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案大全 > 群星獎策劃方案

群星獎策劃方案

發布時間:2021-04-08 18:52:55

1. 八藝節的總體方案

經國務院批准,第八屆中國藝術節由文化部主辦,湖北省人民政府承辦。方案如下:
指導思想、主題和宗旨
(一)第八屆中國藝術節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樹立科學發展觀,堅持「二為」方向、「雙百」方針和「三貼近」原則, 按照胡錦濤總書記提出的「中國藝術節作為我國文化藝術的盛會,是優秀文藝作品爭奇斗妍的園地和藝術家展示才華的舞台,也是人民群眾的歡樂喜慶的節日」的總要求,弘揚民族文化,振奮民族精神,促進文化交流,推進文化創新,充分發揮先進文化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和諧社會中的先導性和基礎性作用。
(二)第八屆中國藝術節的主題:建設先進文化,推進文化創新,弘揚民族精神,構建和諧社會。
(三)第八屆中國藝術節的宗旨:藝術的盛會,人民的節日。
辦節原則及要求
(一)第八屆中國藝術節的辦節原則: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省市聯辦、突出特色,依託城市、面向群眾。
(二)第八屆中國藝術節的辦節要求:
1、體現時代精神。第八屆中國藝術節是我國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時期舉行的又一次國家級藝術盛會,必須牢牢把握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繼承和發揚中國優秀的文化傳統,結合人民群眾步入小康社會時期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大力推進文化創新,著力彰顯時代精神。無論是藝術節演出劇節目,還是各類展覽、文化交流等活動,都要充分體現先進文化的發展要求,做到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2、突出地域特色。湖北是楚文化的發祥地。作為第八屆中國藝術節的東道主,必須充分發掘和利用本省豐厚的文化資源,大力推出一批具有國家水平,湖北特色的優秀作品,充分體現多姿多彩的地域文化和風土人情,充分展示楚文化的神奇、浪漫與瑰麗。
3、促進文化交流。以第八屆中國藝術節為契機, 努力促進全國各省、市、自治區及港澳台地區的文化交流, 努力促進中國與世界各國的文化交流。要吸納港澳台及國外優秀藝術表演團體及作品參加藝術節演出、展覽等活動,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展示中華民族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優秀文化,推動更多的優秀文化作品和藝術團體進入國際市場,擴大中華民族文化在世界文化領域中的影響力,進一步提升中國的開放形象。
4、推進機制創新。第八屆中國藝術節要增強市場觀念,強化開放意識、競爭意識、品牌意識。要充分借鑒前七屆中國藝術節的辦節經驗,爭取在藝術節的籌資機制、組織機制、宣傳機制、演出機制、廣告策劃機制及票務、接待等方面走出一條政府主導與市場運作相結合、既符合藝術規律又適應市場經濟的辦節新路。
5、擴大群眾參與。中國藝術節是人民的節目。要充分利用各種新聞媒體以及互聯網等手段進行宣傳, 擴大藝術節的影響,吸引全社會的廣泛關注,爭取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 使藝術節家喻戶曉,深入人心。要充分調動全省各行各業的積極性,形成「全民參與藝術節, 人人都是東道主」的濃郁氛圍。要通過舉辦中國藝術節,提高全省人民的思想素質、文化素質和藝術鑒賞水平,為改善湖北投資環境,促進湖北經濟和社會事業全面發展,推動三個文明建設作貢獻。
時間、地點與規模
(一)第八屆中國藝術節舉辦時間:2007年11月5日到2007年11月20日。
(二)第八屆中國藝術節舉辦地點:湖北省武漢市、宜昌市、黃石市、襄樊市、荊門市。武漢市為主會場, 其餘城市為分會場。
(三)第八屆中國藝術節規模:第八屆中國藝術節邀請賓客16000 左右。其中:國內專業藝術表演團體參演團演職入員10000 人( 以參加評獎演出和展覽演出的 100 個、平均每團 100 人計算); 國內群眾文化專場演出演職人員 600 人; 港澳台及國外參演團體演職人員、嘉賓約1700 人;國外友好城市、姊妹城市嘉賓300 人;新聞記者約600人;專家、評委及其他人員約2800人。另各省、市、自治區、部隊自費觀摩人員約10000 人;參加經貿活動人員約10000 人。
活動內容
(一)專業藝術活動。專業藝術活動作為藝術節的中心內容,將薈萃眾多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俱佳的藝術精品,展現優秀藝術人才,體現中國各專業藝術門類創作、演出全面繁榮的局面。參加藝術節評獎演出和展示演出的藝術品種包括:戲曲、話劇、歌劇、舞劇、兒童劇、音樂劇、舞蹈、曲藝、雜技、木偶、皮影、滑稽戲等。從全國精選60台劇節目參加藝術節評獎演出,挑選30台左右的優秀劇節目參加藝術節祝賀演出。邀請港澳台及國外的10 台左右的劇節目(至少有2台有藝術品位、有影響、有商業演出價值的優秀作品)在藝術節上展示交流。
(二)群眾文化活動。第八屆中國藝術節期間主會場、分會場城市舉辦6 至 8 場具有一定規模的群眾廣場文化活動,舉辦3 至4 場全省社區和家庭才藝匯演, 並組織全國民間絕技絕活比賽和民族民間文藝展演。開展全國「群星獎」評選活動,舉辦3—4台「群星獎」獲獎節目演出。全省其他城市舉辦相應群眾文化活動。
(三)各類展覽及其他文化活動。藝術節期間, 舉辦梵谷作品中國展、國際水墨畫展、國際油畫展、全國畫院雙年展、少兒美術作品展、全省工藝美術展、現代雕塑展、水彩畫展、工藝精品展、攝影展、書法展、民俗文化展、圖書(音像)展銷、電影展映周、精品文物展等多種形式的展示活動。
(四)商貿、旅遊活動。藝術節期間,舉辦湖北名優、名特產品交易會及其他多種形式的商貿活動, 如汽車展銷會、工藝品展銷會、文化科技博覽會、特色商品展銷會、招商會等。
開辟長江三峽旅遊線、三國古戰場旅遊線、武當山道教朝聖旅遊線、神農架回歸自然旅遊線、清江民俗風情旅遊線等特色旅遊線路。開發具有楚文化特色的文化產品、紀念品。發行第八屆中國藝術節郵品。開發銷售為藝術節服務及宣傳湖北的音〈像〉帶、光碟、系列叢書、磁卡等。爭取通過各種商貿、旅遊活動, 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為藝術節籌集一定的資金。
(五)面向社會徵集第八屆中國藝術節節歌、節徽、吉祥物、宣傳畫、專用標志、票券、宣傳用語等。
(六)開幕式、閉幕式。第八屆中國藝術節開幕式在武漢市舉行。邀請中央領導同志出席開幕式。開幕式總體要求是「國家水平,湖北特色」,努力辦成主題鮮明、藝術精湛、氣勢恢宏的藝術盛會。
閉幕式在宜昌市舉行。邀請中央領導同志出席,請領導同志為獲獎者頒獎,並舉行藝術節節旗交接儀式。
場館建設
(一)第八屆中國藝術節場館分重點演出場館、輔助演出場館、展覽展示場館。根據藝術節專業藝術演出、群眾文化活動、展覽、展銷等需要,藝術節規劃新建和改造演出場館33個。其中新建9個,修繕改造24個。
(二)場館建設基本原則。一是堅持「勤儉辦節、量力而行、維修為主、新建為輔」的原則,充分發揮現有場館設施的作用,減輕場館建設中財政支出的壓力。二是按照財政分灶吃飯、省市分工建設和多方籌集資金的原則,省屬場館建設資金由省負責籌措,市屬場館建設資金由各市負責籌措,企業、部隊、院校場館設施改造由其主管部門投資或單位自行籌資解決。三是嚴格執行主、分會場各負其責和分級管理的原則。納入「八藝節」規劃建設的場館項目, 由各承辦地政府和相關部門負責組織實施,省場館建設領導小組負責總體規劃、督辦、協調、技術指導和驗收確認。省政府對宜昌、黃石、襄樊、荊門市的場館建設在資金上給予一定補助。
(三)所有演出場館須按《湖北省承辦第八屆中國藝術節演出場館建設工作要求和標準的指導意見》進行建設和改造,於2007年6月底前完成試運行,經驗收合格後交付藝術節使用。 ┆
資金籌措
根據第八屆中國藝術節場館建設、劇目生產、前期籌辦工作要求,並參照第六、七屆中國藝術節辦節經驗, 建立財政撥款、社會贊助及經營收入相結合的多元化籌資機制。
主要籌資渠道包括:
1、財政補貼;
2、爭取體育彩票公益金返還;
3、廣告經營收入;
4、企業及個人贊助;
5、演出、展覽門票收入;
6、文化產品展銷及紀念品、吉祥物等銷售收入等,爭取企業、集團及個人贊助,各類演出、展覽和評獎可冠企業、集團或個人名, 如「第八屆中國藝術節XX之夜」、「第八屆中國藝術節××杯××獎」,杯名進行公開競拍;藝術節舉辦期間的接待用車,可由有關企業、集團直接參與並冠企業名。
劇目選調及評獎
(一)參評參演劇節目實行申報制。2006年9月—12月申報,由文化部組織審看。2007年4月確定參評參演劇目。
(二)藝術節舉辦期間,評出第十二屆「文華大獎」、「文華獎」和第十四屆「群星獎」。獎項產生按文化部「文華獎」 、「群星獎」評獎辦法執行。
宣傳工作
(一)藝術節前期宣傳工作由湖北省委宣傳部負責牽頭,文化部辦公廳配合,要有計劃、有步驟地形成階段性宣傳重點。
(二)藝術節期間的宣傳工作由文化部、湖北省委宣傳部和中央、省有關新聞單位組成第八屆中國藝術節組委會宣傳工作領導小組( 下設新聞中心)負責協調、指導。
(三)藝術節籌備期間不定期出刊《第八屆中國藝術節湖北省籌委會工作簡報》,及時通報各項籌備工作的進展情況;藝術節正式舉辦期間出刊《第八屆中國藝術節專刊》及其他簡報。
(四)建立第八屆中國藝術節專門宣傳網站, 擴大藝術節的宣傳領域。
(五)從 2005年5月份開始,湖北省的新聞媒體拿出專門的版面和時段,宣傳報道藝術節籌備情況。
(六)距藝術節開幕 365天,在主、分會場所在地城市的主幹道、主要區域,設立醒目的藝術節倒計時牌。
組織機構
(一)第八屆中國藝術節擬請黨和國家領導人擔任名譽主席和主席,文化部和湖北省主要領導擔任副主席。
(二)藝術節成立組織委員會,由國家有關部門和湖北省委、省政府及有關部門負責同志組成。
(三)藝術節組委會下設辦公室、演出展示部、場館建設部、宣傳策劃部( 下設新聞中心)、大型活動部、群文活動部、集資廣告部、外事聯絡部、經貿旅遊部、票務中心、專刊( 學術研討) 部、財務部、接待部、安全保衛部, 武漢市指揮部及宜昌市、黃石市、襄樊市、荊門市分會場指揮部。
(四) 藝術節組委會組建以前,文化部和湖北省成立籌備委員會,下設綜合辦公室等有關工作機構,負責藝術節日常籌備工作, 並定期召開部省聯席會議,研究解決籌備工作中的重大問題。
(五)湖北省各有關職能部門按《湖北省籌辦第八屆中國藝術節總體方案》(鄂辦文[2003]77號)的要求,做好相關籌備工作。
(六) 武漢市、宜昌市、黃石市、襄樊市、荊門市人民政府配合湖北省籌委會辦公室負責各自相關活動規劃的制定和組織協調工作; 負責各自的城市建設、市容市貌、安全保衛、環境美化、交通、通訊等工作。
其他事項
(一)第八屆中國藝術節獎項設置和評獎組織工作,按文化部規定辦理。
(二)充分挖掘湖北與毗鄰省、市演出市場的潛力, 發揮演出經營的網路優勢,積極安排商業性演出,延伸並擴大藝術節的影響。劇節目商業性演出採取公開競標方式運作。
(三)藝術節期間,安排部分優秀劇節目下基層慰問演出。

2. 中國藝術家陳鑫簡介

陳鑫,男,筆名滌古子、沙金、三金,1964年生於福建龍岩,畢業於南昌陸軍學院和廈門大學。曾從軍二十載,現任廈門市美術館館長助理、二級美術師,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福建省美術家協會理事、廈門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擅長國畫山水兼擅漆畫藝術,多次舉辦過個人畫展,參加全國、省市各類展覽並獲獎,參與策劃組織首屆全國漆畫展、廈門漆畫雙年展、十一屆全國美展漆畫展。

參加主要展覽、學術活動及獲獎情況:
2000年於廈門圖書館舉辦「千禧年陳鑫山水畫展」,山水長卷作品《美在鷺島》、《閩山吟》為廈門國際會展中心收藏。
2001年,國畫作品獲2001中國國際科技博覽會書畫大展金獎、第四屆當代中國山水畫展創新獎、文化部第十一屆「群星獎」銀獎。
2002年11月參與策劃首屆全國漆畫展。
2003年國畫作品參加惠靈頓美術交流展。
2004年組織和參加廈門書畫家代表團赴日本參加中日美術交流展,參與策劃協調第十屆全國美展雕塑展。
2005年作品參加全國首屆中青年學術邀請展,參與策劃、籌備和協調中國美協落戶廈門的全國漆畫雙年展,並參與舉辦廈門2005中國漆畫展。
2006年,國畫作品獲2006年全國中國畫作品展優秀作品獎,組織和參加廈門書畫家代表團赴台灣開展廈門·高雄·基隆兩岸三港書畫展,參加海峽情·中原風全國中國畫展,參與策劃美術館新館系列開館展。
2007年,參與協調和組織廈門2007中國漆畫展暨廈門國際漆畫邀請展。
2008年,國畫作品獲第四屆亞洲新意美術交流展優秀作品獎。
2009年,漆畫作品《山靜千秋》參加十一屆全國美展,漆畫論文入選十一屆全國美展·美術創作論壇並在大會交流。
2010年,策劃、協調和組織了國家重大歷史題材美術創作工程作品廈門展、福建美術晉京作品廈門匯報展;漆畫作品《山靜千秋》入選福建美術晉京作品展,國畫作品《大山的回響》參加客家土樓全國國畫作品展。
2012年始於《一》系列漆畫創作,漆畫作品《一碗飯》參加第三屆全國漆畫展。《山西工人報》整版介紹陳鑫國畫藝術。
2013年漆畫作品《一盞燈》參加2013中國(廈門)漆畫展。參與2013中韓漆畫藝術交流展。國畫作品參加盛世丹青全國名家中國畫邀請展。國畫作品及論文發表於《光明日報》。在泉州泓翰美術館舉辦家在雲端——陳鑫山水畫作品展。出版中國美協會員作品集《陳鑫畫集》。參與廬山采風創作活動。
2014年國畫作品參加山東國際美術雙年展。漆畫作品《一盞燈》發表於《美術》第4期。國畫山水作品參加山東國際美術雙年展,參與四川美麗彭州采風創作活動和浙江臨安雅集采風創作活動,參與五味雜陳——劉維海、陳鑫、張金榜、楊達生、黃文淵書畫作品展。
2015年,國畫作品參加「藝術廈門藝術博覽會」展覽,參加全國畫家浙江東陽采風創作活動和廈門畫家川西采風活動。

3. 重慶演出策劃公司

重慶舞美是中國西部第一家集舞美設計、舞台策劃、演藝工程設備、視頻LED設備、影視視頻設計及三維動畫製作、廣告創意設計和整合推廣、演藝和活動策劃的全方位綜合企業。

重慶舞美主要承接:大型慶典、文藝演出、商業演出、演唱會、品牌發布會、為每次活動能提供:舞美設計、演藝工程、影視製作、現場執行、廣告創意設計和整合推廣、演藝和活動的策劃。

重慶舞美公司下設:舞美工程中心、舞美設計部、平面設計部、影視部、策劃部、會展部、市場部。

重慶舞美:是重慶擁有演出行業設備品種最齊全,數量最多的設備租賃公司。 公司下設「美視文化傳媒」(專業LED視頻設備租賃)擁有上千平方的各種LED屏幕。重慶舞美還分別在成都、貴陽擁有分公司。

公司現有設備:各種LED屏幕(上千平米)、各種品牌燈光、音箱、舞台設備總價值幾千萬。存放演出設備倉庫足有五千平米,擁有上百名的專業技術員工,能為每一位客戶提供強有力的專業技術支撐。

我們在重慶各劇院、體育場館、會展中心、商業廣場、大酒店、都有許多成功案例的執行經驗,(如需詳細質料請與我們聯系)。

重慶舞美創作的作品入選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曾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國家文華大獎、中國藝術節大獎、中國戲劇節優秀劇目獎、第二屆中國舞台美術展優秀創作獎等。如:二零零零年海南衛視春節晚會;二零零一年吉林衛視春節晚會;二零零一、二零零五年中央電視台中秋晚會;二零零四年全國青年歌手大獎賽獲獎選手巡迴演出;二零零四年亞洲杯足球賽抽簽儀式;二零零五年亞太城市市長峰會文藝晚會;二零零八年中央電視台;抗洪救災文藝演出;文化部群星獎頒獎晚會;重慶直轄十周年演出;重慶市第二屆運動會開幕式文藝演出;二零零八重慶北京奧運火炬傳遞儀式;二零零八、二零零九重慶市春節聯歡晚會;二零一零年中國長江三峽國際旅遊節開幕式文藝演出;二零一零年上海世博會四川周演出舞美設計執行;二零一零、二零一一年全中國中華紅歌會開幕式演出等;重慶舞美長期擔綱重慶市的五一、六一、七一、八一、十一晚會,最近兩年來重慶市市級的上百台「唱讀講傳」大型文藝演出等。是重慶市委宣傳部大型演出活動指定舞美機構。

長期成功的舞台創作,得到了原文化部副部長李源潮及重慶市委宣傳部、市文廣局領導肯定。中國舞美學會會長蔡體良在視察重慶舞美時,為公司題詞「舞美天地」。

重慶舞美創意傳媒機構(重慶舞美燈光音響有限公司)是經由中國舞台美術學會專業認可的舞美企業,重慶市藝術創作中心專業舞美創作機構,重慶大學電影學院舞美系教學合作單位及學生實踐基地,中國文化部授予的專業演出工程綜合技術能力資質。

重慶舞美立足本土,布局西部,以現代化的聲光設備及舞美理念,為西部的文化建設而努力,我們銳意進取,我們不斷超越,為振興西部文化產業、打造中國西部最絢麗的舞台作出新的貢獻!

156電961話500一98 陳先生

4. 李利宏的個人資料

李利宏,男,國家一級導演,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84)和中國藝術研究院戲劇(戲曲)學研究生班(2003)。河南省話劇院黨總支書記、業務副院長。文化部優秀專家,第六、八屆中國藝術節大獎,第十二屆文華大獎、文華編劇和文華導演雙獎,中國話劇第五屆「金獅獎」導演獎,民盟中央「全國先進個人」。河南省優秀專家,河南省首屆「文藝十佳」,河南省「文化先鋒」,河南省宣傳文化系統首批「四個一批」人才,民盟河南省「優秀盟員」,河南省「希望工程十大公益典範」等光榮稱號。
李利宏同志1984年進入北京中央戲劇學院導演幹部專修班學習。在校期間主演古希臘悲劇《俄狄浦斯王》,遂應邀赴希臘參加德爾菲第二屆國際戲劇節。演出轟動雅典。被媒體譽為「李利宏先生是站在希羅德(英雄)古劇場的第一位中國人。」「他精湛的表演藝術征服了雅典。」
自1988年以來,李利宏創作、導演、主演話劇多部,其中《水上吉卜賽》、《遠山的日出》、《區委書記》分獲河南省第二、四、五屆戲劇大賽銀獎(金獎未設),優秀演出獎,優秀劇本獎,優秀導演獎,1991年度和1999年度省新劇本獎。《區委書記》另獲中紀委、監察部首屆「衛士獎」,省「五個一工程」獎,《河南戲劇》第五屆優秀作品獎。小品《村頭》獲全國戲劇小品比賽優秀獎。《戀歌》獲河南省第八屆小戲小品比賽一等獎。1990年和2001年分別在京主演了莎翁名劇《哈姆雷特》和奧地利當代文豪伯恩·哈德名劇《習慣勢力》,受到首都觀眾及業內專家和奧方的好評。現代豫劇《香魂女》獲第六屆中國藝術節大獎,第八屆全國「五個一工程」獎,第八屆中國人口文化獎(廣廈杯)戲曲三等獎,「黃河杯」河南省第八屆戲劇大賽金獎,優秀導演獎,2000年河南省十大文藝成果獎和「五個一工程」獎,河南省人民政府給予通報嘉獎並記個人大功一次。河南省第三屆文學藝術優秀成果獎。2002年導演了河南省第一台小劇場話劇《福兮禍兮》,在省會和北京榮獲各界專家、觀眾的好評,並榮獲河南省第九屆戲劇大賽銀獎和優秀導演獎。河南省首屆「黃河戲劇探索獎」,河南省第三屆文學藝術優秀成果獎。2005年導演話劇《百姓書記》分別榮獲河南省第十屆戲劇大賽「文華獎」,河南省第七屆「五個一工程」獎,河南省第四屆文學藝術優秀成果獎。現代豫劇《紅菊》分別於2004年和2005年獲河南省第二屆「黃河戲劇獎」,河南省第十屆戲劇大賽「河南文華大獎」,文華劇作獎和文華導演雙獎。河南省第七屆「五個一工程」獎,河南省第四屆文學藝術優秀成果獎,並被文化部列入05年紀念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暨世界反法西斯勝利60周年活動全國16台晉京匯演優秀劇目之一。2005年始擔任大型豫劇《常香玉》的編劇(合作)、導演工作。榮獲第四屆中國戲劇文學獎金獎,省第四屆文學藝術優秀成果大獎,2006年榮獲全國地方戲優秀劇目評比展演(南北片)一等獎。2007年榮獲第八屆中國藝術節大獎即第十二屆文華大獎,文華編劇和文華導演雙獎。以及「觀眾最喜愛劇目」獎。入選2007—2008年度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30台初選劇目。同時榮獲河南省第八屆「五個一工程」獎特別獎。並被文化部選定為「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全國現代戲展演」的河南省唯一的一台劇目,參加國家大劇院「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特別獻禮的演出活動,轟動北京。同期,應台灣國光劇團豫劇隊邀請,擔任《少年齊桓公傳奇》導演,演出取得巨大成功,轟動寶島。擔任豫劇《山妞》、《茶鄉明月》導演,榮獲河南省第七屆「五個一工程」獎,河南省第四屆文學藝術優秀成果獎和河南省首屆縣(區)劇團戲劇大賽金獎。豫劇《珠簾秀》獲河南省第三屆黃河戲劇獎、第10屆中國戲劇節中國戲劇獎劇目獎。2008年,編劇、導演方言話劇《宣和畫院》在河南省第十一屆戲劇大賽中榮獲「河南文華大獎」(金獎),個人榮獲「文華劇作獎」、「文華導演獎」雙獎,全國第22屆「田漢戲劇獎」劇本一等獎。導演越調《老子》,榮獲河南省第十一屆戲劇大賽「河南文華大獎」、「文華導演獎」、河南省第八屆「五個一工程」獎。2009年第三屆全國地方戲優秀劇目展演(南北片)二等獎。
創作、導演電視劇百餘部(集),其中《天使無言》(上下集)獲中南六省(區)第八屆「金帆獎」、《五男二女》(18集)獲河南電視第二屆「大河獎」,《郭維淮大夫》(上下集)獲河南省「五個一工程」獎,《大河圖》(8集)獲河南電視99「大河獎」。《祥符春秋》獲全國第九屆「五個一工程」獎,第二十一屆中國電視「金鷹獎」,第二十三屆全國電視劇「飛天獎」,2002年度中南六省(區)電視藝術「金帆獎」,河南電視「大河獎」,省委宣傳部通令嘉獎,省「五個一工程」獎和河南省第三屆文學藝術優秀成果獎。策劃、撰稿、導演大型電視藝術片和各類大型電視文藝晚會60餘台。其中《黃河·太陽》、《金秋頌》、《從此我們相識》分獲河南電視首屆「大河獎」金獎、銀獎和優秀導演獎(以上晚會和電視劇均由中央台播出)。創作歌詞百餘首,其中《紅腰帶》、《金秋頌》、《泥咕咕》分獲全國第三、四屆「群星獎」優秀作品獎、作品銀獎和銅獎。《星光燦爛》獲河南省「五個一工程」獎,《國風·1997》參加省第七屆「黃河之濱音樂會」,獲「迎香港回歸歌曲創作一等獎」,《紅兜肚》、《看龍燈》分獲省第七屆民間音樂舞蹈比賽暨紀念改革開放20周年銀獎和銅獎,《盧舍那的微笑》獲2001年河南省藝術歌曲比賽優秀作品獎。2008年出版個人詞作集《黃河註定我》。發表劇作多部,論文百餘篇。其中《導演主體性創造意識的立體構架》獲全國第十三屆「田漢戲劇論文」三等獎。《話劇(遠山的日出)導演闡述》獲河南省第二屆戲劇藝術學術研討會優秀論文獎。《一唱三嘆會盟台——電視連續劇(五男二女)導演闡述》獲「世紀杯」中國網路論文一等獎。《二度創作中導演意志的三座橋梁》獲「科學中國人優秀論文」佳作獎。
創作發表劇作多部,其中話劇《水上吉卜賽》、《區委書記》分別發表在《河南戲劇》。《遠山的日出》發表在《河南新劇作》。豫劇《黃河謠》發表在北京《新劇本》。《紅菊》、《任長霞》、《常香玉》分別發表在國家權威刊物《劇本》月刊2003年10月號、2005年11月號和2004年10月號。話劇劇本《宣和畫院》發表於《東方藝術》07年12月刊、《劇本》雜志2009年第一期(總524期)、《中國戲劇》雜志2009年第一期(總620期)。
2001年在全國七省市農村小戲調演活動中,李利宏同志擔任河南代表團《春滿中原》的總導演,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為全國文化工作會及文化廳局長大會演出,引起強烈反響,受到文化部領導、北京專家、現場觀眾的高度評價和表揚。2003年春天,李利宏同志組織創作、導演的「抗擊非典」作品榮獲河南省兩個一等獎,兩個二等獎,一個個人組織獎。
2009年參與策劃籌備和創作、撰寫2009年中國農歷新年河南省「中原文化澳洲行·花車盛裝巡遊活動——流光溢彩河之南」文學腳本及活動方案,並擔任此次活動的總導演。同時,擔任 「澳大利亞日國慶焰火晚會」中方總導演、「澳大利亞中國使館開放日演出總導演」、「中原文化澳洲行」悉尼啟動儀式演出總導演。

5. 第十屆中國藝術節的辦節方案

經廣泛徵求意見和與山東省各市、文化部溝通協商,山東省籌辦第十屆中國藝術節方案討論稿日前出爐。
省文化廳廳長亢清泉在會上向參會的山東省17城市的分管副市長和文化局長們通報了這一方案。全省17市都將承擔「十藝節」的評比展演項目,同時「十藝節」還將增設參賽藝術門類和單項比賽項目。
成立「一室五部」即將集中辦公
亢清泉首先介紹,根據文化部和山東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圍繞舉辦一屆更具特色、更加出色的藝術節,提出「十藝節」的辦節原則為:「政府主導、文化惠民、突出特色、全民參與、開放創新、務實節儉」。
為盡快開始「十藝節」的籌備工作,藝術節組委會從山東省委宣傳部、省發改委、省財政廳、省文化廳、省體育局等部門抽掉了18名工作人員,組建了籌委會辦公室、場館建設部、藝術創作部、經費保障部、新聞宣傳部和市場開發部等一室五部,並即將進行集中辦公。
「十藝節」活動主要有九大項目
對於人們最關心的「十藝節」將舉辦哪些演藝活動,亢清泉介紹,「十藝節」的活動主要包括九大項目:
一、文華獎全國新創作劇目評比演出。主要包括戲曲、話劇、兒童劇、歌劇、音樂劇、主題歌舞晚會、曲藝、雜技等,將從全國精選60餘台劇目參加文華大獎和文華優秀劇目獎的角逐。
二、文化表演獎、全國優秀演員比賽。
三、「群星獎」評選。將舉辦全國三百多個音樂、舞蹈、戲劇、曲藝類節目的復賽和決賽。對八百多件美術、書法、攝影、傳統手工藝作品進行展評,對二百多個公共文化項目和群眾文化活動品牌進行評選。
四、專業藝術門類單項比賽。涉及戲劇、音樂、舞蹈、雜技、曲藝等11項各主要藝術門類。
五、全國優秀美術作品展評。主要包括國畫、油畫、版畫、雕塑、水彩等,將有千餘件美術作品參加展覽和評獎。
六、演藝產業活動。屆時將舉辦中國優秀舞台藝術演出交易會、國際演出器材交易會以及文化旅遊等活動。
七、文化交流活動。期間將組織舉辦邀請國外11台經典優秀劇目的展示、展演,將邀請國內15台左右的劇目進行祝賀演出,舉辦美術精品展,山東重大歷史題材重點工程美術展,山東省美術書法攝影精品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精品展,精品文物展等近百項專題展覽。組織十藝節獲獎劇目和演員進行全省巡演。
八、舉辦豐富多彩的群眾文化活動,營造濃厚的「十藝節」氛圍。
九、「十藝節」開、閉幕式等大型活動。
17城市都參與形成「全省辦節」
亢清泉介紹說,從往屆藝術節情況看,藝術節的影響力還有很大的空間需要開拓。為進一步擴大藝術節的積極作用和影響,「十藝節」意在辦節的模式、活動內容等方面進行創新和改進:
首先是增加辦節城市。由往屆的5個城市左右,擴大到全省的17城市都參與。在濟南、青島、淄博、煙台、濰坊等5個市舉辦「文華獎」全國新創劇目評比演出。在其餘各市舉辦「群星獎」評選,文華表演獎全國優秀演員比賽和專業藝術門類單項比賽。形成全省辦節的格局。亢清泉稱,各個城市具體承擔哪些項目和門類要等待文化部的最後確定,然後再做出全省的布局安排。
此外,「十藝節」還將增加藝術門類和單項比賽項目,以增強競爭性和吸引力,提高群眾的參與度。
節儉辦會:形式「瘦身」內容精彩
「籌備工作全面貫徹中央八項規定,本著文化惠民、節儉辦文化的理念,摒棄所謂的大排場、大氣魄。」蔡武認為,這是一個非常重大的創新。
按照原來方案,「十藝節」開幕式策劃設計一台大型綜合文藝演出,演員規模超過1000人,僅明星出場費、演出製作費等就達5881萬元。如今,取消大型綜合文藝演出,代之以一個簡短儀式,另選擇一台山東沖擊「十藝節」獎項的優秀重點劇目作為開幕演出。整個劇場環境布置總投資不足100萬元,節省開支5000多萬元。
「開幕式取消過去慣用的體育館、體育場大型晚會,而擬用山東省新創的一台有現代意義的地方戲《百姓書記》作為開幕演出,既節儉又莊重,還富有時代精神。」蔡武告訴記者,「這樣的開幕式簡約而不簡單,節儉而不失精彩。」

6. 江蘇省文化廳的發展規劃

一、「十五」期間文化事業發展回顧
「十五」期間,全市文化工作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以打造文化揚州、建設文化大市為中心,以豐富群眾文化生活、繁榮藝術創作、加強文物保護、推進產業發展為重點,深化改革,創新思路,開拓進取,全市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穩步發展。
——藝術創作獲得豐收。重點創排公演了揚劇《史可法》、《柔福公主》,與央視戲劇頻道合作拍攝了戲曲片揚劇《女縣令》,揚州評話《挺進蘇北》、《揚州小巷》在央視《曲苑雜談》欄目播出;創作、出版了長篇評話《陳毅》(10回本),並在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播出;市木偶劇團新創的木偶劇《三個和尚新傳》在「金獅獎」全國第二屆木偶皮影藝術大賽獲金獎,《扇韻》、《天女散花》分別獲銀獎、銅獎。創排了校園音樂劇《夕歌》,市文化藝術學校排演的群舞《荷塘語絲》在第七屆全國「桃李杯」舞蹈比賽中獲銅獎;全市共有6幅美術作品入選第十屆全國美展,漆畫《中國紅》、年畫《春暖萬家》獲銅獎;全市各專業劇(院)團在中國曹禺獎小品賽、江蘇省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等活動中,獲國家級獎項16個、省級獎項60個。
——文藝人才培養成效顯著。青年揚劇演員李政成獲得中國戲劇梅花獎;曲藝表演藝術家惠兆龍獲得中國曲藝牡丹獎。全市文化系統現有在職高級職稱人員108人、中級職稱人員185人。
——文化基礎設施得到改善。建成了一批標志性、基礎性、群眾性文化設施。揚州中國雕版印刷博物館、揚州市博物館新館(「雙博」館)建成開放,江都市博物館、儀征市博物館、高郵市博物館、寶應縣博物館等4個縣(市)博物館先後建成開放;揚州市圖書館計算機網路一期工程完工並投入使用,全市38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基層點通過省廳驗收並正式掛牌投入使用;儀征市少兒圖書館等4個圖書館和寶應縣、邗江區文化館新館建成開放;高郵市郵都文化廣場、儀征市文化館動工興建;「十五」期間,揚州市圖書館、邗江區圖書館等4家被評為國家一、二級圖書館,江都市圖書館被評為省文明圖書館;揚州市文化館通過了國家三級館的檢查驗收。
——群眾文化活動多姿多彩。舉辦中國古箏藝術學術交流會、少兒藝術節、老年藝術節、群眾文藝新作調演等大型群眾性文藝活動,承辦了農民藝術節、社區藝術節等大型文化活動;多次組織送文藝下鄉、進社區活動,營造了城鄉的文化氛圍,豐富了群眾的文化生活;各縣(市、區)文化活動有特色、有創新,群眾參與性強。高郵的中國郵文化節、儀征的 「月月喜相逢」廣場文化活動、江都的龍川藝術節、寶應的「九九艷陽天」文藝巡演、荷藕藝術節,廣陵區的揚州清曲研究等展示了本地區文化形象;江都市被文化部命名為全國文化先進市;儀征市、廣陵區被省政府命名為群眾文化先進市(區)、維揚區城北鄉被省文化廳命名為省民間藝術之鄉;江都市丁伙鎮、市文化館京劇票友聯誼會、汪琴家庭等6家分別被省文化廳評為特色文化之鄉、特色文化團隊和特色文化家庭。群眾文藝創作日趨活躍,新創作品千餘個,有12件作品獲全國大獎,100多件分獲省級大獎。少兒文學《石頭剪刀布》、論文《論農村孩子的第二課堂——兒童文化園》等作品獲全國「蒲公英獎」;揚州評話《整容趣事》等獲全國「群星獎」;《漁鼓聲聲》等一批優秀作品分別榮獲省「五個一工程」獎、省「五星工程」獎、省音舞節和省民間藝術節等重大賽事金獎。
——文物保護得到加強。對市區各級、各類文保單位的保護與使用狀況進行了全面調查,對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范圍和控制地帶進行了重新確認,並落實了相關保護責任。參與了《揚州老城區控制性詳規大綱》的編制和論證工作,制定了一批文保單位的維修方案;普哈丁墓園、龍虯庄遺址被列入國務院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實施了歷史文化名城解讀工程。採取政府推動,社會參與的方法,啟動了博物館城工程建設,取得初步成果。汪氏小苑、吳道台宅第、個園住宅、准提寺等一批建築得到了維修保護與合理利用。配合城鎮建設、古城改造和南水北調等國家重點工程,開展考古和發掘工作,發掘遺址面積10000平方米、古墓葬600餘座,出土文物4000餘件;配合公安部門加大對盜墓等文物犯罪活動的打擊力度。
——文化市場繁榮規范。堅持「一手抓繁榮、一手抓管理」的方針,加大監管力度,文化市場繁榮規范。文化市場結構合理,基本滿足社會需求,全市共有綜合性娛樂場所12家,歌舞廳296家,電子游戲室329家,保齡球館9家,音像製品零售點257家,音像批發單位8家,音像製品出租點374家,網吧503家。全市從事娛樂業人員約有2萬餘人,年營業額超過5億元,已經成為我市文化產業的重要支柱。
——新聞出版業健康發展。「十五」期間,新聞出版業獲得了長足的發展。全市新聞出版業有出版社1家、報社5家、期刊社16家(文學性期刊1家、科技類期刊15家)、內部資料性出版物21種、只讀類光碟生產企業1家、出版物發行企業648家(二級批發單位10家、試辦綜合性市場1家)、印刷企業495家(出版物印刷企業12家、出版物專項印刷企業7家、包裝裝潢印刷企業159家、其他印刷品印刷企業317家),經濟總量達20億元,初步形成了以古籍出版、印裝和現代高科技光碟生產為特色的門類齊全、開放統一的新聞出版產業格局。加強新聞出版管理機構建設,儀征、寶應、高郵、江都、邗江在文化局增掛了新聞出版(版權)局牌子。加強了新聞出版市場日常管理,積極開展掃黃打非集中行動,促進了新聞出版市場健康有序發展。
——文化產業逐步發展。形成了較為完整的文化產業體系,媒體傳播、文化旅遊、出版發行、文娛演藝、文博會展等已成為揚州文化產業的主導產業群。「十五」期間,全市文化部門直屬產業機構456個,從業人員3111人,從業范圍包括藝術、文物、電影、出版、網路、群眾文化、藝術教育等。建成社會文化娛樂機構2100個,從業人員約2萬人,逐步形成門類齊全、多種經濟成份並存的文化產業結構。
——對外文化交流不斷擴大。舉辦了中國古箏藝術學術交流會、中韓崔致遠學術研討會、揚州八怪國際學術研討會等。揚州木偶團、歌舞團赴拉美、澳門等多個國家和地區訪問演出。我市學者與境外學者的訪問交流活動增加,接待了日本、德國、瑞典、韓國、朝鮮、香港等多個國家地區的藝術團體來揚州演出,豐富了揚州的文化生活,提升了揚州的國際知名度。
——文化體制改革穩步推進。啟動市直文化事業單位人事制度和分配製度改革,4家經營性事業單位完成轉企改制工作。
二、「十一五」期間文化事業發展基本形勢預測
「十五」期間是揚州經濟、社會發展最快、最好的時期,經濟總量和綜合實力躍上了新台階,為「十一五」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十一五」是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期、關鍵期,隨著經濟持續快速增長,文化發展的外部環境將進一步優化,文化投入的比例將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需求和消費將不斷加大,公共文化服務的質量和能力、文化產業的規模和競爭力都必須有效提升。文化發展機遇和挑戰並存,機遇大於挑戰,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揚州經濟進入新一輪快速增長期。「十五」期間,我市經濟發展較快,全市人均GDP超過2000美元,各項經濟指標達到近年來最高水平,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正向全面小康邁進。隨著人民群眾收入的增長,消費結構將會有較大改變,精神消費需求會迅速增長,廣大群眾對文化的需求將越來越多,這對我市文化發展將起到較大的引導、推動和支撐作用。
2、文化的發展更加受到重視和關注。「十一五」期間是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時期,文化發展作為社會全面發展、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會更加受到重視。中央、國務院就加強農村文化建設、深化文化體制改革、保護文化遺產先後發出了三個文件,體現了中央對文化建設的高度重視。省委、省政府對文化大省建設制訂規劃、出台政策、投入巨資。市委、市政府對文化建設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對文化的發展帶動城市綜合競爭力的認識越來越深刻,對文化工作的要求越來越高。「十五」期間就提出了打造文化揚州、建設文化大市的目標。市委、市政府又提出了建設文化博覽城、打造博物館之都的任務,並安排專項資金推動實施,這些都對文化工作提出了新任務、新要求。
3、文化體制改革的步伐不斷加快。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是適應市場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的需要,是提高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能力的必由之路。中共中央、國務院專門發出《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對文化體制改革的重要性、緊迫性作了全面分析,明確了改革的指導思想、原則要求和目標任務,部署了文化事業單位、文化企業的改革,對加快文化領域結構調整、培育現代文化市場體系、健全宏觀管理體制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十一五」期間,必將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文化管理體制、運行機制,促進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協調發展,在經營性事業單位改革的基礎上,公益性事業單位改革將繼續推進,文化產業政策將進一步完善,文化市場體系將進一步健全,文化發展環境將更加優化。
4、文化發展空間將進一步擴大。當今世界,文化與經濟、政治相互交融,世界政治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將帶來各種思想文化的相互交融、相互影響、相互競爭。文化市場、文化資源、文化陣地的爭奪將在更大范圍內展開和更加激烈。這些要求我們進一步重視和擴大對外文化交流,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文化產品,參與國際市場的競爭和流通,推動揚州文化走向世界。
三、「十一五」文化事業發展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樹立和貫徹科學發展觀,努力發展文化生產力,提高文化創新力,擴大文化影響力和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能力;緊緊圍繞「實現兩個率先、力爭蘇中第一」和「建設更加富裕、文明、秀美的新揚州」的戰略目標,大力推進文化大市和文化強市建設。堅持以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化為中心,以提高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質量為根本出發點,以發展文化產業為突破口,以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為動力,解放思想,開拓創新,增強活力,壯大實力,推動全市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躍上新台階,實現新跨越。
(二)基本原則
——經濟發展和文化發展相協調的原則。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充分認識文化在兩個率先和構建和諧社會中的重要作用,把文化建設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布局,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管理,促進經濟文化協調發展,實現社會全面進步。
——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原則。大力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積極扶持健康向上的主流文化,始終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充分認識文化的經濟屬性,自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努力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最佳結合。
——改革創新和繼承借鑒相銜接的原則。繼承弘揚優秀的民族和地方文化傳統,充分挖掘利用歷史文化資源,廣泛吸收和借鑒優秀的外來文化成果,建設富有時代精神、地方特色的新時期的揚州文化,實現古代文化和現代文明的交相輝映。
——政府引導和市場機制相結合的原則。充分認識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不同性質,明確政府和市場的作用。充分發揮政府職能,努力辦好公益性文化事業。尊重市場經濟規律,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著力培育和發展文化產業。
四、總體目標
到2010年,通過實施精品帶動戰略、人才興文戰略、公共文化推進戰略、產業突破戰略、文化創新戰略,努力把揚州建設成為與其經濟地位相適應、古代文化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的文化大市。做到文化體制基本理順,文化機制充滿活力、文化事業全面繁榮、文化產業形成規模、文化精品不斷涌現、文化設施基本齊全、文化人才結構優化、文化市場繁榮有序、文化生活豐富多彩,文化發展的主要指標和文化綜合實力居全省上游,蘇中第一。
——文化事業進一步提升水平,文化競爭力顯著增強。文藝精品力作明顯增加,城鄉居民的文化需求不斷得到滿足,文化生活質量和文明素質進一步提高。文化活動創出特色、創出品牌,文化的影響力、輻射力進一步增強,城市文化競爭力顯著增強。
——充滿活力的文化新體制和新機制初步形成。文化管理體制的改革不斷深化,新的運行機制顯現活力,文化事業單位的改革有突破性進展,文化創新不斷推進,初步走出一條具有揚州特色的文化發展之路。
——覆蓋城鄉、服務優質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強力推進。努力建立以政府提供服務為主導,以公共文化服務機制、服務設施、服務機構和隊伍建設為核心,結構合理、發展平衡、網路健全、運營高效、服務優質的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為社會發展創造良好的文化環境。
——文化產業規模擴大,效益增長。以市場為基礎,政策作導向,加快科技創新力度,以信息化、網路化、數字化為新的增長點,建成比較完善的文化產業生產、服務、銷售網路體系。特色產業規模壯大,文化產業門類較全,形成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文化產業發展格局。文化產業在全市GDP中所佔比重逐年增長。
——文化市場繁榮活躍,開放有序。積極引進外資、民資,堅持放開搞活,依法加強市場監管,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文化市場體系。市場主體充滿活力,市場中介組織活躍,市場管理法制化,文化消費在城鄉居民生活支出中的比重有較大提高,人均文化消費水平居全省中上游。
——文物保護良性循環,城市文化形象進一步提升。各類文化遺產得到有效保護,文保單位保護責任落實,保護完好率在95%以上,有效利用率達60%,其中半數以上可對市民開放。古城風貌風情得以延續,名城建設良性發展,城市魅力不斷彰顯,城市文化形象進一步提升。
——文化的開放度不斷提高,發展環境進一步優化。對外文化交流豐富活躍,推出一批揚州文化藝術產品走向世界。政府職能不斷轉變,對文化的投入不斷加大,管理服務水平明顯提高。培養出一批出類拔萃、德藝雙馨的文藝專門人才,形成一批懂市場、會經營的文化經紀人隊伍和能幹事、會幹事的文化管理人才隊伍。全社會關心、重視文化發展的氛圍基本形成,文化發展環境更加優化。
五、主要任務
(一)努力繁榮藝術創作
1、藝術創作。以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國家和省舞台藝術精品工程為龍頭,創作一批揚州地方戲劇、曲藝、歌舞、木偶等優秀劇目。「十一五」期間,新創作2台大型揚劇、1-2台校園音樂劇、創作1台木偶劇、整理1-2台傳統劇目;揚州曲藝力爭創作5個中篇、10個短篇評話和彈詞開篇,將長篇評話《一代儒將——陳毅》搬上書台;結合「三州」(揚州、徐放、蘇州)中國畫聯展,創作一批有影響的國畫新作;創作一台具有揚州地方特色的大型歌舞和一批音樂、舞蹈等藝術作品。
2、藝術隊伍建設。引進、培養一批編、導、演、舞、美優秀人才。「十一五」期間,引進10-12名拔尖藝術人才;加強揚州文化藝術學校建設,辦好中國舞示範專業,培養500-600名具有中等藝術表演水平的舞蹈演員;培養一批揚劇、曲藝、木偶等地方傳統藝術表演人才;著力培養各藝術門類的領軍人物,使一批藝術人才在國內外重要賽事中脫穎而出。
3、加強地方文化藝術的挖掘、整理和研究。制定具有揚州地方特色的文化理論研究規劃及課題,編輯、出版一批唱集、理論文章及學術專著;按照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方針,對揚劇、揚州評話、揚州清曲等傳統藝術進行挖掘整理,編輯出版《揚州藝術叢書》,修訂、續編《揚州文化志》;建立「藝術人才庫」。對有傑出成就的老藝人、著名演員的藝術成果進行編輯整理。
(二)大力發展群眾文化
1、加強農村文化建設。加強鄉鎮文化陣地建設,解決無房文化站,開展鄉鎮文化站達標建設。組織鄉鎮文化站幹部培訓,提高基層文化工作隊伍素質。繼續開展「服務基層、服務農民」雙服務活動,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構建和完善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2、積極開展群眾文化活動。辦好三年一次的全市少兒藝術節、老年藝術節和群眾文藝新作調演;協助市委宣傳部辦好兩年一次的社區藝術節和農民藝術節;開展全民讀書月、「一地一品」特色文化建設活動。
3、繁榮群眾文藝創作。鼓勵群眾文藝創作,推出一批優秀群眾文藝作品,力爭在全國「群星獎」、省「五星工程獎」等重大賽事中獲得優異成績。
4、加強基礎建設。建成揚州文化藝術中心,使市文化館達到國家一級館標准;建立和完善基層文化工作網路,引進一批文化館、圖書館的復合型文化管理人才;強化小區群眾文化工作,使其規范化、制度化;積極實施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程,完成普查、建檔工作,普及試點經驗,建立市級保護名錄。積極申報全國、省級重點保護項目,做好重點項目的保護工作,並制定相關保護政策和措施。開展「三百」工程,即建成一百個業余文化團隊、組織一百場群眾文藝演出和一百次送文化下鄉活動。
5、積極開展創建文化先進縣(市、區)活動。「十一五」期間,各縣(市、區)全部達到省先進標准,兩個縣(市、區)創建成全國先進;推進縣(市、區)文化館、圖書館建設;社區公益文化活動用房建築面積力爭達到人均 0.04平方米;
6、加強公共圖書館建設。充分發揮公共圖書館社會服務職能和在精神文明建設中的作用。揚州市圖書館基本建成數字化圖書館,市、縣、鄉三級公共圖書館和大專院校圖書館藏書量達到人均0.7冊,達320萬冊,各縣(市)建成獨立的少兒圖書館,圖書利用率大幅度提高,持證讀者佔全市人口的1%。
(三)培育發展文化市場
1、音像市場。繼續打擊違法音像製品,使正版音像製品的市場佔有率穩步提高,「十一五」期末,正版音像製品佔有率達95%以上,同時優化經營結構,積極鼓勵和扶持社會資本投資音像業,把全市音像市場經營狀態從依附、游擊狀態和家庭式、作坊式向專營化、超市化、連鎖化的方向發展。
2、演出市場。大力發展民間藝術團體、演藝場所,繁榮群眾文化生活。「十一五」期間,爭取發展民間藝術團體30-50個,對有色情、內容低下的演出加大打擊力度,對內容健康的演出放開、放活,進一步建立公開、公正的演出市場競爭機制。
3、娛樂市場。做到繁榮、健康、有序,鼓勵發展大眾化娛樂形式和場所,引導高檔娛樂場所調整經營策略,面向多層次消費群體,追求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統一,並向自助化、超市化、綜合型娛樂方向發展。
4、網路市場。繼續控制總量,規范經營,同時進一步優化市場結構,利用市場手段進行資源整合,使零散的「網吧」經營企業向規模化、連鎖化、品牌化方向發展,總量壓減10%,機台數擴張250%。
(四)壯大規范新聞出版業
1、出版業。以廣陵書社為重點發展圖書出版業,進一步深化體制改革,強化選題策劃,加強內部管理,多出書、出好書,創造一流品牌。加強對傳統雕版技藝的傳承和保護,制定優惠政策,培養專業人才。報刊出版業認真貫徹中央報刊治理工作精神,在加強新聞出版管理的同時,推進組建《揚州日報》報業集團,做大做強《揚州日報》,辦好《揚州大學學報》等重點刊物。
2、出版物發行業。形成布局合理、結構優化的圖書、報刊發行網路,「十一五」期間,全市圖書發行網點保有量控制在700家左右;發展大型書城2座,發展鄉鎮發行網點100家左右;優先發展新華書店、專業書店、連鎖書店。
3、印刷復制業。按照「控制總量、提高質量」的要求,在培養規模企業和提高科技含量的前提下,穩步發展出版物印刷業,大力發展包裝裝潢印刷企業。發展出版物印刷企業5-6家,總數控制在30家以內。新發展包裝裝潢印刷業100家左右,行業年增長率力爭達到12%,至2010年該類企業達到260家。光碟復制業擴大生產規模,生產線增加3-5條,產值實現翻番,力爭達到1.5億元。
4、掃黃打非。繼續深入開展掃黃打非集中行動,依法打擊非法出版活動,收繳非法出版物,凈化出版物市場。
5、版權業。強化社會監管,打擊侵權盜版行為;鞏固政府部門軟體正版化成果,推進企事業單位軟體正版化工作;鼓勵、引導建立版權中介機構、社團組織,促進行業自律,加大宣傳力度,增進全社會版權意識,保護知識產權。
(五)加強文物保護和利用
1、做好文物保護基礎工作。積極申報全國重點、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完善已公布的文保單位「四有」檔案工作;公布1-2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和文保控制單位。
2、加強揚州城遺址保護。積極配合江蘇省人大常委會制定《揚州城遺址保護管理條例》,編制《揚州城遺址保護規劃》,完成揚州城遺址新一輪國保檔案編制工作,增設文物保護標志牌,配合城市建設,做好遺址的考古、科研工作,保護、展示重要遺跡。
3、加強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利用與管理。重點維修一批文物保護單位,加快吳道台宅第三期工程、重寧寺、匏廬、汪姓鹽商住宅、小盤谷、阮家祠堂及故居、鐵佛寺的維修;加強文物資源整合力度,對維修好的古建築積極創造條件,作為文物旅遊景點對社會開放。利用天寧寺建設文化博覽館,利用天寧寺庫房,建設廣陵琴派史料陳列館等,使揚州的古代文化在現代文明進程中充分展現出其獨特的魅力。
4、開展地下文物的調查、發掘和展示。配合瘦西湖新區建設、南水北調、西氣東輸等重大工程和城市基本建設,做好地下文物的勘探、調查和搶救性發掘工作;對已發掘的地下文物遺址進行整理和恢復展示,配合做好唐、宋城、北門、南門等遺址展示工程。
5、推進歷史文化名城保護進程。配合做好國家、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和歷史文化保護街區的保護工作,配合有關部門做好歷史文化名城解讀工程;編制實施《揚州博物城建設專項規劃》;做好世界文化遺產項目的申報准備工作,加強運河文化帶的保護和建設。

7. 遼劇的發展歷程

瓦房店遼劇二十年(1986-2005年)
王羅鍋賣海蠣子遼南戲劇目(創作),1986年由大連瓦房店市評劇組織創作和演出。編劇:劉永崢,作曲:那濤,導演:韓振,主演:馬學德、田娜、劉正岩。劇情梗概:老農王羅鍋,在市場經濟轉型期,第一次去農貿大集賣海蠣子上當受騙的故事。戲中運用風趣、幽默、諷刺的風格和意蘊深沉的情節,展開了一場美與丑、善與惡、真與假尖銳對立經商較量,不僅有力地暴露和鞭撻了耍稱桿、弄稱砣這對奸商夫婦奸刁丑惡的經商心態和行為,而且喚起廣大觀眾對王羅鍋的無限同情。王羅鍋第一次經商雖然受騙失敗了。但他「吃一塹、長一智」,增強了經商信心,在戲的結尾,他憤怒而堅定的地高喊:「明天我還來賣海蠣子!」這一壯語,不僅揭示了他倔強、自信、自強的個性,並使觀眾領悟到,他今後經商決不走欺騙別人之路。該劇,用喜劇手法深沉的顯現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經商不能「見利忘義」,也要講職業道德這一具有社會深層意義的主題。該劇,於1986年12月,在遼寧省曲藝家協會舉辦的「優秀劇本評比」中,獲優秀創作獎。 路遇 遼南影調小戲劇目(創作),1992年大連瓦房店市文化館組織創作和演出。編劇:騰守仁,編曲:那濤、馮秉權,導演:謝豐功,主演:邢彥秀、劉正岩。劇情梗概:在農村改革開放的現實生活中,老光棍戚有餘和寡婦李秋菊,共同走上致富之路之後,在一次趕集的風雨路上巧遇,雙方言談中從誤會到相互了解知心,終成伴侶。作者對這兩個人物塑造沒有落入公式化,概念化的窠臼之中,而是奇巧地通過劇中兩位孤寡老人在一段談吐隱情、情趣迭起,歡聲笑語中揭示出各自不同的個性;栩栩如生地塑造出兩位形神俱佳,感人至深具有當今時代色彩的鰥男寡女新人形象。該劇在遼寧省第二屆農村小戲調演中,獲劇目、作品、導演、編曲、表演、樂隊伴奏一等獎;主弦四胡紀瑞芒獲個人伴奏一等獎。在全國第二屆「群星獎」評比中,獲得節目金獎。邢彥秀、劉正岩獲表演金獎。
過河 拉場戲劇目(創作),1996年8月大連瓦房店市文化館首演。編劇:張崇謙、潘永波,編曲:那濤、紀瑞芝,導演:馮秉權,主演:牛正茂,回鳳凱、劉英華、劉永波。劇情梗概:新上任的青年鄉長,到所轄某村體察民表中,巧遇一個不正派的村長和另一個貪財忘義、不講公德的村民二楞子;通過不相識中鄉長背村長過河和相識後鄉長為民修橋等情節,深刻展示出鄉長與民心心相印,為民服務的好思想、好作風,終於感化了村長轉變不正派的思想作風,使村民二楞子改邪歸正,重新做人。此戲,反映的是代表黨心民意—扶正壓邪,具有現實意義的熱點題材;全劇由始至終充滿著遼南鄉土情趣和濃郁的時代生活氣息;用載歌載舞的喜劇風格,使觀眾在愉悅中獲得了精神滿足,達到了弘揚正氣、針砭時弊的作用。該劇,在遼寧省文化廳舉辦的「遼寧省第三屆農村小戲調演」中獲劇目一等獎;牛正茂表演一等獎;馮秉權獲導演一等獎;紀瑞芝、金豐茂獲伴奏一等獎;那濤、紀瑞芝獲編曲二等獎,瓦房店市文化館獲優秀組織獎。另於1997年12月,在第七屆全國「群星獎」評比中獲劇目銅獎。
賣馬遼南影調小戲劇目(創作),1996年8月,由大連瓦房店市文化館組織創作和演出。編劇:滕守仁、馮秉權;編曲:那濤、馮秉權,導演:謝豐功,主演:邢彥秀、姜永禮、劉聞文、張繼岩。劇情梗概:全劇通過寡母賣馬,解決學費,支持已被錄取一雙兒女一同上大學;因家庭生活困難,兒、女間發揚風格,進行互讓,爭留一人在農村一個人上大學,不同意母親賣馬為主線,展開了一場矛盾沖突;在難解的情況下,村支部書記主持支委會討論決定,建立教育基金,終於皆大歡喜,使矛盾得到解決,實現了母親讓兒、女一道步入高等學府的心願。該劇選材新穎,人物形象生動,生活氣息濃郁,反映了現實農村新生活、新事物、新人、新觀念,充滿了強烈的時代感。該劇在遼寧省第三屆農村小戲調演出中,獲得劇目、編劇、表演、導演、編曲、領弦伴奏、司鼓一等獎。瓦房店市文化館獲優秀組織獎。此節目於1998年5月,在中國戲劇家協會舉辦的「98曹禺戲劇文學小品、小戲評選」中,獲入圍獎。
姜雲勝 遼南戲劇目(創作)1998年大連市瓦房店遼南戲劇團首演。根據全國優秀鄉鎮黨委書記姜雲勝同志的事跡編寫。編劇劉永崢,作曲那濤、韓振,配器魏俊祥,舞美設計辛子科、周竹賢,導演韓振、謝豐功,主演牛正茂、邢彥秀、金佳蕊、顏培波。劇情梗概:為加速開發小區建設,姜雲勝觸犯了個別人的利益,遭人報復,連累了家庭,兒子離家出走,妻子與他反目,女兒處在兩難之間,姜雲勝抱怨妻子兒女不能理解自己,本來溫馨的家庭處於冷戰的狀態。當不明真相的鄉親們要將他埋在施工的地基里時,妻子卻又毅然撲在他的身上,擋住了惡人的石頭。姜雲勝想趁此機會與妻子緩和矛盾,妻子卻甩手而去,依然不跟他說話。姜雲勝理解了妻子的辛酸和甘苦,半夜下班拖著帶病的身體幫助妻子搶扒苞米,妻子終於被感動落淚,全家人和好如初。沒有了家庭的牽絆,姜雲勝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之中,贏得了父老鄉親們的理解與支持。干群一心,終於使小區的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該劇取材於真人真事,卻沒有落入一般好人好事的創作俗套,而是將劇情設計得環環緊扣、動人心弦,將人物塑造得栩栩如生,有血有肉,感人淚下。唱腔設計利用遼南戲獨有的婉約動聽、善於抒情的特點,將人物的真情實感表現得淋漓盡致,盪氣回腸。該劇獲1998年遼寧省第四屆藝術節銀獎和1999年遼寧省「五個一工程獎」。
月在別時圓遼南戲劇目(創作)2001年大連瓦房店遼南戲劇團首演。編劇劉永崢,作曲那濤、那勇,舞美設計馬明遠、謝品,導演李學忠(特邀),主演牛正茂、邢彥秀、紀向芝、回鳳凱。劇情梗概:趙秋菊發現丈夫韓和平四十年前與戀人萬紅梅的照片傷心至極,這才知道幾十年來他的心中始終在想著那個人。當趙秋菊從苦悶中走出來,與都老樂產生了感情時,又理解了韓和平當年與萬紅梅的戀情,並為自己死纏了韓和平一輩子而愧疚。韓和平沒有妻子的照顧,打破了生活的平衡,竟然不知道如何洗衣做飯,女婿為他雇請的保姆竟是失蹤了四十年的初戀情人萬紅梅。萬紅梅為誤入他們的家庭心懷不安,大義退出,使韓和平悵然若失。趙秋菊為了成全韓和平四十年前的離婚願望,決定與他離婚,與都老樂結合,但韓和平堅決反對,使趙秋菊大病一場。受萬紅梅遺願的影響,韓和平從偏狹中走出,與趙秋菊辦理了離婚手續。可是就在他們分手之際,他們感情的距離卻拉近了。該劇不但寫出了人情之真、人性之美、人生之復雜,更折射出了人生的哲理和況味。唱腔優美動聽,尤長抒情。既有影調戲的傳統韻味,又有清新的現代元素。在遼寧省文化廳舉辦的「遼寧省第五屆藝術節」上獲劇目、導演金獎;編曲二等獎;邢燕秀、牛正茂、回鳳凱獲表演一等獎;金佳蕊、姜永禮、牟淑君獲表演二等獎;馬雲美獲服裝設計一等獎;齊士明、喬殿峰獲燈光設計一等獎;樂隊獲集體伴奏獎。2003年在國家文化部、中國劇協舉辦的第七屆中國「映山紅」民間戲劇節上中共瓦房店市委、瓦房店市人民政府獲育花獎;瓦房店市人大主任閻世忠、市委副書記孫國寬、市文體局長范俊、市遼劇團長劉永發、遼寧省劇協副主席劉華榮獲育花獎。編劇、導演、音樂設計、配器、舞美、燈光設計獲一等獎。邢彥秀、牛正茂獲優秀表演獎。回鳳凱、金佳蕊、姜永禮獲表演獎。樂隊獲集體伴奏獎。金豐茂、李志玉獲優秀樂手獎。該劇於2004年,在遼寧省委宣傳部舉辦的遼寧省「五個一工程獎」評比中,獲優秀劇目獎。
仁義里 大型現代遼劇劇目(創作),2004年大連瓦房店市遼劇團首演。總策劃:范俊,策劃:劉永發、王學義,編劇:王福義(特邀),導演:賈慧敏(特邀),助理導演,王學義,編曲:那勇、趙貴軍 (特邀),配器:魏俊祥,舞美設計:陶子原(特邀)、謝品,主演:牛正茂、金佳蕊、姜永禮、胡寶友、尹穎、梁玉富,顏培波。劇情梗概:上世紀七十年代初,「仁義星」村青年孫福貴與陳三的女兒陳玉珍相愛。陳三要孫福貴送二斗高粱,方可許婚。孫福貴無奈,夜盜生產隊二斗高粱種,事後被遊街示眾,孫無顏見人,外出漂泊。二十年後,漂流在外發了大財的孫福貴回到了「仁義里」,他要與陳玉珍重續舊情,可陳玉珍此時已嫁給了心地善良的劉冬生。孫福貴以為只有在事業上壓倒劉冬生,才能奪回陳玉珍,才能在「仁義里」挺起腰桿。於是,他投巨資辦磚廠,與劉冬生的磚廠唱起了對台戲。並不擇手段地一步一步把劉冬生帶上了絕路,也一步一步地陷自己於不義。孫福貴的所作所為,使陳玉珍看清了他的為人,從而更加堅定了對劉冬生的愛。孫福貴願望落空,不得再一次離開了「仁義里」。該劇謳歌了仁義永存,美德常在,情節感人,發人深思。該劇在第六屆遼寧省藝術節上,獲得劇目銀獎、編劇特別貢獻獎,優秀導演獎、編曲獎、配器獎;牛正茂、金佳蕊、胡寶發、姜永禮獲表演獎;樂隊獲集體伴奏獎。
謝大媽送禮 遼劇小戲劇目(創作),2005年4月大連瓦房店市遼劇團首演。總策劃:范俊,策劃:劉永發、王學義、葛莉莉,編劇:劉家聲(特邀),編曲:那勇,配器:王壽印(特邀);導演:場治林(特邀),主演:邢彥秀、梁玉富、金佳蕊,舞美:謝品;服裝:王玉霞。劇情梗概:鄉里要成立養蝦協會,養蝦大戶謝大媽與下台幹部胡二的妻子圍繞著誰當協會會長,雙雙給鄉長送禮,從而產生了種種誤會,折射出中國新一代農民代表謝大媽在市經濟大潮中靠科技致富,誠信經營的高尚品德。該劇於2005年4月26---27日,參加由中國戲劇家協會舉辦的第三屆「中國濱洲·博興國際小戲藝術節」,榮獲「優秀推薦劇目獎」。另外,該劇目於2005年12月1日,由中國文聯、中國劇協主辦的首屆「中國戲劇獎·小戲小品獎」的評選中獲得小戲類優秀劇目獎。

8. 群星獎的基本信息

群星獎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為繁榮群眾文藝創作,促進社會文化事業的繁榮與發展而設立的全國社會文化藝術政府獎,至2002年期間每年舉辦一屆,每屆評選一至兩個門類。從2004年開始評獎納入中國藝術節中,每三年舉辦一屆,分7個門類和3個組別,7個門類分別是美術、書法、攝影、音樂、舞蹈、戲劇和曲藝,每個門類分成成人、少兒、老年三個組別。每門類設15個獎,每組各設5個獎,獲獎作品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群星獎」榮譽稱號並頒發證書、獎牌。群星獎的獎勵對象是由群眾文化工作者和業余文藝愛好者輔導並創作的美術、書法、攝影作品;由群眾文化工作者和業余文藝愛好者創作、編導、輔導並表演的音樂、舞蹈、戲劇、曲藝作品。
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設立的政府社會文化最高獎,「群星獎」已經舉辦了十四屆。「群星獎」自設立以來,先後在浙江、江蘇、重慶、廣東、山東、湖北等地舉辦,共推出了3000多件獲獎作品,為廣大人民群眾展示藝術才華、實現藝術理想,搭建了一個平台,調動了基層群眾文藝創作和演出的積極性,促進了群眾文化藝術的發展。在海內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其權威性、藝術性和廣泛性得到各級政府、文化部門、專家評委和廣大群眾的充分肯定和認可。群星獎的設立對於推動社會文化建設健康發展,推出優秀作品,培養優秀人才,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第九屆中國藝術節將於2010年5月10日期25日在廣東舉行,第十五屆「群星獎」評獎活動將同期舉行。第十五屆「群星獎」評獎范圍包括作品類,即戲劇、音樂、舞蹈、曲藝4個藝術門類和項目活動類,共評選出330個「群星獎」。為充分調動人的積極性,將從作品類和項目類獲獎對象中推出100位「群文之星」。
本屆「群星獎」共收到來自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文化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文化局,解放軍總政治部、武警總部宣傳部、全國總工會共35個單位報送的作品類節目(含戲劇、音樂、舞蹈、曲藝)845個(包括戲劇節目269個、音樂節目213個、舞蹈節目213個、曲藝節目150個)和項目類191個。根據本屆「群星獎」獲獎名額分配方案及進廣東參加決賽的數額,共擬定290個節目(附名單)參加5月份在廣東舉行的第十五屆「群星獎」作品類決賽。其中戲劇節目65個、音樂節目(不含合唱)65個、合唱(團)32個、舞蹈作品60個、廣場舞12個、曲藝節目56個。
專家評委們一致認為,本屆「群星獎」作品題材豐富,形式多樣,藝術水準很高,不乏精品佳作。入圍作品在表現內容上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取材豐富,涵蓋了現實生活的方方面面。作品中既有反映農村新貌、城市建設、打工趣事、鄉鎮風情、民族團結的內容,也有反映百姓生活、部隊軼事、企業文化、少兒成長、反腐倡廉等方面的內容,具有很強的時代感和較高的藝術性和觀賞性。節目的藝術表現形式豐富多彩、民族民間特色鮮明是本屆「群星獎」參評作品的突出特色。參評作品的藝術表現形式傳統和現代兼具。此外,參評作品大多來自於基層,社會參與面非常廣泛。演員來自各行各業,有工人、農民、教師、學生、軍人、警察、醫生、農民工、殘疾人、自由職業者等,還有父女、母子同台的家庭式組合等。這些演員來自基層,在長期的基層演出活動中,不斷提高自身的藝術修養,具備了較強的編創能力和較高的表演水平。

9. 關於**一家親,和諧求共贏這個話題該怎樣深入討論下去,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

大家上午好。我是朝陽區文化館「社區一家親」活動的項目負責人肖丹。很高興站在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社區一家親」活動的成果與快樂。

「社區一家親」活動是由朝陽區文化館於2001年創建,是一項具有基層特色的公共文化項目,實踐中,我們將活動的發展融入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之中,積極研究公共文化設施布局和管理,創新公共文化服務方式,保護邊緣群體文化權益,使服務對象延伸到每一位享有文化權益的公民。通過年均150餘場次的文化活動,帶動了朝陽區基層1400多支群眾文藝隊伍和200餘家文藝協會的蓬勃發展,年參與活動人數達百萬人,深受百姓喜愛,為促進和諧社會建設、加強公民思想道德建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前不久,該活動被評為全國「群文品牌」,並被推薦參加「全國『群星獎』事業獎」的評選。

一、結合實際突出特色,推動活動深入開展

一是項目著手。黨的十六大以來,中央高度重視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2003年,朝陽區文化館被中宣部定為文化體制改革試點單位。良好的文化發展環境和改革機遇,使「社區一家親」發展目標清晰。從工作機制上,「社區一家親」是文化館改革中的重點項目,實行項目制管理。面向社會全員招聘成員,建立競爭激勵機制和制定考核指標,組建了一支創新能力強、執行力強、且有危機意識的年輕團隊。在方案策劃上,每年年初做項目調研和討論,以政府主導、社會熱點、百姓需求、特色創意為依據,策劃制定全年計劃,並將計劃整版刊登在《朝陽報》,年底總結考評計劃完成情況。

二是聯手推動。隨著「社區一家親」活動在百姓中的知名度的與日俱增,為進一步把「社區一家親」活動引向深入,2004年,區委區政府決定,區委宣傳部、區精神文明辦、區街工委、區農委和區文化委等五家單位聯手組織開展此項活動,從而使「社區一家親」無論從資金和制度保障,還是從活動的規格和組織的力度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加強,並帶動了全區基層文化建設的發展。

三是品牌定位。「社區一家親」作為全區「十一五」規劃重點培育項目,目標是做「公共文化」的品牌和標志。我們堅持每年必須更新活動主題、內容和服務方式,以及至少要有3至4個不同於往年的特色創意。多年來,開展的「民工英雄體驗」、「兵馬俑創意燈展」、「為勞動者理發」、「打工博物館」等這些深受群眾喜愛的創意活動,為「社區一家親」樹立了公共品牌形象。

二、依託活動進行規劃,加強公共文化設施建設

為適應朝陽區「農村城市化、城市現代化、區域國際化」的發展步伐,我們與專家學者、相關職能部門合作,結合「社區一家親」活動,對公共文化設施布局、資源盤活和整合等進行規劃,提出示範型配套建設模式和類型化管理機制,推動朝陽區三級文化設施網路向四級網路發展,並加以實踐。

如在文化設施匱乏的南部建立朝陽區文化館分館垡頭文化中心;投資改造八里庄文化中心,探索街道和文化館共同管理社區文化設施的新模式;扶植建立金盞地區文化中心暨打工博物館,並為其提供文化發展空間和渠道;充分利用農村舊設施,扶植建設規模在1000平方米左右,集劇場、圖書室等各種功能為一體的村級文化大棚式設施。陸續扶持建設以「戲曲」等為特色的6家農村文化大院,承辦了「社區一家親」全區曲藝比賽,並成功舉辦了「法國啞劇大師走進朝陽文化大院」等國際文化交流活動。

三、著眼滿足群眾需求,不斷改進公共文化服務內容方式

「社區一家親」作為公共文化品牌,要達到維護社會文化公平,滿足基本文化權益,喚醒文化意識,提升社會文明這幾方面的要求,必須結合百姓需求探索提供文化服務的方式和內容。

一是常態服務,建立歸屬感。從小的方面說,「社區一家親」創建初衷是為了讓百姓身心愉悅,健康快樂;讓社會團結友愛,和諧穩定。作為常態化服務,「社區一家親」每年舉辦全區性聲樂、舞蹈、攝影等比賽;舉辦百姓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組織各類培訓和講座,並組建了社區文化藝術輔導中心、公共文化設備服務站定期下基層輔導。年底進行總結表彰。使百姓真正找到家的感覺。

二是政府主導,把握主旋律。「社區一家親」密切關注國家政策和政府決策,以先進文化思想為支撐。每年承擔完成市區政府文化摺子工程。先後建立了非遺博物館,完成76項各級非遺項目普查和申報工作;建立流動數字固定影廳104個,每年完成數字電影流動放映、固定影廳放映萬余場;完成「文藝演出星火工程」農村演出300場;為全區先後配備了流動放映車、數字電影等設備,並完成了「朝陽區奧運文化廣場」、「為偉大祖國驕傲」首都國慶60周年慶祝活動啟動儀式等大型文化活動。

三是適時發動,提高吸引力。「社區一家親」發展始終關心國家命運、結合社會熱點和重要節點、著眼百姓關心和喜愛。抗擊非典、抗擊雪災、汶川震後燭光祈福等大型公益活動凝聚社會力量,鼓舞人心;奧林匹克倒計時節點日活動、「國色天香」非遺活動、「仙氣、香氣、清氣」傳統節日系列活動等活動好評如潮。

四是邊緣群體參與,體現公平性。「社區一家親」對社會弱勢群體文化權益的保障給予了持續和強大的關注與支撐。不斷開辟了如民工影院、農民劇場、殘疾人藝術節、冬季版慰問等新的文化活動載體。扶植成立打工藝術博物館、打工子弟小學,最大限度地降低活動參與壁壘,將服務對象擴展到生活、工作、學習在朝陽區每一個群體、每一個人。

此外,我們在活動中還注重加強國際性交流,在文化交往中不斷提升活動的規模和層次。下一步,「社區一家親」活動將不斷挖掘基層文化建設的潛力,進一步探索解決重點難點課題,為繁榮社會文化、提升社會文明做出自己的貢獻。

10. 古泥的藝術特色

1964年2月21日在河北遷安出生,取名馬丹青。
1972年 (8)歲由塗鴉開始。
1978年 (14)歲發表第一件篆刻作品《把青春獻給四化》。
1979年 (15)歲在《民間文學》雜志上發表磚刻「西遊記組畫」。
1980年 (16)歲為《工人日報》「為您服務」欄目題字。陸續在全國百餘家報刊上發表篆刻作品。
1981年 (17)歲劉炳森先生為《丹青印譜》題詞:「銀鉤鐵畫,玉振金聲」。河北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肖一先生為《丹青印譜》題詞:「師古創新意,研今破俗篇」。 1982年 (18)歲與父一起首創米畫藝術。7月26日在《河北科技日報》發表論文《別具一格的工藝美術之花》。9月1日在《河北科技日報》發表論文《米畫的特點及其製作工藝》。11月廣西《灕江》雜志發表著名詩人臧克家先生的文章《說丹青同志的篆刻》。
1983年 (19)歲加入河北省書法家協會。
1984年 (20)歲當選唐山市文聯委員。發表論文《感想和建議》。(《中國造紙》1984年第六期)。
1985年 (21)歲創辦中國長城印社。應邀參加國際書法展(河南),入選《全國青年書法篆刻作品選》。
1986年 (22)歲篆刻、書法作品應邀參加全國首屆硬筆書法大展,渤海書法聯展,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20周年中外書法家展,中日百家印展,當代篆刻家邀請展(西安),並榮獲《書法報》全國書法篆刻比賽金獎,《青少年書法》全國青少年書法大賽二等獎,全國「峨眉杯」書畫大獎賽二等獎,全國青年美術、書法、攝影大賽(長安)優秀獎。書畫作品榮獲唐山市文藝創作獎,全國「九華山杯」書畫大獎賽三等獎,榮獲河北省1985、1986年度書法創作評選優秀獎。
1987年 (23)歲 當選河北省青年書法家協會副主席。篆刻作品參展河北省首屆書畫篆刻評展,入選《河北省首屆書法篆刻評選精選》。篆刻作品榮獲西冷印社首屆篆刻作品評展一等獎。
1988年 (24)歲當選六屆河北省政協委員,加入中國書法家協會。
篆刻作品應邀參加韓國第二屆國際篆刻藝術展,當代篆刻家邀請展,全國首屆篆刻藝術展,作品入選《韓國第二屆國際篆刻藝術大展作品集》,《全國首屆篆刻藝術展作品集》,主編《日本當代篆刻家作品選》。
書法作品入選《中外書法家作品集》,榮獲「我愛深圳」硬筆書法大賽特等榮譽獎。
1989年 (25)歲2月20日任遷安縣文化館副館長。書法作品參展首屆國際青年書法展,榮獲河北省第三屆文藝振興獎。
1990年 (26)歲篆刻作品參展當代書畫篆刻名家作品展。書法作品參展全國第三屆中青年書法篆刻家作品展,並入選《全國第三屆中青年書法家作品集》。
1991年(27)歲任遷安縣文聯副主席。篆刻作品參展全國第二屆城運會書畫大展,全國第二屆篆刻藝術展,入選《全國第二屆篆刻藝術大展作品集》。書法作品榮獲中央電視台第二屆全國書法大賽優秀獎。
1992年(28歲)篆刻作品入選韓國第三屆國際篆刻藝術大展,並收入《韓國第三屆國際篆刻藝術大展作品集》。書法作品入選全國第四屆中青年書法家作品展,並收入《全國第四屆中青年書法家作品集》,榮獲河北省首屆中青年書法大賽一等獎。
1993年(29歲)7月破格晉升為國家二級美術師。
1994年(30歲)篆刻作品入選全國第三屆篆刻藝術展。
1995年(31歲)在中央美術學院書法藝術研究室(王鏞工作室)學習。篆刻作品入選首屆國際篆刻藝術交流展,入選全國第六屆中青年書法篆刻家作品展,並榮獲二等獎。書法作品應邀參加《中國書法》雜志改刊十周年著名書法家邀請展,深圳中國書畫藝術精品邀請展,在當代青年書畫篆刻大賽中擔任評委。
1996年(32歲)篆刻作品應邀參加中日篆刻名家交流展,在日本書藝院第五十七回國際文化交流書道大展上榮獲特選賞。書法作品入選全國首屆行草書大展,並榮獲能品獎,應邀參加首屆當代書法名家書法精品展。12月3日,古泥書法新作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
1997年(33歲)主編《二十世紀書法經典·鄭孝胥卷》。(河北教育出版社),應邀參加韓國第九回東洋美術大展,第二屆國際篆刻藝術展.
1998年(34歲)當選河北省書法家協會篆刻研究會副會長,榮獲文化部「群星獎」。入選中國篆刻百家作品展(日本)。策劃籌辦「中國二十世紀書法大展(2月10日——2月15日中國美術館)入選全國第四屆篆刻藝術展。入選全國第七屆中青年書法篆刻家作品展。入選《中國現代美術全集·書法卷》。入選《中國現代美術全集·篆刻卷》。
1999年(35歲)由王鏞先生推薦到中央美術學院國畫系賈又福工作室進修山水畫。作品在河北省博物館「中國日本韓國書法交流展」中展出。入選99《中國書法》年展。
2000年(36歲)篆刻作品選入《十二生肖印選》(上海書店出版)。應邀參加浙江「全國當代青年篆刻家作品邀請展,入選「全國第八屆中青年書法篆刻家作品展」。臨書作品在浙江「首屆臨書大展」中特邀展出。出版《當代篆刻家精品集·古泥卷》(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1年(37歲)書法、國畫作品在金士得國際拍賣公司拍賣。中國書法家網舉辦「走進古泥——第一回網上書畫篆刻作品展。日本《書道界》6月號專文介紹《中國當代青年篆刻家十二家·古泥》。應邀參加浙江第三屆趙孟頫書畫節「經典與當代書風·海內外獲獎書家提名展」。擔任中國教育學會書法教育專業委員會「新世紀曙光杯首屆全國中小學生規范漢字書法作品大賽」評委。應邀參加「紀念方介堪先生誕辰一百周年·全國書畫名家作品展」其作品被方介堪藝術館收藏。應邀參加中國畫研究院主辦的「河北省中國畫名家作品邀請展」(4月20日——4月29日)。
2002年(38歲)《青少年書法報》頭版「國展菁華」做古泥先生整版專題介紹。應邀參加天津書法藝術節「當代著名篆刻家作品邀請展」。
國畫山水冊頁在「嘉德在線」拍賣。2002年5月24日—30日,山水畫入選《紀念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六十周年》全國美術展覽。2002年6月1日—3日,應邀參加北京大學主辦的「當代中國畫名家作品邀請展」,展出山水畫三件。2002年6月18日,應邀參加重慶「中國當代著名篆刻家作品邀請展」。 2002年8月1日去廣東汕頭參加「筆陣·2002當代中國書法十二家作品展」。《鴻爪雪泥——中央美術學院王鏞工作室歷屆學員作品選集》選入山水畫二件、書法一件。應邀參加北京仁和苑「中國畫名家作品邀請展」。被聘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敦煌創作中心畫家」。 2002年8月8日應邀參加大連「中國畫名家七人提名展」。 2002年8月13日入選北京今日美術館「首屆流行書風·流行印風提名展」。作品收入《印林擷英——全國當代印社社長篆刻集》。2002年8月23日,與劉大為、龍瑞、王明明、張飆、劉正成等十六名書畫家一起被北京聯合大學奧林匹克文化研究中心聘請為「中心」專家組專家。被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首都師范大學、北京化工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北京聯合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體育大學、中央民族大學、中國地質大學、中國政法大學、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廣播學院、中國醫科大學等十六所高等院校教學共同體聘請為「中國美術、書法藝術」教授。
2003年(39歲)作品入編《藝稅集——山水卷》。作品入編《當代中國畫庫·山水卷》(河南美術出版社)。當選今日美術館藝委會委員並入選第二屆流行書風·流行印風大展及作品集。 2004年(40歲)成功策劃舉辦遷安「第三回中韓書畫展」參加北京「一月」五人畫展。作品參加伊拉克國際美術大展。
2005年(41歲)為李光耀、李顯龍等十名新加坡政要篆刻姓名印。當選遷安市政協副主席。當選唐山市政協委員。
2006年(42歲)由書法網出版《古泥草書李白詩六首冊》。10月成立遷安愛心小組。12月16日組織遷安愛心小組赴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哈里哈鄉扣花營小學捐助,共有93個貧困孩子受到捐助。
2007年(43歲)書法作品在「2007深圳鹽田港中國當代書法名家作品邀請展」中展出,並選入作品集。出版《臨池寫心·古泥臨祝枝山前赤壁賦》
2008年(44歲)特邀參加第六屆全國篆刻展。上海《美術天地》雜志(總第35期)出版《古泥書法專輯》。8月11日至14日參加中國書法家協會篆刻委員會在山東濟南舉辦的「當代中青年篆刻名家研習班」。
2009年(45歲)應《畫語者》雜志邀請赴江西景德鎮畫瓷。由著名企業家劉曉奎、賈國清出資在河北遷安籌建「古泥藝術館」。
2010年(46歲)被唐山市書法家協會聘為顧問。應邀參加金石永存—全國篆刻名家邀請展。
2011年(47歲)應邀參加國際簡帛書法精英邀請展。2月25日《河北日報》作整版介紹。山水畫作品參加「清華大學百年校慶作品收藏展」。
2013年 (49歲) 二十四件書畫作品參加驚蟄雅聚——中國畫名家冊頁展。在古泥藝術館舉辦妙機其微——古泥篆刻藝術精品展。

閱讀全文

與群星獎策劃方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1微信營銷怎樣推動新媒體前進 瀏覽:621
app辦公樓推廣下載方案 瀏覽:808
邛崍紅色教育基地培訓方案 瀏覽:571
網路營銷的實際是指 瀏覽:139
教師管理者培訓方案 瀏覽:865
中國電子商務進農村 瀏覽:549
電子商務公司規劃書 瀏覽:275
高級電子商務證書有哪些 瀏覽:448
在市場營銷學導學 瀏覽:438
雲南省2016年電子商務政策 瀏覽:410
秋季兒童戶外親子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924
市場營銷學課程答案 瀏覽:889
酒店6月1日營銷策劃方案 瀏覽:536
旅遊市場營銷策略包括 瀏覽:928
快速消費品網路營銷 瀏覽:912
電子商務生命周期 瀏覽:618
圖書電子商務網站論文 瀏覽:558
2015年10月市場營銷學自考試題及答案 瀏覽:866
開放大學市場營銷期末考試 瀏覽:122
摳摳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