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案大全 > 基督教感恩節策劃方案

基督教感恩節策劃方案

發布時間:2022-04-23 11:47:48

A. 研究如何讓加強感恩的教育

我校的實驗課題「感恩教育實效性研究」實驗已近一年,在實驗的准備階段,我們著手完成了如下實驗內容:
一、研究的背景和理論依據
世界三大宗教中,基督教有專門的節日 ——感恩節,伊斯蘭教有定期的感恩祈禱,以此固定而必須進行的形式,來培養教徒的感恩情結,其實也就是培養一種道德契約責任,受恩者以行為或心靈來酬謝給予自己好處的人和社會,或者,安拉或上帝。佛教里也有善有善報一說,雖然是從因果和施恩者自己角度闡述佛教精神,其實也有包含有受惠者知恩必報之意。
在西方國家有一個專門的「感恩節」,是為西方人感恩「上帝」而設定的節日。為了學會感恩,在節日的這一天,全家人歡聚一堂感謝上蒼在過去一年裡的仁慈和恩惠。那種感恩節不論從哪個方面來說都是真正的感恩與奉獻:人們要感謝上帝在過去一年裡的恩惠,人們要按傳統用時令的果實招待親朋好友,人們還送食物給那些素不相識的飢餓的人。印度上世紀初的泛神論者的感恩,是對世界萬物的,人人皆上帝,物物皆上帝,應該更與現代思想相契合。重視環境、重視他人,即所謂「我為人人,人人為我」,這又頗合互惠互助精神。西方的感恩是一種文化,在這種文化的熏陶下,人們從小就懂得了感恩,就懂得了仁慈善良,就在潛移默化中完成了人本主義教育。西方發達國家的慈善事業非常普遍,人們的慈善行為也比較常見,這就是感恩教育的結果。
在孝道方面,古人堪稱我們的典範,在這方面有嚴苛的規定,也有許多孝感天地的典故與楷模。以前我們總強調它負的一面,現在看來是過激的。孝道它之所以能存在上千年,說明其還是存在積極作用的。它是社會的倫理,是社會穩定的基石,是社會文明的標桿。
在古時,孝道是做人的一個起碼原則。古諺語說,受人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施恩不圖報,知恩知報,這是人類的共識,它超越了民族,文化,國體,時代。雖說「市恩市義,非君子也」,但那是對施予者的約束,對於承受者,更應有「忘恩負義,實非人也」之說。在上海,學會「感恩」已寫入了新版本的上海市《中學生守則》;在黑龍江,將從明年開始在全省高校中推行包括"感恩"教育內容的「大學生素質教育量化工程」;在福州大學,更有學生在「感恩」教育等思想道德教育的感召下,積極投身到山區和基層崗位工作,將自己對父母、他人和社會的感激與責任,轉化為回報社會、建設祖國的動力。僅靠政府和教育部門的努力還遠遠不夠,全社會都應重視「感恩」教育,它也是社會和諧的潤滑劑。感恩是需要培養的,「感恩」教育應當成為全社會的必修課。學會感恩,並不是要做付出與所得的價值交換,而是要更懂得尊重和珍惜,並從中認識到每個人的社會責任。
當前,我們地區許多家長對獨生子女十分溺愛,使孩子們不知道「一粥一飯來之不易」的道理,尤其在目前學校教育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形勢下,一部分學生只知道埋頭讀書,不會關心他人,不懂得尊敬父母,不曉得感恩師長,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日漸在許多學生的思想和生活中被遺忘和丟失,從而養成了以自我為中心,自私自利,個人利益至上的一些苗頭和行為習慣,甚至有的中小學生不顧家庭生活困難,盲目攀比,超前消費,有的成天沉溺於網吧,學業荒疏,不求上進,根本不懂得父母培育自己的艱辛,更不會真正用心去體察父母的苦心和期待。這已成為了當前我們學校教育的漏洞,是我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應該加強和努力的方向。為此,在我校啟動了「感恩教育」課題。切實把「感恩教育」作為德育教育的切入點,精心培育「感恩文化」,讓學生知恩圖報,不忘國之恩、黨之恩、社會之恩、自然之恩、老師之恩、養育之恩、知遇之恩、提攜之恩、幫扶之恩……讓學生懂得「感恩」就是讓他們懂得「是誰使他們怦然心動,是誰使他們淚流滿面,是怎樣一個故事讓他們永世難忘。」讓學生懂得「感恩」就是讓他們懂得奉獻與索取、施惠與受惠之間的辯證關系;讓學生懂得「感恩」就是讓他們把握「在雨天不斷為他人遞傘,將來也不遭雨淋」的做人道理;讓學生知曉「感恩」就是知曉「送人玫瑰,手留余香」蘊含的處事哲學;讓學生領悟「感恩」就是領悟「只有心懷感恩,才能滋潤生命」的人生真諦。
二、研究的價值:
目前小學生缺乏感恩意識,他們對周圍的一切熟視無睹,麻木不仁,覺得家長以及他人給予他們的都是理所應當的.不會感激、不會感動、不懂關心;甚至驕橫、自私、懶惰。
1、通過研究,探索出新形式下城鎮對學生感恩教育的有效途徑及方法。
2、通過研究喚醒學生的感恩意識,促進他們相互信任,學會尊重,從生活的點點滴滴之中懂得關愛他人,感激生活。
3、通過研究,使學生發自內心感激生活,學會感恩
三、研究的目標、內容與重點
(一)、目標:
1、通過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使學生感受、體驗到別人對自己的關愛,激發他們的感恩意識,學會運用適當的感恩方法,回報大自然和社會給與的恩情。
2、通過教育,使學生擁有健康的、積極的心態,學會用愛心回報他人、回報社會。
3、通過對學生感恩教育的研究,形成感恩教育的目標、內容、方法、途徑等體系。
(二)、內容:
1、小學生感恩意識現狀的調查研究。
2、小學生感恩教育目標與內容的研究。
(1)孝敬父母。
(2)尊敬師長。
(3)關愛他人。
(4)感激社會、感激自然。
(5)感激生命。
3、小學生感恩行為培養的方式、方法研究。
4、小學生感恩教育的途徑研究。
(1)學科滲透感恩教育。挖掘各學科感恩教育的因素,自覺的、有意識地在課堂教學中滲透感恩教育。
(2)在校級、班級工作和各種教育活動中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在學校、班級范圍內定期請名人、專家進行感恩教育的專題講座,安排專題的感恩教育活動,於感恩教育與活動之中。
(3)家校聯通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學校和教師經常和家長溝通,向家長介紹感恩教育成功的經驗,使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協調一致。
(4)利用社會上的專用場所和教育設施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組織學生到社會上的專用場所和教育設施進行活動,在活動中使學生獲得某種感恩體驗教育。
(三)、重點:
學生的感恩意識和感恩行為培養的研究。
四、研究的思路、過程與方法
思路:
從學生現實存在的感恩問題入手,開展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感恩體驗活動,在全校營造出濃郁的情感氛圍,激活學生的「感恩」情懷;創造實踐機會,促使學生以實際行動把情感化為感恩行動。
過程:
1、准備階段(2006年3月~2006年6月)完成課題研究方案的制定、申報工作,確定課題成員及分工,調查目前農村小學生感恩情況的現狀,分析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進行理論資料的准備、調查、分析、收集資料,起草「課題實施方案」及實施執行計劃,對方案進行論證。
2、研究階段(2006年9月~2009年7月)根據實施執行計劃進行研究。分別組織實施各類「感恩」教育活動,引導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感恩體驗活動,幫助學生樹立感恩意識,學會感激別人;收集第一手資料,並進行整理分析,根據不同的年齡段,建構農村小學生感恩教育的目標、內容、方法、途徑體系,撰寫階段性研究報告。
3、總結階段(2009年8月~2009年12月)對本課題研究的過程及資料進行系列分析,形成研究報告和課題總結報告。並將具體做法、經驗總結及專題論文匯編成集,為做好推廣進一步研究奠定基礎。
方法:
本課題的研究以行動研究法為核心,輔之調查法、 文獻法、個案法等。
1、行動研究法:
一邊研究一邊實施,形成每個階段的研究內容,探索有效實施農村小學生各階段感恩教育的目標、內容、途徑和方法體系,培養小學生的感恩意識與行為。
2、教育調查法:
通過調查了解農村小學生感恩的現狀,根據本校學生存在的問題確定課題研究的方案。為解決課題研究的重點做好鋪墊。
3、文獻研究法:
了解目前國內外感恩教育的現狀及一些經驗,搜集有關資料,從中學習、借鑒,促進研究課題的深化。
4、案例研究。
選擇典型學生進行跟蹤研究,了解他們的感恩意識與行為發展的特點,進而歸納出適合大部分學生發展的教育規律。
主要內容論證:
主要觀點:
1、有效的感恩教育有助於激發學生的感恩意識。
2小學生感恩教育的質量與其人際關系、生活態度、人格的形成密切相關。
3、感恩是愛心的表現形式之一。
五、課題研究的第一階段
在實驗的准備階段,我們以科研理論為載體,加強了對實驗的認識。
首先,我們重點抓了實驗領導小組的認識問題,先後召開了幾次研討會,分別就「感恩」的主要內容和「感恩的實效性」進行了理論上的研究,通過學習,課題小組成員統一了認識,明確了目標。我們成立了以校長為核心的實驗領導小組並相應地制定了實驗的例會制度,一年來先後召開了專題實驗項目會議數次,解決了實驗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初步形成了領導班子決策、培訓小組指導、主課題負責人具體實驗的工作網路。
六、課題研究的進程(中期階段)
(一)理論板塊
准備階段的實驗研究,在科研處的具體指導下,在全體領導及實驗教師的共
同努力下,在開展各項評價活動中,不斷探索評價的標准及評價的方法,科
學實驗有力地推動了學校的各項工作,科研成果在孩子們身上發生了很大的
效應。
(二)實踐板塊⒈關注了四個原則
(1)體驗性原則。這是本課題研究的特徵體現。感恩之情來自生活,感恩之舉過程注重體驗性原則。沒有一顆感恩的心,學生永遠不能真正懂得關心他人。在青少年的德育中感恩教育是一個基點。盡管中國自古以來就有「施恩不忘報」的美德,但是還有「知恩不報非君子」、「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的古訓。不僅應該孝敬父母、尊敬師長,而且對於曾經幫助過自己的人,也應該發自內心地感激,而不應該忘恩負義。感恩是社會上每個人都應該有的基本道德准則,是做人的起碼的修養,也是人之常情。不會感恩或者不願意感恩,既是缺乏修養的表現,又是缺乏人文關懷、情感冷漠、缺少人情味的表現。
(2)主體性原則。學生是感恩活動的主體,為了培養學生都有一顆感恩的心,從小懂得之恩圖報,我們安排設計了一系列活動:
活動方案:
一、三個「感謝」活動:感謝父母養育我,感謝老師教育我,感謝他人幫助我
(一)感謝父母養育我
1、布置愛心家庭作業。
我為家裡做四件家務:打掃衛生、疊被、洗碗、洗衣物。
2、開展徵文活動《我的父親母親》
(二)感謝老師教育我
1、《人生路上的領路人——感謝您,老師》演講
2、《給老師的一封信》
3、《我愛我師》班報比賽
(三)感謝他人幫助我
1、「我為同學做一事」
2、「今天我值日」活動
二、感恩教育主題班會
活動安排:
1、組織全體學生開展主題為「算算親情賬,感知父母恩」的班會。
2、算算親情賬:
①算一算自己進入高中後,平均每天學習了多少小時,又浪費了多少時間,並對自己入學來的學習等方面的收獲作出自我評價。
②將自己的學費、書雜費、生活費、交通費、零花錢等支出加起來,算出家長為自己的投資。
③計算學習投資的成本。
④假定自己畢業後的收入,計算自己大致需要多少年才能回報父母。
3、回憶對自己幫助較大、恩情較大的1—3個人,然後把他們對自己的幫助恩情通過一封信、郵件、電話、互聯網等通訊工具表達你們的感恩心情。
學校通過開展系列感恩主題教育,培養學生能牢記不忘別人的幫助之恩,不忘父母師長的養育教導之恩,進而在全校范圍內乃至在社會上形成德育功效上的滲透輻射。讓學生學會反思,善於發現別人的優點,加強自律,學會對幫助過自己的人心存感激,培育學生的健康心態,進而塑造學生的健全人格。
(3)直接性原則。陶行知先生說,學生的意義——「學習生活」,學習人生之道。生活是活生生的,活生生的生活要依靠學生的人生活動,在人生活動中感悟人生,陶冶情操。師生可以在德育教育的主線下確立各類感恩活動的目標、設計一個個活動的方案,有序、有效地落實課題研究,讓孩子先直接參與活動,在活動中去理解感恩的內涵。因為,(1)豐富多彩的德育工作提高了學生對生活的認識能力,懂得弘揚真善美,為感恩奠定了認識上的基礎。(2)「感恩源於生活中的真情」,德育工作豐富了學生的生活內容,也就豐富了學生感恩題材。(3)在開展大量德育活動的同時,老師可以讓學生直接寫出活動的過程和感受。
(4)間接性原則。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鑰匙,書中有著數不清的故事,有著無數令人敬佩的偉人和英雄,有著各種各樣的思想感情、觀點、哲理和人生感悟。讓學生養成閱覽的好習慣,就可以從中獲取很大的益處。沒有經過的可從書中經過,沒有見過的可從書中見到,沒有體驗過的可從書中體驗,每讀一本書,就多了一個人的人生經驗。因此,讀書是接受間接人生經驗最有效的方法,為次,我校開展了學《弟子規》,誦中華美文,做少年君子的讀書活動。
七、實驗成果
(一)、策劃寓教於樂的感恩活動,讓孩子在活動中蓄情。
感恩教育需要通過主體的參與,首先在既定的情境中,讓孩子們知道什麼是感恩,為什麼要感恩。為此我們精心策劃了豐富多彩的寓教於樂的感恩活動:如「收集溫馨照、算算親情帳、講講親情故事、寫寫感恩信」。孩子們把童年生活中父母對自己關愛的照片收集起來,用文字記錄照片拍攝時間、地點,以及簡要的情節,並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這些定格的溫馨照片,使孩子們瞬間找到了失落的感恩之心。他們逐漸明白原來平淡的生活中處處充滿了愛的哲理。孩子們在反芻生活的同時,還把父母為培育子女成長所支付的一切費用羅列出來。在算算、想想的過程中,孩子們感受到自己平時視而不見的卻是一筆筆多麼昂貴的財富呀!而這一筆筆財富又蘊含了父母多少深切的愛呀!感觸萬分之餘,感動之心溢於言表。孩子們用講故事、寫信、寫日記的形式表達對父母的感謝。四年一班的金狀同學在感恩日記中寫到:我要感激我的父母,是他們給了我珍貴的生命,給了我情深似海永不圖回報的父愛和母愛,他們哺育著我,培養著我,教我做事的原則,做人的品質。
記得有一天晚上,因為媽媽有點感冒,身體不舒服,爸爸又不在家,媽媽應撐著做完了飯,讓我幫她洗一次碗。媽媽病了,我幫她做事是應該的,所以我便立即答應了,誰知洗碗還不簡單呢,弄得我滿手是油,好不容易把碗洗完了,還要擦桌子、洗鍋,把這弄完了再看看地上,全是水,不得不把廚房的地又拖一遍,做完這一切我已是腰酸背疼。想一想,爸爸媽媽下班回來有那麼多的家務要做,多累呀!但是他們洗了那麼多次碗,做了那麼多家務都沒有在我面前說過一聲累。以後我一定要經常幫爸爸媽媽多做一些事,而且要堅持下去。
想到這兒,我不得不感激我的父母,是他們給了我一個溫暖的家,讓我生活得這么幸福!這些「感恩活動」從感性的品評,到理性的思考,再到心靈的碰撞,讓孩子們經歷了深刻的體驗過程,心中不禁蓄滿了深深的感恩情結。就讓孩子把積蓄已久的感恩之心釋放出來吧。於是我們把感恩教育活動的平台移至生活世界,引導孩子們在生活情境中用實際行動表達感恩之心。
(二)、關注現實生活的感恩細節,讓孩子在生活中學會感恩
為了讓感恩行動看得見,摸得著,我們運用以大見小,以點帶面的策略,提出了三項感恩作業,就是讓孩子用一句話向父母表示感恩;用一個舉動為父母消除疲勞;一天當家為父母分擔家務。我們要求孩子們每星期至少做一次,並且能夠持之以恆地做下去。與此同時我們還編寫了一本《感恩踐行反饋卡》,孩子們人手一卡,記錄自己完成感恩作業的情況,表達自己在感恩活動中的點滴感受。最讓孩子們受益的是,通過與父母交流他們開始關注父母的喜好,了解他們的心願,記住他們的生日。孩子們會在不經意中給父母長輩送去最溫馨的祝願。他們還試著通過自己的努力給父母帶去進步的喜訊、成功的喜悅。六年一班陳濤在感恩徵文中寫道:《母親節-------點燃一盞感恩的燈 》五月,春光燦爛,草長鶯飛,空氣中飄溢著康乃馨的香氣,母親節,這個充滿溫馨的日子,又輕輕地向我們走來了。記得每年一到兒童節,媽媽會給我們很多好吃的,當5月的第二個星期天到來的時候,讓我們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裡為母親點燃一盞感恩的「心燈」?
眾所周知,「母親節」是「舶來品」。在中國這個以尊老為傳統美德的國度里,母親節因承載著母愛、親情、感恩、回報等人類共同的情感,漸漸成為晚輩向長輩傳送美好祝福的日子。母親節前後,商家大打「親情牌」,花店購進了康乃馨,不少網站在首頁和醒目的位置打出了「祝母親節日快樂」的標語,一些論壇也展開了如何向母親表達愛意的討論,甚至還有網友在論壇內互發郵件,提醒母親節要為母親帶聲問候。
然而有一個不爭的事實是,母親節並沒有像聖誕節等「洋節」那樣帶來如期的消費熱潮。連續幾年來,象徵著母愛的母親節之花康乃馨遠遠不如聖誕節之花玫瑰花賣得火爆。情人節的時候,買花的人連價都不還,上百元一朵的玫瑰可以9 朵、99朵、999朵地買。母親節到來了,康乃馨的售價不如玫瑰的高,買花的人都嫌貴。更讓人大跌眼鏡的是,現在一些像我們這樣的獨生子女,大多不知道父母的生日和年齡,對含辛如苦撫養自己成人的母親不願多敬一份孝心,甚至連「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都嫌麻煩,還有的經常對父母發脾氣。…
一切都在變,只有母愛永遠,.盡管母愛不許要回報,孝敬之情也難以報答養育之恩,但在母親節這個特別的日子為母親點燃一盞感恩的燈,不僅應該,也很有必要。作為晚輩的我們,不應該因此而習慣了對母愛無度的索取,也不能因我們小,自認為年幼無知而忽略了對母親的關懷和回報,更不能以來日方長為由迴避自己應盡的責任和義務。要知道,雖然今天我們是孩子,明天我們也要為人父母。
一位哲人說得好:人世間事業的成功可以等待,莊稼的豐收可以等待,愛情和友誼的果實也可以等待,而最不能等待的就是對母親的孝敬和對母愛的報答。因此,在這個偉大的節日里,我們實在不該讓母親們冷你冷冷清清,有鮮花、禮物相送更好,沒有的,那就送父母一句關心的話,為父母做一件簡單的家務,為他們點亮一盞心燈。
為了得到家長的配合,學校還專門擬寫了一份致全體家長的公開信,希望家長們能夠督促孩子積極參加感恩活動,多給孩子贊賞和鼓勵,多為孩子提供機會,培養他們知恩報恩的行為習慣;同時也希望家長們能做孩子的榜樣,孝敬長輩,心存博愛,多帶孩子參加社會公益活動和愛心捐助等。陶行知老先生曾說:「生活就是教育,教育就是生活。當我們把感恩教育切入實際生活之時,當孩子把感恩之心化為感恩行動之時,我們的教育應該是初見成效了」。
八、對課題的反思及下階段研究設想
(一)反思
1、要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
在課題研究的過程中,教師設計的學習活動並非是一把萬能鑰匙,數十位學生不一定一律對這活動設計感興趣,因此,要求教師在設計活動時關注到性別差異和個體差異,鼓勵學生在教師設計的活動方案上有所拓展、創新。感恩教育是育人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教會學生感恩就是教做人,學會感恩就是學做人。只有真正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讓出發點和歸宿點回歸到「人」這一點上,感恩教育才能展現其獨特的魅力。
2、要發揚「持之以恆」的精神
參加課題研究的教師都明白,搞課題研究工作是要投入許多精力和時間的,學校的常規工作,教學進度等因素常常會和課題研究工作發生這樣或那樣的沖突。當時間緊迫或精力缺乏的時候,就會影響參與課題研究的熱情和質量,所以,要鼓勵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素養,不斷戰勝、超越、完善自我,在科研工作中始終發揚求真務實、持之以恆的精神,並付出不懈的努力,才會有所收獲。
3、要樹立「與時俱進」的思想
或許因忙於事務,教師主動學習相關的理論、專業知識的積極性以及關注教育改革的發展動態的意識還不是最高,只是附和著幾位科研骨幹做著缺乏個性與創新的工作。所以,在研究過程中必須加強學習,樹立「與時懼進」的思想,倡導全體課題組成員要密切關注教育改革發展形勢,不斷批判地汲取和借鑒先進的教育理念和科研經驗,在實施過程中善於敏銳地關注產生的問題,並作及時調整,課題研究才不會陷入「僵局」。
(二)下階段研究設想
1、為了讓更多的教師清晰明了地知道下一步感恩教育活動的方案,我們將在實踐中積累活動設計方案,整理匯編後向全體教師發放。
2、繼續讓校少先隊成為學生享受感恩教育成功的平台,讓師生和家長看到課題研究的成效,並以更高的熱情支持、參與課題的研究工作。
3、深信課題研究工作的扎實開展會促進教師感恩教育能力的提高,從而使我們的學生在感恩活動中享受生活的快樂與多姿多彩,使他們從小學會感恩,回報父母、老師、他人和社會。

B. 感恩節的活動內容

一、活動背景

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中,一些人變得虛華浮躁,很少有人會靜下心來想如何感恩他人,回報社會。學會感恩,喚醒生命中那最美最純真的感恩之心,讓我們的生活處處充滿溫馨,讓我們彼此的心更進一步。

二、活動目的

每年11月第四個星期四是西方傳統的感恩節。雖然是西方節日,但感恩一直是中國的傳統美德,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是每個人都應該具有的。

通過此次活動,讓同學們用心靈去感受,在心中培植一種感恩的情感,無論對待父母或者老師,朋友或是對手,都能以一顆感恩的心去面對。

三、活動意義

為豐富校園文化生活,營造積極向上,清新淡雅,健文明的校園文化氛圍,推動校園文化建設,濃厚學術氛圍,提到學生綜合素質,展現我院學生的風采,體悟文學內涵,感受文字魅力,鍛煉學生寫作的能力。

四、活動主題

以「成長二三事」和「感恩」為主題。

五、活動主體

1、活動時間:徵文時間11月x號到x號

評審時間11月x號到x號

頒獎時間11月x號

2、活動對象:x師大全體學生

3、主辦單位:xx新聯學院xx文學社

學生社團管理委員會公益服務部

4、協辦單位:夢想話劇社,相聲小品協會,樂援社,POP音樂協會

六、活動內容

1、以徵文的方式,題材不限,參加者可自由發揮。比賽評出一,二,三等獎及優秀獎。並在青年活動中心隆重頒發獎項。

2、在青年活動中心舉辦「徵文比賽頒獎典禮」。並由協辦社團表演以「感恩」為主題的節目。

七、活動宣傳

1、宣傳方式:製作宣傳板,聯系各班宣傳委員在各班宣傳,以及在新聯樓大廳設值班點進行宣傳。

2、徵文方式:在新聯樓大廳設值班點。

聯系電話:xxxx

3、後期宣傳:辦板宣傳徵文比賽結果

C. 感恩節策劃案怎麼寫

一、活動目的:
通過一系列的活動,讓大家更深刻地體會「感恩」的意義,同時通過積極的方式,讓大家更樂觀地面對生活,面對人生的坎坷,
大學生感恩節策劃書範文。當你心存感恩,生活也將賜予你燦爛的陽光。
二、活動時間:11月27日(11月的第四個星期四為感恩節)。
三、活動地點:學校內。
四、活動前期准備
1.利用網路和圖書館收集有關感恩節的背景知識,相關故事,歌曲徵集等。
2.購買「黃絲帶」,用於徵集「感恩箴言」。
3.列印宣傳資料,評分表等。
4.校園環境布置:橫幅、海報等。
5.幹部開會分工,深入到各個班級,保證活動的影響力與完整性。
6.制定好活動計劃,時間、地點、負責人落實到位。
7.《感恩的心》手語版演員的到位。
8.購買獎品。
五、活動過程
1.在校道上鋪設感恩台,讓學生在黃絲帶上寫上自己的感恩話語,綁在樹上。形成一種獨特的校園文化。
2.每位同學上台說出自己想感謝的人,和感謝的原因及事件。與別人分享成長歷程。
3.落實到實際,對自己想感恩的人說聲:「謝謝」,或者以其他方式感謝他們。
4.唱一首《感恩的心》歌曲,並且學做手語。
我來自偶然象一顆塵土有誰看出我的脆弱
我來自何方我情歸何處誰在下一刻呼喚我
天地雖寬這條路卻難走我看遍這人間坎坷辛苦
我還有多少愛我還有多少淚讓蒼天知道—我不認輸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做我自己
感恩的心感謝命運花開花落——我一樣會珍惜
課間時候,這首歌會不斷地回響在我們的校園中,每一個同學都要會唱。同時我們利用校園網在每個班級播放這首歌的手語版,讓同學們一邊唱一邊做手語,用心去感受每一段旋律,每一句歌詞。我們甚至要求同學們把這首歌教會給他們的父母親朋,教會給他們身邊的人,讓我們一起用一顆感恩的心來歌唱來生活,我們會發現這個世界充滿了愛與希望。
5.寫一段祝福,將感激銘記心中。
寫一段祝福是要求同學們將自己想要感激的人或事寫在我們統一發放的黃絲帶上。然後在感恩節的這一天將黃絲帶系在我們的校園中。當一個孩子懷著一顆誠摯的心寫下自己的感激之情,我想他已經理解了我們活動的全部意義。
之後,我們會對同學們寫的所有的感恩箴言進行評比,從中挑選出「校園十佳感恩箴言」,被選中的同學還可以獲得精美禮品一份。

D. 感恩節的提案怎麼寫

「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美德,學會感恩我們身邊的人,傳承內這份美德。容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感恩節的活動方案,歡迎大家閱讀參考,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感恩節活動策劃方案

活動背景:「感恩節」作為西方一種傳統的節日,卻在我國有著廣大的群眾基礎,常懷感恩之心的人是最幸福的,要感謝我們的父母、老師、朋友、還有我們周圍的一切。因此,我們決定在20XX年11月XX日「感恩節」開展一系列圍繞「感恩」為主題的活動。為的是能讓本院全體師生了解感恩,關注感恩,學會感恩。能進一步宣感測恩這一社會舉動,讓感恩之歌在身邊響起,築就更加和諧的校園。

活動的目的及意義:為了給每一個有感恩之心的人創造一個感恩的機會,同時,也為了激發每一個人去感恩,從而創造一個充滿愛心的校園。發揚感恩之心,構建和諧校園

E. 2016感恩節主題活動策劃書 查字典範文網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謝命運,花開花落,我一樣會珍惜」當這熟悉的旋律回響在耳旁,你是否可以感受到心靈深處的某種觸動?

一、活動緣起:如今的孩子,個個都是獨生子女,都是在父母親百般呵護,悉心照料下,無憂無慮的成長。他們接受了太多的愛,漸漸的,連他們自己也把這一切視為理所當然。他們習慣了索取,習慣了「說一不二」,即使父母親再苦再累也必須滿足他們自己的要求,而他們卻從不懂得去為父母親做些什麼,分擔些什麼,稍有些不如意,便大發脾氣,甚至以死相逼。面對這並不是「個別現象」的現實,我們這些為人師者不得不開始思考:今天的孩子怎麼了?我們的教育條件日新月異,我們的物質生活日益豐富chazidian.com,為什麼我們的孩子卻越來越不懂事?面對一點點挫折,就那麼輕易那麼草率的結束自己如花的生命?這究竟是為什麼?我想原因很多,但有兩個字卻不得不提:感恩。現在的許多孩子沒有一顆感恩的心,面對他人的幫助,甚至連一聲「謝謝」也不會說,這不能不說是社會文明的一種悲哀。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有必要提醒他們,引導他們,繼而喚起那已被一層層習慣與世故壓在靈魂最深處的善良本性與感恩之心。於是我們想到了借西方「感恩節」的機會,在校園內開展「心存感恩,永不言棄」的感恩節系列活動。

二、活動目的:通過為期一個月的活動,讓孩子自己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聽,用心靈去感受,從而在自己的心中培植一種感恩的情感,無論對待父母或者老師,朋友或者對手,快樂或者悲傷,都能以一顆感恩的心去面對。那麼,他們就會明白,生活是一面鏡子,你哭她也哭;你笑她也笑。當你心存感恩,生活也將賜予你燦爛的陽光。

三、活動時間:11月的第4個星期四

四、活動地點:學校內。

五、活動前期准備

1.利用網路和圖書館收集有關感恩節的背景知識,相關故事,歌曲徵集等。

2.購買「黃絲帶」,用於徵集「感恩箴言」。

3.列印宣傳資料,評分表等。

4.校園環境布置:黑板、海報等。

5.學生會幹部開會分工,深入到各個年級,保證活動的影響力與完整性。

6.制定好活動計劃,時間、地點、負責人落實到位。

7.《感恩的心》手語版演員的到位(教師和學生)。

8.購買獎品。

六、活動過程

在11月份的第一個晨會上,進行《學會感恩》的演講,同時也是對全校師生進行活動的宣傳發動,正式拉開了感恩節系列活動的序幕。
之後,我們圍繞四個「一」展開活動。

1.瀏覽一次感恩節網站。

因各班校園網全面開通,所以要求同學們利用班會時間,瀏覽感恩節網站,了解感恩節的相關知識,並結合《學會感恩》這篇文章談自己的觀點與認識。

2.讀一篇《感恩的心》故事。

有一個天生失語的小女孩,爸爸在她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她和媽媽相依為命。媽媽每天很早出去工作,很晚才回來。每到日落時分,小女孩就開始站在家門口,充滿期待地望著門前的那條路,等媽媽回家。媽媽回來的時候是她一天中最快樂的時刻,因為媽媽每天都要給她帶一塊年糕回家。在她們貧窮的家裡,一塊小小的年糕都是無上的美味了啊。

有一天,下著很大的雨,已經過了晚飯時間了,媽媽卻還沒有回來。小女孩站在家門口望啊望啊,總也等不到媽媽的身影。天,越來越黑,雨,越下越大,小女孩決定順著媽媽每天回來的路自己去找媽媽。她走啊走啊,走了很遠,終於在路邊看見了倒在地上的媽媽。她使勁搖著媽媽的身體,媽媽卻沒有回答她。她以為媽媽太累,睡著了。就把媽媽的頭枕在自己的腿上,想讓媽媽睡得舒服一點。但是這時她發現,媽媽的眼睛沒有閉上!小女孩突然明白:媽媽可能已經死了!她感到恐懼,拉過媽媽的手使勁搖晃,卻發現媽媽的手裡還緊緊地拽著一塊年糕……她拚命地哭著,卻發不出一點聲音……

雨一直在下,小女孩也不知哭了多久。她知道媽媽再也不會醒來,現在就只剩下她自己。媽媽的眼睛為什麼不閉上呢?她是因為不放心她嗎?她突然明白了自己該怎樣做。於是擦乾眼淚,決定用自己的語言來告訴媽媽她一定會好好地活著,讓媽媽放心地走……

小女孩就在雨中一遍一遍用手語做著這首《感恩的心》,淚水和雨水混在一起,從她小小的卻寫滿堅強的臉上滑過……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謝命運,花開花落,我一樣會珍惜……」她就這樣站在雨中不停歇地做著,一直到媽媽的眼睛終於閉上……

每一個看完這個故事的孩子都會有自己的感想,而我也相信在他們的心中絕不僅僅是感動。小女孩的不幸遭遇令我們同情,她的堅強與執著更令我們震撼。無論何時,只要想起這個小女孩,我們就有理由要求自己用一顆感恩的心去面對生命中的坎坷辛苦。無論多大風雨,學習上遇到再大的困難,都勇敢地去面對,永不放棄。

3.唱一首《感恩的心》歌曲。

我來自偶然,象一顆塵土

有誰看出我的脆弱

我來自何方,我情歸何處

誰在下一刻呼喚我

天地雖寬,這條路卻難走

我看遍這人間坎坷辛苦

我還有多少愛

我還有多少淚

讓蒼天知道

——我不認輸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

伴我一生

——讓我有勇氣做我自己

感恩的心,感謝命運

花開花落

——我一樣會珍惜

課間時候,這首歌會不斷地回響在我們的校園中,每一個同學都要會唱。同時我們利用校園網在每個班級播放這首歌的手語版,讓同學們一邊唱一邊做手語,用心去感受每一段旋律,每一句歌詞。我們甚至要求同學們把這首歌教會給他們的父母親朋,教會給他們身邊更多的人,讓我們一起用一顆感恩的心來歌唱來生活,我們會發現這個世界充滿了愛與希望。

4.寫一段祝福,將感激銘記心中。

寫一段祝福』是要求同學們將自己想要感激的人或事寫在我們統一發放的黃絲帶上。然後在感恩節的這一天將黃絲帶系在我們的校園中。當一個孩子懷著一顆誠摯的心寫下自己的感激之情,我想他已經理解了我們活動的全部意義。

之後,我們會對同學們寫的所有的感恩箴言進行評比,從中挑選出「校園十佳感恩箴言」,被選中的同學還可以獲得精美禮品一份。

七、活動意義(後記)

這項活動為期一個月,同學們的熱情,我們始料未及。那一條條隨風飄動的黃絲帶,那一次次流淌在校園的《感恩的心》,彷彿讓我們的心靈也接受了一次洗禮。我們也以一次主題晨會為這次活動劃上了圓滿的句號。晨會上,同學們又一次聆聽了那感人至深的故事,十位最佳箴言的獲得者走上講台,向全校師生講述他們的箴言內容並接受校領導的頒獎,而師生同台表演的手語版《感恩的心》更是把整個晨會推向高潮。許多在場的領導老師不由地發出了「情到深處淚自流」的感嘆。而這項活動在我校年底進行的校園十大新聞評比中,獲得了老師同學的一致好評。
在此,我們不想說這項活動的成功與否,我們只願每一個參與其中的人都能感受到生命的可貴,生活的美好,都能夠向你身邊的人真誠的微笑。在水中放進一塊小小的明礬,就能沉澱所有的渣滓;如果在我們的心中培植一種感恩的思想,則可以沉澱許多的浮躁、不安,消融許多的不滿、不幸。感恩惜福,四個簡簡單單的字卻可以為我們帶去陽光與愛。試試吧,生活不會欺騙你!

F. 感恩節活動策劃

感恩老客戶,同時也可以印發一些宣傳單,邀請新人參加你們的活動!這樣可以獲取更好的活動效果。
你可做一個砸金蛋的活動,在金蛋裡面裝一些獎券、祝福語、以及活動的游戲分享任務(完成任務,可以活動獎勵),這樣最主要的就是能夠提升活動的氣氛,能吸引更多的人來參加你們的活動和關注你們,對於提高你們的知名度有很大的幫助!同時也加強了客戶的忠誠度!同時也可以做一些其他的節目一起做,效果會更好!很實用的一個活動方法!
「金蛋製作」你可以去北京華企京晟貿易有限公司的「金蛋網」,他們是專門做這個的!
他們的dianhua:0 1 0-5 9 7 1 7 7 3 9 1 3 7 1 7 5 9 0 6 3 0

G. 正面管教的感恩會方案

成功感恩會的態度和指導原則:
1.不要把感恩會當做說教的另一個平台。
2.不要把感恩會作為繼續過度控制孩子們的手段。
3.放棄控制,邀請孩子合作
4.做出榜樣。希望教給孩子們做的事情,例如生活技能等,可以說「請幫我把水果洗一洗好嗎」 用禮貌性的用語而不是命令式的用語
5.問啟發式問題。 比如說「我們為什麼要慶祝感恩節呢」 「感恩節為什麼叫感恩節」 「感恩節為什麼要吃火雞」
照著這幾個原則和態度去策劃吧 重要的不是形式 從來都是態度~

H. 怎麼過感恩節

感恩節的由來

西元 1620年,五月花號 (The Mayflower) 載著大約有大人和小孩共一百多人的英國清教徒 (Pilgrims) 在現在麻薩諸塞州的普利斯敦登陸,而當年的寒冬讓他們受盡苦難,到春天來臨,只剩下50多人存活。春季來臨後,得到印地安人給予協助,而有了較好的豐收。為感謝上帝及印地安人朋友,清教徒門每年舉行感恩歡慶,在黎明時鳴放禮炮,列隊走進教堂,點起舞火舉行盛宴。到了1789年華盛頓總統就職聲明中宣布,11月26日星期四為感恩節,以鼓勵美國人發揚祖先感恩精神,成為美國正式節日。後來在 1863 年美國總統林肯,宣布每年十一月最後一個星期四為感恩節假期;之後感恩節的日期也經過幾次變動,至1941年經過國會通過,開始改回每年11月第四個星期四為感恩節。在美國和加拿大都會過感恩節 (Thanksgiving Day) ,但不是同一天。今年(2001)的感恩節 Thanksgiving Day,美國是十一月二十二日。加拿大是十月八日。

每個家庭都會為了感恩節,之前就開始忙碌采購了,除了要准備豐盛的大餐之外,也要准備一些感恩節的裝飾,像是小型的南瓜和彩色玉米,就是很應景的裝飾物。很多家庭在感恩節當天早上會先上教堂,接著回到家裡從中午或下午就開始享用豐盛的火雞大餐,除了家人團聚話家常之外,還有個重要活動就是-大家一起觀賞美式足球比賽。到了晚餐時分如果肚子餓,就把剩下來的火雞肉做成三明治,或是用火雞肉做成火雞肉派,或是把 Stuffing 和火雞肉做成烤菜,這也是把一隻大火雞吃光的其他方法。

感恩節的大餐

傳統的感恩節大餐包括了烤火雞,有些家庭是以烤鵝來替代火雞;還有塞在火雞內部的填充佐料 Stuffing ,是用撕成碎片的玉米麵包 (Corn Bread) 、白麵包和芹菜等等做成的;除此之外還有用火雞肉臟煮成的濃稠淋汁 (Gravy) 。另外還有一樣特別的醬汁-小紅莓調味醬汁 (Cranberry Sauce) ,用的就是每年九月和十月時盛產的小紅莓。其他的配菜還包括烤洋芋泥、烤紅薯泥、青豆和比司吉等等。最後的甜點當然有應景的南瓜派,也可以准備核桃派或蘋果派。

感恩節的火雞特赦儀式

1947年,美國火雞協會以一隻活火雞和兩只裝飾用的假火雞,贈送給美國總統,以慶祝感恩節,因而此項火雞特赦儀式就成了每年白宮慶祝感恩節的一項傳統,美國總統會親自釋放這只幸運的火雞到火雞的退休農場,安享天年。

I. 感恩節是怎麼來的應該做些什麼呢

感恩節是美國人的一個重要節日。每年11月的第四個星期四,美國家庭都要舉行豐盛的感恩宴。最常見的傳統食品有火雞、南瓜餡餅和玉米面做的印第安布丁。一些美國人在這一天或舉家出遊,或探親訪友,盡情享受天倫之樂。感恩節期間,美國城鄉都要舉行化裝遊行、戲劇表演和射擊、打靶等體育比賽。一些美國家庭、宗教組織及慈善機構還為窮人、孤兒及流浪者們提供免費的火雞宴,讓那些不幸的人們在感恩節里也得到一份人間的溫暖。
感恩節起源於馬薩諸塞普利茅斯的早期移民。這些移民在英國本土時被稱為清教徒,因為他們對英國教會的宗教改革不徹底感到不滿,以及英王及英國教會對他們的政治鎮壓和宗教迫害,所以這些清教徒脫離英國教會,遠走荷蘭,後來決定遷居到大西洋彼岸那片荒無人煙的土地上,希望能按照自己的意願信教自由地生活。
1620年9月,「五月花號」輪船載著102名清教徒及其家屬離開英國駛向北美大陸,經過兩個多月的艱苦航行,在馬薩諸塞的普利茅斯登陸上岸,從此定居下來。第一個冬天,由於食物不足、天氣寒冷、傳染病肆虐和過度勞累,這批清教徒一下子死去了一半以上。第二年春天,當地印第安部落酋長馬薩索德帶領心地善良的印第安人,給了清教徒穀物種子,並教他們打獵、種植莊稼、捕魚等。在印第安人的幫助下,清教徒們當年獲得了大豐收。首任總督威廉·布萊德福為此建議設立一個節日,慶祝豐收,感謝上帝的恩賜。同時,還想藉此節日加強白人與印第安人的和睦關系。1621年11月下旬的星期四,清教徒們和馬薩索德帶來的90名印第安人歡聚一堂,慶祝美國歷史上第一個感恩節。男性清教徒外出打獵、捕捉火雞,女人們則在家裡用玉米、南瓜、紅薯和果子等做成美味佳餚。就這樣,白人和印第安人圍著篝火,邊吃邊聊,還載歌載舞,整個慶祝活動持續了三天。
從此以後,移居美國的歐洲人基本上沿襲了北美大陸上的第一次感恩節慶祝活動的形式。1789年,美國第一任總統華盛頓正式規定,11月26日為第一個全國統一慶祝的感恩節。但是,在相當長一段時間里,各州都視自己的情況規定節日日期。1941年,美國國會經羅斯福總統批准通過一項法案,宣布每年11月的第四個星期四為全國的感恩節。

J. 關於感恩節

感恩節概述
感恩節(Thanksgiving Day),美國和加拿大節日,由美國首創的,原意是為了感謝印第安人,後來人們常在這一天感謝他人。自1941年起,感恩節是在每年11月的第四個星期四,在這一天起將休假兩天,都要和自己的家人團聚,不管多忙(有些特殊崗位除外)都是如此。感恩節在每年11月22-28日之間,,感恩節是美國國定假日中最地道、最美國式的節日,加拿大的感恩節則起始於1879年,是在每年10月第二個星期一,與美國的哥倫布日相同。2009年的感恩節在 2009年11月26日。2010年的感恩節在 2010年11月25日。 一般只有加入了美國國籍,或加拿大國籍的人才過感恩節。中國人過感恩節也可以被看做是背叛祖先的行為。
[編輯本段]感恩節由來
概述
感恩節的由來要一直追溯到美國歷史的發端。1620年,著名的「五月花號」船滿載不堪忍受英國國內宗教迫害的清教徒102人到達美洲。1620年和1621年之交的冬天,他們遇到了難以想像的困難,處在飢寒交迫之中,冬天過後,活下來的移民只剩50來人。基於「來者是客」的信念與習俗,印第安人給這些移民送來了生活必需品,並且教導他們狩獵、捕魚和種植玉米、南瓜等等生存方法。在印第安人的幫助下,來自歐陸的新移民逐漸習慣了在當地的生存方式。在歡慶豐收的日子,歐陸新移民邀請印第安人一同感謝上天的賜予。在當前廣為人知的感恩節版本里,往往只強調雙方的友好關系以及歡樂慶賀的氣氛;但也有許多人指出,只一味強調感恩節的快樂以及友好對印第安人並不公平。因為這樣容易讓人們傾向忘記後續對印第安人的剝削與屠殺的歷史。許多人認為,美國第一個感恩節就是印第安人與新移民第一次齊聚感謝上天賜予的那一天。但是,對許多印第安人來說,這並不是第一次人們齊聚一堂感謝上天的經驗。對於一些新英格蘭的印第安人來說,他們早有感恩節慶的存在。這些印第安人一年舉行六次感恩節慶,他們依照不同時節舉行感恩的儀式。在秋季收成時節舉行的感恩儀式,對於這些印第安人來說,是他們一年中的第五次感恩節慶。一般人所知的「感恩節的由來」,事實上是第一次歐洲的新移民與印第安人一同感謝上天賜與的那一天,而非所謂「美國的第一個感恩節」。
第一次歐洲新移民與印第安人一同慶賀的感恩節延續了三天,雙方也同意了一個和平、友好的協議:印第安人歡迎他們在其中一塊原屬印第安人的土地上建造屬於新移民自己的村莊。這個時刻原本是雙方友誼逐漸鞏固的開始,但不幸的是,友好的關系並沒有持續太久。由於不再像以前一樣需要印第安人的援助,一些新移民慢慢淡忘了他們一開始遭受的困難以及受到的幫助;再加上更多新移民不斷的湧入,雙方的不信任感逐漸升高,摩擦產生越來越多;一些新移民甚至不容忍印第安人的宗教信仰,試圖教導、說服印第安人他們的信仰是不正確的。許多的摩擦與沖突導致了後來的「菲力浦國王之戰」。
積怨日深的土地

17 世紀60年代中期,新英格蘭基督教教長約翰(John Eliot)已經轉化了幾百名印第安人皈依基督教。還建立了幾個「祈禱鎮」。但是在他向「萬帕諾亞」酋長( Wampanoag, Metacomet)傳達福音時,酋長「梅塔科米特」一把抓住教長的大衣,扯下一粒紐扣舉到教長眼前。聲稱他對基督教的興趣,就象對這粒紐扣一樣——然後甩手就把紐扣丟到地上。
「梅塔科米特」,他在以後的日子裡發起反殖民擴張的戰爭而名聲大噪,英屬殖民地人民送他一個綽號「菲力浦國王」,他的真名反被淡忘了。 菲力浦的父親——老酋長「邁斯色以」( Massasoit)曾經和殖民地移民建立了友好關系。他已經出讓、轉賣了大片土地給新移民。然而,不斷蜂擁而來的移民對土地的渴求沒有止境。新英格蘭殖民政府用各種辦法迫使周圍部落出賣土地。而印第安人部落之間的戰爭糾紛,使酋長們對槍支彈葯的需求不止,在毛皮和土產不夠的情況下,只好以土地交換。
1661年老酋長「邁斯色以」去世時,部落已經陷入殖民地包圍之中,印第安人到市鎮去,就得遵循殖民地法律。印第安人醉酒倒在大街上,就要被抓去抽皮鞭,或者服十天勞役。清教徒殖民政府的法律嚴厲,讓印第安人備受束縛,心中積怨日深。
1662年菲力浦的哥哥(Wamsutta)繼任酋長不久,就受到普利茅斯法庭的傳訊,盡管他有酋長之尊,還是在刺刀下被武裝押送到法官面前。更為奇怪的是,在法官傳訊之後,菲力浦的哥哥就得了病,很快死去,在位不到兩年。菲力浦懷疑是白人殖民政府下了毒致死。菲力浦心懷對殖民政府的猜疑怨恨,繼承了哥哥的酋長大位。
1675年,接連幾件事情激化了殖民地人民和印第安人的矛盾。
一群屬於殖民地居民的牲畜跑進了印第安人的玉米地踐踏莊稼——據說這樣的事時有發生。印第安人開槍打死八匹馬,殖民地居民開槍還擊,打死一名印第安人,造成白人與土著居民關系陡然緊張;
約翰·西斯蒙(John Sassamon )案件的審判。約翰·西斯蒙是「萬帕諾亞」部落的人,童年時父母染天花雙亡,一個清教徒家庭收養了他,他自然熏陶成為基督教徒。約翰.西斯蒙受到很好的文化教育,還進入哈佛大學學習。他回來後做酋長菲力浦的翻譯,來往於部落與殖民政府之間。
約翰.西斯蒙曾警告殖民政府,指出菲力浦王有造反的企圖。不久,西斯蒙被謀殺。一個由白人和印第安人組成的法庭做出了三位嫌疑人謀殺 罪名成立的判決,三名罪犯被處決。其中有一名是菲力浦王的親信。整個案件直指幕後操縱者為菲力浦王。菲力浦王感到形勢逼迫,決定揭竿而起。
血腥的戰爭
菲力浦王指揮著部落兵丁迅速對殖民地城鎮發起進攻,他給部下指令:燒毀所有房屋,摧毀所有城鎮,殺死所有的白人。菲力浦王所到之處,火焰滾滾,血流遍地。一位目擊者這樣描述部落兵襲擊過的地方:兩位老人上半身撲倒在門外,而下半身在門內被燒焦了,一位年輕女人躺在院子裏,她的腦袋被槍彈洞穿,躺在她身邊不遠的嬰兒的頭部,被刺刀戳爛……
對菲力浦王的恐怖籠罩著新英格蘭大地,殖民們放棄新開辟的家園,收縮到沿大西洋海岸的較大城鎮。菲力浦王的部隊裝備的是燧發火槍,比起殖民政府軍隊配備的火繩發射火槍要先進。所以,在戰爭初期,菲力浦王攻勢淩厲,氣焰囂張。他有指揮戰爭的才能,一連設計了幾個埋伏,消滅近二百名政府軍。
這又刺激了其他幾個部落的連鎖反叛(Narragansetts, Nipmucks, Pocumtucks, and Abenakis ),原來互相敵對的部落,在反對白人侵佔家園的共同目標下,結成盟友。一時間新英格蘭地區風聲鶴唳、四面楚歌。戰火籠罩了普利茅斯、羅德島、馬塞諸塞以及康涅格蒂格河流域 (Rhode Island , Massachusetts. Connecticut River Valley)殖民們感到恐慌絕望。
然而戰局不到一年開始發生逆轉,菲力浦王的軍隊彈葯消耗得不到補充,糧食儲備也被耗盡。軍營只好靠近河流駐扎,一邊打仗,一邊撈魚。部隊分散成小股,原來的同盟部落,發生分裂,有的部落離開了。反殖民聯盟的戰鬥力大為削弱。
得到新武器裝備、糧草充足的殖民軍,開始集中兵力反擊。其中有兩次著名的偷襲,重創印第安部落。政府軍在夜間包圍印第安人駐地,拂曉突然進攻,一次殺死600印第安人,另一次殺死1000人。其中包括很多婦女兒童。殖民軍隊的報復行動,一樣十分殘暴。
一年之後,菲力浦王的攻勢全無,變為流竄游擊。1676年夏,菲力浦王和他幾個少數隨從被圍困在沼澤地,他被擊斃之後,身體被斬碎投入水中,他的腦袋被挑在槍尖上,凱旋而歸的軍隊高舉著滿街遊行。普利茅斯市慶祝大捷,一片歡騰景象。
菲力浦王戰爭的損失慘重,殖民地政府一方的統計,1200家農舍被燒毀,13座城鎮被夷為平地,8000頭馬匹牲畜被打死。600多名士兵戰死,平民、婦女兒童死亡約2000人。殖民地所欠戰爭債務,超過殖民地全部資產。
印第安人一方死亡數字不祥,一般認為是殖民地政府一方死亡的3倍。估計僅在戰場上就死去2000人。傳染疾病奪去的性命比戰爭還多。拿菲力浦王的萬帕諾亞部落來說,戰前約15000人,戰爭和疾病滅掉了人口十之八九。俘獲的部落的主要頭目被絞死,菲力浦王的妻子和兒子也被賣到百慕大為奴隸,少數逃散者加入其他部族。「萬帕諾亞」部落從此被消滅了。
菲力浦王最終與自己的小邦同歸於盡,他只是留下一句讓殖民者心驚肉跳的話:
「拼必死之命,殉必亡之國。」 ——萬帕諾亞酋長,菲力浦王 1675
"determined not to live until I have no country."—— Wampanoag sachem ,King Philip 1675
沒有恩人的感恩節
感恩節是美國加拿大獨有的傳統節日,在感恩節,許多人會滿懷溫情回顧移民歷史。首批歐洲移民從英國普利茅斯出發,乘坐五月花號歷經艱險,在1620年冬到達北美洲(後來他們把這個登陸點也命名為普利茅斯)。
當時適逢大雪覆蓋原野,寒冷飢餓令移民陷入絕境,一些人死去。幸虧印第安人發現他們,並且給與慷慨援助,才絕處逢生。第二年新移民得到豐收,大擺火雞宴,和印第安人舉杯同慶,歡宴持續三天三夜……
但是人們不知道,那個純朴好客的部落就是萬帕諾亞( Wampanoag )部落,那個古道熱腸的印第安人酋長就是菲力浦王的父親——邁斯色以( Massasoit)。
1618年北美洲東岸遭受到傳染病「天花」的襲擊,大批土著居民死亡,一些村落荒蕪。酋長樂意讓這些遠方的來客到這些遺棄的村落安身,並與他們結為友好聯盟。這種兄弟情誼持續了近50年。
歐洲移民每年以3%的增長向北美大陸擴張,1676年,新英格蘭地區已有5,2000名移民。移民反賓為主。並以自己的文化發達先進為傲,對印第安人存有歧視輕蔑心理。一些商人在與古樸的土著族交往中,常常採用哄騙的手段謀取利益,讓印第安人對白人日漸失去信任。
最初時期,對於印第安人的慷慨,殖民者會說:「Thanks Giving」;到後來,演變成你不「Giving」,我就要設法「Taking」。菲力浦王之戰根源,在於開發利用土地資源的沖突,在沒有土地所有權也就沒有開發利用權的實際情況下,轉變成一場爭奪和維護土地所有權的戰爭。
北美洲的歷史,似乎在揭示這樣一個冷酷的規律:如果一塊土地存在更有效的開發方式、能夠創造更大的社會財富,那麼最終這塊土地會依這種開發方式進行。文化傳統、土地所有權、宗教法律、人倫道德等等都不能制止這種潛規律的運行。
盡管印第安人是美洲大地最古老的居民,是這塊土地最原始的主人,但是要試圖維護低效的、傳統的土地利用方式,總歸要失敗的。這種失敗不以文明的方式,就以野蠻的方式。遺憾的是它以非常野蠻的方式表現:印第安人不僅丟失了土地所有權,又葬送了不少族人的性命,失敗的苦澀,不堪回味。
當然,有人把菲力浦王之戰看成印第安文化和歐洲文化之戰,傾向樹立基督教文明;有人把它看成是白人和土著的種族戰爭,意在激發民族主義情緒;有人從中找到殖民主義擴張的罪惡證據,證明反對殖民主義的正義性;還有的以這場戰爭中發生的嚴重摧殘人權的行為,來揭露今天美國高舉人權旗幟的虛偽性;甚至白人至上主義者也可以從中找到有色人種愚昧落後的大量例子,以支援白人種族優越論……凡此等等,都是各取所愛,試圖從萬花園裏采一瓣顏色,代表春天。
[編輯本段]感恩節習俗
初時感恩節沒有固定日期,由各州臨時決定,直到美國獨立後,感恩節才成為全國性的節日。
每逢感恩節這一天,美國舉國上下熱鬧非常,基督徒按照習俗前往教堂做感恩祈禱,城鄉市鎮到處都有化裝遊行、戲劇表演或體育比賽等。分別了一年的親人們也會從天南海北歸來,一家人團圓,品嘗以「火雞」為主的感恩節美食。
美國當地最著名的慶典則是從1924年開始的梅西百貨感恩節遊行(Macy's Thanksgiving Day Parade)。
每逢感恩節這一天,美國舉國上下熱鬧非凡,人們按照習俗前往教堂做感恩祈禱,城鄉市鎮到處舉行化裝遊行、戲劇表演和體育比賽等,學校和商店也都按規定放假休息。孩子們還模仿當年印第安人的模樣穿上離奇古怪的服裝,畫上臉譜或戴上面具到街上唱歌、吹喇叭。散居在他鄉外地的家人也會回家過節,一家人團團圍坐在一起,大嚼美味火雞,並且對家人說:「謝謝!」。感恩節後,學校會讓同學們畫一張感恩節的畫,大多數學生都畫的是火雞。
同時,好客的美國人也忘不掉這一天邀請好友、單身漢或遠離家鄉的人共度佳節。從18世紀起,美國就開始出現一種給貧窮人家送一籃子食物的風俗。當時有一群年輕婦女想在一年中選一天專門做善事,認為選定感恩節是最恰當不過的。所以感恩節一到,她們就裝上滿滿一籃食物親自送到窮人家。這件事遠近傳聞,不久就有許多人學著她們的樣子做起來。不管遇到誰,他們都會說:「THANK YOU!」
感恩節購物與黑色星期五
感恩節購物已經成為了美國人的習俗。從感恩節到聖誕節這一個月,美國零售業總銷售額能佔到全年的1/3強,是各個商家傳統的打折促銷旺季。瘋狂的購物月從感恩節的次日(星期五)開始,這一天即被稱為Black Friday(黑色星期五)。之所以叫這個名字,據說是因為周五這天一大早,所有人都要摸著黑沖到商場排隊買便宜貨,這種行為有個非常形象的說法,叫Bird of getting up early.(早起的鳥兒)。在外國「感恩節」和中國的春節一樣重要!
每年一度的總統放生火雞儀式始於1947年杜魯門總統當政時期,但實際上這個傳統儀式可以追溯到美國內戰林肯總統當政的時期。1863年的一天,林肯的兒子泰德突然闖入內閣會議請求赦免一隻名叫傑克的寵物火雞,因為這只被送進白宮的火雞,即將成為人們的感恩節大餐。
布希特赦「飛鳥」火雞[1]2006年11月22日,布希在白宮玫瑰花園舉行感恩節放生儀式上,特赦了一隻名叫「飛鳥」的火雞。
美國總統奧巴馬25號特赦感恩節火雞.並將火雞被命名為「勇氣」。這也是他上任以來,首次特赦火雞.奧巴馬並對保護美國人民身家安全的英勇戰士表示感恩。
每年11月的第4個星期四是美國感恩節。在女兒薩莎和瑪麗亞的陪伴下,奧巴馬特赦了本來要用做盤中餐的火雞.奧巴馬說,我原本打算吃掉這只火雞。由於薩莎和瑪麗亞的干預,我赦免了「勇氣」。這只火雞將被送到迪士尼樂園。為防止意外,當局還准備了一隻備用火雞,名叫「卡羅琳娜」。
奧巴馬特赦火雞「勇氣」
[編輯本段]感恩節食物
第一次感恩節的菜譜包括:
Cornbread - 玉米麵包,英國人和印第安人都喜歡的食物。English Cheese Pie - 英國乳酪派,乳酪對英國人很重要。Venison - 鹿肉,印第安人帶來了5頭鹿。Ducks & Geese - 鴨和鵝,英國人捕的。Wild Turkey - 野生火雞。 Garlic and Onions - 大蒜和洋蔥。Pumpkin Pudding - 南瓜布丁。 Indian Pudding - 印地安布丁。Salad-沙拉。感恩節食物
感恩節的食品極富傳統色彩。每逢感恩節,美國人必有肥嫩的火雞可吃。火雞是感恩節的傳統主菜。它原是棲息於北美洲的野禽,後經人們大批飼養,成為美味家禽,每隻可重達四五十磅。現在仍有些地方設有獵場,專供人們在感恩節前射獵,有興趣的人到獵場花些錢,就能親自打上幾只野火雞回家。使節日更富有情趣。
火雞的吃法也有一定講究。它需要整隻烤出,雞皮烤成深棕色,肚子里還要塞上許多拌好的食物,如碎麵包等。端上桌後,由男主人用刀切成薄片分給大家。然後由各人自己澆上鹵汁,灑上鹽,味道十分鮮美。感恩節的食物除火雞外,還有紅莓苔子果醬、甜山芋、玉蜀黍、 南瓜餅、沙拉自己烘烤的麵包及各種蔬菜和水果等。這些東西都是感恩節的傳統食品。
感恩節餐桌的布置也很有特色。主婦們不是照往常一樣擺放鮮花,而是擺放水果和蔬菜。中間還常常放上一個大南瓜,周圍堆放些蘋果、玉米和乾果。有時人們還把蘋果或南瓜掏空,中間放滿去殼的乾果或者點燃蠟燭。平時,女主人可以在飯後把客人請到客廳里,但在感恩節卻不這樣做。感恩節的聚餐是甜美的,每個人都願意在飯桌旁多呆一會兒,他們一邊吃一邊愉快地回憶往事,直到最後一根蠟燭燃盡,他們才離開那可愛的餐桌。
中式感恩節火雞
用家裡的烤箱就能烤出香美的火雞。20磅以下的火雞解凍後用醬油、鹽、糖及一些自己喜歡的大料類在常溫下腌制一天,如果放在冰箱則要兩天;先將烤箱預熱475華氏度,烤30分鍾之後取出給火雞翻個身,並將烤盤內的油倒出,再放入烤箱烤30分鍾。這時,將已經炒得半熟的糯米飯加上鳳梨、火腿、蝦乾等製成的填料放入火雞肚子,將烤箱溫度調到450華氏度,並給火雞外表抹上一點蜜糖與腌料的汁,放回烤箱內約30分鍾後再翻身抹汁,烤約30分鍾即可。給火雞翻身是不容易的,但是只有這樣火雞才會熱得均勻,外酥里嫩,並且肉里有汁,還有隱約的鳳梨的香甜。
傳統感恩節火雞
美國人吃火雞時多數是燜烤。通常是把火雞肚子里塞上各種調料和拌好的食品,然後用燒烤袋包好,整隻烤出。
感恩節食物
感恩節食物按照食譜,一隻20磅左右的火雞要烤上4個小時,直到火雞完全熟爛了。燒火雞的汁,會被用來製成黏稠的肉醬,伴上甜甜的紅莓果醬,作為火雞的調料。
傳統的感恩節大餐包括了烤火雞,有些家庭是以烤鵝來替代火雞;還有塞在火雞內部的填充佐料Stuffing,是用撕成碎片的玉米麵包(CornBread)、白麵包和芹菜等等做成的;除此之外還有用火雞內臟煮成的濃稠淋汁(Gravy)。另外還有一樣特別的醬汁-小紅莓調味醬汁(CranberrySauce),用的就是每年九月和十月時盛產的小紅莓。其它的配菜還包括烤洋芋泥、烤紅薯泥、青豆和比司吉等等。最後的甜點當然有應景的南瓜派,也可以准備核桃派或蘋果派。
[編輯本段]感恩節游戲
感恩節宴會後,有些家庭還常常做些傳統游戲。第一次感恩節,人們進行了跳舞、比賽等許多娛樂活動,其中有些一直流傳至今。有種游戲叫蔓越桔競賽,是把一個裝有蔓越桔的大碗放在地上,4-10名競賽者圍坐在周圍,每人發給針線一份。比賽一開始,他們先穿針線,然後把蔓越桔一個個串起來,3分鍾一到;誰串得最長,誰就得獎。至於串得最慢的人,大家還開玩笑地發給他一個最差獎。
還有一種玉米游戲也很古老。據說這是為了紀念當年在糧食匱乏的情況下發給每個移民五個玉米而流傳下來的。游戲時。人們把五個玉米藏在屋裡,由大家分頭去找,找到玉米的五個人參加比賽,其他人在一旁觀看。比賽開始,五個人就迅速把玉米粒剝在一個碗里,誰先剝完誰得獎,然後由沒有參加比賽的人圍在碗旁邊猜裡面有多少玉米粒,猜得數量最接近的獎給一大包玉米花。
人們最喜愛的游戲要算南瓜賽跑了。比賽者用一把小勺推著南瓜跑,規則是絕對不能用手碰南瓜,先到終點者獲獎。比賽用的勺子越小,游戲就越有意思。
除去這些活動外,有些家庭在節日里驅車到鄉間去郊遊,或是坐飛機出去旅行,特別是當年移民們安家落戶的地方——普利茅斯港更是遊客們嚮往的所在。在那裡,可以看到按照「五月花」號仿製的船和普利茅斯石,還可以花幾個小時在移民村裡參觀。移民村是仿照當年的樣子建成的。參觀時,還有專門人員扮成請教徒同遊客們談天,給人以身臨其境的感覺。
[編輯本段]感恩節的地域性

只有美國和加拿大的節日

感恩節是美國和加拿大獨有的節日。它的起源300多年前一批100多人的歐洲移民到了美國,飢寒交迫很難活下來,大部分人在頭一年的冬天就凍死餓死了,剩下的50多人,在當地原居民印第安人的幫助下,學會了釣魚、打獵、種玉米和南瓜,這些人在第二年喜慶豐收的時候,舉行了感謝上帝的慶祝活動,並且邀請印第安人一起參加。這就是感恩節的由來。後來,美國林肯總統宣布每一年11月的第四個星期四為感恩節,從此美國就有了新的公休日了。

歐洲沒有感恩節

歐洲人沒有美洲大陸的那些這些經歷,沒必要感謝遠在另一大洲印第安人,所以他們沒有感恩節。因為這個節日有著深厚的美國歷史由來,並且涉及當時的宗教。很多人以為感恩節是歐美地區都流傳的節日,其實這是錯誤的。
一般來說,在感恩節這天祝賀歐洲人「感恩節快樂」是一個很不禮貌的行為,很可能會招來反感。在我國的香港、澳門特區也沒有感恩節的習慣,感恩節問候同樣有可能帶來困惑與反感。

中國的所謂「感恩節」

國內有人建議在中國也另外設立感恩節。西方的感恩節雖有其宗教內涵,但完全可以吸收其積極成分,融入傳統美德中,並賦予新的涵義,重新選擇一個紀念性的日子,設立有中國特色的「感恩節」。借鑒美國節日,設立中國自己的感恩節,讓孩子學習換位思考,理解父母;讓成年人互相體諒,人際關系更和諧。
每年11月的最後一個星期四是美國的感恩節,感恩節是美國人獨創的一個節日,也是美國人合家歡聚的節日,在這天家人團聚在一起,品嘗感恩節火雞和南瓜餅等美食。有大學生倡議,在中國大學生中設立自己另外的感恩節,在這天向自己的朋友、師長表達愛意和謝意,聯系周圍實際,讓他覺得這很有道理。
其實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樂於助人、知恩圖報,「受人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一度傳為名句。中國教育更多關注分數和升學率,加之很多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家人的溺愛導致孩子覺得別人的關懷是理所當然,不少學生不懂得感謝、感激,只知道索取;甚至對太過關心自己的家人產生逆反、厭煩情緒。
在成年人之中也存在不知感恩、忘本的情況,一切只從利益出發。在一個文明的社會,知道感謝,懷有一顆感恩之心是很必要的;這也是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要求,可促進社會各成員、群體、階層、集團之間的關系相處融洽、協調,促進人與人之間互相尊重,信任、幫助。
因此不少人建議在中國也另外設立自己的感恩節,讓學生們學習換位思考,珍惜朋友,理解父母;讓成年人暫停麻木冷漠的心,真誠地去體貼關心別人。
[編輯本段]感恩節祝福簡訊
天地間有一種東西叫雪,從天而降,落地而化;人世間有一種東西叫愛,自吸引中誕生,升華中融洽;朋友中有一個人是你,識於偶然,止於永久。
一生把你放在心裏面,盡管未必能夠長相思守;只要偶爾深夜想起有你;會有一絲微微的酒意;一生把你放在夢裡面,盡管就要和你從此分手,讓我能夠感覺一些暖意,讓我以為還在你懷里。感謝你多年給我的愛。
不管是貧窮還是富有、疾病或是健康,永遠與你不離不棄,就算死神也無法將我們分開!感謝你對我多年的照顧。
今天是感恩節,我為你准備了可口的火雞,還有甜美的飲品,還有……還有我的心和戒指,感恩節,你願意永遠和我在一起嗎?

閱讀全文

與基督教感恩節策劃方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安順電子商務平台建設 瀏覽:69
各類電子商務網站調查分析 瀏覽:520
電子商務經典圖案 瀏覽:20
景德鎮旅遊電子商務 瀏覽:879
2018年扶貧業務培訓方案 瀏覽:47
招商廣告策劃方案及推廣 瀏覽:187
伊利推廣策劃方案 瀏覽:707
悅點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951
實用市場營銷核心英語 瀏覽:136
2016市場營銷論文選題 瀏覽:788
市場營銷專碩考什麼 瀏覽:341
家裝網路營銷提成 瀏覽:427
國際市場營銷學史建軍 瀏覽:405
小學高年級教師培訓方案 瀏覽:652
台州市起點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87
超市6月份促銷活動主題 瀏覽:649
電子商務線上線下是什麼意思 瀏覽:854
教師培訓基地學校培訓方案 瀏覽:332
電子商務在我國的現狀 瀏覽:527
買衣服怎麼做促銷活動 瀏覽: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