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案大全 > 星巴克新產品上市的策劃方案

星巴克新產品上市的策劃方案

發布時間:2022-04-23 09:53:13

❶ 星巴克的品牌擴張

星巴克連鎖式的擴張,得益於星巴克給自己的品牌注入了價值觀,並把企業文化變成消費者能夠感受到的內容和形式。星巴克品牌擴張,一直堅持直營路線:由星巴克總部進行直接管理,統一領導,目的是控製品質標准。這樣每家店都由總部統籌管理和訓練員工,保證每家海外商店都是百分之百的美國星巴克血統。雖然初期投入的資本較大,但是職員的專業素質高,便於咖啡教育的推廣,並建立了同業中的最專業的形象,星巴克品牌的擴張也更加堅定有力。
2001年年底,美國凱洛格管理學院的調查表明:成功的公司都用一種前後一致的、明確的多層面方式來定義和運用感情關系。星巴克崛起之謎在於添加在咖啡豆中的一種特殊的配料:人情味兒。星巴克自始至終都貫徹著這一核心價值。這種核心價值觀起源並圍繞於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的構建,以此來積累品牌資產。霍華德·舒爾茨相信,最強大最持久的品牌是在顧客和合夥人心中建立的。品牌說到底是一種公司內外(合夥人之間,合夥人與顧客之間)形成的一種精神聯盟和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的利益共同體。
星巴克負責飲品的副總裁米歇爾·加斯說:「我們的文化以情感關系為導向,以信任為基礎,我們所說的夥伴關系涵蓋了這個詞所有的層面。這種情感關系非常有價值,應該被視為一個公司的核心資產即公司的客戶、供貨商、聯盟夥伴和員工網路的價值。」從咖啡館到咖啡王國,星巴克證明了與客戶的良好關系和看得見的資產一樣重要。
客戶資產:星巴克一個主要的競爭戰略就是在咖啡店中同客戶進行交流,特別重要的是咖啡生同客戶之間的溝通。每一個咖啡生都要接受24小時培訓——客戶服務、基本銷售技巧、咖啡基本知識、咖啡的製作技巧。咖啡生需能夠預感客戶的需求,在耐心解釋咖啡的不同口感、香味的時候,大膽地進行眼神接觸。星巴克也通過徵求客戶的意見,加強客戶關系。每個星期總部的項目領導人都當眾宣讀客戶意見反饋卡。
員工資產:星巴克要打造的不僅是一家為顧客創造新體驗的公司,更是一家高度重視員工情感與員工價值的公司。霍華德·舒爾茨將公司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歸功於企業與員工之間的「夥伴關系」。他說:「如果說有一種令我在星巴克感到最自豪的成就,那就是我們在公司工作的員工中間建立起的這種信任和自信的關系。」
在星巴克,員工叫「夥伴」。1991年,星巴克開始實施「咖啡豆股票」,這是面向全體員工的股票期權方案。其思路是:使每個員工都持股,都成為公司的合夥人,這樣就把每個員工與公司的總體業績聯系起來,無論是CEO,還是任何一位合夥人,都採取同樣的工作態度。20世紀90年代中期,星巴克的員工跳槽率僅為6%,遠遠低於快餐行業鍾點工的14%到30%的跳槽率。
供貨商資產:星巴克的關系模式也往供應鏈上游延伸到供貨商們,包括咖啡種植園的農場、麵包廠、紙杯加工廠等。星巴克對供應商的挑選、評估等程序相當嚴格,星巴克花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來開發供應商,能夠力保與供應商保持長期穩定關系,這樣一可節約轉換成本,二可避免供應商調整給業務帶來的沖擊。副總裁 john yamin說:「失去一個供應商就像失去我們的員工——我們花了許多時間和資金培訓他們。」

❷ 什麼是組織戰略,星巴克採用的是什麼戰略

組織結構戰略是指根據企業總體經營戰略要求、經營環境、方針以及組織之間的相互關系,對企業內部組織結構模式的發展變動所作的長期性策劃。
星巴克採用的是維持型戰略戰略。

❸ 請分析星巴克是從哪些方面進行產品創新

是什麼使星巴克能夠在經濟蕭條的環境下仍然保持銷售快速增長?星巴克咖啡公司中國與亞太區總裁約翰·卡爾弗(John Culver)對《環球企業家》的回答是:「關鍵不是在於如何運營好500家門店,而是在於如何運營好『一家』門店,並且將同樣的事情做500次,保證每次都能做好。」

運營好「一家」門店,當然也不是容易的事。2008年舒爾茨歸來之前,星巴克面臨著過度擴張之後門店咖啡質量下降、產品創新乏力、企業靈魂喪失等一系列的問題(詳情請見於Gemag.com.cn查詢《星巴克靈魂之戰》一文)。舒爾茨回歸之後對每一家門店都進行了改造,比如丟棄了為了節省成本而購置的廉價桌椅。2010年,星巴克在美國對1700家店面進行改造,大量購入了充滿了田園氣息的木頭櫃台、長條桌子以及手寫的菜單,為的是讓星巴克的門店看起來更有親切感。同時,不同門店的創意形象也讓消費者和星巴克之間帶來了更多情感關?聯。

在中國這樣的門店改造亦在進行中。比如在北京前門大街上的星巴克,是中國古典樣式的建築風格,灰色牆面上夾雜著華麗的雕梁畫棟,無論是紅色的窗欞還是淡綠色的牆磚都充盈著古典詩詞的意境,就連星巴克的小美人魚也躍上了中國傳統的牌匾。這個來自美國的咖啡連鎖品牌很願意將中國元素充滿這間門店,而淡化西式色彩。「在店鋪設計中融入了本地的文化和元素,在為消費者提供舒適環境的同時也給他們帶來更為熟悉和親切的體驗。」卡爾弗說,這使星巴克的消費者對品牌的忠誠度更強了。

而另一方面,更多創意的點子在星巴克門店涌現。去年10月,在紐約時代廣場上的星巴克重新開張,門店內外各裝有兩台電腦,可以同步顯示星巴克 facebook和twitter帳號上的最新動態,包括即時的促銷信息。在門店的一角設立了拍照裝置,顧客可以從那裡直接獲得自己以時代廣場星巴克為背景的照片並且上傳到自己的社交網路上。這種即時互動的方式可以使消費者在星巴克的參與感更強。美國的一些消費者在其門店主頁下方留言說:「我等不及要去那裡看?看!」

門店的改造讓更多的消費者願意進來坐坐,而後台系統的改善也幫助星巴克能以更高的效率和質量來服務顧客。過去的四年中,星巴克更新了門店的銷售系統,新的系統可以縮短門店員工的點單速度並且提高下單的准確率。後台供應鏈的改善也幫助星巴克更好地管理庫存,以避免出現因為缺少某種原料而無法為顧客調配出想要的咖啡的情況—如果這種情況多次發生,會損害顧客對於星巴克的信任感,並且最終導致顧客流失。「新的系統還能幫助星巴克收集顧客的數據信息,迅速了解顧客的需求,使得星巴克在產品創新方面做出正確的判斷。」卡爾弗告訴記者。

合適的產品能吸引消費者在不同的時段來店消費。舒爾茨曾發現中國星巴克的消費者更多地在下午和晚上利用星巴克進行商務活動,而美國的消費者更集中於早晨。如果能吸引中國的消費者在早晨也能光顧星巴克的門店的話,便會給門店帶來更多的客流以及銷售額。為此,星巴克正通過系統提供的數據尋找適合每個時段的飲料和食物,比如蛋糕以及其他單品。

儲值卡的推廣也給星巴克帶來了更多的銷售收益。根據華爾街日報的報道,星巴克卡的交易額高於任何同類充值卡。星巴克公司網站上獨立於其財務報表的詳細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9月的一年,星巴克卡總計充值金額為22億美元,較2006年同期增長了151%。通過星巴克卡進行的消費占公司收入的18%。

在中國,星巴克通過「星享卡」作為加強顧客忠誠度的工具。「星享卡」沒有儲值功能,但顧客購卡後在相關網站完成簡單注冊即可成為「星享俱樂部」會員,獲得相應的獎勵回饋。顧客持「星享卡」在門店內的每一筆消費會被一一記錄下來。隨著消費金額的累積,顧客將能升為代表更高級別的玉星級和金星級會員,以獲得更多的回饋體驗,如免費咖啡贈飲、專屬的咖啡教室、新產品體驗會等活動將為普通中國消費者提供更多了解和感受星巴克的機會。此外,顧客在門店的消費習慣和對產品的口味喜好等個性訴求會通過「星享卡」及時反饋給星巴克,使星巴克能更廣泛全面的聆聽顧客的切實需求,並對產品和服務做出迅速有效的改善,推出更多深受顧客喜愛的產品。

但舒爾茨也並不想在門店中滿足顧客所有的需求。比如他曾極力推動取消美國門店中的加熱三明治的服務,因為夾在三明治中的乳酪在加熱後散發出的氣味會彌漫整個門店,並且掩蓋了星巴克最核心的產品咖啡的香味。盡管這款產品深受消費者的喜愛,但舒爾茨對星巴克內任何與咖啡為敵的細節都保持著高度警惕。

在大多歐美連鎖企業增長乏力的同時,星巴克取得業績快速增長,在某種程度上正是因為其違背了連鎖行業的一些基本准則。2006年和2007年當星巴克以越來越快的速度增長時,為了保持內部財務增長而催生了拙劣的經營策略,幾乎每一家連鎖企業都看重的「同店銷售額效應」就體現出諸多惡果。有一天舒爾茨走進一家門店,震驚地看到店內銷售的毛絨動物玩具越來越多。「這是什麼?」他指著一堆與咖啡毫無關聯的可愛玩具,經理不假思索地說:「它們對銷售額以及利潤的增長有著極大的貢獻。」當時,這種心態已經無處不在。為此,舒爾茨決定在報表中取消同店銷售增長比的數據。類似的舉措一度引起投資者的憤怒,但現在來看,舒爾茨顯然更知曉該如何提升星巴克的利潤。

❹ 你認為星巴克成功的最關鍵因素是什麼1500-2000字左右。跪謝了!!

星巴克的成功原因

說到星巴克,想必沒有人會覺得陌生,星巴克在全球都是赫赫有名的。星巴克之所以能夠走向全球,並不是它的產品有多麼的讓人難以忘懷,反倒是星巴克的營銷發揮了重要作用。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星巴克成功的營銷經驗之一切集中於「熟悉」。

星巴克的所有產品都擁有人們非常熟悉的外包裝,這能讓人們對這個品牌產生一個固定的、深刻的印象。

如對傢具的選擇,固定的裝飾和擺設,產品的名稱,甚至杯子上附帶的信息、圖形,等等。可以感受得到,在星巴克,所有的東西都經過了認真、精心的設計。舉個例子,筆者所在的紐約,星巴克在店內甚至設置了一個小紙盒,用於放置經理和經理助理的名片。這看似簡單的小設置其實非常聰明!這能令顧客對星巴克產生相當美好的感覺,它讓顧客感受到,在星巴克是有人在為他們負責的,星巴克絕對不會棄責任於不顧。而責任,在如今的商業環境中,是越來越罕見的東西了。其實簡而言之,在星巴克絕對沒有多餘的東西。

這只是一反面的內容,對於星巴克成功的秘訣還有以下幾方面重要因素:

一.星巴克公司的服務策略

1.星巴克服務的技巧化。在這一系列的服務工作中,星巴克將每一個步驟都標准化,嚴格要求他的產品和員工,在這個過程中又同時將貼心的服務體現在咖啡的品質,器械的質量,店面的裝潢和員工的行為上,讓顧客真實的體會到每一個細節的用心與服務的到位。

2.星巴克服務的有形化。星巴克對員工有嚴格的要求,他要求員工要了解基本的和更加精細的咖啡知識,要熱情地與人分享有關咖啡的只是,要知道如何確定咖啡在何時味道最好等等,當然,還有員工臉上的微笑;除此之外,星巴克的裝潢也有標准。雖然在同一個城市,不同的星巴克店得裝潢風格是不一樣的,但其總是要求裝潢要達到自然與人的和諧氣氛。

3.星巴克服務的標准化。除了咖啡飲料以外,星巴克還在店內出售一切與咖啡有關的東西,譬如各種口味的高原咖啡豆和綜合咖啡豆,新鮮烤制的各種咖啡蛋糕以及咖啡製作祥光的器具和商品。並且星巴克很注重產品的質量,無論是原料豆的采購和運輸、烘焙、配製、配料的摻加、水額濾除,還是最後把咖啡端給顧客的那一刻,一切都必須達到最嚴格的要求,都要恰到好處;同時,星巴克出售的任何咖啡製作的設備都要經過測試和評估,任何新設備在上市前都會經過嚴格的檢測。

4.星巴克服務的關系化。星巴克在廣告上的支出平均每年只有100萬美元,與同類行業中相比很少。在廣告上節省出的費用用在對員工的照顧,這一點將在後文詳細討論。而星巴克宣傳自己的方式,則是通過媒體、咖啡講座、和各種市場活動宣傳和介紹咖啡文化,在讓顧客了解咖啡的同時了解星巴克,並且通過這種與顧客交流的方式使顧客體會到他們的誠意。星巴克對真誠貼心地對待員工和顧客,將關系營銷運用得非常好,並且同時也體現出了星巴克服務的人性化。

5.星巴克服務的人性化。星巴克一直在各方面追求完美,對顧客,他們以最真誠的心和高質的產品來對待;對員工,他們創造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工作氛圍;對合作夥伴,他們認真挑選,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獨特而成功的關系營銷,使得星巴克取得現在的成功。

二.星巴克的內部關系營銷

1.重視員工關系。

星巴克要打造的不僅是一家為顧客創造新體驗的公司,更是一家高度重視員工情感與員工價值的公司。在公司的「使命宣言」中,星巴克卻將員工放在第一位, 利潤放在第二位。他們認為, 只有首先把尊重、敬意與尊嚴交給他們, 其次才是最優厚的福利待遇。星巴克極其重視消費者的「咖啡體驗」, 這使得它的品牌定位具備了獨特的差異化競爭優勢。但公司更重視員工的體驗,星巴克的服務人員參與營銷活動和接觸顧客的程度很高,他們需要很好地領會企業的營銷戰略和承擔日常的服務責任。企業則根據他們適應顧客需要的能力對他們進行招聘、培訓、考核和獎勵。在星巴克咖啡店裡, 員工是傳遞體驗價值的主要載體, 咖啡的價值通過員工的服務才能提升, 因而員工對體驗的創造和環境同樣重要。事實上, 星巴克的員工就如同咖啡迷, 他們可以詳細地解說每一種咖啡產品的特性, 而且善於與顧客進行溝通, 預感他們的需求。員工在星巴克被稱為「夥伴」, 因為所有人都擁有期權, 他們的地位得到了足夠的尊重, 也為星巴克品牌創造了極大的競爭力。對員工進行栽培和輔導訓練, 使他們得到可持續的成長發展空間, 是星巴克公司所看重的。對星巴克而言,每位員工都是成品牌的一分子, 在消費者心目中都代表著星巴克, 因此, 星巴克十分重視對員工的培訓, 所有招聘進來的員工在進入公司的第一個月內都能得到最少24小時的培訓, 包括對公司適應性的介紹、顧客服務技巧、店內工作技能等。另外, 還有一個廣泛的管理層培訓計劃, 著重訓練領導技能、顧客服務及職業發展。星巴克為員工提供了很多核心訓練和技巧,希望他即使離開了, 也同樣能從星巴克的經歷中受益。星巴克的人力資源管理和薪酬一體化的結果提升了公司的文化和價值觀, 降低了員工的流失率,尤其是門店員工流失率遠遠低於同行業水平, 約為同業水平一半到三分之一的樣子。

2.重視客戶關系。

星巴克傾向於與顧客建立長遠的關系,它甚至提高與顧客直接見面的幾率, 並且與他們分享最新信息,還要求侍者盡量記下顧客的喜好,星巴克向來不認為,自己僅僅是為顧客提供咖啡,它認為星巴克向人們提供一種生活的體驗。它希望在顧客心裡,星巴克成為一種極其自然的選擇。與一些經營不佳的公司致力於削減成本、出售不良資產相反,星巴克更注重與顧客建立長遠的關系。讓顧客與連鎖店建立聯系,一直是星巴克的發展戰略,尤其是那些侍者, 他們不僅可以向顧客介紹咖啡的知識,甚至還需要記住顧客的喜好。

3.重視供應商關系。

星巴克的關系模式甚至向供應鏈上游延伸到供貨商們,包括咖啡種植園的農場、麵包廠、紙杯加工廠等。星巴克對供應商的挑選、評估等程序相當嚴格,星巴克花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來開發供應商,力保與供應商保持長期穩定的關系,這樣一可節約轉換成本, 二可避免供應商調整給業務帶來的沖擊,星巴克希望與供貨商長期合作,因此它對供貨商的要求第一是要有高品質的產品,其次是服務,價格僅排在第三位。

三.星巴克的顧客關系營銷

顧客關系營銷的重點也是難點在於發展一種同企業最佳顧客之間的特定關系,顧客從中感受到良好的雙向溝通,並認為自己得到了特別關注和獎勵。許多事實表明,僅僅讓顧客滿意是不夠的,當出現更好的產品供應時,宣稱滿意的顧客經常更換供應商。這說明高度的顧客滿意和喜悅能培養一種對品牌情感上的吸引力,而不僅僅是一種理性偏好,並且將建立起高度的顧客忠誠。

1.樹立以顧客為中心的經營理念

顧客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基礎,市場競爭的實質就是爭奪顧客。企業要有效地實施顧客關系營銷策略,首先要樹立「顧客就是上帝」的經營理念,企業的一切政策和行為都必須以顧客的利益和要求為導向,並貫穿到企業生產經營的全過程。星巴克注重在咖啡店中同客戶進行交流,特別重要的是咖啡生同客戶之間的溝通。每一個咖啡生都要接受24小時培訓——客戶服務、基本銷售技巧、咖啡基本知識、咖啡的製作技巧等。咖啡生需能夠預感客戶的需求,在耐心解釋咖啡的不同口感、香味的時候,大膽地進行眼神接觸。

2.了解顧客的需要,提高顧客滿意度

了解顧客的需要是企業提高顧客的滿意度的前提,專業化市場營銷的核心就在於能比競爭者更好的滿足顧客的需求。星巴克也通過徵求客戶的意見,加強客戶關系。每個星期總部的項目領導人都當眾宣讀客戶意見反饋卡。當星巴克准備把新品發展成為一種品牌的時候,客戶關系是星巴克考慮的因素。他們發現:客戶們會建議將新品改良成為另一品種。客戶們能夠看到一種新產品或服務與星巴克品牌的核心實質的關系。

3.科學地進行顧客關系管理,培養顧客忠誠度

要提高顧客滿意度,建立顧客對企業和產品品牌的忠誠,企業必須以「顧客為中心」來管理他們的價值鏈以及整個價值讓渡系統。在關系營銷模式下,企業的目標不僅是要贏得顧客,更重要的是維系顧客,保持顧客比吸引顧客對擴大企業利益更見成效。而保持顧客的關鍵在於使其滿意、十分滿意、高興或喜悅。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企業必須對其所有的顧客實行同樣的營銷手段,才能達到這種目的,因為企業所面臨的市場是不同的,他們對企業的產品和服務的要求和期望值不同。為使客戶在更多的地點感受星巴克的服務,除星巴克分店 之外,星巴克通過機場、書店、酒店、百貨店來銷售產品。「在星巴克嚴格的質量管理和特許銷售行為之間,產品品質的控制是有風險的,」舒爾茨說,「這是一種 內在矛盾」。因此,星巴克制定了嚴格的選擇合作者的標准:合作者的聲譽、對質量的承諾和是否以星巴克的標准來培訓員工。

4.關系管理

增加顧客的轉移成本是維系顧客的間接手段。對於影響企業未來的主要顧客,必須制定直接、有效的關系管理計劃。具體措施:選擇關系營銷客戶、優質的產品、完善的服務和及時的雙向信息交流。企業希望同供應商保持長久的合作關系,這不像從一個價格比較低廉的供應商那裡買東西那麼簡易。星巴克的采購經理Buck Hendriy說:「質量放在第一位,服務放在第二位,價格放在第三位。我們絕不會因為低價格而在質量和服務方面放寬標准。」

我們必須要承認星巴克的成功是一個奇跡,它從西雅圖的一個小公司,發展成為擁有5000多家零售店的大型企業。2001年,星巴克營業額為26億美元,利潤1.81億美元,成為全球最大的咖啡零售商、咖啡加工廠。在2001年《商業周刊》的全球著名品牌排行榜上,麥當勞排名第九名、星巴克排名第八十八。2003年2月,美國《財富》雜志評選全美10家最受尊敬的公司,星巴克名列第九。在華爾街,星巴克早已成為投資者心目中的安全港,過去十年間,它的股價在經歷了四次分拆之後攀升了22倍,收益之高超過了通用電氣、百事可樂、可口可樂、微軟以及IBM等大公司。

是什麼創造了星巴克奇跡?將星巴克一手帶大的霍華德·舒爾茨回答:「我們的最大優勢就是與合作者們相互信任,關鍵問題在於我們如何在高速發展中,保持企業價值觀和指導原則的一致性。」

❺ 結合星巴克的成功經驗,談談企業發展新零售需要注意的問題義

摘要 針對星巴克的成功之道,我們將它的成功

❻ 星巴克 運營策略

給個參考你

迅速,在60年的時間里,發展到在全球共有180家連鎖商店,分布在43個國家,僱傭員工7萬多名。財年度IKEA獲取了110億歐元的銷售收入和超過11億歐元的凈利潤,成為全球最大的家居用品零售商。

宜家的營銷策略是其經營管理的一大亮點,有很多值得借鑒的地方,通過對其營銷策略的研究,可以將其經營管理的諸多方面都串聯起來。

一、IKEA的產品策略(Proct)
1、准確的產品市場定位

IKEA的經營理念是「提供種類繁多、美觀實用、老百姓買得起的家居用品」。

從創建初期,宜家就決定與家居用品消費者中的「大多數人」站在一起。這意味著宜家要滿足具有很多不同需要、品位、夢想、追求以及財力,同時希望改善家居狀況並創造更美好日常生活的人的需要。針對這種市場定位,宜家的產品定位於「低價格、精美、耐用」的家居用品。

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宜家把自己定位成面向大眾的家居用品提供商。因為其物美價廉,款式新,服務好等特點,受到廣大中低收入家庭的歡迎。

但到了中國之後,市場定位做了一定的調整,因為:中國市場雖然廣泛,但普遍消費水平低,原有的低價傢具生產廠家競爭激烈接近飽和,市場上的國外高價傢具也很少有人問津。於是宜家把目光投向了大城市中相對比較富裕的階層。宜家在中國的市場定位是「想買高檔貨,而又付不起高價的白領」。這種定位是十分巧妙准確的,獲得了比較好的效果,原因如下:

IKEA作為全球品牌滿足了中國白領人群的心理;

IKEA賣場的各個角落和經營理念上都充斥異國文化;

IKEA傢具有顧客自己拼裝,免費贈送大本宣傳刊物,自由選購等特點。

以上這些已經吸引了不少知識分子、白領階層的眼球,加上較出色的產品質量,讓宜家在吸引更多新顧客的同時,穩定了自己固定的回頭客群體

宜家的產品定位及品牌推廣在中國如此成功,以至於很多中國白領們把「吃麥當勞,喝星巴克的咖啡,用宜家的傢具」作為一種風尚。

1997年,宜家開始突出考慮兒童對家居物品的需求,因為兒童對於家居用品的需求也很大,並且這個領域競爭並不激烈。為了設計更加適合兒童需求的產品,宜家與兩支專家隊伍進行了合作來開發產品。兒童心理學家和兒童游戲方面的教授幫助IKEA設計、開發旨在培養兒童運動能力和創造力的產品。同時,IKEA利用兒童幫助自己來評選出優勝產品。

在宜家展示廳,設立了兒童游戲區,兒童樣板間,在餐廳專門備有兒童食品,所有這些都得到孩子們的喜愛,使他們更樂意光顧宜家。

2、產品風格獨特,有利銷售

宜家家居出售的產品全部由宜家公司獨立設計,產品風格與眾不同。宜家強調產品「簡約、自然、清新、設計精良」的獨特風格;

宜家源於北歐瑞典(森林國家),其產品風格中的「簡約、清新、自然」亦秉承北歐風格。大自然和家都在人們的生活中占據了重要的位置。實際上,瑞典的家居風格完美再現了大自然:充滿了陽光和清新氣息,同時又朴實無華。

宜家家居用品的風格是瑞典家居設計文化史的凝聚,而瑞典家居設計文化源遠流長:19世紀末,藝術家Carl和Karin Larsson將古典風格與瑞典的民間格調相結合,他們創造了瑞典家居設計的典範,流傳至今;到了50年代,隨著現代主義和實用主義風格在瑞典得到了發展。時至今日,我們在宜家產品上看到的是:現代但不追趕時髦,很實用而不乏新穎,注重以人為本,在多方面體現了瑞典家居的古老傳統。

走進宜家賣場仔細品味,宜家的家居產品無論從單件產品還是從家居整體展示;從羅賓床、比斯克桌子到邦格杯子,無不是簡約、自然、匠心獨具、既設計精良而又美觀實用。和其他廠商的家居用品比較,IKEA給人的印象是:宜家是上述諸多優點的集合,而上述諸多優點集合起來也就是宜家!而宜家的這種風格也確實能夠打動大多數消費者的心,激起人的購買慾望。

宜家的這種風格貫穿在產品設計、生產、展示銷售的全過程。為了貫徹實現這種風格,希望自己的品牌以及自己的專利產品能夠最終覆蓋全球,IKEA一直堅持由自己親自設計所有產品並擁有其專利,每年有100多名設計師在夜以繼日地瘋狂工作以保證「全部的產品、全部的專利」。

另外,宜家這種簡約自然的產品風格還有助於形成宜家的另一個優勢,那就是低價格,這我們在宜家的價格策略里分析。

3、產品設計精美而經久耐用

宜家一貫強調產品設計精美、實用、耐用。

當然,單純的設計精美並不難,但是在低價格的基礎上同時做到精美、實用、高質量難度卻很大。

宜家擁有一大批優秀的設計師保證宜家家居用品的設計。他們不但經驗豐富,而且能夠與經驗豐富的生產商緊密合作,找出能夠充分利用原材料的方法;同時他們也通曉如何既生產低成本的傢具,同時仍舊保持原來的設計創意。

宜家設計獨具匠心而實用,比如說宜家的一種「四季被」,屬三被合一,一層是溫涼舒適的夏季被,一層是中暖度的春秋被,你也可以把兩層放在一起,那就是溫暖的冬季被。宜家這種設計確實獨具匠心:看到宜家這種設計之前,誰會想到可以這么設計搭配被子?

另一個例子是MTP書櫃。這種書櫃是1963年由宜家的顧問兼設計師Marian Grabinski設計,這種書櫃風格既現代又經典,美觀實用,為宜家帶來了滾滾利潤,堪稱宜家設計的典範,多年來引得眾多廠家紛紛模仿。

宜家家居用品的耐用也是一大特點:如沙發接受壓力擠壓的次數可以達到幾十萬次、櫥櫃的門不停地接受開關的次數可以達到幾十年等。

當然,要做到產品的精美、耐用要多方面的努力,從產品設計到選材到工藝流程等都方面都要不懈努力,但宜家確實做到了。

4、產品系列廣泛

宜家產品系列廣泛,宜家共有10000多種產品供顧客選擇。基本上,任何品味的顧客都能可以在宜家買到家居所需的家居產品。

宜家產品系列的「廣泛」有以下幾方面的含義:

首先,是廣泛的功能。顧客無需往返於不同的專賣店去購買家居用品。在IKEA可以找到從客廳傢具、玩具、煎鍋到餐具刀叉;從辦公傢具到綠色植物的所有物品,一句話——在宜家可以找到所有實用的家居用品,顧客不必在各個家居店之間東奔西走。

其次,風格範圍廣泛。不同品位的人在這里都能找到自己的所愛。但宜家的產品也不是無所不包,宜家沒有過於極端或過於誇張的產品。IKEA提供的是為創造舒適的家居環境所需要的產品。

另外,通過適當協調,可同時實現廣泛的功能和風格。無論顧客喜歡哪種風格,都會有一款扶手椅與書櫃相配,有一款書櫃與新的折疊桌相配,有一款新的折疊桌與扶手椅相配。因此,宜家的「系列廣泛」有著多層含義。

二、低價格策略(Price)
IKEA的經營理念是「提供種類繁多、美觀實用、老百姓買得起的家居用品」。這就決定了宜家在追求產品美觀實用的基礎上要保持低價格,實際上宜家也是這么做的:IKEA一直強調低價格策略。

那麼宜家是如何在保持「美觀實用、種類繁多」的基礎上實現低價格策略的呢?實際上,低價格策略貫穿於從產品設計到(造型、選材等)、OEM廠商的選擇/管理、物流設計、賣場管理的整個流程:

1、低價格思想貫穿於產品設計始終

宜家的低價格策略貫穿於產品設計的始終。IKEA的研發體制非常獨特,能夠把低成本與高效率結為一體。

1)宜家的低成本設計理念及模塊式設計方法

IKEA的設計理念是「同樣價格的產品,比誰的設計成本更低」,因而設計師在設計中競爭焦點常常集中在是否少用一個螺釘或能否更經濟地利用一根鐵棍上,這樣不僅能有降低成本的好處,而且往往會產生傑出的創意。

IKEA發明了「模塊」式傢具設計方法(宜家的傢具都是拆分的組裝貨,產品分成不同模塊,分塊設計。不同的模塊可根據成本在不同地區生產;同時,有些模塊在不同傢具間也可通用),這樣不僅設計的成本得以降低,而且產品的總成本也能得到降低。

2)先確定成本再設計產品

在宜家有一種說法:「我們最先設計的是價簽」。即設計師在設計產品之前,宜家就已經為該產品設定了比較低的銷售價格及成本,然後在這個成本之內,盡一切可能做到精美、實用。例如:邦格杯子的設計者,產品開發員Pia Eldin Lindsten在1996年接到設計一種新型杯子的任務,她同時還被告知這種杯子在商場應該賣到多少錢。就邦格杯子而言,價格必須低得驚人——只有5個瑞典克朗。也就是說,在設計之前,IKEA就確定這種杯子的價格必須能夠真正擊倒所有競爭對手。

3)產品設計過程中重視團隊合作

單純靠設計師自己是很難在設定的很低價格內完成高難度的精美設計、選材、並估計出廠家生產成本。設計師背後是一個研發團隊,它包括設計師、產品開發人員、采購人員等。這些人一起密切合作才能夠在確定的成本范圍內做出各種性能變數的最優解。他們在一起討論產品設計、所用的材料,並選擇合適的供應商。每個人都利用自己的專門知識在這一過程中發揮作用——例如,采購人員的作用是:他們與世界范圍內供應商之間有著良好的聯系,因此,他們更了解哪家供應商能夠在適當的時間,以適當的價格,並且保證以最高的質量來生產這種產品。

4)能夠為了節省成本而考慮得面面俱到

設計是一個關鍵環節,它直接影響了產品的選材、工藝、儲運等環節,對價格的影響很大。所以宜家的設計團隊必須充分考慮產品從生產到銷售的各個環節。

還是以邦格杯子設計為例:為了以低價格生產出符合要求的杯子,設計師Pia及其同事必須充分考慮材料、顏色和設計等因素,如:

杯子的顏色選為綠色、藍色、黃色或者白色,因為這些色料與其它顏色(如紅色)的色料相比,成本更低;

為了在儲運、生產等方面降低成本,設計師Pia最後把邦格杯子設計成了一種特殊的錐形,因為這種形狀使邦格杯子能夠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通過機器,從而達到節省成本的效果;

邦格杯子的尺寸使得生產廠家一次能在烘箱中放入杯子的數量最大,這樣既節省了生產時間,又節約了成本;

宜家對成本的追求是無止境的——宜家後來又對邦格杯子進行了重新設計,與原來的杯子相比,新型杯子的高度小了,杯把兒的形狀也作了改進,可以更有效地進行疊放,從而節省了杯子在運輸、倉儲、商場展示以及顧客家中碗櫥內佔用的空間——一句話:進一步降低了成本。

2、宜家不斷創新以降低成本

宜家不斷採用新材料、新技術來提高產品性能並降低價格。以奧格拉椅子為例——

在宜家人眼中,奧格拉(椅子)是近乎完美的一種椅子:很漂亮、結實,重量輕而且很實用。起初,奧格拉椅子用木材生產,隨著市場變化,其價格變得太高,遂採用平板包裝降低成本;當平板包裝也不能滿足低成本要求時,IKEA的設計師採用復合塑料替代木材;後來,為了進一步降低成本,IKEA將一種新技術引入了傢具行業——通過將氣體注入復合塑料,節省材料並降低重量,並且能夠更快地生產產品(並且可以對產品實行平板包裝)。

從奧格拉椅子,你就可以看出宜家在成本上下的功夫。

另一個很有名的創新例子是丘比思儲物單元:1994年丘比思儲物單元開始生產,這是宜家最早使用框架板製造的產品之一。IKEA使用了一種生產門的技術來使丘比思更結實、更輕便、更便宜,設計師是受利用框架板製造門的生產商的啟發而設計的丘比思儲物單元。

3、為了降低成本與OEM廠商密切合作

與OEM廠商的通力合作表現在2個方面:一是在產品設計過程中;二是在產品生產中。

在產品開發設計過程中,設計團隊與供應商進行密切的合作。在廠家的協助下,IKEA有可能找到更便宜的替代材料、更容易降低成本的形狀、尺寸等。就邦格杯子而言,設計師在OEM廠家的建議下,對其形狀和尺寸進行了重新設計,可以在燒制過程中更好地利用空間,使生產更加合理化,降低了一定的成本。

產品設計完成之後,為了說服OEM廠商對必須的設備進行投資,宜家向他們承諾一定數量的訂單。這樣廠家就願意為了生產宜家的產品而購置設備。就宜家而言,節省了投資。

當然,也有遇到麻煩的時候。幾年前,IKEA不得不收回一種兒童玩具,並下令停止生產這種玩具——這種玩具的眼睛有脫落的危險,對兒童的安全不利。可是停產又帶來了另外一個問題:這種玩具由印度一家工廠生產,該工廠有600名雇員,一時間,600名工人無工作可做。為了維護與客戶這種通力合作的關系,並兌現自己的承諾,IKEA派了一名設計師Anna到工廠去查看情況,看看有什麼解決辦法。

Anna查看了工廠以及所用的材料。她與供應商一起工作,開發出了一個全新系列的產品。兩個星期後,她帶著法姆尼(靠墊)返回了瑞典,這是一種帶有手臂的精美靠墊,產品推出後立即受到宜家人以及顧客的喜愛。

法姆尼靠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更值得一提的是,顧客對這種產品的需求很大,僅靠該生產廠原有的600名雇員還不夠,後來工廠又招收了許多新的雇員。

宜家這種負責的態度,使供貨商願意與其合作,使宜家「質優價廉」的產品策略得以順利實施。

4、宜家與顧客合作打造低價格

宜家把顧客也看作合作夥伴:顧客翻看產品目錄,光顧宜家自選商場,挑選傢具並自己在自選倉庫提貨。由於大多數貨品採用平板包裝,顧客可方便將其運送回家並獨立進行組裝。這樣,顧客節省了部分費用(提貨、組裝、運輸),享受了低價格;宜家則節省了成本,保持了產品的低價格優勢。

5、宜家的全球生產管理及物流體系有利於降低成本

在產品成本方面,宜家除了與OEM供應商通力合作,也鼓勵各供應商之間進行競爭,宜家也傾向於把訂單授予那些總體上衡量起來價格較低的廠商——宜家在為產品選擇供貨商時,從整體上考慮總體成本最低。即計算產品運抵各中央倉庫的成本作為基準,再根據每個銷售區域的潛在銷售量來選擇供貨商,同時參考質量、生產能力等其他因素。

為了進一步降低價格,宜家在全球范圍內調整其生產布局——宜家在全球擁有近2000家供貨商(其中包括宜家自有工廠),供應商將各種產品由世界各地運抵宜家全球的各中央倉庫,然後從中央倉庫運往各個商場進行銷售。由於各地不同產品的銷量不斷變化,宜家也就不斷調整其生產訂單在全球的分布,例如:

宜家亞太地區的中央倉庫設在馬來西亞,所有前往中國商場的產品必須先運往馬來西亞。這種采購方式使宜家總體的成本降低。但是對於中國來說,成本較高,特別是對於傢具這類體積較大的商品來說,運費在整個成本中會達到30%,直接影響到最終定價。

隨著亞洲市場特別是中國市場所佔的比重不斷擴大,宜家正在把越來越多的產品或者是產品的部分數量放在亞洲地區生產,這將大大降低運費對成本的影響。目前,宜家正在實施零售選擇計劃,即由中國商場選擇幾個品種,然後由中國的供貨商進行生產,然後直接運往商店的計劃。事實證明,這種計劃非常成功。

例如,尼克折疊椅原先由泰國生產,運往馬來西亞後再轉運中國。采購價相當於人民幣34元一把,但運抵中國後成本已達到66元一把。再加上商場的運營成本,最後定價為99元一把。年銷售額僅為每年1萬多把。實施這項計劃後,中國的采購價為人民幣30元一把,運抵商店的成本增至34元一把,商場的零售價定為59元一把,比以前低了40元,年銷售量猛增至12萬把。

6、平板包裝策略降低成本

在儲運方面,宜家採用平板包裝,以降低傢具在儲運過程中的損壞率及佔用倉庫的空間;更主要的,平板包裝大大降低了產品的運輸成本,使得在全世界范圍內進行生產的規模化布局生產成為可能。據說平板包裝的靈感來自宜家早期的一位員工——他突發奇想,決定把桌腿卸掉,這樣可以把它裝到汽車內,而且還可避免運輸過程中的損壞。從那時起,IKEA便開始在設計時考慮平板包裝的問題。平板包裝進一步降低了產品的價格。同時,宜家也開始形成了一種工作模式,即把「問題轉化為機遇」。

當然,同樣是平板包裝,宜家的設計師在產品設計過程中還是要考慮產品如何設計才會使生產、儲運成本最低。

三、獨特風格的「賣場展示」渠道策略(Place)
1、自設賣場控制渠道

宜家的渠道策略是獨立在世界各地開設賣場,專賣宜家自行設計生產的產品,直接面向消費者,控制產品的終端銷售渠道。宜家在全球共有180多家連鎖商店,分布在40多個國家。

2、成功地使IKEA賣場成了一種生活方式的象徵

宜家是一個傢具賣場的品牌,也是傢具的品牌。通過一系列運作,IKEA的賣場在人們眼中已不單單是一個購買家居用品的場所,它代表了一種生活方式,所以當你看到追求時尚的年輕人提著印有IKEA標志的購物袋神采飛揚地走出宜家賣場,你不會驚訝——國內也有不少商家試圖這樣做,但並不成功。我們認為,宜家的成功不僅僅在於它整合了商流、物流,而是它用於整合商流、物流的核心理念——生活方式。正像我們前面說的:在人們心中,用宜家IKEA已經象吃麥當勞、喝星巴克咖啡一樣,成為一種生活方式的象徵。

四、促銷策略(Promotion)

1、目錄展示的營銷策略

目錄展示是宜家促銷策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大促進了宜家的產品銷售。在1951年,宜家發行了第一本商品目錄。此後,每年9月初,在其新的財政年度開始時,宜家都要向廣大消費者免費派送製作精美的目錄。

這些目錄上不僅僅列出產品的照片和價格,而且經過設計師的精心設計,從功能性、美觀性等方面綜合表現宜家產品的特點,顧客可以從中發現家居布置的靈感和實用的解決方案。很多人都把宜家的目錄當作裝修指導來使用。

2、賣場展示富有技巧促進購買

宜家的賣場展示富於技巧。在宜家的展示區中,有一個個分隔開來的展示單元,分別展示了在不同功能區中如何搭配不同傢具的獨特效果。每個宜家商場均有一批專業裝修人員,他們負責經常對展示區進行調整。調整的基本要求是要符合普通百姓家居生活的狀況。如背牆的高度為2.9米,這是普通住房的層高,過高過低都會給顧客造成錯覺,做出錯誤的購買決定,背牆的顏色也必須是中性的,符合日常生活的習慣。不會使用一些特殊顏色來烘托傢具的表現效果,讓顧客有錯誤的感覺。每個展示單元都標注實際面積。所有這些都是從顧客的需要出發,顧客可以原封不動地把展示區的擺設方式搬回家去,也會得到和與商場中一樣的效果。

也有人把這種單元展示(功能區展示)的策略叫「生動化營銷」,因為這種展示方法生動活潑,充分展現每種產品的現場效果。 另一方面,賣場的這種布置可以產生「連帶購買」的效果——是居室布局整體展示而不是單件展示,所以很容易產生「連帶購買」的效果。

3、配合產品定位的企業形象定位及宣傳

宜家宣揚其代表著「簡約、自然、時尚」的生活方式 。宜家的經營理念是「提供種類繁多、美觀實用、老百姓買得起的家居用品」。其它家居商場提供廣泛系列的產品,或設計精美、實用的產品,或低價格的產品。而宜家提供的產品包括了上述所有這些特點。這就是宜家的經營理念。宜家的家居風格完美再現了大自然——充滿了陽光和清新氣息,同時又朴實無華」 。這些都形成了宜家無可替代的品牌魅力。

4、IKEA注重企業形象宣傳

IKEA集團的營銷策略之一是通過對於環保的重視來提升企業形象。

大約10年前,宜家集團開始有計劃地參與環境保護事宜,涉及的方麵包括:材料和產品、森林、供貨商、運輸、商場環境等。1990年,制定宜家第一個環境保護政策;1991年始履行關於熱帶林木使用的嚴格規定;1992年禁止在宜家產品及其生產過程中使用對高空大氣中的臭氧層有害的CFCs和HCFCs;1995年採用嚴格標准,控制偶氮染料的使用;1998年宜家按照環境標准評審宜家在歐洲的所有運載設備……2000年為了推動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宜家在瑞典出資支持了一項林業專業研究……

以上這些措施為宜家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和品牌形象

五、以顧客為導向的營銷策略(Customer)
宜家一直是以顧客為中心來進行營銷,這一點,在低價格策略中表現的已經很明顯,當然,宜家的顧客導向還表現於很多其他方面

1、產品設計重視顧客需求

宜家進行新產品開發設計時,十分注重讓市場一線人員參與到設計過程中來,因為只有他們才更了解顧客的需求;另外,宜家的產品開發員有很大一部分直接來自零售部門,有直接和顧客打交道的經驗,比較了解顧客的需要。

2、賣場的人性化布局

宜家的商場布置顯示著其對顧客的重視。IKEA的賣場設計有著其標准規范,進入商場後,地板上有箭頭指引顧客按最佳順序逛完整個商場。主通道旁邊為展示區,展示區的深度不會超過4米,以保證顧客不會走太長的距離。展示區按照客廳、飯廳、工作室、卧室、廚房、兒童用品和餐廳的順序排列。這種順序是從顧客習慣出發制定的,客廳最為重要、飯廳是人們處理日常事物的地方,家庭辦公室緊隨其後,卧室是最後一個大型傢具區。——這種展示方法有利於給客戶一個裝飾效果的整體展示;同時還有利於連帶購買;買很多東西。

3、對顧客的人性化關懷

在宜家購物,顧客可以通過自己動手來省錢——自己選購、自己運送回家和自己組裝傢具。也可以預約宜家的室內裝飾建築師和設計師、優秀的廚房設計人員等,請他們幫助設計新房,或提出改造舊居的建議。

輕松、自在的購物氛圍是全球180多家宜家商場的共同特徵。宜家鼓勵顧客在賣場「拉開抽屜,打開櫃門,在地毯上走走,或者試一試床和沙發是否堅固。這樣,你會發現在宜家沙發上休息有多麼舒服。」如果你需要幫助,可以向店員說一聲,但除非你要求店員幫助,否則宜家店員不會打擾你,以便讓你靜心瀏覽,輕松、自在地逛商場和做出購物決定。

跟國內傢具店動輒在沙發、席夢思床上標出「樣品勿坐」的警告相反,在宜家,所有能坐的商品,顧客無一不可坐上去試試感覺。周末客流量大的時候,宜家沙發區的長沙發上幾乎坐滿了人。宜家出售的「桑德伯」沙發、「高利可斯達」餐椅的展示處還特意提示顧客:「請坐上去!感覺一下它是多麼地舒服!」

宜家總是提醒顧客「多看一眼標簽:在標簽上您會看到購買指南、保養方法、價格。」如宜家出售的「四季被」的標簽上,就這樣寫著:

「四季被,三被合一,一層是溫涼舒適的夏季被,一層是中暖度的春秋被,你也可以把兩層放在一起,那就是溫暖的冬季被。被芯填料:65%鴨絨,35%鴨毛,被芯外套為100%棉。四季被可在60度溫水中清洗,也可以用乾衣機甩干。」

宜家的《商場指南》里寫著:「請放心,您有14天的時間可以考慮是否退換。」14天以內,如果你對已購貨品不滿意,還可以到宜家辦理更換等值貨品或退款手續。

如果你不懂怎樣挑選地毯,宜家會用漫畫的形式告訴你:「用這樣簡單的方法來挑選我們的地毯」:一是把地毯翻開來看它的背面;二是把地毯展開來看它的裡面;三是把地毯折起看它鼓起來的樣子;四是把地毯捲起看它團起來的樣子。

每個顧客在做出購物決定之前,如果對所購商品的特性一無所知,那麼他肯定就會感到手足無措。反之,他所掌握的商品信息越全面,越真實,他就越容易做出購買決定。宜家的做法,實在高明。

4、DIY(Do It Yourself)的方式

宜家最為人所津津樂道的特點還有DIY,宜家的所有傢具都需要顧客自行組裝。宜家為所有傢具都配有十分具體的安裝說明書,顧客可以根據說明書輕松地把傢具組裝起來,在節省搬運費的同時,也增加了動手的樂趣。另外,平板包裝對於宜家來說節省了成本,對於顧客來說則方便了購買運輸和搬家時的搬運。

❼ 關於星巴克的宣傳資料

[編輯本段]使命宣言:
將星巴克建成全球極品咖啡的翹楚,同時在公司不斷成長的過程中,始終堅持之際一貫的原則。
指導原則:
l 提供完善的工作環境,並創造相互尊重和相互信任的工作氛圍
l 秉持多元化是我們企業經營的重要原則
l 採用最高標准進行采購烘焙,並提供最新鮮的咖啡
l 是可以高度熱忱滿足顧客的需求
l 積極貢獻社區和環境
l 認識到盈利是我們未來成功的基礎

[編輯本段]歷史回顧
星巴克全球:歷史和數據
l 1971年,星巴克在西雅圖派克市場城裡第一家店,開始經營咖啡豆業務
l 1982年,霍德華舒爾茨先生加入星巴克,並擔任市場和零售總監
l 1987年,舒爾茨先生收購星巴克,並開出第一家銷售滴濾咖啡和濃縮咖啡飲料的門店
l 1992年,星巴克在紐約納斯達克成功上市,從此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目前,星巴克在全世界39個國家,擁有超過13000家門店,145000名夥伴(員工)

[編輯本段]星巴克中國大事記:
l 1998.3進入中國台灣,開出第一家店
l 1999.1進入中國大陸,在北京國貿開出中國和華北第一家門店
l 2000.5進入華東,在上海淮海路力保大樓開出第一家店
l 2000.5進入中國香港,開出第一家店
l 2002.8進入中國澳門,開出第一家店
l 2002.10進入華南,在深圳中信銀行開出華南第一家店
l 2005.4進入青島,開設中國第一家獨資店
l 2005.9進入東北,在大連開設東北第一家店
l 2005.9進入西南,在成都開設西南第一家店
l 2005.9設立星巴克中國教育項目,幫助改善中國特別是西部地區的教育狀況
l 2005年底,在上海成立大中華區支持中心,負責中國大陸和港澳台地區的經營管理
l 2006.10收購北京美大有限公司多數股權,獲得北京和天津地區營運權
l 2006.11進入西北,在西安開設西北第一家店
l 迄今已在包括港澳套地區在內的大中華區開設近500家門店,其中包括中國大陸22個城市的230家門店。
星巴克(Starbucks) logo

對於愛喝咖啡的人來說,星巴克(Starbucks)是一個耳熟能詳的名字,它最早來源於19世紀美國文壇傑出大師赫爾曼·梅爾維爾的經典著作——《白鯨——莫比·迪克》的主人公。1971年,傑拉德·鮑德溫和戈登·波克在美國西雅圖開設第一家咖啡豆和香料的專賣店星巴克公司。1987年,霍華德·舒爾茨(Howard Schultz)斥資400萬美元重組星巴克,推動了星巴克向意式咖啡館的轉型,並完全以自己的理念來經營星巴克,為公司注入了長足發展的動力。
星巴克咖啡在美國和加拿大的學生和城市白領中非常流行。除咖啡之外,星巴克也提供諸如茶(不管熱的還是冰的),餡餅,蛋糕等。有些星巴克店甚至位於超級市場,書店這樣的本地商店裡(星巴克公司並沒有經營這些超級市場或者書店)。一般來說,星巴克咖啡的價格不會高於其他競爭者。 到2006年2月為止,星巴克在全球范圍內已經有超過9000家連鎖店,分布在在北美洲、拉丁美洲、歐洲、中東和環太平洋地區。

編輯詞條 星巴克目錄[隱藏]

使命宣言:
歷史回顧
星巴克中國大事記:
星巴克咖啡公司簡介
星巴克歷史
星巴克商標
星巴克品牌文化追溯
星巴克的品牌攻略
星巴克成功背後的秘密
星巴克發展現狀
星巴克相關歌曲
金融危機下的星巴克
同名電影《星巴克》2006年 使命宣言:
歷史回顧
星巴克中國大事記:
星巴克咖啡公司簡介
星巴克歷史
星巴克商標
星巴克品牌文化追溯
星巴克的品牌攻略
星巴克成功背後的秘密星巴克發展現狀星巴克相關歌曲金融危機下的星巴克同名電影《星巴克》2006年

[編輯本段]使命宣言:
將星巴克建成全球極品咖啡的翹楚,同時在公司不斷成長的過程中,始終堅持之際一貫的原則。
指導原則:
l 提供完善的工作環境,並創造相互尊重和相互信任的工作氛圍
l 秉持多元化是我們企業經營的重要原則
l 採用最高標准進行采購烘焙,並提供最新鮮的咖啡
l 是可以高度熱忱滿足顧客的需求
l 積極貢獻社區和環境
l 認識到盈利是我們未來成功的基礎
[編輯本段]歷史回顧
星巴克全球:歷史和數據
l 1971年,星巴克在西雅圖派克市場城裡第一家店,開始經營咖啡豆業務
l 1982年,霍德華舒爾茨先生加入星巴克,並擔任市場和零售總監
l 1987年,舒爾茨先生收購星巴克,並開出第一家銷售滴濾咖啡和濃縮咖啡飲料的門店
l 1992年,星巴克在紐約納斯達克成功上市,從此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目前,星巴克在全世界39個國家,擁有超過13000家門店,145000名夥伴(員工)
[編輯本段]星巴克中國大事記:
l 1998.3進入中國台灣,開出第一家店
l 1999.1進入中國大陸,在北京國貿開出中國和華北第一家門店
l 2000.5進入華東,在上海淮海路力保大樓開出第一家店
l 2000.5進入中國香港,開出第一家店
l 2002.8進入中國澳門,開出第一家店
l 2002.10進入華南,在深圳中信銀行開出華南第一家店
l 2005.4進入青島,開設中國第一家獨資店
l 2005.9進入東北,在大連開設東北第一家店
l 2005.9進入西南,在成都開設西南第一家店
l 2005.9設立星巴克中國教育項目,幫助改善中國特別是西部地區的教育狀況
l 2005年底,在上海成立大中華區支持中心,負責中國大陸和港澳台地區的經營管理
l 2006.10收購北京美大有限公司多數股權,獲得北京和天津地區營運權
l 2006.11進入西北,在西安開設西北第一家店
l 迄今已在包括港澳套地區在內的大中華區開設近500家門店,其中包括中國大陸22個城市的230家門店。
星巴克(Starbucks) logo
[編輯本段]星巴克咖啡公司簡介
星巴克(Starbucks)咖啡公司成立於1971年,是世界領先的特種咖啡的零售商,烘焙者和星巴克品牌擁有者。旗下零售產品包括30多款全球頂級的咖啡豆、手工製作的濃縮咖啡和多款咖啡冷熱飲料、新鮮美味的各式糕點食品以及豐富多樣的咖啡機、咖啡杯等商品。此外,公司通過與合資夥伴生產和銷售瓶裝星冰樂咖啡飲料、冰搖雙份濃縮咖啡和冰淇淋,通過營銷和分銷協議在零售店以外的便利場所生產和銷售星巴克咖啡和奶油利口酒,並不斷拓展泰舒茶、星巴克音樂光碟等新的產品和品牌。
1987年,現任董事長霍華德∙舒爾茨先生收購星巴克,從此帶領公司跨越了數座業務發展的里程碑。1992年6月,星巴克作為第一家專業咖啡公司成功上市,迅速推動了公司業務增長和品牌發展。目前公司已在北美,拉丁美洲,歐洲,中東和太平洋沿岸37個國家擁有超過12,000多家咖啡店,擁有員工超過117,000人。長期以來,公司一直致力於向顧客提供最優質的咖啡和服務,營造獨特的「星巴克體驗」,讓全球各地的星巴克店成為人們除了工作場所和生活居所之外溫馨舒適的「第三生活空間」。與此同時,公司不斷地通過各種體現企業社會責任的活動回饋社會,改善環境,回報合作夥伴和咖啡產區農民。鑒於星巴克獨特的企業文化和理念,公司連續多年被美國《財富》雜志評為「最受尊敬的企業」。
星巴克看好中國市場的巨大潛力,立志於在中國長期發展,與中國經濟共同成長。自1999年進入中國以來,星巴克已在包括香港、台灣和澳門在內的大中華區開設了430多家門店,其中約200家在大陸地區。目前,星巴克正積極拓展大陸二線市場,致力於在不久的將來使中國成為星巴克在美國之外最大的國際市場。此外,公司秉承在全球一貫的文化傳統,積極融入中國地方社區和文化,做負責任的中國企業公民。2005年9月,公司出資4000萬元人民幣設立 「星巴克中國教育項目」,專門用於改善中國教育狀況,特別是幫助中西部貧困的地區的教師和學生。其中首筆捐贈已與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合作開展「西部園丁培訓計劃」。
2005年底,星巴克在上海成立中華區總部,主要負責星巴克大中華區戰略發展、市場開拓和營運等事務。
[編輯本段]星巴克歷史
對於愛喝咖啡的人來說,星巴克(Starbucks)是一個耳熟能詳的名字,它最早來源於19世紀美國文壇傑出大師赫爾曼·梅爾維爾的經典著作——《白鯨——莫比·迪克》的主人公。1971年,傑拉德·鮑德溫和戈登·波克在美國西雅圖開設第一家咖啡豆和香料的專賣店星巴克公司。1987年,霍華德·舒爾茨(Howard Schultz)斥資400萬美元重組星巴克,推動了星巴克向意式咖啡館的轉型,並完全以自己的理念來經營星巴克,為公司注入了長足發展的動力。
星巴克咖啡在美國和加拿大的學生和城市白領中非常流行。除咖啡之外,星巴克也提供諸如茶(不管熱的還是冰的),餡餅,蛋糕等。有些星巴克店甚至位於超級市場,書店這樣的本地商店裡(星巴克公司並沒有經營這些超級市場或者書店)。一般來說,星巴克咖啡的價格不會高於其他競爭者。 到2006年2月為止,星巴克在全球范圍內已經有超過9000家連鎖店,分布在在北美洲、拉丁美洲、歐洲、中東和環太平洋地區。
[編輯本段]星巴克商標
星巴克的商標有2種版本,第一種版本的棕色的商標由來是由一幅16世紀斯堪地那維亞的雙尾美人魚木雕圖案, 她有赤裸乳房和一條充分地可看見的雙重魚尾巴。
後來星巴克被霍華·蕭茲先生所創立的每日咖啡合並,所以換了新的商標。第二版的商標,沿用了原本的美人魚圖案,但做了些許修改了,她沒有赤裸乳房,並把商標顏色改成代表每日咖啡的綠色,就這樣融合了原始星巴克與每日咖啡的特色的商標就誕生了。
目前位在美國西雅圖派克市場的「第一家」星巴克店鋪仍保有原始商標,其內販售的商品也多帶有這個商標。這所謂的第一家事實上已經遷離原址,雖然仍在派克市場街上。

星巴克品牌文化追溯

「品牌本位論」認為:品牌不僅是產品的標識,而且有自己的內容,是其基本內容的標識,品牌是代表特定文化意義的符號。星巴克的「品牌人格譜」就是將星巴克文化從多個角度進行特定注釋的「符號元素」集合。
品牌定位:「星巴克」這個名字來自美國作家麥爾維爾的小說《白鯨》中一位處事極其冷靜,極具性格魅力的大副。他的嗜好就是喝咖啡。麥爾維爾在美國和世界文學史上有很高的地位,但麥爾維爾的讀者群並不算多,主要是受過良好教育、有較高文化品位的人士,沒有一定文化教養的人是不可能去讀《白鯨》這部書,更不要說去了解星巴克這個人物了。從星巴克這一品牌名稱上,就可以清晰地明確其目標市場的定位:不是普通的大眾,而是一群注重享受、休閑、崇尚知識尊重人本位的富有小資情調的城市白領。
品牌識別:星巴克的綠色徽標是一個貌似美人魚的雙尾海神形象,這個徽標是1971年由西雅圖年輕設計師泰瑞·赫克勒從中世紀木刻的海神像中得到靈感而設計的。標識上的美人魚像也傳達了原始與現代的雙重含義:她的臉很朴實,卻用了現代抽象形式的包裝,中間是黑白的,只在外面用一圈彩色包圍。二十年前星巴克創建這個徽標時,只有一家咖啡店。如今,優美的「綠色美人魚」,竟然與麥當勞的「m」一道成了美國文化的象徵。
品牌訴求:顧客體驗是星巴克品牌資產核心訴求。就像麥當勞一直倡導銷售歡樂一樣,星巴克把典型美式文化逐步分解成可以體驗的元素:視覺的溫馨,聽覺的隨心所欲,嗅覺的咖啡香味等。試想,透過巨大的玻璃窗,看著人潮洶涌的街頭,輕輕啜飲一口香濃的咖啡,這非常符合「雅皮」的感覺體驗,在忙碌的都市生活中何等令人嚮往! jesper kunde在《公司宗教》中指出:「星巴克的成功在於,在消費者需求的中心由產品轉向服務,在由服務轉向體驗的時代,星巴克成功地創立了一種以創造『星巴克體驗』為特點的『咖啡宗教』。」
星巴克人認為:他們的產品不單是咖啡,咖啡只是一種載體。而正是通過咖啡這種載體,星巴克把一種獨特的格調傳送給顧客。咖啡的消費很大程度上是一種感性的文化層次上的消費,文化的溝通需要的就是咖啡店所營造的環境文化能夠感染顧客,並形成良好的互動體驗。
品牌傳播:星巴克的品牌傳播並不是簡單的模仿傳統意義上的鋪天蓋地的廣告和巨額促銷,而是獨辟蹊徑,採用了一種卓爾不群的傳播策略——口碑營銷,以消費者口頭傳播的方式來推動星巴克目標顧客群的成長。
舒爾茨對此的解釋是:星巴克的成功證明了一個耗資數百萬元的廣告不是創立一個全國性品牌的先決條件,充足的財力並非創造名牌產品的唯一條件。你可以循序漸進,一次一個顧客,一次一家商店或一次一個市場來做。實際上,這或許是贏得顧客信任的最好方法,也是星巴克的獨到之處!
星巴克通過一系列事件來塑造良好口碑。例如在顧客發現東西丟失之前就把原物歸還;門店的經理贏了彩票把獎金分給員工,照常上班;南加州的一位店長聘請了一位有聽力障礙的人教會他如何點單並以此贏得了有聽力障礙的人群,讓他們感受到友好的氣氛等。
品牌聯盟:星巴克提升品牌的另一個戰略是採用品牌聯盟迅速擴大品牌優勢,在發展的過程中尋找能夠提升自己品牌資產的戰略夥伴,拓展銷售渠道,與強勢夥伴結盟,擴充營銷網路。
barnes&nobile 書店是同星巴克合作最為成功的公司之一。barnes&nobile曾經發起一項活動,即把書店發展成為人們社會生活的中心,這與星巴克「第三生活空間」的概念不謀而合,1993年barnes&nobile開始與星巴克合作,讓星巴克在書店裡開設自己的零售業務,星巴克可吸引人流小憩而不是急於購書,而書店的人流則增加了咖啡店的銷售額。1996年,星巴克和百事可樂公司結盟為「北美咖啡夥伴」,致力於開發咖啡新飲品,行銷各地。星巴克借用了百事可樂100多萬個零售網點,而百事可樂則利用了星巴克在咖啡界的商譽,提高了產品形象。 2007年,星巴克和蘋果公司達成了一項合作協議,在星巴克的連鎖分店中安裝相關終端設備,iPod音樂播放器用戶和iPhone手機用戶都能夠在星巴克的連鎖店中使用全新的iTunes在線音樂下載服務,將咖啡與音樂融為一體新服務形式開創了營銷先河。
品牌擴張:星巴克連鎖式的擴張,得益於星巴克給自己的品牌注入了價值觀,並把企業文化變成消費者能夠感受到的內容和形式。星巴克品牌擴張,一直堅持直營路線:由星巴克總部進行直接管理,統一領導,目的是控製品質標准。這樣每家店都由總部統籌管理和訓練員工,保證每家海外商店都是百分之百的美國星巴克血統。雖然初期投入的資本較大,但是職員的專業素質高,便於咖啡教育的推廣,並建立了同業中的最專業的形象,星巴克品牌的擴張也更加堅定有力。
2001年年底,美國凱洛格管理學院的調查結果表明:成功的公司都用一種前後一致的、明確的多層面方式來定義和運用感情關系。星巴克崛起之謎在於添加在咖啡豆中的一種特殊的配料:人情味兒。星巴克自始至終都貫徹著這一核心價值。這種核心價值觀起源並圍繞於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的構建,以此來積累品牌資產。霍華德·舒爾茨相信,最強大最持久的品牌是在顧客和合夥人心中建立的。品牌說到底是一種公司內外(合夥人之間,合夥人與顧客之間)形成的一種精神聯盟和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的利益共同體。
星巴克負責飲品的副總裁米歇爾·加斯說:「我們的文化以情感關系為導向,以信任為基礎,我們所說的夥伴關系涵蓋了這個詞所有的層面。這種情感關系非常有價值,應該被視為一個公司的核心資產即公司的客戶、供貨商、聯盟夥伴和員工網路的價值。」從咖啡館到咖啡王國,星巴克證明了與客戶的良好關系和看得見的資產一樣重要。
客戶資產:星巴克一個主要的競爭戰略就是在咖啡店中同客戶進行交流,特別重要的是咖啡生同客戶之間的溝通。每一個咖啡生都要接受24小時培訓——客戶服務、基本銷售技巧、咖啡基本知識、咖啡的製作技巧。咖啡生需能夠預感客戶的需求,在耐心解釋咖啡的不同口感、香味的時候,大膽地進行眼神接觸。星巴克也通過徵求客戶的意見,加強客戶關系。每個星期總部的項目領導人都當眾宣讀客戶意見反饋卡。
員工資產:星巴克要打造的不僅是一家為顧客創造新體驗的公司,更是一家高度重視員工情感與員工價值的公司。霍華德·舒爾茨將公司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歸功於企業與員工之間的「夥伴關系」。他說:「如果說有一種令我在星巴克感到最自豪的成就,那就是我們在公司工作的員工中間建立起的這種信任和自信的關系。」
在星巴克,員工不叫「合夥人」。1991年,星巴克開始實施「咖啡豆股票」,這是面向全體員工的股票期權方案。其思路是:使每個員工都持股,都成為公司的合夥人,這樣就把每個員工與公司的總體業績聯系起來,無論是CEO,還是任何一位合夥人,都採取同樣的工作態度。20世紀90年代中期,星巴克的員工跳槽率僅為60%,遠遠低於快餐行業鍾點工的140%到300%的跳槽率。
供貨商資產:星巴克的關系模式也往供應鏈上游延伸到供貨商們,包括咖啡種植園的農場、麵包廠、紙杯加工廠等。星巴克對供應商的挑選、評估等程序相當嚴格,星巴克花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來開發供應商,能夠力保與供應商保持長期穩定關系,這樣一可節約轉換成本,二可避免供應商調整給業務帶來的沖擊。副總裁 john yamin說:「失去一個供應商就像失去我們的員工——我們花了許多時間和資金培訓他們。」

營銷策劃方案:為什麼星巴克不做廣告卻能快速佔領市場

因為它是美國公司,又因為美國是惟一的超級大國,是游戲規則的制定者,是進步自由的象徵,是人類的希望

❾ 關於星巴克咖啡的經營理念

星巴克經營之道 用「薪」對待員工 星巴克總是把員工放在首位,並樂意對員工進行大量的投資,這一切全出自於其董事長舒爾茲的價值觀和信念。舒爾茲的管理作風與他貧寒的家境有關,他從小就理解和同情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們。他的人生經歷與磨練直接影響了星巴克的股權結構和企業文化,反過來,這種股權結構和企業文化又對星巴克在商業上的成功起了不可或缺的促進作用。他堅信把員工利益放在第一位,尊重他們所做出的貢獻,將會帶來一流的顧客服務水平,自然會取得良好的投資回報。 星巴克通過員工激勵體制來加強其文化和價值觀,並且成為不靠廣告而建立品牌的企業之一。與同行業的其他公司相比,星巴克雇員的工資和福利都是十分優厚的。星巴克每年都會在同業間做一個薪資調查,經過比較分析後,每年會有固定的調薪。在許多企業,免費加班是家常便飯,但在星巴克,加班被認為是件快樂的事情。因為那些每周工作超過20小時的員工可以享受公司提供的衛生、員工扶助方案及傷殘保險等額外福利措施,這在同行業中極為罕見。這種獨特的福利計劃使星巴克盡可能地照顧到員工的家庭,對員工家人在不同狀況下都有不同的補貼辦法。雖然錢不是很多,但會讓員工感到公司對他們非常關心。那些享受福利的員工對此心存感激,對顧客的服務就會更加周到。 星巴克的員工除了可以享受優厚的工資福利外,還可以按照規定低價購買公司的股票期權。早在1991年,星巴克就設立了股票投資方案,允許員工以折扣價購買股票。這樣,所有員工都有機會成為公司的主人。星巴克公司股票的價格持續飆升,員工的期權價值與自豪感不斷上漲。另外,星巴克還比較重視員工的思想教育,使得員工建立起自己就是公司的股東的理念。在星巴克公司,員工不叫員工,而叫「合作夥伴」。即使星巴克公司的總部,也被命名為星巴克支持中心(Starbucks Support Center),這說明其職能是向員工提供信息和支持而不是向員工發號施令。 星巴克的薪酬激勵機制不但提高了員工的收入,而且提升了公司的文化和價值觀,降低了員工的流失率。據調查,星巴克員工的流失率約為同業水平的三分之一,員工非常喜歡為星巴克工作。正如舒爾茨所說:實行有效激勵機制、尊重員工使我們掙了很多錢,使公司更具競爭力,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讓員工貢獻主意 任何建議,無論有多微不足道,都會對公司起到或大或小的改進作用。在星巴克,為鼓勵員工獻計獻策,公司對每位員工的建議都認真對待。星巴克公司經常在公司范圍內進行民意調查,員工可以通過電話調查系統或者填寫評論卡對問題暢所欲言,相關的管理人員會在兩周時間內對員工的主意做出回應。星巴克公司還在內部設立公開論壇,探討員工對工作的憂慮,告訴員工公司最近發生的大事,解釋財務運行狀況,允許員工向高級管理層提問。在星巴克看來,員工反映問題可以給管理層帶來新的信息、好的思路,從不同角度提供解決問題的方法,值得公司收集研究。此外,公司還定期出版員工來信,這些來信通常是有關公司發展的問題。 員工提出的建議可以使公司對細節尤為關注。有時候,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建議往往會使公司的業績跨上一個大的台階。而公司掌握了細節的高超本領,會使企業更能有效的應對錯綜復雜的問題,使他們能為競爭對手之所不能為。善於傾聽來自員工的小點子使星巴克決策變得更加靈活,反映更快捷,也更有應變力,同時改善了團隊內部信任、尊重與溝通氛圍,提高了員工的主人翁意識。 出售體驗文化 有人把公司分為三類:一類公司出售的是文化,二類公司出售的是服務,三類公司出售的是質量。星巴克公司出售的不僅僅是優質的咖啡、完美服務,更重要的是顧客對咖啡的體驗文化。 在星巴克看來,人們的滯留空間分為家庭、辦公室和除此以外的其他場所。麥當勞努力營造家的氣氛,力求與人們的第一滯留空間——家庭保持盡量持久的曖昧關系;而作為一家咖啡店,星巴克致力於搶占人們的第三滯留空間,把賺錢的目光緊緊盯住人們的滯留空間。現場精湛的鋼琴演奏、歐美經典的音樂背景、流行時尚的報刊雜志、精美的歐式飾品等配套設施,力求給消費者營造高貴、時尚、浪漫、文化的感覺氛圍。讓喝咖啡變成一種生活體驗,讓喝咖啡的人感覺到自己享受咖啡時,不僅在消遣休閑而且還能體驗時尚與文化。 如果三四個人一起去喝咖啡,星巴克就會為這幾個人專門配備一名咖啡師。顧客一旦對咖啡豆的選擇、沖泡、烘焙等有任何問題,咖啡師會耐心細致地向他講解,使顧客在找到最適合自己口味的咖啡的同時,體味到星巴克所宣揚的咖啡文化。文化給其較高的價格一個存在的充分理由,不但顧客可以獲得心理上的莫大滿足,而且星巴克還可以獲取高額的利潤。 星巴克從不做廣告。星巴克認為咖啡不像麥當勞,咖啡有其獨特的文化性,贊助文化活動,對星巴克形象推廣很重要。比如上海舉行的APEC會議,星巴克就是主要的贊助商。 盡管雀巢、麥斯威爾等國際咖啡公司都在中國設廠開店,但他們的速溶咖啡並沒有嘗到太多的甜頭,甚至為星巴克的煮咖啡當開路先鋒。星巴克一經把咖啡的消費貼上了文化的標簽,就使利潤倍增,獲取了高額的投資回報率。 星巴克認為他們的產品不單是咖啡,而且是咖啡店的體驗文化。星巴克一個主要的競爭戰略就是在咖啡店中同客戶進行交流,特別重要的是咖啡生同客戶之間的溝通。每一個咖啡生都要接受不少於24小時的崗前培訓,包括客戶服務、基本銷售技巧、咖啡基本知識、咖啡的製作技巧等。咖啡生必須能夠預感客戶的需求,在耐心解釋咖啡的不同口感、香味的時候,大膽地進行眼神接觸。 星巴克公司以心對待員工,員工以心對待客人,客人在星巴克享受的不僅是咖啡,而是一種全情參與活動的體驗文化。一杯只需價值3美分的咖啡為什麼在星巴克會賣到3美元?星巴克為什麼既能為顧客帶來期望的價值,又能讓企業獲得更可觀的利潤?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星巴克始終堅持「尊重員工,從顧客出發,與員工及客戶多贏」的經營理念。

❿ 星巴克營銷策劃效果預估怎麼算

正常都是按照轉化率估算的。凡是沒有實現的結果,都只能預算,只要是預算,就會產生偏差。

閱讀全文

與星巴克新產品上市的策劃方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安順電子商務平台建設 瀏覽:69
各類電子商務網站調查分析 瀏覽:520
電子商務經典圖案 瀏覽:20
景德鎮旅遊電子商務 瀏覽:879
2018年扶貧業務培訓方案 瀏覽:47
招商廣告策劃方案及推廣 瀏覽:187
伊利推廣策劃方案 瀏覽:707
悅點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951
實用市場營銷核心英語 瀏覽:136
2016市場營銷論文選題 瀏覽:788
市場營銷專碩考什麼 瀏覽:341
家裝網路營銷提成 瀏覽:427
國際市場營銷學史建軍 瀏覽:405
小學高年級教師培訓方案 瀏覽:652
台州市起點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87
超市6月份促銷活動主題 瀏覽:649
電子商務線上線下是什麼意思 瀏覽:854
教師培訓基地學校培訓方案 瀏覽:332
電子商務在我國的現狀 瀏覽:527
買衣服怎麼做促銷活動 瀏覽: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