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領導幹部如何提高網路輿情應對能力
領導幹部如何提高網路輿情應對能力?
如何強化領導幹部互聯網輿論引導能力建設?在新形勢下,如果不能夠善待、善用、善管網路輿論,很可能會導致災難性的後果。這方面的教訓很多,比如,水門事件,直接導致了尼克松政府下台;前蘇共的垮台,也與新聞輿論直接相關。一些突發事件發生後,由於處置不當,直接引發了新聞輿論事件,造成了一些潛在的、非常嚴重的問題。有時,我們勞神費力幾十年,千辛萬苦樹立的新風尚,可能會因為一起新聞輿論事件,而受到嚴重的損害。再比如,個別地方把上訪群眾作為敵對勢力處理。所以,領導幹部如何面對媒體,不單單是一個專業性問題和技術問題,而是一個事關重大、影響全局的問題,是一個帶有根本性的問題。也不單單是執政黨和各級領導幹部的面臨問題,也是社會各界和廣大民眾共同面臨的普遍性問題。如何提高輿情應對能力,要處理好以下七個方面的問題。
(一)建立良好的媒體公共關系
建立良好的媒體公共關系就是要與媒體保持良好的溝通、交往與聯系。在經濟全球化與市場化的背景下政府、企業、社會組織等,與公眾關系日益緊密。公眾也希望得到最直接、最快捷的信息,這就需要政治、經濟、社會等行為主體加強與媒體的配合,直接面對媒體,通過媒體架起與公眾交流與溝通的橋梁。因此,處理媒體關系,應該成為領導幹部在處理各種復雜關系中的一個重要方面。
(二)建立高效的新聞發布機制
在媒體高度發達的今天,以往的宣傳模式和宣傳策略,顯然已不能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政府需要一個更為有效的應對手段和系統。經驗和教訓告訴我們,新聞發言人機制是避免媒體炒作、消除謠言、引導輿論、樹立政府形象的一個非常有效的手段。新聞發布機制是由政府主體、公眾客體和傳播中介三者構成的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政府是新聞發布機制的主導性操作機構,公眾是新聞發布機制的對象,傳播機構是連接政府與公眾的橋梁。
(三)提高危機事件中面對媒體的能力
危機事件的爆發最能刺激人們的好奇心,常常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媒體捕捉的最佳新聞素材和報道線索。在危機事件中,領導幹部要通過正確、有效的新聞發布與信息傳播,扭轉危機,擺脫被動。而在危機處理中表現不當,則會使突發性事件進一步惡化,造成新一輪的危機。因此,領導幹部在危機事件當中平息事端、釋疑解惑、疏導情緒、化解矛盾確實是一種智慧,更是一種能力,它需要一定的應對媒體的經驗、方法和技巧。對於網路輿情可以搭建多瑞科輿情數據分析站系統來實時關注網路動態,確保負面信息及時掌握。
(四)提高面對記者的能力
西方人稱記者為「無冕之王」。記者具有兩重屬性:最基本的、共性的職業道德是向公眾提供事實真相,這是記者的自然屬性;而核心的、特殊的職業規范是維護階級與國家的利益,這是記者的社會屬性。通過記者來傳遞信息,這是與媒體接觸的主要目的。所以領導幹部一定要克服輕視記者、迴避采訪、盲目應對、蔑視媒體的心理狀態,要坦誠、自然、客觀地面對記者。具體而言:一要尊重每一位記者。要善待記者,不要給記者講課,因為他們不是你的學生;不要給記者做報告,因為他們不是你的部下;不要敵視記者,因為他們不是你的敵人;要以平等的態度面對記者,因為他們是你的合作者。二要及時回應記者的來電來訪。三要提供記者所需要的背景資料。四要利用事實來抓住記者的注意力。五要以事實為基礎答復記者。六要盡量不使用「無可奉告」之類的語言。七是不當眾拒絕某位記者的提問,不公開表達自己的偏見。八不要企圖控制記者,而是要控制自己的言行。領導幹部如果能夠把握新聞報道的特點與規律,將有助於減少與記者的矛盾與沖突,並會吸引記者的關注力,激發記者報道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造性,從而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
(五)提高面對采訪的能力
接受采訪是與媒體面對面就某些社會熱點問題進行溝通、交流的大眾傳播方式。接受采訪也是領導幹部向公眾傳遞信息,溝通情況,展示觀點,樹立形象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在生活節奏日益加速的今天,公眾通過記者的采訪可以直接了解政府的工作、理念以及價值取向。所以,作為領導幹部要作好及時接受采訪的思想准備,主動與社會進行溝通,就一些群眾關心的重大的熱點、難點、疑點表明態度作出應答。要做好政府的重大決策的前期宣傳、中期釋疑解惑、後期總結推廣。
(六)提高應對負面報道的能力
正面報道與負面報道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在輿論宣傳過程中,需要保持合理適度與相對平衡,充分發揮正反兩方面報道的功效,為我所用。保持適量、適度的負面報道,對於改進工作、遏制不正之風、加強對權力規范運作等,會起到很好的作用,這也是新聞媒體功能的體現。所以,對一些符合事實真相,出於改進工作為目的的監督報道,要虛心接受。如果出現了明顯歪曲事實、擴大事態、造成惡劣影響的報道,就應當採取一些措施,消除其負面影響。通過與媒體人員的交流,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提供有說服力的新聞稿,做到真正讓事實講話,受眾也可以接受。一些批評報道播發後,多多少少會對負責具體工作的領導幹部造成一定的影響。此時,一味指責媒體,敵視記者,很可能會對自身形象造成更大的損害。最好的辦法是,靜下心來查找問題,努力改進工作,與媒體合作;必要時,可與媒體協調,通過媒體,挽回形象。
(七)提高塑造媒體形象的能力
領導幹部的媒體形象,是領導幹部公眾形象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一個人的理念、思想、道德、品質、行為等等。媒體形象分為三個層面。第一層面是視覺形象,這是公眾對客體的表象認識,包括媒體人物的相貌、服裝、衣飾、動作、習慣以及體態語言等。第二層面是行為形象,這是公眾對媒體人物平時的行為以及對公眾生活、工作產生的影響的認識。第三層面是理念形象,這是公眾對媒體人物的精神世界的認識,是對其文化道德涵養、思想觀念、價值取向等深層次的認識。因此,領導幹部要樹立良好的媒體形象,首先要在平時加強自身修養,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要經過長期精心培育和積累;其次,在接受采訪時,盡量做到語言恰如其分、舉止大方適度、觀念與時俱進。
Ⅱ 如何強化領導幹部互聯網輿論引導能力建設
如何強化領導幹部互聯網輿論引導能力建設?在新形勢下,如果不能夠善待、善用、善管網路輿論,很可能會導致災難性的後果。這方面的教訓很多,比如,水門事件,直接導致了尼克松政府下台;前蘇共的垮台,也與新聞輿論直接相關。一些突發事件發生後,由於處置不當,直接引發了新聞輿論事件,造成了一些潛在的、非常嚴重的問題。有時,我們勞神費力幾十年,千辛萬苦樹立的新風尚,可能會因為一起新聞輿論事件,而受到嚴重的損害。再比如,個別地方把上訪群眾作為敵對勢力處理。所以,領導幹部如何面對媒體,不單單是一個專業性問題和技術問題,而是一個事關重大、影響全局的問題,是一個帶有根本性的問題。也不單單是執政黨和各級領導幹部的面臨問題,也是社會各界和廣大民眾共同面臨的普遍性問題。如何提高輿情應對能力,要處理好以下七個方面的問題。
(一)建立良好的媒體公共關系
建立良好的媒體公共關系就是要與媒體保持良好的溝通、交往與聯系。在經濟全球化與市場化的背景下政府、企業、社會組織等,與公眾關系日益緊密。公眾也希望得到最直接、最快捷的信息,這就需要政治、經濟、社會等行為主體加強與媒體的配合,直接面對媒體,通過媒體架起與公眾交流與溝通的橋梁。因此,處理媒體關系,應該成為領導幹部在處理各種復雜關系中的一個重要方面。
(二)建立高效的新聞發布機制
在媒體高度發達的今天,以往的宣傳模式和宣傳策略,顯然已不能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政府需要一個更為有效的應對手段和系統。經驗和教訓告訴我們,新聞發言人機制是避免媒體炒作、消除謠言、引導輿論、樹立政府形象的一個非常有效的手段。新聞發布機制是由政府主體、公眾客體和傳播中介三者構成的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政府是新聞發布機制的主導性操作機構,公眾是新聞發布機制的對象,傳播機構是連接政府與公眾的橋梁。
(三)提高危機事件中面對媒體的能力
危機事件的爆發最能刺激人們的好奇心,常常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媒體捕捉的最佳新聞素材和報道線索。在危機事件中,領導幹部要通過正確、有效的新聞發布與信息傳播,扭轉危機,擺脫被動。而在危機處理中表現不當,則會使突發性事件進一步惡化,造成新一輪的危機。因此,領導幹部在危機事件當中平息事端、釋疑解惑、疏導情緒、化解矛盾確實是一種智慧,更是一種能力,它需要一定的應對媒體的經驗、方法和技巧。對於網路輿情可以搭建多瑞科輿情數據分析站系統來實時關注網路動態,確保負面信息及時掌握。
(四)提高面對記者的能力
西方人稱記者為「無冕之王」。記者具有兩重屬性:最基本的、共性的職業道德是向公眾提供事實真相,這是記者的自然屬性;而核心的、特殊的職業規范是維護階級與國家的利益,這是記者的社會屬性。通過記者來傳遞信息,這是與媒體接觸的主要目的。所以領導幹部一定要克服輕視記者、迴避采訪、盲目應對、蔑視媒體的心理狀態,要坦誠、自然、客觀地面對記者。具體而言:一要尊重每一位記者。要善待記者,不要給記者講課,因為他們不是你的學生;不要給記者做報告,因為他們不是你的部下;不要敵視記者,因為他們不是你的敵人;要以平等的態度面對記者,因為他們是你的合作者。二要及時回應記者的來電來訪。三要提供記者所需要的背景資料。四要利用事實來抓住記者的注意力。五要以事實為基礎答復記者。六要盡量不使用「無可奉告」之類的語言。七是不當眾拒絕某位記者的提問,不公開表達自己的偏見。八不要企圖控制記者,而是要控制自己的言行。領導幹部如果能夠把握新聞報道的特點與規律,將有助於減少與記者的矛盾與沖突,並會吸引記者的關注力,激發記者報道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造性,從而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
(五)提高面對采訪的能力
接受采訪是與媒體面對面就某些社會熱點問題進行溝通、交流的大眾傳播方式。接受采訪也是領導幹部向公眾傳遞信息,溝通情況,展示觀點,樹立形象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在生活節奏日益加速的今天,公眾通過記者的采訪可以直接了解政府的工作、理念以及價值取向。所以,作為領導幹部要作好及時接受采訪的思想准備,主動與社會進行溝通,就一些群眾關心的重大的熱點、難點、疑點表明態度作出應答。要做好政府的重大決策的前期宣傳、中期釋疑解惑、後期總結推廣。
(六)提高應對負面報道的能力
正面報道與負面報道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在輿論宣傳過程中,需要保持合理適度與相對平衡,充分發揮正反兩方面報道的功效,為我所用。保持適量、適度的負面報道,對於改進工作、遏制不正之風、加強對權力規范運作等,會起到很好的作用,這也是新聞媒體功能的體現。所以,對一些符合事實真相,出於改進工作為目的的監督報道,要虛心接受。如果出現了明顯歪曲事實、擴大事態、造成惡劣影響的報道,就應當採取一些措施,消除其負面影響。通過與媒體人員的交流,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提供有說服力的新聞稿,做到真正讓事實講話,受眾也可以接受。一些批評報道播發後,多多少少會對負責具體工作的領導幹部造成一定的影響。此時,一味指責媒體,敵視記者,很可能會對自身形象造成更大的損害。最好的辦法是,靜下心來查找問題,努力改進工作,與媒體合作;必要時,可與媒體協調,通過媒體,挽回形象。
(七)提高塑造媒體形象的能力
領導幹部的媒體形象,是領導幹部公眾形象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一個人的理念、思想、道德、品質、行為等等。媒體形象分為三個層面。第一層面是視覺形象,這是公眾對客體的表象認識,包括媒體人物的相貌、服裝、衣飾、動作、習慣以及體態語言等。第二層面是行為形象,這是公眾對媒體人物平時的行為以及對公眾生活、工作產生的影響的認識。第三層面是理念形象,這是公眾對媒體人物的精神世界的認識,是對其文化道德涵養、思想觀念、價值取向等深層次的認識。因此,領導幹部要樹立良好的媒體形象,首先要在平時加強自身修養,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要經過長期精心培育和積累;其次,在接受采訪時,盡量做到語言恰如其分、舉止大方適度、觀念與時俱進。
Ⅲ 如何提升領導幹部應對輿情的能力
第一、部分基層領導工作上的不扎實導致輿情應對的被動。一方面,有的領導幹部實心服務不多。對於群眾的所想所思、所盼所願、所急所求,重視關注不夠,作風飄浮,踏踏實實為民辦實事甚少。另一方面,個別領導幹部缺乏基本素養,語言行為不檢點。有的經常酒館進、舞廳出,出口成「臟」。有的由於平時學習不夠,政策不平低,應對媒體時在言語上缺少溝通技巧,笨嘴拙舌,甚至被人抓住話柄。鄭州市規劃局一副局長在應對媒體時慌不擇言,「你是為黨說話,還是為人民說話」就被媒體抓住在網上大肆炒作。
第二、群眾民主參與意識的增強形成輿情的不斷增多。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群眾要求參與民主政治、維護合法權益的意識日漸增強,加上訴求渠道的日益增多,特別是新興媒體互聯網的迅猛發展,因其強大的影響力、滲透力和獨特的互動性,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追捧並積極參與其中,訴求的內容也不再局限於自身的利益,更多的是對社會的關注,從而增加了各類輿情的涌現.
第三、社會矛盾復雜容易激發輿情事件的放大。社會發展過程中,就業、教育、醫療、住房、收入分配等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比較突出,沉澱了許多社會矛盾,公眾對公權力出現不信任感,對社會公正缺乏信心。一些公眾熱衷於炒作社會陰暗面,對倫理道德喪失、官員行為失當等個案分外在意,不依不饒。這些負面情緒日益積累,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社會心態的放大效應,很小的一個事件都容易引發民眾的情感共振。人們拿著放大鏡的心態剖析一些社會不良現象,當他們發現事情似乎按照他們所擔憂的方向發展時,便以極端的方式爆發,從而製造一個又一個吸引眼球的熱點輿情事件。
第四、個別媒體的炒作報道推動輿情的隨意性。當前,媒體之間競爭非常激烈,都想挖得獨家新聞,製造轟動效應,搶第一時間發稿,以獲得高收視率,高發行量,高點擊率,以求得大量的廣告投放。此時,新聞核實只是走過場,並且往往沒有時間進行核實,結果不嚴肅的消息、不準確的新聞增多。有的媒體甚至不惜捕風捉影、不計社會後果,製造所謂的「新聞」。如陝西的「華南虎事件」。另外,個別媒體記者缺乏應有的職業道德,以挖掘「負面新聞」為主營,抓住單位領導求穩怕亂思想,大肆收取「封口費」。去年11月8日,省內一媒體記者到我縣某縣屬中學采訪時,發現有違規行為,便以「曝光」相要挾,收取所謂的「新聞宣傳費」,被縣委宣傳部發現和及時制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