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案大全 > 稻田綜合種養推廣方案

稻田綜合種養推廣方案

發布時間:2021-04-09 13:32:59

1. 農村稻田養魚實施方案

3—4月,宣傳發動階段:畜牧獸醫水產局負責制發宣傳資料,鄉鎮負責面積任務落實;

4—5月,技術部門負責技術培訓,鄉鎮政府負責組織完善稻田基礎設施建設。

5—6月,苗種投放階段:完成稻田養魚基礎設施和技術措施,免費發放魚苗,實現魚苗入田;

6—10月,技術管理階段:推行健康養殖,實施技術服務,實現稻魚共生;

10—11月,驗收階段。

2. 稻田水產養殖有哪些模式

按養殖類型,全國稻田種養模式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1)「稻蟹共生」模式

「稻蟹共生」模式以遼寧「盤山模式」為典型代表。

2007年該模式經農業部科教司、農業部漁業局現場驗收,給予高度評價,2008年開始在全省推廣,2011年在全國推廣養殖面積達130萬畝。

(2)「稻蝦連作」模式

該養殖模式主要在長江中游,水稻與小龍蝦連作,以湖北省潛江為典型代表。主要利用池塘低窪的單季稻田,7月份插秧、11月初收割,收割後稻草還田,然後灌水放養種蝦繁育蝦苗。第二年開春後,施有機肥、補充部分菜餅飼料,4月中旬至水稻插秧前開始捕撈。

2009年湖北稻田飼養小龍蝦面積達312萬畝,產量達25萬噸。單是潛江市的稻田養殖小龍蝦面積就達20萬畝。

(3)「蟹(蝦、鱉)池種稻」模式

該養殖模式主要在經濟發達的江浙滬地區。對原來的池塘,採用增加池邊青坎面積和池中台地面積,以保持水深10~20厘米水位,種植水稻。池中飼養適宜淺水、水陸兩棲的特種水產品(河蟹、小龍蝦、中華鱉),按養殖對象可分為:「蝦池種稻」模式、「蟹池種稻」模式和「鱉池種稻」模式。

(4)「鱉稻輪作」模式

該養殖模式主要以浙江德清縣清溪鱉業有限公司為代表,採用稻鱉輪作,一年養成鱉,第二年種水稻,兩年一個輪作周期。

3. 如何進行稻田生態養殖

(1)清田消毒 田塊整修結束,每畝用生石灰30~35千克稀釋成乳液,全田潑灑。如為鹽鹼地田塊,則應改用漂白粉消毒,使稻田中的田水漂白粉呈20毫克/升的濃度。

(2)施基肥 應多施有機肥和生物肥,不用或少用化肥。通常在稻田移栽秧苗前10~15天,進水泡田,進水前每畝施130~150千克腐熟的農家肥。進水後整田耙地,將基肥翻壓在田泥中,最好分布在離地表面5~8厘米左右。

(3)暫養池移栽水草 暫養池加水後,用生石灰徹底清池消毒。在插秧之前1~2個月,暫養池中必須先移栽水草,通常以栽種伊樂藻為佳,以利於蟹種的棲息、隱蔽、生長和蛻殼。暫養池早栽草,是提高蟹種成活率的關鍵措施。

(4)水稻的栽插 水稻要選擇生長期長,分櫱力強,豐產性能好,耐肥抗倒,抗病蟲,耐淹,葉片直立,株型緊湊的水稻良種,如遼星1號、遼粳9號和千重浪等。為預防水稻象甲蟲病,採取插秧前三天,苗床噴灑內吸劑殺蟲葯防治,避開大面積栽插後用葯傷害河蟹。

水稻大壟雙行栽插

水稻栽插採用「大壟雙行、邊行加密技術」。以長28米、寬23.8米的1畝稻田為例,常規插秧30厘米為一壟,兩壟60厘米。大壟雙行,兩壟分別間隔20厘米和40厘米,兩壟間隔也是60厘米,為彌補邊溝佔地減少的壟數和穴數,在距邊溝1.2米內,40厘米中間加一行,20厘米壟邊行插雙穴。一般每畝插約1.35萬穴,每穴3~5株(如稻田內設暫養池,則待蟹捕出後,用泥填平後,再補插秧苗)。

(5)稻田蟹種放養 通常放養規格為150隻/千克的蟹種500~600隻/畝。蟹種先在稻田暫養池內暫養(暫養池蟹種密度不超過3000隻/畝),強化飼養管理,待秧苗栽插成活後再加深田水,讓蟹進入稻田生長。蟹種的消毒同池塘養蟹。

(6)水稻栽培管理

①水漿管理:養蟹稻田,田面需經常保持3~5厘米深的水,不任意改變水位或脫水烤田。如確需烤田時,只能將水位下降至田面無水,也可採用分次進行輕烤田,以防止水體過小而影響河蟹生長。

②病害防治:養蟹稻田,水稻病害較少,一般不需用葯。如確需施用,必須選用毒性低的農葯;准確掌握水稻病蟲發生時間和規律,對症下葯;用葯方法要採用噴施,盡量減少農葯散落地表水面;施葯前,應降低水位,使蟹進入蟹溝和蟹溜內,施葯後應換水,以降低田間水體農葯的濃度;分批隔日噴施,以減少農葯對河蟹的危害。

(7)飼養管理

①稻田養蟹的投喂方法可參照池塘養蟹,但在7~9月,投喂的動物性餌料(小雜魚、螺蜆、河蚌肉等)要比池塘養蟹多。並在稻田中放養小浮萍,適當投放一些南瓜、小麥和黃豆等植物性餌料。

②稻田在高溫季節,要堅持勤換水,一般每2~3天換一次水,每次換水20厘米左右。

③日常管理採用「六查、六勤」,同池塘養蟹。

(8)起捕與收割

①河蟹的起捕:稻田養蟹應在水稻收割前捕出。可採取放水時用蟹籠捕捉,也可於夜間放干溝內田水,用燈光在溝、溜中誘捕。捕捉後立即注水,如此反復捕捉2~3個夜晚,即可捕凈。捕出的河蟹,應在暫養池暫養1~2個月,然後銷售。

②收割水稻:收割水稻時,如河蟹還未捕出,為防止收割水稻時傷害河蟹,可選通過多次進、排水,使河蟹集中到蟹溝、暫養池中,然後再收割水稻。

4. 隨著市場對綠色食品的青睞,淮河沿岸地區某村民組在本村稻田裡,採用「稻鴨共作」新型稻田種養模式,水稻


小題1:A
小題2:B

5. 請您寫一份關於稻田生態種養的產業規劃

不是產業規劃,而是一個商業計劃。可以參照:
一、稻田准備
(一)條件。應選擇便於看護、地面開闊、地勢平坦、避風向陽、安靜的稻田,要求水源充足、水質優良、稻田附近水體無污染、旱不幹雨不澇、能排灌自如。稻田的底質以壤土為好,田底肥而不淤,田埂堅固結實不漏水。
(二)改造與建設
1.開挖田間溝。沿稻田田埂內側四周開挖環形溝,溝面積占稻田總面積的8%,溝寬1.5~2.5米,溝深0.6~0.8米。面積在20~30畝之間的稻田還需加挖「十」溝,面積超過40畝的,需加挖「#」溝。
2.加高加寬田埂。利用挖環溝的泥土加寬、加高、加固田埂,打緊夯實。改造後的田埂,要求高度在0.5米以上,埂面寬不少於1.5米,池堤坡度比為1∶1.5~2。
3.建立防逃設施。可使用網片、石棉瓦和硬質鈣塑板等材料建造,其設置方法為:將石棉瓦或硬質鈣塑板埋入田埂泥土中20~30厘米,露出地面高50~60厘米,然後每隔80~100厘米處用一木樁固定。稻田四角轉彎處的防逃牆要做成弧形,以防止鱉沿夾角攀爬外逃。在防逃牆外側約50厘米左右用高1.2~1.5米的密眼網布圍住稻田四周,在網布內側的上端縫制40厘米飛檐。
4.完善進、排水系統。進水口和排水口必須成對角設置。進水口建在田埂上,排水口建在溝渠最低處,由PVC彎管控制水位。與此同時,進、排水口要用鐵絲網或柵欄圍住。
5.曬台、餌料台設置。曬台和餌料台盡量合二為一,在田間溝中每隔10米左右設一個餌料台,台寬0.5米,長2米,餌料台長邊一端擱置在埂上,另一端沒入水中10厘米左右。餌料投在露出水面的餌料槽中。
(三)田間溝消毒。在苗種投放前10~15天,每畝溝面積用生石灰100公斤帶水進行消毒。
(四)移栽水生植物。田間溝消毒3~5天後,在溝內移栽水生植物,如輪葉黑藻、水花生等,栽植面積控制在溝面積的25%左右。
(五)投放有益生物。在蝦種投放前後,田間溝內需投放一些如螺螄、水蚯蚓等有益生物。螺螄每畝田間溝投放100~200公斤。有條件的還可適量投放水蚯蚓。
二、水稻栽培
1.品種選擇。養鱉稻田一般選擇中稻田,水稻品種要選擇抗病蟲害、抗倒伏、耐肥性強、可深灌的緊穗型品種,目前常用的品種有揚兩優6號、豐兩優香一號等。
2.栽培。秧苗一般在6月中旬前後開始栽插。利用好邊坡優勢,做到控制苗數、增大穗。採取淺水栽插、寬窄行模式,栽插密度以30×15厘米為宜。在栽培方面要控水控肥,整個生長期不施肥;早擱田控苗,分櫱末期達到80%穗數苗時重擱,使稻根深扎;後期干濕灌溉,防止倒伏。為了方便機械收割,一定要烤好田。烤田的時候,鱉就會陸續從田間爬向水溝。
三、苗種投放
1.苗種。宜選擇純正的中華鱉。要求規格整齊,體健無傷,不帶病原。放養時需經消毒處理。鱉種規格建議為1斤/只左右。蝦種最好選擇抱卵蝦。
2.投放時間及放養密度。土池鱉種可在5月中旬前後的晴天進行,溫室鱉種可在秧苗栽插後的6月中旬前後投放,放養密度在100隻/畝左右。鱉種必須雌雄分開養殖。有條件的地方建議投放全雄鱉種。在田間溝內還要放養適量本地鯽魚,為小龍蝦和鱉提供豐富的天然餌料。
蝦種投放分兩次進行。第一次是在稻田工程完工後投放蝦苗。蝦苗一方面可以作為鱉的鮮活餌料,另一方面可以將養成的成蝦進行市場銷售,增加收入。蝦苗放養時間一般在3-4月份,規格一般為200~400隻/公斤,投放量為50-75公斤/畝。第二次是在8~10月份投放抱卵蝦,投放量為25-30公斤/畝。
四、餌料投喂
鱉飼料應以低價的鮮活魚或加工廠、屠宰場下腳料為主。溫室鱉種要進行10~15天的餌料馴食,馴食完成後不再投喂人工配合飼料。鱉種入池後即可開始投喂,日投喂量為鱉體總重的5-10%,每天投喂1~2次,一般以1.5小時左右吃完為宜,具體的投喂量視水溫、天氣、活餌(螺螄、小龍蝦)等情況而定。
五、日常管理
1.水位控制。進入3月份時,溝內水位控制在30厘米左右,以利提高水溫。當進入4月中旬以後,水溫穩定在20℃以上時,應將水位逐漸提高至50-60厘米。5月份,可將稻田裸露出水面進行耕作,插秧時田面水位保持在10厘米左右;6-9月適當提高水位。小龍蝦越冬前(即10-11月)的稻田水位應控制在30厘米左右,這樣可使稻蔸露出水面10厘米左右。12-2月小龍蝦在越冬期間,水位應控制在40~50厘米。
2.科學曬田。曬田時,使田塊中間不陷腳,田邊表土以見水稻浮根泛白為適度。田曬好後,及時恢復原水位,不要曬得太久。
3.勤巡田。經常檢查鱉蝦魚的吃食情況、防逃設施、水質等。
4.水質調控。根據水稻不同生長期,控制好稻田水位,並做好田間溝的水質調控。適時加註新水,每次注水前後水的溫差不能超過4℃,以免鱉感冒致病、死亡。
5.蟲害防治。每年9月20日後是褐稻虱生長的高峰期,稻田裡有了鱉、蝦,只要將水稻田的水位提高十幾厘米,鱉、蝦就會把褐稻虱幼蟲吃掉。
六、鱉、蝦捕撈
11月中旬以後,鱉可捕撈上市。收獲鱉時,可先將稻田的水排干,等到夜間稻田裡的鱉自動爬上淤泥,用燈光照捕。3-4月放養幼蝦後,2個月後,將達到商品規格的小龍蝦捕撈上市出售,未達到規格的繼續留在稻田內養殖,降低密度,促進小規格的小龍蝦快速生長。在5月下旬至7月中旬,採用蝦籠、地籠網起捕,效果較好。

6. 稻田種養結合有哪些優點

遼寧省盤山縣將水稻、蔬菜種植與水產養殖結合起來,組成「稻、蟹、菜」多元化的復合生態系統,採取「大壟雙行,早放精養」新技術,不僅水稻增產、增效,品質提高,而且稻田中的河蟹可生長成大規格優質蟹,綜合經濟效益明顯提高,養蟹稻田比不養蟹稻田效益增加1089元/畝。「盤山模式」將種稻與養蟹密切結合起來,提高了土地和水資源的利用率,穩定了農民種糧積極性,降低了生產成本,減少了化肥、農葯的使用,經濟效益明顯提高的同時,社會效益、生態效益顯著。「水稻+水產=糧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態安全+農民增收」,即1+1=4。該項技術對於確保我國基本糧田的穩定,確保糧食安全戰略有重要意義,是名副其實的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和食品安全型的產業。

7. 什麼是新農業創業項目

新農業又稱現代農業,是相對於傳統農業而言的,新農業廣泛應用現代科學技術,現代工業提供的生產資料和科學的管理方法的社會農業,相對於分戶的小規模生產形式的傳統農業,它是一種高投入高產出的農業形態。

近年來,國家一直持續鼓勵農業創業,現代農業持續快速的發展,形成了糧食、蔬菜、果業、養殖、特色產業、農產品加工業、休閑農業等主要創業類型,他們之間又以現代農業服務為中心聯系起來。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農業創業項目主要包括:規模種植業、規模養殖業、設施蔬菜、現代果業、加工農產品、休閑農業。

(7)稻田綜合種養推廣方案擴展閱讀

農業+是新農業創業項目成長服務平台。農業+由一群互聯網人和資深農業人創立於中關村創業大街,農業+堅持「真誠,扶持,同享,共生」的價值觀,為新農業創業者服務。

國務院辦公廳2015年下發的《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意見》中第二十二條明確指出,要加快發展農業信息化。開展「互聯網+」現代農業行動。鼓勵互聯網企業建立農業服務平台,加強產銷銜接。推廣成熟可復制的農業物聯網應用模式,發展精準化生產方式。大力實施農業物聯網區域試驗工程,加快推進設施園藝、畜禽水產養殖、質量安全追溯等領域物聯網示範應用。加強糧食儲運監管領域物聯網建設。

支持研發推廣一批實用信息技術和產品,提高農業智能化和精準化水平。強化農業綜合信息服務能力,提升農業生產要素、資源環境、供給需求、成本收益等監測預警水平,推進農業大數據應用,完善農業信息發布制度。大力實施信息進村入戶工程,研究制定農業信息化扶持政策。加快國家農村信息化示範省建設。

《關於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意見》第十九條提出,要加強農業科技自主創新。按照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的總體要求,深入推進農業科技管理體制改革,提高創新效率。第二十條則指出要加強農業種業體制改革。關於模式的轉變和推廣,政策中更是提到了七處。

第十八條中提到推進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落實畜禽規模養殖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啟動實施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示範工程。推廣畜禽規模化養殖、沼氣生產、農家肥積造一體化發展模式。第十四條鼓勵發展種養結合循環農業。面向市場需求,加快建設現代飼草料產業體系,開展優質飼草料種植推廣補貼試點,引導發展青貯玉米、苜蓿等優質飼草料,提高種植比較效益。

加大對糧食作物改種飼草料作物的扶持力度,支持在乾旱地區、高寒高緯度玉米種植區域和華北地下水超采漏斗區、南方石漠化地區率先開展試點。統籌考慮種養規模和環境消納能力,積極開展種養結合循環農業試點示範。發展現代漁業,開展稻田綜合種養技術示範,推廣稻漁共生、魚菜共生等綜合種養技術新模式。

8. 稻田養殖的前景分析

從改善稻田生產條件考慮,稻田養殖能有效提高稻田的綜合生產能力;從增加農民收入角度出發,稻田養殖能有效促進農業生產結構的調整,實現增產增收;從我國人多地少的實際情況出發,稻田養殖能帶動綜合經營,有效提高單位面積產量。近些年來,盡管有的水產品價格下滑,但是整個水產養殖的成本包括飼料成本、勞動力成本及管理成本都呈下降趨勢,從而使水產養殖仍然存在一定的比較效益優勢。調查表明,養魚效益是種糧效益的5.27倍,特別是稻田養殖,由於是在同一生態環境條件下進行的生產,不需要增加更多的投入就可獲得多樣化的、單位成本更加經濟的產出。我國約有水稻田2446萬公頃,其中在目前條件下可養魚面積約1000萬公頃,但目前全國已養殖稻田面積僅佔1/10,其進一步開發的潛力很大。
由於稻田養殖能夠使稻田的生態系統從結構上和功能上得到合理改造,從而發揮稻田資源最大的「負載力」,能夠實現種養共生互利,取得最佳的生態經濟效果,從而使農民豐產增收。因此,稻田養殖受到了廣大生產者的歡迎,引起了各級領導的重視。多年來,稻田養殖的面積、總產量和單位面積產量都得到了同步增長。
稻田養殖的技術含量雖在不斷提高,但總的來看,操作還是比較容易的,加上水產技術推廣和服務體系的逐步健全,幫助有條件的地區進一步發展稻田養殖是可以辦到的。

與稻田綜合種養推廣方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品牌特產推廣方案 瀏覽:167
校本培訓研修實施方案 瀏覽:45
完善電子商務法律制度 瀏覽:730
超市的促銷方案ppt模板 瀏覽:47
開童裝店開業策劃活動方案 瀏覽:457
農土特產品牌營銷案例 瀏覽:326
小學教師信息技術培訓活動方案 瀏覽:441
錘子品牌營銷案例分析 瀏覽:462
暑期營銷活動快消品牌 瀏覽:569
微信線下營銷活動案例 瀏覽:188
電子商務賓館 瀏覽:624
加強貧困戶技能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675
電子商務設計師2015真題答案及解析 瀏覽:449
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歷史 瀏覽:515
微信九宮格營銷案例 瀏覽:732
米粉店促銷活動 瀏覽:395
電子商務外包天津 瀏覽:404
培訓班公司計劃方案 瀏覽:460
市場營銷專業大坑 瀏覽:646
項目銷售培訓方案 瀏覽:288
© Arrange www.tui18edu.com 2011-2021
湘ICP備2021004405號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