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商促銷 > 2013年我國跨境電子商務交易額

2013年我國跨境電子商務交易額

發布時間:2022-09-12 10:46:30

『壹』 跨境電商的發展趨勢

自2013年開始我國跨境電商交易額增速呈穩步下降的趨勢,從2013年的50.0%下降至2019年16.7%。整體來看,我國跨境電商整體增速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國外市場的跨境網購消費基數較小,其市場增量尚不足以抵消國內成熟市場的增量萎縮。

國內成熟市場發展趨緩

——市場規模

近幾年國內電子商務市場規模呈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態勢,主要是受到國內中等收入階層及其消費能力的增長帶動,國內自貿區建設逐漸完善和互聯網技術發展帶動的安全支付、訂單追蹤與客戶服務等技術的崛起,為國內跨境電商市場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國內跨境電商業務始於21世紀初期,經過將近20年的行業發展,目前已經進入到平穩發展時期。經過前幾年的高速長態勢之後,近年來我國跨境電商交易額增速下降趨勢明顯,增幅從2013年的50.0%下降至2019年的16.7%,增速趨緩的趨勢很大程度上反映我國跨境電商行業的成長紅利期即將結束。

——細分市場

在跨境電商進出口交易結構上,目前出口仍佔主導地位,但近年來由於國內高端消費市場快速發展,帶動跨境電商進口規模的增長,進口佔比從2015年的16.7%上升至2019年的23.5%,國內跨境電商進口市場發展動力相對強勁。

在跨境電商交易模式結構上,B2B交易是跨境電商的主力市場,主要是由於B2B類交易商品批次較大、金額較高,而B2C交易主要是個人及家庭的零售消費,交易規模較小。但從佔比變化趨勢上可以看出,B2C交易逐漸受到追捧,從2015年的8.1%增長到2019年的19.5%,其中家居傢具、服裝鞋帽、數碼3C類目產品是B2C跨境電商交易的核心類目。近年來隨著我國跨境電商零售稅收及便利的監管政策的實施,B2C模式受到了行業重視,投入規模持續擴大,增長勢頭明顯。

國外增量市場滲透率趨緩

發達國家市場消費者長期以來養成的線下消費習慣、實體門店優質的服務體驗、完善的商圈布局、極高的私家車普及度等因素,共同塑造了以線下消費為主的購物流量的基本盤。在此背景下,電商網購的滲透率在經歷了最初幾年的穩步增長後,也開始趨於穩定,整體上我國跨境電商出口的發達國家市場,基本形成了以線下體驗式消費為主,線上消費為輔的穩定格局。

目前歐美是我國跨境電商最主要的消費市場,以美國為例,美國國內是電商滲透率從2017年初的8.8%增長到2019年底的11.1%,從2019年第四季度開始,電商滲透率停滯增長。國外市場網購流量的增長趨緩直接導致我國跨境電商出口增速的下降。

整體來看,我國跨境電商整體增速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國外市場的跨境網購消費基數較小,其市場增量尚不足以抵消國內成熟市場的增量萎縮。

以上數據及分析來源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跨境電商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貳』 跨境電子商務是不是o2o模式

在「一帶一路」政策以及「亞投行」各國熱情參與的時代大背景下,跨境電商毫無疑問成為當前中國最大的政策紅利之一,也是發展了近20年的中國電子商務產業最有活力、最具想像空間的新領域。
跨境電商發展勢頭兇猛

全球經濟發展萎靡不振,各國之間傳統進出口貿易摩擦不斷增多,在此背景下誕生的跨境電商已經成為最近一年全球電商領域的新熱點。尤其是在「一帶一路」政策以及「亞投行」各國熱情參與的時代大背景下,跨境電商毫無疑問成為當前中國最大的政策紅利之一,也是發展了近20年的中國電子商務產業最有活力、最具想像空間的新領域。

除了國際貿易大環境的變化以及國家新政策的推動,中國進口跨境電商的迅猛發展也跟國內的消費環境變化有關。眾所周知,近些年來國內食品、日用品安全問題頻發,由此造成中國消費者對進口商品的需求與日俱增,最近一年中國跨境電商進口業務出現爆發態勢。

據統計資料顯示,2013年中國跨境電子商務交易額為3.1萬億元,其中進口網購市場交易規模超過800億元,增長率為75.2%;2014年中國進口網購交易規模超過1200億元,並繼續保持年均30%的增速。

網上「海淘」弊端多

通常情況下,個人在網上「海淘」進口產品要麼是直接登錄國外的大型電商平台,要麼是在網上找人代購。前者需要消費者掌握一定的外語知識並且懂得使用國際信用卡、Paypal等海外支付工具,後者則需要消費者能找到可信任的熟人委託代購,這兩者門檻都不低,只有經驗豐富的「海淘」達人才能玩轉,一般消費者只能望洋輕嘆了。

跟保稅產品提前進到國內的保稅倉存儲不同,通過代購方式「海淘」進口產品要從國外商家經過國際物流公司層層運轉回來,快的話也需要近半個月,慢的話一兩個月也很常見。此外,這種把商品當成小包裹快遞回國的方式,受到了海關部門越來越嚴格的監管,商品包裹最後能否順利清關送達國內消費者手上也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

眾所周知,在各類海淘網站或者朋友圈通過個人代購方式購買的進口商品時常會出現貨不對板,甚至有假冒產品的風險,因此消費者海淘商品也變得更加小心謹慎。由於「海淘」進口產品面臨著不同國家的語言及法律條款,因此一旦消費者拿到手的產品質量有問題要進行退換貨或者郵寄丟失需要維權,這些瑣事處理起來就非常麻煩,這也成為了網上「海淘」業務發展的一個重大障礙。

跨境電商的未來在O2O

與個人海淘進口商品相比,受國家政策支持的保稅產品價格更具吸引力,更重要的是質量更加放心可靠。保稅產品是先將貨物批量運送到國內的保稅區倉庫,消費者下單購買後就直接從國內保稅倉快遞到消費者手中。不但發貨速度快、產品質量有保障,而且保稅產品還提供線下門店體驗及退換貨售後服務,這種線上線下結合的跨境電商O2O模式真正讓海淘變得簡單便捷。

今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把以互聯網為載體、線上線下互動的新興消費搞得紅紅火火」,很顯然跨境電商O2O正是國家所希望盡快搞得紅紅火火的一類新興消費業務。因此,全國多個跨境電商試點城市都在快馬加鞭制定跨境電商落地政策,各互聯網巨頭及創業公司也是雨後春筍般涌現。

盡管在跨境電商領域中,既有天貓、京東、唯品會等傳統電商巨頭,也有一批新興創業海淘導購網站嶄露頭角,但是毫無疑問線上線下結合的跨境電商O2O平台在用戶體驗上更勝一籌,因此成了進口跨境電商領域的一支生力軍,值得人們期待。

『叄』 中國(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的設立背景

2013年中國的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10萬億,首次超過美國,成為世界電子商務第一大國度。杭州市按照國務院長三角區域規劃,把杭州定位為中國的電子商務中心,杭州正在著力打造電子商務中心,完成國家交給的戰略任務。
國家2013年把杭州列為首批跨境電子商務貿易的試驗區,同時杭州也被國家有關部委定為電子商務的示範區。12月份杭州市政府和馬雲、阿里巴巴集團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馬雲欲打造全球的電子商務總部,希望把總部設在杭州,這是建立中國(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的基礎。
2014年,浙江省跨境電子商務發展迅速並取得突破性進展,成為浙江新的外貿出口增長點。依託良好的電商發展環境和豐富的市場商品資源,杭州、金華和義烏等地逐漸成為全省跨境電商出口的先發優勢地區。杭州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產業園在全國五個試點城市中率先正式開園運營,金華、義烏把發展電子商務作為政府工作的一號工程來抓,全省跨境電商形成幾大戰略平台,地區集聚效應優勢凸顯。特別是擁有47萬家網路經營主體,電子商務交易額居全國城市首位的杭州。

『肆』 談談你對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認識

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國內跨境電商在2013年的交易規模達到3.1萬億元;年,其總體規模上升到4萬億元,增長率為30.6%;2015年,我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已達5.4萬億元,同比增長28.6%。2018年,跨境電商交易規模已達9萬億元。由此可見,跨境電商正處於飛速發展的一個階段。
目前跨境電商處於發展高潮階段,一方面是我國跨境電商具有優質市場基礎,政府大力支持,另一方是跨境電商平台的快速發展,消費者已經習慣線上購物。
物流的發展
跨境電商的發展,遇到的最大的痛點問題就是物流和海外倉,只有物流通了,時效趕上去了,跟蹤智能化了,那麼跨境電商的問題就基本解決了。
平台本地化服務
還有就是平台本地化服務問題,其實也是平台規則問題,像最近的VAT等,都是隨著平台和市場經濟的發展而改變的,這就需要我們賣家及時跟著政策走,克服這些問題。
多平台發展
隨著單一平台不斷飽和,競爭白熱化,小語種電商越來越受賣家歡迎,成了藍海市場;而且也逐漸形成多平台銷售模式。
多平台模式,使得資源充分利用,當然運營成本加大,但相對來說,是在提升成本做大利用化。海外倉可以共用,產品多渠道降低囤貨風險,人員配置充分調配,GMV大幅度提升,對企業的發展起到正面的促進作用。
更多問題了解,Jungle Scout

『伍』 中國的跨境電商是如何發展的

根據抄艾媒咨詢發布的《2019中國襲跨境電商發展趨勢專題研究報告》指出,目前中國跨境電商的主要經歷了4個發展階段,正從全產業鏈在線化走向新零售。
一、1999-2003年,處於跨境電商行業試水階段,主要模式是網上展示、線下交易的外貿信息模式,網上交易環節涉及少。代表企業有阿里巴巴、環球資源等。
二、2004-2012年,處於跨境電商行業探索發展階段,主要模式是將線下交易、支付、物流等流程實現電子化,依託互聯網金融行業發展,逐步實現在線交易。代表企業有全球速賣通、DHgate敦煌網等。
三、2013-2017年,跨境電商實現全產業鏈在線化,線上產業生態更加完善,平台服務升級加快,大型平台不斷涌現。B2C平台佔比提升,移動端發展迅猛。代表企業有天貓國際、奧買家、考拉海購、小紅書等。
四、2018年開始至今,處於跨境電商發展的第四階段。我國跨境電商行業逐步走向新零售,線上線下融合趨勢加強,各大主流平台加大線下新零售門店布局。代表企業有蘇寧國際、奧買家、天貓國際、考拉工廠店等。

『陸』 大家對跨境電商發展趨勢有什麼看法

「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電子商務交易額達31.63萬億元,同比增長8.5%;2013年跨境電子商務交易額為2.9萬億元,2018年交易額超9萬億元。」據海關總署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跨境電商零售進口數據貨值456.5億元,同比增幅超兩成。化妝品、奶粉、尿布、食品等日用消費品的進口量在全部1321個跨境電商零售商品中排名前列。值得注意的是,我國跨境電商貿易已經覆蓋「一帶一路」沿線大部分國家和地區,「一帶一路」倡議已成為推動我國跨境電商發展新的增長點。

社交電商里有兩個重要的點:第一,基於用戶之間的信任,可以帶來高毛利和高附加值,這個前提是產品本身不能太差,因為跨境的產品品質過硬,大部分是海外品牌方直供的產品,但是由於信息差,相對於內貿這盤貨而言價格沒有這么透明,新品還可以保持不錯的利潤空間。第二,傳統微商需要面臨另一個重要問題,那就是對產品品牌的信任。和中心化平台大標品策略完全相反,傳統微商是極致單品策略,所以利潤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傳統的微商和傳統的社交電商他們對於品質和產品是缺乏信任的,而跨境電商這盤標品的貨恰恰能夠解決傳統微商的復購率的問題,這就是為什麼跨境+社交這么火的原因。

『柒』 如何通過大數據促進我國跨境電商的發展

跨境電子商務應用的范圍和行業
在2005―2010這五年中,中國對外出口經濟年增長率維持在5%左右,對外貿易增長率很長時間沒有突破10%。隨著各行業的電子商務化,各大網上銷售企業的形成與發展,從2011年起,跨境電子交易數量開始急速增加,僅2011年當年的交易額就達到了17300億美元,到2012年全世界網路銷售額達到22900億美元,與2011年相比增長了近1/3。數據表明,2013年中國對外跨境電子商務公司的貿易額就達到了3萬億美元,同比增長25%。電子商務交易的貿易額占對外出口貿易總額比較小僅在15%左右,但相比2011年的7%,同比增長100%。這樣的情況表明電子商務模式有強大的生命力,正處於急速發展時期,根據國家統計局的估測,中國跨境電子商務收益有望在2016年達到對外出口貿易總額的30%,將成為我國對外出口貿易提升的強大推進因素。
2 大數據時代下的跨境電子商務運作
現今無論電子商務還是互聯網公司生存和發展的關鍵都在於數據的應用,國內所有基於互聯運作的公司都注重數據的保存與分析,因為數據可以帶來新的產值增長動力。到2014年年末,阿里巴巴公司的每日交易數額可以達到3000萬美元,每天的交易次數超過一萬,近兩年阿里巴巴的用戶數量增長率達到驚人的700%。現在每年的三月份都在阿里巴巴園區舉行中國互聯網數據大會,近兩年大會的主題都是大數據對於企業不同應用的討論,馬雲表示:「將在未來十年內,在大數據前提下,關注基礎數據,掌握更多跨境數據材料、殘缺數據或者完整的數據服務,在速賣通等旗下跨境平台上,有來自全球數以千萬計的用戶,數億的交易物品,阿里巴巴有著大量的交易信息,其中數據縱橫是平台運營中最值得擁有的。」[2]
大數據(big data)指無法在極短的時間內用普通軟體或者硬體工具處理、開發、管理的大量數據集合。大數據的價值體現在以下方面:一是對全球各國大量不同消費習慣的消費者提供產品或服務的企業可以進行精準營銷;二是中小企業可以利用大數據進行服務轉型;三是傳統企業面對產業模式升級壓力時可利用大數據進行企業改革。

『捌』 跨境電商實驗區的選擇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來臨,跨境電商已經站到了資本市場的風口上,以跨境電商為代表的新型貿易近年來的發展腳步正在逐漸加快,並有望成為中國貿易乃至整個經濟的全新增長引擎。但跨境電子商務也面臨交易、支付、物流等技術和制度問題。為破解跨境電子商務發展中的深層次矛盾和體制性難題,打造跨境電子商務完整的產業鏈和生態鏈,2015年國務院同意設立跨境電商實驗區。所以本論文重點研究跨境電商實驗區的選擇。

二、跨境電商實驗區的定義:中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是中國設立的跨境電子商務綜合性質的先行先試的城市區域,旨在跨境電子商務交易、支付、物流、通關、退稅、結匯等環節的技術標准、業務流程、監管模式和信息化建設等方面先行先試,通過制度創新、管理創新、服務創新和協同發展,破解跨境電子商務發展中的深層次矛盾和體制性難題,打造跨境電子商務完整的產業鏈和生態鏈,逐步形成一套適應和引領全球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管理制度和規則,為推動中國跨境電子商務健康發展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三、跨境電商實驗區的設立:2015年3月7日,國務院關於同意設立中國(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 這是中國設立的第一批跨境電商實驗區。2016年1月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在天津、上海、重慶、月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在天津、上海、重慶、合肥、鄭州、廣州、成都、大連、寧波、青島、深圳、蘇州這12個城市設第二批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 2018年7月24日,國務院同意在北京市、呼和浩特市、沈陽市、長春市、哈爾濱市、南京市、南昌市、武漢市、長沙市、南寧市、海口市、貴陽市、昆明市、西安市、蘭州市、廈門市、唐山市、無錫市、威海市、珠海市、東莞市、義烏市等22個城市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

四、實驗區城市介紹:(一)杭州:2013年中國的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10萬億,首次超過美國,成為世界電子商務第一大國度。杭州擁有以阿里巴巴為龍頭的集交易、金融、信息、服務於一體的產業化運作的電子商務發展生態圈,已形成龍頭帶領、產業集聚的良好氛圍。杭州市按照國務院長三角區域規劃,把杭州定位為中國的電子商務中心,杭州正在著力打造電子商務中心,完成國家交給的戰略任務。電子商務作為政府工作的一號工程來抓,全省跨境電商形成幾大戰略平台,地區集聚效應優勢凸顯。特別是擁有47萬家網路經營主體,電子商務交易額居全國城市首位的杭州。杭州是全國7個試點單位中品類最全、品種最多的城市。(二)寧波:2015年,寧波市跨境電商試點業務進出口總額81.2015年,寧波市跨境電商試點業務進出口總額81.38億元人民幣,其中進口額為2:2015年,寧波市跨境電商試點業務進出口總額81.38億元人民幣,其中進口額為29.30億元人民幣,出口額約52.08億元人民幣,處於全國第一方陣行列據分析。寧波的優勢在於依託深水良港形成的開放、完善的集疏運體系和堅實的外貿產業基礎,但在互聯網金融、信息服務等領域的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上則有所不足。杭州、寧波兩地借勢借力、優勢互補、共贏發展,從而達到發展大產業、打造大物流、拓展大市場的目的,形成跨境電商「一盤棋」發展的良好格局,從而為全國跨境電子商務的跨區域協同發展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和模板。

五、選擇這些城市作為首批跨境電商實驗區的的原因:基礎條件好、發展潛力大。有良好的產業帶基礎,有成熟的電子商務氛圍,區域輻射帶動明顯,有一定的國際物流條件,對外貿易發展好,城市發展跨境電商主觀能動性強,同時兼顧分布平衡。

六、總結:與傳統貿易相比,中國跨境電商憑借成本低、速度快、易上手的優勢日益發展。但也面臨著技術和制度性問題。為此,中國在基礎條件好,發展潛力大,輻射帶動明顯的城市設立實驗區,具有先行先試的特點,意在解決問題提供和復制經驗。加快跨境電商等新業態成長,是堅定不移擴大開放、增加進出口、更好滿足群眾消費升級和國內發展需要的重要舉措。

中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名單批次附錄如下:

所屬地區  名稱  獲批時間  批次 

浙江省中國(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2015年3月7日第一批

中國(寧波)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2016年1月6日第二批

中國(義烏)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2018年7月24日第三批

河南省中國(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2016年1月6日第二批

天津市中國(天津)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2016年1月6日第二批

上海市中國(上海)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2016年1月6日第二批

重慶市中國(重慶)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2016年1月6日第二批

安徽省中國(合肥)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2016年1月6日第二批

廣東省中國(廣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2016年1月6日第二批

中國(深圳)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2016年1月6日第二批

中國(珠海)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2018年7月24日第三批

中國(東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2018年7月24日第三批

四川省中國(成都)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2016年1月6日第二批

遼寧省中國(大連)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2016年1月6日第二批

中國(沈陽)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2018年7月24日第三批

山東省中國(青島)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2016年1月6日第二批

中國(威海)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2018年7月24日第三批

江蘇省中國(蘇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2016年1月6日第二批

中國(南京)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2018年7月24日第三批

中國(無錫)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2018年7月24日第三批

北京市中國(北京)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2018年7月24日第三批

內蒙古中國(呼和浩特)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2018年7月24日第三批

吉林省中國(長春)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2018年7月24日第三批

黑龍江省中國(哈爾濱)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2018年7月24日第三批

江西省中國(南昌)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2018年7月24日第三批

湖北省中國(武漢)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2018年7月24日第三批

湖南省中國(長沙)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2018年7月24日第三批

廣西壯族自治區中國(南寧)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2018年7月24日第三批

海南省中國(海口)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2018年7月24日第三批

貴州省中國(貴陽)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2018年7月24日第三批

雲南省中國(昆明)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2018年7月24日第三批

陝西省中國(西安)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2018年7月24日第三批

甘肅省中國(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2018年7月24日第三批

福建省中國(廈門)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2018年7月24日第三批

河北省中國(唐山)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2018年7月24日第三批

『玖』 目前幾個跨境電商試點城市各自發展怎麼樣

摘自:YiShop電商系統
七大跨境電商進口服務試點城市業務開展情況簡介
在中國進出口外貿需求趨緊的背景下,由政府部門運作的跨境電商正蓬勃興起。2013年8月29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商務部等9個部委《關於實施支持跨境電子商務零售出口有關政策的意見》,自2013年10月1日起在已經開展電子商務通關服務試點的上海、重慶、杭州、寧波、鄭州等5個城市展開新政策試點,2013年9月,廣州獲批成為第六個跨境商務進口服務試點城市,2014年7月,深圳獲批成為第七個國家跨境電商進口服務試點城市。跨境電商城市試點政策實施一年多來,各試點城市也逐步探索出了一條路子,並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2010年至2013年,中國的海外購物交易額從100多億元增長到超過800億元。2013年,中國內地的「海淘族」已達1800萬人,預計到2018年將增至3560萬人,年消費額達到1萬億元人民幣。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電子商務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1年跨境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1.6萬億元,同比增長33%;2012年跨境交易額達2.1萬億元,同比增長為33.1,增速遠高於同期外貿增速;2013年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交易額達到3.1萬億元,同比增長31.3%;預計2016年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額將增長至6.5萬億元,年增速超自2013年7月中國跨境電子商務服務試點開展以來,截至2014年11月底,出口、進口額分別為7億元和7.4億元人民幣,屬貿易逆差。目前跨境電子商務平台已超過5000家,企業超過20萬家。

『拾』 跨境進口電商發展迅速的原因有哪些

(一)政策層面一直在釋放跨境貿易利好,大勢向好不可擋。

(二)跨境電商交易規模持續擴大,占進出口貿易額比例不斷提高。

當前世界貿易增速趨於收斂,為開拓市場、提高效益,越來越多的商家開始著力於減少流通環節、降低流通成本、拉近與國外消費者距離,而跨境電子商務正為此提供了有利的渠道。2014年我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為4.2萬億元,增長率為35.48%,占進出口貿易總額的15.89%。

跨境電商平台企業超過5000家,境內通過各類平台開展跨境電子商務的企業超過20萬家。據商務部測算,2016年我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將從2008年的0.8萬億元增長到6.5萬億元,占整個外貿規模的19%,年均增速近30%。

(三)出口跨境電商有望延續快速發展態勢。

我國跨境電商出口佔比近九成。從2014年我國跨境電商的進出口結構看,2014年我國跨境電商中出口佔比達到86.7%,進口佔比在13.3%。跨境電商出口方面,出口電商零售部分近幾年規模成長很快,2013年出口電商零售交易額已達240億美元,同比增長60%,其中第三方跨境平台類憑借低門檻、廣覆蓋的特點近年來迅速壯大,其中阿里速賣通已成為全球最大的跨境交易平台,而Eaby、Amazon也在藉助自身平台優勢將國內產品銷售至海外消費者。

(四)進口零售迎需而起,市場廣闊盈利前景好。

我國消費者對美妝、珠寶、母嬰、高端食品、輕奢品等需求旺盛。快速崛起的中產階級對於海外母嬰用品和高端食品的品質更為信任,對化妝品、服務的價格優勢更為滿意。2014年我國消費者70%的奢侈品消費來自海外代購和出境購買,價格差異、商品品質、商品選擇豐富是消費者進行海外代購的主要原因。

跨境電商為消費者提供了直購海外商品的高效渠道。當前我國跨境電商貿易以出口業務為主,2014年進口業務比重僅為13.3%。隨著國內市場對海外商品需求的增長,跨境電商進口比重將逐步上升,進出口業務結構將會有一個明顯的改變。

(五)跨境電商運營模式以自營和平台為主。

發展跨境電子商務不僅可以帶動我國對外貿易和國民經濟增長,還可以促進我國經濟轉型升級,提升「中國製造」和「中國服務」的國際競爭力,培育我國開放型經濟新優勢。

(10)2013年我國跨境電子商務交易額擴展閱讀

全球化的第一步,就是讓所有商品流動無障礙,沖破了國家之間產生的空間障礙,簡化了傳統的國際經濟貿易模式,擴寬了中國原來貿易地域范圍,開創了中國國際貿易的新經濟,提高了中國國際貿易水平,節約了相關所產生的費用,減少了人工干預,對保持我國外貿穩增長具有深遠意義,國際貿易逐步走向無國界貿易,引領全世界國際貿易的改革。

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我國與其他國家之間的交流越發密切,逐步開始強調信息、管理、技術、知識等要素的重要性,不斷深化強調生產要素的重要性和提高了我們對國際貿易的要求,從而走上了一條國際大道,與時俱進,融入國際大環境中。

2015年跨境電商日趨火熱,全球消費資源不斷深入優化。我國商務部預測,2016年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貿易額將達6.5萬億元,跨境電商在未來幾年裡將佔中國進出口貿易比例提高到20%,年增長率將超過30%。投融界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跨境電商單個項目平均最低融資額高達5650萬元,其中北京的平均最低融資額最高,達到2.8億元。

在項目分布領域結構中,廣東、浙江、北京和上海佔比最多,分別達到了28%、15%、14%和13%,總和佔比達到了全國的七成。跨境電商在中國的發展是極為迅速的,同時也是必然趨勢,並會隨著時代的演進和進步,將進一步的擴大其規模,發展成新的發展模式,優化國家經濟產業的規劃。

閱讀全文

與2013年我國跨境電子商務交易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服飾促銷活動總結 瀏覽:289
少兒藝術萬聖節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653
市場營銷的考題 瀏覽:471
幼兒園中班元旦策劃方案 瀏覽:578
鄉鎮扶貧產業培訓方案 瀏覽:818
山西愛夢想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568
網路銷售跟網路營銷 瀏覽:265
市場營銷環境及其特徵 瀏覽:462
大學六一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525
破冰大會策劃方案 瀏覽:268
小學教師網路培訓研修方案 瀏覽:963
聯通上市推廣方案 瀏覽:442
紅包裂變推廣方案 瀏覽:967
城禾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267
年度安全培訓計劃方案表 瀏覽:23
南昌大學市場營銷專業 瀏覽:71
天津大學市場營銷專業的市場定位 瀏覽:363
線下營銷與網路營銷的關系 瀏覽:827
網頁的網路營銷價值 瀏覽:597
精準扶貧政策培訓宣講實施方案 瀏覽:641