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在四大對於審計人員應該做些什麼培訓
工作內容主要是財務報表審計。說白了就是企業自己製作了會計報表,然後會計師事務所的員工去審查這些報表的數字是否真實可靠、會計估計是否合理、有沒有欺詐舞弊現象之類。
一個典型的四大初中級審計師的工作內容,基本如下:
①參加審計計劃會議,與合夥人,項目經理,項目組成員一起討論客戶當年經營狀況,對審計策略的影響,確定重要審計風險,項目時間安排,人員安排等;
②進場審計,將客戶的試算平衡表整理成可以進行審計的格式,做自己被分到的科目,小客戶的話一次會被分到比較多科目,大客戶的話則會被分到一個科目下的某項測試;這個過程會持續數天,數周甚至數月,其間主要用到excel等數據軟體,也有可能會需要用到客戶使用的數據系統,如SAP,Oracle,金蝶,用友等;
③向客戶詢問審計中遇到的問題,索要需要完成審計程序的資料,向客戶提出審計調整意見;
④將完成的底稿交由高級別審計師審閱,解答審閱者提出的問題,進一步完成底稿;
⑤現場審計完成後回到辦公室進行審計報告階段的工作,主要是將前一階段完成的測試底稿與客戶的財務報表草稿相對應起來,確保財務報表上的每一個數字都已經被審計測試涵蓋;
⑥參加有客戶高層到場的審計總結會議,審計經理或合夥人提出最終的審計調整意見
⑦將最終完成的底稿歸檔。
一天的生活就是上述工作的混合,其間還會夾雜業務培訓,執業資格備考等內容。
二. 工 作 強 度
四大的審計業務有忙季和淡季之分,因為上市公司的年報送交都要在每月4月30日之前,因此在這之前審計公司的工作量非常之大,員工通宵達旦是經常的事情。
而在5月以後到11月前的半年時間里,是明顯的淡季,加班比較少,這個時候員工通常都是把空閑的時間用來准備CPA考試或者休假。
但是近年來忙季和淡季的區別已經沒有以前那麼明顯了。有的事務所由於業務空前增多,使員工在整個一年都非常忙碌。
『貳』 審計師培訓課程有哪些
審計師培訓課程復有以下幾種制:
1.初、中級。
《審計專業相關知識》:宏觀經濟學基礎、企業財務管理、企業財務會計、法律;
《審計理論與實務》:審計理論與方法、企業財務審計。
2.高級。
《經濟理論與宏觀經濟政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研究,金融理論研究,財政理論研究,財務會計和財務管理理論研究;
《審計理論與審計案例分析》:審計理論研究,審計技術方法。
『叄』 審計培訓
有注會培訓的地方就有吧
專業培訓除非你去事務所實習啊
『肆』 如何在新形勢下加強基層審計隊伍建設和教育培訓工作
基層審計幹部隊伍素質的高低,對審計執法質量、審計服務水平都有重大影響。隨著我國社會和經濟的不斷發展,要求我們基層審計幹部不斷掌握新知識、積累新經驗、增長新本領,也對新形勢下基層審計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基層審計幹部教育培訓工作,增強基層審計幹部教育培訓工作的針對性,以適應新形勢的要求,是擺在我們面前亟待研究和解決的一項課題。
一、准確把握基層審計幹部隊伍素質的現狀
就基層審計機關而言主要是重視程度不夠,對基層審計幹部培訓工作的內在規律把握不夠,認為培訓工作難見實效,存在表面應付,形式主義的情況;一些審計幹部對審計信息化建設以及依法治審等工作除了被動應付外,對新形勢下審計工作的巨大變化沒有深入的思考和探究,缺乏敏銳的洞察、主動的認識和積極的互動。工作進取思想淡漠,普遍存在「得過且過」思想、「自滿」思想、「畏過」思想和「推諉」思想,囿於經驗,滿足現狀,主動精神、主人翁意識缺乏。在基層審計幹部培訓工作實踐中,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培訓工作缺乏創新意識。雖然每年都要制定相應的培訓工作計劃,但培訓內容多側重於理論性和知識性,加強專業知識、更新知識培訓和幹部繼續教育的工作做得還不夠,對新形勢下審計工作存在的問題沒有及時進行分析、研究,沒有結合工作實際為審計幹部「充電」,教育培訓在一定層面上流於形式,效果欠佳。
(二)基礎性工作薄弱。首先是師資隊伍力量薄弱,與培訓工作的發展需要不完全適應。如何培訓屬於自己的兼職師資力量,提高兼職師資隊伍的整體素質,有待進一步研究。其次是專業培訓陣地缺乏,沒有將現有的教育培訓資源進行優化配置,發揮最佳效益,實現資源共享。第三是培訓工作的方法也有待進一步改進,現在網路、信息等技術已經普及,應擺脫以往面對面授課的培訓方式。
(三)教學形式較單一。教學形式仍停留在「你講我聽」、「滿堂灌」、「填鴨式」單一的教學模式上,缺乏學教雙方的互動,學員在教育培訓活動中的主體地位不突出。這種教學形式較陳舊,只起到一般的傳輸知識、信息的作用,對於調動學員們的積極性,提升學員的創新能力,作用並不明顯。
(四)管理機制不夠健全。一些制度不符合工作實際,流於行式,沒有發揮作用,注重培訓數量、不注重培訓質量,對參加培訓幹部的紀律性要求不夠,對幹部缺乏約束力和促進力。同時也缺少相應的保障機制,激勵獎勵機制不健全,執行不力,形成「學與不學、做與不做」區別不大,無法充分調動廣大幹部參與學習的積極性。
(五)工學矛盾突出。有不少幹部反映,影響教育培訓的主要因素是工作太忙,走不開。實際中也發現,在培訓過程中,幹部因工作請假的比較多,有時導致受訓幹部無法做到全脫產進行培訓,沒有做到「教育培訓與工作」相結合。
二、全面加強基層幹部教育培訓的針對性
針對當前幹部教育培訓方面存在的問題,為進一步提高基層審計幹部教育培訓工作的針對性,下一步要從以下五方面著手:
(一)要在培訓內容上提高針對性。要根據參訓幹部的年齡層次、知識結構、工作要求等情況,按照「以人為本,按需施教」的原則,合理設置基層審計幹部教育培訓內容,提高培訓內容的針對性。一是要加強思想道德教育。引導廣大一線幹部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廣泛開展以客觀公正、實事求是、合理謹慎、職業勝任、保守秘密、廉潔奉公、恪盡職守為基本內容的審計幹部職業道德教育,教育幹部干一行、愛一行、鑽一行、精一行,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績。二是要加強財經法律法規培訓。繼續深入開展審計法和有關財經法律法規的培訓,不斷提高依法治審的本領。凡新出台財經法律法規政策都要及時組織幹部學習,弄懂基本要求,使基層審計幹部嚴格按法律法規行使權力、履行職責,做到嚴格、公正、文明審計。三是要加強財務會計知識的培訓。使基層審計幹部熟悉會計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掌握會計核算方法,較好地掌握各種行業主要經濟業務的會計處理方法、會計報告的編制和分析方法,提高分析和處理會計實務的能力,熟悉會計軟體的操作和運用,提升幹部會計業務素質,為做好審計工作奠定堅實基礎。四是要加強計算機知識和技能的培訓。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提高審計水平。特別是要加強基層審計幹部對審計管理系統工作流程和現場審計實施系統操作的培訓,從而不斷提高各崗位人員對審計應用軟體的熟練程度,提高審計效率。
(二)要在培訓模式上提高針對性。要根據成人教育培訓的特點和規律,在基層審計幹部教育培訓過程中轉變過去那種「滿堂灌、填鴨式」的陳舊教學方法,針對不同的培訓對象和內容,努力在培訓載體、方式等方面進行創新,不斷提高培訓模式的針對性,確保培訓效果。一是在培訓載體上進行創新。要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開展教育培訓工作,進一步拓展培訓的空間和載體。積極穩妥地推進審計遠程教育培訓平台的建設,整合現有信息資源,建立審計幹部參加教育培訓的信息採集和電子化管理機制。逐步實現全體審計幹部能夠在線學習、視頻培訓、網上練兵,拓寬培訓渠道,提高培訓效率。二是在培訓方式上進行創新。大力推廣研究式、參與式、互動式教學。廣泛運用案例式教學,把審計實際工作中的真實事例加以典型化,通過相互討論,提高審計幹部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根據基層單位需要培訓的人員多的特點,上級審計機關可採取巡迴培訓的辦法,組織師資到基層,針對一些業務重點工作,進行現場教學培訓,同時解決基層審計工作中遇到的問題。
(三)要在師資配備上提高針對性。由於院校教師在政策理論方面更具優勢,而系統內兼職教師則更了解審計工作實際,因此,在基層審計幹部培訓師資配備上提高針對性主要是要做到「內、外」結合。一是「內」的方面:就是要加強兼職教師隊伍建設,充分利用審計系統內資源,選聘一批實踐經驗豐富、理論和教學水平較高的人員擔任兼職教師,形成由領導幹部以及審計業務骨幹組成的兼職教師隊伍,建立師資庫,實現資源共享。要加強兼職教師管理和考核,調動兼職教師的積極性。二是「外」的方面:一方面就是把知名的專家教授請上門來,為基層審計幹部講授前沿的審計政策理論知識。另一方面,就是走出去,依託財經、審計院校等專門施教機構的師資力量辦班培訓。
(四)要在時間安排上提高針對性。基層審計幹部教育培訓在時間安排上,必須遵循成人教育的內在規律有針對性地開展培訓工作。一是堅持「三為主」。根據幹部零碎時間多整塊時間少的特點,把學習要點整理成自學提綱,以崗位自學為主;根據幹部晚上時間多白天時間少的特點,鼓勵基層審計幹部以晚上自學為主;根據幹部假日時間多平時時間少的特點,鼓勵基層審計幹部以星期天和節假日學習為主。二是合理確定培訓時間。按照培訓對象的不同,合理確定培訓時間的長短,以確保不影響本職工作。三是實行彈性學習制度。為解決工作與學習的矛盾,可探索採用學時學分制度。推出一定數量的「自選式菜單」課程,由幹部根據自身需求挑選,實行個性化培訓,滿足幹部的不同層次需求,採取分段、分散學習的方法,通過累計學時學分的辦法抓學習效果的落實,達到規定學分即算完成學習任務。
(五)要在管理機制上提高針對性。在今後的教育培訓工作中要有針對性地建立健全制度,完善體制機制,充分調動廣大幹部學習的積極性,強化培訓管理,促使基層審計幹部教育培訓工作真正取得實效。一是完善教育培訓激勵和約束機制。在績效評定、崗位安排、工作獎懲等方面,把學習培訓情況作為一個重要的衡量指標,尤其是在選拔基層審計領導幹部時,將培訓情況或獲得的審計相關資格、職稱作為選拔任用的重要條件,增強廣大審計幹部學習的動力。堅持述學、評學、考學相結合,對學習優秀並在工作中表現突出的同志及時給予表彰、獎勵;對完不成教育培訓任務或學習效果不好的單位和個人,要給予通報批評。真正落實培訓與使用相結合的原則,解決幹部學習不積極、不主動、不扎實,既沒有壓力,也沒有動力的問題。二是健全學員管理制度。實行培訓班跟班制度,由組織培訓的單位派出聯絡員跟蹤了解培訓進展情況,及時幫助協調解決有關問題。建立完善班委會制度,每個培訓班都要建立班委會,加強自我管理,組織開展實踐活動。建立培訓情況通報制度,凡是培訓時間在十天以上的培訓班,學習結束時要對學員進行考試考核,並以培訓情況通報的形式,將考試考核結果向參訓人員所在單位通報。建立和完善幹部教育培訓檔案,如實記載幹部參加教育培訓情況和考核結果。三是完善教育培訓工作考評制度。基層審計幹部培訓重心在基層,培訓任務的完成也主要靠基層,因此,上級審計機關要完善對基層審計機關培訓工作考評的指標體系,加強對教育培訓工作的考評。要重點考核培訓計劃的制定,培訓制度的落實,培訓組織實施及效果情況等。對於培訓效果可採取每一至兩年進行一次基層崗位人員全員考試的辦法,將各單位平均成績進行排名並計入考核結果,對考核成績優秀的基層審計機關予以表彰,對成績差的單位取消當年評先資格並責成寫出書面檢查,從而促使各基層審計機關對幹部培訓引起高度重視
『伍』 如何加強審計人員培訓
(一)制定明確的培訓規劃,提供良好的培訓資源。
做好培訓首先必須制定目標明確的培訓規劃。我們應根據領導幹部、業務骨幹、普通審計人員等不同的培訓對象,分門別類的制定目標明確的總體培訓規劃。要將審計事業的發展與審計人員職業生涯的發展有機結合起來,每年應根據形勢的變化修訂和完善具體的培訓方案,以保證不同群體都能夠適時接受培訓。
搞好培訓教材的編寫和培訓教師的選拔也很重要。我們目前的培訓教材往往是針對某一項新業務或者新技術,這種應急性的培訓是需要的,但也是不夠的。高質量的培訓教材應該具有系統性和完整性,不僅體現審計業務特色,更要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易為學員理解和接受。教材編寫可以走署內專家與署外專家相結合的道路,對於已發生變化的制度應及時進行修訂,使之與實際工作相適應。培訓師資隊伍的選擇也很關鍵,並不是任何經驗豐富的審計實務工作者或大學教授都能勝任培訓工作,培訓師需要對理論和實際工作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可以通過組成培訓團隊的方法,集體談論,形成合適的講課方法和內容,做到時間緊湊、內容精煉。
(二)選擇多種培訓形式,注重實效,提高培訓質量。
培訓方法應該多種形式、多種渠道並存。可以採用脫產、半脫產和業余時間的培訓,或者採用理論學習、崗位實踐的方式,或者通過遠程授課、小組討論的方式。培訓方法雖然多種多樣,但沒有哪一種培訓方法可以適應所有狀況,培訓師應根據具體情況科學選擇。如果培訓目的是傳授知識,可以採用講授法,並結合學員自學進行指導,講授過程中,要善於提出一些探索性問題啟發學員思考。如果培訓目的是為了訓練學員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案例研究法就是首選的方法,也可以選用討論法等。簡單的說,尋求到調動學員積極參與的方法,才能保證培訓的有效性。
我們目前檢測培訓效果的方法主要是考試,以考試分數衡量培訓效果的好壞。這種方法雖然簡單易行,但有時也與實際不符。要提高培訓效果,達到學以致用,應該靠選擇適宜的培訓方法,努力營造適宜的接受環境來實現。培訓內容要簡潔明了,培訓方法要生動活潑、入耳入心。如果培訓能夠使參與者感到有啟發、有提高、有收獲,這個培訓就成功了。
(三)積極開展審計文化培訓和職業道德教育。
審計文化本身包括了理念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和物質文化等方面的內容,它是審計機關在二十多年的發展中長期積累形成的價值觀和行為體系,它對外能樹立審計機關良好形象,對內能增強審計人員的凝聚力。因此,對新審計人開展審計文化培訓,可以使他們全面了解審計發展,增強對審計事業的認同感,盡快融入集體。對老審計人開展審計文化培訓,可以使他們重溫優良傳統,增強對審計事業蓬勃發展的信心。
審計人員是代表國家行使公共權力,提高審計隊伍的職業操守是我們一直關注的問題。對審計人員的培訓中,必須注意加強對審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提倡熱愛本職、獻身審計的職業定向,依法審計、客觀公正的職業精神,廉潔奉公、保守秘密的職業紀律。這樣能使審計人員在履行職責時保持清醒的頭腦,堅持職業操守,自覺維護國家審計權威,不做有損審計機關形象和政府形象的事。
『陸』 新時代內部審計人員需要開展哪些內容培訓
經濟越發展,會計越重要;而社會越發展,審計就越重要。當前我國已經進入社會、經濟發展的關鍵期,此階段審計效用的發揮尤為關鍵。而信息技術的應用推進,催化了各大行業的變革與升級。同樣的,現代信息技術和審計行業的融合也正在深刻的影響著內部審計的前進方向。
內部審計定位轉換
傳統觀念里,審計和會計就是「貓和老鼠」的關系——會計做假賬,審計查假賬。尤其是內審,因為和會計部門同處於一個集體內部,大眾通常把內部審計作為會計的對立面來看待,對於審計職能的認識片面的停留在會計「監督」上,這樣的意識無形中深化了會計對審計人員的抵觸心理,反而不利於審計工作的開展。
會計亦或是審計其實都是企業組織的一部分,核心要務都是為企業發展提供服務。對於內部審計來說,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已被擴展為兩大類業務:確認和咨詢。確認是獨立評估組織治理、風險管理和控制過程,對收集的證據進行的客觀檢查。咨詢則是指提供咨詢建議及相關的客戶服務活動。
當內部審計的定位從狹隘的「會計監督」轉型為「組織價值增值」,由此,以「促進和改善」為導向的內審工作便能從管理和治理的高度得到重視,從業務的協同廣度獲得財務及其他部門的支持。在該機制的促進作用下,內部審計能更有效的發揮自身效用,增加組織價值,改進組織運營。
內部審計工作流程的變化
「大智移雲」的時代背景下,信息系統在財務領域的應用重組了企業財務管理信息傳遞渠道,使得相關信息的時效性得到保證,滿足了管理決策的信息需求。正因如此,互聯網技術的應用與普及使得傳統的會計記錄再也無法滿足企業對於財務人員的需要,會計人員從財務會計加速轉型至管理會計,隨之而來的結果就是推動了「業財融合」的進程,而會計的發展變化必然會影響審計的前進方向。
「業財融合」往往需要通過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建立來得以實現。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數據收集和分享直接導致了內部審計工作流程的簡化。例如,原來進行內部審計活動,大部分精力與時間需要放在驗證財務經營數據的真實性和可靠性上;現在,通過財務共享中心平台,內部審計可以在業務前端直接抓取數據,在保證數據信息准確性的同時,提高了工作效率,節約了企業成本。
當財務共享中心系統完整的應用於企業運營的各個環節,外部環境的信息也可以被內部審計人員輕易獲取,通過大量外部數據的比對,可以具體分析相關價值的公允性,企業業務流程處理的合規性,不僅操作簡單,而且決策准確度上得到了大大提高;此外,通過和第三方平台的合作,一方面采購和招投標有關合作對象的選擇可以由平台直接推送,降低舞弊發生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原始單據不必再通過財務人員傳遞才能獲得,超越了業務地點時間的限制,進而解決了原有的時滯問題。
內部審計人員素質的提升
雖然內部審計工作關鍵是對流程式控制制的評價,隨著內部審計在企業中工作范圍的擴大,內部審計人員涉獵的知識越來越廣泛:采購、工程建造、營銷、產品製造……大有演變成通才的趨勢。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更好的提升內審人員的自身素質呢?
首先,隨著互聯網技術在企業業務上的全面覆蓋,內審人員的工作必然會從傳統方法過渡到信息技術有效利用。而內部審計人員對於信息技術和內審工作的最佳結合就是對於企業經營財務數據的掘取和分析。因此在後續內審人員的業務能力培養上,應該重視SQL、Excel、SAS的數據工具的應用。
其次,內部審計不同於會計,不只是計量和監督的職能,更強調其糾錯效用,因此內部審計的信息源不僅不應該局限在內部,企業整個經營活動的外部相關環境更應得到足夠的重視。尤其是金三工程的應用與完善和社保徵收改革政策的實行,使得信息共享越來越便利可行,外部數據的真實性更有保障。
最後,管理會計的浪潮不僅提高了財會人員的公司地位,也對審計行業專業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現有的會計師事務所已經開始對服務市場進行變革,拓展服務領域,以便滿足市場需要。內部審計同樣面臨著管理會計發展壯大帶來行業的轉型升級。而且內部審計涉及業務繁雜,關聯領域眾多,外部要求的增加迫使今後的內審人員不斷提高自身能力。內部審計人員應該學習外部審計的先進經驗,在內審部門引進技術、經管等各類人才,後期培訓時強調學習法律、稅務、營銷等專業知識,擴大知識層面,提升服務層次。
『柒』 內部審計人員必須參加後續教育培訓嗎
內部審計人員必須參加後續教育培訓
中內協發22號 第一條為了規范內部審計人員後續教育,不斷提高內部審計人員的專業勝任能力,根據《審計署關於內部審計工作的規定》及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取得內部審計人員崗位資格證書和CIA證書的人員,都應當按照本辦法接受後續教育。 第三條後續教育的主要內容: (一)法律法規與內部審計准則; (二)內部審計理論與技術方法; (三)相關專業知識; (四)計算機應用技術。 第四條後續教育一般採取以下形式: (一)參加中國內部審計協會和省(行業)級內部審計(師)協(學)會舉辦的境內外培訓和考察活動; (二)參加中國內部審計協會認可的大專院校學歷教育和專業課程進修; (三)在大專院校或本條第一款規定的培訓活動講授內部審計課程; (四)參加國際內部審計師協會和亞洲內部審計聯合會組織的專業會議和培訓活動; (五)參加中國內部審計協會和省(行業)級內部審計(師)協(學)會召開的專業會議; (六)在省、部級以上報刊、雜志發表內部審計文章,出版有關內部審計著作,在中國內部審計協會和省(行業)級內部審計(師)協(學)會舉行的論文評選中有獲獎的論文; (七)參加與內部審計相關的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稱和執業資格考試並獲取證書; (八)中國內部審計協會認可的其他培訓方式。 第五條後續教育採取學時累計法,每兩年為一個周期,時間不得少於80學時(第一年不得少於30學時)。 第六條後續教育學時的計算方法: (一)屬本辦法第四條第一、二款規定的,按課程設定的學時計算後續教育學時; (二)屬本辦法第四條第三款規定的,每授課1學時後續教育按兩學時計算,全年累計不得超過20學時; (三)屬本辦法第四條第四、五款規定的,按參加會議和培訓的實際時間計算後續教育學時; (四)屬本辦法第四條第六款規定的,每千字按兩學時計算後續教育學時,翻譯按每兩千字計算後續教育1學時,全年累計不得超過10學時; (五)取得審計師、會計師、經濟師、工程師及以上專業技術職稱和國際注冊內部審計師、注冊會計師、造價工程師、資產評估師職業資格的,當年按50學時計算後續教育學時。 第七條中國內部審計協會負責後續教育的規劃、管理、制訂教學大綱、編寫教材。 省(行業)級內部審計(師)協(學)會負責管轄范圍內的後續教育具體組織實施工作。
『捌』 審計師培訓課程有哪些
審計師培訓課程有以下幾種:
1.初、中級。
《審計專業相關知識》:宏觀經濟學基專礎、企業屬財務管理、企業財務會計、法律;
《審計理論與實務》:審計理論與方法、企業財務審計。
2.高級。
《經濟理論與宏觀經濟政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研究,金融理論研究,財政理論研究,財務會計和財務管理理論研究;
《審計理論與審計案例分析》:審計理論研究,審計技術方法。
『玖』 淺談如何做好審計培訓工作
1、應具備專門學識及業務能力,熟悉公司的經營活動和內部控制,不斷通專過後續教育屬來保持這種專業勝任能力。
2、應當遵循職業道德規范,並以應有的職業謹慎態度執行審計業務。
3、應保持獨立性和客觀性,不參與被審單位的任何經濟經營管理活動.
4、應具有人際交往的基本技能,能以恰當的方式與他人進行有效的溝通。
5、明確工作目標,找准內部審計工作的切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