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江蘇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技術推廣法》辦法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技術推廣法》(以下簡稱《農技推廣法》),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實施辦法。第二條農業技術,是指應用於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的科研成果和實用技術,包括良種繁育、施用肥料、病蟲害防治、裁培和養殖技術,農副產品加工、保鮮、貯運技術,農業機械技術和農用航空技術,農田水利、土壤改良與水土保持技術,農村供水、農村能源利用和農業環境保護技術,農業氣象技術以及農業經營管理技術等。第三條農業技術推廣,是指通過試驗、示範、培訓、指導以及咨詢服務等,把農業技術普及應用於農業生產產前、產中、產後全過程的活動。
農業技術推廣應當遵循下列原則:
(一)有利於發展高產、優質、高效農業;
(二)尊重農業勞動者的意願;
(三)因地制宜,經過試驗、示範;
(四)實行科研單位、有關學校、推廣機構與群眾性科技組織、科技人員、農業勞動者相結合;
(五)講求農業生產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第四條農業技術推廣機構是指國家在省、市、縣、鄉為推廣農業、林業、畜牧、漁業、農機、水利和經營管理等技術而設立的全民事業單位。
農業技術推廣服務組織是指為農業技術推廣服務的社會團體、其他企業事業單位和群眾性的專業協會、研究會等服務組織。第五條鼓勵和支持科技人員開發、推廣應用先進的農業技術;鼓勵和支持農業勞動者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應用先進的農業技術;鼓勵和支持引進國外先進的農業技術,促進農業技術推廣的國際合作與交流。第六條縣級以上農業、林業、畜牧、漁業、水利等行政主管部門(以下簡稱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在同級人民政府的領導下,按照各自的職責,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有關的農業技術推廣工作。同級人民政府科學技術行政主管部門對農業技術推廣工作進行指導。第二章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第七條省、市、縣、鄉農業技術推廣機構與農業科研單位、有關學校及其他農業技術推廣服務組織和個人構成農業技術推廣體系。
農業技術推廣以農業技術推廣機構為主組織實施。
農業科研單位、有關學校應當積極參與農業技術推廣工作。
鼓勵和支持供銷合作社、農用工業、農產品加工、流通等企業事業單位以及科學技術協會、有關學會等社會團體和社會各界的科技人員,到農村開展農業技術推廣服務活動。
鼓勵和支持農民專業協會、研究會、科技示範戶與農民群眾積極從事農業技術推廣活動。第八條省、市、縣農業技術推廣機構在同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的領導和上級農業技術推廣機構的指導下,開展農業技術推廣工作。鄉鎮農業技術推廣機構,由縣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和鄉鎮人民政府雙重領導管理。村農業綜合服務組織在農業技術推廣方面接受鄉鎮農業技術推廣機構的業務指導和管理。第九條縣級以上農業技術推廣機構的人員編制,由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按照國家和省人民政府的規定,報同級機構編制主管部門按照事業編制審批後配備。
鄉鎮農業技術推廣機構的人員編制由縣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按照國家和省人民政府的規定,報縣機構編制主管部門按照事業編制審批後配備。
村應當逐步建立農業綜合服務組織,在開展產前、產中、產後服務的過程中做好農業技術推廣工作;尚未建立農業綜合服務組織的村,應當選配一名農民技術員。第十條農業技術推廣機構應當具備試驗示範基地以及必要的儀器設備、服務設施和培訓場所等。第十一條各級農業技術推廣機構的人員構成,應當以專業技術人員為主體,其比例應當不少於80%。第十二條農業技術推廣機構的專業科技人員,應當具有中等以上有關專業學歷,或者經省人民政府有關部門主持的專業考核培訓,達到相應的專業技術水平。村農民技術員必須獲得農業技術資格證書。其他從事農業技術推廣的人員,未取得技術職稱的,其從事農業技術推廣的資格由縣級以上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審核,並發給資格證書。第十三條農業技術推廣人員享有以下權利:
(一)依法從事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發表技術見解,參加學術討論;
(二)取得的技術成果不受侵佔;
(三)參加業務培訓、進修,提高業務水平;
(四)檢舉和制止違法推廣行為,抵制違背技術規程的干預;
(五)按照國家規定開展有償服務和技術承包,取得合法收入;
(六)享受國家和地方規定的相應待遇。
㈡ 農業科技三大行動是什麼
2010年農業科技三大行動實施方案
各街鎮鄉農業綜合片站、局屬各單位:
根據四川省農業廳《關於印發<四川省2010年農業科技三大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川農業[2010]22號)精神,為確保全省農業科技大培訓、大示範、大推廣「三大行動」在我區扎實開展並取得實效,特製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緊緊圍繞「科技進村入戶、促進增產增收」的主題,以省市區農業科研、教學、推廣部門大聯合和區、鄉鎮、村大互動為突破口,以農業重大項目為支撐,以實施主體培訓、示範主導品種和推廣關鍵技術為措施,以集成創新和成果轉化為動力,聯動開展農業科技大服務,加快產業化進程,促進農民持續增收,推動我區現代農業發展。
二、目標任務
圍繞發展優勢特色效益農業,實現農民持續增收的目標,開展科技培訓、科技示範、科技推廣。培訓科技示範戶1000戶,完成實用技術培訓2萬人(次),在全區建立特色經濟作物技術集成推廣示範片(基地)1萬畝,推廣9項配套技術,確保全面完成「三大行動」各項目標任務。
三、行動內容
(一)科技大培訓
以「培育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發揮廣大農民建設新農村的主體作用」為目標,圍繞現代農業產業基地建設,培訓產業農民。
1、主要任務:全年組織開展特色產業技術集成推廣科技示範戶培訓1000戶,開展實用技術培訓2萬人(次)。
2、依託項目:現代農業產業基地強縣建設,糧經產業雙創雙建示範工程。
3、責任單位:局科教科為牽頭責任單位,局屬相關科室(中心、站)和街鎮鄉農業綜合片站、畜牧獸醫站配合。
(二)科技大示範
圍繞我區特色優勢產業,建立科技成果轉化示範基地,培育科技示範戶,展示最新科技成果。
1、主要任務:開展水果、糧食、蔬菜等農作物及畜禽新品種引進篩選,以及長枝修剪、生草栽培、病蟲害綠色防檢防控、測土配方施肥、畜禽標准化養殖示範、種草養畜等技術攻關與集成,在全區建立新技術成果轉化示範基地,在萬興、茶店、山泉、黃土等街鎮鄉建立示範戶。
2、依託項目:糧油高產創建項目、園藝產品標准化建設項目、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建設項目、規模養殖場畜禽疫病綜合防治項目等。
3、責任單位:局農技中心、畜牧獸醫中心為牽頭責任單位,局屬相關科室(中心、站)和街鎮鄉農業綜合片站、畜牧獸醫站、龍頭企業、養殖專業場(戶)配合。
(三)科技大推廣
圍繞水果、蔬菜、畜禽等優勢產業,與重大農業科技項目實施有機結合,開展農業技術大推廣。
1、優質糧油技術推廣
主要任務:在全區推廣優質糧油新品種和糧食增產技術,基本實現糧油優質化和良種化。
依託項目:糧油高產創建項目、良種補貼項目。
責任單位:局農技中心為牽頭責任單位,局屬相關科室(中心、站)和街鎮鄉農業綜合片站配合。
2、特色產業技術推廣
主要任務:建立優質特色水果產業基地20萬畝和良種繁育場1個(100畝)。
依託項目:園藝產品標准園創建項目、現代農業產業基地強縣創建項目。
責任單位:以局農技中心為牽頭責任單位,局屬相關科室(中心、站)和街鎮鄉農業綜合片站配合。
3、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推廣
主要任務:在全區推廣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10萬畝。
依託項目:植保工程。
責任單位:局農技中心為牽頭責任單位,局屬相關科室(中心、站)和街鎮鄉農業綜合片站配合。
4、地力培肥技術推廣
主要任務:在全區推廣地力培肥、測土配方施肥技術20萬畝次。
依託項目:測土配方施肥、農業綜合開發項目。
責任單位:局農技中心為牽頭責任單位,局屬相關科室(中心、站)和街鎮鄉農業綜合片站配合。
5、農產品質量安全標准化技術推廣
主要任務:創建有機水果標准化生產基地3000畝。
依託項目:四川省農業標准化示範基地建設。
責任單位:局法規科為牽頭責任單位,局屬相關科室(中心、站)和街鎮鄉農業綜合片站配合。
6、農村能源建設技術推廣
主要任務:建設農村沼氣池300口。
依託項目:農村戶用沼氣建設項目。
責任單位:局農技中心為牽頭責任單位,局屬相關科室(中心、站)和街鎮鄉農業綜合片站配合。
7、種草養畜技術推廣
主要任務:在全區建立示範戶10戶,推廣種草養畜、補料育肥配套技術。
依託項目:種草養鵝項目、種草養兔項目。
責任單位:局畜牧獸醫中心為牽頭責任單位,局屬相關科室(中心、站)和街鎮鄉農業綜合片站、畜牧獸醫站配合。
8、特種畜禽引進示範
主要任務:在洛帶鎮建立特種野豬養殖場,在萬興鄉建立黑雞養殖場,發展珍稀畜禽。
依託項目:特種野豬養殖項目、黑雞養殖項目。
責任單位:局畜牧獸醫中心為牽頭責任單位,局屬相關科室(中心、站)和街鎮鄉農業綜合片站、畜牧獸醫站配合。
9、畜禽疫病綜合防治技術推廣
主要任務:在全區建立示範戶10戶,開展疫病綜合防治技術培訓與指導,建立畜禽免疫檔案,實施畜禽防疫溯源管理。
依託項目:畜禽疫病綜合防治技術推廣項目。
責任單位:局畜牧獸醫中心為牽頭責任單位,局屬相關科室(中心、站)和街鎮鄉農業綜合片站、畜牧獸醫站配合。
四、主要措施
(一)成立組織機構
成立龍泉驛區農業科技三大行動工作領導小組和專家指導組。領導小組由區農發局楊偉局長任組長,分管領導付修敏、蔣啟林、魏大蓉任副組長,局屬各部門負責人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設在局科教科。同時聘請四川省農科院、四川農業大學的相關專家教授,成立專家指導組。從局屬各業務部門選派科技人員,切實開展三大行動。
(二)實行分工協作
局屬相關科室(中心、站)、各街鎮鄉農業綜合片站、畜牧獸醫站要按照項目行動內容的要求,切實履行各自職能職責,密切配合,分工協作,切實搞好三大行動。
(三)統一行動步驟
1、准備啟動階段
2010年1月至3月,各牽頭責任單位制定科技服務技術方案,遴選技術指導員和科技示範戶。
2、具體實施階段
2010年4月到12月,廣泛開展培訓、指導和示範推廣,打造三大行動亮點。總結推廣好的做法和經驗,帶動全區農業科技推廣培訓服務方式全面轉變。
3、總結驗收階段
2010年12月,檢查驗收總結,進行績效評價。
(四)加強督促檢查
切實加大監管力度,領導小組辦公室對三大行動實施進展情況進行督促檢查,對工作完成情況進行績效考評,確保三大行動工作取得實效。
(五)落實行動經費
區農發局積極爭取財政安排配套資金,支持「三大行動」開展,同時多渠道籌措資金保證科技人員下鄉的工作經費,為「三大行動」有效開展提供資金保障。
㈢ 農業科技成果推廣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1.1 現狀 我國農業推廣體系是 *** 對農業進行支援的重要組成部分。建國後, 黨和 *** 在積極恢復和發展農業生產的同時, 非常重視加強農業推廣體系的建設, 歷經半個世紀的不斷發展和改革, 已建成種植業、林業、畜牧、水產、水利、農機化、經營管理七大專業技術推廣網路, 形成自上而下的垂直的我國農業推廣體系。
1.2 特點 從歷史發展可以看出, 由於我國農業推廣體系是在計劃經濟時期建立起來的, 農業推廣主要是以行政手段為主, 教育及其他方法為輔, 其特點主要有:
( 1) 由 *** 部門領導, 農業行政部門主管, 農業推廣機構與農業行政管理部門一一對應。以 *** 建立的各級農業推廣機構為主體, 組織、協調、實施各種農業推廣工作。 *** 制定有關農業推廣的政策, 直接負責農業推廣專案計劃並組織實施, 對農業推廣機構的人、財、物進行管理, 推廣經費依賴於國家財政。
( 2) 組織管理上具有雙重性。各級農業技術推廣機構既受農業行政部門的直接領導, 同時又受上級推廣機構的業務指導, 而且由於行政部門的直接領導權大於上級推廣機構的業務指導權, 使得農業技術推廣機構的組織領導功能較弱。農業技術推廣部門的工作較多地是圍繞農業行政部門的工作來開展, 向行政領導部門負責。
( 3) 我國農業技術推廣體制是在長期的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 其組織結構、執行方式取決於計劃經濟的要求, 因此難以適應當前的市場化程序。
( 4) 我國的農業推廣屬於狹義的農業技術推廣, 一般包括試驗、示範、培訓指導以及咨詢服務等, 把農業技術普及應用於農業生產的產前、產中、產後過程。過於注重實用技術的推廣, 而忽略了農民整體文化素質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 呀 這個 影響大了去了, :wenku../view/cdf6a32458fb770bf78a55bd. 這個你看看! 一定要給分哦
這個問題太大了,要看是什麼樣的科技成果,才能確定採取什麼樣的措施更合適。比如:我們做的是3D技術的科技成果轉化,就採用了科研成果+產業資本+產業人才的產業化模式
一、科技成果轉化的法定解釋
《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第二條規定:科技成果轉化,是指為提高生產力水平而對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所產生的具有實用價值的科技成果所進行的後續試驗、開發、應用、推廣直至形成新產品、新工藝、新材料,發展新產業等活動。
二、科技成果轉化的方式的法定解釋
《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第九條規定:科技成果持有者可以採用下列方式進行科技成果轉化:
(一)自行投資實施轉化;
(二)向他人轉讓該科技成果;
(三)許可他人使用該科技成果;
(四)以該科技成果作為合作條件,與他人共同實施轉化;
(五)以該科技成果作價投資,折算股份或者出資比例。
三、科技成果轉化的實際運作
科技是經濟增長的發動機,是提高綜合國力的主要驅動力。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加速科技成果產業化,已經成為目前世界各國科技政策的新趨勢。目前科技成果轉化的途徑,主要有直接和間接兩種轉化方式,並且這兩種方式也並非涇渭分明,經常是相互包含的。
(一)科技成果的直接轉化
1.科技人員自己創辦企業
2.高校、科研機構與企業開展合作或合同研究
3.高校、研究機構與企業開展人才交流
4.高校、科研院所與企業溝通交流的網路平台
(二)科技成果的間接轉化
科技成果的間接轉化主要是通過各類中介機構來開展的。機構型別和活動方式多種多樣。在體制上,有官辦的、民辦的,也有官民合辦的;在功能上,有大型多功能的機構(如既充當科技中介機構,又從事具體專案的開發等),也有小型單一功能的組織。
1.通過專門機構實施科技成果轉化
2.通過高校設立的科技成果轉化機構實施轉化
3.通過科技咨詢公司開展科技成果轉化活動
(三)產學研合作
產學研合作是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有效途徑駱楚田產學研合作是當今世界各國科技與經濟結合的一種重要而又有效的形式。它主要是指在科技與經濟一體化過程中,企業與大學、科研院所在風險共擔、互利互惠、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機制下開展的合作。其內容、形式包括:技術轉讓、合作研究、合作開發、共建實體(研究所、中試基地、科工貿實體)、人才交流與培訓、資訊交流、裝置儀器共用、技術服務與咨詢等。
四、農業科技成果轉化
(一)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定義
農業科技成果推廣應用過程,就是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但是,必須明確:農業科技成果除了被直接物化於農業生產外,如被其他行業領域和綜合管理部門採用了,都應視為這些科技成果的轉化。其轉化是一個循序漸進較為復雜的系統工程,一般來講,要經歷中間試驗、生產示範、組織推廣和大面積應用4個主要階段。
(二)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模式
1. *** 引導式――技術培育和示範補助轉化成果模式。
2.農民主導式――農民主動參與轉化成果模式。
3.業主主導式――招商強農轉化成果模式。
農業名詞解釋:農業科技成果
指在農業各個領域內,通過調查、研究、試驗、推廣應用等手段,能夠推動農業科學技術進步,具有明顯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並通過 *** 部門組織的鑒定、申請專利或其它方法得到評價和認可的物質、技術方法和方案。
不知道你想查哪類成果,或者哪個等級的成果,可以去各個農業科研機構:如中國農科院和各省級農科院的網站上查詢,如果是知道名字的可以直接網路吧。當然,如果你是想知道農業科技成果的詳細內容還是要找完成成果的科研人員
科技成果轉化主要有五種方式:①自行投資實施轉化;②向他 人轉讓科技成果;③許可他人使用科技成果;④以科技成果作為合作條件,與他人共同實施轉化;⑤以該科技成果作價投資,折算股份或者出資 比例。其中,第一種方式屬於科技成果持有人自行轉化,即高等院校、科研 院所或企業等主體將其研發的科技成果應用於本單位的生產活動,此方 式的特點是沒有中間環節,降低了成果轉化的交易成本,但僅適合於研發 生產鏈條較為完善的主體。第二、第三種方式屬於轉移式轉化,即科技成 果持有人通過許可、轉讓的方式將科技成果的使用權或所有權轉移給技 術需求方,此方式是髙等院校、科研院所實現科技成果轉化的主要方式。 第四、第五種方式屬於合作轉化方式,此方式有利於產、學、研單位以技術 為紐帶形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合作機制。
農產品深加工
加強科研院所與企業的聯絡,農業主管部門要在其中做為橋梁,牽線搭橋。把企業的需求與科研院所研究成果聯絡起來,能夠加速農業可以成果轉化。
望採納,謝謝
科技成果轉化是科技與經濟緊密結合的關鍵環節,是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途徑。科技成果只有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才能更好地實現科技成果的使用價值,發揮科技創新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與引領作用。隨著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業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面臨著嚴峻的挑戰,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問題顯得越來越重要,但是,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卻受到農民自身因素的影響。
農民對待科技意識差。農民的文化素質不同,其科技意識也不同。與文化素質低的農民相比,文化素質越高的農民科技意識越強。他們通過農業技術推廣組織等各種渠道最先接觸農業新技術;並能把農業新技術與現有的生產經營專案相結合。相反,科技文化素質低下的農民,思想觀念陳舊,缺乏科技意識,對農業新技術、新成果反映遲鈍,缺乏接納、消化、吸收的能力。
農民學習、運用科技能力弱。學習科技能力受文化教育程度等因素影響,農民所受教育程度一般較為低下,其學習能力、接受能力、科技運用能力較差。尤其是學習復雜技術或需要靈活運用或綜合運用的技術的能力更差。
促進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是解決科技與經濟脫節,實現科技對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發展重要支撐作用的重要途徑之一。如何更好地進行農業科技成果轉化,運用何種途徑加快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促使農業科研成果和實用技術盡快應用於農業生產,保障農業發展,顯得尤為重要。
加強技術培訓。農民是科技成果的使用者,只有發動群眾,才能進行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只有依靠群眾,才能實現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加強技術培訓是農業科技成果實現成功轉化的前提和基礎。為此,各級部門應採取多種形式開展農民實用技術培訓,深入田邊地角手把手地傳授科學技術,選擇一批懂技術、善經營的農民,作為新技術、新成果推廣應用的示範戶,充分發揮這些"二傳手"的示範作用,使廣大群眾真正掌握科技致富的本領。
加大科技投入。增強科技投入,化解試驗風險,是推進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有效措施。 *** 是科技投入的引導主體,為此, *** 應逐年增加對科技的投入。通過 *** 配套服務啟動、資金補助促動、獎勵引導推動,同時, *** 還應鼓勵社會組建各類促進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公司,向社會集資。金融部門應兌現在科技開發貸款上的優惠政策。採取多層次、多渠道增加科技投入,實現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
強化農民教育。 *** 要以農民為物件,以提高農民素質為目標,開展農民科技文化素質教育。提高農民科技文化素質,鼓勵農民尤其是青年農民自學成才提高自身的學歷水平、農業技術水平和實際動手能力。為提高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率奠定堅實的基礎。
農業科技成果的有效轉化是提高農業生產中科技含量的重要途徑,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過程使農民從中得到得到實惠,為農民增收做出了重大貢獻。因此,必須把農民增收作為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才會有強有力的生命力。
㈣ 農業推廣的主要模式和發展趨勢
現階段農業推廣體制和發展趨勢
農業發展靠科技,科技轉化靠推廣。在過去的一個多世紀里,農業推廣為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農村繁榮作出了巨大貢獻。另外一方面,合理的農業推廣的體制(模式)對於發揮其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農業推廣體制是國家為開展農業推廣工作所採取的組織制度,其內容包括農業推廣機構的組織形式與管理方式。它反映了國家開展農業推廣工作的指導思想和政策目標,對農業推廣工作進行管理的方式、方法,以及採取的具體措施。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農業推廣體制也不斷發展和完善。到今天,農業推廣模式在每個國家都不相同,即使在同一個國家的不同地區,也可能不完全相同。下面就不同農業推廣模式做簡單介紹:
一、現階段農業推廣的主要模式
1.常規農業推廣(傳遞服務)模式
這種模式主要存在於發展中國家。其目標是增產增收;其對象是全體農民,但往往選擇一些類群的農戶作為聯系戶、示範戶;一般是在政府農業部門領導下設立推廣機構;主要採用直接面向個人的推廣方法,對農民進行宣傳、培訓、示範和指導等活動;推廣人員充當教育者和信息的傳播者。
2.培訓與訪問相結合模式
這是一種試圖將常規推廣模式進行改革,並提高推廣效益的推廣組織形式。這種方式正在許多發展中國家引入和應用。
3.教育、科研、推廣"三位一體"的合作農業推廣體制
這種模式的典型代表是美國,其特點是:推廣的組織體系健全,聯邦、州、縣和自願者在人員、項目活動中合作默契,推廣的內容豐富、經費充足、人員精幹.它通過立法,在聯邦政府、州和地方政府之間建立協作項目的資助,並由州內的一所或幾所農業大學來組織執行推廣任務,其特徵是合作關系。
4.商品發展與生產系統
在這種模式下,推廣工作是同投入供應、技術引進及其他農業服務相聯系的。這種系統的目標主要是發展單項商品,對技術開發、技術傳播、市場銷售都有周密安排。其對象一般只限於這種商品產區內的農民。通常是由為生產某一商品而設立的獨立的、半自主的專業公司來為農民提供有關的研究、推廣、投入供應及其它市場信息服務。
5.項目帶動推廣模式,即通過重大項目的支持,將信貸、水利、農業等部門整合在一起,為農戶開展系列化推廣服務。
這是在某一特定地理區域內組織有關影響農業發展的專題項目合作,共同促進當地的農業生產發展。這些地區農業發展的主要限制因素往往是缺乏合作或投入,因而需要該方式。
6.綜合鄉村發展計劃
這種模式反映了一種促進社會和經濟發展的鄉村發展概念。它依據計劃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確定的目標。主要內容包括:引進技術以提高農業產量和增加收入;提高農民素質,尤其是激發農民的自信心和創造精神;發展衛生、交通及基礎教育等方面的目標。
7.農作系統開發方式,即以農戶(農場)為綜合整體,開發系統技術,使農戶取得綜合效益。
這一方式的目的是向推廣人員提供專為滿足當地耕作條件及農戶的需要和利益而進行研究的成果。實地人員一般專業化程度很高。計劃是通過研究和推廣人員的互助合作以及同當地農民的合作來實現的。農作系統開發方式的特點是要求在推廣人員與科研人員之間建立一種合作的夥伴關系,要求他們一起深入農村,進行農作系統的分析研究,充分了解農戶或農場的需要,把農戶或農場視為一個綜合系統。
8.農民或生產者自我組織的服務模式
這種模式在法國、丹麥、瑞典、芬蘭、日本及我國台灣省等地都是核心的推廣組織模式。例如日本政府和農協雙軌推廣制,其推廣工作的范圍很廣,主要涉及農業生產指導及農家生活指導,在全國從上到下各級都建立相應的組織,提供多元化的咨詢服務。
二、農業推廣體制發展主要趨勢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農民經濟實力的增強,在未來的50--100年內,農業推廣仍然以轉化科技成果為主要目標,其發展趨勢是:推廣工作的目標由增加產量向以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為中心轉移,並逐步發展到把農村、農業、農民生產的發展與生活的改善作為農業推廣的總目標;推廣工作的內容由產中服務向產前、產後服務縱深拓寬,並逐步發展成為農業推廣咨詢服務,即除去農業外,還包括農民所需要的其它生產、生活領域,如社會、經濟、市場、管理、信貸、家政、法律、文化等,從而更多地重視在農村社會市場經濟發展的基礎上對人力資源的開發;推廣服務的對象不再只是農民,而應當是全體農村人民推廣的策略方式,由自上而下行政指令驅動式向以由下而上自願參與咨詢式為主並輔以其它模式過渡;推廣的組織體系進一步向多元化綜合型方向發展,民間推廣組織力量將不斷加強;推廣的手段和方法不斷更新。溝通將成為農業推廣咨詢的基本方法,計算機及大眾傳媒將被廣泛應用。(陳良玉,高啟傑)
當然,根據不同地區農業生產潛力、經濟發展水平差異及產業結構不同,針對不同地區採取不同的,在不同地區應因地制宜地確定不同模式使理論。再者,根據各個地區的產業結構,在不同地區應因地制宜地確定以某種具體模式為主,輔以其它多種模式按一定程序分類型確定推廣的組合模式模式。
總之,不管未來社會如何發展,農業推廣將繼續發揮其重要作用,農業推廣體制也將呈現以下特徵:
1.推廣要素的多元化。農業領導機構、農業科研機關、農業院校、農業技術推廣單位、農民(農場主)等都將成為推廣的相關參與者,起內容涉及除去農業外,還包括農民所需要的其它生產、生活領域,如社會、經濟、市場、管理、信貸、家政、法律、文化等
2.推廣模式的復雜化。單一的推廣模式不再適合越來越復雜的農業經濟社會,這就要求各種推廣模式進行優化組合,共同發揮作用
3.農業院校、農業科研單位將繼續發揮其原動力的作用。
4.計算機網路技術將在農業推廣中廣泛應用。
德國的農業信息服務主要通過三種類型的計算機網路來實施。一是各州植保局開發和運營的電於數據管理系統(EDV),二是郵電系統開發經營的電視屏幕文本顯示服務系統(BTX),用戶須購買 BTX主機和鍵盤,將其與電視、電話連接,即可通過郵局的通訊網路,獲得農業信息服務和農作物病蟲測報信息服務。三是德國農林生物研究中心開發建設的植保文獻資料庫系統(PHYTOMED)、農葯殘留資料庫 INTERPRET、害蟲管理資料庫等,大多以科隆市的德國計算中心的大型計算機作為宿主機,德國計算中心的大型計算機存儲了德國各行各業的數百個資料庫,其中農業方面的資料庫30多個。
凡與德國計算中心的大型計算機聯網的微型計算機用戶或大型計算機終端用戶,如農業領導機構、農業科研機關、農業院校、農業技術推廣單位、配備了計算機的農場主等等,都可通過國家郵電通訊網路系統,與德國計算中心的大型計算機聯接,購買了資料庫訪問通行字的用戶,可隨時查詢資料庫中的內客,經當場測試,無論全國哪個地方,聯機接通後,一般僅需 l一3秒的等待時間,查詢結果可以在顯示屏上顯示,也可以在列印機上列印查詢結果。(李 遠,孟曉宏)
5.對於高新技術的推廣可以採用有償服務的信息咨詢模式、技術轉讓模式、高新技術開發、技術輻射模式,完善相應的技術市場和市場機制,(如目前採用的「公司加農戶」、「民間組織加農戶」的多元化組織模式,或者類似於「公司加協會聯農戶」式的各種組合模式,這些模式的服務方式的多樣化且不斷增加有償服務方式,逐步形成城郊型、外向型、市場化、產業化的農業新格局。)(陳良玉,高啟傑)
美國所有的推廣體系都是商業化的,唯獨農業推廣體系是絕對不向農民要一分錢的。因為農民是一個弱勢群體,受自然力不可預測因素的影響特別大,一旦遇到災害就很難有自救的能力,最需要外界的幫助。(楊映輝)
但是在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下,這一格局可能會回發生變化。
6.政府在農業推廣的地位將在有償服務開展後一段時間削弱。
參考文獻:
〔1〕陳良玉,高啟傑.優化農業推廣模式 發展農業推廣事業
〔2〕武英耀,張改清--美國合作農業推廣體制及其對我國的啟示.山西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3〕李 遠,孟曉宏.美國合作農業推廣體制
〔4〕李 遠,孟曉宏.日本雙軌農業推廣體系
〔5〕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國外農業推廣[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1.15-16.
〔6〕吳俊.我國農業推廣體制研究
〔7〕.馬曉嵐訪美國康涅狄格大學教授楊秀生:構建新型農業科技推廣體系.科學時報.2006-03-02
〔8〕楊映輝.農業推廣的國際比較.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
〔9〕李 遠,孟曉宏,德國計算機網路技術應用於農業
〔9〕佚名.關於加強我國基層農業技術推廣服務體系的建議.中國網2006-03-02
㈤ 縣農業局農業科技入戶工程實施方案
XX縣農業局農業科技入戶工程實施方案 實施農業科技入戶工程,是我縣認真貫徹中保山市委一屆七次全會精神,加快農業科技轉化利用,提高農民科技素質,提升農業科技推廣服務能力,提高農產品競爭力,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重大舉措。為推進該項工程穩步、有序、規范開展,力求真正取得實效,根據農業部《關於推進農業科技入戶工作的意見》(農科教發〔〕號)、農業部辦公廳《關於印發〈全國農業科技入戶示範工程試點行動方案〉的通知》(農辦科〔〕號)、保山市人民政府《關於開展千名農科人員進百村(企)入萬戶幫扶致富奔小康行動意見》(保政發〔〕號)《XX市農業局關於農業科技入戶工程實施方案的通知》(保農發〔〕號文件),《中XX縣委XX縣人民政府關於開展農業科技人員進村(企)入戶幫扶致富奔小康行動的意見》(X發〔〕號)的有關要求,工程實行項目管理,結合XX實際情況,制定本工作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以科技示範戶能力建設為核心,以優勢農產品和優勢產區為重點,以推廣主導品種、主推技術和實施主體培訓為關鍵措施,以整合資源與創新農技推廣和服務機制為突破口,通過政府推動、市場引導、項目帶動,建立科技人員直接到戶、良種良法直接到田、技術要領直接到人的科技成果快速轉化長效機制,不斷提升主要農產品綜合生產能力和勞動者素質。構建為農業發展提供科技支撐,為農戶生產經營提供技術服務的新機制。
二、目標任務
在全縣組織縣、鄉農業科技人員進村(村委會)入戶(科技示範戶),以水稻、玉米、小麥、甘蔗、茶葉、油菜、蔬菜、亞麻為重點,兼顧其它農作物和農產品的開發利用,選擇種植類型相對集中、農產品商品率高、示範效果好、生態類型有一定代表性的科技示範戶開展工作。示範推廣優良品種和配套技術,對農民進行農業科技培訓,實現科技人員直接到戶,良種良法直接到田,技術要領直接到人;培育和造就一大批思想觀念新、生產技能好、既懂經營又善管理、輻射能力強的農業科技示範戶,發揮科技示範戶的帶動作用,拓寬科技入戶的渠道;構建政府組織推動,市場機制牽動,科研、推廣機構帶動,農業企業和技術服務組織拉動,專家、技術人員、示範戶和農戶互動的新型農業科技網路,為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實施農業建設項目提供科技支撐與保障。力爭到,科技示範戶的素質和能力顯著提高,農業技術服務組織進一步壯大,培育.萬個科技示範戶,輻射帶動萬農戶,發展個新型農業技術服務組織;重點示範區內主要先進實用技術入戶率和到位率達到%以上,農業綜合生產成本降低%以上,科技進步對農業增長的貢獻率提高%以上。
三、農業科技示範戶能力建設
、合理選擇農業科技示範戶
遴選示範戶是做好科技入戶工作的重要環節,要深入、認真、細致地做好示範戶的遴選工作。示範戶遴選工作由縣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組織,充分尊重工作隊員的意見。
()示範戶選擇的條件
示範戶應具備:家庭主要勞動力從事農業生產,至少有名勞動力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上;科學種養水平和經濟效益較高;生產經營規模較大,在當地屬中上水平;擁護黨在農村的方針政策,明理誠信,遵紀守法,群眾公認,樂於幫助和帶動周邊農戶依靠科技發展生產。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選擇農民技術員、各類科技推廣項目示範戶、種養大戶、《綠色證書》和《跨世紀青農民科技培訓證書》獲得者。對某些方面表現突出的農村實用技術人才,可適當放寬限制條件。
遴選示範戶要在農戶自願申報基礎上,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經過相應的民主程序確定。經縣農業局批准後在本村范圍內公示,並報市農業局備案。
()示範戶的權利和義務
示範戶的權利:享受科技入戶工程項目補貼;優先獲得新品種、新技術、新機具;優先接受科技培訓、技術指導和服務;對技術指導員的工作績效進行評價。
示範戶的義務:積極參加科技培訓,帶頭使用新技術、新機具,提供必要的示範條件,配合技術指導員做好技術推廣和示範工作;熱情幫助周邊農戶,積極傳授科技致富經驗,帶動個左右農戶。
、重點扶持農業科技示範戶
採取政策傾斜、直接補貼、科技培訓、專家指導和小額信貸等多種方式,對科技示範戶進行扶持,實現良種、技術、農機、信息「四到戶」。通過各級農業部門、農業專家、技術指導員及農村基層組織,把農作物和水產的優良品種推介到科技示範戶;把先進實用、配套集成、簡單易學的種養技術、防災減災和標准化生產技術傳授到科技示範戶;把省工省力、節本增效、操作簡便的新型農機具推廣到科技示範戶;把農業科技、農產品供求和生產資料等有關信息發送到科技示範戶。
、不斷增強農業科技示範戶的能力
著力提高科技示範戶的學習接受能力,使科技示範戶能夠自覺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率先推廣應用先進實用技術;提高科技示範戶的自我發展能力,能夠將學到的知識和技術運用到生產經營活動,發揮自身優勢,自主創業致富;提高科技示範戶的輻射帶動能力,能夠將掌握的知識和技能普及和傳授給周圍農戶,以戶帶戶,以戶帶村,以村帶鄉,形成農業技術示範新模式。
四、科技服務
、成立XX縣農業科技入戶工程專家組,由首席專家負責,在市級專家組的指導下和縣農業局領導下開展工作。首席專家由寸待菊擔任,成員見下表:
騰沖縣農業局農業科技入戶工程專家組名單
姓 名
工 作 單 位
職 稱
聯系電話
職 務
趙國祥
XX縣農業局
X
組 長
寸待菊
XX縣植保站
高級農藝師
X
副組長
姜加明
XX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農藝師
X
副組長
周新孝
XX縣茶桑站
農藝師
X
陳 勇
XX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高級農藝師
X
尹可鑒
XX縣種子管理站
助理農藝師
X
葛上位
XX縣水產站
工程師
X
段 強
XX農機推廣站
助理工程師
X
李有棟
XX縣植保站
農藝師
X
戴朝明
XX縣種子管理站
農藝師
X
王世林
XX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農藝師
X
尹家信
XX縣農廣校
政工師
X
附:
保山市農業局農業科技入戶工程專家組名單
姓 名
工 作 單 位
職 稱
聯系電話
職 務
寸瑞紅
XX市農業局
高級工程師
X
組 長
鄭家文
XX市農業技術綜合服務中心
研究員
X
副組長
首席專家
黎應福
XX市種子管理站
研究員
X
副組長
尹開慶
XX市農業技術綜合服務中心
高級農藝師
X
尹勝鑫
XX市土壤肥料工作站
高級農藝師
X
賈應明
XX市甘蔗科學研究所
農藝師
X
張家忠
XX經濟作物技術推廣站
高級農藝師
X
肖文祥
XX市植保植檢站
高級農藝師
X
吳紹燦
XX市農業環境保護監測站
農藝師
X
邵家軍
XX市水產站
工程師
X
楊建平
XX市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站
高級工程師
X
專家組負責全縣農業科技入戶工程的科技指導工作,編制工程技術方案,分度篩選全縣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報市級專家組審定,縣農業局批准實施;對全縣農業生產中出現的重大技術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在全縣范圍內開展技術環節的指導、監督、檢查。
、實行科技入戶技術指導單位負責制
騰沖縣農業科技入戶工程技術指導單位
單 位 名 稱
聯 系 電 話
、XX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XX縣種子管理站
、XX縣植保站
、XX縣水產站
、XX縣茶桑站
、XX農機推廣站
XX縣農廣校
XX市農業科技入戶工程技術指導單位
單 位 名 稱
聯 系 電 話
、XX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XX市種子管理站
、XX經濟作物技術推廣工作站
、XX市植保植檢工作站
、XX市土壤肥料工作站
、XX市農業環境保護監測站
、XX市甘蔗科學研究所
、XX市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站
、XX市水產工作站
技術指導單位應根據縣度技術方案,抓好縣級主導品種、主推技術的推廣示範工作,結合工作開展主體培訓;積極跟蹤農業科技入戶工作進展,適時提出農業生產中的技術指導意見,解決農業生產中出現的較大技術問題;對各鄉鎮農業服務中心、農業企業、技術指導員、農戶提出的技術咨詢認真解答,並採取切實有效的工作措施,確保農業生產正常進行,取得豐收。
、實行技術指導員包戶責任制
每個技術指導員需聯系戶農戶作為科技示範戶。
技術指導員要填寫《農業科技入戶工程科技示範戶登記表》,建立專門檔案。技術指導員與科技示範戶要簽訂科技服務合同,以合同形式確定責任關系。技術指導員要採取上門指導、集中培訓、電話咨詢等多種形式,為科技示範戶提供技術服務,及時有效解決生產實際問題。技術指導員要如實記錄技術服務和示範戶生產情況,建立技術服務檔案。技術指導員的情況和服務對象、服務內容、經費使用等相關信息要向社會公示。
五、資金管理
、資金投入
按照市政府和市農業局的安排部暑,從起每籌集萬元,其中縣級配套.萬元,要求各鄉鎮配套必要的資金,作為農業科技入戶工程專項資金,直接補貼到戶。此外,要充分利用現有農業補貼政策和各類項目資金,良種、農機補貼、科技推廣培訓、重大農業工程建設、生態環境保護等項目要向科技入戶工作傾斜,增量部分主要用於扶持科技示範戶;引入市場機制,鼓勵和引導企業、社會和個人對科技入戶工程進行投入。
、資金用途
列入科技入戶工程資金的,一律直補到農戶,主要用於農戶購買良種及其它科技措施運用,不得用於科技入戶工程工作經費及其它事項。
、資金使用辦法
縣級以上安排的科技入戶工程資金,市、縣、鄉鎮三級工作隊員每人配套科技推廣經費元,待資金就位後借支,工作隊員各自按聯系戶造冊登記補助,聯系戶必須簽名並按手印,末憑補助名冊到農業局核銷,逾期不辦理核銷手續的,不予考核定格,並責令書面說明原因。有經濟問題的,追究當事者的責任。
六、技術指導員管理
技術指導員在從事科技入戶工作期間,除接受所在單位管理外,要服從縣農業局農業科技入戶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的管理,並接受所在鄉、鎮、村的管理。
、技術指導員原則上與所在單位其他工作脫鉤;
、技術指導員應與科技示範戶同吃、同住、同勞動;
、技術指導員每月在村時間不得低於天,農忙時節不得離村。特殊情況需離村時,應報所在鄉(鎮)、村有關工作機構批准;
、技術指導員進村周內應制定出工作計劃,按季度、半、度進行工作報告,分別報所在鄉(鎮)、縣領導機構;
、技術指導員在村工作期間,按實際駐村天數由所在單位每天核發伙食補助元,往返交通費每月一次由所在單位報銷,列入單位科技推廣補助經費開支;
、在選擇的科技示範戶中,當與上相比較,要做到糧食產量增加%以上,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加%以上,以村為基本單位轉移勞動力人以上。
、工作考核。農業局局屬二級單位抽派的工作隊員由縣農業局農業科技入戶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考核;鄉級抽派的工作隊員由鄉鎮政府負責考核,報由農業局備案,作為專業技術人員履職考核和評聘專業技術職務的重要依據。
七、項目管理
、管理機構
為加強對全縣農業科技入戶工程工作的組織管理,騰沖縣農業局成立農業科技入戶工作領導小組,由縣農業局局長尹正輝任組長,農業局副局長趙國祥、楊必金任副組長,成員由縣農業局種植業股股長張紹富、水產股股長楊新壽、農機股股長張家文、組織人事股股長謝翠芝等人組成,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縣農業局種植業股,辦公室主任由張紹富擔任,日常工作由領導小組辦公室管理,聯系電話(-)。
、農業科技入戶工作的監督檢查
縣局領導小組根據農業科技入戶工程工作責任制,開展科技入戶工作的全程監督和檢查,切實解決農業技術推廣「最後一公里」,農業技術成果轉化「最後一道坎」的問題。開展對農業科技示範戶和科技入戶工程組織管理的績效評價,建立獎懲機制。對績效突出的鄉鎮、村給予表彰和獎勵,對績效不明顯的,減少項目支持或停止項目實施;對績效顯著的示範戶給予表彰和獎勵,對示範作用差、周邊農戶不滿意的示範戶,經調查核實後取消資格;對表現突出的專家組成員、技術指導單位和技術指導員,給予表彰和獎勵,對責任心不強、績效不明顯的實行末位淘汰,並及時增補。研究制定優惠政策,為科技入戶創造良好環境,形成廣大農民競相學科技、用科技的氛圍,推動科技入戶工作深入持久地開展下去。
㈥ 農業綜合開發高標准農田建設項目實施方案
1、耕地質量監測與保護提升
依據高標准農田建設的規劃要求,在耕地質量監測板塊建設了氣象監測系統、土壤監測系統、作物生長監測系統,配備了氣象監測站、土壤多參數監測站、移動式作物生長監測站、土壤緊實度測量儀、土壤墒情速測儀土壤樣品採集設備,採集土壤、氣象環境數據,結合作物長勢,進行綜合分析。
通過智能硬體設備,檢測鹽鹼土壤和酸化土壤,同時配合耕地質量保護系統和土壤墒情監測平台,實現對土壤數據的實時統計和分析;實施測土配方施肥,促進土壤養分平衡,提高耕地質量水平,改善土壤生態環境。
2、高效節水灌溉
高效節水灌溉是對除土渠輸水和地表漫灌之外所有輸、灌水方式的統稱。通過科學規劃建設高標准農田的田間灌溉節水工程,建設智能機井灌溉系統和水肥一體化系統,對水資源數據,用水情況,灌溉情況等進行科學管理。
①高效節水設備
水肥一體化智能監控系統由系統雲平台、墒情數據採集終端、視頻監控、施肥機、過濾系統、閥門控制器,電磁閥,田間管路等組成。
②高效節水技術
系統配備墒情監測設備、水肥一體機,可根據監測的土壤水分、作物種類的需肥規律,設置不同的程序,進行對應作物的、周期性、有計劃的水肥輪灌。
3、綠色防控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公共植保」和「綠色植保」理念,以「防災減損、提質增效、保障安全」為目標,扎實做好病蟲災害監測預警和防治指導公共服務,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和食品生產安全。通過在農作物生長過程中實施以蟲情測報燈、性誘測報系統、孢子自動捕捉監測系統、殺蟲燈、黏蟲黃板、盒式誘捕器等綠色防控儀器設備。
運用理化誘控技術和科技手段相結合,有效控制農作物病蟲害,並根據因害設防原則,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進行合理布局,在高標准農田區域內布置農田天眼、無人機進行綠色防治、災情監控、統防統治。
4、數據平台建設
提供土壤墒情監測、水肥一體化、智能灌溉、病蟲害監測、災情苗情監測、氣象環境監測等平台,多種平台,可單獨查看,也可在數據中心進行聯動分析。
㈦ 四川省《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技術推廣法》實施辦法
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技術推廣法》的規定,結合四川省實際,制定本實施辦法。第二條 凡在四川省行政區域內從事農業技術推廣活動的,必須遵守本實施辦法。第三條 本實施辦法所稱農業技術,是指應用於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蠶桑業的科研成果和實用技術,包括良種繁育、施肥培土、病蟲草鼠防治、栽培和養殖技術,栽桑養蠶技術,飼料加工技術,畜禽疫病防治技術,農副產品加工、保鮮、貯運技術,農業機械技術和農用航空技術,農田水利、土壤改良與水土保持技術,農村供水、農村能源利用和農業環境保護技術,農業氣象技術以及農業經營管理技術等。
本辦法所稱農業技術推廣,是指通過試驗、示範、宣傳、培訓、指導以及咨詢服務等,把農業技術普及應用於農業生產產前、產中、產後全過程的活動。第四條 農業技術推廣應當遵循下列原則:
(一)有利於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
(二)尊重生產經營組織和農業勞動者的意願;
(三)因地制宜,經過試驗、示範;
(四)國家、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扶持;
(五)實行農業技術推廣機構、科研單位、有關院校與群眾性科技組織、科技人員、農業勞動者相結合;
(六)講求農業生產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第五條 鼓勵和支持科技人員開發、推廣應用先進適用的農業技術。
鼓勵和支持農業勞動者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應用先進適用的農業技術。
鼓勵和支持引進國外先進的農業技術,促進農業技術推廣的國際合作與交流。第六條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加強對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領導,組織有關部門和單位採取措施,促進農業技術推廣事業的發展。第七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農業、林業、畜牧、水利、水產、農機、蠶桑、氣象主管部門(以下統稱農業技術推廣行政部門),在同級人民政府的領導下,按照各自的職責,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有關的農業技術推廣管理工作。同級人民政府科學技術行政部門對農業技術推廣工作進行指導。第八條 對在農業技術推廣工作中做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給予獎勵。第二章 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第九條 農業技術推廣實行以農業技術推廣機構為主,農業科研單位、有關院校及群眾性科技組織、農民技術員相結合的推廣體系。第十條 縣級以上國家農業技術推廣機構的職責是:
(一)參與制定農業技術推廣長遠規劃和年度計劃,並組織實施;
(二)負責重大科技成果的推廣和先進實用技術的引進;
(三)對農業新技術進行試驗、示範;
(四)開展農業技術指導、技術咨詢、技術培訓、技術承包、普及農業科學知識;
(五)對當地推廣銷售的種子、化肥、農葯、獸葯、飼料等農用生產資料進行生產監測和市場監測以及農業環境保護監測管理;
(六)開展技物結合,興辦經濟實體;
(七)搜集、整理、傳遞農業科學技術情報和經濟信息;
(八)對下級農業技術推廣機構實行業務指導。第十一條 鄉(鎮)農業技術推廣機構是國家在農村基層設立的全民所有制事業單位,由縣級人民政府農業技術推廣行政部門和鄉(鎮)人民政府實行雙重領導。
縣級人民政府農業技術推廣行政部門負責鄉(鎮)農業技術推廣機構的政策、業務指導和人員、資產、財務管理,在徵求鄉(鎮)人民政府意見後按規定程序任免其主要負責人。鄉(鎮)人民政府負責綜合協調、監督等行政管理和政治、思想教育,提供必要的工作和生活條件,配合縣級人民政府農業技術推廣行政部門做好鄉(鎮)農業技術推廣機構的人員管理。第十二條 鄉(鎮)農業技術推廣機構的主要職責:
(一)參與制訂農業技術推廣計劃並組織實施;
(二)組織農業技術的宣傳培訓;
(三)提供農業技術、信息服務;
(四)對農業新技術進行試驗、示範;
(五)指導村農業技術綜合服務站或農民技術人員及其群眾性科技組織的農業技術推廣活動;
(六)開展技物結合,興辦經濟實體。第十三條 村民委員會設立的農業技術綜合服務站和配備的農民技術員在上級農業技術推廣機構的指導下,宣傳農業技術知識,落實農業技術推廣措施,為農業勞動者提供產前、產中、產後技術服務。第十四條 鄉(鎮)以上地方各級國家農業技術推廣機構的人員編制,按照國家和省編制管理規定核定,專編專用,任何單位不得擠占。對缺編人員應及時補充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