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案大全 > 幼兒園怎麼推廣科學活動方案

幼兒園怎麼推廣科學活動方案

發布時間:2025-04-10 15:50:41

『壹』 幼兒園科學領域活動策劃方案【5篇】

幼兒的日常生活中蘊藏著豐富的科學 教育 現象。教師要充分利用幼兒的好奇心,抓住偶然的教育契機開展科學教育活動,以下是我精心收集整理的幼兒園科學領域活動,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來欣賞一下吧。

幼兒園科學領域活動1

活動目標

1.能說出常見物體的顏色。

2.對顏色變化感興趣、喜歡實驗活動。

3.發展表現美的能力。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5.激發幼兒樂於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活動重難點

1.重點:激發幼兒對周圍生活中色彩的關注。

說明:能夠意識到色彩美是幼兒感受美的一個重要方面。色彩是直觀的,但是,如果幼兒不能有意已去感受,就會視而不見。因此,激發幼兒對周圍生活中色彩的關注,比認識幾種具體的顏色更為重要。幼兒時周圍的色彩產生了興趣,就能主動去認識各種顏色,即時認識活動就成了幼兒自身的需要。

2.難點:引起幼兒對科學現象的興趣。

說明:啟蒙教育不是為了追求某種即時效果,而是為了給幼兒今後的發展營造一個良好的開端。所以活動應該定位於讓幼兒對科學現象的興趣,而不是對實驗結果的興趣。但是對於中班幼兒要通過活動,取得以小見大的效果是有一定難度的。

活動准備

顏料和調色用具。活動室的布置要色彩豐富、協調。

活動過程

1.通過認識顏色的活動激發幼兒對周圍生活中色彩的關注。

(1)分散觀察。結合日常生活引導幼兒觀察大自然、人的眼飾、周圍物品中豐富多彩的顏色,並初步了解一些顏色的名稱。

(2)集體活動。首先讓幼兒回憶觀察的顏色,教師出示相應的色塊,並讓幼兒進行顏色的指認和命名活動。然後讓幼兒談談最喜歡的顏色、什麼東西和自己喜歡的顏色是相同的……。

2.通過使用顏色的活動,讓幼兒進一步熟悉顏色,體驗色彩的美,引起對顏色的興趣。

(1)塗色活動。為幼兒提供各種需要塗色的畫,如樹、水果、花……,讓幼兒塗上相應的顏色,要求與實物本來的顏色相似。

(2)配色活動。讓幼兒在空白的玩具、服裝、樹葉圖上塗色,鼓勵幼兒自己配色。活動後組織幼兒欣賞同伴的作品,談談最喜歡哪幅畫的顏色。

3.通過實驗活動引起幼兒對科學現象的興趣

(1)調色活動。先讓幼兒自由探索,用顏料進行調色實驗,體驗發現的樂趣。然後組織幼兒討論、交流調色的 經驗 ,談談顏色的變化。教師還可進一步操作實驗讓幼兒發現調色的結果是豐富多變的,激發幼兒進一步探索的興趣。

(2)製作活動,讓幼兒通過製作和玩耍七彩風輪,引起懸念,產生求知慾。

幼兒園科學領域活動2

活動目標

1.在拆拆、裝裝、玩玩的過程中,掌握電動玩具電池拆裝的 方法 。

2.積極參與探索活動,萌發求知,體驗成功的快樂。

3.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5.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准備

每人一件電動玩具,一個小塑料盒,因各種原因不會動的玩具、若干個電池:電池回收箱一個:電池安裝示意圖一張。

活動過程

一、設置情境

師:「六一」 兒童 節就要到了,玩具廠的叔叔阿姨為了表示他們的愛心,讓小朋友過個快樂的節日,特意給你們捐贈了一批各種各樣的玩具,(出示電動玩具)你們猜:「這小猴會敲鼓嗎?」「洋娃娃會跳舞嗎?」這些玩具全是電動玩具。

教師提問:這些玩具為什麼會自己動起來呢?激起孩子們探索的。

二、操作探索(一)

1.拆電動玩具。

(1)師:現在教師給每人發一件玩具,小朋友可以去玩一玩,看看玩具是怎麼玩的。假如你想知道玩具會動的秘密,你也可以把它拆開,然後互相說一說,你發現了什麼?

(2)幼兒玩玩具,教師巡迴指導,鼓勵幼兒大膽地拆,並把拆下來的東西放在盒裡。

(3)提問:你發現玩具里有些什麼?

小結:原來玩具里有電池、彈簧、開關。

2.裝電池。

(1)師:小朋友拆開了玩具,還發現了許多秘密,那你們能不能再把它裝好,讓它變得和原來一樣會自己動呢?

(2)幼兒裝電池(肯定會有幼兒因電池裝反等原因使玩具動不起來)

三、討論

1.為什麼剛才會自己動的玩具現在不會動了呢?

2.如果是電池裝反了,那電池應該怎樣裝才是對的呢?

引導幼兒認識電池上的「+」「一」標志。並在實物投影儀上出示示意圖,要求幼兒按示意圖安裝電池。

四、操作探索(二)

1.師:這里有幾件小弟弟玩過的電動玩具,不知什麼原因這些玩具不會自己動了,等一下請你們拆開檢查一下原因,然後想辦法使它們動走來,你可以和旁邊小朋友一起想力法,也可把你的好辦法講給好朋友聽。

2.幼兒操作探索,鼓勵幼兒和同伴、老師交流,把自己的發現表達出來。

3.提問:

(1)你發現玩具是什麼原因不能動嗎?你怎樣又使它動起來的?

小結:玩具不能自己動的原因很多,有的是電池裝反了,有的是沒裝電池,有的是電池的電用完了,有的因為沒有彈簧。

(2)電池內的電用完了,這個廢電池該怎麼辦呢?(教育幼兒不能隨便把它剝開,也不能隨便亂扔,要把它放在「電池回收箱」內,因為電池裡的東西對人體有害,亂染會污染環境)

五、玩電動玩具

師:今天小朋友的玩具各種各樣,你們可商量開一個「玩具表演會」,讓大家一塊分享玩具帶來的快樂,過一個難忘的節日。

幼兒園科學領域活動3

活動目標:

1、了解豆子的生長過程,學慣用圖畫的方式進行記錄。

2、仔細、耐心地進行觀察,養成做事有始有終的習慣。

3、通過 種植 觀察活動,激發幼兒關愛植物的情感。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准備:

幼兒觀察豆子成長的記錄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教師:小朋友們,你們在家裡的時候有沒有和爸爸媽媽一起種植豆子呀?現在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幼兒回答)

二、基本部分。

1、教師陳列幼兒種植的豆子,引出觀察興趣。

教師:小朋友,這就是你們種的豆子,它怎麼樣了?它現在是什麼樣子的?還記得以前的樣子嗎?

(幼兒回答)

2、幼兒拿出自己的記錄,互相說一說觀察結果。

請幼兒展示自己的記錄表,相互介紹豆子的成長過程。

教師:請你和同伴 說說 自己種的豆子是怎樣慢慢長大的。

3、集體交流,幫助幼兒歸納豆子的生長過程。

請幼兒按照自己的記錄介紹豆子的生長過程。

教師幫助幼兒歸納豆子的生長過程。

豆子——長出兩瓣小芽——長出葉子——長高——開花。

4、引導幼兒找出豆子生長情況不一樣的原因,激發幼兒關愛植物的情感。

引導幼兒發現豆子葉子長得不一樣。

教師:仔細看看,你們的豆子長得都一樣嗎?哪裡不一樣?

(幼兒回答)

5.討論原因。

(1)教師:為什麼有的豆子長得高而且葉子又多,還開花了,而且有的豆子卻長得不高,有的甚至爛了呢?

(2)請幾個幼兒說說自己是怎樣種的,為什麼他們的豆子長得不一樣?

6.激發幼兒愛護植物的情感。

教師:我們應該怎樣照料它呢?

(幼兒回答)

三、結束部分。

教師 總結 :豆子就像我們的好朋友,我們每天都要來看它。發現它幹了應該給它澆點水,但水不能太多,否則會淹死。

幼兒園科學領域活動4

活動目標:

1、通過實驗,了解濃度和水之間的關系,對科學現象感興趣。

2、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所看到的現象並願意和同伴交流。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4、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學慣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活動准備:

教師:紅色的飽和糖水、透明水。

幼兒:抹布人一塊

第一次操作:普通紅色水、透明水(每人一份)

第二次操作:普通紅色水、透明水(每人一份)、

糖(每組一份)勺子(每人一個)

第三次操作:紅色的飽和糖水(每組一份)

糖(每組一份)勺子(每人一個)普通的紅色水、透明的水(每人一份)

活動過程:

一、教師表演 魔術 ,引起幼兒活動興趣。

1、導入,幼兒猜測。

教師:今天謝老師要給小朋友表演一個魔術,請你看看,老師手裡有什麼?請小朋友仔細觀察,老師把手裡的紅色的水倒在透明的水裡,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2、教師實驗。

教師:請小朋友仔細觀察,老師慢慢的將紅色的水倒在透明的水裡,能不能變成兩層?

二、幼兒嘗試探索實驗。

1、試一試。

教師:小朋友,那麼你們想做這樣神奇的水嗎?現在請你們用桌上的水來試一試,看看你們能不能做出這樣奇妙的水來。

2、討論:

教師:小朋友,你們成功了嗎?

教師:為什麼你們沒有成功呢?(想一想,和你旁邊的小朋友說一說。)

三、出示神秘的添加物「糖」,幼兒再次進行探索。

1、出示糖。

教師:因為老師的水裡加了一種的東西,而你們的水裡沒有,是什麼呢?(糖)

教師:老師的水裡加了糖,可是你們看到糖了嗎?糖去哪了?

總結:糖都溶解在了水裡,所以我們看不見。

2、幼兒進行探索實驗。

教師:這一次請小朋友用桌子上的材料再來試一試吧!

3、討論。

教師:孩子們,這次你成功了嗎?

成功了。你是怎麼做的?(和大家分享成功的方法)

沒有成功。為什麼加了糖還是沒有成功?(幼兒討論)

總結:放很多很多的糖。

四、出示紅色的飽和糖水。幼兒進行探索。

1、出示飽和的紅色水,幼兒觀察討論。

教師:請小朋友看一看老師的放了很多很多的糖的紅色的水是什麼樣子的?(幼兒觀察討論)

小結:老師的水很粘稠。

2、幼兒實驗。

教師:讓我們請小朋友用自己桌上的東西,放很多很多的糖,水變得粘稠的時候再來試一試吧!

3、討論。

(1)教師:這次成功了嗎?

(2)教師:為什麼加了糖紅色的水會沉下去呢?(幼兒討論)

小結:在水裡加了好多好多的糖,這么多的糖溶解在水裡,水就變重了。而重的東西是要沉底的。

五、延伸活動

小朋友紅色的水裡放了糖能變成兩層。如果放入鹽會發生什麼

呢?如果在透明的水裡放入糖又會發生什麼呢?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試一試吧!最後,自己把桌子收拾干凈。

幼兒園科學領域活動5

活動目標:

1.能通過觀察發現幾種不同材質的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狀態,發展比較、觀察能力。

2.學會使用符號做觀察記錄。

3.體驗沉浮游戲的樂趣,願意積極表達自己的發現。

活動准備:

積木、塑料瓶、泡沫、小石頭、小紙片、珠子、筐子、裝有水的塑料瓶等;記錄單。

活動過程:

(一)以情景導入,激發幼兒的探究興趣。

1.師:今天過節,小螞蟻要到河對面運糧食准備過冬,老師准備了積木、泡沫、小石頭、小紙片、珠子、橡皮泥等物品,請小朋友們幫忙看看這些材料有哪些適合當小船幫助螞蟻過河。

2.幼兒集體討論。

師:現在請小朋友和身邊的小朋友說說哪些材料適合當小船幫助螞蟻過河。

3.教師請個別幼兒講述。

(1)師:現在請小朋友說說哪些材料適合當小船幫助螞蟻過河。(個別幼兒回答)

(2)師小結:有的小朋友說紙張可以當小螞蟻的船,有的說珠子可以當小船。

(二)引導幼兒探索不同材質的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狀態並且記錄結果。

1.教師出示記錄單,講解記錄方法。

師:老師這有一張記錄單,這一排是老師准備的材料。會浮起來的物品可以當小船,沉下去的物品就不能當小船。等一下,小朋友們在能浮起來的物品後"√"。

2.介紹材料,講解要求。

師:等一下我們分組進行試驗,老師給每組小朋友准備了記錄單、筆、珠子、紙張、泡沫、積木、小石頭、橡皮泥、裝水的盆、抹布。等一下小朋友可以將這些材料放入水中,看看哪些東西會沉下去,哪些東西會浮起來,並在記錄單上做記錄。小朋友們要輕輕的把材料放入水中,如果桌子、衣服濕了要及時用抹布擦乾。

3.幼兒分組探索原先的想法,鼓勵幼兒玩多種材料,觀察不同材質的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狀態並集中記錄結果。

(1)師:小朋友看看哪些物品一放下去就沉下去,哪些物品一直浮在水面?哪些物品起先是浮起來,後來就沉下的?

(2)幼兒探索,教師觀察指導。

4.集中分享探究結果。

(1)師:剛才小朋友們都進行了試驗,現在請小朋友們討論一下你們剛才在實驗中發現了哪些東西沉下去,哪些會浮起來。

(2)幼兒討論。

(3)師:現在請小朋友說說哪些物品會沉下去,哪些物品會浮起來。(個別幼兒回答)

(4)師小結:小朋友說的很好,小紙片、泡沫會浮起來,積木、珠子、橡皮泥、小石子會沉下去。

(三)引導幼兒探索讓沉下去的物體浮上來的方法。

1.探究一:藉助輔助材料讓沉下去的物體浮上來。

(1)師:現在請小朋友幫助小螞蟻想想辦法,讓沉下去的物品也能浮上來給小螞蟻當小船,並在記錄單上記錄。

(2)鼓勵幼兒分組探究如何藉助輔助物,讓沉下去的物體浮上來的,並且將實驗結果記錄下來。

(3)師:你剛才是怎樣讓沉下去的東西浮起來?(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在大記錄表中進行記錄。)

(4)師:有的小朋友是將珠子放在泡沫上,使珠子可以當小船。

(5)師:那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哪些時候是藉助會浮的物體讓會沉下去的物體浮在水面上的?(個別幼兒回答)

(6)師:小朋友說我們 游泳 時用游泳圈,人就不會沉下去了。

2.探究二:不藉助輔助物,讓沉下去的物體浮上來。

(1)師:剛才我們請能浮的物品幫助,讓沉下去的東西浮上來,現在再請小朋友們動腦筋想一想,我們怎樣能不藉助任何物品的幫助,讓這些沉下去的東西浮上來呢?

(2)幼兒分組操作,教師引導幼兒通過改變重量讓沉下去的物體浮起來,如:倒掉塑料瓶中的物體。

師:請小朋友們試一試通過改變重量讓沉下去的物體浮起來,比如把瓶子里的東西倒掉。

(3)引導幼兒通過改變物體的形狀讓沉下去的物體浮上來。如:將一團橡皮泥捏成小船的形狀。

師:請小朋友們在試一試通過改變物體的形狀讓沉下去的物體浮上來,比如將一團橡皮泥捏成小船的形狀。

(4)集中分享實驗結果,請個別幼兒講述實驗發現。

師:剛才小朋友們都進行了試驗,現在請小朋友說說你們的發現。(個別幼兒回答)

(5)師小結:剛才小朋友們通過自己的探索,我們知道了改變物體的形狀和重量能讓物體浮起來。小朋友回家後可以和家人一起玩沉浮的游戲,想辦法讓沉下去的東西浮上來,讓浮上來的東西沉下去。


幼兒園科學領域活動 策劃方案 【5篇】相關 文章 :

★ 幼兒園科學活動策劃內容【5篇】

★ 幼兒園小班科學活動方案【5篇】

★ 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設計方案【5篇】

★ 幼兒園社會領域活動策劃方案【5篇】

★ 2019幼兒園中班感恩節活動策劃方案精選5篇

★ 幼兒園中班活動策劃方案精編5篇

★ 幼兒園大班社會領域活動方案策劃方案5篇

★ 幼兒園小班科學活動方案策劃方案【6篇】

★ 幼兒園大班活動策劃方案5篇匯總

★ 幼兒園語言領域教學活動策劃方案5篇

『貳』 幼兒園科學領域活動實施方案【5篇】

結合生活內容,將科學 教育 滲透進幼兒的日常生活中,以提高幼兒發現科學現象的能力,促使幼兒通過積極地思考與探索不斷豐富自身的科學 經驗 ,以下是我精心收集整理的幼兒園科學領域活動,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來欣賞一下吧。

幼兒園科學領域活動1

設計意圖:

物體的上拋、下落現象是幼兒在日常生活活動中經常遇見的,如何引導幼兒運用已有的經驗去探索問題,我選擇和設計了「物體的上拋、下落」活動讓幼兒通過操作、觀察、分析、探索主動獲得物體上拋、下落的經驗。在製作玩具的同時,為了讓不同水平幼兒都在各自基礎上獲得發展,我為幼兒提供了難易不同的操作材料,讓幼兒自己動手動腦自製玩具,獲得成功的喜悅。

活動目的:

1.感知不同質量的物體上拋、下落的不同現象,培養幼兒探索精神。

2.激發幼兒自製玩具的興趣,培養動手、動腦能力和克服困難的精神,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准備:

1.塑料袋、沙包、紙張、夾子若干

2.難度不同的半成品材料,降落傘范樣

活動過程:

一、操作、探索

1.探索塑料袋與沙包上拋的不同現象

2.讓孩子運用已有的經驗說出易拋與不易拋的物體

3.探索紙與夾子上拋不同現象

4.探索紙與夾子從同樣高度下落的不同現象

5.探索怎樣使紙能快一點落下的 方法

6.留下余興:讓幼兒思考用什麼辦法能使夾子下落的速度慢一些

二、幼兒自製玩具

1.討論:怎樣能使夾子下落的速度減漫

2.鼓勵幼兒通過觀察探索自己製作玩具

3.幼兒製作玩具,教師個別指導

三、玩玩具,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 反思 :

1、第一個環節沒有讓幼兒充分體驗物體都是下落的,示範的時候關於如何拋和最終結果這兩個指令不明確。這個環節只作為初步感知,不應該占活動的大部分時間。

2、第二個環節比較時,應讓幼兒在五中材料中隨意選擇兩者進行比較,如果五種比較則很難有明確結果,也浪費時間。在幼兒操作之前我引導幼兒應該在同一高度鬆手來比較,但是幼兒實際操作過程中並沒有都這么做,有的根本沒有兩兩比較就憑感覺寫結果,幼兒較亂,應該讓幼兒上來分享他是怎麼比較的,也可以讓幼兒將下落的過程畫下來。

3、材料選擇:用紙來做實驗每次都受空氣阻力會導致速度不同,而且形狀不固定。應選用重量相同形狀不同、形狀相同重量不同的材料來比較,這樣更加能控制變數,要先從幼兒最易認同的經驗來探究。材料投放的時候應隨著環節的遞進一步步投放,不應所有的都放好。

4、科學活動目標應該是讓幼兒學會怎樣探究,而結果並不是很重要。

5、第三環節應該讓幼兒操作之後再得出結論,挑戰幼兒原有經驗。

幼兒園科學領域活動2

活動目標

1.喜歡玩報紙,積極探索報紙的不同玩法。

2.能想辦法把報紙變成紙球,並探索出固定紙球的方法。

3.體驗探索成功的快樂。

活動准備

幼兒准備:使幼兒具有一定的玩紙的經驗。

教具准備:報紙、小簍子、彩色毛線、彩色橡皮筋、包裝袋、透明膠布、雙面膠、固體膠、 乒乓球 拍、 羽毛球 拍、 足球 門、小 籃球 架、剪刀、小背簍。

活動過程

1.自由玩報紙,積極探索報紙的不同玩法。

教師引導:老師今天帶來了很多報紙,我們要和報紙一塊兒做游戲。請你們每人拿一張報紙玩一玩,看看可以怎麼玩,比一比誰玩報紙的方法多。

幼兒自由玩報紙。(折疊、拋、投擲、跨跳、頂在頭上玩等)

教師與幼兒共同交流報紙的玩法。(幼兒把報紙放在地上,找張椅子坐下來)

2.探索報紙變紙球的方法。

教師引導:剛才我們用報紙玩了很多游戲,有的把報紙折成小動物玩,有的把報紙向上拋著玩,你們想不想把報紙變成球來玩呢?用什麼辦法能把報紙變成球呢?想變成什麼樣的球?(能提供足夠的報紙,接著,出示羽毛球拍、乒乓球拍、足球門、小籃球架)我們帶著自己的球來玩一玩吧。

幼兒自由玩。教師巡迴指導。

3.探索固定紙球的方法。

教師引導:玩了這么長時間,看看你的紙球有什麼變化。

幼兒:散了,不圓了。

教師:玩了一會兒,紙球就有點散了,沒有原來那樣圓了,那怎樣才能讓你的紙球變得緊緊的、圓圓的,更好玩呢?我們用什麼來固定紙球呢?(教師出示材料)我們來試一試誰固定得又快又好。

幼兒探索固定紙球的方法。

4.師幼共同游戲:投籃。

教師引導:剛才小朋友投籃的那個架子是不動的,很容易投。現在,我來當籃球架(老師把小背簍放胸前),在前面跑,看看誰有本領把球投進我這個小背簍中來,好嗎?

活動反思

(一)崇尚簡約

幼兒園科學活動的簡約化,是指對科學活動中的情境創設、資源選擇、活動組織、結構安排、媒體使用等各教學要素的精確把握和有效利用,使教學活動變得更為簡潔、清晰、流暢、凝練、深刻。簡化後的幼兒園科學活動,意味著幼兒有足夠的時間探究操作,有足夠的空間展現自我;教師有足夠的機會促進生成,有足夠的時間研究幼兒。

1.材料簡單實用。

本活動提供給幼兒的操作材料是幼兒生活中最為常見的報紙,幼兒在折、團、固定紙球等活動中,建構了關於報紙的相關經驗,體驗到了探索、發現、獲得成功的喜悅情感。因此,科學探究應從幼兒身邊的事物開始,引導他們關注周圍生活和常見的事物,發現其中的趣味和奧妙,這有利於保持幼兒的好奇心,激發他們的探究熱情,使他們從小就善於觀察和發現。

2.過程簡潔明了。

課堂是幼兒學習、思考的場所,不是表現教師才藝的場所。教學的過程設計要簡單有效。簡單的設計可以給幼兒留下更多的學習時間和空間,讓他們去發現和建構出新知。環節的預設不在於多,而在於精和簡。本活動的教學環節簡單而清晰:自由玩報紙,探索報紙的不同玩法→探索報紙變紙球的方法→探索固定紙球的不同方法。這三個環節看似簡單,卻是我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徵、知識水平並對教材的重、難、疑點進行深入分析的基礎上擬定的一個大致框架。

3.內容簡約充實。

幼兒園課堂教學的時間是一個常數,一般是小班15~20分鍾,中班20~25分鍾,大班25~30分鍾,要想在一次課堂教學中對一個物體或現象進行深入、全面的探究,是不太可能的,因為幼兒的學習精力也很有限。因此,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教師必須追求教學內容的簡約。活動側重於讓幼兒在自由玩報紙積累相關經驗的基礎上,探索報紙變成紙團的方法,進而自然而然地導入固定紙球的環節,內容雖然簡約,但幼兒的探索是充實的、快樂的。

(二)回歸本真

本真課堂中的「本」是指以人為本,以幼兒的發展為本;「真」是指課堂教學的真實,同時也是指幼兒的童真。本真課堂應尊重幼兒的真實體驗,應讓幼兒得到限度的自由,使他們在自由的天地里任意馳騁、創造。

1.尊重幼兒的真實體驗。

真實是課堂的生命。本活動的三個環節,是從獨自玩報紙、兩兩合作玩報紙、集體玩報紙,到自己探索報紙變成球的方法,再到最後環節中自己選擇材料固定紙球。幼兒的體驗是充分的、真實的,是幼兒自己對真實的材料進行真實的觀察與操作而獲得的真實體驗。教師在每個環節中,充分尊重每個幼兒的表達和創造方式,及時肯定他們獨特的體驗與表現。如在自由玩報紙的活動中,教師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對幼兒表現出來的獨特玩法及時肯定,並引導幼兒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探究過程。

2.營造自由創造的氛圍。

自由是生命存在的形式,是獲得創造的源泉,而創造是人的本質力量的追求。本活動中,從幼兒興奮的神情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們的探索是自由的、快樂的。一張張報紙在幼兒的手中變成了他們喜歡的籃球、 排球 、足球、兵乒球、沙灘排球……他們進行著激烈的足球、乒乓球和投籃比賽。當幼兒在比賽中不斷地搓、揉紙球時,教師及時地點撥,激起了他們固定紙球的願望。在這個環節中,他們自由選擇材料,採取獨立或兩兩合作或請教師幫忙的辦法固定紙球,然後用固定好的紙球再去進行投籃、足球射門等比賽,從中體驗到自由創造、獲得成功的快樂。

幼兒園科學領域活動3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活動,使幼兒初步感知溶解現象。

2、願意參加科學活動,能用簡單的語言把自己的發現告訴老師和同伴。

3、通過玩玩、講講發展幼兒的思維,激發求知慾。

4、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學慣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活動准備

1、每個幼兒一個杯子,一根攪拌器。

2、白糖、鹽、奶粉、果珍、味精、肥皂片、水果(蘋果片、橘子瓣等)大豆、紅豆、綠豆、小石子,沙子等。

活動過程

1、告訴幼兒今天老師帶來了好多東西,引起幼兒觀察與學習的興趣。

(1)觀察教師實驗:

教師拿出一杯清水,一些白糖,讓幼兒觀察白糖放進水裡怎麼樣了?

(看不見了、溶化了)

(2)教師又拿出一杯清水,一些小石子,讓幼兒觀察小石子放進水裡怎麼樣了?

(還能看見、不溶化)

問:請小朋友想一想,你平時見到的什麼東西放進水裡也能溶化?(鹽、果珍、奶粉等)

教師小結:有的東西放進水裡能溶化,變得看不見了,而有的東西放進水裡不能溶化。

2、讓幼兒做小實驗(任選一種)

(1)介紹活動材料,讓幼兒知道實驗材料的名稱。

鹽、奶粉、果珍、味精、肥皂片、水果片、紅豆、綠豆、大豆、小石子、沙子等。

(2)讓每個幼兒試一試,選擇一種材料放進水裡,觀察結果如何。

(3)交流實驗結果:知道有的東西放進水裡看不見了,溶化了,有的東西不溶化能看得見。點擊瀏覽該文件

3、提問個別幼兒

請個別幼兒說一說你把什麼東西放在水裡了?怎麼樣了?

鼓勵幼兒把自己的發現告訴老師和小朋友。

幼兒園科學領域活動4

活動目標:

1、感受傳聲的秘密。

2、對科學活動有興趣,願意探索。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4、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學慣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活動過程:

一、幼兒自由根據興趣玩空心紙棒

1、引導幼兒觀察紙棒。

教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做了一個玩具,你們拿起來看一看是什麼樣子的?(幼兒發現紙棒是長長的圓圓的,中間是空心的)

2、幼兒玩紙棒

教師:你們每人拿一根紙棒當玩具,讓老師看看,你們是怎麼玩的?

二、引導幼兒把紙棒當「傳聲筒」,自由結伴玩游戲

1、教師有興趣地對幼兒說:剛才老師看見有一位小朋友把小嘴巴對准紙棒在說話呢,你們各人找一個好朋友,一個對著紙棒說話,另一個用小耳朵聽,聽聽你的好朋友說了些什麼?

2、幼兒兩人一組地玩了起來。

3、提問:小朋友聽到你的好朋友說的話了嗎?

4、教師小結:這個長長的、圓圓的空心紙棒,能把我們說的話傳出去,我們給它起個名字叫傳聲筒。

三、發現問題,和小問號交朋友

1、提出疑問:

教師:剛才小朋友都聽到從傳聲筒傳出的話語和清楚、響亮,但也有小朋友說聽不清楚聲音,(出示幾根聽不清楚的傳聲筒)這是怎麼回事呢?

2、出示小問號(?)引導幼兒觀察這幾根傳聲筒有什麼不同?既然是一樣的,那為什麼傳出來的聲音不清楚呢?這個傳聲筒我要送一個標記給它(出示小問號卡片)知道這是什麼符號嗎?這根傳聲筒向我們提出了一個問題。

3、幼兒再次玩傳聲筒(傳聲筒換成實心的)

幼兒發現聽到的聲音不清晰了,這是為什麼呢?幼兒自然產生疑問,這時引導幼兒也給這些傳聲筒貼上問號。

四、觀察比較,解決問題

引導幼兒對比觀察小問號的傳聲筒和沒有小問號的傳聲筒有什麼不同?讓他們發現有小問號的傳聲筒里有紙團堵著。

幼兒園科學領域活動5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探索飛「飛盤」的不同方法,以及探索不同形狀的飛盤與距離遠近的關系。

2、培養幼兒勤於探索、樂於發現的科學精神,激發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4、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重難點:

探索飛飛盤的方法、不同形狀的飛盤與距離遠近的關系

活動准備:

三角形、圓形、長方形飛盤各8個、裝飾好的飛盤3個、黑板、活動場地安排

活動過程:

一、玩飛盤

1、出示3種形狀的飛盤,鼓勵孩子自由玩

2、小結玩的多種方法,引出方法――飛飛盤

二、探索飛的方法

1、同種形狀兩兩結對飛飛盤,比一比誰飛的遠

2、小結飛飛盤的多種方法

三、探索誰飛的遠

1、3人一組(三角形、圓形、長方形)用科學的方法飛飛盤,比一比誰飛的最遠

2、集中交流:哪個飛盤飛的最遠,為什麼?

3、小結:圓形飛盤在飛的時候轉的很快,空氣寶寶推它的力量就很小,飛的也就遠了。長方形、三角形飛盤在飛的時候轉的比較慢,空氣寶寶推它的力量就比較大,所以就飛的近了。

四、活動延伸

看老師的飛盤漂亮嗎?請你們也給飛盤打扮一下,再來玩玩。


幼兒園科學領域活動 實施方案 【5篇】相關 文章 :

★ 幼兒園科學領域活動實施方案5篇

★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方案【5篇】

★ 幼兒園科學領域活動設計方案5篇

★ 幼兒園科學領域活動5篇

★ 幼兒園科學活動策劃內容【5篇】

★ 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方案【5篇】

★ 幼兒園科學領域活動策劃方案5篇

★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設計方案5篇

★ 幼兒園大班科學領域教學方案精選5篇集錦

★ 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設計方案【5篇】

『叄』 如何開展幼兒園七巧板活動方案

如何開展幼兒園七巧板活動方案

七巧板是一款有益於幼兒發展智力和培養動手能力的玩具。在幼兒園里,如何科學而有趣地開展七巧板活動是老師們共同關注的問題。下面,我們就來探討一下如何開展幼兒園七巧板活動方案。

一、 活動目標

開展活動前,首先要明確活動目標。幼兒園通過七巧板活動可以讓幼兒初步了解幾何形體,鍛煉手眼協調和操作技能,提高動手創造能力和邏輯思維,以及對幼兒反應能力和想像力有很好地鍛煉和提高。

二、 活動內容

在確定活動目標後,需要根據幼兒的特點和實際情況,設計活動內容。首先,老師可以帶領幼兒學習七巧板的基本方法和規則,然後通過七巧板進行形狀、大小、顏色等的分類和比較,再利用七巧板進行拼圖創作等活動,持續地進行智力和操作能力的訓練。

三、 活動方案

確定了活動目標和內容後,需要有一個詳盡的活動方案。首先要了解幼兒的具體情況,確定活動的時間、地點、教具和材料,並進行充分的准備工作。在活動過程中,老師需要保持耐心和細心,及時鼓勵幼兒,提高他們的積極性和參與度。

四、 活動評價

開展活動後,需要做出正確的評估。可以通過觀察幼兒的反應、聽取家長的意見、記錄幼兒的表現等方式,來評價幼兒的學習成效和活動效果,並適時地調整活動方案,讓幼兒收益最大化。

五、 應注意的問題

在開展七巧板活動時,應注意以下問題:1. 幼兒要有一個好的心態,放鬆心情,愉快地參與活動;2. 幼兒要平穩呼吸,認真思考,不草率,不慌張; 3. 幼兒的安全問題,如:不要在高處使用七巧板,不要將七巧板內部拼錯引起晶片爆炸等問題。

總之,在開展幼兒園七巧板活動時,我們要以幼兒為中心,注意生動有趣的特點,注重幼兒個性發展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讓他們在快樂中掌握更多的知識和技能。

『肆』 如何開展幼兒園七巧板活動方案

開展幼兒園七巧板活動方案,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明確活動目標 智力發展:通過七巧板活動,讓幼兒初步認識和理解幾何形體。 操作能力:鍛煉幼兒的手眼協調能力和操作技能。 創造力與邏輯:提高幼兒的動手創造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反應與想像:培養幼兒的反應能力和豐富的想像力。

二、設計活動內容 基礎教學:帶領幼兒學習七巧板的基本玩法和規則。 分類比較:利用七巧板進行形狀、大小、顏色等的分類和比較活動。 拼圖創作:鼓勵幼兒利用七巧板進行自由拼圖創作,發揮想像力。

三、制定活動方案 了解幼兒:根據幼兒的具體情況,如年齡、興趣等,制定合適的活動方案。 准備教具:准備好足夠的七巧板和其他相關教具。 時間地點:確定活動的時間和地點,確保環境安靜、舒適,適合幼兒進行活動。 教師引導:在活動過程中,老師需要耐心指導,及時鼓勵幼兒,提高他們的參與度和積極性。

四、活動評價 觀察記錄:通過觀察幼兒的反應和表現,記錄他們在活動中的進步和亮點。 家長反饋:聽取家長的意見和建議,了解活動在家庭中的延伸效果。 調整方案:根據評價結果,適時調整活動方案,以更好地滿足幼兒的需求。

五、注意事項 心態調整:引導幼兒保持愉快的心情,積極參與活動。 安全問題:確保幼兒在使用七巧板時注意安全,避免發生意外。 思考習慣:培養幼兒平穩呼吸、認真思考的習慣,避免草率行事。

通過以上幾個方面的努力,可以科學而有趣地開展幼兒園七巧板活動,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閱讀全文

與幼兒園怎麼推廣科學活動方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16年餐飲促銷活動 瀏覽:583
香奈兒市場營銷ppt 瀏覽:7
研究生畢業做市場營銷 瀏覽:509
醫葯市場營銷第十講 瀏覽:314
工程里營銷部提成方案 瀏覽:502
鄉鎮地質災害防治宣傳培訓方案 瀏覽:894
全球移動電子商務行業發展趨勢 瀏覽:779
開工安全教育培訓方案 瀏覽:409
市場營銷合作協議範本 瀏覽:964
培訓部成本控制方案 瀏覽:618
運輸市場營銷環境特點包括哪些 瀏覽:739
春節前夕商場促銷活動 瀏覽:839
元旦活動策劃方案賣鞋 瀏覽:408
2017cs75優惠促銷活動 瀏覽:469
愛嬰醫院培訓方案 瀏覽:496
市場營銷與大數據的關系 瀏覽:864
簡述市場營銷的主要作用 瀏覽:455
中國黃金上海活動促銷 瀏覽:394
護士節活動策劃方案徵集 瀏覽:982
醫生年度培訓計劃方案 瀏覽: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