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學校老師要一篇法制論文,求
遵紀守法 嚴以律己—爭當一個文明的新時代青少年 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發展和社會主義法制制度的逐步建立及完善,社會對個人的要求越來越高,法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依法辦事,已成為人們的共同信念.一個國家的法律體制完善與否也日益成為衡量這個國家現代化程度高低的標志.我國法律法規也日趨完善,只要留意不難發現我們身邊無處不存在法律的氣息.《未成年人保護法》、《教育法》、《教師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現代社會是一個法制社會,作為一名青少年要學習法律知識,學法才能知法,知法才能守法,知法才能用法,知法才能護法,只有全體人民的法制意識加強了,才能實行依法治國,我們的國家才能不斷強大. 然而,根據管家有關數據表明:我國青少年犯罪率呈大幅度增長趨勢,可見增強法律意識、提高法制觀念對我們來說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青少年違法犯罪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法律意識淡薄、受社會不良習氣的影響.比如在社會不講社會公德,惹事生非、打架斗毆、偷竊敲詐.在學校不遵守中學生守則、違反校紀校規.這些青少年學生雖然也知道自己所作所為是違法違紀的,但他們無法真心地體會到事態的嚴重性.因此校園中違紀的現象屢見不鮮.有的同學認為違紀與違法是兩碼事,違反校規校紀大不了被老師批評,沒什麼大不了的,殊不知習慣成自然,違紀就會逐步成違法,以後到社會就有可能作為法的事.有的同學認為如今是追求個性化的社會,如果被學校這個規那個矩束縛,不利於自己發展,作了違紀的事才能體現自己的瀟灑,但是,設想一下,如果學校沒有了校規校紀,那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如何保障?一個從小沒有遵紀守法的意識與習慣的人,長大了很難說他能成為一個守法的公民. 有人說「掌握電子計算機應用技術是跨入21世紀的名片,而具備法律知識和法制觀念才是跨入21世紀的通行證」.我國社會主義法律是工人階級和廣大人民共同意志的體現,是促進生產力發展,實現人民民主專政的工具,它的根本任務是保障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現.公民的生活離不開法律,學法才能明確哪些是可以做或必須做的,哪些是不該做或禁止做的,用法律來規范自己的行為,維護自身和他人的合法權益. 青少年學習法律知識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是四化建設的生力軍.青少年學法、知法、守法的狀況如何對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關系極大,青少年要通過學習法律知識,接受法制教育逐步把自己培養成四有新人. 青少年學習法律知識是自身健康成長的需要.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是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廣大青少年都想成為有用之才,而要成才首先必須健康的成長.由於青少年年齡小,閱歷淺,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易受不良風氣的影響,青少年容易沖動,特別是當自尊心受到傷害或自己的利益與他人利益發生沖突時,容易失去理智,導致違法犯罪.因此,為了保護青少年健康成長,預防和減少犯罪,就需要對青少年進行正面的法制教育,正確引導、讓他們能懂法、守法、自覺約束自己的言行,養成守法習慣,培養守法意識,提高守法能力. 青少年學習法律知識是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的需要.維護合法權益不受侵害,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是法律賦予公民的權利,要運用好這個權利,只有學法懂法,才能認清和揭露違法犯罪行為. 遵紀守法,學法護法是一種被人們公認的美德.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校有校紀,遵紀是守法的基礎,青少年時代是處在長身體、長知識的黃金時代,我們青少年學生要認真學習《中學生守則》、遵守校紀校規,遵紀守法,嚴以律己,從小事做起,從自己做起,自強、自尊、自重、自愛,爭當一個文明的新時代青少年.
Ⅱ 教師怎麼做好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
就是這么做好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 就是要想做好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工作 一方面要經常給他們看一些法制教育上的事物 還要讓家長配合你們 讓孩子在家裡和學校都要做一個懂法 執法的好孩子
Ⅲ 如何從法制的角度保障青年教師的健康成長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的研究制定,推動著我國教育體制、人才培養機制等各方面的新變革,對教師隊伍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而高校青年教師作為推動我國高等教育可持續健康發展的新生力量,無疑肩負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他們的培養與相關高校的定位與轉型,與青年教師的職業生涯發展規劃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並且在青年教師的高學歷化、職業競爭激烈化、結構變動快速化等變化中顯得更為關鍵、重要。因此,如何營造良好的高校青年教師成長環境,提供科學的成長條件,不斷提升青年教師職業素養和水平,是一個亟待探索研究的課題。
二、當前我國高校青年教師培養的現狀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規模的不斷擴張,高校之間的競爭已經從規模向內涵、實力方向轉變,青年師資隊伍的建設成為決定高校未來競爭發展的戰略因素,因此國內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高校在青年教師培養方面正展開日益激烈的競爭。
1.當前我國高校青年教師培養的舉措
為了能夠從總體上領略國內高校對青年教師培養的舉措,本文重點選取幾所高校作為案例,進行歸納分析。
(1)南開大學。為打造一流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南開大學啟動「希望之光」青年骨幹教師培養計劃,並設專項基金保障實施,以激勵青年拔尖人才脫穎而出。這些具體措施包括:實施「青年骨幹教師出國研修計劃」、「青年骨幹教師國內學者訪問計劃」;推進教師博士化進程,鼓勵和支持青年骨幹教師在職攻讀學位;加強學校理工科博士後招收工作力度,積極吸引理工科博士來校進行博士後研究;鼓勵博士後在站期間發表高水平論文,對優秀論文給予一定獎勵;積極吸引優秀博士後充實教師隊伍等。[1]
(2)南京大學。自本世紀初開始,南京大學加強青年教師隊伍建設,具體措施包括:推出「青年骨幹教師培養計劃」、「優秀中青年學科帶頭人計劃」、「推行專職科研隊伍建設」;探索高端人才引進培養機制;協同海歸與現有隊伍的學科建設力量;推進安居工程等保障性政策等。
(3)清華大學。清華大學近年來堅持人才隊伍培養與引進並重,出台一系列制度與舉措,為青年教師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與舞台,具體措施包括:落實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堅持「培養」和「引進」相結合;實行「優勞優酬」的分配機制,對特殊引進的海外高層次人才實施協議工資制,對進入「基礎研究青年人才支持計劃」的教師發放特殊津貼;健全競爭激勵機制,先後設立「學術新人獎」、「青年教師教學優秀獎」、「骨幹人才支持基金」等,定期開展教學技能大賽、教學效果評估,深化教學科研管理改革,建設優秀教學團隊和學術創新團隊等。
(4)浙江大學。為加強對青年教師的培養工作,浙江大學自2005年以來陸續推出一系列青年教師培養計劃,即師資博士後培養計劃、優秀青年教師支持計劃(簡稱紫金計劃)、跨學科交叉學習培養計劃(簡稱交叉學習計劃)、學術帶頭人後備人才出國研究計劃(簡稱新星計劃)。四項計劃的組合實施,進一步凸顯了青年教師培養的層次性、系統性和目標導向性,由此建立形成了目標明確、層次清晰、銜接有序、促進優秀人才可持續發展的培養與支持體系。
(5)北京外國語大學。作為外語類院校,北京外國語大學近年來以青年教師發展工作為先導,依託教師發展中心,多措並舉,大力探索實踐青年教師發展新模式,具體措施包括:構建青年教師培育體系;創建教師發展活動品牌;組建青年教師創新團隊;搭建教師發展互動平台等。
2.當前我國高校青年教師培養的現狀分析
從上述幾所高校對青年教師培養的情況來看,我國高校對青年教師的培養日益重視,也採取了各種途徑和措施加強培養質量和水平。總的來看,呈現以下幾個特點。
(1)國內高校青年教師培養正面臨多元化探索推進的變革時期。從上世紀末我國高校規模不斷擴張,師資隊伍也隨之壯大,其中青年教師的比例不斷上升,教師隊伍的年齡結構得到改善,青年教師已經成為教師隊伍的主要力量。然而擺在各所高校面前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如何加強青年教師的培養,使之能更快更好地承擔起學校發展的重任。因此,不同地區、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高校依據自身的發展定位、資源優勢等目標和條件,想盡一切辦法、尋求各種途徑探索青年教師培養的方式和路徑,由此決定了國內高校對青年教師培養正面臨多元化探索推進的變革時期,既要適應市場經濟人力資源管理與配置的要求,又要順應當下高校發展面對的緊迫形勢,因而要不拘一格降人才,而非一般常規的人才招聘。
(2)國內高校青年教師培養正呈現內涵式發展的激烈競爭態勢。當下國內高校已經進入內涵式發展時期,比拼得不是規模,而是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與文化傳承方面的質量和水平。青年教師恰是學校未來發展的中堅力量和希望。因此,幾乎所有高校都極其重視青年教師隊伍的建設和培養,力圖使學校成為「青椒」實現個人職業理想和夢想的場所,將學校發展與「青椒」成長緊密聯系在一起,從而能在當下及未來高校發展的激烈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目前,國內「985」、「211」工程院校在青年人才招聘和培養方面使盡渾身解數,發揮各種渠道、利用各種資源為青年教師發展提供支撐和保證已經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3)國內高校青年教師培養正處於全面向國外學習、加速國際化階段。從上文提及的五所綜合性大學在青年教師培養方面的舉措來看,它們代表了目前國內多數高校試圖通過人才國際化途徑來加快學校國際化發展步伐,加強向世界高等教育強國學習的力度,由此不僅拓寬了學校集納青年才俊的范圍,而且也為他們的成長搭建了更加廣闊的平台。這種路徑反映了教育國際化的大趨勢,然而也只是有實力、有條件的高校才能夠較好實施,對於一般性高校,雖然也能推進,但是其效果和可持續性卻難以掌控。
(4)國內高校青年教師培養正凸顯科研能力提升和引領的作用。目前國內高校在學校競爭發展、教師評價導向的推動下,日益重視科學研究在高校功能中的地位,將增強科研創新和提升科研能力作為青年教師培養的重中之重,充分發揮科研在高校青年教師培養中的引領作用,以在最短的時間不僅提高青年教師的科學研究水平,多出高質量科研成果,而且同時能快速促進學校發展,爭取更多的資源,這種情況在研究型大學中尤為突出。可見,科研已經成為國內高校對青年教師培養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
三、我國高校青年教師培養存在的問題
在世界及我國高等教育面臨新變革的背景下,加強青年教師培養對高校未來發展無疑具有重大戰略意義。而在我國社會經濟持續、健康、穩定發展的環境下,國內高校也有條件實施各自的青年教師培養方案,也因此取得了諸多喜人的成績,然而我們必須清醒地意識到我國高等教育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在青年教師培養方面的諸多問題和不足,如此才能在問題、差距中找原因、想辦法,不斷推進我國高校青年教師的培養工作。
1.我國高校青年教師培養缺乏體系化及長遠發展規劃
雖然國內高校依據自身條件和發展實際,在青年教師培養方面八仙過海、各顯其能,然而從教育規律和青年教師長期發展角度看,「短平快」的方式和措施固然可以起到效果,但是如何從國家教育變革、人才培養和隊伍建設的高度進行審視,對高校青年教師培養中的各種問題進行系統化思考和長遠發展規劃非常必要。高等教育發達國家之所以走在前列,是因為其擁有科學的教育理念和前瞻性的發展規劃,美國的「未來師資培訓計劃」就是很好的例證。因此,國內高校青年教師培養不應僅停留在一校一策的層面上,國家應該在此方面有所行動,以利於青年師資隊伍的長期健康發展。
2.我國高校青年教師培養理論研究偏弱,實證研究同樣不足
與國外高校在青年教師培養方面的貢獻和進步相比,國內高校的一個明顯欠缺就是在教師教育、人才培養方面的理論研究偏弱,創新不足,具體表現在:其一,理論創新不夠。與高等教育及高校青年教師培養相關的理論大都引自發達國家,而能立足於國內實際進行理論創新者寥寥無幾。其二,實證研究不足。目前國內高校青年教師培養雖然措施迭出,但是真正進行長期跟蹤並實證研究的不多,因而也難以創一家之言,至於自覺運用理論指引實踐的意識則更弱。
3.我國高校青年教師培養組織、制度保障有待加強
與國外眾多相關教育組織相比,國內高校在教師培養的組織保障方面偏弱。僅以北京地區剛入職的青年教師崗前培訓為例,1997年以來,參加培訓的學校從市屬市管高校擴大到教育部和其他部屬高校,培訓的教師數達萬人。然而,崗前培訓仍存在培訓內容、學時、授課形式、培訓機制和管理的非專業化等多種局限。[6]至於此後的繼續教育則更難以持續和規范。不僅如此,國內對於高校青年教師培養的相關政策規定不足,法制化滯後,這同樣影響到青年教師的穩定成長。
4.我國高校青年教師培養呈現非均衡發展態勢
在當下國內高校競爭激烈的態勢下,青年教師培養容易出現因高校所處地區、類型和層次等條件差異而產生的非均衡發展態勢。事實上,國內發達地區高校,部屬高校,「985」、「211」工程院校,擁有博士點的高校等在獲得各種資源、採取多種培養途徑和資金支持方面顯然擁有一般院校難以匹敵的優勢,而在師資隊伍建設直至人才培養方面的非均衡就會加大。這種非均衡之勢在一定條件下並不為過,關鍵是在國家層面如何進行改革,如何規劃人才培養直至青年教師隊伍建設上,使國家整體教育實力得以提升。
四、提升我國高校青年教師培養水平和質量的路徑和對策
基於上述分析,本報告提出如下提升我國高校青年教師培養水平和質量的路徑和對策。
1.高度重視高校青年教師師德教育
高校青年教師的培養必須高度重視師德教育,將其置於青年教師培養工作的首位。師德教育不僅是青年教師職業生涯開始的第一課,對於其職業認同感、心靈歸屬感和未來職業的健康發展具有重大影響,而且直接決定了高校培養什麼樣的人才,能否開展好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從而提升高校功能,順利實現學校發展目標。當下,我國高校青年教師師德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已經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師德建設必須納入到青年教師培養的全過程。各級各類高校要依據本校實際情況,通過主題靈活、形式多樣的講授、調研、座談、研究等途徑及長期、有效的監督管理切實強化青年教師師德建設,使青年教師從業以德為先,為自身全面健康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
2.完善高校青年教師制度化、規范化、現代化管理
制度設計和科學管理對於高校青年教師的培養至關重要。國家要在宏觀層面上制定具有前瞻性、引領性的制度,從不同層面對教師教育和青年教師培養做出規劃,並且朝法制化的方向推進。高校則應該在國家對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總體發展指導框架下,依據自身實際,認真地實證調查研究,進行合理的制度設計,包括職前培養、資格認證、崗位競聘、繼續教育、教師流動等等,從而將培養理念制度化,真正起到規范、引導的作用。同時,要加強教師教育組織網路的建立,建設廣泛、多樣的教師學習成長型組織,強化情感管理;積極利用現代科技手段提升管理服務水平,強化青年教師培養的現代化管理水平。
3.加強高校青年教師發展的理論與政策研究
國家、高校及相關科研院所要高度重視教育理論創新,創造各種條件和機會鼓勵關於青年教師培養、發展的理論和政策研究,不僅依據我國社會主義教育狀況和特色,創高校青年教師發展理論的一家之言,而且將理論創新能力納入到青年教師培養和制度制定的過程中,將其作為培養的重要內容和目標,強化青年教師提出新問題、解決新問題、創造新思想和新成果的能力。要重視教育教學與教師專業發展、科研能力提升之間的有機協調和銜接,使青年教師在教學、科研、服務社會等各方面都能擁有自覺創新的意識和能力。
4.夯實高校青年教師培養的動態體系建設
高校青年教師培養既是師資隊伍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一個長期學習、探索和實踐的過程。首先,它不是一個獨立的環節,而是與教師的遴選、聘任、考核、晉升等多方面都有直接的關系,因此必須注意各環節的滲透、協調、一致;其次,僅有崗前培訓、專業技能培訓等短期培訓是不夠的,要注意短期培訓和長期跟蹤培養的結合,注意教師團隊的建設和教育技能及文化的傳承,著實推進青年教師專業化進程和培養體系建設。不僅如此,要依據教育規律及社會經濟發展形勢適時調整培養重點,形成動態開放的青年教師培養系統。
5.探索高校青年教師培養的均衡化發展
均衡化發展的含義是避免因教育資源過度集中而形成的馬太效應,造成的教育非公平現象,但是它並不排斥非均衡過程帶來的效率。我國高等院校層次多,范圍廣,情況復雜,而高等教育資源的公平有效配置又決定著我國高教事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因此必須從制度層面上進行規范、引導,既要強調高校青年教師培養的基礎性和普遍性,又要重點扶持資源配置效率高的地區、部門和群體,通過差異化的途徑和措施,實現高校青年教師培養的均衡化發展,使人、財、物等各方面資源合理流轉、配置,達到可持續穩定支撐發展目標。
6.加強國內外不同高校青年教師交流學習支持力度
順應教育國際化趨勢,各高校要創造條件鼓勵青年教師出國研修和國內訪問交流,要充分利用國際優質教育科技資源,加強高校間國際交流與合作。如南京農業大學每年派出30多名優秀的中青年教師赴國外進行長期合作研究、進修訪問。山東大學做好中青年教師公派出國留學工作,重點資助一批骨幹教師到國外名牌大學、研究院所作訪問學者、合作研究或短期學習。大連理工大學用於選派優秀青年教師出國進行課程進修、從事博士後研究、攻讀博士學位、從事學術訪問和研究、出席國際學術會議等的培訓經費逐年增加,這些都是非常好的做法,無疑有利於提升青年教師教學科研能力,使其具有國際化眼光和水平,為今後青年教師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人才開辟了廣闊的成長空間。
Ⅳ 小學教師配合班主任學校怎樣實施德育與法制
一、班主任應做好道德榜樣,提高自身德育素質
由於班主任是班級的教育和管理者,是經常與學生在一起的人。因此,班主任的思想意識、行為舉止、道德品質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生活態度。初中生正處於對新鮮事物充滿熱情與好奇的年齡,價值評價體系並不成熟,缺乏對事物的評判能力,常常「有樣學樣」。基於此因,班主任作為學生的「影響源」要充分認識到自己行為舉止得體的重要性,即所謂「言傳終於身教」。另外,教師也應不斷提高自身的德育素質。東北師范大學榮譽教授王逢賢指出:「德育素質的內涵是隨著德育觀念和德育實體的不斷完善、德育經驗的不斷豐富、德育理論成果的科學化,不斷呈現擴展和嚴謹的趨勢」。因此,班主任應隨時代發展加強德育理念的學習,及時鞏固既有的經驗成果,並能科學的運用於實際德育工作中。初中德育工作仍處於薄弱環節,班主任可以通過定期研討、培訓更新教育理念及鞏固教學方法,真正發揮「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學方針。
二、德育與心理學的融合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學生進入初中階段學習,同樣是邁向人生的轉折期。這段時期的青少年思維逐步由經驗型向理論型轉化,但不滿足於簡單的說教和現成的結論,由於還不成熟,所以容易固執和偏激。因此,單純的道德說教顯然是不明智也不科學的。
中學生正處於思想逐步成型的基礎教育時期。在這個時期,他們心理多變,情緒不穩,思想活躍,既容易接受良好思想道德的教育也容易受到不良思想和丑惡現象的侵蝕和危害。因此,無論家庭、學校還是社會,都要針對青少年成長不同階段的不同特點,採取多種多樣、易於為青少年接受和理解的方式方法,把傳授知識同陶冶情操、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結合起來,把個人成才同國家前途、社會需要結合起來,把思想道德教育同歷史教育和形勢教育結合起來,使廣大青少年感同身受在家庭、學校、社會的良好教育環境中,成長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新人。
這時候的德育工作要靈活,掌握好「無聲」與「有聲」方法的運用。在處理某些事情時班主任並不必須要施以言教,無言的關愛也許更合適,更能讓學生感受到溫情。此外,由於初中生身體急劇變化,第二性徵凸顯出來,會讓不少學生產生羞澀感,同時也讓學生感到自己已長為成人,並開始用評判的視角審視周遭,一部分學生還會對教師和家長產生抵制情緒,即所謂的「叛逆期」。由此,作為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主力的班主任對待學生要投入更多的關愛與耐心。班主任實則也是學生的「心理咨詢師」,對有心理遇挫的學生班主任應憑借其敏銳的觀察力及早發現,並選擇合適的地點和時機與學生誠懇的談心。用教師自身積極樂觀的心態去感染學生,讓學生樹立起自信心,並堅信「天生我材必有用」。與此同時,不同年齡段的班主任應充分發揮其年齡的優勢,展現友情、親情的關照。讓學生充分感受到自己被成人尊重及體驗到情感的歸屬。總之,教師德化教育要在充分尊重學生思想的基礎上進行,盡管這一階段的學生心智並不成熟但身為「心理咨詢師」的教師應秉持一份耐心與智慧,靈活應變學生的問題,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環境。
三、家訪或與學生家庭保持溝通是必不可少的
學生的德育工作需要老師、家長共同的參與。但很大一部分學生極其厭煩班主任家訪的,怕班主任「打小報告」,也有的怕班主任看到自己是單親家庭或貧困家庭。因在上文中已提到成長中的學生會產生強烈的自尊心,由此面對這一情況,教師應變換與學生家長溝通的方式,逐漸地通過師長雙方的感染,樹立起學生的信心,敢於坦然面對現實,並在此基礎上樹立良好的道德價值取向。
四、必要的社會生活的參與是提高學生道德水平的重要環節
班主任要充分發掘現有的社會資源,積極開展各項活動。例如組織學生參與募捐活動、照顧孤寡老人、做環保倡議等等。最後根據每周一次的主題班會上學生們的發言討論作出科學的德育評估,以便教師能合理地安排接下來的德育工作。每學期組織一次大型社會實踐活動。主要形式有:走進福利院,慰問孤寡老人;走進蔬菜大棚,接受勞動教育;走進大自然,感受大自然魅力;祭掃烈士陵園,接受革命傳統教育。這些活動的開展拓展了德育教育空間,深化了德育教育的內涵,將學校與家庭、社會緊密地系起來,充分發揮了德育網路的教育功能。
Ⅳ 教師怎樣提高法治意識和依法辦事
教師要提高自身的法制觀念至少應該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一、明確依版法獲得教師資格並確權定自身的法定地位的意識
二、培養自覺學習、貫徹、理解、講授社會主義現代法治精神的意識,樹立「依法治國」的觀念。中小學教師的工作,處於「培養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的第一線。
三、樹立平等對待學生及其家長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觀念
四、全面推行教師資格制和聘任制,放鬆對中小學教師的行政人事關系的管束;
五、切實加強中小學教師的教育法和一般法理的繼續教育,並使之與取得教師資格和教師職稱評定掛鉤
六、加強中師、高等師范院校的法律法規教育,把教育法學定為一門必修課並落實理論聯系實際的教學原則,增強教學的實效性。
Ⅵ 教師如何開展好「六五」法制宣傳教育工作
二、加強法制宣傳教育,提高教師法律素質,做到以法治校
為繼續深入學習、宣傳鄧小平民主法制理論和黨的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基本方針和與學校廣大師生工作、學習、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提高全體教職員工特別是提高領導幹部的法律素質、法制理論水平及依法決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從教的能力。我校組織全體師生員工認真學習《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義務教育法》、《教師法》、《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規。學校領導班子成立了中心學習小組,帶頭學習,同時安排專門的法制學習的時間,組織教師進行學習。
學習方式是:(1)由校領導給老師們進行宣傳動員,利用現代技術教育方式對教師們培訓有關教育政策法規。(2)以教研組為單位,學習討論。(3)充分利用黑板報、櫥窗,定期向全體師生宣傳法律知識。(4)組織全體教職工參加各級幹部學法用法培訓和考核,歷次考核合格率均達100%。
三、加強法制宣傳教育,增強學生遵紀守法的意識
1、採取各種形式,建立相關制度,使普法工作健康有序的進行
學校在縣教育局的統一領導下,聘請了法制副校長,在《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實施中,進行了廣播、黑板報的宣傳工作,利用班、團會進行學習,並開辦家長學校,使家庭、學校、社會形成教育的合力,法制副校長還在全校學生中舉行了《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制知識講座,並採取了與學生對話、結對子、參加主題班會等方式,使該法深入人心。為做好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強培養「四有新人」教育和遵紀守法教育,我們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開設「校園之聲」廣播站。積極開展豐富多採的法制宣傳教育活動。為提高法制宣傳教育的效果,9月8日,學校進行「法制教育月」活動動員大會;9月14日,學校進行法制教育黑板報評選活動;9月19日,學校進行了法制演講比賽;9月23日,學校進行了法制講座;9月28日,學校進行「做守法小公民」法律知識競賽。
2、充分發揮德育的主渠道功能,使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得到有效結合
(1)充分發揮法制課的主渠道作用,學校設置法制教育課,有專任教師、有統一教材和教學計劃,並在各學科中滲透法律法規意識,開展豐富多彩的法制教育活動。學校充分利用政治課、講座、報告會、主題班團隊會、研究性課程等開展法制教育,由法制副校長、政治課教師、班主任學生班團隊幹部作為法制課的骨幹隊伍,保證了每學期不少於12個課時的時間進行有關法制教育。學校的法制副校長與學生直接對話、結對子,參加主題班會等方式,使學生接受形象生動、潛移默化的法制教育,增強同學們依法維護自身權益,依法自我保護和抵禦不良風氣的能力。法制副校長對學校的法制教育十分重視,他還專門聯系縣人民法院,邀請法官們編案情,指導學生觀摩真正的法庭審判,讓學生從中感受到法律的威嚴與神聖,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同學們對學法用法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Ⅶ 如何加強小學教師教學中法制教育的意識
要把社抄會主義法治理念貫穿教師法制教育工作全過程,使廣大教師牢固樹立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公正的法治精神。要重點加強中小學教師的法制教育,突出未成年人權益保護法律法規的學習宣傳,切實增強教師尊重學生、愛護學生、平等對待學生的意識,提高依法維護學生權益和抵制侵害學生行為的能力。
教師資格考試中要進一步加強法律相關內容的考核。實施中小學教師全員法制培訓,通過國家和地方分級培訓的方式,爭取用3年時間,確保全體教師接受不同層次、不同形式的法制培訓。中小學校長國家級培訓和中小學教師國家級培訓將法制內容列入培訓課程,地方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分級組織培訓班,確保全部中小學校長和法制教育教師都能接受系統的法制培訓。中小學要通過專題培訓、法制報告會、研討會等多種方式,確保每位教師每年接受不少於10課時的法制培訓。各級各類學校要進一步健全考核、評價制度,把校長法律素質和依法治校能力作為校長任職和工作考核的重要內容;把教師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掌握法律知識、提高法律素質以及依法開展教育教學能力、維護學生合法權益等情況作為教師師德和業績考核、崗位聘用、評優獎勵的重要內容。
Ⅷ 小學學校教導處應怎樣教教師滲透法制教育
一、加強組織領導,強化職能作用。
為確保我校學科教學滲透法制教育工作的有序、有效開展,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教導主任為副組長,各科任教師為成員的學科教學
滲透法制教育工作領導小組。
二、制度保障。
將學科教學滲透法制教育工作納入對教師的年度目標考核、教師的績效考核和評先選優掛鉤,列入「十二五」中小繼教考核的重要內容,並作為「六五」普法的考核內容。
三、配齊配足教師用書
我鎮各學校配置了《法制教育與學科教學》叢書和《教師法制常識》。人手一套,並提前發到每一位教師手中。
四、加強培訓,提高認識,重抓落實。
我校全體教師全員參與了校本培訓,對「學科教學滲透法制教育」工作作出了全面規劃和嚴格要求。學科教學滲透法制教育」務必做到全校開展學科教學滲透法制教育、全部學科滲透法制教育、全部教師
參與學科教學滲透法制教育。全體教師必須高度重視此項工作,按時保質完成「學科教學滲透法制教育」的各項任務,及時上報有關資料。根據學校制定的《學科教學滲透法制教育工作實施方案》,積極組織教師集中培訓和教研組培訓,做到全體教師人人參加培訓學習,人人參加教研教改,人人貫徹實施學科教學滲透法制教育的良好局面。
五、教師的評價
通過近一年教師們對《學科教學與法制教育》的培訓、學習、運用,全體教師都覺得這是一種極好的教育方法,是一種似有意又似無意地在教學過程中植入了法制知識的教育教學手段,是值得推廣的。通過近一年來在教學過程中對法制教育的實施運用,學生們的意識行為有所改變;原先那些老是損壞公共財產,不愛護公物的學生的意識形態提高了,不在隨意損壞學校的公共財產了,甚至當他們見到極少部分低年級學生有此行為時,他們還會加以勸告、阻攔;平時愛流言蜚語的那部分學生,也好像突然變了個人似的。
六、存在的主要問題
從近期看。首先,如何把「學科教學滲透法制教育」在課堂教學中運用得得心應手,是非常重要的一大難題,也是大部分教師關注和考慮的問題。也就是說,在學科教學中,如何更好地、有效地把法制教育自然的滲透到學科教學中,與課堂教學內容相結合的法制知識系統化、簡明扼要化地融入教學中去,既不去佔用過多的教學時間,又讓學生在學習中了解法制知識、受到教育,這確實是需要去做精心的設計、安排,才能做到相互照應,相互兼顧,才如實地達到預期的教育教學效果。其次,如何才能打破原先那種只為教學而教學,只以傳授書本知識為主,忽視了教學中滲透教育,導致教育和教學分了家、
脫了節的教學方法。已走成的輕車熟路,現在要突然之間在學科教學中去處理好如何滲透法制教育,有的教師可能一下適應不過來。
七、下一步的打算
為了解決好「學科教學滲透法制教育」在實際教學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使這種教育教學方法能在我校得到更好的推廣和運用,針對問題初步打算用以下解決方法:
1、繼續深化培訓學習。採用培訓或者自學等可行方式,使每一位教師對法制知識、對滲透方法掌握得更加熟練,能在教學中運用起來得心應手。
2、組織上公開課、聽示範課。公開課上要求上課教師必須滲透法制教育,課後組織全體教師進行討論,指出優點及不足之處。
3、組織或要求各校開展法制知識競賽活動,開展一些關於法制知識的演講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