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案大全 > 培訓幼兒教學活動設計方案

培訓幼兒教學活動設計方案

發布時間:2022-04-02 00:16:26

1. 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

一份教案包括以下幾個部分:活動名稱、活動目標、活動前的准備、活動過程和活動延伸。 設計活動目標所應該注意的問題: 1、目標表述的角度應該要一致,要不從教師的角度出發,要不從幼兒的角度出發。 2、目標設計要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 3、目標設計要具體,有可操作性 4、目標表述要精簡 教師組織活動通常包括三個環節:活動開始、活動基本部分、活動結束部分。 注意:對於不同教育目標的活動,開始形式也是不一樣的,教師應該根據教育目標教育內容和幼兒實際情況選擇恰當的開始。 幼兒園專門社會教學活動的實施策略 一、關注幼兒實際生活中的感知和體驗,結合具體情況進行教學 二、注重情感體驗,重視幼兒情感和態度的培養 三、注重給幼兒提供實踐練習的時間和機會,以促使幼兒將社會認知轉化為社會行為 四、創設和諧、愉快的活動氛圍,有效發揮師幼互動的作用

2. 幼兒園如何設計培訓教師方案

1.現狀分析/培訓需求分析
在這一環節中,我覺得最難的應當數「進行相關方分析」這一部分。任何一門課程的開發與培訓,所涉及的相關方面都是非常多的,要弄清楚所有這些相關方的基本信息,他們之間的關系,對課程開發的重要性和影響力,以及在課程開發過程應該充當什麼角色。這是一項相當繁雜的工作,需要有明確的思路方法,極度的耐心細心和一定的溝通周旋技巧,要做好是很不容易的,過程中必定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難題。為此作者為我們介紹了許多很好的辦法,例如召開研討會,採用矩陣法、維恩圖等分析相關方對課程開發的重要性和影響力等。這些方法簡單易行,操作性很強。
2.制定課程綱要或框架
應該說這一階段給我最大的收獲就是讓我弄清楚了「教學目的」與「教學目標」的區別。以前做教學設計的時候,總是搞不清楚這兩個概念到底有是什麼區別,甚至認為它們是一樣的。讀了本書的這一環節才知道,原來這兩個概念有著本質上的區別。教學目的是對具體教學意圖的總結,通常是告訴培訓者或教師應該教授哪些內容。而教學目標則描述了學員們在課程結束的時候能夠做什麼。也就是說,教學目的是一個宏觀層次的概念,而教學目標是相對具體的。比如說「每個人的生活都應該有一個宏觀的目的,但是具體到某一天,可能目標就只是備好第二天課。」
3.規劃並開發詳細課程
我們平常所接觸到的很多課程的開發,在內容選擇與設計上基本都是根據相關的教學綱要,以課程開發團隊的想法和意見為主。而PCD方法更多強調的是學員的參與,它的培訓內容更多取決於學員的需求,課程內容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學員必須了解的內容。此外,還可以增加選擇一些學員應該了解和少量錦上添花的內容。並且在培訓的過程中還應該根據學員的實際情況不斷進行調整,這樣才能更好地保證培訓的效果。
4.實施/採用新課程
我們在平常的學習中,也經常參與小組活動或小組學習,但是往往由於小組中個別同學積極性不高,或者個別同學比較霸道,別的組員沒有機會參與計劃或作決定等原因,使得小組合作的效果不理想。對此,PCD方法提供了許多有效又不乏趣味的小組活動方法,例如「滾雪球」、「旋轉木馬」、「玻璃魚缸」等。這些活動對場地的要求並不高,在一般的培訓室中就可以開展,操作簡單,且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容易激發學員的參與熱情。
5.開發並完善PCD的評估體系
PCD方法將評價貫穿於整個課程培訓的始末,除了評價主體與評價內容多元化之外,評價方法更是涉及到環境、輸入、過程、成果等多個維度,不僅評價學員的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更評價學員的態度和信念,以更全面的考核評價學員的學習效果。
你也可以在「騰躍校長在線」手機應用里查看教師培訓方案和相關文章。

3. 幼兒園社會教育活動設計方案

活動設計方案:

一、提高兒童的多元文化生活。

1、通過分享不同的文化背景,如家庭習俗、語言、食物、音樂、價值觀、家庭關系、生活方式、文化慶典和國家遺產。

2、可以為兒童提供必要的技能和知識,培養他們對自己的良好接受和對他人的積極理解,了解快速變化、復雜和獨立的社會中生活的豐富性和合作性。

二、樂意與人交往,學習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

1、願意與他人共同游戲、活動並友好相處。

2、善於與人交往,懂得問候、交談、與人合作及參與活動的技巧,掌握幾種交往策略。

3、能主動幫助弱小同伴,樂於幫助有困難的小朋友、老人和殘疾人,經常自願的與他人分享玩具、食物等物品。

三、理解並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會行為規則。

1、了解一些日常生活的常規要求,培養一定的規則意識,養成按規則進行活動的習慣。

2、感受生活中規則的重要,能圍繞自己的生活、學習、游戲制定簡單的規則。

四、認真傾聽並理解任務性的語言,能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難,有初步的責任感。

1、有困難或需求幫助時會用適當的方式向成人表達自己的需要、想法。

2、遇到困難和挫折時,盡可能自己解決。

3、做事有信心,能有始有終地做完一件事。

4、了解自己周圍環境的關系,能較快地適應變化的環境,學會自己照顧自己。

五、愛父母長輩、愛集體、愛家鄉、愛祖國。

1、知道自己的成長與家人的關系,感激父母長輩的辛勤養育之恩。

2、了解周圍不同職業人們的勞動及與自己生活的關系,尊重他們的勞動。

3、了解祖國傳統的民俗節日,對祖國的傳統文化感興趣。

4. 幼兒園教學活動設計流程有哪幾個

一、教學活動意圖
活動意圖是教師對教學活動開展前的思考:為什麼設計這個教學活動?這個教學活動能夠給幼兒帶來哪些經驗?這些經驗具有什麼樣的發展與教育價值?這個教學活動幼兒感興趣嗎,能接受並理解嗎?
例:我愛媽媽
教學活動意圖:
媽媽是幼兒生活中最熟悉、最親近的人,為了讓幼兒更加了解媽媽、關心媽媽,大方地表達對媽媽的愛,我設計了 「我愛媽媽」教學活動。通過一段媽媽與寶寶的對話切入主題,引導幼兒感受媽媽對自己的愛,學會大方地表達對媽媽的愛。
並不是所有教學活動的意圖都需要撰寫出來,因為教學意圖會通過教學目標、教學准備、教學過程等部分體現出來。
二、教學活動目標
教學目標是對教學活動效果的期待(或預期),目標是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點,目標是整個教學活動設計的指南,活動目標統領整個教學活動設計,貫穿整個教學設計的內容。活動目標的設置,應從以下幾個方面把握:
1、活動目標與上位目標保持一致,最終服務於幼兒園教育總目標
2、活動目標難度適中,切實把握幼兒的「最近發展區」
3、活動目標內容全面,突出關鍵經驗,從情感、認知、動作技能三個維度來考慮
4、目標的設計應體現出層次性,關注個別差異
5、活動目標的表述應以《指南》為依據,從幼兒的角度出發
6、目標數量y一般為2-4條,各目標內容要相對獨立
三、確定活動重難點
在幼兒可獲得的經驗中,選擇幼兒最需要的經驗作為重點。教學環節的詳略安排就是由重難點來確定的。
四、教學活動准備
1、知識經驗方面的准備:對幼兒已有的相應知識經驗的分析。
2、物質方面的准備:操作性材料。
a、適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發展水平
b、注重材料投放的層次性,由淺入深、從易到難。
c、趣味性
五、幼兒園教學活動環節
(一)開始部分,又稱導入環節,主要作用是激活幼兒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誘導幼兒的學習興趣,激發幼兒的好奇心,為幼兒積極參與活動奠定心理基礎,是教學活動成功的首要保證。一般佔用3-5分鍾。
直接導入、談話導入、謎語導入、情景導入、游戲導入 、故事導入
(二)基本部分
1、確定主要活動環節,明確每個環節的目的
2、預設每個環節的呈現方式
實物呈現、畫面、問題、游戲、任務、表演
3、設計教學環節的要求與注意事項
a、層次分明、思路清晰
b、各環節層層遞進,自然銜接
c、詳略得當,重點突出(詳略間接的取決於活動目標)
(三)結束部分
自然結束法、游戲表演結束法、評價總結法、後續延伸
六、活動延伸
既是對前面教學活動的鞏固,也是繼續開展下一個教學活動的鏈接,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途徑:
延伸到 下一個教學活動中
延伸到區域活動中
延伸到日常生活中
延伸到幼兒的家庭活動中

5. 如何進行教學活動的設計與實施方案

兒教師與自我等方面的關系為切入點,研究幼兒教師專業發展的評價標准。 一、我關注教學活動中的幼兒,由此獲得專業發展 (一)我是如何設計和實施教學活動的? 1.根據我自己的興趣,選擇教學參考書上提供的某個活動方案.並按部就班地進行教學。 2.根據我自己的興趣,以教學參考書上提供的活動方案為基本思路,依據自己的教學經驗作簡單修改後進行教學。 3.根據幼兒的興趣和需要在教學參考書上選擇適宜的活動方案,依據我對本班幼兒原有知識經驗的了解對方案作適當修改後進行教學。

6. 一個完整的幼兒園活動設計方案有哪些步驟

幼兒園語言教學設計7篇 1 猴子撈月亮 活動目標: 1、了解故事的寓意,知道遇事多動腦筋。 2、通過故事及小實驗,深入理解故事情節。 3、和同伴玩水中成像的游戲,激發其探索科學的興趣。 活動准備: 1、配樂故事《猴子撈月亮》。 2、每桌一盆水,一隻手電筒。 活動流程: 1、以猜迷語的方式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有時掛在山腰,有時掛在樹梢,有時像個圓盤,有時像把鐮刀。(月亮) 2、教師講述故事《猴子撈月亮》。 當講到「老猴子說:「快想辦法把月亮撈上來」時,停止講述並讓幼兒討論: (1)猜猜他們是怎樣撈月亮的? (2)月亮撈上來了嗎?為什麼撈不上來? 3、接著欣賞故事,教師進行提問: (1)故事的名字叫什麼? (2)小猴子在井裡發現了什麼?它怎麼叫的? (3)大猴子跑來一看什麼反應?老猴子呢? (4)它們用什麼方法撈月亮?撈到了沒有?為什麼撈不到? (5)最後老猴子一抬頭,看見了什麼?它對小猴子說了什麼? (6)聽了這個故事,你懂得了什麼道理? 4、分小組進行小實驗《水中成像》。 用手電筒當月亮,水盆當井,並讓幼兒觀察:「水中『月亮』的影子是什麼樣的?用手去撈,『月亮』變得怎麼樣了?」使幼兒感知水面很平時,「月亮」是圓圓的,用手一抓,水面有了波紋,影子就碎了。 5、教師小結:我們在生活中遇事應該多動腦筋、認真思考。 6、完整欣賞配樂故事《猴子撈月亮》。 活動延伸:讓幼兒閱讀用書,進一步加深對故事的理解。 2 神奇的玻璃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中小白兔戰勝大灰狼的辦法,知道神奇玻璃的含義。 2、讓幼兒了解凸透鏡的成像特點及在生活中的應用。 3、體驗哈哈鏡成像的滑稽和有趣,感受人在哈哈鏡里的不同變化。 活動准備: 放大鏡一個、凸透鏡一個、《神奇的玻璃》掛圖,故事磁帶。 活動流程: 1、師生談話: (1)小朋友你見過什麼樣的玻璃?(幼兒自由討論) (2)小白兔也有一塊神奇的玻璃,你想知道嗎?(從而引出故事《神奇的玻璃》) 2、出示《神奇的玻璃》掛圖請幼兒欣賞,老師講述故事並提出問題: (1)小白兔在玩時撿到了什麼? (2)他有什麼驚奇的發現? (3)猜想小白兔想出了一個什麼好辦法。 3、出示放大鏡。 請幼兒摸一摸,看一看,從而感知「玻璃」的神奇之處,知道放大鏡能將物體放大,然後啟發幼兒討論:怎樣利用這塊「神奇的玻璃」戰勝大灰狼。 4、看圖書聽故事。 老師播放故事磁帶請幼兒邊看圖畫邊聽故事《神奇的玻璃》,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然後提出問題: (1)小兔子是利用什麼辦法嚇跑大灰狼的? (2)如果是你會用什麼辦法來打敗大灰狼? 5、引導幼兒發現凸透鏡在生活中的應用。 (1)啟發幼兒繼續探索「玻璃」的神奇之處:看近的物體時,物體變大,離得遠就會變小,而且物體是倒立的。這種「玻璃」就是凸透鏡。 (2)組織幼兒進行生活經驗講述:小朋友還在什麼地方見過這樣的鏡子,請幼兒討論;然後交流凸透鏡在生活中的用途。 6、師生進行討論: 小朋友知道了凸透鏡的模樣和用處,想一想你們還見過其他什麼樣的鏡子?(幼兒討論回答)然後老師總結:平面鏡、凹透鏡、哈哈鏡等。 活動延伸: 小朋友你知道哈哈鏡的用處嗎?那我們去三樓的哈哈鏡那裡認識一下它吧,鞏固對哈哈鏡知識的掌握。 3 醒來後的驚喜 活動目標: 1、能細致地觀察人物動作、神態、表情特徵,大膽想像講述畫面內容。 2、體驗作品中父親對兒子默默的愛。 活動准備: 1、讓家長幫助幼兒回憶與父親在一起的趣事。 2、父親、兒子的圖片各一副 3、教學掛圖、幼兒用書第3冊的第29頁。 活動流程: 一、開始部分: 分別出示圖片「父親」與「兒子」,鼓勵幼兒大膽猜想父與子之間發生的事情。 二、基本部分: 教師分別出示掛圖或幼兒用書,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根據需要進行提問: (1)圖1 假日的第一天早晨,兒子在做什麼?爸爸和叔叔在幹嘛?你從哪看出來的? (2)圖2 爸爸和叔叔在做什麼?他們為什麼這樣做? (3)圖3 畫面上都有誰?兒子、爸爸、警察的表情、動作時什麼樣的?代表什麼意思?爸爸究竟要把兒子抬到哪兒呢? (4)圖4 設置懸念 a出示沒有背景的第四幅畫,請幼兒說說;如果自己是故事中的兒子,醒來後會有什麼感覺?鼓勵幼兒將自己「驚奇、大膽、浪漫」的情景講給同伴聽。 b出示有背景的掛圖,請幼兒講述:這是什麼地方,景色怎麼樣?兒子心裡怎麼想?爸爸為什麼躲到樹後面? c教師看圖完整講述故事,幫助幼兒理解「輕手輕腳」,並用動作模仿。知道假期到森林裡玩正是兒子的心願,這幅漫畫體現了父親對兒子深深地愛,可以鼓勵幼兒做個相親相愛的動作。 三、結束部分: 結合自己生活經驗,鼓勵幼兒大膽講述自己與爸爸之間的趣事,感受父親對自己的關愛。 活動延伸: 怎樣對父親表達自己的愛 4 快樂的小公主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知道給予也是一種快樂。 2、了解讓自己快樂的方法,生活中保持快樂的心情。 活動准備: 呼啦圈、《快樂的小公主》故事磁帶、教學掛圖《快樂的小公主》 活動流程: 一、開始部分: 1、出示「呼啦圈」引入課題 提問:小朋友有沒有玩過呼啦圈?玩呼啦圈的時候是什麼感覺?開不開心、快不快樂?想不想把這份快樂分享給我們的好夥伴呢? 2、總結:每個人都有自己開心和不開心的時候,不開心會對身體不好,家人和好朋友也會擔心,所以我們要讓自己開心快樂,並把這份快樂分享給我們身邊的人。 二、基本部分: 1、教師播放錄音機,讓幼兒聽故事《快樂的小公主》,並提出以下問題: (1)故事的名字叫什麼?小公主住在哪裡?她為什麼不開心?故事裡都有哪些小動物啊? 2)小公主後來找到快樂了嗎?她是怎麼找到快樂的?真正的快樂在哪裡呢? 2、教師再次播放錄音機讓幼兒聽故事《快樂的小公主》,藉以加深幼兒的記憶。 3、教師出示掛圖《快樂的小公主》,引導幼兒看圖講述故事內容,讓幼兒了解讓自己快樂的方法。 三、結束部分: 教師引導幼兒討論:如果我們不開心的時候,可以用什麼方法讓自己快樂呢?如果自己的小夥伴和家人不開心,我們要用什麼方法讓他們快樂起來呢? 活動延伸:幼兒回家與爸爸媽媽討論快樂的方法,幫助自己和他人,讓所有人都獲得快樂,在快樂中生活。 5 猴子學樣 活動目標; 1.仔細觀察圖片,理解圖意,樂意表達自己的理解感覺。 2.了解猴子愛模仿的特點。 3.通過老公公動作及表情進行故事表演,激發表演興趣,提高表演能力。 4.學會遇事多動腦筋,多想辦法。 活動准備: 圖四幅,道具:草帽若干,扁擔一根,《猴子學樣》的伴奏磁帶,樹,猴子面具 活動流程: 1.出示猴子面具,它是誰?現在將有一群猴子在樹上玩耍,它們發生了一些很有趣的事,到底是什麼事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2.出示圖一:你看到了什麼,老公公在干什麼?老公公挑著一擔帽子到城裡去賣,坐在大樹下面睡覺發生了什麼事? 3.出示圖片二:猴子在樹上為什麼又蹦又跳,它在干什麼?老公公看到了,老公公怎麼說,為什麼那麼急,老公公會對猴子說些什麼?猴子有沒有把帽子給老公公? 4.出示圖三:老公公急得那樣後怎麼做的,猴子看見了會怎麼做?猴子為什麼看見老公公這樣做它也這樣做?老公公開始想辦法了,結果如何? 5.出示圖四:老公公又想出更好的辦法使得帽子得以回返,什麼辦法呢? 6、通過音樂欣賞故事:將每幅圖中的關鍵詞語「抬頭、伸手、搔腦袋、扔」貼到相應的畫面中。討論:老爺爺想出的最後一個方法管用嗎? 7.看圖講述:鼓勵幼兒完整講述故事內容,並引導幼兒說說:這是一群怎麼樣的小猴子?這是一個怎樣的老爺爺? 8.表演故事:讓幼兒用動作來表現某圖片中發生的一件事。用帽子等道具引導幼兒分角色表

7. 怎樣設計一個幼兒園教學活動方案

個幼兒園教學活動方案
通過游戲的教學。老師要多笑,與學生們多親近,免得發生尷尬。多找點學生感興趣的話題,避免死板教條。給學生以自由暢想的空間。通過生活中實際的例子來引發學生的興趣,讓他們從生活中發現問題,學會自主解決問題,從而將學習效率大大提高。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能力。我是個學生,只歸納出這么多,你可以跟你的學生交流哦!

8. 培養幼兒思維教育活動設計方案

一、要善於對孩子發問
問題是思維的起點,發問對於培養孩子是很重要的。要想激發孩子的潛能及創造力,父母必須掌握向孩子發問的形式和技巧。要善用發問的技巧,也學會聽孩子發問。因為這既有助於增進親子關系,更可激發孩子的思考能力,同時可培養其表達能力。
發問時,不要只問對或錯的封閉式問題,最好依據孩子的能力,問一些沒有惟一答案的開放性問題,如:茶杯有些什麼用途?多少加多少等於10?等等。
台灣學者陳龍安總結出發問技巧的「十字訣」。這「十字訣」是:假、例、比、替、除、可、想、組、六、類。
「假」:就是以「假如……」的方式和孩子玩問答游戲;「例」:即是多舉例;「比」:比較東西和東西間的異同;「替」:讓孩子多想些有什麼是可以替代的;「除」:用這樣的公式啟發,除了……還有什麼;「可」:可能會怎麼樣。「想」:讓孩子想像各種情況;「組」:把不同的東西組合在一起會如何。「六」:就是「六何」檢討策略,即為何、何人、何時、何事、何處、如何。舉例來說,孩子要去郊遊,就可和孩子討論請誰一起去?何時去?為何要去?到哪裡去?帶什麼去?問題愈多元化,孩子所受到的思考刺激愈多;「類」:是多和孩子類推各種可能。
二、為孩子創造「想問」的情境
孩子積極思考,主動提出問題、這對孩子思維的發展極其重要。或許有些父母會問,如何才能讓孩子想問、會問?要讓孩子想問題並提出問題,一個重要的做法、是安排一個情境,以激發孩子想問的興趣。所謂安排「情境」,有某些技巧可依循。
首先,讓孩子感到好奇。如故事說一半、讓孩子好奇地想問結果;玩猜謎游戲,給一些暗示,等等……;然後引導孩子如何問得清楚,而且能有禮貌地問。
其次,鼓勵孩子積極思考,主動提出問題。在孩子的天性中,有一種求知的慾望、他們心中原本有著無數個「為什麼」,想了解這個奇妙世界的本來面目。是成人習以為常的姿態和不以為然的態度,逐漸扼殺了孩子的這種求知沖動。
因此,父母如果能夠有意識地引導孩子,保護好孩子的好奇心,鼓勵孩子積極思考,對孩子的提問努力表現出自己的興趣,與孩子一起去思考,去尋求未知的答案,孩子提出問題的慾望就會不斷增強。
三、訓練孩子的發散思維
我們經常碰到以下兩類問題:
一類問題,就像課本上的習題——提出的問題很明確,要求我們運用已經學過的某些知識,針對問題「聚會思維」;而這個問題的正確答案往往是惟一的,這就像我們回答「1十1」只能等於2,等於別的就意味著錯誤。
另一類問題,就是可能有多種答案的問題——有時問題在開始時並不十分明確。其實我們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大量問題都是屬於這種類型。解決這類問題,除了要努力明確問題外,還要打破平時習慣想法的束縛,將自己的思想從不同途徑、不同角度擴散開去考慮問題,這叫「發散思維」;而這個問題的答案,往往是很多個創造性的設想,並且不能絕對他說哪個設想最好,只能根據實際的情況,評定某個設想更為合適。
比如「回形針有什麼用?」這樣一個問題,有興趣的話,您可以先考考自己的小孩。
發散性思維要求一題多解,供參考的答案有:
回形針除了可以用來「別住紙張」外,還可以有以下的用途:
1.可以讓回形針利用襯衣口袋,別住「服務員」或「小隊長」等標志;
2.可以用它代替發夾,夾住散亂的頭發;也可代替領帶夾子;
3.假如有很多回形針的話,可以把它們聯結起來,成為鏈條;
4.可以把回形針的一頭拉開,代替牙簽,剔除牙縫中的食物殘渣(當然最好不要這么做);
5.同樣可用它剔除地板、桌子緩和指甲縫的臟東西等等;
6.必要時,可以把整個回形拉直,當作鞋帶使用——把它穿過鞋帶孔扭結起來;
7.把回形針縫在窗簾布上端,代替窗簾圈;可將它別在紙模型飛機的頭部,做重錘用;將許多回形針串聯起來,還能做項鏈,等等。
下面是一則成功的家教案例:【鼓勵孩子「異想天開」】
兒子上小學二年級的時候,有一天數學老師讓人捎口信要我們去,告訴了我們這樣一件事:數學教學正進入直式運算階段,學生們都能按照老師的要求,從低位向高位順序運算,惟獨兒子別出心裁地從高位到低位進行逆向運算,經老師指出後,他竟頑固地一意孤行。
我們回家盤問時,兒子振振有詞:「左邊算到右邊是我想出來的竅門。對聽這么一說,我們意識到,兒子雖然違背規律進行運算,卻透露出一種萌芽狀態的獨創精神。
於是我們在對他的「找竅門」給予充分肯定之後,循循善誘地告訴他,對自己周圍的事物要多方位地觀察,對思維結果還需驗證,驗證的標准就是看它的實際效果。然後,我們與他一起分析逆向運算的弊端。最後,他口服心服地毅然忍痛割「愛」了。
孩子總是要長大的。父母不是包辦替代,而是要充分尊重孩子的主體地位,讓孩子從小樹立主體意識,從各方面給予他「參與」的機會。記得小學三年級一次數學考試,兒子對其中一道文字題有異議,我們馬上會面數學老師,家長和老師一起鼓勵孩子要有勇氣,大膽敘說,據理力爭。當確定孩子的異議是正確的時候,我們進而告訴他即使書本也有不正確的地方。我們並不認為「聽話」是好孩子的唯一標准,我們要求他對父母和老師也不要一味服從和依賴。

9. 幼兒科學教育活動設計方案

科學引導,順其自然,自由發展

閱讀全文

與培訓幼兒教學活動設計方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八月未央全部資源 瀏覽:318
小姐結局男主 瀏覽:496
遵義鄉村文化旅遊策劃方案 瀏覽:563
熱血高校在哪看 瀏覽:307
男主角被女納粹 瀏覽:17
帶巴黎的同人電影有哪些 瀏覽:112
小男孩小女孩 法國電影 瀏覽:309
最新電影,好看的電影推薦電影網 瀏覽:170
女裝新店開張促銷活動 瀏覽:791
韓國大尺度百合電影 瀏覽:810
維語版電影官網 瀏覽:8
雌霸天下一女4男 瀏覽:325
免費在線完整電影大全 瀏覽:563
什麼APP可以看韓國電影 瀏覽:550
網路營銷人才需求現狀 瀏覽:130
兩男一女交換中字 瀏覽:479
關於蛇帶顏色的電影 瀏覽:471
完整策劃方案需要哪些內容 瀏覽:557
寶寶宴促銷活動方案 瀏覽:256
講妓女的中國電影 瀏覽: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