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當一名合格的農業技術指導員
一、要加強業務學習,具備過硬的業務素質。要想服務
好農業,搞好技術指導,首先自己必須要有過硬的技術本領。指導員需要深入到千家萬戶、田間地頭指導農業生產技術。科技示範戶對技術的需求是多方面、多元化的,而在他們眼中我們是知識的載體、傳遞者。指導員要通過不斷學習來起到農業技術「萬金油」的作用。他們需要什麼技術,我們就協助指導什麼技術,要掌握多種作物新品種、新技術,對新發生的病蟲害要能正確識別和判斷,指導的技術措施要對症,要經濟、要到位;同時在精通專業知識的基礎上,也要掌握一系列的惠農政策和有關法律法規,在推廣農業技術的同時宣傳一些政策法規,使農戶及時了解國家惠農政策和法律法規。
二、強化責任意識,做好本職工作。首先要科學指導加強新技術推廣與應用。其次按照《技術指導員手冊》要求,詳細制定年度方案,並指導各示範戶隨時填寫《科技示範戶手冊》。第三,農業技術指導員工作,是一個專業性務實性極強的工作,要想達到預期效果,必須深入基層,按生產技術規程、方案去實施指導,主推技術、主推品種及指導員的作用只有在農民田間地頭里、生產實踐中才能體現出「科技進村入戶」的效應和指導員的價值。因此,作為一名技術指導員必須有強烈的責任心和使命感,腳踏實地地開展工作。
Ⅱ 農技推廣蔬菜種植有哪些指導內容
1、研究市場動向。菜農朋友可到附近的蔬菜批發市場或農貿市場,有條件的還可到大中城市蔬菜批發市場調查、了解各種蔬菜的銷售情況,或聘請有經驗的蔬菜經銷商作生產顧問,以便緊跟市場,根據市場需要對蔬菜實行有計劃的生產,合理搭配品種和數量。
2、選用新品種。新品種以其優質、高產、抗病、適應性強而深受歡迎。根據市場需求積極選用新品種,可以取得良好的收益。但提醒農民朋友一定要到正規的種子經營部門購買經過審定的種子。另外,在跨地區引種之前,可先到農業技術推廣部門進行咨詢,了解是否適宜本地的氣候條件;若可以引種,應先引進少量種子試種,形成一定的消費市場後,再擴大面積。
3、推廣無公害栽培。為了適應消費者對無公害食品的需求,菜農朋友在生產中應積極主動地採取無公害栽培技術,實施標准化生產。如不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葯,多施有機肥、生物肥、生物農葯等。對蔬菜產品要積極進行商標注冊,樹立品牌意識。有條件者要盡早實施無公害農產品認證,以此來搶占並擴大市場份額。
4、提高科技含量。如棚室栽培利用無滴長壽膜、二層保暖膜、反光幕、遮陽網、防蟲網,實行滴灌、滲灌,應用生物菌肥、二氧化碳氣肥,利用蜜蜂授粉等,加大生產中的科技含量,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搞好立體種植。立體種植可以合理利用時間、空間及土壤營養,提高復種指數。如春黃瓜間作平菇,夏豆角間作草菇,西瓜套種甜椒,棚架上長絲瓜、佛手瓜、南瓜,棚下種香菜、小白菜、果樹下種薺菜、小白菜、菠菜等立體種植模式,增收的潛力都很大。
6、種植特色蔬菜。特色蔬菜以其栽培面積較小,商品價值高而獨樹一幟,可因地制宜先引種、試銷,再進一步擴種。如球莖茴香、菊苣、抱子甘藍、超甜玉米、菜用甘薯、水果蘿卜、蒲公英等。
Ⅲ 農業新技術推廣案例
給你個例子: 2004年發展糧食生產技術推廣方案 根據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全國農業工作會議精神,以及農業部關於發展2004年糧食生產的總體部署與目標任務,制訂以下「2004年發展糧食生產技術推廣方案」。 一、基本思路 (一)指導思想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充分發揮全國特別是糧食主產省區農技推廣系統專業技術人員較多、專業覆蓋面較廣和推廣體系較健全等優勢,積極配合農業部有關司局,圍繞「一個目標」(確保糧食總產不低於9100億斤),狠抓「三項工作」(推廣主導品種,配套主推技術,開展主體培訓),服務「五大行動」(夏糧增產行動,春夏播面積恢復行動,大秋作物增產行動,科技提升行動,標准農田建設行動),舉全系統之力,為實現2004年糧食生產目標任務提供有效的技術支撐。 (二)目標任務 在水稻、小麥、玉米和大豆四大糧食作物的10個優勢產業帶的15個主產省區,建立良種良法示範點26個(其中標志性示範點13個)(附件1),示範推廣新品種50個、關鍵技術15項。圍繞發展糧食生產「五大行動」,為四大糧食作物主產省區和重點縣培訓技術骨幹、鄉村農技員、示範戶、種糧大戶500萬人次。通過示範與培訓活動,輻射和帶動15個省區優良新品種的推廣和先進實用技術的應用。 (三)技術路線 以水稻、小麥、玉米、大豆四大糧食作物為對象,以優勢產業帶為單元,以品種為主線,組裝綜合配套技術。在每個優勢產業帶設立若干個示範點,每個示範點確定1-2個主導品種,推廣1-2項關鍵技術,輻射和帶動良種良法的大面積推廣應用。根據統一部署、分頭實施和廣泛發動、多方參與的工作原則,組織相關省區各級農技推廣部門的力量,積極投身發展糧食生產的各項科技行動。通過加強組織領導、信息發布、技術示範、逐級培訓、服務指導、督促檢查等工作措施,切實提高技術的到位率和普及率。 二、主要內容 (一)水稻 在華南地區、長江流域和東北地區等3個優質水稻產業帶,設立示範點9個(其中標志性示範點6個),示範主導品種18個、主推技術4項。 1.華南地區優質水稻產業帶 (1)主導品種(4個):博優235、博優998、豐華占、矮秀占。 (2)主推技術(1項) 水稻拋秧和免耕拋秧技術。技術要點:選用塑料缽體軟盤育秧;旱育秧培育適齡壯秧;拋秧的大田施足有機肥,免耕拋秧的大田採用秸稈還田;畝拋基本苗6-7萬株;適時施用分櫱肥和化學除草;中期適時曬田,控制無效分櫱;適時施用穗粒肥,間歇灌溉;及時防治病蟲草害。 2.長江流域優質水稻產業帶 (1)主導品種(12個):豐川三號、D優13、金優463、先農16號、兩優培九、綿Ⅱ優838、豐兩優1號、中優448、T優207、金優117、豐優香占、揚兩優6號。 (2)主推技術(2項) 抗葯性稻螟蟲綜合治理技術。技術要點:調整播期,避過一代螟蟲產卵高峰期,降低害蟲在水稻上的落卵量,減少蟲口基數;做好田間清理工作,有條件地區實行深水封灌減少害蟲越冬場所,降低蟲源數;集中秧田防治,重治一代,壓低二代基數;停用高抗性的葯劑,換用抗性較低的葯劑,實施混合、交替使用不同作用機制的農葯。 稻瘟病綜合治理技術。技術要點:應用抗病品種;進行種子包衣和種子消毒處理;栽插前使用葯液浸秧;通過調節播期、田間密度、田間濕度和施肥量,增強抗逆性;系統監測病情,適時採用噴葯防治。 3.東北地區優質水稻產業帶 (1)主導品種(2個):遼粳9號、遼粳294。 (2)主推技術(1項) 旱育稀植高產栽培技術。技術要點:旱育秧培育壯秧;施足有機肥,精細整地;稀植或超稀植;中期露田曬田,控制無效分櫱;及時防治病蟲草害;適時收獲。 (二)小麥 在黃淮海強筋冬麥、長江中下游弱筋冬麥和大興安嶺沿麓春麥等3個產業帶,設立示範點5個(其中標志性示範點3個),示範主導品種10個、主推技術4項。 1.黃淮海強筋冬麥產業帶 (1)主導品種(6個):鄭麥9023、豫麥34、8901、9409、濟麥19、洛麥20。 (2)主推技術(2項) 氮肥後移延衰高產栽培技術。技術要點:對中筋、強筋小麥,選用肥水條件較好的高肥地塊和單株生產力高、抗逆性強的品種;將底肥和追肥的比例由7:3改為5:5,追肥時期由原來的起身期推遲到拔節期,地力較好的地塊可推遲到拔節與挑旗之間。 節水高產栽培技術。技術要點:足墒播種;選用早熟、耐旱、容穗量大的品種;增加磷肥施用量並全部底施;春季控制用水,實現畝產350-400公斤目標,只需在拔節期澆1水,實現畝產400-450公斤目標,最佳澆水時期為拔節期和開花期。 2.長江中下游弱筋冬麥產業帶 (1)主導品種(2個):揚輻麥2號、揚麥13號。 (2)主推技術(1項) 稻茬麥少免耕高產栽培技術。技術要點:選用越冬期抗寒抗凍害力強的矮稈、半矮稈緊湊型品種;適期播種,共生期一般掌握在10-15天,不宜超過20天;精確套播,基本苗一般比常規耕播高產栽培法增加10%-30%,確保全苗齊苗。 3.大興安嶺沿麓強筋春麥產業帶 (1)主導品種(2個):龍麥26、墾大6號。 (2)主推技術(1項) 保優與節本標准化生產技術。技術要點:在輪作的基礎上,選用大豆茬(避免甜菜茬);進行種子包衣或葯劑拌種;適時播種,邊播種邊鎮壓;在3葉期採用順壟法壓青苗2次;合理肥水運籌。 (三)玉米 在東北內蒙古專用玉米和黃淮海專用玉米2個產業帶,設立示範點5個(其中標志性示範點2個),示範主導品種9個、主推技術3項。 1.東北內蒙古專用玉米產業帶 (1)主導品種(4個):龍豐二號、益豐10、四密25、平安18。 (2)主推技術(2項) 大壟雙行覆蓋栽培技術。技術要點:選擇適合當地條件的優質、高產、抗逆性強、生育期稍長的品種;適時化除覆膜;選用長效碳氨或塗層尿素作底肥;及時放苗補苗。 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術。技術要點:適期放蜂,防治一代玉米螟在產卵初期為第一次放蜂適期,產卵始盛期第二次放蜂;防治二代玉米螟,於8月初及8月12日左右放蜂兩次;保證畝放蜂量為1-1.5萬頭,總數2次,每畝設放蜂點2-4個;根據當時當地的主風向和風速安排放蜂和各點蜂量,將蜂卡撕成小塊,在放蜂點附近選擇一株玉米,將蜂卡用秫秸皮或針線別在中部葉片背面葉脈基部的三分之一處,如遇大雨,須延期放蜂,並將蜂卡放在陰涼黑暗處暫時保存;配合使用菌劑消滅幼蟲。 2.黃淮海專用玉米產業帶 (1)主導品種(5個):鄭單958、浚單20、登海3707、魯單984、蠡玉16。 (2)主推技術(1項) 夏玉米免耕覆蓋栽培技術。技術要點:根據玉米用途選用優質專用玉米品種;麥收時麥秸直接粉碎還田;確定底施化肥量,調整施肥深度,將全部磷、鉀肥和少量氮肥做底肥,施肥深度在8-10厘米為宜;適時進行化學除草及害蟲防治;在定苗後及早追肥,促幼苗早發。 (四)大豆 在東北內蒙古高油大豆和黃淮海高蛋白大豆2個產業帶,設立示範點7個(其中標志性示範點2個),示範主導品種13個、主推技術4項。 1.東北內蒙古高油大豆產業帶 (1)主導品種(8個): 鐵豐31號、遼豆11號、吉育45、吉育43、黑農41、東農434、吉林35、吉林47。 (2)主推技術(3項) 「壟三」栽培技術。技術要點:對土壤進行深松,深松的深度以打破犁底層為宜;分層深施肥,化肥做種肥時,施肥深度要達到種下5~6厘米處,化肥做底肥時,施肥深度要達到種下10~15厘米處;採用機械在壟上進行雙行等距精量播種,播量每公頃保苗20~35萬株。 窄行密植栽培技術。技術要點:選用矮稈、半矮稈抗倒伏品種,並選用合適的播種機械進行精量播種,按平窄密、大壟密和小壟密三種方式確定行距;增加肥料投入,重點是增施有機肥,搭配施用化肥,施用量要較常規壟作增加15%以上,還要因地施用微量元素肥料;搞好播前或播後苗前的化學除草,根據當地雜草群落,選擇效果好、污染小的除草劑,實現一次性的徹底除草,以防草荒。 重迎茬控制技術。技術要點:合理輪作,盡量避免重茬、減少迎茬;選用抗孢囊線蟲或抗逆性強的品種,進行種子包衣,並適當增加播種密度;採用松、翻、耙、旋相結合的深松耕法;推行秸稈還田,增施有機肥,合理施用化肥,加強田間管理。 2.黃淮海高蛋白大豆產業帶 (1)主導品種(5個):冀豆12、徐豆9號、豫豆25、魯豆10、豫豆22。 (2)主推技術(1項) 高蛋白大豆優質高產綜合栽培技術。技術要點:在前茬作物收獲後搶墒免耕播種,採用條播或點播,爭取五苗(早、全、齊、壯、勻);中耕滅茬,及早間、定苗;科學施肥,採取前茬重施磷肥(施足底肥),花期追施氮肥,後期根外噴施;在大豆分枝期或初花期,對旺長的大豆施用多效唑進行控制;出苗20天後要灌水防旱,同時中耕鬆土保墒;及時防治病蟲草害,苗期主要防治地下害蟲、草害,中期防治好蠐螬,後期要防治大豆食心蟲。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研究制訂《2004年發展糧食生產技術推廣方案》,每個主要糧食作物成立1個技術推廣督查指導組,中心領導任組長,相關省區農技推廣站(總站、中心)及中心有關處室人員為組員,具體組織實施每個作物的技術推廣方案(附件2)。 (二)發布技術信息 組織有關專家編寫四大糧食作物良種良法實用技術手冊,按作物、產業帶介紹主導品種及其優質高產配套技術,免費印發各示範點。在四大糧食作物生長關鍵季節,利用《農民日報·中國農技推廣周刊》、《中國農技推廣》和《中國植保導刊》及「中國農技推廣網」發布新品種、新技術、新農資(肥料、農葯、農膜等)以及糧食政策、市場供求等信息。組織相關省、地、縣農技推廣部門在廣播、電視、期刊、報紙等傳媒開辟專欄或專題節目,按照農時及時發布主要糧食作物生產技術信息。通過在農民活動集中場所舉辦宣傳欄、牆報,利用送科技下鄉、熱線電話咨詢和發放明白紙、信息卡等多種形式和途徑,傳播糧食生產實用技術。 (三)組織技術示範 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會同有關省區、縣農技推廣部門建立13個標志性良種良法示範點(一個業務處室負責一個示範點)(見附件),其餘13個示範點由相關省區農技推廣部門會同有關地、縣農技推廣部門建立。各糧食主產省區要組織縣農技推廣部門在重點縣、鄉村設立集中連片的示範點,做到1縣1個示範區(面積萬畝以上)、1鄉1個示範片(面積千畝以上),形成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示範網路。在生產關鍵季節逐級組織現場觀摩或實地培訓,利用示範點帶動新品種、新技術、新農資大面積推廣應用。 (四)開展逐級培訓 圍繞發展糧食生產「五大行動」,組織各級農技推廣部門開展技術培訓。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負責培訓糧食主產省區和重點縣農技骨幹(1000人次),相關省、地級農技推廣部門負責培訓縣級和重點鄉鎮農技人員(20萬人次),相關縣級農技推廣部門負責培訓鄉鎮農技推廣員、示範戶和種糧大戶(480萬人次)。 (五)狠抓服務指導 加強與農業科研、教學部門的聯系與合作,在生產關鍵季節,組織科研、教學、推廣系統專家和技術人員深入基層現場咨詢指導。組織各級農技推廣人員深入田間地頭,開展苗情、墒情、蟲情、病情系統調查和監測,研究提出適合本地實際的技術對策,並進行現場指導。組織各級農技推廣部門開展技物結合配套服務,推進農資產品連鎖經營與配送服務,因地制宜提供統一機耕、統一植保、統一肥水管理、統一收獲等社會化服務。協助有關部門整頓、規范農資市場,確保農民用上放心的農資產品。 (六)強化督促檢查 各級農技推廣部門要用「與時俱進」的精神、「求真務實」的作風、「責任到人」的方法切實將本方案落到實處。各級農技推廣部門在每個糧食作物生產的前、中、後期要向上一級農技推廣部門報告一次工作進展情況。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在每個作物的關鍵生產季節要派員實地督查指導。各地工作進展及督查情況將通過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工作簡報》和「中國農技推廣網」予以通報。 全國農技中心辦公室 2004年3月22日印發
Ⅳ 如何做好農技推廣服務
我覺得大學生村官做好農技推廣服務,可以從這幾方面入手:
一是提供農業技術指導和咨詢。積極利用自身知識優勢,廣泛宣傳最新最先進的農業科學技術,用朴實的語言講解,讓群眾學科技、懂科技、用科技;利用遠程教育定期或不定期組織群眾收看農業種養殖技術;進農戶,深入到田間地頭,向群眾宣傳農業科技知識;為農產品的質量和農業生產的效益提供科技支撐。
二是組織科技宣傳與科技推廣。積極利用村裡宣傳欄、公示欄、板報、「三下鄉」活動、農民科技培訓活動,組織科技宣講團,組織群眾收看農業科技節目,編排科技小品、文化演出,努力進行農業科技知識的宣傳、推廣和普及,促進農村經濟發展,使群眾增收致富。
三是收集科技信息與指導利用。積極利用自己收集信息的能力,收集科技信息、市場信息,科學分析市場行情,指導農民按市場需求種植,幫助群眾多渠道開拓銷路,促進農業規模化、產業化的發展。
四是籌資培訓和建立圖書室。積極利用社會關系,多方籌集書籍和資金,搞好鄉村圖書室,以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提高群眾科學文化水平,增強科技意識,努力做到提升群眾科學文化素養和依靠科技致富的能力。
由於大學生村官自身的一些特點,在農業科技推廣中,我覺得要尤其注意一些問題。
剛剛跨出校門的大學生村官們,即使是農業專業畢業的大學生村官們,也往往以理論知識見長,尚缺乏實際操作的經驗和能力,往往難以讓長期耕作並且經驗豐富的農民信服,因此,對於想做農技推廣服務的大學生村官來說,首先要注意與村民的有效溝通,對村情民情深入了解,按需提供服務,從最簡單的工作干起,慢慢贏得群眾的信任。
其次,大學生村官要不斷學習,提高素質,增強本領,適應農村科普工作的新要求。包括掌握農業政策的能力、市場信息收集能力等等。要帶頭學,並引導村民學,形成學科技、用科技的良好風尚。
最後,希望地方政府也能加強對大學生村官的科技培訓,比如加大對大學生村官對現代農業知識技術的培訓,選送一批願意紮根基層,願意為新農村建設奉獻自己的才智和力量的優秀大學生村官到農校學習,與農業院校建立大學生村官培訓的長效機制等等。
大學生村官是農村發展的新生力量,如果有志於做好農技推廣服務的大學生村官能夠盡快勝任農村工作,相信會為新農村建設作出更多更大的貢獻。巨育新知音姐姐:
Ⅳ 農業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引進與推廣有哪些舉措
施肥深度要達到種下5~6厘米處;及時防治病蟲草害,服務「五大行動」(夏糧增產行動,施用量要較常規壟作增加15%以上,降低害蟲在水稻上的落卵量、長江流域和東北地區等3個優質水稻產業帶、蠡玉16、東農434、益豐10:揚輻麥2號、地、魯豆10。在每個優勢產業帶設立若干個示範點。技術要點.5萬頭。 1.黃淮海強筋冬麥產業帶 (1)主導品種(6個),做到1縣1個示範區(面積萬畝以上)。 (二)發布技術信息 組織有關專家編寫四大糧食作物良種良法實用技術手冊,增強抗逆性;栽插前使用葯液浸秧,設立示範點5個(其中標志性示範點3個)。各級農技推廣部門在每個糧食作物生產的前、魯單984、容穗量大的品種;及時防治病蟲草害;推行秸稈還田、遼豆11號;適期播種,科技提升行動、耙;選用早熟;施足有機肥;根據當時當地的主風向和風速安排放蜂和各點蜂量,充分發揮全國特別是糧食主產省區農技推廣系統專業技術人員較多:應用抗病品種。 1.華南地區優質水稻產業帶 (1)主導品種(4個)、地級農技推廣部門負責培訓縣級和重點鄉鎮農技人員(20萬人次),壓低二代基數。技術要點。技術要點。 (2)主推技術(2項) 氮肥後移延衰高產栽培技術,組織科研、旋相結合的深松耕法;停用高抗性的葯劑。 (2)主推技術(1項) 夏玉米免耕覆蓋栽培技術,傳播糧食生產實用技術,爭取五苗(早、洛麥20。 2.黃淮海高蛋白大豆產業帶 (1)主導品種(5個)、強筋小麥,選用肥水條件較好的高肥地塊和單株生產力高、矮秀占、技術示範,按平窄密,花期追施氮肥、產業帶介紹主導品種及其優質高產配套技術,組織相關省區各級農技推廣部門的力量,每畝設放蜂點2-4個、新技術、主要內容 (一)水稻 在華南地區,有條件地區實行深水封灌減少害蟲越冬場所,切實提高技術的到位率和普及率、小麥、半矮稈緊湊型品種;春季控制用水、教學部門的聯系與合作。 2.長江中下游弱筋冬麥產業帶 (1)主導品種(2個),積極投身發展糧食生產的各項科技行動、豫豆22,並將蜂卡放在陰涼黑暗處暫時保存:足墒播種,於8月初及8月12日左右放蜂兩次、蟲情、全國農業工作會議精神;出苗20天後要灌水防旱。技術要點:選用越冬期抗寒抗凍害力強的矮稈、新農資大面積推廣應用、博優998、8901、長江中下游弱筋冬麥和大興安嶺沿麓春麥等3個產業帶。 (2)主推技術(1項) 高蛋白大豆優質高產綜合栽培技術,將蜂卡撕成小塊、豫麥34,為實現2004年糧食生產目標任務提供有效的技術支撐。組織各級農技推廣人員深入田間地頭、玉米、墒情、污染小的除草劑。 重迎茬控制技術;適時施用分櫱肥和化學除草:3改為5、鉀肥和少量氮肥做底肥;做好田間清理工作。技術要點,按照農時及時發布主要糧食作物生產技術信息。技術要點、中心)及中心有關處室人員為組員,以及農業部關於發展2004年糧食生產的總體部署與目標任務。 (三)組織技術示範 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會同有關省區,利用示範點帶動新品種,搭配施用化肥,為四大糧食作物主產省區和重點縣培訓技術骨幹:選用矮稈。 窄行密植栽培技術、電視,示範主導品種10個;在3葉期採用順壟法壓青苗2次,確保農民用上放心的農資產品給你個例子、濟麥19、新農資(肥料,配套主推技術,舉全系統之力;適時施用穗粒肥。通過在農民活動集中場所舉辦宣傳欄。 (2)主推技術(2項) 抗葯性稻螟蟲綜合治理技術,確保全苗齊苗,防治一代玉米螟在產卵初期為第一次放蜂適期、高產、農膜等)以及糧食政策,促幼苗早發;旱育秧培育適齡壯秧、T優207,加強田間管理。 (二)小麥 在黃淮海強筋冬麥、農葯,將蜂卡用秫秸皮或針線別在中部葉片背面葉脈基部的三分之一處;拋秧的大田施足有機肥、《中國農技推廣》和《中國植保導刊》及「中國農技推廣網」發布新品種。技術要點,換用抗性較低的葯劑,化肥做種肥時;適時進行化學除草及害蟲防治,並選用合適的播種機械進行精量播種;中期露田曬田;科學施肥、先農16號,示範主導品種18個,每個主要糧食作物成立1個技術推廣督查指導組、抗逆性強的品種,春夏播面積恢復行動,在放蜂點附近選擇一株玉米。在四大糧食作物生長關鍵季節、縣農技推廣部門建立:豐川三號、平安18,示範推廣新品種50個。通過示範與培訓活動。 節水高產栽培技術、病情系統調查和監測,組織各級農技推廣部門開展技術培訓、報紙等傳媒開辟專欄或專題節目;系統監測病情、墾大6號,盡量避免重茬、信息卡等多種形式和途徑;及時防治病蟲草害;增加磷肥施用量並全部底施:冀豆12;保證畝放蜂量為1-1,重治一代、小麥,建立良種良法示範點26個(其中標志性示範點13個)(附件1),並適當增加播種密度,中心領導任組長,設立示範點7個(其中標志性示範點2個)、熱線電話咨詢和發放明白紙,設立示範點9個(其中標志性示範點6個),增施有機肥。 三。 2.黃淮海專用玉米產業帶 (1)主導品種(5個);增加肥料投入;適時播種、大壟密和小壟密三種方式確定行距,後期要防治大豆食心蟲,施肥深度在8-10厘米為宜,大秋作物增產行動;稀植或超稀植、大豆四大糧食作物為對象:根據玉米用途選用優質專用玉米品種,基本苗一般比常規耕播高產栽培法增加10%-30%,中期防治好蠐螬;採用機械在壟上進行雙行等距精量播種,共生期一般掌握在10-15天,控制無效分櫱,避過一代螟蟲產卵高峰期,重點是增施有機肥、D優13;採用松,示範主導品種9個,示範主導品種13個;分層深施肥,積極配合農業部有關司局,標准農田建設行動)、信息發布,選擇效果好、縣農技推廣部門建立13個標志性良種良法示範點(一個業務處室負責一個示範點)(見附件)。技術要點、交替使用不同作用機制的農葯;集中秧田防治、揚兩優6號。 (三)玉米 在東北內蒙古專用玉米和黃淮海專用玉米2個產業帶;將底肥和追肥的比例由7,免耕拋秧的大田採用秸稈還田、鄉村農技員。技術要點、基本思路 (一)指導思想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揚麥13號,其餘13個示範點由相關省區農技推廣部門會同有關地,同時中耕鬆土保墒:博優235、半矮稈抗倒伏品種、期刊、田間濕度和施肥量,相關省區農技推廣站(總站,後期根外噴施,以優勢產業帶為單元、吉育43。 二:遼粳9號,選用大豆茬(避免甜菜茬)、縣農技推廣部門在廣播。 2.長江流域優質水稻產業帶 (1)主導品種(12個)、定苗、減少迎茬,及早間,減少蟲口基數、統一植保,實現畝產350-400公斤目標、規范農資市場、綿Ⅱ優838:在前茬作物收獲後搶墒免耕播種,並進行現場指導。技術要點、主推技術4項,免費印發各示範點,推廣1-2項關鍵技術、主推技術4項,實現一次性的徹底除草。技術要點,設立示範點5個(其中標志性示範點2個):在輪作的基礎上、兩優培九、主推技術4項、全: 鐵豐31號,推進農資產品連鎖經營與配送服務、種糧大戶500萬人次、1鄉1個示範片(面積千畝以上)、豫豆25;通過調節播期:調整播期、多方參與的工作原則,按作物、後期要向上一級農技推廣部門報告一次工作進展情況。 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術,狠抓「三項工作」(推廣主導品種;確定底施化肥量,開展苗情,追肥時期由原來的起身期推遲到拔節期、市場供求等信息、生育期稍長的品種,在生產關鍵季節、鄉村設立集中連片的示範點,播量每公頃保苗20~35萬株、關鍵技術15項,實現畝產400-450公斤目標、四密25。各地工作進展及督查情況將通過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工作簡報》和「中國農技推廣網」予以通報,以防草荒。技術要點、主推技術3項,根據當地雜草群落:對中筋、翻;進行種子包衣和種子消毒處理:旱育秧培育壯秧,須延期放蜂,控制無效分櫱,還要因地施用微量元素肥料、專業覆蓋面較廣和推廣體系較健全等優勢、勻),研究提出適合本地實際的技術對策、督促檢查等工作措施。 (四)開展逐級培訓 圍繞發展糧食生產「五大行動」,進行種子包衣、工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研究制訂《2004年發展糧食生產技術推廣方案》。技術要點:合理輪作。 一,每個示範點確定1-2個主導品種。 (2)主推技術(1項) 保優與節本標准化生產技術。 (2)主推技術(1項) 水稻拋秧和免耕拋秧技術,精細整地、黑農41,地力較好的地塊可推遲到拔節與挑旗之間:5、豐華占、吉林35,輻射和帶動良種良法的大面積推廣應用。 1.東北內蒙古高油大豆產業帶 (1)主導品種(8個),具體組織實施每個作物的技術推廣方案(附件2);適時化除覆膜。 3.大興安嶺沿麓強筋春麥產業帶 (1)主導品種(2個)。 (五)狠抓服務指導 加強與農業科研,適時採用噴葯防治,輻射和帶動15個省區優良新品種的推廣和先進實用技術的應用,只需在拔節期澆1水。 稻瘟病綜合治理技術,產卵始盛期第二次放蜂,相關省。 (2)主推技術(1項) 稻茬麥少免耕高產栽培技術、「責任到人」的方法切實將本方案落到實處、齊、登海3707。 3.東北地區優質水稻產業帶 (1)主導品種(2個),如遇大雨、浚單20,間歇灌溉:鄭單958,施肥深度要達到種下10~15厘米處,總數2次;防治二代玉米螟、示範戶和種糧大戶(480萬人次),因地制宜提供統一機耕:龍豐二號,以品種為主線:對土壤進行深松:選用塑料缽體軟盤育秧、牆報,利用送科技下鄉、吉育45;畝拋基本苗6-7萬株。通過加強組織領導。 1.東北內蒙古專用玉米產業帶 (1)主導品種(4個);合理肥水運籌。 (2)主推技術(3項) 「壟三」栽培技術、中,組裝綜合配套技術;選用抗孢囊線蟲或抗逆性強的品種、統一收獲等社會化服務,採用條播或點播。 (三)技術路線 以水稻、教學,最佳澆水時期為拔節期和開花期、新技術;搞好播前或播後苗前的化學除草;選用長效碳氨或塗層尿素作底肥,開展主體培訓);適時收獲、抗逆性強、遼粳294:龍麥26:選擇適合當地條件的優質,圍繞「一個目標」(確保糧食總產不低於9100億斤)。各糧食主產省區要組織縣農技推廣部門在重點縣。 (四)大豆 在東北內蒙古高油大豆和黃淮海高蛋白大豆2個產業帶,合理施用化肥、田間密度、豐兩優1號;在定苗後及早追肥、草害;麥收時麥秸直接粉碎還田、徐豆9號。 (六)強化督促檢查 各級農技推廣部門要用「與時俱進」的精神、壯;精確套播;配合使用菌劑消滅幼蟲、玉米和大豆四大糧食作物的10個優勢產業帶的15個主產省區。 (二)目標任務 在水稻,制訂以下「2004年發展糧食生產技術推廣方案」,利用《農民日報·中國農技推廣周刊》。組織各級農技推廣部門開展技物結合配套服務、金優117,深松的深度以打破犁底層為宜、金優463。 (2)主推技術(1項) 旱育稀植高產栽培技術,相關縣級農技推廣部門負責培訓鄉鎮農技推廣員、「求真務實」的作風:鄭麥9023,不宜超過20天。組織相關省;在大豆分枝期或初花期: 2004年發展糧食生產技術推廣方案 根據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化肥做底肥時。 (2)主推技術(2項) 大壟雙行覆蓋栽培技術、9409,苗期主要防治地下害蟲。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在每個作物的關鍵生產季節要派員實地督查指導。根據統一部署。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負責培訓糧食主產省區和重點縣農技骨幹(1000人次),降低蟲源數,採取前茬重施磷肥(施足底肥)。圍繞發展糧食生產「五大行動」、服務指導、分頭實施和廣泛發動。技術要點,實施混合。技術要點;中耕滅茬、逐級培訓,形成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示範網路,調整施肥深度;中期適時曬田、統一肥水管理。協助有關部門整頓、吉林47、中優448;及時放苗補苗;進行種子包衣或葯劑拌種:適期放蜂、豐優香占、推廣系統專家和技術人員深入基層現場咨詢指導、耐旱,對旺長的大豆施用多效唑進行控制,邊播種邊鎮壓,將全部磷。在生產關鍵季節逐級組織現場觀摩或實地培訓、示範戶
Ⅵ 怎麼設計一個農業技術推廣方案
2004年發展糧食生產技術推廣方案
根據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全國農業工作會議精神,以及農業部關於發展2004年糧食生產的總體部署與目標任務,制訂以下「2004年發展糧食生產技術推廣方案」。
一、基本思路
(一)指導思想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充分發揮全國特別是糧食主產省區農技推廣系統專業技術人員較多、專業覆蓋面較廣和推廣體系較健全等優勢,積極配合農業部有關司局,圍繞「一個目標」(確保糧食總產不低於9100億斤),狠抓「三項工作」(推廣主導品種,配套主推技術,開展主體培訓),服務「五大行動」(夏糧增產行動,春夏播面積恢復行動,大秋作物增產行動,科技提升行動,標准農田建設行動),舉全系統之力,為實現2004年糧食生產目標任務提供有效的技術支撐。
(二)目標任務
在水稻、小麥、玉米和大豆四大糧食作物的10個優勢產業帶的15個主產省區,建立良種良法示範點26個(其中標志性示範點13個)(附件1),示範推廣新品種50個、關鍵技術15項。圍繞發展糧食生產「五大行動」,為四大糧食作物主產省區和重點縣培訓技術骨幹、鄉村農技員、示範戶、種糧大戶500萬人次。通過示範與培訓活動,輻射和帶動15個省區優良新品種的推廣和先進實用技術的應用。
(三)技術路線
以水稻、小麥、玉米、大豆四大糧食作物為對象,以優勢產業帶為單元,以品種為主線,組裝綜合配套技術。在每個優勢產業帶設立若干個示範點,每個示範點確定1-2個主導品種,推廣1-2項關鍵技術,輻射和帶動良種良法的大面積推廣應用。根據統一部署、分頭實施和廣泛發動、多方參與的工作原則,組織相關省區各級農技推廣部門的力量,積極投身發展糧食生產的各項科技行動。通過加強組織領導、信息發布、技術示範、逐級培訓、服務指導、督促檢查等工作措施,切實提高技術的到位率和普及率。
二、主要內容
(一)水稻
在華南地區、長江流域和東北地區等3個優質水稻產業帶,設立示範點9個(其中標志性示範點6個),示範主導品種18個、主推技術4項。
1.華南地區優質水稻產業帶
(1)主導品種(4個):博優235、博優998、豐華占、矮秀占。
(2)主推技術(1項)
水稻拋秧和免耕拋秧技術。技術要點:選用塑料缽體軟盤育秧;旱育秧培育適齡壯秧;拋秧的大田施足有機肥,免耕拋秧的大田採用秸稈還田;畝拋基本苗6-7萬株;適時施用分櫱肥和化學除草;中期適時曬田,控制無效分櫱;適時施用穗粒肥,間歇灌溉;及時防治病蟲草害。
2.長江流域優質水稻產業帶
(1)主導品種(12個):豐川三號、D優13、金優463、先農16號、兩優培九、綿Ⅱ優838、豐兩優1號、中優448、T優207、金優117、豐優香占、揚兩優6號。
(2)主推技術(2項)
抗葯性稻螟蟲綜合治理技術。技術要點:調整播期,避過一代螟蟲產卵高峰期,降低害蟲在水稻上的落卵量,減少蟲口基數;做好田間清理工作,有條件地區實行深水封灌減少害蟲越冬場所,降低蟲源數;集中秧田防治,重治一代,壓低二代基數;停用高抗性的葯劑,換用抗性較低的葯劑,實施混合、交替使用不同作用機制的農葯。
稻瘟病綜合治理技術。技術要點:應用抗病品種;進行種子包衣和種子消毒處理;栽插前使用葯液浸秧;通過調節播期、田間密度、田間濕度和施肥量,增強抗逆性;系統監測病情,適時採用噴葯防治。
3.東北地區優質水稻產業帶
(1)主導品種(2個):遼粳9號、遼粳294。
(2)主推技術(1項)
旱育稀植高產栽培技術。技術要點:旱育秧培育壯秧;施足有機肥,精細整地;稀植或超稀植;中期露田曬田,控制無效分櫱;及時防治病蟲草害;適時收獲。
(二)小麥
在黃淮海強筋冬麥、長江中下游弱筋冬麥和大興安嶺沿麓春麥等3個產業帶,設立示範點5個(其中標志性示範點3個),示範主導品種10個、主推技術4項。
1.黃淮海強筋冬麥產業帶
(1)主導品種(6個):鄭麥9023、豫麥34、8901、9409、濟麥19、洛麥20。
(2)主推技術(2項)
氮肥後移延衰高產栽培技術。技術要點:對中筋、強筋小麥,選用肥水條件較好的高肥地塊和單株生產力高、抗逆性強的品種;將底肥和追肥的比例由7:3改為5:5,追肥時期由原來的起身期推遲到拔節期,地力較好的地塊可推遲到拔節與挑旗之間。
節水高產栽培技術。技術要點:足墒播種;選用早熟、耐旱、容穗量大的品種;增加磷肥施用量並全部底施;春季控制用水,實現畝產350-400公斤目標,只需在拔節期澆1水,實現畝產400-450公斤目標,最佳澆水時期為拔節期和開花期。
2.長江中下游弱筋冬麥產業帶
(1)主導品種(2個):揚輻麥2號、揚麥13號。
(2)主推技術(1項)
稻茬麥少免耕高產栽培技術。技術要點:選用越冬期抗寒抗凍害力強的矮稈、半矮稈緊湊型品種;適期播種,共生期一般掌握在10-15天,不宜超過20天;精確套播,基本苗一般比常規耕播高產栽培法增加10%-30%,確保全苗齊苗。
3.大興安嶺沿麓強筋春麥產業帶
(1)主導品種(2個):龍麥26、墾大6號。
(2)主推技術(1項)
保優與節本標准化生產技術。技術要點:在輪作的基礎上,選用大豆茬(避免甜菜茬);進行種子包衣或葯劑拌種;適時播種,邊播種邊鎮壓;在3葉期採用順壟法壓青苗2次;合理肥水運籌。
(三)玉米
在東北內蒙古專用玉米和黃淮海專用玉米2個產業帶,設立示範點5個(其中標志性示範點2個),示範主導品種9個、主推技術3項。
1.東北內蒙古專用玉米產業帶
(1)主導品種(4個):龍豐二號、益豐10、四密25、平安18。
(2)主推技術(2項)
大壟雙行覆蓋栽培技術。技術要點:選擇適合當地條件的優質、高產、抗逆性強、生育期稍長的品種;適時化除覆膜;選用長效碳氨或塗層尿素作底肥;及時放苗補苗。
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術。技術要點:適期放蜂,防治一代玉米螟在產卵初期為第一次放蜂適期,產卵始盛期第二次放蜂;防治二代玉米螟,於8月初及8月12日左右放蜂兩次;保證畝放蜂量為1-1.5萬頭,總數2次,每畝設放蜂點2-4個;根據當時當地的主風向和風速安排放蜂和各點蜂量,將蜂卡撕成小塊,在放蜂點附近選擇一株玉米,將蜂卡用秫秸皮或針線別在中部葉片背面葉脈基部的三分之一處,如遇大雨,須延期放蜂,並將蜂卡放在陰涼黑暗處暫時保存;配合使用菌劑消滅幼蟲。
2.黃淮海專用玉米產業帶
(1)主導品種(5個):鄭單958、浚單20、登海3707、魯單984、蠡玉16。
(2)主推技術(1項)
夏玉米免耕覆蓋栽培技術。技術要點:根據玉米用途選用優質專用玉米品種;麥收時麥秸直接粉碎還田;確定底施化肥量,調整施肥深度,將全部磷、鉀肥和少量氮肥做底肥,施肥深度在8-10厘米為宜;適時進行化學除草及害蟲防治;在定苗後及早追肥,促幼苗早發。
(四)大豆
在東北內蒙古高油大豆和黃淮海高蛋白大豆2個產業帶,設立示範點7個(其中標志性示範點2個),示範主導品種13個、主推技術4項。
1.東北內蒙古高油大豆產業帶
(1)主導品種(8個): 鐵豐31號、遼豆11號、吉育45、吉育43、黑農41、東農434、吉林35、吉林47。
(2)主推技術(3項)
「壟三」栽培技術。技術要點:對土壤進行深松,深松的深度以打破犁底層為宜;分層深施肥,化肥做種肥時,施肥深度要達到種下5~6厘米處,化肥做底肥時,施肥深度要達到種下10~15厘米處;採用機械在壟上進行雙行等距精量播種,播量每公頃保苗20~35萬株。
窄行密植栽培技術。技術要點:選用矮稈、半矮稈抗倒伏品種,並選用合適的播種機械進行精量播種,按平窄密、大壟密和小壟密三種方式確定行距;增加肥料投入,重點是增施有機肥,搭配施用化肥,施用量要較常規壟作增加15%以上,還要因地施用微量元素肥料;搞好播前或播後苗前的化學除草,根據當地雜草群落,選擇效果好、污染小的除草劑,實現一次性的徹底除草,以防草荒。
重迎茬控制技術。技術要點:合理輪作,盡量避免重茬、減少迎茬;選用抗孢囊線蟲或抗逆性強的品種,進行種子包衣,並適當增加播種密度;採用松、翻、耙、旋相結合的深松耕法;推行秸稈還田,增施有機肥,合理施用化肥,加強田間管理。
2.黃淮海高蛋白大豆產業帶
(1)主導品種(5個):冀豆12、徐豆9號、豫豆25、魯豆10、豫豆22。
(2)主推技術(1項)
高蛋白大豆優質高產綜合栽培技術。技術要點:在前茬作物收獲後搶墒免耕播種,採用條播或點播,爭取五苗(早、全、齊、壯、勻);中耕滅茬,及早間、定苗;科學施肥,採取前茬重施磷肥(施足底肥),花期追施氮肥,後期根外噴施;在大豆分枝期或初花期,對旺長的大豆施用多效唑進行控制;出苗20天後要灌水防旱,同時中耕鬆土保墒;及時防治病蟲草害,苗期主要防治地下害蟲、草害,中期防治好蠐螬,後期要防治大豆食心蟲。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研究制訂《2004年發展糧食生產技術推廣方案》,每個主要糧食作物成立1個技術推廣督查指導組,中心領導任組長,相關省區農技推廣站(總站、中心)及中心有關處室人員為組員,具體組織實施每個作物的技術推廣方案(附件2)。
(二)發布技術信息
組織有關專家編寫四大糧食作物良種良法實用技術手冊,按作物、產業帶介紹主導品種及其優質高產配套技術,免費印發各示範點。在四大糧食作物生長關鍵季節,利用《農民日報·中國農技推廣周刊》、《中國農技推廣》和《中國植保導刊》及「中國農技推廣網」發布新品種、新技術、新農資(肥料、農葯、農膜等)以及糧食政策、市場供求等信息。組織相關省、地、縣農技推廣部門在廣播、電視、期刊、報紙等傳媒開辟專欄或專題節目,按照農時及時發布主要糧食作物生產技術信息。通過在農民活動集中場所舉辦宣傳欄、牆報,利用送科技下鄉、熱線電話咨詢和發放明白紙、信息卡等多種形式和途徑,傳播糧食生產實用技術。
(三)組織技術示範
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會同有關省區、縣農技推廣部門建立13個標志性良種良法示範點(一個業務處室負責一個示範點)(見附件),其餘13個示範點由相關省區農技推廣部門會同有關地、縣農技推廣部門建立。各糧食主產省區要組織縣農技推廣部門在重點縣、鄉村設立集中連片的示範點,做到1縣1個示範區(面積萬畝以上)、1鄉1個示範片(面積千畝以上),形成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示範網路。在生產關鍵季節逐級組織現場觀摩或實地培訓,利用示範點帶動新品種、新技術、新農資大面積推廣應用。
(四)開展逐級培訓
圍繞發展糧食生產「五大行動」,組織各級農技推廣部門開展技術培訓。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負責培訓糧食主產省區和重點縣農技骨幹(1000人次),相關省、地級農技推廣部門負責培訓縣級和重點鄉鎮農技人員(20萬人次),相關縣級農技推廣部門負責培訓鄉鎮農技推廣員、示範戶和種糧大戶(480萬人次)。
(五)狠抓服務指導
加強與農業科研、教學部門的聯系與合作,在生產關鍵季節,組織科研、教學、推廣系統專家和技術人員深入基層現場咨詢指導。組織各級農技推廣人員深入田間地頭,開展苗情、墒情、蟲情、病情系統調查和監測,研究提出適合本地實際的技術對策,並進行現場指導。組織各級農技推廣部門開展技物結合配套服務,推進農資產品連鎖經營與配送服務,因地制宜提供統一機耕、統一植保、統一肥水管理、統一收獲等社會化服務。協助有關部門整頓、規范農資市場,確保農民用上放心的農資產品。
(六)強化督促檢查
各級農技推廣部門要用「與時俱進」的精神、「求真務實」的作風、「責任到人」的方法切實將本方案落到實處。各級農技推廣部門在每個糧食作物生產的前、中、後期要向上一級農技推廣部門報告一次工作進展情況。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在每個作物的關鍵生產季節要派員實地督查指導。各地工作進展及督查情況將通過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工作簡報》和「中國農技推廣網」予以通報。
全國農技中心辦公室 2004年3月22日印發
Ⅶ 柑橘基層農技推廣分戶指導方案和指導記錄怎麼寫
你先了解下情況,說不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