教學改革的目標設計者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校長對學校的領導首先應該是教育思想的領導。常言道先有思路,後有出路,沒有思路,就沒有出路。作為一名校長應該立足當前,放眼未來,認真思索,精心設計學校發展的藍圖,決不能只擺出一種小改小革、應付了事的架勢。在推進課堂教學改革的過程中,要認真反思學校管理,反思自身實踐,直面校情,在反復調研的基礎上,根據學校學生的學習狀況,教師的教學狀況,學生的成長需要及教學條件、外部環境等設計好學校的改革目標,要廣泛博採眾家教改理論之長,汲取各校教改的精華,構建好學校課堂教學改革的新模式。針對學校實際,努力在課堂教學改革中形成風格,形成特色,形成品牌。 三、校長應成為課堂教學改革的過程研究者 在推進課堂教學改革的過程中,一定會遇到許多困難和挫折,這就要求我們校長應成為改革的研究者,不斷思考研究改革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確定學校課堂教學改革的目標之後,校長需要為實現這一目標而開展各項工作,但校長需要考慮的變數很多,遇到的困情和疑惑不少,其中許多是不明確的或無法預期的。作為校長要站在現代教育的高度,全面反思傳統課堂的弊端,全面反思傳統學校管理對教學改革的制約和影響,從而思考如何建立適應教學改革的學校管理機制,思考如何全面而扎實有效地推進課堂教學改革,思考如何建立一支適應改革的教師隊伍,思考如何創造出更鮮明的辦學特色。校長要在全面反思的基礎上,制訂出學校教學改革的實驗方案,確立學校教學改革的目標、內容、步驟、途徑、方法和要求。面對困難,校長要始終保持一個創造性頭腦,要有識別機遇的敏感性,又有克服困難的膽識,保持一種積極的心態。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氣創造性地走出一條脫困之路。 四、校長應成為課堂教學改革的關系協調者 推進課堂教學改革,需要不同部門和人員的分工協作。教學改革是一項牽動學校全員和社區、家長的工作。校長必須充分發揮整體的合力效應,以保證所有的力量都為改革的順利實施服務。首先校長應做好學校內部目標任務、職權、利益的協調,營造出一個團結和諧、相互協作、運作有序、充滿活力的濃厚氛圍,加強學校成員的協同合作。力求全校上下認識上高度統一,步調上高度一致。其次是搞好學校內部與外部的協調。校長要注意學校與社區及學生家長之間的關系處理,加強學校與校外各種力量的溝通與交流,調動學生家長在教學改革中的積極性,努力為學校的教學改革創設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作為校長只有主動作好協調多方關系,不坐守觀望,教學改革才有生命力。 五、校長應成為課堂教學改革的具體實踐者 校長在課堂教學改革中,不僅是管理者,更是參與者和實踐者,因此校長必須及時轉換角色。在教學改革中必須與教師一起去發現、分析、解決問題。校長只有站在教學第一線,深入到課堂,深入到教師和學生中去,才能從多個視角去發現差異,尋找改革中的問題,做出與新課程改革相適應的、符合新課改精神的決策。新課程倡導教師的個性化教學,倡導教學方法的百花齊放,倡導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發展,作為校長要少點指令,多點指導;少說空話,多參與教學實踐活動;與課改同步,與師生同行;與許多前所未有的新問題面對面,科學高效地組織。參與全校的教改工作,到師生中去,到課堂中去,堅持上課、聽課、評課,掌握教改的主動權,成為推動課堂教學改革的忠實實踐者。 六、校長應成為課改中教師專業成長的引導者 推進課堂教學改革的主要實踐者是教師,而我們的教師多數是從傳統教學中成長起來,課堂上灌,課下壓,多布置作業,題海戰術,體罰學生是教師的看家本領。在課堂教學改革中他們自然又成了新兵,因此,關注教師成長是校長在教學改革中的重大責任。首先要營造教師成長的氛圍。作為校長要摒棄過去那種滯後的管理做法,花大力氣構建新課程理念的各種管理制度,特別是教學管理制度。只有引導教師把自己的工作當事業來服務,當人生的目標來追求,教師工作起來才有積極性,才有源動力,才會不斷創新,才會熱心於改革。否則,課堂教學改革就會成為教師的負擔,就會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因此,校長要把推動課堂教學改革與教師的成長聯系起來,努力創設教師實現自我價值的氛圍,努力構建教學改革的自我展示平台,促進教師成長。其次要抓好校本培訓。教學改革的推動需要我們轉變教師觀念,並充實和更新教師知識。因此校長要重視抓好教師培訓,把培訓貫穿於教學改革的全過程中,切實做到邊實驗,邊培訓,邊研究,邊開發,必須堅持不斷學習、實踐、感悟、提高、深化,把教學改革與教學實踐結合起來。在校本培訓中,特別要倡導合作交流,形成共同探索的良好氛圍,切實提高培訓的實效。再次要扎實開展校本教研。校本教研就是直接圍繞學校自身所遇的真實教育問題開展的教學研究活動。它是引導教師踏上問題設計行動反思教研旅程的新模式,也是目前學校發展和教師成長的方向和重點。教研活動的方法應多種多樣。如集體備課、研討交流、觀摩聽課、課後評議、課後反思、教學論壇等。校長應努力為培養一批教學骨乾和優秀教師創造條件。 七、校長應成為課改中學生自主發展的服務者 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一切適應學生的發展,一切促進學生的發展這是課堂教學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能否讓學生最大限度地自主發展把學生培養成為符合現代文明要求的時代新人,作為校長要為學生自主發展積極創造條件。一是要創造理想的學習環境,不斷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創建一個環境優美、健康向上、人文氣息濃厚的校園。二是要創造民主平等、和諧健康的人際環境。努力建立起民主融洽的師生關系和團結友愛的同學關系。真正形成團結友愛,奮發向上,充滿和諧的集體氛圍。三是要創造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倡導新的學習方式,不斷強化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給學生創設更多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與探究學習的時間與空間。四是要改變評價體制。力求建立一套適合課堂教學改革的評價體系,正確評價學生的成長與發展,正確評價教師的教學水平與教學效果。不斷推動學校課堂教學改革的深入實施。 課堂教學改革是一項復雜系統工程,能否真正推行課堂教學改革,能不能真正引領教師擺脫傳統教學思想的束縛,關鍵是學校校長有沒有堅定改革的先進理念、勇氣和毅力。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一個矢志改革的校長必然會帶出一個富有改革特色的學校。我相信課堂教學改革的旋風一定會吹醒各中小學校,萍鄉教育的明天一定會百花齊放,大放異彩。

5. 通過學習「《教研組進行校本教研的基本途徑》」,對於建立一個有效的教研組,你有什麼看法或建議

一、深入開展校本教研,創建學習型教研組織。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大力開展校本教學研究創造性地實施新課程創建學習型教研組織,以此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建立與新課程相適應的教研製度努力提高學校教研能力全面促進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越來越凸顯出其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以「校本教研」為動力,提高教師對學習型教研組的認識。 學習型組織除了完成傳統型組織的基本工作任務外,更多的體現在先進教育思想指導下的有效教育實踐與研究,牢固確立教科研先導地位。「學習、研究、交流、創新」是學習型組織成員的重要工作方式,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與自我超越的有效組織形式,為了提高教師對學習型教研組的認識,我們教研組通過一系列的校本教研活動和策略。1、開展校本教研活動。每月每人寫一份教育敘事。每學期每人上一節校本教研課。每學期寫一份優質教學設計。2.每學期寫一份教學課(案)例。 三、以「教育敘事」、「教學反思」研究活動為途徑,初步建立學習型教研組。採取以教育敘事,教學反思研究為校本教研主要途徑,對於教育敘事研究,要求教師主要針對課堂教學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研究。如:課堂上學生回答問題時出現的機智生成事件,教師採取的有效教學方法和策略,突破知識重難點時採用的一些新穎的方法,甚至是結合教學中出現學生行為習慣問題時而進行的學生學習習慣的教育等,進行教育敘事研究。 四、以案(課)例研究為校本教研主陣地,促進了學習型教研組的形成。 如:課堂上教學知識點有哪些?教師在教學中採用了哪些教學策略和手段?包括課堂的組織形式?如何評價等內容?針對學生突出學生的發言率、每次活動參與時間、參與率的觀察,學生應用知識的效果等方面,教研組最後針對確定的觀察,最後設計出觀察量表。這次活動帶來了老師學習觀念的改變由過去的被動學習轉為現在的主動學習激發了教師的原動力。 五、定期組織開展教研組活動,便於教師之間互相學習經驗,溝通想法。 根據學校教務處的安排,每學期安排不少於四次的大組活動,每次活動可以安排不同的中心發言人,可以就教材教法的研究、課堂活動的開展等各個方面展開,新的理念和方法都能及時了解,彼此溝通。 六、多為教師提供學習觀摩的機會,讓他們能及時了解新的教學方法和信息,並為自己的教學所用。 教師如果只關注自己的一片小天地,而不去了解和學習別人的經驗的話,那麼他的個人水平的提高可能會有所局限。其實,很多教師是很渴望有學習和提高的機會的,作為教研組,我們應該盡力為他們提供一些學習的機會,尤其是課堂實際觀摩的機會,這對於教師自身教學素養的提高有著實際的幫助。 七、加強對教師課堂常規工作的管理和檢查。 教學常規工作的質量是教學取得成績的重點,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最實際的一個方面。教師的備課、上課、作業的批改和學生的輔導等等都是教師教學工作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作為教研組,應該意識到這一點。平時的工作中,應該加強對這方面的督管。備課組的活動也應該注重教學常規方面的管理和檢查。 八、進一步發揮備課組的作用。 備課組的重要性已經無需多說,教師們也已經從備課組活動中感受到了合作的快樂和實惠。備課組活動的有效開展能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也是提高教師群體水平的一種有效手段。因此,抓好備課組建設意義重大,我們要持之以恆地做好這項工作。 九、鼓勵教師對自己的教學經驗多加總結,以形成自己的經驗特色。 把好的經驗和體會形成書面文章,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 十、學習組內優秀教師和備課組的經驗,做到資源共享,互相服務,共同提高。 目前我們所使用的牛津教材內容豐富,容量大,一堂生動的課往往需要圖文並茂的課件來輔助才能完成。如果教師單獨完成所有的課件,工作量非常大,如果以備課組為單位,每個備課組的成員合作完成課件,並保存起來,以便於給下一輪的教師選擇使用。另外,每個備課組在自己的教學過程中,總會有自己的特色資料,也應 該挑選保存起來,以便於給其他備課組教師共享。 十一、多向其他學校的優秀教研組學習成功的經驗和方法 以上所談只是我們教研組的想法和體會,當然學校教研組還要結合自身的特點,開展適合本組的教學教研活動,真正達到教研興校、教研強校的目的 標題: 小學語文作業八 發 布 小學語文專家 (發布時間: 2012-8-1 10:49:45) 者: 內容: 小學語文作業八:通過學習「《校本研修的組織和管理》」,請您就校本研 修中專業引領、同伴互助、自我反思等環節的策略與方法,結合校本實際,就其中 的一點或幾點談自己的做法或想法。提交者: 劉海艷 (提交時間: 2012-10-8 18:28:23)答題內容: 一個學期轉眼之間已經過半,本學期,本人將依據個人研修計劃,以校為本,加強合作,相互切磋,取長補短,不斷養成自我學習與反思的習慣。現將本學期個人的研修工作的計劃制定出來,如下所示。一、加強師德修養,夯實立教之基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自己的為人處事、治學態度、行為習慣甚至於服飾儀表,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處在嚴格的監督之下,都會直接對學生產生影響,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自身要為學生和社會作表率,必須要做到: 第一,熱愛教育事業,勇於承擔責任。從事教育事業,走上三尺講台,當好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是我強烈的理想追求。教育是令人陶醉的事業,是我最願意從事的事業。為此,我深知自己任重而道遠。同時,作為社會的一員,必須勇於承擔自己的社會責任,能夠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言行代表著一個群體,始終要注意其產生的社會影響、社會效益。 第二,謙虛好學,刻苦鑽研。記得剛畢業工作時,對教育不熟悉,教學經驗近乎於零,我把虛心向別人學習、向前人學習,向老教師學習作為自己奮飛的起點。通過學習老教師的工作經驗和敬業精神,來豐富自己的認識、知識及才能。同時我常靜坐獨思己過,剖析自己的不足,以加以改進。 第三,我深刻的懂得教師的思想感情、道德情操和學術品格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師愛就是師魂。熱愛教師的職業是做好教學工作的前提。 第四,教師與學生的溝通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使教學雙方互相了解、互相配合,更好地搞好教學工作,並有利於幫助學生解決一些思想認識問題,使他們健康地成長。發現學生有不良習慣或行為,能及時加以制止並正確引導,指出其錯誤之處和危害;如果學生在生活方面有什麼因難,也應該多加以關心和幫助。從我的親身經歷來看,坦誠對待學生,真心面對學生,是教師受學生歡迎的重要法寶之一。二、努力學習新課程相關理念 能按時參加市、區、校組織的新課程專題培訓,在集中培訓認真記錄,深入反思,加強與同伴的互助交流,不斷提高新課程意識和實踐能力。在關注學生發展的同時,更關注自身的發展,成為能適應新形勢,具有創新精神,在教育中充分發揮自身潛能的現代型教師。認真開展有效備課,有效課堂教學、有效作業設計和批改的研究,個人在學校有效課堂評比中獲獎。三、教育技術能力的提高方面 我能積極參加市、區、校組織的教育技術能力培訓,不斷提高自身的信息素養。積極參與網路研修,並對自己感興趣的話題發表評論,及時與各位博友溝通交流,增長自己的見識,開拓自己的視野,使自己能夠更及時的了解外面的世界。自己製作的課件可操作性強,實用性強,對於完成教育教學任務,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四、賞識教育方面 學習了周弘老師的賞識教育理論,學會了如何關愛自己的學生,如何關愛自己的孩子。並進行了深刻的反思。教育過程第一重要的是讓學生體驗成功。當學生體驗較多的是成功的時候,他們的自我概念、自我約束就比較強,他的自信力也比較強,並由此化為一種積極、健康的人格,他們的各種潛力就能得到充分發揮,從而培養健全的素質。評選優秀,樹立榜樣,讓學生體驗成功,激勵他們再上一層樓,又為其餘學生樹立了學習的典範。可通過各種「活動」的持續開展,達到自我激勵、自我評價、自我預防、自我矯治的目的。五、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教育方面 學校也多次組織教師學習心理健康方面內容,開闊心胸,緩解職業壓力,使自己保持身心的健康,更好的工作,更好的生活。本學期完成了一篇學習體會。六、學科專題 自主學習為主要方式,通過網路學習或查閱報刊雜志以及學習優秀教師的事跡等方式,加強學習,豐富語文素養,豐厚專業知識並形成能力。本學期執教的《地震中的父與子》、《夜書所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信通過這半年的研修,自己會更上一層樓,也希望自己從教學實際出發,取長補短,不斷養成自我學習與自我反思的習慣。研修結合,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業務水平;增強研修意識,以研究的眼光審視、反思、分析和解決自己在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實際問題。不斷在教學中自我總結、自我反思,不斷進取,努力上進。

6. 《如何開展小課題研究》學習體會

小課題研究是與大課題研究相對而言的,屬於校本研究的范疇,是一種重要而可行的校本教研方式。小課題研究更強調教師的自覺行動。所謂「小」是指:研究范圍微觀、內容具體、切口小、周期短,容易操作。小課題研究的目的主要是解決教師個人教育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困惑,並總結經驗,不以理論研究為主,是一種微觀的應用性質的研究。教師本人作為研究者,研究內容可以是教學過程中的章節或某個專題,教育教學中存在的現象、案例、問題等。研究成果可以是總結報告、展示課、教學設計、教學論文等;研究周期長短咸宜,短則幾個月,長則一學年、幾學年等。可以是一人或多人研究。不刻意要求完整運用某種研究方法,閱讀、記錄、反思、行動可靈活運用。總之,小課題的特點可以用「小」、「近」、「實」、「真」來概括,「小」就是從小事、小現象、小問題入手,以小見大,類似於「提高課堂教學中學生參與度的研究」;「近」就是貼近教學,貼近現實,不好高騖遠,比如「數學應用題問題的研究」,「學困生轉化研究」,「提高學生對數學錯題進行自我分析診斷能力的研究」;「實」就是實實在在,摒棄大而空的描述預測,多一點實在的關注,類似於「怎樣記住學生的名字」,「怎樣排位」等;「真」就是要真研究、真討論,寫真文章、真實踐。 概括來說,小課題研究,就是教師的自我研究,是以教師自身教育教學過程中迫切解決的問題為研究對象,以問題解決、經驗總結為研究目標,吸納和利用各種有利於解決問題的經驗、知識、方法,改進教育教學工作,同時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課題研究。二、開展「草根式」小課題研究的一般步驟1.選題選題的一般步驟是先發現和提出問題,再查找資料,分析問題,最後結合實際,確定研究課題。選題主要有以下幾個基本途徑。(1)從教育教學的問題及困惑中選題 小課題研究的目的是解決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各種具體問題,教師天天置身於教育現場,這是教育問題的原發地。比如:如何提高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怎樣解決部分學生不能獨立完成作業的問題;如何讓課堂教學既開放又有序;如何對待學生間的差異等。教師可以從自己感到不很滿意或需要改進的地方去選題,長期積累,挖掘出值得研究的問題來建立自己的「問題庫」。 面對諸多的實際問題,教師究竟該選哪一個問題作為小課題進行研究呢?這要從值得研究的問題的價值和緊迫性方面考慮。當問題成為困難時,教師需要分析問題的主要表現與原因是什麼。繼而查閱資料、學習借鑒他人的經驗,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這樣,教師關注、追蹤、分析某個教學問題,這個問題就可以成為課題。如部分學生不能獨立完成作業,主要表現在沒有掌握所學內容,解決的辦法是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培養學習能力,由此,可以形成一個課題:促成學生獨立完成作業的策略研究。(2)在切磋交流中發現課題 在閱讀學習中,最為關鍵的是教師要時時注意結合自己的工作實際進行有針對性的思考,對自己工作中的相關問題或經驗進行解讀和分析,使有價值的問題或經驗在聯系、解讀中逐漸清晰起來。(4)從學生的反應中尋覓課題 教師要多了解學生的反應,通過觀察學生的言行,與學生交流,更好地發現學生現實的需要,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問題,同時,挖掘一些教師意想不到的但有研究價值的小課題。(5)從已有成果的應用研究中歸納課題 研究的取向主要是將他人研究的成果應用於自身的教育實踐。這類課題由於是學習他人的成果後,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具體實施,比較適合年輕教師。一般從教師自身感興趣的他人成果選題時,需注意可操作性。(6)總結經驗形成課題 教師結合自己的興趣,對自我教育教學經驗進行分析及總結,進行系統化的梳理和理性分析,這有助於幫助教師發現自己的教育教學亮點、成功之處,促進教師個性化發展,形成自我教育特色。這類小課題一般適合已經具有一定教學實踐的骨幹教師去研究。(7)創新工作生發出課題 這類小課題往往需要比較科學的研究方法,對教師教育科研素養要求比較高,因此比較適合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教師去選擇。研究的取向主要為發現新規律、探索新方法、闡述新關系。2.搜集資料資料收集包括閱讀書籍、查閱歷史文獻等收集書面資料,還包括通過實地調研,訪談獲得直接研究材料,還可以通過體驗取得有關材料,並對材料進行整理歸納分析,為下一步研究做准備。3.確定研究目標與內容 小課題研究,教師不僅要撰寫詳細、規范的研究方案,還要明確自己的研究目標和內容,知道自己要研究什麼,從而突出研究重點,明確課題研究要達到的階段性和最終目標,必須明確課題要解決什麼教育實踐問題,該課題對教育教學質量有哪些方面的改善。4.實施研究教師要先明確解決問題的主要方式和途徑,可採用案例法、觀察法、行動研究法等。應特別強調,小課題研究的核心是行動,行動是研究方案付諸於實踐的過程,是一個尋找問題解決、創造教育實踐新形態的過程,研究過程要充實、切實。原始資料如果不及時記錄,到需要時再去追憶、收集,則為時已晚。況且,所有這些真資料也將成為教師撰寫論文最生動有力的素材。因此,教師要注意原始資料的收集與整理,做過的事情,教師要隨時注意記錄、反思和總結。要特別注重教育教學過程中一些有意義的細節,對細節的反思與改善,可以提升教學實踐水平。要注意邊實踐邊研究、邊研究邊實踐,反復修正。小課題研究要注意淡化形式、注重實效,立足於教師個人的特點、興趣和愛好,著眼於解決問題,改變思維方式,轉變行為,服務於日常教育教學活動,服務於教師專業發展。教師要注意與同事間的合作與交流,必要時尋求專家引領。同時,管理者要注重課題研究操作的個性化,鼓勵教師根據自身條件,選擇、運用適合自己的方法和策略去開展研究,倡導有能力的教師嘗試運用學術型研究方法開展相關研究工作,但不強制要求。5.表達研究成果 中小學教師應有自身獨特的研究表達方式,應鼓勵教師使用自己的語言闡述課題成果。小課題研究倡導的成果表達方式很多,例如:教育敘事、論壇、論文、日誌、案例描寫、課例報告、經驗總結等。這些方式便於操作,與教師工作實踐相輔相成,能很好地解決工作與研究的矛盾,是教師教育教研活動的重要載體。其實在講述成果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產生新體會、新發現、新認識,進行新思考。 三、小課題研究的一般管理流程 小課題研究過程簡單,這對教學任務比較繁重的教師而言,心理上也就較容易接受,較容易入手,同時,讓教師感覺有用。但是,這種研究也並不是自生自滅的,而是需要引導與管理,組織相關培訓和課題研究指導工作。對於學校來講,如何來組織和管理「草根式」小課題呢?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步驟。1.教師選題,填寫《教師小課題研究報告單》(見附件),藉以了解教師規劃的小課題研究的方向和步驟,還可以較好地提高教師的自我診斷能力。2.教師以教研組為單位向學校教科室申報立項。對教師提交上來的題目,管理者要進行精心篩選,幫助教師把研究的題目定位在解決自己在教育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和總結經驗。3.學校教科室研究,批准立項,向申報者發立項研究通知書。4.教師實施研究,積累研究過程資料。教科室組織各種集體研討活動,對教師的研究進行督查指導。5.階段性小結,開展中期成果鑒定會,對研究狀況進行評估。6.結題。教師向教科室提出結題申請,整理研究過程資料及成果資料並交教科室。教科室組織有關專家聽取研究者的報告,對課題進行評審,向研究者宣布評審意見。7.開展課題成果推廣會,對研究成果進行推廣和獎勵。四、小課題研究的激勵措施1.管理者要注意創設開展小課題研究的氛圍 學校科研文化具有隱性的滲透力量,組織者應設法引領教師意識到研究是自己教育教學工作的需要,從而主動投入教育科研活動之中。管理者要幫助教師打破課題研究的神秘性,增強教師開展小課題研究的信心。同時,要考慮教師的能力、素養、時間、精力等因素,這些往往決定著教師可以不可以進行研究,能不能將研究進行到底。因此,幫助教師從實際出發,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基礎上設計合理的計劃和目標。2.管理者應多方為教師提供專業支持 比如,為了易於教師操作,理順思路,可以把研究流程改製成表格形式,引導教師建立科學的邏輯體系。教師的時間和教研活動時間都是有限的,為了真正提高教研活動的效果,可以讓常規教研與小課題研究相結合,在教學、聽課、評課過程中發現問題,形成小課題,通過集體備課擬定出對策,在教學、聽課、評課中去實踐研究,通過研究討論加以改進,一個一個問題去攻關。筆者主張個體研究與群體研究相結合,讓具有相同或相近課題的教師結合成「研究共同體」,一起分享、交流、實踐、提高,讓教師感受到研究的快樂、成長的快樂。可以選取教師感興趣的教學內容,輪流上課和研討,增進教師的相互了解,實現共同提高的目的。同時,利用教師研究論壇、互助交流活動、博客等為教師提供輔助。這可以在某種程度上降低教師對小課題研究的忙亂性,讓小課題研究與常規教研相輔相承,相得益彰,激發教師進行小課題研究的興趣和積極性。3.鼓勵教師用自己的方式去開展研究 管理者要重視教師之間的差異性,以教師的個體自我需求為出發點,高度呵護這種課題研究的自我化傾向性、個性屬性。幫助教師根據自身關注點和自身能力選擇合理的課題,並幫助教師設計符合自身情況的研究計劃,允許教師過程操作的特色化,保護教師開展研究的積極性。4.注重成果評價多元化 基於普通教師的差異性,課題研究成果的評價定位不應太高。應根據教師的能力來鼓勵教師進行多樣的成果總結。教師對於自己研究結果的表述,不宜脫離自身的實際可能性去追求高深的理論闡述,應該力求避免空洞、抽象和程式化,用自己的表現方式來展示成果。要提倡生動的案例和個性化的語言,提煉自己的經驗、體現自己的特點。對高一級的課題申報,原則上是在小課題研究的基礎上提名,把教師完成課題研究狀況記入教師檔案,在評優樹先中有所體現。 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教師成為研究者的呼聲日益提高。經歷過小課題研究的教師認為,小課題研究轉變了自己的工作習慣,重新認識了多年來的教學習慣,從只是埋頭工作,到學會反思,記錄總結教訓與經驗,教師不再面對工作中的問題發牢騷,而是積極尋求解決的辦法。課題研究促進了教師不斷學習,團結一致,坦誠相待,分工合作。把小課題研究作為自己的工作行為、思維方式,那麼教師的專業水平必然會越來越優秀。優勢互補,資源共享。教師要實現由「經驗型」到「科研型」,由「教書匠」到「教育家」的轉變,就必須搞研究,尤其要搞小課題研究。基於小課題研究的特點,可以做到教師「人人有課題,個個搞研究」,促進一批科研成果的誕生和科研骨乾的成長。5.表達研究成果 中小學教師應有自身獨特的研究表達方式,應鼓勵教師使用自己的語言闡述課題成果。「草根式」小課題研究倡導的成果表達方式很多,例如:教育敘事、論壇、論文、日誌、案例描寫、課例報告、經驗總結等。這些方式便於操作,與教師工作實踐相輔相成,能很好地解決工作與研究的矛盾,是教師教育教研活動的重要載體。其實在講述成果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產生新體會、新發現、新認識,進行新思考。

7. 校本教研如何有效地開展

(鉗屯小學 王海雲) 強化校本教研是教師專業成長的必然要求,是促進學校發展、教師發展、學生發展,提升學校辦學品位的必由之路。以我校開展校本教研工作為例,談談如何有效地開展校內教研活動。 一、正確認識校本教研 校本教研包含三層含義。第一層含義是:「必須以學校發展為本」,強調從學校實際出發,圍繞學校工作中的重要問題,有針對性地開展教研工作,通過解決現實問題為學校發展服務;第二層含義是:「必須以教師發展為本」,確立教師在教研工作中的主體地位,讓教師成為教研的主人,通過教研來培養教師、提高教師素質;第三層含義是:「必須以學生發展為本」,要研究學生,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解決學生發展過程中存在的疑難問題。開展校本教研活動,首先要明確校本教研的基本要素,教師個人、教師集體、專業研究人員是校本教研的三個核心要素,他們構成了校本教研的三位一體關系,教師個人的自我反思、教師集體的同伴互助、專業研究人員的專業引領是開展校本教研的三種基本力量。二、學校開展校本教研的做法 校本教研強調以問題研究為核心,增強教研的目的性、減少隨意性,根據學校具體情況確定有自身特色的教研方式。 (一)發現問題 領導通過聽課、觀摩課例、研討交流或者是教師在自我反思中發現教育教學存在的困惑和問題,教學領導與教研組的教師們進行交流,選擇大家都感興趣的問題,作為校本教研的主題進行研究。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活動發現問題: 1、教研組聽評課中發現問題 領導在聽課時,通過觀察教師的教學行為、學生的學習方式和學習效果,及時與學生和教師交流,在聽課和交流中發現教研專題,有的放矢地開展教研活動。因此,學校各教研組每學期都應該開展教學研討課,組織本組教師進行聽課、評課,從聽評課中發現問題。如:我校就組織這樣的教研活動,選擇某位教師上課後,集體備課時,全組教師共同來備這節課,聽課時全組教師共同參與,課後馬上評課。評課時,先由授課教師談本課的設計意圖、要實現的目標、自己有哪些收獲和體會,再由本組教師進行評析,在評課的過程中針對課堂教學存在的困惑提出問題,作為校本教研的主題。如我們在聽評課中發現了「各學科在分組合作教學中,教師只注意分組的形式,而不注重效果」這個問題,因此,我們就組織各教研組圍繞「如何提高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如何指導學生進行合作、自主學習」,展開研討交流活動,使教研活動具有針對性、實效性。 2、課例觀摩中提出問題 教師所有的學習活動、學習內容最終的著眼點還要落實到課堂教學上,因此要重視教師的課堂教學情況,也應該經常組織教師進行課例觀摩活動。可以把外出學習帶回來的光碟選擇有代表性的放給教師觀看,全體教師共同去感受。也可以因地制宜,選擇身邊教師的課例進行觀摩研究,把學校教師上公開課、評優課或教研課的全過程實錄下來,放給教師們看,並進行研討。在聽評課中把發現的問題作為校本教研的專題進行研究 3、研討交流中提出問題 專題研討是一種可以自由發言的討論會,不強求統一的結論,旨在開闊思路,引導思考,加深教師對某一問題的認識,尋求更多的教學策略。如我校曾以「教學中如何開展探究式學習」為主題舉行專題研討,在研討中,教師們圍繞著「探究式學習」展開了研討,通過交流,教師們加深了對探究這一學習方式的認識,同時還形成許多教學策略與方案,便可用於指導教學實踐。 4、自我反思中提出問題 倡導教師自我反思,是因為任何研究都始於「問題」,只有當教師意識到教學中出現了「問題」,並想方設法在行動中解決問題,且不斷回頭反思解決問題的效果時,才真正踏上了一條校本教研的旅程。 (二)設計方案 搜集、整理和學習相關的文獻資料,了解所要研究的問題的症結和關鍵,在專業人士的指導和幫助下制定解決問題的計劃和方案。 (三)行動實踐 根據制定的研究計劃,教研組成員進行分工,分頭開展教育教學實踐和探索,並保持探索過程中的同伴互助。 1、重視集體備課 學校要確立「校本教研日」,使校本教研製度化。「校本教研日」可以是集體備課,重點是對教材的鑽研、教學的設計、重難點的剖析和實踐的反思等。也可以是綜合教研活動,重點是理論學習、課例觀摩、專題研討、案例評析等。 這種教研模式會形成重研討、重互助、重實踐的新型教研風氣,有力地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2、案例評析式教研活動案例評析式教研活動,是根據聽課過程中感覺教師哪一個教學環節或是片段處理的好,把它拿出來與教師們一起分析研究,實現從理論到實踐的轉移。在教研時,先讓老師把自己是「如何設計的?為什麼這樣設計?有什麼效果?」說出來,然後全體教師進行評議。 3、課題研究式教研活動 課題研究式教研活動是將教研與科研有機融合的教研活動形式,適用於課程改革中提出的具有超前性的,或者在短時間內難以解決的新理念、新方法的認識與實踐。例如:在以往的作文教學中,都是以寫記實類習作為重點,很少有想像作文的內容。而《語文課程標准》中明確提出了要「激發學生展開想像和幻想,鼓勵寫想像中的事物。」可是,讓學生多寫想像作文,會不會產生更多的空話、假話?哪些內容的想像作文適合學生寫?怎麼指導才能使學生張開想像的翅膀……教師們都很困惑,可供借鑒的資料和經驗很少。為此,我們可以應用「課題研究式教研活動」加以研究,要求教師在研究過程中,反復地進行課堂實踐、分析討論,在行動中研究,在研究中提高認識,找到策略,積累經驗。 通過教師集體的同伴互助,就是想解決教師把理念轉變成行動的問題,使教師能夠在理論的指導下,用全新的視角去看待教育,培養創新型人才。 (四)總結反思 教師個人將參加校本教所活動中感觸最深的事、教育教學片段,通過案例的形式撰寫出來,並和全組老師一起分享。同時教研組總結教研活動開展過程的得失,寫出教研活動的報告。 通過教師的自我反思,就是想讓反思成為教師的一種習慣,使教師能夠在總結中提高,在借鑒中創新。三、校本教研要堅持以課例為載體 要使校本教研取得實效,關鍵在於確定好教學研究的主題。我認為,研究的主題應該來自於課堂,來自於教師的親身實踐,應該讓教師在參與校本教研的過程中能夠及時與自己的教育教學實際相結合,在實踐中進行探索,在探索中學會反思,在反思中改進行為。 課程改革需要教研活動的有力支持,以校本教研為突破口,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我也只是做了初步的探索與嘗試,還需要不懈努力與追求,只要我們勇於實踐、敢於創新,一定會創造出更多更有效的校本教研活動形式。)分享評論(0)

8. 教師怎樣進行校本教研

校本教研必須從學校、教師的實際出發,因此,研究方向、研究內容確定之前必須對教師隊伍、學生隊伍狀況作調查分析,對課堂教學進行診斷與評價,在充分了解師生的需求與教學現狀的基礎上制定研究課題,並採取多種形式,提高校本教研成效。
專題講座促觀念更新
校本教研在帶給學校機遇的同時,還帶給學校及教師一個個挑戰。新理念的接受與實施會遇到很多阻力,因為它使許多教師必須否定自我,突破自我,這不是人人都能接受的。所以,為幫助教師轉變教育觀念,必須適時適機地舉辦各種專題報告,如學習新課程標准,了解課程目標、課程內容如何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了解現代社會對人才素養的要求,促進教師樹立正確的學生觀、人才觀、質量觀,更好地開展教改科研。
案例分析促教學反思
教師成長之路應是經驗加反思,把課堂作為案例,以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為指導,對教師課堂教學進行診斷與評價。讓教師上完課後,回過頭來看看,反思自己的這節課達到了什麼目標,用了什麼教學策略,哪些是成功的等問題,幫助教師尋找課堂教學的優點與創新之處,尋找問題與不足,捕捉隱藏在教學行為背後的教育觀念,從而找到改進的切入口。案例分析也有助於教師了解自身的缺失,從而有針對性地加強缺失方面的學習與鍛煉,促進教學水平的提高。
專家指導促骨幹成長
校本教研面向全體教師,但同時要創造條件讓肯鑽研勇於創新的有潛力的教師盡快成長為骨幹教師。可以聘專家或教研員對這些教師跟蹤指導、重點培養,給他們提供更多的對外交流的機會,為他們搭建施展才華的舞台,讓他們逐漸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獨特的教學風格,成為學科帶頭人。
學術沙龍促交流溝通
定期組織輕松愉快的學術沙龍活動,讓教師針對教育觀念、教學行為、教學手段等各抒己見、暢所欲言。這種學術思想的交流、思維火花的碰撞促進了教師間的了解與溝通,互相取長補短,也有利於增強教師隊伍的凝聚力。 新時期的教育要求教師走上研究之路,校本教研創設了和諧濃厚的科研氛圍,其靈活多樣的活動方式,實現了科研與培訓並舉,主研與群研結合,行為與理念互動,研究與使用統一,喚醒了教師的科研主體意識,促進了教師的教育觀念、教學行為發生全方位的變革,為教師的成長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9. 學習校本課程的收獲

校本培訓的收獲
學習時,只要態度端正就一定會有收獲。一年的校本培訓,有特別多的收獲,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1.思想的碰撞
骨幹教師的講座滲透著優秀教師對教育、教學的態度,也體現出他們的方法,更重要的是他們一直堅持不懈的努力,這些對我觸動很大。比如會計專業骨幹教師從開發校本教材的角度出發,探討教育、教學方式方法的改變,歷時6年,一個團隊一直在努力作校本教材開發這項工作,只要感覺到這種堅持不懈的毅力就會讓人為這動容。機械高級教師則從教師專業成長的角度,結合企業的發展規律給全體老師上了一課,一所學校與一家企業之間從發展的角度要求是一樣的,企業的發展要求人進步、企業人要學習,學校的發展更需要人的進步與發展。號召教師要主動到企業學習,了解企業的運作模式,給自己一個成長的壓力與動力。
骨幹教師的經歷與思想讓我感受到了教育工作的艱辛與價值,更感覺一名教師要時刻提高自己,否則會誤人子弟並影響到社會的發展。
2.學習到先進的技能
校本培訓的內容中,還有針對教學技能的各種學習。比如說:課件製作中的色彩要素、電教平台使用、精品網站推薦與精品課建設、虛擬模擬技術等等。這些技術都來源於身邊的教師,是他們在工作中的積累,通過這些方法的學習迅速提高了技能水平,很快就將其應用到教育、教學中。我針對虛擬模擬技術製作課件,還撰寫了專題文章。
3.讀書活動促成長
人的一生是一個不斷學習與發展的過程,讀書則是成長過程中最方便、最有效的方法。我堅持讀書已有幾年,近來讀書的數量明顯增多,只要一有時間就讀幾頁,床頭、桌面、衛生間都有書放在那裡,一伸手就拿得到。我為自己規劃了一個系列讀書的目標。第一,讀史書,以明志。讀簡單明快的歷史書籍,不給自己帶來很多壓力,放鬆的同時,吸取歷史人物的風格、態度、價值觀念;第二,讀論語、道德經一類的書。主要是透過哲學的角度看待中國文化,提升自己文化底蘊,這類圖書是要慢讀、細讀並且要時時品味;第三,讀專業書箱,提高業務水平;專業書籍中以課程為核心展開,因為課程是教學的核心,研究課程才能帶來教學水平的本質提高。通過圖書錧下載各種針對性的論文,通過閱讀保持自己理念不落後。
讀書的過程也是一個成長的過程,我在讀很多書的過程中要求自己撰寫文章,努力做到讀書就要有收獲,部分內容上升到撰寫論文的高度,本學期結合工作需要我撰寫了「基於EON的模具模擬拆裝系統設計、模具實訓導師制與學長制的實踐與思考、實訓教學教考分離的探索、中職實訓文化建設」四篇文章,通過這種方法提高自己的教研水平。
一、深刻領會了校本課程的內涵
校本課程是指課程開發,從計劃的制定、內容的設計到相應的評價體系建立的全部活動都是以學校為出發點並且由學校組織發起的,在學校中實施學習內容。學校是真正的課程開發場所。在校本課程開發的過程中,雖然也強調校外專家、學者及教育行政人員的指導,也需要家長、社區人士的參與,但參與決策與開發的主體成員仍然是廣大教師。
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是新課程賦予我們的新任務,是學校特色發展的需要,是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是素質教育的需要,是教師成長的需要。校本開發已經成為我們不能推卸的一種責任,成為學校、教師凸顯特色和特長的一種機遇,同時也成為省、市教學工作督導評估的一項重要內容。
二、進一步了解了校本課程與以往的綜合實踐活動或興趣活動的區別
1. 由自由、自發、自主到剛性的、統一的要求;
2. 由校長決定開發什麼活動到由教師特色和學生需求決定;
3. 由面向部分特長生到滿足全體學生的個性化需求;
4.由課程之外到課程之內;
5.由部分學生參加到全部參加。

閱讀全文

與校本教研方案設計培訓體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景德鎮旅遊電子商務 瀏覽:879
2018年扶貧業務培訓方案 瀏覽:47
招商廣告策劃方案及推廣 瀏覽:187
伊利推廣策劃方案 瀏覽:707
悅點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951
實用市場營銷核心英語 瀏覽:136
2016市場營銷論文選題 瀏覽:788
市場營銷專碩考什麼 瀏覽:341
家裝網路營銷提成 瀏覽:427
國際市場營銷學史建軍 瀏覽:405
小學高年級教師培訓方案 瀏覽:652
台州市起點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87
超市6月份促銷活動主題 瀏覽:649
電子商務線上線下是什麼意思 瀏覽:854
教師培訓基地學校培訓方案 瀏覽:332
電子商務在我國的現狀 瀏覽:527
買衣服怎麼做促銷活動 瀏覽:343
策劃方案的基本要素 瀏覽:75
上海飾搭電子商務 瀏覽:995
幼兒園師德師風培訓自查方案 瀏覽: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