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廊橋遺夢影評
廊橋遺夢影評
影評精選一:
廊橋遺夢影評
給相逢以情愛,給情愛以慾望,給慾望以 *** ,給 *** 以詩意,給離別以惆悵,給遠方以思念,給丈夫以溫情,給孩子以母愛,給死亡以誠摯的追悼,給往事以隆重回憶,給先人的愛以衷心明白。
現實生活從來都是膩煩與無奈的,庸俗繁雜的瑣事,熬盡了夢想,剩下的,只有凄迷而茫然的那雙眺望遠方的雙眸。時刻流過,一切 *** 、浪漫紛紛消失。(lz13)而對那個人的關心、牽掛,卻全然絲毫不減,那麼,這就是愛了。這種愛,也許一輩子就真的只有一次,只是,到來的往往出乎意料。
慾望與情愛之火,未曾消失,只為了,與他共焚同燼。燒盡吧,身體與靈魂,今生來世,永伴廊橋。一切完美的東西都源於愛。愛是光明的使者,是愉悅的引路人。
只是,我已是住入婚姻牢籠的愉悅的囚徒,沒有權力毀了全世界,僅僅只為我自我。如若這樣,愛神也會黯然神傷。就這樣吧,生命至少該有一次,為了你而忘了自我,不求有結果,不求同行,不求以前擁有,只為了不好忘記你。
摸不到的顏色叫做彩虹,看不到的擁抱叫做微風,他在那裡,就在那裡,去摘采,哪怕地老天荒,只有他和我。月亮的銀蘋果,太陽的金蘋果。
影評精選二:
《廊橋遺夢》根據沃勒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該片以其對婚外戀情的探討和對中年人心理情感的體現受到了觀眾和評論界的廣泛關注。影片的情節很簡單,但是其中的情緒表現卻十分細膩,它不僅僅僅是一場婚外戀情的表現,更重要的是它揭示出了中年人的倫理價值觀–當感情與傳統倫理道德相抵觸的時候,人們到底就應怎樣選取?是選取自由的感情,還是選取對家庭的職責?
《廊橋遺夢》出色的藝術表現力引起了眾多中年觀眾的共鳴,也促使他們認真地對待自我的感情。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和梅麗爾·斯特里普這兩位資深演員在片中的表現也都十分出色,他們對情緒的把握十分到位,為影片增添了無窮的魅力。古老的廊橋,孤獨的遠遊客。兩顆中年人的心漸漸貼近,撞出火花,尋覓已久的靈魂找到了永恆的歸宿。這段不了的情緣,因世事的羈絆而無奈分離。年復一年的纏綿思念,漂泊感傷的流浪情懷刻骨銘心,凄婉絕倫……"這樣的事……永不再來。"
小說《廊橋遺夢》安排了一個很清晰的邏輯:一個自稱看世界就像把手插在褲袋裡瀏覽商店的櫥窗一樣的最後一個牛仔,一個被歲月遺忘久了的農夫之妻,在一次偶然的邂逅里度過了讓情愛熊熊燃燒的4天。這是一段典型的婚外情,道德對於婚外情永遠說的一個字就是"不",但作者卻不用理性去正面碰惹人們的腦海中的道德,而是用感性的魅力去繳械道德。他先是把這段婚外情描述得如醇酒般醉人,天使般聖潔。然後設計了一個很巧妙的結局:女主人公為了不傷害丈夫和孩子,寧願永失所愛,一個人留在了沒有一點 *** 的生活里;男主人公本來能夠要求心上人伴其遠走天涯,但他認為"愛就是尊重",從此一個人獨自漂泊,並以抑鬱而終結束了性命的樂章。作者就這樣巧妙地在神化主人公為道義所做的犧牲時解脫了他們所應背負的道德枷鎖。……婚外情在那裡成了一種可供嘗試的美麗和安全的可能。–張福海
《廊橋遺夢》向咱們描述了一段柏拉圖式的經典感情,再現了一段真摯的情感糾葛,是一部社會化和本地化思維很強的力作,《廊橋遺夢》之因此讓人震驚,大概是它提出了感情的本質問題之一–人們對於 *** 的態度。在影片里,沖動而浪漫的 *** 對傳統觀念進行了激烈的沖擊,然而女主人公最終還是放下了這段感情,甘於在日後的平淡生活中靠回味來回憶這次情愛,這一切彷彿道出了人們生活中的真諦:感情不管怎樣,都是有職責和義務的,每個人都不可能在感情中自私地只為了自我;生活本來就是平凡的,所有的亮色和亮點但是是其中的點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佚名
卡洛琳和邁克是姐弟倆,他們目前的婚姻生活很糟糕,都面臨著家庭離異的困擾。正當他們不知何去何從時,突然收到了消息–母親弗朗西斯卡去世了,兩個人急急忙忙趕回了童年時生活的鄉村。
在收拾母親的遺物時,他們發現了母親給他們留下的一封長信,深埋在她心底的一段感情秘密讓姐弟倆震驚萬分……
那是1965年的一天,農夫理查德帶著一對兒女卡洛琳和邁克去了集市參加農業博覽會,妻子弗朗西斯卡獨自留在家中,她有了4天完全屬於自我的時光。羅伯特·金凱是《國家地理》雜志的攝影師,他終日駕著一輛舊車浪跡天涯,他來到了弗朗西斯卡所住的鄉村要拍攝愛荷華州麥迪遜郡的遮篷橋即廊橋,他請弗朗西斯卡帶路,於是,他們相識了。在閑聊中,兩人互相講起了自我的婚姻和家庭:羅伯特與前妻離異,而弗朗西斯卡伴著丈夫和一兒一女過著單調而清寂的鄉村生活,缺乏 *** ,整日渾渾噩噩……兩顆寂寞的心彷彿找到了依靠,他們在弗朗西斯卡的家 *** 進晚餐,在輕柔的音樂舞曲中,他們情不自禁地相擁共舞,最後一齊走進了卧室……在這短暫的4天中,他們有了一段刻骨銘心的感情。
羅伯特要再次出發了,他要弗朗西斯卡和他一齊走,然而弗朗西斯卡卻不願正因自我而使整個家庭陷入不完整的境地,同時她也不願放下對家庭的職責,兩人只好痛苦地分手了。
羅伯特走後,弗朗西斯卡把這段感情深深地埋在心底,從未對任何人說過。在1982年3月,弗朗西斯卡得知了羅伯特的死訊。1989年,弗朗西斯卡也過世了,她在遺囑中要求子女們將她的骨灰撒在麥迪遜橋畔。卡洛琳和邁克都被母親的感情故事和對家庭的職責心所感動,他們同情並明白自我的母親。同時,他們也開始珍視各自目前的家庭,放下了草率離婚的打算。
小說《廊橋遺夢》節選出處:binzz,轉載請保留。
"(弗朗西斯卡)我對你感情太深,沒有力氣抗拒。盡管我說了那麼多關於不該剝奪你以大路為家的自由的話,我還是會跟你走,只是為了我自私的需要,我要你。
"但是,求你別讓我這么做,別讓我放下我的職責。我不能,不能因此而畢生為這件事所纏繞。如果此刻我這樣做了,這思想負擔會使我變成另外一個人,不再是你所愛的那個女生。"
羅伯特·金凱沉默不語。他知道她說的關於大路、職責以及那負疚感會改變她是什麼意思,他多少知道她是對的。他望著窗外,內心進行著激烈的斗爭,拚命去明白她的感情。他哭了。
隨後他們兩個長時刻地抱在一齊。他在她的耳邊說"我只有一件事要說,就這一件事,我以後再也不會對任何人說,我要你記住在一個充滿混沌不清的宇宙中,這樣明確的事只能出現一次,不論你活幾生幾世,以後永不會出現。"
他們那天夜裡–星期四夜裡–又 *** ,在一齊躺著互相撫摸,悄悄耳語,直到日出很久。然後弗朗西斯卡睡了一會兒,等她醒來時已是紅日高照,而且已經很熱。她聽見哈里的一扇門嘎嘎作響,就披衣起床。牛仔已經穿扎停當,准備上馬了。"我該走了。"
她點點頭,開始哭起來。她看見他眼中有淚,但是他一向持續著他特有的微笑。……羅伯特·金凱透過窗戶向她招招手。她看見他手上的銀鐲子在陽光下閃爍。他襯衫的頭兩個扣子開著。他駛進小巷,一向開下去,弗朗西斯卡不斷地擦眼睛,使勁看,陽光映著她的淚水照著各種個性的折光。她像他們相會的第一天晚上那樣急忙跑到小巷口看那小卡車顛著向前駛去,卡車駛到小巷終端停了下來,司機門彈開了,他看見她在100碼之外,人因距離而變小了。
他站在那裡凝視著,聽憑哈里不耐煩地在熱浪中振動。兩人誰也不移步,他們已經告別過了。他們只是相對而視,一個是農夫之妻,一個是物種演變終端的性命,是最後的牛仔之一。他在那裡站了30秒鍾,那雙攝影師的眼睛沒有漏過任何細節,製作出了他永不丟失的影像。
他關上了門,開動引擎,在他向左轉到大路上時又哭了。就在農場西北邊的一片樹林擋住他的視線之前他又向後望去,望見她交叉著雙腿坐在小巷口的塵土裡,頭埋在雙手中。(沃勒)
☆在第72屆奧斯卡頒獎禮上,影片《美國麗人》因揭露了存在於美國家庭及社會的一些問題而受到廣泛的關注。萊斯特正處在中年危機之中,他的妻子卡羅琳十分冷漠,銅臭味十足,夫妻間難以交流。他們的女兒簡整日悶悶不樂,只想著賺錢去隆胸,她和鄰居家的兒子里克關聯親密,里克甚至拍攝了她的裸體錄像。萊斯特陷入失業,陷入與女兒的好友安吉拉有染的泥潭中難以自拔,當他幡然醒悟,找回自我並重新直面人生時,妻子竟開始與自稱"國王"的不動產商私通……
☆對於感情中的兩個人來說,也許事情永遠都沒有對和錯。(標語)
由馮小剛執導,張國立、劉蓓、徐帆、傅彪主演的電影《一聲嘆息》是一部講述婚外戀的影片,本片試圖對眾人關心的婚外戀做新的詮釋和探索。影片男主人公梁亞洲周旋於妻子宋曉英和情人李小丹之間,成為兩面人,在家裡他一如既往地扮演好丈夫、好父親的主角,在情人李小丹那裡,他就像一個被寵壞的孩子,充分享受著李小丹對他母性般的關愛、呵護,無法自拔。然而,事情最終還是被妻子宋曉英知道了,錯綜復雜的感情糾葛令梁亞洲無法擺脫……
影評精選三:
廊橋遺夢影評
廊橋遺夢?是啊,是追尋那份遺留在橋邊完美的一個情緒,還是追尋那個只有兩個人存在的夢境。簡單,真摯卻又讓人深深震撼並為之感動。這部影片是根據美國作家羅伯特·詹姆斯·沃勒的同名小說所改編。影片上映後引起了轟動,它所體現的婚外情觀點與中年人的理智情感被人們深深關注,探討。
看完這部影片震撼很大並且感觸很多。也許望著夕陽下的那座充滿回憶的橋,只有秦觀的《鵲橋仙》這首詩來詮釋了,「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是啊,多麼貼切,多麼自然的一種表達啊!女主角芬琪卡在與今若柏雨中相離時,那份真情,那份深情,那份不舍,那份眷戀看的讓人心碎。芬琪卡說「這樣確切的愛,生命只有一次,可就這樣一次足以讓我享用生命了」。多麼美啊,讓人心醉並為之嚮往。有人說:碰到這樣的感情是你的運氣,錯過這樣的感情是你的福氣。我看個中的辛酸只有圈中人才有切身的體會吧,我想說的是:珍惜所有,珍惜身邊的事物吧…
對於金若柏與芬琪卡的這段感情,我想只是錯的時刻遇見對的人了吧。愛,往往在那一時刻爆發,而真愛卻在那一瞬間升華。四天啊,只有四天……可他們經歷了別人用生命經歷的事:相識,相知,相愛,相離。呵呵,很讓人匪夷所思,但是又讓咱們被這份真愛所折服。當最後芬琪卡沒有和金若柏自私的離開,而是選取了她的家庭,很讓咱們感動。應對真愛與家庭,應對自私與職責,她都毫不猶豫的選取了後者,是得是失,值不值得,都顯得那麼無力。放下才能承擔,舍棄才能獲得。這句話說的很對,如果芬琪卡當時只顧自我的感受就那樣毅然的離開了家,那麼從此以後她的家人就會遭到鎮上人的閑言碎語,她的內心也不會得到安寧,她所堅持的那份真愛也失去了最珍重的好處,她所追求的感情也就跟著變質了。原來,真愛本沒錯,但是要有最起碼的職責感和道德感,要持續最原始最純粹的那份愛,要不然,感覺已不再,真愛已不存。
這部影片本就是一部社會 *** ,它所探討的也是婚姻與感情。當人們已厭倦了身邊的事物,當人們已對一成不變的生活感到無力,當人們又遇到了所謂的「一見鍾情」,那麼這部影片就給了很好的教育好處。所謂理想是完美的,現實是殘酷的,當咱們異想天開的又在鉤織新的未來時,請想一想咱們不顧結果的惡果吧!芬琪卡是聰明理智的女性,她雖對感情有新的憧憬與想像,卻沒放任自我,卸下肩上應有的職責與包袱。既然選取了現實,那就註定是平淡的,註定要為普通卻神聖的職責擔負起一切,過那再熟悉但是的瑣碎的生活。在風雨交加的晚上,當金若柏的車停在前邊,芬琪卡卻只能死死的緊握住車門把手,那時,她的情緒是何等的復雜,眼神是多麼的迫切,可一切終歸敵但是殘酷冷漠的現實。就那樣,各奔東西,分割天涯,而心裡卻持續著那份新鮮久未變質的一份感覺,一份回憶……
還是那句古話,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有失才有得吧,這其中的分量需要自我去衡量,其中的辛酸需要自我去品嘗。婚姻,感情,家庭都是獨體,但其中的聯系卻是千絲萬縷。就像芬琪卡最後的對白「一個人活在世上是有職責的,在結婚生子後更難道不是嗎,你有丈夫和兒子,就更不能在像從前一樣隨心所欲了,你也將不再是自由的,縱然這段感情是這么讓你快活,讓你在以後的生命中都為之喜悅和傷感!」就這樣在最完美的季節里相遇,共同營造一份完美的回憶,然後持續著一份感激的情緒在以後並不相伴的日子裡慢慢咀嚼,慢慢品嘗,會更有一種別樣的味道吧。有夢是完美的,但對未成真,咱們要慶幸以前擁有過。
這樣一部電影讓咱們認識到了什麼是愛,什麼是刻骨銘心的真愛;這樣一部電影,教會了咱們怎樣去愛,怎樣無私的去愛;這樣一部電影,讓咱們對生活有所感悟,讓咱們去珍惜身邊的事物!
當咱們一天一天老去,當咱們在看到那抹黃昏的夕陽,當咱們在碰觸到感情的印記,咱們的心境會有所改變吧。也許咱們會笑著說:「以前我有過一次真愛,一次刻骨銘心的真愛。」
影評精選四:
廊橋遺夢: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評廊橋遺夢
當坐在丈夫車內的弗朗西絲卡從大雨滂沱的車窗外凝視前方的羅伯特。金凱停下車在後照鏡上掛上了弗朗西絲卡送給他的一個信物——她7歲那年姑媽送給她的一個刻有她名字的十字吊墜時,她再也抑制不住自我的情感,霎時刻淚流滿面。滿臉狐疑的丈夫關切的詢問妻子怎樣了,弗朗西絲卡只是淡淡的說了一句:「過一會兒就沒事了。」窗外的大雨在她的內心深處澆出一片淋漓。
弗朗西絲卡去世後留下了一雙兒女。某天,母親的律師帶來了一些母親生前的遺物,並向姐弟倆宣布了母親的遺願:屍體火化,骨灰灑在他們鎮上的廊橋。姐弟倆無法明白母親的遺願。隨後,他們在整理母親遺物時,發現了一個木箱:裡面是母親的三本日記,母親的衣物,還有幾個老式照相機。弗朗西絲卡在留給姐弟倆的一封信中說,或許那三本日記會讓他們明白她當年做了什麼,又為什麼那樣做。想一探母親過往的好奇心驅使著姐姐卡洛琳打開了母親的日記,一段塵封已久的往事漸漸浮出生活的表面……
一個作為家庭主婦的有夫之婦,一個闖盪天涯四海為家的國際級攝影師,兩顆看似陌生的心靈卻在丈夫帶著孩子們外出的4天之內擦出了感情的火花:他們在閑聊中坦陳自我的過往經歷,羅伯特。金凱向弗朗西絲卡講述自我在拍攝過程中的趣聞,逗得弗朗西絲卡哈哈大笑;他們在輕柔的音樂中相擁起舞;他們一齊做菜,一齊暢飲啤酒;羅伯特會帶著弗朗西絲卡去一個別人都不認識他們的酒吧玩耍……他們之間是那樣的水 *** 融,到達了一種前所未有的靈與肉的合一。弗朗西絲卡好像重新回到了她的少女時代,回到了她最初時的模樣,而羅伯特也感到一種「沒人能超越咱們之間的感情」的愉悅。然而,短暫的浪漫過後,兩人即將應對分離的抉擇。羅伯特期望弗朗西絲卡跟他走,而弗朗西絲卡割捨不掉自我的家庭而最後沒能跟羅伯特一齊「逃離」。從那以後,羅伯特似乎遠離了弗朗西絲卡的生活。一切又回復如初。沒有人知道,甚至連她自我最親的丈夫和孩子們都不知道她曾有過一段短暫的「越軌」行為。
生活似乎又一如既往的前行。時光流轉,弗朗西絲卡與自我的丈夫理查德相伴相依走過了幾十年。突然有一天,鬢發蒼蒼的弗朗西絲卡收到了一個發自千里之外的包裹,是羅伯特。金凱寄來的。除了一些舊物,還有一本嶄新的影集——被攝者是弗朗西絲卡,題名為《四天印記》,並留有一封羅伯特的親筆信。看到這一切的弗朗西絲卡無法自持,老淚縱橫。這么多年過去了,她把對羅伯特的愛深深地埋在心底,沒有一天她不在思念羅伯特。這一刻雖然來的有些晚,但是對於弗朗西絲卡來說,已經是最好的安慰了。斯人已去,但斯人留給她的完美回憶猶如雨後的彩虹投在她心頭的艷影一般,久久無法抹去。(獨木舟經典語錄)
影片《廊橋遺夢》以一種感傷而唯美的基調,娓娓道來。故事在姐姐向弟弟念母親的日記的此刻時空和母親的回憶時空里交織進行。觀眾就如同姐弟倆一樣,作為這個家庭的一份子去深入到弗朗西絲卡的內心世界體察她的歡樂與憂愁。最終,母親的日記使姐弟倆感受到母親對於自我家庭的職責感,這種強烈的家庭「向心力」使得面臨情感危機的姐弟倆重新審視自我的婚姻,下一代最後明白了上一代應對情感抉擇時的內心煎熬。
在這個信息爆炸,情感浮躁的現代社會,似乎「婚外情」這樣的字眼已經不再能吸引看客的注意力。人們對於這個詞的寬恕顯然已經顛覆了傳統的倫理准則。在這部影片中,柔美的音樂,如畫的風景,加上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和梅麗爾。斯特里普兩位老戲骨層次分明,張弛有度的表演,使得「婚外情」看起來那麼的「光明正大」與「聖潔完美」,使得同類型的中國的「婚外情」題材的電視劇相形見絀。
感情本無對錯,可當「感情」與「職責」的天平擺在你面前,你是否能像影片中的弗朗西絲卡一樣:勇於承擔自我該承擔的道義和職責。其實,在這一點上,中國與西方的價值評判標准都是殊途同歸的。雖然時代在變革,但很少人能真正拋開那些所謂的做人的,為 *** 的道德准則和傳統律令,轟轟烈烈的愛一次。
不可否認,道德約束就是懸在弗朗西絲卡頭上的一柄「達摩克里斯之劍」。她在最後的緊要關頭還是毅然舍棄了感情,選取了家庭,回歸了平凡的生活本身。似乎相對獲得了一個完滿的結局。那種「生命只有一次」的感情體驗使得老去之後的弗朗西絲卡有著一種過境千帆,雲淡風輕的超然態度。從這個好處上說,經歷了一番情感抉擇的弗朗西絲卡對家庭的認同感更深了。一次短暫的「越軌」並沒有讓家庭掀起風浪,支離破碎。正因她恰到好處的剋制了自我的感情。這對於任何一個身處「婚姻危機」中的人們都是一種很好的啟示:感情來匆匆,去匆匆,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影評精選五:
廊橋遺夢影評
該影片是根據美國作家羅伯特·詹姆斯·沃勒的小說《廊橋遺夢》改編,英文片名為《TheBridgesOfMadisonCounty》也譯為《麥迪遜之橋》。該片拍攝於1994年9月15日—1994年10月31日,由素有「城市牛仔」之稱的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執導,並由伊和著名女演員梅麗爾·斯特里普主演,該片上映後便引起了廣泛關注與好評,並斬獲多項國際大獎,而女主角梅麗爾·斯特里普也因本片榮獲「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許多人都盛贊這部影片並稱感悟頗深,甚至該影片上映當年曾造成美國離婚率大幅上升,而本片講述的弗朗西斯卡與羅伯特金凱的四天婚外熱戀無疑對現實世界家庭倫理價值是一次強烈的沖擊。簡單說一下劇情:
佛朗西斯卡是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主婦,她與丈夫、兒子、女兒過著平淡的家庭生活。每一天早上為家人准備早餐,看著他們吃完,晚上一邊織毛衣一邊與丈夫看電視。佛朗西斯卡其實心裡明白這並不是她少女時代所想像的那種生活狀態,但是她為家庭無條件付出,換來家人的愉悅美滿,這正是她滿足感的源泉。一天早上,丈夫和兩個孩子坐上汽車去城裡參加比賽,這一走就要四天。獨自在家的佛朗西斯卡意外的遇見一位迷路的攝影師羅伯特,他為國家地理雜志拍攝照片,想要找到那座麥迪遜橋。於是故事便就此發生了。
一個是不羈於世俗和婚姻的自由攝影師,另一個則是心懷夢想但只能庸碌生活的鄉村農婦,這樣素昧平生的兩個人卻因一次問路而偶遇在一齊,並迸發出了真摯的感情火花,在隨後的四天里,兩個人都將生命的熱情全部投入到這場感情之中而整部電影也隨之到達 *** ,兩人難舍難分,於是羅伯特期望佛朗西斯卡能和他一齊離開那裡與他廝守生命。
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就應更是觀眾所關注的:隨羅伯特離去?還是為家庭留下來?最終導演以一種杯具式的結尾為這部平緩卻熱烈無比的精彩影片畫上了句號。女主最終選取了留下來,為了丈夫和子女,為了她以前精心操持十數年的家庭,也為了她心中不能割捨放下的職責,當然這樣的結局也可能是原著和導演為了迎合觀眾和社會的理解心理屈筆而為,畢竟社會的主流倫理思想是不能理解婚外戀的。
純粹的感情與職責的婚姻,個人的追求與家庭的倫理,感性的沖動與理性的思考……矛盾交織之所在也正是人性主題之升華,在我看來這部作品正是表現人性矛盾的一部傑作。
出生在藝術之鄉——義大利的弗朗西斯卡富有藝術氣質,而年輕時為追逐夢想敢於跟隨丈夫遠離家鄉來到美國小鎮,就可見其本身具有不凡的魅力和執著,成為人婦後的弗朗西斯卡為家庭每一天忙碌不息,每一天重復著單調的生活,周朝不息,但在她的內心深處仍保有著對浪漫藝術生活的夢想,這些均可在影片中窺見。鍾愛聽富有藝術的音樂電台並牢記於心(當羅伯特讓她推薦一個音樂調頻,她隨即准確說出了波段),室內家居布置簡單而精緻讓人賞心悅目,高貴的希臘貴族發式加上鬢角瑣碎的發線更顯得自然親切,經常閱讀葉慈的詩集讓人堅信她絕非普通的美國鄉村農婦,等等。
當然這一切只有等到羅伯特到來之後才被喚醒,也只有羅伯特才能讓這個心懷夢想的婦女重新拾起少女時代的記憶和期盼,為什麼是羅伯特?正因他擁有巨大的藝術魅力和非同一般的游歷經歷,游歷世界也使他具有與眾不一樣的的見解,無疑這個赤腳站在他面前成熟卻依舊靦腆的女生吸引了羅伯特的目光,而一路上的交談也使他對眼前這個女生深感好奇,優雅自然,率性又不失莊重,當他從弗朗西斯卡的話語中感知到她對此刻生活的單調寡味而煩惱時,他又是那麼的好奇而一再追問。或許當兩人初次四目相對時,所謂的情慾便已撒下種子,而之後深入的愉悅交談催發了這枚情種,使得原先有所忌憚的倫理世俗觀念也徹底被感性的沖動所打破。但不得不說他們真的是十分的適合,「這樣確切的愛,此生只有一次」,我不知道該怎樣描述了,或許只有這句話最確切了。
這部影片對我來說是一次不小的震撼,雖然我尚未結婚步入婚姻生活,更不用說去思考婚後十幾年後的事情了,但是男女主角精彩細膩的演繹卻使我真切地感知到感情的美麗和家庭的職責,有時候兩者是不能兼得的,人性的光輝總是在處理矛盾事物時刻展現出來,不管選取了什麼總是意味著放下了另一些,因此人性的偉大並不在於選取了什麼而在於敢於舍棄心中的那些不舍,對!不是選取而是放下!
在影片的最後,在一個下著大雨的十字路口,在閃爍著紅燈的信號燈下,一前一後停著兩輛車。在後面的車里,佛朗西斯卡坐在旁座,眼睛看著前面閃著左轉方向燈的那輛車,那是他的車,他在那輛車上。雖然看不見他的表情,但能看到他將她送給他的項鏈掛在後視鏡上。項鏈隨著汽車引擎的抖動而顫抖著,一如她顫抖的心。跟他去嗎?雖然之前她已經做出了決定。但在此刻,卻感到從未有過的惶恐和無助。綠燈亮了,那輛車還沒有開動,身旁的丈夫一邊埋怨著一邊按著喇叭。到底要不好和他一齊走?在她幾乎就要打開車門的時候,那輛車開動了。她猛地吐出一口氣,整個人軟在座位上,眼淚涌了出來。抉擇對於一個人來說是最艱難的,尤其是一個女生在應對心中的夢想和家庭的職責兩難全時,怎樣選取?我認為沒有哪一種選取是正確或是錯誤的,最痛苦的只有她自我!我很欣喜影片的結尾她選取了家庭的職責,並且她的兒女都明白了她,只能說我還是一個傾向於傳統家庭倫理的人,這樣的結果對我來說還是易於理解。總之,該影片深深打動了我,更重要的是使我明白了職責的好處,當然如果有選取最好能將夢想和家庭統一在一齊,祝福未來!
Ⅱ 金馬獲獎影片《地球最後的夜晚》有哪些看點
《地球最後的夜晚》最大的看點,不止是文藝女神湯唯的加盟,還有導演畢贛堅持的一腔騷情。
說到《地球最後的夜晚》,就不得不說到導演畢贛,畢贛非常的年輕,出身於1989年,今年不過才29歲。
最後,不管是《路邊野餐》的主角陳升,還是《地球》的主角萬綺雯,導演畢贛對於早期港台的名字,你肯定是故意的對不對。
更多關於《地球最後的夜晚》的問題,歡迎大家關注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