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班圍繞中秋的語言教案
活動設計背景
中秋節前,超市中各式各樣的月餅琳琅滿目,街上月餅加工點,濃郁的香味很遠就能聞到,節日的氣氛漸濃。但在孩子們眼裡,這些傳統節日只是放幾天假,吃一些傳統食品而已。幼兒對我國的傳統節日了解甚少,尤其是節日中各種民俗民風形成的豐富的節日文化,它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引導學生探究我國的傳統節日,並藉此了解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是很有必要的
活動目標
1、能仔細傾聽錄音《嫦娥奔月》的故事。
2、說說中秋節的來歷、習俗
3、感受傳統節日的風俗以及人與人之間的親情、友情、鄉情
活動重點、難點
重點:目標1和2
難點:目標3
活動准備
歌曲《八月十五月兒圓》
《嫦娥奔月》的錄音故事
活動過程
一、導入:用歌曲《八月十五月兒圓》導入活動主題
二、傾聽《嫦娥奔月》的錄音故事
三、引導幼兒說說中秋節的習俗,大人,小孩怎樣過中秋節。
四、說說課本里的小動物怎樣過中秋節?並著重認識「中秋節、團圓」這兩個詞。
五、老師講解中秋節的象徵意義:中秋節是一個美好、團圓的節曰。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
六、 結束:老師,幼兒一起唱歌曲《八月十五月兒圓》
教學反思
1、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選擇這一主題活動正符合幼兒對傳統節日認知的需要,幼兒所熟悉、感興趣的,又是具有教育價值的。
2、在活動實施的過程中,是我做了充分的准備,所選的歌曲和錄音故事
作為學習的主體始終貫穿於活動的整個過程,歌曲和故事熟悉、有趣,所以幼兒的比較喜歡,參與性強。
3、幼兒能簡單、流暢講述中秋節的習俗,很好的培養了幼兒的語言能力。
2. 為什麼農歷八月十五稱為中秋節。
農歷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也稱仲秋節、團圓節、八月節等,是我國漢族和大部分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也流行於朝鮮、日本和越南等鄰國。因為秋季的七、八、九三個月(指農歷),八月居中,而八月的三十天中,又是十五居中,所以稱之為中秋節。又因此夜浩月當空,民間多於此夜合家團聚,故又稱團圓節。 中秋節起源於我國古代秋祀、拜月之俗。《禮記》中載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這里的「夕月」就是拜月的意思。兩漢時已具雛形,唐時,中秋賞月之俗始盛行,並定為中秋節。歐陽詹(公元785~約827年)於《長安玩月詩序》雲:「八月於秋。季始孟終;十五於夜,又月雲中。稽於天道,則寒暑均,取於月數,則蟾魂圓,故曰中秋。」 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徵,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為「團圓節」。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的遊子,更是以月來寄託深情。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都是千古絕唱。 中秋節與元宵節和端午節並稱為我國三大傳統佳節。究中秋節之來源,與「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葯」等神話傳說有著密切的關系。故中秋節的民間習俗多與月亮有關。賞月、拜月、吃團圓月餅等,均源於此。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風,到了後來賞月重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松的歡娛。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代極盛,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宋代、明代、清代宮廷和民間的拜月賞月活動更具規模。 我國各地至今遺存著許多「拜月壇」、「拜月亭」、「望月樓」的古跡。北京的「月壇」就是明嘉靖年間為皇家祭月修造的。 每當中秋月亮升起,於露天設案,將月餅、石榴、棗子等瓜果供於桌案上,拜月後,全家人圍桌而坐,邊吃邊談,共賞明月。現在,祭月拜月活動已被規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眾賞月游樂活動所替代。 吃月餅是節日的另一習俗,月餅象徵著團圓。月餅的製作從唐代以後越來越考究。蘇東坡有詩寫道:「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清朝楊光輔寫道:「月餅飽裝桃肉餡,雪糕甜砌蔗糖霜」。看來當時的月餅和現在已頗為相近了。 通常有許多人講,中秋節源自嫦娥奔月的故事。據史書記載:「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葯服之,遂奔月為月精。」嫦娥此舉所付出的代價是罰作苦役,並終生不能返回人間。李白為此頗為傷感,寫有詩句:「白兔搗葯秋復春,女亘娥孤棲與誰鄰?」嫦娥自已雖覺月宮之好,但也耐不住寂寞,在每年八月十五月圓夜清之時,返回到人間與夫君團聚,但在天明之前必須回到月宮。後世人每逢中秋,既想登月與嫦娥一聚,又盼望嫦娥下凡一睹芳容。因此,許多人在焚香拜月之時,祈求「男則願早步蟾宮,高攀仙桂……女則願貌似嫦娥,圓如皓月。」年復一年,人們把這一天作為節日來慶祝。 有人則認為,中秋節是由唐明皇賞月開始的。唐代《開元遺事》一書中記載:中秋夜,唐明皇偕楊貴妃在月下遊玩兒,游到興處,二人徑自登入月宮,唐明皇還在月宮學得半部《霓裳羽衣曲》,後來補充完整,成為傳世之作。唐明皇念念不忘這月宮之行,每年到此時刻,必要賞月一番。百姓也來效仿,月圓之時歡聚一堂,享受人間美景。久而久之,成了一種傳統沿襲下來。 而有人提出,中秋節原本是推翻元朝統治的一次起義紀念日。在元朝末年,老百姓不堪忍受官府的統治,在中秋季節,把寫有「殺韃子、滅元朝;八月十五家家齊動手」的字條藏在鉻好的小圓餅內相互傳遞。到了八月十五日晚,家家戶戶齊動手,一舉推翻了元朝統治。後來,每逢中秋節,都吃月餅來
3. 八月十五中秋節的原因是什麼
農歷七月、八月、九月這三個月為秋季,按排行依次為孟秋、仲秋、季秋。內即七月為秋天的第一容個月,為孟秋;八月為秋天的第二個月,為仲秋;九月為秋天的第三個月,為季秋。
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在中國的農歷里,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
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4. 中秋節活動策劃
一、活動組委會
1、負責:董事會成員、總經辦、企劃部
2、成員:各部門負責人
二、活動時間:9月6日至月30日
三、中秋節策劃方案——活動目的:
藉助中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國人的第二個長假「國慶節」營造商場第二個銷售高峰,以及針對長假後 的冷淡市場有的放矢,減緩及減小銷售下降趨勢。
四、中秋節策劃方案——活動主題:
慶中秋,迎國慶,送大禮!
五、活動口號:略
六、中秋節活動方案——場景布置:
(一)、場外布置:
大門對聯:萬家團圓迎中秋,四海歡騰慶國慶,橫聯:歡度佳節;
外牆懸掛巨幅:寬:高=10*13M,宣傳活動內容;
在門上方懸掛大紅燈籠8個。
(二)、場內布置:
1、分別在一、二、三、四樓電梯兩端懸掛宣傳指示牌。
2、在一樓大廳設立一個大月餅(由采購部洽談);
3、在一樓入口處設立一座牌坊,在收銀台後側陳列月餅一條街,在月餅一條街上端懸掛吊牌,烘托月餅一條街氣氛;
4、在各樓層主通道、電梯口、月餅堆頭上端懸掛相應的宮廷燈籠;宮廷燈籠300個。
5、在各樓層主通道懸掛中秋、國慶節弔旗(各一面);弔旗1000張。
6、樓梯護欄以金黃色絨布圍邊,同時加強對電梯口布置。
7、中廳中央吊一個大型(2、5米寬)的燈籠(用KT板製做),在大燈籠下方吊方塊字樣「中秋節快樂」,在從再加上其它的裝飾物。
七、中秋節活動方案——宣傳策略
1、DM海報宣傳(具體操作明細見附表);
2、電視媒體宣傳:
A、宣傳內容:月餅上市、團購、大宗購月餅以及相關活動內容;
B、時間:9月20日26日;
C、費用收取:
D、宣傳形式:動畫圖片加文字。
3、場外巨幅、展板宣傳;
4、場內播音宣傳;
5、社區各人流密集處以小條幅宣傳,內容:「XX購物廣場祝全市人民中秋節快樂;中秋大宗購物熱線:*****」
八、活動策略:
活動一、購物滿20留住快樂瞬間
活動時間: 9月1---9月30日
活動內容:一次性在本商場購物滿20元以上可憑電腦小票在商場入口處靚新新娘婚紗攝影咨詢處參與抽獎活動。
獎項設置:
隨便你定
中秋節活動策劃方案範例二
活動主題:喜迎中秋節、歡度中秋節
活動內容:
一.中秋月餅大展銷
活動方式:
1.展出不同廠家的各種月餅禮品盒、散裝月餅,採取多種方式陳列,給人以豐富感。並聯合廠家展開不同程度的優惠、贈送小禮品等促銷活動。
可以按月餅餡劃分陳列區域,如肉餡月餅、無糖月餅,水果餡月餅等。同時可以開設一些知名品牌月餅專櫃。
2.推出中秋禮品組合套餐:把月餅跟其他保健品類禮品組合包裝在一起,分為幾檔,如88元、188元、288元….
中秋節,人們購買禮品孝敬老人或贈送朋友,一般除了購買月餅外,還會買點其他什麼禮品的,一般多是保健品之類的,將月餅和其他禮品組合在一起,既方便了顧客購買,在價格上也可以採取一定優惠。
3.現場製作月餅:去年的月餅風波可能在許多人心目中還留有陰影,為了讓顧客去除這種心理,現場製作月餅是一好方法,可以聯合廠家現場製作。
二.「把月亮帶回家」
活動期間,購物滿100元,送一個掛有月亮的鑰匙扣,月亮鑰匙扣形狀多樣,製作精緻,上面刻有一些祝福語:如中秋快樂、祝美滿、平安、快樂等話語以及一些描寫中秋節和月亮的詩歌詞句。
操作說明:
1. 鑰匙扣由商場定做,根據商場銷售額確定定做數量,每個鑰匙扣定做成本控制在一元以內。
2. 在鑰匙扣上刻上商場名稱,也可以跟祝福語結合起來,如「XX商廈祝您中秋節快樂」。
3. 憑購物小票到商場指定處領取,100元一個,200兩個,依次類推。領取後在小票上蓋章。
三.月圓「十分」大搶購
活動時間:***
限時搶購,搶購持續時間為「十分鍾」,在搶購時間內購買的商品一律八折,在收款台進行打折計算,以收款處結算時間為准,以商場音樂時間為標志,當特定音樂響起的時候,即搶購時間開始。
操作說明:
*事先不告知具體「搶購」時間,注意維持現場秩序。
*註明一些商品不參加搶購,並在現場用海報告示。
*此活動也可以採取在搶購時間內購買的商品返還30%付款金額的做法,憑購物小票上的金額和時間到服務台領取返還金額。
註:超市可以推出中秋節每日商品特價,每日推出兩至三樣特低價商品,通過特低價商品來帶動其他商品的銷售,這些特低價商品最好是跟中秋節有一定聯系,跟其他商場相比,這些商品在價格上要具有絕對競爭優勢。
5. 中秋節馬上到了,求一份酒吧中秋活動策劃方案
中秋營銷策劃
一、活動主題: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XX酒吧與您共度美好夜晚——你快回來。
二、活動口號:
「你快回來 COMEBACK WITH YOU」
三、活動目的:
_目前臨平酒吧行業競爭激烈,旺角酒吧目前最大的競爭對手SOS酒吧在國慶期間推出的活動為:10月1日—2日國旗之夜;10月3日—10月4日假面舞會;10月5日—7日SOS嘉賓大集合。上述活動以廣告單頁、戶外平面、案場包裝為主要宣傳手段。加上臨平其他酒吧、演藝吧、KTV等娛樂場的國慶促銷型廣告也鋪天蓋地,形式多樣。針對目前競爭環境及競爭行為,我司認為旺角酒吧首先應避其鋒芒,以感性的廣告語、出色的廣告設計,豐富、獨特且具有氣質的場地裝飾,運用小媒體、大通路,進行有針對性的宣傳方為上策。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需要舉辦以豐富內容為感召、凝聚人心為主題的活動,從定位上將旺角原有的慢搖酒吧形象逐漸改變成為目前慢搖+演藝的特殊性娛樂場所,利用對手活動主題所展現的喧囂、嘈雜、狂熱等缺點,營造不同於其他競爭對手的特殊氛圍,展現旺角溫暖、舒適情調,及理性的一面。將原有的固定消費Q群體再次感召回來,同時對新客戶進行有效的情感公關,培養客戶的忠誠度,打動我們的老朋友新朋友。
四、活動時間:
略
五、活動內容:
1 中秋傳說之——嫦娥奔月
2 中秋傳說之二——吳剛折桂 !
3 團團圓圓過中秋—你快回來
六、活動細節:
★環節一:來就送
9點半入場每桌客人贈送XX月餅一盒
當晚客人在進酒吧之後,點單完畢領班及相關執行人員即可贈送月餅一盒。
★ 環節二:滿就送-
每桌消費滿XXX即送
★環節三:中秋節當天全場消費優惠"
啤酒買送優惠。
洋酒買送優惠
在客人消費多少的同時,贈送公司「XX卡」
整場酒水優惠活動,不單單可以刺激客人消費,也可以帶動整個酒吧活動的氣氛。
★環節四:游戲鋪助環節:
開場前中秋節講解(公司現在的DJ)
開場前,DJ。MC講解中秋節的由來,講解有關中秋節的相關資料。通過DJ的講解讓客人知道什麼是中秋節,我們中國傳統的節日。
開場和中場的舞蹈(公司的舞蹈對)
在開場和中場穿插,於中秋節有關的舞蹈嫦娥奔月。通過舞蹈來帶動整場娛樂氣氛。
中場的游戲(主持:酒吧經理或DJ)
B在中場可穿插1次趣味性有獎游戲活動,游戲以能活躍整場氣氛,吸引參與為主。獎品可設「一打或一箱啤酒、或洋酒一支」
★環節五:你快回來:
在午夜零點,舞蹈《你快回來》後。設一次尖叫比賽,(也是最後一個環節的游戲)。在午夜的時候有DJ組織,讓全場的客人一起尖叫,看誰叫的聲音最大,誰是正聲屬於我們旺角的消費群體。(獎品:一瓶洋酒或其他消費券等)。
七、活動前期籌備:
活動場景布置:
將西門的進門口和吧台一圈以及JD台、部分營業區域,布置中秋相關物品,如:月亮、星星、嫦娥後羿弓箭等,小商品市場都有這樣的東西。
活動道具:
由於當晚活動是全場的,我們的工作人員個服務員也必須也要在服飾上和活動主題向穩合,在加上客人的需要,我們准備以下道具。
工作人員的道具:員工服飾接近我們活動的主題。
_DJ 道具:
|客人道具:
活動前期宣傳品:易拉寶或X架8個 、活動宣傳卡片2萬張 簡訊群發 10萬條、戶外廣告1張
活動流程:10月6晚 :
_
時 間 段 內 容 音 樂 備 注
19:45——21:30 客人進場DJ講解中秋節由來。 播放慢搖節奏音樂或和派對相關音樂
21:30——21:45 有關於中秋節的舞蹈,可和鋼管配合 開場,逐漸調動現場氣氛。 嫦娥奔月
21:45——22:05 主持上場,做個互動游戲。 配合游戲的相關音樂 主持可有現場經理擔任
22:05——23:05 演藝活動 播放舞曲 吳剛折桂
23:05——23:25 歌手獻歌時間 公司將請的歌手
:25——23:50 跳舞慢搖時間 播放舞曲
23:50——00:00 有關於中秋節的舞蹈,可和鋼管配合 配合舞蹈的音樂 你快回00:00——00:15 主持上場,做主題活動最後環節 配合相關的音樂
00:15——結束 跳舞慢搖時間 播放舞曲
八、素材
中秋節的由來:中秋節有悠久的歷史,和其它傳統節日一樣,也是慢慢發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早在《周禮》一書中,已有「中秋」一詞的記載。後來貴族和文人學士也仿效起來,在中秋時節,對著天上又亮又圓一輪皓月,觀賞祭拜,寄託情懷,這種習俗就這樣傳到民間,形成一個傳統的活動,一直到了唐代,這種祭月的風俗更為人們重視,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這個節日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
中秋節的傳說是非常豐富的,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葯之類的神話故事流傳甚廣。
中秋傳說之一——嫦娥奔月
相傳,遠古時候天上有十日同時出現,曬得莊稼枯死,民不聊生,一個名叫後羿的英雄,力大無窮,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侖山頂,運足神力,拉開神弓,一氣射下九個多太陽,並嚴令最後一個太陽按時起落,為民造福。
後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愛戴,後羿娶了個美麗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後羿除傳藝狩獵外,終日和妻子在一起,人們都羨慕這對郎才女貌的恩愛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心術不正的蓬蒙也混了進來。
一天,後羿到昆侖山訪友求道,巧遇由此經過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葯。據說,服下此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後羿捨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暫時把不死葯交給嫦娥珍藏。嫦娥將葯藏進梳妝台的百寶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見了,他想偷吃不死葯自己成仙。
三天後,後羿率眾徒外出狩獵,心懷鬼胎的蓬蒙假裝生病,留了下來。待後羿率眾人走後不久,蓬蒙手持寶劍闖入內宅後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對手,危急之時她當機立斷,轉身打開百寶匣,拿出不死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葯,身子立時飄離地面、沖出窗口,向天上飛去。由於嫦娥牽掛著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後羿回到家,侍女們哭訴了白天發生的事。後羿既驚又怒,抽劍去殺惡徒,蓬蒙早逃走了,後羿氣得捶胸頓足,悲痛欲絕,仰望著夜空呼喚愛妻的名字,這時他驚奇地發現,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潔明亮,而且有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拚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進三步,無論怎樣也追不到跟前。
後羿無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愛的後花園里,擺上香案,放上她平時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里眷戀著自己的嫦娥。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後,紛紛在月下擺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
中秋傳說之二——吳剛折桂
關於中秋節還有一個傳說:相傳月亮上的廣寒宮前的桂樹生長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邊有一個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後,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攏了。幾千年來,就這樣隨砍隨合,這棵桂樹永遠也不能被砍光。據說這個砍樹的人名叫吳剛,是漢朝西河人,曾跟隨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錯誤,仙人就把他貶謫到月宮,日日做這種徒勞無功的苦差使,以示懲處。李白詩中有「欲斫月中桂,持為寒者薪」的記載。
6. 八月十五中秋節都有哪些習俗
【中秋節的習俗】
中秋佳節,人們最主要的活動是賞月和吃月餅了。
賞月
在中秋節,我國自古就有賞月的習俗,《禮記》中就記載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李子、葡萄等時令水果,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
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宋代,中秋賞月之風更盛,據《東京夢華錄》記載:「中秋夜,貴家結飾台榭,民間爭占酒樓玩月」。每逢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樓都要重新裝飾門面, 牌樓上扎綢掛彩,出售新鮮佳果和精製食品,夜市熱鬧非凡,百姓們多登上樓台,一些富戶人家在自己的樓台亭閣上賞月,並擺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團圓子女,共同賞月敘談。
明清以後,中秋節賞月風俗依舊,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吃月餅
我國城鄉群眾過中秋都有吃月餅的習俗,俗話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餅」一詞,最早見於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中,那時,它也只是象菱花餅一樣的餅形食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的象徵。
月餅最初是在家庭製作的,清袁枚在《隋園食單》中就記載有月餅的做法。到了近代,有了專門製作月餅的作坊,月餅的製作越越來越精細,餡料考究,外型美觀,在月餅的外面還印有各種精美的圖案,如「嫦娥奔月」、「銀河夜月」、「三潭印月」等。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以餅之圓兆人之常生,用月餅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都成為天下人們的心願,月餅還被用來當做禮品送親贈友,聯絡感情。
觀潮
「定知玉兔十分圓,已作霜風九月寒。寄語重門休上鑰,夜潮留向月中看。」這是宋代大詩人蘇軾寫的《八月十五日看潮》詩。在古代浙江一帶,除中秋賞月外,觀潮可謂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觀潮的風俗由來以久,早在漢代枚乘的《七發》大賦中就有了相當詳盡的記述。漢以後,中秋觀潮之風更盛。明朱廷煥《增補武林舊事》和宋吳自牧《夢粱錄》也有觀潮條記載。這兩書所記述的觀潮盛況,說明在宋代的時候中秋觀潮之事達到了空前絕後的巔峰。
燃燈
中秋之夜,天清如水,月明如鏡,可謂良辰之美景,然而對此人們並未滿足,於是便有燃燈以助月色的風俗。在湖廣一帶有用瓦片疊塔於塔上燃燈的節俗。在江南一帶則有制燈船的節俗。在近代中秋燃燈之俗更盛。今人周雲錦、何湘妃《閑情試說時節事》一文說:「廣東張燈最盛,各家於節前十幾天,就用竹條扎燈籠。作果品、鳥獸、魚蟲形及『慶賀中秋』等字樣,上糊色紙繪各種顏色。中秋夜燈內燃燭用繩系於竹竿上,高樹於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燈砌成字形或種種形狀,掛於家屋高處,俗稱『樹中秋』或『豎中秋』。富貴之家所懸之燈,高可數丈,家人聚於燈下歡飲為樂,平常百姓則豎一旗竿,燈籠兩顆,也自取其樂。滿城燈火不啻琉璃世界。」看來從古至今中秋燃燈之俗其規模似乎僅次於元宵燈節。
玩兔兒爺
近人金易、沈義羚所著的《宮女談往錄》中,記述了一位叫榮兒的宮女講述的故事。當時正是八國聯軍進北京的那一年,慈禧太後逃出了京都,在逃亡的路上恰逢中秋,這位太後慌亂之中亦未忘舊禮古俗,便在寄寓的忻州貢院中舉行了祭月之禮。故事說,「晚飯後按著宮里的習慣,要由皇後去祭祀『太陰君』。這大概是沿著東北的習慣『男不拜兔,女不祭灶』罷,『太陰君』是由每家的主婦來祭的。在庭院的東南角上,擺上供桌,請出神碼來(一張紙上印一個大兔子在月宮里搗葯),插在香壇里。香壇是一個方斗,晉北的斗不是圓的,是方的。街上有時偶然聽到晉北人唱『圓不過月亮方不過斗,甜不過尕妹妹的溫柔。』可見,晉北的斗全是方的了。斗里盛滿新高粱,鬥口糊上黃紙,供桌上四碟水果,四盤月餅,月餅疊起來有半尺高。另外,中間一個大木盤,放著直徑有一尺長的圓月餅,這是專給祭兔時做的。還有兩枝新毛豆角。四碗清茶,是把茶葉放在碗里用涼水沖一下。就這樣,由皇後帶著妃子、格格和我們大家行完禮,就算禮成。我們都是逃跑在外的,非常迷信,唯恐有一點禮儀不周,得罪了神鬼,給自己降下災難。所以一有給神鬼磕頭的機會,都是爭著參加,沒有一個人敢拉後的!我和娟子是替換著來磕的頭。」這個故事講的是清代宮廷中祭拜月兔的規矩,雖說是在逃難之中,香壇只好用晉北的方斗來替代,但從心理角度說,因為在難中,所以對神則更為敬畏而虔誠。從這個故事看,清代宮廷是把月中的玉兔稱做太陰君的。然而民間則不同,百姓們稱它為玉兔兒爺,這種稱呼雖不如稱太陰君嚴肅莊重,但卻顯得更為親切。而在北京一帶的民俗中,中秋節祭兔兒爺實是莊重不足而游戲有餘,盡管略顯得對神不大尊敬,但卻反映了民間敬神心理的異化。中秋自從由祭月的禮俗轉化成民間節日後就淡化了禮俗色彩,而游賞性質越來越突出,玩兔兒爺的風俗,可以說是這一現象的有力佐證。
其它中秋節的習俗
中國地緣廣大,人口眾多,風俗各異,中秋節的過法也是多種多樣,並帶有濃厚的地方特色。
在福建浦城,女子過中秋要穿行南浦橋,以求長壽。在建寧,中秋夜以掛燈為向月宮求子的吉兆。上杭縣人過中秋,兒女多在拜月時請月姑。龍岩人吃月餅時,家長會在中央挖出直徑二、三寸的圓餅供長輩食用,意思是秘密事不能讓晚輩知道。這個習俗是源於月餅中藏有反元殺敵訊息的傳說。金門中秋拜月前要先拜天公。
廣東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習俗,主要是婦女和小孩,有「男不圓月,女不祭灶」的俗諺。晚上,皓月初升,婦女們便在院子里、陽台上設案當空禱拜。銀燭高燃,香煙繚繞,桌上還擺滿佳果和餅食作為祭禮。當地還有中秋吃芋頭的習慣,潮汕有俗諺:「河溪對嘴,芋仔食到」。八月間,正是芋的收成時節,農民都習慣以芋頭來祭拜祖先。這固然與農事有關,但民間還有一則流傳廣泛的傳說:1279年,蒙古貴族滅了南宋,建立元朝,對漢人進行了殘酷的統治。馬發據守潮州抗元,城破後,百姓慘遭屠殺。為了不忘胡人統治之苦,後人就取芋頭與「胡頭」諧音,且形似人頭,以此來祭奠祖先,歷代相傳,至今猶存。
中秋夜燒塔在一些地方也很盛行。塔高1—3公尺不等,多用碎瓦片砌成,大的塔還要用磚塊砌成,約占塔高的1/4,然後再用瓦片疊砌而成,頂端留一個塔口,供投放燃料用。中秋晚上便點火燃燒,燃料有木、竹、谷殼等,火旺時潑松香粉,引焰助威,極為壯觀。民間還有賽燒塔規例,誰把瓦塔燒得全座紅透則勝,不及的或在燃燒過程倒塌的則負,勝的由主持人發給彩旗、獎金或獎品。據傳燒塔也是元朝末年,漢族人民反抗殘暴統治者,於中秋起義時舉火為號的由來。
江南一帶的民間在中秋節人習俗也是多種多樣。南京人中秋愛吃月餅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鴨。「桂花鴨」於桂子飄香之時應市,肥而不膩,味美可口。酒後必食一小糖芋頭,澆以桂漿,美不待言。「桂漿」,取名自屈原《楚辭·少司命》「援北方閉兮酌桂漿」。桂漿,一名糖桂花,中秋前後採摘,用糖及酸梅腌制而成。江南婦女手巧,把詩中的詠物,變為桌上佳餚。 南京人合家賞月稱「慶團圓」,團坐聚飲叫「圓月」,出遊街市稱「走月」。
明初南京有望月樓、玩月橋,清代獅子山下築朝月樓,皆供人賞月,而以遊玩月橋者為最。人們在明月高懸時,結伴同登望月樓、遊玩月橋,以共睹玉兔為樂。「玩月橋」在夫子廟秦淮河南,橋旁為名妓馬湘蘭宅第,這夜,士子聚集橋頭笙簫彈唱,追憶牛渚玩月,對月賦詩,故稱此橋為玩月橋。明亡後,漸漸衰落,後人有詩去:「風流南曲已煙銷,剩得西風長板橋,卻憶玉人橋上坐,月明相對教吹簫」。長板橋,即原先的玩月橋。 近年來,南京夫子廟已重新修葺,恢復明清年間的一些亭閣,疏浚河道,待到中秋佳節時,就可結伴同來領略此地的玩月佳趣了。
江蘇省無錫縣中秋夜要燒斗香。香斗四周糊有紗絹,繪有月宮中的景色。也有香斗以線香編成,上面插有紙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上海人中秋宴以桂花蜜酒佐食。
江西省吉安縣在中秋節的傍晚,每個村都用稻草燒瓦罐。待瓦罐燒紅後,再放醋進去。這時就會有香味飄滿全村。新城縣過中秋時,自八月十一夜起就懸掛通草燈,直至八月十七日止。
安徽省婺源中秋節,兒童以磚瓦堆一中空寶塔。塔上掛以帳幔匾額等裝飾品,又置一桌於塔前,陳設各種敬「塔神」的器具。夜間則內外都點上燈燭。績溪中秋兒童打中秋炮。中秋炮是以稻草紮成發辮狀,浸濕後再拿起來向石上打擊,使發出巨響並有游火龍的風俗。火龍是以稱草紮成的龍,身上插有香柱。游火龍時有鑼鼓隊同行,游遍各村後再送至河中。
四川省人過中秋除了吃月餅外,還要打粑、殺鴨子、吃麻餅、蜜餅等。有的地方也點桔燈,懸於門口,以示慶祝。也有兒童在柚子上插滿香,沿街舞動,叫做「舞流星香球」。嘉定縣中秋節祭土地神、扮演雜劇、聲樂、文物,稱為「看會」。
在北方,山東省慶雲縣農家在八月十五祭土穀神,稱為「青苗社」。諸城、臨沂和即墨等地除了祭月外,也得上墳祭祖。冠縣、萊陽、廣饒及郵城等地的地主也在中秋節宴請佃戶。即墨中秋節吃一種應節食品叫「麥箭」。山西省潞安則在中秋節宴請女婿。大同縣則把月餅稱為團圓餅,在中秋夜有守夜之俗。
河北省萬全縣稱中秋為「小元旦」,月光紙上繪有太陰星君及關帝夜閱春秋像。河間縣人認為中秋雨為苦雨,若中秋節下雨,當地人則認為青菜必定味道不佳。
陝西省西鄉縣中秋夜男子泛舟登崖,女子安排佳宴。不論貧富,必食西瓜。中秋有吹鼓手沿門吹鼓,討賞錢。洛川縣中秋節家長率學生帶禮物為先生拜節,午飯多於校內聚餐。
一些地方還形成了很多特殊的中秋習俗。除了賞月、祭月、吃月餅外,還有香港的舞火龍、安徽的堆寶塔、廣州的樹中秋、晉江的燒塔仔、蘇州石湖看串月、傣族的拜月、苗族的跳月、侗族的偷月亮菜、高山族的托球舞等。
7. 幼兒園慶中秋節活動方案
1.根據國家法定假日的規定,確定本預案活動的時間,地點及參加人員(可以邀請家長,軍人家長可以講故事),可以分班活動亦可全園集體活動。 2.請小朋友每人帶一塊月餅(會是不同形狀,大小,質地,顏色)。 3.看有關八月十五的故事的動畫片,或講月餅的由來及做法。 4.賞月餅,講月餅的寓意--團圓幸福 5.聽古典音樂,品月餅(把月餅切成小塊)
8. 中班音樂八月十五是中秋教案
一、活動背景:
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是我國傳統的中秋佳節,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中秋節的傳說是非常豐富的,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葯之類的神話故事流傳甚廣。中秋節的習俗也很多, 中華民族的節日有很多,中秋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月到中秋分外明",大班幼兒對其有深厚的興趣及探究慾望。時值中秋節的來臨之際,為了提高孩子們對我國民族傳統文化的了解與興趣,加深對祖國悠久歷史文化和我國勞動人民智慧結晶的熱愛之情。由此,我開展了此主題。
二、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了解中秋節的來歷,感受體驗傳統文化;2、通過討論和講述,發展幼兒口語表達能力;3、讓幼兒體驗和夥伴老師一起過節日的快樂並學會分享;4、通過觀察、記錄月亮的變化,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及思維能力。
三、活動准備:
1.教師和幼兒一起創設反映中秋節的環境,如張貼有關中秋節的掛圖;2.家長幫助孩子搜集關於中秋節的資料,並為孩子准備一塊月餅;3.關於中秋節前後月亮變化的幻燈片及民間故事《常娥奔月》
四、活動過程:
(1)導入給小朋友展示關於中秋節前後月亮變化的幻燈片,激發幼兒興趣。讓小朋友通過觀察、記錄月亮變化,知道月亮時缺時圓,每天都有不同的變化。
(2)引出課題通過觀察月亮的變化,讓孩子們知道每年農歷的八月十五是中秋節,是我們國家的傳統節日。強調中秋節是豐收節,團圓節。
(3)探尋中秋節的來歷,鼓勵小朋友自己介紹,分享自己搜集的資料。
(4)議一議:"我家怎樣過中秋"。
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討論結束,請小組派代表講述。
(5)"團團圓圓過中秋"--擺上月餅,讓小朋友分享、品嘗月餅,通過分享月餅體驗節日的快樂。
(6)最後環節:聽故事《常娥奔月》。
相傳,遠古有一個名叫後羿的英雄,射下九個太陽,並嚴令最後一個太陽按時起落,為民造福。後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愛戴,娶了一位美麗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
一天,後羿從西王母那裡得到了不死葯。據說,服下此葯,能即刻升天成仙,但是後羿不忍離開自己的妻子,就把葯交給嫦娥保管。有一個心術不正,名叫逢蒙的人聽說後,就去偷竊,偷竊不成就要加害嫦娥。情急之下,嫦娥吞下不死葯飛到了天上。由於不忍心離開羿,嫦娥便飛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一直住在月亮廣寒宮。
羿聽說嫦娥奔月之後,無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就在後花園中擺上香案,放上嫦娥平時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里眷戀著自己的嫦娥。百姓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後,紛紛在月下擺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