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案大全 > 評課說課培訓活動設計方案

評課說課培訓活動設計方案

發布時間:2021-03-21 11:59:05

A. 如何說課評課

說課
(一)說課要求「六說」:即說課標、說教材、說學生、說教法、說訓練、說程序。

課標是教學的依據,教材特點和學生情況既是教學的出發點,又是教學的歸結點。教法是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情況而選擇的,是達到教學目標的手段;訓練包括課內的和課外的,是培養學生能力的途徑;程序則是優化教學過程和優化課堂結構的教學方案。

「六說」構成說課的整體內容,也構成課堂教學的全過程。

(二)、「六說」的具體要求

1、說課標

主要說兩點:

(1)所選課題在本科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這要依據課標所規定的教學原則和要求,在整體把握教材知識體系和編寫意圖的前提下,通過分析新選課題(章、節、課)內容特點,確定其在整體或單元教學中的地位。通過分析新舊知識的聯系,確定其在整體或單元教學中的作用。

(2)根據「地位」和「作用」,制定本課題的學習目標,通常從三方面來制定:

A、思想教育目標①思想政治教育——如「五愛」教育,歷史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教育,道德品質教育等②學習品質教育——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如毅力、態度、方法、習慣等③思維品質教育——各學科有其獨特的思維方式和特點,需要通過教學來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數學——等價轉換,數形結合,分類討論;語文——學習與生活相結合;英語——交際能力。

B、知識傳授目標

主要指各學科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技能的教學目的和要求。

C、能力形成目標

記憶什麼,理解什麼,掌握什麼,動用什麼,評價什麼,綜合什麼,在課標中要有明確的要求。

2、說教材

主要說對教材內容的理解,分析和處理,包括理論上的理解,知識點的解析。重點。難點的確定和解決。

分析教材是常規備課的重點,也是說課的重要內容,但說課更要側重說明處理教材的理論依據和採用的處理方法,而不對某些具體知識作更多的解釋和說明。如語文的解釋詞義,歸納段意,數理化的概念,定理的解釋等。

3、說學生

主要是分析學情,如學生的原有基礎,學習本課題的有利因素和存在的問題,上、中、下三類學生的分別,以及學法指導等。學生情況是教學的重要依據,難點的確定,教法的選擇,課堂訓練的設計都應根據學情而定。但這是常規備課中最薄弱的一環。大多數老師習慣於精英教學,喜歡從高點來設計,而忽視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如何。說課,把說學生提出來,就是為了加強教與學的針對性,使老師的每一份努力都能作用在全部學生身上,收受實在的課堂實效。

4、說教法

主要說明教學方法及教學手段的選擇和運用。問題不再於什麼方法最好,什麼手段最簡便,而要根據教材的特點,學生的實際、教師的特長及教學設備的情況等,來說明選擇某種方法和手段的依據。有些教法不能從理論上講是科學的,合理的,但是有選擇運用它,要看學生的實際,所以說教法的選擇,最大程度上取決於學情的分析。

5、說訓練

主要說明訓練的目的,訓練方式,訓練題目的設計。訓練是培養學生能力的主要途徑,是教學的重要環節。

課堂教學中的訓練,要根據學習目標來設計,為目標而服務。

訓練一般分為①形成性②鞏固性③分層能力訓練三種類型。

①主要檢查學生對概念、定義、基礎知識的理解程度②幫助學生掌握知識③根據學生掌握情況,使上中下三類學生通過此練習都有所得,培養能力。

6、說程序

說明整堂課的教學流程,即各個教學環節的實施過程、。我們常說id優化課堂結構即指教學程序的設計、

說課的內容是「六說」,方法有兩種。一是將材料按「六說」分六塊,一一分別來說,這樣說材料容易組織,條理清晰,但藝術性不強,給人以支離破碎的印象。二是綜合組織,按教學程序來說,將「六說」內容分布在各教學環節中,這樣說藝術性強,流暢,渾然一體,但組織材料費力,還會條理不清。總之每個人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說課方法。

教師如何評課(不要面面具到,要有側重點)

1、從教學目標上分析:

教學目標是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它的正確制訂和達成,是衡量課好壞的主要尺度。所以分析課首先要分析教學目標。

(1)從教學目標制定來看,要看是否全面、具體、適宜。依據《課標》,教學目標中的要求,全面是指要從知識、能力、思想感情、學習策略、文化策略等五個方面來確定教學目標;具體是指知識目標要有量化要求,能力、思想情感目標要有明確要求,體現學科特點(參見課標);適宜是指確定的教學目標,能以大綱為指導,體現年段、年級、單元教材特點,符合學生年齡實際和認識規律,難易適度。

(2)從目標達成來看,要看教學目標是不是明確地體現在每一教學環節中,教學手段是否都緊密地圍繞目標,為實現目標服務。要看課堂上是否盡快地接觸重點內容,重點內容的教學時間是否得到保證,重點知識和技能是否得到鞏同和強化。

2、從處理教材上分析:

評析老師一節課上的好與壞不僅要看教學目標的制定和落實,還要看教者對教材的組織和處理。評析教師一節課時,既要看教師知識教授的准確性、科學性,更要注意分析教師教材處理和教法選擇上是否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抓住了關鍵。

3、從教學程序上分析(教學程序評析包括以下幾個主要方面):

(1)看教學思路設計:

教學思路是教師上課的脈絡和主線,。它是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水平兩個方面的實際情況設計出來的。它反映一系列教學措施怎樣編排組合,怎樣銜接過渡,怎樣安排詳略,怎樣安排講練等。

教師課堂上的教學思路設計是多種多樣的。為此,評課者評教學思路,一要看教學思路設計符不符合教學內容實際,符不符合學生實際;而看教學思路的設計是不是有一定的獨創性,超凡脫俗給學生以新鮮的感受;三看教學思路的層次,脈絡是不是清晰;四看教師在課堂上教學思路實際運作效果。

(2)看課堂結構安排

教學思路與課堂結構既有區別又有聯系,教學思路側重教材處理,反映教師課堂教學縱向教學脈絡,而課堂結構側重教學技法,反映教學橫向的層次和環節。它是指一節課的教學過程各部分的確立,以及它們之間的聯系、順序和時間分配。課堂結構也稱為教學環節或步驟。

計算授課者的教學時間設計,能較好地了解授課者授課重點、結構。安排授課時間設計包括:①計算教學環節的時間分配,看教學環節時間分配和銜接是否恰當.看有無前松後緊或前緊後松觀象,看講與練時問搭配是否合理等。②計算教師活動與學生或毆打能夠時間分配,看是否與教學目的和要求一致,有無教師佔用時間過多,學生活動時間過少現象。③計算學生的個
人活動時間與學生集體活動時間的分配。看學生個人活動,小組活動和全班活動時間分配是否合理,有無集體活動過多,學生個人自學、獨立思考、獨立完成作業時間太少現象。④計算優差生活動時間。看優中差生活動時間分配是否合理。優等生佔用時間過多,差等生佔用時間太少的現象。⑤計算非教學時間,看教師在課堂上有無脫離教學內容,做別的事情。浪費寶貴的課堂教學時間的現象。

4、從教學方法和手段上分析:

教學方法: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完成教學目標、任務而採取的活動方式的總稱。包括教師「教」的方式,還包括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學」的方式,是「教」的方式與」學」的方式的統一。

評析教學方法與手段包括以下幾個主要內容:

(1)看是不是量體裁衣,優選活用?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學是一種復雜多變的系統工程,不可能有一種固定不變的萬能方法。一種好的教學方法總是相對而言的,它總是因課程,因學生,因教師自身特點而相應變化的。也就是說教學方法的選擇要量體裁衣,靈活運用。

(2)看教學方法的多樣化。教學方法最忌單調死板。教學活動的復雜性決定了教學方法的多樣性。所以評課既要看教師是否能夠面向實際恰當地選擇教學方法,同時還要看教師能否在教學辦法多樣性上下一番功夫,使課堂教學超凡脫俗,常教常新,富有藝術性。

(3)看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新。評析教師的教學方法既要評常規,還要看改革與創新。尤其是評析一些素質好的骨幹教師的課。既要看常規,更要
看改革和創新。要看課堂上的思維訓練的設計,要看創新能力的培養,要看主題活動的發揮,要看新的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要看教學藝術風格的形成等。

(4)看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現代化教學呼喚現代教育手段。教師還要適時、適當運用投影儀、錄音機、計算機、電視、電影、電腦等現代化教學手段。

5、從教師教學基本功上分析:

教學基本功是教師上好課的一個重要方面,所以評析課還要看教師的教學基本功。

(1)看板書:設計科學合理;言簡意賅;條理性強;富有藝術性(字跡工整美觀,板畫嫻熟等)

(2)看教態:教師課堂上的教態應該是明朗、快活、莊重,富有感染力。儀表端莊,舉止從容,態度熱情,熱愛學生,師生情感交融。

(3)看語言:教學也是一種語言的藝術。教師的語言有時關繫到一節課的成敗。教師的課堂語言,要准確清楚,精當簡練,生動形象有啟發性。教學語言的語調要高低適宜,快慢適度,抑揚頓挫,富於變化。

(4)看操作:看教師運用教具,操作投影儀、錄音機、微機等熟練程度。

6、從教學效果上分析:

「分析一節課,既要分析教學過程和教學方法方面,又要分析教學結果方面。」看課堂教學效果是評價課堂教學的重要依據。課堂效果評析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教學效率高,學生思維活躍,氣氛熱烈。

二是學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都有進步。知識、能力、思想情感目標達成。

三是有效利用45分鍾,學生學得輕松愉快,積極性高,當堂問題當堂解決,學生負擔合理。

課堂效果的評析,有時也可以藉助於測試手段。即當上完課,評課者出題對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當場做測試,而後通過統計分析來對課堂效果做出評價。

B. 如何備課,說課,評課

根據教學目標、重點難點、教法學法、課時安排、教學過程進行合理安排
主要工作是:板書設計、練習設計,有的還有設計意圖
如何說課
說課要涵蓋教學設計的每一個環節,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一,說教學內容
教材是課程的載體.能否准確而深刻地理解教材,高屋建瓴地駕馭教材,合乎實際地處理教材,科學合理地組織教材,是說好課的前提.
1,說教材內容:說清楚本節教材在本單元甚至本冊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即弄清教材的編排意圖或知識結構體系.
2,說教學目標:說明如何依據教材內容,課標要求和學生實際來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包括大綱或課標的總體目標,年級教學的分目標,單元及本課教學的小目標.重點說本課的"三維"目標是什麼,確定的依據,實施途徑.
3,說教材處理:說明如何精選教材內容,並合理地擴展或加深教材內容,通過一定的加工將其轉化為教學內容,即搞清各個知識點及其相互之間的聯系.
①處理的原則.如某教師說的初中歷史《中英鴉片戰爭》一節課的教材處理:
教材是教學的依據,但它不是教學的產物,作為教師應該對教材進行科學的處理.我在處理這節教材時本著兩個指導思想,第一是注意線索清晰,使教材知識系統化;第二符合普遍認識規律,方便學生記憶.
這節課教材分三個部分:英國發動侵略戰爭;中國軍民奮起反抗;中英南京條約簽定.我把它重新編為四個內容:英國發動侵略戰爭;戰爭的過程;戰爭的結果;鴉片戰爭的影響.
②重點的確定和依據.教學重點是什麼,有什麼依據.
某教師說的初中地理《美國的工業和農業》一節課的重點確定:
本節課的內容由美國的工業和農業兩大部分組成,重點定為美國的經濟特徵,其中又以美國工業三大地區分布為重點內容.確定的依據有兩個,一是教材的知識體系,美國的經濟特徵是美國經濟地理的骨架,而工業又是美國經濟的主體,工業地理當中突出特點是工業三大地區分布,因此將它確定為重點.
③難點的確定和依據.教學難點是什麼,有什麼依據.
某教師說的初中地理《美國的工業和農業》一節課的難點確定:
本節課的難點有三個,第一個是美國的農業帶的形成與分布,第二是美國工業城市空間構成關系,第三個是美國的經濟問題.確定的依據是兩個方面,一個是教材一個是學生.在教材方面,農業帶本身空間問題復雜,影響農業帶形成的原因很多,農業帶空間跨度大.美國工業城市名稱眾多,在教材的地圖上就出現了58個,名稱難記,空間問題難以掌握.美國的經濟問題,涉及政治,歷史,文化,經濟等諸方面因素,初一學生同時接受消化這么多知識信息的能力有限;學生對美國有關知識的了解有限,記憶,想像空間事物的能力也有限,所以把它列為教學難點.
④說明教材處理上值得注意和探討的問題.

C. 如何說課,備課,評課.ppt

一、備好一堂課的方法,既然備課是教師基本功的體現,是教學質量的保證,那麼,如何備好一堂課呢?我認為主要從以幾個方面著手:
(一)備教材
在備課前,應對教材的內容,特別是其中的重點、難點和關鍵之處進行分析,區別重點與非重點,分清難點與重點,找到關鍵之處。
所謂重點內容,就是教材中最主要、最基本的內容,是學習材料中其他內容的基礎,如小學階段英語教學的重點是單詞、短語或簡單句型,因為學好單詞、短語或簡單句型,便能較容易地讀懂英文短篇。所謂難點內容,是指對學生而言比較抽象的知識、比較復雜的問題以及表面相似、容易混淆的內容都是難點。關鍵之處既有可能是重點、難點,也有可能不是重點、難點,如果弄不懂這些地方,則會影響學生學習教材中的其他知識。例如:可從學生熟悉的生活經驗為出發點,或通過學生喜愛的一些游戲等等,盡量掃除學生不願學的情緒,以便於操作,降低學習的難度。目前,我們使用的英語教材大多以學生感興趣的話題為主,從看→聽→說→積極的活動→讀→寫→鞏固復習,一環扣一環,層層遞進,每個環節又相互滲透。教師在備教材的同時應注意到所備的這節課與整套教材的總的教學目的和任務的關系:如何體現新知和舊知之間的聯系(備好教材中的知識要點及教學理念)。教師備課時應把主要精力放在備重點、難點及關鍵之處上面。寫教案時除了備好教材重點外,還應確定每堂課的教學重點,本堂課著重要求學生掌握哪些知識或何種技能,而不能「眉毛鬍子一把抓」,什麼都想抓,結果什麼也抓不住。備難點內容時應注重化難為易:對於比較抽象的知識,應當配些生動形象的例子來解釋;對於比較復雜的問題,應當通過多層次的分析來分解;對於容易混淆的內容,應用比較的方法指出它們之間的異同。找到了關鍵之處後,應當加以仔細分析,注意找出這些知識在聯繫上下文和聯系新舊知識中所起的特殊作用,使它們能在上課時較為清晰地凸現在學生面前。由於英語是一種語言學習,教師在備課時應在把握重點、難點及關鍵之處的同時,有意識地設定一定的情景,在情景中體現異國的文化、風俗、習慣等,並考慮如何利用知識載體發揮學生智力因素及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二)備學生
作為教師,我們所面對是一個個朝氣蓬勃的、活生生的孩子。新課程改革的核心是以學生發展為本,學生是課堂活動的主角,而教師的角色應是語言的把關者、活動的主導者及資源的幫助者。
備學生時,教師的精力應集中在大多數學生身上,而不應只放在少數「天才兒童」或少數「後進生」身上。大部分學生都容易理解的知識點應適當少講,講得太多會讓學生產生厭煩情緒;而對於大部分學生都較難理解的知識點應多講些,以利於他們及時「消化、吸收」;對於大多數學生感興趣的內容也應多講些,以盡可能地滿足他們的求知慾望(如關於節日的來歷、在節日里的風俗習慣等等);估計大多數學生有可能感到枯燥乏味的地方應想方設法產加些幽默、風趣的材料,以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備課把重點放在大多數學生身上的同時,對那些智力發展水平較低的學生或智力發展水平較高的學生也要加以適當關注,否則班級中的兩極分化現象會加重,教學也會變得越來越困難。例如:教師在備那些思維敏捷、求知慾較強的學生時,可准備一些有難度的材料,或引領他們帶動整個小組的學習;在備那些後進生時,更要給他們無比的關愛,使他們的心理緊張程度降到最低,給他們的起點也放得低一些,練習也簡單一些,以不斷提高他們的自信心。但要注意的是:一不能降低教學要求或完全脫離教材去適應遷就學生,「丟了西瓜撿了芝麻」。二是對學生來說應有一個超前量或故意設置一些障礙,使學生通過努力能獲得征服困難的喜悅,激發他們的好勝心,以便積極地、自願地進入到學習狀態中去。
(三)備方法
每個教師都有自己的個性,在教學上也有各自的方法,但不論是怎樣的方法,目的只有一個:如何解決課堂教學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如何讓學生學得更好、更有趣、更輕松。俗話說得好:再好的、再新穎的方法在學生面前重復使用,這個方法也就顯不出「好」和「新」,再傻的方法只要運用得恰當,也不會覺得「傻」。如:在傳統英語課堂教學中,復習單詞時教師常常找來圖片或帶有圖片的單詞讓孩子們跟讀復習,圖片雖畫得栩栩如生,但學生常常覺得沒有味道,像是在走馬觀花,起不到什麼效果,讀完也就忘了。我們是否可以換個角度去思考,把全班分為兩個小組,進行單詞記憶對抗賽,讀出單詞的小組給一分,拼得出單詞的再給一分,看哪個小組學到的單詞多。學生們有了競爭性,都想為小組爭光,效果事倍功半。在第二次、第三次,教師如果還用同樣的手段,效果還會那麼好嗎?不可能!教師可以改變教法,如做個「詞尾字母連單詞」的游戲等等,學生的興趣也就很濃了。這就像吃菜一樣常常換換口味,學生「愛吃」,樂於接受,學起來也不會覺得枯燥乏味,更容易吸收。
教案的重點、難點的設計是教師對教材把握的體現,教案的內容設計是教師綜合能力的體現,教案設計的成敗會直接影響到教師教學思路是否清晰,是否能高效地安排課堂教學時間,是否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及學生的主體作用。精心地設計好每一個教學環節,不僅要做到承前啟後、相互關聯,而且應根據不同的課型、不同的學習水平,設計出最合適的教案,需要教師花費很長的時間和精力,但是會換來學生學習的高質量。在教案設計時,備方法是不可缺少的一環,教師可根據課的不同性質,考慮選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教師在設計教案時,一定要因課而異:例如,以傳授知識為主的課,應考慮如何通過方法把知識進行歸納、總結,使之思路明確,重點突出;以傳授技能技巧為主的課,應考慮通過示範,使學生掌握要領,簡單易學;以復習舊知為主的課,應在同類或不同類的練習上下工夫,可以是口筆頭結合的;以傳授新知為主的課,教師可以通過教學方法把重點、難點講清講透,化難為易。
二、上課時教學設計的中心環節,是教師通過具體的操作,引導學生達到教學目標的活動。(上課實際上是將教學設計輔助執行的過程,同時根據上課中的實際情況加以靈活調整。)
課堂教學活動總是按照一定的步驟與環節逐步推進的。我國學者依據國內外 的眾多研究和主張,將上課的環節分為啟動、導入、展開、調整和結束五部分。
1.啟動環節。 啟動環節主要是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教師往往利用問題、演示、實驗等來創設情景。
2.導入環節。「導入」的主要功能在於使新舊學習任務之間能順利過渡銜接。導入要做好兩方面的事情:一是引起學生對課題的關注,傳達教學的意圖;二是建立新舊知識的聯系,做好學習的准備。
3.展開環節。展開環節是上課的主體部分,要求學生對所學內容能有實質性的理解並初步掌握。課題教學能否達到這個目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展開環節是否合理有效。在展開環節中教師要做的工作有:
——優化教材呈現。教師要精心選擇和組織課程資源,要根據學生掌握的教材內容的心理活動規律和教材本身的特點,把所學的課題的邏輯意義轉化為學生的心理意義,將外部的信息納入原有的或經過改革的認知結構中。
——組織初步練習。教師通過適當指導性練習讓每個學生都動手、動腦、動口。藉助課堂上的及時練習或討論,一方面及時判斷學生初步習得的新知識是否透徹完整;另一方面也可以促進學生深化理解,獲得初步體驗,並找出學習中的問題。
——進行反饋評價。學生嘗試練習活動必須通過形成性的、及時地評價或反饋才能達到它應有的目的作用。教師及時發現學生的差錯,及時校正。提高他們發現問題、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調整環節。課堂教學是一個不斷變化和發展的過程,教師需要根據預先設計的教案進行相應的調整。在調整環節應抓好哪些方面呢?(1)敏銳捕捉反饋信息。反饋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條件。反饋也是教師調控教學過程的重要條件。教師可以通過觀察、談話、考察、作業等方式及時捕捉來自學生的信息,作為調整教學的依據。例如,原來確定的難點,結果學生感到並不難,教學進展順利,時間有餘,就需要立即增加講授內容或學生課堂作業。如果學生在學新課時感到特別困難,所用的時間大大超出原來估計,就需要放慢進度,精簡一些內容,教師要善於依據情況,靈活執行教學計劃,掌握駕馭課堂的教學計劃。(2)巧妙運用變化藝術。在課堂教學中,為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需要根據教學情境變化教學方式和藝術。變化教學方式和方法不僅是指根據教學目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特點,選擇、組合、變換和穿插使用各種教學方法(如講解、提問、演示、讀書),而是包括靈活技巧地變換各種教與學的 各種教學方式,以此激發學生的積極性,穩定學生的注意力,利用學習興趣,推動學生參與教學活動,促進他們主動地、生動活潑的學習。
5.結課環節。結課是對教學內容進行流利、歸納、總結,加深鞏固學生所學知識並使之系統化。結課的一個重要目標是讓學生對一個課題形成總體印象。
三、說課內容是指「說課要說些什麼」,是說課者對大綱或新課標、教材、學生及教育教學理論等認識的結晶,也是教育觀念及教學智慧的集中體現,它顯示說課者知識、智能等方面的水平,在說課活動的眾多要素中,說課內容是具有決定作用的要素。說課內容是說課活動的核心,說課功能的發揮和說課目的任務的完成等,都必須通過一定的說課內容。它是實現說課目的任務的主要憑借和重要保證,是構成說課過程和決定說課質量的決定性因素,也是開展說課評價活動的基本依據。因此必須對其進行認真的、深入的探討。
說課要達到以下要求:
(一)說課者必須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的教學理論素養,做到「腦中有理論」。因為說課不是重復教案所擬定的教學操作程序和內容,主要是說出從教案中所看不到,從講課中聽不到的「潛台詞」,也就是說出教者的教學思想、教學意圖和教學依據,即思想內核。
只有在正確理論指導下的實踐才是自覺的,不是盲目的,才是有生命力的,不是短期的,才是有實效的,不是虛浮的。當然為理論而理論是蒙人的,是沒有絲毫用處的,那些生拉硬扯、牽強附會、穿衣戴帽的「理論」在實際上是游離於說課內容之外的。我們要的是與說課緊密相關的教育理論,包括教育學、心理學、課程論、教學論、教學法。要用先進的理論指導教學,充實、完善、提高說課的科學性、實用性,增加其深度及可行性、可信度。
(二)說課者必須好好地了解學生、研究學生。義務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學生的各方面的素質。我們要推進素質教育,進行基礎教育課程的全面改革就要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地位,優化課堂教學。要說好課,就要面對全體學生,教學難點的確定和教學方法的選擇,都要根植於學生的實際。
(三)說課者必須熟悉大綱、新課標和教材,這是不言而喻的。執教要說好課,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一般的熟悉是不夠的,而是要鑽研,對新課標的新理念、總目標、階段目標,對教材中的知識網路和能力結構的分布,要達到嫻熟的程度,盡量做到求深、求新,並且要廣泛閱讀參考書籍,善於積累各方面資料。
(四)說課要說出教者的個性特點,有自己的獨到之處。我們常說教學有法卻不拘泥於成法,說課也一樣。說課有規,但不能局限於成規。說課不僅需要說出教學內容、結構,更重要的是要說教學方法。但是,只做到「手中有方法」還是不夠的,最好能在說課中說出自己的教法的特色。也就是說,既要在說課中能展示反映自己個性的語言藝術,還能在所講的教法中顯露自己的特長,表現個人獨特的風采。即使是同一篇課文,因時期不同、學校、班級、學生的思想狀況和知識深廣不同,加上教師自身的性別、年齡、性格、知識結構、社會閱歷、教學優勢等不同,說課時對教材從宏觀的整體把握及微觀的具體處理上都應當有所不同。
說課的最大忌諱是瞻前顧後,照搬他人,人雲亦雲,不敢亮出自己的觀點。熱心於說課的教師,在開展說課活動中,應該勇於實踐,敢於挖掘,敢於創新,敢於說「不」,敢於亮出自己的觀點,因時、因地、因人的不同,創造出自己的有效、實用、有特色的說課方式、方法,不斷豐富、充實說課活動。
(五)說課者在說課中要盡力展示自己的風度。這里的「風度」是指說課者本人內在素質的一種外在表現。當一位衣著整潔、大方的說課人站在大家面前,運用准確、純熟、流暢而富有感情的語言侃侃而談的時候,當他能把敘述性語言和描摹性語言、介紹性語言和理論性語言以及課堂教學性語言,用控制自如的不同力度和不同體態,聲情並茂地表現出來的時候,給人的不僅僅是說課的具體內容,更是一種藝術享受。「風度」不是矯揉造作,不是故作姿態,也不是萎靡不振,而是自然爽朗,落落大方。風度也是自信、自強的表現。
四、評課是一門學問,也是一門藝術。評課是學校教研活動中一種常見並且非常重要的形式。那麼,語文教師應該如何評課呢?
首先,要做好評課的准備工作。要想評好課,首先要了解聽課的內容,熟悉教材;要熟悉新課程理念、懂得語文課程標准;要掌握學科特點,了解一些常見的教學模式,熟知其中的優缺點。
其次,要認真聽課,做好記錄。聽課的四要素:看,師生的活動。聽,教師的語言。記,運用規范的符號和文字記錄,便於分析、統計。想:教學思想;教學目標;教學結構;重點難點;教學方法;教師板書;學生活動。
???談談如何評課。
點評有以下幾種形式:
⒈先說優點或是值得學習的地方,再提出研討的問題。這種形式比較多見,良好的開端是點評成功的一半。
⒉先談需研討商榷的問題,再把優點加以點評。這種點評開門見山、有針對性,一定要注意指出問題的數量不要太多,抓住主要矛盾即可。
⒊在每一條「優點」中,再重新加以設計,提出改進方向,以求更好。
⒋評者只談體會,不直接談優點和不足,而是通過富有哲理的體會,給授課者留下思考、留下啟迪。或激勵贊揚、或蘊含希望。這種點評層次較高,需要具有一定的教學理論功底,需因人而異。
以上談的是點評的形式,知道了點評形式還遠遠不夠。下面談如何分析課堂教學。
1.從教學目標上分析
教學目標是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它的正確制訂和達成,是衡量課好壞的主要尺度。所以分析課首先要分析教學目標。現在的教學目標體系是由「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三個維度組成的,體現了新課程「以學生發展為本」的價值追求。如何正確理解這三個目標之間的關系,也就成了如何准確把握教學目標,如何正確地評價課堂教學的關鍵了。
2. 從處理教材上做出分析
評析老師一節課上的好與壞不僅要看教學目標的制定和落實,還要看教者對教材的組織和處理。我們在評析教師一節課時,既要看教師知識教授的准確科學,更要注意分析教師教材處理和教法選擇上是否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抓住了關鍵。
3.從教學程序上分析
教學目標要在教學程序中完成,教學目標能不能實現要看教師教學程序的設計和運作。緣此,評課就必須要對教學程序做出評析。教學程序評析包括以下幾個主要方面。
(1)看教學思路設計
寫文章要有思路,上課同樣要有思路,這就是教學思路。教學思路是教師上課的脈絡和主線,它是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水平兩個方面的實際情況設計出來的。它反映一系列教學措施怎樣編排組合,怎樣銜接過渡,怎樣安排詳略,怎樣安排講練等。
教師課堂上的教學思路設計是多種多樣的。為此,評課者評教學思路,一是要看教學思路設計符不符合教學內容實際,符不符合學生實際;二是要看教學思路的設計是不是有一定的獨創性,超凡脫俗給學生以新鮮的感受;三是看教學思路的層次,脈絡是不是清晰;四是看教師在課堂上教學思路實際運作的效果。我們平時看課看到有些老師課上不好,效率低,很大一個程度就是教學思路不清,或教學思路不符合教學內容實際和學生實際等造成的。所以評課,必須注重對教學思路的評析。
(2)看課堂結構安排
教學思路與課堂結構既有區別又有聯系,教學思路側重教材處理,反映教師課堂教學縱向教學脈絡,而課堂結構側重教法設計,反映教學橫向的層次和環節。它是指一節課的教學過程各部分的確立,以及它們之間的聯系、順序和時間分配。課堂結構也稱為教學環節或步驟。課堂結構的不同,也會產生不同的課堂效果。可見課堂結構設計是十分重要的。通常一節好課的結構是結構嚴謹、環環相扣,過渡自然,時間分配合理,密度適中,效率高。
計算授課者的教學時間設計,能較好地了解授課者授課重點、結構安排。授課時間設計包括:①計算教學環節的時間分配,看教學環節時間分配和銜接是否恰當。看有無前松後緊(前面時間安排多,內容鬆散,後面時間少,內容密度大)或前緊後松現象(前面時間短,教學密度大,後面時間多,內容鬆散)。②計算教師活動與學生活動時間分配,看是否與教學目的和要求一致,有無教師佔用時間過多,學生活動時間過少現象。③計算學生的個人活動時間與學生集體活動時間的分配。看學生個人活動,小組活動和全班活動時間分配是否合理,有無集體活動過多,學生個人自學、獨立思考、獨立完成作業時間大少現象。④計算優差生活動時間。看優中差生活動時間分配是否合理。有無優等生佔用時間過多,差等生佔用時間太少的現象。⑤計算非教學時間,看教師在課堂上有無脫離教學內容做別的事情,浪費寶貴的課堂教學時間的現象。
4.從教學方法和手段上分析
評析教師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選擇和運用是評課的又一重要內容。什麼是教學方法?它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完成教學目的、任務而採取的活動方式的總稱。但它不是教師孤立的單一活動方式,它包括教師「教學活動方式,還包括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學」的方式,是「教」的方法與「學」的方法的統一。評析教學方法與手段包括以下幾個主要內容。
(1)看是不是量體裁衣,優選活用
我們知道,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學是一種復雜多變的系統工程,不可能有一種固定不變的萬能方法。一種好的教學方法總是相對而言的,它總是因課程,因學生,因教師自身特點而相應變化的。也就是說教學方法的選擇要量體裁衣,靈活運用。
(2)看教學方法的多樣化
教學方法最忌單調死板,再好的方法天天照搬,也會令人生厭。教學活動的復雜性決定了教學方法的多樣性。所以評課既看教師是否能夠面向實際恰當地選擇教學方法,同時還要看教師能否在教學方法多樣性上下一番功夫,使課堂教學超凡脫俗,常教常新,富有藝術性。
(3)看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新
評析教師的教學方法既要評常規,還要看改革與創新。尤其是評析一些素質好的骨幹教師的課。既要看常規,更要看改革和創新。要看課堂上的思維訓練的設計,要看創新能力的培養,要看主體活動的發揮,要看新的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要看教學藝術風格的形成等。
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是教學發展的時代要求。信息技術為教師提供了更廣闊的知識空間,它為各科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為教師傳授知識、學生學好用好知識提供了堅實的技術保障,現代信息技術已成為教師教學的工具,學生學習的工具。可以說信息技術是人們用來獲取知識、傳授知識、運用知識的媒介。
現代化教學呼喚現化教育手段。「一支粉筆一本書,一塊黑板,一張嘴」的陳舊單一教學手段應該成為歷史。看教師教學方法與手段的運用還要看教師是否適時、適當用了投影儀、錄音機、計算機、電視、電影、電腦等現代化教學手段。
5.從教師教學基本功上分析
教學基本功是教師上好課的一個重要方面,所以評析課還要看教師的教學基本功。通常,教師的教學基本功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看板書:好的板書,首先,設計科學合理。其次,言簡意賅,再次,條理性強,字跡正確、工整美觀,板畫嫻熟。
(2)看教態:據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表達靠55%的面部表情+38%的聲音+7%的言詞。教師課堂上的教態應該是明朗、快活、莊重,富有感染力。儀表端莊,舉止從容,態度熱情,熱愛學生,師生情感交融。
(3)看語言:教學也是一種語言的藝術。教師的語言有時關繫到一節課的成敗。教師的課堂語言,首先,要准確清楚,說普通話,精當簡煉,生動形象有啟發性。能及時發現、糾正學生說話中的語病。其次,教學語言的語調要高低適宜,快慢適度,抑揚頓挫,富於變化。
語文教師還要具備朗讀基本功。要求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朗讀方面可為學生示範。
(4)看操作:看教師運用教具,操作投影儀、錄音機、微機等熟練程度。
6.從教學效果上分析
巴班斯基說:「分析一節課,既要分析教學過程和教學方法方面,又要分析教學結果方面。」看課堂教學效果是評價課堂教學的重要依據。課堂效果評析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教學效率高,學生思維活躍,氣氛熱烈。主要是看學生是否參與了,投入了;是不是興奮,喜歡。還要看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思考過程。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按照課程標準的要求,不僅包括知識與技能,還包括解決問題的能力、思考能力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發展,思考是非常重要的。有的課學生很忙,但思考度很差。二是學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都有進步。主要看教師是不是面向了全體學生,實行了因材施教。三是有效利用45分鍾,學生學得輕松愉快,積極性高,當堂問題當堂解決,學生負擔合理。
綜合分析還包括從教師教學個性上(風格,如特級教師)分析,從教學思想上分析等。如餘映潮的板塊式教學、王淞舟的詩意語文教學。對整節課的評析的具體操作,不一定一開始就從六個方面逐一分析評價,而要對所聽的課先理出個頭緒來。怎樣理:第一步,從整體入手,粗粗地看一看,全課的教學過程是怎麼安排的,有幾個大的教學步驟。第二步,由整體到部分,逐步分析各個教學步驟,要分別理出上面的六個內容。第三步,從部分到整體,將各個教學步驟理出的內容匯總起來。然後再按照一定的順序,從全課的角度逐個分析評價。量的目的。

D. 如何說課和評課

「說課」是教師在備課的基礎上,依據大綱和教材,結合有關的教學理論和師生實際,向其他教師說本單元本節課的教學思路和教學設計。 「評課」是參加聽課的教師對執教者的講課及說課進行客觀的科學評價。 說課的內容和要求 教師在說課時必須說明教學設計的總體思路,具體內容及其理論,實踐依據。 1 、依據教學綱分析教材,分析學生。 2 、說明教學目標的確立和實現教學目標的標本思路。 3 、說明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的策略。 4 、說明優化教學過程結構的設想。 5 、說明教學方法的擇優和教學手段的優化。 6 、說明教學效果的事例。 評課的基本要求 評課要依據一定的教學理論,對教學目標的實施,教學過程,教學效果以及教師的教學思想,教學設計,教學能力等方面做出客觀性價值判斷,從而使教師不斷充實和完善自已的教學。 評課要抓住以下幾點: 1 、教學目標的確立是否正確,完善,教學過程是否緊緊圍繞教學目標,堅持了目標的指向性。 2 、知識的傳授及所學心理知識內在聯系的情況,重點、難點的處理是否恰當。 4 、教學過程是否嚴謹有序,環節轉換是否有機,自然、藝術,師生情感交流是否生動活潑和諧。 5 、教學方法的選擇及媒體應用情況。 6 、教學目標的實現及教學任務的完成情況。 7 、教師的教學基本功和教學技能熟練情況。

E. 教師怎樣說課,評課,聽課

教師怎樣說課、評課、聽課
說課

良好的說課能把理論與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它集備中說、說中評、評中研、研中學為一體,這是優化課堂設計,提高教師教學能力的一種有效途徑。
由過去聽上課,評上課發展到今天聽說課,評說課這是教學研究工作的一大進步。
一、什麼是說課
說課是教師在備課的基礎上,教者面對同行或教學研究人員系統地談自己的教學設計及理論根據,然後由聽者評析,達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
說課的特點:簡易性與操作性 理論性與科學性 交流性與示範性
二、說課與備課、上課的關系
1、相同點:
(1)主要內容相同,說課與備課的教學內容是相同的。
(2)主要任務相同,都是課前的准備工作。
(3)主要作法相同,都是要學習大綱,吃透教材,了解學生,選擇教法,設計教學過程。
2、不同點:
(1)概念內涵不同。說課是屬教研活動,要比備課研究問題更深入。而備課是教學任務如何完成的方法步驟,是知識結構如何轉化為學生認識結構的實施方案,屬於教學活動。
(2)對象不同。備課是要把結果展示給學生,即面對學生去上課,而說課是對其他教師,說明自己為什麼要這樣備課。
(3)目的不同。說課幫助教師認識備課規律,提高備課能力,而備課是面向學生為目的,它促使教師搞好教學設計,優化教學過程,提高課堂效益。
(4)活動形式不同。說課是一種集體進行的動態的教學備課活動;而備課是教師個體進行的靜態教學活動。
(5)基本要求不同。說課教師不僅要說出每一具體內容的教學設計,做什麼,怎麼做,而且還要說出為什麼要這樣做。即說出設計的依據是什麼。而備課特點就在於實用,強調教學活動的安排,只需要寫出做什麼,怎麼做就行了。
三、說課與上課的關系
說課與上課有很多共同之處,但有自己的特點。
1、說課與上課要求不同
上課主要解決教什麼,怎麼教的問題;說課則不僅解決教什麼,怎麼教的問題,而且還要說出「為什麼這樣做」的問題。
2、說課與上課的對象不同
上課的對象是學生,說課的對象是具有一定教學研究水平的領導和同行。由於對象不同,因此說課比上課更具有靈活性,它不受空間限制,不受教學進度的影響,不會干擾正常的教學;同時,說課不受教材、年級的限制,也不受人員限制,大可到學校,小可到教研組。
四、說課的內容
(一)說教材——闡述對教材的理解
說教材包括三個方面內容
1、教材簡析。在認真閱讀教材的基礎上,說明教材在大綱課程標准對本年級的要求。說明課時教學內容在本節課、單元、年級乃至整套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意義。
2、明確提出本課時的具體教學目標。
3、分析教材的編寫思路、結構特點以及重點、難點。這就要求對教材內容作知識點分析。
俗話說:提領而頓,百毛皆順。意思說,只要我們抓住皮襖的領子輕輕地頓一頓,所有的毛都會順順溜溜。這「領」就是教材中的重點。教師說教材一定要說明確定教學的重點、難點,以及確定的教材依據和學情依據。即說明本課的重點、難點是什麼?這些重點、難點根據是怎麼提出來的?解決難點的關鍵是什麼?
(二)說學生——分析教學對象
此部分可單列,也可插在說教材部分里一並說。
1、學生舊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
2、起點能力分析
3、一般特點與學習風格差異
(三)說教法與手段——介紹選擇哪些方法手段
說教法,就是說出選項用什麼樣的教學方法和採取什麼樣教學手段,以及採用這些教學方法和手段的理論依據。
(四)說教學程序——介紹教學過程設計
所謂教學程序是指教學過程的系統展開,它表現為教學活動推移的時間序列,通俗地講,就是教學活動是如何發起,接著又是怎樣展開,怎樣結束的。
說教學過程是說課的重點部分,因為通過這一過程的分析才能看到說課者獨具匠心的教學安排,它反映著教師的教學思想,教學個性與風格。也只有通過對教學過程設計的闡述,才能看到其教學安排是否合理、科學和藝術。
通常,教學過程要說清楚下面幾個問題。
1、教學思路與教學環節安排
說課者要把自己對教材的理解和處理,針對學生實際,藉助哪些教學手段來組織教學的基本教學思想說明白。
說教學程序要把教學過程所設計的基本環節說清楚。但具體內容只段概括介紹,只要聽講人聽清「教的是什麼」「怎樣教的」就行。不能按教案像給學生上課那樣講。
另外注意一點是,在介紹教學過程時不僅要講教學內容的安排,還要講清「為什麼時候這樣教」的理論依據(包括大綱依據、教學法依據、教育學和心理學依據等)。
2、說明教與學的雙邊活動安排
3、說明重點與難點的處理
4、說明採用哪些教學手段輔助教學。什麼時候,什麼地方用,這樣做的道理是什麼?
5、說明板書設計。
五、說課的方法
我們了解了說課的基本內容,那麼具體的說課方法是怎樣的呢?
(一)選好要說的課
說課的選擇要注意兩點:一是注意課的代表性、針對性、典型性。即選擇那些有研究價值,老師又能駕馭的課;二是選課也要注意突出重點,避免面面俱到,四面出擊。說課選擇,可以說一課書的整體教學,也可以著重說某一課時的教學,甚至還可以說某一重點、難點的教學。一言一蔽之,說課盡可能突破一點,有所收獲,面面俱到反而會收效甚微。
(二)區別對象,循序漸進
1、「趕鴨子上架」 2、「跟著別人學走路」 3、「熟能成巧」
(三)說課要注意的問題
1、說課不是備課,不能按教案來說課。
2、說課不是講課,教師不能把聽說課的老師和領導視為學生,如正常上課那樣講。
3、說課不是「背課」,也不是「讀課」,要突出「說」字。既不能按教案一字不差地背下來,也不能按 說課稿一字不差地讀下來。一節成功的說課,一定是按自己教學設計思路,有重點,有層次,有理有據,口齒清楚。
4、說課的時間不宜太長,也不宜太短,通常可以安排一節課的1/3——1/4的時間。
5、注意發揮教師自身教學個性和創新精神,防止生搬硬套雜志上的內容。
6、注意運用教學理論來分析研究問題,防止就事論事,使說課還處於「初級階段」的層次水平。
7、注意避免過於表現「理論依據」,脫離教材、學生、教師實際,空談理論。要提但是創新,但不能全盤否定常規教學,不能全盤否定傳統教學思想和方法。
六、說課的類型
1、研究型:一般以年級組或教研組為單位。
2、專題型:請專家共同探討
3、示範型:選擇較好的教師示範
4、評比型:帶有競賽性質,有指定的教材,規定時間,一般由專家和學科的研究人員參加。

F. 我們應怎樣說課、上課、聽課、評課

一、說課
(一)說課要求「六說」:即說課標、說教材、說學生、說教法、說訓練、說程序。
課標是教學的依據,教材特點和學生情況既是教學的出發點,又是教學的歸結點。教法是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情況而選擇的,是達到教學目標的手段;訓練包括課內的和課外的,是培養學生能力的途徑;程序則是優化教學過程和優化課堂結構的教學方案。

二、上課
1、擺正心態,自然和諧的生成,不違背規律,不拔苗助長。
2、認真鑽研教材,以生成的動態為導向,提高預設的可變性,不死搬硬套,多設想幾套教學方案,根據課堂變化的情況隨時改變自己的教法。
3、設計問題有針對性,提問有價值的問題,提問學生感興趣或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問題。
4、根據學生的接受情況隨時調整教學內容,教學環節,教學流程,不要照本宣科,自我陶醉,要每一堂課都樹立:
「服務」意識——為學生的學習服務。
「需要」意識——為學生的需要服務。
「生成」意識——根據課上發生的情況或某種需要,隨機調整。
「效果」意識——力爭讓學生一課一得。
總之,每位老師要做到:教學與藝術聯姻,高效同樂趣俱來。
三、聽課
l、教師聽課應該按下面三個步驟來進行。
(1)課前要有一定的准備工作。
(2)聽課中要認真觀察和記錄。
(3)聽課後要思考和整理。
2、不僅要關注教師的教,更要關注學生的學:
對於教師的教,聽課時重點應該關注的是:
(1)課堂教學確定怎樣的教學目標(學生要學習哪些知識?學到什麼程度?情感如何?)。目標在何時採用何種方式呈現;
(2)新課如何導入,包括導入時引導學生參與哪些活動;
(3)創設怎樣的教學情境,結合了哪些生活實際?
(4)採用哪些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5)設計了哪些教學活動步驟?如:設計了怎樣的問題讓學生進行探究、如何探究;安排怎樣的活動讓學生動手動口操練,使所學知識得以延伸、遷移、鞏固;設計怎樣的問題或情景引導學生對新課內容和已有的知識進行整合等。
(6)使哪些知識系統化?鞏固哪些知識?補充哪些知識?
(7)培養學生哪些方面的技能?達到什麼地步?
(8)滲透哪些教學思想?
(9)課堂教學氛圍如何。
對於學生的學習活動,聽課時應該關註:
(1)學生是否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
(2)學習活動中學生經常做出怎樣的情緒反應;
(3)學生是否樂於參與思考、討論、爭辯、動手操作;
(4)學生是否經常積極主動地提出問題;等等。
四、教師如何評課(不要面面具到,要有側重點)

G. 怎樣優秀的說課和評課

「說課」是教師在備課的基礎上,依據大綱和教材,結合有關的教學理論和師生實際,向其他教師說本單元本節課的教學思路和教學設計。

「評課」是參加聽課的教師對執教者的講課及說課進行客觀的科學評價。說課的內容和要求教師在說課時必須說明教學設計的總體思路,具體內容及其理論,實踐依據。

評說課是說課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教師之間在業務上相互交流、相互學習的重要活動形式。聽說課的專家、教師要科學地分析所聽說課的內容,並給予正確的評價,這對一個說課教師的業務水平的提高、教學思想的完善、教學特色的形成都起著重要的作用。

評說課主要是通過說課實況來評,評的內容有教材的處理、教學目標的設計情況,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選擇是否恰當,教學程序的安排是否合理,說課教師的教學基本功,等等。

閱讀全文

與評課說課培訓活動設計方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一部蛇神電影 瀏覽:44
廣州易代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97
李采潭作品有哪些 瀏覽:853
電影無水印app 瀏覽:20
勞動影片大全 瀏覽:647
100部愛愛電影 瀏覽:231
十一促銷面膜活動方案 瀏覽:267
電影票房實時數據 瀏覽:282
下載免費電影哪網站好 瀏覽:550
好寫論文的營銷品牌 瀏覽:180
三個男孩強奸一個女孩外國電影 瀏覽:359
促銷活動贈品管理 瀏覽:814
葉問那裡拍攝的 瀏覽:777
《消失的眼角膜之瞎子傳奇》 瀏覽:810
吳京版少林寺演員表 瀏覽:434
劉十九市場營銷 瀏覽:408
ouf3 瀏覽:472
武漢光谷哪個電影院有情侶座 瀏覽:419
中國旅行社網路營銷方案 瀏覽:830
小型餐飲啤酒節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