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滴滴打車用了哪些營銷方式推廣嘀嘀專車
第一個階段是「建立連接」。要做一個交易的平台,首先要把供需雙方拉到這個平台上,讓兩者建立連接。跟國外的Uber把車型定位於商務高端車型不同,嘀嘀則是選擇了首先從計程車入手,其實就是看中了「計程車」背後的用戶群體。首先,大家打出車是剛需,通過計程車可以獲取海量用戶。並且,計程車司機都是職業司機,大多數還依託計程車公司,百分之百有營運資格,在中國可以輕松跨過政策禁區。在建立「連接」的過程中,嘀嘀打車開始就不停的地推和補貼,激發司機在嘀嘀平台上接活,激發用戶使用嘀嘀平台叫車,最終獲取海量用戶和用戶的消費習慣。這個階段,我們在前面的章節里提過,這是嘀嘀建立連接和獲取用戶的階段,嘀嘀在這個階段並不是為了「掙錢」,而是為了獲取用戶。
在建立連接以後,嘀嘀打車的「激發營銷」又到了第二個階段「製造場景」。嘀嘀打車平台,建立「連接」的目的就是製造一種O2O消費的場景,讓用戶形成在嘀嘀平台上「叫車」的習慣。在製造「場景」的開始階段,嘀嘀採用最簡單粗暴的形式就是「直接砸錢」,在補貼最高的階段,消費者和司機各補貼10多元錢,這相當於每一單要補貼20多塊錢,在80天砸了15億以後終於「偃旗息鼓」。在後補貼時代,為了繼續「激發」用戶進行場景消費,嘀嘀利用跟騰訊的戰略合作關系,開始通過在嘀嘀平台發放「嘀嘀紅包」。嘀嘀紅包改變了單一的「砸錢」的方式,通過紅包發放的形式,浸入了用戶的「關系鏈」,產生了指數式傳播。前期嘀嘀平台自己掏錢來發放紅包,後期又邀請一些像搜狗、蒙牛、京東等企業來發布紅包,用別人的錢激發自己的用戶。在用戶積累到一定的程度,嘀嘀除了「打車場景」以外,又開始製造新的消費「場景」,就是「嘀嘀專車」。而在嘀嘀專車的推廣中,延續了微信紅包和關系鏈傳播的方式,在很短的時間就讓「嘀嘀專車」一夜成名。
嘀嘀專車在建立「消費場景」以後,利用專車紅包進行的「浸入關系鏈」激發營銷。嘀嘀推出「嘀嘀打車」是為了獲取用戶,而推出「嘀嘀專車」則是為了「掙錢」。怎麼推廣嘀嘀專車呢?嘀嘀繼續用了屢試不爽的「微信紅包」,通過微信平台發放大量的「專車代金券」。嘀嘀專車的「微信紅包」是如何「浸入」關系鏈的呢?如果你用了一次嘀嘀專車,你就將獲得了一次發放「專車代金券」的機會,而你發放「專車代金券」的方式就是在微信朋友圈和微信群里分享,每一次分享就相當於「代金券」浸入了你的「關系鏈」。每天有成千上萬的用戶在用嘀嘀,就相當於每天有成千上萬的用戶在自己的關系鏈里發布「代金券」,正是這種「去中心化「的病毒傳播,最終導致了嘀嘀專車的用戶呈現「指數式」的增長。
第四個階段是「大數據」激發營銷。如果像嘀嘀專車這種產品越來越多、消費場景越來多的時候,就會形成一個以嘀嘀平台為中心,用戶、嘀嘀服務相互連接的網路,這將是一個產生群體交互的智能網路。在這個階段,嘀嘀平台必須通過大數據手段分析用戶的行為,了解用戶的興趣、收入水準、消費習慣,甚至可以做到用戶還未叫車的時候,就已經預判用戶要去哪裡、喜歡坐什麼樣的車並把他的需求推送給對應的司機。而對於司機也是這樣,通過對司機進行用戶分析,了解他的交班時間、地點、喜歡接什麼樣的活、在哪種情況下會拒單。基於這些分析,就能把合適的訂單推薦給合適的司機。除了數據分析以外,滴滴還會通過規則調整讓交通系統更有效率。比如你早上六點想去看天安門看升旗,大冷天沒有司機願意接這個活,加了小費也沒用。這時滴滴就用一種虛擬貨幣「滴米」來調度,司機在接活的時候,會根據單子的難易程度來增減司機的「滴米」。而這個滴米類似司機的「信用值」,滴米值越高,平時就更好搶單。在智能交互的場景里,嘀嘀平台通過「大數據」的方式激發司機和用戶,既可以優化用戶體驗,又會激發平台用戶的參與感和熱情。
2. 想要出去旅遊,有哪些旅遊APP是必備的
窮游、租租車、航旅縱橫、Agoda、美團。以上五款APP在外出旅行時會經常用到,可以為用戶提供攻略、購票、預定、出行方面的幫助。
5、美團:現代人的手機里美團之類的團購類APP必不可少,尋找美食、景點門票優惠等都可以在上面找到,尤其是在一個陌生的城市,通過團購APP上面美食排行榜也可以幫助我們在吃的時候避免踩雷。
3. 招行與滴滴出行推廣方案
招行與滴滴合作發行「招行滴滴出行聯名借記卡」該卡由招行與滴滴出行共同設計,共同賦予聯名卡權益。在招行一卡通M+卡的權益基礎上,增加了新戶200元滴滴出行優惠券禮包及滴滴高級會員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