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學校校本教研實施方案
校本教研是推進新課程實施的有效途經,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根本。下面是我整理的2017學校校本教研實施方案,歡迎大家閱讀!
為了建立「以校為本」的教學研究制度,確立「學校是教研基地,教室是研究室,教師是研究者」的教研新理念,充分發揮教學研究工作在新課程改革實驗中的作用,促進我校教師專業發展和學生綜合素質提高,推進我校新課程改革實驗的深入開展,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根據市《校本教研工作實施方案》精神,結合我校實際,特製定校本教研工作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針,以新課程理念為導向,以提高教師業務能力、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和學生綜合素質發展為宗旨,以校本教研製度建設為中心,以課程改革實施過程中學校所出現的各種具體問題為對象,以課堂教學研究為主陣地,深入開展教育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解決新課程改革中的實際問題,深化我校課程改革實驗,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努力打造教育名校。
二、目標任務:
1、通過校本教研,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學習型學校,轉變教師的教學理念和行為,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提升教師的教育教學和教育科研能力,努力建設一支有較強科研能力和教育教學水平的教師隊伍。
2、通過校本教研,解決新課程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困惑,探究適合我校的教育教學模式,全面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良好的學習習慣,促進我校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高,提升學校品味,再塑學校新形象。
3、通過校本教研,建立適合我校發展的校本教研製度,完善教育教學管理機制,把我校建設成為有濃郁學習風氣和教研氛圍的學習化組織,實現校本教研製度化、規范化、科學化,達到校本教研的全面創新,全面促進新課程改革。
三、校本教研總體思路和活動形式:
校本教研的目的是推進新課程實驗的實施,促進師生發展,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因此,校本教研的出發點必須放在課堂教學改革和課程改革實驗中所遇到的實際問題上;突破點必須放在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上;生長點必須放在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發展和教師專業自我提升上,推進新課程實驗。
校本教研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專業引領」基本教研模式,以理論學習、案例分析、教學反思、結對幫扶、經驗交流、調查研究、說課、聽課、評課、教師間對話、專業人員與優秀教師教學指導、教學研討觀摩、教學開放日等基本形式,為教師參與校本教研創設平台,以「發現問題——建立課題——行動研究——反思總結」的方式,開展校本教研活動。
校本教研以教研組、備課組為校本教研實體和中心,要通過開放式教研活動、促進式教研活動、針對式教研活動等形式,努力提高校本教研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四、校本教研的實施與具體措施:
(一)建立校本教研運行機制,保障校本教研有序開展,逐步實現校本教研製度化、規范化、科學化。
1、加強領導,明確責任。
為加強校本教研工作的組織領導,成立以校長李寶敬為組長,喬振禮、石曉敏為副組長,其他領導班子為成員的校本教研領導小組。負責校本教研的督導;制定發展規劃和學期校本教研計劃。另設校本教研指導組,由李校長為組長,其他領導班子和全體教研組長為成員。負責校本教研的指導;與校外教研人員的協調;過程管理與措施落實,保證校本教研的有效實施。
2、建立和完善校本教研管理機制。
確立教導處——教研組(備課組)——教師三級教研網路。設六個教研組,17個備課組。由教研組長、各年級備課組長具體負責校本教研的組織、協調和管理,在教導處的統一指導和協調下,正常有序地開展教研活動。
逐步建立完善的校本教研管理體系,整合教導處、學科教研組和年級備課組的力量,形成教學、研究、培訓密切結合的教研系統,加強對校本教研的管理。以教導處為中心,逐級推進,層層落實,為校本教研的順利開展提供有力的組織支撐和保證。學校領導要實行包級包組責任制,深入教學第一線,參加教研活動,發現並解決校本教研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指導性意見和建議。定期組織檢查,通過學校三級教研活動,保證校本教研扎實有效地開展。
實行校本教研組長例會制度。每月一次會議,各教研組、備課組每月採取書面形式集中或分散匯報教學研究、課題研究進展、取得的效果、存在的問題等各方面情況。學科間相互學習、共同交流、相互取長補短,使教研工作不斷進步。
3、建立健全校本教研工作制度,為校本教研工作的開展提供製度保障,有效推進校本教研。
修訂原有的教研製度,完善理論學習制度、教學研究制度、集體備課制度、聽課評課制度。同時建立教學反思制度、課例研究制度、對話交流制度、課題研究制度、課堂教學評優制度等。
4、建立激勵機制,調動教師參與校本教研的積極性。
為子使校本教研扎實、有序、有效的開展,從而使我校的校本教研工作走向課程改革的快車道。完善校本教研考評細則,教導處要加強檢查與考評力度,把校本教研納入對教研組、備課組考評,並作為評選先進教研組、備課組的重要條件之一。凡在校本教研方面取得突出成績的教師,在評先、評優、晉級等方面優先。每學年評選校本教研先進集體和個人,召開校本教研表先大會。
(二)加強學習和培訓,提高全校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
建立理論學習制度,讓教師進一步樹立學習意識,更新教學理念,並運用於實際教學工作中,促進教學方式的轉變,從而提高業務水平。學校要加大對平時學習情況檢查力度計入期末考評,要求每位教師每周要完成500字的理論學習筆記和學習心得;學校每學期要進行一次業務理論測試,納入期末考評。
1、重視政治學習和師德培訓,提高教師的思想素質。
要狠抓教師的思想政治學習,強化教師的「質量意識、責任意識、教研意識、團隊意識」。開展「愛崗敬業、愛生愛校、樂於奉獻」為主題的師德教育活動,強化教師「校興我榮、校衰我恥」的榮辱感。並作為一個經常性工作來抓,努力培養一支思想過硬、團結協作、勇爭一流的教師隊伍。
2、加強業務理論學習,進一步提高教師業務素質。
學習內容:教育教學理論、新課程理念、「誘思探究」教學理論、「調節教學」理論、學科教學理論、「洋思」經驗、學法與心理指導方面的理論等,另外,我們組織編寫了校本培訓課程《走進新課程》、《走進校本教研》,安排教師進行學習,提高對新課改和校本教研的認識,並運用於教學中。倡導每位教師在本學期學習一本教育教學理論著作或專業書籍。同時學校要繼續印發有關校本教研、課程改革等方面的學習材料,組織全體教師認真進行學習、寫心得和交流。
學習形式分兩種學習形式:①集體學習。一是學校組織,利用例會時間學習;二是教研組利用集體教研時間,學習校本教研開展的形式、研討的內容、提高教研效果。②分散自主學習。利用課余時間,自主學習。在平時學習過程中要認真做好記錄,並撰寫教學心得。
為了切實提高學習效果,學習要做到三個必須和四個結合。三個必須:必須是先進的教育思想,必須是科學的教育理論,必須是新理念下成功的教育教學經驗。四個結合:集體學習與個人自學相結合,理論學習與教學實踐相結合,平時學習與定期交流相結合,記讀書筆記與寫心得體會相結合,
3、加強新課標、新教材、中招試題等的學習與培訓,尤其是新進教師的培訓工作。
狠抓新課標、新教材的學習與研究。仍然採用集體學習與個人自學相結合方法進行學習。要求每位教師繼續自主學習新課標、新教材,認真領會新課程的基本理念和知能情教學的目標,了解新課改中考試題和中考試題動向,使每位教師都能最快地准確地把握新課標,熟練地駕馭新教材。
4、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形式,對教師進行培訓,全力提高教師的教科研實踐能力。每學年組織一次教師外出參觀學習考察活動,從先進或發達地區吸取教學智慧,獲得靈感,解決我校教學中的實際問題;每學年,至少邀請一位專家、教研員來校講座、講學,積極鼓勵和支持教師參加各類教學研究會議、學習和培訓,提高教師的科研意識和水平。
通過學習與培訓,樹立教師教研「三觀」,培訓教師「六種能力」。校本教研「三觀」即:正確的教研觀、融洽的合作觀、科學的發展觀;教師「六種能力」即:課堂教學改革的能力、教育科研能力、活動課指導能力、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應用現代教育技術能力、自我完善與專業化發展能力。
(三)強化集體教研和集體備課,提高教師教學研究水平。
1、充分發揮教研組長、備課組長的作用,在教導處的統一指導和協調下,正常有序地開展教研活動。各教研組要根據市教研室教學教研計劃並結合我校實際,明確教研組、備課組的職責和目標,制定本學科教研活動計劃,定期開展教學研究,圍繞新課程實施過程中的具體問題,認真研究,及時解決,總結經驗,探索教學規律。還可以通過舉辦專題講座,交流教學經驗、教學心得,提高教師業務水平。學期末要有總結。
2、完善集體備課制度,繼續實施集體備課。集體備課以備課組為單位進行,每學科有包組領導帶領,在固定地點進行教研。其程序為:教學反思——理論學習——教學研究——修訂教學方案。一個課時內容要由一位教師中心發言,其他同志補充完善,要有詳細記錄。實行提前兩周集體教研,然後分頭備課,提前一周對分頭備課的內容再進行研究。最後成為合格教案。提倡「大教研」和隨時隨地「小教研」,每周不少於2小時的集體備課。
為了把集體教研和集體備課落到實處,要求各組做到四個保證和六個統一:即時間保證、人員保證、內容保證、深度保證;統一研究課標、統一研究教材(重點、難點、疑點、易混點、易錯點、關鍵點),統一研究教法學法、統一教學進度、統一研究布置分層作業內容、統一反饋檢測。教導處定期組織檢查,計入期末備課組和教師工作考評。
(四)認真開展課例研究工作,實現課堂教學的同伴互助、交流互動。
以課例研究為載體,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交流互動、同伴互助、激發思考的校本教研活動。以備課組為課例研究的實體,以隨堂課、研討課為主要範例開展課例研究,結合本學科教學實際和原有的「學、述、上、說、評」的微格教研模式,扎實開展微格教研活動。在組織形式上突出全員參與,在研究內容上要突出新課改實施中的重點、難點問題,在校本教研的效果上注重實效性。
各備課組每周要開展1-2次課例研究活動,做好記錄,定期向教導處上交材料。教師每月寫一篇高質量的教學案例。充分發揮教師個體、教研組(備課組)集體的作用和智慧,逐步改變教師唱「獨角戲」的匯報課或公開課或課題研究課,讓教師始終以研究者的眼光審視、反思、分析和解決自己在教學實踐中的問題,改進教學行為。活動情況納入期末備課組和教師的工作考評。
(五)扎實有效地開展教學反思活動,促進教師專業的自我提升。
1、每位教師要做好教前、教中、教後三個反思,認真記好教案後的反思與重建。充分發揮集體智慧,把教師的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進行有機的結合;把教師在進行教學反思之後,如何改進自己的教學行為、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作為教學反思工作的重點。這有助於教師對自己的教學行為、教學觀念進行反思並有助於教師的教學重建。
2、要求教師每學期有自錄自評課、小組互評課等自我反思課堂教學,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以便更好地改進。每位教師每兩周要寫一篇專題型的教學反思。
3、積極開展日常教學反思、教學研究階段反思、查找教學問題的專題反思和教學研討課後的案例分析反思等多種形式的反思活動,加強教師對教育教學方法、教育教學模式、教育教學手段、教育教學評價等有關問題的反思,努力提高教師自我發展、自我完善的能力。
4、完善教師成長記錄袋,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把教師成長記錄的實施與校本教研、校本培訓有機地結合起來,使教師成長記錄袋,真正成為教師前進的「加油站」、發展的「推進器」、個性的「生長點」,以促進教師專業水平不斷成長。
(六)開展教師對話和「幫帶」制,實現同伴互助,促進全體教師業務能力提升。
1、在校本教研活動中,發揮教研組或備課組集體的智慧,把團體合作學習方式引入到校本教研活動中,強化合作意識,實行資源共享。通過自我反思的對話與交流,做到優勢互補,共同提高。
2、建立「校本教研日」制度。學校每周要確定一天為「校本教研日」,以大教研組或年級為單位開展各種形式的教研活動,總結、反思、交流教學教研中經驗與存在問題,重點進行問題會診,通過教師與教師對話形式,得到問題解決,實現經驗共享。
3、推行教師「幫帶」制,促進青年教師成長。以「教學標兵、名師」和「學科帶頭人」為基本骨幹,在校內充分發揮骨幹教師的帶動和幫扶作用,開展「牽手」活動。採取「以老帶新」的方法,由師德高尚、教學思想先進、教學經驗豐富的老師作為「導師」與青年教師結成對子,從教學研究、備課、上課、說課、批改作業、課題研究等方面耐心指導,給予悉心幫助,縮小教師之間在教學水平上的差距。實行責任制,結對雙方簽訂目標責任書,做到「三個一兩心兩不」,即:每周一次教學問題研討;每周一次相互聽課活動,學習與指導並舉;每次檢測或抽考,進行一次分析;幫者熱心而不保守,被幫者虛心而不自封。每學期末根據幫扶效果對幫者進行獎懲。
(七)積極創造條件開展網路教研,開發校本課程,實現資源共享。
積極創造條件建設校園網路,推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建立教育教學資源庫;積極探索網路教研的有效形式,為我校教師進行校本教研提供一個很好的展示、交流、學習的平台,為教師和學生的學習與研究、交流與合作開辟新的空間。要求教師及時上交教學反思、研究論文、教學案例,以便於教師間的互助交流,資源共享。
重視校本課程的研究與開發。要根據我校師資情況和學生情況,研究開發我校的校本課程,以推動我校新課程改革的進程。擬在學生「自主」管理方面做出積極探索,開發校本課程。
(八)開展新課堂教改實驗研究,探索新課程課堂教學模式。
1、學習「洋思中學經驗」,實踐我校的課堂教學模式、要求和步驟。
以課堂教學達標晉級、達標評優活動為載體,深入學習「洋思」經驗,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實踐「先學後教——當堂訓練——反饋矯正——延伸遷移」的課堂教學模式和六個基本步驟,實現我校「低起點、小步子、低台階、分層教、真理解、強訓練、勤檢測、快矯正」的課堂教學要求。
開展教師「備課組--教研組—校級」三級層層賽課活動。先以備課組為單位進行賽課,人人參與;然後以教研組為單位賽課;最後推出優秀者進行校級賽課。對於課堂教學不符合格的教師,期末取消評先評優資格。
2、積極開展各學科課型化(專題化)教學模式探索。
在學校已有的課堂教學模式和基本步驟基礎上,各學科在新課程理念指引下,繼續進行課型化、專題化教學模式的實驗與探索。各組在上學期實驗的基礎上,修改完善實驗方案,每周一節研究課,開展實驗探索。為推進這一活動,要發揮優秀教師的典型引路作用,爭取探索一條我校教學改革特色之路,全面提高我校教師的整體教學水平。
(九)以教學問題為出發點,開展專題研究。
1、各備課組要把新課程實施中出現的問題、課堂教學改革中的問題、教材教法研究中的問題、考試與評價制度改革方面的問題,作為課題研究的切入點,開展課題研究。「課題」是教室里發生的「真實的問題」,只有日常的教學「問題」才可能轉化為研究「課題」,引導教師自覺地將日常教學工作中的「小問題」轉化為「小課題」,做到研究內容來源於教學,研究過程植根於教學,研究成果服務於教學。每位教師在本學期要寫一篇高質量的研究論文。
2、加強語文、英語學科的閱讀教學研究與閱讀活動開展。
為了加強閱讀教學,在有計劃地向學生開放圖書室之外,語文、英語教研組要開展閱讀課教學模式的研究和活動實施。有目的地引導學生廣泛閱讀,拓展學生的閱讀量和閱讀面,提高語文和英語閱讀能力和語文寫作水平。
3、開展學法指導、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與實施。
各教研組、備課組和學科教師要開展學科學法研究和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活動,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各學科教師要通過課堂滲透、講座、第二課堂輔導活動開展學法指導和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自學能力、探究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和較強的適應能力。每位教師在每學年要寫一篇學法指導或健康教育方面的經驗材料或論文。
五、學校校本教研課題研究規劃:
主要開展課程與教材研究、教學方式與手段研究、學習方式與心理研究、課堂教學模式研究、特長生培養模式與策略的研究等。
(一)具體內容為:
1、課堂教學課型化、專題化的研究;
2、因材施教、分層遞進、面向全體、發展特長的研究;
3、新課改實驗中、新教材中疑難問題的研究;
4、整合開發課程資源問題的研究;
5、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研究;
6、學生「自主」管理的方法研究。
(二)課題研究實施
第一階段:准備階段:建立組織,制訂校本教研實施方案,全體教師學習方案,制訂個人發展規劃。
第二階段:實踐探索階段:實施校本教研,以教研組、備課組為單位圍繞研究課題,開展教學研究,組織交流討論,以自欺欺人反思、同伴互助、專業引領等多種形式落實以校為本的教學研究制度。
第三階段:經驗總結階段:進行資料收集、整理與分析,不斷進行反思,總結經驗,形成經驗性材料。
第四階段:深化完善階段:形成理論性較強、有推廣價值的有形成果,爭創省、市級校本教研名校。
(三)預期成果:
1、校本教研各項研究制度的建立和健全,形成教學科研濃厚氛圍。
2、研究課題取得明顯成效,匯編優秀教學教研論文集;形成各學科課型化(專題化)課堂教學模式。
3、校本課程的開發與課程資源整合,編寫校本課程。
4、學生「自主」管理模式的形成,學生綜合素質有較大提高;學校教學質量不斷提升,辦人民滿意的學校。
5、改變教研模式,教師專業化水平得到提高。優秀校本教研個案、案例、課例研究、教學反思、教學故事等匯編。
一、指導思想
在區教研室的組織指導下,立足於本校實際,充分利用學校有限的'資源,發揮學校在校本教研中的作用。根據學校的發展需要與教師的成長需求,在學校統一的校本教研計劃安排下,教師通過多種途徑和形式,促進自身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把校本教研隨時隨地滲透到自己真正的教學過程中,突出學校在校本教研中的主體地位,最終解決我校教師專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使校本教研活動促進我校教師的教學個性發展和學校辦學特色的形成。
『貳』 校本教研工作實施方案
校本教研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必然要求,它不僅能使學校成為學生成長的場所,同時也能使學校成為教師不斷學習、成長、提高的學習型組織。下面是有校本教研工作實施方案,歡迎參閱。
在新課程改革體系下,教學研究的重心已下移到學校,要求學校不僅成為學生成長的場所,同時也成為教師不斷學習成長 、提高的學習型組織。為了進一步貫徹執行餘杭區教育局“關於加強校本教研製度的建設”的精神,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特製定我校校本教研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立足“校本”,改善機制,搭建平台,學教並重,鑄造品牌。
1、立足“校本”即樹立校本意識,從學校發展的實際需要出發,就教育教學所存在的實際問題,通過一定的教研程序,取得研究成果,並直接用於學校教育、教學。
2、改善機制。進一步完善教學研究導向機制,激勵機制和保障機制,整合教導處、教科中心、學科教研組、備課組等多種力量,建立直接服務於教師,開放的學校教研網路。校級領導、 中層領導、教研組長要勤於深入課堂,通過聽課、說課、評課、個人反思等多種種活動,發現問題、反思教學、探索規律、提煉經驗。減少評價式聽課,增強指導性聽課,以解放教師思想,減輕教師的心理壓力。逐步使整個教研管理機制呈現更加人文化、科學化的教研氛圍,使全體教師、領導都在研究的狀態下投入自己的本職工作。
3、搭建平台。繼續採取“請進來,走出去”的辦法使教師與外界經常保持溝通聯系,建立信息交流平台,把最新的教改信息、教育資源提供給廣大教師,並及時把教師的階段性成果推向教師群,推向社會,鑄造我校的品牌教師,也以此提高教師教育研究水平,促使教師由“教書型”向“專家型”轉變,也促使教學水平的提升和教學質量的提高。
4、學教並重。校本的主體是學校中的教師。過去重視教師的教,但在新課程背景下,也要強調學。教師的職業特點,決定了教師的學習風氣最能影響學生和社會的風尚。只有熱愛學習的教師,才能培養出熱愛學習的學生,才能營造出整個社會熱愛學習的良好氛圍。新課程——新理念——新探索,更需要教師把學習當作一種生活方式,當作自己職業生涯的一部分。
二、校本教研基本理念
校本教研強調學校是教學研究的基地,以促進每個學生的發展為宗旨,以新課程實施過程中教師所面對的各種具體問題為對象,以教師作為研究的主體,研究和解決教學實際問題,總結和提升教學經驗,形成民主、開放、高效的教研機制,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學習型組織。
三、校本教研的基本任務
在先進教育理念與千變萬化教育實踐之間溝通橋梁,使先進的理論轉化為生動的實踐並產生積極的成果。把教師從單純的課程被動者角色中解脫出來,真正成為新課程的開發者、創生者。創設一種教師之間相互學習、相互幫助、相互切磋、相互交流的學校文化環境,使學校成為一個促進教師不斷成長與提高的學習化共同體。深入了解並及時解決教學中的困難和問題,總結推廣教學經驗,探索教學規律,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專業水平和校本課程建設與管理能力。
四、校本教研總體要求
校本教研的重點必須放在教學和課改實驗中所遇到的實際問題上;著眼點須放在理論與實際的結合上;切入點須放在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上;生長點須放在促進學生發展和教師素質提升上。
五、校本教研管理與活動機構
建立層層管理、逐級落實、全員參與、整合發展的教學研究管理與活動機構,確保校本教研工作落到實處。機構如圖示:
六、教研時間
1、校級活動時間:每周五下午第3節
2、各年級各教研組活動時間:七年級——文科單周周五第5、6節
各年級各教研組活動時間:七年級——理科與技能學科雙周周五第5、6節
年級各教研組活動時間:八年級——理科單周五第5、6節
各年級各教研組活動時間:七年級——文科與技能學科雙周周五第5、6節
各年級各教研組活動時間:九年級——隨機活動為主
3、中層學習活動:單周周五第4節
4、個體互助活動:教師自定。
七、校本教研主要形式
以新課程為導向,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專業引領”為核心要素,靈活運用理論學習、教學反思、結對幫扶、經驗交流、調查研究、問題解決、教學咨詢、教學指導、骨幹教師對話、說課、聽課、評課、錄象課觀摩、專業人員與骨幹教師合作研討等多種教研活動方式,倡導開放式教研活動、促進式教研活動、學科事例式教研活動、針對式教研活動方式等多種教研形式,並通過教學觀摩、教學探索周、教學開放日等,為教師參與校本教研創設平台、創造條件,以“問題——計劃——行動——反思”為操作方式,努力提高校本教研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1、自我反思。即教師的自我對話,對自己行為的思考、審視、分析。自定個人教研學習計劃、培訓計劃以及對自己教學行為進行分析,提出問題,制定對策,並形成研究性論文。
2、同伴互助。以學科小組或課題組為載體,促進教師與同伴的對話。注重“以老帶新,以強帶弱”;提倡在校本教研中有不同呼聲,在一個群體中有不同思想,鼓勵教師大膽批評,各抒已見;以教師產生的問題為研究內容,將問題入組,以組為單位定計劃開展研究。
3、專業引領。一方面提倡教師從專業名刊及互聯網上學習和引進名家教研思想,另一方面將專家、教研員請進學校,引進他們新的理念和教學思想,促進我校教師的專業發展。
八、校本教研活動的管理
1、教務處組織教研組制定學期教研計劃,並由教務處審核。
2、教研組做好教研活動過程記錄和教研活動總結。
3、教研實行定時間、定地點、定內容、定結果制度。
4、教研組成員人人參與教研並實行考勤。
5、下教研組行政人員應積極參加教研活動,並協助教研組長做好管理工作。
6、各教研組活動情況應及時匯總反饋。
九、校本教研的保障與獎勵、
1、學校為教師開展教研提供硬環境,充分利用互聯網、校園網、圖書館、音像資料室,為教師學習、收集理論資料提供條件。
2、將教師的提高與教師“發展性評價等級”結合起來。
3、每學年評選“優秀教研組”、“優秀備課組”和“年級組”,並給予表揚獎勵。
4、對優秀的教師個人,派出參加各組專業培訓。
5、與教師個人期終“教育教學量化考核”掛鉤。
十、 本《實施方案》自20xx年2月1日起施行。相關的具體制度見《臨平三中校本教研製度》。
一、指導思想
20xx年是我校十一五”規劃的關健之年,又恰逢我校創建“ 合格學校”。我們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學校發展全面,以創辦家長滿意的革新小學為宗旨,緊密結合學校實際情況,瞄準“精品化、特色化、高質量”的努力目標,不斷提升學校綜合實力和辦學品位,促進學校持續健康地向前發展。
二、工作目標
辦學條件再上新檔次,教育質量再創新成績
三、工作重點
本學期學校工作的重點是:
緊扣一個中心:創建“ 合格學校”
突出兩大主題: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優化三大管理:德育管理;教學管理;安全管理。
開展四大活動:養成教育成效展示活動;教師專業成長匯報活動;書香校園創建活動;保合格學校創建活動。
四、主要工作內容與措施
(一)、加強班子建設,造就一支勤奮務實、團結奮進的行政領導集體。
1、學校行政班子肩負學校興衰大任。班子成員嚴於律已,既要扎實工作,又要開拓創新,更要講求實效。既要關心教職工的生活,又要身先士卒,更要講求原則。
2、堅持一周一次行政例會制度,認真小結一周開展的各項工作,研究分析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3、經常深入教學第一線,深入課堂,幫助年級組教師研究和解決教育教學存在的問題,努力做到每周至少聽評兩個年級的一節課,每周至少參加一次學科教研活動。
4、帶著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和安全第一的理念,講學習,講團結,講奉獻,講廉潔,工作程序規范,要逐步成為校長的得力助手。
5、教研組和少先隊要建立並不斷充實自己的網頁。
6、認真組織和參與每周一次的教育教學管理督查活動,督查情況及時通報信息,保證嚴格公正。
7、對分管的工作,組織的活動有計劃、有方案,工作成效要處於全鎮同類學校的前列。
(二)、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創建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的教師群體。
1、繼續完善教職工崗位目標管理考評制度,確保考評過程嚴肅公正,考評結果真實可信,並作為教師評先評優和獎金分配的重要依據。
2、繼續完善教職工教學、科研成果獎勵制度,教職工結構工資發放制度,調動教職工積極性。
3、教師要嚴格遵守我校的規章制度,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做到關愛每一位學生,尊敬每一位家長,珍惜每一天時光,做好每一項工作。
4、樹立終身學習思想,開展教師讀書活動,每周例會學習“名作鑒賞”,提升藝術品味,探討教育熱點難點問題,交流思想,統一認識。鼓勵教師網上學習和研討,開拓交流范圍,建立教師自己的博客網頁。
5、制訂並落實教師培養計劃,通過培養,要出一批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要幫助青年教師成長。
6、嚴格執行督查力度,組織開展好“家長評教”、“學生評教”活動,嚴厲打擊師德違規行為。
(三)、加強德育建設,努力建構具有民工子弟學校特色的德育運行框架。
1、抓好三大主題教育活動,即以“中小學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活動為指導,以“憶奧運”為主題,大力開展愛國主義和民族精神主題教育,以創建“ 合格學校”為主題,開展“波羅 興衰,我的責任”主題教育活動,以實現“誠信師生”為目標,開展誠信主題教育活動。
2、三大陣地建設。櫥窗、廣播站是學校重要的宣傳陣地,學校網站是學校唯一對外宣傳的窗口,這三大陣地要加強管理,精心組織,及時做好新聞發布,好人好事宣傳。廣播站要及時宣傳報道校園新面貌,新氣象,新風尚。學校網站要在第一時間內把校園動態信息及師生作品等及時上傳發布,通過網站新聞、留言板、論壇、博客等多種形式,波羅學校小網站特色。
3、加強各項基本建設
①加強學生的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繼續開展星級學生評比。②加強班級文化建設,創建班級文化特色,將班級文化建設作為重要指標。③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開展優秀班主任評比,舉辦優秀班主任教書育人經驗交流和徵文活動,鼓勵優秀班主任長期從事班主任工作。(四)深化課程改革,努力探索校本教研新路子
1、加強管理,落實常規,抓教學秩序規范,活動計劃落實,教學目標落實,教學環節落實,學習過程落實,遵循教研要“深”,備課要“評”,上課要“實”,作業要“精”,教學要“活”,手段要“新”,考核要“嚴”,輔導要“細”,負擔要“輕”,質量要“高”這十字教學方針,把教學工作常規抓實抓細。
2、目標管理,分級負責。做好各學科教學計劃,教學進度和教學內容的管理工作,採取不同形式對教學質量進行跟蹤,監測與調控,實行分級把關,即:教務處抓現階段目標落實,年級組狠抓單元目標落實,教師抓課時目標落實。
3、課堂調研,現場指導。學校領導堅持聽課、深入課堂聽課調研,現場指導教學,採用兩種方法:①調研課:事先通知教師,教師有準備上課,上課結束後組織教學調研,檢查教學效果。②推門聽課:事先不通知教師,聽課後將意見反饋給教師,以便及時把握教育動態,掌握第一手資料,促進課堂教學改革。
4、校本教研提高質量。教務處將加強對教研組工作的指導和檢查,依據《優秀教研組評選條例》,每月評選優秀教研組。教研活動要重點抓好教師個人研修課,教師個人研修課按照“個人主備、主備說課,小組研討、主備上課、小組評課、個人反思”六個環節進行,要求每人在教研組內輪流上好研修課,做到研修活動經常化,專題化,系列化,創出本教研組教研特色。按照局要求,抓好教學比武活動,精心組織好對家長開放日活動,引領教師專業成長。
5、用好專用教室,爭取讓專用的設施設備為教學作最大限度的服務。逐步建設好體、藝、科學等教研組。
6、抓競賽活動,促素質提高。要在抓好學生語文、數學等各學科競賽的基礎上,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小型競賽活動,努力創建書香校園。
(五)努力營造安全文明,健康和諧的校園環境
切實加強學校的安全工作,做到“校園零事故,安全又文明”。
1、做好安全責任書的簽定,學校與教師簽,教師與家長簽。
2、開展師生的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訓,養成自我防範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3、規范學生上學、放學、集會、活動行為,謹防安全事故的發生。
4、日常安全隱患排查常抓不懈,及時消除安全隱患,杜絕事故發生。
5、每位教職工樹立“安全第一,健康第一”思想,牢系安全健康這根弦,形成哪裡有崗位,哪裡就有安全責任的意識。要根據新形勢,採取新辦法,確保學校穩定和諧發展。
希望通過以上計劃的制訂和落實,激勵廣大師生團結奮進,進一步提升辦學品位,擴大對外交流,豐富辦學內涵,齊心協力創建成功,再造輝煌。
一、指導思想
立足學校實際,建立以解決學校在課程實施中所面對的實際問題為對象,以教師為研究的主體,以促進學生健康、主動發展和教師專業化成長為宗旨的校本研究制度,使學校成為學習化組織,推動課程改革目標的全面落實。
二、管理制度
1、建立理論學習制度。採取定時與即時相結合、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方式,開展校本培訓,引導教師學習新課程教學理論。
2、建立對話交流制度。本校教師就教育教學實踐中出現的問題展開互相對話、深度會談、專題研討,實現信息交換、經驗共享。
3、建立課題研究制度。堅持“教學即教研,問題既課題”的原則,以教育教學實踐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為課題,深入探討,形成濃厚的教學研究氛圍,定期開展課改專題教學研討、觀摩活動。。
4、建立教研激勵機制。將教師參與教研活動的績效納入工作實績考核的內容,將教研工作情況作為新課程實驗評估、年度考核的主要條件之一,並定期對教學研究成果進行評定、獎勵。
三、組織形式
建立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專業引領”為核心要素,以理論學習、案例分析、校本論壇、教學反思、結對幫扶、經驗交流、調查研究、問題解決、教學咨詢、教學指導、示範課、研究課、說課、聽課、評課、專題講座、骨幹教師與教師對話、專業人員與優秀教師合作等基本形式的校本教研製度,為教師參與校本教研創設平台、創造條件。靈活運用開放式教研活動、促進式教研活動、針對式教研活動、學科整合式教研活動等多種教研形式,以“問題——計劃——行動——反思——總結”操作方式,努力提高校本教研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四、具體措施
1、加強教研隊伍建設和培訓工作,努力提高任課教師的教研理論水平和教研工作能力。明確目標要求,教師要有筆記、體會,讓最新的研究理論和典型案例准確及時地深入到廣大教師中間,為開展群體性研究活動提供保證,積極營造老同志只爭朝夕,年青同志厚積薄發的濃郁學習、研究氛圍。每學期末組織全員參加的政治、業務理論考核工作。
2、加強教學研究工作,抓住“推廣和應用‘自主、合作、探究’課堂教學模式”的契機,進一步深化課堂教學研究。使教師能把課改的新理念和遠程教育信息技術運用到教學實際中,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為新課程的全面實施奠基礎。
3、加強教研活動的開展,有計劃的開展“案例分析、教學反思、結對幫扶、經驗交流、調查研究、教學指導、示範課、研究課”等活動,讓教師在活動中展示自己的能力,提高教科研理論水平和業務能力。教師堅持每學期聽課、評課活動,每學期聽課不少於15節,重點研究在課堂教學中如何體現教改理念。每學期各教研組組織研究課、觀摩課不少於3節,交流活動不少於3次。
4、實施課題引領作用,以教研促教改,以教改促課改。努力探索適應課改需要的教學模式和適應學生實際和學科特點的教學途徑和方法,在《如何在農村小學課堂教學中推廣和應用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模式》課題引領下,教研組要把好學校課題與分組課題的關系,把好組課題與個人課題的關系,提高指導教學實踐、研究的實效性,確保學校的教育科研規范、有序。
5、進一步整合教研力量,充分發揮鎮級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的輻射作用,建設一支有活力的專兼職相結合的教研隊伍。積極推廣校級教研,要以老帶新,以新促老,繼續堅持手拉手活動及結對拜師活動。每位教學骨乾重點跟蹤一名教學教研有困難的教師,幫助他們進行教材、教法的研究,盡快適應新課程改革及學生發展的需求,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五、保障措施
1、加強教研室和教研組建設,保證組織人員、措施制度落實到位,經費投入落實到位。
2、充分引導教師利用互聯網的強大優勢資源作好反思、交流、研討工作,打開眼界,及時吸收先進的教育教學資源信息,提高教師參與教研的信心和熱情。
3、注重教青年教師的進修和培訓工作,不斷提高他們的整體素質和專業水平,建立教研成果獎勵制度,鼓勵全員積極參與校本活動,提高校本教研的效果。
4、學校每年投入一定的資金購買教育教學方面的理論書籍、訂閱一定數量的教育教學雜志,為教師學習奠定物質基礎。
『叄』 小學校本研修實施方案
小學校本研修實施方案 (一)
根據夾教辦發(**)1號文件精神和夾江縣教師進修校關於教師繼續教育的相關要求,結合我校實際,特製定我校**校本研修中長期計劃。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切實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和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等一系列綱領性文件,以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為動力,以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和課程理念為核心,以提高教師新課程的實踐和創新能力為重點,認真學習新課程改革的理念,立足課堂教學改革,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提高教師實施新課程的能力,大力推進課程改革,建立一支具有良好職業道德修養、先進教育理念和現代教育手段,具有創新實踐能力和結構合理、適應素質教育需要的甘小學習團隊。
二、目標任務:
根據國家教育部制定的新課程計劃,結合我校實際,以新課程改革為核心、以科研帶動為重要途徑的校本研修,應建立以課堂教學分析為基礎,以現代教育技術為平台,以教師自評和反思為主,全體教師共同參與的教師教育模式。
1、通過校本研修,使全體教師樹立與二十一世紀教育發展及教育現代化相適應的教育觀;了解教育發展的新動態,特別是新課程改革與發展的趨勢;具有從事教育科研所具有的知識和能力。
2、通過校本研修,改進和提高教師參與教育教學過程的角色地位、能力水平和教育教學策略等。使其掌握新課程標准,探索高效能課堂教學的基本模式,在對自身教學實踐活動的不斷剖析和深入研究中提高教學實踐能力,帶動教育教學水平的全面提高。
3、通過校本研修,讓全體教師熟悉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趨勢,基本掌握以計算機和多媒體技術應用為核心的輔助教學手段,能根據課堂教學需要製作實用的課件,並在應用中不斷提高信息素養和整合能力,不斷豐富網路環境下的教學方式。
三、培訓原則:
1、科學性原則: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為指導,採用正確的方法,通過多種有效途徑,科學地開展校本研修活動。
2、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實施培訓必須緊密聯系我校教師的實際,既注重理論知識的學習掌握,又要運用科學的理論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通過具體的教學實踐來檢驗和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
3、循序漸進的原則:對教師實施培訓一定要遵循培養規律及教師成長的一般規律,由低到高,由淺入深,循序漸進。
4、集中培訓與自培自練相結合的原則:集中培訓的時間畢竟是有限的,所以我們鼓勵教師自己經常學習和反思,達到提高之目的。
5、層次性原則:實施培訓要針對教師的年齡、知識水平等方面的差異分層次進行,不搞「一刀切」。力求通過系統培訓既要讓年齡偏大、起點較低的教師得到提高,又要讓年輕的或起點較高的教師得到更大的發展。
6、可行性原則:所制定的培訓目標及在實施過程中的培訓途徑和方法要實用、可行,同時按照科學的評價標准,有效地對教師進行評價。
四、培訓內容:
(一)師德培訓:
1、學習《教育法》《義務教育法》《教師法》《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等法律法規。
2、學習學校各項規章制度。
(二)基本功培訓:
1、用流利的普通話進行教學,普通話水平達二級乙等以上。
2、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組織教學:能製作適用課件在教學中使用;學會上網查閱資料並保存,適時運用。
(三)教學能力的培訓:
1、學習《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研究相關學科的課程標准和新教材。
2、開展備課、上課、作業批改、輔導學生、組織檢測、實施評價等環節的培訓。
(四)教育科研能力的培訓
1、科研理論和科研方法的培訓。
2、以市級課題研究的實施和縣級課題研究成果的推廣運用,帶動全體教師參與課題研究,並開展小課題研究。
五、具體措施:
(一)創辦校內刊物《甘小教研》,為教師的經驗交流搭建平台,同時傳遞教育改革的最新信息。
為了適應新課程改革的需要,校刊開辟與新課程改革相關的以下版塊並作出具體學習交流的要求:
【課標學習】針對教師平時對課程標准學習比較薄弱的實際,在校刊上每期刊登新課標中一個主題的內容,要求各年級教研組組織學習,深刻領會新課程理念的精神實質。
【課題研究】刊登課題研究的最新動態及科研方法,促使教師參與其中。
【學科探索】刊登我校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的研究成果(論文),與其它教師互相交流,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教案設計】精選其它刊物或本校教師的優秀教案設計、課堂教學實錄,並附教學反思,供教師學習借鑒。
(二)因地制宜開展信息技術培訓。
我們將根據學校的實際,開展信息技術培訓。培訓內容為:電子郵件的發送與接收;上網查閱資料並保存;簡單課件的製作、課件的使用。
1、專題輔導:每學期確立一至二個內容進行操作培訓。為了保證質量,我們把全體教師分為三個組,每組每期接受培訓不得少於兩次。
2、關於課件的使用問題,我們可以用34英寸的彩電代替多媒體屏幕。這兩年已經有部分教師在教學中運用。
3、培訓結束後,組織對參培教師進行檢測。力爭參培教師人人都能積極上網查閱資料用於教育教學之中,在教學中積極開發與使用課件。
(三)以教研活動為主要載體,開展實踐性研修活動。
1、建立以年級教研組為基本單位的研修小組。
以年級組為單位建立教師研修小組,完成以下任務:第一,溝通、交流及分享各種學習資源;第二,共同開發課程資源;第三,組內開展教學研討活動。第四,結合年級學科實際開展小課題研究。
以年級組為單位建立的教師互助小組要努力實現以老帶新,以新促老之目的。
2、開展課例研究。基本環節為「課前設計——課堂觀摩——課後研討」。具體做法是:
(1)研修小組事先就共同關注的主題,圍繞主題學習理論,然後選擇一個課例設計教學方案。
(2)綜合各種資源,備好教學方案,選擇恰當的方法,有針對性地觀察課堂,共同診斷,引發對困惑的解釋、分析和思考。
(3)課後共同反思教學方案與實際效果的差距。在深入反思、討論中,思考教學方案是否合理,是否到位,尋找改進策略。
(4)研修小組要把反思的結果形成文字連同教學方案一起整理好後上交學校教科室。
3、進行課堂教學水平的評價。以新課程課堂教學評價標准為依據,採用學校領導、教研組長、普通教師相結合的方式評價教師的教學,每位教師進行「說課——上課——反思」全程性的演練,每學年進行一次這樣的演練活動。
4、每學年評選一次優秀案例,給予獎勵。
(四)拓寬學習渠道,豐富學習內容,促進教師自我發展。
1、利用計算機網路為教師的自我學習拓寬渠道,使現代教育技術真正成為提升教師理論水平和教育教學能力的有效載體。
2、學校鼓勵教師訂閱相關教育雜志,與全國各地實驗教師進行零距離的研討、學習;鼓勵青年教師參加本科學習。
3、加強圖書室建設,購置新課程改革的書籍、雜志,圖書室隨時向教師開放。學校硬性規定每位教師每學期到圖書室借閱一本以上的書籍進行閱讀,閱讀後要寫好不下於2000字的讀書心得,期末上交學校。
4、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為教師創設更多的學習、培訓的機會,通過「引路子,架梯子,壓擔子」這個切實可行的有效途徑,採用「外派內培、分層安排」的方法來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
(五)請進專家指導,促使培訓工作有效開展。
在新課程校本研修實施中,教師需要專業引領,需要上級業務主管部門和專業研究人員的支持和幫助,使新課程校本研修形成一個從封閉走向多元開放的格局。因此,我們在校本研修過程中,建立對話交流制度,不定期邀請有關專家和教研人員、本地或外地的優秀教師與我校教師就教育教學實踐中出現的問題展開互相對話、深度會談、專題研討,實現信息交換、經驗共享。以促使培訓工作有效開展。這樣的活動每期至少一次。
(六)發揮典型作用,帶動全體參與。
樹立典型個例,總結典型經驗,指導帶動一般(語文、數學、科學、英語教師各一名)。發揮典型教師作用,幫助組內教師制訂教學研究計劃;協助組織本研修小組的理論學習;按學校要求為本學科教師提供課堂教學觀摩課;積極引導教師對課堂教學進行反思。
(七)狠抓教師教學科研培訓,促使教學研究課題化。
教學科研能力即教師不斷學習借鑒先進的教學理論,運用科學研究的理論和方法,解決自身教學實踐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的能力。對農村小學教師來講,主要表現為課題設計能力、研究實踐能力和總結提煉能力。我校在校本研修中要建立課題研究制度,以教育教學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為課題,深入探討,形成濃厚的研究氛圍,要切實加強對課題研究的過程管理,在實踐的摸索與總結中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全校在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這一總課題的指引下,各學科積極開展切合實際的教育科研與實踐。今後幾年內,我校將立足於市級課題研究的.實施和縣級課題研究成果的推廣運用,帶動全體教師參與課題研究,並開展小課題研究。
1、進一步做好縣級課題《農村小學語文數學開放式教學研究》研究成果的推廣工作。
2、抓好市級課題《農村小學教師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能力的培養研究》的研究實施工作。建好教師個人專項檔案袋,對教師參與課題研究的情況進行科學的管理。
3、結合市級課題的研究,要求教師開展小課題研究。具體做法是:學校下達課題指南,教師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一個小課題開展研究。也可以和他人組成研究小組開展研究活動。每個小課題的成員最多不超過三人。目的就是要求教師要實實在在參與其中。力爭全校能立項15個以上校級課題,並通過研究,有實質性的研究成果展示。
4、組織開展好科研理論和科研方法的學習培訓,每期至少兩次。
(八)組織學習有關法律法規和學校各項規章制度,強化師德修養。
加強師德建設,提高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能夠更好地促進教師提高教學水平。為此,我們將做好以下工作:
1、利用每周的政治學習時間,組織教師認真學習《教育法》《義務教育法》《教師法》《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等法律法規,強化教師自我修養,促使全體教師樹立正確的教師職業觀,自覺遵守師德規范,認真履行教師職責。
2、組織學習學校各項規章制度,促使教師自覺遵守。
3、要求教師在學習中認真作好筆記,每學年不少於8000字,並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實際,每期寫一篇以上的學習心得體會。
六、時間安排:
本階段安排培訓時間為三年:**年起到**年新教材在各年級使用為止。
小學校本研修實施方案 (二)
一、指導思想
為提高我校校本研修的實效性,根據《國家中長期發展改革規劃綱要》和教育部《中小學老師繼續教育管理規定》有西安市教科所《西安市安市校本研修實施指導意見》等式文件精神,為進一步加強學校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結合本校實際,特製定本方案。
二、研修目標
以全面提高教師綜合素質、促進教師專業能力發展為目標。立足教研,聚焦課堂,改進教學行為,提高教學效益,提升教師專業化發展水平,構建符合學校實際的校本研修機制,促進學校內涵發展。繼續堅持「突出骨幹、深化校本」的既定方針,以學習型團隊建設為載體,以「三新一德」(新理念、新課程、新技術和師德教育)為重點,以創新為動力,進一步加大校本研修建設研究力度,積極探索基於信息技術環境下教師培訓的新途徑,力求在校本研修、培訓模式創新、管理與評估等方面有所突破,全面提升教師的師德水平和專業素質,為教師的專業成長與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扎實推進課改,提供有力支持。
三、開展校本研修的基本做法
我校的校本研修工作堅持「三個為本,四個結合」的指導思想,根據學校的辦學水平、辦學條件、師資力量、教師的工作經歷、教學經驗、教學水平、自身素質、年齡情況決定校本研修的形式和內容,採取有效的研修方式,努力形成自己的研修特色。具體做法如下:
1、自主學習。學校開展教師每月寫一篇學科教學反思,每學期寫一篇教育敘事或一篇學科案例評析,每學期寫一篇2000字左右學科經驗總結材料。
2、專題講座。利用本校骨幹教師資源,結合教育熱點和教學實際,針對學校共性「問題」,開展問題式講座。
3、專業引領。通過樹名人典型和身邊典型人物,內外結合,激發教師向典型人物學習的熱情。
4、小組研討。每月以年級組為單位開展「說、聽、評」三位一體教研活動。人人學習有關書目,每周進行一次自評自結,組內人員每月進行互評交流,確保校本研修實效。
5、網上論壇。充分利用「校園網路」、「葉家寨小學博客群QQ群」開設教師論壇,定期就某一課題進行研討、探究,開闊教師視野,增長學科教學知識,提高教師教學理論水平。
6、師徒結對和同伴互助。組織新老教師之間雙向選擇,拜師帶徒,簽定協議,確定目標,明確責任,實現師徒共同發展進步。其他教師自結隊子,就存在的問題,互相商討、交流、不斷研究,共同解決,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7、教學觀摩。在全校教師中開展「引路課、入門課、達標課、展示課、優質課、觀摩課、匯報課、研究課和說課活動,形成制度。
8、名師指導。聘請本校、外校、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專家等定期聽課、評課,進行教學指導。
9、參觀考察。組織校內、校際之間教師教學交流,傳授好的教學方法和先進的教學理念,外出考察學習,取長補短。
10、重點研修。對職業道德高尚、教學能力水平突出、有培養前途和潛力的中青年教師,要與有關高校和培訓機構合作,重點培養。
11、自我反思。通過反思不斷更新教育教學觀念,轉變教學行為,提高課程實施的能力和水平,逐步成長為科研性教師。
12、課題依託。以市級科研課題《城鄉結合部農村薄弱小學閱讀與漢長安文化嫁接研究》為依託,引領教師的專業成長。
四、校本研修的原則:
1、全員參與原則:每位在崗教師應參加校本研修。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規定的研修活動該參加的教師必須參加,教師還應根據自身的發展需要進行自修。
2、層次性原則:根據教師實際情況,把教師分成不同梯次,對不同梯次的教師提出不同的研修要求。針對時代的需要,教師師德和專業水平提升才能有效地從事素質教育。
3、激勵性原則:對積極主動和按時參與校本研修的教師給以肯定;對通過校本研修成長快的教師給予獎勵;對研修持消極態度,且達不到上級主管部門要求的教師按相關規定進行處理。
4、「土」洋結合的原則:走出去聽專家講學,本校學有專長的教師講專題,請專家到校辦講座,組織校內教師「師德思想報告會」和「教育思想報告會」,及時塑造身邊的典型。
5、集體研討和個人實踐相結合的原則:從當前學校教育教學中的熱點難點問題及個人在教育教學中困惑出發,由學校教研組集體研討解決途徑和方式方法,再由教師具體在教育教學中去實踐,去反思。
五、校本研修的內容、對象、形式:
學校是教師綜合素質培訓的主陣地,每名教師要在學校的計劃和組織下,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制定個人專業成長計劃,進行自學和集中培訓,通過反思和專題研究,促進教教育觀念的轉變與教育教學能力的提高。
1、研修形式:根據教師不同的發展需要,將校本研修內容設計成菜單式,分為必修和選修兩大類。堅持以校本研修為主,以自培自練為輔,通過專題講座,交流研討,教育教學活動等形式,以教師自學——反思——交流的模式進行研訓,從而達到提升教師綜合素質的目的。
保證學習效果。在研修中,要把培訓內容與教師師德、業務結合起來,教師的教育思想、教育信念結合起來,幫助教師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生存觀、價值觀,把「教師必須終身學習並不斷的培養自己」作為教師的主要責任;把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策略與方法同課堂教學結合起來。每位教師要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查找問題,用先進的教育理論及先進教學經驗指導自己,做到學用結合,及時寫出心得筆記,教育隨感。
2、研修時間:保證研修時間。**年5月一**年3月。利用上級教育主管部門組織安排的寒暑假教師集中學習;教師外出參觀學習;校內周二下午政治學習,周三下午業務學習;學科教研組教研活動;學校專題教育與培訓活動;教師讀書活動和業余學習。學校提供各類學習筆記供教師用,其中包括教育隨筆、案例分析、自學筆記、業務學習筆記等
3、研修內容:
A新時期師德修養,行風建設、教育政策法規專題。
B新課程理念、新課標及新教材的把握。
C現代教育思想、理論,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六、校本研修組織機構
1、校本研修領導小組
組長:薛小泥(校長)
組員:高小紅呂變妮各教研組長
職責:①制定學校校本研修的總體規劃。
②領導小組成員必須深入校本研修第一線。
③為教師開展校本研修提供良好的軟、硬體環境。
④適時聘請專家來校指導校本研修工作。
七、校本研修後勤保障措施
1、學校後勤工作人員樹立為教學服務,為校本修研服務的意識。
2、積極創造條件為校本研修提供良好的信息技術環境。
3、後勤人員應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充分發揮其在校本課程資源開發中的作用。
4、每期為校本研修籌措一定經費,以保證學校校本研修工作的正常進行。
小學校本研修實施方案 (三)
為了切實做好校本研修工作,提高教師的業務素質水平,確保各項學習、培訓工作規范、有序開展,根據濟源市教育局《關於做好2013-2014年度校本研修活動的通知》文件精神,結合我校具體實際,特製訂教師校本研修實施方案如下:
一、成立學時審核領導小組:
為保證校本研修收到實效,使教師學時確定公正、合理、有據,特成立繼續教育學時審核領導小組。
組長:楊雲峰
副組長:李小霞、翟衛雲
成員:趙薇薇、侯艷青、趙芳、李維強、牛艷玲
二、學時審核對象及要求
全體具備專業技術職稱的在編教師從**年7月1日至**年5月30日,校本研修學時達到72學時為合格。
三、學習形式:
參加學校校本研修活動為主,個人自主研修為輔。在學校安排下,統一內容,統一進度,有組織有計劃地進行學習。根據學習內容,結合實際教學情況,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並進行實踐。在自學的同時,要做好學習筆記。
1、閱讀(40學時):本年度,我校的校本研修閱讀內容分為專業閱讀和人文閱讀。專業閱讀(20學時):根據本校實際,我校選擇了《靜悄悄的革命》和《童年的秘密》作為教師的專業閱讀書目,「人文類閱讀」(20學時):教師根據閱讀目錄自己選擇書目進行閱讀。要求教師進行摘抄,每月至少兩頁,每月在交流平台至少跟帖一次,每篇不得少於500字,每少一次扣1學時。
2、主題研修(30學時)採取集體研修與個人研修相結合的形式,學校以教研組為單位進行同組互助的觀課議課活動,教師每學期至少在全校進行一次公開課,按時參加每次的觀課議課活動,每少一次扣1學時;教師個人根據自己的教育教學問題,開展個性化的主題研修活動,並以文字的形式呈現。
3、教育電影(10學時)本學年,學校將組織教師對推薦的五部電影進行統一觀看,每月一部電影,固定時間,要求教師看完後,要寫出觀後感,每少一次扣2學時。
四、保障措施
由校長任總責,加強過程性檢查與考核。教師要及時完成布置的任務,學校對校本研修的過程實行量化管理,通過對教師培訓時的表現、學習態度、出勤、筆記、交流情況等進行記錄,按優秀、合格、不合格進行過程考核。學習態度、成績與教師年度考核、績效工資相聯系。
『肆』 校本教研的活動方案
為了確保活動扎實開展,常常需要提前准備一份具體、詳細、針對性強的活動方案,一份好的活動方案一定會注重受眾的參與性及互動性。我們該怎麼去寫活動方案呢?下面是我整理的校本教研的活動方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一、目標:
本學期,我校組語文教師將在學校領導的正確領導下,腳踏實地,開拓創新,以學生發展為本,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以提高教學質量為中心,狠抓實效,大力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緊緊圍繞學校本學期工作目標,進一步加大課堂教學改革的力度,規范教學常規管理,強化語文教學工作中的研究、服務、指導等功能,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
二、本學期的教研主題:
習慣校正,環節落實。
三、措施:
1.閱讀教學:
1)三統一:統一學案,統一(集體)備課,統一進度。統一學案,分工合作,優化設計,實現高效;學案設計分為教師版、學生版。做到精講精練,講練結合,從平常訓練學生的應試技巧。學案實現超周備課。
2)探索以學為主的課堂教學新模式,推廣「自動·互動·擴展」的導學法,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3)努力校正學生學習習慣,人人必備課堂筆記本、糾錯本;
4)課堂練習,針對重點、考點,提前適應中考題型;實現「環環清」、「堂堂清」。重在落實。
5)構建「書香人生」,建議生均圖書2——3本;每周開設一節閱讀課,老師必須做好閱讀指導,圈定書目,做到有針對性閱讀。必須做到閱讀專用。
2.作文教學:
1)探索「寫——改評——議——修——選」作文六步教學法;並把作文教學的課件統一交學組存檔;
2)各年級組統一使用作文學案;
3)作文建議實施學生互批互改,老師抽查並批改20%作文,並寫出詳細的作文評改記錄,交附於統一裝訂的成冊的作文封面;
4)每次作文選出3——5篇優秀作文,寫出評語,打成電子稿上交學組;由學組統一推薦校報、校刊及校外報刊;
5)嘗試以賽促學的方式,每學期建議舉辦或參加一項大型的賽事,提升語文學科的檔次;
3.教研活動:
1)統一組織聽評課,實施以評促教,以評促改;
2)兩一次教研會,原則:簡短、簡潔、務實、高效;
3)組織1次大型活動。
4)積極參加校內外各項活動,及時了解中考最前沿信息;
4.周末作業:
1)每周一次,以16開紙為准,原則按進度精選精段閱讀;要求評改,計算教案數;
2)周末作業建議增加課外閱讀、課外文言文閱讀,從平時為備考做好准備;注意保存,以備復習。
【範例】
從何炳章主任的「嗜書如命,每天閱讀,務成習慣,終生堅持」的理念中,我們得出幾點啟示:課外閱讀不再是一種強加的任務,而是師生共同的學習需求;課外閱讀不再是一種外顯的學習模式,而是一種實實在在的生活方式。只有在一天天的閱讀積累中,才能達成書香人生的理想。只有在一天天的閱讀體驗中,才能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只有做到有著實實在在的閱讀生活,才可能達成何先生所期望的每生每天閱讀的最高境界和最終目標。
實驗至今,我校教師積極探索著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也在指導學生開展課外閱讀上取得了一定的收獲。在「虹小有效教學開放周」活動中,語文教研組將重點展示本組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上的點滴做法和成果,以期得到專家們和廬陽區各校同仁的進一步指導。
一、活動目的:
通過本次活動,展示我校語文教師在指導學生課外閱讀方面的做法及部分收獲,在集中的研討活動中,促進「課外閱讀」課題研究的繼續深入。
二、活動內容:
第一版塊:二十分鍾課外閱讀課展示
我校將課外閱讀課納入班級課表,每周安排三節二十分鍾的閱讀課,為教師的閱讀指導及學生的自主閱讀提供了空間和時間。在這寶貴的二十分鍾里,老師們或指導學生如何進行課外閱讀,或組織學生進行讀書交流,或在學生自主閱讀的同時給以具體指點?形式多樣的課外閱讀課既創設了良好的閱讀氛圍,又給學生的課外閱讀以必要的指引。
第二版塊:課外閱讀指導課例
學生的自主閱讀由於年齡、閱歷的限制,必然會產生困惑和問題,而教師必要的指導會給學生提供正確的方向。我校教師定期上課外閱讀指導課,引導學生
選擇適合自己的課外讀物,教給學生一些實用的閱讀方法,幫助學生學習欣賞文學作品??一節節精彩的課外閱讀指導課帶給學生切合實際的幫助。第三版塊:教師講壇
我校教師講壇已成為特色教研活動之一,一期期講壇帶給大家的是一次次心靈的觸動。本期我們將邀請三名語文教師走上講壇,圍繞她們在具體教學中如何培養每位學生每天堅持課外閱讀的點滴做法展開交流,再一次點燃研討激情,碰撞思維火花。
第四版塊:專家、教師互動研討
閉門造車無法適應發展的需要,我們的開放與展示就是期盼得到專家的指點和引領,期盼與同處教育一線的兄弟學校教師交流經驗,取長補短,在提高理論水平的基礎上不斷改進我們的實踐方法,力求讓每一位學生愛上閱讀,從閱讀中獲益。
三、活動安排:
時間:12月4日(周四)下午2:00
地點:虹橋小學多媒體教室,具體安排:時間,內容,地點,負責人2:00——2:20每班開放二十分鍾
課外閱讀課各班教室陶勝利2:30——3:10
課外閱讀課:《夏洛的網》多媒體室周曉華3:20——4:10
教師講壇:《讓書香浸潤校園讓經典陪伴童年》
主講人:孫莉《一年級每生每天閱讀從培養興趣開始》張春芳《創立閱讀小組形式,促每生每天閱讀》姚秀瓊《三讀課外書》
多媒體室周曉華4:20——5:00專家、教師互動研討多媒體室,張春芳虹橋小學語文教研組
一、指導思想
繼續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的基本精神為指針,以《語文課程標准》為具體指導,積極開展「促進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的`課題研究活動,重視學科教學質量評價,提高語文教師隊伍素質,全面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二、具體工作和要求
1、繼續組織語文組全體老師認真學習《語文課程標准》,深入領會其精神,重視學習語文教學新理念。充分利用業務學習時間,組織全體語文老師學習各類教育刊物中有關語文教學的新做法、新思路,要求結合本校存在的問題,有重點的組織學習。依據新課標,評價師生教與學。
2、抓好教學常規,將素質教育要求落實到學科教學中,抓好教學常規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保證,也是全面落實素質教育的保證。抓常規要以課堂教學為中心,以抓學生的學習習慣為重點,抓學生的能力培養和抓良好的性格形成為重點。
3、抓好課題研究,深化教學改革。目前我校課題研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要更上一層樓,就要重視課題的管理,重視研究過程,將課題研究與培養青年教師結合起來,真正使課題研究成為深化教學改革的重要環節。
4、加強師資培訓,形成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我們著手准備做好以下工作:
(1)苦練內功:全體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自覺加壓、努力使每節課都成為有質量的研究課。
(2)語文教師要加強自身教學理論修養和文化修養。
(3)鼓勵語文老師勤於筆耕。希望老師們能經常寫教學反思,這對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是非常有好處的。
5、組織各種語文活動,讓生活充滿語文。
三、具體安排
九月份:
1、制定語文組活動計劃,各語文教師制定學科計劃;
2、認真撰寫教學案例,實施高效課堂的教學。
3、教學檢查。
十月份:
1、課題分工與設計
2、新老師上公開課;
3、每月教學檢查。
十一月份:
1、教師相互交流經驗;
2、組織(1———2年級)寫字比賽活動;
3、(3———6年級)作為競賽;
4、期中教學檢查。
十二月份:
1、部分老師上研討課;
2、組織學生各項技能評比活動;
3、每月教學檢查。
一月份:
1、觀看教學錄相;
2、期末教學檢查;
3、期末教學質量分析。
一、指導思想:
貫徹素質教育要求,促進教育目標均衡發展;加強初三畢業班語文學科的教學教研,積極推動初中教育教學質量提升;扎實開展學科教研,發揮語文學科的帶動作用,促進學校教學工作上台階、上水平。
二、活動目的:
1、研討初三畢業班語文教學,明確總復習的方向和教學策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初中語文教學質量。
2、傳遞中考信息,研究中考命題方向,提高初中語文復習的針對性。
三、活動形式:
專題培訓
四、主講教師:
李增偉
五、活動時間:
第十五周星期二下午第二節課
六、活動地點:
學校會議室
七、活動步驟:
1、由李增偉老師專題發言,題為《內江市2012級畢業班語文中考復習》,傳遞中考信息。
2、由陳春橋、羅敦發老師結合班級實際談談如何抓住有限的時間進行有效的復習,以及復習中的困惑。
3、其餘教師根據自己的經驗對中考復習提出合理化的建議。
一、指導思想
根據我校周中心工作安排,本周主題為「教學研討沙龍」。此次教學研討,旨在促使教師深度交流,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同事進行深層次研討,實現教學經驗的共享,讓教師暢談自己教學教研心得、感想和困惑,分享他人的收獲、體會和經驗,扎實提高教學質量。
二、研討主題:
加強教學經驗交流,扎實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三、研討時間:
20xx年12月10日下午5:30分
四、研討地點:
集體辦公室
五、參加人員:
語外組成員
六、研討內容
1、分析教材特點,學生學情。教材的結構及思路有一定的繼承性和延續性,同時又有變化。因此,在教師分析教材時,其他教師也能從中找到自己所忽略的聯系點,明確新知和復習。
2、探討語文教學過程中的困惑。我們語文教研組的所有教師,一直在努力尋找著適合我們教師,適合我們學生的的教育之路。但在探索的道路上有點滴收獲,同時也產生了很多困惑。只要我們提出困惑,敢於挑戰、勤於實踐探索,在討論中碰撞出思維的火花,那我們就一定能在困惑中成長起來!
3、探討如何提高語文教學質量。隨著「教育教學質量年」的活動不斷深化,語文教學質量的提高成為語文教師面臨的艱難挑戰。語文成績要提高舉步維艱,只有發揮集體的智慧,通過交流教學中成功的經驗,分享收獲,啟迪各位教師靈感。扎實提高語文教學成績。
七、研討口號:
碰撞思維的火花,伸展智慧的翅膀。
八、活動後續:
再思考、再總結、再實踐。
『伍』 校本教研工作活動實施方案
校本教研,就是為了改進學校的 教育 教學,提高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從學校的實際出發,依託學校自身的資源優勢和特色進行的教育教學研究。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校本教研工作活動 實施方案 ,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校本教研工作活動實施方案1
一、指導思想:
1、以課改為中心,以素質教育為指導,進一步深化課程改革,突出工作重點,兼顧其他方面。我們的教研工作要積極發揮教學研究、教學指導和服務於教學的職能。我們工作的主題是發展;工作的靈魂是創新;工作的重點是全面推進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素質教育,為學生獲得終身學習能力、創造能力、生存發展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
2、搞好研究,組織好教師認真搞好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工作。
3、加強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努力以教學的信息化帶動語文教學的現代化。充分發揮教學信息的優勢,大力優化教學過程。
4、深化目標教學和小學課改的研究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途徑。課堂教學是素質教育的主陣地。只有優化教學過程,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才能真正使素質教育落到實處。
二、狀況分析
教師情況:教師自身注重學理念,重實踐,練內功,求發展,教研組內注重抓教師教育、教學水平的提升和教學流程的管理。
三、教研目的
1、以新課程為導向,以促進學生發展為宗旨,以新課程實施過程中面對的各種問題為對象,以教師作為研究的主體,強調理論指導下的實踐性研究,培養學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總結 提升教學 經驗 ,形成民主、開放、高效的教研。
2、以新課程為導向,以促進學生發展為宗旨,以新課程實施過程中面對的各種問題為對象,以教師作為研究的主體,強調理論指導下的實踐性研究,培養學生的分析概括能力,總結提升教學經驗,形成民主、開放、高效的教研製度,促進學生健康、主動的發展和教師專業化成長,努力把教研組建設成學習型組織,推動課改目標全面落實。
四、活動形式、制度保障
活動形式:建立以「自我發展,同伴互助、專業引領」為核心要素,以理論學習、案例分析、校本論談,教學 反思 ,結對幫扶、經驗交流,調查研究、問題解決,教學指導、說課、聽課、評課、骨幹教師與教師對話、專業人員與優秀教師合作為基本形式的教研製度,並通過教學觀摩,教學開放日,為教師參與校本研究搭建平台,創造條件,靈活運用開放式教研活動、針對式教研活動,以「問題—計劃—行動—反思」的操作方式,努力提高校本教研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1.三研即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研究學生研究教材就是要通覽全冊教材,對各單元、各課的課時分配做到心中有數,同時根據本單元/本課所要求的教學內容,研究 教學 方法 。對學生也應注意各種方式。
2.自我反思:教師自我對話,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思考,審視、分析,結合教師專業化發展需要提高學習,制定個人教學計劃,並根據學校校本教研培訓計劃內容自行學習,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分析,提出問題,進行決策。要求教師隨時對自己的教學效果寫反思,教學完幾個單元後,要求教師有意識、有目的地總結自己的 心得體會 ,進行經驗總結。
3.同伴互助:以教研組為互助的載體,促進教師與同伴的對話,注重「以老帶新,以幫帶扶」提倡在校本教研中有不同思想,鼓勵教師大膽點評,各抒己見,以教師或學生生成的問題為內容,將問題帶入年級組開展研究。
制度保障:
1、組織教師學習新課程標准,明確學科的目的任務,討論確定教學要求,制定學期教研組計劃。
2、組織教師學習常規建設,實現備課、上課、作業布置和批改、課外輔導學業成績考核平定等環節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
3、積極開展教學研究活動,根據學校課題確定教研組、個人學期研究課題,有計劃地開展研究與交流匯報,組織教學研究課,公開展示課,及時總結,交流,推廣經驗。
4、組織每周1—2次教學研究活動,主要內容有組織備課、檢查教案,研究解決教學疑難問題,學習教學經驗、教改經驗,總結工作,討論分析學生地 學習態度 , 學習方法 、學習質量等。提出解決問題地具體 措施 、方法,每次活動有記錄。
5、充分發揮骨教師的帶頭作用,落實到人,加速培養全組教師,每月兩次聽、評課活動。
6、作好資料積累,總結經驗。
五、活動內容與時間安排
略
校本教研工作活動實施方案2
一、指導思想:貫徹素質教育要求,促進教育目標均衡發展;加強初三 畢業 班語文學科的教學教研,積極推動初中教育教學質量提升;扎實開展學科教研,發揮語文學科的帶動作用,促進學校教學工作上台階、上水平。
二、活動目的:
1、研討初三畢業班語文教學,明確總復習的方向和教學策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初中語文教學質量。
2、傳遞中考信息,研究中考命題方向,提高初中語文復習的針對性。
三、活動形式:專題培訓
四、主講教師:李增偉
五、活動時間:第十五周星期二下午第二節課
六、活動地點:學校會議室
七、活動步驟:
1、由李增偉老師專題發言,題為《內江市2012級畢業班語文中考復習》,傳遞中考信息。
2、由陳春橋、羅敦發老師結合班級實際談談如何抓住有限的時間進行有效的復習,以及復習中的困惑。
3、其餘教師根據自己的經驗對中考復習提出合理化的建議。
校本教研工作活動實施方案3
一、指導思想:
期中考試過後,我們發現,每個班總有少數 語文學習 困難生,他們不太喜歡上語文課,也不喜歡閱讀,導致語文成績越來越差,基本喪失了語文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因此,我們想通過這項課題的研究,尋找一些行之有效的對策,來激發這些學困生的閱讀興趣,從而切實提高這部分學生的閱讀能力,對其終身發展有所幫助。
《語文課程標准》明確指出要培養學生「語文課程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如何讓學困生也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閱讀力,為學生的發展打下扎實的基礎,所以我們確立了關於學困生閱讀能力低下原因分析及對策思考的課題。
二、介紹我們眼中學困生的有關情況
(1)本期前幾次考試成績。成績長期在50分以下;在語文學科中成績明顯低於平均水平的學生確定為學困生
(2)平時作業閱讀題基本不做或錯誤率較高;
(3)閱讀題基本不得分。
三、我們組確定的幫助措施
1、上課前督促其進行預習,可通過讀課文、寫生詞、圈畫不理解的詞句聯繫上下文或查工具書加以理解,使學困生對新課內容有所了解,以便課堂更好地閱讀。
2、上課時要加倍關注學困生,時刻關注其課堂情況,盡量與其形成互動,教授其聽課、記筆記、作注釋的方法。
3、課外多多關注學困生,教授其閱讀的方法,幫助培養閱讀理解的能力,使自主閱讀成為一種習慣。對於要求背誦的重點課文、段落,教師應條分理析地講解,使其在理解的基礎上容易背誦;要督促學困生多看一些有益的課外書,如《唐詩》《宋詞》《上下五千年》《 寓言 故事 》《 成語 詞典》等,以培養學困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其基本的文學素養。
4、針對學困生情況制定合理的目標,發現其點滴進步。
四、具體安排
略
校本教研工作活動實施方案4
指導思想
根據學校的教學計劃和學科特點,配合教科室,從事集體教學研究和教學活動,以提高教學質量。幫助年輕教師快速成長,帶領全組教師順利完成學校布置的任務。最大限度發揮組員的教學積極性,努力開展教學研究,勇於實踐,大膽創新,堅持以校為本,以生為本,全面提高學科教學質量。
活動計劃
1.制定本組的教研計劃,制定本學期教師的教學計劃與教學進度表。
2.全面配合農村教師教學「四項」達標活動、迎接教學「四項」達標檢查。
3.開展「以老帶新」幫教活動,快速提高年青教師的教學能力。
4.舉行教師公開課、試卷命題、課件製作比賽。
5.發動全組教師積極撰寫論文和教學心得。
6.開展「教學疑難問題之作業的有效性」研究。
7.舉行校數學競賽。
活動形式
外出觀摩、聯校相互聽課、集體備課、寫教學反思、進行教學研討、教師教學競賽、學生競賽等形式開展工作。
活動目的
通過教研組的活動,發揮骨幹教師的力量,提高年輕教師的.業務素質,探討「有效布置作業」的方法,使數學校本工作能再上一個新台階,全面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與教科研水平。
校本教研工作活動實施方案5
一、主題的提出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不是簡單的信息積累,而是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即原有認知結構)與從環境中主動選擇和注意的信息相互作用以及由此引發的認知結構的重組。心理學研究還表明,學生總是以已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來建構自己對新知識的理解,他們在進行學習活動時,頭腦里並不是一片空白,通過以往的學習實踐或日常生活,他們已經歷史地形成了對於學習的諸多問題的基本知識經驗,這些知識經驗有時與正確的科學概念並無沖突,但有時則與正確的科學概念大相徑庭,他們的這些知識經驗稱為教學中的「前概念」。
學生的許多前概念是潛在的,這對他們的許多科學活動如觀察、理解、應用知識及解決問題等都產生重要影響,有時起消極作用。而我們傳統的教學往往只關注於新知識的傳授,但科學概念的傳授並不能自動地校正學生原有的甚至是錯誤的概念,在教學之後,學生往往仍然堅持原來的觀點,所以,為了幫助學生實現由前概念向科學概念的轉變,必須尋找學生頭腦中的前概念及其特點,在此基礎上實施教學。
二、活動的目的
通過校本教研活動,明確問題產生的原因並進行成因分析,充分發揮各自的主觀能動性,努力思考和探索,力爭在自己的課堂教學中探討出有效解決學生前概念對教學效果的影響的合理辦法,也促使教師在今後的課堂教學能關注學生科學的前概念。
三、活動內容和步驟
1、組織討論擬訂校本教研活動主題。
2、理論學習。
教師根據自己對於主題的理解採取自主學習、自主實踐、自主反饋的辦法來提高自己。教研組集體學習有關前概念教學有關書籍如《概念轉變的科學教學》及有關論文、案例,要求在學習過程中做好 讀書筆記 與反思,同時將一些優秀的資料在組內交流、學習,以實現資源共享。
3、邀請專家,專業引領。
鑒於目前學校教師對科學「前概念」教學的理解,缺乏專業引領,定期邀請教研員薛老師為我們指導解疑。
4、利用課例進行研討。
根據活動計劃確定開課教師,採用集體備課集思廣益制定教學設計,課後針對主題進行探討、反思。
5、小結反思。
要求教師將個人參加校本教研活動中感觸最深的一件事、一個教學片斷,並能通過論文、案例的形式撰寫出來,並在全組內進行交流。
校本教研工作活動實施方案相關 文章 :
★ 小學教師校本教研工作計劃
★ 校本培訓實施活動策劃方案
★ 中學校本教研工作計劃
★ 校本研修工作計劃範文五篇
★ 小學校本教研計劃
★ 校本培訓實施活動方案
★ 校本教研工作實施方案
★ 校本課程實施方案
★ 校本教研工作制度範文
★ 教研活動計劃5篇匯總集錦
『陸』 校本教研實施方案
校本教研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必然要求,它不僅能使學校成為學生成長的場所,同時也能使學校成為教師不斷學習、成長、提高的學習型組織。下面是我整理的2017校本教研實施方案,歡迎大家閱讀!
為了更好地開展校本教研,迎接新課標實施,現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特製定我校校本教研實施方案。
一、 指導思想
校本教研要以新課程為導向,以促進學生發展為宗旨,以新課程實施過程中教師面對的各種實際問題為對象,以教師作為教研的主體,強調理論指導下的實踐性研究。研究和解決教學實際問題,總結和提升教學經驗,形成民主、開放、高效的教研機制,促進學生健康、主動的發展和教師專業化成長,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學習型組織,推動課程改革目標的全面落實。
二、校本教研總體要求和目標
校本教研的目的是推進新課程實驗的實施及提高教師素質。因此,校本教研的重點必須放在教學和課程改革實驗中所遇到的實際問題上;著眼點必須放在理論與實際的結合上;切入點必須放在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上;生長點必須放在促進學生發展和教師自我提升上,努力推進新課程實驗。
校本教研的目標:通過調查研究發現管理及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通過研究分析,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通過教研實踐,提高教師的研究意識和研究水平;為學校發展提供理論依據,為具體政策方案提供指導意見。
三、校本教研的組織機構
為切實加強對校本教研工作的領導,學校成立校本教研工作領導小組,由教務處、教科處負責組織,由教研組負責具體實施,建立層層管理、逐級落實、全員參與的校本教研管理與活動機制,確保校本教研工作落到實處。
校本教研領導小組名單:
四、校本教研主要形式
建立以「自我反思、交流合作、專業引領」為核心要素,以理論學習、案例分析、校本論壇、教學反思、經驗交流、調查研究、協作解決、教學指導、說課、聽課、評課、骨幹教師與教師對話等為基本形式的校本教研製度,並通過教學觀摩為教師參與校本教研創設平台、創造條件。靈活運用開放式教研活動、學科整合式教研活動等多種教研形式,以「問題——計劃——行動——反思」操作方式,努力提高校本教研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1、自我反思。教師的自我對話,對自己行為進行思考、審視、分析。結合教師專業發展需要,自定專業提高學習和個人教研學習的計劃,並根據學校校本培訓計劃內容,自行學習和對自己教學行為進行分析,提出問題,制定對策。
2、交流合作。以教研組或課題組為互助載體,促進教師與同伴的對話。注重「以老帶新,以強帶弱」;提倡在校本教研中有不同聲音,在一個群體中有不同思想,鼓勵教師大膽評點,各抒己見。以教師或學生存在的問題為研究內容,將問題入組,以組為單位制定計劃開展研究。
3、專業引領。提倡教師從專業的著名刊物或互聯網上學習和引進名家教研思想,聘請校外教育教學研究的專業人員或專家來學校進行專業指導。將教研專家的新理念和教育思想引進學校,促進我校教師素質提高,形成我校「優勢專家群體」。
五、校本教研的制度要求
學校校本教研在具體操作上實行三級責任制:
一級——校長、處室主任校本教研工作要求:
1、在校長領導下,全面制定學校校本教研製度與計劃,發動全體教師參與校本教研,督促和評價校本教研。
2、帶頭學習教研理論並參與教學研究,舉辦專題講座,指導各部門開展校本教研,校長及中層相關部門幹部應堅持深入課堂聽課,每學期不少於15節,成為教師的真誠的同伴和專業引領的力量之一。
3、支持優秀教師參加高層次進修,做好骨幹教師的選送和培訓工作,組織全體教師分期分批參加上級組織的業務培訓。同時制定學校的培訓方案,努力做好校本培訓工作,及教師的自我學習培訓。
4、根據新課程改革,與教學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形成學校的教科研課題,並逐級落實。
5、發動全體教師從本校、本職工作出發,學習教育理論,注重聯系實際,加強對實踐成果的經驗總結。
6、負責全校的教研流程管理工作,加強對學校教師的教研的指導和管理,組織校、市、省級課題的論證、申報工作,選編學校的教科研論文集。及時檢查各項教研工作的落實、進展情況和教研工作交流。及時安排和及時總結本部教研工作情況,獎罰分明。
7.要充分挖掘校內教育資源整合,發揮教務處、教科處、教研組等機構的教研力量,形成教學、科研、管理培訓為一體的校本教研機制。
二級——教研組(長)校本教研工作要求
教研組是學校落實教學工作,開展教學研究和提高教師業務水平的重要組織之一。教研組長應在學校校本教研領導小組的領導下負責組織本學科有關教學研究的相關工作。
1、組織好每周一次的教學研究活動。教研活動要做到「三定四有」:定時間、定場所、定內容;有記錄、有存檔、有反饋、有檢查。
2、組織教師學習有關新課程改革、新課標等理論,明確本學科的目的、任務,討論並確定各年級教學要求,制定學期教研組計劃。組織領導全組教師制定學期工作計劃、教學科研計劃和綜合實踐活動課計劃,並嚴格執行。
3、組織教師進行教學常規建設,實現備課、上課、作業布置和批改、課外輔導,學業考核及課外文化、科技活動等基本教學環節的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
4、積極開展教學研究活動,根據教學實際,圍繞學校教科研課題確定教研組、備課組和個人每學期的研究課題,有計劃地開展研究與交流匯報,組織教學研究課、公開展示課,及時總結、交流、推廣教學經驗,撰寫論文。
5、校本教研課題應主要來自學校所面臨的突出實際問題,一般來說是與學校的改革發展密切相關的。因此要依據學科特點和學生實際,結合教學中遇到的問題,確定每個學科組的教研中心和教改課題,組織全組成員學習新理念,不斷總結教學成果,推廣教學新經驗。
6、每學期組內開展5~6次觀摩評議活動,研究教材、教法和學法,交流經驗,提高教學質量。活動要有記錄和總結材料。
7、做好以老帶新、以新促老工作,充分發揮老教師傳幫帶作用,要落實到人,加速培養新教師和青年教師。堅持師徒之間每周互相聽課。
8、繼續做好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工作,各學科信息員要主動且經常性的做好教學資源庫的整理、充入工作,實現網路資源共享。
9、教研組長要保證上述各項工作的貫徹落實,開學時定好教研組工作計劃,並認真組織實施。平時勤檢查,期末做好工作總結,並定期向學校校本教研領導小組匯報工作。
三級——備課組、學科教師校本教研工作要求
備課組長在教研組長領導下,負責本年級備課和教學研究工作,努力提高本年級學科的教學質量。
1、組織教師學習新課程理念、學科教材和教法,貫徹執行教研組計劃。
2、組織制定本年級學科教學進度計劃、教研專題,報教研組並組織實施。
3、組織備課組教師在個人獨立備課的同時進行集體備課。每周至少集體備課一次。
4、做好學科的復習、命題、考試、試卷講評和質量分析工作。
5、積極開展教科研活動,認真落實本組教科研課題,以教科研促進教學質量提高。
6、認真完成備課任務,在教研組、備課組討論時要認真准備,積極發言。
7、認真參加聽課、說課、評課活動,每周寫教學反思,保證完成學校要求的聽課節數。
8、把握好大綱、考綱和教材要求,認真備好課,寫好教案。備課時,既要備教材課標,又備學生實際,既備知識能力點,又備德育心理滲透點,既備有效教法,又備學法指導,既備書面練習、作業,又備實驗實踐材料。
六、校本教研的具體實施計劃
校本教研要以教師專業水平不斷提高為中心。學習與交流相結合,教研與科研相結,學習與考核相結合,教育理論與教學實踐相結合,點上突破與面上推進相結合。
1、依託校本培訓,學習新理念,促進教師的自我反思。
教學反思是教師由經驗型轉變為研究型、專家型的必由之路,這種反思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回顧」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決教育教學過程中各個方面存在的問題,具有研究的性質。自我反思是開展校本研究的基礎和前提,分為三個階段即教學前、教學中、教學後。教學前的反思具有前瞻性,能使教學成為一種自覺的實踐,教學中反思有助於提高教師的'教學調控和應變能力,教學後反思有助於提高教師的教學總結能力和評價能力。過去教師處在被研究者地位,現在成為研究者、成為反思性的實踐者,反思自己的教學實踐,教學行為及教學效果,更新教學觀念,改善教學行為,提高教學水平,使教師真正成為教學和教學研究的主人。每月每位教師要進行1次常規教學自我評價,1次教學反思案例分析。由教學檢查組進行檢查評價。
2、轉變觀念,抓好教研組同伴互助合作工作,引導教師從經驗型向研究型、專家型轉變。
教研組的互助合作是教學研究的標志和靈魂,同組教師之間共同總結經驗,互相學習,彼此支持,共同成長,教師之間的合作不是簡單以繼承為特徵的「傳、幫、帶」,而是以反思為基礎的組織創新,基本形式有:
交談、討論:每組利用周教研活動,每周集體備課,圍繞教學中存在的具體問題(問題可由組長提出,也可由其他教師提出)暢所欲言,提出各自的意見和看法,在有效交談討論中,收獲教師個人單獨學習所得不到的知識。教師、組長必須做好記錄。教務處每周檢查做好記錄評價。
協作:教師共同承擔責任,完成任務,強調團隊精神,群策群力,在積極構建反思型教研活動的基礎上,繼續實行「學科分單元協作研討—個人備課—資源共享—個性化使用」的備課模式,實行備課資源的適度共享。
幫助:充分發揮組內經驗豐富,教學成績突出的優秀教師的作用,通過他們對新教師的幫助指導,使新教師盡快適應角色和環境的要求,骨幹教師在同伴互助中發揮積極作用,通過同伴互助防止和克服教師各自為戰和孤立無助的現象。
3、立足本校校本培訓的基礎上,聘請專業人員進行專題講座。
為了提高廣大教師的教育理論素養,建立先進的教育理念,立足校本培訓,進一步完善學習制度,加強學習管理。採取「請進來,走出去」的辦法使教師與外界保持經常性的溝通聯系,建立信息交流平台,把最新的教改信息、教育資源提供給廣大教師並及時把教師的階段性成果(小至典型案例)推向社會,
4、嘗試案例分析、自學研討,促進教師專業水平的提高。
①、在全校范圍內徵集教師撰寫的案例,展開論壇,形成資源共享。每學期每人須寫1篇教學案例分析。
②、開展學習新課標,實踐新理念的自學研討活動,舉行1次研討交流。
③、強化教師的業務培訓,拓寬知識面,重新構建教師的知識結構。每學年學校進行兩次面對全校教師的業務講座,教研組活動組織教師學習專業知識及相關學科知識;備課組要進行教學反思;利用校園網採集前沿性信息等各種方法,切實提高教師的業務素質和業務能力。
④、繼續加大教師信息技術培訓,學會基本技能,會製作課件,用於教學,增強直觀效果,激發興趣。
5、實施課題牽動,以科研促教研,以教研提質量。
①、每個學科組根據本學科的教學重點、教學疑點、教學難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制定教研課題,寫出實施方案,期末寫出階段總結或教改論文。教務處組織人員對實驗人員進行跟蹤聽課調查,隨時和實驗教師研討交流。
②、進行新課程改革實驗,重點落實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③、定期舉辦學校優秀教研成果報告會並於適當時機出版論文集。
6、開發校本課程,上好綜合實踐活動課
校本課程的開發是教研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根據學科的特點,結合我校資源和學生實際,每個學科組開發1~2門校本課程,並寫出實施方案,由領導小組負責審批,予以實施。將傳統的學校興趣活動和活動課,通過提升,成為正規的綜合實踐活動和學校課程。
總之,新一輪的基礎教學課程改革,對我們學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要變壓力為動力,認真完成任務,提高校本教研質量,使我校校本教研工作再上一個新台階。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我校教研工作以「質量、教研」 為一體,以現代教育理論為指導,緊緊圍繞教育局教研室的教研計劃和學校工作計劃,堅持教學教研一齊抓,充分發揮教研工作在教育改革中的靈魂作用,力爭教學質量上一個新台階,課程改革邁出一個新的步伐,教學研究工作開創一個新的局面,大力推進我校教育教學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