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一部大風車曾經播過的外國動畫片,求片名
小公主吧。動畫是根據小說改編的
《小公主》是一部灰姑娘式的兒童小說,寫的是19世紀的故事。小主人公,英國女孩撒拉·庫爾,剛生下來母親就去世,父親在印度經營煤礦,十分富有。在她七歲的時候,她被父親送回倫敦,在明貞女士辦的一所高級女童培育院住讀。她剛入學時,穿著像個小公主似的。可是後來傳來壞消息,說撒拉·庫爾的父親破產身亡,沒有音信。明貞女士一下子態度完全改變,覺得她成了自己的累贅,把她從小公主變成了最低賤的使女,從原來漂亮的房間趕到寒冷簡陋的閣樓上去棲身。但是在她生活困難時,還是不忘幫助別人。然後撒拉·庫爾盡管遭到變故,只能暗中想念父親,背著人哭泣,但是最困難的時候始終堅強地生活下去,不卑不亢,和同樣過著日子的女伴相濡以沫,互相支持。到頭來,原來她父親死後還留下了一大筆遺產,他的朋友經過許多周折,終於找到了她。撒拉·庫爾一下子又是位「小公主」,被接走了,使明貞女士惱喪不已。這本書既刻畫了心地善良、不怕困苦的撒拉·庫爾,使人對她又是同情又是佩服,又對明貞女士那種勢利小人作了淋漓盡致的諷刺。
『貳』 大風車轉出新希望是什麼
風能作為一次能源,是因空氣流做功而提供給人類的一種可利用的能量,簡而言之,空氣流具有的動能稱為風能。人類利用風能的歷史可追溯到公元前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開發利用風能的國家之一。中國人民利用風力提水、灌溉、磨面和用風帆推動船舶前進。但歷經數千年,風能技術發展緩慢,沒有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
但自1973年世界石油危機以來,常規能源告急。尤其近幾年,隨著世界工業經濟的發展、人口的劇增、人類慾望的無限上升和生產生活方式的無節制,全球整體呈現經濟高速增長、能源消耗持續上升的態勢。大量化石能源的使用直接導致了環境污染越發嚴重。尤其是以二氧化碳為主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急劇上升,造成全球氣候變暖、冰川積雪減少、兩極冰山融化、海平面明顯上升,使沿海地區遭受水災,從而造成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在此種背景下,如何應對全球氣候變暖成為全世界共同關注的議題,並上升成為全人類面臨的巨大挑戰之一。風能作為一種可再生清潔能源有著巨大開發潛力,開始得到越來越多的青睞,尤其是對沿海島嶼、交通不便的邊遠山區、地廣人稀的草原牧場,遠離電網和近期內電網還難以到達的農村、邊疆。風能作為解決生產和生活能源的一種可靠途徑,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李莉,2016)。
我國位於亞洲大陸東南部,瀕臨太平洋西岸,季風強盛。季風是我國氣候的基本特徵,如冬季季風在華北長達6個月、在東北長達7個月,東南季風則遍及我國的東半部,全國風力資源的總儲量為1.6×106MW。我國風力發電事業雖起步較晚,但是基於國家政策和資金的支持,其得到了快速的發展。迄今為止,我國已經在河北張家口、內蒙古、山東榮成、遼寧營口、黑龍江富錦、新疆達坂城、廣東南澳和海南等地建成了多個大型風力發電場,並且計劃在江蘇南通、灌雲及鹽城等地興建十億瓦特(GW)級風電場。
目前,我國在風能的利用和開發上加大了投入力度,使高效清潔的風能利用在我國能源格局中佔有應有的地位。
一、風能的成因和特點
風能就是地球表面大量空氣流動所產生的動能,是太陽能的一種轉化形式。由於地面各處受太陽輻照後氣溫變化不同和空氣中水蒸氣的含量不同,因而引起各地氣壓的差異,在水平方向高壓空氣向低壓地區流動,即形成風。
風速9~10m/s的5級風,吹到物體表面上的力,每平方米約有0.1kN。風速20m/s的9級風,吹到物體表面上的力,每平方米可達0.5kN左右。台風的風速可達50~60m/s,它對每平方米物體表面上的壓力可以達到2.0kN以上。波濤洶涌的海浪是被風激起的,它對海岸的沖擊力極大,有時甚至可以高達每平方米200~300kN,最大時甚至可以達到每平方米600kN。由此可見,風的能量超乎我們想像。
風能不僅能量極大,並且在自然界中所起的作用也很大。它可以在地表做運輸水分的工作,水汽主要是由強大的空氣流輸送的,從而影響氣候,形成雨季和旱季。風中具有的能量,比人類迄今為止所能控制的能量高很多。風能與其他能源相比,既有顯著的優勢,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其特點包括:
(1)蘊量巨大。據估算,到達地球的太陽能中雖僅有約2%轉化為風能,但其總量十分可觀,全球風能約為2.74×109MW,其中可利用的風能約為2×107MW,比地球上可開發利用的水能總量要大10倍。全世界每年燃燒煤炭得到的能量,還不到風力在同一時間內提供給地球能量的1%。
(2)來源豐富,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風是周而復始的自然循環造成的,在地球上分布廣泛。
(3)沒有污染,清潔無害。風能本身屬清潔能源,目前成熟的風能利用和轉化技術也環保無污染。
(4)能量密度低。這是風能的一個重要缺陷,由於風能來源於空氣的流動,而空氣的密度是很小的,因此風力的能量密度也很小。從表4-2中可以看出,在各種能源中,風能的能源密度是極低的,給其利用帶來的一定的困難。
(5)不穩定。氣流變化頻繁,風的脈動、日變化、季節變化等都十分明顯,其波動很大,具有季節性、隨機性等特點。
(6)地區差異大。因地形變化,風力的地區差異非常明顯,鄰近區域、有利地形下的風力,可能是不利地形下的幾倍甚至幾十倍。
圖4-4風力發電機
2.風力發電的形式
1)離網應用
風力發電機的離網應用種類繁多,主要分為以下幾類:
(1)為蓄電池充電:這種應用大多是指哪些供單一家庭住宅使用的小型風力發電機。轉子直徑為3m(功率范圍為40~1000W)的風力渦輪機屬於此類。
(2)為邊遠地區提供可靠電力:包括小型、無人值守的風力發電機。風力發電機通常與蓄電池相連,而且也可以與光電電池或柴油發電機等其他電源聯機。典型的用途包括為海上導航設備和遠距離通信設備供電。
(3)給水加熱:這種系統多用於私宅。典型用法是將風力發電機直接與浸沒式加熱器或電輻射加熱器相連。
(4)邊遠地區的其他使用:包括為鄉村供電、為小型電網系統供電,以及為商業性冷藏系統和海水(或苦鹹水)淡化設備供電。
在離網式發電機的應用中,佔主導地位的是利用風力發電機為蓄電池充電。這類風力發電機的轉子直徑通常小於5m,而且其額定功率低於1000W。
2)聯網應用
(1)單個風力發電機:這些發電機可為居民、商業、工業或農業提供電能。其電負荷接近風力發電機的能力,並且也可以與電網相鏈接。多數情況下風力發電機安裝在一個農場或一組住宅房舍附近。這些風力發電機的功率一般為10~100kW。
(2)風田:它是將多個風力發電機集中安裝、均勻分布並由控制中心集中管理,所發出的電力主要是通過電網輸送,而不是專門服務於一個地區。這些風力發電機的功率一般為50~500kW。
這種分散的聯網風力發電機市場受國家能源政策的左右。荷蘭、美國、丹麥和德國一直允許個人將私有風力發電機與電網聯網,並允許將多餘的電力賣給當地電力部門,現在有向大型化發展的趨勢。
3.國內外風力發電的發展現狀
我國是世界上風力資源佔用率最高的國家,也是世界上最早利用風能的國家之一。據資料統計,我國10m高度層風能資源總量為3226GW,其中陸上可開采風能總量為253GW,加上海上風力資源,我國可利用風力資源近1000GW,如果風力資源開發率達到60%,僅風能發電一項就可支撐我國目前的全部電力需求。
但我國利用風力發電起步較晚。和世界上風能發電發達國家(如德國、美國、西班牙等)相比還有很大差距。至今,我國已經在河北張家口、內蒙古、山東榮成、遼寧營口、黑龍江富錦、新疆達坂城、廣東南澳和海南等地建成了多個大型風力發電場,並且計劃在江蘇南通、灌雲及鹽城等地興建十億瓦特級風電場。據有關資料顯示,到2003年底,全球風能發電裝機容量已突破4000×104kW,風能發電佔全球電力供應的0.5%。到2013年底,全球電累計裝機容量達到3.18×105MW,在2009-2013年間全球風電市場規模擴大了幾乎2×105MW。然而,2013年新增風電裝機3.55×104MW,比2012年的增量下降了約104MW。2014年4月,全球風電累計裝機容量已達到3.654×105MW,同比增長14.9%。新增裝機容量4.73×104MW,新增裝機增長率達到34%(朱曉,2014)。
據2003年底的資料顯示,歐洲是當時全世界風力發電發展速度最快,同時也是風電裝機最多的地區。2003年底歐洲地區累計風電裝機容量為2.93×104MW,約佔全球風電總裝機容量的73%。美洲地區至2003年底風電裝機容量達690×104kW,佔全球風電總裝機的17%。而在2003年的時候,亞洲地區風力發電與美歐相比還比較緩慢,除印度一枝獨秀以外,其他國家風電裝機容量均很小。當時風電累計裝機容量居前五位(到2003年底)的國家依次是德國(14612MW)、西班牙(6420MW)、美國(6361MW)、丹麥(3076MW)和印度(2120MW)。
這種局面到2013年底發生了一定的變化,據有關資料顯示,2013年年底,中國(不包括台灣地區)新增裝機容量16088.7MW,同比增長24.1%,累計裝機容量9142.4×104kW,同比增長21.4%。新增裝機和累計裝機兩項數據均居世界第一。我國風電事業雖起步較晚,但是基於國家政策和資金的支持,風力發電得到了快速的發展。美洲地區的風電發展穩步向前,而歐洲地區陸上風電裝機漸入瓶頸,海上風電逐漸成為新的增長點。在亞洲,除了風能發電迅速發展的中國以外,印度的風電發展也是不容小覷的。到2013年底,風電累計裝機容量居前五位的國家依次變為了中國(91424MW)、美國(61091MW)、德國(34250MW)、西班牙(22959MW)、印度(20150MW)(朱曉,2014)。
4.海上風力發電
在風能發電技術不斷發展的過程中,世界各國明顯存在著從陸上風能發電到海上風能發電的轉變(圖4-5)。與陸上風能發電相比,海上風能資源較大,同高度風速海上一般比陸上大20%,發電量高70%,而且海上少有風平浪靜,風電機組利用效率較高。目前,海上風電機組的平均單機容量在3MW左右,最大已達6MW。同時,海水表面粗糙度低,海平面摩擦力小,因而風切變即風速隨高度的變化小,不需要很高的塔架,可降低風電機組成本。海上風的湍流強度低,海面與海上的空氣溫差比陸地表面與陸上的空氣溫差小,並且沒有復雜地形對氣流的影響,因此作用在風電機組上的疲勞負荷減少,可延長其使用壽命。陸上風電機組一般設計壽命為20年,海上風電機組設計壽命可達25年或以上。同時,海上風電不佔用陸上土地,對於人口比較集中,陸地面積相對較小、瀕臨海洋的國家或地區較適合。海上發電的開發利用不會造成大氣污染和產生有害物質,可減少溫室效應氣體的排放,對環境及景觀負面影響小。另外,海上風電機組受雜訊制約小,轉速一般比陸上高10%,風力發電機利用效率相應提高5%~6%。然而,海上風能發電的開發也存在其不足之處,如建設施工和維修技術難度較大,建設成本高、電力遠距離輸送和並網相對困難等。總之,海上具有豐富的風能資源,結合當今技術的可行性,海上風力發電將成為風力發電的新方向(張鴻洋,2016)。
圖4-5海上風力發電示意圖
5.風力發電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根據我國風電發展預測,到2020年底全國總裝機規模將達到1.2×105MW,到2050年底,全國風電總裝機規模將達到5×105MW,風電規模化發展,使各項技術經濟指標進一步增強。風電企業的競爭能力和盈利能力明顯增強。2020年以後化石燃料資源減少,火電成本增加,風電具備市場競爭能力,發展更快。2030年水電資源也大部分開發完,海上風電進入大規模開發時期,很可能形成東電西送的局面。風電以其良好的環境效益和逐步降低的發電成本,必將成為21世紀中國的重要電源。但是我國風力發電的商業化成本仍然較高,如何提高風力發電技術、降低商業開發成本是風力發電面臨的重要挑戰。
四、風能利用的發展
(一)風能利用存在的弊端
風能雖然是一種可再生的清潔能源,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可否認的弊端。
1.污染排放
風力發電機在建造和運行過程中會產生一些污染問題,同時也存在間接排放問題。不同能源系統在燃料提取、系統建造和運行期間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大小不同。在整個運行期間風力發電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總量是極少的,大約僅為燃煤發電系統的1%。
2.雜訊問題
風力發電雜訊包括機械雜訊和空氣動力學雜訊,其中空氣動力學雜訊是風速的函數。分析結果表明,轉子直徑小於20m的風力發電機,產生的雜訊主要是機械雜訊;轉子直徑更大的風力發電機,產生的雜訊主要是空氣動力學雜訊。雜訊問題會影響一些潛在的風力發電機安裝區的利用,雜訊問題在人口稠密地區顯得尤為突出。
3.傷害鳥類
風力發電機的運轉對鳥類會造成一定的傷害,當鳥撞擊到塔架或者翼片時會導致鳥類死亡,同時風力發電機的運轉也妨礙附近鳥類的繁殖和棲居。所以,鳥類遷徙飛行路線上的區域應限制風能的利用。
4.干擾通信
風力發電機會成為一種妨礙電磁波傳播的障礙物。由於風力發電機的影響,電磁波可被反射、散射和衍射,這就意味著風力發電機會干擾無線電通信。
5.安全問題
盡管風力發電機很少發生安全事故,但是偶爾還是會發生。這些事故大部分發生在技術人員打算使渦輪機停止運行的時候。從運行觀點上來看,不應該存在這樣的事故。
6.影響美觀
盡管美觀問題不屬於重要的問題,但是也是一種制約因素,對那些風景秀麗的地區和人口稠密的地區更是如此。公眾對風力發電機越來越多的風景區感到失望和厭倦。所以,若想要人們在視覺方面接受風力發電機,不僅可以使用對風力發電機進行整齊排列的方法,而且還可以採用統一尺寸和設計來增加美觀程度。
(二)風能的發展前景
當前我國的風電裝機容量較大,但在全國電源裝機總容量中所佔的比例依然很小,風電利用在我國依然有相當大的發展前景。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原因。
1.豐富的自然風能和工業風能資源
根據相關調查研究,目前我國可以加以利用的低空(即10m以內)自然風能資源(包括陸上風能資源和海上風能資源)非常豐富,大約有10×108kW左右。高空風能資源更為豐富,能夠達到20×108kW。同時,工業風能也有很好的利用前景,工業風能利用較為便捷,在為電力事業做出貢獻的同時也能增加企業的效益。
2.社會對清潔能源的需求不斷增大
一方面,時代的進步使環境保護觀念逐漸深入人心,在能源利用上更加註重清潔性、節能性和可持續性等,對於風電事業的關注越來越多,並開始傾向於使用新型的清潔能源。另一方面,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也帶來了用電需求的增大,利用風能發電能夠有效緩解電力資源緊張的情況。
3.我國有較好的電網實施條件
東部沿海地區經濟較為發達,而且目前已經裝有較為完善的高壓輸電網,在風電建設上難度相對較小,實施較為合理。針對內陸一些風力資源豐富但經濟發展相對落後的地區,國家會加大對風電建設的資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大大減小建設難度。
4.風電製造業良好的發展基礎
目前,我國在風電建設方面的投入不斷加大,風電製造業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能夠為風電建設提供相應的建設設備和技術支持。我國已能夠大規模地生產2MW和1.5MW的風電機組,還將不斷投入生產3MW和5MW以及更大功率的發電機組。
國際風電產業日益向著一體化、國際化、大型化方向發展,技術上要求很高,風力發電機組要求可靠、壽命周期長,因此零部件的精度、功能要求高。隨著風力發電技術的發展,風電機組的原理和結構也在發生變化,未來的風電機組在向結構簡單化、體積減小的方向發展。在風力發電系統中兩個主要部件是風力機和發電機。風力機向著變槳距調節技術發展、發電機向著變速恆頻發電技術發展,這是風力發電技術發展的趨勢,也是當今風力發電的核心技術。
今後我國大力發展大型風電機組的重點是:努力掌握大型風力發電機組核心關鍵技術,包括總體設計、總裝技術及關鍵部件的設計製造技術等,整機技術路線將以目前歐洲國家流行的變槳變速的雙饋非同步發電型、低速永磁同步發電型為主。目前,我國生產最多的還有齒輪箱風力發電機組,屬於歐洲2000年左右研發的風力發電機。少數企業雖然初步掌握了直驅永磁技術,但在整個產業鏈中還沒有普及。從長遠利益來看,直驅永磁風力發電機組轉換效率高、維護量低、變速范圍大,取消了沉重的增速齒輪箱,發電機軸直接連接到風力發電機軸上,轉子的轉速隨風速而改變,其交流電的頻率也隨之變化,經置於地面的大功率電力電子變換器,將頻率不定的交流電整直流電,再逆變成與電網同頻率的交流電輸出,是未來風電技術的發展方向。
隨著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常規能源的日益枯竭,環境惡化、全球氣候變暖,加之低碳理念的深入人心,風能正以破竹之勢發展起來。未來的幾十年甚至幾百年間,我國應完善風能利用技術,圍繞風能利用技術著力培養創新型人才,加快風能的發展步伐,讓「大風車」給我們帶來更多的希望與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