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鄉村旅遊+產業融合」推進旅遊扶貧
苟元福胸懷「中國農民夢」,做好「農業生態觀光旅遊」。
段易發精心護理果樹,期待來年豐收。
策劃人語:
「十二五」期間,新平縣旅遊產業成為全縣發展第三產業的重點,「旅遊活縣」戰略得到深化實施,旅遊產業健康快速發展,旅遊業由「事業型」向「產業型」、由「接待型」向「經濟型」轉變,由政府直接操作逐步向市場自行調節轉變;旅遊品牌效應逐步顯現,獲得了「中國最具特色生態旅遊名縣」、「中國最具投資價值旅遊名縣」、「全國民族文化旅遊新興十大品牌」、「中國最美風景縣雲南10佳」等20多項桂冠。
在新平,鄉村旅遊逐步從最初的依託景區景點的農家樂發展到成為全縣發展旅遊規劃中的突破口、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角色,新平的鄉村旅遊一直在創新的路上不斷加快步伐,從而帶動了全縣旅遊產業的創新升級。但另一個現實也不容迴避:按照農民人均純收入低於2736元的新貧困標准,目前新平縣還有貧困人口12819戶43220人,貧困自然村127個、困難村委會13個、貧困鄉2個;按照農民人均純收入低於5000元的市級貧困標准,全縣有27470戶104886人。
□記者楊雪李冉文/圖
易地扶貧搬遷+鄉村旅遊
12月17日,市委書記羅應光在市委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特別強調:「易地扶貧搬遷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大舉措,也是中央發出脫貧攻堅總動員後的第一場大戰」、「搬遷一戶要脫貧一戶,決不能為搬而搬,把完成搬遷任務等於完成脫貧任務,一搬了之,要解決長遠生計確保穩定脫貧,做到搬得出、穩得住、能發展。」
12月18日,我市易地扶貧搬遷現場推進會在新平戛灑召開,與會代表觀摩了戛灑鎮關聖廟易地扶貧搬遷項目。
據介紹,戛灑鎮關聖廟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項目位於戛灑集鎮西南部,距集鎮中心區約500米,規劃用地1450餘畝,計劃安置搬遷戛灑鎮耀南、平田、發啟、紙廠、冬瓜林5個村委會50個村民小組共1906戶村民。項目一期安置23個村民小組1078戶。列入搬遷的村組均處於地質災害隱患點,交通條件不便、生活困難、生產生活條件差、生產發展困難。
新平縣副縣長楊雪波說:「關聖廟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項目按照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的目標,明確功能定位,科學合理規劃,為今後的產業培育打好基礎。今後,項目將依託戛灑現有旅遊資源優勢,引導群眾成立鄉村旅遊協會,走『農戶+合作社』、『互聯網+旅遊扶持』的路子,大力發展集吃、住、玩、體驗游為一體的新型農家樂,因地制宜制定旅遊產業發展規劃,實現旅遊標准化建設,提升旅遊軟硬體環境,使旅遊業成為搬遷群眾脫貧致富的支柱產業。」
作為「雲南省特色小鎮」,戛灑鎮旅遊文化產業發展成戰略性支柱產業已初見端倪。「十二五」期間,隨著石門峽、茶馬古道、金山丫口、大檳榔園旅遊文化廣場及哀牢山—紅河谷自駕旅遊標識系統、石門峽至茶馬古道旅遊環線柏油路面等項目的建設,旅遊景區景點設施不斷完善。花腰傣、哀牢山、紅河谷、「勵志橙」等優質旅遊品牌的影響力不斷擴大。戛灑目前已建設成為距昆明最近的亞熱帶生態民族風情旅遊目的地和昆玉紅旅遊文化產業經濟帶上的重要節點。戛灑花街節獲「2013中國節慶產業金手指獎十大品牌節慶」,哀牢山自然保護區被評為「全國民族文化旅遊新興十大品牌」,哀牢山—紅河谷多彩風情自駕游線路被評為全國50條「精品自駕游線路」之一。2015年,全鎮接待遊客138萬人次,實現旅遊業總收入6.2億元,戛灑旅遊產業的帶動能力不斷增強。
「『十三五』規劃中,我們將憑借戛灑優越的交通和區位條件、豐富的自然資源、美麗迷人的自然風光和民族文化,著力開發旅遊業,強化品牌營銷,加快推進哀牢山景區整體開發、集鎮提升盤活、花腰傣民俗公園、鄉村旅遊開發等旅遊重點項目,將戛灑打造成自然景觀壯麗、民族文化薈萃、多元文化展示、生態旅遊休閑為一體的全國全省旅遊目的地,走出一條旅遊扶貧之路。」戛灑鎮鎮長王鵬說。
庄園經濟+鄉村旅遊
關聖廟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項目的動工,將為上千戶貧困群眾構建脫貧致富新路子。而在戛灑新寨村委會紅土坡村,綠油油的桔樹正預示著來年的豐收。
戛灑鎮新寨村委會紅土坡小組村口的公房大門口掛著一塊醒目的牌子:「新平紅土坡冰糖橙產銷專業合作社」,村副支書段易發告訴記者,2013年初,村裡決定種植冰糖橙時這塊牌子就掛出來了。2013年10月,小組25戶人家的114畝土地全部種上了果樹,兩年來,致富的希望在這塊土地上不斷枝繁葉茂,全村人都盼著早日掛果。「我們村以前的經濟收入主要是種甘蔗和外出打工,100多畝地產甘蔗200多噸,收入不過8萬多元。褚橙庄園與我們只隔一個山頭,看著對面山上果樹豐收,再看看我們山頭上的甘蔗,收入差距很大。村裡也有人到褚橙庄園打工,感受到了種柑桔帶來的實惠。羨慕歸羨慕,最終經過全村五次動員大會,終於統一了思想,決定種果樹。」段易發說。
段易發告訴記者,在縣柑桔產業辦的支持下,紅土坡種植柑桔每畝得到了600元的補助,果苗幾乎沒出錢。縣扶貧辦革命老區發展促進會出資為村裡修了路,建起了田間管網。褚橙庄園派出技術人員全程指導。「我們嚴格按照褚橙的管理方法,合作社統防統治,嚴格管控化肥、農葯,明年試掛果,可以有20至30噸收成,會有一定的收入。3年後,等豐收時,我們自己做老闆。」段易發滿懷希望地說。看著紅土坡小組果樹成林,新寨其他三個村民小組的村民也加入了合作社,現在合作社已有四個小組的112戶農戶,規模達到524畝。
從紅土坡出來,走進褚橙庄園,雖然果子已採摘完,但仍有不少遊客慕名前來觀光,為的就是感受「勵志橙」的氛圍。優越的氣候資源,加上名人效應、政府扶持和現代營銷模式,經過多年的發展,「褚橙」已成為全國知名的農產品品牌,成為新平乃至雲南省一張靚麗的名片,褚橙庄園獨創的鄉村旅遊品牌不僅引來追逐「勵志橙」的人群到此一游,同時促銷了「神秘哀牢山」與「風情花腰傣」兩個旅遊品牌。而以褚橙為代表的新平柑桔產業在引領高原特色農產品發展步入更高層次的同時,也帶動了周邊農民走上增收致富新路子。
在龍頭企業的示範帶動下,新平縣通過政策扶持、加大資金投入,促使柑桔產業得到快速發展。今年,新平縣新種植柑桔1萬多畝,全縣12個鄉鎮均種植柑桔,共涉及68個村委會。通過不斷調整種植結構,加快土地流轉,全年實現土地流轉3萬余畝,為引進龍頭企業和種植大戶、發展特色產業提供了土地利用空間。隨著產品質量和效益的不斷提升,柑桔已成為目前新平縣種植規模最大、總產值最高的水果,實現了良好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
「2012年,新平被確定為雲南省首批高原特色農業發展示範縣。在褚橙品牌的引領下,新平柑桔產業發展漸入佳境,高原農特產品發展勢頭更加迅猛。計劃到明年底,新平縣水果種植面積將達11.6萬畝,比上年增加1萬畝,其中柑桔種植面積增加到6.7萬畝,比上年增加1萬畝。全縣柑桔產業呈現出加速發展的勢頭,為帶動農民增收、增強縣域經濟發展潛力奠定了更加堅實的基礎。」新平縣農業局局長饒雲說。
新平縣委宣傳部部長周德梅表示,「農業不能單純看作第一產業,它還可以帶來休閑、體驗、康體養老和鄉愁記憶。開發好這些復合功能,正是山區農村的希望。」
位於戛灑鎮青樹社區即原腰街鎮所在地的桔荔庄園,展現的則是別一番鄉村旅遊勝景。
庄園因四周環繞著桔子和荔枝而得名。雲南特行果業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苟元福告訴記者:「我們打造的桔荔庄園只是雲台文化創意園區的一個旅遊產品,雲台文化創意園是一家集農產品種植、觀光體驗、農業科研等為一體的現代農業庄園。庄園要做的就是實現廣大中國農民的夢想:將農業與自然、人文景觀結合起來,通過生態觀光、休閑旅遊業,做強生態觀光農業。」
走進園區,環顧四周山嶺,桔子幾乎採摘完了,但漫山蔥郁的果樹,仍讓人充滿無限遐想:春天,果樹花香飄萬里;盛夏,紅紅的荔枝掛滿枝頭,令人垂涎;入秋,黃燦燦的蜜桔,繪出一幅沉甸甸的秋收圖。庄園里的農產品觀光體驗區、水上舞台、瓜果長廊等住宿、餐飲主體工程景觀建設已投入使用,不時有遊客在園中漫步。桔荔庄園充分利用得天獨厚的資源條件,將傳統農業與現代旅遊業相結合,發展休閑觀光旅遊農業,充分開發具有旅遊價值的農業資源和農產品,將農事體驗、生態消費與觀光旅遊相結合,切實念好「農業山水經」,做好「農業生態觀光旅遊」這篇大文章。
桔荔庄園以農業產業為基礎,帶動觀光旅遊產業發展;反過來,觀光旅遊產業又促進了農業產業化,把桔荔庄園周邊的農戶帶動起來,大幅度增加農民就業,使農民不離鄉、不離土就地就業創業,也可通過集約經營,提高資源利用率和土地產出率,成為農民增收的增長點。苟元福告訴記者:「據我們初步統計,公司通過這幾年的發展,直接帶動500戶左右的農戶增收,間接帶動700戶左右的農戶增加收入。目前我們大約有500名工人,長期僱傭的有300多人。」
新平縣委書記李永忠坦言:「旅遊與農業現代化、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和城鎮化等相結合,既拓展了旅遊發展空間,又實現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而旅遊與農業現代化相結合的鄉村旅遊,是解決『三農』問題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途徑。目前,新平旅遊產業具有資源多樣性、文化資源獨特性、產業之間相互滲透和鄉村、田園風光為主要特色的鄉村旅遊四大特徵。」
鄉村旅遊助力扶貧大有可為
2014年,國家發改委與國家旅遊局等7部委下發《關於實施鄉村旅遊富民工程推進旅遊扶貧工作》的通知,全國大多數縣級政府開始了大規模的美麗鄉村旅遊扶貧工作。2015年8月,全國鄉村旅遊提升與旅遊扶貧推進會議召開,會議明確指出,要充分發揮鄉村旅遊在扶貧開發中的戰略作用,著力將鄉村旅遊建設成為美麗鄉村的重要載體,實現到2020年通過發展鄉村旅遊帶動全國17%貧困人口脫貧。
2015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其中提到:「要發展特色產業脫貧……依託貧困地區特有的自然人文資源,深入實施鄉村旅遊扶貧工程。」
近年來,新平旅遊產業發展取得綜合實力明顯增強、服務質量大幅提升、產業鏈條不斷延伸、轉型升級步伐加快、社會貢獻能力明顯增強和鄉村旅遊發展迅猛「六大成效」。新平引進重慶美麗鄉村營銷策劃有限責任公司開發冬季養生避寒度假旅遊項目、引進台灣企業入駐戛灑合作開發雲台文化創意園,集合民間資本投資開發庄園經濟,先後以褚橙庄園、貓哆哩庄園、桔荔庄園、櫻花庄園和琴淮酒庄「五大庄園」為基地開發農業生態觀光旅遊,打造鄉村旅遊新產品,助推全縣旅遊轉型升級,加快旅遊扶貧步伐。
新平縣扶貧辦主任普勇說:「『十二五』期間,全縣貧困人口由2011年的79928人減少到目前的43220人。『十三五』期間,我們要積極培育貧困地區特色支柱產業,建立貧困群眾穩定增收機制,拓寬脫貧致富渠道;制定特色產業增收計劃,大力發展現代高原特色農業、林業、畜牧業和水果產業;制定鄉村旅遊扶貧工作實施計劃,大力發展生態觀光、特色鄉村旅遊和紅色文化。」
李永忠表示,「十三五」期間,新平將把發展旅遊文化產業提升到戰略產業的高度和產業轉型升級的主攻方向,把旅遊業培育成為縣域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作為擴大就業、群眾脫貧致富的重要途徑。
在《新平縣「十三五」旅遊產業發展規劃》中記者看到,新平縣進一步加大對鄉村旅遊、民族特色旅遊村寨達標創建的服務指導力度,科學布局全縣鄉村旅遊產品線路,加快農家樂的提檔升級,提升鄉村旅遊品質。以花腰傣民族特色為吸引點,以良好的生態環境為依託,讓遊客真正體驗到看得見山水、留得住鄉情,令人愜意的田園生活。以《新平縣自駕營地建設規劃及鄉村旅遊總體規劃》為依據,大力發展特色明顯、民族文化濃郁的鄉村旅遊產品。到「十三五」末,預計接待國內外遊客500萬人次以上,旅遊總收入30億元以上,旅遊增加值佔GDP的比重達8%以上,跨入新平的戰略性支柱產業行列。
短評
鄉村旅遊
還有許多功課要做
□柏舟
近年來,我市不少農村根據自身特色,大力發展農家樂等休閑旅遊業,引進各種旅遊項目吸引遊客。鄉村旅遊的興起,使得很多過去只能靠種地或外出打工謀生的農民,如今卻能在家門口憑借自然資源實現就地就近就業。鄉村旅遊業已成為當下不少農戶解決就業、增收致富的新亮點,旅遊扶貧成為促進經濟欠發達地區脫貧致富的重要途徑。
所謂「旅遊扶貧」,就是將旅遊和扶貧有機結合,這不僅可以解決就業問題、提高農民收入,還能帶動地方經濟發展。今年召開的全國鄉村旅遊提升與旅遊扶貧推進會議強調:要充分發揮鄉村旅遊在扶貧開發中的戰略作用,著力將鄉村旅遊建設成為美麗鄉村的重要載體,實現到2020年通過發展鄉村旅遊帶動全國17%貧困人口脫貧。目前,越來越多的地方把旅遊扶貧當作扶貧攻堅的「突破口」,為「精準扶貧」找到了一條可行的路。
新平縣作為我市的旅遊大縣,擁有獨特的自然生態、田園風光和民族風情。2015年接待國內遊客240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12.1億元,旅遊增加值佔GDP比重達4.2%;2014年,全縣鄉村旅遊總收入達到7.5億元。新平不斷創新鄉村旅遊產品和業態,促進鄉村旅遊提質增效,發掘本地資源開發農事體驗游;利用各種社會資本,先後投資開發冬季養生避寒度假旅遊項目、農業生態觀光旅遊。通過打造鄉村旅遊新產品,助推全縣旅遊轉型升級。鄉村旅遊已成為促進新平農村經濟發展、農業結構調整、農民脫貧致富的重要力量。
像新平一樣,我市不少地方自然環境保護較好,民風淳樸,民俗風情獨特,發展鄉村旅遊實施旅遊扶貧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和人文條件。近年來,我市積極鼓勵發展鄉村旅遊,不斷加強引導支持,並對市內鄉村旅遊接待點進行評星評級,全面提升鄉村旅遊的發展質量和服務水平,不少鄉村嘗到了旅遊扶貧帶來的紅利。
旅遊扶貧是一項系統工程,要實現旅遊扶貧,玉溪的鄉村旅遊還有許多功課要做。首先,隨著市場的細化,很多地方發展鄉村旅遊的理念沒跟上,鄉村旅遊產品的開發仍停留在傳統旅遊產品的設計與組合上,旅遊產品缺乏特色,不僅吸引不到遊客,還造成了資源的浪費。其次,鄉村旅遊扶貧不能單打獨斗,要抱團發展,與當地其他產業融合,形成聯動、互補與共榮的格局,打造自己的特色及優勢。再次,要堅持農民在鄉村旅遊開發、經營中的主體地位,同時創新機制,充分發揮社會資本的作用,結合本地資源,做出鄉村旅遊的特色,在文化體驗、現代農業觀光休閑等方面多下功夫,開發新興鄉村旅遊產品,推進社會化旅遊扶貧。另外,還需加大交通等基礎設施方面的投入,「路通財通」,我市的鄉村旅遊才能走得更遠。
Ⅱ 旅遊管理服務建設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國務院關於促進旅遊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國家旅遊局關於促進智慧旅遊發展的指導意見為指導,以「智慧管理、智慧營銷、智慧服務、智慧體驗」四大平台建設為重點,加快推進智慧景區、智慧度假區、智慧飯店、智慧旅行社、智慧鄉村旅遊、智慧旅遊服務商建設,提升我縣智慧旅遊管理與服務水平,構建符合我縣旅遊業持續健康有序發展的智慧旅遊管理與服務體系。
二、建設原則
(一)堅持政府主導與社會參與相結合。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和旅遊行業自身發展要求,建立政府主導、旅遊部門牽頭、社會企業參與的工作機制和發展模式,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作用。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在方便、高效、易用性上下功夫,開發適應遊客需求的產品和服務。
(二)堅持統籌協調與上下聯動相結合。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依託「智慧城市」建設,圍繞旅遊服務、旅遊管理、旅遊營銷,強化與商貿、交通、市政、氣象等信息系統的互聯互通,實現一體化檢索,形成全面高效的智慧旅遊網路體系。
(三)堅持突出重點與循序漸進相結合。充分認識智慧旅遊建設的系統性和復雜性,以重點項目為龍頭,通過行業主導示範和企業項目試點積累經驗,逐步推進。
三、建設目標和主要任務
以智慧旅遊雲計算數據中心為基礎,建成覆蓋全縣旅遊行業的基礎網路。圍繞旅遊服務、旅遊管理、旅遊營銷,集成大數據量存儲、網路化運行、實時數據更新、檢索分析工具方便易用的要求,初步建立指揮中心、應用支撐體系和信息安全等公共服務和網路平台,形成全面高效的智慧旅遊網路體系。按照政府主導型和政府引導型分類實施,啟動建設智慧旅遊景區、度假區、飯店、旅行社、鄉村旅遊和旅遊服務商項目建設,實現全縣旅遊服務、管理、營銷智慧化,並與全市智慧旅遊系統進行駁接,實現互聯互通,打造全國一流的智慧旅遊系統。
(一)全面推進政府主導型項目建設。
1.智慧旅遊雲計算數據中心。按照全市統一的電子政務運營維護機制和標准,建設智慧旅遊雲計算數據中心,包括旅遊智慧管理數據統計分析系統、旅遊信息資料庫和數據交換系統,按照統一的規則獲取採集旅遊信息、統一的數據標准進行集中存儲、統一的.交換標准進行發布,最終實現旅遊信息智慧化。
2.旅遊指揮調度中心。以縣政府應急指揮中心和縣遊客接待中心為基礎,進一步加強視頻監控體系建設,實現視頻、語音和數據的融合與雙向傳輸,為日常管理提供完備的信息來源,並提供預警、調度、埋絕視頻會議、遠程培訓、數據統計等功能
3.旅遊數字互動營銷平台。通過旅遊網、微博、微信等形式,構建一個在線的旅遊活動營銷平台,包括旅遊信息查詢和服務子系統、旅遊目的地營銷系統、旅遊行業監督管理系統等,可以統一開展門票購送、抽獎、投票評選、照片游記分享等在線活動,支持統一用戶賬號、統一積分體系和統一數據分析。根據用戶提供的資料和感興趣的旅遊耐帆資源類型進行各種數據匯總和分析,為後續營銷活動和市場方案提供指導。
4.移動終端旅遊應用平台。幫助遊客了解涵蓋景區、度假區、旅遊飯店、特色餐飲等旅遊要素信息,以及道路交通、氣象預報、公共安全和災害防控等密切關聯信息的指南型移動應用客戶端(APP)。通過外地移動手機用戶推送溫馨問候簡訊的方式進行推廣和應用,展現我縣旅遊特色;實現部分旅遊產品的手機預訂和支付功能,通過自動定位查詢周邊旅遊資源和消費場所,並設有回復評論功能,支持用戶評價和交流,調動用戶的參與度和互動性。使遊客在出遊前通過咨詢了解,產生出遊沖動,作出行程安排;游中實現實時預定和導航導覽;游後實現美圖和游記共享互動等功能。
5﹒無線網路(WiFi)接入系統。在各大景區、仙女山旅遊度假區、縣城城區的各個重要節點和遊客主要聚集地建設無線網路系統,為遊客提供免費高效的無線互聯網接入服務,提升旅遊品質,發揮遊客自媒體的宣傳作用。
6.智慧旅遊體驗中心。集成物聯網、3D影像、4G移動信息技術等高新昌液雹科技,讓遊客感受智慧旅遊的方便快捷。
(二)大力實施引導型項目建設。
1.智慧景區和度假區。按照智慧體系建設的標准和要求,通過藉助GIS資料庫、旅遊資源資料庫、多媒體資料庫、遊客資源資料庫等後端支撐體系,建立信息系統和業務系統,通過免費提供無線網路吸引遊客參與。
(1)電子票務子系統。縣喀斯特(集團)公司等旅遊經營企業通過RFID電子票或二維碼電子票等形式將紙質門票電子化,實現出票、驗票、計票等票務流程全程電子化。推行綁定用戶身份證,利用電子門票識別設備,感知遊客所處位置區域,為遊客提供個性化服務,並進行客流引導。
(2)客流趨勢與預警子系統。基於智能視頻系統對景區(度假區)路口、廣場、看台、交通幹道、室內景點等關鍵節點的人流密度進行監控和估算,匯總景區電子門票數據,整合分析計算客流量大小及變化趨勢。依照情況啟動相應應急預案,及時疏導客流,保證遊客數量在安全范圍內。
(3)基於位置與身份識別的服務子系統。旅遊經營企業利用定位和身份識別技術,讓遊客方便獲取當地旅遊服務項目和內容,滿足遊客隨機性旅遊需求。
(4)深度旅遊引導子系統。逐步建設新型手機導游系統,通過在智能手機終端安裝APP,下載相應景區的數據,讓遊客手機變成導游機,便於收聽相應景區講解詞。
(5)停車場管理子系統。實現管理人員在停車場內任意固定地點對車輛進行監控和指揮,使統計、預警、報警等各種功能智能化。
2.智慧旅行社。按照智慧旅行社管理系統建設要求,建立旅行社信息門戶、合同管理系統、導游管理系統和車載監控系統,將旅行社業務信息和資源整合到統一的管理系統之中,為旅行社提供快速安全的數據交換標准和統一的管理界面,形成高效、共享的管理體系。
3.智慧飯店。按照智慧酒店標准建設完成數碼客房服務和飯店運營管理兩大系統,逐步實現酒店運營管理智慧化。
4.智慧鄉村旅遊。通過二維碼和智能手機APP,利用重慶智慧旅遊雲計算數據中心的資源優勢和3S(地理信息系統、遙感和全球定位)技術整合傳統地圖和旅遊基礎數據,利用微博、微信等方式進行營銷推廣和管理。
5﹒智慧旅遊服務商。以智慧旅遊電子商務平台為代表,通過智慧旅遊系統獲取精確的旅遊資源信息,為遊客提供全方位、高質量、個性化的旅遊產品在線預訂和購買服務,實現旅遊產品在線分銷和結算。
四、實施步驟
(一)清理摸底階段。根據行業標准對全縣現有智慧旅遊系統進行清理、摸底和分析,制定全縣智慧旅遊推進實施方案,優化完善公司資料庫軟體和數據伺服器,構建資料庫環境。
(二)全面實施階段。對政府部門建設項目進行可研設計和分解招標,對企業建設項目明確示範業主;全面實施項目,完成各類數據清理入庫;全縣智慧旅遊體系基本建成試運行,並與市智慧旅遊平台進行駁接聯網,實現與全市智慧旅遊雲計算數據中心的互聯互通和信息共享。
(三)全面完成階段。對全縣智慧旅遊項目試運行情況進行評估,正式全面運行。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建立有利於發揮信息化作用、分工合理、責任明確的旅遊信息化綜合管理機制。成立以縣政府分管副縣長為組長,縣政府辦、縣度假區管委會、縣遺管委、縣發改委、縣經信委、縣公安局、縣財政局、縣商務局、縣旅遊局、縣市政園林局、縣扶貧辦、智慧旅遊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二)加強政策支持和資金保障。縣財政安排專項經費,專款專用,對政府主導型項目建設投入提供經費保障,對引導型項目和示範型項目給予適當資金補助。
(三)加強旅遊信息安全建設。加強旅遊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建設,構建以網路安全、數據安全和用戶安全為重點的多層次安全體制。鼓勵使用技術先進、性能可靠的信息技術產品。配合第三方安全評估監測機構,加強政府和企業的信息系統安全管理,保障信息系統互聯互通和部門間信息共享安全。
Ⅲ 貴州應該怎樣開發省內的旅遊資源
大力發展「貴銀」「黔綉」「黔蠟染」等系列旅遊商品,創新改革地方特色美食和民族手工藝品等。
推動「旅遊+」多產業融合發展,引導社會資本以租賃、承包、聯營、股份合作等多種形式投資開發鄉村旅遊項目,興辦各種旅遊開發性企業和實體,對吸納農村貧困人口就業的旅遊企業,按照規定給予稅收優惠、職業培訓補貼等政策支持,推進旅遊與農業、水利、工業、林業、文化、交通、體育、康養、養老等多產業融合發展。
大力發展「貴銀」「黔綉」「黔蠟染」等系列旅遊商品,創新改革地方特色美食和民族手工藝品。深入實施鄉村旅遊「後備箱」工程,在重點景區景點、高速公路服務區、機場、高鐵站、主要交通幹道旅客集散點等重點區域設立貴州綠色農產品、旅遊商品銷售專區、專店或專櫃,鼓勵酒店、農家樂等旅遊餐飲場所積極采購深度貧困地區的農副產品。
(3)旅遊扶貧雲系統培訓的實施方案擴展閱讀:
貴州省發展旅遊業的相關內容:
1、制定全省重點鄉村旅遊宣傳推廣方案,充分利用旅行社在市場推廣方面的優勢,加強對貧困地區重點旅遊景區、線路產品和鄉村旅遊品牌的宣傳營銷,引導更多遊客到貧困地區旅遊和消費。
2、依託大數據、雲計算創新旅遊扶貧手段,升級完善全省旅遊發展和旅遊精準扶貧雲系統。在全省選取100個貧困村作為監測點,構建覆蓋全省的監測網路體系,動態跟蹤、評估旅遊扶貧成效。
Ⅳ 鄉村振興丨如何發展縣、鎮、鄉、鄉村旅遊產業 附方案
文章 來 源:讀道文旅
農居變民宿
提出「農居變民宿」的6大實踐應用經驗以供縣域、鄉鎮、村社的各級各類負責人思考:
1精品IP要引入
目前國內鄉村度假、鄉村體驗、鄉村研學的 旅遊 居住方式已經成為一種生活方式,舒適度、舒服度等已經成為標准,高端精品民宿要作為民宿產業發展的目標去追求,國內外近年來出現諸多的民宿IP項目與品牌發展平台,都可以成為各地發展民宿產業的引領與示範動力加以引進。
2普及標准要制定
多年來各地農家樂風起雲涌,但是惡性競爭成為基本的發展路徑,為避免民宿產業發展的不良後果,要制定民宿標准與服務標准,以形成價格統一、服務精細的良性路徑。
3活動實施要跟進
民宿產業屬於非標准化住宿產業,如何吸引主題客源進入民宿產業的地區, 旅遊 活動、鄉村活動、文化活動、民俗活動、農事活動等成為基本要素。筆者建議:活動要結合一年有四季24節氣、一天有陰陽活動方式來整合實施。
4雲端服務要便捷
互聯網與智能手機的普遍應用使得日常生活變得簡單實用,預定系統、結算系統、訪問系統、感悟系統、評價系統、物流系統等都成為鄉村度假生活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民宿經營者要通過這些便捷服務讓自己的民宿成為客戶觸摸得到、體驗的具體的產品。
5家鄉感覺更自豪
政府、企業、農民混合共贏的實驗實踐項目,實現了農民參與實現營收脫貧的價值。農民返鄉創業成為這些村落的基本潮流。
6家的定製更時髦
都市居民想下鄉居住,都市居民想下鄉創業已經成為 社會 的一種潮流,致力於未來引領與推進有志於鄉村民宿項目創業的年輕人能夠「擁有一片鄉村、實現一種夢想」。
農田變游園
「農田變游園」是不停耕耘的實踐作為。這種行為的結果不僅僅可以實現農林牧副漁成為農民創收的一種成功路徑,同時可以實現農民大幅度增收的渠道。就「農田變游園」,實踐經驗有兩條:
1四位一體是基礎
就是指國家政策到位、政府主導到位、企業運作到位、農民實干到位。四個積極性都必須調動、四個能力都必須發揮。目前國內出現的一些不良現象,如政府幹、企業干、農民看,一些已成為故事和笑料。
2三業並舉是關鍵
就是農民舊業要持續、農民就業要培訓、農民創業要引領。所謂舊業就是農民必須回歸鄉村產業,必須本分做好農業。這是一切發展的基礎,農民對農業的青睞與情分是三業並舉的起點。所謂就業就是要有新農村發展的新崗位,職業經驗與職業技能要通過學習培訓,實現技術、技能應用。所謂創業就是通過政府政策驅動農民創新業,通過公司+農戶方式帶動農民創新業。
建議有3點
建議1
農業品種創新是第一位的成功路徑。田園不僅僅能夠種出農產品,而且能夠種出可觀賞、可品嘗、可消費的農產品,那就必須讓農產品品種多樣化、色彩多元化,這樣才能夠實現一種價值體驗。
建議2
新興現代服務產業的新業態融入進來是必然路徑。比如文化創意新業態、 旅遊 體驗新業態、康體運動新業態、 養生 休閑新業態、教育研學新業態、商業旅行新業態等都是這些可以融入並且混合應用的新興現代產業的新業態。
建議3
農業園區的品牌化創立或者申報是關鍵路徑。目前國內的成功模式主要有 旅遊 景區模式比如國家AAAA級 旅遊 景區、鄉村 旅遊 示範區(示範點)模式,比如國家鄉村 旅遊 示範點與省市鄉村 旅遊 示範點、美麗鄉村示範基地,如國家省市美麗鄉村標桿項目、田園綜合體示範基地如國家現代農業與 科技 農業與雙創農業與田園綜合體示範項目等。
節事天天火
縣域、鄉鎮、村社發展已經成為舉國同乾的一種政治行動、經濟行為,國家層面、地方政府層面、包括各級組織都在努力的尋找突破的路徑。筆者再談的一個話題:就是利用地緣文化與節事、節氣、節慶、節點,來推進縣域知名度、鄉鎮人文度、村社體驗度。具體說來,有5點建議,可供參考:
建議一:地緣文化的研究與應用問題
大家常常說特色、特點、特別,說到底,特色就是地緣文化,這樣才讓此縣非彼縣、此鄉非彼鄉、此鎮非彼鎮、此村非彼村、此社非彼社,才能景象不同、特徵存疑,才有辨識度。比如宗族姓氏、家室家史、 歷史 故事、名仕名人等都是這種應用的基礎。比如成語故事、語言典故、寓言叢書、民間傳說等都是值得挖掘應用的基點。
建議二:自然山水環境的保持與保存問題
說到核心點,自然環境的辨識度是縣域、鄉鎮、村社最大的差異,為此生態紅線的劃定與樹立心中有紅線的敬畏,是自然差異的根本與界限,要克服重復開發與商業化開發的弊端,要建立生態管制、生態修復、生態保護的自然意識,要建立一種保護了生態就延續一種舒適的生活環境與生活方式的觀念。
建議三:三品一標的延續與申請問題
食品安全是國家大計,也是我們城鄉居民時時刻刻不能丟棄的嚴肅話題,把三品一標作為每一個縣域、鄉鎮、村社的頭等工作來做。將有機農產品、綠色農產品、無公害農產品、地理標志農產品作為努力的方向,去做國家申報與行業認證。
建議四:三園一體的新農業與新產業確立問題
三園一體戰略是國家在新時期提出來的縣域、鄉鎮、村社發展新模式,反過來說,農業的創新、盈利、職業化、可持續,將是未來不可爭議的路徑。現代農業園、 科技 農業園、農民市民創業園、田園綜合體是未來落實的根基,也是創新發展的路徑。
建議五:四季、陰陽、24節氣的傳統保留與產品化問題
消費模式不僅僅是商業產品的獨有稱謂,而且也是生活方式體驗消費的創新應用。尤其是生態環境優良的縣域、鄉鎮、村社區域更是可體驗、可消費、可旅居,關鍵是要把四季特色的整合,陰陽體驗的特色,24節氣的不同與習俗感悟,做到一種讓人留戀、讓人依戀的地步。比如各種農產品採摘節、風情民俗節、特色體驗節。
社群圈圈樂
曾幾何時?在貴州黔南州的獨山縣不期而遇來自美國的幾個自由行體驗者,問到詳細的情況,是一個「小城故事」的圈層客戶群的體驗性推廣而成行的。這個圈層推廣方式是一群體驗者的體驗感悟分享造成的,而且體驗者的分享詩情畫意、圖文並茂、有感有悟、有喜有憤、有褒有貶,筆者認為,這才是真實的第三方評級。比過去都是老王賣瓜、自賣自誇的灌輸式營銷效果更佳。尤其是「小城故事」微信推廣的圈層提到的獨山舒適度的情調小資體驗、荔波世界自然遺產的神奇感受、平塘世界地質公園的驚奇震撼,都表現的現實與觸動。
當然,諸如此類的案例還舉不勝舉。為此,筆者倡議縣域、鄉鎮、村社都應該建立自己特色有加的圈層社群,並且實施好、利用好、應用好這種雲端服務技術。
第一點,真正圈層會員不是烏合之眾
時下,圈層很多,影響了人們正常的生活秩序,有用的也加圈層會員,沒用的也加,信息量之大也讓筆者倍感壓力,為此,每一個資源體,比如大到縣域,中到鄉鎮,小到村社,都要認真的篩選自己的特色圈層,讓會員真正有生活的收獲與感悟,讓會員願意自覺自願的去為這個資源體去做體驗員、宣傳員、組織員,這樣才能真正的做出特色。
第二點,讓小眾生活方式帶動大眾 旅遊 活動
圈層就是小眾,小眾 旅遊 就是 旅遊 行業的細分市場 旅遊 ,或者說是精準客戶的深度體驗 旅遊 模式,目前國家已經進入人人說 旅遊 、家家成 旅遊 的時代, 旅遊 業已經深入人心、進入生活, 旅遊 業已經形成世界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曾經歷過的行業大鱷,中國 旅遊 行業的行業規模、行業層級、行業准入,已經完全市場化,其普及性之眾、其參與度之高沒有任何行業能出其右。
第三點,讓各類體驗此消彼長包容互動
目前國內圈層社群數不勝數,但是讓縣域、鄉鎮、村社能夠達到產品與市場營銷共贏共鑄共助的效果,筆者建議要融合起來共同應用,比如旅居圈層要建立生活方式的體驗度、舒適度、共享度、特色度,比如研學圈要建立研究、培訓、沙龍、論壇的服務鏈,比如康養圈層要挖掘地域其間的山水環境、民宿經典、民俗風情、豐富物產、特色小吃的集合度。這樣才能實現各個圈層、各種社群的整合合作實現共贏。
園引七劍客
縣域、鄉鎮、村社發展數十年,源於多種復雜的政策與 社會 原因,目前的現狀是:農業國家天天講、農村規劃年年做、農民扶貧季季幫,但是農業依然不安全、農村依然不和諧、農民依然貧困線。其間最大的問題筆者認為是缺乏榜樣帶動、示範引領、精神推動。為此,筆者建議:因地制宜的構建縣域區域、鄉鎮區域、村社區域的特色發展與產業創新園區,吸引七類創客進入園區,讓傳統、陳舊、老化、僵硬的生產力徹底變化,推進新型生產力落地實踐。
最重要的兩類創客是科學技術帶頭人與應用人。老話常談「 科技 是第一生產力」,多少年來,這個話針對縣域、鄉鎮、村社的發展依然正確,依然有深厚的指導意義與應用價值,尤其是國家的基層組織更是缺乏科學技術帶頭人,農民針對農業 科技 既不會研發,也不會應用。同樣的土地不懂得應用 科技 手段,同樣的品種不懂得如何 科技 生產,導致好品種沒有好產品。為此,建議 科技 第一生產力要做到四有:作為三農品種更新換代的技術享有、作為生產工藝實際應用的技術保有、作為農產品後續加工儲藏的技術擁有、作為農業 旅遊 化的服務技術常有。
關鍵重要的三類創客是投資有實力、經營有能力、組織有魄力的企業家或者經理人。縣域、鄉鎮、村社的構建園區發展模式,缺乏的就是這樣的三類人,不論個體的人或者企業家都是要大量引進,優勢的資金資本、經營營銷、協調組織,使這些落後的地域地區必將會快速發展,快速脫貧,快速成為經驗之地。這些年來,全國很多地方縣域、鄉鎮、村社曾經出現的一些典型性案例就是以上觀點的縮影,是這些縣域、鄉鎮、村社成功發展的生命力與支撐力。隨著國家對於集體土地應用的政策大幅度放開,集體土地流轉、集體土地股權、集體土地聯營等等模式終將成為一種常態。為此筆者總結為三有:投資農業有錢、經營農品有法、帶動農民有章。
不可或缺的兩類人是有人文情懷、有懷舊情節的願意離開城市都市變換生活方式的人。說到底,先進的文明、典型的文化、多樣的生活創意、多味的空間想像,都是這些文化融合、文明帶動、文創落地、精神凝鑄的基礎。曾幾何時?多少文人志士體驗生活於鄉間,創意了鄉土文化的經典!曾幾何時?多少學者大師致力於鄉建鄉學,創立了聞名中外的書院書香。
聯建四農庄
聯產承包責任制走到今天,不光是專家、學家、政治家,包括中國占據主導地位人數的農民,也深深感受到其改革的必要性,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階段、不同的層級進行著 探索 。從集體土地的承包權流轉、到公司加農戶的發展路徑實驗,從集體土地使用權的合作入股、到混合所有制的地區應用,從鄉村農業基礎設施的PPP模式投融資實踐、到現代服務產業的鄉村化實驗。應該說涉及到農村、農業、農民三農利益的農業組織方式的變革已經成為一種必然。這種必然的要義就是必須創新、必定改革、必然前行。為此提出中國未來鄉村農業組織方式的四個理想模式。也就是說,聯產承包責任制之後的農業組織方式的成功之路——聯建四農庄!
農民聯建的合作社集體農庄
土地集約化利用、勞動力集中使用是農業 探索 走到今天,不言而喻的事情。從各家各戶的土地承包權到大戶流轉土地進行農業耕種,這種小塊土地並入大塊土地的方式,其實只是傳統土地利用機制的疊加而已,對農業 科技 化應用、農業機械化發展、農業精細化布局並沒有形成提升變革。組建農民農業合作社就是徹底打破長期以來的小塊地、小界限、小農作的弊端,真正形成大規模的土地整治形成規模農田,大規模的機械化耕作逼近國際化生產力應用。
金融扶持的企業化集體農庄
市場運營機制下涌現出很多農業IP公司,這些農業IP公司的基本雛形是市場運作非常成功,實戰型的解決了農產品的直接銷售、終端銷售、質量保護銷售、理想價格銷售,取消中間環節,讓土地產出的價值與消費買賣的價值接近等同。多年來的農產品銷售價格理想形成多維一體的農產品企業IP或者IP企業。正因為這些農業IP公司的出現與成功市場渠道的通暢,才使得農產品銷售終端形成直達、也才形成農產品的金融化渠道暢通,融資、信貸都可以市場化運作。也可以形成農產品的大資金、大市場、大財務、大物流。
聯系電話:010-63361102
傳真:010-63362219
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微信公眾號:zhongtouxie
我們提供資金和項目的平台服務
投稿、廣告、咨詢、會議服務請加入
Ⅳ 請問貴州在推進大生態與大扶貧、大數據、大旅遊、大健康相結合方面有什麼經驗和做法
「五個綠色」:
一是因地制宜發展綠色經濟。堅持多彩貴州拒絕污染,聚焦發展生態利用型、循環高效型、低碳清潔型、環境治理型「四型」產業。目前,全省綠色經濟「四型」產業占生產總值的比重已提高到37%。
二是因勢利導建造綠色家園。率先劃定生態保護紅線,25個縣被列為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30%的縣(區、市)完成縣域鄉村建設規劃編制,城市污水處理率、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均達到90%以上,創建「四在農家·美麗鄉村」省級新農村示範點157個、新農村環境綜合治理省級示範點192個。
三是持續用力築牢綠色屏障。大力實施「青山」「碧水」「藍天」「凈土」四大工程,完成退耕還林607萬畝,治理石漠化面積2708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積5406平方公里。
強力實施六盤水市水城河環境污染源等十大污染源治理和磷化工、火電等十大行業治污減排全面達標排放專項行動,啟動實施磷化工企業「以渣定產」,實施草海綜合治理五大工程,全面全域取締網箱養魚;中央環保督察組交辦的3478件群眾舉報投訴件全部辦結。
四是與時俱進完善綠色制度。開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省級空間規劃、自然資源資產管理體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編制、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等國家試點,全面加強生態文明法治建設,取消地處重點生態功能區的10個縣GDP考核,強化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實行黨政領導幹部生態環境損害問責。
五是久久為功培育綠色文化。連續十年舉辦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將每年6月18日確定為「貴州生態日」,舉辦了「保護母親河·河長大巡河」和「巡山、巡城」等系列活動,編制了大中小學、黨政領導幹部生態文明讀本,全面開展了生態縣、生態村等生態文明創建活動。
「五個結合」:
一是大生態與大扶貧相結合。實施生態扶貧十大工程,計劃用三年時間助推全省30萬以上貧困戶、100萬以上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現增收。最近正在開展單株碳匯精準扶貧試點,探索「互聯網+生態建設+精準扶貧」的扶貧新模式。
二是大生態與大數據相結合。在加快大數據產業發展的同時,運用大數據手段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推動環境大數據監控全覆蓋。2016年以來,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國家綠色數據中心等獲批建設,蘋果中國雲服務、華為數據中心、騰訊數據中心等項目落地貴州。
三是大生態與大旅遊相結合。2017年貴州成為西南地區唯一的「國家全域旅遊示範省」,接待遊客人次、旅遊總收入分別增長37%和41%。梵凈山成功申遺,貴州世界自然遺產地達4處,數量居全國第一位,多彩貴州正風行天下。
四是大生態與大健康相結合。促進綠色與健康相得益彰。2017年大健康醫葯產業重點工程累計完成投資780億元,中葯材種植總面積達650萬畝,產業增加值突破1000億元。
五是大生態與大開放相結合。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正確處理「五個關系」,以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為導向積極融入長江經濟帶發展。
與雲南、四川共同設立赤水河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基金。與重慶、四川、雲南共同建立長江上游四省市生態環境聯防聯控、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公共服務共建共享機制和長江上游地區省際協商機制。與重慶建立綠色產業、綠色金融等領域務實合作機制。
(5)旅遊扶貧雲系統培訓的實施方案擴展閱讀
根據中辦國辦印發的《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貴州)實施方案》,貴州要圍繞長江珠江上游綠色屏障建設、西部地區綠色發展、生態脫貧攻堅、生態文明法治建設、生態文明國際交流合作「五大示範區」戰略定位,開展綠色屏障建設、促進綠色發展、生態脫貧、生態文明大數據、生態旅遊發展、生態文明法治、生態文明對外交流合作、綠色績效評價考核等八項制度創新試驗。
兩年來,通過積極探索實踐,貴州基本建立了多元參與、激勵約束並重、較為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
一是探索有利於守住生態底線的制度。大力推動「多規合一」試點、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編制、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等工作,在全國率先開展生態保護紅線劃定、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探索完善橫向生態保護補償制度、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等工作。
劃定永久基本農田5257萬畝,建成省市縣三級「三條紅線」指標體系,實現所有河流、湖泊、水庫河長制全覆蓋。率先在全國實行全域取消網箱養魚。
二是培育激發綠色新動能的制度。掀起振興農村經濟的深刻產業革命,下大力調減玉米種植面積,促進農村發展和生態保護協同共進。建立培育發展環境治理和生態保護市場主體、加快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等政策機制,改革礦業權出讓收益由收繳制變為徵收制,實現排污權有償交易1.53億元。
貴安新區獲批為國家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生態文明大數據共享和應用平台基本建成。開展綠色經濟統計試點。農村「三變」改革深入推進。
三是建立大生態與大扶貧深度融合制度。探索建立了易地扶貧搬遷「貴州模式」,對遷出地進行土地復墾或生態修復。率先在全國出台生態扶貧專項政策,實施生態扶貧十大工程,推動「大生態」與「大扶貧」相互融合、相互促進。
四是出台與生態文明建設相適應的地方生態環境法規體系和環境資源司法保護制度。率先出台全國首部省級層面生態文明地方性法規《貴州省生態文明建設促進條例》,頒布實施30餘部配套法規。率先設置環保法庭並成立公檢法配套的生態環境保護專門機構,率先開展由檢察機關提起環境行政公益訴訟的探索,全省環境資源司法機構達108個,實現全覆蓋。
五是建立以生態文明為主題的國際交流合作機制。連續成功舉辦十屆生態文明貴陽國際會議和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建立中外前政要、國際組織負責人組成的國際咨詢會,與聯合國環境署等國際組織以及瑞士等發達國家建立了務實的國際交流合作機制。
Ⅵ 什麼是精準扶貧 精準扶貧的實施 產業扶貧實施方案
精準扶貧:是粗放扶貧的對稱,是指針對不同貧困區域環境、不同貧困農戶狀況,運用科學有效程序對扶貧對象實施精確識別、精確幫扶、精確管理的治貧方式。一般來說,精準扶貧主要是就貧困居民而言的,誰貧困就扶持誰。
實施方案:
為全面貫徹落實省、市關於扎實推進精準扶貧工作的意見精神,進一步明確目標、靠實責任、細化任務、抓實見效,特製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精準目標
1、總體思路。全面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精準扶貧的決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實施意見》要求,把扶貧開發作為最大任務,把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作為主攻方向,堅持「深化雙聯、精準幫扶、責任到人、限期脫貧」的工作思路,深化拓展雙聯行動和「1236」扶貧攻堅行動,推動扶貧政策向貧困村聚集、扶貧資金向貧困村貧困戶聚焦、幫扶力量向貧困對象聚合,深入實施扶貧對象、目標、內容、方式、考評、保障六個精準,做到扶真貧、真扶貧,加快脫貧致富奔小康步伐。
2、目標任務。到2017年,力爭所有貧困村實現脫貧,1.26萬戶4.77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其中:敦煌市、肅北縣、阿克塞縣2015年實現整體脫貧目標;肅州區、金塔縣2015年70%的貧困戶脫貧,2016年實現整體脫貧目標;玉門市、瓜州縣老鄉鎮貧困戶2015年實現整體脫貧,移民鄉村貧困戶2015年實現40%脫貧、2016年實現40%脫貧、2017年實現整體脫貧目標,移民人均純收入在2014年的基礎上翻一番,年均遞增25%以上,力爭達到9000元以上,確保與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二、精準對象
3、貧困戶建檔立卡。做到「五清」:即摸清家底狀況、致貧原因、收入來源、收入水平等基本情況,建立基礎檔案,做到「底數清」;摸清脫貧門路、需要解決的主要困難,建立問題台賬,做到「問題清」;摸清以往扶持情況、扶持效果,提出幫扶措施,制定幫扶計劃,做到「對策清」;確定幫扶單位、幫扶幹部,定戶定人定時定責幫扶,不脫貧不脫鉤,做到「責任清」;逐戶制定脫貧計劃,確定脫貧時限,做到「任務清」;建立幫扶檔案,做到一村一檔、一戶一卡、幫扶幹部有工作台帳。
4、貧困村建檔立卡。做到「五有」:有村情檔案,包括基本村情、基礎設施、主導產業、公共服務、貧困狀況、收入水平等;有問題台賬,包括主要制約因素、最迫切需要解決的瓶頸問題等;有需求清單,堅持問題導向,抓住主要矛盾,准確掌握貧困村貧困戶的脫貧致富需求;有領導聯系、單位幫扶、幹部駐村工作台帳;有村級綜合信息監測管理平台和增收計劃、脫貧時限。
5、精準識別對象。按照「五步一公示」(戶申請、組評議、村審查、鄉審核、縣審定,公開公示)的工作程序,抓好申請評議、公示公告、抽檢核查、信息錄入各環節工作,確保公平公正公開;嚴格標准和要求,摸底初篩審核,有效識別貧困村、貧困戶,剔除沒有脫貧能力的殘疾人、五保戶、低保戶等特殊群體,提高扶貧對象精準性和操作性。
責任單位:市扶貧辦牽頭,各縣(市、區)配合
時限要求:2015年6月中旬完成
三、精準內容
按照全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會議「1+17」總體工作部署要求和酒政辦發〔2014〕178號《深入貫徹「1236」扶貧攻堅行動實施六項工程工作方案》具體要求,各個縣市區和市直有關部門要進一步明確責任,積極主動加強與省直相關部門對接聯系,認真落實各項政策,並有針對性的制定年度工作計劃,做好項目、資金申報爭取等工作,確保政策落地見效,推動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任務落實到位。
6、實施產業扶貧
(1)發展特色產業。根據省上《關於精準扶貧富民產業培育支持計劃的實施方案》,堅持「做精一產」的發展思路,制定貧困村貧困戶發展高效特色產業專項扶持政策,大力扶持貧困鄉村發展畜牧養殖、設施蔬菜、優質林果、高效制種、中葯材等優勢特色產業,對土地貧瘠的鄉村和貧困戶借鑒戈壁日光溫室的做法,重點扶持發展日光溫室、鋼架大棚、舍飼養殖,一步導入現代農業。積極推廣「戶均輸轉1個勞動力、種植2畝高效田、飼養30隻羊」的脫貧增收模式,加快「一鄉一業」產業對接和「一村一品」產業培育,推進農業標准化示範項目向貧困鄉傾斜、向貧困村覆蓋,到2017年移民區耕種面積達到30萬畝,其中設施蔬菜1萬畝,葡萄2萬畝,枸杞3萬畝,甘草4萬畝,苜蓿5萬畝,高效特色產業種植面積達到總耕地面積的70%以上。按照「小群體、大規模」的發展要求,引導和鼓勵移民群眾發展肉羊為主的草食畜牧業,到2017年,羊飼養量達到70萬頭(只)以上,人均來自畜牧業的收入達到20%以上。推進標准化生產,完善標准體系,到2017年,主要農產品標准化覆蓋率達到80%,三品一標農產品覆蓋90%以上的貧困村。
責任單位:市農牧局牽頭,市林業局、市扶貧辦、各縣(市、區)配合
時限要求:2015年至2017年組織實施
(2)大力發展勞務經濟。根據省上《關於精準扶貧勞動力培訓支持計劃的實施方案》,堅持把勞務經濟作為增收的重要支柱來培育,鼓勵能人帶動務工,打造提升勞務品牌,促進勞務輸轉從體力型向技能型轉變,整合培訓資源,開展訂單、訂崗、定向、菜單式等精準培訓,對「兩後生」開展2—3年職業技能教育培訓,對務工青年開展3個月左右就業技能培訓和勞務品牌培訓,對在崗務工人員開展崗位技能提升培訓,對具備一定創業條件的開展創業培訓,加強對創業和技能帶頭人的示範培訓。推行職業資格證書和學歷證書「雙證書」制度。建立新型職業農民教育培訓、認定管理和政策扶持機制,每年培訓新型職業農民1000人。強化勞務輸轉,開展訂單培訓、定向培訓,提高移民區勞動力轉移就業能力,每年開展勞務技能培訓5000人以上,輸轉勞動力2萬人以上。
責任單位:市人社局牽頭,市教育局、市農牧局、市扶貧辦、市婦聯、各縣(市、區)配合
時限要求:2015年至2017年組織實施
(3)發展農村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農村現代服務業,大力發展農超對接、直供直銷、連鎖經營等新型流通業態服務。推進電商扶貧,拓展特色農產品網上銷售渠道,鼓勵郵政、快遞企業在農村特別是貧困村伸腿設點,推動貧困地區農產品進城,促進工業消費品和農業生產資料下鄉;支持發展鄉村旅遊、民俗文化、光伏發電等增收產業,優先吸納貧困戶參與項目建設與經營。開展旅遊強縣、旅遊名鎮名村創建,推進旅遊扶貧試點。
責任單位:市商務局牽頭,市旅遊局、市供銷社、市文廣新局、市能源局、市郵政局、市扶貧辦、各縣(市、區)配合
時限要求:2015年至2017年組織實施
(4)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培育農產品精深加工龍頭企業,帶動蔬菜、林果、中葯材、牛羊等特色產業深度開發,推進特色產業全產業鏈建設,提高產品附加值。傾斜支持貧困鄉村發展農產品儲藏、保鮮、加工和市場體系建設,推進農作物秸稈等農副產品綜合開發利用。支持貧困群眾以生產要素入股等形式參與興辦農產品加工企業,通過訂單生產、原料加工等方式,促進貧困群眾在參與農產品加工流通中增加收入。到2017年,貧困地區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達到65%以上。
責任單位:市農牧局牽頭,市商務局、市扶貧辦、各縣(市、區)配合
時限要求:2015年至2017年組織實施
(5)積極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加快發展家庭農場、專業大戶、產業協會、合作組織等新型經營主體,引導貧困農戶依法自願有償流轉土地經營權,推進貧困地區土地適度規模經營,提高土地產出率。加快貧困鄉村土地確權登記辦證工作,建立風險防範和補償機制,鼓勵支持貧困農戶以土地和農業設施、機械等作價入股,參與組建農民專業合作社,提高貧困群眾的組織化程度和產業化經營水平。到2017年,每個貧困村至少建立1個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或1個資金互助協會,基本實現貧困農戶參與各類新型經營主體全覆蓋。
責任單位:市農牧局牽頭,市國土局、市扶貧辦、各縣(市、區)配合
時限要求:2015年至2017年組織實施
7、實施基礎設施扶貧
把破解田、水、路、林、房等瓶頸問題作為扶貧攻堅的關鍵來抓,用好國家和省上相關政策項目資金,優先安排移民鄉村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力爭到2017年實現3個全覆蓋、4個全配套,即貧困鄉村安全飲水、危房改造、通村道路等全部覆蓋,水利設施、農田林網、農村快遞、信息網路等全部配套。
(1)農村安全飲水和農田水利建設。根據省上《關於精準扶貧飲水安全支持計劃的實施方案》和「1236」扶貧攻堅工作方案,改造提升農村安全飲水工程,提高水質達標率和自來水入戶率,2017年實現安全飲水戶戶通,農村飲水安全普及率達到100%。加快水利基礎設施建設,以疏勒河、九甸峽和「兩西」移民等貧困片區為重點,著力加強農田水利設施配套建設,著力解決「地高渠低」、「渠小地大」等問題。到2017年,新建、改建移民貧困片各類渠道425公里。
責任單位:市水務局牽頭,市扶貧辦、各縣(市、區)配合
時限要求:2015年至2017年組織實施
(2)交通通暢工程建設。根據省上《關於精準扶貧交通支持計劃的實施方案》,依託「6873」交通突破行動,採取爭取中央和省上扶持、地方自籌、群眾投工投勞等方式籌集資金,著力推進移民鄉村道路建設。到2017年,全市實現鄉鄉通國省道,村村通瀝青(水泥)路,村村通班線車,城市半徑20公里范圍內通公交;到2020年,實現縣縣通高速,鄉鄉通國省道的目標。
責任單位:市交通局牽頭,各縣(市、區)配合
時限要求:2015年至2017年組織實施
(3)危舊房改造。根據省上《關於精準扶貧農村危房改造支持計劃的實施方案》,加快移民危舊房改造,到2017年移民鄉村消滅危房。
責任單位:市建設局牽頭,市扶貧辦、各縣(市、區)配合
時限要求:2015年至2017年組織實施
(4)農電保障。根據省上《關於精準扶貧貧困村動力電覆蓋支持計劃的實施方案》,加快農村電網升級改造,確保實現貧困村、貧困戶照明電、動力電正常供應。
責任單位:市能源局牽頭,市扶貧辦、各縣(市、區)配合
時限要求:2015年至2017年組織實施
(5)生態環境建設。根據省上《關於精準扶貧生態環境支持計劃的實施方案》,大力開展移民區農田林網、綠色通道、防風治沙等林業生態建設,到2017年累計完成農田林網、綠色通道、防風治沙面積6萬畝,有效改善貧困鄉村生態環境。
責任單位:市林業局牽頭,市扶貧辦、各縣(市、區)配合
時限要求:2015年至2017年組織實施
(6)信息網路和農村郵政快遞網路建設。根據省上《關於精準扶貧電商支持計劃的實施方案》,加快移民鄉村寬頻網路建設,推動光纜入鄉入村入戶,到2017年底,實現貧困村寬頻信息網路全覆蓋。加快推進電商扶貧,積極對接阿里巴巴集團「千縣萬村」和京東集團「千縣燎原」計劃,支持電子商務龍頭企業建立農村電商服務體系,鼓勵郵政、快遞企業在貧困村設立服務網點,到2017年,快遞服務基本覆蓋貧困村。
責任單位:市商務局牽頭,市工信委、市郵政管理局、各縣(市、區)配合
時限要求:2015年至2017年組織實施
(7)村容村貌整治。加快美麗鄉村建設,完善村莊建設規劃,全面實施村莊凈化、硬化、綠化、亮化、美化工程,開展以臟亂差治理、人畜分離、垃圾污水處理、村莊綠化為重點的環境突出問題整治,推進改廁、改圈(舍)、改灶、改院和治棄、治污、治理亂搭亂建工作,制定村規民約,健全完善群眾自我管護村內公共設施和環境衛生機制,創建干凈整潔、村莊優美的農村人居環境。
責任單位:市委農辦牽頭,市建設局、市環保局、市林業局、各縣(市、區)配合
時限要求:2015年至2017年組織實施
(8)農村土地改良。大力推進鹽鹼地、板結地為重點的土地改良和標准化農田建設,實施鹽鹼地、板結地改良18萬畝。
責任單位:市國土資源局牽頭,市農牧局、市農發辦、各縣(市、區)配合
時限要求:2015年至2017年組織實施
8、實施教育扶貧。根據省上《關於精準扶貧教育支持計劃的實施方案》,加快推進教育扶貧,著力解決因學致貧的問題。實施標准化中小學建設工程,改善農村學校辦學條件,鞏固提高「兩基」成果加強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實施農村薄弱學校改造工程,加快義務教育標准化學校建設,實現縣域義務教育均衡化發展,大力實施素質教育,穩步提升教育教學質量。重點落實好貧困家庭本科和高職(專科)學生每生每年8000元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中職學生免學費、中職學校家庭經濟困難(按在校學生的20%確定)和涉農專業一二年級學生每人每年享受2000元國家助學金等政策。
責任單位:市教育局牽頭,市扶貧辦、各縣(市、區)配合
時限要求:2015年至2017年組織實施
9、實施衛生扶貧。根據省上《關於精準扶貧衛生支持計劃的實施方案》,加快推進衛生扶貧,解決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問題。加強鄉村兩級衛生院(所)服務體系建設,落實好新建村衛生室補助10萬元的政策,到2017年實現貧困村衛生室建設全覆蓋。加強貧困鄉村醫生隊伍建設和技術培訓,到2017年貧困村村醫全部具備鄉村醫生執業資格。全面推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和大病救助制度,提高貧困人口新農合住院費用和大病保險報銷比例,從2015年起,貧困人口新農合住院費報銷比例提高5個百分點,從2016年起,貧困人口大病保險報銷起付線由5000元降至3000元,使實際報銷比例提高3個百分點以上。
責任單位:市衛計委牽頭,市扶貧辦、各縣(市、區)配合
時限要求:2015年至2017年組織實施
10、實施文化扶貧。根據省上《關於精準扶貧貧困鄉村文化場所建設支持計劃的實施方案》,加快移民鄉村的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力爭到2017年,全面完成11個移民鄉和60個移民村的文化站(室)、農家書屋建設,實現貧困村廣播、電視無線數字化覆蓋,活躍移民群眾的文化生活。
責任單位:市文廣新局牽頭,市扶貧辦、各縣(市、區)配合
時限要求:2015年至2017年組織實施
11、實施科技扶貧。整合市縣科技力量,組建科技扶貧隊伍,到2017年,兩個插花縣建成2—3個科技示範基地,每個貧困村至少有1名科技特派員、培育2至3個農業科技示範戶。建立科技扶貧網路,建設「農業科技網路書屋」和農技推廣「雲平台」,免費為群眾提供各類科技服務,鼓勵科技人員以技術入股等形式領辦和創辦專業合作社和農業企業。
責任單位:市科技局牽頭,市扶貧辦、各縣(市、區)配合
時限要求:2015年至2017年組織實施
12、實施金融扶貧。根據省上《關於精準扶貧小額信貸支持計劃的實施方案》,鼓勵各類金融機構到貧困鄉村設立服務網點,全面落實支農再貸款利率優惠政策,探索農村承包經營權、林權、宅基地使用權等抵押擔保貸款辦法,實施精準扶貧小額貸款工程,力爭到2017年底,使所有有勞動能力、有貸款意願和一定還款能力的貧困戶都能夠得到免抵押、免擔保、5萬元以下、3年以內的小額信用貸款,解決貧困群眾貸款難、貸款貴的問題。加大在貧困村建立扶貧互助資金的力度,重點落實好每個貧困村互助資金規模不少於50萬元等政策。
責任單位:市金融辦牽頭,市財政局、市扶貧辦、人民銀行酒泉分行、市銀監局、各縣(市、區)配合
時限要求:2015年至2017年組織實施
13、實施社會扶貧。深入開展「10.17」扶貧日活動,鼓勵企業、社會組織參與扶貧攻堅,開展一對一、手拉手精準幫扶;調動工青婦等群眾組織力量,推動愛心捐贈、結對幫扶、扶貧志願者行動、科技推廣等扶貧活動深入開展。深入推進「人大代表在行動」、「政協委員助推雙聯」、「愛心包裹」等社會扶貧活動。
責任單位:市委雙聯辦牽頭,市人大辦、市政協辦、市扶貧辦、縣(市、區)配合
時限要求:2015年至2017年組織實施
14、實施社會救助。根據省上《關於精準扶貧社會救助支持計劃的實施方案》,充分發揮社會保障制度的保底作用,對特殊貧困人口分類按標施保,落實大病醫療救助補助政策,優先解決重殘、重病、單親及生活極度困難扶貧對象的生活保障問題,逐年健全完善低保人口的自然災害應急救助體系、臨時救助制度和外出就業農民的社會保障跟進機制。
責任單位:市民政局牽頭,市扶貧辦、縣(市、區)配合
時限要求:2015年至2017年組織實施
15、強化人才支撐。按照省上《關於精準扶貧幹部人才支持計劃的實施方案》,精準選好配強幹部,培養開發人才,使每個縣市區都有一支思想解放、奮發有為、能力強、作風實,真正能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幹部隊伍;都有一批熟悉現代農業技術、善於經營管理、開展技能服務,能夠示範指導和帶動地方特色產業發展的農村實用人才隊伍。
責任單位:市委組織部牽頭,市人社局、縣(市、區)配合
時限要求:2015年至2017年組織實施
四、精準方式
16、完善包抓方式。根據貧困程度,靠實包抓責任,市委牽頭包抓玉門市移民鄉村,市、縣幹部幫扶貧困戶;市政府牽頭包抓瓜州縣移民鄉村,市、縣幹部幫扶貧困戶;市人大牽頭包抓金塔縣,市人大、部分市直事業單位及縣科級及以上幹部幫扶貧困戶;市政協牽頭包抓肅州區,市政協、部分市直事業單位及區科級及以上幹部幫扶貧困戶,敦煌市、肅北縣、阿克塞縣由於貧困程度較輕,以縣為單位自行包抓。地級幹部負責包片抓組,既要抓好所包抓片區面上工作,又要協調指導片區內各個工作組,同時要聯系幫扶2-3戶貧困戶,發揮示範引領作用;縣級幹部負責包組抓戶,既要抓好所在工作組面上工作,又要協調指導組內科級幹部包戶工作,同時要聯系幫扶3戶左右貧困戶,發揮承上啟下作用;科級幹部負責蹲點幫扶若干貧困戶,發揮骨幹帶動作用。
責任單位:市委雙聯辦牽頭,市扶貧辦、市直及駐酒各單位、縣(市、區)配合
時限要求:2015年至2017年組織實施
17、改革扶貧機制。加快貧困鄉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鼓勵土地依法規范有序流轉。縣鄉村三級要建立公告公示制度,全面公開扶貧對象、資金安排、項目建設等情況。深化戶籍制度改革,鼓勵貧困人口通過搬遷、務工、就業、創業等形式在城鎮落戶。
責任單位:市國土局牽頭,市農牧局、市公安局、市扶貧辦、縣(市、區)配合
時限要求:2015年至2017年組織實施
18、融合雙聯行動。從市、縣單位選派以科級幹部為主組成駐村蹲點包戶工作隊,常年輪流堅持開展幫扶工作,並整合雙聯幹部、到村任職(掛職)幹部、大學生村官和鄉鎮包村幹部,重點推動落實「六個精準」、協調實施扶貧項目、監督扶貧資金使用、宣傳各項惠農政策等工作。
責任單位:市委組織部牽頭,市委雙聯辦、市直及駐酒各參聯單位、縣(市、區)配合
時限要求:2015年至2017年組織實施
19、創新投入方式。認真落實市級按當年地方財政收入增量的10%以上、插花縣按15%以上增列專項扶貧預算,有效整合各項涉農資金,當年清理回收存量資金中可統籌使用資金的50%以上用於扶貧開發,確保各類財政扶貧資金真正用到扶貧開發上。
責任單位:市財政局牽頭,市扶貧辦、縣(市、區)配合
時限要求:2015年至2017年組織實施
五、精準考評
20、細化分解任務。市扶貧辦要將貧困村「六大突破」的各項任務和貧困戶增收減貧目標分解到縣(市、區)、具體到年度、落實到責任人,加強平時跟蹤檢查,准確掌握情況,為考核評價提供依據,推動幫扶措施和責任落實見效,每年參聯單位、幫扶幹部要向群眾述「扶貧帳」。
21、健全考核體系。市考核辦要將貧困村、貧困戶收入增長、如期脫貧作為科學發展業績考核的主要依據,將精準扶貧成效納入縣(市、區)黨政領導班子和各級領導幹部年度綜合考核評價體系,增加扶貧績效考核指標,加大賦分權重,不斷健全完善精準扶貧考核評價辦法。
22、強化結果運用。加大對考核結果的運用力度,市委每年表彰獎勵扶貧脫貧成效顯著的班子和幹部,對完不成脫貧任務的班子不能評為「好」班子,完不成脫貧任務的幹部不能評為「優秀」等次。
責任單位:市考核辦牽頭,市委雙聯辦、市扶貧辦配合
時限要求:6月底前完善考核辦法,每年底由市考核辦考核評價。
六、精準保障
23、加強組織領導。各縣(市、區)、市直各部門單位要高度重視,調整充實領導小組力量,明確職責任務,制定精準扶貧方案,層層銜接,量化細化,分解任務,確保與「十三五」規劃相銜接配套。要按照分級負責,分層管理,點面結合的要求,履行好片區領導、組長單位領導和包抓科級幹部的責任,抓好貧困戶精準扶貧脫貧。各級各部門各單位主要領導要切實履行第一責任人職責,班子成員要以身作則,點面結合,抓好精準扶貧工作。要分級分層簽訂目標管理責任書,確保責任落實。
責任單位:市委辦牽頭,市政府辦、各縣(市、區)、市直及駐酒各單位配合
時限要求:2015年6月全面啟動,2015年至2017年全面組織實施。
24、嚴格責任落實。實行黨政一把手扶貧責任制,市縣鄉逐級簽訂扶貧目標責任書,縣鄉黨政主要領導為扶貧開發第一責任人,強化縣級主體責任,實行責任、資金、權力、任務「四到縣」制度。建立市級領導包抓移民鄉村扶貧攻堅制度和幹部駐村幫扶工作制度。
責任單位:市委辦牽頭,市政府辦、各縣(市、區)、市直及駐酒各單位配合
時限要求:2015年6月全面啟動,2015年至2017年全面組織實施。
25、加強分類指導。瓜州縣、玉門市要根據貧困人口集中分布的實際情況,打好「整體戰」,重點瞄準移民鄉村實施精準扶貧。其他5個縣市區,貧困人口少而且分散,實行到戶到人的精準扶貧,打好「殲滅戰」,定點消除。到戶扶貧要差別化對待,對有勞動能力的農戶實施產業覆蓋和技能培訓,使他們增加收入;對於沒有勞動能力的困難戶,發揮低保等社會保障措施的「兜底」作用,解決基本生活問題。
責任單位:市扶貧辦牽頭,各縣(市、區)、市直及駐酒各單位配合
時限要求:2015年6月全面啟動,2015年至2017年全面組織實施。
26、強化動態管理。以村為基本單位,建立村級信息監測管理平台,每個貧困戶逐戶建立收支台賬,常年記錄,年底公示,接受監督。實施動態監測評估,每年對貧困村、貧困戶幫扶實績進行總結評估,對收入變化情況進行核算分析,准確掌握脫貧情況。要實行工作台賬管理,以村、戶為重點,編制「三表兩圖一指南」(貧困村和貧困人口分布表、農民人均純收入目標表、減少貧困人口任務表,產業項目布局圖、基礎設施布局圖,扶貧攻堅明細資料指南) 扶貧攻堅路線圖,建立工作台賬,做到「戶有冊、村有本、鄉有檔、縣有庫」。
責任單位:市扶貧辦牽頭,各縣(市、區)配合
時限要求:2015年底建立網路管理系統、工作台賬,每半年分析監測,每年報送評估報告。
27、夯實基層基礎。以縣(市、區)為主,組織對鄉鎮黨委書記、鄉鎮長、扶貧專乾和村黨組織書記進行輪訓。推進雙聯單位基層黨組織與聯系村黨組織互促共建,加強村級組織陣地建設,增強村黨組織服務功能。
責任單位:市委組織部牽頭,各縣(市、區)、市直及駐酒各單位配合
時限要求:2015年6月全面啟動,2015年至2017年全面組織實施。
28、跟蹤督查檢查。各級督查部門要研究制定精準扶貧督查辦法,作為「工作落實年」督查檢查重點,納入每月分管領導檢查、督查部門雙月督查、季度常委帶隊檢查內容,嚴格督促檢查。雙聯辦、扶貧辦要建立跟蹤落實機制,定期調查研究,經常跟蹤指導,特別要加強對資金使用、項目實施、效益發揮和群眾受益等情況的日常檢查,掌握項目啟動、資金到位和扶貧進展等情況,認真研究存在問題,提出改進措施和建議,不斷提高精準扶貧水平。
責任單位: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牽頭,市委雙聯辦、市扶貧辦配合。
時限要求:2015年至2017年全程督促檢查
29、切實改進作風。各級幫扶幹部要進一步鞏固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果,結合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撲下身子,深入一線,親力親為,真心實意幫助貧困村、貧困戶落實精準扶貧措施,在為貧困群眾謀利益的同時,磨煉意志品質,轉變工作作風,增強解決問題、化解矛盾的能力和水平,形成組長帶頭、組員緊跟,紀律嚴明、作風扎實、工作得力、成效顯著的工作合力,使精準扶貧成為群眾歡迎、幹部滿意的脫貧「催化劑」和致富「助推器」。
責任單位:市紀委(監察局)、市委組織部
時限要求:定期不定期進行督查。
30、努力營造氛圍。各級宣傳部門要制定專題宣傳方案,注重典型宣傳和輿論引導工作,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網路等多種媒體,開設專欄,一個階段突出一個主題,持續不斷地組織市內外新聞媒體全面客觀地報道精準扶貧的經驗做法和工作成效。要注重挖掘亮點和選樹典型,及時總結推廣,以點帶面,示範帶動,著力營造全市上下齊抓共管、創先爭優、攻堅克難,扎實推進精準扶貧工作的濃厚氛圍。
責任單位:市委宣傳部牽頭,市委雙聯辦、市扶貧辦、各縣市區配合
時限要求:6月底制定宣傳方案,2015年至2017組織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