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案大全 > 課題研究成果推廣方案

課題研究成果推廣方案

發布時間:2021-01-19 20:24:09

1. 成果推廣應用情況

(一)成功舉辦了「北京平原區淺層地溫能資源地質勘查」項目成果評審會

2009年4月14日,順利通過了以李廷棟院士為組長的專家委員會的審查,成果總體達到國際領先水平,被評為優秀級。與會專家認為,項目中提出的淺層地溫能資源賦存和開發利用條件、淺層地溫能資源量調查評價等內容在國際上均屬首次開展,屬於科學前沿課題,所獲得的成果具有較高的科學價值和廣泛的應用前景,是一項具有探索性、開拓性、示範性、系統性的重大成果。

(二)成功舉辦了「北京平原區淺層地溫能資源地質勘查」成果報告會

2009年8月7日召開了「北京平原區淺層地溫能資源地質勘查」項目成果報告會。國土資源部地質環境司、科技與國際合作司,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市國土資源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市規劃委員會、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市水務局、市環保局、市農村工作委員會、市政市容管理委員會、北京大學等單位負責人以及新華社等16家媒體出席了報告會。國土資源部地質環境司、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等與會代表對此項成果給予高度評價和充分肯定。

(三)積極將《北京平原區淺層地溫能資源地質勘查報告》取得的眾多成果廣泛應用到生產實踐中

該項目成果為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組織編制「十二五」建築節能發展規劃、制訂可再生能源利用的相關發展政策、申報國家可再生能源建築應用示範城市提供了科學依據。以該項目成果為基礎,為國土資源部起草《國土資源部關於大力推進淺層地熱能開發利用的通知》、《淺層地熱能勘查評價規范》(國土資源部行業標准)、《省級淺層地溫能調查評價工作方案》提供技術支撐。該成果作為2007年和2008年中國地調局組織的「全國淺層地溫能資源調查評價和開發利用高級研修班」的教材,培訓全國業務骨幹350名,推動了全國淺層地溫能調查評價工作全面開展。

(四)培養人才,沉澱後勁

通過中共北京市委組織部的人才資助計劃,成功落實了淺層地溫能人才團隊建設的資助項目,使我們在培養相關人才方面增加了一個渠道。作為市委組織部人才資助項目的成果之一,組織相關人員,認真總結三年來舉辦培訓班的經驗和研究成果,編著了《北京淺層地溫能資源》和《中國淺層地溫能資源》兩部專著。根據項目研究成果,培養多名博士和碩士研究生,並在各類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

(五)支持創建淺層地溫能綜合效能實驗室

支持淺層地溫能綜合效能實驗室建設,目前第一期已初步建成,並取得了階段的測試研究成果,對指導實踐、監測地質環境、引導市場行為具有重要意義。

2. 課題研究成果活動推廣方案怎麼寫

首先學習下你的競爭對手將是怎麼樣推廣的,再結合自身的課題研究成果進行方案。

3. 課題研究是怎麼做的,包括那些步驟啊

(一)選題
1.課題來自哪裡?
2.選題的一般原則
科學性:要有理論基礎和事實依據,必須符合科學原理;預期結果要合理;研究方法要正確嚴謹。
可行性
創新性
3.選題的一般過程
(1)明確方向——發現問題
(2)濃縮范圍——經驗分析
(3)提示焦點——形成課題
4.選題的注意事項
(1)選題宜小不宜大
(2)選題應結合實際。選題要有新意。
(3)選題要考慮研究者的優勢,與自身工作相結合,與研究者的能力相適應。
(二)申報課題
申報課題,也就是設計研究方案,是如何進行課題研究的具體設想,是開始進行課題研究的工作框架,是如何進行研究的基本思路。是保證研究順利進行的必要措施;使研究具體化的中心環節;是研究成果質量的重要保證;有利於檢查和自我檢查;有利於協作研究。一般上級部門開展的課題研究都附有課題申報表。

1.課題申報表(課題研究方案)組成:

(1)課題的表述與界定:課題的名稱或題目必須明確表述所要研究的問題,要體現研究對象、研究問題、研究方法。如「初一政治自學輔導教學的實驗研究」。

(2)研究的背景、目的、意義:

研究背景:即根據什麼、受什麼啟發而研究。

研究目的意義:即為什麼要研究、研究的價值是什麼、解決什麼問題,包括理論意義、實踐意義;外在目標(目的)、內在目標目的——學生發展)。

研究綜述:本課題研究的歷史與現狀。

研究的特色或突破點:問題新、方法新、角度新、效果新。

(3)研究范圍:對研究對象的總體范圍的界定;對研究對象的模糊概念進行界定;對關鍵概念的界定。

(4)研究內容:很重要的部分,如果提不出具體的研究內容,就無法研究。

(5)研究方法:

①注意事項:注意多種方法的使用;方法要寫詳細些;不能濫用方法

②主要方法:

行動研究:

實驗研究:

個案研究:

調查研究:

文獻研究:

(6)研究對象: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使研究結果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

(7)研究程序(步驟):研究的每一階段的工作任務和要求

第一階段(准備階段):收集資料、開題

第二階段(實施階段):

第三階段(總結階段):

(8)預期成果的形式:①論文、研究報告、著作等;②學生變化

(9)研究成員(及負責人、分工)

(10)經費預算及其他所需條件

2.填課題申報表(立項論證)

3.填寫課題申報表的注意事項

(1)認識填寫申報表的重要性。是成功的一半,不能應付。

(2)一式幾份,要自己留一份,最好在電腦中保留一份。

(3)核心是目的意義、研究步驟、研究內容方法。

4.我的課題申報表

(三)開題論證

1.開題論證的含義、意義

2.開題報告的撰寫方法

3.與立項論證(申報課題)區別

4.召開開題論證會

(四)實施研究

1.重視理論學習和理論的指導作用

2.重視選擇研究方法

行動研究的特徵:

⒈ 為行動而研究

為行動研究指出了行動研究的目的。研究的目的不是構建系統的學術理論,而是解決實踐工作者所處的情境遇到的問題。研究目的具有實用性。問題的解決具有即時性。

⒉ 在行動中研究

在行動中研究指出了研究的情境和研究的方式。行動研究的環境就是實際工作者所在的工作情境,並非是經過特別安排的或控制的場景。行動研究的研究過程,即是實際工作者解決問題的過程,是一種行動的表現,也是實際工作者學會反省、問題探究與問題解決能力的過程。

⒊ 由行動者研究

由行動者研究指出了行動研究的主體是實際工作者,而不是外來的專家學者。專家學者參與研究扮演的角色是提供意見與咨詢。是協作者,而不是研究的主體。

3.重視資料的積累

(1)收集和學習與課題相關的背景資料:對研究對象進行前測、後測的統計資料要收集;與課題相關的理論、概念的界定和相關研究動態的資料要收集;自身學習和研究的過程資料要記錄和收集;對材料進行分類歸檔;進行跨學科的學習和收集資料。

(2)經常撰寫研究過程中的體會與論文

(3)收集與整理課題研究中的典型案例:一定數量的典型教例;學生發展變化的典型材料。

(4)及時收集研究過程中取得的成效憑證:學生變化發展的材料;教師教學水平變化材料。

(5)要有一本研究過程的大事記。

4.重視利用電腦和網路工具;

5.我的研究過程

(五)總結和推廣階段

1.整理相關資料;撰寫報告或論文;

怎樣撰寫結題報告

①題目:清楚、准確地呈現研究的主要問題;有時可加副標題。

②前言(有時用「問題的提出」):表明研究的目的;說明選題的依據、課題價值與意義;目前國內外研究成果、現狀、問題、趨勢;研究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及理論框架。字數不宜多、表述要具體、清楚。

③方法:對方法進行說明,主要考慮:對課題進行界定;研究目標;研究程序、步驟;所使用的方法及其說明(實驗法還需要解釋假說)。

④具體操作:

⑤結果

說明:學生日記、作業、自己觀察記錄、體會感受、家長教師學生反饋等來說明和獲得結果。

呈現方式:用文字或圖表、數據、案例來分析;用邏輯或統計的方式來呈現結果。

注意事項:結果一定是自身或成員獲取的;要定量與定性結合;資料翔實、文字簡明。

⑥討論:

結果是否與目標一致?為什麼一致或不一致?

對結果進行理論上的分析和論證;

找出優劣、得失,進行討論;

提出有待深入的問題進行討論。

⑦參考文獻及附錄。

我的結題報告

怎樣撰寫論文

我的研究論文

2.鑒定(使研究成果得到認可)

3.應用和推廣階段
拓展資料:
課題研究基本程序
課題研究基本程序主要包括制訂課題研究方案、研究課題開題、實施課題研究和課題總結。下面主要介紹怎樣制定課題研究方案和怎樣實施課題研究。

制訂課題研究方案
制訂課題研究方案包括:准確表述研究問題和分解研究問題、將研究問題轉換成假設、確定採用研究方法、安排研究計劃及人員分工、課題研究的組織和協調等。
(一)分解課題研究目標,抓准研究切入點。
1.確定研究目標。確定研究方向或研究主題、總體目標。研究目標可分平行目標、層次目標和綜合目標等。
2.選定研究切入點:一是從基礎性的、容易的、關鍵性的問題中選定;二是從已經成功的經驗中去尋找;三是從學校教育面臨的實際問題中去尋找;四是從教育發展的趨勢中去尋找;五是從教育科學理論中去尋找。
(二)明確研究思路,確定研究方法。
1.理清研究思路。通過對研究問題進行正向分析、逆向分析和化歸分析等方法,理清和形成研究思路。
2.課題研究的基本方法。教育研究方法有主法和輔法。主法有觀察法、調查法、文獻資料法、教育實驗法、經驗總結法、比較研究法、個案研究法、行動研究法、反思研究法和質的研究法等等;輔法有統計法、測量法、和問卷法等等。
3.課題研究方法的使用與選擇。不同類型(內容、條件)的研究課題有不同的研究方法,可以從不同角度、按照不同的標准選擇研究方法。
一是以研究過程的階段為標准,按階段研究任務確定方法。
二是以研究對象的性質為標准,按研究對象確定方法
三是以課題研究的延續性為標准,按延續方向確定方法。
四是以研究所採取的技術手段劃分,選擇不同的研究方法
(三)開展理論思維,提出研究假設。
研究假設是研究者將研究問題中的概念轉變為能通過觀察來計量的變數思考時預測的研究結果(也稱「半成品」)。
1.積極開展理性思維。
2.掌握研究假設的基本標准。研究假設應有4條標准:一是能說明兩個或兩個以上變數間的期望關系;二是研究者應有該假設是否值得檢驗的明確理由;三是假設應是可檢驗的;四是假設應盡可能簡潔明了。
3.明確研究假設形成的基本步驟。研究假設形成的基本步驟是:⑴提煉問題;⑵尋求理論支持、形成初步假設;⑶推演出理論性陳述,使假設結構化;⑷形成基本觀點;⑸對基本觀點再提煉,形成假設的核心。
4.明確研究假設形成的基本條件。研究假設形成的基本條件:⑴要以科學觀察和經驗歸納為基礎;⑵要以科學的思想方法為指導,通過類比、歸納、演繹等方法,做出合乎邏輯的某種命題;⑶研究者要有豐富的知識、經驗。
5.明確研究假設表述的方式。研究假設的表述應該是有傾向性的,可以是肯定式或否定式,而且所舉的變數與變數之間的關系應該是能夠操作,能夠觀察和驗證。研究假設可分為描述性假設和解釋性假設。
(四)根據課題類型,搞好研究設計。
1.應用性研究課題的設計。
這類課題,重點是研究如何把教育科學的基礎理論知識轉化為教育技能、教育方法和手段,使教育科學知識同實際教育教學銜接起來,達到某種預定的實際目標。
課題特點:應用性、時代性、效益性和靈活性。
課題設計:要突出「應用」。
2.經驗研究性課題的設計。
經驗研究性總結分為一般性經驗總結和科學性經驗總結兩個層次。
課題特點:在教育實踐中進行的教育科研;具有預先提出的、十分明確的科研目的,工作目的與科研目的一致;有意識地運用教育科研的有關方法;依據科研思路,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採用一定的方法,有意識、有目的地搜集資料,搜集的資料全面、完整等等。
課題設計:要突出通過經驗總結得出理性認識和揭示規律的主題。
3.實驗性課題設計。
實驗性課題是在一定教育理論或假設指導下,通過實驗探究變數關系揭示教育規律的活動。
課題要求:研究者必須有一個關於解決該問題的設想或初步的特徵理論;用比較嚴密的研究程序組織研究,便於重復驗證;預設實驗條件,把變數明確區分,加以控制;對測量的事物規定操作定義。
課題設計:要突出「實驗」的特點,充分體現實驗要求。

實施課題研究
實施課題研究,主要是搜集資料、整理資料、分析資料和概括結果。
(一)搜集資料。
1.認真搜集資料。怎樣搜集資料?一是圍繞研究主題的指導思想,根據課題研究需要進行資料收集;二是設計科學、明確的搜集資料的工具;三是採用適當的科學方法廣泛搜集資料;四是按計劃進行收集和採集基礎材料和原始數據;五是注重資料、數據的客觀性。
2.制訂調查計劃。通過調查手段搜集資料,必須搞好調查計劃設計。設計調查計劃內容包括明確調查題目、闡明調查目的、選定調查單位、規定調查規模、研究調查對象、說明調查方法、編寫調查提綱、擬定調查順序和時間安排等等。

4. 如何設計課題研究方案

請老師們在選擇立項課題和設計研究方案前做好充分的准備,有問題可以到超然論壇教育科研欄目交流。 課題研究方案的設計主要包括:課題名稱的表述、課題研究的目的和意義、課題研究的指導思想和原則、課題研究的范圍、課題研究的實施、研究成果及其表現形式、課題研究的組織與管理等七個方面。 一、課題名稱的表述 課題名稱的表述必須高度概括,以最簡潔的語言表述所要研究的問題和主要內容,恰當地揭示出課題名稱與課題中心論點之間的關系。表述用語一定要准確、明白、具體、符合科學規范。 如《小學語文「雙軌」教學的實驗與研究》,課題研究的對象為小學生;研究的內容是小學語文教學;研究的目標是構建「雙軌」教學體系;研究的方式方法是實驗研究。 二、課題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課題研究的目的和意義主要是說明課題研究的背景、現狀、立題的意義和依據等。 (四)確定提出課題的依據是什麼,包括政策依據、法規依據、教育科學理論依據及研究對象 自身發展規律的實踐依據等。課題的理論依據不僅關繫到課題研究的導向理論支撐,而且關系課題研究成功可能性的大小。闡述理論依據時,不是將一些理論進行簡單的羅列,而是結合課題的研究方向,從理論上論述課題立題研究的重要意義、必要性和時效性。課題的實踐依據,是要認真地分析所選定的研究課題是否真實地反映了本地區教育教學實踐、基礎教育改革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和現象,是否對本地區或學校的教育教學發展具有現實和長遠的指導意義。 三、課題研究的指導思想和原則 在設計課題方案時,應根據不同類型的課題和採用的研究方法,明確研究工作所需要的、比較具體的指導思想,以及應當遵循的、能正確指導本課題研究的原則,並對指導思想和每一條原則做出合乎本課題實際的闡述。 如:山東省教科院承擔的《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實驗與研究》課題,根據研究內容和確定的研究目標,提出了發展性原則、差異性原則、主動性原則、活動性原則、尊重與理解原則等研究原則,並對這些原則進行必要闡述。 四、課題研究的范圍 包括研究內容、研究目標和研究對象三部分。 研究內容包括從靜態或動態的角度研究人、事、物及其相互關系,說明該課題所研究的具體問題,研究內容的陳述要簡明扼要。研究目標是研究者在研究過程中要求達某種期望的結果,其實質是課題研究內容的具體化,是研究者根據課題依據所收集到的資料和事實,根據自己的經驗和知識,對要研究、探索和需要解決的問題進行綜合性思考後,所提出的一個研究目標。課題方案在對研究對象進行闡述時,要具體、明白地進行界定。這既關繫到研究對象的選取和研究工作的開展,也關繫到研究成果的推廣適用范圍。如研究對象是學生,就應該說明是哪個地區、哪個學校、哪個年級、哪個(哪幾個)班的學生,共有多少人等;研究對象如果是教師的話,也應該說明老師的具體含義,是哪個學校的教師、哪個年齡段的教師或哪個年級的教師等。 五、課題研究的實施 主要包括研究方法、研究時間和研究實施步驟三個部分。 通常採用的研究方法有:實驗研究法、調查法、觀察法、個案法和行動研究法等。 研究方案要做出課題研究任務與研究過程中的每一個階段完成研究工作的時間安排,對研究時間的安排,要根據課題的大小、課題研究的內容和研究目標來確定,對課題研究的時間及各研究階段的時間分配應當有充分的估計。 研究實施步驟就是研究程序,對每一個步驟、每一個研究階段的研究任務和具體要求、每個階段需要的研究時間,不僅要使每一個研究者胸中有數,還要落實到課題的方案中,課題的管理單位根據此研究步驟對課題研究的過程進行指導、檢查、督促與管理。可把研究過程大致分為准備、實施和結題三個階段。准備階段的主要內容為:(1)選擇課題和陳述假設(2)設計研究方案(3)搜集有關研究資料。實施階段主要內容為:具體對課題實施研究。這一階段是整個課題研究的核心,因此必須對課題研究的內容和目標進行分解,由近及遠、由淺入深地實施研究的步驟,每一步驟必須對所要研究的內容、要達到的目標和研究的方式方法具體化,使之具有可操作性。結題階段的主要內容為:(1)整理和分析研究資料(2)撰寫結題報告(研究報告、工作報告、實驗報告)(3)申請結題。 六、研究成果及其表現形式 七、課題研究的組織與管理 包括:課題研究小組的人員組成及其分工和職責、協作單位及其參與研究人員的職責和任務分工、保證課題研究工作順利完成的基本條件與措施、課題研究所需經費等。

5. 課題研究措施有哪些

什麼是課題研究?

課的本義是考核。《說文》里說:「課,試也。」課題就是要嘗試、探索、研究或討論的問題;急待解決的問題。問題就是要求回答或解答的題目。研究則是探求規律的過程。本文所說課題研究實際是教育科研課題研究的簡稱。

教育科研課題是教育改革中急待研究、討論、探索、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有大有小、有難有易;有側重理論的、有側重決策的、有側重應用的。教育科研課題研究是運用科學的方法,以教育事實和現象為研究對象,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探求、概括教育規律的創造性活動及其過程。教育科研課題研究具有以下主要特點:

1.教育性。即課題研究的對象和主要問題是基於教育、為了教育的。

2.科學性。課題研究的目的、方法、程序、結果、結論應該是科學的和符合科學規范的。

3.試驗性。課題研究總是與探索、嘗試、實驗、檢驗、驗證某種教育理論、教育假說和教育改革措施有關的。

4.需要性。課題研究總是基於教育理論發展、教育行政決策、教育改革實踐和教師專業發展的需要的。

5.復雜性。教育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教育科研課題研究往往涉及學校、家庭、社會;教師、學生、家長;課程、教材、教法;情感、態度、認知和行為,等等要素。

6.合作性。課題研究需要志同道合者集思廣益、分工合作、共同去完成。

(二)什麼是扎實有效的課題研究?

扎實有效是中小學教育科研應有的價值追求和精神信念。所謂扎實,就是課題研究要真實、求實、落實。真實,就是課題研究的是學校里、課堂中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和師生、家長共同關注的、真實的教育現象與實際問題,是學校和教師自己的問題,而不是專業理論工作者所研究的問題,不是書本上的名詞術語。求實,就是課題研究要能解決學校、教師、學生發展中的實際問題,探求教育現象背後的本質和規律。落實,就是課題研究要落腳在學校教育的改革與發展、教育措施和方法的改善、課題研究與日常教學的緊密結合和教師、學生的共同成長。所謂有效,就是要通過研究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學校辦學水平的整體提升。有效的關鍵是教師的專業化發展。重點是幫助教師和學校,更新教育理念,形成理想追求;創新教育方法,改善教育行為;培育教育智慧,促進專業成長;發展教育特色,建設學校文化。扎實有效的課題研究追求的主要不是課題的層次和級別,不是著書立說,而是教書育人、完善自我、積累優質教育資源,創造和發現有益、有力、有法的課題研究成果。

二、如何選擇與確定扎實有效的課題研究?

這是令一線教師常常頭痛的「開頭難」。要做扎實有效的課題研究,首先要發現問題、提煉課題。一線教師選擇和確定扎實有效的課題,要遵循基於本職,客觀真實,大小適宜,有用有效的基本原則,在自己熟悉、能引發自己激動、感動、沖動和行動的教育現象、事件、情境和理念中發現問題,經過理論聯系實際的反思和提煉,將問題升華為課題。

教育事件和現象本身並不一定就是問題和課題,太過簡單、淺顯的問題也不是課題。一線教師對教育事件和現象並不陌生,但這些事件和現象往往只是教育問題的表象,我們需要的是抓住這個表象,探究、追問、假設、驗證其本質及其與相關事物的關系,這個探究、追問、假設、驗證的過程和活動就是幫助我們將現象轉化成問題,將問題升華為課題的過程。這個過程也就是以小見大,小題大做;小處著手,大處著眼;嘗試將特殊的、偶然的、個別的現象,從一般的、必然的、普遍的角度思考,並試圖將其納入到一定的理論框架,建構起自己的認識和實踐體系的創造性過程。

選擇、確定扎實有效的課題研究的基本思路和途徑主要有:

(一)總結提煉成功經驗。
成功經驗往往既有個性,是教師個體職業生涯的寶貴財富;也常常帶有共性,是教師群體專業發展的優質資源。將成功經驗系統化、概括化、模式化是成功經驗理論提升、實踐推廣的基礎,也是一線教師課題研究的基本出發點。李吉林老師在總結訓練語言中發展兒童智力的經驗基礎上,進一步把兒童的情感活動與認知活動結合起來,創造性地構建了情境教育理論與實踐體系。竇桂梅老師基於自己多年的學習、探索與實踐,開展了「為生命奠基——語文教改的三個超越」的課題研究,並進一步提出了「主題教學」的新的課題。

(二)反思解剖教育失誤。
「失敗是成功之母」。即使是優秀的教師在其成長過程中也難免會遇到失敗和挫折,他們之所以優秀不是由於他們不犯錯誤,而是由於他們善於從失誤中學習反思,吸取教訓。對教育教學中的失誤與挫折進行反思和解剖,探究其中的本質和規律,是一線教師進行扎實有效的課題研究的重要途徑。江蘇省小學數學特級教師徐斌,初執教鞭時連「2+3」都不知道怎樣才能講清楚,但通過學習、求教、閱讀、反思,他主持了教育部重點課題「小學數學活動教學」的研究,形成了自己集趣味性、生活性、智慧性於一體的數學課堂教學風格。

(三)移植推廣先進理念。
改革開放的深化、信息社會的擴大、課程改革的推進、教師教育的加強促進了各種教育理念、教改成果的傳播和流動。但是,並非所有新的教育理念和教改成果都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簡單機械的「拿來主義」被諸多事實證明是不成功的。這就為基層學校和一線教師提出了學習、移植、推廣、驗證、發展、完善先進教育理念和教改成果的選題思路和空間。

(四)探索嘗試改革發展。
學校的改革發展是扎實有效的課題研究的重要目的所在,教師的專業發展是學校整體發展的關鍵。扎實有效的課題研究既要著眼學校層面上的改革與探索,也要立足教師專業層面上的探索與嘗試。前者,學校可以從學校規劃、管理、制度建設、課程領導、校本課程建設等入手;後者,可以鼓勵教師從班級管理、教法改革、評價改革、特殊學生指導、教師風格形成等入手。浙江省小學語文特級教師王崧舟,曾經嘗試將電化教育手段與自己長期研究的語感教學相結合,進行了「電化教學和語感培養」的課題研究,進而對「課堂語感教學策略」、「自讀感悟-開放引導教學模式」等課題展開研究,提出了詩意語文的理念,也逐步形成了自己「精緻、和諧、大氣、開放」的語文教學風格。

(五)深化升華校本教研。
校本教研是基於學校的自下而上的教學研究活動,是學校扎實有效的課題研究的重要基礎。但校本教研並不等於課題研究。校本教研中的問題要經過系統化、概括化之後才能深化升華為課題。因此,校本教研不能僅僅滿足於對孤立的教學問題就事論事的討論,而應由個別到一般,從偶然到必然展開深入的探究,使之成為課題。

(六)調研解析矛盾問題。
除了上述與學校發展和教師發展緊密相關的課題研究以外,教育改革新形勢帶來的新問題、新矛盾也是學校扎實有效課題研究應該予以關注的。這類研究通常與學校工作結合更加緊密,需要我們及時採用調查研究、座談討論等方法,經過認真深入的分析,或提出學校工作的新對策和新措施,或向上級教育行政部門領導提出意見和建議。如:小學生的課業負擔、小學生的校外活動、農村小學留守學生、小學寄宿制管理等問題就可以歸為此類。

三、扎實有效的課題研究有哪些方法?

一線教師做扎實有效的課題研究,研究方法一定要科學、扎實、有效。科學就是要遵守科學研究的基本規范;扎實就是要重過程、重學習、重積累、重反思;有效就是方法要有助於實現課題研究的目的。以下方法可供一線教師選擇嘗試。

(一)文獻研究。
這里所說的文獻研究方法與專業工作者所用的文獻研究方法不完全相同。這里所說的文獻研究方法主要是指,教師在課題研究的過程中結合所研究的問題有目的地查閱、學習有關研究文獻,熟悉自己所研究的對象,從中受到啟發,站在他人研究的基礎上,提升自己的教育理論思維和研究的能力。其實質是強調讀書、學習、積累、發現問題,提升理論修養。在讀書和學習中,要注意學習他人的立論基礎、邏輯思路、研究方法、結果與結論,以及成果的表達形式,要注意從中吸取有價值的觀點、論據和結論,還要從中發現他人研究中的問題、矛盾、不足、缺陷和空白,等等,作為自己選題和研究的生長點。

(二)敘事研究。
敘事研究是以敘事與反思為主要形式的教育研究方法。它適於一線教師通過對教育事實或事件的描述與分析,感悟和反思其中蘊含的教育的本質、規律和價值意義。這一方法的關鍵是關注細節,發現典型;研究個案,總結規律;專業反思,培養智慧。通過教育敘事,教師們自然要留心教育細節,反思教育成敗,更新教育理念,改善教育行為。敘事研究的對象可以是教師、學生等個體、也可以是班級、學校、教研組、團隊等集體、而最主要的是發生在這些對象身上和對象之間的教育教學事件。在敘事研究的過程中逐漸提煉、概括、系統化個人對教育本質的理解;通過反思促進教師個人的專業發展和學校的教育改革和創新。

(三)行動研究。
這里所說的行動研究既是指的行動研究方法,更是指的課題研究的實踐行動。從方法學的角度看,一線教師既是研究者,又是實踐者,要按照行動研究的基本要求,遵循發現問題,改革嘗試,反思總結,提出對策的基本程序展開研究。從實踐的角度看,一線教師的課題研究是做出來的,而不是寫出來的。課題研究的成果主要的不是寫作論文、報告、專著,而是寫在課堂、操場、家訪路上;寫在學生、家長和教師的心靈深處;寫在學生、學校和自己的成長歷程中。行動研究也包括各種形式的校本教研,特別是同伴的互助與合作、對話與分享。行動研究重在行動,不是學好了再做,研好了再行,而是在行動中學習研究,在學習研究中行動。

(四)實驗研究。
相對上述三種方法,實驗研究方法在科學性方面要求更加嚴格和規范。實驗研究在實驗假設,實驗設計,變數控制,統計檢驗,比較鑒別,因果辨析和理論分析等方面都有十分嚴格的要求,因此其成果的科學含量往往更高,也更有說服力和理論價值。一線教師可以學習、嘗試運用此法,以進一步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和成果的價值,但更要注意從自身實際出發,定量與定性相結合;學習與實踐相結合;反思與行動相結合進行研究。

四、扎實有效的課題研究要注意哪些問題?

開展扎實有效的課題研究要注意以下問題。

(一)目的求實。
課題研究目的要正確,著眼、立足、入手都不能脫離學校、教師和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二)問題真實。
選題要針對自己學校、教師本人、所教學生和所處環境的真實教育現象和實際問題,通過自己的思考、用自己的語言提出自己的、具體而真實的問題。

(三)措施落實。
研究措施、工作、改革措施要落實到位,定人、定時、任務具體明確。研究措施要明確學習、研究什麼、怎樣學習、研究;要明確收集什麼資料,是敘事定性的、測查定量的、歷史文獻的、還是什麼的,誰來收集、如何收集;要明確課題研究成果的形式,分別由誰負責,等等。工作、改革措施要落實到課題研究所要解決的學校管理、課堂教學、教學評價、學生工作、家長工作等各個環節,要有可操作性和制度保證。

(四)資料翔實。
雖然中小學教師的課題研究與專家學者的課題研究不盡相同,但是,在科學、嚴謹和規范方面應該有相同的要求。特別是在收集、處理、使用各類事實、數據和他人成果等資料時一定要遵循客觀真實、實事求是的原則。

(五)態度平實。
就是要堅定不移地紮根於、立足於學校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和實際,而不是急功近利,以課題研究裝潢門面、沽名釣譽。

6. 怎樣撰寫課題研究方案

新一輪課程改革實施以來,人們常將改革中的問題作為課題來研究,就是「問題課題化」。如此,課題方案的制定越來越引起學校老師的關注。課題研究方案,就是課題確定之後,正式研究之前制訂的整個研究計劃,它初步規定了課題研究各方面的具體內容和步驟,明確了"准備做什麼研究","為什麼要研究"和"怎樣研究"的問題,使研究人員能夠明確研究的目的、方向,從而激勵研究人員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研究任務。因此,有人說,制定出具體、可行的研究方案,就等於完成課題研究的一半。有了研究方案,老師就可以對照方案對課題研究的進展是否按計劃進行,是否按時取得階段性研究成果進行自我檢查。如果沒有制定出具體的研究方案,研究人員只能盲目進行,課題研究也很難自始至終地開展下去。實際上,研究方案也為課題管理部門對課題研究進展情況進行檢查、督促與管理提供了依據。 一、制定課題研究方案的基本要求。由於研究方案是供研究人員在課題展開研究時,能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操作。因此,課題承擔者在制定研究方案時,必須遵循下列基本要求:1、客觀性。客觀的說出研究的理由、水平、基礎、能力和條件等等。在制定方案時,研究者要對自己開展的課題研究所需的主、客觀條件,進行客觀的分析和評價。如自身的研究水平,科研能力對所用的研究方法是否力所能及;課題研究場所、時間是否能滿足;科研經費能否到位等。研究者只有實事求是地依據自身的客觀情況,才能制定出符合實際,切實可行的研究方案。2、科學性。教育科研工作的本質屬性決定了研究方案的科學性。研究方案不能隨隨便便,不能粗質濫造。研究者要認真學習教育理論和心理學知識,在掌握一定的理論基礎上制定研究方案,同時,方案的制定要符合教育研究方法的要求,要使用科學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力求使研究方案更加科學,合理。3、指導性。研究方案可以說是課題研究的具體框架,是研究者開展課題研究的行動指南。因此,研究方案中的研究資料、研究內容、研究方法、研究步驟等都應對研究者有指導作用,使課題組所有成員心中有數。特別是比較大的課題,更要強調指導性。要制定課題研究網路圖和教師個人問題研究一覽表。我市近兩年開展了以校為本的課題研究評估驗收工作,在驗收中我們發現,有的學校課題方案非常完善,對網路圖的認識很高,並制定有教師個人問題研究一覽表。方案要有A級、B級、C級等,A級為學校總方案, B級為各學科或各教研組或各課題組所屬的各個子課題,C級就為教師個人的問題。上一級方案對下一級一定要有明確的指令和指導效能,形成上下一致,彼此呼應,互為支撐的一個整體系統。否則,就會造成A級過大,B級過空,C級過虛的情況,最終影響問題不能解決。教師個人問題研究一覽表的制定,是為了便於管理,管理者拿到表對全校老師的問題研究一目瞭然,誰、什麼時候、完成什麼研究任務,清楚得很。4、具體性。研究方案是課題研究的具體化,研究方案中的每個項目必須做到明確具體。無論課題是大是小,其研究的意義、目標、內容、方法、進程、經費等都要在方案中進行具體的表述。 二、撰寫課題研究方案的基本結構和方法 研究方案的基本結構有一個大致的共同要求,但並不是所有的方案都要完全符合這些要求。進入課改的第三年,我們當陽開展了優秀課題方案評選活動,當時我們評選時沒有死扣通用的結構和格式,而是從最基本的四個方面去評估:學校或者老師個人提出問題沒有?提出問題的路徑對不對?提出的問題符不符合學校或教師個人的實際?你打算怎樣解決這個問題?也就是說參評的方案中能清楚回答這四個問題的就是好方案。實踐證明,這個標准在指導全市開展校本研究中發揮了積極作用。但作為一個科研究課題就這四個方面肯定是不完善的,特別是報請上級批准立項的方案,更要講究嚴謹和科學。一般來講,一個好方案必須要有以下結構: 1、課題名稱。名稱要准確。要把課題研究的問題、對象交待清楚,課題的名稱一定要和研究的內容相一致,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准確地把你研究的對象、問題概括出來。名稱要規范。所用的詞語、句型要規范、科學,似是而非的詞不能用,口號式、結論式的句型不要用。要用科學的、規范的語言去表述我們的思想和觀點。這里有一個課題名稱叫「培養學生合作探究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這個題目如果是一篇經驗性論文,或者是一個研究報告還不錯,但作為課題的名稱不是很好,因為課題就是我們要解決的問題,這個問題正在探討,正開始研究,不能有結論性的口氣。名稱要簡潔,不能太長。不管是論文或者課題,名稱都不能太長,能不要的字就盡量不要,一般不要超過20個字。 2、研究的目的、意義及背景分析。這部分主要是對課題的提出和當前研究概況的分析。首先要闡述該課題研究的根據是什麼?受到什麼啟發?其次是為何要研究?研究是為了解決什麼問題?該課題的研究對當前或以後一段時間的教育有什麼影響或推動作用?國內外在本課題方面的研究水平,研究的進展情況?存在著哪些尚未解決或值得探討的問題?最後還要對已搜集、積累的與該課題相關書籍、論文等文獻的主要特點和主要觀點進行分析,從該課題是否以解決教育實際問題為目的,研究的成果是否有利於教育理論的發展等角度進行價值分析。3、研究的內容。課題研究的內容是課題研究方案的主體部分,是闡明所要研究的范圍、研究的對象和研究的具體內容。(1)研究范圍的限定。①對研究對象的范圍進行界定。對一項研究課題來說,如果研究對象不同,得到的結論不一定相同。如研究中小學生情感素質,分別以農村學生和城市學生為研究對象總體,得出的結論就會不同。對如"差生"、"薄弱學校"、"學生"等外延不確定的模糊概念也必須進行界定,以確定研究對象的范圍,正確選取樣本。②對一些關鍵概念的界定。如"利用實驗培養學生探究意識的研究"中的"實驗"指"物理實驗"還是"化學實驗",是指"教師的演示實驗"還是"學生的動手實驗"?所以,在課題研究中必須對一些重要概念下明確的定義。(2)研究的具體內容。研究的具體內容往往以假設(課題中涉及的變數間相互關系的設想)的形式出現。人們可以根據具體的假設確定具體的研究目標,選擇適當的研究方法。在研究方案中假設要盡量提得具體,這樣研究的目標就會更清楚,研究的范圍也容易限定。一項課題研究既可以從一個方面提出若干個假設,也可以從多方面提出若干個假設(一般來說一項研究最好有三個或三個以上的假說),這就使得課題提出的研究問題進一步細化許多個小問題,便於研究過程的把握。目前,中小學教師在教育科研中經常會出現"假,大,空"現象,即只有課題而沒有對問題逐一分析;課題很大而具體內容很少;有具體內容卻與研究課題不相符。這些都是要在制定課題研究方案時要克服的不良現象。4、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課題研究方案的核心之一,正確的研究方法是課題研究科學化的基礎。在確定課題的基本內容後,必須根據研究目標選擇最適合課題研究進展,最方便研究材料獲取和處理,最容易取得准確的研究成果的研究方法。目前課題研究中,比較受人重視的行動研究實際是一種應用研究。從一般方法論上說有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對具體的問題,我們除了敘述清楚用什麼研究方法進行研究之外,還要盡可能地把方法寫得細致一些。如我們在課題研究中用到調查法,要指明用哪種形式,如果用問卷調查法,就要設計好問卷,並把問卷附在方案裡面。我們在研究中有時不一定局限於某一種研究方法,因為每種研究方法都有一定的優點、缺點和適用條件,所以在具體研究中,選擇研究方法不能是單一的,而應該是多元的,發展的。對一些較為復雜的課題,常常要綜合運用多種研究方法。5、研究的進度與步驟。制定研究方案時,要交代清楚該課題研究的第一步做什麼第二步做什麼?每步有什麼要求?預期達到什麼目標?需要多少時間等?這些都要在研究方案中設計出來。當然,方案中對各個階段時間的分配應當有準確的估計,並留有一定的餘地。6、研究的成果形式。這里要闡述的是課題研究結束後,其研究成果以什麼形式表現出來。如果課題較大,就要分別有總課題的成果和各子課題的成果。如果課題研究的周期較長,還應該分別有階段性成果和最終成果。研究報告和論文是課題研究成果最主要的兩種形式。從中小學課題研究的實際情況看,教學設計、教具設計、活動設計等應該說比較實用,而且是容易被推廣的研究成果。7、課題組成員及其分工。課題組成員是課題研究的組織者和實施者,每個課題組成員必須承擔課題的某一方面研究。因此,課題組成員的組成要根據課題研究的實際需要而定,各課題組成員承擔的任務應適合他的專業水平、研究能力。在方案中應把各課題組成員的專業水平、科研能力、所做過的研究成果寫出並給予明確的分工,這樣既有利於增強課題研究成員的責任感,又有利於研究方案的落實。8、經費預算。課題研究經費預算中一般包括購置必要的圖書,訂閱有關報刊的費用,復印、列印資料和成果的費用,調查、研究的費用,差旅費、調研費和購置儀器設備費等開支。

7. 如何撰寫科研成果被批示,採納,運用和推廣情況

一、推廣價值 (一)成果的教育理念是新穎的、先進的 「幼兒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實驗研究」作為我園已順利結題的市級普教科研資助金課題,其教育理念是先進的,是符合《綱要》精神的。著名教育家葉聖陶說:「教育就是培養習慣。」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說:「我的成功歸功於幼兒園,因為幼兒園讓我養成了良好的習慣。」可見,健康人生的基礎即是良好的生活行為習慣的培養。 (二)成果的推廣是具有操作性、時效性的 通過推廣實踐,可以進一步探索出符合現代要求的、積極的、良好的各種行為習慣,尋求培養幼兒良好生活行為習慣的有效對策和方法,改善育人環境,為幼兒一生身心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從而促進幼兒園保教水平的提高。這一成果的推廣,從現實和長遠看,無疑都有重要的意義。 二、推廣的過程 (一)對原成果的學習與認識、提煉 1、收集、學習、分析「幼兒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有關資料; 2、成立課題推廣小組,制定保障制度,組織管理網路,具體分工; 3、總結、提煉推廣重點,做好課題推廣計劃。 (二)實踐階段 1、不斷反思、探索、創新推廣方法; 2、開展觀摩活動,交流應用經驗; 3、分階段完成、落實應用目標。 (三)總結階段 1、運用多種方法對成果效益進行教育評價; 2、收集案例、活動資料,整理、匯總推廣資料; 3、形成成果應用分析報告。 三、成果對教育教學的影響 (一)良好的生活習慣促進了幼兒的身心健康,保證了教育教學活動的有序開展; (二)講文明、有禮貌的良好行為習慣,實現了幼兒社會領域教育目標的有效達成; (三)幼兒良好學習習慣的形成,激發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了教育教學質量。 四、成果的創新應用措施 (一)創設推廣條件,保障成果的有效推廣 1、成立推廣領導組,實行分層管理; 2、組織學習成果,制定推廣計劃; 3、聘請專家,指導推廣工作; 4、完善考評制度,鼓勵積極進取。 (二)創新成果推廣措施,加速成果轉化 1、整合成果內容,發揮成果效能。 2、發揮幼兒園教育的作用,樹立良好行為意識。 (1)耐心說教,形成意識; (2)反復訓練,形成習慣。 3、抓住教育契機,使教育更有滲透性和隨機性。 (1)重視晨間接待,發揮文明禮貌的教育窗口作用; (2)開展行為訓練活動,強化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 4、環境熏陶,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圍。 首先,注重樹立兩方面的榜樣:一是師德榜樣,建立一支高素質的德育工作隊伍。二是樹立同伴榜樣,在班級里設置類似評比欄的「我真棒」、「好樣的」等欄目,對孩子的一些行為表現進行張榜公布,及時發現和表揚孩子良好的行為。 其次,注重環境的創設。教師們將良好的行為習慣與美化幼兒園環境相結合。 5、加強個性化施教,使教育更有針對性。 6、深入教育科研研究,使教育更具科學性和實效性。 五、推廣成效 (一)幼兒身心得到全面、和諧發展 1、幼兒身體素質普遍提高; 2、幼兒各種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率有明顯提高; 3、幼兒智能素質得到較好發展; 4、幼兒獲獎捷報頻傳。 (二)提高了教師的整體素質 1、提高了教師的師德素質; 2、教師的教育觀念、教育行為得到進一步轉變; 3、教師科研意識、成果推廣意識增強。 (三)形成大量有價值的有關資料 積累了大量的、有價值的幼兒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觀察記錄、活動方案、教育隨筆、經驗總等,為成果的進一步推廣提供寶貴經驗。參與教師推廣達18人,歷時4年多,期間整理、創編兒歌100餘首,故事15個,歌曲18首;論文35篇,隨筆、個案分析各50餘篇,活動設計30餘篇;按生活衛生習慣、 文明禮貌習慣、學習習慣,選出36個重要行為習慣,編寫了《家園共育手冊》,指導家長做好家庭方面習慣養成教育工作。建立了《人民南路幼兒園幼兒日常行為規范要求》;歸納整理出幼兒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教育方法途徑若干。 (四)提升幼兒園辦園形象 成果的推廣應用,提升了我園的辦園形象和社會聲譽。在此期間,我園成功創建「四川省示範性幼兒園」、榮獲「全國巾幗文明崗」、「省三八紅旗集體」、「省婦女兒童喜愛的單位」等榮譽稱號;被命名為首批「四川省少年兒童文明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實踐基地」、「瀘州市德育基地示範學校」及江陽區「藝術教育特色幼兒園」稱號,在連續兩年一次的區幼兒園保教質量評估中均獲得了特等獎的優異成績。 六、認識與探討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行為習慣養成教育是一種長期的、日積月累的、循序漸進的、耐心細致的工作,有許多工作還需要我們更多的投入,研究更多的有效的教育方法,針對幼兒的實際情況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在今後對幼兒進行養成教育的實踐中,我們還應做到: (一)養成教育與一日活動的充分整合。 怎樣才能把習慣養成教育貫穿於一日生活中,又如何在一日生活活動中融入養成教育內容,是檢驗教師教育能力,教育水平,教育機智的重要方面,迫切需要教師提高養成教育與一日活動充分整合的能力。 (二)養成教育的持之以恆 由獲得對某種行為的認識到此種行為的初步習得,再到行為習慣的養成,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在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過程中,不僅需要教師的教育智慧,更需要教師持之以恆的精神。 (三)養成教育做到家園同步 通過多種途徑,向家長傳播先進的教育理念,做到家園同步共同實施養成教育,才能使幼兒的良好行為習慣得到鞏固,才能創造家園一致的和諧氛圍,才能真正使幼兒成為一個高素質的人才。

8. 如何進行課題研究及注意事項

課題研究的基本過程,可劃分為三個階段、前期准備階段,中期研究探索階段、後期成果處理階段,每個階段要做什麼?注意哪些事項?我們來看一看

第一階段:前期准備階段,包括「選擇課題」、「方案設計」、「立項申請」、三個環節。

第一環節,教育教學中有許多問題,要研究哪個問題呢?這就需要進行選擇,選擇是課題研究很關鍵的一步,選好題,起好步,課題研究就會順利很多啦。

第二環節,方案設計,它是課題研究的「施工藍圖」。這里要回答三個問題,為何做」、「做什麼」、「如何做」,它是課題申報書的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第三環節,立項申請。是課題主持人填寫課題立項申報書,提交相關的科研主管部們,通過評審,獲得立項。

第二階段:研究探索階段。

第一環節,開題論證,課題立項之後,需要對課題研究方案做進一步的深入論證,確保課題能順利實施。

第二環節,課題實施,在經過科學、嚴密的論證後,課題就進入實施階段啦。課題實施是課題研究的核心環節,這個環節決定了研究的好壞和成敗。

第三環節,中期檢查,在課題實施一段時間以後,就需要進行中期檢查,對課題研究加以診斷、指導,以便課題下一步能順利實施。

第三階段:結果處理階段。

第一環節:這個階段重要的任務就是撰寫報告,研究報告就是要將我們的成果科學、嚴謹地表達出來,可以給別人學習和借鑒。

第二環節:成果推廣,課題研究一段時間後,如果已經有了可以推廣的做法,那麼可以先進行推廣,因為如果能夠在一定范圍內推廣應用,這樣結題鑒定會更容易通過,因為結題鑒定中成果的影響力,是佔有很大分量的。

第三環節:課題結項,也稱課題鑒定,課題組將完成的課題研究成果,按要求報送到批准立項的單位,最後由專家對我們提交的結題材料進行審核,審核通過,發放結題證書,這就是一個完整的流程。

課題結題不代表著課題研究的結束,如果這個課題做得很扎實,提煉出來了很多好的方法或者策略,那我們就繼續推廣應用,這樣我們就可以把這個課題作為教育教學成果獎,繼續申報,進一步擴大我們的課題影響力。

課題研究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有過程、有方法的科學探索過程。上述三個階段九個環節,它是環環相扣的,只有認真對待每一環節,才能做出一個好的課題!

閱讀全文

與課題研究成果推廣方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正確的制定策劃方案 瀏覽:512
銀行的廣告方案策劃 瀏覽:871
推廣方案大綱 瀏覽:744
培訓班8月份招生方案 瀏覽:521
美術培訓學校運作方案 瀏覽:385
滅菌燈營銷方案 瀏覽:780
市場營銷職業社會評價 瀏覽:434
早教門店的營銷方案 瀏覽:353
別墅趴策劃方案 瀏覽:543
銀行推廣pos機方案 瀏覽:901
採摘活動推廣方案 瀏覽:128
汽車市場營銷策劃書範文 瀏覽:612
文化作品策劃方案 瀏覽:768
新入職老師培訓方案 瀏覽:907
零食店開業慶典舉行的促銷活動 瀏覽:604
從市場營銷的角度談談如何做好財務管理工作 瀏覽:193
江南大學60周年校慶方案策劃 瀏覽:858
建築行業電子商務前景 瀏覽:569
些屬於電子商務的范疇 瀏覽:975
大學考試市場營銷學簡答題 瀏覽: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