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人才培訓的方案
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在組織的人、財、物、信息四種資源中,人們越來越廣泛地認識到人的重要性,以人為本的理念已漸漸深入人心,美國知名管理學者托馬斯·彼得斯曾說:企業或事業惟一真正的資源是人,管理就是充分開發人力資源以做好工作。①員工是組織的血液,他或者使你的事業轟轟烈烈,或者使你碌碌無為。不同組織間的競爭即成為人才的競爭,人們對此已經達成共識,通用汽車公司的前總經理艾爾弗雷德·斯隆曾經說過,把我的資產拿走吧――但是請把我的公司的人才留給我,五年後,我將使拿走的一切失而復得。②組織間對人才的競爭必然引起對人才的重新定位,以現代社會中人們掌握的科學、技術、專業知識的特點為主要標志,以字母或符號的造型來象徵其主要特點的人才分類方法,提出了XTI型人才論,系統地掌握兩門專業知識,並有明顯的主要的交叉點、結合部的X型人才更受人們的青睞,而它顯然是傳統的學校教育所不能滿足的,它需要走出學校的員工不斷通過培訓來求得自身的發展。我國高等學校教育普及率低的國情決定了從實踐中產生的人才需接受新的培訓來彌補自身知識的缺陷。社會在飛速發展,不斷變化的組織環境也客觀要求,社會中的每一個成員時時刻刻都要接受培訓才不致落後於時代,組織的競爭歸根結蒂於人才的競爭,而適應於社會發展的人才來源於活到老,學到老接受終生培訓的員工之中。認識到了培訓的重要性,並不等於就能做好培訓工作,因為培訓工作的完成需依賴於培訓方案。有好的培訓方案,不一定有好的培訓效果,但要有好的培訓效果,則必須要有好的培訓方案。在進修人力資源在職研究生的時候,我們曾經用了很多時間來探討和研究人才培訓這一重要知識點。關於培訓一般有以下的這些解釋:
培訓:指各組織為適應業務及培育人才需要,用補習、進修、考察等方式,進行有計劃的培養和訓練,使其適應新的要求不斷更新知識,擁有旺盛的工作能力,更能勝任現職工作,及將來能擔任更重要職務,適應新技術革命必將帶來的知識結構、技術結構、管理結構和幹部結構等方面的深刻變化。③
培訓:指向員工傳授工作所需知識和技能的任何活動,是與工作有關的任何形式的教育。④
培訓:指創造一個環境,使員工能夠在這一環境中獲得或學習特定的與工作要求密切相關的知識、技能、能力和態度。⑤
培訓:指給新雇員或現有雇員傳授其完成本職工作所改需的基本技能的過程。⑥
總之現代培訓指的是員工通過學習,使其在知識、技能、態度上不斷提高,最大限度地便員工的職能與現任或預期的職務相匹配,增加工作績效。
90年代以後,組織培訓工作可以說已是沒有固定模式的獨立發展階段,現代組織要真正搞好培訓教育工作,則必須了解當今的培訓發展趨勢,使培訓工作與時代同步,當今世界的培訓發展趨勢可以簡要歸納為以下幾點.
其一,員工培訓的全員性。培訓的對象上至領導下至普通的員工,這樣通過全員性的職工培訓極大地提高了組織員工的整體素質水平,有效地推動了組織的發展。同時,管理者不僅有責任要說明學習應符合戰略目標,要收獲成果,而且也有責任來指導評估和加強被管理人員的學習。另外,培訓的內容包括生產培訓、管理培訓、經營培訓等組織內部的各個環節。
其二,員工培訓的終身性。單憑學校正規教育所獲得的一點知識不能迎接社會的挑戰,必需實行終身教育,不斷補充新知識、新技術、新經營理論。
其三,員工培訓的多樣性。就是培訓的范圍已從企業擴展到整個社會,形成學校、企業、社會的三位一體的龐大的完整的職工培訓網。培訓的方式有企業組織的培訓、有社會組織的業余培訓、有大學為企業開辦的各類培訓班。
其四,員工培訓的計劃性。即組織把員工培訓已納入組織的發展計劃之內,在組織內設有職工培訓部門,負責有計劃、有組織的員工培訓教育工作。
其五,員工培訓的國家干預性。西方一些國家不但以立法的形式規定參加在職培訓是公職人員的權利與義務,而且以立法的形式籌措培訓經費。
如何設計員工培訓方案
(一)培訓需求分析
組織作為市場競爭的主體,它必須是理性化,以經濟人的眼光來看待一切,人力資源管理要求人才第一位,那麼培訓人才也就變得極為重要。培訓活動的成本無論從費用、時間和精力上來說,都是不低的,培訓是要冒一定風險,因此在是否進行培訓前需要進行需求分析,根據需求來指導培訓方案的制定,要有的放矢,不能單純地為培訓而培訓。
培訓需求分析需從多維度來進行,包括組織、工作、個人三個方面。首先,進行組織分析。組織分析指確定組織范圍內的培訓需求,以保證培訓計劃符合組織的整體目標與戰略要求。根據組織的運行計劃和遠景規劃,預測本組織未來在技術上及組織結構上可能發生什麼變化,了解現有員工的能力並推測未來將需要哪些知識和技能,從而估計出哪些員工需要在哪些方面進行培訓,以及這種培訓真正見效所需的時間,以推測出培訓提前期的長短,不致監渴掘井。其次,進行工作分析。工作分析指員工達到理想的工作績效所必須掌握的技能和能力。最後,進行個人分析。個人分析是將員工現有的水平與預期未來對員工技能的要求進行比照,發現兩者之間是否存在差距。研究工作者本人的工作行為與期望行為標准之間的差異,當工作大?quot;能力時,則需要進行培訓,通過提高能力,達到員工的職務與職能相一致。職務和職能二者都是變數,當職能提高了,需要開發職務,使兩者保持一致;當職務超過了能力,就需要進行培訓,開發職能,使兩者復歸一致。由於培訓的對象是員工,能否做好工作取決於諸多因素,培訓並不是萬能的,而且培訓要講求成本收益,因此,看培訓能否促進員工的個人行為發生所期望的轉變。如果聘用了技能不符合要求的人或者是惡劣的態度問題等,則不是培訓所能解決的問題,不需要培訓,若存在的問題培訓能夠解決時,則進行員工培訓,設計具體的培訓方案。
(二)培訓方案各組成要素分析
培訓方案是培訓目標、培訓內容、培訓指導者、受訓者、培訓日期和時間、培訓場所與設備以及培訓方法的有機結合。培訓需求分析是培訓方案設計的指南,一份詳盡的培訓需求分析就大致構畫出培訓方案的大概輪廓,在前面培訓需求分析的基礎上,下面就培訓方案各組成要素進行具體分析。
1、培訓目標的設置
培訓目標的設置有賴於培訓需求分析,在培訓需求分析中我們講到了組織分析、工作分析和個人分析,通過分析,我們明確了員工未來需要從事某個崗位,若要從事這個崗位的工作,現有員工的職能和預期職務之間存在一定的差距,消除這個差距就是我們的培訓目標。設置培訓目標將為培訓計劃提供明確方向和依循的構架。有了目標,才能確定培訓對象、內容、時間、教師、方法等具體內容,並可在培訓之後,對照此目標進行效果評估。培訓總目標是宏觀上的、較抽象的,它需要不斷分層次細化,使其具體化,具有可操作性。要達到培訓目標,就要求員工通過培訓掌握一些知識和技能,即希望員工通過培訓後了解什麼?你希望員工通過培訓後能夠干什麼?你希望員工通過培訓後有哪些改變?這些期望都是以培訓需求分析為基礎的,通過需求分析,明了員工的現狀,知道員工具有哪些知識和技能,具有什麼樣職務的職能,而企業發展需要具有什麼樣的知識和技能的員工,預期中的職務大於現有的職能,則要求培訓。明了員工的現有職能與預期中的職務要求二者之間的差距,即確定了培訓目標,把培訓目標進行細化,明確化,則轉化為各層次的具體目標,目標越具體越具有可操作性,越有利於總體目標的實現。
培訓目標是培訓方案實施的導航燈。有了明確的培訓總體目標和各層次的具體目標,對於培訓指導者來說,就確定了實施教計劃,積極為實現目的而教學;對於受訓者來說,明了學習目的之所在,才能少走多路,朝著既定的目標而不懈努力,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如果目的不明確,則易造成指導者、受訓者偏離培訓的期望,造成人力、物力、時間和精力的浪費,提高了培訓成本,從而可能導致培訓的失敗。培訓目標與培訓方案其它因素是有機結合的,只有明確了目標才有可能科學設計培訓方案其它的各個部分,使設計科學的培訓方案成為可能。
2、培訓內容的選擇
在明確了培訓的目的和期望達到的學習結果後,接下來就需要確定培訓中所應包括的傳授信息了。盡管具體的培訓內容千差萬別,但一般來說,培訓內容包括三個層次,即知識培訓、技能培訓和素質培訓,究竟該選擇哪個層次的培訓內容,應根據各個培訓內容層次的特點和培訓需求分析來選擇。
知識培訓,這是組織培訓中的第一層次。員工只要聽一次講座,或者看一本書,就可能獲得相應的知識。在學校教育中,獲得大部分的就是知識。知識培訓有利於理解概念,增強對新環境的適應能力,減少企業引進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的障礙和阻撓。同時,要系統掌握一門專業知識,則必須進行系統的知識培訓,如要成為X型人才,知識培訓是其必要途徑。雖然知識培訓簡單易行,但其容易忘記,組織僅停留在知識培訓層次上,效果不好是可以預見的。
技能培訓,這是組織培訓中的第二個層次。這里所謂技能就是指能使某些事情發生的操作能力。技能一旦學會,一般不容易忘記,如騎車、游泳等。招進新員工,採用新設備,引進新技術都不可避免要進行技能培訓,因為抽象的知識培訓不可能立即適應具體的操作,無論你的員工是多麼優秀,能力有多強,一般來說都不可能不經培訓就能立即操作得很好。
素質培訓,這是組織培訓的最高層次。此處素質是指個體能否正確地思維。素質高的員工應該有正確的價值觀,有積極的態度,有良好的思維習慣,有較高的目標。素質高的員工,可能暫時缺乏知識和技能。但他會為實現目標有效地、主動地學習知識和技能;而素質低的員工,即使已經掌握了知識和技能,但他可能不用。
上面介紹了三個層次的培訓內容,究竟選擇哪個層次的培訓內容,是由不同的受訓者具體情況決定的。一般來說,管理者偏向於知識培訓與素質培訓,而一般職員則傾向於知識培訓和技能培訓,它最終是由受訓者的職能與預期的職務之間的差異所決定的。
3、誰來指導培訓
培訓資源可分為內部資源和外部資源,內部資源包括組織的領導、具備特殊知識和技能的員工;外部資源是指專業培訓人員、學校、公開研討會或學術講座等。在眾多的培訓資源中,選擇何種資源,最終要由培訓內容及可利用的資源來決定。
組織的領導、具備特殊知識和技能的員工是組織的重要內部資源,利用內部資源,可使受訓者和培訓者多方都得到提高。組織內的領導是比較合適的人選。首先,他們既具有專業知識又具有寶貴的工作經驗;其次,他們希望員工獲得成功,因為這可以表明他們自己的領導才能;最後,他們是在培訓自己的員工,所以肯定能保證培訓與工作有關。無論採取哪種培訓方式,組織的領導都是重要的內部培訓資源。具備特殊知識和技能的員工也可以指導培訓,當員工培訓員工時,由於頻繁接觸,一種團隊精神便在組織中自然形成,而且,這樣做也鍛煉了培訓指導者本人的領導才能,
當組織業務繁忙,組織內部分不出人手來設計和實施員工的培訓方案,那麼就要求諸於外部培訓資源。工作出色的人員並不一定能培訓出一個同樣工作出色的員工,因為教學有其自身的一些規律,外部培訓資源恰好大多數是熟悉成人學習理論的培訓人員。外部培訓人員可以根據組織來量體裁衣,並且可以比內部資源提供更新的觀點,更開闊的視野,但外部培訓資源也有其不足之處,一方面,外部人員需要花時間和精力用於了解組織的情況和具體的培訓需求,這將提高培訓成本;另一方面,利用外部人員培訓,組織的領導對具體的培訓過程不負責任,對員工的發展逃避責任。
外部資源和內部資源各有優缺點,但比較之下,還是首推內部培訓資源,只有在組織業務確實繁忙,分不開人手時,或確實內部培訓資源缺乏適當人選時,才可選擇外部培訓資源,但盡管如此,也要把外部資源與內部資源結合使用才為最佳。
4、確定受訓者
根據組織的培訓需求分析,不同的需求決定不同的培訓內容,從而大體上確定不同的培訓對象,即受訓者。
崗前培訓是向新員工介紹組織的規章制度、文化以及組織的業務和員工,新員工來到公司,面對一個新環境,他們不太了解組織的歷史和組織文化,不了解組織的運行計劃和遠景規劃,不了解公司的政策,不了解自己的崗位職責,不熟悉自己的上司、同僚及下屬,因此新員工進入公司或多或少都會產生一些緊張不安,為了使新員工消除緊張情緒,使其迅速適應環境,企業必針對以上各方面進行崗前培訓,由崗前培訓內容決定了的受訓者只能是組織的新員工,對於老員工來說,這些培訓毫無意義.
對於即將升遷的員工及轉換工作崗位的員工,或者不能適應當前崗位的員工,他們的職能與既有的職務或預期的職務出現了差異,職務大於職能,對他們就需要進行培訓。對他們可採用在崗培訓或脫產培訓,而無論採用哪種培訓方式,都是以知識培訓、技能培訓和素質培訓為內容,而不同內容的知識培訓、技能培訓和素質培訓確定了不同的受訓者。在具體的培訓需求分析後,根據需求會確定具體的培訓內容,根據需求分析也確定了哪些員工缺乏哪些知識或技能,培訓內容與缺乏的知識及技能相吻合者即為本次受訓者。
雖然培訓內容決定了大體上的受訓者,但並不等於說這些就是受訓者,還應從確定的這些大體上的受訓者的角度看其是否適合受訓。首先看這些人對培訓是否感興趣,若不感興趣則不易讓其受訓,因為沒有積極性,效果肯定不會很好;另一方面,要看其個性特點,有些個性是天生的,既使通過培訓能掌握所需的知識、技能,但他仍不適合於該工作,則他屬於要換崗位,而不是需要培訓。從培訓內容及受訓者兩方面考慮,最終確定受訓者。
5、培訓日期的選擇
培訓日期的選擇。什麼時候需要就什麼時候培訓,這道理顯而易見,但事實上,做到這一點並不容易,卻往往步入一些誤區,下面的做法就是步入了誤區。許多公司往往是在時間比較方便或培訓費用比較便宜的時候提供培訓。如許多公司把握計劃訂在生產淡季以防止影響生產,卻不知因為未及時培訓卻造成了大量次品、廢品或其他事故,代價更高,再如有些公司把培訓訂在培訓費用比較便宜的時候,而此時其實並不需要培訓,卻不知在需要培訓時進行再培訓卻需要會出再培訓的成本。員工培訓方案的設計必須做到何時需要何時培訓,通常情況下,有下列四種情況之一時就需要進行培訓。
第一,新員工加盟組織。大多數新員工都要通過培訓熟悉組織的工作程序和行為標准,既使新員工進入組織進已擁有了優異的工作技能,他們也必須了解組織運作中的一些差別,很少有員工剛進入組織就掌握了組織需要的一切技能。
第二,員工即將晉升或崗位輪換。雖然員工已經成為組織的老員工,對於組織的規章制度、組織文化及現任的崗位職責都十分熟悉,但晉開到新崗位或輪換到新崗位,從事新的工作,則會產生新的要求,盡管員工在原有崗位上幹得非常出色,對於新崗位準備得卻不一定充分,為了適應新崗位,則要求對員工進行培訓。
第三,由於環境的改變,要求不斷地培訓老員工。由於多種原因,需要對老員工進行不斷培訓。如引進新設備,要求對老員工培訓新技術;購進新軟體,要求員工學會安裝與使用。為了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組織都在不斷調制自己的經營策略,每次調整後,都需對員工進行培訓。
第四,滿足補救的需要。由於員工不具備工作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從而需要培訓進行補救。在下面兩種情況下,必須進行補救培訓:一,由於勞動力市場緊缺或行政干預或其它各方面的原因,你不得不招聘了不符合要求的職員;二,招聘時看起來似乎具備條件,但實際使用上其表現卻不盡人意。
在作培訓需求分析時,確定需要培訓哪些知識與技能,根據以往的經驗,對這些知識與技能培訓作出日程安排,看大致需要多少時間,以及培訓真正見效所需的時間,從而推斷培訓提前期的長短,根據何時需用這些知識與技能及提前期,最終確定培訓日期。
6、適當培訓方法的選擇
組織培訓的方法有多種,如講授法、演示法、案例法、討論法、視聽法、角色扮演法等,各種培訓方法都有其自身的優缺點,為了提高培訓質量,達到培訓目的,往往需要各種方法配合起來,靈活使用,下面著重分析講授法、演示法、案例法三種常用方法,在培訓時可根據培訓方式、培訓內容、培訓目的而擇一或擇多種配合使用。
(1)講授法
講授法就是指講授者通過語言表達,系統地向受訓者傳授知識,期望這些受訓者能記住其中的重要觀念與特定知識。講授法用於教學時要求:①講授內容要有科學性,它是保證講授質量的首要條件;②講授要有系統性,條理清楚,重點突出;③講授時語言要清晰,生動准確;④必要時應用板書。
講授法雖是培訓中應用最普及的一種方法,但它既有顯而易見的優點,同時,也有很多缺陷。講授法的優點:①有利於受訓者系統地接受新知識;②容易掌握和控制學習的進度;③有利於加深理解難度大的內容;④可以同時對許多人進行教育培訓。其缺點為:①講授內容具有強制性,受訓者無權自主選擇學習內容;②學習效果易受教師講授的水平影響;③只是教師講授,沒有反饋;④受訓者之間不能討論,不利於促進理解;⑤學過的知識不易被鞏固。
(2)演示法
演示法是運用一定的實物和教具,通過實地示範,使受訓者明白某種事務是如何完成的。演示法要求:①示範前准備好所有的用具,擱置整齊;②讓每個受訓者都能看清示範物;③示範完畢,讓每個受中者試一試;④對每個受訓者的試做都給予立即的反饋。
演示法用於教學同樣優點與缺點並存。其優點為:①有助於激發受訓者的學習興趣;②可利用多種感官,做到看、聽、想、問相結合;③有利於獲得感性知識,加深對所學內容的印象。演示法的缺點為:①適用的范圍有限,不是所有的內容都能演示;②演示裝置移動不方便,不利於教學場所的交更;③演示前需要一定的費用和精力做准備。
(3)案例法:
案例是指用一定視聽媒介,如文字、錄音、錄像等,所描述的客觀存在的真實情景 。它作為一種研究工具早就廣泛用於社會科學的調研工作中,20年代起,哈佛商學院首先把案例用於管理教學,稱為案例教學法。案例用於教學有三個基本要求:①內容應是真實的,不允許虛構。為了保密有關的人名、單位名、地名可以改用假名,稱為掩飾,但其基本情節不得虛假,有關數字可以乘以某掩飾系數加以放大或縮小,但相互間比例不能改變;②教學中應包含一定的管理問題,否則便無學習與研究的價值;③教學案例必須有明確的教學目的,它的編寫與使用都是為某些既定的教學目的服務的。
案例教學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但作為一個教學方式它也不可避免優缺點並存。案例法的優點:①它提供了一個系統的思考模式;②在個案研究的學習過程中,接受培訓可得到另一些有關管理方面的知識與原則;③作為一個簡便方法,有利於使受培訓者參與企業實際問題的解決。案例法的不足之處在於:①每一個案例都是為既定的教學目的服務的,缺乏普遍適用性,不一定能與培訓目的很好吻合;②案例數量有限,並不能滿足每個問題都有相應案例的需求;③案例無論多麼真實,但它畢竟是使受訓者以當事人的角度去考慮,因而不必承擔任何責任,不能象當事人那樣承受種種壓力,不可避免地存在失真性。
7、培訓場所及設備的選擇
培訓內容及培訓方法決定著培訓場所及設備。培訓場所有教室、會議室、工作現場等,若以技能培訓為內容,則決定了最適易的場所為工作現場,因為培訓內容的具體性要求信息傳授 的具體性,而許多工作設備是無法推進教室或會議室的。培訓設備則包括教材、筆記本、筆、模型,有的還需幻燈機、錄相機等,不同的培訓內容及培訓方法最終確定了培訓場所和設備。
員工培訓是則培訓目標和期望結果、培訓內容、培訓指導者、受訓者、培訓日期、培訓方法和培訓場所及設備的有機結合,達到目標和結果是根本目的之所在,其後各個組成部分都是以它為出發點的,經過權衡利弊,作出決策,制定出一個以培訓目標和結果為指南的系統方案,而不能是各組成部分作分離處理而任意組合。雖然一個系統的培訓方案不一定為有效的培訓方案,但一個有效的培訓方案必須是系統考慮的培訓方案。
(三)培訓方案的評估及完善
從培訓需求分析開始設計培訓方案,從制定培訓目標到培訓方法的選擇以最終制定了一個系統的培訓方案,這並不意味著培訓方案的設計工作已經完成,因為任何一個好的培訓方案必是一個由制定→測評→修改→再測評→再修改……→實施的過程,只有不斷測評、修改才能使培訓方案甄於完善。培訓方案的測評從三個維度來考察。從培訓方案本身角度考察,將其細化為三個指標來進行:一、內容效度,看培訓方案的各組成部分是否合理、系統化,是從培訓方案的本身來說的,分析其是否符合培訓需求分析,各要素前後是否協調一致,是最優選擇;二、反應效度,看受訓者反應,受訓者是否對此培訓感興趣,是否能滿足受訓者的需要,如果否,找出原因;三、學習效度,以此方案來培訓,看傳授的信息是否能被受訓者吸收,如果否,則要考慮到傳授的方法以及受訓者學習的特點等各個方面的因素來加以改進。從受訓者的角度來考察,看受訓者培訓前後行為的改變是否與期望的一致,如果不一致,則應考慮是培訓效果不理想還是缺乏應用培訓所學內容的機會,還是由於習慣影響,使培訓效果還未表現出來,需延長考察時間。最後,從培訓實際效果來考察,即培訓的成本收益比來分析。培訓的成本應包括培訓需求分析費用,培訓方案的設計費用,培訓方案實施費用,受訓者在培訓期間的工資及福利。培訓方案的收益則包括顯性收益和隱性收益兩部分,顯性收益是指產量的提高,廢品、次品的減少,採用更省原材料的生產方式的節葯,生產事故的減少等可測量的收益;隱性收益則是指個企業團隊精神的生成,企業形象的提高等不可量化測量收益。成本低於收益才證明此方案具有可行性,成本高於收益則證明此方案破產,應找出失敗原因所在,設計更優的方案
『貳』 求咨詢案例的分析(非心理咨詢案例!)
下載解壓密碼:qg68.cn
應用績效咨詢模型解決績效問題的案例分析
一、案例
在第三季度的績效考評中,某民營集團下屬核心產品工廠F廠長又一次只獲得「基本稱職」,這已經是今年的第三次了。該集團對下屬業務單位負責人的績效考評分為「出色」、「優秀」、「稱職」、「基本稱職」、「不稱職」五檔。一個負責核心產品生產的中層經理僅能獲得「基本稱職」的績效,這不能不引起集團Z總的關注。在向Z總提交績效報告前,人力資源部經理簡單回顧了F廠長的績效問題。
F廠長的績效問題一是不能按時完成生產計劃,二是培養基層主管效果差。其實,第一季度績效考評後,針對F廠長的績效問題,集團從第二季度起已有意識安排F廠長參加了生產組織、溝通技巧、授權藝術等方面的短期委外培訓。為塑造車間積極進取妁文化氛圍,集團在車間預算外還特批了5萬元文化建設經費,規定用於購置圖書供員工借閱,組織員工培訓等。甚至,集團Z總還親任導師開展相關企業文化建設培訓。然而,事情不但沒有朝著集團所期望的那樣逐步改善,反而還有惡化趨勢。
五年前,F廠長從一名技術工人干起,由生產線組長晉升到車間主任,憑借敢想敢乾的工作作風以及卓有成效的業績,確保了市場快速擴張的供貨需求,三年前升任現職。從情感上,集團並不想解聘F廠長。然而,如果不解聘F廠長,那麼如何看待F廠長的績效問題,怎樣才能徹底解決他的績效問題?
此外,在向集團2總提交報告前,人力資源部部經理隱約感覺到自己還必須思考另一個問題:公司為幫助F廠長改善績效所提供的培訓為什麼收效甚微?
二、案例情景擴展
作為人力資源部管理者,面對此情此景,您是否有似曾相識的感覺?類似的情景,您是否也屢見不鮮:銷售經理為促進銷售人員間分享信息,想加強銷售人員隊伍的團隊合作意識,請您提供相關培訓課程;生產經理針對頻頻發生生產事故的現象,提出要力口強生產安全意識培訓,請您盡快給予安排……
以上管理情景的共性是:將所有的績效問題當做知識、技能與態度的問題。由此,其邏輯的解決方案必將是:用培訓手段來解決績效問題。
傳統的培訓模式關注的是「人們必須學什麼」,然後對學習需求做出響應,給出相應的培訓方案,正如案例中所描述的做法。可以看出,傳統培訓模式的有效性依賴於一個假設前提,即培訓活動:績效提高。培訓活動(T)成為影響績效函數(P)的惟一因素,其表達式為P=f(T)。進一步地分析表明,這一假設前提又至少包括兩個命題:一是績效問題百分之百是因為知識、技能與態度,二是培訓能百分之百學以致用轉化為員工績效。然而,傳統的培訓模式不能完全解決問題。
傳統的培訓觀念限制了對績效問題思考的深度與廣度,正如案例中集團領導所關注的那樣,看不到培訓因素以外的非培訓因素,比如:為什麼一年前能完成而現在不能按時完成生產計劃?是不是銷售接單大大超過工廠產能?生產流程有問題嗎?采購流程是否存在供貨延誤?生產設備是否老化導致生產效率降低?對一線員工的激勵機制是否已落後,導致員工生產積極性降低影響了生產率?等等。
三、案例分析
1.分析工具
針對類似的管理情景,要將關注點轉移到「人們必須做什麼」績效咨詢模式下,培訓活動(T)也是影響績效函數的一個因素,它與工作環境因素(E,又分為內部環境因素Ei,外部環境因素EO)一起共同影響績效函數(P),即P=f(E,T)或P=f(Ei,EO,T)。
因此,要解決案例中F廠長的績效問題,也要分別針對培訓與工作環境(或非培訓因素)進行分析,然後才能提出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這就需要績效咨詢模型(如表1所示)及其診斷技術。
2.確認業務需求、運營結果
面對績效問題,主管們極易「就事論事」,首先喚起「培訓需求」。然而,如案例所描述的那樣,績效問題並未得到解決。其實,主管們的首要任務是要探尋更深層次的需求——績效需求與業務需求,此舉旨在從更高層次來分析績效問題,揭示績效問題的症結。
績效咨詢模型就是以實現業務目標為導向來探討績效行為與績效問題。因此,絕不能將客戶的績效問題直接放進培訓的教室去解決。正確的做法是對不能容忍的績效問題與高層管理者做深入訪談,旨在從實現公司目標的角度來認識績效問題,有效的操作技巧是反問:「為什麼這是不能容忍的績效問題?」然後,追問:「績效問題對公司取得哪方面的業務成功造成阻礙?」「造成什麼樣的阻礙?」「該方面的業務成功還取決於哪些方面的努力與資源配合?」等等。結合案例,我們分別與集團領導、F廠長進行了1個多小時的訪談。現將其中關於「不能按時完成生產計劃」這一績效問題進行的訪談歸納如表2。
通過訪談,我們已經將解決「不能按時完成生產計劃」的需求由「提供生產組織計劃技能」的培訓需求轉化成了滿足「維護客戶關系」、「確保市場擴張戰略實施」的業務需求(盡管還不夠明確,屬於「隱性需求」),並進而探尋到了解決該績效問題的環境因素。
3.確認理想績效與現實績效及其差距
績效咨詢模型的假設是:存在能滿足業務目標的理想績效行為,即要實現業務目標,行為者的績效必須要在工作中顯現出來。關鍵的問題是如何確認出理想崗位績效。
崗位績效的結構性描述由四個因子構成,即績效效果、最佳績效實踐或勝任能力、質量標准與工作環境因素。目前,有兩種崗位績效描述模型,一種是描述實現運營成果的最佳績效實踐的績效語言描述,另一種是從技能、知識及態度的角度來說明實現運營成果的預期的勝任力能力模型。顯然,理想崗位績效模型的信息主要是通過訪問、觀察傑出任職者的工作表現來獲取。在咨詢實務中,我們一方面訪談了F廠長的直接主管,另一方面還訪談、觀察了集團內部其他產品生產工廠的廠長,並應用勝任能力模型來描述崗位績效。現將與壓縮生產周期相關的部分簡略列示如表3。
4.培訓因素分析
完成以上操作,我們的成果之一是確認出:(1)實現績效效果所需的工作實踐或勝任能力的相對重要性,程度可分為關鍵要求、基本要求、最低要求三檔;(2)在職員工的現有技能水平,程度也可分為最高、中等、最低技能水平三檔。由此,以績效模型勝任能力與現有技能水平為維度,我們就可得到一個確定培訓需求的分析矩陣,如表4所示。在提供培訓服務前,必須先確定知識、技能及態度的差距,做到「缺什麼補什麼,何人缺何人補」。顯然,並不是所有較低的技能水平都要通過培訓加以提高或改善,只有該技能水平在實現績效效果中為關鍵要求或基本要求才需進入培訓程序。結合案例,我們發現,生產組織計劃能力是廠長崗位的關鍵要求,但F廠長在這方面的現有技能水平已處於中等偏上,不是限制F廠長績效提高的主要阻礙,不屬於培訓提高的重點對象;反而是流程設計能力,F廠長的技能水平屬於最低水平,需要盡快提高;在領導能力、溝通技巧方面,人力資源部經理的技能水平雖處於中等,但該技能屬於基本要求,因此,並不是培訓的重點項目。
5.績效咨詢結果小結
從以上操作過程可知,績效咨詢的難點是確保客戶看到的是所有原因,而不是影響業務和商業需求的一兩個明顯的原因,並據此提出「一攬子」解決方案。因此,其核心步驟包括:引導客戶將所謂的「培訓需求」轉化為績效需求、業務需求,探尋達成業務目標的商業策略;分析業務目標的實現情況,揭示影響目標實現的促進或阻礙因素;從企業中搜集傑出績效行為者的資料,描述能達成業務目標的理想崗位績效;分析理想績效與現實績效的差距,確認提高現實績效的努力方向;提出包括針對環境因素、培訓因素在內的績效問題解決方案。結合案例及表2、3、4所示的項目,我們試給出解決方案(節選)如表5。從表5可見,原來的績效問題能用培訓來解決的僅剩下流程再造技巧,而不是案例中所列的生產組織計劃、溝通技巧、授權藝術等。
四、啟示
第一,傳統培訓人員要盡快轉換角色成為績效咨詢顧問。傳統培訓人員認為「我只管有關培訓的事」,根據崗位描述與工作規范直接給出培訓方案,滿足客戶提出的培訓需求,更多的只是對培訓的「輸入」負責,而對「輸出」即培訓轉化為實際績效則顯得責任不明了。
第二,績效咨詢顧問是傳統,人力資源管理轉向戰略性人力資源管理的一個有效切入點。人力資源開發或培訓管理者可藉由績效咨詢角色轉換成為更高層管理者在提高績效,實現業務戰略方面的合作夥伴。從滿足業務戰略目標的績效需求來探求增值服務,將是人力資源管理與開發的發展趨勢之一。
第三,績效咨詢並不專屬於人力資源管理部門的特有職能。要最大限度地發揮其效能,應將其視做一個角色,而且角色的扮演者除了人力資源管理人員外,更重要的是還要包括各級主管。
『叄』 中青營銷學院的經典案例
▲合作項目(一): 2001年學院招生整體推廣方案策劃▲達成目標: 學院知名度提升、品牌塑造、提升招生人數
▲服務內容: ①2001年北科院招生工作整體廣告宣傳和市場推廣方案策劃 ②「黨在我心中」建黨八十周年知識普及大賽等策劃並實施 主辦:共青團中共宣傳部、中國青年報社、北京科技研修學院 承辦:北京中青世紀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項目時間: 2001年1月—2001年12月
▲項目負責: 吳衛東(中青世紀總經理)、周孟奎(北科院執行院長)
▲實施效果: 北科院政府形象大為改善提升、學生家長充份信任,2001年招生人數6500人,招生人數達4000人,比1999年遞增35%
▲合作項目(二): 學院品牌塑造、賣點打造
▲達成目標: 提升學院教學品質、提升學院美譽
▲服務內容: ①「哈佛學子北科行」活動策劃、實施並媒體宣傳推廣 ②組織「中青教育記者沙龍」首都名大好東西體教育記者采訪報道北科院
▲項目時間: 2002年3月—2002年8月
▲項目負責: 吳衛東、王娟(原中青世紀副總,現騰訊網站副主任總裁)周孟奎(北科院執行院長) ▲實施效果: 學院美譽度大大提升,2002年招生增加至6000人
▲合作項目(三): 設點招生團隊培訓
▲達成目標: 提升設點招生團隊與主管(省級)領導力,終端點招生老師(市級)招生能力
▲服務內容: ①診斷上年度設點招生團隊成功與失敗原因 ②對05年、06年度設點招生團隊實施培訓 ▲項目時間: 2005年3月—2006年10月
▲項目負責: 吳衛東(中青世紀總經理)、周孟奎(北科院執行院長)
▲實施效果:
設點招考老師的市場推廣、咨詢說服及促銷轉化報到錄取的能力有很大提升;招生省級主管團隊組建,所屬業務培訓及過程管控能力大大提升,團隊執行力,凝聚力,戰鬥力大大提升。2005年、2006年兩年科科院招生人數均超過2萬人。06年底在校生人數達到5、6萬人。一舉成為中國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民辦高校之一
▲合作項目: 2001年學院招生工作整體策劃並輔助實施
▲達成目標: 2001年招生任務達到3000人(2000年招生結果為400人)
▲服務內容: ①2000年招生結果診斷 ②2001年招生任務制定,學院核心競爭力策劃③2001年招生工作整體方案策劃設計④招生主要負責人推薦引進及團隊建設⑤招生團隊業務培訓⑥2001年學院品牌推廣媒體廣告宣傳方案設計並實施⑦學院合作中學「校長邀約」(生源基地建設)
▲項目負責: 吳衛東、陸佳(中青世紀)除志國(北京吉利大學招辦主任)
▲實施效果: 2001年損毀生人數達到3956人,業績倍增100%
▲合作項目: 2002年「中國十大英語培訓學院」展示活動
▲達成目標: 進一步提升新東方的美譽度,鞏固新東方在英語培訓市場的老大地位
▲服務內容: 組織新東方學校加班2002年中新浪網主辦的「中國十大英語培訓學院」活動,榮獲綜合實力第一名,並負責後期媒體宣傳推廣。
▲項目時間: 2002年3月—2002年6月
▲項目負責: 王娟、李春昕
▲實施效果: 2002年新東方學校進一步奠定在英語培訓市場老大的地位,並擴大了與其它學校的距離。
▲合作項目(一):
2004年英才招生診斷與策劃招生團隊組建與培訓
▲達成目標: 招生問題診斷,招生激勵政策制定,招生團隊打造,04年招生任務完成
▲服務內容: ①2003年招生工作存在問題診斷分析②英才學院核心競爭力挖掘、提練與總結③04年招生激勵政策制定④招生團隊建設方案並輔助實施⑤招生老師(主管+終端)業務及思想培訓⑥04年學院招生媒體廣告宣傳方案審核把關
▲項目時間: 2004年3月—2004年12月
▲項目負責: 吳衛東(中青世紀)、夏季亭(英才學院院長)吳啟軍(英才學陸軍招生辦主任)
▲實施效果: 2004年招生人數達到5000人,增長100%2004年招生廣告宣傳費用比2003年招生廣告宣傳費用減少150萬人民幣
▲英才背景: 2005年、2006年學院招生團隊培訓
▲合作項目(二): 2004年英才招生診斷與策劃招生團隊組建與培訓
▲達成目標: 招生團隊執行力、招生能力提升,單獨招生成本下降,完成既定6800人招生任務
▲服務內容: 招生主管領導力,執行力培訓 一線招生老師(縣市級)執行力,招生能力培訓
▲項目負責: 吳衛東、夏季亭、吳啟軍
▲實施效果: ①計劃內名額總招生成本降到每生1200元②學院廣告宣傳費用逐年下降,06年降至不足200萬元③05年全院招生6900人,06年全院招生7600人④從07年起至09年,每年招生8000人以上,並且於當年8月15日前全面完成招生任務。⑤培訓一大批有責任心、執行力強、技能過感觸敬業愛校的優秀招生主管核心骨幹;
民辦院校客戶北京吉利大學北京科技職業學院西安歐亞學院北京化工大學北方學院自考部西安思源學院江西渝州科技職業學院北京人文大學北京美國英語語言學院江西服裝職業學院山東英才學院大連翻譯職業學院山東海天軟體工程專修學院
培訓學院客戶安徽世傑計算機培訓學校北京八維計算機培訓學校新東方英語培訓學校浙江文達電腦學校安徽文達電腦學校
活動案例全國青少年網路知識普及大賽中國十大品牌民辦高校授牌展示活動中外合作辦學校長論壇中國大專院校歐盟教育援助項目推廣 2004中國民辦高校綜合實力二十強評選2005中國十大網路教育機構評選2006首屆校長高級營銷培訓班2007全國院校招生咨詢診斷會 MBA、MPA全國聯考院校形象展示活動2009年院校設點招生區域主管精英訓練營
『肆』 企業培訓的方式有哪些
企業管理的目的是更有效率地實現工作目標,最大限度地提高資源利用率。
管理有各個層版次的管權理,因此各類管理人員對企業管理的需求是不同的。
管理是科學,管理主要工具就是合理的管理制度,如設立目標,制定計劃,實施,考核,激勵處罰措施等。
管理也是藝術,管理的對象是人,不是機器,所以,某些方面則需要管理者的智慧,品德,人文關懷,以及創導的文化。
管理需要理論,更需要實踐。
管理是一門發展中的學科,西方、東方各自文化背景下的管理也有差別。
【方法一】建立規范的、科學的培訓制度
【方法二】企業培訓方式由簡單化向多樣化、科學化發展
【方法三】思想上重視,行動上支持
【方法四】做好培訓前的需要分析
【方法五】企業由注重雇員能力培訓轉變為重視雇員整體素質提高的培訓
『伍』 如何有效開展企業培訓工作
企業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開展內部培訓:
(1)標准化培訓產品
各種類型的公開培專訓屬教材+線上培訓課堂,具有標准化、資源豐富、費用低廉等優點。
使用公開培訓教材也為培訓的開展提供了便利條件,企業可以因時、因勢使用這些教材統一組織培訓, 也可以為員工自我學習創造條件。
(2)培養企業內部培訓師
內部培訓師通常在企業中工作多年,具有豐富的工作經驗和優秀的業績,可以將自己的工作心得與實際問題結合起來,有針對性地開展培訓工作。
(3)成立員工互助學習小組
員工互助學習小組旨在通過相互的交流提升小組成員整體技能水平。
它可以隨時隨地根據需要進行,調動參與者的積極性;小組成員可以從更寬闊的視野去分析問題、了解企業整體運作,也可以為崗位輪換等培訓手段的實施做准備。
成功的員工互助學習小組也為企業集中精力去轉變培訓職能奠定了基礎。
『陸』 案例:如何設計一次有效的企業高管培訓
案例背景:
第一天:集團副總分享人力資源部與其個人總結的領導力要素與模型;請跨國餐飲公司主管分享領導力經驗;
第二天:集團副總繼續分享領導力在企業中的應用;請跨國日化公司主管分享領導力經驗;
第三天:上午進行學員關於領導力經驗案例分享;下午董事長參會並做講話:
上市公司,國內零售業領先企業,近期准備為高管團隊進行領導力培訓。
培訓原計劃為三天,大致安排如下:
案例溝通:
首先與客戶人力資源總監電話交流,了解培訓背景與董事長意圖,並預約主管領導面談;
與集團主管人力資源副總、集團人力資源總監、集團培訓總監面談交流,交流內容與過程如下:
①了解企業戰略;
②了解高管背景;
③傾聽高管顯性與隱性需求;
④設計與企業戰略、高管思維與需求對接的培訓結構;
⑤選擇與結構相對應培訓形式、內容;
⑥探索高管對於結構、形式與內容的理解與認同程度;
⑦確認培訓實施重要細節;
⑧獲得高管最後確認、認同及支持。
整體優化建議:
第一天上午董事長開場布題並做學習動員:如何通過領導力塑造提升企業整體績效?
催化師介紹三天的學習安排整體介紹;
專家輸入:跨國企業高管分享、專業領導力培訓公司輸入、企業內部高管輸入;
第一輪催化與分享:企業領導力要素抽取;
頭腦風暴:領導力如何應用並解決企業實際問題;
第二輪催化:領導力優化案例抽取
分小組呈現准備
呈現與點評
30-60-90計劃;
減少內部高管分享時間,增加半天高水準的領導力外部培訓輸入;
整體培訓調整為行動學習模式:
最終方案修訂:
因為客戶原來的培訓日程已經發出,老師已經邀請,所以白天日程無法更改。只能做局部優化。客戶表示,以後高管培訓設計時要先聽取專業顧問對日程與老師的建議,然後再安排日程與選擇適合的老師;
由培訓總監在培訓開始前介紹三天完整日程,突出培訓與研討的關系,強調董事長將聽取各組學習匯報,引起學生重視;
突出三個里程碑介紹:
第一個里程碑:完成領導力關鍵詞抽取;
第二個里程碑:完成領導力解決的六個案例抽取;
第三個里程碑:各小組完成匯報呈現內容,向董事長匯報,聽取點評;
第一天晚上增加世界咖啡環節:研討集團領導力關鍵詞與模型;
第二天晚上增加世界咖啡環節:研討通過領略力要素與模型可以解決的實際問題;
第三天下午由各小組先匯報,董事長總結;
最終日程局部完善:
最終培訓會務局部完善:
最終講師加強方案:選擇有經驗的催化師組織兩個晚上的討論;
案例效果評估
完成了領導力關鍵詞提取頭腦風暴:①重視企業團隊參與分享信任的文化;②明確企業戰略與目標;③重視執行力建設;④重視制度、流程與信息系統建設;⑤重視有組織的學習與創新;⑥重視領導者群體的修養與素質建設;
完成了領導力案例與關鍵詞的對比分析,符合度近100%;
完成領導力塑造最大挑戰頭腦風暴:
因為時間原因,沒有完成世界咖啡研討環節,將1-5個問題的解決方案做為作業由學員課後提交;
第1組:如何建立參與、分享的高素質領導團隊?
第2組:如何有效發揮高層領導在領導力建設的表率作用?
第3組:如何確保決策的執行、跟蹤與落實到位?
第4組:如何提高組織學習與創新能力?
第5組:如何建全公司管理體系、流程與信息系統?
因為客戶培訓日程臨時受外部影響有所調整,所以最終實現了:
案例總結:企業高管培訓成功要素有哪些?
①培訓前進行專業的內容流程設計與准備;
②明確企業最高領導在培訓中三個作用:發布命題、聽取匯報與決策;
③培訓過程要精簡知識輸入,重視分享、研討、互動等環節,強化質疑、反思與行動計劃;
④引入專業催化師組織研討;
⑤企業高層學習,組織實施不易,回報價值巨大;
『柒』 農村信用社案件防控治理的培訓方案
一要道德教育到位。「思考方式決定行為和成就。」必須讓合規的觀念和意識滲透到信用社每一個員工的血液中,滲透到每個崗位、每個業務操作環節中,營造「重操守、講合規、促案防」的良好氛圍,促使所有員工在開展經營管理工作時能夠遵循法律、規則和標准。一是強化法紀意識。積極開展法制教育,增強員工的防範意識、法律意識;用現實的案例教育身邊的人,使員工將法紀規范熔鑄在自己思想中。二是強化奉獻意識。引導員工加強自身修養,學會心理調控,不盲目與人攀比,防微杜漸,面對各種誘惑保持高度的警覺性;正確處理好群體與個體、個體與社會、個體與個體利益得失的矛盾。三是強化自覺意識。引導員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自覺地運用各種社會規范指導和檢點自己的行為,使自己循規蹈矩。四是強化集體意識。引導每個員工珍愛集體榮譽,關心集體的共同利益、共同目標、共同榮譽,增強集體觀念。
二要執行能力到位。根據自身的改革和發展的形勢,制定盡可能詳盡的業務規章制度和操作流程,建立以提高執行力為目標的制度體系。一是加大制度的執行力度,引導員工增強利用制度自我保護意識,由「要我執行制度」轉變為「我要執行制度」,做到有章必循,違章必究,形成制度制約。二是不斷創新操作流程和管理制度,對實踐證明仍然行之有效的管理辦法,必須堅持,制定合規經營程序以及合規手冊、員工行為准則等合規指南,為員工恰當執行法律、規則和准則提供指導。三是培養員工良好習慣,堅持按照操作規程處理每一筆業務,把習慣性的合規操作工作嵌入各項業務活動之中,讓合規的習慣動作成為習慣的合規操作。四是正確處理好合規經營與業務發展的辨 證關系,只有合規經營,業務才能更好更快地發展,在合規的基礎上創新,在創新的平台上達到更高質量和更有效益的合規。
三要合規操作到位。「合規操作,從我做起」。合規不是一日之功,違規卻可能是一念之差。一是管好自己。自尊自愛是員工自我培養自立能力、防腐拒變能力和風險防範能力的基礎,員工要從保護自己、保護家人的立場,切實提高自身防微杜漸的能力。二是監督別人。不輕易相信別人,留心觀察身邊人,善於及時提出對異常業務處理的疑問,對自己經手的復核和授權業務警惕性負責並追問到底。三是堅持流程。流程制是解決合規經營、防範資金風險的最有效方法,實踐證明,人制代替流程制往往隱藏著較大的道德風險隱患,流程制的監督保障更能夠為穩健經營提供強有力的督查制約。四是建立有效溝通的平台。通過共同談心、單獨談心等方式了解員工的工作、學習、生活及家庭情況,傾聽員工的心聲,在基層網點與員工家庭間建立良好的溝通平台,讓雙方都知道員工八小時內外的動態,及時幫助有困難的員工解決問題,解開心扉,讓大家學習專心、工作舒心、生活開心。
四要監督管理到位。完善業務發展與合理管理並重的績效考核辦法,建立風險防範的監督機制。一是將合規經營落實情況考核納入業績考核指標體系,並作為衡量各單位工作績效的指標之一,使其和領導業績、員工收入緊密掛鉤。二是建立獎罰並重的專項考核激勵機制。對合規工作做得好或對舉報、抵制違規有貢獻者給予保護、表揚或獎勵;對履行工作職責中僅有微小偏差或偶然失誤、且未造成不良後果的,予以免責或從輕處理;對存在或隱瞞違規問題、造成不良後果者,要按照規定給予處罰,追究責任。三是建立溝通制度。制度不是放在案頭的裝飾品,它需要管理人員經常地向員工宣講,不厭其煩地溝通、解釋、提醒,制度才能得以執行。四是建立合理化建議制度。通過開展「合理化建議活動」,充分發揮員工的智慧,重視他們的意見,給他們發現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機會,引導他們提出改善業務操作、防範風險的合理化建議,凡是自己提出來且受到重視並在實踐中得以運用的建議,員工自然會銘記在心,自覺執行。
五要榜樣作用到位。「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正面典型是旗幟,可以啟迪心靈,引路導航;反面典型是警鍾,可以敲山震虎,以之為鑒。一是領導幹部要率先垂範,身體力行,給下屬員工做出合規操作的良好示範。合規要從高層做起,這是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指導原則的一個重要理念,也是《中國人民銀行合規政策》要求的。合規從高層做起,從每一個單位的一把手做起,口頭上要時時宣講合規,行為上要時刻體現合規,給廣大員工做出合規經營的良好示範,只有各級管理人員提高認識,高度重視,才能保證合規經營各項工作落實到位,合規經營才能在農村信用社經營中發揮作用。二是案件警示教育是有力震懾犯罪潛在行為的最有效手段,通過透視發生的各類案例,抓住典型,經常性地開展典型案例警示教育活動,特別是強調案例的量刑給家庭帶來的危害和處理人的力度,達到警鍾常鳴、防患未然的目的。
總之,我們每名員工都要把「誠信、正直、守法、合規」的理念牢記,將「合規人人有責,合規創造價值」的經營理念根植於心,爭做遵規守紀的信合人,為實現農村信用社持續穩健經營、快速發展的既定目標貢獻力量!
『捌』 小額貸款公司基本業務流程及小額貸款技能培訓方案的課程設置
一、小額貸款行業最新政策解讀
我國小額貸款行業各地政策分析及對行業發內展影響容
中央最新政策研究及走向
現階段小額貸款行業面臨的主要問題及分析
小額貸款公司應對措施與經營原則
行業發展遠景與國際經驗借鑒
二、小額貸款業務流程與案例分析
小額貸款業務流程概述
小額貸款業務流程
貸款審查和決策模擬案例
小額貸款的流程管理及案例分析
三、產品開發設計與創新案例解析
目標客戶融資需求分析
小額貸款產品設計要點分析
競爭對手產品分析
我國小額貸款產品成功模式分析
某小額貸款公司產品介紹及其創新辦法
某商業銀行小額貸款產品介紹及其創新技巧
四、小額貸款風險評估與決策
小額貸款風險定義和類別
小額貸款風險評估
審貸委員會的建設與風險把控
小額貸款全流程風險控制案例分析
五、小額貸款市場營銷與客戶關系管理
營銷的四個要素:產品、價格、分銷、銷售
小額貸款的營銷理念
銷售策略制定:產品和服務的特色
銷售途徑與方法
成功銷售人員之溝通技巧
常見客戶類型及案例分析
客戶關系管理——培養和維護優質客戶
六、商業銀行貸款業務經驗借鑒
我國不同地區商業銀行小額貸款業務發展情況
商業銀行小額貸款業務流程概述
小額貸款業務流程實操案例
商業銀行與小額貸款公司小額貸款業務的異同
『玖』 員工崗位培訓計劃方案怎麼寫哪位大神有案例給借鑒下么
長期計劃
(1)確立培訓目標--通過對培訓需求的調查分析,將培訓的一般需求轉變為企業培訓的總體目標,如通過培訓來達到的各項生產經營目標和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通過對上年度培訓計劃的總結及分析培訓的特殊需要,可以確立需要通過培訓而改善現狀的特別目標,成為本年度培訓的重點項目。
(2)研究企業發展動態--企業培訓部會同有關的主要管理人員研究企業的生產營銷計劃,以確定如何通過培訓來完成企業的年度生產經營指標。一項生產經營目標的達成往往取決於一個或幾個員工是否正確地完成任務;而要正確地完成任務,又取決於員工是否具備完成任務所需的知識、技能和態度。通過檢查每一項業務目標,確定要在哪些方面進行培訓。企業培訓部還要與有關人員共同研究企業的生產經營狀況,找到需要改進的不足之處,尋求通過何種培訓可以改善現狀、實現培訓的特別目標。
(3)根據培訓的目標分類--圍繞企業生產經營目標的培訓應列入業務培訓方案;圍繞提高企業管理水平的培訓活動則應列入管理培訓方案。因此,培訓方案的制訂是針對培訓目標,具體設計各項培訓活動的安排過程。企業的業務培訓活動可分為素質訓練、語言訓練及專門業務訓練。企業的管理培訓活動主要是班組長以上管理人員的培訓,內容包括系統的督導管理訓練及培訓員專門訓練等。
(4)決定培訓課程--課程是培訓的主題,要求參加培訓的員工,經過對某些主題的研究討論後,達到對該訓練項目的內容的掌握與運用。年度培訓計劃中,要對各類培訓活動的課程進行安排,主要是列出訓練活動的細目,通常包括:培訓科目、培訓時間、培訓地點、培訓方法等。注意培訓課程的范圍不宜過大,以免在各項目的訓練課程之間發生過多的重疊現象;但范圍也不宜過狹,以免無法真正了解該項目的學識技能,應主要以熟悉該訓練項目所必需的課程為限。培訓課程決定後,需選編各課程教材,教材應包括以下部分:培訓教材目的的簡要說明;列出有關教材的圖表;說明表達教材內容的方法;依照下列順序編寫教材:教材題目、教材大綱及時間計劃、主要內容及實施方式和方法,討論題及復習的方法和使用的資料。
(5)培訓預算規劃--培訓預算是企業培訓部在制訂年度培訓計劃時,對各項培訓方案和管理培訓方案的總費用的估算。預算是根據方案中各項培訓活動所需的經費、器材和設備的成本以及教材、教具、外出活動和專業活動的費用等估算出來的。
(二):短期計劃
短期計劃指針對每項不同科目、內容的培訓活動或課程的具體計劃。制訂培訓活動詳細計劃的步驟如下:
1.確立訓練目的--闡明培訓計劃完成後,受訓人應有的收效。
2.設計培訓計劃的大綱及期限--為培訓計劃提供基本結構和時間階斷的安排。
3.草擬訓練課程表--為受訓人提供具體的日程安排,落實到詳細的時間安排,即訓練周數、日數及時數。
4.設計學習形式--為受訓人完成整個學習計劃提供有效的途徑,在不同學習階段採用觀察、實習、開會、報告、作業、測驗等不同學習形式。
5.制訂控制措施--採用登記、例會匯報、流動檢查等控制手段,監督培訓計劃的進展。
6.決定評估方法--根據對受訓人員的工作表現評估以及命題作業、書面測驗、受訓人員的培訓報告等各方面來綜合評價受訓人員的培訓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