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關於丁氏的歷史和現狀
丁氏文化源遠流長丁姓,是中華民族歷史上常見的大姓之一。在當今中國大陸姓氏中排名第四十六,在台灣排名第六十一.早在東漢,《風俗通義》、《潛夫論》及《急就篇》就已收之在內,宋朝《百家姓》、《千姓編》也列入其中。《姓纂》、《通志·氏族略》及《萬姓通譜》均收之。近現代的《中國姓氏記編》、《中華姓符》、《中國姓氏辭典》,台灣學者王素存編著的《中華姓府》、王萬邦編寫的《姓氏詞典》等均作為中國常見大姓收之。1921年商務印書館所印《中國人名大辭典》(臧勵龢編)收有歷史上丁氏名人169例,每人都有傳記,1979年由葉聖陶題詞的《辭源》收錄歷史上丁氏名人30多例。歷史來源丁姓,歷史悠久,最初為爵姓。遠在殷商時代,便有丁姓。據《太公金匱》載:「武王伐殷,丁侯不朝。尚父畫丁侯,三旬射之,丁侯病。」這大概是最早的歷史記載。說明在殷商時代就有以丁為姓的諸侯。但丁侯的名字、住處、家世、淵源,古籍中,均「語焉不詳」。故無從探知其原始家世源流。但丁姓始此可知。這一支出自丁侯的後裔。周武王討伐殷商時,丁候因不從而被周所滅,其子孫散居各地,部族仍以丁為氏。嗣後,丁姓為謚姓,均有史籍明確記載。《姓苑》載:丁氏系出姜姓,其遠祖為炎帝,炎帝者,少典國君長子石年是也。生長於甘肅天水郡姜水之濱,因姓姜氏,以其創耒耜,啟農桑,嘗百草,作醫書,興貸利,制五穀,是為神農氏。神農氏以火德代伏羲氏君臨天下,故號炎帝,初都陳,即今之河南淮陽,後遷至阜,即今之山東曲阜北。立120年而崩,葬長沙。歷八代衰而為黃帝代。據《通志·氏族略》雲,公元十一世紀,西周分封諸侯,炎帝後裔姜太公望因助周奪取政權有功而受封於齊。太公望,號也。《史記》載:周西伯獵,遇太公於渭水,曰:吾太公望子久矣。故號之曰「太公望」。本姓姜名尚,字子牙。太公望之次子伋,嗣位於王官。據《毛詩·齊譜》雲:齊侯「伋以二千戈虎賁百人逆子釗子南門之外,成王之崩,職掌虎賁」,又事康王,明為王官也。」孔安國「顧命」注雲:「伋為天子虎賁氏」。汲死後謚號為丁公,開丁姓之宗,其後遂以丁為氏。故丁公伋者,吾丁氏之開宗始祖也。《史記·齊太公世家》、《姓纂》、《通志·氏族略》及《萬姓統譜》等書均有記載。丁公伋,初發祥地為營丘,即今之山東臨淄。《括地誌》雲,營丘在青州臨淄北有百步外城中。《史記》雲,蓋太公之卒百有餘年,子丁公伋立,丁公卒,子乙公得立。《禮記》雲,太公封於營丘,比及五世,皆反葬於周。嗣後發展分散於濟陽郡一帶,今山東定陶也。一直都是濟陽望族。後來漸漸遍布全國各地。故歷史上名見經傳的丁姓傑出人物,多是山東人氏。如:漢高祖劉邦打天下時,封侯拜將列入元功十八人的丁復、丁禮,楚霸王項羽麾下,窘逐劉邦的大將丁固都是山東人氏,為丁氏寫下了不少光榮史頁。這支丁氏,是齊太公嫡裔,以謚為姓,源出姜氏,血緣是炎帝神農氏後裔,為丁氏有史可考的主流成分。第三支丁氏為孫姓所致。是周文王的姬姓後裔,據《三國志·孫匡傳注》雲:「三國吳時,孫權因其孫匡燒損茅芒,以乏軍用,別其族為丁氏」。《江表傳》雲:「孫權因孫匡燒損茅芒,以乏軍用,別其族為丁氏」。所以,後世的丁姓中國人之中,特別是南方的丁姓人中有一部分是周文王的姬姓後裔,因為孫氏傳自周文王第八子康叔。第四支,出自子姓。春秋時宋國有大夫宋丁公,死後,其子孫以丁為氏。第五支,出自西域回族姓。歷史上的西域在今新疆的大部分地區,在其生活的伊斯蘭教穆斯林本無姓氏,其人名中,最後一個字是「丁」的很多,進入中原漢化以後往往改為姓丁。元朝末年,有人名丁鶴年。《靈山房集高士傳》雲:「鶴年,西域人也,曾祖阿老丁,祖父苦思丁,父為烏祿丁,又有從兄吉雅謨丁。鶴年知自曾祖以下其名末一家皆丁字,不知何義,後世遂以「丁」為氏。第六支,出自於氏所改。據《楓窗小牘》所載:「宋有無賴子於慶,欲依丁謂,一老儒教其改姓丁,後果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